教育狀況范文10篇

時間:2024-02-12 06:07:1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教育狀況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教育狀況

公共藝術教育狀況思索

近年來,我國高校公共藝術教育①的研究開始起步,無論是期刊論文還是學位論文,都有了一定的進展,為公共藝術教育的發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綜觀15年來公共藝術教育的研究成果,相對于“藝術教育”、“音樂教育”、“美術教育”、“舞蹈教育”、“美育”來說,通過在萬方數據庫的知識脈絡檢索和比較分析(見圖1),顯示出我國的公共藝術教育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通過對2009年底前公共藝術教育研究的404篇期刊論文和128篇學位論文的研究內容以及期刊論文影響力的統計分析,筆者認為目前公共藝術教育以現狀描述、經驗總結為主的現狀與公共藝術教育研究者的“需要”密切相關。

一、公共藝術教育的研究現狀

筆者通過2009年底之前對公共藝術教育研究的期刊論文和學位論文的統計分析,得出目前公共藝術教育研究的內容與范圍主要有17個主題項,即“課程、現狀與對策、功能、教學、改革、藝術教育體系、師資、國外藝術教育、特征、教育價值、經驗總結、藝術團建設、教育模式、教育理念、教材、音樂教育史和其他”等。從歸納出的公共藝術教育研究的17個主題項中可以看出,其內容與范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基本覆蓋了公共藝術教育的研究領域。其中的“課程、教學、現狀與對策、功能”等四個方面所占比例較大,屬于目前研究的熱點。公共藝術教育的“藝術教育體系”、“師資”、“特征”、“教育價值”、“經驗總結”、“藝術團建設”、“音樂教育史”和“其他”等方面的論文研究也已開始起步,在此筆者將之歸類為研究的非熱點。為了解公共藝術教育的研究現狀,筆者通過公共藝術教育的研究熱點進行分析。

1.課程

自《全國普通高校公共藝術課程指導方案》實施以來,許多普通高校相繼開設了部分公共藝術課程,但“因學校而異、因學生而異,缺乏統一教學體系、教材和評價標準,公共藝術課程開設缺乏全局性。”②公共藝術教育研究中,對于課程方面的研究在期刊論文和學位論文中的比例分別占到26.24%和26.56%,分別位居第一和第二位。對于課程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對課程現狀與對策、課程的作用、課程設置、課程體系、課程管理、課程模式、課程改革以及等方面的探討,學位論文中對于公共音樂教育課程的探討比例較高。關于公共藝術教育課程現狀與對策的研究,主要是通過分析公共藝術教育的現狀來提出相應的對策或建議。在公共藝術教育研究的學位論文中,關于課程的研究主要是從具體的課程和課程內容來研究。這些研究主要是探討公共藝術教育課程內容,即哪些藝術課程可以進入公共藝術教育,并對其價值及其可行性進行了較為細致的研究。

2.教學

查看全文

院校貧困生思政教育狀況

伴隨著我國高校招生規模的迅速擴大,高校貧困生問題日益突出。高校貧困生是指國家招收的普通高校學生由于家庭經濟困難,無力支付教育費用或支付費用很困難的學生,這些費用包括學費、生活費、住宿費、書費等基本費用。根據有關資料統計,目前在全國普通高校中,經濟困難學生約240萬人,占在校生總數的20%左右;家庭經濟特別困難學生占在校生總數的5%—10%,人數大概在160萬。貧困生問題已經引起政府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受到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教育部部長袁貴仁曾在解讀《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時明確指出:“堅持以人為本,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針對貧困生思想現狀,開展有針對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推動高校幫困助學工作的健康、協調、可持續發展,促進校園穩定、社會穩定,構建和諧社會,最終實現貧困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具有積極的意義。

1、調查問卷的設計與樣本的選擇

為促進貧困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實踐性,我們從給予貧困生資助的形式和方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感恩回饋社會和心理健康等維度設計出《高校貧困生思想教育現狀調查問卷》,并在新疆五所高等院校中進行了問卷調查。本次調查以新疆地區院校的2000名貧困大學生為總體目標進行調查。本次調研通過設計問卷,發放問卷,采用被調查對象當場填寫,當場回收的方式,問卷由21個問題組成。此次調研得到了各院校的大力支持,共發放問卷2000份,收回2000份,其中有效問卷1800份。分別就給予貧困生資助的形式和方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感恩回饋社會和心理健康等問題等幾個方面進行了調查,得到了一些第一手的數據,對高校貧困生思想現狀有了基本的認識。

2、調研結果與分析

當問及“你對未來的規劃”時,其中有11%的學生認為“沒有考慮這個問題”;89%的學生是考慮過這個問題。從這個方面可以分析出大多數的貧困大學生對自己的成長關注,較積極的選擇自己的人生方向。在貧困大學生參與學校社團的調查中,23%的學生認為“沒有多大意思,沒想過”;42%的學生認為“能參加固然好,沒參加也沒什么”;35%的學生“已經參加社團”。從這個方面可以看出多數貧困大學生參與團體活動的行動較被動,原因來自個體和環境較多,在這方面可以多做工作,引導學生參與到團體的活動中,尋找到自身價值和意義。問及個人成長中最重要的因素時,41%的學生選擇了“自強自立的品格”;23%的學生選擇“得到社會的關愛和幫助”;36%的學生選擇了“家庭出身”。貧困大學生大多數能夠認識到個人的優秀品格是成才的必要條件,社會的關愛和幫助能夠起到催化的作用,但仍有部分的學生沒有正確的價值觀念,需要思政工作者關注。問及大學生畢業后到艱苦貧困地區工作的看法時,13%的學生選擇“我愿意去”;78%的大學生選擇“最好能留住城市工作,實在不行了再考慮去”;9%的大學生“沒想過這個問題”。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數貧困大學生有去艱苦地區奉獻的心理準備,其中一部分貧困大學生明確愿意為奉獻社會。

3、加強貧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查看全文

鄉村學校教育狀況

一、學校教學條件當前農村學校由于資金缺乏,社會聲譽不高,辦學條件普遍較差,主要表現在:教學設施陳舊;圖書室、實驗室、電腦室、多媒體教室等基本教學設施配備不齊,且利用率低;教舍短缺,有些甚至已成危房;教具陳舊嚴重短缺,體育器材缺乏單一、音樂美術器材基本沒有;教師隊伍學歷普遍較低,且參差不齊,優秀教師難以存留,教育資源缺乏。這些對學生的成長都造成了不利的影響。

二、學校教育教學制度受應試教育這座大山的壓制,許多農村高中教育觀念落后,有些地方仍然轟轟烈烈地搞末位淘汰制,教育制度極不合理。主要體現在:第一,作息時間不合理。學生每天課與自習相當的多,周末、寒暑假還要補課。筆者所在的學校學生每天課與自習一共要上12節,學生在校時間超過10個小時,由于周末補課,學生一個月只放一次假,寒暑假大部分時間用來補課。這種“監獄式”的教學對學生的影響可想而知。第二,評價體系不合理,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以及對老師教學實效的評價仍以考試成績作為評價的唯一標準。第三、教學日常活動極少。由于教師課業重,教學進度緊張,學校很少組織一些課外活動。學生除了學習還是學習。第四、學校很少搞教改科研。偶爾搞一些活動都是流于形式,聽課評課人人都是“好好先生”。

三、教師的教育教師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對學困生成因有很重要的影響。為了調查農村教師教學的實際情況對學困生造成的影響,隨機選取了85名學困生,進行了問卷調查還對巧名數學教師進行了訪談,調查結果首先,教師與學生缺乏情感的交流。大多數學生認為數學老師很少找自己談話,更不了解我的生活狀況,不知道學生了解什么,需要什么。農村教師教學任務重,時間緊,對學生不能夠及時的指點和鼓勵,三年下來,有些學生的名字都叫不上來,即教師對學生的關心、了解不夠。對農村學困生來說,他們在家本來就缺少情感的交流,在數學學習中得不到老師的了解,關愛和期待,長此以往就會淪為學困生。其次,教師的教學方法單一,教學輔助設備使用差,提不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農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仍受到以升學考試為中心的“應試教育”的困擾,重視知識的傳授,忽視能力的培養。教學中幾乎全部以教授為主,一支粉筆一本書式的教學仍然是農村教師教學的真實寫照。

農村學校由于多媒體資源有限,教師應用能力又不高,所以很少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再者,教師為趕進度,節省時間,常常總結出一套程序、方法、類型,以避免學生走彎路。這迫使學生通過大量的模仿練習記憶,從而加重了學生的一記憶負擔。再次,部分教師沒有樹立正確的教學觀。現在許多教師還持有錯誤的“容器說”教學觀,認為數學知識是可以傳遞的,即把學生的頭腦看成是一個容器,可以裝進各種東西,學生根本不需要主動建構。在這種教學觀的指導下教師只備課本不備學生,致使學生聽不懂的內容越積越多,自然會產生大批的學困生。最后,農村教師對學困生的轉化上比較盲目。調查訪談中表明,一方面農村教師對教學中數困生如何處理、如何對數困生進行輔導、如何避免和減少數困生的產生等問題回答不清,或者沒有系統的方法。另一方面農村教師任務重,時間緊,沒有時間進行相關教育理論知識的學習,由于學校經費緊張,很少出外培訓,致使教師不能從理論的高度去認識和轉換學困生。

查看全文

初中生健康教育狀況

1體育課開展現狀

《學校體育工作條例》明確規定,從小學一年級到大學二年級必須開設體育課。經訪談了解到,目前中小學基本上都開設體育課,但開設狀況都不盡如人意,課題組的問卷調查結果亦證實了這點。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占調查樣本41.65%的中學存在挪用或擠占體育課的現象,初中高中差異不大說明當前中學挪用或擠占體育課的現象較為嚴重。雖然體育課被挪用和擠占現象嚴重,但從問卷調查結果來看,中學生對體育課的態度較好,有占調查樣本的80.56%的學生選擇喜歡體育課。高中情況優于初中,分別為82.87%和78.67%,表明中學生對體育課的態度較為積極。對不喜歡體育課的原因所作的調查結果表明,“上課太累”、“上課沒意思”是目前中學生不喜歡上體育課的主要原因。初高中存在明顯差異,初中生不喜歡體育課的原因中排前兩位的分別是“上課沒意思”和“上課太累”,分別占調查樣本的45.97%和33.05%;高中生則為“上課沒意思”和“上課太累”,分別為60.93%和26.68%。而“怕耽誤學習”和“不喜歡體育老師”分別成為第三和第四位原因就“學校體育課活動量情況”所做的問卷調查結果表明,有近49.32%的中學生選擇了“一般”,選擇“不太累”的占13.85%,選擇“一點都不累”的占11.68%,總體為74.85%,其中,高中高于初中(見表4)。由調查結果來看,體育課活動量偏低。科學研究表明,體質的增強,必須使人體承受一定的運動負荷才能達到應有的鍛煉效果,而體育課活動量偏低,練習密度不夠,很難達到增強體質的目的。由訪談得知,之所以出現上述情況,一是初中體育課教學多以初中升高中體育考試內容為主進行授課,導致教學內容單調、枯燥,引不起學生學習興趣;二是在中學尤其是高中,重智輕體思想觀念嚴重,體育課形同虛設,逐漸被“空殼化”;三是“上課太累”和“怕耽誤學習”成為在校青少年不喜歡體育課的前三位原因,一方面印證了我市中學生體質健康教育欠佳的現狀,同時亦反映了當前我市乃至我省中小學生課業負擔較重問題。

2健康教育課實施現狀

健康教育則是指以健康為中心的教育,是學校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3]。學校中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健康教育,有利于學生預防疾病、增強體質,保護身心健康,為一生的健康奠定基礎,這對于提高全民族的身體素質、文明素質和生活水平等具有深遠的意義。所以,除體育課之外,健康教育課也是對青少年學生進行體質健康教育的一種非常重要的形式。由調查結果顯示,目前我市中學提供的健康教育知識占前4位的是衛生安全、疾病預防、禁毒拒煙和青春期發育,分別占調查總樣本的43.88%、39.33%、34.80%和32.27%,其中,初高中存在一定差異,初中占前四位的分別是衛生安全、疾病預防、禁毒拒煙和科學營養,分別為48.91%、45.64%、38.51和35.72%;而高中為衛生安全、疾病預防、青春期發育和禁毒拒煙,分別為37.86%、31.77%、30.87%和30.35%。調查結果同關于“希望獲得哪些方面的體質健康知識”的調查結果有較大出入。由關于“希望獲得哪些方面的體質健康知識”的一項內容的調查結果來看,占前三位的是健康生活方式、營養與衛生以及科學鍛煉,分別占調查總樣本的63.74%、53.46%和52.67%。初高中相比,僅在健康生活方式一項存在一定差異,即高中生希望獲得健康生活方式的比例為67.5%,高出初中近7個百分點,這與不同學段學生對體質健康知識的認知和需求程度緊密相關。

由“學校開展體質健康教育途徑情況”一項內容的問卷調查結果表明,體育課成為目前開展體質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徑,其次是宣傳欄/網絡,而開設“專門的健康教育課”的僅占第三位,初高中相比沒有明顯差異。(表2)由訪談和查閱相關文獻得知,雖然體育課成為開展體質健康教育課的普遍形式使得健康教育課的開課率幾乎為100%,但并沒有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幾方面:一是體育課與健康教育課合二為一之后,所選用的教材主要以體育內容為主,健康教育課不能作為獨立的課程出現,因此其附屬地位難以保證其足夠的教學時數,在基本教學時數都難以保證的前提下,其教學質量就可想而知了;二是健康教育課教師往往以體育教師代替,而體育教師并不具備從事健康教育的專業知識,另外,中學體育教師的教學與其它工作量已經相當大,亦無力承擔健康教育課的教學,因此,也就難以保證健康教育課的教學質量。一項關于“平常獲得體質健康知識的途徑情況”的調查結果亦對此進行了有力證明。調查結果顯示,從老師那里獲得體質健康知識的占所有選項排序的第四位,而選擇“電視”、“書籍、報刊、雜志”和“網絡”的分別占到第一、第二位和第三位。從調查結果來看,學校開展的健康教育課并沒有成為中學生獲得體質健康知識的主要途徑。一方面印證了學校健康教育課的開展狀況并不理想,人們對健康教育課作為課程的意識還很薄弱。另一方面,說明當前中學生自主學習體質健康知識的能力較強。

查看全文

透析農村初中教育的現實狀況

摘要:本文從擦除應試教育痕跡,阻止學生輟學,解決教師老齡化問題,以及如何接好中小學教學斷層四方面,論述了農村初中教育的現狀及應對措施。

關鍵詞:農村初中;素質教育;輟學;老齡化;教學斷層

“三農問題”一直是黨中央、國務院工作的焦點問題,而農村教育問題更是重中之重。在黨的政策傾斜下,農村教育有了長足發展,面貌日新月異,變化天翻地覆,教師和學生能力都有大幅度提高。然而,在蒸蒸日上的大好教育形勢下,農村教育仍存在著許多問題。

教師怎樣在教學過程中更好地滲透素質教育,更好地貫徹黨的教育教學方針,讓學生,尤其是條件相對落后的農村學生得到長足的全面發展?筆者認為,我們還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迅速擦除應試教育痕跡

1.傳統教育的弊端

查看全文

農村藝術教育狀況及策略

加快藝術教育改革和發展步伐,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近年來,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我們農村學校的藝術教育有了一定的發展。但有一調查不得不引起我們深思:問小學生什么課最喜歡又很少上?學生幾乎異口同聲地回答:藝術課!這從一個側面反應了農村小學藝術課的現狀——藝術課教育已經成為農村小學教育中的最為薄弱的環節,是農村學校教育的一個“盲區”,藝術教育的發展面臨著嚴峻的困難。為此,加快農村學校藝術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步伐,既是學校藝術教育自身發展的迫切需要,更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迫切要求。

一、農村中小學藝術教育的現狀

1.專業師資嚴重匱乏。目前,在農村小學中,藝術教育師資嚴重不足,音樂課美術課大多由語、數等“主課”教師兼教。從正規師范院校畢業、受過藝術專業化、系統化教育和培訓的藝術課教師少之又少,大部分對音樂、美術等藝術專業知識知之甚少。再加上農村小學教師年齡普遍偏大,自身就沒有多少藝術素養,即使有心也無力。因此,在農村小學,現有的藝術任課教師在教學觀念、教學態度、學識水平、業務能力等方面與藝術教學的實際需要存在著相當大的差距。

2.藝術教育不夠重視。目前,由于應試教育的沖擊,音樂、美術等藝術課被冠上了“副課”的歪帽子。不少小學仍然把音樂課、美術課為主的藝術課看成是可開可不開的“雜課”,且常常被語文、數學占用,或者任由學生教歌敷衍了事。同時,學校管理上,由于上級部門的教學質量要求往往偏向于語文、數學,學校放松了對小學藝術教育的考核和評價,沒有建立藝術教育的評價、測試體系,以致于教師的教學無壓力,無動力,應付了事。

3.藝術教學設備嚴重短缺。目前,農村小學藝術教學設備的配置,雖然在“普九”的工作中得到了一些改善,但有的管理不善,使用不當,導致藝術教學設備損毀、流失的現象較為嚴重,不能保證教學的正常開展。

4.學生、家長認識模糊。在農村,學生家長的思想封閉,觀念陳舊,文化素質低,知識面窄。由于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他們只關心孩子語數等“主課”的學業,認為自己的子女既不是歌唱家的“料”,也不是畫家的“料”。音樂和美術,孩子學與不學,教師教與不教,沒有多大關系,以至輕視甚至阻礙孩子學習音樂和美術。對于學校的一些相關的藝術活動,家長也不支持,有的甚至阻礙。

查看全文

試議高校舞蹈教育狀況

1、對于各舞種的風格特征把握不足

在隆蔭培和徐爾充老師的《舞蹈藝術概論》的舞蹈分類中,他們指出“舞蹈按照不同的風格特點可以分為古典舞、民間舞、現代舞、新風舞”。對于這幾個舞蹈種類,當前普通類大學中所開設的一般有古典舞、民間舞和現代舞。對于普通的高中生來講,由于很多他們在進入大學之前只會壓壓軟開度,跳個簡單的劇目。所以他們很少接觸舞蹈的風格問題,進入大學之后,他們大部分的時間可能都花在練習軟開度和技術技巧上,即使在古典舞、民間舞課上去嘗試著做到老師對風格特點的要求,但是由于自身條件的局限性,他們很難完美的把握各個舞種的風格特點。以中國古典舞為例,中國古典舞在經歷了“土芭蕾”、“樣板戲”的時代后,人們在學習和認識中國古典舞上有了新的飛躍,建構新的古典舞風韻,在中國古典舞身韻課上所追求的“精、氣、神”中,“氣”的巧妙運用,最終講求的就是這種“身體韻律”表現,而“神”就是這里的“身韻”。那么對于剛剛接觸舞蹈不久的高中生,他們理解的中國古典舞可能就是很表面的外部形態,比如:山膀、托掌、按掌、提襟等等,很難做到中國古典舞所要求的精、氣、神以及風韻。

2、表演意識的欠缺

一個好的舞蹈演員一定能用自己的肢體動作來抒發人物情感,從而達到震撼心靈的藝術效果。不管是多么好的軟開度,多么高超的技術技巧,還是多么純正的舞蹈風格。它們都是為了使舞蹈演員更好的表演來服務的。對于我們的教學對象普通的高中生來講,在進入大學之前,他們所認為的舞蹈就是簡單的壓腿、軟開度或者說還有一個簡單的劇目,表演意識對于他們來講,不僅僅陌生而已。從舞蹈的本質來看,舞蹈是一門傳情達意的藝術,是舞蹈演員用自己的身體去給他的觀眾傾訴一個故事、一種情感。如果舞者考慮的僅僅是自己的動作,那么怎么能達到“傳情達意”的地步呢?隨著全國各地普通類高校舞蹈專業的開設,舞蹈的高等教育也開始普及開來,但是又由于大多數生源都來之普通高中,底子薄、基礎差,針對這樣一個現實情況,如果還照搬專業院校的辦學模式。以培養高、精、尖的舞蹈人才為主,事實上是不切實際的。普通類院校該怎樣面對這個矛盾的事實呢?我認為這需要學校、教師、學生聯合起來,共同努力。

首先,普通師范類院校。

(1)及時調整培養目標。面對基礎差、底子薄的普通高中生,如果照搬專業院校的以培養尖子人才為目的的培養目標,肯定是不可行的。筆者認為作為普通師范類高校應該及時的調整自己的培養方案,明確自己的人才培養定位。針對高中生文化底子較中專生好的特點,舞蹈學科全面推進,增加理論課的學習。讓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使培養的舞蹈人才全面發展。而不僅僅局限于舞蹈演員的路子;

查看全文

國內物理教育研究狀況

1問題的提出

我國目前共有六本基礎物理教育學術刊物,通過對2010年1月份~7月份的物理教育學術雜志進行統計發現:江蘇籍作者所占比重最大.其中:《物理教學探討》雜志江蘇籍作者比重為28%,《物理教學》雜志江蘇籍作者比重為29%,《中學物理》雜志江蘇籍作者比重為29%,《物理通報》雜志江蘇籍作者比重為27%,《中學物理教學參考》雜志江蘇籍作者比重為22%,《物理教師》雜志江蘇籍作者比重為29%.再將這六本物理教育學術雜志的投稿者的籍貫進行綜合統計,結果顯示:江蘇籍作者所占比重為25%,遠遠超過其它地區投稿者.綜合統計結果見表1.這樣的結果不禁使人思考:為什么江蘇籍中學物理教師比別的地區的中學物理教師更重視在物理教育學術雜志上發表文章?是什么原因造成江蘇省和其它地區的中學物理教師在對雜志投稿方面有如此大的差異呢?經過查看相關資料和對中學物理教師進行問卷調查,筆者對此有了一些結論.為方便將江蘇和其它地區中學物理教師相對比,以說明原因,下面的結論均以江蘇和北京為例進行對比說明.

2基礎物理教育教學研究焦點

對2010年1月份~7月份的物理教育學術雜志發表文章的主題進行統計,“課堂教學”、“考題分析”、“課程改革”和“探究教學”是出現頻率最高的核心詞.其中:《物理教學探討》雜志的核心詞是:課堂教學、教學設計、課程改革;《物理教學》雜志的核心詞是:課堂教學、考題分析、探究教學;《中學物理》雜志的核心詞是:課堂教學、課程改革、考題分析;《物理通報》雜志的核心詞是:課堂教學、課程改革、考題分析;《中學物理教學參考》雜志的核心詞是:考題分析、課堂教學、課程改革;《物理教師》雜志的核心詞是:課堂教學、考題分析、課程改革.再將這六本物理教育學術雜志發表文章的核心詞進行綜合統計,統計結果見表2.

2.1課堂教學2課堂是教師教學、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課堂教學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教學質量的高低和學生的學習效果.我國傳統的教學方法沿用的是前蘇聯的六步教學法:課前準備→組織教學→講授新課→鞏固強化→課堂小結→布置作業.傳統的課堂教學主要是由教師傳授,學生被動地學習,學習依賴性很強;隨著時代的發展,教師對自身的教學方法也在不斷地探索,教師由“教”變為“導”,學生由“被動地學習”變為“主動地學習”.現在的中學物理課堂教學提倡的教學方法,如:螺旋式課堂教學模式,多是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基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情景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師,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的建構獲得的.”教師在課堂上不但要教授學生知識、技能,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獨立掌握知識的本領,讓學生學會學習.教師要教會學生學習,應力求做到:(1)創設學習情境,培養問題意識(2)教學內容設計要適合學生差異發展(3)合理組織學生的實踐活動,讓學生主動探索(4)引導學生學會理性概括,發展良好思維品質(5)練習作業的探索性、實踐性及開放性.[1]而學生要學會自主學習,首先要確定學習目標,然后掌握基本的學習方法,自我評價和自我反思也是必不可少的關鍵步驟.學生在學習中不斷思考,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真正達到自主學習的效果.

2.2考題分析考試,關乎學生的前途利益,是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問題.現在的高考實行的是分省統一錄取制度,即面向全國招生的高校由各省根據所分配的名額按分數從高到低錄取.考試對學校教學的內容產生著重要的影響,同時也對教師的教學過程和學生的學習過程產生重要的影響,也就是說考試仍能自覺或不自覺地駕馭整個教學過程.[2]正因為高考的重要性,關系著學校的生死存亡,這也就造成了高考的激烈競爭,從而引起了社會、學校、教師、學生和家長的高度重視.例如在江蘇省南通市建立的學科基地,實際上是南通市高考的高新技術開發區.高考有九個學科,就成立了九個學科基地.每一所名校承擔一個學科.全市從宏觀上比較,哪個學校的學科有長處,就定哪個學校,再把全市各個學校中最優秀的各學科教師,組織起來,定期研究教學方法,命題走向,這樣就把全市最優質的教育資源集中起來,再有效的輻射到全市各個學校,這樣全市各個學校都均等地享有最優質資源.[3]在高考制度方面,北京與全國其它大部分省市都是相同的,而江蘇省的高考制度卻和別的省市有很大的差異,經常是幾年就一改.由2008年開始,江蘇省理科的高考物理學科由選考變為必考,物理學科的地位實質上得到提升.而江蘇高考制度改革的成功與否,還有待時間的考證.

查看全文

改善藝術教育狀況路徑

藝術教育是素質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近些年來,學校、家長、社會對藝術教育的投入逐漸增多,藝術教育成為提升個人綜合素質的一種重要方式。但中職的藝術教育仍在摸索中前進,沒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地位有時也顯得有些尷尬。筆者擬從四個方面闡述如何改善中職藝術教育的現狀。

一、藝術教育要注重從單學科摸索到多學科融合轉向

藝術教育的單學科研究會讓視野變得狹窄,許多教師囿于

技法的教學,讓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得不到提高,經常出現一位教師教出來的學生畫風完全一樣的情況,學生的作品缺乏個性和活力。多學科的交流有利于拓寬教師的視野,能從別的學科中得到啟示,從而更新自己的教學方法。例如藝術教育的教師如果能增加一些心理學、教育學的知識,他會更有效地對學生的創作加以引導。

二、重視人才評價體制轉變

人才評價體制變了,人才選拔標準、師資、課程設置等才會出現一系列的變化,人們對藝術教育的認識和重視程度就會變。剛開始的時候或許只是淺層次的認識會變,只是富有功利心的認識上的轉變,但當足夠長的時間之后,當人們看到了藝術教育給人的發展創造的價值時,便會相信藝術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性了。當然,人才評價體質的轉變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實現的,如今,雖然我國實行的是素質教育,但實際上大部分人還是以高考的成敗去評定一個人,而要在高考中取得成功,就必須在文化課考試中拿到高分,所以藝術教育的次要地位本質上是沒有改變的。很多教育工作者都在研究有什么樣的體制既可以培養出有利于的社會發展的全面型、創新型人才,又能選拔出相對更優秀的人才。例如,近幾年來,很多地區取消文理分科,在高考中加藝術特長分,很多人又在研究高考改革方案。因此可以說中國人才評價體制研究從未中斷,只是成果還不鮮明。而與中國目前的人才選拔中對藝術的不重視相反,美國哈佛大學錄取新生時考核的卻是綜合素質。它除了要求SATl400分以上的成績外,還有另外六項考核內容。其中一項就是業余愛好與特長,如音樂、繪畫、舞蹈、外語,所以在美國沒有接受良好的藝術教育就沒有進入一流高校的希望。

查看全文

農村課外教育閱讀狀況調研

摘要:多舉行一些諸如讀書報告會的活動,以說促思,以說促讀;讓學生交流各自讀書的體會,這樣既消化了內容,又促進了思維,鍛煉了語言表達能力,同時還能通過交流獲得別人的體會,得到啟發,加深理解。

關鍵詞:課外閱讀廣博有序

1.功利主義思想當頭。06年中考開始,徐州市為促進學生的課外閱讀,把課標附錄上的十部文學名著列入中考考試范圍,但沒想到的后果卻似給農村學生劃定了一個閱讀的范圍,受農村圖書資源、家庭條件的制約,農村學生不能享受城市學生充足的“借閱”“買閱”條件,讓閱讀變成了為了提高中考考試成績的目的,實在事與愿違。曾經我班級中有位學生,據說他對《水滸傳》讀得“很熟”,我便想試探個究竟,幾個小問題后,發現該同學對書里的情節先后、人物的事件爛記于心,說得條理分明,但經不起細致追問,再問問細節方面的內容,卻是一片空白,最后才知道這位同學硬是把回目背了個差不多,但對真正內容卻是囫圇吞棗,這與以考試促閱讀的本來目的確實大相徑庭。

2.隨意性閱讀突出。我曾經在班級中組建圖書角,可同學們第二天拿過來讓大家交流閱讀的書著實讓人大吃一驚,80%的圖書是供消遣性閱讀的書籍,這也從一方面反映出閱讀的現狀,大部分學生讀的是小說、故事類書籍,特別是武俠小說、港臺流行小說、神話演義小說等,甚至有些是言情、刺激性極強的“地攤書籍”。而科技類、社會科學類、百科知識類書籍很少問津。一部分學生還把漫畫、卡通書以及金庸的武俠小說和瓊瑤的言情小說作為閱讀的主要對象,更有甚者,部分同學沒有選擇地讀,得到哪本讀哪本。

3.無痕跡式閱讀普遍。我去年對初中二年級學生做調查,你閱讀過哪些書籍?竟然有很多同學思考好久答不出來哪怕一本。可見他們讀書沒有計劃,閱讀缺乏系統性,幾乎沒有任何效率、效果,很少有幾個同學有寫讀書筆記的做法,這種走馬觀花,缺少深入理解和整體把握的閱讀在他的頭腦中沒有留下任何痕跡。

針對以上現象,如何能讓農村初中生課外閱讀更有效?我作了以下探索。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