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藝術教育狀況思索
時間:2022-05-21 11:18:00
導語:公共藝術教育狀況思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我國高校公共藝術教育①的研究開始起步,無論是期刊論文還是學位論文,都有了一定的進展,為公共藝術教育的發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綜觀15年來公共藝術教育的研究成果,相對于“藝術教育”、“音樂教育”、“美術教育”、“舞蹈教育”、“美育”來說,通過在萬方數據庫的知識脈絡檢索和比較分析(見圖1),顯示出我國的公共藝術教育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通過對2009年底前公共藝術教育研究的404篇期刊論文和128篇學位論文的研究內容以及期刊論文影響力的統計分析,筆者認為目前公共藝術教育以現狀描述、經驗總結為主的現狀與公共藝術教育研究者的“需要”密切相關。
一、公共藝術教育的研究現狀
筆者通過2009年底之前對公共藝術教育研究的期刊論文和學位論文的統計分析,得出目前公共藝術教育研究的內容與范圍主要有17個主題項,即“課程、現狀與對策、功能、教學、改革、藝術教育體系、師資、國外藝術教育、特征、教育價值、經驗總結、藝術團建設、教育模式、教育理念、教材、音樂教育史和其他”等。從歸納出的公共藝術教育研究的17個主題項中可以看出,其內容與范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基本覆蓋了公共藝術教育的研究領域。其中的“課程、教學、現狀與對策、功能”等四個方面所占比例較大,屬于目前研究的熱點。公共藝術教育的“藝術教育體系”、“師資”、“特征”、“教育價值”、“經驗總結”、“藝術團建設”、“音樂教育史”和“其他”等方面的論文研究也已開始起步,在此筆者將之歸類為研究的非熱點。為了解公共藝術教育的研究現狀,筆者通過公共藝術教育的研究熱點進行分析。
1.課程
自《全國普通高校公共藝術課程指導方案》實施以來,許多普通高校相繼開設了部分公共藝術課程,但“因學校而異、因學生而異,缺乏統一教學體系、教材和評價標準,公共藝術課程開設缺乏全局性。”②公共藝術教育研究中,對于課程方面的研究在期刊論文和學位論文中的比例分別占到26.24%和26.56%,分別位居第一和第二位。對于課程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對課程現狀與對策、課程的作用、課程設置、課程體系、課程管理、課程模式、課程改革以及等方面的探討,學位論文中對于公共音樂教育課程的探討比例較高。關于公共藝術教育課程現狀與對策的研究,主要是通過分析公共藝術教育的現狀來提出相應的對策或建議。在公共藝術教育研究的學位論文中,關于課程的研究主要是從具體的課程和課程內容來研究。這些研究主要是探討公共藝術教育課程內容,即哪些藝術課程可以進入公共藝術教育,并對其價值及其可行性進行了較為細致的研究。
2.教學
公共藝術教育研究中,實際上課程與教學是密不可分的,本文對于公共藝術教育研究中的課程研究與教學研究的分類是建立在研究的具體情況之下的。當然其中也不乏一些課程與教學混雜在一起的研究,為研究方便,筆者只能根據其側重面對其進行區分。對于教學方面的研究在期刊論文和學位論文中的比例分別占到12.13%和27.34%,分別位居第二和第一位。對于教學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對教學方法、教學改革、教學內容等方面的探討。關于公共藝術教育教學方法的研究,如甄巍的《多媒體教學法在高師院校藝術鑒賞課中的運用》,主要闡述了多媒體技術在藝術鑒賞課中的運用;張靜的《高校公共藝術教育音樂欣賞課教學方法的探究》,提出了音樂欣賞課中“以‘興趣’為主線的教學方法”、“以學生‘參與’為主體的教學方法”、“以‘電教媒體’為手段的教學方法”、“以‘戶外課堂教學’為深化素質教育的教學方法”;張思鏡的《高校公共藝術課音樂審美教育教法探索》提出了音樂審美感知教學與音樂審美情感體驗教學兩種施教方法。關于公共藝術教育教學改革的研究,李琳的《探究高校公共音樂課程教學的意義及改革方向》認為,對高校開設的公共音樂課程教學標準進行規范很有必要,需要從觀念和方法兩主面入手。唐圣菊的《高等農林院校公共藝術教學改革探討》提出了農林院校公共藝術教學改革的思路:創新課程設置、刷新教學方法、整合教學資源、改革評價體系。彭淵的《淺談普通高校舞蹈教學改革》“以舞蹈選修課教學和舞蹈團隊培養兩方面為切入點,以多元舞蹈文化的學習和多元舞蹈活動的參與為特色,從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兩方面入手進行教學改革,力圖探尋一條適合普及型大學舞蹈教育發展的新模式”張麗波、崔全順的《構建高師生態式公共藝術欣賞教學模式初探》對教學改革提出了“生態式教學模式”,即從過去各學科的無限分裂走向新的融合,使各學科之間形成一種生態關系。關于公共藝術教育教學的內容研究,黃小明的《淺談高校藝術教育教學》中提出藝術教育教學諸因素的整合。
3.現狀與對策
我國的藝術教育因受到國家重視而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從某種意義上講,各級教育管理部門和學校的領導對藝術教育的重視關系到“新世紀我國知識型創新人才”的培養。但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尤其在普通高校,藝術教育正處于一個“蒸蒸日上”和“理還亂”的雙重時期。公共藝術教育研究中,對于公共藝術教育的現狀與對策方面的研究,在期刊論文和學位論文中的比例分別占到22.03%和16.41%。對于公共藝術教育的現狀與對策的研究,研究者主要是對目前的公共藝術教育現象的描述,代表性的研究如:劉張飛的《高校公共藝術教育的異化現象及其回歸路徑》,曹思淼的《普通高校藝術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樊中紅的《普通高校藝術教育的現狀與對策研究》,白朝暉的《高等院校公共藝術教育芻議》,馬建華、高曼曼《高校藝術教育存在的問題及策略分析》,周小海《關于普通高校實施藝術教育的思考》認為,當前普通高校在實施藝術教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領導不重視,置藝術教育于附屬地位;藝術教育經費不足,教學資源匱乏;藝術教育師資“量少質差”;藝術課程建設和科研工作滯后;管理薄弱,機構不健全。解決上述問題轉變觀念是前提,提高素質是關鍵,構建課程結構、教育環境是條件,健全機構、提高管理水平是保障。
4.功能
公共藝術教育研究中,對于公共藝術教育的功能方面的研究,在期刊論文和學位論文中的比例分別占到20.05%和6.25%,分別位居第三位和第四位。關于公共藝術教育功能的研究主要是從四個方面來研究的。
(1)公共藝術教育對大學生素質拓展的作用關于公共藝術教育對大學生素質拓展的功能研究中,普遍的觀點是“藝術教育和素質教育有著共同的培養方向,就是使受教育者成為素質全面發展的人。藝術教育為實現素質教育的總體目標提供了生動的教育手段和教育內容,成為受教育者最易接受的、最有活力的一種教育形式”。③
(2)公共藝術教育對構建和諧校園文化的作用黃麗娜和余育新在《試論公共藝術教育對構建和諧校園文化的作用》中,根據和諧校園文化的人文性、多樣性、融合性、創新性、傳承性特點指出,“公共藝術教育為校園文化建設提供人文指導”、“公共藝術教育為校園文化建設提供藝術內容”、“公共藝術教育為校園文化建設提供審美指導”、“公共藝術教育為校園文化建設提供創新源泉”。
(3)公共藝術教育的德育功能孔憲峰和周秀紅的《公共藝術教育促進德育的理論回歸》從理論層面上通過挖掘藝術與藝術教育的本體價值,指出藝術教育發揮德育效應的理論建構涵蓋著從“審美”到“立美”的轉化、“立美”到“立德”的統一、“立德”到“立人”的升華這三個重要環節。李林和許媛媛的《美育與德育兼重———略論高校公共音樂課的功能內涵》同樣指出:“高校公共音樂課是對大學生進行音樂藝術教育的重要途徑,也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以美育為核心,在音樂教育中進行德育滲透,從而達到育人的目的,使其功能內涵得以充分顯現。”由此可以看出,藝術教育的德育功能觀念由來已久,公共藝術教育的德育功能觀念在人們心目中還是根深蒂固的,在公共藝術教育研究中還是占有相當的比例。
(4)公共藝術教育與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薛芳的《淺析公共藝術教育在培養大學生創新能力中的作用》認為:創新是時代的主題。藝術教育以其特有的屬性,在培養大學生創新能力方面是有所作為的。藝術教育能夠培養人的直觀洞察力、想象力、創造力,從本質上講就是一種創新教育。賈昕東的《大學生藝術素養和創新能力》指出:“創新能力的形成和發展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其中非智力因素是創新能力形成和發展的動力系統,藝術素養屬于非智力因素并貫穿于大學生創新活動的全過程,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康爾《論公共藝術教育與創新人才培養》提出,“公共藝術教育,有助于喚醒創新意識,有助于牧養創新精神”、“公共藝術教育,又呼吁開發創新潛力,有助于訓練創新思維”、“公共藝術教育,有助于認知創新規律,有助于借鑒創新方法”。從以上對公共藝術教育熱點問題的研究現狀,反映出目前公共藝術教育的研究尚處于現象描述、經驗總結的淺層次階段,對于公共藝術教育的發展雖然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但是效果不是特別明顯。
二、從需要理論看公共藝術教育的研究現狀
公共藝術教育研究的目的,是為教育實踐服務的,即為公共藝術教育的課程、教學等提供理論依據。但是目前研究大都停留在淺層次的現狀描述、經驗總結等方面,研究深度顯然不夠。以行為心理學的視角審視這些研究成果,可以發現這些研究者研究行為的發生與表現,“與人類的各種行為一樣,都具有一定的動機與目的,都由其背后的、內在的、體現在研究主體生理與心理方面的動力所啟動和驅使。”④這種啟動和驅使是公共藝術教育研究行為發生與表現的原驅動力,在研究主體心理意識中的反映即是他們的研究需要。“需要引起動機,動機支配行為,行為的方向則是尋求目標以滿足需要。”⑤人的行為模式清楚地表明,人的行為是由需要引起的,需要產生動機,動機引發行為,而行為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滿足需要。對公共藝術教育研究現狀的研究,不應忽視研究主體研究行為的起點———“需要”這一重要環節。所謂“需要”是指個體在社會生活中感到某種欠缺而力求獲得滿足的一種內心狀態。人是生命有機體,又是社會的成員。人為了維持生命和延續種族,對飲食、穿用、居住、安全、婚育等都有需求;為了推動社會的發展,對生產勞動、人際交往、價值實現等同樣有所需求。這些客觀需求在人的意識中就成為人的需要。簡單地說,需要就是人對某種目標的渴求或欲望。需要能夠推動人以一定的方式進行積極的活動。需要被人體會得越強烈,所引起的活動就越有力、有效。“人類有多種多樣的需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不同的社會和不同的歷史階段的人也有不同的需要。”總結人的一切需要,就其發展過程來看,可以分為自然性需要和社會性需要。自然性需要也稱生理性需要,是指為了延續與發展生命所必須的客觀需要,即對衣、食、住、行、性、安全等方面的需要。社會性需要是人們在社會生活中逐漸產生的,如從事政治、科學、藝術、宗教等等的需要。社會性需要是人社會化的產物,是人類獨有的,與動物需要有本質的區別。
人的需要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在不同時期、不同階段人的需要是有所側重的,而且人的需要也是不斷轉換的。針對通高校公共藝術教育研究者的需要,可以概括為生存需要和學術需要兩大類。公共藝術教育研究者的生存需要區別于通常意義上的諸如“生理”、“安全”等需要,在此特指以獲取現實功利為目標的物質性需要,既包括學者維持與其地位相稱的基本生活條件、學術資源的需要,也包括攫取名利的需求。⑦學術需要是指研究者以追求知識為目標的學術自身的求真本意的需要。也就是說,研究者從事學術研究的最主要、最直接目標是塑造高質量的學術成果,即所謂“學術精品”。“學術的本性是排除任何現實性功利追求的。學術的生命力在于對知識、智慧、真理的追求,它是一種知性的召喚、道德的踐行。”⑧公共藝術教育的學術研究本身并不排斥對功利性的追求。但是在普通高校中現行的科研獎勵制度和職稱評定制度等的功利主義傾向,使得研究者在利益驅動下的生存需要取代了真理驅動下的學術需要。現行的科研管理制度“把量的標準置于其他價值認定標準之上,把質的高下簡單約化為量的多少”。“當這種量本位標準被‘鎖定’時,量的追求就演變為學者們的‘生存本能’,以知識追求為本性的需要就讓渡于以現實利益的獲取為目標的‘生存物質需要’。”⑨因此,也可以說,公共藝術教育研究者的需要是與現行的科研管理制度和職稱評定制度直接相關的。正是這些制度性的要求使得公共藝術教育研究者的需要從以追求知識為目標的學術自身的求真本意的“學術需要”轉向了以獲取現實功利為目標的“生存需要”,最終導致“學術失范行為失控”。
15年來,公共藝術教育研究層次處于現狀描述和經驗總結為主的狀態,這與公共藝術教育研究者“功利化主導型”的研究需要密切相關,即研究者個體行為功利化的主要動機源于以獲取現實利益為目標的生存需要。個體“生存需要”實現程度成為研究者自我實現的首要途徑和標志,知識追求愈來愈屈從于現實的物質利益攫取,形成功利追求泛濫的場域。深陷于功利場域的公共藝術教育研究者們,在生存需要和學術需要之間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一方面,作為現實的職業勞動者,他必須使自己或自己生產的知識得到市場的價值認定,否則他無法生存;另一方面,作為知識的創造者,他又必須遵從學術需要,從知識本性出發,完成學者的自我實現。”
當前場域下,對于一名理性而現實的公共藝術教育研究者來說,“前者的實現具有迫切性、時效性,而后者具有長期性、間接性”,因此,理性的選擇往往是“學術主導型”。但是,一旦公共藝術教育研究完全陷入“以量代質”的惡性循環時,“功利性的生存需要就成為不可避免的選擇,最終會導致全局性的結構性失控。”
- 上一篇:區域經濟發展規劃工作意見
- 下一篇:市區計生工作方案
精品范文
10公共衛生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