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課程范文10篇

時間:2024-02-11 22:34:2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教育課程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教育課程

教師教育課程改革芻議

[摘要]20世紀,中國師范教育發展經歷了由設置獨立的“定向型”師范體系向設置多元的“開放型”教師培訓體系的過渡,存在諸多問題,如在課程設置上教育類課程比重較低;在課程傳授方法上,重理論知識的傳授和學習。在教師教育課程體系改革的價值取向上,我們應該轉向實用和技術取向;相應地,在課程結構、課程模式等方面要進行一系列的改革。

[關鍵詞]教師教育;課程;改革

目前,我國的教師教育主要由獨立的師范大學、師范學院和教育學院承擔,部分綜合性大學也成立了教育學院、教育科學研究所、教師培訓中心和進修中心,但由于起步晚,部分已參與教師培訓和培養,部分還處于邊緣化狀態。雖然在世紀初終于開始了由獨立的“定向型”師范體系向多元的“開放型”教師培訓體系的過渡,但反對師范教育的呼聲從未間斷。如何加強我國職前教師教育是一個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一、我國師范類院校和非師范院校課程體系存在的問題

我國存在著兩類職前教師教育制度。一類是原有的各類師范院校開辦的師范專業,這類學校是教師教育的主力軍。另一類是部分綜合性大學開辦的教育學院或教育研究機構,部分承擔教師教育的任務,與前者相比,這類學校的教師教育才起步。師范大學轉型和教育學院的組建過程中會遇到一些普遍性的課程設置問題。主要表現在:

其一,我國目前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綜合大學+教育學院”的成功辦學模式,眼下在綜合大學組建的教育學院,還不能提供不同層次的教師教育模塊課程。這些高校大多對教師教育認識不足、重視不夠,教師教育在整個學校事業發展中的地位不高。尤其是合并類綜合性大學,學校的興奮點是在提高學校的辦學層次和在全國的綜合排名上,因而建多少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和多少博士點、碩士點等等,才是學校關注的重點。非師范院校開辦的教師教育專業化特色淡化表現在課程安排上,教育類課程比重較低,大多高校教育類課程只占全部課程的10%左右,而公共學科課程則占到全部課程的40%左右,學科專業課程占50%左右。

查看全文

音樂教師教育課程改革研究

摘要:基于核心素養的課程改革方興未艾。基于音樂教師核心素養的音樂教師教育課程整合存在兩條生成路徑,即靜態課程群和動態“能力、品格”養成課程群。通過吸取音樂教師教育課程改革的國際經驗,新時代我國基于音樂教師核心素養的音樂教師教育課程改革,需要在“核心素養—音樂教師教育課程標準(音樂學科核心素養/教師核心素養)—單元設計—學習評價”這一連串環環相扣的鏈環中展開運作。

關鍵詞:核心素養;音樂學科;音樂教師;音樂教師教育課程

對于音樂教師教育課程改革,基于不同人才觀,國內提出了多種改革路徑及其課程整合方法。一是立足我國中小學音樂教學現實,從培養合格中小學音樂教師的角度提出的課程改革方案,其核心就是對接我國中小學音樂教師的實際需求進行針對性的課程改革。[1]二是從素質教育觀念出發,為了克服分科教學的弊端,提出多元、綜合化課程改革設想,主張“減負”的同時“增效”,在尊重多元的同時進行課程綜合化改革。[2]三是從知識本位和學生本位出發,依據課程理論建構音樂教師教育課程的理想模型。[3]總的來看,由于音樂教師教育課程改革分別受到制度、理論、實踐三個層面的制約,而制度、理論、實踐是具有時空局限的,進入新時代意味著我國音樂教師教育課程的制度、理論、實踐環境已經發生了變化,因此,音樂教師教育課程改革也必須走進新時代。

一、新時代音樂教師教育課程改革的制度、理論與實踐基礎

新時代背景下的教師教育改革也面臨著開放化背景下的教師教育質量保障制度亟待建立、綜合化背景下的教師教育特色亟待強化、教師教育內涵式發展亟待引導等新情況和新問題。對此,教育部于2017年印發《普通高等學校師范類專業認證實施辦法(暫行)》,對普通高校師范類專業實行三級監測認證,認證結果為政策制定、資源配置、經費投入、用人單位招聘、高考志愿填報等提供服務和決策參考。普通高校師范類專業認證以“學生中心、產出導向、持續改進”為基本理念。學生中心,強調遵循師范生成長成才規律,以師范生為中心配置教育資源、組織課程和實施教學;產出導向,強調以師范生的學習效果為導向,對照師范畢業生核心能力素養要求,評價師范類專業人才培養質量;持續改進,強調對師范類專業教學進行全方位、全過程評價,并將評價結果應用于教學改進,推動師范類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持續提升。[4]音樂教師教育課程改革,在制度層面影響最大的就是教育部頒布實施的師范類專業“三級監測認證體系”。因此,新時代音樂教師教育課程改革必然建立在“學生中心、產出導向、持續改進”的“三級監測認證”制度基礎之上。與“學生中心、產出導向”相適應,作為21世紀人才培養標準的核心素養也自然地成為了課程改革的理論基礎。“核心素養”(KeyCompetencies,或CoreCompetencies)概念的提出源于經合組織1997-2005年開展的“素養的界定與遴選”(DefinitionandSelectionofCompetencies,簡稱DeSeCo)研究項目。“Key”在英語中有“關鍵的”、“必不可少的”等含義。“Competencies”可以直譯為“勝任力”或者“能力”,漢語譯為“素養”更加貼切。在英文文獻中,“competency”“competence”“literacy”這幾個詞常常互換使用或者并列使用,表達的都是相同的含義,都可以譯成“素養”。[5][6]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為了取得21世紀的人才競爭優勢,以經合組織等為代表的許多國際組織、國家或地區相繼構建核心素養框架。在教育政策、教育實踐、教育研究等領域,核心素養成為全球范圍內討論的重要議題。對核心素養理論體系、政策導向、實施策略等問題的探究,作為一種教育質量的升級活動,逐漸演變為一場國際教育競爭運動。“核心素養”也是21世紀關于“培養什么樣的人”這一教育目標問題的重新理解,是“把握教育目標的一種方式”,[7]都強調某些“關鍵能力”和“必備品格”以及核心素養對人的終身發展價值和整體發展價值。“核心素養”的提出,雖然具有強烈的功利主義色彩,但同時也具有人道主義或者人文主義的關懷,是社會本位與個體本位的平衡,是工具合理性與價值合理性的統一。[8]迄今為止,國際上各種核心素養框架體系盡管存在表述或形式上的差別,但在批判性思維、學習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創新創業素養、交流與合作能力(含跨文化、跨國界交流與合作能力)、社會與公民素養、自我發展與自我管理、信息素養等方面存在廣泛共識。有研究者甚至認為,創新能力、批判性思維、公民素養、合作與交流能力、自主發展能力、信息素養這六種核心素養,應該成為我國國民素質提升、國民性改造的基本方向,是中國學生亟待發展的重點素質,是深化素質教育的優先選項。[8]隨著對“核心素養”研究的進一步推進,以美國《專業發展:21世紀核心素養實施指南》《職前教師的21世紀知識與技能》和《21世紀的教師專業發展》等報告的先后出臺為代表,“教師核心素養”框架也越來越理論化和體系化。與核心素養概念類似,“教師核心素養”概念至今尚未統一,但也有共識性認識。[9]這一共識可以歸納為“4N模式”:認知素養、教學素養、內省素養、人際交往素養,即教師需要知道的(needtoknow)、需要實踐的(needtodo)、需要應對的(needtoprocess)、需要關聯的(needtorelate)。[10]有學者呼吁,我國教師核心素養應在借鑒國際經驗基礎上注重學生取向、社會取向和本土化。[11]另外,我國中小學音樂教學實踐,在全面落實2018年全國教育大會講話精神,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從德、智、美、勞等方面全面培養“學生發展核心素養”[12]的時代背景下,伴隨《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和《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2017年版)》在教學中的深化,音樂素養及音樂學科核心素養逐漸成為中小學音樂教學研究與實踐的核心內容。作為培養中小學音樂教師的師范生音樂教育,也應積極響應中小學音樂教學改革的現實呼喚,以音樂教師“核心素養”發展為中心,全面統領音樂教師教育課程改革。

二、新時代音樂教師的“核心素養”

查看全文

教師教育課程改革論文

[摘要]20世紀,中國師范教育發展經歷了由設置獨立的“定向型”師范體系向設置多元的“開放型”教師培訓體系的過渡,存在諸多問題,如在課程設置上教育類課程比重較低;在課程傳授方法上,重理論知識的傳授和學習。在教師教育課程體系改革的價值取向上,我們應該轉向實用和技術取向;相應地,在課程結構、課程模式等方面要進行一系列的改革。

[關鍵詞]教師教育;課程;改革

目前,我國的教師教育主要由獨立的師范大學、師范學院和教育學院承擔,部分綜合性大學也成立了教育學院、教育科學研究所、教師培訓中心和進修中心,但由于起步晚,部分已參與教師培訓和培養,部分還處于邊緣化狀態。雖然在世紀初終于開始了由獨立的“定向型”師范體系向多元的“開放型”教師培訓體系的過渡,但反對師范教育的呼聲從未間斷。如何加強我國職前教師教育是一個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一、我國師范類院校和非師范院校課程體系存在的問題

我國存在著兩類職前教師教育制度。一類是原有的各類師范院校開辦的師范專業,這類學校是教師教育的主力軍。另一類是部分綜合性大學開辦的教育學院或教育研究機構,部分承擔教師教育的任務,與前者相比,這類學校的教師教育才起步。師范大學轉型和教育學院的組建過程中會遇到一些普遍性的課程設置問題。主要表現在:

其一,我國目前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綜合大學+教育學院”的成功辦學模式,眼下在綜合大學組建的教育學院,還不能提供不同層次的教師教育模塊課程。這些高校大多對教師教育認識不足、重視不夠,教師教育在整個學校事業發展中的地位不高。尤其是合并類綜合性大學,學校的興奮點是在提高學校的辦學層次和在全國的綜合排名上,因而建多少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和多少博士點、碩士點等等,才是學校關注的重點。非師范院校開辦的教師教育專業化特色淡化表現在課程安排上,教育類課程比重較低,大多高校教育類課程只占全部課程的10%左右,而公共學科課程則占到全部課程的40%左右,學科專業課程占50%左右。

查看全文

教師道德教育課程研究

一、新進步主義:“把道德教育嵌入教師教育課程”的理論基礎

正如杜威在《民主主義與教育》中所提到的,“哲學是教育的一般理論。教育乃是使哲學上的分歧具體化并受到檢驗的實驗室”。[2]古德萊德的教師教育課程思想的哲學來源是新進步主義教育哲學。在20世紀70年代,美國出現了一種新進步主義。這些新進步主義成員把自己描述成教育現實主義者,他們認為期望學校解決各種類型的社會問題(包括貧困、犯罪和社會公正)是不現實的。這些不現實的期望一直未實現,并且這種失敗已經刺激了公眾對學校的抨擊。新進步主義成員期望依靠促進學校作為社會教育而不是社會工程的工具來恢復公眾對學校的信心。[3]古德萊德認為試圖使用學校來解決世界上所有的社會問題是愚蠢的,他認為“盡管學校有社會的目的,可是學校只能夠在這些社會目的(學校能夠把它們轉換成教育活動)方面獲得成功”。[4]他認為20世紀的教育必須更加寬廣地關注全球環境中的個人和社會發展,這種教育需要一種遵循進步主義主要方針的不同類型的學校。[5]教育在社會發展過程中產生,教育與社會的關系是任何一個教育家都無法回避的問題。美國是一個倡導民主的社會,討論教育與民主社會的關系也是古德萊德研究教育、探索教育改革的出發點和歸宿所在。在他看來,教育作為一項道德事業,在民主社會中有著重要地位,學校通過培養公民并同時促進個人的發展而推動民主的進步。

(一)教育在民主社會中的地位

教育應培養什么樣的人歷來是教育問題的核心所在,一直以來對此存在著兩方面的爭論:一是認為教育應培養社會公民,這是教育的公共目的;二是認為教育應培養自然人,這是教育的個人目的。教育上的這兩種觀點無論在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都將是教育爭論的核心所在,任何關注教育的人都會遭遇這一困難的選擇。古德萊德在這一問題上有自己明確的觀點,他認為教育不僅能而且必須同時培養公民和個人。古德萊德在《教育和學校的公共目的》(ThePublicPurposeofEduca-tionAndSchooling)一書中曾指出。“教育是一種自我冒險行為,那么把教育認為是一種個人目的和經歷就是很正常的,但是,這種冒險又是在公共環境中所經歷的,自我通過這些社會中的經歷而被塑造,這些經歷的本質因此十分重要。教育的個人目的即自我培養和滿足只有在伴隨著公共目的的情況下才能獲得”。[6]同時教育也是一種社會政治發明,它按事先決定好的結果對許多個人進行分類,因而,學校體現的是占統治地位者的意識,體現著公共的目的。在古德萊德看來,學校發展的中心觀點是:它不僅應促進自我的成熟和發展而且應考慮公共的需要和利益。為了促進個人的發展和使青年能參與到社會的政治、民主生活中,古德萊德設想教育應同時具有培養“自然人”和“公民”的作用。此外,學校教育在發揮培養公民和個人這兩方面作用的時候,就已經超越了訓練的意義,最終將培育出個人的自由和社會的美好,這必然將促進一個真正的民主社會的發展。

(二)民主社會的教育是一項“道德”事業

古德萊德在其畢生的學術生涯和教育改革努力的整個過程中,逐漸得出的一個觀點是:教育是一項“道德”事業,它與民主社會的健康發展和全部福祉有著必然聯系。帕切科(ArturoPacheco)曾總結出古德萊德在幾十年的教育生涯中指出了四個主要與學校教育、教師教育有關的主題:1)使青年能適應社會文化以參與到政治和社會民主中去:2)為所有兒童和青年提供獲取知識的機會;3)為青年教師提供教育學訓練;4)確保學校有一支負責任的管理團隊”。[7]前兩條不僅是民主社會中學校的任務,也是教師應信守的道德準則,這四條同時既體現了學校教育的個人和公共目的,也指出了學校的道德目的以及學校改革的方向。古德萊德曾為美國公民文化意識的淡漠感到悲傷,認為“我們的文化沒能滋養人類靈魂中最美好和高尚的部分,它未能啟迪人的視野,激發人的想象力,培養人的美感和開啟人的心靈,它未能使人們彼此親近,促使人們寬宏大量,彼此關心和同情。”[8]他認為美國處于民主危機中,呼吁人們關注民主,體現在學校上,最主要的是兒童獲得知識機會的不平等,呼吁給予學校中的兒童真正的平等獲得知識的機會。與此同時,古德萊德又對公立學校教育充滿希望,認為它能在青年中傳遞社會文化,促使青年參與社會民主生活。學校在為民主社會培養青年和為青年一代必要的生存做準備時負有重要的道德上的責任,只有青年能真正參與到民主社會中并獲得了自我發展的必要知識,社會民主才將繼續存在和發展。

查看全文

公共藝術教育課程建設探討

藝術教育,包括專業藝術教育和公共藝術教育。專業藝術教育通常由專業藝術院校或綜合大學藝術院系實施,通過藝術專業課程訓練,為社會培養專門從事藝術創作的人才。而公共藝術教育,是指針對非藝術專業的普通大學生的、以培養藝術審美能力為主的通識教育。進入新時期,我國大學生需要在德、智、體、美、勞方面均衡發展。教育部在2006年了《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公共藝術課程指導方案》,以此加強大學生公共藝術教育,提高普通高校對公共藝術教育的重視。2018年召開的全國教育大會,明確提出要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堅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普通高校公共藝術教育課程具有特殊的意義,對于提高大學生的審美感知能力、提升學生審美境界,具有重要作用。過去一段時期,我國高校公共藝術教育得到總體的發展,同時逐漸暴露出一些缺陷。一些高校對公共藝術教育重視不夠,相關課程匱乏,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和美育課程的開發迫在眉睫,公共藝術教育在管理模式、機構設置以及課程安排等方面,與正確的發展軌道有所偏離。讓大學生在高校系統教育課程中了解美的真諦,獲得美的熏陶和教育,提升審美格調,最終能夠“浸潤心靈”,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與健康的審美情趣,是當今高等教育內容中的一項重要課題。

一、高校公共藝術教育課程建設的問題分析

通過對國內20余所綜合性高校的公共藝術教育情況進行調查,筆者發現一些高校的公共藝術教育課程建設存在目標單一、目標設計有限、課程建設滯后的現象。公共藝術教育課程的設置與建設是高校開展美育教學的關鍵,當前部分高校相關教學管理者和教師對培養對象調查、分析不足,沒有考慮非藝術專業大學生的審美基礎,一些公共藝術教育課程只是對專業藝術教育內容的摘錄、簡化,設計過于抽象,難以調動學生掌握知識的能力。在教學目標設計過程中,缺乏關注學生知識結構的識別與能力提升等綜合素養的訓練,也缺乏針對理工、文史等專業大學生思維特點的細致內容。這成為公共藝術教育課程建設的主要問題之一。在多數高校公共藝術教育課程規劃中,藝術作品鑒賞被視為重點。這類課程往往從藝術理論出發,缺少對學生審美實踐能力的培養和對審美方法、審美技巧的訓練。這類課程設置使學生處于相對單一的客觀環境中,難以實踐美學原理及方法,從而制約了學生綜合審美能力的提升。隨著高校公共藝術教育課程的優化,其教學模式的不確定性制約了其教育體系的創新與發展。在一些高校的教學模式設計中,教學方法相對較少,教學手段相對單一,往往局限于如美術史論等通識課程的學習,導致教學內容的深度和廣度不夠。這種情況導致一些高校公共藝術教育課程在教學中難以突破局限。高校公共藝術課程應重視課程的設計。教師在授課時應關注師生、生生之間的個體化差異以及民族、地域等差異,并運用豐富的教學形式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借此進行學生性情的修煉與人格的塑造,使學生可以與教師平等溝通,參與各種藝術實踐活動,不脫離民族背景。高校公共藝術教育課程應擺脫“教師講授為主、學生被動接受”的課堂模式,增加互動與探討環節,剔除過于循規蹈矩、脫離大學生心理發育特點的方法和手段,設計出符合大學生實際成長生活需要、具有本民族文化特點的授課方案。

二、高校公共藝術教育課程內容的選擇

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有恰當的教學形式,還要有合適的教學內容。二者是緊密結合、相互統一的。教學的過程應該是一個創造性的過程,一個批評、選擇和懷疑的過程。課堂中教師的傳授一定要有與眾不同的地方,帶領學生進行探索、分析與想象。教師根據自身經驗,挖掘課堂中的教學內容,從創新角度出發,在傳授理論知識的基礎上,積極設置與學生實際接受能力相匹配的實踐環節,透徹了解藝術的具體與抽象關系。通過獨特性、愉悅性、浸入式的教學,潛移默化地向學生滲透個體生命與社會的關系、人文與科學的關系、物質與文明的關系等,將抽象的形式深度挖掘出來,再以具體的形象展現在學生的面前。設計課程結構是滲透創新教育的主要途徑與靈感源泉。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勸導教師,教師最大的錯誤就是不讓學生參與。”事實上,教師除了讓學生了解基本知識技能和需要傳授的知識點以外,還需要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安排和增加新的實踐內容,并將其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以便更好地將課程內容應用到實踐中。貫徹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優化課程信息,使內容更容易被學生接受,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其積極參與課程。在內容上,教師只有正確引導,才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欲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要在課堂上開展創新教學,必須選擇有利于創新的課程內容。公共藝術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是讓當代大學形成創新意識、具有創新精神。培養創新意識,就要打破“權威意識”。藝術作品鑒賞類課程固然能夠讓學生了解不少藝術大師及其名作,但同時也容易固化學生的思維。教師在介紹大師名作的過程中,更重要的是指出那些大師如何超越前人成為大師、那些名作怎樣脫穎而出成為名作。培養創新精神,就要打破“單一結果”。在課堂上,教師要多提出一些沒有固定答案的問題,讓學生在思考和探討后得出各自的答案;告訴學生“創新沒有終點”,得出答案后,還會有更多的答案。教學的重點不是“求同”,更不是用統一的成績評判,而是“求異”,讓學生以“彼此不同”為樂。因此在課堂上,教師應避免過多地給學生做“好壞”“是非”的定性。課程內容應充分重視審美教學,充分利用各種形式的審美內容吸引和感染學生,使學生能夠理解并選擇美。馬克思說:“我們要以美的原則改造世界。”在目前的教學中,公共藝術課的任務是讓學生自覺地運用美塑造自己的未來生活。在當今信息時代,教師必須積極引導學生運用美的原則,選擇知識和信息,樹立正確的審美觀,使學生健康成長。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關注前沿成果,包括最新的科學與文化成果,以充分體現時代性。不能把科學與藝術割裂,更不能有學科專業之隔,教師要讓學生認識到:科學與藝術是統一的,科學的發展促進了藝術理念的更新,藝術思維也促進了科學發展和技術應用。此外,還可以在公共藝術課內容中添加積極、健康的國內外人文理念,從藝術作品欣賞中挖掘道德教育素材,將道德教育滲透到整個教學活動中,幫助學生通過實踐樹立健康的道德價值觀。

三、高校公共藝術教育課程需要改革評價方法

查看全文

職業教育課程結構模式

1職業教育課程結構的含義

課程結構是指各層次、各類型課程間的構成比例及相互間的縱橫關系。姜大源教授特別強調課程結構,認為過去課程改革缺乏“結構”的觀念,而結構是影響職業能力形成的重要變量。傳統的學科課程是知識的內在關系結構,而職教課程應該是知識與行動的產生結構,職業能力的培養必須建構知識與行動的產生結構。

2職業教育課程結構的基本特性

2.1相對的獨立性:職業教育主要是培養應用型、技術型人才。這類人才要在生產第一線和工作現場從事為社會直接謀取利益的工作。職業教育培養人才以職業能力為本位,能適應學生畢業后直接為社會創造價值的需要,這就要求其課程結構不是按學科要求而是按照職業能力要求來確定。按照職業能力要求確定相關課程結構講求相對獨立。

2.2課程的跳躍性:職業教育的課程設置必須滿足職業能力的培養,這就要求職業教育的課程結構必須擺脫傳統普通專業教育學科型的課程結構模式,突出實用性,打破學科課程體系條塊分割的界限,把培養目標、專業發展方向、教學內容等融合到課程建設中去。跳躍性的課程結構是職業教育課程結構體系最顯著的特色。

2.3課程間的平行性:職業教育的課程結構體系是由多個平行的課程模塊組成的,彼此之間不存在著層次上的差別,是平行的、并列的關系。

查看全文

初中生家庭教育課程化論文

一、家庭教育及家庭教育課程化的內涵

家庭教育是家長們把對孩子教育的自覺意識轉化為孩子的各種良好品行、習慣的過程,是自孩子出生起就應該實施的潛移默化的教育。家庭教育的主要責任是教會孩子獨立,分享,尊重。近年來,互聯網的發展推動了家庭教育理念的推廣,家長們對家庭教育的關注度不斷提升。然而許多家長對家庭教育的功能與定位存在誤解,認為家庭教育主要是配合學校教育進行,這顯然是片面的。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兩者是互相依賴、相互促進的平等互利關系,兩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我們主張探索的家庭教育課程化,指的是學校主要利用已經建立的網上家長學校平臺,幫助家長在合作學習的基礎上,以課程化的方式接受系列的、規范化的指導與培訓,以確立正確的家庭教育理念,參與豐富多彩的家庭教育教學活動,逐步形成以學校為主導、家長為主體的家庭教育網絡,為學生的健康成長營造一個更好的環境。家庭教育課程化是新時代背景下的創新之舉,有利于全面提升家長的整體素質,從而推進家庭教育有效進行。目前,我們所做的是根據多年辦學經驗,針對初中生的家庭教育現狀,進行通識類的家庭教育指導,并創造條件逐步完善課程標準,課程教材,課程實施和課程評價等內容。

二、初中生家庭教育的現狀

2016年8月8日的《2016年中國家庭教育焦點問題調查報告》揭示了家長在孩子不同成長階段(0到3歲、4到6歲、7到18歲)所面臨的家庭教育問題,其中低齡兒童智力過早開發、孩子素質能力缺失及不同城市衍生的“個性化”等問題已成為當代家庭教育的痛點。報告指出,中國青少年(7-18)家庭教育焦點問題排名前三的分別是生活懶散不愛整理衣物(70%),有拖延傾向喜歡把事情留在最后(58%),缺少明確的學習目標和計劃(56%)。報告顯示,不同地區的家長面臨的家庭教育問題大致相同,重合度達80%,只是在不同問題的關注程度上呈現出一定地域性差異。其中排在家長關注的前三位的分別是:一線城市是生活懶散(66.91%)拖延(55.22%)自控力差玩手機(51.79%);二線城市是生活懶散(69.81%)拖延(57.27%)沒有明確學習目標和計劃(56.06%);三、四線城市是生活懶散(72.54%)沒有明確學習目標和計劃(63.02%)拖延(60.57%)。可見,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多的父母發現孩子生活懶散,學習缺乏恒心,存在畏難情緒。它折射出應試教育的弊端,家長過早重視孩子的成績,而忽視了素質與能力的培養。

三、初中生家庭教育的重點

根據埃里克森(Erikson,E.H,1902-1994)提出的以自我為核心的心理(人格)發展理論學說(psychosocialtheory),初中生一方面勤奮學習,期待在學業上取得成就;但又擔心自己會遭遇失敗,因此勤奮感和自卑感構成了本階段的基本沖突。這時,如能得到成人的支持、幫助與贊揚,則能進一步加強他們的勤奮感,使之進一步對學業發生興趣。初中生的依賴重心已從家庭轉到學校、少年組織等社會機構方面。許多人將來對學習和工作的態度和習慣都可追溯到本階段的勤奮感。針對初中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本階段的家庭教育重點應是:①鼓勵孩子與同伴互動,尋求他們的接納;培養積極樂觀的心態;②幫助孩子獲得學習的樂趣與勤奮感,體驗成功,積累經驗,以形成勤奮進取的個性,克服自卑,勇敢面對現實困難;③積極回應孩子的努力,用認同和贊美的方式培養孩子良好的自我概念;④引導孩子建立普遍型學習動機,增加學習活動(知識性、技能性、課外活動)的內驅力;⑤培養孩子求知讀書的動機、興趣、習慣、態度以及意志與價值觀等心理因素,形成一致性的人格特征。⑥指導孩子在學習中學會讀書、用功讀書、熱愛讀書。⑦善于傾聽孩子的意見,采用協商、民主的親子互動模式,充分發揮孩子的自主性和能動性,讓孩子把家長的信任感內化為學習的潛力和動力,提高學習自我管理能力。⑧家庭充滿正能量,父母情緒正向,經常讀書看報,對孩子形成正面影響。四、初中生家庭教育課程化的初步實踐蘇州市作為人口凈流入的二線城市,城鄉居民原有的家庭基礎、背景和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面對來自不同地域、不同素養基礎的家長群體,原有的家長學校等家庭教育指導方式需要創新和轉型,其中包括探索家庭教育課程化的有效實施。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實踐。1.構建系統的家庭教育課程體系。主要涵蓋以下教育專題:①初中生的身心特點與成長規律;②初中生家庭教育的責任理念與主要內容;③初中生的心理矯治與健康指導;④親子溝通的方法與技巧;⑤初中生的同伴交往與學習指導;⑥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溝通與融合;⑦家庭教育的資源開發與案例積累。具體做法:①用好蘇州市教育局編寫的《蘇州市家庭教育家長讀本(中學篇)》,并根據學校與學情不斷調整拓展、修改完善家庭教育專題,使之形成適合本校初中學生家長的培訓教材,逐漸構建家庭教育校本課程體系;②信息技術與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的整合,學校的網絡資源供家長共享,如蘇州市“智慧教育教師”APP,“蘇州父母”APP,校園網平臺,有關班級QQ群、微信群等,供家長自主學習的輔導資料,并開發更多的包括教育案例在內的學習資源;③研發可供不同層次家長和不同時間學習的菜單式培訓方案,為本校學生與家長提供個性化、階梯式的家庭教育指導;④探索并實施家庭教育課程的評價機制。2.培育雙師型家庭教育指導教師團隊。為充分發揮家庭教育在學生健康成長過程中的作用,培育家庭教育指導教師團隊是關鍵。近幾年,蘇州市已舉辦了七屆“中小學家庭指導師”培訓班,為家庭教育課程化培育師資力量。學校在分析學情和家庭教育情況的基礎上,選拔有豐富教育經驗的班主任和優秀家庭教育父母參加,聘請國內教育學、心理學專家及家庭指導專職教師進行培訓。逐步形成了由智慧教師和愛心父母組成的雙師型家庭教育指導教師團隊,平時就通過教師的有效指導和家長的現身說案例來充分發揮團隊的作用。目前,團隊中的很多優秀者已加入蘇州市家長學校的“智慧教育教師”APP和“蘇州父母”APP。3.完善多途徑家庭教育培訓體系。(1)定期開設家庭教育專題講座和沙龍。學校每學期根據家庭教育課程教材和主題,制定家庭教育講座和沙龍計劃。實現班級、年級、校級三層銜接,社會、學校、家長、學生四位一體。做到內容分層,即班級聯系學生實際舉辦有效性講座,年級針對學生身心特點開展針對性講座,校級涉及社會家庭教育存在的普遍問題進行實踐性講座。形式新穎,即專家點撥與教師指導相結合,理論講授與案例分析相結合,活動觀摩與親身實踐相結合。(2)開發豐富的家庭教育課程資源。借助“蘇州市安全教育平臺”,建立開放、靈活、快捷的安全教育課堂。結合“蘇州市家長學校平臺”,中的系列活動,組織授課講座,開展親子閱讀、校園開放等活動,進行家長沙龍研討、家長互教互學、家訪指導、個別咨詢等。借助校外少年宮、活動中心、實踐學校等教育場所,開展生命教育專題活動。借助相關網絡平臺,為家長提供健康教育的內容與方法……4.組織多樣化的家庭教育活動。目前,學校的大小活動都有家長、社區、街道志愿者的身影。學校的家長委員會成員在學校設立的志愿崗、綠色食堂管理小組、綜合實踐活動聽證會等已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學校每學期開設7個安全教育專題,組織至少3項安全教育活動,如“開學第一課”“防溺水專題”“校車安全”等,要求家長和孩子一起完成,學校安保部門定期檢查完成情況,寫出評價反饋意見。學校實踐家庭教育開放課程,歡迎家長走進學校組織活動,如每學期家長會的策劃與組織都由班級家委會成員策劃與承擔;發動家長與孩子一起參加學生運動會,由家長擔任后勤服務;組織家長參與畢業典禮、成長儀式等的策劃與后勤管理、攝像攝影的美篇推送等。

查看全文

職教課程觀的音樂教育課程改革分析

摘要:在我國的課程教育改革上,鼓勵教師更新教育觀念等內容,在我國的職教課程改革上,音樂教育課程主要存在的問題就是課程目標偏離人才的最終職業目標,有的職業學校在音樂課程上,注重表演技巧,而忽視音樂的綜合素質培養,在教學手法上,教師表現的比較傳統,在我國的教育改革中,主要是為了人才培養而設置相關的課程,在這個基礎上建立適合人才培養的專業課程體系,在音樂教育課程上應該科學的設計教學內容,教師應該從改進教學手法上培養學生學習音樂課程,讓學生能夠全面的發展。

關鍵詞:職教課程觀;音樂教育課程;課程改革

在我國的職業大專院校所設置的專業中,都需要開設音樂教育等課程,音樂課程的設置是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水平的目標的,從我國目前的職業院校來看,音樂教育課程在教育理念、教育內容等方面都還比較落后,課程的設置等不能符合現代化人才發展的目標,這樣的問題出現,導致音樂教育課程的目標無法實現,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校培育人才的理念。

一、職教課程中音樂教育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說明

在職教課程中有的學校設置的課程在課程目標設立上對于專業人才來說有些偏移,在專業的音樂院校中,教師們注重的是專業技能的培養,將學生的演唱或演奏方面加以專業的訓練,而在職高院校等受這種專業音樂院校教學模式的影響,對于學生的學習偏向專業化。在高職院校中,對于音樂教育的示范性沒有加以重視,在音樂教育課程中的理論部分開設的比較單一,對于像音樂欣賞類型的課程開設的比較少。在音樂課程中,學生對于音樂作品的時代及背景應該有所了解,而大部分的高職院校,對于這樣的課程有著嚴重的忽視。這樣導致學生在音樂實踐過程中的能力比較薄弱,對于音樂作品缺少深刻的理解,像這樣培養的出來的人才在今后的音樂教學上,不能很好勝任音樂教學的工作。有的高職院校開設音樂課程培養的是中小學、幼兒園等單位的音樂教師。像這樣的專業要求開設的音樂課程需要具有師范性,而在有的高職院校中在音樂課程中忽視了這點。學生通過在校的專業學習,不僅需要掌握專業的技能技巧,還需要具備較高的音樂教學能力和音樂運用能力,在這樣的學習中,培養學生成為一名合格的音樂教室,所以,在高職院校中,音樂課程的設置及教師的教學目標等需要進行創新,讓音樂教育課程發展的更加全面。在高職院校中,音樂課程的課程結構設置的比較單一,注重的專業技能的培養,在人文知識方面不夠重視,這樣的情況與課程的設置有著直接的關系。一般的高職院校開設的理論課程比較少,對于學生來說,缺乏對于歌曲文化的了解,在作品境界的表現上,有所欠缺。培養的教師人群,在將來的教學工作中達不到相應的要求,這方面是需要進行改善的。

二、音樂教育課程教學改革的措施概述

查看全文

職業教育課程探討論文

摘要:高等職業教育必須進一步深化改革,牢固樹立以市場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的思想堅持課程設置的基礎性、針對性、實踐性和實用性,合理構建以基本素質、專業素質、崗位技能類課程為特色的高等職業教育課程體系。

關鍵詞:高等教育;職業教育;課程建設

職業教育是國家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現代教育的重要類型。職業教育是與基礎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地位平行的四大教育板塊之一。隨著經濟的發展,國家新型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和城鎮化速度的提高,職業教育的發展會成為國家教育的奇葩。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培養一大批具有必要的理論知識和較強實踐能力的高等職業專門人才,是高等教育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

當前,高等職業教育課程設置存在一些弊端:在課程的價值取向上,忽視課程本身的創新價值,課程目標缺乏對學生創新素質培養的明確要求與具體規定;課程內容脫離學生生活現實,不注重教師的課程開發核心主體的地位與作用,更不注重學生作為課程主人的地位和課程開發主體的主動性與創造性;課程設置不能滿足地域經濟發展、行業發展和就業崗位的需要。為此,我們必須以市場需求和就業為導向,加強高等職業教育課程體系建設,樹立能力本位、崗位目標的課程觀,根據崗位能力的要求,科學合理地構建高等職業教育的課程體系,努力培養高素質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

一、高等職業教育培養目標定位

1.高等職業教育定位。職業教育具有鮮明的職業性、社會性、人民性。我國職業教育的先驅黃炎培先生曾把職業教育的目的概括為“使無業者有業,使有業者樂業”。職業教育應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使更多的人能夠找到適合于自己學習和發展的空間,從而使教育事業關注人人成為可能。總理在2005年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上指出:“中國特色的職業教育,必須服務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著力培養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必須滿足城鄉居民對職業教育的多樣化需求,為他們就業、創業和成才創造條件;必須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實行政府主導、面向市場、多元辦學的機制;必須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緊密結合,實行靈活多樣的人才培養模式。通過堅持不解的努力,逐步形成完備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

查看全文

成人教育課程設置探討

摘要:新形勢下加快成人教育改革步伐,有利于提升其整體的教育水平,滿足成人再學習的實際要求。實踐過程中為了確保成人教育有效性,應充分考慮經濟市場在人才選拔方面的考核標準要求,關注其課程設置問題。當這類問題能夠得到有效解決時,有利于實現成人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增強其改革效果,最大限度地滿足成人學習方面的多樣化需求。

關鍵詞:成人教育;課程;改革;問題重視

成人教育課程設置問題研究,能夠為其教育改革目標的實現提供科學保障,促使其改革工作能夠落到實處,滿足社會各行業對高素質人才的實際需求。因此,在成人教育過程中應對其課程設置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并對課程設置是否合理進行科學評估,在此基礎上,采取有效的措施確保成人教育課程設置的合理科學性,全面提升其課程實踐應用中的潛在價值。同時,應開展更多的有關成人教育課程問題的研究工作,以便增強這類問題處理效果。

一、實踐過程中注重成人教育課程合理設置的必要性分析

因成人教育在我國教育體系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其實踐過程中的教育效果是否良好、教育方式是否有效,關系著成人學員在工作崗位上的整體表現。而成人教育課程設置是否合理,與其整體的教育水平密切相關,關系著各行業發展中的人才培養質量。因此,需要在成人教育過程中注重其課程的合理設置,為社會各行業人才質量提高提供必要保障,從而為各行業的穩定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實現成人教育改革目標。成人教育課程的合理設置,能夠確保其人才培養的深入推進,為其改革舉措的實施提供參考依據,促使社會不同行業發展中能夠擁有更多的高素質人才。同時,成人教育課程設置是否合理與其長遠的穩定發展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需要根據實際情況,設置出切實有效的成人教育課程,促使其教育教學計劃實施能夠達到預期效果。在此基礎上,注重成人教育課程實踐應用中的作用發揮,能夠提升其潛在的應用價值,滿足市場經濟發展中對各類高素質人才的實際需求。實踐過程中確保成人教育課程設置合理性,能夠使成人在教育活動中汲取更多的知識,促使自身能夠擁有良好的工作前景,激發對這種教育模式的更多學習熱情。同時,成人教育課程的合理設置,也能優化其教育方式,提升成人教育水平的同時擴大其社會影響范圍,促使我國教育體系更加完善。因此,需要對成人教育課程問題給予更多的關注,結合教育教學活動開展的實際要求及自身的發展概況,優化課程設置方式,處理好其設置中的細節問題,最終達到成人教育課程實踐應用中高效利用的。

二、當前成人教育課程設置方面存在的問題分析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