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決策范文10篇
時間:2024-04-08 00:04:5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應對決策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藏藥市場營銷問題所在以及應對決策
在現今醫藥市場上,虛假廣告泛濫,其夸大功能、療效的手法使消費者在經歷上當之余,也越來越期望有一種藥能夠真正滿足療效好、功能強的需求。而來自青藏高原上的藏藥就在這時悄然走進了人們的視線。
全國藏藥企業有百余家,西藏、青海的藏藥企業較多,甘肅、云南、四川、新疆等地也有不等的分布。據西藏自治區衛生廳數據顯示,僅西藏,現已有藏藥生產企業19家,在工商管理部門正式注冊的藏藥商標有20余個,藏藥品已進入國內20個省、市、自治區市場。2006年,西藏17家通過GMP認證的藏藥生產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6.23億元,銷售收入6.27億元,上繳稅費0.93億元。在這一形勢下,不少專家表示,未來的藏藥企業應該向著現代化、產業化的方向發展。
其中,一批優秀的藏藥生產企業脫穎而出,如奇正藏藥、晶珠藏藥等已在全國各大市場上都擁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卻未能真正打響藏藥的旗號,并且絕大多數的藏藥企業還未能成功走向市場。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五大關鍵的阻礙要素。
一、營銷觀念的落后
長期以來,西藏的相對閉塞使得醫藥行業一直處于欠發達的狀態,傳統的營銷模式成為他們賴以生存的法寶。大多數藏藥企業在規模小、設備陳舊、技術裝備和生產工藝普遍落后的前提下,也無心于產品的宣傳和營銷管理。抱著“藥好不怕巷道深”的傳統觀念,以為僅憑藥效好就可以賣得好。殊不知內地市場競爭早已異常激烈,多元化的渠道網絡、節假日的特色促銷和信息完善的數據庫營銷等,都已成為醫藥營銷必不可少的有力手段。而這些營銷手段所需投入的高額費用,是藏藥企業從來不曾預想到的。一時之間,很多企業無法拿出資金,進退兩難。
二、藏藥行業出現嚴重內訌
市場經濟法制發展走勢以及應對決策
我國的市場經濟建設在依靠民商法作基礎性調整的同時,輔以經濟法的保障,讓經濟法掃除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形成的障礙,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并進行宏觀調控,將一個沒有“瑕疵”的市場還原給民法去調整,成為民法調整經濟關系的“環境法”。
一、加入WTO后,經濟法在市場運作體系中的功能
(一)實現“微觀規制”與“宏觀調控”兩種手段的有機結合
以全局觀念綜合調整是經濟法特有的功能。隨著社會化大生產和現代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經濟關系復雜多樣,相互聯結、相互滲透、綜合發展的趨勢日益加強。經濟法正反映了經濟關系分化與綜合兩個方向發展要求,實現了微觀規制與宏觀調控手段的有機結合。一方面通過眾多的具體的部門經濟法分別調整各類經濟關系,另一方面又從總體上對各種具體經濟關系進行全面綜合調整。1、在微觀規制方面,經濟法運用反壟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責任法等法律對社會經濟進行個別調整,干預私人經濟,保護市場中的弱者,減少資源浪費,降低社會交易成本。例如,反壟斷法的適用,保障有效競爭,提高經濟效益和保障經濟公平;反不正當競爭法的適用,可以保障市場主體營利行為的正當性,促進經濟的良性運行,維護社會公共利益;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適用,可以保障弱者的權益,實現社會正義,促進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2、在宏觀調控方面,經濟法運用財政法、金融法、稅收法、投資法以及產業結構調整法等法律,對國民經濟發展的任務、方針和原則這些根本方面進行綜合調控,使整個社會經濟均衡高效地發展。例如,財政法的適用,從總體上調控經濟運行;金融法的適用,從總體上調控貨幣資金的運行;稅收法的適用,可以調整社會分配,限制或激勵某個行業的發展;投資法的適用,將有限的資金合理分配,集中于重大建設項目;產業結構調節法的適用,可以干預扶持第三產業的發展,使產業結構加速現代化從而推動全面經濟增長。
(二)運用“國家之手”進行調節、控制和指導
經濟法的法律本質就是國家從社會整體利益出發調控社會經濟,使之良性運行、協調發展之法。1.經濟法對社會經濟關系的影響是直接的。與國家不介入私人經濟生活領域的民法相反,經濟法賦予國家直接介入經濟活動的權利,通過直接調整國家和經濟主體的社會關系以促進社會經濟協調穩定和發展。由于國家是整個社會利益的代表,它可超越個人主義立場,從社會經濟發展全局出發,通過強制、直接參與宏觀調控等手段調節社會經濟,實現經濟結構和比例關系的均衡,促進經濟的合理運行和發展。因此,經濟法彌補了民法只能通過調整私人經濟關系、間接保障社會經濟正常有序運行的不足,尤其是克服了民法對有關社會經濟整體結構和運行的社會關系無力調整的局限。2.經濟法對經濟生活有導向性的影響。較之民法對社會關系所采取的放任自由和消極限制的態度,經濟法對經濟生活采取限制、禁止、和積極促導的態度。這是基于國家直接調節社會經濟和以社會效益為追求目標的要求。為保障國家調節經濟、促進社會效益的提高,既有必要依照強制方式禁止、限制某些經濟行為,也有必要運用計劃、經濟政策和經濟杠桿對社會各種經濟活動主體進行引導和促進。3.在調整方法上,經濟法也與民法不同。后者多由任意性規范調整社會關系,有少部分依強制性規范;而前者則由必要的強制性規范和大量的義務性、禁止性規范構成,并采取制裁和獎勵相結合的方法對社會關系進行調整。
政府行政決策程序規定
第一條為了規范政府重大行政決策行為,減少決策失誤,提高決策質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和國務院《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等有關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重大行政決策的作出、執行、監督等活動,適用本規定。
有關突發事件應對的決策程序,適用突發事件應對法等有關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
擬訂地方性法規草案和制定規章及規范性文件程序,適用立法法等有關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
第三條本規定所稱政府重大行政決策,包括下列事項:
(一)編制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年度計劃;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決策法治化的思考
摘要:《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5-2020年)》強調,推進行政決策科學化、民法化、法治化,實現行政決策制度科學、程序正當、過程公開、責任明確,決策法定程序嚴格落實,決策質量顯著提高,決策效率切實保證,違法決策、不當決策、拖延決策明顯減少并得到及時糾正,行政決策公信力和執行力大幅提升。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以下簡稱“人社”)部門作為宏觀調控的重要參與者、市場監督和社會管理的重要執行者、公共服務的重要提供者、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維護者,決策正確與否直接關乎發展大局、民生改善和社會穩定。本文立足當前人社行政決策的現實情況,提出改進思路和建議,以期為當前正在推進的全面深化法治人社建設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行政決策;法治化;人力資源社會保障
行政決策處在行政管理源頭位置,是行政執行的根本依據,是最重要的行政管理行為。推進法治人社建設,首先應規范人社行政決策,從源頭防范行政風險。
一、合理界定人社行政決策范圍
研究行政決策,首先要解決什么是行政決策,確定哪些事項屬于行政決策范圍,揭示行政決策的內涵。
1.行政決策的科學內涵
黨員民主決策理論學習思想匯報
尊敬的黨組織:
正確決策是各項工作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是提高領導水平的基礎。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黨的決策水平直接關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關系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因此,不斷提高黨的決策水平是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的必然要求。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決定》明確指出要完善黨內民主決策機制,并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新舉措。對于如何完善黨內民主決策機制,理論界一直非常關注,并圍繞堅持決策原則、優化決策機構、完善決策程序等進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不少進展。
我認為完善黨內民主決策機制,目的是規范決策行為,避免因個人專斷、暗箱操作等導致決策失誤,以確保決策能廣泛吸取各方意見、集中各方智慧,符合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和客觀規律。專家學者們認為,要達到這一目的,首先必須堅持一定的決策原則,這是民主決策機制的基礎。完善黨內民主決策機制,關鍵是堅持以下幾個原則。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原則。在一定意義上說,決策的過程是決策主體依據自身需求,對復雜的社會利益進行調整的過程。我們黨是中國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實代表,黨除了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的利益,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這決定了我們黨在決策時能夠也必須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原則,以維護公共利益為指向。在進行黨內決策時,應堅持以人為本,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力求使決策能夠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民主集中制原則。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相結合。它是黨的根本組織原則,也是黨內民主決策的基本原則。在決策時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一方面要體現“少數服從多數”原則,在決策過程中讓多數人參加,在決策結果上反映多數人意愿;另一方面要體現“集體決策”原則,黨的各級委員會應按照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個別醞釀、會議決定的原則決定重大事項,防止個人專斷。
保障黨員主體地位和民主權利原則。黨員在黨內生活中發揮著主體作用,黨員直接或間接參與黨內決策是黨員的民主權利。因此,完善黨內民主決策機制,必須堅持保障黨員主體地位和民主權利原則,落實黨員的知情權、參與權、選舉權、監督權,進一步提高黨員對黨內事務的參與度,充分發揮黨員在黨內生活中的主體作用;推進黨務公開,健全黨內情況通報制度,及時公布黨內信息,暢通黨內信息上下互通渠道;拓寬黨員意見表達渠道,建立健全黨內事務聽證咨詢制度,充分發揮黨員在黨內民主決策中的積極作用。
利率市場化對城市商業銀行財務管理的作用
摘要:隨著金融體系的不斷改革,利率市場化逐漸成為其改革的一個重要方向。目前我國在利率市場化的改革進程中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伴隨著利率市場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勢必會對城市商業銀行的財務管理的發展和改革產生影響。本文將會對利率市場化對城市商業銀行財務管理的影響進行分析,并為其應對影響提出有關策略。
關鍵詞:利率市場化;城市商業銀行;財務管理;影響;策略
中國從1996年開始進行利率市場化的改革,依次經歷了貨幣市場和債券市場的利率市場化、境內外幣存貸款業務的利率市場化和人民幣存貸款利率市場化。2015年10月24日,中國人民銀行對金融機構存款利率不再設置上限,標志著存貸款利率管制完全放開。利率市場化之后能夠使其在反映資金供求狀況時更加準確、靈活、及時。許多國家在過去的幾十年里先后進行了利率市場化改革,對金融體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是我國深化金融體制改革的關鍵步驟,對我國城市商業銀行財務管理的發展和改革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本文將會從利率市場化對城市商業銀行財務管理的影響和銀行的應對對策兩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利率市場化對財務管理的影響以及目前存在的問題
(一)利率市場化下銀行將面臨更高的利率風險
商業銀行的利率風險就是由于市場利率不確定導致銀行盈虧或者市場價和預期有所偏離。在傳統的管制利率體制下,各銀行都按照中央銀行規定的利率水平進行存貸款,利率風險在這種情況下并不明顯。然而,在利率市場化以后,利率波動頻繁,利率風險凸顯,商業銀行管理利率風險的難度也逐步增大。
民政局三重一大工作方案
為認真貫徹落實關于“重大決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項目安排和大額度資金使用”的決策程序,規范權力運行,有效預防腐敗,提高民主決策、科學決策、依法決策水平。根據《中共縣紀委、監察局《關于印發“三重一大”事項監督暫行辦法》的通知要求,結合民政局實際,特制定實施辦法。
一、有關事項主要內容
(一)重大決策
1、貫徹落實中央、省、市和縣委、縣政府重大工作部署等重大問題;
2、制定新年度民政發展規劃、年度工作計劃、重要工作部署等重要問題;
3、研究制定重大問題的方案和措施的制定及實施;
組織危機管理難點與領導統籌藝術
【摘要】利益分化視域下組織危機管理面臨決策共識難達成、責任難落實、資源難整合、行動難協調四大難點。利益分化情境下領導者進行危機管理的統籌藝術體現在:以整體治理為導向,培育組織共同體理念認知;以協同機制為手段,打造多元化協同配合格局;以利益整合為依托,構建高效統分結合制度。
【關鍵詞】領導者;利益分化;危機管理;統籌藝術
越是危機時期,越需要全體組織成員保持共識和協同行動,以幫助組織順利渡過危機實現發展。然而,由于社會分工專業化和科層管理結構的影響,組織內部往往存在著一些復雜的利益關系。不論是在組織穩定發展時期還是危機管理時期,復雜的利益關系都可能會由于多樣化因素的影響而致使組織內部出現利益分化情況。倘若組織危機發生在利益分化境況下,將會給領導者處理和應對危機帶來諸多難點,直接影響著組織危機管理效率。由此,領導者應當對利益分化情境下單位危機管理主要難點開展深入分析,進而結合實際制定出兼具科學性和可操作性的統籌策略,以有效應對和處理危機。
一、利益分化對組織危機管理的影響
(一)增加危機管理難度。利益分化給單位危機管理帶來的第一個不良影響就是會直接增加組織整體危機管理難度。具體而言,利益分化導致危機管理難度提高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一是決策協商論證難度增加。利益分化意味著參與危機決策論證協商的多元主體秉持著高度差異性的利益初衷,致使多元主體在協商過程中各持己見,遲遲難以達成對決策的共識和認同。二是難以形成決策方案共識。由于決策方案在很大程度上關系著多元主體利益分配,在利益分化情況下,任何危機決策都會觸及不同主體的利益。不同主體出于維護個體利益或團體利益的考慮,往往傾向于極力推銷于己有利的方案而大力反對于己不利的方案,致使組織久議不決。三是危機決策執行難度增大。利益分化意味著多元主體對決策的認同程度和執行程度必然存在差異性。換言之,當不同主體為維護自身利益而對危機決策實施選擇性執行和部分執行時,也就直接消解了危機決策目標實現所需要的協同性,進而導致危機決策難以落實到位,會需要領導者花費更多精力和時間去推動決策執行。(二)削弱危機應對能力。利益分化會同時對組織層面和個體層面危機應對產生極為明顯的負面影響作用,進而削弱組織整體危機應對能力。具體而言,一是分散危機應對資源和精力。利益分化會直接導致組織成員裂化為不同利益集團。在危機管理情境下,利益集團的關注點在于如何維護集團利益而非集中資源和精力應對危機。這就會導致組織資源和精力被不同利益集團所把持而難以形成危機應對合力。二是組織成員關注點偏移。正常情況下,危機發生時組織成員應當集中精力應對危機以維護組織穩定發展,但在利益分化情況下,組織成員將關注點放置在如何爭取和獲得個體利益而非關注如何應對危機上。也就是說,利益分化會直接瓦解組織和個體雙重層面的危機應對能力。(三)提高危機風險系數。利益分化情況的出現雖然削弱了組織和個體對危機的注意力和聚焦度,但實際上并未改變忽視組織其他問題的現狀,因為其僅僅是將注意力從關注危機轉移到關注個體利益上。在這種情況下,當多元主體目光聚焦于利益爭奪時,就會給其他管理問題的滋生和外部競爭對手留下活動的空間,而無意間提高了組織整體風險系數。具體而言,一是為其他管理問題滋生提供了生長土壤。一方面,利益分化本身會帶來內部關系緊張、分裂組織整體等一系列不良問題,容易誘發嚴重管理問題;另一方面,利益分化將成員注意力聚焦到利益爭奪上,嚴重地削弱了對其他問題的關注和防御。二是給外部競爭對手留下可乘之機。越是處在競爭激烈的市場領域的組織,越是容易受到外部競爭對手的攻擊。當組織內部出現利益分化以及注意力轉移情況時,將會相應減少對外部競爭對手的關注和防范,也就相當于將組織置于任人宰割的危險境地。
二、利益分化情境下組織危機管理的難點
大數據對企業管理的影響
[摘要]企業管理決策的制定為復雜、動態的過程,需完成數據信息的收集、篩選、分析和判斷等環節。而在大數據時代,數據量取得了急劇增長,給企業管理決策帶來了不可忽視的影響?;谶@種認識,文章對大數據的內涵和特點進行了分析,對大數據對企業管理決策的影響展開了研究,從而為關注這一話題的人們提供參考。
[關鍵詞]大數據技術;企業管理決策;決策權;決策技術
隨著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的發展,大數據時代已經全面到來。在這一背景下,人們普遍開始使用大數據進行事物的分析和判斷,以便得到更加準確的分析結果。而對于企業來講,則要利用大數據加強管理數據信息的分析,以便制定科學的管理決策。所以就目前來看,大數據已經給企業管理決策帶來較大影響。加強對這些影響的分析,能更好地推動企業發展。
1大數據的概念及特點
所謂的“大數據”,其實就是海量數據。從信息技術的角度來講,大數據技術則為海量數據的分析和挖掘技術。作為基礎性資源,大數據毫無疑問擁有重要的商業價值,但是無法利用傳統數據處理方法進行大數據的高效管理,還要利用專業化的技術手段實現大數據的處理。從特點上來看,大數據擁有海量化特征,可以達到TB乃至PB級的存量。另外,大數據擁有多樣化特征,擁有多元的信息內容,包含結構化和非結構化的數據信息,能夠以后一種方式實現人機交互等過程信息存儲和管理,因此能夠構成龐大數據庫。[1]再者,大數據擁有高速性特點,將隨著信息傳播媒介的變化而變化,所以需要得到及時處理。
2大數據對企業管理決策的影響分析
決策氣象服務材料格式探討
摘要:利用2013年—2015中國氣象局、貴州省氣象局的決策氣象服務材料,結合《全國氣象服務規范技術手冊》《黨政機關公文格式》規范,對決策氣象服務材料的格式進行歸納探討,發現相關規范對材料格式的要求既有不一致和不全面的地方,導致決策決策氣象服務材料字體字號不統一、格式混亂等,影響了服務效果。按照氣象工作法治化及標準化要求,需對材料的基本框架、字體字號、行間距等格式進行規范,并制定相應的標準,進一步提高決策氣象服務效益。
關鍵詞:林場;營林生產;質量管理
1引言
決策氣象服務是指為決策部門制定經濟發展規劃、指揮生產、組織防災減災、應對氣候變化、合理開發利用資源、保護環境、軍事與國防建設以及重大社會活動保障、重大工程建設等方面科學決策所提供的氣象信息服務[1]。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氣象災害造成的影響越來越大,決策氣象服務產生的防災減災效益也越來越顯著。但決策氣象服務材料經常存在格式混亂、字體字號不統一等問題,影響了決策氣象服務的服務效果。王秀榮[2]指出,決策氣象服務產品要使被服務對象閱讀起來感覺美觀、舒適,并對其格式做了規定。張秀紅[3]指出,構成版面設計的形式美,要堅持字體字號應與信息內容、信息接受對象、版式設計總體風格相統一。陳海燕[4]認為,決策氣象服務的載體主要是文字加圖像,決策氣象服務材料撰寫是服務技巧的綜合體現。王文英[5]認為,公文語體的字體規范可以參照《黨政機關公文格式》。中國氣象局[6]對決策氣象服務產品名稱、服務對象及《重大氣象信息專報》格式作了明確規定。貴州省氣象局[7-8]將決策氣象服務材料統一規范為《重要氣象信息專報》《氣象信息報告》《氣象信息快報》《專題氣象服務》四種形式,著力打造“防災減災、氣象先行”服務品牌。本文將參照《全國氣象服務規范技術手冊》《黨政機關公文格式》要求,結合對悅讀性與傳播效應的需求,反觀各級氣象部門決策氣象服務材料的格式現狀,分析決策氣象服務材料的格式規范,以期進一步提高決策氣象服務材料質量和決策服務效益。
2決策氣象服務材料格式現狀及分析
2.1有關規范對格式的要求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