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平范文10篇
時間:2024-02-11 18:46:06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教育公平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教育部: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
人民網北京10月18日快訊今天20:00,十七大新聞中心舉行主題為“民生與和諧社會”的集體專題采訪。教育部部長周濟,衛生部黨組書記、副部長高強,勞動保障部部長田成平,民政部部長李學舉,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接受記者的現場采訪,并回答記者提問。人民網在現場進行圖文實時報道。
據教育部提供的資料介紹,教育是民族復興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保證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機會,是黨和政府義不容辭的職責,也是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客觀要求。黨的十六大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教育系統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鞏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質量、持續發展”的方針,切實促進教育公平,推進教育持續協調健康發展,努力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我國教育事業取得了巨大成就,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出了重要貢獻,成為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徑和有效手段。
一、推進城鄉、區域教育協調發展,重點加強農村教育,全面免除農村義務教育學雜費,建立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新機制,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黨和政府把農村教育擺在教育工作“重中之重”的戰略地位,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加快發展農村教育,努力縮小城鄉、區域教育差距,為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城鄉協調發展、落實國家區域發展總體戰略作出了積極貢獻。
農村義務教育的鞏固提高取得重大突破。2003年國務院召開了建國以來第一次全國農村教育工作會議,作出了新增教育經費主要用于農村的重大決策。2006年,率先對西部農村義務教育實行了免收學雜費的政策,將農村義務教育全面納入公共財政保障范圍,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項目、按比例分擔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新機制。2007年進一步擴展到全國農村義務教育階段,惠及約1.5億農村學生,農民教育負擔明顯減輕,僅免除學雜費一項,西部地區平均每年每個小學生家庭減負140元、初中生家庭減負180元。農民群眾高興地說:“種田不納稅,上學不繳費,農民得實惠,和諧好社會。”
大力實施西部地區“兩基”攻堅計劃。為了加快西部地區、貧困地區、邊疆地區、民族地區義務教育的發展,2003年國家開始實施西部地區“兩基”攻堅計劃。其中“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工程”,中央財政總計投入100億元資金,可滿足200萬新增寄宿生的學習、生活所需,使他們不必再為上學每天翻山越嶺、長途跋涉。“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將在2007年底完成,中央和地方政府投入111億元資金,建設了遍及全國農村的遠程教育網絡,使所有中西部農村中小學生可以與城市學生共享優質教育資源。孩子們高興地說:“大山再也擋不住知識了!”“兩基”攻堅計劃的實施,有力推動了西部地區農村義務教育的發展,促進了我國“兩基”工作的鞏固提高。2006年,我國實現“兩基”驗收的縣(市、區)占全國總縣數的96%,人口覆蓋率達到98%,青壯年文盲下降到4%以下。其中西部地區“兩基”人口覆蓋率由2003年的77%提高到96%。
現代遠程教育促進教育公平的功能
摘要:教育公平包括教育起點、教育過程及教育結果等三個方面的公平。現代遠程教育是依托于“互聯網+”而發展起來的新型教育類型,其辦學的開放性、學習的靈活性、教育資源的優質性以及評價過程的科學性,在促進入學機會、教育過程、教育結果的公平方面有重要作用。由于當前我國在遠程教育立法上缺乏支持、遠程教育市場競爭失范及遠程教育本身的技術壁壘,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遠程教育對教育公平的促進作用。為此,需要在推進遠程教育立法、規范遠程教育市場、完善遠程教育軟硬件設施以及構建學習者中心的學習模式等方面,保障其促進教育公平實現的功能。
關鍵詞:現代遠程教育;促進;教育公平;功能;機制
一、現代遠程教育背景下的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并不是一個絕對性的概念,其內涵具有發展性、歷史性。在不同的時期,教育公平的內涵、內容和表現形式上也有差異。從整體上看,其內涵的發展是與經濟社會的發展緊密相連的,并且呈現正比例關系,換言之,就是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越高,教育公平的內容和形式就會更為豐富。我國古代“有教無類”思想即是教育公平的追求,可謂人類歷史上最早對教育公平的論述。到了現代社會,教育公平已經上升到基本人權的地位,是教育權的核心內容。196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人類教育權宣言》中就明確指出,教育公平是人權的一部分,其關系到受教育權能否實現。教育公平受制于經濟社會發展條件,在很多情況下,絕對的教育公平是不存在的。從其內容上看,教育公平包括教育起點、教育過程及教育結果等三個方面的公平[1]。教育起點公平,即是受教育機會的公平,也就是入學機會的平等,這是教育公平的初級要求;教育過程公平強調的是在教育過程中需要消除歧視與不公,其主要是針對教育政策、決策而言的;教育結果公平強調的是教育質量的公平和平等,是實質性公平。就發達國家而言,在教育領域基本上實現教育公平的三重內容,且在實踐中更加注重過程、結果的公平。就我國教育實踐看,無論是基礎教育還是高等教育,起點公平問題基本上得到解決,在基礎教育階段過程公平也已經基本實現,結果公平尚未實現;高等教育階段過程、結果公平均未能實現。目前,高等教育階段的不公平主要是基礎教育結構造成弊端的積累所致,也是基礎教育不公平的一種延續。對于大多數社會成員而言,錯過基礎教育階段的公平,只能依靠繼續教育、成人教育的公平來進行補償。當然,這也是發達國家通行的做法。隨著現代化遠程教育技術的發展,遠程教育的開放、靈活、適應性強等優點日漸凸顯,已經是終身教育體系構建的立交橋。按照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年底,我國互聯網的普及率已經超過50%,網民人數達到6.9億人。中國網民發展具有三個基本特征:第一,正在向受教育程度低的人群擴散,特別是初中及其以下學歷的人群增幅較大;第二,逐步向中老年群體擴散;第三,逐步向農村人口擴散[2]。正是這樣的特征,既為依托于“互聯網+”的現代遠程教育迎來發展良機,也為教育公平的推進提供平臺。現代遠程教育的技術特點,不僅可以滿足學習者的多樣化學習需求,還可以在不影響工作的前提下隨時學習,無疑,這為縮小教育差距,尤其是城鄉教育差距,促進教育公平提供良好的條件,是我國解決教育公平問題的重要途徑。
二、現代遠程教育促進教育公平的功能機制
(一)開放式辦學模式為入學機會均等提供條件長期以來的城鄉分治及經濟社會的不均衡發展,造成教育機會的不均等,突出表現就是教育機會在城鄉之間、地區之間、民族之間、性別之間造成的差異依然存在。近年來,特別是優質的教育資源分配的不公平更是突出。有學者研究指出,盡管當前農村學生升入大學的人數相較于1980年代并沒有減少,在絕對數額上甚至更多,但農村學生在大學中人數比例在下降,特別是在重點大學中的比例下降極為明顯,只有1980年代的一半。即便是考慮到城鎮化進程較快等現實原因,但農村學生在大學人數中比例下降已是不爭事實,越是重點大學,農村學生人數越少。現代遠程教育具有開放性,在入學機會上不受年齡、地域、時間所限,學籍有效期也比較長,這就可以為那些失去學習機會以及想通過學習提升自己的社會個體創造條件。尤其是普通高等教育中的不公平或是制度、現實造成的差異,可以通過遠程教育解決。比如,國家開放大學(中央電大),在2015年全年招收各類本科學生近7萬名,男女比例基本上保持在1∶1;學生的來源也極為多元,包括漢、藏、蒙古在內的近40個民族學生;從城鄉看,城鎮學生的比例約為53%,農村學生比例為47%,相差不大[3]。從這個數據看,入學機會公平得到很好的解決,基本消除性別、城鄉、地區、民族等因素造成的不平等。(二)靈活式的學習方式和優質的學習資源為教育過程的均等提供條件現代遠程教育是依托于“互聯網+”發展起來的,網絡的平等、靈活、開放等優勢在其身上得到明顯體現。遠程教育具有普通教育不可比擬的網絡優勢,比如,電大系統開展的遠程教育,其網絡技術、學習機構布局,大大突破時空、地域限制;其豐富的學習資源,可以覆蓋城鄉的各個角落,為社會個體創造“人人可學、時時能學”的機會。同時,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為遠程教育的學習資源建設提供條件。計算機的巨大儲存量,保證學習者只需要通過計算機、網絡就可以獲得海量信息,任何人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來選擇感興趣的學習內容。比如,電大系統依托其網絡化、數字化的學習資源優勢,構建學習資源統一管理、傳輸、儲存、協作的平臺,各類多媒體學習資源遍布各級電大系統,學習者只需要訪問學習平臺就可以獲得相應的資源。此外,現代遠程教育還真正實現因材施教的理念,學習選擇的專業類型、知識層次完全是依據個人需要,自主選擇。這種均等化的機會在一般課堂教學上是無法實現的。(三)科學化的課程考核及評價方式為教育結果的公平提供條件盡管現代遠程教育在教育質量的評價體系上還沒有全國性的標準,但電大系統在遠程教育實踐中形成的“五個統一”“五個要素”等質量保障體系,能夠為遠程教育學習者的教育結果公平創造條件。所謂的“五個統一”是指,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教材、試題、考試、評分標準等五個方面的全國統一,從而保障對所有學習者的一致評價,不會因學習機構不同而造成差異;“五個要素”是指,學習資源、學習過程、學習支持、教學管理、辦學方式等五個方面的全國統一和協同,從而保障學習者不因地域的差異而造成學習質量的下降[4]。同時,各個遠程教育機構還探索出試點評估、年度檢查等評價方式,確保遠程教育的辦學質量的統一,由此推進學習者教育結果的統一和公平。
教育公平與義務教育探究論文
一、理論:教育公平是基礎教育的終極目標
作為公共事業,教育管理通過提供優質足量的教育產品來保證公眾的個性發展需求和社會發展需求。優質足量涉及效率,保證公眾的個性發展和促進社會公共利益涉及公平。公共事業的發展涉及到效率和公平的問題。
效率是一個完全的經濟概念,強調投入與產出之間的關系,公平強調教育管理的效果與教育管理的本質和最終目的的關系。企業基于其生存和追求利潤的目標,效率成了其當然的首要指標。效率作為一種手段,有利于提高辦學效益,它與私營企業的區別就在于效益在私營企業看來是一種目標,而就公共事業而言,只能是一種手段,是服務于公平的手段,最終必須服務于公平的需要,教育不能本末倒置,這是公共教育事業管理的特性所決定的:
從本質上講,教育事業是關系到社會大眾基本生活質量和公共利益的特定的社會公眾事務。從理論上分析,公共教育事業管理,涉及到兩個理論:一個公共事務理論,一個是公共產品理論。當然由于教育的準公共產品性,也說明教育既有公共性又有私人性,教育的不同部分,其純與私的程度是完全不同的:非義務的高中階段和高等教育的受益,很大程度主要體現在教育者個人,私人產品性也很突出,產品提供的方式以混合提供為主要,實行成本分擔機制。基礎教育階段,實行強制義務教育,以滿足社會的共同需要為主要目標,社會受益面最大,教育的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外部性最高,因此決定了這類教育產品公共性程度非常高,已是傾向于純公共產品的準公共產品,甚至某種意義上就是純公共產品。產品的提供方式以政府的公共提供為主要形式,即由政府無償地向消費者提供,實行免費教育,滿足社會的公共消費需要。
二、問題:目前義務教育的非公平問題
目前教育最受詬病的就是教育公平問題。特別是義務教育階段,由于牽涉到社會大眾的共同利益而成為影響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社會大眾對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機會,人人公平接受高質量的敦育。但是基礎教育階段存在背離公平原則的傾向,主要體現在校際資源配置的不均衡和教育政策制定上的不合理。1986年國家頒布的《義務教育法》明確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合理設置小學、初級中等學校,使兒童、少年就近入學。對于基礎教育來說,由于政府實行義務教育的政策,基礎教育是公共性很強的準公共產品。既然是公共產品,每個人的享用應當是公平公正的,不應該存在不公平的現象。
淺談教育政策對教育公平的影響
一、教育公平的重要性
羅爾斯在正義論中第一章寫到:正義即公平,正義是社會制度的首要價值。正義是一種程序性而無固定內容的概念,其內容是政治價值賦予的。比如,高考所賦予的教育公平,也是反映高考本身的價值。這種本身的價值是無法去定義的,但是價值卻是無法估計的。羅爾斯提出兩個原則,第一是自由優先原則,第二是機會平等原則和差別原則。對于哲學問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而我認為自由優先原則是針對個體的,社會的每個人都有一樣的權利享有盡可能廣泛的基本自由,只要他們的自由不跟其他人的自由沖突。差別原則指不平等只能建立在給社會最底層人民最大利益的基礎上。所以由于社會、經濟地位差異的存在,應該優先改善處境最困難的群體的條件。在報告中指出,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由此可見,教育公平在我國已經變得越來越重要,因為教育的不公平會導致很多社會的不公平現象。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我們應該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而高考的公平在很大程度上檢驗著我國教育公平的實施結果。
二、分配與分數線的差異所導致的教育不公平
(一)分省定額制所導致的省間院校名額分配不同。我國優秀大學主要集中在一線城市,其中北京“211”“985”大學有26所,上海有9所,而新疆只有2所,西藏有1所。這樣的優質教育資源分布不均,是由區域發展所導致的,是個體無法改變之事。但是從教育公平的角度來講,“211”“985”大學應該給全國各省市的考生以平等的機會,不能因為省市的不同而使得學生進入優質大學的機會變得不同。因為進入更好的大學能夠提升個人的橫向學歷,對個人未來的職業發展也有很重要的意義。但是目前來看,高校在分省定額分配時有明顯的地方保護主義,這樣不合理的地方保護主義加劇了教育的不公平現象。2016年清華,北大各省招生人數,其中選取了中國的29個省市做對比。通過此圖,我們可以看出名次靠前的省市有北京,浙江,湖北等。由此圖我們也可以看出,清華北大在北京的錄取率達到了約0.9%,而甘肅、云南的錄取率只達到了約0.03%。這樣的數字差距告訴我們分省定額所造成的高考不公平現象是非常嚴峻的,而地方保護主義更加加劇了區域經濟發展所引起的差距,也使得優質大學入學機會不均等,加大了高考的不公平從而導致的教育不公平。(二)分省定額制所導致的省間的錄取分數線不同。由圖1我們還可以看到河南,湖北,山東等因為人口多,基數大,一直是我國俗稱的高考大省。河南省2016年參加高考的人數有82萬,這個數字是北京市參加高考總人數的13倍。這樣龐大的數字差額因為分省定額制的實施,省間招生數量的限制,錄取分數線自然也會與其他省市不同,因此2016年,本科一批次,河南的分數線是517分,而青海只有457分。分數線接近70分差異不僅讓學生面臨較大的高考壓力,也會感慨自己“生不逢地”。而由此催生的高考移民現象更是使教育不公平走向了最大化,2016年內蒙古查處高考移民1500多人,其中1300多名持外省身份證考生的父母是河北省公職人員。這樣的數字都在告訴我們,雖然每年相關部門都在嚴查嚴打高考移民現象,但是行險僥幸的人還是存在的。
三、平衡分配數額,逐漸改善
雖然討論了很多關于分省定額制導致的教育不公平,但是如果直接取消分省定額制,高考只會變得更加混亂與不公平。因為,分區定額錄取政策本就有照顧區域經濟發展和文化教育落后地區的目的。在我國,各省經濟條件和教育水平存在很大差距。在教育水平上,不管是硬件設施還是教學編排,偏遠的地區還是相對落后,與經濟發達地區仍有很大差距。而在師資力量方面,偏遠地區教師普遍學歷水平沒有經濟發達地區高,也缺少系統正規性的培訓,使得落后地區教育的總體發展水平不及經濟發達地區。從自由競爭的角度來看,這是與考試公平原則有些矛盾之處,但從調動落后地區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當地文化教育水平的提升以及維護中華民族的統一等角度看,則有其合理之處,所以政策越向后發展越成為了從考試公平趨向于區域公平。所以,對于高考公平與區域發展公平的矛盾,是沒有肯定的完美的解決辦法,只有在努力照顧天平兩端的形勢下求得中間的平衡.發達地區有好的教育水平,吸引更多的人才,那么更多的優質教師資源投入到教育事業中,這就變成了一個教育的循環。為了打破這樣的教育循環,只有加大對偏遠地區的教育關注度,可以分別從教育經費和優惠政策兩方面進行。從教育經費方面,加大偏遠落后地區的教育經費投入,從政策方面來講,可以用優惠政策吸引優質的教師資源。從這兩方面的實施,可以盡量縮小差距,在一定程度上保證教育的公平。同時,分省定額錄取政策也應該確定一個分省定額的規則,這個規則可以根據各省的人口基數、考生數、國家重點大學數以及上年的招生數來確定每年在各省的招生定額數,逐步改變國家重點大家對各省招生名額投放極不均衡的做法。這樣對維護教育公平具有積極意義,因為不僅糾正了重點院校在北京、上海等地招生比例過高的現象,照顧到了偏遠和區域落后地區,同時充分考慮了區域人口和報考人數較多的省區的利益。依據歷年高考錄取情況,制定每年各大高校的錄取人數等錄取條件,在高考前公布錄取的要求,使信息公開化,讓考生有針對性的選擇合適自己的學校。
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這就表明,促進教育公平,在我們黨領導人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進程中,是一項具有全局性、戰略性的任務,也是我國教育改革和發展堅定不移追求的目標。
第一,教育涉及千家萬戶,惠及子孫后代,教育公平是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公平正義的客觀要求。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說到底,就是以人為本,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和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屬性所決定的。黨的教育方針明確規定,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實際上,就是要通過大力發展教育,促進教育公平,保障每個人都有受教育的機會,最終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公平。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教育事業取得了巨大成就,義務教育基本上已全面普及,比同等收入發展中國家的平均水平要高。高中階段入學機會迅速擴大,職業教育穩步發展,高等教育進入大眾化階段,入學機會成倍增加。助學體系基本形成,更多的貧困學生得到資助完成學業。教育收費和辦學秩序進一步規范,學生的合法權益得到了維護。總的來看,我國教育公平的成效是顯著的。
第二,教育公平面臨的突出問題,主要是社會公平方面存在的問題在教育領域中的反映,也與教育體制改革滯后有關。雖然我國教育公平的整體狀況在不斷改善,但目前在城鄉之間、區域之間、學校之間,義務教育的師資和辦學條件的差距不小,部分公共教育資源的配置和使用也缺乏有效的監管。社會公平環境優化了,教育公平增長空間就會加大;而教育公平程度提高了,社會公平水準也會隨之提升。
第三,把促進教育公平作為國家基本教育政策,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促進社會公平的重要戰略選擇。我國的基本國情是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促進社會公平牽涉面特別廣,只能盡力而為、量力而行,促進教育公平也是這樣。必須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按照國家基本教育政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所謂促進教育公平要盡力而為,就是要求我們繼續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落實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堅持教育公益性質,強化政府責任,加大對教育的財政投入和政策支持,通過重點部署“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加快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質量”以及“重視學前教育,關心特殊教育”等項任務,優化教育結構,不斷擴大教育機會,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全面提升國民素質,為人力資源強國建設打下可靠的基礎。所謂促進教育公平要量力而行,就是要求我們立足國情、因地制宜,讓公共教育資源向貧困地區、民族地區傾斜,推動農村同城鎮、中西部同東部的教育協調發展,逐步實現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均等化。健全學生資助制度,切實保障經濟困難家庭、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讓所有的城鄉新增勞動力都能接受必要的職業教育培訓。同時,從各地實際出發,規范教育收費,鼓勵和規范社會力量興辦教育,拓展教育資源。當然,我們促進教育公平,還要緊緊把握素質教育的主題,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增強教師特別是農村教師的素質,發展遠程教育和繼續教育,不斷完善現代國民教育體系和終身教育體系,努力在我國這樣的發展中人口大國建設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
教育公平分析論文
一、影響教育公平的要素
1.教育經費的投入不足且分配不合理
首先,我國教育經費總投入不足。從教育經費絕對投入水平來看,目前全世界年人均教育經費已接近500美元,發達國家的教育投入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五、六倍,而我國2005年人均教育經費還不足100美元,相當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5。其次,三級教育所占份額不合理。在有限的教育經費中,中央政府的財政撥款過多地用于高等教育,對義務教育投資不夠。最后,教育經費的地域分配也極不合理。地區間、城鄉間、學校間經費投入不均衡狀況十分突出,尤其是中西部地區和農村的教育投入水平遠低于東部地區和城市。
2.教師資源配置失衡
首先,多年計劃經濟和城鄉二元體制下形成的城鄉區別對待的教育政策偏向于城市。如教師編制政策等,而就實際情況而言,農村人口居住分散,學校數量多,規模小,農村教師配置編制理應等于或高于城市。其次,由于經濟發展不均衡等其他因素,導致中東部地區的師資遠遠優于西部偏遠地區,形成新的不公平。
3.學校教育之間的不公平
教育公平現象分析及對策
教育公平最初是作為一種理想被提出的,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臘雅典的公民教育和我國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有教無類”的思想。教育公平作為一個基本理念,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其內容也在不斷地發展、深化。主要有三方面內涵:教育起點上的公平,即人學機會的均等;教育過程中的公平,即以公平方式來對待每一個不同的人的教育活動;教育目標上的公平,即教育效果的公平。其中,教育起點上的公平是基礎,教育過程中的公平是保證,教育目標上的公平是前二者的歸宿。人類在追求教育公平的過程中,教育的不公平始終存在著。學校是一個微型化的社會,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互動構成了教育活動。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教育公平的追求發展到對學校教育過程中公平的追求上來,教育公平的理念在學校教育過程中的體現,不僅僅是教育資源的公平投入,教師的態度、責任心、敬業精神、對學生的尊重、教育觀念和教育方法等,都對學生的權利以及學生的心理、人格、學業成績等產生重要影響。本文試對學校教育過程中的不公平現象作初步分析,力求找出相應的對策。
一、學校教育過程中的不公平現象
學校教育過程中的不公平現象,指的是在學校教育過程中,違反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偏離教育促進受教育者適應未來生活的教育目的,漠視學生在教育中的地位和獨立人格,以非民主的教育方式和手段,不能公平地對待每一個學生。目前我國中小學校教育中存在的不公平現象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重點學校的設立,重點班的舉辦,以及近幾年“高價生”現象的出現,引起社會上多數人特別是工薪階層和農民的不滿。這些現象與基礎教育的性質相悖,體現出了學校教育發展的不公平,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學校教育發展的不和諧,使同樣的學生不能受到相同的教育。
2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課堂參與機會不公平。目前我國課堂教學中普遍采用的是班級授課制,課堂中的交往多由教師發起。教師在課堂中的支配地位,使師生交往帶有更多主觀選擇性,學生參與交往過程多半是被動的和反應性的,教師傾向于頻繁地叫自己認為最滿意的學生回答問題。布羅菲和古德對4個一年級的老師對待“優等生”和“差生”的行為進行了研究。研究報告表明,這些教師與不同成績的學生接觸的頻率沒有多大差別,但在質上則有著重大的不同。當“優等生”回答正確時,他們得到表揚的機會,是“差生”回答正確后受到表揚的兩倍;而“差生”回答錯誤時,極有可能受到批評。比較而言,“差生”受到批評的可能,是“優等生”受到批評的三倍。當“優等生”和“差生”在回答不出來問題或回答錯誤時,教師愿意繼續花在“優等生”身上的功夫是“差生”的兩倍。
3教師編排座位造成的不公平。教師在編排座位時為部分學生“優先定位”,使學生享受座位特權。根據物理學原理的場理論,場對周圍影響強度的大小取決于距離場源的遠近。我國目前的班級規模一般較大,座位一般采用“秧田型”編排方式,前排與后排的學生接受教師影響的效果存在較為明顯的差異。教師總是習慣于安排那些學習成績好、家庭社會地位高或與自己有著特殊社會關系的學生坐在靠近講臺的座位,而把那些成績較差和教師心目中所謂“不聽話”的孩子放在后排,教師對他們管理較少,與之交往較少,基本排除在教學之外,成為“被遺忘的角落”。
教育公平分析論文
一、影響教育公平的要素
1.教育經費的投入不足且分配不合理
首先,我國教育經費總投入不足。從教育經費絕對投入水平來看,目前全世界年人均教育經費已接近500美元,發達國家的教育投入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五、六倍,而我國2005年人均教育經費還不足100美元,相當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5。其次,三級教育所占份額不合理。在有限的教育經費中,中央政府的財政撥款過多地用于高等教育,對義務教育投資不夠。最后,教育經費的地域分配也極不合理。地區間、城鄉間、學校間經費投入不均衡狀況十分突出,尤其是中西部地區和農村的教育投入水平遠低于東部地區和城市。
2.教師資源配置失衡
首先,多年計劃經濟和城鄉二元體制下形成的城鄉區別對待的教育政策偏向于城市。如教師編制政策等,而就實際情況而言,農村人口居住分散,學校數量多,規模小,農村教師配置編制理應等于或高于城市。其次,由于經濟發展不均衡等其他因素,導致中東部地區的師資遠遠優于西部偏遠地區,形成新的不公平。
3.學校教育之間的不公平
教育公平下網絡教育研究
摘要:教育公平作為社會公平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側面反映了社會發展的程度。網絡教育因其具有共享性、開放性和交互性等特點,有利于促進教育公平,為實現現代學習型社會創造先進的學習環境和教學模式。當前,我國教育公平方面存在諸多問題,需要教育者擴大網絡覆蓋面,加強資源共享,準確把握學生學習狀況,提高學習者網絡信息素養和教育公平意識。
關鍵詞:教育公平;網絡教育;互聯網
習在中共開幕式報告中指出,要優先發展教育事業,高度重視網絡教育,推進教育公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網絡教育作為國家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加快推進教育公平的實現進程,滿足構建學習型社會的要求。
一、教育公平與網絡教育的內涵
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公平的內涵在不斷地豐富,具有動態性、歷史性、區域性特點。教育公平是指國家對教育資源進行配置時所依據的合理性規范或原則。這里所說的“合理”是指要符合社會整體的發展和穩定,符合社會成員的個體發展和需要,并從兩者的辯證關系出發來統一配置教育資源。教育公平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1)思想方面,全民族不分男女都要有公平享有優質教育的觀念。(2)目標方面,包括教育機會均等和教育質量公平。教育機會均等是指全民為滿足自己學習需求享有平等的機會;教育質量公平是指全民具有平等優質的教育資源。(3)制度方面,主要包括國家在教育制度、教育政策制定和師資力量分配方面的公平。(4)過程方面,主要包括滿足學習者個性化發展需要,使每個學習者得到充分地發展。網絡教育是指借助廣播電視、互聯網和移動通信設備等傳播媒體,進行教學內容傳播的教學模式。它突破了傳統教學模式的時空限制,使學習者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學習。我國著名教育技術學家南國農先生對網絡教育的界定是“主要通過多媒體網絡和以學習者為中心的非面授教育方式”[1]。教育公平在網絡教育領域主要涉及兩個方面:(1)教育機會均等;(2)教育資源均等。所有人通過網絡都能獲得相同的學習材料、教師資源和個人展示機會。網絡教育突破了地區、種族和文化的限制,讓人人都能獲得同樣豐富的教育資源和機會,因此,網絡教育在本質上就是為了實現教育公平。
二、教育公平存在的問題
特殊教育對實現教育公平的意義
摘要:教育公平是指每個社會成員在享受公共教育資源時受到公正和平等的對待,是社會公平的起點,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石。特殊教育是實現教育公平的基礎和重要途徑,同時也是教育公平實現過程中的典范,對推動教育均衡發展、促進教育公平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教育公平;特殊教育;個別化教育計劃
特殊教育是針對有特殊教育需要兒童的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的重要分支。長久以來,特殊教育積極關注弱勢群體、努力滿足特殊兒童的教育需求,不斷推動教育均衡發展,對促進教育公平和社會和諧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特殊教育是實現教育公平的基礎
要全面推進教育公平,必須依賴于完善的教育體系及制度。特殊教育歷來是我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直接影響教育體系的完整性和合理性,關系到教育事業的整體發展布局。此外,由于特殊教育的對象多為社會弱勢群體,他們的受教育問題本就是推進教育公平工作關注的重點,因此,特殊教育的發展成為衡量教育公平與否的內部標準。若沒有特殊教育的發展,教育的公平便無從談起,由此可見,特殊教育是實現教育公平的基礎。
二、特殊教育是實現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