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元素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4-24 20:32:1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思政元素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會計碩士專業課程思政建設研究
摘要:高校對會計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應適應市場對會計專業高級人才的需求,打造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會計人才隊伍,注重專業理論知識及專業實踐技能提升的同時,更應融合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目前,部分高校在會計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過程中,教學實踐、教師隊伍建設及教學評價等方面與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力度不夠,針對這種情況,高校應立足專業特點,挖掘思政元素,加強教師隊伍建設,規范實踐課程及學位論文寫作過程管理,健全課程思政評價體系,實現立德樹人根本目標,為社會培養高質量的會計專業人才。
關鍵詞:會計碩士專業學位;課程思政;專業教育;教學評價
為適應市場對會計專業高級人才的需求,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于2004年批準開設會計碩士(MPAcc)專業學位,歷經近二十年的發展,培養單位已發展至近300家,8萬多的畢業生順利獲得了碩士學位。2021年12月27日,財政部印發的《會計行業人才發展規劃(2021—2025)》指出,未來會計人才培養單位應秉承立德樹人的基本理念,專業技能提升的同時,守法、誠信、責任、擔當等關鍵詞應始終貫穿會計教育全過程。做為承擔會計專業人才培養任務的高等院校,如何培育德才兼備的會計專業人才,應是近些年相關教育學者共同探討的話題。截至2022年2月底,作者在中國知網中以“課程思政”為主題進行檢索,搜索到已發表的此類文章達到2.3萬篇,以“研究生課程思政”為主題進行檢索,僅搜索到209篇文章,再次縮小范圍,以“會計碩士課程思政”為主題進行檢索,僅搜索到一篇文章,可見,針對會計碩士(MPAcc)課程思政研究存在很大的空間。
一、會計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課程思政建設的必要性分析
近幾年,高等院校課程思政建設全面推進體現在以下幾方面。首先,中央做決定。2019年8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至此,高校課程思政建設被全面提出。其次,教育部抓落實。《若干意見》發布之后不到一年的時間,教育部即針對高等院校課程思政建設出臺了指導綱要,全面落實課程思政建設。最后,各地各校積極行動。各地各校紛紛出臺實施方案,召開本省、本校工作部署會議,課程思政建設取得顯著成效。近些年,我國出現了多家上市公司的財務造假情況,亦有財務人員違背職業操守事件,會計行業一定程度上存在誠信危機,高校加強學生職業道德教育勢在必行[1]。從MPAcc研究生培養的角度來看,步入新時代,培養高質量的會計專業人才必須要圍繞黨情、社情、國情,以現有的實際情況,僅在課時有限的課堂教學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還遠遠不夠。各高校會計碩士專業學位課程設置中以專業課程為主,研究生也會抽出大部分時間與精力進行專業課程的學習,因而,非常有必要對思政課堂進行延伸,開展課程思政。文章探析會計碩士人才培養過程中課程思政存在的問題,積極探索課程思政建設的有效路徑,進而提升會計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對高校培養高質量的會計專業人才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二、會計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課程思政建設的困境
高校英語專業課程思政實施路徑
摘要:高校英語專業主要以英語國家的語言、文學、文化為主要學習和研究對象,難免會受西方文化和思想的影響,因此在高校英語專業實施課程思政,在英語專業課程教學中夯實學生英語語言技能的同時進行價值觀正確引領就非常必要,課程思政的實施路徑亦值得探討和研究。
關鍵詞:英語專業;課程思政;思政元素
1引言
英語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決定了英語語言、英語文化和英語國家社會與文化為英語專業學生學習的主要內容。事實上,英語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專業核心課程以及職業素養課程主要圍繞英語語言、英語文化和英語國家社會與文化設置的。也就是說英語語言、文化、社會等方面的知識是高校英語專業課程教學的重點。長期學習和使用一門外語,尤其是一門強勢語言,不僅會導致大學生母語水平的下降,還會使他們的思維習慣和價值觀發生變化(孫赫強,2015)。然而,在目前的傳統教學中,英語專業各課程教師往往只注重知識點的掌握和語言能力的提升,往往忽視了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很少去關注英語文化價值觀對學生的影響,更不會主動地干預和正確引導學生去批判性地看待西方文化。學生在語言學習和鍛煉過程中難免會接觸大量西方文化和思想社會責任感淡薄、思想道德觀念缺失、人文素養不強、團隊合作精神較差是社會和用人單位對包括英語類專業畢業生在內普遍反映的問題,折射出高校在素質教育教學方面存在薄弱環節(彭青龍,2016)。
2課程思政的必要性
由此可見,怎樣引導學生正確看待英語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真正培養具有“寬闊的國際視野、濃厚的中國情懷”的英語人才是高校英語專業教育需要解決的問題。(2016)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的講話給我們指明了道路:“要用好課程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英語專業課的課堂上開展課程思政教育的緊迫性與必要性不言而喻。
醫學教育思政案例庫建設和實踐
【摘要】:為了將“醫學+X”的內涵賦予傳統醫科思政教育,需要建設新醫科思政案例庫。文章回顧了案例庫的建設思想、建設原則和組織結構,設計了有機融入“醫學+X”知識點的思政案例。在新醫科背景下,通過將思政案例教學應用于多門新醫科課程,提高教師的思政教育水平,培養醫學生的思政素養,實現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
【關鍵詞】:新醫科;課程思政;案例庫
近年來,我國出臺了一系列提升教育質量的政策,包括深化醫教協同、雙一流建設、推進中國教育現代化建設、實施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四新學科建設等高等教育戰略。新醫科是在以“醫”為本質核心的基礎上,在新科技革命背景下,對傳統醫科進行全面反思和守正創新,重點是從生物醫學科學為支撐的模式,向“醫學+X”的交叉學科為支撐的新模式轉變。新醫科和理、工、文學科深入融合,推動傳統醫科的培養模式創新、知識更新和學科升級,以培養“醫學+X”的解決醫學前沿問題的卓越醫學創新人才[1]。醫科教育要培養德智體美勞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必須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2]。醫科課程思政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補充,積極挖掘醫科專業課、實踐課中的思政元素,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融入課堂教學,實現政治認同、家國情懷、意識形態引領,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法制意識、職業道德修養貫穿于醫科教育的全過程[3]。傳統醫科的思政教育具有鮮明的職業特點,將救死扶傷和醫德醫風作為核心內容,沒有融入“醫學+”的思政元素,已不能適應新醫科思政教育的要求。課程思政的主要難點是缺乏專業思政素材以及思政教育和專業教學的有效融合[4]。挖掘新醫科專業教學中的思政元素,引入一系列“醫學+X”的教學和實踐活動的典型案例,制作案例庫是快速提高思政育人的有效途徑[5]。思政案例應具有互動性、啟發性[6],建設的思政案例庫具有共享共用的特點,為課程思政教育提供豐富實用的案例和素材資源[7-8]。文章以該院醫學類專業思政案例庫的建設過程為例,討論對傳統醫科思政案例的擴增過程。為了適應新醫科課程思政教育,文章深入挖掘“醫學+X”的思政教育元素,梳理案例庫的建設思路和案例納入原則,展示典型的思政案例,為新醫科背景下的醫學專業課思政教學提供有益參考。
1思政案例庫的建設過程
1.1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總書記關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服務新醫科教育,典型實用,共建共用”為案例庫建設的指導思想。建設過程中,采取“多學科協同,頂層設計,師生共建,以評促建”的策略,廣泛發動醫學、工科和理學等學科的相關專家,根據新醫科的本質內涵,提取專業教學中和醫學相關的思政元素,做好案例庫的頂層設計。從頂層抽取思政元素,編制目錄。依據思政元素目錄,收集素材編寫案例,統一審核后,分類入庫。考慮到思政案例的共享性特點,案例庫不針對具體的專業課程,即先建設新醫科教育思政元素的通用案例庫,然后由課程選擇案例,構建該課程的思政案例庫。
應用文寫作課程教學與實踐
【摘要】2020年5月,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要求課程思政建設要在所有高校、所有學科專業全面推進。在此背景下,以應用文寫作課程為例分析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探討在課程教學中融入課程思政理念的優勢和有利條件,分別從教材、教師、教學內容三個層面提出在應用文寫作課程教學中開展課程思政的策略,包括精心編寫和修訂教材、挖掘思政元素,立足學科特點、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設計教學內容、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
【關鍵詞】課程思政;應用文寫作;教學實踐
2016年12月,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高校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1]課程思政指通過挖掘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之外的其他各類課程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使其融入課程教學中,在對學生進行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的同時,實現對學生的德行培養和價值塑造。課程思政作為思政課程的重要拓展和延伸,目的是要調動高校各類課程教師履行思政職責,賦予高校各類課程思政內涵,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協同育人。[2]
一應用文寫作課程的教學目標
應用文寫作是高校開設的一門通識教育類核心課程,通過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具備批判性思維和理性精神,具有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能夠用科學的思維方式有效寫作,解決實際問題,實現學生能力的提升和可持續發展。學生通過應用文寫作課程的學習,培養批判性思維,提升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較熟練地應用工具收集、分析文獻資料,掌握應用文的常用寫作方法和技巧,掌握批判性閱讀和寫作的基本技巧,能夠撰寫內容充實、表達規范的應用文,以及論點明確、論據確鑿、論證嚴謹的論文。具備一定的調研能力,并能將策劃思路與內容清晰呈現出來,高效地指導實踐行動。具有更強的溝通、協作能力,能在小組討論及答辯等場合準確、充分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二應用文寫作課程的教學現狀
測繪地理信息專業群課程思政教學研究
摘要:課程思政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環節,其建設是落實新時代職業教育改革的一項系統工程。以專業群建設為切入點,構建了“三目標融合、三課程遞進、三課堂聯動”的“專業-課程-課堂”一體化的課程思政教學體系,探索出了具有《GNSS定位測量》課程特色的課程思政建設路徑、建設模式、課堂教學模式和團隊建設方式。
關鍵詞:職業教育;專業群;課程思政;教學體系
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簡稱“雙高計劃”)致力于帶動職業教育培養千萬計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建成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專業群建設成為高職院校提升整體辦學水平的必然之舉,是“雙高計劃”建設的基點和核心。同時,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戰略舉措,是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任務[1]。因此,分專業大類深入推進職業院校課程思政建設,構建科學合理的課程思政教學體系成為當前職業教育專業群建設的研究重點之一。通過文獻分析和問卷調研,發現課程思政建設和教學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①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之間相互獨立、封閉運行、各自為政[2];②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之間融合度不高,結合度不緊,出現內容上不理解、知識上不搭界、方法上不科學、為思政而思政的“貼標簽”等“兩張皮”現象[3];③課程思政建設重點不清晰,找不到課程思政建設的主線和抓手,存在一定盲目性、重復性、碎片化和功利性等問題[4],思政元素挖掘不到位,與教學內容融合度不高。以上是課程思政建設亟待解決的問題,同時也是課程思政教學研究的重點和難點。為此,緊跟測繪地理信息行業人才需求,論文以專業群建設為切入點,開展專業群課程思政教學體系研究和以《GNSS定位測量》為例開展課程思政建設研究和探索。
1專業群課程思政教學體系
職業教育專業群建設必須根據職業教育的類型定位要求,瞄準技術變革和產業優化升級的方向,緊跟行業新技術、新工藝和新規范,厘清行業人才需求和能力要求,明確專業群人才培養目標,注重學生工匠精神和精益求精習慣的養成,這是專業群建設的根本任務。同時,明晰高職院校專業群建設過程中所秉持的價值理念,明確專業群“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人”是專業群建設的起點,也是課程思政研究的起點;構建價值引領、知識傳授和技能培養有機融合的課程思政教學體系,明確專業群“怎樣培養人”是專業群建設的核心,也是課程思政建設核心。通過調研和文獻整理,明晰測繪地理信息行業從“以測圖制圖”為核心的傳統測繪發展到“以空間信息服務”為核心的地球空間信息工程,服務對象由基礎測繪和相關行業應用發展到空天地海一體化、自然資源服務,集數據采集與處理、信息提取與應用、信息共享與服務于一體[5]。經過專業指導委員會論證,明確測繪地理信息專業群辦學定位:堅持立德樹人,緊盯“云物移大智”等帶來的測繪新技術新業態,以服務時空數據“生產、處理、分發與應用服務”產業鏈為目標,攜手行業領軍企業打造“專業基礎相通、核心技術各異、專業特色鮮明”的專業群,培養基礎深厚、德技并修、扎根基層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在此基礎上,結合學校發展定位和專業群人才培養目標,按照“一體化設計、結構化課程、分階段實施”的建設理念,從源頭定位課程學習與思政修養教育的關系,深度挖掘提煉專業群知識體系中蘊含的時代價值和精神內涵,創新構建了“專業-課程-課堂”一體化的課程思政育人體系。專業層面:將“揚測繪文化、鑄測繪精神、精測繪匠藝”作為專業群課程思政主線,建立專業群課程思政資源庫;課程層面:各課程結合自身特點,從哲學思維、科學素養、法治意識、人文素養、家國情懷、勞動意識、實踐創新、職業能力、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等方面深入挖掘課程教學內容中蘊含的思政育人元素,有機融入課程教學,落實到課程目標、教學大綱、教材編寫和教案課件編寫等方面;課堂層面:把育人元素和育人邏輯嵌入教案設計、教學研討、教法創新、實驗實訓、作業論文等課堂教學環節。通過明確專業思政主線、課程思政主題、課堂思政話題,將專業群人才培養目標分類、分層次、分階段實施,形成表1所示的“三目標融合、三課程遞進、三課堂聯動”的專業群課程思政育人格局,實現顯性專業教育與隱形思政育人有機融合。
2課程思政教學實踐與探索
高職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思政與實踐
【摘要】“課程思政”是一種全新的教育理念,是實現“三全”育人的重要手段。目前,“課程思政”的改革還處于探索階段,高校的專業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育人的格局尚未完全形成。本論文以《電工電子技術》課程為例,全面分析高職院校課程思政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探討存在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并通過對高職院校專業課的教學內容更新、教學手段和方法的改革、師資隊伍的建設等方面提出新的思路。重點挖掘該門課程思政元素,探討將知識傳授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教學設計,發揮《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關鍵詞】課程思政;電工電子技術;教學改革
一、課程思政的研究現狀
上海市委、市政府于2014年提出了課程思政這一概念。其最初的想法是:課程思政是一種全新教育理念,該理念提倡構建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即“三全”育人)育人格局,發揮各門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等育人功能,形成協同效應,形成合力,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近幾年來,國內各級各類教學機構均在探索和實踐課程思政,發表了比較多的課程思政相關的理論文章,有些著重討論了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的比較,有些對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的路徑進行了探索,還有些從管理層面探討了課程思政的實施。再有就是結合具體課程,提煉挖掘這些課程所蘊含的思政元素,加以總結和推廣。比如電力電子技術、機械設計基礎、燃燒學、單片機技術等課程均有相關的研究文章,提供了較為豐富的專業課課程思政實踐案例,頗具借鑒意義。近兩年,各高校開始開展課程思政課題研究,有課程思政教學團隊建設方面的,有課程思政示范專業建設方面的,也有針對某一門或一類課程建設方面的。有些高校已經取得豐碩成果,比如西安交通大學、武漢大學等知名高校。“課程思政”如何無縫對接專業課程,已成為我國現階段教育領域的研究熱點,越來越多的學校和教師在探尋“課程思政”如何融入專業人才培養的路徑。國外目前還沒有明確地提出課程思政概念,但是歐美有些國家存在著與我國的課程思政相同功能的教育模式。比如,在美國常春藤名校斯坦福大學,邁克倫南教授在講授MBA課程的時候,開設了名為“商業世界:通過文學的道德和精神追問”的課程。另外,許多國外高校還開設專門的諸如公民教育、品格教育、宗教教育等課程作為德育課程,以及相關的通識教育課程。除課堂教學外,美國的德育課程更注重校園活動和社區服務,也就是實踐育人,通過社會實踐深刻理解德育目標與內容,促進學生行為與思想的發展變化,打造為有道德的人。美國的“公民教育”,英國的“道德教育”類似于我國的思政教育。英國注重禮儀、儀表和個人品行的培養,新加坡倡導儒家思想,堅持東方價值觀。
二、《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思政的研究與實踐
《電工電子技術》是高等學校工科類非電專業的一門必修專業基礎課。學生通過學習獲得電工電子技術必要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為學習后續專業課程打下一定的基礎。很多高校在第一學期就開設該門課,因此,實施好該門課程的課程思政對大學生的專業倫理教育、工匠精神培養、創新思維提升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橡膠加工技術》教學設計初探
[摘要]《橡膠加工技術》是一門實踐性和應用性較強的專業課程,對培養高水平應用型本科人才具有重要作用。深入挖掘《橡膠加工技術》課程蘊含的思政元素,并結合主流教學方法,探索將思政元素融入《橡膠加工技術》專業課程教學設計中,將專業教學目標和課程德育目標相結合,形成全課程育人的濃厚氛圍。
[關鍵詞]橡膠技術;加工成型;課程思政;教學設計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務在于立德樹人,高校進行課程思政,充分發揮課程的德育功能,是貫徹在全國高校思政會議上關于“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講話精神的重要體現[1]。課堂教學過程本身就是育人最主要的過程,也是教書育人最重要的途徑,如何做好課程思政的教學設計是每位高校教師必須思考的問題。專業課程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隱形課程,以專業技能知識為載體,將思想政治教育導向與專業知識有機融合,具有強大的說服力和感染力,有助于將課堂主渠道功能發揮最大化,使價值觀念得到深入、穩定、持久的理解和認同[2-3]。橡膠作為一類典型的高分子材料,在國防及民用領域均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我校《橡膠加工技術》課程是學生學習橡膠材料、掌握橡膠加工工藝的一門專業課程。通過對本門課程的思政教育探索,深入挖掘蘊含在課程中的思政教育資源,充分發揮課程的德育功能,將專業教學目標和課程德育目標相結合,將思政教育融入到專業基礎課的教學過程中,實現立德樹人,潤物無聲。
1課程簡介
《橡膠加工技術》是一門實踐性和應用性較強的專業課程,面向我校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復合材料與工程的本科生三年級學生,目的是在滿足本科學生人才培養目標的前提下,培養學生橡膠加工工藝及配合技術的能力。課程主要包括橡膠原材料、配方設計和加工工藝三大部分,既注重了橡膠原材料間的相互作用等基本原理,也強調了橡膠配方設計和加工工藝的實踐技術,培養學生能夠立足于已學的化學基礎課、高分子化學和高分子物理等基礎課程知識,分析解決橡膠加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的能力[4-6]。本文以這樣一門工科性質的專業基礎課為例,探索此類課程中思政教育工作開展的思路與方法。
2課程中思政元素挖掘
商務英語思政教育探索與實踐
摘要:外語課程實施課程思政是實現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相結合的重要途徑。商務英語專業要在語言技能、商務知識的訓練的同時在專業課程中融入思政教育,以實現培養具有扎實英語語言基本功及商務專業知識、良好人文素養、中國情懷與國際視野的國際化人才的培養目標。作為專業核心課,《綜合商務英語》從提升教師素養、提煉思政內容、開發思政資源、設計教學活動四方面作為課程思政的實施路徑開展思政教育工作,以期促進商務英語人才樹立四個自信,在國際舞臺上講好中國故事。
關鍵詞:課程思政;隱性教育;人文素養;商務英語
外語教學是大學生接觸外國文化思想和意識形態的主要途徑,但有時學生會在中西文化的碰撞和沖突中迷失方向。因而,外語教師在幫助學生學會使用語言工具的同時還要引導學生明辨是非,正確辨析西方意識形態[1]。與傳統外語專業相比,商務英語專業更突顯語言、跨文化、商務的綜合性,更強調學生世界環境認知度、國家政治敏感度、中外文化認可度、商業道德以及理性思維的培養。因此,利用各門專業課程加強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刻不容緩。
一、《綜合商務英語》實施課程思政的優勢
(一)課程目標契合思政育人目標。課程思政強調所有課程都要圍繞“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相結合”的課程目標,強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春風化雨和潛移默化,構建全方位、全過程、全員立體化“教書育人”的新格局[2]。《綜合商務英語》(以下簡稱本課程)的課程目標是培養學生扎實的英語語言基礎,即聽、說、讀、寫、譯的能力,要求學生掌握英語國家文化知識、跨文化知識和商務文化知識,為下一步學習商務英語專業課程打下基礎。本課程通過理論知識、課堂辯論、角色扮演、案例分析、項目報告等方式,訓練學生交際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促使學生為以后的商務工作打好扎實的語言基本功,并兼顧商務專業素質與人文素養的同步提升。由此可見注重知識、能力、素養培養的課程目標與思政育人目標步調相一致[3]。(二)課程屬性利于隱性教育發揮。作為商務英語專業的核心必修課程,《綜合商務英語》在專業課程體系中所占課時最多,每學期64學時,共256學時,且教師多采用英語實施面授,師生、生生直接接觸,有助于教師開展各項教學活動。此次研究通過調查問卷了解到所有學生對本課程的授課及學習情況表示滿意,愿意積極配合教師完成學習任務。課時長、互動多、滿意度高的課程屬性皆為長期“滲透式隱性”思政教育創造了便利條件,有助于教師從語言、行為、思想、素養方面對學生產生影響。“隱性教育”這個概念發端于1968年美國教育社會學家杰克遜(P•W•Jackson)在其專著《班級生活》(LifeinClassrooms)一書中關于學校潛在課程(hiddencurriculum)的研究。隱性教育指的是學校情景內進行和發生的,相對于明確陳述和預先計劃的顯性課程而言,處于隱蔽狀態的教學內容[4]。相對于思想政治理論課,《綜合商務英語》作為語言課,將思政教育融入在主題凝練、案例故事、小組討論、課后作業等形式中,可實現“潛性”“柔性”育人作用。(三)課程內容蘊含思政元素。本課程選用新世紀商務英語專業本科系列教材中的《商務英語綜合教程》。教材中的單元主題明確,緊扣社會話題,文體多樣,文章語言精練,思想內涵深刻,充分反映經濟全球化和互聯網時代的特點,涉及中外文化、商業道德、企業職責、科技創新、社會保障體系、幸福觀等話題,為挖掘思政元素提供良好素材。
二、《綜合商務英語》實施課程思政的路徑
國際貿易實務專業課程思政建設探究
[摘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是高校人才培養的初心,高職國際貿易實務專業要實現從專業教育轉化為專業育人的目標。加強專業課程思政建設可以實現“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的協調統一。
[關鍵詞]國際貿易實務;人才培養;課程思政
在2016年12月全國高校思政工作會議上提出高校的各類課程要與思政課形成協同效應,要全方位全程育人。高職國貿實務專業應該對專業各類課程如何合理分配思政教育的內涵體系、每一門專業課程在思政教育中主要的思政目標與任務的設計、思政教育教學目標如何開展構建等方面,進行深入的探究和積極的實踐。
一、高職國際貿易實務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高等職業院校各類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是規定該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的重要文件。從某一高職院校國際貿易實務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中的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的內容可以看出,國際貿易實務專業是培養理想信念堅定、全面綜合發展、具有一定的專業水平和能力,同時具有良好的人文素養、職業道德以及創新意識,尤其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守約誠信的職業道德操守的外貿專業人才。這一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突出強調了對學生思想品德和人文素養的綜合塑造的重要性,為高職國際貿易實務專業課程思政建設確立了方向。
二、高等職業院校國際貿易實務專業職業能力分析
無機化學一流課程思政實施策略
[摘要]課程思政是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新舉措,是無機化學一流課程建設的核心和關鍵。本文立足無機化學課程特點和教學實際,探討了藥學專業無機化學實施課程思政的必要性,將其中蘊含的思政教育元素潛移默化地滲透到課堂實踐中,竭力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新意識,塑造學生明辨性思維和環保理念,提升學生的文化自信和家國情懷,為建設一門“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價值塑造”三位一體的一流課程提供改革思路和方法。
[關鍵詞]課程思政;無機化學;一流課程;三位一體
1無機化學一流課程開展課程思政的必要性
如何將課程思政元素逐步融入到無機化學一流課程的課堂實踐中,怎樣通過專業課教學的隱形滲透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是一流課程建設的必然需求,更是我校提高醫學生培養質量的必由之路。
1.1專業技術知識補充人文內涵的需求
我校選用的《無機化學》教材是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全國高等學校藥學類專業規劃教材,教材非常重視無機化學專業知識的更新,目前采用的是第七版。教材共9章,主要包括為原子結構、分子結構、溶解與沉淀、酸與堿、氧化與還原、配位化合物、s區元素、d區、ds區和f區元素、p區元素。教學內容多為自然科學基礎知識,其中物質結構理論部分比較抽象,學生學習時有畏難情緒,對反應原理部分的學習還停留在高中階段不能逐步深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反應類型繁多,學生喜歡填鴨式的被動記憶,學習熱情不高。而教材中涉及的思想道德、愛國情懷、人格培養等德育資源比較少,意識形態教育仍相對欠缺。這就亟需將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恰當地融入到講授內容當中去,實現無機化學教學內容與思政素材、價值觀教育的無縫連接和有機統一,努力做到“知識、能力、素質”三位一體、同頻共振,為培養德才兼備的創新型藥學人才保駕護航[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