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行政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1-03 08:29:01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教育行政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教育行政論文

檔案管理教育行政論文

一、加大投入力度

為了給行政許可檔案的規范化管理提供良好的管理環境,我局設有條件好的檔案專用庫房、閱覽室、檔案工作人員辦公室,符合“三分開”的管理要求。購置了符合規范的檔案裝備和設施,以及能夠適應現代化管理工作需要的計算機、復印機、掃描儀、攝像機、刻錄機等專用設備,為該類檔案的管理、利用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在行政許可檔案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局檔案人員能自覺從思想上、行動上確保把檔案安全放在首位,定期進行安全檢查,把安全工作重點從事后處理轉到事前防范上來。

二、加強業務建設

局行政許可科建立健全了檔案人員崗位責任制、檔案管理移交等制度,該科檔案員注重從教育行政許可檔案的收集、整理、歸檔、移交等基礎工作抓起,嚴格按照有關文件精神和規范操作,以“零失誤”為目標,堅持不懈地加強業務建設。首先,根據市行政審批中心和市法制辦有關規定,局行政許可科檔案員在平時就積極做好收集工作,確保教育行政許可檔案的齊全完整、登記序號連續。具體的歸檔范圍為:

(1)教育局在履行行政許可職責過程中產生形成并處理完畢的,具有保存查考價值的各類文件材料和申請者遞交的申請材料、圖表、照片等材料原件。

(2)教育局出具的受理(或不予受理)行政許可申請的書面憑證、窗口承諾件通知書、準予行政許可決定書、行政許可文書送達回證、行政處罰決定書、撤銷行政許可決定書等辦理文書原件。

查看全文

國內教育行政論文

一、我國教育行政法規的現存問題

(一)教育法制體系不健全

學校是保障公民享受教育、學習知識的場所,所以學校的教育水平和管理水平與公民的受教育權可謂息息相關。目前,我國在校學生人數約4億人,可謂人口龐大、結構復雜,但是至今沒有一部完整的“學校教育管理法”對學校管理這個龐大人群提供法律依據和操作方法,這也導致學校的教育權利不明、職責不清。現行教育行政法規對于教育資金投入、教育經費保障等規定過于原則性,缺乏可操作性,這也導致學校教育難以進一步創新和發展。

(二)教育法制運行機制不完善

推動教育法制化建設,必須要加強對教育立法、司法、執法、監督等方面的制度性規范。目前,我國教育行政法規運行機制不完善,在教育、立法、司法、執法、監督等方面存在諸多不足之處。例如,就教育立法層面而言,教育行政法規上位法與下位法銜接不順暢,部門之間的立法存在沖突的現象;同時,由于缺乏完備的監督體系,執法不嚴、司法不公的問題依然存在。

二、完善我國教育行政法規體系的構想

查看全文

我國縣級教育行政論文

一、研究我國縣級教育行政執法的意義

(一)縣級教育行政執法是農村教育行政執法的保障

我國是一個農業人口眾多的國家,農村教育是繁榮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化的重要途徑,能有效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而縣級教育行政執法的范圍更多地是鄉鎮農村基層教育單位,這就決定了縣級政府及相關教育部門在貫徹實施我國農村教育法律法規方面要發揮關鍵力量,通過完善縣級教育行政執法來完善農村教育行政執法。因此,加強和改進現階段我國縣級教育行政執法,對于推進我國農村教育行政執法具有重要價值。

(二)縣級教育行政執法是整個教育行政執法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我國的行政單位中,縣級行政單位數量多、分布廣,與基層組織的聯系也較緊密。縣級教育行政執法也是如此,其執法對象直接面向農村基礎教育,與關系最為復雜的基層教育進行直接接觸,有利于深入了解教育行政執法過程中出現的具體問題,為教育行政執法問題解決提供第一手資料。因此,研究縣級教育行政執法對于整個教育行政執法問題的解決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參考價值。

二、當前我國縣級教育行政執法存在的問題

查看全文

高等院校教育行政論文

一、中國高等教育“行政依賴的產生因素

反觀中國高等教育發展的百年歷程,絕大部分時間都是處于軍政勢力控制之下。無論是北洋大學堂還是京師大學堂,中國最早的近代大學都是由政府主導建立的。民國時期盡管被認為是中國大學教育發展的黃金時期,可學術力量依舊在軍閥混戰、風雨飄搖中顯得勢單力薄。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推行高等教育“蘇聯模式”,其最大的特色是國家對高等教育進行嚴密控制。盡管后來這種“鐵腕”的蘇聯模式得到摒棄,但是它對強化中國政府控制高等教育制度變遷的作用不可小窺。縱觀整個中國高等教育發展史,似乎并未有過傳統的自治,因此也就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自治的傳統。直至今日,“行政對學術的過渡干預”,“高等教育行政化傾向”依舊是討論的焦點領域。高等教育對行政權力的依賴自古有之,行政依賴即人們對行政權力、行政機構、行政公務人員及行政行為的過度的和非分的依賴感,以及與之相應的對自身獨立的自我意志、自我組織和自我活動能力等的嚴重缺乏和極度不自信[4]。由此可見,行政依賴的內涵包括了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對行政權力的過分依賴,另一方面是自我角色的缺失。歷史上,中國長期推行“人治”,地方官員也被稱為“父母官”,百姓們事無巨細都要由官員操辦,人們的衣食住行均與行政權力息息相關,人治下的治理取決于長官的意志,是非曲直皆由長官評說,官員的治理往往具有極強的隨意性,缺乏一般規則和統一程序,在這種情況下,人情大于法制,極易產生決策武斷和暗箱操作的可能。長期的人治歷史使得人們不得不依賴行政,依附官員。在幾千年封建宗法的控制下,人的個性、自我意識以及獨立意識都遭到了扼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級觀念,唯書唯上的服從意識,明哲保身的處世態度也都無疑加劇了對行政的過分依賴。除卻傳統文化的影響,教育行政權力過大和資源的高度集中以及分配不均都是產生教育行政依賴的重要因素。教育行政權力過大,管的過多過細,導致行政權力對高校的過分干預,行政權力的高高在上使得高等教育產生了所謂的“行政依賴傾向”。由于我國投入到高等教育領域中的資源有限,且有限的資源往往掌握在少數的教育行政機構手中,導致了高校的行政依賴傾向更多的表現為高校及其學術人員對行政部門的資源依賴。根據美國學者菲佛的資源依賴理論,主體想要實現對某一組織的控制,需要滿足以下幾個條件:第一,主體要占用一些資源;第二,主體占有的資源對組織來說非常重要;第三,主體對資源的專有程度;第四,主體對資源的分配和使用權;第五,主體讓組織明白其偏好的能力;第六,主體對組織自主決策和行動的控制力;第七,主體了解組織行為的能力[5]。我國的教育行政部門和高校之間,以及高校中的行政人員和學術人員之間基本滿足了上述的各個條件,資源和權力的過度集中使得很多高校為了“好辦事”不得不依賴行政權力,產生了類似于迷信大權威,“抱粗腿”,要求特殊政策,借用領導權威推行工作等等一系列怪象。

二、教育行政權應該遵守的原則

有病就要醫,治療高等教育行政依賴的頑疾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的討伐,而是要從根本上給行政權力劃定一個界限。中共中央總書記在2013年1月22日中紀委全會上曾強調說:要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6]。這種將權力關進籠子里的提法之所以能夠被廣泛接受,同國人幾千年受權力壓制的現象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對此,許多學者和專家都提出了不同的觀點,其中以大政府小政府論最為引人注目(“大與小”在這里指的是規模、強度等概念)。有學者認為,“關于中國政府規模的政策考量標準既不在于天然不合理的‘大政府’,也不在于明顯不現實的‘小政府’,而在于‘適度’的政府。”[7]鄧小平同志就曾經說過:“我們各級領導機關,都管了很多不該管、管不好、管不了的事。”要解決這一問題,單純的大小政府和強弱政府論都解決不了根本的問題,政府部門若能得到精簡固然很好,但有可能出現“小政府、大權力”,加劇權力的集中。弱化政府職能,降低政府管理力度也并不能一勞永逸,行政職能既有該弱化的,同時也有該強化的,不僅如此,有些職能在某一段時間內應該強化,而在另一種條件下就該弱化。在處理這個問題時,只有給政府行政權力劃定一個科學合理的界限,規定什么應該管什么不該管,才是真正的解決之道。教育行政權力作為行政權力的一個分支,同樣面臨對高等教育機構管得過寬過細的問題。由于法制不完善、教育行政體制缺陷以及公眾參與決策機制不完善等原因,中國教育行政權力很容易越界,所以,明晰教育行政權力之有所為、有所不為的邊界,讓教育行政權力科學運作,就成為解決中國教育問題的關鍵。行政主體行使行政權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根據依法行政的基本原理,行使行政權需要遵守兩大基本原則:行政合法性原則與行政合理性原則。行政合法性原則是指所有行政法律關系當事人必須嚴格遵守并執行行政法律的規定。行政合理性原則指的是行政法律關系當事人的行為,特別是行政機關的行為,不僅要合法而且要合理,也就是行政機關的自由裁量行為要做到合情、合理、恰當和適度。教育行政權作為國家行政權的一部分,同樣需要遵守行政合法性原則與行政合理性原則這兩大基本原則。

三、教育行政權應該遵守的邊界

那么,教育行政權該如何遵守這兩大原則呢?筆者認為,這就要求教育行政權力遵守三大邊界:根據行政合法性原則,教育行政權應遵守法制邊界;根據行政合理性原則,教育行政權在行使行政自由裁量權的時候,應尊重教育發展規律,科學行使行政權,遵守科學邊界;還要遵守社會道德規范,嚴格在道德邊界中行使行政權。法制邊界:這里的法既包括法律法規,同樣也包括“其他行政規范性文件”。社會主義法制要求一切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個人都必須做到有法必依。行政機關及其公務人員手中握有相當大的決策權和管理權,以法律法規來規范行政權力的行使有助于真正實現由“人治”向“法治”的轉變。教育行政機關作為行使教育行政權力的主體,既要遵守同教育行政相關的法律,同時也要遵守由上級教育行政機關下發的行政法規以及各級各類的規章制度。面對高等教育“行政依賴”的頑疾,依法行政將使教育行政部門的權力得到法律法規的規范和約束,有效制止了高等教育領域可能出現的“暗箱操作”,對于提高教育行政的科學性、規范性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科學邊界:教育行政權的管理對象是教育,而教育是一種有自身規律的復雜的社會現象,任何對教育的管理活動只有遵循教育規律,才能促進教育發展,反之只能阻礙教育發展。尤其是對于高等教育機構而言,高等教育機構作為知識儲存和創新的陣地,自由是學術生存和發展不可或缺的空氣。高等教育中出現的“行政依賴”現象,有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高等教育機構缺乏充分的自主權,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主觀能動性。教育行政機關本著適度干涉的原則,應將權力交付與具有高等教育管理經驗及相關知識的人士,避免出現“外行領導內行”的現象,尊重高等教育自身的發展規律,給予高等教育機構充分的發展空間,實現行政的民主化和科學化,將會有力地推動高等教育事業的長足發展道德邊界:在中國,與依法治國并行的還有以德治國。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道德在以各種各樣的形式規范著人們的行為,道德規范作為法律的有效補充,對于行政權力的行使同樣具有約束作用。“高等教育作為培養人的活動也好,作為知識生產、傳播、運用的活動也好,都涉及價值觀念、道德觀念。”[2]57高校作為培養人才、推動社會進步的核心場所,其蘊含的道德和價值作用不可估量。以教育公平為例,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育行政部門在依法行政的過程中,應當自覺充當教育公平的捍衛者。作為教育行政權力的價值構成,主要包括“公平、公正、正義、自由、平等、民主、文明、科學、人權、法制、秩序等基礎價值,也包括勤政、廉潔、效率、服務、團結、守信、透明等實踐價值。”[8]要使教育行政權力真正得到約束,不僅僅要確立行政的原則和邊界,還要進一步完善法律,加強社會監督。自1861年美國國會通過《摩雷爾法案》,發起增地運動,就“確立了美國主要通過立法來實現國家對高等教育進行控制干預的形式。”[2]30相比較而言,在中國,通過立法手段來實現對高等教育的控制干預一直未受到足夠重視。高等教育的專門法也只有《中華人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一項,空白還很多。要實現有法可依,就必須加緊高等教育行政管理領域的立法進程。同時應當加強對教育行政權力的社會監督,完善監督機制和問責機制,以座談會、聽證會等形式實現對教育行政權力的規范和監督。與高等教育有著密切利益關系的不僅僅有政府機關,還應當包括高等教育的消費者學生及家長,以及高等教育的親身參與者與建設者——教師。教育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權力的過程中必須充分尊重各個利益相關群體的訴求,并接受來自社會各方面的監督。除此之外,在全球范圍內,“政府與非政府組織(或者說第三部門)的合作應經成為政府治理模式的主旋律。”[2]69政府應當加快培育第三部門,并且為第三部門的介入鋪設道路。

查看全文

管理體制下的教育行政論文

一、我國現行的教育行政

(1)現行社會制度下的等級權力

行政管理制度使基礎教育中的權力分化下放難以落實,仍存在諸多矛盾。

往往表現為:從中央到地方在教育部門機構的設置上仍是上下級的隸屬關系,各級教育機構仍舊受上級和同級政府的管理,學校的建立、校長的任免等各項事宜的決策仍舊由高層和同級政府以及管理部門決定,下層機構自主權缺乏,組織流于形式。這些在實際上給基礎教學的學校組織的積極性、創造性發揮帶來了阻礙。行政管理體制未被徹底打破,等級依然森嚴,致使分級辦學、分級管理無法真正得到落實。

(2)現行的等級化的行政管理制度

使得教育管理部門設置繁多,但卻往往存在權力膨脹、越位、缺位和不到位等問題。中央到地方、政府與教育部門,教育部門到學校以及同級部門間的部門權力關系銜接不緊,學校業務部門和行政管理部門權限不明晰,協調配合性差。傳統教育思想中的等級和長官制度和現象依然存在,并影響著教育的行政化管理。政府對學校的管理仍舊是指令性強、干預多、缺監督、少服務。

查看全文

高職院校教育行政論文

一、高職教育行政訴訟的行為種類

2012年廣西南寧某高職學院就曾發生過因學生考試找人替考被開除學籍而引致的教育行政訴訟。學生普某(化名)于2011年全國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B級)中請本班同學汪某(化名)代考,被監考教師當場發現。作弊行為發生后,班主任、班委、系、學院學生工作處領導等對其進行了分級教育,提出處理意見,并逐級討論上報,學院按照《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本院《學生管理規定》相關條款,決定給予普某開除學籍處分。接到處分決定后,普某先后向學校、廣西區教育廳申訴未果,于2012年4月向南寧市西鄉塘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法院受理后經開庭審理,以行政判決書的形式裁定學院的處分適當。其后普某就本案向南寧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2012年10月,經廣西南寧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維持原判。

二、教育行政訴訟發生的主要原因剖析

引發教育行政訴訟的原因有多種,但結合前述普某找人替考被開除學籍而引致的教育行政訴訟案以及以往發生在高校的教育行政訴訟案,其主要引發原因有以下三種。

1.學生及家長法律意識的提高。

經過六個五年的普法教育活動,法治觀念慢慢深入人心,公民的整體法律意識有了極大的提高,通過法律途徑解決糾紛成為通常的選擇。當學生與學校發生糾紛時,學生及家長一方在用其他辦法無法解決問題的情況下,自然而然會考慮到通過法律的途徑來解決問題,且不會因為學生是學校的一員而羞于與學校對簿公堂。

查看全文

宏觀調控政策信息管理論文

「摘要」2000年是世紀交替之年,經濟工作如何,對全局影響重大。當前經濟形勢

良好,但不容忽視嚴峻的一面,做好經濟工作要把握和處理好幾個帶有全局和戰略意義

的關系,同時要抓住重點,加大實施宏觀調控政策的力度。

「關鍵詞」經濟形勢經濟環境實施宏觀調控改革和發展

2000年是全面完成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的最后一年,是改革、發展、

穩定的關鍵一年,是世紀交替之年。這一年經濟工作做得如何,對全局影響重大。最近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