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課范文10篇
時間:2024-03-19 21:53:21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思政課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網課背景下思政課教師隊伍研究
摘要:在特殊時期下,為充分滿足當代學生的理論學習需求,網課成為了各階段院校開展教學的主要手段,在此背景下,將互聯網教育理念應用至實際教育工作之中,已經成為當代教育行業創新發展的關鍵舉措。對此,本文基于教育體系中十分重要的思政課程教學,在概述網課背景給思政課教師提出新要求的基礎上從轉變人才培養方向、優化教師授課模式、加強教育資源整合、構建網絡教育平臺、打造網紅明星教師等五個方面詳細展開分析了網課背景下思政課教師隊伍的重構策略,旨在給予廣大院校一定的幫助,并以此在提升院校思政教育工作水平的基礎上發揮有限教育資源的最大利用效果。
關鍵詞:網課背景;思政教育;教師隊伍;重構策略;理念創新
近年來,基于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依賴互聯網教育思維就各學科教育工作進行創新,已經成為學科教師提升自身教育水平的關鍵路徑之一。其中,針對各階段教育工作中均十分重要的思政課教學,由于傳統灌輸式教育機制很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得以網絡教育理念融合為契機來就思政教育模式進行創新已經成為思政教育領域的關鍵研究命題。在此基礎上,以網絡教育思想為核心的網課教學手段不僅要求思政教師掌握豐富的思政理論知識,同時還需要其在不斷就自身教育思想進行轉變的過程中積極接受慕課等全新教育手段。對此,需進一步明確現有院校思政教育隊伍的能力培養方向,并以此在構建一支高素質思政教育隊伍的基礎上滿足網課背景下學生的思政學習需求。
一、明確教師專業需求,轉變人才培養方向
(一)基于教育環境分析,拓寬人才培養內容。針對網課教學模式,雖然從目前來看特殊時期是其應用和推廣的主要導因,但現代互聯網技術的高速進步以及互聯網信息的爆炸增長無疑給其快速發展鋪墊了十分必要的環境基礎。在此前提下,考慮到在互聯網環境下學生所獲取的信息更加多樣,且并非所有信息均為有益信息,因此就當代思政教師的網絡意識進行培養,使其能夠成為互聯網環境下學生的引路人同樣十分關鍵。對此,院校應積極開展針對現有教師隊伍的網絡環境教育活動,使其一方面能夠積極、自主的轉變自身教學思想,另一方面也可在掌握互聯網教育環境特點的基礎上及時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和思想教育。例如,針對網課環境下學生日常學習普遍存在的學習積極性較差問題,思政教育應著手于學生習慣培養,盡可能依賴學生喜愛的學習渠道來增進學生參與熱情,最終借此保障思政教育的整體效果。(二)基于教育技術分析,健全思政教師隊伍。在網課成為學生主要學習渠道的大背景下,思政教師除了應基于傳統思政課程內容做好主流價值觀和國家方針政策的傳播者外,還應積極了解當代學生的生活學習特點,通過以互聯網思維分析學生學習喜好來調整自身教育方案,進而以此保障思政課程的教學效率。但是,從目前來看,由于大多數思政教師均多側重于針對思政知識的理論研究,使得其對于互聯網環境和網絡教學手段的接受難度往往較高,很難在短期內實現網課教育與思政教學的完美融合。對此,需就現有思政教師隊伍進行進一步完善,在保留原有理論教師于知識素養層面教學優勢的基礎上通過引入專業計算機或網絡服務人才以提高教師隊伍工作水平。其中,所聘請的計算機網絡教育人才不僅應及時做好對現有思政教育環境的情況分析和數據統計,還應及時承擔好輔助教學角色,通過幫助專業思政教師調整教育方案以保障思政教學的時效性。
二、優化教師授課模式,突出教師教學優勢
創新思維下思政課實踐探究
摘要:總結了深圳職業技術學院經過5個月調研,以新時代思政課創新思維為引導,開展的為期一年的“尋匠悟道”思政系列實踐教學探索,通過理論課堂和實踐課堂的轉動、教師主導學生主體角色的充分調動、高校與地方企業聯動、學生與杰出工匠的面對面互動,實現實踐性與價值性的統一,回應了高職思政課為何且如何開展實踐教學等問題。
關鍵詞:思政課;;創新思維;八個統一;尋匠悟
道思維是我們的主觀世界把握客觀世界的活動。“創新思維”則是與慣常思維相對應的高級思維活動,它能得到獨特而具有顯著效果的思想,可以此指引個體或群體認識世界、改造世界。十八大以來,有關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多次重要講話,蘊含著豐富的創新思維,它從黨和國家發展全局高度,為新時代思政課定性,為思政課改革創新提供新方法論。特別是其中的“八個統一”,可為高校思政實踐創新提供積極指引,防止形式主義和價值缺失。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尋匠悟道”系列思政實踐活動以此創新思維為指引,在思政課創新上做了為期一年的積極探索,嘗試回應思政課實踐創新為何創新、對誰創新、圍繞什么、突出什么、實現什么等根本問題。
1新時代思政課創新思維
在追求創新的時代,“創新思維”一詞不是稀缺品,但其本質和涵義學界爭議較大。有人認為創新思維是一種以靈感、直覺、頓悟、聯想甚至夢境等非邏輯方式產生的思維[1],這給創新型思維罩上神秘色彩。還有人認為,創新思維是能夠產生新結果的思維,創新思維根本特點在于結果而非過程[2]。而筆者比較贊同陳昌曙和張曉芒先生的觀點,創新思維“是以新穎的思路來闡明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維活動),既可以是邏輯思維,也可以是非邏輯思維,在更多的情況下是兩者的整合。”[3]創新思維是意識和潛意識的協同作用,既受知識、經驗、認識規范和邏輯規則制約,又受隨機的潛意識因素作用。好的能夠產生重大影響力的創新思維,通常離不開以比較、歸納為主要形式的程序化、規范化的邏輯思維,更離不開以頓悟、靈感等為特征的非邏輯思維的突破和創造,創新思維離不開過程,更不能沒有創新型結果。創新思維的過程通常包括基本準備、孕育構思、潛伏頓悟、創新驗證幾個階段,準備階段屬于意識活動,對面臨的問題有強烈的解決欲望;孕育構思階段是圍繞目標,提出各種解決性創想;潛伏頓悟是潛意識在尋求突破過程中能夠發揮作用,產生靈感或頓悟;創新驗證是采用邏輯思維對創想進行驗證[3]。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新時代,堅持創新思維,尋找矛盾、找尋思路,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在思政教育方面,有關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重要講話有三次,分別是在:2016年12月舉行的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2018年9月舉行的全國教育大會、2019年3月舉行的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從高校思政工作會議到全國教育大會(思政工作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再到思政教師座談會,由點及面,反映出中央有關思政課的思考由準備到構思到創新突破的全過程。在內容上,它們是以為核心的黨中央集體就我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充分調研,系統梳理,并致力提供方向指引和解決方案的邏輯化的思考,蘊含決策者獨特的靈感、聯想、頓悟等非邏輯智慧,體現了中央關于思政課的邏輯思考過程和戰略創新,構成了新時代思政課的創新思維的主體。在全國高校思政工作會議上明確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高校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4]。到2019年思政教師座談會時已將此定位明確擴展到所有類型的教育[5],強調辦好思政課教育就是“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5]。這一系列思考,從中華民族復興大計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發展的歷史高度,給思政課定性定位,其頂層設計因此更加牢固。
2“八個統一”創新思維及其對思政課實踐探究的價值
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探索
一、虛擬現實(VR)技術融入實踐教學的意義
我國VR技術研究起步較晩,和發達國家相比還有相當大的差距,目前已經引起了有關學者和國家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國內一些重點大學,在這個領域投入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例如清華大學、廣東工業大學、華南師范大學等,都將VR引入教育平臺。虛擬現實(VR)技術融入實踐教學具有重要意義,筆者認為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有益探索思政課與信息化深度融合理論。2014年底,教育部會同發改委等五部委了《構建信息化手段擴大優質資源覆蓋面有效機制的實施方法》,教育信息化戰略是新時代教學改革大背景,信息化手段是增加教學感染力、增強學生獲得感的有效手段,為思政課實踐教學積極探索融合信息化提供了時代機遇;相反,思政課信息化建設探索與研究也豐富教育信息化建設的實踐成果。(二)有效解決思政課實踐教學組織困境。隨著世界教育信息化的快速發展,時代迫切要求高校思政課教師把信息技術與高校思政教育進行深度融合。虛擬現實技術在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中應用的實現,可有效解決思政課實踐教學過程中出現的組織保障受限、經費投入不足覆蓋面小、校外實踐教學存在安全隱患、考核難等問題,實現移動學習,更好地與學生生活無縫銜接。(三)有利于思政課實現師生+生生互動教學。虛擬現實技術為一種新型的現代化教學手段,體現了教學應用的智慧、互動學習的智慧,精準配置實踐教學資源的智慧,給思政課實踐教學帶來巨大創新。以學生為中心、以體驗為中心的實踐教學的設計,可以很好地形成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教學模式,給教與學帶來一場全新革命。特別是當代學生的時代特點,人工智能手機的廣泛使用、微信網絡的普及、VR技術的成熟等,使虛擬現實技術在實踐教學中的應用推廣能夠實現,有較大發展空間。
二、虛擬現實(VR)技術融入實踐教學的實現
虛擬現實技術融入實踐教學,不僅僅是投入資金,引進設備,建立“VR實踐體驗區域”,這些做法只是解決了硬件設施的問題,而沒有針對融入的有效性進行必要研究。虛擬現實技術融入實踐教學的關鍵是處理好技術和教育的關系,找準VR與高校思政課的教學結合點。(一)結合課程教學邏輯體系進行虛擬現實技術創新。技術是為內容服務的,教學中的現代化技術的應用不能喧賓奪主,唯技術而技術,所以要構建適合人才培養目標的思政課實踐教學信息化融合的教學邏輯體系。思政課共分為五門,實踐教學的開展也是離不開五門課程的教學大綱的,虛擬現實技術創新應該結合思政課的教程進行設計。或是體現時間維度的教學點進行研發,如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社會主義初步探索時期、改革開放40年等,或是體現內容維度的教學點進行研發,如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等。“加大對這一技術的研發,要緊緊圍繞課程的重大歷史事件,不斷創新虛擬環境,使人物入侵式的感受更加真實,場景和模式更加多樣。”(二)結合異地紅色資源進行虛擬現實技術創新。思政課實踐教學中最大的一個難題就是受經費、場地、人數、時間等限制,難以實現全覆蓋和多次參觀體驗。特別是異地有價值的紅色基地,路途遙遠,根本無法實現有指導下的全員參與。如果能夠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創新,開發相關配套產品,可以有效解決上述難題,增加教學資源,增強教學實效性,能夠生動再現歷史場景,拓展教學空間,激發學生聯想,調動學生積極性,豐富實踐教學資源,打造實踐教學特色。(三)結合常用平臺進行虛擬現實技術創新。虛擬現實技術的實現,主要分為桌面式虛擬仿真軟件,獨立虛擬仿真實驗室,分布式虛擬仿真平臺這樣三個方面。在這三種實現方面中,第二種建立“獨立虛擬仿真實驗室”實現浸入式體驗的技術要求與財力投入最高,而學生手機客戶端是學生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互聯載體。因此,桌面式虛擬仿真軟件和分布式虛擬仿真平臺創新更有利于實現與學生生活無縫銜接,移動學習。為此,應建設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政課實踐教學微信公眾平臺,成為承載虛擬現實(VR)應用于實踐教學的展示平臺,推送VR全景圖片,讓學生足不出戶,輕松完成網絡參觀,實現場景的真實再現。
參考文獻:
[1]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于印發《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體系創新計劃》的通知[Z].教社科〔2015〕2號.
基于“大思政教育”理念的思政課研究
摘要:我國高等院校基于“大思政教育”理念改革思政課教學,應正確認識“大思政教育”內涵、特點與價值,分析當前高校思政教育存在的問題,以問題為突破口,實施革新教育理念、創新教育體制、強化實踐教學、建設師資隊伍等策略,以此實現思政課教學在“大思政教育”理念下的有效改革。
關鍵詞:“大思政教育”理念;思政課;教學改革
隨著“大思政”的提出與推進,“大思政教育”理念不斷發展,使我國高等院校的思政課程教學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高等院校的思政課教學需要積極遵循“大思政教育”理念,改革課程教學工作,解決現階段高校思政教育所面臨的問題,提升高校思政教育整體質量,促使學校全員參與思政教育工作,加強思政課程教學與其他思政教育構成元素的聯動,滿足思政課教學在“大思政教育”理念下的革新發展需求。
一、“大思政教育”理念概述
(一)內涵。現階段,解讀“大思政教育”理念,需要明確其是結合課內教育與課外教育,在人文教育體系中加入原本的思政教育,提升思政教學革新速度的重要教育理念。結合我國高等院校實際情況分析,“大思政教育”是在明確與準確定位教學目標的基礎上,有效結合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融合馬克思主義,借助完善教學條件與教學資源而體現的一種新型思政教育觀。并且,“大思政教育”強調以學生為本,在高校實際思政教育中,將學生放在首位,結合思政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在兩種教學內容相互滲透的情況下,推動院校思政教育在“大思政教育”格局下可持續發展。“大思政教育”理念與我國高等院校的傳統教育理念相比,是偉大的創新,作為重要指導思想,能夠為我國高校的思政教育有效革新發展提供保障。(二)特點。“大思政教育”與傳統教育相比,表現出開放性與廣泛性的特點。開放性特點體現在“大思政教育”理念下的高校思政教育,需要緊緊跟隨時代的發展步伐,在思政教學理念、思政教學方式與思政教學內容等層面,充分體現高校思政教育的開放性,加強思政教育感染力,為思政教學在新時期背景下的長遠發展提供保障。廣泛性特點體現在“大思政教育”理念下的高校思政教學,重視學生在思政課程教學中的參與,通過有效教學引導,對學生主觀能動性進行充分調動,并且使校內各個部門共同組建科學合理的網絡架構,營造全員參與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氛圍,提升思政課教學與學校整體思政教育的成效。(三)價值。“大思政教育”理念為我國高等院校的思政課程教學提供了明確的發展方向。以“大思政教育”格局強化高等院校思政教育力量與保障,使高校思政課程教學能夠有效結合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為思政教學提供了更有利的環境及更廣闊的教育平臺。“大思政教育”革新傳統教學模式,變革思政教學方式與內容體系,結合理論與實踐,以有效的思政教學加強學生認知結構構建。同時,“大思政教育”理念下的高校思政教育不再局限于思政課堂教學,而是以思政課堂為基礎,涵蓋校園環境建設、社會環境建設等方面的內容,多樣化發展思政教育的構成元素,在各元素彼此滲透融合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對大學生進行思政教育,為大學生思政素養提升與全面發展提供保障。
二、基于“大思政教育”理念的思政課教學問題研究
思政課職業素養教育分析
摘要:為了向社會輸送更加優秀的專業人才,需要對高職思政課和職業素養教育融合方面的工作提高重視,加強對融合路徑的分析工作,進而更好的滿足企業對員工的需求,為學生今后就業工作等提供更多支持。下面對高職思政課與職業素養教育的融合路徑進行具體分析,以期為高職思政課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一定啟發和參考。
關鍵詞:高職思政課;職業素養教育;融合路徑
高職院校具有培養高素質、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的重要使命,為了使學生能夠在激烈的就業競爭中脫穎而出,更好的完成今后的工作,需要將職業素養教育滲透至高職思政課的教學工作中,通過適宜的方法和途徑對思政課和職業素養教育進行融合,縮短高職畢業生職業素養和企業需求方面的差距,最終為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提升和三觀的樹立等提供更多支持,為學生未來職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一、加強模塊設置和思政課教學內容的優化調整
高職思政課課時的設置、教學內容的安排等能夠從教學體系建設的角度促進思政課和職業素養教育的融合,突破原有機械灌輸式教學的局限性,為思政課教學內容、教材等方面作用的發揮奠定堅實基礎。對思政課教學內容進行優化和調整時,高職院校及思政課教師需要對學生專業和日后就業方面的問題進行考慮,在宣傳教育、理論知識教授等方面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職業理想、生活理想等方面的教育,突出職業素養教育方面的內容,進而為二者的融合提供更多支持[1]。
二、加強課堂教學,對教學方法、組織形式等進行創新
高職思政課感恩教育研究
1、問題的提出
大學生作為一種特殊的群體,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培養他們的感恩意識,在高職思政課教學中對他們進行感恩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這將有利于大學生人格的完善、生活質量的提升。感恩是優秀品德,是受人們廣泛稱頌和傳揚的,在我國古代,感恩與感恩教育主要以“孝”和“孝道”的表現形式散見于《四書》《五經》、古代詩詞、名人家訓當中,孝的意義與孝德的培養是其主要內容。但對于感恩及感恩教育卻缺少專門的論述。對大學生感恩教育的專門研究是近十年左右才開始的,這些研究大多從感恩缺失的原因入手,著重研究感恩教育的應對措施,具有很大的探究價值,對本文研究具有很大的啟發和借鑒作用。由于對高職學生感恩教育方法的研究上仍有拓展、創新的空間,因此,通過本文的研究可以進一步提高感恩教育模式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可操作性,從而帶動高職思政課教學中的感恩教育的深入拓展。
2、高職思政課教學中開展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發〔2004〕16號)關于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務中指出:“以基本道德規范為基礎,深入進行公民道德教育。”“堅持知行統一,積極開展道德實踐活動,把道德實踐活動融入大學生學習生活之中。修訂完善大學生行為準則,引導大學生從身邊的事情做起,從具體的事情做起,著力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為。”同志在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指出:“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這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基本任務。要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教育,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弘揚時代新風。”可見黨和國家歷來高度重視道德建設。感恩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加強高職思政課教學中感恩教育模式的研究,具有更加突出的必要性、緊迫性。
2.1感恩教育是提高高職大學生道德素養的需要。感恩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具備的基本品德,也是做人最根本的要求。但是,由于受社會、學校、家庭、自身等種種負面因素的影響,部分高職大學生感恩意識缺失的現象日益嚴重,他們極端自我、不懂感恩、不會感恩、情感冷漠。這種現象必定會造成高職大學生道德素養的低下,不利于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因此,高職思政課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將感恩教育同思想政治理論教學相融合,運用多種手段來引導學生樹立感恩意識,激發感恩情感,培養其良好的感恩品行。開展感恩教育,有利于提高高職大學生的道德素養,增強其責任意識,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2.2感恩教育有利于和諧校園的建構。和諧的人際關系是和諧校園的基礎,而師生關系是和諧人際關系的核心。作為高職院校思想道德教育的生力軍,思政課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以感恩教育為載體,加強對高職大學生思想道德的教育。開展感恩教育,能夠對學生心靈有所觸動,促使其自我反省、懂得感恩、體諒他人。學生懷著感恩的心態與同學、老師相處,可以極大地減少矛盾和摩擦,能夠建立起和諧的人際關系,進而有利于和諧校園的建構。
思政課感恩教育論文
摘要:感恩是永恒的話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感恩教育內在包含了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歷史維度;世情、國情和黨情的現實維度;宏觀、中觀和微觀的邏輯維度;針對性、可行性和示范性的實踐維度。四維度指導下的思政課感恩教育創新,需要重視感恩教育的連續性,務必強調感恩教育的多面性,應當點出感恩教育的層次性,必須突出感恩教育的實踐性,以實現對實踐基礎上感恩教育理論發展的超越。
關鍵詞:四維度;思政課;感恩教育;創新
2004年10月1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指出:“學校教育要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把人才培養作為根本任務,把思想政治教育擺在首要位置”。2016年5月17日,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也指出:“高校哲學社會科學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要面向全體學生,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提高道德修養和精神境界,養成科學思維習慣,促進身心和人格健康發展”。因此,弄清楚感恩教育內在包含的關系,搞明白實施感恩教育的重點,知曉思政課感恩教育的關鍵是貫徹和落實好意見及講話精神的重要基礎。感恩教育內在包含四個維度,深入理解該四維度對思政課感恩教育的開展及其創新具有現實指導意義。
一、感恩教育的四維度
感恩教育內容豐富,意義重大,是思政課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它內在包含了歷史的發展、現實的價值、邏輯的推演和實踐的策略等四個維度。1.歷史維度。感恩教育并非無本之源,有著深厚歷史文化之源。感恩教育尊源頭、重現實、明方向,有著一脈相承的歷史連續性。首先,孝是傳統美德,做人根本,我國的孝悌倫理觀倡導孝老、敬老,是中華民族對人感恩意識的基礎要求。《孝經•三才》曰:“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由于我國傳統文化的特點,傳統孝悌倫理道德觀演繹成了忠、孝、節、義。即“忠”為報君恩,“節”為報夫恩,“義”為報友恩。這些報恩傳統中的精髓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下進行感恩教育的源和本。其次,當代對傳統優秀感恩道德沒能做到很好傳承。當前開展感恩教育是對社會缺感恩、少報恩、失圖恩氛圍的清醒認識,現階段開展感恩教育需要結合實際大力弘揚傳統優秀感恩典范。針對當下感恩教育活動形式繁多、內容粗淺、實效參差不齊等現象,全國各教育主體乃至全社會都在實施、倡導感恩教育以期早日實現真心感恩全覆蓋。最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的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結合實際對優秀傳統感恩理論的提煉和升華,它需要感恩意識的真養成,更需要感恩實踐的真付諸。感恩教育的實施和效果是促進社會和諧,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長遠之計。2.現實維度。強化感恩教育是鑒于世情國情黨情的深刻變化,是對現實精準把握的正確決定。一是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世界各國各地區間交往越來越頻繁,中國的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逐步提升,感恩祖國乃至感恩世界是促進經濟更好全球化的重要依托。中國是促進和實現世界和諧的重要參與者、是提供中國方案解決世界共同難題的重要貢獻者,但感恩世界發展大融合帶來的成績、感恩人類命運共同體形成的意識必須時刻牢記。二是當前中國正處于深化改革的關鍵期、社會轉型的加快期,社會矛盾容易突發、社會風險易于出現,縱然面臨各種問題、困難、矛盾和挑戰,但國家建設卻取得了長足進步。因此,感恩偉大的祖國,服務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義不容辭。三是基于黨情的變化,黨的執政條件優化,黨員數量和結構變化,始終面臨著“四大風險”和“四大考驗”,[1]但中國卻依舊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得出了十八大以來極不平凡的5年的重要判斷。為取得更大更高的成就,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增強黨的領導能力,加大對廣大黨員乃至全國人民的感恩教育順理成章。3.邏輯維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感恩教育形成了自上而下、上下結合的邏輯體系。宏觀上,黨的十八大提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旨在要求全體公民感恩圖恩報恩知恩。愛國即要擔起感恩祖國之責,敬業則要學會增強感恩崗位之能,誠信需要緊守報恩社會之德,友善需要倡導知恩同胞之情。中觀上,各地貫徹落實黨的感恩教育理念,大力協同,積極開展跨領域感恩教育,其中不乏內容充實、形式活潑、成效顯著的感恩教育活動。微觀上,社會的最小細胞(家庭)、各層次學校、每位公民均開展和實施了相應感恩教育。家庭提供基本人倫道德教育、學校實施德育培養計劃、公民自覺踐行感恩理論。4.實踐維度。感恩教育需重在內容上的豐富和形式上的創新,更應重在能體現成效的行動上。馬克思主義告訴我們實踐是理論的基礎,實踐決定理論。感恩教育的實施、發展和創新應尊重實踐。當前我國感恩教育在實踐性上體現了針對性、可行性和示范性的有機結合。首先,國家對于各教育主體開展的感恩教育有針對性的要求。其中包括開展的內容、形式、方法、時間、場合等均有相關規定,尤其指出需要符合法律法規、服務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創造出更多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感恩教育活動。其次各級教育主體對開展感恩教育有能夠實現立德樹人目標的可行性追求。它們需要在以校園為主體的場所上開展感恩教育以增強和諧社會的基礎、提升校園感恩文化、提高學生德育素質。最后,受教育主體對具有示范性的感恩教育有極大需求。他們不僅想成為社會、家庭所認可的道德踐行模范,更想成為為實現中國夢貢獻智慧的積極踐行者。正是有越來越多的感恩教育主客體的親身示范、堅決實踐,才逐步形成了受教育主體的主動性感恩道德實踐。
二、思政課感恩教育創新的路徑
加強思政課德育功能
思想政治課是思想教育的重要陣地,充分發揮和不斷強化思想政治課的功能,關系到堅持學校的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德育首位,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根本大計。因而,如何正確認識和進一步強化思想政治課的德育功能的問題,已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一、強化德育意識
(1)要實現教育觀念的變革。我們要充分認識到德育對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重要性,德育在現實中被削弱的危險性,從而把升學教育轉移到公民素質上來,擺脫片面追求升學率傾向的束縛.切實把德育放在學校工作的首位,結束“口頭上重視,思想上輕視,行動上忽視”的現象。.
(2)要正確地認識傳授知識與德育辯證統一的關系。傳授社會科學基礎知識是德育的基礎,而德育則是傳授基礎知識的目的和歸宿。如若離開知識教育的傳授去講德育,或若離開德育進行知識教育,都只能把政治課引向歧途。
(3)應充分認識到政治課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的重要性。國際形勢風云變幻,西方敵對勢力竭力推行“和平演變”戰略,妄圖實現其“不戰而勝”的圖謀,攻心為上,潛移默化,在意識形態領域里同我們爭奪青少年的斗爭將是長期的、激烈的。因此,“培養什么樣的人”的問題是一個十分嚴峻的緊迫的重要課題.它關系到我們國家和民族生死存亡,關系到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能否順利進行。
二、要緊密聯系學生的思想實際
高校思政課社會實踐研究
摘要:感化功能是思政課社會實踐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的重要表現。這種功能的發揮以情感共鳴為前提,以實踐體驗所產生的情感反應為作用機制,并在社會實踐不同要素的相互作用下產生認知、激勵、協調和升華等諸多積極效應。為充分發揮感化功能的積極效應,應從社會實踐的結構性要素出發,積極利用實踐基地資源設計“感化點”,鼓勵教育者的全“心”投入,增強教育過程的“感化力”,培養大學生的自我意識,提升感化功能的內生性動力。通過結構性要素的改善優化思政課社會實踐的感化功能,從根本上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的實效性。
關鍵詞: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感化功能;結構優化
隨著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的深入開展,社會實踐教學成為近年來學術界研究的重要領域。在當前的思政課社會實踐研究中,大多是抽象籠統地談論社會實踐對大學生的積極影響,沒有探討其具體的作用機制和功能。感化功能是思政課社會實踐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的重要表現。社會實踐通過感化功能的作用對大學生進行情感滲透,影響著大學生的認知、情感和行為。了解社會實踐感化功能的作用機制和積極效應,針對性提出優化社會實踐感化功能的方法,對提升思政課社會實踐的效果,促進大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基礎性意義。
一、思政課社會實踐感化功能的作用機制
關于社會實踐的概念理解,既不是薩特所解釋的“主客觀之間的相互作用”[1],也不是馬克思所描述的“對象性的物質活動”[2],而是有它的特定內涵。要理解社會實踐,可以引入布爾迪厄的社會實踐觀。他認為,任何社會實踐必須解決這三個問題:實踐空間是什么?實踐邏輯是什么?實踐工具是什么?作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環節的社會實踐也必須符合這個要求。實踐空間始終都是具體的實際活動的場所,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的空間領域就是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場所,如企業、社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思政課社會實踐的實踐邏輯是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的相互作用;思政課社會實踐的實踐工具是體驗、服務和調研等。由此可知,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就是指依據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教學目標,由教師指導學生主動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方法,通過體驗、服務和社會調研的方式深入實踐基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道德培養、知識積累和能力提升)的教學過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實現不僅需要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政治“灌輸”,更需要發揮思政課社會實踐的感化功能。思政課社會實踐是大學生理論課堂的輔助和延伸,是促進大學生思想素質內在感化的重要路徑。理解社會實踐的感化功能,首先要理解社會實踐如何促進大學生思想素質的內在感化。情感共鳴是社會實踐感化功能發揮的前提條件。唯物辯證法認為,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有條件的,感化也不例外。社會實踐實施感化是有條件的,這種條件是客體對主體需求的滿足。“滿足”的基本條件來源于主客體雙方具有共性,共性越多,感化越容易;共性越少,感化越難;缺乏共性,則無從感化。感化以情感為紐帶,由于感化并不像說服等其他教育方法那樣直接轉變教育對象的思想,而是通過情感的變化推動對象在思想和行為的轉變。因此,社會實踐感化功能能否發揮作用取決于主客體之間是否存在情感共鳴。大學生通過參與社會實踐,從而體驗國家與社會的進步和發展,由體驗所產生的情感選擇和情感積累,在一定程度上強化了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心理學指出,帶有強烈情感內容的體驗會使神經元受到特別強烈的刺激,刺激的強度導致有關神經元在很長時間里對相似的刺激變得更為敏感和更易于產生響應,人們對過去曾經經歷過的情感體驗,不會因情境的變化而消失,而會在頭腦中留下痕跡,在以后類似的情景刺激下,會在記憶中再現當初的情感體驗。”[3]社會實踐所激發的道德情感使大學生產生深刻的記憶,當這種記憶的形成在群體性活動下完成時,它會促使大學生更易形成情感體驗,而這種情感體驗會使大學生獲得情感積累,這種積累可能變成大學生相應道德體驗的穩定的傾向性反應。因此,人們如果在某種活動中曾獲得一種積極的情感體驗,那么他會在以后的情境中傾向于重復類似的活動。當大學生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過程中獲得了對理論知識的情感體驗,那么他們將更易接受類似性的活動,同時,這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強化大學生對理論認知這種積極情感的認同。這就是思政課社會實踐感化功能的作用機制,可以用體驗—反應式來表達。思想政治素質要真正轉化為個人素質還需要依賴于主體在現實生活中的觀察、感悟和實踐的生活體驗。思政課社會實踐的感化過程中,大學生把自身作為客體,以自身的經歷和心理結構去感受革命教育、歷史教育和現代化教育資源,由此形成教育資源與自我的關聯而生成情感反應。
二、思政課社會實踐感化功能的效應分析
校園思政課教育簡析
本文作者:張日工作單位:福建船政交通職業學院
網絡語言漠視價值理性導致人的畸變
網絡豐富人的社會關系,滿足人的精神需求,增加人的自由性和社會性。但是,虛擬的網絡在提供給人以自由、民主的話語平臺時,也不斷出現網絡侵權、語言暴力等負面問題。網絡人只顧利益,片面追求工具理性漠視價值理性,將導致社會發展過程病態前進,甚至人的畸變。網絡交往濫用市場交換原則,追求功利,道德工具化和內在價值的缺失,背離了人應有的道德精神,給大學生未來的生存與和諧發展帶來嚴重隱患。大學生對民主法制與自由、道德責任與權利的關系缺乏正確的認識,校園網絡語言存在著不可忽視的問題。[1](一)濫用市場交換原則,沖擊主流價值觀網絡超越了時空界限,充滿著多元化的語言游戲,激活了網絡人的各種欲望和想象力。用于商品交換的等價交換原則濫用于經濟活動以外的教育領域,滲透到網絡言論中,并無限擴大,錯誤地被用來實現個人利益的做人模式。急功近利和浮躁的社會現象,影響了大學生做人的價值準則。部分大學生為了追逐功利,滿足自己的需要和欲望,把市場“交換原則”用于網絡文化,以點擊率高來吸引人的眼球、達到個人獲取利益的動機和目的。價值判斷和抗誘惑能力不足的大學生,盲從而沖動,“跟著感覺走”。他們對網絡話語的負面影響持模糊的態度,浮躁的心態使思想政治教育游離于人的全面發展之外,價值選擇迷失方向。有大學生認為:市場經濟條件下,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都可以用等價交換原則來對待,遵紀守法、講責任奉獻的人是“傻子”,“事事以救世為事,刻刻以救世為心”的思想在市場經濟和講求效益的社會已經過時“,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才是真理。大學變成了一些人追逐名利的場所。市場交換原則的濫用,優良的價值觀念被損毀,強烈地沖擊著現實社會的主流價值觀。(二)工具理性優于價值理性,道德責任缺失網絡的虛擬性、隨意性和隱秘性,使網絡人逃避責任成為可能。網絡的工具理性被日益推崇和提升,非道德的網絡語言日益向現實生活滲透,非理性和盲從性相互交集。虛擬的信息,使人的感情和思想因虛化而發生變化。有的人使用網絡以功利為重,輿論偏激,放縱自己、求異獵奇,引發了網絡對人的異化。工具理性優于價值理性,網絡成為某些人掙錢、發泄的工具。校園內,部分大學生非理性地使用自由的網絡空間,語言低俗、赤裸、發泄情緒,不良的信息和語言暴力不斷。這些人沉迷于網絡,忽視家庭、學習責任,以自我為中心,其他“神馬(什么)都是浮云”,網絡交往缺乏應有的道德和社會責任感。功利主義的滲透,工具理性的推崇,嚴重影響和動搖著大學生的理想信念和道德的準則。忽視人的全面發展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將難以避免地帶來錯誤的做人模式,導致做人偏離正確的方向。“會做人”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必須加強對大學生進行人生價值觀和道德責任教育。[1](三)自由極大滿足心靈需求,模糊了權法關系網絡話語權的自由,極大地滿足了某些人的心靈需求,并無限夸大到處理一切事物活動和所有人事關系中,陷入一種放任的無法無德的自由境地。“人肉搜索”超越了道德底線。自由的異化,使人散失了完整健全的人格。由于現實中,網絡監控技術手段的相對落后,使得網絡語言暴力和各種侵權違法行為難以受到追究。思想容易被偏激和情緒化的言論所替代的大學生,心智尚未成熟,遇事缺乏深思熟慮,對社會生活中的錯誤思潮缺乏理性的辨別能力和批判能力,抵制能力不足,對損人利己等言行持無所謂態度,精神浮躁,不辯是非美丑。部分非理性的大學生認為“在網上做什么都可以毫無顧慮”,撒謊也是網絡人的話語權。他們不受道德約束,追求個人安樂,把在網絡上發泄和謾罵的快感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所謂“自由就是快樂”,“快樂就好”!在虛擬世界,傳統的道德約束力顯得極其微弱,網絡話語表現出極端地重個人權利和自由,輕道德法律和責任義務。自我受制于本我,校園網絡語言暴力與大學生的道德準則相悖,權法關系混淆。網絡自由與責任不對等,影響了教育對人的根本德性和全面發展的培養。伊壁鳩魯曾經說“:……我們的行動是自由的。這種自由就形成了是我們承受褒貶的責任。”[2]人的言行必須規范在法律的范圍內。
夯實思政教育基礎、提高思政課教學實效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人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和精神情操,承擔起人生存和發展的更高責任。在現代化過程中,西方國家曾經出現青年道德危機和社會混亂等問題,必須引起社會對現代性背景下人的生存方式和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反思和深醒。大學生功利思想日益嚴重,法律意識淡薄,社會責任感和道德觀念弱化,網絡語言表現出不同意識形態和思想文化的多元結構相互碰撞,并且非理性地向生活滲透等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首要任務是育人。教學必須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加強教學法研究,切實提高教學實效。(一)重建價值理性,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價值理性是通過調動理想,自我潛移默化地體現對人自身本質的導向作用。從人性論角度看,理性指人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與受這種思維能力所支配的人的理智、克制、自覺的能力和存在屬性。人的本質是人的自然屬性、社會屬性和精神屬性整合的統一體。我們要用馬克思主義的視野,結合價值理性和工具理性在社會發展中不均衡的現狀,重新審視和建構“價值理性”,使人的言行更加符合人的根本需要和社會發展要求的前瞻性的價值趨向,教導當代大學生做一個有社會價值的完整意義的社會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要注重研究大學生在網絡語言中所表現出來的思想傾向,運用馬克思關于人的價值理論,提高大學生對社會的批判能力包括自我批判能力。要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與大學生的生活實際、思想實際和現代性的悖論批評相聯系,使大學生成為網絡文化和文明的建設者、批判者,自覺抵制低俗落后的網絡文化,弘揚崇高的理想信念。教師應當了解和認識處在轉型期的焦慮心態和社會網絡語言環境對思政課教學的影響,求真求善,避免網絡語言暴力群體盲從現象的發生,最大限度地將理論知識通過教化轉變為學生自身的綜合素質和辨別能力,幫助他們實現自我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3](二)增強自律精神,注重人的發展與社會責任教育馬克思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指出:“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每個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會關系中,受社會制約,就必須具備有區別于動物的社會責任感。人在認識世界與改造自我的過程,展示了人的內在本質區別于動物的文明精神,代表著人類精神文明發展的趨勢。人的責任既是“內在的應當”、又是“外在的必須”。自律精神是權利良性彰顯的前提,是處理個人與他人在道德關系中重要條件之一。雖然人一出生,就不能選擇地處在一定的社會關系中。但是,做為社會關系實踐主體的人,其做人標準及所走的道路是可以選擇的。個人應當理性的規范自己,保持高度的道德自律,學會負責的生活。“作為確定的人,現實的人,你就有規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務,至于你是否意識到這一點,那是無所謂的。”[4]當今,部分大學生以個人主義為核心,為追求個人利益和幸福,放縱自由,自我滿足,這是錯誤的為人之道。高校思政課教學要用“人的發展”理論和“以人為本”為核心的科學發展觀,教導學生擯棄以個人為中心的價值觀,“學會做人、學會學習”。“發展是硬道理”,其中內涵著人的發展也是硬道理。思政課要注重對當代大學生主體價值活動的自控能力和規范原則教育,增強他們的自律意識和社會責任感,使他們自覺地把自己的責任同人的規定和時代的使命聯系起來,努力提高綜合素質,做國家有用之才,做社會歡迎之人。教育要轉變人才培養模式,注重培養具有完整責任品質的大學生,確保他們人生價值的實現與社會發展的需要相一致,“學會負責”地生存,實現人的全面發展。(三)凈化語言環境,正確處理權利與道德法律的關系個人的誠實和道德,是利益實現的重要保證。“道德之所以是道德,全在于具有知道自己履行了責任這樣一種意識。”[5]道德內涵著責任,規范著自由。我國法律明確規定:公民行使權利時,不得損害國家、集體、社會和其他公民的合法利益,否則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權利的實現必須在法律和道德的范圍內行使,言論自由權應當受到規范和限制。《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教學,應該加強大學生對道德認知的分析和審視,提高他們的守法守德意識。大學生要探索虛擬網絡的真實內核,自覺抵制網絡上的不良言行,凈化網絡語言環境,以揚棄的態度對待網絡文化,正確處理好權利實現與遵紀守法的關系,消除惡意攻擊他人人身權的網絡語言暴力,依法行使網絡話語權;要善于將理想與現實結合、批判與建構一致,使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規范,以合法的手段來實現自身的權利和需求。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合力營造和提升育人環境。教育是培養人的社會活動,是實現社會勞動力再生產和“社會化的人”再生產的重要環節。“致天下興衰在人才,成天下之才在教化,行教化之業在教師。”[6]在《〈晨鐘〉之使命》中,痛感當時負有教育培養青年一代的“老輩之不解青年心理,不與青年同情”,不能成為青年的良師益友。思政教師作為培養人才的專業隊伍,發揮時代性育人功能,其作用不言而喻。隨著網絡文化的不斷創新和發展及其對社會影響的不斷深入,必然給思想和行為處在一個動態變化階段的青年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帶來更難更新更多的課題。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有敬業精神,拼命求新學問,不斷進行理論研究和創新,安貧樂道,立足實踐。要充分利用網絡優勢,建立師生平等互動的網絡交流平臺,以積極健康的網絡文化消除影響對大學生理想信念的不利因素,將理論知識、價值觀念和行為規范以現代化的教育手段傳遞給學生,體現到各門課程教學實踐中,體現到學校的各項工作中。“知道為智、體道為德”。生活育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和實踐途徑。大學生要加強在社會實踐中感悟、體會,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升華為自身的德性與行為。高校要制定可行的大學生網絡行為準則,完善網絡監管機制,加強網絡道德約束力,使大學生的網絡行為有章可循。加強道德文化建設,合力打造育人平臺,積極營造健康、新型校園網絡文化和語言環境,消除網絡異化,全力培養能擔負起為國家富強而努力學習、能以國家民族興亡為己任的“有精神、有血氣、有魂、有膽之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