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類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4-24 16:26:06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教育學類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教育學類論文

教育學類課程改革論文

一、國家教師教育課程標準解讀

1.兒童為本

教師的教育對象是兒童,作為未來的教師要了解兒童、發現兒童、尊重兒童,兒童為本是“以人為本”在教育中的具體體現。兒童為本一方面要求教師要尊重兒童,保障每一個兒童的“學習權”,保障兒童的基本人權,另一方面要求教師要按照“兒童的天性率性發展”尊重兒童的身心發展特點,按照教育的科學規律去實施教育。這是重組教師教育課程內容的重要依據。

2.實踐取向

舊的教師教育課程方案存在著專業意識淡薄、忽視兒童價值、實踐環節薄弱以及培養與實踐脫節等問題[2]。國家教師教育課程標準明確要求強化教育實踐環節,加強師范生職業基本技能訓練。教師是反思性實踐者。教師工作是理論指導下的實踐活動,同時又是教師在復雜多變的實踐情境中通過實踐問題的解決和實踐經驗的反思,而形成自身的實踐智慧、發展教學風格的過程。教育實踐能力是教師專業成長的核心。因此,教師教育課程應當重視個人經驗,強化實踐意識,關注現實問題,把理論學習與實踐反思結合起來。

3.終身學習

查看全文

小學教育學類課程教學論文

一、加強小學教育專業文學類課程教學的迫切性

文學教育作為現代人文教育的一部分,它在培養學生特別是教育學專業的學生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之所以將小學教育專業與初等教育和學前教育分開,特別強調加強前者文學類課程教學的迫切性,其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兩點:

1.小學教育對象的獨特性和小學教育的關鍵性。相對于學前教育和中等教育,小學教育階段的教學任務更為繁重。因為小學階段一共有6年,孩子從6歲入學,一直到12歲畢業升初中,他們從一個懵懂、幼稚的兒童逐步成長成為一個青澀的少年,他們的性格、興趣、愛好,他們對外在世界的逐步認識與評判,這些都會在這關鍵性的六年時光內得到發展,除了家庭、社會之外,學校與老師在其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孩子進入小學后,他們對外在世界的認識會隨著他們的識字量、閱讀量以及人生經歷的增多而增多,他們對外在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知欲會越來越強,同時他們會根據自身的想法對外在的世界做出自己簡單的評判。如何在這一過程中,引導這些涉世未深的孩子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培養他們的認知事物能力、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審美能力,這些均需要小學教師具備有強大的知識容量和濃厚的責任意識,需要小學教師付出更多的耐心、愛心和熱心。“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和“學高為師,身正為范”,這些名言警句從一個共同的層面強調了豐富的學識、高尚的人格、開闊的視野、敏銳的思維等美好品質對于一名教育工作者的重要性。特別是對于一名小學教師而言,他更是應該具備以上種種優良品格。試想一個人格不健全、審美能力低下、思想境界不開闊的人又如何能作好孩子們的引路人?在當下消費主義大行其道,物欲橫流、道德淪喪的時代,孩子們的思想極容易受到不良社會現象的影響。在這樣一個利益至上、夢想被無情粉碎的時代,如何引導孩子們去求真、求善、求美,是每一個教師肩負的重任,可以說,當今的小學教師乃至于大學教師都肩負著前所未有的對學生進行有效人文教育的重任,相比于中學和大學教師而言,小學教師身上的擔子更重。

2.現有的小學教育本科專業文學類課程教學存在著嚴重的不足。“文學就是做夢。因為有了這個夢,單調的生活將變得復雜,窄小的心靈將變得廣闊。文學鼓勵我們用別人的故事來補充自己的生活經歷,也鼓勵我們用別人的體驗來擴展自己的精神邊界———每一次閱讀,我們仿佛都是在造訪自己的另一種人生,甚至,閱讀還可以使我們經歷別人的人生,分享別人的傷感。”[2]無論是中國古典文學還是現代文學,無論是中國文學還是外國文學,無論是成人文學還是兒童文學,它們實際上都具有開闊人的視野與增長人的見識、拓展人的思想與精神邊界等作用。在小學教育專業的學生中開設文學類課程,這既是專業教育的需要,更是素質教育和審美教育的需要。兩千年以前,孔子曾言:“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孔子對文學的審美功能、認知功能和社會功能的發現和重視為后代的文學教育和文學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理論支撐。我們今天的大學教學不僅要從孔子的教育觀上吸取經驗,更是要在具體行動上加強對大學生特別是教育學專業學生的文學教育。只可惜,現在很多大學開設的小學教育本科專業根本不重視文學類課程教學。筆者隨機抽查了十所學校的小學教育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居然發現有個別學校沒有開設任何文學類課程。而在另外九所學校當中,我們發現它們開設的文學類課程卻各不相同,自由度非常大。在這九所學校中,它們開設的文學類課程比較集中于兒童文學、古典詩文欣賞、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代文學、外國文學、古典文學作品選讀、現(當)代文學作品選讀等七門主干課程,其中兒童文學這門課程的開設較為普遍,而后幾門課程的開設在不同的學校情況各不相同。每所學校基本上開設了兩門及兩門以上的文學類課程,除了兒童文學之外,它們在“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代文學”、“外國文學”三門課程的設置上存在著一定差異,課程的安排、課程的性質、課時的多少各不相同,在它們之中似乎很難找到一個相通點。例如,在“中國古代文學”的課程教學時間的安排上它們存在的差異比較大。寧波大學、南京曉莊學院比較重視這門課程的教學,其課程學分均為6分,湖北理工學院沒有開設“中國古代文學”這門課程,取而代之的是“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讀”,分三階段進行教學,共6學分。對于“外國文學”這門課程,各個學校似乎不大看重,除了湖北師范學院開設了“外國文學”這門課程之外,其他學校均沒有開設這門課程。另外,重理論輕實踐,也是現有高校小學教育本科專業文學類課程教學存在著的不足。小學教育本科專業培養的是綜合性較強的實用型教育人才,學生在學習期間不僅要養成良好的人格素養、具備科學的教育理念,同樣還應該有著較為寬厚的文化基礎。因而在制定相關人才培養方案的時候,一定得注意各類文學、藝術等課程教學方式的合理安排。而在所抽查的幾所學校當中,大部分學校的相關課程教學方式均為理論教學,它們的課程教學基本上是通過講授的方式去完成,而缺乏對學生進行必要的文學閱讀、鑒賞能力的培養和訓練。對于學生而言,進行有效的文學品讀、欣賞,既可提升學生的知識容量、擴展他們的閱讀視野,同時還可在討論的過程中提升學生的閱讀和分析問題的能力。雖然有幾所學校開設了“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讀”或“古典詩詞鑒賞”、“文學鑒賞”類課程,可它們對學生文學品讀與鑒賞的實際訓練并未做硬性規定。從這些現狀均可看出相關學校對該專業文學類課程教學認識上的不足和重視力度的不夠。

二、小學教育本科專業文學類課程教學的科學設置

鑒于目前部分高校小學教育本科專業在文學類課程教學上存在著的不足,要改變這種不良的教學現狀,要求相關的教學部門重新認識文學教育的強大功能,要求他們在具體的人才培養方案的設置上做出變革,在相關課程教學上也應該做出具體、詳細的安排。總而言之,相關教學部門可從以下兩個層面著手進行教學變革,進而使現有的這種不良教學現狀得到改善。

查看全文

碩士學位高等教育學論文

[摘要]文章通過對近三年32個高等教育學碩士點的1178篇學位論文選題的分析,得知選題集中在高等學校課程與教學、高等學校內部管理、國際與比較高等教育等領域,論文選題從學科理論轉向問題實踐,認為高等教育學碩士學位論文選題應注意問題意識與創新性、信息對稱與價值性、導師指導與時效性。

[關鍵詞]高等教育學專業;碩士學位;論文選題

一、選題緣由及樣本選取

自1983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頒布《研究生學科(專業)目錄》起,高等教育學作為教育學二級學科,正式建立了學位點[1]。從廈門大學1984年正式開始招收高等教育學專業的碩士研究生至今已有35年,其間,高等教育學專業的碩士研究生作為高等教育學研究領域活躍的一支重要力量,每年都會有一定數量的學位論文產出,其中一些成果具有較高的理論價值和應用價值,顯現出當前高等教育領域學科研究的繁榮。對近三年的研究成果進行統計與分析,不僅有助于較為全面地反映高等教育學碩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與學術水平,也能把握高等教育學的學科研究的前沿和發展趨勢,為深入研究提供參考。

二、選題概述及分析

(一)選題概況。以CNKI“中國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作為檢索數據主要來源,設置關鍵詞“高等教育學”,檢索時間段為2016年~2018年,選定“碩士學位論文”選項。經仔細篩選去除重復的論文篇數后,檢索出全國在該時間段內共有32所上傳高等教育學專業碩士學位論文的高等學校,共計1181篇碩士學位論文,由于數據庫的原因,輸出結果不齊全,有效樣本為1178篇,具體情況如下頁表1所示。(二)研究領域。對于高等教育這一研究領域而言,當前國內外學術界仍缺乏一套公認可信的范式。文中所用的高等教育研究領域分類,是基于別敦榮教授[2]、李均教授[3]等多位學者的分類方法,綜合分類后作出的界定,包括高等教育基本理論、高等教育體制與結構、高等教育課程與教學、高等教育內部治理、高等教育外部治理等18個領域,據此得出表2。從表2看,可將18類選題分為四個方陣。第一方陣主要包括課程與教學、內部管理、國際與比較高等教育,都在100篇以上,比例均超過10%;第二方陣為學位與研究生教育、高等教育體制與結構、高等學校德育、教師教育、考試招生與就業、高等教育基本理論,都超過60篇,比例在5%至9%之間;第三方陣為高等教育史、高等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經濟與財政,篇數均超過20篇,比例在2%至4%之間;第四方陣為民辦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政策與法律、成人高等教育、非高等教育選題、高等教育學科建設以及其他選題等6類,比例均低于2%。(三)分析與討論。從論文研究主題類別分布來看,2016~2018年,我國高等教育學碩士學位論文選題相對集中的研究主題分布在第一方陣的高等教育課程與教學、高等教育內部管理、國際與比較高等教育3個主題類別中。這3個主題的學位論文量在整個學位論文總量中占比接近50,說明這3個主題是近3年我國高等教育學碩士研究生比較重視的研究領域,是研究的主流;而第二方陣的學位與研究生教育、高等教育體制與結構、高等學校德育、教師教育、考試招生與就業、高等教育基本理論等幾大主題研究成果也相對比較豐富;但在第三方陣和第四方陣中,高等教育史、高等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經濟與財政、民辦高等教育、非高等教育選題、成人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學科建設等主題的研究相對薄弱。此外,從選題的另一種層面上說,其中不少篇幅對各科類高等教育(如高等工程教育、高等師范教育、高等職業教育、醫學教育等)也給予了一定關注。1.第一方陣分析。高等教育課程與教學這一主題的學位論文所占比例最大(為17.23%),說明這一重要領域受到了高等教育學碩士生的重視。在高等教育學的發展與改革中,教學管理與質量保障、教學理論、學科與課程建設、教學評估與評價、本科生和研究生學習、各學科教學也受到不少碩士研究生的重視。需要說明的一點是,高等職業教育、學位與研究生教育、民辦高等教育這三個選題領域中,共有7篇論文是研究課程與教學方向的。據此可知,在高等教育學碩士點中,以“教學改革”為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與關鍵已是不爭的發展趨勢。高等學校內部管理領域的研究論文共189篇,在近三年的高等教育學碩士學位論文選題分布中排名第二。經分析,其中教師管理和教師隊伍建設、學生管理、高等學校管理理論、科研與學術管理等方面都受到了高等教育學碩士研究生的關注和重視。對這一主題進行總結,可以使我們更清楚地認識到:研究選題集中在現代大學制度、學術權力與學術自由、內部治理結構等方面。高等教育的改革離不開地區間、國際間的比較。從這三年來我國高等教育學碩士生研究的選題看,有關國際與比較高等教育的學位論文占到了10.35%,表明介紹國外高等教育的文章近三年在逐漸增加。中國高等教育學科始終持一種開放的姿態,注重借鑒國外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的經驗。2.第二方陣分析。自1999年我國研究生邁開擴招的步伐起,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便逐漸受到學界的關注。近年來,全國研究生招生規模一直在不斷擴張。高等教育學碩士研究生對學位與研究生教育方面的研究篇幅雖然不占主流,但也逐漸引起了關注,其選題主要涉及到研究生培養模式、研究生教育質量、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研究生導師、研究生招生,還有關于研究生的科研創新能力、學術誠信、就業問題等。高等教育體制與結構在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中,體制與結構是一個關鍵環節,有宏觀、微觀兩個方面。在所分析的學位論文選題中,研究的問題有:關于層次結構、布局結構的研究;關于招生制度、教育政策法規(例如免費師范生政策)的研究;關于高等教育結構優化的研究;關于高等教育全球化、國家化的研究;關于教育評估、高校目標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研究;關于后勤管理、學院制管理的研究等。高等教育德育論文,近三年選題篇數近90篇,在整個高等教育學碩士學位論文選題中占比7.39%。經分析發現,高等教育德育這一主題的研究熱點相對其他領域較分散,其中有17篇為德育理論研究選題,除此之外,其他集中在當前的高校德育實踐問題研究、德育隊伍建設兩個領域。另由于“互聯網+”浪潮的影響,相關網絡德育問題研究也相對較熱門。近三年間,關于教師教育與教師發展主題的學位論文比例是6.28%。從其研究主題上看,有關教師的專業化、教師聘任、教師流動、教師繼續教育、教師評價、教師培養、新教師的入職培訓、教師職稱評聘、教師教學等方面問題的研究受到了高等教育學碩士生一定程度上的重視。高等教育改革需要高等教育理論研究,高等教育理論研究推動高等教育改革。隨著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高等教育基本理論研究的重要性與必要性越來越為學者們所認識。從上述表格中統計的數據上看,理論方面的研究基本圍繞高等教育中的科學主義取向、德育過程問題研究、通才教育、專業設置研究、人才培養目標、大學理念、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的問題,作為高等教育學碩士研究生,對高等教育理論工作仍要進行艱苦地探索和不懈地鉆研。3.第三方陣分析。第三方陣的選題中,相對而言,高等教育史、高等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經濟與財政等三個領域所占總數比例不大,但隨著當前“雙一流”和高等教育強國建設的浪潮,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步伐不斷深入,此方陣中相關選題的數量與關注熱點的范圍持續擴寬。高等教育史這一主題的研究主要涉及高等教育家的思想和高等教育制度史料的研究,共42篇,占的比例不多,“論從史出”高等教育學碩士生應注重考察高等教育發展歷史,并從中獲得啟示和論據。高等職業教育研究論文占比不多,僅30余篇,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在其中是研究的重點。此外,高職發展政策和師資隊伍建設也受到碩士研究生們的一定關注。自20世紀80年代,教育經濟學引入我國以來,高等教育經濟研究發展最為迅速,進而有了高等教育經濟與財政這門分支學科,主要是對高等教育投資與效益的研究。雖然近三年這方面的碩士學位論文選題并不太多,但涉及面廣,高等教育財政、高等教育投資、高等教育產業化、人力資本、教育投資效率研究、高等教育中的規模經濟與范圍經濟、高等教育個人需求、高校負債經營等問題,都是從高等教育經濟學角度進行研究的。4.第四方陣分析。第四方陣共包括6類選題。高等教育學既是一個專門的研究領域,也是一門尚未成熟的學科。高等教育學學科建設不只是指高等教育學一門學科,也包括各個分支學科群的建設問題。而近三年高等教育學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卻并未將高等教育學學科建設問題作為重要問題給予關注。出現這一情況的原因可能是因為高等教育學碩士生的理論功底不夠深厚,對高等教育學性質、對象、體系、方法等基本理論問題進行深入探討時顯得力不從心。綜上可知,2016~2018三年間,高等教育碩士論文的選題多數集中于豐富多彩的實際問題研究領域。從第四方陣中的民辦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政策與法律、成人高等教育等選題備受冷落的情況來看,這些重要領域選題仍未引起高等教育學碩士研究生的足夠重視。需要特別說明的一點,在1178篇樣本學位論文中,存在12篇非高等教育選題的學位論文(占比1.02%)。這表明近三年來,部分高等教育學專業碩士學位論文的關注領域在逐漸擴大,并不局限于高等教育問題,研究范圍還包括基礎教育、教育基本原理、教育史、教育研究方法等領域。除此之外,還有19篇為研究教育領域之外的其他選題(占比為1.61%),如《穿越“次元壁”———大學動漫文化現狀調查與策略研究》《河北省大學生消費現狀及理性引導研究》等。

查看全文

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研究

音樂是人類重要的藝術形式,也是人類教育的基本要素。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西方國家,音樂教育自古以來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它對于人的智慧開發、情感培養和道德教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隨著素質教育大旗的拉起,我國越來越強調教育應該向個性化、多元化的模式發展,應當把有利于培育學生個性修養和獨立思考的教育資源引入國民教育,音樂教育獲得前所未有的重視。然而,目前人們對音樂教育的作用和操作都缺乏合理、系統認知。大家通常將音樂教育視為單純樂理知識的教授,甚至簡單的等同于學習唱歌,習得一門樂器演練技巧等,從而沒有針對音樂教育的基本原理、教育方法等基礎性問題進行專門的探討和研究。在此背景下,由任志宏、張昆編著的《音樂教育學研究方法》(知識產權出版社,2017年版)對于音樂教育的地位、意義、作用,尤其是對音樂教育的方法進行系統而專業的思考和探索。該書的研究成果對于從事音樂教育研究和音樂教育事業的人士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指導意義。該書具有以下三點特色:

一、準確把握音樂教育研究的內在本質和多元特征

音樂教育研究是該書的中心議題。該書開篇便系統闡述了音樂教育研究的本質和特征。首先,該書站位于繼承與創新的交接點闡述音樂教育學研究的范圍。該書引用權威名家和經典著述的論述,廓清音樂學和教育學的學科內涵與外延,并在此基礎上清楚闡明音樂教育學與它們之間的聯系和區別,突出此門學科的歷史傳承性和學術創新性,不僅明晰了音樂教育學的研究范圍,而且強調音樂教育學的全新眼界和姿態。其次,該書結合我國音樂教育現狀指明音樂教育學研究的價值。該書從理論和實踐兩個層面闡述了音樂教育學研究對于音樂教育科學規范化的建設意義;結合我國音樂教育的機制和形式,從音樂教師的積累與拓展和音樂教材的完善兩個方面,指明音樂教育學研究對于完善學科建設的推動性意義;結合音樂教育的多元性特征,從構建音樂教師的雙重身份的必要性出發,闡述音樂教育學研究對培育音樂教師隊伍的長遠性意義。最后,該書從多維的視角點明音樂教育學研究重點的多元性特征。該書著眼于理論和實踐兩個層面,對音樂教育學研究的研究重點予以清晰標示。就研究領域的性質而言,該書強調理論性、實踐性和綜合性研究在重難點把控上的相關性和差異性,并就研究范圍的廣義方面和狹義方面,闡述音樂教育研究的側重點。不僅如此,該書還從哲學與科學的不同視角以及定性和定量的不同研究方法出發,廓清音樂教育研究重點的多元性和變化性。

二、全面展現多樣化音樂教育研究方法和操作要點

該書深入探索了音樂教育研究的方法論體系,一方面從宏觀層面指出音樂教育研究定性與定量研究的雙重性特征;另一方面從微觀層面展現音樂教育研究的多樣化特征。該書根據事物的質量特征,以認清事物的固有屬性為目的,主張將基于自然主義和闡釋主義的方法論引入音樂教育研究,通過強化研究者與研究對象的雙向交互作用,達到對音樂的內在機理和規律的整體性理解。同時,該書強調在對事物進行定性研究時,應避免研究人員現有的文化價值偏見,避免先入為主,片面或歪曲對象的真理。該書以科學嚴謹的態度將音樂教育研究與定量分析的方法結合起來,全面論述定量研究的含義、用途和局限性,并重點介紹了音樂教育研究中定量分析的過程和方法,尤其是對定量分析的綜合方法做了一定介紹,進一步刷新了人們對音樂教育研究定量分析的認識。此外,該書從微觀層面,從多維度、多層次的角度具體講解了音樂教育研究中的各種方法。首先,就定性研究而言,該書介紹了包括文獻研究法、調查法、個案研究法、歷史研究法等在內的九大方法。每種方法的講解做到了言簡意賅、準確具體,既澄清了方法的機理和原則,也列舉了大量的案例,說明每一方法的具體操作方式、步驟和流程,可謂系統而全備。其次,就定量研究而言,該書著重介紹了問卷調查研究、比較研究、教育統計和混合研究四大方法。圍繞每一方法,不僅從總體層面指明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核心要領,而且從具體層面剖析它們的優勢和局限,詳細介紹其設計原則、應用原則、使用目的和使用步驟等。

三、系統剖析音樂教育學專業論文撰寫要領

查看全文

教育學研究論文標題結構

1.引言

這些研究大都關注標題的語言特征,未涉及標題的信息結構。有關教育學期刊論文標題的研究并不多見,而且語言使用也處于不斷變化之中,互聯網和計算機的廣泛使用也影響了標題的寫作和傳播。本文擬以4本權威教育學期刊論文標題為研究對象,探討最近5年來教育學期刊論文標題的特征和變化,具體研究問題為:①論文標題長度是多少;②論文標題信息單元及結構是什么。

2.研究方法

2.1語料來源。本文所選的語料均來自2010—2014年的原創性研究論文標題,《學習與指導》(Learm_r^awdin燈,簡稱LJ)228篇,《美國教育研究》(AwericawJowrwaZ,簡稱A£i?L)186篇,《教育研究者》(EdMcaticmd,簡稱£J?)126篇,《科學教學研究》(/owrmiZo/J?以earc/iinScienceTVacAiTzg,簡稱JJ?ST)235篇,共計775篇。這4本期刊都是SSCI檢索,影響因子在2.5以上,屬于教育學旗艦性期刊。其中,2010年論文161篇,2011年153篇,2012年147篇,2013年165篇,2014年149篇。2.2分析框架。論文標題的長度用單詞數表示。本文采用GeSUato(2008)的方法計算單詞數。縮略詞(如NCLB、VASI、L2等)和不加連字符的合成詞(如Lifecourse、CareerStart等)算作一個單詞。對于加了連字符的合成詞,根據句法-詞法的標準,如果其中的一個成分只是黏著詞素,則只算一個單詞(如Inter-Letter、Micro-Evolution、Dis-Identification等);如果兩個都是獨立的意義單位,則算兩個單詞(如Domain-Specific、Discrete*Time、Peer-Led等)。標題的信息單元指標題的組成部分。單信息單元標題即一段式標題,中間沒有標點符號,可以是短語,也可以是句子(以下稱作“單標題”)。雙信息單元標題即兩段式標題,中間用冒號、破折號或問號等標點符號隔開兩個短語或句子(以下稱作“復合標題”)。三信息單元即三段式標題(本語料僅有2例,歸入復合標題)。例子如下:例l:SocialEffectsofCollaborativeLearninginPrimarySchools(LJ,單標題)例2:TheEconomicEffectofEducationinanInformationTechnology-PenetratingEconomy:EvidenceFromHongKong(Ei?,復合標題)例3:Big-Fish-Little-PondEffectiGeneralizabilityandModeration—TwoSidesoftheSameCoin(AElU,三段式標題)關于信息結構,即信息單元之間的語義關系,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分類方案。HamP_Lyons(1987)認為標題由主題、核心、評論、觀點組成^Swales、Feak(l994)將復合標題分為4類:“問題-解決方案”“一般-具體”“主題-方法”及“主要-次要”,但是“主要?次要”型標題與“一般-具體”型標題不容易區分,而且有重合。Anthony(2001)根據對計算機科學研究論文標題的研究,將正副標題的關系分為5類:“命名-描述”“描述_命名”“主題-描述”“主題-范圍”及“主題-方法”。本研究中未發現“命名-描述”“描述_命名”這兩類,研究論文的標題與學科有一定的關系(S〇ler,2007)。GeSuat〇(2008)區分了5種最主要的語義關系:“一般-具體”“主題-方法”“主題-方法+背景,,“主題-背景”與“具體一般”。但是,Gesuat〇(2008)對“一般-具體”型標題定義太籠統(占到期刊論文復合標題的57.3%),另外,“背景”部分只是對研究對象的進一步細化,而且這兩種類型有重合,不易區分。綜合前人的研究,并結合本語料的特點,本文將標題的信息結構分為5類:第一類為“一般-具體”型,前半部分為主題,后半部分對主題進行詳細說明或擴展,冒號或分號比較靠前;第二類為“研究內容-研究對象”型,前半部分已是比較完整的標題,為了突出重點,后半部分對研究對象進行聚焦,強調學生層次、具體能力、學習科目、研究場景、研究時期等,冒號或分號比較靠后;第三類為“研究內容-研究方法”型,前半部分為比較完整的標題,后半部分強調所運用的研究理論或方法;第四類為“主題-觀點”型,前半部分為研究主題,后半部分提出觀點或看法,有時觀點也以疑問形式提出,也可能是“觀點-主題”型;第五類為“引言-研究內容”型,前半部分引用研究對象或其他著作的話語,對主題進行提示,后半部分是完整的標題。

3.研究結果和討論

3.1長度。從表1可知,各論文標題之間長度變化很大。最長的由37個單詞構成,如“TheDevelopmentofCognitive,Language,andCulturalSkillsfromAge3to6:AComparisonbetweenChildrenofTurkishOriginandChildrenofNative-BornGermanParentsandtheRoleofImmigrantParents’AcculturationtotheReceivingSociety”(AEJ?J);最短的僅為4個單詞,如“FramingEvolutionDiscussionIntellectuallyYJ^ST),平均值為13.44。這個研究結果與前人的研究不盡相同。Anth〇ny(2001)的語料是IEEE計算機協會6本期刊研究論文的600個標題,發表于1997—1998年間,論文標題平均長度是7.9個單詞。Haggan(2004)選取了發表于1997—2000年間124本期刊的751個標題,語言學標題平均長度為8.8個單詞,文學為9.4個單詞,自然科學為13.8個單詞。Soler(2007)對發表于1996—2002年間6個學科480篇研究論文和90篇述評論文的標題進行了統計。社會科學如語言學、人類學和心理學的研究論文標題平均長度分別是7.89、12,06、12.63,而自然科學如生物學、醫學和生物化學的標題平均長度為15.33、15.48、14.15,而述評論文標題長度明顯短于研究論文,社會科學分別為5.46、6.66、10.53,自然科學分別為7.60、10.73、8.73。標題長度計算方法不是本語料標題偏長的原因。上面3位學者未說明單詞的計算方法,可能將帶連字符、具有獨立意義的合成詞算成一個單詞,而本文則算成兩個單詞。但是,這類合成詞極少,不影響統計結果。標題的跨學科差異可能導致本語料標題偏長。Fahnest〇Ck、SeC〇r(1988)認為,自然科學論文的修辭功能在于分門別類、陳述事實、追述原因,而文學在于陳述價值觀念。科學和文學分別處于學術論文這種體裁的兩端。教育學論文涉及描述事實、解釋原因、陳述觀念,兼具科學性和人文性,但日益偏重科學性,因而更加接近科學論文范式,標題長度偏長。語料選取的時間對標題的長度有一定影響。這3位學者都是針對2005年前論文的標題,而本研究針對的是2010—2014年間的論文。由于研究的深人和細化,同一研究主題下因研究對象的年齡、性別、家庭背景、認知、情感、能力不同,研究結果可能不同。論文標題要盡可能細化研究對象和研究范疇,包含更多信息,因而導致標題不斷變長。標題的信息結構對標題的長度也有一定影響。S〇ler(2007)發現,人類學、心理學和語言學3個學科的原創論文中,復合式標題的出現率分別為41%、37%和31%,而本語料的復合標題占58.06%(見下文統計),復合標題平均長度為17個單詞,而單標題僅為11個單詞。也許髙比率的復合標題導致本語料標題偏長。3.2信息單元。從表2可以看到,復合標M占到了58.06%,成為標題的常見形式。這種標題結構簡潔、緊湊,表意明確,深受英美學者喜歡。(王英格,1993)本研究復合標題的比例顯著髙于Haggan(2004)、Soler(2007)和GesUato(2008)的研究結果。也許在統計方法上有些許差異,如復合標題中可能含有兩個獨立的句子,或者由一個句子和一個短語構成,Haggan(2004)將這樣的標題既算作句子標題又算作復合標題,而Soler(2007)沒有特別說明,可能將這類復合標題只算作句子標題。GeSUat〇(2008)以信息為單元考察標題的句法結構更為科學。另外一個可能的解釋是復合標題呈現上升趨勢。在1880—1980年的100年間,教育學、心理學和文學批評的論文標題中含有冒號的標題的比例不斷增加(Dillon,1982)。姚克勤、姜亞軍(2010)對應用語言學期刊論文標題的研究表明,2000—2009年間復合標題高達57%,是過去40多年間唯一呈現上升趨勢的類型。按照Dillon(1982)的解釋,復合標題份額的增加是學術研究不斷深人的結果,因為這樣的標題在邏輯和語法關系上更復雜。3.3信息結構。表3展現了復合標題的信息結構,頻率少于5的未列入。“一般-具體”型標題比重較大,占32.44%。Lester(2011)建議科技論文標題中使用冒號,先提出一個寬泛的論題,表明研究領域,然后再對這個論題進行解釋說明,使研究內容具體化(見例4)。這個細化過程可以幫助讀者進行論文定位,快速判斷該論文是否和他的研究相關,是否要進一步閱讀。同時研究內容-研究對象”型標題也比較普遍,占22.67%,另有26個(5.78%)標題后半部分除了強調研究方法或觀點,也強調了研究對象。這類標題對研究對象進行精確描述,有利于“小題大做”,深刻挖掘,還可以凸顯研究的新穎性和嚴謹性(見例5和例8)。研究方法也是復合標題中的一個重要信息單元,21%(95個)的復合標題突出了研究方法,如例6。這表明研究方法日益受到學者重視,“個人感想式”文章已遭冷落。標題中包含科學的、新穎的研究方法,如“AMultilevelSurvey”“AFieldTrial”“AComparison”“ALongitudinalPerspective”等,可以從一個新的角度研究“老問題”,做出全新的闡釋。這類標題容易吸引審稿人及讀者注意,因為流行方法和理論是大家關注的重點。另外,16%(72個)的復合標題涉及論文的核心思想,或明知故問,如例8;或直接陳述,如例9。這類標題不僅高度概括了論文主題,還表明了作者的立場和態度,簡潔明了;盡管以復合標題的形式出現,但仍具備陳述句和疑問句的修辭功能。少部分復合標題(5.33%)以引言形式導出,對研究主題進行提示(如例10),或例證。如果將引言去掉,標題信息是完整的。創造性地使用引言,可以吸引讀者的注意,激發他們的好奇心,敦促他們尋找引言和研究內容之間的關聯。這類標題含蓄、雅致,文學類論文中使用較多(Haggan,2〇〇4)。

查看全文

會計畢業論文寫作指導

會計畢業論文

一、撰寫畢業論文的目的及意義

撰寫畢業論文是高等學校學生在校學習期間的最后一個教學環節,也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理論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重要環節之-。

通過撰寫畢業論文,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經濟管理科學、財務管理理論、會計及審計理論和方法,獨立分析解決企業事業行政單位財務管理與會計核算問題的初步能力;通過撰寫畢業論文,可以鞏固和深化所學專業理論和相關學科知識;通過撰寫畢業論文,培養學生樹立理論聯系實際的工作作風,培養學生初步掌握獨立調查研究企業財務管理實際問題的技能,初步掌握解決企業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會計核算、審計等方面問題的方法步驟;通過撰寫畢業論文,檢查學生對所學專業理論知識理解程度和運用能力。

二、撰寫畢業論文程序

撰寫畢業論文按以下步驟進行:

查看全文

特校視障教育研究論文

一、研究背景

新時期以來,我國特殊教育事業加速發展,包括視障學生在內的各類殘疾兒童的受教育權得到了更好的保障,特殊教育學校改革不斷深入。然而,隨著時代的進步,視障學校面臨的問題也越來越復雜。盲校生源發生巨大變化。一直以來,盲校主要招收有視力障礙的學生,其中既包括有一定參與視力的學生也有全盲的學生。因此,各地盲校針對生源現狀開發了一些卓有特色的校本教材,有效提升了教學質量,形成了相對穩定的視障教育型態。然而近年來隨著醫學的不斷發展,包括視力障礙兒童在內的出生率得到了顯著控制。據教育部近5年統計公報顯示,全國在校視力殘疾學生人數總體上呈顯著的遞減趨勢,分別為2012年的4.09萬人、2013年的4.01萬人、2014年的3.41萬人、2015年的3.67萬人、2016年的3.61萬人。[1]純粹的低視力殘余視力較好的學生更多地進入普通學校就讀,而到特殊教育學校就讀的視障學生往往是基本沒有殘余視力的低視生,或者更多的是先天性或后天性的全盲學生;同時,視障之外兼有智力障礙、聽力障礙、情緒障礙、行為障礙等多重障礙學生成為很多特殊教育學校的主要生源。生源的變化給視障教育帶來的問題是結構性的、根本性的,倒逼視障教育學校和視障教育研究者必須盡快研究、落實更適合當前生源現狀的教育教學結構體系,完善視障教育保障機制,提升視障教育質量。盲校課程教學亟須順應時展趨勢盡快實現變革。目前,很多一線盲校仍在沿用舊版的盲校教材,很多教學內容已經完全跟不上時代的發展潮流。例如,教材中還有“煤油燈”這樣的內容,很多盲生對此一無所知,教學很難順利開展;與此同時,當前社會中的一些最新、最流行的生活化的內容,如,微信朋友圈、微課程、翻轉課堂等,卻只是在很少的學校的部分教師中進行個別性的嘗試,在教材開發、教學內容選擇等方面卻難有系統性全局性的變革。即使部分地區盲校開發了多種多樣的校本教材,但其適應性和科學性如何,仍未得到全面的研究和驗證。2016年底國家頒布了盲校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為下一階段我國盲教育的健康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是目前配套的盲校教材還在研制之中,盲校課程的改革與優化仍是當前視障教育發展最迫切的問題。盲校教師的專業性仍亟待提高。視障教育的專業性非常強,對視障教育教師的專業能力要求非常高。根據《特殊教育教師專業標準》,從業教師不光需要掌握最基本的盲文知識和應用能力,對現行盲文和雙拼盲文的優劣要有深入的了解,在課堂教學中能從學生特點和教學需要出發適當選擇,更要“了解學生身心發展的特殊性與普遍性規律,掌握學生殘疾類型、原因、程度、發展水平、發展速度等方面的個體差異及教育的策略和方法”,[2]對學生的視障程度、致盲原因等要充分了解,還要懂得并能夠開展障礙評估、了解康復訓練的基本知識與方法、合理利用資源制作教輔具、根據每一名視障學生的不同實際能力制訂個別化學習計劃等多類型、高要求、專業性強的要求。然而目前很多盲校中,教師多由普校轉崗而來,特殊教育專科畢業的學生,特別是視障教育專業畢業的學生從事視障教育的占所有視障教育教師的比例仍偏低。對于在職教師的職后培訓也多為理論性、短期性的片段式培訓,而專題性、系統性的常態化培訓目前非常少見。面對視障教育亦呈現蓬勃發展的態勢,出現了許多新的研究領域和研究成果,與此同時,視障教育研究存在的諸多問題也在不斷凸顯。鑒于此,筆者嘗試對現階段我國視障教育研究的進展情況及存在的問題作一梳理和分析,以期能為提升我國視障教育研究水平提供參考與借鑒。

二、研究現狀

(一)研究方法構建。本文選擇2011年至2016年正式發行的期刊中有關視障教育的論文進行量化分析,以“視障教育”“盲教育”“盲童”“盲校”“低視力”等為關鍵詞,在CNKI中國學術期刊全文數據庫中檢索,依據題名、作者、作者單位、關鍵詞和中文摘要等5項基本信息剔除重復項,共檢索得到論文529篇,涉及87種期刊。對所得數據利用電子表格進行統計分析。對樣本進行研究方法和研究領域兩個維度的分析。研究方法維度包括分析法、實驗法、文獻法、歷史法、比較法、調查法、統計法、個案研究法和其他方法等9大類。其中,將以量化分析為主的調查法、統計法和實驗法確定為實證研究法,其他方法則為以思辨為主的定性研究法。通過對近5年視障教育研究論文的研究方法這一維度的分析,全面了解當前視障教育工作者的研究現狀。同時,對近5年視障教育研究論文進行研究領域維度的分析,深度了解當前視障教育研究內涵范疇。研究領域界定為:宏觀策略類、基礎理論類和微觀應用類等三類。宏觀策略類主要針對視障教育宏觀層面的發展策略,如,國家關于視障教育的方針政策、有視障教育有關的特殊教育、普通教育重要政策等。基礎理論類主要針對視障教育理論研究層面的研究,如,關于盲校課程的理論研究、對相關教育理論與視障教育的相關性研究等。微觀應用類主要針對視障教育發展中微觀層面的應用問題,如,教學法、教師專業發展策略、學校特色發展經驗等。(二)數據統計分析。根據研究方法使用頻數的降序排列,近5年視障教育論文所運用的研究方法依次為分析法、調查法、文獻法、實驗法、歷史法、統計法、比較法以及個案研究法。其中,分析法最為常見,達432次,占81.66%;其次是調查法,占7.56%。按照質性研究和量性研究方法分類,主要采用質性研究方法的論文所占比例為91.68%,采用量性研究方法的論文所占比例為8.32%。[3]根據研究領域的數量降序排列,2011年至2016年視障教育論文所涉及的研究領域頻數最高的是微觀應用類(72.98%),其次是基礎理論類(21.36%),宏觀策略類研究所占比例最小(5.66%)。(三)研究特點分析。1.實證研究不足,科研形式單一。采取量性研究的方法體系,開展實證研究,這是一種符合科學研究標準體系的系統化工程。這種方法下,通過翔實的數據和足夠的實例,能夠充分地發掘淺層表象下隱藏的問題,提供更為深入細致的研究結論。統計顯示,采用量性研究方法的論文所占比例僅為8.32%,尚不足1/10。也就是說,目前針對視障教育開展的研究論文中,極少有取嚴格的量性研究的方法體系,而更多的論文主要是經驗性的質性研究,多從印象、感受出發,缺乏科學性。在這些量性研究中,主要研究者均集中于各高校,一線特校教師開展量性研究的屈指可數。2.研究視野狹窄,缺乏跨學科整合。視障教育研究的領域主要包括宏觀策略、基礎理論和微觀應用3大類,然而不論是哪一種,均主要集中于視障教育內部,對與視障教育關聯度緊密的視力科學、視障醫學矯治、心理學、社會性等,缺乏深度整合。對于在盲校教育教學中如何跳出視障教育的狹小范圍,融入普通教育乃至醫學、心理學、社會學、信息技術等跨學科知識內容,目前只是偶有涉及,還沒有成為主流。基于盲校生源的變化,這邊問題更加凸顯:傳統的視障教育對象,其智商、心理、行為方面均與普通人群沒有太大的差異,然而隨著障礙程度的加深、多重重度障礙學生的入學,跨學科研究變成必不可少的一環。3.研究多為單兵作戰,跨區域、跨校合作不足。從目前我國特殊教育整體情況來看,視障教育的體量最小,基本模式為“區縣辦培智教育、市辦聾教育、省辦盲教育”。截至2016年,全國獨立設置的盲校僅26所,另有一些大市級綜合性特校開設了視障教育班。[4]這是當前醫學科技不斷發展的必然結果。因此,盲校數量并不多的情況下(很多地區沒有單獨設置的盲校,而是將盲教育作為綜合性特殊教育學校教育教學中的一個部分),相互之間的交流就更加重要。分散在各地的盲校,在歷經多年植根當地、深挖資源的發展后,逐步形成了鮮明的特色。如,南京盲校與南京市中醫藥大學多年合作,在盲人推拿按摩職業教育方面卓有成效;[5]青島盲校抓住國家首批設立盲人高中的契機,不斷深挖高中課程建設,在盲人大學入學方面成績卓著。[6]因此,跨區域、跨學校的合作研究,能夠充分發揮各地特色優勢,提升我國視障教育整體水平。但就現有視障教育研究看,當前國內跨區域、跨學校開展的研討活動較多,但就如何跨校、跨區域開展專業合作,在課程建設、課堂教學、創新管理等方面協作開展研究,則鮮見成果,研究視角聚焦不足。4.研究多為立足本土本地,對國際先進經驗和發展潮流關注不夠。國際上特殊教育發展非常迅速,在視障教育領域,美國、英國等發展水平較高。因此,對于國際視障教育的經驗介紹和問題探討,有助于我國內地盲校汲取經驗,規避很多發展中的問題。然而在筆者的統計中發現,在近幾年的視障教育研究論文中,涉及國際比較研究的論文只有不到10篇,所占比例不足1%。如此低的比例,既反映了我國視障教育與國際視障教育研究潮流的脫節,體現了我國視障教育研究和發展的區域局限性,同時也為我們今后提升視障教育研究、發展質量提出了明確的目標任務。

三、未來展望

(一)重視師資培養,提高從業教師專業水準。對于特殊教育發展來說,師資問題是永遠繞不過去的主題。由于歷史發展原因,我國目前特殊教育教師素質水平整體不高,既有師范院校培養體系的問題,也有在職教師流通的問題,也有職后培養體系不完善的問題。相對于普通教育教師,相對于國外特殊教育從業教師,我國特殊教育教師的專業水平處于較低層次。而如前所述,特殊教育是專業性極強的學科,其中視障教育的要求更是體現得非常明顯。因此,必須下大力氣努力加強師資培養,提高從業教師專業水準。作為政府而言,應著力構建更加合理的支持保障體系,從視障教育發展實際和要求出發,提供更加合理的資源和資金保障,鼓勵、維持更多的優秀人才進入視障教育領域。作為師范院校,應重視視障教育在國民教育體系中的重要性,著力開發適合視障教育的人才培養課程體系,為一線視障教育學校培養更多適用、好用人才。作為一線特校,要重視視障教育教師的專業培養,既要注重理論培訓,更要從視障教育實際出發,加強實踐指導,提升實操水平。作為一線教師,更要緊抓時展機遇,加強自我學習修養,提高從事視障教育的專業水平。(二)加強垂直指導,構建高校+學校的聯動發展模式。從目前論文統計情況看,高校與一線學校合作研究已經出現了不少。但是仍很不夠。作為高校,有著很多一線學校所不具備的優勢資源,如,專家資源、科研儲備、國家項目支持等等。而一線學校卻有著自己的獨特優勢:學生、課堂都是鮮活的,每天、每時每刻都會有新鮮的教育教學現象發生。因此,高校和一線學校聯姻,是今后視障教育質量提升的必由之路。此外,目前一些高校還承擔了國培、省培任務,如,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承擔了全國各地特殊教育學校職前師資培訓以及職后專業素養培養,2001年學院成為江蘇省特殊教育師資培訓中心,國培和省培項目培養了一大批數量客觀的特殊教育教師。南京市依托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建立隨班就讀工作學術委員會,由特教學院專家擔任委員會專家成員及辦公室主任等,在專業上、業務上開展垂直指導協作,有力地推動了區域隨班就讀工作的有效落實。這一模式,可以為高校+視障教育學校聯動協作提供成熟的框架體系和未來發展的有益思考。(三)打通區域藩籬,創建特校跨區域合作科研平臺。由于當前一些機制體制上的問題,目前視障教育跨校跨區域的合作研究仍存在多要依靠國家某個項目來落實推進的問題。特校跨區域合作還停留在初步階段,不夠深入也不夠全面。因此,如何打通區域藩籬,創建特校跨區域合作科研平臺,是今后需要研究者著力解決的問題。要突破這一難題,一是在頂層設計上加強引領,通過建立全國視障教育專門研究機構、組建全國視障教育學校共同體等,實現信息共通、資源共享、人員流動,在保留各地各校特色的同時,將全國視障學校變成一個教學、教研發展共同體,同時設立更多專項項目,以項目引領推動各地各校加強專業協作;二是充分利用現有社會資源,發揮全國性專業學術媒體的功能。如,《現代特殊教育》編輯部通過構建“現代特殊教育理事會”,著力打造專業發展與交流平臺,開展專題研討、邀請專家專題講課、深入一線學校觀摩交流等,為廣大一線學校教師提供了“走出去”參加多形式、高頻次、高質量的跨區域學術交流的更多機會,這為打造跨區域、跨學校視障教育合作教科研平臺提供了現實模板。(四)緊跟世界潮流,加強特殊教育的比較研究和本土觀照。我國視障教育的研究與發展,不能自我放逐于世界視障教育發展的潮流。美國、英國、俄羅斯等國在視力殘疾人法律、視力殘疾人融合教育、盲文音樂轉換軟件、自閉癥教育、視力殘疾人就業、視力殘疾人康復服務方面有很多值得我國參考借鑒的地方。因此,一方面我國要積極參與到這些國際視障教育發展重要事件當中,如四年一屆的國際視障教育大會,是對當下視障教育研究和發展現狀的“年度總結”,我國盲校和視障教育工作者應抓住機遇,積極參與,將國際視障教育最新的發展動態、最新發展理論、最新的應用技術與我國現有發展進行深入比較研究,將其中適合我國的內容進行有效的本土化觀照和轉型,借活水養活魚,保持我國視障教育發展的蓬勃活力。發展不能“等靠要”。面對問題,積極行動,從多方面著手,抓住機遇,克服困難,視障教育才能更快更好發展,視障兒童少年才能得到更好發展,我國教育體系才會真正實現高位均衡,真正體現教育公平、社會公正。

查看全文

教師教育教學個人述職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述職的主題是——做一個有良心的教育人。

2009年,南京教育論壇上,南師大博士生導師楊啟亮說:“教育工作就是良心工程”,我也深有同感。因為,在這個看似渾渾噩噩的嘈雜世界,良心應該就是最后的底線了。最近看于漪的介紹,深受感動,這是一位真正意義上的好老師。她說:“教師應當時刻保持內心的深度覺醒,不斷地提升自我、挑戰自我正是保持清醒的途徑。”今天在這里述職,匯報一下自己一學期來所做的幾件事,希望以大家的公平測評來鞭策自己進一步做好工作,從而使自己保持內心的覺醒!

從2010年暑假一直到9、10月份,馬不停蹄!暑期,作為南京四十幾家課題實驗學校的小學教科室代表,在《主體育德》課題結題會上作了《“三原色”志愿者在行動》交流發言產生一定的反響。中國教育學會論文評比、江蘇省師陶杯論文評比、江蘇省教育學會論文評比、市教育學會論文評比的有序組織;市第五期個人課題的申報工作、第四期個人課題結題工作準備充分;“經驗分享,共同成長”個人課題結題培訓等活動效果明顯。期間,配合學校召開《口語交際》課題階段性成果交流會,校對六本校本教材,并對教材封面進行設計,與印刷廠交流、溝通、修改。

11月份,接到全國個人課題事項,就日思夜想!雖說雨小課題的數量、質量在全區不是排在首位的,但雨小的發展迅速也是有目共睹的。正因為這一點,市教科所才敢將如此重大的活動放心地交給雨小。全國個人課題主會場的發言稿一共修改了19次,課件材料修改了8次。全國個人課題分會場的一份主持詞、四份發言材料都經過反復斟酌,或反復建議與修改。三份新聞材料(分會場、主會場以及中國教育報)經過反復思量,同時,還接待了雨花有線電視臺的采訪。

12月份,三原色志愿者課題個案研究事項,力求細致準確!其他事項主要有:第四期個人課題結題材料申請市教科所再審聯絡工作,教師獲獎論文信息收集及分析工作,教科研基地申請工作等。

查看全文

學校體育特殊教育論文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論文以大連市日新學校,大連市盲聾學校,大連市沙河口區啟智學校,大連市中山區培智學校,甘井子特殊教育中心5所特殊教育學校的體育教育現狀作為研究對象。考慮到殘疾學生的特殊性,根據研究需要,抽樣調查學生均為具有一定思想和行為能力的殘疾學生,共計300人,其中男生162名,女生138名。教師18名。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查閱有關特殊教育理論、殘疾人體育的論文、報刊、書籍,下載與學校體育有關的學術論文,以及與特殊教育體育有關的專著,收集國家有關殘疾人的法規、文件,并及時了解殘疾人體育教育的研究動態,為本研究的開展提供理論支撐。

查看全文

期刊質量權重m年影響因子的應用

一、引言

1972年,依據普賴斯的峰值理論,美國著名情報學家尤金•加菲爾德首次提出了影響因子的概念[1]。自此,針對“影響因子”的相關研究如雨后春筍般蓬勃發展。如不同統計源產生的復合影響因子、綜合影響因子;不同統計時間窗口產生的累積影響因子、歷史影響因子、生命周期影響因子、5年影響因子、即年影響因子;以及衍生細化的特征因子、加權影響因子、論文計數影響因子等[2]。影響因子自進入我國以來,國內許多學者開展了廣泛而又深入的研究[3-11]。如劉雪立[3]、韓維棟[4]、戴麗瓊[5]等認為,“高被引文章貢獻了主要的期刊影響因子”;張壘[6]提出“高被引論文一般引用影響因子較高的期刊”;李佳悅、邵桂芳[7]針對“高被引論文一般引用高影響因子”問題,研究了“單篇高被引文獻與期刊影響因子波動內在關系”。而對傳統期刊影響因子在不同學科間不具備可比性問題,吳亞蓓、李小紅、李運景[8]、劉雪立[9]等提出了“不同學科之間期刊影響因子的標準化方法”。張新玲[10]對傳統影響因子只考慮被引用篇數問題,提出綜合運用影響因子及被引次數來評價被引期刊的影響力;鄭美鶯[11]對傳統影響因子未考慮被引用期刊質量的缺陷,構造了以期刊質量為權重的新的影響因子計算式;林曉[12]在鄭美鶯研究的基礎上,分年度細化了期刊質量為權重的影響因子計算式。可以說,迄今為止,傳統的影響因子或與傳統影響因子相關的概念指標在對期刊的評價過程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鑒于當前出版技術和傳播手段的迅猛發展,期刊被引高峰期也相應發生變化。鄭美鶯[11]和林曉[12]給出的計算方法均無法對不同時限要求、不同科研發展速率的期刊質量情況做出準確評價。本研究在鄭美鶯[11]和林曉[12]的研究基礎上,提出了基于期刊質量權重的m年影響因子計算方法,并以7種教育類刊物為例,實證了“若A刊被幾本高影響因子的頂級刊物引用,而B刊被眾多低影響因子的一般刊物引用,則A刊質量可能比B刊質量更高”這一猜想在m=5時的正確性,且當m年取其他值時可同理例證。

二、研究方法與研究對象

(一)研究對象與數據來源

文章以教育類7種期刊為研究對象,綜合考慮每種期刊2016-2020年的影響因子、發文總量和7種期刊相互引用情況,進行5年影響因子和m年影響因子修正的研究。這里,期刊的影響因子選擇統計源為期刊的綜合影響因子,發文總量選擇該刊所有可被引文獻量(不包括新聞、咨詢、廣告等非研究類文章)。本文通過福州大學圖書館CNKI鏡像數據,采用文獻計量法對7種刊物的2016-2020年每年的綜合影響因子、發文總量、相互引用篇數進行查詢統計,具體如表1、表2。

(二)研究方法與計算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