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能力培訓范文10篇

時間:2024-05-23 08:04:4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認知能力培訓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認知能力培訓

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元認知能力研究

摘要:移動信息技術的普及使大學英語自主學習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移動學習模式,新的模式下自主學習方式多元化,學習平臺或系統多樣化且智能化,學習信息資源數量龐大而且內容更新快。這些變化要求學習者不斷提升元認知能力進而有效指導與管理自主學習,因此,探討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元認知能力與培養,對實現高效自主學習具有現實指導意義。

關鍵詞:移動信息技術;元認知能力;自主學習

進入21世紀以來,自主學習概念獲得了外語教育界的認可,且很多學者對自主學習的概念進行了解讀與普及[1][2][3],從語言的不同維度分析了自主學習對外語習得的積極作用。根據Holec的定義,自主學習指學習者制訂學習計劃、選擇學習材料和學習方式、監控學習過程,并對自己的學習做出自我評價,即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對自己的學習負責的能力。然而一些研究表明學習者的自主學習的效率與水平受學習者的元認知能力影響很大,自主學習作為學習者自我學習管理的能力,從學習計劃、學習過程到學習結果等環節都與學習者的元認知策略緊密聯系在一起[2]。在移動互聯網已普及的今天,外語自主學習也逐漸進入移動學習時代,以智能手機為主的信息終端設備給外語學習者提供了眾多學習平臺與軟件,這些學習平臺呈現出多樣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等特征,而且新時代下學習資源空前龐大,滿足了學習者在語言聽說讀寫譯等多種語言技能的訓練與學習,這些內容更新快、時事性強,能夠實現有意義的學習。然而,面對如此多的學習平臺與軟件,如此龐大的信息內容,學習者必須依賴較好的自主學習元認知能力,選擇適合自己外語水平的移動學習平臺與學習資源積極利用元認知策略指導與管理外語自主學習過程,方能保持高效的外語自主學習。

一、移動信息時代的外語自主學習

移動信息技術的普及使外語自主學習模式與手段得到了巨大擴展,學習者不再局限于原有的自主學習中心與紙質媒介的外語學習,他們正在充分利用智能信息設備與移動互聯網進行各種語言學習活動,而且這種情景下的外語學習也表現出新的特征:(一)極強的交互性與娛樂性。移動互聯網環境下,學習者利用智能手機進行外語自主學習可以輕松實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教師可以建立各種群組對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任務布置、指導以及評價,學生之間也可以隨時進行在線學習交流討論。這固然是移動信息技術給學習帶來的極大便利,但這種便利同時也要求學習者具有較高的自律性,即控制自己在利用移動信息進行學習互動時別陷入聊天中。同時,以智能手機為主終端學習設備同時也是各種商業網站與娛樂軟件的承載者,學習者在進行移動自主學習時如何避免游離到商業或娛樂網站也需要學習者學會自我控制。(二)多樣化的學習系統與豐富的學習內容。移動互聯網環境下海量的學習資源、數字化的存儲方式、內容呈現方式的多樣化、學習空間的泛在化和學習時間異步化,移動學習的這些特征都最大限度地滿足了自主學習的需要[3],學習者不必局限于傳統自主學習中心僅有的幾種電子教材。此外,商業化的外語學習軟件數量眾多,內容豐富且更新快,且不同的學習系統側重的語言學習重點不同,為學習者提供了巨大的選擇空間。但是在龐大的學習資源面前如何選擇最優的學習資料,如何選擇適合自己需求的學習軟件與內容等成為新的問題,這不僅需要學習者了解自己的語言學習狀況,還要了解都有哪些優質學習資源以及它們之間的區別等。(三)智能化與信息化的學習方式。移動信息環境下的外語自主學習得以在智能手機平臺上實現,且以智能手機為主的學習設備具備較高的智能化,智能手機的智能程度不斷進化為計劃學習、管理學習與評價學習帶來了很多方便,如手機自帶的詞匯翻譯功能使學習者敢于進行在線英文閱讀。此外,以智能手機為平臺的軟件具備了較高的智能化,這也方便了外語自主學習,如配音軟件可以幫助學習者糾正發音。信息設備與系統軟件的智能化同時伴隨著較高信息技術,這必然要求學習者能夠充分了解和熟練使用設備與軟件的各種功能,為方便進行移動化的外語自主學習。(四)多模態外語能力訓練。傳統以自主學習實驗室為主的自主學習模式往往只能在英語的閱讀與聽力等理解能力方面給予訓練,這種模式并不能改變國人長期詬病的英語教學“啞巴英語”現象,即提升外語學習的表達能力。然而,今天智能化與信息化的學習設備為我們開展英語多方面能力訓練提供了可行的平臺,英語學習者可以在智能手機平臺上實現外語聽、說、讀、寫、譯多維度語言訓練或者語言綜合能力訓練,尤其是語言的口語表達與書面表達,這兩個方面向來是我國外語教學的不足,而今天一些APP軟件正在彌補這個不足,如批改網可以實現學生寫作自主修改。

二、移動信息時代下外語自主學習元認知能力

查看全文

媒介認知能力管理論文

[內容提要]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媒介已成為人們最重要的知識來源之一,正是在這種大背景下,西方近年來興起了媒介認知能力運動。媒介認知能力指的是獲取、分析、評價與傳播各種形式的信息的能力,它不僅包含了獲取信息、分析信息、評價信息及傳播信息這四個要素,更可以進一步劃分為媒介信息認知與媒介社會認知這樣兩個層面。本文還同時探討了與媒介認知能力運動有關的各種爭論,并指出依據國情在國內開展具有中國特色的媒介教育的迫切性。

[關鍵詞]媒介認知能力獲取分析評價傳播媒介教育

Abstract:Asmediahavebecomeoneofthemostimportantsourcesofourknowledgewiththecomingoftheinformationage,medialiterarymovementhasalsosteppedontoanewstage.Thispaper,onthebasisofintroducingmedialiteracyastheabilitytoaccess,analyze,evaluate,communicatemessagesinawidevarietyofforms,furtherexplorestheconceptofmedialiteracyontwolevels—mediamessageliteracyandmediasocialliteracy.Throughapresentationofsomedebatesrevolvingaroundmedialiteracy,thispaperalsodemonstratesthenecessityofintroducingmediaeducationintoChina.

Keywords:Medialiteracy,access,analyze,evaluate,communicate,Mediaeducation

一、信息時代的來臨與媒介認知能力的凸顯

在21世紀來臨之際,對剛剛逝去的上一個世紀的回首已然成為一個熱門話題。人們對那一百年中所發生的種種變化津津樂道,并根據其所展現出的各種特點為它冠以種種名稱。但不管從哪一個角度來看,人們都無法漠視這樣一個事實,即在上一個世紀尤其是其后半葉,我們經歷了一個信息大爆炸的時期,信息的種類與數量飛速增長,信息科學也同步迅猛發展,以致很多人宣稱人類已進入一個信息時代。

查看全文

認知心理學基本內涵及對學習過程啟示

摘要:元認知對信息的加工有著非常顯著的作用,它強調學習者對“自我”的認識,特別是對自我認知能力的認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借助于對元認知的認識對自我進行覺察和監督。認知加工也是在了解自我的基礎上發生的,即在認識自我固有知識結構的基礎上,把新知識納入到一定的認識結構之中,從而更快和更有效率地記住所學知識,甚至把外在信息內化為個體內心世界的一部分。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一些測試和專門培訓,讓學生在認識自我及周圍環境的基礎上,綜合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元認知及認知加工能力。同時,把學習的外在動機轉化為內在動機,增強學生自覺主動學習的愿望。

關鍵詞:元認知;認知加工;認知動機;學習策略

20世紀50年展起來的當代認知心理學,已經滲透于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最有影響的就是關于學生學習的認知觀,它既強調元認知對學生學習過程的影響,也強調學習是對信息的加工、篩選等主動選擇過程,同時也注意到認知動機對學生學習的重大作用。了解和把握其內部機理,對于學生學習效果的提高和教育教學的改革具有非常大的啟發意義。

一、元認知:決定自我意識和自我調節

我們學習什么東西,往往都是在已有知識基礎上的學習,而不是在一塊白板上輸進新的知識。因此,現有的認知和知識經驗會對新知識和新經驗進行加工處理,不然是很難學到新東西的。認知心理學認為,一個人的認知圖式會對他的記憶產生影響,也即一個人的知識背景、固有觀念會影響他對一個故事的理解和回憶。這種固有的認知模式我們稱之為元認知。元認知帶有先在性,即對新經驗、新知識等具有既定性,并對新的認知產生影響。元認知是一種較高層次的思維,也就是“對思考的思考”,它包含自我對話、自我覺察、自我監督和控制等等。一般認為,元認知對信息的加工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元認知是信息加工模型的最高控制執行機制”。因此,唯有對元認知的運作機制有清醒的認識,才能夠有效調節自我對新情景的適應和接受能力。比如,可以通過對已經具有的知識、經驗和認知圖式等的了解和把握,對新事物做出評價;也可以通過已有的認知體系,調整學習思路、選擇學習策略、優化學習方式等,甚至還可以運用已知的認知處理特定的學習、記憶等,從而提高學習或工作的效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借助于對元認知的認識提高學習效率。一般來說,一個人的學習周期都是比較長的,并且每個人都有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需要學習者個體審視和反思以往的學習經驗,并根據以往的學習經驗和學習能力,確立自身的學習信念,形成對自身學習能力的正確看法,從而達到增強積極“自我認同”的目的,避免消極和固定的自我認同,進而改變以后的學習策略。

當學習者個體不能對自我及自己所學知識進行正確認知時,便無法對自身的學習狀況進行正確評估,從而也就不能對自己學習上的時間投入、精力分配等進行合理管理,這樣就會出現學習效率低下、時間分配不正確等狀況。比方說,當一個學生認為對某個課程掌握得比較好,他就會在這個課程上面花費得時間較少,而對學習困難的課程就會花費較長的時間,對某些無論如何都不能掌握的課程就會停止學習,通過這樣的學習時間分配和策略調整,達到提高整個學習課程效率的目的。從理論上講,這種通過元認知自主選擇學習時間分配的方式,是可以改善學習效率的。因此,元認知突出強調學習者對“自我”的認知,特別是對自我認知能力的認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學生對“自我”的看法,這樣便能夠了解一些學生的學習方法、態度以及學習成績好壞的原因。既然元認知對學生的學習和提高學習效率及成績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就要考慮把元認知因素納入到教學和教育之中,以確保學生的自我認知能夠帶來積極的影響,減少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認知障礙。不同類別的學校還應該增加元認知培訓方面的課程,從而增強學生對自我的認知以及學習的自主性,減少盲目性。

查看全文

老年人認知功能護理對策分析論文

隨著全球人口老齡化的發展,目前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disease,AD)已成為嚴重危害老年人身心健康、甚至嚴重致殘的公共衛生和社會經濟問題。AD發病隱襲,病情進展緩慢。該病在出現明顯的記憶、語言、抽象思維等多種認知功能障礙(典型癡呆)前,一般要經歷輕度認知功能損傷(mildcognitiveimpairment,MCI)期。MCI是介于正常衰老與癡呆之間的認知功能缺損狀態。為了解我國老年人群認知功能下降的情況,尤其是MCI的流行病學情況,我院對2002年中國高齡老人健康長壽調查數據進行了分析,現報告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本文運用的數據來自1998年中國老人健康長壽影響因素研究基礎調查以及2002年跟蹤調查(本項目由北京大學老齡健康與家庭研究中心主持,并得到美國Duke大學資助)。1998年共調查了22個省市自治區8959名80歲及以上的高齡老人,其中包括2418名百歲人。2002年新增了4894位65~79歲老人子樣本,將年齡范圍擴大到65歲及以上所有年齡。

1.2調查工具采用在MMSE基礎上略加修改的適用于高齡老年人的認知量表。在高齡老人健康長壽調查中認知能力的測量是根據問卷C部分(能力測試)除去C2-2以外的所有24個小問題計算得到。問卷C(能力測試)部分包括C1部分(一般能力)、C2部分(反應能力)、C3部分(注意力及計算能力)、C4部分(回憶能力)和C5部分(語言、理解與自我協調能力)。這24小題中,問題C1-6“一分鐘說出的食物數”作為7分(即每說出一個食物計1分,說出7個及7個以上為7分),其他23小題各為1分,共計30分[1]。

1.3方法采取入戶調查的形式,對符合條件的老年人進行逐個問卷調查。所有的入戶訪問調查由一名調查員、一名登記員和一名醫務人員共同進行,醫務人員對被訪高齡老人進行基本健康體格檢查,調查前先組織調查人員進行培訓,學習調查工具的使用,以保證調查質量。

1.4老年人輕度認知功能損傷的篩選標準美國Mayo神經病學研究中心及Petersen[2]提出的MCI推薦標準:MMSE至少24分。國內肖世富[3]等將MMSE分值定在18~28分作為納入MCI的標準。筆者按《中國高齡老人健康長壽調查數據集(1998)》中定義:“認知健全”為24~30分,“低度認知損傷”為18~23分,“中度認知損傷”為10~17分,“重度認知損傷”為0~9分為標準篩查MCI[4]。

查看全文

建筑施工現場安全管理現狀及措施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各行各業都取得了明顯成就,建筑工程施工企業也飛速發展起來。但由于建筑施工的工序復雜多樣,建筑施工現場存在很多安全隱患問題,這樣不僅會對建筑工程施工的質量造成影響,同樣也會影響到建筑施工企業的市場競爭力。為了提高建筑施工的質量問題,減少建筑施工現場地安全事故的發生幾率,就應采取必要的應對措施,使建筑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水平得到一個很好地提升。文章就建筑施工現場安全管理內容進行了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建筑施工現場;安全管理;現狀;措施

根據相關統計顯示[1]:在目前施工過程中,還有大多數的建筑工程企業的施工現場存在多處的安全管理方法的問題。采用傳統的管理模式,從而導致施工現場存在多處安全隱患,無法達到合理的控制和管理。所以,建筑施工現場安全管理問題,也是建筑施工企業最應先解決的問題,讓施工人員有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也為建筑施工的發展提供質量的保障。

1建筑施工現場管理現狀

1.1施工人員的安全認知能力差

建筑施工人員在施工現場工作安全管理中,主要表現為領導安全意識差,施工人員在施工前沒有進行過專業的培訓,導致施工人員在遇到突發情況不知道如何處理,促使在施工期間引發安全事故。對于施工人員的不確定性,再加上施工單位領導沒有及時總結,一些事故重復出現。要想減少建筑施工的安全隱患,施工單位領導要形成安全意識,同時,施工人員也要培養自己的安全認知能力。

查看全文

藥學服務在頭孢菌素類藥物的作用

【摘要】目的觀察藥學服務在頭孢菌素類藥物合理應用中的作用。方法選擇2019年3-4月于廣西壯族自治區上林縣人民醫院行頭孢菌素類藥物治療的患者120例,按照隨機分組原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60例。對照組常規治療過程中未使用藥學服務,觀察組常規治療過程中使用藥學服務。比較2組患者藥物認知能力評分、藥物使用依從性評分、不合理用藥情況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觀察組患者藥物認知能力評分及藥物使用依從性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1);觀察組患者不合理用藥總發生率為3.33%,低于對照組的21.67%(χ2=9.219,P=0.002);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為3.33%,低于對照組的18.33%(χ2=6.988,P=0.008)。結論頭孢菌類藥物治療過程中實施藥學服務可有效降低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保證合理用藥,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頭孢菌素;臨床藥學服務;合理用藥

當前醫學科學不斷發展,醫藥科學也在持續進步。醫藥研發速度的提升使臨床使用的藥品數量及種類逐年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導致臨床不合理用藥情況越來越多。研究顯示,全世界范圍約30%的患者由于藥物不合理使用而死亡,我國由于藥物使用過程中出現不良反應導致死亡的人數約為20萬,其中5%~17%的患者死于藥物不合理使用[1]。近年我國臨床抗菌類藥物有濫用趨勢,給臨床帶來嚴重的不良后果,如細菌耐藥性增加、菌群失調等[2],導致住院時間延長、醫療費用更昂貴,還造成社會醫療資源大量浪費。隨著社會與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有極大的提升,對醫學工作質量的要求越來越多,因此科學、安全、有效地使用相關藥物(尤其抗菌類藥物)顯得十分重要。研究顯示,將科學合理的藥學服務用于臨床藥學的相關工作中,可有效減少臨床不合理用藥情況[3]。本研究觀察藥學服務在頭孢菌素類藥物合理應用中的作用,以期為今后的臨床診治提供科學、可靠的理論依據和實踐依據。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2019年3-4月于廣西壯族自治區上林縣人民醫院行頭孢菌素類藥物治療的患者120例,按照隨機分組原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60例。觀察組男35例,女25例;年齡23~73(46.91±2.33)歲。對照組男34例,女26例;年齡24~71(44.89±2.43)歲。2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備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與家屬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1.2選擇標準納入標準:實施臨床診斷后由主治醫師明確需接受頭孢菌素類藥物治療者。排除標準:(1)對頭孢菌素類藥物存在過敏者;(2)不接受或抗拒相關治療者;(3)嚴重神經系統疾病、精神疾病者;(4)合并嚴重心、腎、肺等器官疾病者;(5)參與其他相關研究者。1.3方法對照組給予常規治療,給藥過程中未實施藥學服務指導。觀察組給予常規治療,并實施藥學服務指導,具體措施有以下幾點:1.3.1加強用藥知識宣講:我國患者普遍缺乏抗菌藥物合理使用的知識,部分患者家中儲備的抗菌藥物是不合理使用抗菌藥物的危險因素,主要發生于兒童患者[4]。因此給予患者頭孢菌素類藥物治療前,應及時溝通,向患者介紹藥物成分、藥物作用、藥物治療機制及不良反應等情況,使患者對即將使用的藥物有全面且清晰的認識,還應詢問患者的藥物過敏史等,以減少用藥安全事故。診療機構需多渠道進行相關知識的科普,如通過張貼宣傳海報、發放宣傳小冊子等途徑向患者普及頭孢菌素類藥物的藥用價值和使用注意事項等,向患者強調一旦服藥時感覺身體不適,需及時通知醫師進行診治。1.3.2設立用藥咨詢窗口:為進一步向患者提供優質的藥學服務,我院設立了臨床用藥的咨詢窗口,通過安排專業的藥師提供免費、科學的咨詢服務,將以往對患者的被動服務轉變為優質的主動服務,收到了較好的效果。通過設立用藥咨詢窗口還進一步強化了醫療服務工作中相關工作人員主動服務的意識,激發了工作人員積極主動提供用藥服務的主觀能動性,使藥學人員在進行處方調配工作時準確核對處方,進一步規范了用藥過程。1.3.3強化頭孢菌素類藥物使用監管:實施頭孢菌素類藥物治療過程中,臨床醫師的處方開具應以《醫院處方管理規范》《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等相關條例和要求為標準實施。醫院及科室也需加強對醫師使用頭孢菌素類藥物的監管,對相關診療工作制定醫療質量的考核標準,通過嚴格審核醫師開具的用藥處方并將審核結果上報至醫務科等一系列措施,達到加強抗菌類藥物使用監管的目的。1.3.4合理安排藥師工作:若窗口藥師復核發藥時間過長,往往會出現發藥錯誤,該錯誤會隨著藥師發藥時間的增加而持續增加[5]。因此,優化頭孢菌素類藥物的合理用藥,需合理安排藥師工作,進一步提升臨床藥學服務質量。(1)醫院及科室需將窗口藥師復核發藥時間控制在1~1.5h,同時要結合頭孢菌素類藥物發藥差錯的類型,制定合理的發藥方案,將發藥差錯率降到最低。(2)為強化藥學服務,醫院需建立臨床醫師與臨床藥師密切配合工作的機制,通過加強臨床醫護人員與藥師共同進行會診、查房等工作方式,進一步提升頭孢菌素類藥物使用的規范性與合理性。1.3.5加強臨床藥師培訓:臨床藥師作為藥學服務的直接參與者和執行者,其豐富的藥理學知識和毒理學知識,對藥學服務的質量起到關鍵作用。但在臨床實踐中,由于部分醫院及藥師缺乏對藥學服務的準確理解,導致提供的藥學服務質量不高。因此進一步提高醫院及臨床藥師的藥學服務質量,從而有效促進頭孢菌素類藥物的安全合理使用,已成為現階段的一個重要議題[6]。醫院需改變原有服務理念,為臨床用藥提供更科學、合理的藥學服務,加強和鼓勵各臨床藥師參加各類培訓和學習,增加臨床藥師對藥物配伍的掌握程度,了解相關藥理學知識、抗菌類藥物使用狀況等。醫院和科室需加強臨床藥師的臨床醫學知識學習制度的制定及執行,通過深化藥師的培訓,將藥師考核結果與績效聯系起來等一系列措施,有效提升藥師培訓實效性,為提升頭孢菌素類藥物使用的藥學服務效果和質量打好基礎。1.4觀察指標與方法(1)比較2組患者藥物認知能力、藥物使用依從性,使用我院自行設計的藥物認知能力問卷、藥物使用依從性量表進行評價,量表分值為0~100分,評分越高表示患者的藥物認知能力越強、藥物使用依從性越高。(2)比較2組患者不合理用藥情況,包括藥物用法不當、藥物配伍不當、藥物選擇不合理、重復用藥及藥物用量不當。(3)比較2組患者藥疹、皮疹、蕁麻疹等藥物不良反應發生情況。1.5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20.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以頻數或率(%)表示,組間比較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珋±s)表示,組間比較行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查看全文

CBI模式商務英語教學策略研究

摘要:旨在探討商務英語課堂應用CBI模式的教學嘗試與發展,強調基于CBI理念的教學實踐中教師教學策略的制定與調整的關鍵性作用,認為合理的教學策略不但可以推動語言與專業知識的雙重發展,還有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激發其創新思維,從而建立適合習得者的學習策略機制。

關鍵詞:CBI教學;商務英語;教學策略

一、CBI教學模式

CBI(Content-basedInstruction,內容教學法)主張將語言教學隱含于某一領域的專業知識層面之下,認為語言教學與習得者所學專業內容必須有效融合,即基于CBI理念的教學必須在語言能力培養與專業知識補充兩者相輔相成的條件下才能得以施行。普遍認為,語言學家Krashen的輸入假說、Swain教授的輸出假說以及Cummins的語言能力論構成CBI教學模式的基本理論。2008年,Du在其博士論文中更是將學者O’Malley和Chamot的認知學術語言學習模式理論(CognitiveAcademicLanguageLearningApproach,簡稱CALLA)納入到CBI核心框架中,強調鼓勵和啟發習得者采用目的語思維與語言對專業相關的預設問題展開思考、討論與探析,在接納、吸收專業新知的過程中逐漸掌握和嫻熟運用語言知識,以此促進習得者專業水平和認知能力的雙向提升。

二、基于CBI的商務英語教學理論框架

作為應用語言學的ESP(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分支之一,商務英語在經過多年的專業建設和探索后,目前已經搭建起特有的學科框架——EBP(EnglishforBusinessPurpose)。我國《高等學校商務英語專業本科教學要求》(試行)對其做出界定:“商務英語指在經濟全球化的環境下,圍繞貿易、投資開展的各種經濟、公務和社會活動中所使用的語言,具體包括貿易、管理、金融、營銷、旅游、新聞、法律等[1]”。該學科包含的內容既具有獨立性又有互通性,其主要目標是為相關領域培養專業過硬的英語人才,實現“學科知識、行業慣例與程序、話語產出和接受能力三方面相結合的專才”[2]的輸出,這恰好與CBI教學理念,即單一的語言教學與某領域的知識內容互為依托,主張“學科內容與語言教學的整合”等特點相得益彰。可見,在商務英語教學應用CBI教學模式不但有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金融、貿易、營銷等相關商務領域的專業技能,還能激發其二語習得的主觀能動性,從而提升習得者語言+專業知識的雙重認知能力。此外,Brinton和Holten提出,習得者對于知識和技能的需求并不是封閉、靜止的,而是漸進、開放的過程。他們強調:語言知識與學科內容都在隨著人類對社會認識的進步而不斷發展,學科知識不僅限于課堂上傳授的那部分內容,語言也是一種非常活躍的社會文化現象[3]。本質來講,商務英語范疇廣泛且具有實時性,既涵蓋目前商務實踐中涉及的所有英語知識,也包括隨著經濟、科技發展而應運而生的新興商務領域(例如跨境電商、物流等行業)中使用的英語內容。這一現象雖然為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生提供了新的就業途徑與選擇,但卻為商務英語教師帶來了困難與挑戰。采用何種教學策略,可以在教學實踐中提高學習者語言與專業技能的認知能力,如何在習得過程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使其摸索出一套為己所用的學習策略,以應對和滿足不斷更新和發展的商務英語領域知識與技能需求等問題,成為了決定商務英語教學成功與否的衡量基準。正如古語所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的任務不僅是傳授知識、答疑解惑,更重要的是啟發和引導學生深切認識到語言承載的內容體系與語言本身之間的聯系。

查看全文

干部市場經濟能力調研報告

在縣域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基層黨政領導干部始終擔負著貫徹、執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重要職責,因而特別需要注重提高他們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能力。

駕馭就是對各類不同特定人才,有一個全面的、綜合的、動態的、有效的控制、引導能力。確切地說駕馭市場經濟能力就是要對人才開發工作的環境和局面進行科學控制,有效推動區域經濟健康有序的發展。提高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能力,基層黨政領導干部必須在我國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完善,世界經濟趨向全球化的進程中,認識市場經濟特點、規律及發展趨勢,把握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和運行特點,自覺用市場經濟的眼光和市場經濟的規律來開展工作,必須具備對新的市場經濟環境的認知能力、科學的戰略決策能力、開拓創新能力、公共關系處理能力、自我控制約束能力和提升基本素質的能力。只有具備這些基本素質,這樣才能在日趨激烈的競爭中搶占先機,加快發展步伐,有效增強科學戰略決策能力。基層領導干部駕馭市場經濟能力應注重把握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注重把握市場經濟新環境的認知能力的開發。提高對市場經濟環境的認知能力,最主要的方法就是定期培訓。各單位應該每年分層次對基層黨政領導干部輪流培訓一次,進行經濟發展專題、市場營銷、行政法、戰略管理、科技創新管理、公共政策等內容的培訓。培訓形式實行“請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理論講授和實踐考察相結合。重點圍繞市場經濟的基本知識和市場經濟運行的內在規律,結合自己的工作崗位,進行學習。此外,基層黨政領導干部應該樹立終身學習理念,通過不斷自學,獲取各種知識,擴大知識面,從而提高自己的認知能力。

第二,注重把握科學戰略決策能力的開發。提高戰略決策能力,就是要認真讀書學習,擴大基礎知識面,增強專業知識的深度和精度,為形成和提高決策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要在仿真的決策情境中進行專業訓練,以提高自己決策思維的敏捷性,思考問題的全面性和對復雜決策工作的適應性,要不斷總結經驗,在日常的領導實踐中鍛煉和提高自己的決策能力。

第三,注重把握公共關系處理能力的開發。公共關系處理的基本原則應以事實為基礎,以對公眾的廣泛和細致的研究為依據,以科學理論為指導,以全員的公共關系為保證,要強化能力訓練的各項基礎。如樹立端正科學的公關意識,培養豁達寬和的性格,積累廣博的知識,培養良好的公關心理素質以及在實踐中不斷豐富的經驗,還可以通過舉辦公關能力培訓班、聘請專家親臨指導、充分利用傳播媒介和情境模擬訓練等途徑來提高公共關系處理能力,提升良好的整體素質。

第四,注重把握自我控制約束能力開發。提高自我控制約束能力,最重要的是要加強黨性鍛煉,增強領導干部自我“凈化”能力。領導干部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權力觀,加強黨性鍛煉,增強自身抵御能力,防止少數領導干部把手中的權力當作謀私手段,搞權錢交易,防止在錯綜復雜的社會思潮面前迷失方向,做到自警、自醒、自立、自強,筑牢反腐防線,提高自我控制約束能力,始終把自己放在群眾的監督之下工作。

查看全文

孤獨癥兒童認知心理分析論文

一、當前孤獨癥兒童的認知心理理論現狀

1.國外相關研究:孤獨癥兒童的認知心理理論研究在國外已研究得比較深入,已有三大比較成熟的理論解釋孤獨癥:心理理論缺陷、執行功能障礙和弱中樞性統合理論,這些理論能夠對心理疾病統計手冊(DSM-IV)規定的診斷孤獨癥的幾種行為特征作出較好的解釋。

(1)心理理論缺陷理論(theoryofmind,TOM),不同學者將其譯為心理理論、心靈理論或心的理論等。TOM能力是個體對自己和他人心理狀態(如需要、信念、意圖、感覺等)的認識,并由此對相應行為作出因果性解釋和預測的能力,因此被認為是社會認知和人際交往的基礎,對人類個體的正常生活交往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孤獨癥的核心障礙就是溝通障礙,TOM能力的缺失可以解釋孤獨癥患者在社會交往、人際溝通中的種種表現,如被動交往、不會撒慌、固執、移情能力差等。因此心理理論假說被認為是了解孤獨癥的一個很好的心理學途徑。

(2)執行功能障礙理論(executivefunction)。執行功能是個體進行問題解決時所必備的一組神經心理技能,涉及很多目的的指向性行為適應過程(如計劃、抑制控制、注意、工作記憶),因此是一種復雜的認知建構。執行功能障礙假說可以較好的解釋孤獨癥兒童的刻板行為。如反復的開關門、抽屜,重復的做某一個動作,或迷戀一些簡單無意義的操作性行為。

(3)中樞性統合不足理論(centralcoherence)。也稱中心一致性理論。一些學者認為孤獨癥是一種以信息加工不完善為特征的認知障礙,特別是無法依據上下文信息構建含義。由于孤獨癥兒童的注意力經常為常人所忽視的客體表面或個別特征所吸引,對客體語境缺乏注意,結果使信息加工發生在局部而非整體水平上。如較多的孤獨癥兒童認識大量的漢字,卻不能理解由漢字組成的句子或故事。盡管相關證據不多,但是由于該理論涉及孤獨癥外顯學習風格,因此受到很多關注。

(4)相關腦生理機制的研究。從生理心理學、腦成像以及解剖學等多方面的研究結果分析。幾個主要的腦區表明,小腦和內側顳頁結構到前額皮質的廣大區域,是與孤獨癥有關的最有可能的區域。現在比較一致的觀點是心理理論的損傷與大腦左內側額皮質有關(布洛卡第8區和第9區)。關于執行功能障礙的一般觀點是與額葉受損有關,具體是額葉的哪個部分,還有待于進一步的揭示。至于中樞性統合理論的腦生理機制未見詳細報道,可能與顳葉和頂葉多感覺區域皮質的異常有關。

查看全文

市政辦藥品監管員培訓方案

為繼續推動市農村藥品監督網、供應網和信息網的建設向縱深發展,提高信息員及協管員對法律、法規的理解能力和藥品使用、識別相關知識的認知能力,不斷提高監管水平,按照省局和市局工作要求,結合市實際,特制定工作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以《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及相關法律法規為依據,堅持“以人為本,樹立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工作方針,樹立科學監管理念,認真貫徹落實國家解決“三農”問題的方針政策,探索農村藥品監管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機制,保證農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用藥安全有效。

二、培訓目標

提高信息員及協管員對法律、法規的理解能力和藥品使用、識別相關知識的認知能力;不斷鞏固和擴大農村藥品“三網”建設成果,創新農村藥品的監管體制機制,提高科學監管水平;切實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用藥安全和健康權益,使農村藥品“三網”發揮應有作用。

三、培訓范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