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癥兒童認知心理分析論文

時間:2022-02-28 04:16:00

導語:孤獨癥兒童認知心理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孤獨癥兒童認知心理分析論文

一、當前孤獨癥兒童認知心理理論現狀

1.國外相關研究:孤獨癥兒童的認知心理理論研究在國外已研究得比較深入,已有三大比較成熟的理論解釋孤獨癥:心理理論缺陷、執行功能障礙和弱中樞性統合理論,這些理論能夠對心理疾病統計手冊(DSM-IV)規定的診斷孤獨癥的幾種行為特征作出較好的解釋。

(1)心理理論缺陷理論(theoryofmind,TOM),不同學者將其譯為心理理論、心靈理論或心的理論等。TOM能力是個體對自己和他人心理狀態(如需要、信念、意圖、感覺等)的認識,并由此對相應行為作出因果性解釋和預測的能力,因此被認為是社會認知和人際交往的基礎,對人類個體的正常生活交往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孤獨癥的核心障礙就是溝通障礙,TOM能力的缺失可以解釋孤獨癥患者在社會交往、人際溝通中的種種表現,如被動交往、不會撒慌、固執、移情能力差等。因此心理理論假說被認為是了解孤獨癥的一個很好的心理學途徑。

(2)執行功能障礙理論(executivefunction)。執行功能是個體進行問題解決時所必備的一組神經心理技能,涉及很多目的的指向性行為適應過程(如計劃、抑制控制、注意、工作記憶),因此是一種復雜的認知建構。執行功能障礙假說可以較好的解釋孤獨癥兒童的刻板行為。如反復的開關門、抽屜,重復的做某一個動作,或迷戀一些簡單無意義的操作性行為。

(3)中樞性統合不足理論(centralcoherence)。也稱中心一致性理論。一些學者認為孤獨癥是一種以信息加工不完善為特征的認知障礙,特別是無法依據上下文信息構建含義。由于孤獨癥兒童的注意力經常為常人所忽視的客體表面或個別特征所吸引,對客體語境缺乏注意,結果使信息加工發生在局部而非整體水平上。如較多的孤獨癥兒童認識大量的漢字,卻不能理解由漢字組成的句子或故事。盡管相關證據不多,但是由于該理論涉及孤獨癥外顯學習風格,因此受到很多關注。

(4)相關腦生理機制的研究。從生理心理學、腦成像以及解剖學等多方面的研究結果分析。幾個主要的腦區表明,小腦和內側顳頁結構到前額皮質的廣大區域,是與孤獨癥有關的最有可能的區域。現在比較一致的觀點是心理理論的損傷與大腦左內側額皮質有關(布洛卡第8區和第9區)。關于執行功能障礙的一般觀點是與額葉受損有關,具體是額葉的哪個部分,還有待于進一步的揭示。至于中樞性統合理論的腦生理機制未見詳細報道,可能與顳葉和頂葉多感覺區域皮質的異常有關。

2.國內相關研究:國內的相關研究基本上都是對國外孤獨癥兒童認知心理理論的驗證,如蔡蓓瑛等人(2000)對49名孤獨癥兒童及30名弱智兒童進行了行為評定與社會認知的研究。表明表達障礙、病理現象、與同齡兒童交往障礙是孤獨癥兒童比較核心的問題;而心理理論(TOM)實驗的結果表明孤獨癥兒童的心理理論明顯落后于弱智兒童,但高功能的孤獨癥兒童能夠完成更高水平的TOM任務。此外,焦青對孤獨癥兒童心理推測能力進行了兩次連續的研究,在對孤獨癥兒童心理推測能力的影響因素的研究(2000)結果表明,生理年齡大同時伴隨較高智力有助于孤獨癥兒童理解他人的心理,孤獨癥病癥的程度與心理推測能力之間有顯著的負相關。同時他對10例孤獨癥兒童心理推測能力進行測試分析(2001),證明孤獨癥兒童能根據他人的愿望預測他人的行為;但在理解他人錯誤信念上表現出明顯的困難,且不能理解他人有錯誤信念導致的認知性情緒。

在我國雖然有一些學者在認知水平上對孤獨癥進行了有價值的研究,但是總體上還相對滯后,對孤獨癥兒童認知心理研究多數還停留在對國外理論的驗證上。

二、孤獨癥兒童的認知心理的特點

孤獨癥兒童的認知心理與正常兒童有著很大的不同主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在認知方式上,孤獨癥兒童認知能力差,大多數孤獨癥兒童是場獨立型的,對外部事物的認知是有限的、被動的,外部世界在他們看來與自己毫無關系,他們所感知的事物有限。他們認知的方式表面上看與正常兒童沒有區別,都是通過人的感知覺器官來認知的,但是許多東西在他們看來沒有什么意義,盡管事實上不是這樣,因此他們所認知到的事物不是事物原來所應具備的一些屬性,而是他們自身賦予事物的。例如積木,他們不能用來搭建一些模擬建筑,而是把它們當成陪自己解悶的一些東西。他們對玩具的玩法并不是原來玩具的玩法。

(2)在認知興趣上,細心的家長和老師不難觀察到,孩子的興趣是對物體的某些特性感興趣,反復觸摸某些“光滑”物體的表面,如光亮的家具、雪白的墻壁、光滑的書刊封面、質地滑軟的衣料、柔軟的皮毛制品等,甚至產生依戀,但是對親人卻不產生依戀。由于缺乏變化與想象力,患兒常常堅持重復刻板的游戲模式,重復一些身體工作,重復相同的生活,如反復給玩具排隊,總要玩弄自己的腳趾,穿衣順序相同,堅持某些物件的擺置形式,不能變動。一旦有所變化,他們會極為沮喪,別人變動,患兒便大吵大鬧。對自己房間的任何變化也都會表示反對和不安,如家具的移位、裝飾品的變化等。他們不肯改變其原來形成的習慣和行為方式,難以適應新環境,多數患兒同時還表現無目的活動,活動過度,單調重復地蹦跳、拍手、揮手、奔跑旋轉,也有的甚至出現自傷自殘,如反復挖鼻孔、摳嘴、咬唇、吸吮等動作。

(3)在認知水平上,70%左右的孤獨癥兒童智力水平低于同齡兒童,但這些兒童可能在某些方面具有較強能力;20%智力在正常范圍;約10%智力超常;多數患兒記憶力較好,尤其是在機械記憶方面。大多少孤獨癥兒童的認知能力發展嚴重不足,無法對周圍事物進行合理的分析、綜合、歸納、整理,對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更是極度缺乏,許多兒童對人際交往、溝通中的最基本的語言都無法理解。患孤獨癥的孩子有時會聾,對聲音沒反應。正常孩子會被聲音例如狗叫驚嚇,而孤獨癥小孩會無動于衷。他們對疼痛、冷熱也不太敏感,不愛交朋友,寧肯獨自一人,很少會接觸別人的眼睛。對語言的理解表達能力低下,無法理解稍微復雜一點的句子,不會用手勢表示“再見”。不會理解和運用面部表情、動作、姿態及音調等。缺乏想象力和社會性模擬,不能像正常兒童一樣去用玩具“做飯”、“開火車”、“造房子”。有的患兒語言刻板,代詞錯用,如“我要”說成“你要”,或將自己稱為他。與外界交流困難,不能將生詞與其含義相聯,用手勢而不是語言與人交流。當然,以上所說的都是未經系統訓練的孤獨癥兒童。

(4)在認知時間上,對于自身感興趣的事會長時間的不轉移注意力,但是對于家長或老師要求他們學習的東西則較容易產生厭倦情緒,尤其是一些不注重教育方法的家庭的孩子的訓練很難進行,而且極容易使孩子更孤僻。孤獨癥兒童要認知一些事物的屬性要比正常的兒童更久。尤其是一些抽象的屬性,他們根本無法理解。

三、孤獨癥兒童認知心理干預

雖然訓練不能讓孤獨癥患兒徹底痊愈,但訓練對于孤獨癥兒童的矯治作用卻是不容忽視的。孤獨癥兒童由于本身的發育障礙失去了正常健康發展的內在能力,但并不意味著只能眼看他們陷在自閉狀態中而無可奈何。國內外幾十年的研究和實踐證明,孤獨癥兒童具有極強的可塑性,教與不教,教得是否得當,他們的發展方向是完全不同的。“好的方向”就是他們能夠逐步具備社會適應能力、生活自理能力、與人交往能力、甚至在接受培訓后從事某項工作而達到生活自立。否則聽之任之,孤獨癥兒童是很難隨年齡的增長而逐步好轉的,相反往往會發展出愈加嚴重的情緒、心理、行為等障礙,使得他們周圍的人甚至家人都感到越來越不能忍受他們。而由于被他人排斥,孤獨癥兒童的挫折經歷就會越來越多,這將進一步把他們推向更加自閉的狀態。由此,他們將終身成為家庭的痛苦和社會的負擔。本人認為對孤獨癥兒童認知心理干預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認知功能訓練

認知能力一般泛指認識事物的能力、感知的能力、思維的能力等等。而孤獨癥兒童從嬰幼兒時期起,認知能力發展就嚴重不足,無法對周圍事物進行合理的分析、綜合、歸納、整理;對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更是極度缺乏,許多兒童對人際交往、溝通中的最基本的語言都無法理解。

(1)發展感知能力。孤獨癥兒童的感知覺的發展是極不平衡的,主要體現在個體之間及個體自身的差異性。因此,訓練孤獨癥兒童的感知能力是促進兒童認知能力發展的首要環節。主要應做到增進感知覺的反應能力,擴大感知的范圍,記住感知的內容。

(2)提高思維的運用能力。盡量讓孩子對相同的物體進行歸類,在家長和老師的指導下完成連貫的動作,會尋找丟失的東西,能夠記住地點、物品的名稱,能夠求別人幫助,能夠運用學過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問題。

2.增進基本技能的學習

對孤獨癥兒童進行學習能力的訓練,不僅能起到有效促進智力發展和豐富語言的作用,還能很好的加強他們的認知能力。例如我們可以讓孩子學會認識方位、大小、多少等等。

3.豐富生活常識

同正常兒童一樣,孤獨癥兒童的認知發展也是從認識身邊的事物開始的,只是被動些,應加以引導,使他們能認識自己及身邊的人和事物,如知道自己姓名、性別、身體各部位的名稱、家庭住址、家人的姓名及工作單位等等。這些都是最基本的一些東西。作為家長在陪孩子出去玩的時候應走到哪,教到哪。

4.具體的幾種訓練方法

(1)結構化教學法(TEACH),是根據兒童的學習特點,有組織,有系統的安排學習環境、學習材料及學習程序,讓兒童按照設計好的結構從中學習的一種教學方法,它的基本思想是把教學空間、教學設備、時間安排、交往方式、教學手段等方面做系統的安排,形成一種模式,使教學的各種因素有機的形成一體,全方位的幫助孤獨癥兒童進行學習,TEACH計劃的特點主要是采用視覺清晰、視覺重整、有規律的工作慣性及視覺指令等方法,使孤獨癥兒童能夠進行有效的學習。學校和家庭都可根據孤獨癥兒童的具體情況采用結構化教學。

(2)關系型發展干預,這是一種專門由家長來做的,有詳細活動方法和評估方法的社交訓練方法。它鼓勵分享經歷,強調父母的參與。它的目標是理解并欣賞多層次的經驗分享;在共同管理的分享經驗交流中成為平等伙伴;理解并評估其他人的獨特性──他們的觀點、意見和感覺;評估并努力保持持久的關系;在社交和非社交的問題的解決上,變得有適應力和靈活性;認識他們自己的能持續成長和發展的獨特性。

(3)自然情景教學法,是在訓練中創設一段情景,使幼兒處于生動、具體而有趣的情景中,去感知所訓練的內容,從而獲得知識、調節情緒或改變不良行為。

四、孤獨癥兒童認知心理理論應用中應注意和強調的方面

1.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

(1)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合理利用家庭資源

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合理利用家庭資源。孤獨癥兒童的訓練的操作者首先是家長,訓練成功與否,首先取決于家長是否對患兒有愛心、耐心,與孤獨癥患兒交往,使患兒先對訓練者感興趣,雙方能相互溝通,這一階段往往是最困難的階段。尤其在早期階段,把孩子交給“保姆”、“阿姨”是起不到治療作用的,甚至是不負責任的表現。其次,把要學的技能分成若干個細小步驟來完成,而不是一下子就全部教給他們。如教患兒正確使用筷子,先要把自己拿筷子的姿勢展示給他;讓他從數只筷子中撿出兩只并粗細端對齊;用手握住他的手保持在正確握拿狀態;反復進行直到他自己掌握握拿技術。當完成時便給予患兒適當的物質獎勵(多為孩子喜歡的食品或玩具)。這種方法可能因患兒煩躁或放棄學習,所以在訓練中要邊教邊做邊鼓勵。第三,訓練時要動作)——言語——獎勵有機結合起來,這種方法實際上是行為治療中的“陽性強化法”。在教他們某一技能時,要不斷講解以增加孩子對訓練的興趣和減少不愉快情緒的發生。最后,在教育訓練過程中,切忌操之過急,要有恒心。不可期望孩子在短時間內就能掌握一種技能。例如,“上廁所”對正常發育的兒童來說,可能在很短時間內便學會了蹲馬桶、擦屁股、洗手等一系列動作,并理解每一步的意義,但對孤獨癥患兒可能要半年、一年乃至更長的時間去掌握和運用。

(2)孤獨癥兒童的訓練目標是教會他們一些有用的社會技能,如生活處理能力,如與人交往的方式和技巧,與周圍環境協調的能力等。這里主要涉及到的是社會教育環境。因此首先盡量為孤獨癥兒童提供較好的課堂教學環境,因為當一個孩子被診斷為“孤獨癥”后,即使他(她)有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但如果被排斥在同齡伙伴的集體之外,獲得良性發展的前景依然是渺茫的。家長可以讓孤獨癥兒童上一些專門的孤獨癥兒童訓練學校,當然條件允許和適合的話,可以讓孩子與正常的兒童一起上學。其次,作為訓練學校應在特教專家和心理專家的指導下進行訓練,而不應想當然的采用一些訓練方法,訓練的內容應系統和適合孤獨癥兒童,主要以讓他們溶入正常人的環境為目標,訓練時不宜要求過高或急躁,應多給予正面的強化,適當的運用一些適度的懲罰。

2.對能力不同的孤獨癥兒童應制訂不同的認知心理干預方案。認知是人與人溝通的基礎,也是一個人的基本能力,大多數孤獨癥兒童存在著認知障礙,但不是所有的孤獨癥兒童的障礙都相同,有的平衡能力差,有的感知覺能力差,有的聽力不太好等等,對于這些并不能千篇一律的采用一種訓練方法,例如其注意聽的能力很差,那么也就無法適應課堂教學,就應在注意聽、聽的記憶、聽的敏銳度等方面進行訓練。對于一些孩子的特殊能力應加以引導訓練,例如有的孩子很有畫畫天賦,家長及教師就應在這方面多給予孩子鼓勵。因此,在制定訓練目標時,應根據其心理發展水平,本著從簡單到復雜,從具體到抽象的認知規律進行。

【參考文獻】:

(1)周念麗.《自閉癥兒童認知心理發展研究的回溯與探索》.中國特殊教育,2002(01)

(2)莫書亮.《孤獨癥的心理理論研究及其臨床應用》.中國特殊教育,2003(05)

(3)孫永珍.《我國孤獨癥研究的現狀》.中國特殊教育,2003(05)

(4)周耿,王梅.《孤獨癥兒童的教育訓練》.中國統計出版社,1999年版

(5)[英]洛娜·溫.《孤獨癥兒童家長及專業人員指南》.遼寧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6)蔡蓓瑛,孔克勤.《自閉癥兒童行為評定與社會認知發展的研究》.心理科學,1998(06)

(7)杜亞松.《孤獨癥兒童的辨別和訓練》.大眾心理學,2000(01)

(8)靜進.《社會腦與孤獨癥兒童的社會認知》.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4(10)

(9)蔡蓓瑛.《自閉癥研究在認知發展領域的新進展》.心理科學,1998(06)

摘要:孤獨癥兒童的認知心理是當前孤獨癥理論研究的一個重要方向,其研究成果對兒童孤獨癥的預防與治療都有重要的指導作用。本文是以江西省贛州是慧聰兒童康復中心為研究載體,介紹了當前兒童孤獨癥認知理論研究現狀,著重分析了孤獨癥兒童的認知心理的特點,以及認知心理干預法。最后結合自身有限的經驗以及當前的相關理論分析了孤獨癥兒童認知心理理論應用中應注意和強調的方面。

關鍵詞:孤獨癥;認知心理;心理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