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語言學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25 11:07:0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認知語言學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2.認知語言學理論指導下的外語讀寫結合教學研究
3.《認知語言學反思性批評》述評
4.淺論認知語言學框架下以文化為依托的大學外語教學模式
5.認知語言學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6.基于認知語言學視角的網絡英語新詞構詞特征和發展研究
7.認知語言學翻譯觀及其對英語翻譯教學的啟示探索
8.認知語言學對學術英語詞匯教學的幾點啟示
9.關于認知語言學的理論分析及展望
10.基于認知語言學“事態把握”的視角分析日語學習者授受表達的使用
11.認知語言學下的轉喻研究
12.從認知語言學角度淺析“?(さ)せてもらう”
13.認知語言學視角下的《在地鐵車站》賞析
14.認知語言學在日語慣用語教學中的應用
15.對英語存在句的認知語言學解讀
16.試論認知語言學對阿拉伯語詞匯語義研究的啟示
17.基于認知語言學的英語時態教學
18.認知語言學視域下概念化對俄漢成語互譯的影響
19.論認知語言學視角下的英語隱喻翻譯
20.認知語言學體驗觀視域下的英語語篇教學探析
21.用認知語言學理論解釋英語研究型教學范式
22.探索認知語言學與兒童早期語言研究
23.認知語言學視角下對《在異鄉》的解讀
24.認知語言學視角下視像與語言的轉化的事態把握
25.認知語言學在日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
26.基于認知語言學構架下的高校英語語法教學分析
27.認知語言學視角下英語詞匯的文化語義研究
28.從認知語言學的角度探析英語詞匯教學
29.漢語多義詞“手”的認知語言學研究
30.國外認知語言學研究對我國英語教學的啟示
31.用認知語言學中的“隱喻”觀察歇后語
32.認知語言學視角下的英語詞塊教學
33.認知語言學視角下英語一詞多義現象分析
34.認知語言學視角看“觸る”和“觸れる”
35.認知語言學翻譯角度下的強勢文化與弱勢文化探究
36.英語一般過去時的認知語言學解讀
37.論翻譯教學的認知語言學觀
38.認知語言學對于英語詞匯學習的啟示
39.認知語言學文獻綜述
40.淺談神經認知語言學視角下的二語習得
41.認知語言學與日語語用含糊現象分析研究
42.認知語言學理論在日語教學中的應用
43.認知語言學框架下以輸入理論為依托的大學英語讀寫課程教學模式實證研究
44.簡析認知語言學與批評話語分析的融合
45.認知語言學視角下的隱喻理論分析
46.從認知語言學角度理解隱喻
47.從認知語言學隱喻角度對比分析中韓民族認知心理
48.基于認知語言學理論下的英語詞匯教學研究
49.基于認知語言學理論的高職英語課堂情景劇教學研究
50.基于認知語言學對英語多義詞教學研究的啟示
51.認知語言學視角下的漢語國際多義實詞教學
52.認知語言學理論對大學英語詞匯教學的啟示
53.從認知語言學角度分析“曬”的意義
54.認知語言學之框架語義學探析
55.芻議認知語言學三個基本假設與語言習得
56.認知語言學范疇理論在英語詞匯教學中的研究述評
57.認知語言學視角下的隱喻翻譯研究
58.認知語言學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59.基于認知語言學視角的漢語介詞探究
60.認知語言學在語篇分析中的應用研究
61.試論認知語言學理論對英語教學的啟示
62.認知語言學對一詞多義的解釋力
63.認知語言學視角下翻譯教學理論模型的建構與實踐
64.認知語言學指導下的中醫典籍翻譯
65.認知語言學與外語教學模式改革研究
66.認知語言學與外語教學模式改革研究
67.認知語言學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68.以認知語言學為基礎探討強勢文化對翻譯產生的影響
69.網絡詞語“顏值”的認知語言學解釋
70.認知語言學中的語篇連貫研究
71.從認知語言學語篇觀看漢英翻譯補償
72.認知語言學理論視角下的一詞多義現象實證研究
73.認知語言學視域下的微課教學模式構建與應用
74.認知語言學角度下日語色彩詞的隱喻功能
75.認知語言學視角下的高中英語詞匯教學
76.認知語言學視角下李白詩歌《楊叛兒》中的意象翻譯研究
77.淺析認知語言學在英語語法教學中的實際應用
78.認知語言學視角下的譯者主體性研究
79.認知語言學對英語詞匯教學的啟示
80.從認知語言學視角下談初中英語詞匯教學
81.淺談認知語言學和(系統)功能語言學的異同
82.認知語言學理論在日語教學中的應用
83.漫談英語存在句的認知語言學
84.認知語言學視閾下二語詞匯石化現象的成因分析
85.認知語言學視域下的大學英語教學策略
86.基于認知語言學理論的獨立學院大學英語漢英翻譯教學模式研究
87.基于認知語言學的大學英語語法與寫作課程整合設計
88.認知語言學對第二語言教學的貢獻及其局限性
89.認知語言學對外語教師認知發展及課堂教學實踐的促進作用
90.基于認知語言學的自然語言語義表示方法
91.認知語言學的圖式理論及其在語言學教學中的應用
92.認知語言學視域下語言與思維的關系
93.認知語言學在日語教學中的課題與反思
94.認知語言學對西方哲學的貢獻
95.認知語言學視角下的網絡新詞特點研究
96.認知語言學視域下英國詩人雪萊詩歌評析
97.英語新詞構建的認知語言學視角
98.應用語言學研究的多模態分析方法
篇2
關鍵詞:大學生教育;漢語言文學;人文素質教育
漢語言文學的教育不僅僅是為了讓學生掌握漢語言文學的知識點,更多的是讓學生學習和感悟到知識當中所包涵的漢民族的精髓文化,漢語言文學的教育可以讓大學生的涵養有所提高,樹立大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念和人生觀,對于大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也有很大的幫助。
一、漢語言文學與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關系
1.有助于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
在大學的課程當中開展漢語言文學的教學,除了有助于大學生在漢語言文學方面的知識有一個系統的掌握和理論基礎的扎實之外,最重要的是為了培養新時代和新教育環境的背景之下,大學生的人文素養。現在大學生越來越多,而大學畢業之后就業的環境和形式也越來越嚴峻,就業單位在選擇應屆畢業生人職的標準已不再只是要求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和知識,更多的是看重畢業生們的綜合素質,特別是實踐操作的能力,既可以分析問題又能夠解決這個問題。開設了漢語言文學之后,大學生們在課堂上可以大膽地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鍛煉自己的口才以及人文素養。發表漢語言文學相關的文章,撰寫的過程當中學生的文字功底已經在慢慢地培養和扎實當中。而在相關的辯論比賽當中,從準備和參與的過程,學生可以很好地提高思考辯論的能力,為將來走人社會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2、培養大學生的人文情懷,陶冶情操
對于每一個人來說,審美能力和高尚的人文情懷和道德素養是必不可少的,則合適高品質的生活所需要的,更體現出一個人的情操。通過閱讀一些優秀的文學作品,從字里行間感受到歷史的興衰更替,感受到永垂不朽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底蘊,更可以從一些感人肺腑的作品當中,感受到當時社會的文化、政治、濟。人文素養可以讓人們更多的去熱愛生活,更可以鼓勵大學生們在畢業之后即使覺得未來渺茫無邊,也有勇氣用愛和熱情,用心的去過每一天的生活和每一份工作。特別是針對理工類的高校學生來說,更是要看重漢語言文學的課程教育,因為理工類的學生,平時更多的是接受技術類和專業性更強的知識教育,不僅僅難度大而且非常枯燥,再加之沒有多的時間會主動的去了解漢語言文學,更別說去閱讀文學類的作品。這些因素導致了理工類高校的學生情商普遍較低,而且在和人交往的過程當中,表現出自我的性感,完全不在乎別人的感受,人文素養急需提高。所以,開設漢語言文學的課程,對大學生的人文素養和高尚情操的培養十分有幫助。
二、漢語言文學教育中人文素質培養存在的問題
1、一部分大學生人格尚未健全,對未來迷茫
一些大學生在不如校園之后,因為環境的改變以及環境當中誘惑因素的增多,導致很多學生漸漸開始出現了攀比的心理現象。而有一些學生,初人大學,對于一切未知十分迷茫,不懂得如何與人交流,在現實生活中感到十分挫敗,便把一切心力投入到了網絡世界當中,游戲和網絡社交、網購等等讓大學生們沉迷難以自拔。甚至有一些學生,因為受到了利益的蠱惑,在無意識當中觸犯到法律,誤入歧途。而在這一部分大學生當中,我們是很難看到人文素養的影子的。
2、重視理論知識,卻忽略了人文素質的培養
在新時期新時代和新的教學環境之下,漢語言文學的教育已經不能夠再用傳統的教學方式了。傳統的漢語言教學,只是重視理論知識以及課本知識的教學,不注重課堂上面學生老師的互動,實踐性過于薄弱,從而大學生的人文素質的培養也被忽略了。而隨著教學方式的改變,新媒體的影響之下,大學生不管是閱讀的習慣還是思維的習慣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變。在如今的教學過程當中,老師們一定要注意融合多媒體和漢語言文學的教學,多多和學生進行互動,培養學生正確的思維習慣,加強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只有讓漢語言文學和真實生活聯系在一起,才可以對學生人文素質的提高有所幫助。
3、知識結構更新速度過慢
漢語言文學的知識結構更新速度跟不上市場的實際需求。首先從設置課程的這一方面來說,現在很多高校在設置漢語言文學的時候,還是處在傳統的十分單一的模式下,沒有把各科的知識進行有效的融合,單一的漢語言文學的知識教育并沒有辦法助力于大學生人文素質的綜合提升。其次就是在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這一方面不夠重視,漢語言文學的實踐能力其實就是指學生要有扎實的文學功底以及較強的寫作能力,思維要活躍,擅長人際交往溝通表達,這也是從一個方面體現出學生的人文素質。因此,漢語言文學要完善課程的設置,優化學科的建設,并且提高大學生在這一方面的實踐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
三、漢語言文學教育中優化人文素質培養策略
1.對教學內容進行篩選
教學目標主要有教學的內容來體現,所以要對教學內容進行一個合理地篩選,從而確保這些內容可以起到實際的教學作用,并且對提高大學生的人文素養有所幫助。所以,作為高校語文教學當中的重要科目,漢語言文學的教學內容范圍耀光,全面涵蓋所學內容,保證教學的效果,并且有針對性地進行改變,滿足學生的要求以及興趣,才能夠提高學生學習漢語言文學的積極性。
2.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
現在的大學生在人格方面有所缺陷是無法避免的,這樣會對學習生活有所影響,也不利于未來的社會生存和發展。因此,在教學的過程當中,一定要多多制定一些有趣的有利的教學活動,從而有助于培養大學生健全的人格。比如辯論賽、交流比賽、場景教學等等,除了可以鞏固學習的知識,還能夠解決學生自身存在的不良的心理問題,促進其健康的成長。
3.創造一個良好的人文環境
大學校園是一個大熔爐,學生在經歷過校園生活之后,是煉就成為一塊好鋼還是廢鐵,所處的環境都有很大的影響。所以,漢語言文學的教育,不應該只是存在于課堂當中,在課堂外也不容忽視。激勵學生創辦社團、組織或者是小集體,對漢語言文學進行深入的探討便于更好地應用。讓學生在這個過程當中,逐步地愛上漢語言文學,從而得到大膽鍛煉的機會,并且在教學活動的過程當中,老師要對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進行一個正確有效的引導。
篇3
論文摘要:采用心理癥狀自評量表(SCL一90)、身體自尊量表、體育鍛煉態度量表等,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與身體認知結構和體育鍛煉狀況的相關性進行比較研究。結果表明:大學生的身體認知結構、體育鍛煉態度、鍛煉行為和心理健康狀況之間存在較高程度的正相關性。
隨著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人,高校體育與大學生心理健康相互促進的關系逐漸被人們所認識。為探尋高校體育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互動的有效結合點,本文基于測試和調查的數據,深人分析了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身體認知結構和體育鍛煉態度—行為之間的相關性。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采取隨機分層抽樣的辦法,選取湖北經濟學院、廣東汕頭職業技術學院、武漢理工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中農業大學等5所高校的50個體育教學班級,共1715人為研究對象,其中男生792人,女生923人。
1.2研究方法
1.2.1心理量表測評法
選用心理癥狀自評量表(SCL-90),測定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并根據問卷統計結果,將調查對象分為正常組、輕度組、中度組和重度組。該量表具有較好的信度和較高的效度。
1.2.2身體自尊量表
選用《大學生身體自尊量表))OPSPP),測量個體對自我身體的不同方面的滿意或不滿意感程度。該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ma
1.2.3鍛煉態度量表
選用《鍛煉態度量表》了解大學生的體育鍛煉態度、認知與行為情況,該量表具有較好的結構效度和內容信度。
1.2.4數理統計法
運用Excel和SPSS11.0軟件對三項測試的評分進行描述統計和比較分析。
2結果與分析
2.1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總體情況分析
SCL-90總分是90個單項分相加之和,反映心理健康狀況的總體水平,SCL-90總分越高,說明心理健康總體水平越低,反之,心理健康總體水平越高。f=1參照李虹報道[3[中的類似標準規定:SCIr90總分)180為心理障礙,其中180}SCL-90總分<225為輕度心理障礙,225}SCL-90總分<<270為中度心理障礙,SCL-90總分〕270為重度心理障礙。9個因子中任一項3分為心理衛生問題的陽性檢出。對SCI-90問卷的初步統計結果表明:有226人存在輕度心理障礙,占總人數的13.2%;具有中度心理障礙的學生人數為157人,占總人數的9.2%;具有重度心理障礙的學生人數為32人,占總人數的1.93%;有173名大學生至少在一項因子上得分〕3分,本次調查的心理問題陽性檢出率為10.1%。通過對存在心理障礙的大學生的心理問卷中的9項因子分項統計,筆者發現大學生存在的心理障礙癥狀排在前3位的依次為強迫、人際關系敏感和偏執,其次為抑郁、焦慮和敵對;這些癥狀均可引起大學生在心理上產生不自在、自卑、交際范圍狹窄、與大多數同學合不來、對同學的優點嫉妒等現象,致使其處于憂郁、苦悶的情感之中,從而導致其在體育教學中不愿參加集體性和競爭性活動項目,對游戲性活動項目缺少興趣,反應遲鈍。
2.2大學生身體認知結構時其心理健康狀況的影響分析
個體的心理健康發展與健康的良好感覺緊密相連,且健康主觀感受極大程度地影響著其身心實際健康狀況的感覺。rs}為分析身體認知結構對大學生心理的影響情況,筆者從大學生對身體自我價值感、運動能力、身體狀況、身體吸引力和身體素質等5個方面的認知情況進行比較分析。根據該量表的評分規定,除運動能力分量表的評分越低表示對自我運動能力認知越高外,其余4個分量表則是評分越高,表示認知水平越高。由表1可知,隨著心理健康水平的下降,除在運動能力認知方面的評分呈逐漸上升的趨勢外,其余4個方面的評分則逐漸下降。另外,體質不及格組在身體自我價值感和身體吸引力中的標準差和其他3個組相比較有顯著性差異;心理重度障礙組5方面評分中的標準差與其他各組相比較存在顯著性差異。由此說明,大學生對自我身體認知結構越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就越高。
2.3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與體育鑲煉狀況的相關性研究
2.3.1不同鍛煉狀況下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情況分析
從心理學角度分析,體育鍛煉對大學生心理的積極影響主要有四個方面[6J:第一,體育鍛煉有助于非認知因素的發展;第二,體育鍛煉可減輕心理壓力;第三,體育鍛煉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第四,體育鍛煉能產生充實感、滿足感。很顯然,體育鍛煉能有效地影響其心理健康發展,但不同體育鍛煉狀況下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否會存在不同呢?為便于研究的需要,將大學生群體劃分為經常鍛煉和不經常鍛煉兩類。根據我國體育人口的判定標準問,將每周體育鍛煉3次以上,每次體育鍛煉時間30min以上的學生確定為經常參加體育鍛煉者,反之則視為不經常參加體育鍛煉者。從表2可以看出,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大學生為1017人,占總人數的59.3%;不經常鍛煉的大學生698名,占總人數的0.7%;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大學生中有821人心理健康狀況良好,占經常鍛煉人數的80.73%,有196名大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占經常參加鍛煉的總人數的19.3%;不經常參加鍛煉的698名大學生中有479名心理健康狀況良好,占不經常鍛煉人數的68.62%,有219名大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占不經常參加鍛煉的總人數的31.4%。說明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要好于不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大學生,其心理健康障礙發生率和心理問題陽性檢出率均低于不經常參加體育鍛煉者。可見,在日常生活中堅持體育鍛煉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有著積極而重要的調節作用。
體育鍛煉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影響作用具體反映在不同的心理因子上。通過對經常鍛煉與不經常鍛煉的大學生的9項心理因子進行對比分析,發現經常鍛煉者9項因子的癥狀均明顯低于不經常鍛煉者,說明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要高于不經常鍛煉者;將兩種鍛煉狀況下的大學生的9項心理因子與國內正常同齡人常模進行兩兩比較陰,發現不經常鍛煉者各項因子的癥狀均明顯高于國內常模,經常鍛煉者在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抑郁、敵對、偏執、陽性項目數明顯高于國內常模(P<0.05)。除軀體化和恐怖因子外,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大學生的其他7項心理因子與不經常參加鍛煉的相比,均有顯著性差異(見表3)0
2.3.2大學生體育鍛煉態度、行為與心理健康水平之間的相關分析
研究表明,喜愛體育鍛煉的程度、每周鍛煉的(下轉第48頁)(上接第45頁)次數、每次鍛煉的平均時間、鍛煉的選擇強度、鍛煉后的自我感覺和鍛煉的堅持程度6個維度和心理健康相關系數依次是:0.483,0.410,0.310.0.314,0.159,0.321和0.473a}’,由此可知,從事體育鍛煉的態度、每次鍛煉時間和鍛煉的堅持程度等3個維度起主要影響作用。
從表4可以看出,(1)從表格的行間數據看,四個心理健康水平的組內均存在著:目標態度、鍛煉認知、情感體驗、主觀標準共同影響大學生的體育鍛煉態度;而體育鍛煉態度又影響著學生的鍛煉意向。說明大學生的體育鍛煉態度與行為間存在密切的聯系性;(z)從表格的列間數據看,除主觀標準外,其余7個因素中的數據都是隨著心理障礙程度的加重,各因素的評分呈逐漸下降的趨勢,說明大學生的體育鍛煉態度一行為和其心理健康水平具有較高的相關性;(3)從各組數據的標準差來看,心理重度障礙組除在情感體驗和行為控制感兩因素中不存在顯著差異外,其余各因素的標準差均存在顯著性差異。由此可知,心理嚴重障礙組的學生在這6因素方面的離散程度較高。
3結論與建議
3.1結論
3.1.1不同心理健康水平的大學生對身體自我價值感、運動能力、身(州犬況、身體吸引力和身體素質5個方面的認知有顯著性差別,說明大學生的自我身體認知結構越高,其L}理健康水平就越高。
3.1.2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大學生心理健康障礙發生率和心理問題陽性檢出率均低于不經常參加體育鍛煉者的心理健康水平,表明經常參加體育鍛煉能有效地促進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
3.1,3大學生的身體認知結構、體育鍛煉態度、鍛煉行為和心理健康狀況之間存在著較高程度的正相關性。
3.2建議
3.2.1以身體認知教育為切人點,促進高校體育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有機融合。
篇4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體制的改革,高職高專教育已經成為我國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五年高職高專在整個高職高專教育體系中也占據重要位置。隨著國家教育體制的轉變和社會的發展需要,五年高職高專教育的普及,在學生的教育和管理中出現了新的問題。
1 五年高職高專教育管理中出現的新問題
一是,現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普及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我們知道,任何事情都是兩方面的。現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給學生的生活、學習和思想觀念帶來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沖擊。首先,手機最初的功能是加強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后來隨著科技的高速發展,智能手機出現了,而且更新換代的步伐也越來越快,功能也是越來越多,聯系的功能反而不再占主要地位。其次,網絡的快速發展給學生的學習、生活提供了便利,他們可以通過網絡查找學習資料,了解最新的學習信息,接觸多樣的學習資源。但是五年高職高專的學生畢竟是十五六歲的孩子,他們自我控制能力較差,抵制不住游戲等的誘惑,在使用網絡學習的同時,不可避免地沉迷于游戲中而無法自拔。在教室里,因沉迷手機游戲而不能認真聽講,在宿舍里,因沉迷網絡而不能按時就寢導致第二天精神萎靡不振、注意力不集中、上課時睡覺等等問題。二是,高職高專教育管理隊伍數量嚴重不足導致不能有效教育管理。第一,管理人員數量上不足,一名管理人員要管理多個班級幾百人,時間、精力不夠,直接影響了教育管理的有效性;第二,管理人員專業管理知識不足,在管理方法、管理模式、管理技能上沒能有效地進行教育管理。這種情況下,任課教師可以在適當的時候,比如課間或與課堂學習內容相關時的課上,對學生進行單獨的、簡單、深刻的教育管理。
解決上述問題,提高學生五年高職高專學生的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更好地培養社會所需的實用性人才,就要運用恰當的教育管理思想來指導學生的教育管理工作。而人本教育思想就是合適的教育思想。
2 人本主義教育思想的主要觀點
現代人本主義教育思想是一個包括眾多教育流派的龐雜體系。從狹義上說,它特指20世紀60、70年代盛行于美國以羅杰斯等為代表的人本主義教育思想。這一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強調發展人的潛能和樹立自我實現觀念,主張教育是為了培養心理健康、具有創造性的人,并使每個學習者達到具有滿足感和成就感的最佳狀態。
人本主義教育思想在五年高職高專學生教育管理中使用的可行性分析
五年高職高專的學生來自初中畢業生,這時的學生年齡在十五六歲,他們活潑、熱情,自我控制力較差,自我認識不足,人生觀、世界觀都還不成熟完善,學習基礎不扎實、學習知識掌握不牢固,已有的學習習慣不足以讓他們自覺地習得更多的知識,但是他們的可塑性很強,善于和老師、同學交流,有較強的積極向上的意愿,也較容易接受來自老師、同學正能量的影響。
3 人本主義教育思想在五年高職高專學生教育管理中運用的研究
人本主義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要“以人為本”。在五年高職高專學生教育管理中,就是要以學生為本,而不是以教師為本。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做到以下幾點:
3.1 促進每個學生個體的潛能的發展
每個人都有自己無法估量的無限潛能。學生最終的知識量的多寡、學習能力的高低等等,取決于學生個體潛能激發的程度。以學生為本,重視學生在教育教學管理中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積極能動性,最終激發學生的學習能力、為人處世的潛能,學生將來工作的高度、生活的質量。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3.2 承認、尊重個體差異,展現學生豐富多彩的個性世界
世界上沒有完全一模一樣的事物,人也不例外。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點,有的學生屬于會學習型的,輕松學習(相比較那些埋頭苦讀而言)就能獲得理想的成績;有的學生屬于善于交際型的,可以和不同性格的人友好相處;有的學生屬于領導型的,對于學生工作做起來得心應手,等等。這時,作為教師,要看到學生個體的差異,尊重這些差異,不一刀切,不統一標準、要求,要以學生為本,營造更多的、多種多樣的氛圍,強調學生“自我實現”,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個性。
3.3 注重培養學生的健全的人格,智商高不如情商高。
五年高職高專的學生中的大多數人的學習習慣、學習模式、學習能力已經基本定型,而且根據我國高職高專教育的培養目標,對此類學生的培養重點應該是實用技能的培養,那么,這一階段的學生的教育管理的重點也應該是注重學生健全人格的培養,而知識的傳授應該次之。培養學生成才之前要先成人,成為人格健全的、樂觀的、積極向上的人。
3.4 教師在教育管理中的身份和角色要轉變。
篇5
關鍵詞:轉述動詞 文學類學術論文 中國作者 英語本族語作者
0 引言
轉述是學術寫作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運用轉述可以體現作者對轉述命題或被引作者所持的態度,為作者的評論開啟評價空間[1]。轉述動詞是轉述的重要信號之一,作者可以通過轉述動詞實現言語功能,導入被引用者的聲音,實現作者、被引作者和讀者之間的對話。恰當使用轉述動詞是作者尋求其交際目的與學科規范之間平衡的一種重要手段[2]。因此,對轉述動詞進行研究是理解作者意圖與學科規范之間關系的起點,對于英語學習者而言,正確使用轉述動詞有助于提高英語學術寫作能力,以便于更好地實現寫作目的。
1 國內外研究綜述
語言轉述現象一直以來受到眾多學者的關注。國外學者從傳統語法、文體學、功能語言學等角度對語言轉述現象進行了研究。傳統語法重點從直接引語、間接引語的轉換關系上關注對他人話語的轉述策略[3]。在文體學領域,Leech和Short把對言語和思想的表征區分成五類:直接引語、間接引語、自由直接引語、自由間接引語和人物話語的敘事性報道,這種分類方法擴大了語言轉述研究的范圍[4]。功能語法學家Thompson則關注轉述動詞的人際意義,指出轉述者對轉述內容的態度主要體現在轉述動詞上[5]。對批評話語分析學家而言,轉述動詞體現了語篇互文性和語篇中的多聲特征[6]。專門用途學者也注重對轉述動詞的研究,他們對轉述動詞進行分類,關注轉述動詞在學術論文中的功能,同時通過引用分析(Citation analysis)關注轉述動詞的使用[7]-[10]。其中,Thompson和Ye將轉述動詞分為三類:研究轉述動詞(Research verb)、語篇轉述動詞(Textual verb)和心理轉述動詞(Mental verb),并分析了各類轉述動詞的人際意義。此后,Thomas和Hawes[8]以及Hyland[10]等人在其基礎上做了類似分類。
國內部分學者從認知語用角度研究引用現象中與認知有關的方面[11],或者研究引語在語篇中所完成的修辭功能[12]。有的學者對學習者學術英語語料中使用的轉述動詞做了定性和定量分析[13]-[17]。也有學者分析了引用的結構形式及其與時態、語態的關系,探討了轉述動詞的類別及功能[18]。
以Hyland為代表的國外學者的研究以英語本族語研究者的學術論文為語料,未涉及母語為漢語的英語學習者對轉述動詞的使用情況。而中國學者的研究中,對學習者學術英語語料的定性及定量研究所選擇的語料大多來自應用語言學;以期刊論文為語料的種類及數量有限,從對比分析的角度探討中國作者和英語本族語作者在學術論文中轉述動詞的使用情況的研究更不多。本研究將在這些方面做一些嘗試。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從Springer電子期刊中選取近十年(2004-
2013)文學類論文共20篇,其中中國作者和英語本族語作者論文各10篇。選擇語料時,研究者還考慮到論文期刊的多樣性及代表性。然后,研究者根據學術論文撰寫的規范要求,運用人工識別的方法記錄論文全文中所有標注了引用信息(作者,時間,頁碼)的地方,對所得語料進行分類統計。首先統計了兩類作者零轉述動詞的使用情況。其次,分別對轉述動詞總次數、使用頻率較高的轉述動詞做了統計。最后,重點統計了兩類作者表示評價傾向的轉述動詞的使用情況,并對以上各類型語料進行對比分析。
3 研究框架
Hyland基于Thompson和Ye以及Thomas和Hawes對轉述動詞的分類,運用過程法和評價法對轉述動詞加以分類[10]。按照過程法,轉述動詞可以分為三大行為類型,即研究行為(指研究者在研究結論或研究過程中對真實世界行為的陳述)、認知行為(指心理過程)、話語行為(指語言表述方式)。而按照評價法,轉述動詞又可以分為三大類,第一類表明現作者對被引作者提到的信息或做法持肯定態度;第二類表明現作者不同意或不接受被引作者提到的信息或其做法;第三類轉述動詞不直接表明現作者的觀點,而是現作者通過轉述動詞傳遞被引作者的態度、觀點和評價,具體又可以分為四個小類,包括①被引作者以肯定的口吻提出自己的觀點;②被引作者以中立的姿態提出自己的觀點或者客觀上做了什么事;③被引作者以謹慎的態度提出自己的觀點;④被引作者以批判的態度評價別人的研究或研究結果。
Hyland沒有說明過程法和評價法各自的優缺點,也沒有說明兩者的相互關系。本研究認為,過程法基于研究行為的本質特征,從行為、心理和話語三個方面對轉述動詞進行分類,有利于提高人們對轉述動詞本質的認知,具有理論上的指導意義。而評價法立足于現作者、被引作者以及讀者之間的對話性,旨在區分現作者、被引作者的立場和態度,從而幫助讀者明確現作者的觀點。同時,評價法也有助于提高英語學習者學術寫作中對轉述動詞的運用能力,具有實際的指導意義。
本研究在對比分析中國作者和英語本族語作者轉述動詞時基于Hyland的評價法,首先將轉述動詞分為兩個大類,第一類是現作者通過轉述動詞進入語篇,向讀者闡明自己的立場、觀點和論斷;第二類是現作者通過轉述動詞表達被引作者的態度、觀點和評價,從而間接幫助讀者了解現作者自己的觀點。之所以采用這樣的分類方法,是因為轉述是作者借助語言表述心理的過程,也是意向性自我構建的過程,反映了現作者對轉述內容的認知評判,并通過轉述動詞進入語篇,向讀者闡明自己的科學論斷。
[2]Thompson,G.&Y.Ye.“Evaluation of the reporting verbs used in academic papers”,Applied Linguistics,1991(12): 365-
382.
[3]Yule,G.et a1.“On reporting what was said”,ELT Journal,1992,46(3):245-251.
[4]Leech,G.& M.Short.Style in Fiction.London:Longman, 1981.
[5]Thompson,G.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London: Edward Arnold,1996.
[6]Fairclough,N.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 Cambridge: Polity Press,1992.
[7]Thompson,G.&Y.Ye.“Evaluation of the reporting verbs used in academic papers”,Applied Linguistics,1991(12): 365-
382.
[8]Thomas,S.& T.Hawes.“Reporting verbs in medical journal articles.”ESP Journal,1994(13):129-48.
[9]Swales,J.Genre Analysis:English Academic and Research Setting.Cambridge:CUP,1990.
[10]Hyland,K.Disciplinary Discourse:Social Interactions in Academic Writing.Haflow:Peaon Education,2000.
[11]彭建武.語言轉述現象的認知語用分析[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1(5):359-366.
[12]辛斌.引語研究的語用修辭視角[J].外語學刊,2010(4):67-
73.
[13]胡志清,蔣岳春.沖外英語碩士論文轉述動詞對比研究[J].語言研究,2004(3):123-126.
[14]袁邦株,徐潤英.社會科學論文中轉述動詞的學術考察[J].求索,2008(12):79-81.
[15]孫迎暉.中國學生英語碩士論文引言部分轉述語使用情況的語類分析[J].外語教學,2009(1):53-57,69.
[16]婁寶翠.學習者英語碩士論文中的轉述動詞[J].外國語學院學報,2011(5):64-68.
[17]張軍民.基于語料庫的英語學術語篇轉述動詞研究[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5):246-249.
[18]唐青葉.學術語篇中的轉述現象[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4(2):3-6.
篇6
關鍵詞:認知語言學; 內涵界定 ; 發展動因 ;國內研究狀況;不足之處
中圖分類號:H0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2)24-0094-01
一、緒言
結構語言學、功能語言學、認知語言學是當今的語言學研究的三大主線,而認知語言學是今年來受到整個語壇研究者廣泛關注的一門交叉學科。特別是近年來,國內外一大批學者開始全面地關注認知語言學,各類學術專著、科研論文如雨后春筍,數量猛增。認知語學越來越得到業界的普遍認可,已逐漸成為語言學研究的主流學派。文章從認知語言學的內涵界定、發展動因以及發展情況等多種角度來進一步解讀這一新興的實用學科。
二、內涵界定
作為認知學與語言學的交叉學科,國內外不同學者對認知語言學的內涵有著不同的解讀。
認知語言學家Lakoff“我認為,認知語言學可以由兩個共識來定義,稱為概括性共識和認知共識”。
認知語學大師Dirveny則認為:“認知語言學可以被定義為分析語言和其他認知域以及和其他認知機制之間關系的一種語言理論。”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學者從自身學術背景出發,根據不同的著眼點來對認知語言學進行定義。認知語學巨擘Taylor則堅持認為,“我使用‘認知語言學’這一描述性的術語來表示當代語言學中的一場廣泛的運動。它包括一系列不同的研究取向、方法、和側重點。然而,他們通過一些共同的假設相互聯接在一起。”
國內學者也曾用富有魅力的方塊字來解讀認知語言學。王寅在他的《認知語言學》中認為:“認知語言學是20世紀80年代興起于美國和歐洲的新的語言學科,它是認知科學的一個分支,是認知心理學與語言學的相結合的邊緣學科,它堅持體驗哲學觀,以身體經驗和認知為出發點,以概念結構和意義研究為中心,著力尋求語言事實背后的認知方式,并通過認知方式和知識結構等對語言作出統一解釋的、新興的、跨領域的學科。”
自從Langacker, Lakoff, Talmy等國外知名學者創造認知語言學至今,有的學者們或從學科本體屬性出發來界定認知語言學,或從派別分類的角度來定義認知語言學,或從學科研究方法的維度來解讀認知語言學。正如“所有的故事共唱一首主題歌”,學者們在對其內涵界定時還是具備一定的共性。一方面,認知語言學家們都努力尋找語言的具有廣泛概括性的普遍原則;另一方面,作為認知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學者們在界定認知語言學時必須得到來自認知相關學科的解釋。
三、發展動因
(一)認知動因
作為認知科學的有機組成部分,認知語言學與認知科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認知科學是研究人類感知和思維信息處理過程的科學,而認知語言學探討了認知科學的體驗哲學觀,闡述了以空間體驗為基礎的人類身體體驗是認識的始源。從認知語言學誕生至今,它的每一次蛻變都受到認識學科的影響,因此,認知動因是認知語言學發展的動因之一。
(二)語用動因
興起于20世紀70年代的語用學是認知語言學形成與發展的直接動力。 語用學堅持認為語言學研究應當重視語言本體與語言使用者之間的密切關系,不能脫離具體的語言使用環境來進行語言研究。其中,語境主要包括語言環境、社會環境、人的認知體系等方面,這樣,人的認知體系也就自然成為語言研究的重要內容之一。同時,隨著時間的推移,語用學的自身理論也在不斷完善,這也促使研究者對部分語言現象的形成機制歸因于人們自身的認識以及語言使用的內部和外部環境。
(三)心理動因
認知語言學認為語言現象是蘊含著心理因素,因此心理動因是認知語言學的基本動因。從認知語言學的發展史溯源,Lakoff、Ross等認知語言學大家在70年代后開始接受心理學家皮亞杰的建構論與互動論,都主張拋棄心理學中的信息加工論,提倡研究感知體驗與認知之間的關系。引進這些心理學的理論后,認知語言學的研究對象日益多元,研究者開始著眼于原型范疇、范疇化、隱喻等認知語學核心問題的研究,并對人腦如何對外界事物進行分類進行認知語學的解讀。
(四)哲學動因
通過對認知語言學與哲學相結合的研究成果分析,我們不難發現哲學動因也是認知語言學發展的基本動因。認知語言學以體驗哲學為哲學基礎,而體驗哲學從本質上解釋了認知語言學的思想:承認客觀世界對認知的決定作用,也重視人的主觀認知機制在范疇化、概念化過程中發揮的積極作用。受體驗哲學的影響,認知語言學認為,人類通過身體體驗外部世界,以自身為參考物形成多種認知視角,了解事物之間、概念與意義之間的關系。
四、國內研究狀況
受國外認知語學浪潮的影響,國內的認知語言學研究也是日益升溫。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桂詩春出版《心理語言學》一書,它成為國內最早探究語言與認知關系的著作。90年代初期,國外一批認知語言學著作包括《語義學與認知研究》、《隱喻與認知》等。就被陸續翻譯或介紹到國內。國內一批如沈家煊、束定芳、熊學亮等知名學者開始全面地關注認知語言學,各類學術專著、科研論文如雨后春筍,數量猛增。特別是近年來,認識語言學國際知名學者來華進行學術講座,活躍了國內認知研究的環境。如今,中國認知語言學的主要研究方向也日益多元化,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認知語學本學科理論研究;象似性與語法化問題;認知與隱喻、轉喻;范疇化與原型理論;認知與語用學等。國內認知研究緊跟國外步伐,多管齊下,在認知語法、隱喻、認知語用、認知與教學等方面成果豐碩。
五、結語
文章通過梳理學界對認知語言學內涵的爭鳴,總結了認知語言學發展的四大動因—認知動因、語用動因、心理動因以及哲學動因,展示了認識語言學作為一個新的語言學派的研究領域、研究現狀以及在中國發展的狀況,以期讀者對認知語言學有初步認識。我們不難發現,認知語言學發展迅猛,一股“認知語學”的強勁風潮從北美和歐洲大陸刮向了華夏大地,波及全球語壇,由此,我們可以預言:認知語言學在21世紀必定將大有用武之地。
篇7
關鍵詞: 隱喻 研究 綜述
1.引言
隱喻由簡單的視為修辭手段上升認識為人的一種思維和認知方式,其發展過程可由四個著名理論的提出作為一個發展軌跡,它們是:以亞里士多德為代表人物的“比較理論”認為隱喻是一個詞替代另一個詞來表達同一意義的語言手段,二者是對比關系;以昆體良為代表人物的“替論”認為隱喻是一個詞替代另一個詞的修辭現象;以布萊克、理查茲、萊考夫和約翰遜為代表人物的互動理論認為隱喻不僅僅是一種修辭手法,而且是一種人們普遍使用的認知手段和思維方式;和以方達尼爾為代表的“合成空間理論”認為隱喻是連接概念化與語言的一種普通、突出的認知過程。前兩個理論可視為是從修辭角度對隱喻加以研究的,后兩個理論則可視為是從認知角度對隱喻加以研究的。因此在國外關于隱喻的研究經歷了修辭學、語義學和以認知學科為核心的多學科研究等三個階段。
我國語言學界對隱喻的研究起步較晚,本文旨在對1999-2007年近8年間我國語言學界在隱喻領域中的研究狀況進行回顧,對學術界隱喻研究成果進行全面述評,試圖為今后的研究工作做一鋪墊。
2.近8年中國語言學界隱喻研究的狀況
我國語言界對這一學術領域的研究,開始主要是側重介紹引進國外有關隱喻理論的研究,繼而逐漸形成針對國外古典隱喻理論、隱喻的定義研究、語法隱喻以及隱喻歷史的研究等。
3.已發表研究論文歸類
近9年發表的論文主要分為理論探索和理論聯系實際兩大類,其中理論探索主要包括對隱喻本身的研究、隱喻與認知、對隱喻的語義研究、隱喻與語用。而理論聯系實際的探索主要包括把隱喻理論應用到具體的語言翻譯和語言教學中去兩類。除了以上占比例較大的六個方面以外,研究近8年論文還可以得出:如下問題也是隱喻研究者關注的對象:隱喻與概念及概念化;隱喻與文化;隱喻與成語;隱喻與換喻;隱喻與意象圖式;對語篇中隱喻的研究。如下表所示:
3.1對隱喻本身的研究
對隱喻本身的研究依次包括“隱喻的分類”、“隱喻的理解和加工”、“概念隱喻”、“隱喻的功能”、“隱喻的使用和表達”、“隱喻的鑒別”、“基本隱喻”以及“隱喻模式和結構”。
我國學者主要側重介紹了隱喻在國外英語界的研究動態、發展過程及隱喻的研究對象,并通過分析隱喻的定義、基本功能及理論、解釋為什么隱喻的研究對象如此廣博,并成為跨學科研究的對象;并且探究了萊考夫的經驗主義隱喻觀以及萊柯夫隱喻理論中的缺陷。
我國學者還從隱喻的本質、產生原因、理解過程、功能、工作運行機制等方面不斷完善隱喻研究的內容,為我們提供了隱喻研究的最新發展成果。
此外,在隱喻研究背景下,根據隱喻中的本體和喻體的關系以及隱喻的不同方式對常用修辭格進行初步的重新歸類,以辨明這些修辭格與隱喻的關系,許多修辭格實際上是隱喻在各方面的表現形。
3.2隱喻與認知
從認知和思維角度對隱喻所做的研究,有的是在對認知語言學做綜述探討的過程中提及隱喻理論,有的是從認知語言學的角度對隱喻進行闡釋,主要分析語言、認知、思維和隱喻之間的關系,探討有關隱喻語言本質的問題:認為隱喻不但是修辭手段,更是認知模式,其認知力基于相似或相關而創造相似;隱喻的認知基礎、隱喻的認知模式、隱喻的習得和隱喻與感知系統等方面對隱喻與認知的關系做了初步探討;從認知科學和認知語言學角度研究了英語語言的隱喻化特征及其與認知的關系。
我國學者近8年對認知隱喻學的研究主要得出如下結論:隱喻不僅是語言問題,更主要是思維和行為問題,它普通存在于語言與思維之中,人類在認識客觀世界中,通過隱喻把已熟知的經驗用來概括求知的事物,把已準確描述的習得用來說明描述欠缺的事物,即基本隱喻是人們在認識世界過程中最初對世界的看法,但隨著時間推移,基本隱喻會產生新的隱喻,而新的隱喻又會變成基本隱喻。此過程最先形成了概念隱喻,概念隱喻的說與寫形式則為語言隱喻,隱喻是通過語言表達的,而語言表達又體現了人們這種認知機制。
3.3對隱喻的語義研究
對隱喻的語義研究主要涉及諸如“隱喻的意義表征”、“隱喻意義的理據”等問題。這些研究都和意義直接相關,因此歸為語義學范圍。
從語義角度出發進行研究,探討隱喻理論的語義學價值,主要從認知隱喻理論入手,分析隱喻在詞義演變、語義轉移中的作用以及對語義場理論、語義特征分析的影響,闡述了隱喻的意義取決于詞匯的創造性運用,而運用又有賴于一定的想象力和具體的語境。
通過對傳統隱喻理論的研究思考,認為隱喻的意義取決于詞匯的創造性運用,而運用又有賴于一定的想象力和具體的語境;認為隱喻的意義離不開一定的語境,它的真正意義存在于我們對詞匯的富于創造力和想象力的運用中。
3.4隱喻與語用
與語用有關的研究主要是進一步對隱喻現象、做語用解釋,探究隱喻與語用的結合點,有的從語境及語用得體著手,有的分析語用認知和語用關聯。回顧8年來語用學家對隱喻現象的一些探索,歸結起來有如下特點:確認隱喻的研究必須考慮到語用的因素,認為隱喻本質上不是一種語義現象,而是一種語用現象,因而須從語用角度分析隱喻的有關問題,從已有的語用理論中,如Grice合作原則、言語行為理論等,尋找適用于解釋隱喻現象的理論依據和分析手段。
目前國內對隱喻在語用學科的研究中主要是通過對會話含意和關聯理論的分析,指出隱喻不僅是一種修辭手段,更是滲透于人類生活各個方面的一種思維方式。從筆者收集到的材料來看,我國外語界對隱喻與語用的研究還涉及:對隱喻的理解要從認知的角度出發,借助語境尋找最佳關聯,最大程度地挖掘話語的隱喻義。認為關聯理論對隱喻的闡釋拓展了以往的隱喻理論,并認為在關聯理論的框架下面展開隱喻研究有極其廣闊的發展前景,值得引起中國語言學研究者關注。
3.5隱喻在翻譯中的應用
8年來我國學者把對隱喻的研究應用到語言翻譯中去,一方面分析不同語言中隱喻話語的翻譯實踐問題,一方面探討隱喻理論對翻譯理論及實踐的影響和價值。其中主要著重于:從翻譯研究中意合與形合的角度來探討通俗科技英語翻譯、古詩詞英譯等語篇中的一些技巧和方法,通過分析研究得到結論:直譯加解釋和轉換隱喻是英譯中國古詩隱喻最切實可行的方法。通過研究隱喻在翻譯中的應用,譯者應結合目的語讀者不斷提高的文化知識水平和具體的語境靈活地采取自己的翻譯策略。
3.6隱喻在外語教學中的應用
近些年來,一些學者開始在應用語言學領域研究隱喻,即研究隱喻在語言教學中的應用,而這被認為是今后的一個重要研究課題與方向,隱喻在外語教學中的應用這項研究屬于正在興起的應用認知語言學(Applied Cognitive Linguistics)的范疇,旨在尋求認知語言學理論在英語作為外語(EFL)的教學中的應用。我國學者研究隱喻并把隱喻應用到語言教學中,尤其是第二語言教學,主要探討詞匯教學、教學中的文化導入、學生言語能力的培養等問題。
我國學者從隱喻與教育的關系入手,得到如下結論:隱喻能力是交際能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外語教學必須重視隱喻能力的培養,但我們不可以點帶面,將隱喻能力的培養置于交際能力之上;從理論上并以實證方式探討提高學生的隱喻意識對英語短語動詞習得的作用;通過隱喻的語言表征功能和處理功能,闡述其詞義擴展功能,并在此基礎上討論提高外語學習者隱喻意識,促進外語詞匯教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4.評析
4.1結論
通過分析近8年隱喻研究發表在核心期刊上的論文可以得出我國學者研究隱喻成果有如下特點:
(1)對隱喻本身的研究在深入發展,其中主要側重于隱喻分類、概念隱喻以及隱喻的理解和加工、對意義的研究、意象圖式。
(2)對隱喻研究的范疇及概念及概念化非常關注。
(3)對篇章隱喻的研究和換喻的研究開始重視。
(4)特別關注隱喻的識別和理解過程;提出了一系列理解隱喻的可能原則的構想。結構主義語言學的主要特點是在于對語言規則的描述,它不追求對語言現象的解釋。
(5)隱喻研究已經進入外語教學、跨文化研究和文化對比研究。
(6)對隱喻的研究比較全面,涵蓋了宏觀與微觀兩個方面,既對隱喻理論進行了介紹評析,從構成、語義、語用、認知等方面不斷研究完善隱喻理論,又運用隱喻理論分析了具體語料。
4.2問題和不足
考慮到我國隱喻理論研究的現狀,筆者認為在今后五到十年里,應加強對隱喻理論與實踐的研究。
(1)繼續對國外有影響的有關隱喻理論、理論體系進行系統的介紹,促進我國隱喻理論研究進一步發展。
(2)應該從認知語言學角度,對隱喻在不同職業、不同專業、不同場合的使用情況進行調查、統計、分析,以弄清隱喻使用的頻率、范圍等。
(3)現代隱喻理論在外語教育中的作用雖然已經得到一些關注,但還沒有引起我國外語教學工作者的充分重視,建議通過對國外研究成果的介紹,能夠對我國外語教學研究界有所啟發。并且進一步對漢語環境下兒童對隱喻的習得進行調查,這對了解隱喻的生成和理解極其重要。
(5)建議外語界和漢語界合作,對漢語中使用隱喻的情況進行調查,經過中英兩種不同的語言對比之后,隱喻就英語和漢語兩種語言是否具有普遍性,具有何種差異就非常清楚了,這對于外語教學具有實際的意義。
(6)現代隱喻研究是語言學領域的熱門話題,對隱喻性語言的研究和語言隱喻性的研究有望對人類的概念系統提出新的見解,但是目前隱喻研究界對人類語言隱喻性過分夸大,使語言的復雜性簡單化了。
(7)語言學對隱喻的研究視野可以更開闊,立意可以更高,與其他學科的協作可以更緊密,要從隱喻是一種言語現象出發,把隱喻與人們的認知功能、思維方式、語境、文化背景等聯系起來進行研究。
(8)我國國內語言學研究學者對語言學研究方法的掌握還欠缺,不愿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而寧可采用思辨法來研究隱喻。
4.3未來值得研究的問題
語言研究領域中的隱喻研究雖然在近8年來得到了迅速發展,但仍有許多方面值得進一步深入研究,還有許多問題尚未找到滿意的答案。例如:
(1)怎樣將隱喻融入到英語教學中去?怎樣將隱喻與二語習得結合起來?
(2)隱喻的選擇運用如何受到文化背景的影響?
(3)屬于認知領域的隱喻同非認知領域的隱喻具有什么樣的關系?
(4)對兒童習得隱喻的階段、過程與隱喻的生成和理解是如何發生作用?
(5)隱喻對于漢語和英語而言是否具有普遍性?漢語隱喻與英語隱喻具有什么樣的差異?
盡管目前隱喻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還必須不斷提高學生的隱喻意識,提高學生對英語短語動詞習得作用的認識;通過隱喻的語言表征功能和處理功能,闡述其詞義擴展功能,提高外語學習者隱喻意識。至于如何有效開展,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5.結語
本文對近8年我國語言學界研究隱喻方面的現狀和成績進行梳理、總結和評析,并在此基礎上,不揣淺陋,陳述了個人的一些見解,僅供同行參考。筆者期盼著這一領域內有更多研究成果出現。我們應當共同努力,在借鑒中創新,尋求隱喻研究新的亮點。
注:國內15種外語類核心期刊或主要外語學術期刊包括:外語研究;中國英語教學;外語教學;外語界;現代外語;外語與外語教學;外語教學與研究;外語電化教學;國外外語教學;四川外語學院學報;山東外語教學;外國語學院學報;西南民族大學學報;北京第二外國學院學報;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
參考文獻:
[1]Aristotle.1954.Rhetoric and poetics.New york:The Modern Library.
[2]Lakoff,G.& Johnson,M.1980.Metaphors we live by.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3]Lakoff,G.& 1987.Women,fire,and dangerou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4]Lakoff,G.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 [A].In Ortony,A.(ed.)Metaphor and Thought (2nd edition)[C].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3.
[5]束定芳,隱喻學研究仁[M].上海:上海外語教學出版社,2000.
[6]王寅,認識語言學的哲學基礎:體驗哲學[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2,(2):82-890.
[7]姜亞軍,張輝.國外隱喻與第二語言習得研究述評[J].國外外語教學,2003,(2).
[10]李福印.研究隱喻的主要學科[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0,(4).
[11]肖福壽.隱喻的意義新探[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1999,(4).
[12]楊在虎.隱喻研究背景下修辭格的重新歸類問題[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2,(1).
[13]趙蓉.隱喻闡釋的兩種新視角及其比較[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2,(3).
[14]李福印.當代國外隱喻研究的熱點――第五屆隱喻研究與應用國際會議論文分析[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6,(2).
[15]鄧巨.認知模式――隱喻研究新思考[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07,(7).
[16]孫啟耀.我國目前隱喻研究的進展簡評[J].山東外語教學,2002,(3).
[17]謝之君.隱喻――從修辭格到認知[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0,(3).
[18]劉振前.隱喻的傳統理論與理解模式[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0,(10).
篇8
【關鍵詞】反思性教學;外國語言學;教改;探索
反思性教學源自西方,后被我國引進,受到廣泛的普及和應用,相關學者和研究部門也對國內的反思性教學熱進行了細致的實踐和調研。從發展教學實踐和提升教學理論的角度上說,反思性教學能夠發揮出重要作用,同時反思性教學也可以對外國語言學課程產生影響,下面我將具體展開探討。
一.提出問題
因為處于傳統教學理論的影響中,教學實踐和語言學輸入理論出現了互相排斥和矛盾的現象,教師自身的實踐經驗和儲備的語言學知識無法融會貫通,這也是我國外語教學的相關部門和科研人員關注的主要問題。針對這種現狀,國內很多高校紛紛開設了相關專業課程,重點進行外國師資培養工作。比如應用語言學和外國語言學研究生專業,就是有針對性開設的,然而高校只是看到了積極的一面,忽視了其中的漏洞和不足。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味側重語言學理論的系統性,忽視了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導致很多學生只能死記硬背,領會理論知識,無法觀察到外語教學實踐中應用語言學理論知識的真正作用和意義,無法用自己學到的語言學理論知識去解決教學實踐中的問題。具體來說,有機結合師資培養課和語言學理論教學,一方面可以有效的激發研究生對于學習理論的熱情和興趣,提高教學質量,改善教學效果;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同時也要注意,把語言學理論和實踐進行有機整合,對實踐的過程進行細致的反思,把反思性教學作為語言學教學的一個重要的手段。
二.反思性教學的基本內涵
反思性教學即我們提到的反思性實踐,它是近年才在教育界興起的教學實踐活動,被稱之為教師提高專業技能最為有效且現實的手段,一經提出,就受到廣泛的普及應用。反思性教學也是文化在教學中的一種真實反映,可以促進教學主體逐漸走向自覺化,是教學主體解決教學中出現的問題的重要手段,可以促進學會學習和學會教學的有機結合,讓教學實踐更加的科學合理,幫助教師完善自身的知識體系。反思性教學可以從對教學活動的描述和思考中,明確教師的目標,提高他們的綜合能力,也可以讓他們趕超過去,激發出發展事業的潛在能力。在對之前的技能,經驗和觀念的反思的基礎上,進行教學活動評估,也可以激發教師的創新意識。反思不只是指對一個教師的教學過程進行研究,也包括對師生在教學中構建的制度和結構的思考,反思實踐是可以對教學效果產生影響的。由此可見,培養出一批有批判特點和批判能力的反思型教師是反思的真正目的。要想實現這個目的,教師需要把理論研究成果有效的應用到教學實踐活動中。
三.探索反思性教學
根據我的主觀理解,教法課程是用來解決“怎樣”問題的,但是語言學教學則是用來解決“什么”和“為什么”的相關問題的。從另一個角度說,教學技能和教學法教學,主要是教育學生怎樣進行組織教學;但是和語言學有關的教學課程,比如通常說的應用語言學和心理語言學,則主要是負責解決教學里的什么和為什么的問題。但是根據當前的教學現狀,研究生在學習中o法在語言學和應用語言學中間建起一個溝通的橋梁,導致他們無法把所有理論和實踐進行有機結合。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充分發揮課堂的引導作用,讓學生不只研究怎樣的問題,也要研究外語中的為什么和什么問題。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積累扎實的理論基礎的同時,更好的掌握教學技能和教學過程,順利展開他們未來的教師生涯,成為一名優秀的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教師。同時教師也要充分發揮反思性教學的作用,努力把語言學的理論知識應用到教學實踐中去。
四.分析語類的過程
對語類的分析過程進行反思,實際上是把學習純語言學的過程轉換為學習語言教學的過程。
(一)輸入語言學理論知識
初期為了研究語言學,給語類的定義是描述一個具體的語言環境中的語類分析,講解分析語類的具體方法,可以從對比的角度進行,與此同時,給學生推薦一些可供參考的材料。
(二)挑選語料
根據復旦大學的《大學英語》和其他機構編制的《新編大學英語》的內容,從中選出五個科普類的文章,然后尋找五篇網上的科普類論文。不管是論文還是文章,他們的主題都是保護環境,以此來滿足語類分析的研究目的,避免受到被跨學科這個因素影響。
(三)分析語類
分析語類的時候,要從下面這些方面進行:第一,分析具有標記性的主題;第二,分析語法主題;第三,使用的語態和時態;第四,分析縮略語
(四)結果和討論
通過分析這些文章和論文語態,我們可以發現,語類不同,語言特征也不同。科研類的論文重點探究過程,科普類的文章則重點分析對象,而且這兩種語類面對的讀者群也是有差異的。通過分析縮略語可以看出,對比于科普類的文章,研究論文對于技術背景和知識背景的要求更高。
(五)給外語教學帶來的啟示
通過上面的討論結果我們可以發現,不同種類的關于科技方面的英語文章,它們的本質也不一定是相同,同時也存在語類差異,教師在外語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重視這種差異性,引導學生對其進行正確的認知和應用。另一方面,這也給教選擇閱讀材料和教材提供了借鑒,舉個例子,科普文章并不適合所有的人,它是要要求的,只適合那些沒有技術背景,但是有閱讀能力的普通讀者,不能把這類的文章當成學術論文的典型范例。
綜上所述,我國的外語教學因為受到傳統教學模式和教學觀念的影響,一直存在理論和實踐脫節,師資綜合能力無法滿足教學發展的要求等現象,雖然相關部門和研究人員一直在努力改善這種狀況,還是無法完全解決這些問題。因此,外語教學作為一門語言學科,必須把理論和教學實踐緊密的結合起來。并且對整個過程進行反思和經驗積累,努力讓培養出的學生知道怎樣把自己的積累和所學,應用到未來的職業生涯中,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學生的學習效率,充分發揮反思性教學的作用,提高外語教學效果,給社會培養出一批反思型的全能人才。
參考文獻:
篇9
論文關鍵詞:認知語言學 英語教學 聽說讀寫
論文摘 要:本文從認知語言學的簡介入手,從培養英語學習者聽說讀寫技能的角度介紹了認知語言學理論給英語教學帶來的啟示。
1?認知語言學簡介
80年代中后期,認知語言學作為一種新的研究語言的方法在認知科學的大背景下應運而生。自此,在歐洲大陸蓬勃發展。認知語言學的哲學基礎是經驗現實主義,這一哲學觀點旨在“通過對進行認知活動的生物體的身體構造和經驗的研究來理解意義”(Lakoff,1987:266.)。認知語言學家認為語言不是一個獨立的系統,它是客觀現實、人類認知、生理基礎等多種因素綜合的結果,對語言的描寫必須參照人的一般認知規律,才具有較大的解釋力和說服力。認知語言學的范疇觀是由美國心理學家Rosch提出的“類典型及基本層次范疇理論”。Rosch強調要判斷一個物體是否屬于該范疇不是看它是否具備此范疇所有成員的共性,而是看它是否與其類典型之間有足夠的家族相似性。
2?認知語言學對英語教學的啟示
認知語言學對語言教學具有深遠的影響。認知語言學強調語言是認知的一部分,受人們認識世界的方法和規律的制約,因此要想學好英語,我們應充分了解相關認知理論,從而更好地指導我們進行英語教學實踐。
2.1?認知語言學對英語聽力教學的啟示
影響英語學習者聽力能力高低的因素有很多,本文只討論其中一種。認知語言學中有一個重要概念——?理想認知模式。該理論認為我們通過理想認知模式來構建我們的知識。Fillmore告訴我們要定義“bachelor”這一名詞所體現的概念,必須有一個包含一定的婚姻制度(最典型的是一夫一妻制)和合適的結婚年齡的人類社會這樣一個理想認知模式。只有在這種情況下,“bachelor”才可被理解為“未婚成年男性”。因此它給我們帶來的啟示是要想知道一個概念的含義,首先需要建立起這一概念背后的理想認知模式。尤其英語國家諸多文化在聽力原文中的呈現會給學習者帶來不便,這勢必會成為妨礙學習者英語聽力能力提高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我們在聽力教學的過程中,應提前給學生提供原文中涉及到的陌生概念的理想認知模式,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背景知識,這樣必然會帶來事半功倍的效果。
2.2?認知語言學對英語口語教學的啟示
近年來,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發展,口語在英語教學中的地位被擺在了越來越重要的位置。針對如何提高口語這一問題,認知語言學中的“突顯觀”無疑為我們提供了一些思路。突顯觀主要涉及語言中所表達的信息的取舍和安排。比如同一個事件,如果說“I ate the apple”和說“The apple was eaten by me”是完全不同的效果。前者突出了“I”,是我吃掉了蘋果,不是別人;而后者突出了“蘋果”被我吃了,而不是香蕉被我吃了。突顯觀的主要論點是一個句子主語的選擇取決于該句所描述情景中各成員所享有的不同的突顯程度。一般說來,我們選擇突顯程度最高的成員作主語。這給口語教學帶來了很大的啟示。
2.3?認知語言學對英語閱讀教學的啟示
閱讀教學無論在傳統的教學方法中還是當今的主流教學理念里,都被受到了很大的重視。怎樣才能幫助英語學習者有效地提高閱讀能力,是教育學家們和奮戰在教育第一線的教師一直在努力尋找的答案。近年來,隨著認知研究的發展,人們開始注意到非語言因素即已有知識對閱讀理解的作用。認知語言學提出了圖式閱讀理論,根據圖式理論,閱讀理解歸根到底是給合適的圖式填充新信息而使圖式具體化的過程,填充的內容可以是直接理解的或推斷出的新信息。整個理解過程是圖式指導下進行的,是激活或建構合適的圖式并填充新信息的過程,當所有重要空位都已填滿信息,文章也就得到圓滿理解。
2.4?認知語言學對英語寫作教學的啟示
在英語寫作中除了要有足夠的詞匯、短語知識外,對句法結構的掌握也尤為重要。筆者認為決定英語寫作成敗的關鍵是學習者對語法掌握的好與壞。在語法教學方面,Langacker提出了認知語法,它與傳統語法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后者只從主謂賓角度分析句子的成分;而認知語法從人的經驗出發,比如在給學習者解釋“adj1+adj2+adj3+adj4+名詞”中修飾語的擺放順序時,傳統語法所給出的解釋,完全不符合人類的認知經驗,而認知語法從人的認知順序出發,這樣解釋這一現象:名詞也就是中心詞在這里是最穩定的結構,adj1是限定詞,它與中心語沒有本質的聯系,但是其他的修飾語則是關于此中心詞的本質特征。離它最近的adj4應是客觀的、比較穩定的形容詞,adj3是相對主觀的較不穩定的修飾語,而adj2則是最不穩定的形容詞修飾語。可想而知,當我們在學生面前呈現出如上的講解方法,勢必會幫助英語學習者快速記憶名詞前修飾語的順序,而不用再去死記硬背。
3?結語
近一個多世紀來,傳統的教學觀逐漸向認知教學靠攏。Lewis認為,傳統的教學以教為中心,“面向結果”,但是,所有自然語言的運用,不論是輸入,還是輸出,都建立在與認知有關的過程中,“面向過程”有利于我們把焦點放在語言學習上面,實現以學習者為中心的理念。因此在教學實踐中,要求教師們以學習者為中心而展開教學。在英語聽力教學中,教師們應注重學生理想認知模式的培養;在英語口語教學中,提倡運用認知語言學中的突顯觀,這對于學習者口語技能的提高大有好處;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在新課文講解前,應盡量搜集一些與之相關的背景知識,為同化新信息提供信息框架;在英語寫作中,教師應充分學習認知語法,并把之運用到教學中。
參考文獻
[1] 藍純.認知語言學與隱喻研究[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5.
篇10
論文摘要:認知語言學的發展離不開特定的哲學基礎,隨著研究的深入,認知語言學也提出了新的哲學觀點,本文綜合論述了認知語言學的哲學基礎,旨在進一步強調哲學對認知語言學發展的重要性及對語言教學的指導作用。
0 引言
認知語言學是近十幾年來國際理論語言學界新興的一個語言學學派或一種新的研究方法,其成熟的標志是第一次國際認知語言學會議在德國杜伊斯堡的召開和1990 年《認知語言學》雜志(Cognitive Linguistics)的出版。認知語言學是在反對以生成語法為首的主流語言學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在哲學基礎和工作假設上都與主流語言學有很大差別。傳統的客觀主義哲學觀與人類對范疇的認識不相符合,也無法建立起一個有效地解釋人類認知和語言的意義的理論,因此認知語言學家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之上要提出自己的新的哲學觀點——經驗現實主義。
1 認知語言學哲學基礎
客觀主義認為,人的語言和思維中所運用的符號對應于外部世界的實體和范疇,符號通過與外部世界的事物之間約定俗成的對應關系獲取意義。這樣形成的符號體系是外部世界的再現(representation),是客觀現實的映射。客觀主義這還將人的心理活動中包含想象色彩的成分全部剔除在外,比如隱喻、借代、主觀意象(mental imagery)等都不應該進入人的概念領域(realm of concepts)。總之,客觀主義者認為人的理性雖然來自對物質世界的感知,但理性不受人自身的生物功能和外部世界特性的制約,人的思維和推理是大腦中概念和理念(ideas)之間的關系運算,是絕對抽象的,無形體的(disembodied)。他們錯誤地將主觀的東西和客觀的東西截然分開,認為理性、思維、觀念、理解是自主的,不受人的生理和物理環境的制約,人類心智是脫離主體的,超驗的,不依賴認識主體的身體經驗及其與客觀世界的相互作用。
近年來,隨著認知科學研究的深入,人類學、心理學、語言學等對“概念范疇”(conceptual categories)進行了廣泛和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關于范疇、意義、思維和推理與以前不同非客觀主義(non-objectivism)的觀點。他們稱之為經驗現實主義或簡稱經驗主義(experiential realism, experientialism)。這里的經驗是指由人的身體構造以及與外部世界互動的基本感覺——運動經驗和在此基礎上形成的有意義的范疇結構和意向圖式。經驗主義認知觀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思維是不能脫離形體的(embodied),即用來連接概念系統的結構來自于身體經驗,并依據身體經驗而有意義;(2)思維是想象的(imaginative),因為那些不是直接來源于經驗的概念是運用隱喻、轉喻和心理意向的結果,這種想象力也不是脫離形體的,因為隱喻、轉喻和意向都是以經驗為基礎的;(3)語言符號不是對應于客觀的外部世界,而是與認知參與下形成的概念結構相一致。意義與推理也是基于以上概念結構與認知模式;(4)思維具有完型特征(gestalt properties),學習和記憶的認知過程依靠完型結構,而不是抽象符號的機械運算。
在經驗現實主義哲學觀里,意義被視為是最關鍵的,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詞語(linguistic expression)和詞語所傳達的概念是怎樣獲取意義的。經驗現實主義認為,意義和意義的結構都產生于我們的生活經驗,包括身體經驗、社會經驗和文化經驗等。我們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和我們作為生物體的特殊身體構造決定了有些經驗是先于概念的產生就有自己的內在結構的。概念之先結構主要包括兩類:一為基本層次結構,一為意向圖式結構。認知模式與這兩種概念之先結構相映襯,并由此獲得自己的意義。 這種映襯構成人類知識的基礎。經驗現實主義還認為,我們通過理想認知模式ICMs(Idealised Cognitive Models)來構建知識,ICMs是一個有內在結構的復合體,其內在結構可以是命題性的,意向圖式性的,也可以通過隱喻投射和借射建立起來。在那些沒有清晰可辨的概念之先結構的域,尤其是抽象域,我們通過隱喻借來此種結構。這樣一來,隱喻就為我們理解那些抽象域提供了途徑。經驗主義因此特別重視隱喻對人類認知體系和語言形成的作用,因為隱喻將理性(reason)和想象結合起來。
2 認知語言學哲學基礎與語言教學語言作為一種認知模式,不可避免地受到其哲學基礎的影響。語言教學是一種調動學習者主觀思維的活動,要求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充分運用自身的經驗、想象、腦海中已構成的圖式模式。如上所訴,語言教學者在教授語言的過程中要重點解決的詞語和詞語所傳達的概念是怎樣獲取意義的。而意義和意義的結構都產生于我們的各種生活經驗中。語言教學因此更要重視對學習者在語言學習過程中經驗的運用,以獲得語言內容的最大吸收和語言意義的最深理解。哲學是語言學的基石。認知語言學把經驗現實主義作為哲學觀。經驗主義承認客觀存在的現實性,但認為對客觀世界的認識不是來自于外界實體的對應,而是來自對現實世界的經驗。語言是人類一般認知活動的結果, 其結構與功能是人類經驗的產物,與客觀世界之間并沒有直接對應關系,語言的中介是人類經驗所促動的人類概念。人的身體構造、身體經驗及社會經驗會對人的人之產生重大影響。
參考文獻
[1]F. Ungerer & H. J. Schmid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2]Janssen T. & G. Redeker (eds) Cognitive Linguistics: Foundations, Scope and Methodology [C]. New York /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1999.
[3]Johnson, M. The Body in the Mind: The Bodily Basis of Meaning Imagination and Reason[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4]Lakoff G.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5]Lakoff G. And M. Johnson Philosophy in the flesh[M].New York: Basic Books, 1999.
[6]Langacker R.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 1.[M].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7]Langacker, R Assessing Cognitive Linguistic Enterprises[J].In Janssen, T & G. Redeker (eds),1999.
[8]Tomasello, M. The New Psychology of Language [C].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1998.
[9]張輝、祝良 認知語言學概述[J].外語研究,19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