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內部矛盾范文10篇

時間:2024-03-08 11:54:4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人民內部矛盾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人民內部矛盾

人民內部矛盾調研報告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結構的巨大轉型,反映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的人民內部矛盾較為突出。而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是構建民主法制、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安定有序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

當前比較突出的人民內部矛盾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我國社會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就業方式、利益關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樣化,許多意想不到的新問題、新矛盾日漸顯現出來。當前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企業在改制、轉制過程中引發的矛盾和問題。這主要是由于某些企業把所有的債務都掛在老企業身上,然后把優良的企業剝離走了,美其名曰“資產重組”,其實質就是逃債,也可以說是分配不公引發的人民內部矛盾。

二是在“三農”問題上處理不當所引發的矛盾和問題。主要是一些地方征地中存在政策不透明、補償標準偏低且層層截留克扣,損害了被征地農民的利益;一些鄉村基層干部執行政策失誤、作風粗暴、違法違紀、財務管理混亂、侵犯農民利益,也引起一些群眾不滿。

三是城市建設和拆遷工作中,既不按國家有關規定補償安置,對拆遷戶補償標準過低,工作方法又簡單粗暴,強行拆遷所引發的矛盾和問題。

查看全文

人民內部矛盾思考

要“妥善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特別是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矛盾,保持安定團結的局面”。處理好新形勢下的人民內部矛盾,維護社會穩定,既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同時也是全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具有極大的現實意義。

一、人民內部矛盾的新情況新特點

近些年來,人民內部矛盾出現了以下五種值得注意的新情況:一是矛盾涉及的范圍更加廣泛。在不同社會階層和不同經濟成分之間,在每一個社會階層和每一種經濟成分內部,都不可避免地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矛盾。二是矛盾觸及的層次加深。如經濟上的矛盾觸及到生產要素參與分配的層次,思想上的矛盾深入到價值觀、人生觀,乃至民主觀、人權觀的方方面面。三是矛盾牽涉的對象更具群體性。隨著利益格局的深刻調整,具有相同利害關系的社會成員對利益問題更容易產生共鳴,群體性特點日益明顯。四是矛盾呈現的狀態更加復雜。各個方面、各個領域的矛盾往往圍繞利益問題交織在一起,相互滲透,牽一發而動全身。五是矛盾顯現的方式更加尖銳。在多種所有制經濟和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情況下,各種群體之間的利益沖突有些一時難以調和,如果處理不當,很容易激化。此外,黨內腐敗現象滋長、國際國內敵對勢力插手等因素,也會不同程度地加劇人民內部矛盾。

上述情況,使當前的人民內部矛盾呈現新的特點:一是利益矛盾凸現。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由于社會生產的發展尚不能充分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使得利益上的矛盾十分突出。二是干群矛盾比較突出。其中包括:在改革過程中作為社會管理者的領導機關與群眾之間的矛盾;一些領導干部嚴重的官僚主義、形式主義與群眾之間的矛盾,特別是少數領導干部以權謀私、權錢交易,甚至腐化墮落,更是嚴重破壞了干群關系。三是民族和宗教的矛盾有所滋長。特別是境內外敵對勢力縱容和支持民族分裂勢力分裂祖國的活動,加劇了人民內部矛盾向對抗性矛盾轉化的危險。

與此同時,思想文化領域的矛盾錯綜復雜,主要表現是:在改革開放過程中革新與守舊、正確與錯誤、先進與落后等思想觀念上的矛盾和沖突;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與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之間的矛盾;科學上不同學派、不同觀點之間,藝術上不同形式、不同風格之間的爭論和矛盾。

二、新形勢下人民內部矛盾產生的原因

查看全文

人民內部矛盾問題新論

五十年前,同志提出了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五十年后,面對新的形勢,為了切實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我們有必要作一篇新的文章。為了表明是繼承了的思路的,我們仍然分為十二個小題目。

一兩類不同性質矛盾的新認識

我國的改革開放已經進行了將近30年了,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取得了偉大的成就。我國的階級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敵我之間的矛盾和人民內部的矛盾也表現出新的特點。人民內部的矛盾,在被剝削階級和剝削階級之間說來,雖然有非對抗性的一面,但是對抗性的一面越來越突出。特別是城鄉之間、地區之間的矛盾,工農大眾與新生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以及代表不同利益集團的知識分子內部的矛盾,有時候會激化起來,甚至反映到共產黨內部來。

發生新變化的原因,究其根本在于,隨著其他所有制形式的發展壯大,人們的利益開始分化,人民在涉及到自身利益時已經不再是利益共同體,人民內部的矛盾往往不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的基礎上的矛盾了。所以在我國當前的具體條件下,工農大眾和資產階級之間的非對抗性矛盾如果處理不當,也會轉變為對抗性矛盾,甚至被國際敵對勢力利用,和平演變我們的人民政權。蘇聯的教訓我們應該引以為戒,我們八九年的風波也值得好好總結。

人民內部矛盾的解決方法,目前應該重視經濟方法。由經濟利益引起的人民內部矛盾,需要運用經濟的方法并輔以其他方法去解決。如征用農民土地補償不公、拖欠和克扣職工工資、不及時足額發放退休工人退休金等,這些問題單憑說服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去解決,或者事倍功半,或者勞而無功,最終還是要靠一定的經濟手段去解決問題。

無產階級專政條件下的階級斗爭仍然存在,尤其是意識形態領域的斗爭有時候是非常激烈的。當前經濟學、法學等領域的爭論,充分證明了這一點。有些知識分子,總是自覺不自覺地充當敵對階級的代言人,我們應該發揮專政的職能,限制他們發表言論的自由權利。

查看全文

人民內部矛盾學說分析論文

一、《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的背景及主要內容

1957年2月27日,在最高國務會議第十一次(擴大)會議上作了《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的講話。當時國內外矛盾錯綜復雜。國外,斯大林長期不承認社會主義社會存在矛盾,1956年2月蘇共二十大對斯大林進行批判,同年6月至10月相繼發生了波蘭事件和匈牙利事件(兩起事件都是人民群眾鬧事);國內,1956年,我國基本完成了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從1956年下半年起一些地區接連出現了鬧事的情況。

《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第一次系統闡述了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問題和社會主義社會兩類不同性質矛盾的學說。指出:(1)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會主義社會同樣充滿著矛盾。正是這些矛盾的運動推動著社會主義社會不斷地向前發展。(2)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它不是對抗性的矛盾。解決它的方式、方法,就是通過調整和改善生產關系同生產力、上層建筑同經濟基礎不相適應的方面,不斷鞏固和完善社會主義制度。(3)敵我矛盾和人民內部矛盾是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敵我之間的矛盾是對抗性的矛盾,人民內部的矛盾是非對抗性的。人民內部的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礎上的矛盾。兩類矛盾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敵我矛盾采用專政的方法解決,人民內部矛盾用民主的方法解決。能否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關系到無產階級政黨和社會主義國家的興衰存亡,這是國家政治生活的主題。明確提出了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問題的目的、基本方針和一系列具體方法。

二、人民內部矛盾學說是構建和諧社會的理論基礎

我們所要構建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正確認識和處理人民內部矛盾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題中應有之義,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正確認識和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新目標。中國現在社會矛盾復雜尖銳,人民內部矛盾學說及其方法論功能,對于今天化解社會矛盾、構建和諧社會仍能繼續發揮作用。對人民內部矛盾是非對抗性矛盾的判斷,告訴了人們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妥善解決矛盾、建設和諧社會的可能性;他對人民內部矛盾運動規律的剖析以及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目的和必要性的論述,揭示了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他對解決人民內部矛盾方式方法的思考,有助于我們探索解決新時期人民內部矛盾的新辦法,進而推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總之,人民內部矛盾學說為我們構建和諧社會提供了科學的理論前提和重要的方法論原則,是構建和諧社會的理論基礎。

(一)正視矛盾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前提。認為,時時有矛盾,處處有矛盾。在社會主義社會,仍然存在著矛盾,“許多人不敢公開承認我國人民內部還存在矛盾,正是這些矛盾推動著我們的社會向前發展。許多人不承認社會主義社會還有矛盾,因而使得他們在社會矛盾面前縮手縮腳,處于被動地位;不懂得在不斷地正確處理和解決矛盾的過程中,將會使社會主義社會內部的統一和團結日益鞏固”。當前部分領導干部仍然不敢正視客觀存在著的人民內部矛盾,對之視而不見或是消極回避,導致原本并不嚴重的矛盾因得不到及時處理而成為具有沖突性質的問題,影響社會和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不是否定矛盾,而是在化解矛盾的過程中求得和諧、求得前進,使矛盾始終處于良性狀態之中,事物就是在不斷地解決矛盾中發展的。其實,我們沒有理由回避、懼怕矛盾,而應更加積極主動地正視矛盾,不斷地發現、分析和解決矛盾,減少不和諧因素,推動社會向前發展。

查看全文

加強人民內部矛盾排查調處工作

人民內部矛盾

做好新形勢下人民內部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關鍵在于建立一個多方合作、科學靈活的人民內部矛盾糾紛應急管理體系,及時疏導、緩解、防范和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糾紛。為此,應在五個方面下功夫:

一、抓根本,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群體性事件的發生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要堅持以人為本,把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制定政策、開展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及時修改、廢除損害群眾利益的政策、法規和措施。切實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解決群眾的熱點、難點問題。把握好改革發展措施的出臺時機,做到因時因地制宜;把握好各項改革發展措施的推行力度,分清輕重緩急,做到有序推進;把握好社會各階層的承受能力,注意兼顧不同群眾的利益要求;把握好政策的穩定性、連續性與適時調整的關系。在做決策、上項目和搞建設時,要進行穩定風險評估,把維護群眾的合法權益放在首位,充分考慮群眾的實際承受能力;廣泛聽取群眾的意見和要求。加強法制宣傳教育,積極引導群眾通過信訪等多種維權渠道,運用法律等多種手段解決問題。

二、抓合力,健全和完善以政府為主導、各職能部門和社會各界協調聯動的矛盾糾紛管理體系

一方面,要強化政府在應急管理體系中的主導地位。充分利用政府掌握的行政資源、管理技能和服務網絡實現應急管理的統一、高效,強化服務協調職能,提高應急處置能力,確保跨地區、跨行業的矛盾糾紛和事件得到及時有效化解。另一方面,要發揮群眾、社會團體在應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各種民間社團組織對群眾的利益訴求和維權行為起著積極的規范作用,因此,要以多種形式吸收和引導社團組織參與社會應急管理系統,努力使調解工作延伸到社會各個行業、領域和環節,通過建立調處自治組織,明確職責,強化其自我服務、自我管理和自我救助的能力,真正形成“大調處”格局。三、抓基礎,全面提高基層和群眾的應對能力

查看全文

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從到鄧小平

【關鍵詞】處理/人民內部矛盾//鄧小平

handlecorrectly/thecontradictionsamongthepeople/MaoZedong/DengXiaoping

【正文】

中圖分類號:B03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7591(1999)05—0003—05

社會主義制度基本確立以后,正確處理與調節廣大人民群眾于根本利益相一致基礎之上的諸多矛盾和沖突,便逐步上升為社會主義國家政治生活的主題。以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為己任的歷史巨人和鄧小平,先后對這一歷史性的重大課題進行了不懈開拓和艱辛探索。其所積累的豐厚富贍的積極成果,業已熔鑄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之重要內容。

查看全文

新時期的人民內部矛盾及其正確處理方法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結構的巨大轉型,反映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的人民內部矛盾較為突出。而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是構建民主法制、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安定有序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

當前比較突出的人民內部矛盾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我國社會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就業方式、利益關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樣化,許多意想不到的新問題、新矛盾日漸顯現出來。當前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企業在改制、轉制過程中引發的矛盾和問題。這主要是由于某些企業把所有的債務都掛在老企業身上,然后把優良的企業剝離走了,美其名曰“資產重組”,其實質就是逃債,也可以說是分配不公引發的人民內部矛盾。

二是在“三農”問題上處理不當所引發的矛盾和問題。主要是一些地方征地中存在政策不透明、補償標準偏低且層層截留克扣,損害了被征地農民的利益;一些鄉村基層干部執行政策失誤、作風粗暴、違法違紀、財務管理混亂、侵犯農民利益,也引起一些群眾不滿。

三是城市建設和拆遷工作中,既不按國家有關規定補償安置,對拆遷戶補償標準過低,工作方法又簡單粗暴,強行拆遷所引發的矛盾和問題。

查看全文

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與構建和諧社會

——紀念《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發表五十周年

今年2月27日是《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以下簡稱《正處》)講話五十周年。是日,中央黨校哲學教研部、中國辯證唯物主義研究會和中央黨校馬克思主義研究基金會,邀請北京部分專家學者召開以“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與構建和諧社會”為主題的座談會。現摘錄部分專家的發言。

王偉光(中央黨校副校長):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是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必須要搞清楚的一個重大理論問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命題是從活生生的現實生活中提出來的。因為有矛盾才要求和諧。構建和諧社會就是要正視矛盾、解決矛盾,不是否定矛盾、回避矛盾。特別要注意解決以下幾大矛盾:要通過深化改革,解決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之間的矛盾;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解決人民物質文化需要與相對落后的生產之間的矛盾;要正確認識和處理好人民內部矛盾,特別是正確處理好人民內部利益矛盾;要形成棗核形的社會成員構成結構,正確認識和有效協調階級、階層和利益群體之間的矛盾;要肯定多元文化存在的必然性。

韓樹英(中央黨校原副校長):《正處》一書,不僅在哲學思想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發展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著作。在這部著作里,比較系統又初步地提出了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正確處理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等理論。和諧社會是社會主義社會的本質特征之一。構建和諧社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吸取歷史的經驗教訓,認真研究當今中國社會所出現的各種矛盾,按照《正處》所提出的理論,處理好各類矛盾。

楊春貴(中央黨校原副校長):今天的人民內部矛盾,同五十年前的人民內部矛盾相比,無論內容還是形式,都發生了重大變化,當年的許多具體政策在今天不能簡單移用。尤其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必須有新思路和新辦法。但是,當年所提出的許多基本方針在今天還是適用的。這些基本方針是:“團結——批評——團結”的方針,是處理人民內部是非矛盾的基本方針;“統籌兼顧、全面安排”的方針,是處理人民內部利益矛盾的基本方針;“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是指導我國藝術和科學發展的基本方針;“長期共存、互相監督”的方針,是處理中國共產黨同各派關系的基本方針;“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的方針,是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總方針。

石仲泉(中共黨史研究室原副主任):《正處》從2月27日的講話稿到6月19日的發表稿,在這百余天的時間里進行了多次修改,并加進某些今天讀來不夠和諧的東西。但是,應該肯定修改稿比講話稿,理論形態更完備,觀點闡述更充分,是對馬克思主義的豐富和發展,在思想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當然,還必須看到,講話后,當時中國社會出現許多新情況、新問題,這就迫使在修改稿中研究這些新情況、新問題,同時又不可避免地打上歷史的烙印。《正處》把那個時期的社會變動準確記錄下來,并上升到理論的層面,使之成為一個很珍貴的歷史文獻。

查看全文

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理論發展研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與時俱進;創新

[論文摘要]緊密結合新的實踐不斷創新,是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基本原則和要求。對建國初期的人民內部矛盾作了全面深刻的論述,形成了科學、完整的人民內部矛盾理論,為社會主義國家的執政黨正確認識和處理人民內部矛盾提供了馬克思主義的方法論指導。鄧小平根據新時期人民內部矛盾的新表現,對的理論給予了極大的創新與發展,使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理論和方法更具現實性、針對性、規范性和可操作性,為我們正確處理新時期的人民內部矛盾提供了根本指導。

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是黨和國家政治生活的主題。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新形勢下,深人學習和研究、鄧小平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理論,對于我們正確處理新時期的人民內部矛盾,增強人民團結,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構建和諧穩定社會,推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無疑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際意義。

的人民內部矛盾理論內容豐富,集中體現在1957年發表的《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一文中。這篇文章在總結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經驗的基礎上,從中國實際出發,運用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對我國社會主義社會的矛盾作了全面深刻的論述。

1.科學界定人民內部矛盾。新民主主義和社會主義革命勝利以后,革命時期的大規模的急風暴雨式的群眾階級斗爭已經結束,人民內部矛盾取代敵我矛盾成為社會主要矛盾。新的時代特點要求執政的中國共產黨,要從過去長期形成的對敵斗爭的范式中解放出來,學會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為此,對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人民”和“敵人”作了嚴格界定,指出:“在現階段,在建設社會主義的時期,一切贊成、擁護和參加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階級、階層和社會集團,都屬于人民的范圍;一切反抗社會主義革命和敵視、破壞社會主義建設的社會勢力和社會集團,都是人民的敵人。,.r};c}}}社會主義社會存在敵我矛盾和人民內部矛盾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在我國現在的條件下,所謂人民內部的矛盾,包括工人階級內部的矛盾,農民階級內部的矛盾,知識分子內部的矛盾,工農兩個階級之間的矛盾,工人、農民同知識分子之間的矛盾,工人階級和其他勞動人民同民族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民族資產階級內部的矛盾,等等。除了這些階級之間的矛盾以外,人民群眾同人民政府之間也存在著矛盾,“我們的人民政府是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府,是為人民服務的政府,但是它同人民群眾之間也有一定的矛盾,這種矛盾包括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同個人利益之間的矛盾,民主同集中的矛盾,領導同被領導之間的矛盾,國家機關某些工作人員的官僚主義作風同群眾之間的矛盾,這種矛盾也是人民內部的一個矛盾。

2,提出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方法。根據人民內部矛盾的表現,提出了一系列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方法。一是根本方法。認為,群眾路線是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指導性原則和根本方法。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尤其是人民內部矛盾錯綜復雜,正確處理這些矛盾,必須走群眾路線,集中群眾的正確意見,依靠群眾做好工作。他指出:“所謂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問題,就是我黨從來經常說的走群眾路線的問題。共產黨員要善于同群眾商量辦事,任何時候也不要離開群眾。’,川(P559-460)即使在‘4反右”斗爭全面展開的時候,也沒有忘記提醒人們:“什么叫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就是實事求是,群眾路線。;(11(P4545二是民主的方法。強調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兩類性質不同的矛盾。“我們歷來就主張,在人民民主專政下面,解決敵我之間和人民內部的這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采用專政和民主這樣兩種不同的方法。n(1](P371)他認為,人民內部矛盾大量地表現為思想認識上的是與非的矛盾,“凡屬于思想性質的問題,凡屬于人民內部的爭論問題,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決,只能用討論的方法、批評的方法、說服教育的方法去解決,而不能用強制的、壓服的方法去解決”i}l(})。后來,又進一步把民主的方法概括為“團結—批評—團結”的方法,“從團結的愿望出發,經過批評或者斗爭使矛盾得到解決,從而在新的基礎上達到新的團結。”川(P36v)三是具體方法。人民內部矛盾是一個極其復雜的矛盾系統,有效解決這些矛盾,必須在民主方法的指導下,制定出具體的方法。提出,在共產黨與派的關系上,實行“長期共存,互相監督”;在科學文化方面,實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在處理黨群關系、克服某些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官僚主義作風上,實行整風和馬克思主義教育;在經濟問題上,實行“統籌兼顧,適當安排”;對民族資產階級,則采取團結、批評、教育的政策。

查看全文

人民內部矛盾理論與當代中國經濟倫理學

【正文】

當代中國經濟倫理的進化軌跡與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遙相呼應。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隨著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經濟與倫理的關系問題成為現代化過程中急需解決的重大課題。經濟倫理研究正是發端于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思想解放的運動之中。90年代以來,我國經濟倫理研究進入構建富有中國特色的經濟倫理學階段。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日益成熟,利益多元化格局的形成,圍繞利益關系的協調這一軸心,思想意識領域的觀念沖突也呈多元化趨勢。市場經濟呼喚著與之相適應的主導性倫理道德體系的發育與成熟。經濟倫理學不同于一般倫理學,它著重研究經濟活動領域中的道德倫理現象,然而,任何一門新興學科,都離不開堅實深厚的哲學基本理論的指導,作為一般辯證法原理在社會主義社會具體應用和發展的社會主義社會辯證法,無疑也是指導我們當前進行經濟倫理研究的根本方法。人民內部矛盾學說是社會主義社會辯證法的核心。圍繞這個“核心”,本文試圖就如何正確認識與處理新時期人民內部矛盾同當代中國經濟倫理學建設的關系作一粗略的探討。

一、當代中國經濟倫理學直接的方法論基礎——人民內部矛盾理論

研究人民內部矛盾理論與經濟倫理學的關系,不能回避創立的人民內部矛盾理論所蘊含的經濟倫理的意義。如何看待對人民內部矛盾的貢獻及其對經濟倫理學的指導意義,這是當代中國經濟倫理研究中尚未深入觸及的一個新重要課題。眾所周知,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學說,是我們黨和對馬克思主義社會矛盾理論的創造性運用和發展。的卓越貢獻主要體現在:首先,他把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作為國家政治生活的主題,提出人民內部矛盾是社會主義社會占居主導地位的社會矛盾。其次,在肯定社會主義存在矛盾的基礎上,堅持矛盾的共性與個性相統一的原理,具體分析了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特殊性,把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納入人民內部矛盾這個“總題目”之中,使之成為人民內部矛盾學說的一個核心組成部分,找到了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在社會主義社會的具體表現形式。最后,正是立足于社會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的矛盾關系的具體分析,形成了他關于兩類不同性質矛盾的學說,特別是社會主義社會人民內部矛盾的學說,從而創造性地運用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社會矛盾理論,創立了社會主義社會辯證法的核心理論。

的人民內部矛盾學說及所闡明的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理論,其經濟倫理意蘊是非常明確的。我們知道,依據馬克思創立的社會矛盾理論,一方面社會經濟基礎直接決定倫理道德體系性質,經濟關系表現出來的利益關系直接決定倫理道德的基本原則和主要規范;另一方面,倫理道德又以其相對獨立性反作用于它所由此產生的社會經濟基礎。然而,僅僅看到經濟基礎與倫理道德的決定作用與反作用關系對建構當代中國經濟倫理學還是不夠的。我們一旦從人民內部矛盾著眼去進行考察就會發現,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及一定歷史階段的主要矛盾,既然反映的都是具體的歷史的人與人之間的矛盾關系,因此通過人際關系的協調,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就能促進社會主義社會的自我完善與全面進步。經濟領域的人際關系的處理,自然離不開一定的經濟倫理與道德規范。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經濟倫理學的研究對象正是社會主義社會經濟領域中建立在經濟關系之上的人與人之間的倫理道德關系即人民內部的倫理道德關系。在我國當前時期的經濟倫理研究中,自覺運用人民內部矛盾學說,可以使經濟倫理的目標指向始終聚焦于如何實現經濟活動中人與人之間倫理關系的和諧上。既然人與人之間具體的矛盾關系又是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及一定歷史階段主要矛盾的折射,這樣,經濟倫理的研究就有了深厚的理論背景和寬廣的歷史視野。

在社會主義社會中,在人民內部矛盾占居主導地位的條件下,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突破了資本主義社會所不能突破的私有制財產關系形成的個體發展的局限,為向自由人聯合體的自由個性發展階段過渡創設了條件。因此當代中國經濟倫理所研究的人際關系,總體上具有非對抗性質,這就為正確界定人與人之間的經濟倫理關系的性質提供了方法論原則。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