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理論發展研究論文
時間:2022-12-01 03:32:00
導語: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理論發展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文摘要]緊密結合新的實踐不斷創新,是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基本原則和要求。對建國初期的人民內部矛盾作了全面深刻的論述,形成了科學、完整的人民內部矛盾理論,為社會主義國家的執政黨正確認識和處理人民內部矛盾提供了馬克思主義的方法論指導。鄧小平根據新時期人民內部矛盾的新表現,對的理論給予了極大的創新與發展,使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理論和方法更具現實性、針對性、規范性和可操作性,為我們正確處理新時期的人民內部矛盾提供了根本指導。
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是黨和國家政治生活的主題。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新形勢下,深人學習和研究、鄧小平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理論,對于我們正確處理新時期的人民內部矛盾,增強人民團結,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構建和諧穩定社會,推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無疑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際意義。
的人民內部矛盾理論內容豐富,集中體現在1957年發表的《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一文中。這篇文章在總結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經驗的基礎上,從中國實際出發,運用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對我國社會主義社會的矛盾作了全面深刻的論述。
1.科學界定人民內部矛盾。新民主主義和社會主義革命勝利以后,革命時期的大規模的急風暴雨式的群眾階級斗爭已經結束,人民內部矛盾取代敵我矛盾成為社會主要矛盾。新的時代特點要求執政的中國共產黨,要從過去長期形成的對敵斗爭的范式中解放出來,學會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為此,對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人民”和“敵人”作了嚴格界定,指出:“在現階段,在建設社會主義的時期,一切贊成、擁護和參加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階級、階層和社會集團,都屬于人民的范圍;一切反抗社會主義革命和敵視、破壞社會主義建設的社會勢力和社會集團,都是人民的敵人。,.r};c}}}社會主義社會存在敵我矛盾和人民內部矛盾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霸谖覈F在的條件下,所謂人民內部的矛盾,包括工人階級內部的矛盾,農民階級內部的矛盾,知識分子內部的矛盾,工農兩個階級之間的矛盾,工人、農民同知識分子之間的矛盾,工人階級和其他勞動人民同民族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民族資產階級內部的矛盾,等等。除了這些階級之間的矛盾以外,人民群眾同人民政府之間也存在著矛盾,“我們的人民政府是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府,是為人民服務的政府,但是它同人民群眾之間也有一定的矛盾,這種矛盾包括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同個人利益之間的矛盾,民主同集中的矛盾,領導同被領導之間的矛盾,國家機關某些工作人員的官僚主義作風同群眾之間的矛盾,這種矛盾也是人民內部的一個矛盾。
2,提出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方法。根據人民內部矛盾的表現,提出了一系列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方法。一是根本方法。認為,群眾路線是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指導性原則和根本方法。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尤其是人民內部矛盾錯綜復雜,正確處理這些矛盾,必須走群眾路線,集中群眾的正確意見,依靠群眾做好工作。他指出:“所謂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問題,就是我黨從來經常說的走群眾路線的問題。共產黨員要善于同群眾商量辦事,任何時候也不要離開群眾?!?P559-460)即使在‘4反右”斗爭全面展開的時候,也沒有忘記提醒人們:“什么叫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就是實事求是,群眾路線。;(11(P4545二是民主的方法。強調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兩類性質不同的矛盾。“我們歷來就主張,在人民民主專政下面,解決敵我之間和人民內部的這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采用專政和民主這樣兩種不同的方法。n(1](P371)他認為,人民內部矛盾大量地表現為思想認識上的是與非的矛盾,“凡屬于思想性質的問題,凡屬于人民內部的爭論問題,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決,只能用討論的方法、批評的方法、說服教育的方法去解決,而不能用強制的、壓服的方法去解決”i}l(})。后來,又進一步把民主的方法概括為“團結—批評—團結”的方法,“從團結的愿望出發,經過批評或者斗爭使矛盾得到解決,從而在新的基礎上達到新的團結?!贝?P36v)三是具體方法。人民內部矛盾是一個極其復雜的矛盾系統,有效解決這些矛盾,必須在民主方法的指導下,制定出具體的方法。提出,在共產黨與派的關系上,實行“長期共存,互相監督”;在科學文化方面,實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在處理黨群關系、克服某些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官僚主義作風上,實行整風和馬克思主義教育;在經濟問題上,實行“統籌兼顧,適當安排”;對民族資產階級,則采取團結、批評、教育的政策。
的人民內部矛盾理論為社會主義國家的執政黨正確認識和處理人民內部矛盾,提供了馬克思主義方法論指導。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鄧小平作為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杰出代表,對此又有了極大的創新與發展,主要表現為以下幾方面。
1.關于人民內部矛盾的新定位。生產資料社會主義改造完成以后,曾對我國社會的現實狀況進行過正確的分析,并作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發生根本性轉變的判斷,但對社會主要矛盾是什么,始終沒有一個明確的界定,仍然堅持階級斗爭“大量表現的是人民內部矛盾”,把人民內部矛盾看作是社會主義社會的主要矛盾。不可否認,在社會主義社會中,人民內部矛盾的確是大量的、占據主要地位的矛盾,但是人民內部矛盾又是一個寬泛的概念,它表現在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的各個方面,其中必有一種主導性的矛盾在起主導作用。對此,鄧小平進行了實事求是的分析和判斷。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不久,他指出:“我們的生產力發展水平很低,遠遠不能滿足人民和國家的需要,這就是我們目前時期的主要矛盾。[z]lr}sz,據此,十一屆六中全會把我國現階段的主要社會矛盾表述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關于人民內部矛盾,鄧小平指出,“我國的資本家階級原來占有的生產資料早已轉到國家手中,定息也已停止十三年之久。他們中有勞動能力的絕大多數人已經改造成為社會主義社會中的自食其力的勞動者。f2](P186)“我國工人階級的地位已經大大加強,我國農民已經是有二十多年歷史的集體農民。[2;(P185)我國知識分子的絕大多數已經是工人階級和勞動人民自己的知識分子,是“工人階級自己的一部分。他們與體力勞動者的區別,只是社會分工的不同。從事體力勞動的,從事腦力勞動的,都是社會主義的勞動者。[21(P89)“我國各兄弟民族經過民主改革和社會主義改造,早已陸續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結成了社會主義的團結友愛、互助合作的新型民族關系。[2](P186)因此,鄧小平強調,隨著剝削階級的消滅,階級斗爭只在一定范圍內存在,黨內矛盾、統一戰線內部的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都屬于人民內部矛盾。對社會主要矛盾與人民內部矛盾的嚴格區分,有利于我們“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努力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維護和發展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為把我國建設成為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而奮斗。
2.提出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新方略。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鄧小平在繼承人民內部矛盾處理方法的基礎上,提出了一系列新方略。
(1)提出解決矛盾的根本方法是加快經濟發展、迅速提高生產力水平。曾從總體上提出用民主的方法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同時還指出了許多具體的方法,但在這一系列的方法體系中明顯缺少一種帶有根本性的方法。以往的事實證明,雖然人民內部矛盾形態各異,但其存在和發展與經濟落后、生產力水平低、人們的物質文化需求得不到普遍滿足有密切關系。因此,鄧小平把加快我國經濟發展、迅速提高生產力水平作為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根本措施和方略。強調我們各項工作的中心是經濟建設,最根本的任務是發展生產力,發展是硬道理?!爸袊鉀Q所有問題的關鍵是要靠自己的發展?!薄皬母旧险f,手頭東西多了,我們在處理各種矛盾和問題時就立于主動地位。
(2)提出要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為了力A’決我國經濟發展,解放生產力,鄧小平倡導改革開放,提出了“讓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政策,鄧小平就此提出了“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這是另一個帶有根本性的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方法。鄧小平認為,只有貫徹按勞分配原則,讓一部分人通過誠實勞動先富起來,才能形成激勵和競爭機制,才能創造出生產和經濟發展的高效率,才能為人民內部矛盾的緩解創造根本條件。在強調效率優先的同時,鄧小平沒有忽視解決貧富差距和兩極分化的問題。他指出,這個問題如果長期得不到解決,經濟利益上的矛盾就會轉化為政治上的矛盾,就會使人民內部矛盾升級、擴大。如何防止兩極分化呢?“就是先富起來的地區多交點利稅,支持貧困地區的發展。,r[31cP3}a)“對一部分先富起來的人,也要有一些限制,例如,征收所得稅,還有,提倡有的人富起來以后,自愿拿出錢來辦教育、修路。
(3)提出民主與法制相結合,要充分運用法制手段。在充分肯定民主方法的同時,鄧小平倡導把民主的方法與法制的方法結合起來,并充分運用法制手段。社會主義法制具有規范性、公平性、強制性、穩定性的特點,是協調和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的重要手段之一。無論處理敵我矛盾還是人民內部矛盾,都必須充分依靠群眾,嚴格遵守社會主義法制?!皣液推髽I、企業和企業、企業和個人等等之間的關系,也要用法律的形式來確定;它們之間的矛盾,也有不少要通過法律來解決。[z7(Pla},以往我們之所以用對敵斗爭方法去處理人民內部矛盾,這“固然與某些領導人的思想作風有關,但是組織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問題更重要。[2](P333)“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須加強法制。必須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
(4)提出不同領域的人民內部矛盾應采取不同的解決方法。把民主的方法看作是與“團結—批評—團結”的方法相并列的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主要方法。而實際上,人民內部矛盾多種多樣,并不是單純用哪種方法所能奏效的。鄧小平根據新時期人民內部矛盾的不同表現,把人民內部矛盾分為經濟領域、政治領域和人們思想觀念上的矛盾,提出不同領域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經濟領域的人民內部矛盾,是廣大人民群眾在直接追求各自經濟利益的活動中發生的,單純依靠思想政治工作是不行的,鄧小平主張在民主的基礎上,運用經濟的、法制的、行政的手段,通過深化改革、發展生產力來解決。政治領域的人民內部矛盾,集中表現為黨群、干群矛盾,涉及到經濟利益問題,必須在解決經濟問題上下功夫,通過深化改革,完善體制、反腐倡廉、加強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的聯系等方法來解決。在解決人民內部思想觀念上的矛盾時,鄧小平主張“用事實來說話”。他說:“不搞爭論,是我的一個發明。不爭論,是為了爭取時間干。一爭論就復雜了,把時間都爭掉了,什么也干不成。n[3](P374)這樣反而不利于思想問題的解決,“處理的辦法,就是拿事實來說話,讓改革的實際進展去說服他們。.,[3](P156)當然,適當回避人民思想觀念上的矛盾,并不意味著對它們聽之任之。鄧小平提出了加強思想政治工作,進行疏通和引導,弘揚主旋律等方法。
從、鄧小平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理論的比較中我們可以看到,和鄧小平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理論,都是中國革命、建設的產物,都在新的實踐上繼承前人又突破陳規,緊密結合新的實踐不斷創新,是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基本原則和要求。同時,我們也看到,鄧小平對的人民內部矛盾理論不僅僅是繼承和堅持,更重要是揚棄與發展,隨著形勢的發展和實踐的變化而不斷地進行調整和創新。
1.過多地從政治思想方面關注人民內部矛盾,側重于從是非角度看待人民內部矛盾,并把“團結—批評—團結”看作惟一的方法。1957年,他說:“我們現在的任務,就是要在整個人民內部繼續推廣和更好地運用這個方法,要求所有的工廠、合作社、商店、學校、機關、團體,總之,六億人口,都采用這個方法解決他們內部的矛盾。,.y](P37o>盡管他也提到“統籌兼顧、適當安排”等涉及經濟問題的題目,但沒有具體展開。事實上,社會主義建設時期,與是非問題相比,物質利益往往是引起人民內部矛盾的更為深刻的原因,單靠“團結—批評—團結”有時難以奏效,需要以調整利益關系來解決,鄧小平提出了用經濟的辦法解決問題,體現了鄧小平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理論的針對性、實踐性和可操作性。
2.建國初期對政治問題的思考帶有更多的哲學色彩,側重于從政治哲學的視角審察人民內部矛盾,而如何從制度安排上更好地體現社會主義性質和人民民主則關注不夠,把人民內部矛盾問題的解決,過多地建立在各級干部提高政治水平的基礎之上,通過發動大規模的群眾運動來完成,而沒有用精確、嚴格的規范和法律程序加以限制,因而顯得解決人民內部矛盾的手段過于單一并有較大的隨意性。鄧小平根據現代社會特點,認真總結的理論成果,明確提出民主與法制相結合的方法,并使之制度化、規范化,從而使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方法更具應用性、規范性和程序性,使政治哲學的原則得以具體化、制度化。
3.上世紀50年代后期,錯誤地估計了人民內部矛盾的情況,提出了“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社會主義道路和資本主義道路的矛盾,毫無疑問,這是當前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ne[1](P475)由此發動了“”,導致全民族浩劫?!啊苯Y束后,鄧小平率先在主要矛盾和人民內部矛盾問題上進行了“撥亂反正”,恢復、堅持、發展了關于人民內部矛盾的正確認識,把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重新確立為黨和國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內容,從而開創了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新時代。公務員之家
今天,重溫兩代領導人的思想和理論,從對二者的比較研究中找出規律性的東西,對于我們樹立和提高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政策觀念和能力,意義重大。當前,我國正處在深刻的社會變動時期,人民內部矛盾的內容和表現形式,比、鄧小平時代復雜得多,社會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就業方式、利益關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樣化,人們的思想觀念、利益糾紛、社會問題的出現在所難免,結構調整中的農民利益矛盾,城市建設中居民的利益矛盾,企業改制中的職工利益矛盾,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工農矛盾、城鄉矛盾、國家集體與個人之間的矛盾、公與私的矛盾、不同所有制的產權之間的矛盾,以及諸如環境衛生、社會治安、安全生產、黨群干群關系、腐敗等社會問題,都在改革發展進程中呈現出新特點、新狀況。這些矛盾不論其表現形式如何,大多或者說基本上都是人民內部矛盾,綜合起來看,都是在經濟持續增長、人民生活不斷提高情況下的復雜和緊張。但對這些矛盾千萬不可疏忽大意,處理不好,矛盾激化,小事會變成大事,甚至釀成亂子,給社會穩定和事業發展帶來不應有的損害。在這種與過去全然不同而又錯綜復雜的條件下,如何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離不開社會主義法治觀念的確立并付諸實施,更離不開借鑒兩位偉人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經驗和作法,并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結合新的實際,不斷探索出新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把問題解決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有效地減少和化解人民內部矛盾,消除不穩定因素,最大限度地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促進改革開放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順利實現。
- 上一篇:通暖空調的節能設計特征淺析論文
- 下一篇:工業無損害檢測技術特征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