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5-04 07:04:36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教育家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近代教育家吳汝綸論教師論文
論文關鍵詞:吳汝綸;教師;教師教育
論文摘要:吳汝綸是中國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具有豐富的教師思想。他關注教師的素質,積極進行教師培養工作,為近代教師教育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吳汝綸(1840~1903年),字摯甫,安徽桐城人,清末桐城派首要人物,晚清著名學者、文人和教育家,生前有“海內大師”和“古文宗匠”的盛名,曾做曾國藩和李鴻章的幕僚,后來在河北深州及冀州任職,從1888年開始主講保定蓮池書院,時間長達l3年之久。1902年經過張百熙的推薦,被任命為京師大學堂總教習,同年5月,去日本進行學務考察并寫成《東游叢錄》一書,l1月,歸國,并在安徽桐城創辦新式小學堂。1903年,吳汝綸病逝于故里。
作為一代文人學者,吳汝綸“道高學博而有文章,尤以經世濟變為亟”,一生關注教育事業,曾對科舉制度進行抨擊;重視西學,并能積極地進行教育交流活動。在他的教育思想中,非常關注教師的素質、選任與培養,教師思想與其人生歷程一道,使他成為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的教育先驅和實踐家,為中國近代教師教育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一、論教師的素質
作為一位關注社會的教育家,吳汝綸一直重視并熱衷于教育事業,在深州任職時,曾“依征糧冊以均徭役,籍已廢義學田豪民所攘有者千四百余畝,以興書院,修復孔子廟樂舞”。在冀州8年,同樣志在興學育才,并曾上書李鴻章請求撥款并用在教育事業方面,這些舉措對當地教育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使“二州人士,皆知務實學。先生在冀久,成材尤多”兒。吳汝綸后來在保定蓮池書院任主教,“專力以興教化,并中西為一冶,日以精神相灌游而鑄熔之”,當時就連日本的學者也就學于他的門下。正是由于對教育事業的執著與追求,吳汝綸對教師的知識素養和教學思想進行了探究。
教育家的類本性研究論文
[摘要]教育家的“類本性”是教育家的整體規定性,既是人的“類本性”之特殊,又是教育家群體性與個體性之一般。教育家“類本性”為社會分工所決定,是歷代教育家在教育實踐和社會交往中自我創生成果的積淀與遺傳,具體體現為教育家的整個身心與教育融為一體、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教人與做人合一等基本品性。探索教育家“類本性”有助于形成一種“超我”的同化力,促進教育工作者的“類化”,延續與擴大教育家隊伍。
[關鍵詞]教育實踐;社會交往;教育家類本性
“教育家”以類、群體、個體三種形態存在。教育家之“類”即教育家整體、全體,亦即最大的教育家群體,是所有教育家個體的集合。作為“類”的教育家,具有高尚的人格,在教育思想、教育理論、教育事業、教育改革、教育實踐等方面做出過杰出貢獻,產生過巨大的社會影響。把握“教育家”的維度有二:以“教育”為著眼點,教育家是與政治家、軍事家、哲學家、文學家等相并列的專門家;以“家”為著眼點,教育家則是區別于一般以教育為業的教育工作者的杰出分子,即教育工作者這個大型群體中的一類小型群體、特殊群體和榜樣群體。
一、教育家“類本性”概述
人是合群的動物,總會在實踐中結成各種群體,相關群體又會進一步結成“類”關系。“類”是人重要的生存方式,是對個體獨立性的揚棄。人不僅自身存在于類的聯系中,而且具有清醒的類意識,能自覺地將類的內在規定貫徹在自己的言行之中。“本性”通常指規定性,也就是規定某一事物之所以成為這一事物而區別于其他事物的那種特性。教育家的“類本性”即教育家的“規定性”,是對教育家的存在狀態、行為方式和變異限度的內在規定,是教育家之所以為教育家的特殊本性。
教育家的類本性是教育家在教育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根本特性,主要指教育家這個整體所共有的社會特性。教育家的類本性是人的類本性的特殊,表現為教育家在教育活動中各種特殊的本性,例如特殊的需要(以育人為第一需要),特殊的情感(愛之,誨之),特殊的社會關系(以師生關系為主),特殊的奉獻與特殊的社會影響(通過育人推動社會進步,這也是教育家滿足自己特殊需要的特殊方式)等等。同時,教育家的類本性又是教育家群體性(民族性,時代性,流派性等)和個體性之一般。盡管每位教育家都具有由各自不同的生活環境、教育條件、人生經歷和教育活動等因素造成的獨特性,但同時也會擁有因為相同的社會分工所形成的共有的典型特征。教育家的類本性包含了教育家的群體性和個體性中的共同的本質的因素,是教育家共性和個性的辯證統一。
教育家類本性研究論文
[摘要]教育家的“類本性”是教育家的整體規定性,既是人的“類本性”之特殊,又是教育家群體性與個體性之一般。教育家“類本性”為社會分工所決定,是歷代教育家在教育實踐和社會交往中自我創生成果的積淀與遺傳,具體體現為教育家的整個身心與教育融為一體、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教人與做人合一等基本品性。探索教育家“類本性”有助于形成一種“超我”的同化力,促進教育工作者的“類化”,延續與擴大教育家隊伍。
[關鍵詞]教育實踐;社會交往;教育家類本性
“教育家”以類、群體、個體三種形態存在。教育家之“類”即教育家整體、全體,亦即最大的教育家群體,是所有教育家個體的集合。作為“類”的教育家,具有高尚的人格,在教育思想、教育理論、教育事業、教育改革、教育實踐等方面做出過杰出貢獻,產生過巨大的社會影響。把握“教育家”的維度有二:以“教育”為著眼點,教育家是與政治家、軍事家、哲學家、文學家等相并列的專門家;以“家”為著眼點,教育家則是區別于一般以教育為業的教育工作者的杰出分子,即教育工作者這個大型群體中的一類小型群體、特殊群體和榜樣群體。
一、教育家“類本性”概述
人是合群的動物,總會在實踐中結成各種群體,相關群體又會進一步結成“類”關系。“類”是人重要的生存方式,是對個體獨立性的揚棄。人不僅自身存在于類的聯系中,而且具有清醒的類意識,能自覺地將類的內在規定貫徹在自己的言行之中。“本性”通常指規定性,也就是規定某一事物之所以成為這一事物而區別于其他事物的那種特性。教育家的“類本性”即教育家的“規定性”,是對教育家的存在狀態、行為方式和變異限度的內在規定,是教育家之所以為教育家的特殊本性。
教育家的類本性是教育家在教育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根本特性,主要指教育家這個整體所共有的社會特性。教育家的類本性是人的類本性的特殊,表現為教育家在教育活動中各種特殊的本性,例如特殊的需要(以育人為第一需要),特殊的情感(愛之,誨之),特殊的社會關系(以師生關系為主),特殊的奉獻與特殊的社會影響(通過育人推動社會進步,這也是教育家滿足自己特殊需要的特殊方式)等等。同時,教育家的類本性又是教育家群體性(民族性,時代性,流派性等)和個體性之一般。盡管每位教育家都具有由各自不同的生活環境、教育條件、人生經歷和教育活動等因素造成的獨特性,但同時也會擁有因為相同的社會分工所形成的共有的典型特征。教育家的類本性包含了教育家的群體性和個體性中的共同的本質的因素,是教育家共性和個性的辯證統一。
以學生為中心的畢業論文
一、“以學生為中心”的有效教學策略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論來自于美國教育家和哲學家杜威的“兒童中心論”。其核心理論要求從傳統教育的束縛中將兒童釋放出來。他特別強調要尊重兒童的心靈和自由的天性,遵循兒童發展中教育規律的重要性。將杜威的“以兒童為中心”的思想進一步運用于各類學校教育中就成為今天所提倡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思想。“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策略主要包含以下三個方面:
(一)發現教學。
發現教學法的思想淵源可上溯到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的“產婆術”的教學方法和近代西方教育家盧梭、第斯多惠、斯賓塞等人的教學思想,這一方法的廣泛應用是美國教育家布魯納積極倡導的結果。發現教學法亦稱假設法和探究法,是指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學習時,不是簡單地將內容直接提供給學生,而是為學生提供一種問題情境,讓學生積極思考,獨立探究,自行發現并掌握相應的原理和結論的一種方法。它的中心思想是讓學生成為學習主體,獨立實現知識認知過程。具體地說,就是教師發揮啟發作用,學生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路徑方法;研究客觀事物發展的過程和客觀規律,從中發現創新點,形成自己的獨特理念。在這一過程中,教師的作用是引導促進學生對這種情境發問并自己收集證據回答問題。
(二)情景教學。
情景教學法于二戰后出現于歐洲,到20世紀六十年代由英國教學專家所廣泛采用。情景教學法又稱視聽法,該方法認為知識的學習與知識使用的“情景空間”有密切的聯系,強調要注重特定情景環境中產生的問題和尋求解決方法的自然關系,不強調預設目標,不對學生提出僵化固定的教學要求。情景教學的核心目標是通過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性學習,以提高學生主動探索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師專業化研究論文
一、是“精英教師”還是“教師精英”
來看一下我們的教師培養機制。不管是高級職稱的評定還是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甚至特級教師的評選,都有和公開課這兩項必備條件。先說,一般都要求在省級教育刊物上發表,這簡直讓多數普通教師望而生畏。全國的教育刊物市場就那么大,再除去一些名師專家的論文,留給普通教師的還有多大的空間?僧多粥少,看似可及卻遙不可及。再說公開課,一般也要求有省級以上的,所以對多數普通教師而言也是微乎其微,多數教師也許一輩子都不可能上一堂省級公開課。再加上一些名師工程,確定了苗子后要重點打造,幾乎讓他囊括了所有的上公開課的機會,其他教師只能望“公開課”興嘆。名師工程的目的決不應該是培養了少數幾個名師卻造就了一批庸師,整個教育不是幾個名師能夠包辦代替的,大批的一線普通教師的專業化決定著教育的未來,我們是造就精英教師”還是造就“教師精英”呢?答案不言而喻。同樣,教師培養機制是為了激勵教師的專業化,而不是設置種種高不可攀的障礙阻止教師的專業發展,把多數教師拒之門外。筆者以為,一個科學合理的教師培養機制應該面向整個教師群體,不是限制而是扶持,不是走獨木橋而是走陽關道,讓更廣闊的空間和平臺成為教師專業化的沃土。
二、教育的另一種不公平
再來看我們的教師評價和激勵機制。~個教師因為教學業績突出而被選拔到一所辦學條件更好一點的學校工作是對該教師最大的肯定,這是教師獲得成就感的另一種途徑,它能夠激勵教師更投入地工作,釋放出更大的潛能,有助于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但現在的教師評價和激勵機制也變得不再純潔,一些教師靠走后門、靠關系進入城區學校或名校,而一些教學業績突出卻沒有任何背景的教師只能留守農村。其實不管城區還是農村都需要腳踏實地的教育工作者,但這樣的人才評價和激勵機制顯然是教育的另一種不公平,是對人才的漠視和打擊,也是造成人才流失和~些教師甘于平庸的原因之一。我曾聽說一件“新奇”事:一所學校選派教師參加市級的教學比武活動,教師們相互推諉,沒人愿意參加,無奈之下,分管教學的副校長只好親自上陣。這雖屬個別現象,但不可否認,諸多的教師甘于平庸的現象與我們的人才評價和激勵機制有關系,有才能的比不上有背景的,鉆研業務的比不上經營人際之道的,教師的才能得不到賞識,教學業績得不到尊重,那么教師拒絕上公開課這樣的現象就不難理解了。在這樣的人才評價、激勵機制下,教師的專業化在某種程度上只能是一廂情愿,教師可以用多種形式消極對待。因而,教師專業化要求我們必須認真審視在教師培訓、激勵、評價、流動、選拔機制中的種種不公平,興利除弊,為教師的專業化營造良好的內外部環境。
三、我的教育理想不是夢
經常聽到身邊的一些教師感慨:像那些成名成家的教師全國能有多少個?言下之意我傾其一生努力也不會成為那個幸運兒。話語中不僅透露出失落和無奈的情緒,同時也傳遞著一種價值觀:教師作為~個生命個體的存在,作為一種職業的存在,他需要得到社會的認同和成就感。普通教師除了經過自身的努力和奮斗,還需要多少外在因素的幫助,才能夠成長為名師或教育家?成為名師或教育家的幾率能有多大?客觀地講,名師或教育家群體中不乏靠個人奮斗而“功成名就”者,但具備這樣的天時地利者能有幾個?對普通教師而言,“成名成家”的理想不是鏡中花,就是水中月,既如此,教師的教育理想漸漸消失,專業化沒有前行的動力便不值得奇怪了。一個沒有教育理想的教師其專業發展是不難想象的。教師的專業化除了提高教師的整體專業水平這一基本目標之外,其終極目標在于期待教師成長為科研型教師、學者型教師甚至教育家。總理在2007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特別強調“要提倡教育家辦學”。時下,許多教育媒體旗幟鮮明地提出“時代呼喚教育家”、“呼喚教育家辦學”等等,這是時代的呼喚,這是教育的需求。
教師專業化分析論文
一、是“精英教師”還是“教師精英”
來看一下我們的教師培養機制。不管是高級職稱的評定還是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甚至特級教師的評選,都有和公開課這兩項必備條件。先說,一般都要求在省級教育刊物上發表,這簡直讓多數普通教師望而生畏。全國的教育刊物市場就那么大,再除去一些名師專家的論文,留給普通教師的還有多大的空間?僧多粥少,看似可及卻遙不可及。再說公開課,一般也要求有省級以上的,所以對多數普通教師而言也是微乎其微,多數教師也許一輩子都不可能上一堂省級公開課。再加上一些名師工程,確定了苗子后要重點打造,幾乎讓他囊括了所有的上公開課的機會,其他教師只能望“公開課”興嘆。名師工程的目的決不應該是培養了少數幾個名師卻造就了一批庸師,整個教育不是幾個名師能夠包辦代替的,大批的一線普通教師的專業化決定著教育的未來,我們是造就精英教師”還是造就“教師精英”呢?答案不言而喻。同樣,教師培養機制是為了激勵教師的專業化,而不是設置種種高不可攀的障礙阻止教師的專業發展,把多數教師拒之門外。筆者以為,一個科學合理的教師培養機制應該面向整個教師群體,不是限制而是扶持,不是走獨木橋而是走陽關道,讓更廣闊的空間和平臺成為教師專業化的沃土。
二、教育的另一種不公平
再來看我們的教師評價和激勵機制。~個教師因為教學業績突出而被選拔到一所辦學條件更好一點的學校工作是對該教師最大的肯定,這是教師獲得成就感的另一種途徑,它能夠激勵教師更投入地工作,釋放出更大的潛能,有助于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但現在的教師評價和激勵機制也變得不再純潔,一些教師靠走后門、靠關系進入城區學校或名校,而一些教學業績突出卻沒有任何背景的教師只能留守農村。其實不管城區還是農村都需要腳踏實地的教育工作者,但這樣的人才評價和激勵機制顯然是教育的另一種不公平,是對人才的漠視和打擊,也是造成人才流失和~些教師甘于平庸的原因之一。我曾聽說一件“新奇”事:一所學校選派教師參加市級的教學比武活動,教師們相互推諉,沒人愿意參加,無奈之下,分管教學的副校長只好親自上陣。這雖屬個別現象,但不可否認,諸多的教師甘于平庸的現象與我們的人才評價和激勵機制有關系,有才能的比不上有背景的,鉆研業務的比不上經營人際之道的,教師的才能得不到賞識,教學業績得不到尊重,那么教師拒絕上公開課這樣的現象就不難理解了。在這樣的人才評價、激勵機制下,教師的專業化在某種程度上只能是一廂情愿,教師可以用多種形式消極對待。因而,教師專業化要求我們必須認真審視在教師培訓、激勵、評價、流動、選拔機制中的種種不公平,興利除弊,為教師的專業化營造良好的內外部環境。
三、我的教育理想不是夢
經常聽到身邊的一些教師感慨:像那些成名成家的教師全國能有多少個?言下之意我傾其一生努力也不會成為那個幸運兒。話語中不僅透露出失落和無奈的情緒,同時也傳遞著一種價值觀:教師作為~個生命個體的存在,作為一種職業的存在,他需要得到社會的認同和成就感。普通教師除了經過自身的努力和奮斗,還需要多少外在因素的幫助,才能夠成長為名師或教育家?成為名師或教育家的幾率能有多大?客觀地講,名師或教育家群體中不乏靠個人奮斗而“功成名就”者,但具備這樣的天時地利者能有幾個?對普通教師而言,“成名成家”的理想不是鏡中花,就是水中月,既如此,教師的教育理想漸漸消失,專業化沒有前行的動力便不值得奇怪了。一個沒有教育理想的教師其專業發展是不難想象的。教師的專業化除了提高教師的整體專業水平這一基本目標之外,其終極目標在于期待教師成長為科研型教師、學者型教師甚至教育家。總理在2007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特別強調“要提倡教育家辦學”。時下,許多教育媒體旗幟鮮明地提出“時代呼喚教育家”、“呼喚教育家辦學”等等,這是時代的呼喚,這是教育的需求。
教師專業化研究論文
一、是“精英教師”還是“教師精英”
來看一下我們的教師培養機制。不管是高級職稱的評定還是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甚至特級教師的評選,都有和公開課這兩項必備條件。先說,一般都要求在省級教育刊物上發表,這簡直讓多數普通教師望而生畏。全國的教育刊物市場就那么大,再除去一些名師專家的論文,留給普通教師的還有多大的空間?僧多粥少,看似可及卻遙不可及。再說公開課,一般也要求有省級以上的,所以對多數普通教師而言也是微乎其微,多數教師也許一輩子都不可能上一堂省級公開課。再加上一些名師工程,確定了苗子后要重點打造,幾乎讓他囊括了所有的上公開課的機會,其他教師只能望“公開課”興嘆。名師工程的目的決不應該是培養了少數幾個名師卻造就了一批庸師,整個教育不是幾個名師能夠包辦代替的,大批的一線普通教師的專業化決定著教育的未來,我們是造就精英教師”還是造就“教師精英”呢?答案不言而喻。同樣,教師培養機制是為了激勵教師的專業化,而不是設置種種高不可攀的障礙阻止教師的專業發展,把多數教師拒之門外。筆者以為,一個科學合理的教師培養機制應該面向整個教師群體,不是限制而是扶持,不是走獨木橋而是走陽關道,讓更廣闊的空間和平臺成為教師專業化的沃土。
二、教育的另一種不公平
再來看我們的教師評價和激勵機制。~個教師因為教學業績突出而被選拔到一所辦學條件更好一點的學校工作是對該教師最大的肯定,這是教師獲得成就感的另一種途徑,它能夠激勵教師更投入地工作,釋放出更大的潛能,有助于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但現在的教師評價和激勵機制也變得不再純潔,一些教師靠走后門、靠關系進入城區學校或名校,而一些教學業績突出卻沒有任何背景的教師只能留守農村。其實不管城區還是農村都需要腳踏實地的教育工作者,但這樣的人才評價和激勵機制顯然是教育的另一種不公平,是對人才的漠視和打擊,也是造成人才流失和~些教師甘于平庸的原因之一。我曾聽說一件“新奇”事:一所學校選派教師參加市級的教學比武活動,教師們相互推諉,沒人愿意參加,無奈之下,分管教學的副校長只好親自上陣。這雖屬個別現象,但不可否認,諸多的教師甘于平庸的現象與我們的人才評價和激勵機制有關系,有才能的比不上有背景的,鉆研業務的比不上經營人際之道的,教師的才能得不到賞識,教學業績得不到尊重,那么教師拒絕上公開課這樣的現象就不難理解了。在這樣的人才評價、激勵機制下,教師的專業化在某種程度上只能是一廂情愿,教師可以用多種形式消極對待。因而,教師專業化要求我們必須認真審視在教師培訓、激勵、評價、流動、選拔機制中的種種不公平,興利除弊,為教師的專業化營造良好的內外部環境。
三、我的教育理想不是夢
經常聽到身邊的一些教師感慨:像那些成名成家的教師全國能有多少個?言下之意我傾其一生努力也不會成為那個幸運兒。話語中不僅透露出失落和無奈的情緒,同時也傳遞著一種價值觀:教師作為~個生命個體的存在,作為一種職業的存在,他需要得到社會的認同和成就感。普通教師除了經過自身的努力和奮斗,還需要多少外在因素的幫助,才能夠成長為名師或教育家?成為名師或教育家的幾率能有多大?客觀地講,名師或教育家群體中不乏靠個人奮斗而“功成名就”者,但具備這樣的天時地利者能有幾個?對普通教師而言,“成名成家”的理想不是鏡中花,就是水中月,既如此,教師的教育理想漸漸消失,專業化沒有前行的動力便不值得奇怪了。一個沒有教育理想的教師其專業發展是不難想象的。教師的專業化除了提高教師的整體專業水平這一基本目標之外,其終極目標在于期待教師成長為科研型教師、學者型教師甚至教育家。總理在2007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特別強調“要提倡教育家辦學”。時下,許多教育媒體旗幟鮮明地提出“時代呼喚教育家”、“呼喚教育家辦學”等等,這是時代的呼喚,這是教育的需求。
論文對教師職稱評定的影響論文
眾所周知,教師職稱評定無疑是為了表彰鼓勵在教學工作中做出積極貢獻的教師,以此來鼓勵他們不斷進取,為教育教學做出更大的成績。它與教師撰寫論文的多少、質量的高低不成正比,應正確對待教師職稱評定與論文的關系。
撰寫論文應是筆者自己在教育過程中運用科學的理論和方法,有意識、有目的、有計劃地去探索教學中的研究活動,其目的就是總結經驗,發現規律,提高教學質量。這一方法確實對教育科研注入了新的活力。可實際上,在中小學教師面臨的教學任務重、升學競爭劇烈、人事制度改革、落聘下崗的壓力等,他們就像一根始終繃緊的弦,早出晚歸,超負荷的為了提高學生的成績而工作,為了能夠評上職稱,他們就想方設法,特別是一些急等著評職稱的人急功近利,去搞科研撰寫論文,為了能把自己撰寫的論文(實際是文章)發表,不惜一切代價,丟了主業(教學),一心抓副業(撰寫論文),因為有了論文就可以在評定職稱中的分數遙遙領先。在某些中小學一篇省級論文就可以抵上參加10年工作所得的教齡分數。(教齡分數一年才0.5分)教學成績高低卻不要緊。這樣為了論文而荒廢了教學,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給職稱評定的積極性、權威性和方向性大大的打了一個折扣,與職稱評定的最初目的相背而馳。
一些發表的論文(實為文章),同行編書過程中互相抄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換湯不換藥的現象比比皆是。大量的濫編濫寫的實在數不勝數,首先是名目繁多的“增刊”、“專刊”等大肆斂財,而一些讓人看不懂得的論文(文章)大都出現在這類刊物上,以這種論文來定嚴肅、認真要求履行相應職務能力的職稱評定實在是令人擔憂中國的教育事業。這樣撰寫論文的意義已遠遠降低了其本身的意義所在,一些教師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得到的可能是一個經驗總結,一份扎實有效的教案,甚至是在工作中提煉概括出的一兩句話,哪怕還遠遠達不到理論化水平,不夠發表但很實際管用的發言。這些反而比那些大堂之雅的論文更樸實、更真實、更具有實踐意義。
有論文才能評定職稱的框框,使不少教師鋌而走險,不惜花錢找人找關系,買他人文章發表,美其名曰:本人教育科研成果。只要有了這一篇正規級別論文署上自己的大名進行發表,那么自己就是最后的勝利者了。用這樣的論文來評定職稱,難怪有關人士大呼:“打假教育”。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一生四處講學,沒有發表過一篇論文。如果孔老先生生活在我們的這個時代,按評定職稱的框框他可能連個中級職稱也評不上,就別說世界著名的教育家了。但是他的許多教育思想、教育方法至今對我們今天的教育仍有指導意義,許多名言名理至今在民間廣為流傳。而那些教師發表用來評定職稱的論文也只有他自己看過并明白其中的道理。
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定的是一位教師的綜合素質,注重的是一個教師的師德,教學業務能力。論文雖然是表示能力的,但不一定要發表,有沒有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師的科研撰寫論文的能力,并不能因為他沒有就否認了他的實際業務工作能力。有的教師論文水平較高,但課教得很糟糕,學生不喜歡上他的課,這樣的教師也不是一位優秀的教師。反之,有的教師課教得非常出色,但因為手懶或不善長寫作,無,難道你就認為他不具備晉升職稱的資格,進而否認他出色的教學成績嗎?
教育是一門特殊的服務行業,要靠教師高尚的情操,“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教師要認真備課,精心鉆研教材,身體力行的去影響學生。要講論文寫得好,大多數人也可能比不上大學里的專業教師,但任何一位家長送孩子上學,關注的是這所學校的校風、教風和學風,關注是這所學校里的教師是否熱愛學生,是否有較強的課堂水平,不是看這所學校里的教師會寫論文,寫了多少論文。公務員之家
民國時期《教育雜志》對西方藝術教育的傳播
【摘要】《教育雜志》從1909年創刊至1948年停刊,譯著了許多先進的西方藝術教育理論,是研究西方藝術教育理論的重要史料。其西方藝術教育理論的傳播經歷了轉譯日文到直譯歐美國家文章的過程,刊載的藝術教育理論包括教學方法、各國學校實踐考察報告、教育思想等各方面內容。文章通過對《教育雜志》中的西方藝術教育理論文章的分析、總結歸納,闡述了雜志在西方藝術教育理論的傳播途徑和傳播內容兩方面的特點。
【關鍵詞】《教育雜志》;西方藝術教育理論;傳播途徑;傳播內容
民國是我國教育改革的重要時期,大量獨立媒體在這一時期出現。在諸多媒體報刊中,影響深遠的以“研究教育、改良學務”為辦刊宗旨的《教育雜志》為其中之一。《教育雜志》共發行33卷328期,在這300多期刊物中,涉及藝術教育的有100多期。而這些與藝術教育相關的內容,近一半是對西方藝術教育理論的傳播。《教育雜志》對西方藝術教育理論的傳播,有其顯著特點。
一、《教育雜志》中西方藝術教育理論的傳播途徑
《教育雜志》中西方藝術教育理論的傳播經歷了從日文轉譯到直譯歐美原文的過程。在第二任主編朱元善領導下,《教育雜志》開始翻譯和傳播西方藝術教育理論。上世紀20年代之前,我國對西方藝術教育理論的翻譯,主要以日本為媒介,大都是通過日文資料轉譯而來的。《教育雜志》刊登的第一篇西方藝術教育理論文章,是發表于1912年4月的第四卷第一號“學術”專欄的《藝術教育之原理》。根據文學家茅盾的回憶,朱元善主要依靠許多日本的教育雜志編撰《教育雜志》。朱元善通過日文中的漢字猜想內容,認為可用,便圈出請館外人翻譯,然后重新編寫,不注出處,署名“天民”發表。這時的翻譯還比較單一,內容也較少。20年代后,一大批留美學子回國,他們在國外接受教育并獲得了較高學位,這批兼備專業才能和翻譯才能的學子回國,為翻譯和傳播西方理論提供了人才支撐,這其中就有知名藝術家、教育家豐子愷和葉圣陶。從此,《教育雜志》對西方藝術教育理論的譯著更加全面,相繼出現了專門譯介西方教育的欄目,如“歐美教育思潮”“世界著名教育雜志摘要”“歐美教育雜訊”“世界教育新潮”等,開始較大規模地、系統地譯介西方藝術教育理論,介紹西方先進的教育方法和實踐活動。
二、《教育雜志》中西方藝術教育理論的傳播內容
學生審美意識研究開題報告
一、課題設計的初衷
小學美育的基本任務就是培養學生感受美、鑒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使學生具有高尚的情操。因此,在古詩教學中引導學生形成審美意識是一個十分值得研究的課題。
1.在古詩文教學中進行審美教育。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的確,這一句流傳千古的佳話代表了古代詩句誦讀的一種思想。詩的歷史源遠流長,而且內涵豐富,美不勝收。古詩句很好地體現了漢語的音樂美,讀起來瑯瑯上口,非常適合少年兒童年齡階段的認知特征。而不斷地誦讀,主要是讓學生對漢語言的不斷的積累,深切地感受漢語的那種節奏感,韻律感的審美表現力,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審美情趣。兒童古詩教學除了要對學生進行德育、智育的培養外,還要進行審美教育,古詩教學中美育的主要任務就是通過形象,情感去熏陶學生,豐富凈化學生的情感,塑造學生美的心靈。
2.在古詩文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
過去,我們在教學古詩時只重視學生對古代詩詞的理解,而忽視了其它方面的教育。在古詩的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環境意識,這是一個能發揮語文的學科特點,進行環境教育的有效途徑。通過古詩文教學,讓學生感受古代文人筆下優美的自然景物,理解環境與作者抒發感情之間的關系,以及環境對健康人格養成的積極作用,從而提高學生的環境意識,樹立保護環境的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