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畫專業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4-30 22:56:48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繪畫專業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繪畫專業論文

美術學本科畢業創作選題研究

摘要:美術學本科教育第八學期為學生畢業創作的關鍵階段,通常在第七學期末就會涉及畢業創作任務書、選題、開題等前期事項。由于專業特色,美術學畢業創作可選擇范圍廣,所涉內容多,難易度差距大。在畢業創作階段,面對各種選擇可能性與后期落實對應中遇到的問題,學生需要在畢業創作任務之初做出可行性分析并對作品展示、論文撰寫等結果進行預估,在開題過程中合理控制難度、安排時間,在確保高質量完成畢業創作任務的同時完成這一階段其他節點的任務。美術學本科畢業創作選題研究旨在根據自身的專業能力、畢設階段時間狀況、個性、興趣以及這一時間段內其他事項的規劃,研究、探討出既能體現個人能力專長又能綜合呈現最佳面貌的課題方向、課題難度和課題質量,目的在于確保落實完成展出或參展發表,最大化提升畢業創作階段的效能價值。

關鍵詞:美術學;畢業設計階段;課題

美術學畢業創作需要呈現美術學專業特色,并區別于純繪畫藝術和應用類設計學。美術學所學課程一般涵蓋中小學美術課程涉及的各種繪畫類、設計類、雕塑媒材類、史論研究類等課程。畢業設計環節包含作品創作和畢業論文,作品部分公開展出。在畢業創作作品部分,學生通常會在平面視覺類中進行選擇,大部分在繪畫類中選擇自己擅長的形式進行作品創作,少數學生會選擇材料與工藝表現類。為凸顯專業特色,避免與其他專業重復,院系指導重點建議放在傳統美術繪畫類。美術學畢業設計環節是學生本科四年能力水平呈現的階段,是個人學習成效與藝術修養的綜合展示。畢業設計階段從下達任務到選題、開題再到最后的公開展覽過程將持續一個學期,學生通過對這一階段的合理規劃、利用,將會獲得前所未有的收獲,在高質量完成畢業創作的同時,向各層次專家、學弟學妹和社會展現自己的專業風采,收獲更多資源信息,為后續的工作、學習打開新天地。為此,合理選題、科學規劃乃至落實呈現整個過程都非常重要。

一、繪畫類畢業設計課題分析

美術學繪畫類畢業設計選擇方向有西畫類、中國畫類、版畫類、裝飾繪畫類,還有插畫、繪本等。西畫類因使用工具不同包括油畫、水粉畫、水彩畫、色粉畫和丙烯畫等;進一步細化,油畫有人物、風景、靜物、主題畫、抽象畫等,同樣的油畫材料因畫法、題材的區別,難易度、耗時度差別較大。中國畫類包含工筆畫、寫意畫和兼工帶寫以及書法等。中國畫類題材內容廣泛,有人物、花鳥、山水和陳設等,由于作品尺幅或組成形式的不同,其難易度差異較大。版畫類有木板、石板、銅板、絲網、紙板等,使用材料、選擇題材與尺幅的不同也會對作品的難易度產生很大的影響。在繪畫類課題的選擇中,具體類別、興趣偏好和個人能力是選題時的首要考慮因素,對難易度的選擇則需要根據自身專業能力和效率最大化的時間安排確定。難易度涉及創作題材、作品尺幅、繪制方法以及與作品相關的論文撰寫等方面。一般來說,無論是油畫、中國畫還是版畫、裝飾畫、繪本插圖,繪畫人物的難度系數相比于風景、花鳥、靜物而言更高;其中,畫面人物的多少、所涉場景的大小和作品尺幅、描繪方式在繪制難度與工作量耗時方面有較大影響。如:以學生運動會為創作題材,可以是一張整開的工筆國畫,包含約20名人物,呈現多種項目的課外運動;也可以是分成八張八開的組畫,每一張上畫3至4名人物,每張表現一種運動項目。八張八開合起來同樣是一整開的工作量,但二者難度系數差別較大。一個整開的畫面難度比八張八開的畫面至少增加一倍,因為所有的人物在同一場景中出現,人物之間的互動、交錯、疊壓、穿插關系比八開畫面要更為復雜,對整張畫面整體構圖、色彩和表現力方面的把控難度也較八張八開畫面更大。因此,在確定創作題材之后,學生需要根據畢業設計階段個人的能力、時間狀況,確定畫面尺幅。繪畫類不同畫種之間基本沒有難易高下之分,無論是油畫、中國畫還是版畫、裝飾畫、插圖繪本,其類型本身都是不同形式平面繪畫藝術的個體呈現。相對而言,尺幅較小的類型如插畫、繪本或書法等靈活度較高,比較適合畢業設計階段時間較為分散的狀況;選擇整幅大尺寸畫面做畢業創作,則需要長時間連貫進行。

二、工藝與材料制作類畢業課題分析

查看全文

藝術學理論的教學與學科發展

進入1990年代中葉后,我國的社會經濟得到快速發展,隨著教育產業化,各個高校開始擴大招生,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使藝術學生的招生數量大增。80年代至90年代,我國又新建一批藝術學院,如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在原專科學校的基礎上成立全日制本科學院,上海大學建立美術學院,湖北藝術學院分開為武漢音樂學院和湖北美術學院,此外,幾乎所有的有一定規模的師范大學和師范學院都恢復和增設藝術學院、或音樂學院、美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與此同時,綜合大學也看到藝術學學科發展的光明前景及藝術學生報名人員踴躍和收費較高的經濟效益,紛紛開辦藝術學院。90年代成為中國藝術教育飛速發展的第二個高峰。90年代以來,以北京地區為例,綜合大學與理工商農林礦等大學紛紛增辦藝術學院。如北京大學在原藝術系基礎上成立藝術學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增設新媒體藝術學院,北京理工大學設立藝術與設計學院,北京林業大學最近成立藝術學院、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設計珠寶藝術學院、中央財經大學設立藝術與新聞傳播學院、中國人民大學設立徐悲鴻藝術學院,現改為藝術學院,中國農業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和北京工業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北方工業大學、北京郵電學院、北京商學院等,均設立了藝術設計學院,此外,還有北京服裝學院等,由于社會經濟、商業、工業、廣告、信息新媒體、建筑等的發展,對設計人才空前需要,各大學看準這一機遇,紛紛以設計為切入點,開始組成藝術學院。所以,中國的第二次藝術教育高潮,是由于改革開放帶來的經濟社會發展的產物,而設計藝術正是連接藝術與社會經濟的橋梁,所以各個綜合大學以藝術設計為切入點建立藝術學院就是合乎邏輯的事情。北京其他藝術院校也在發展。中央美術學院每年招生一千多人,在原來造型藝術基礎上,又新建了建筑學院、設計學院。中央工藝美術學院1999年底合并到清華大學,清華大學建立研究型大學的統一要求,使清華美學院成為全國唯一沒有擴大本科招生的藝術學院,現本科招生的數量每年仍控制在二百四十人左右,分為環境藝術設計、視覺傳達設計、信息藝術設計、工業產品造型設計、陶瓷藝術設計、金屬工藝設計、服裝藝術設計及繪畫藝術、雕塑藝術、藝術史論等專業。清華美院一方面發揮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在設計藝術方面的優勢,另一方面在美術學方面也加快步伐發展,建立了繪畫系和雕塑系。

在搞好本科教學的同時,特別注重博士生、博士后及碩士生的培養。清華要求本科生與碩博生的比例是1比1。清華美院美術學原二級學科2003年建立博士點,在繪畫創作與理論研究、當代藝術研究及公共藝術研究等方向招收博士研究生,以張仃、袁運甫、杜大愷、劉巨德、陳丹青、包林、陳輝、劉臨等教授為導師,在全國率先招收繪畫藝術創作與研究的博士生,培養了繪畫藝術創作和理論研究的高級人才。2000年,清華首先由張仃、吳冠中、袁運甫、杜大愷、劉巨德、陳丹青等教授開始招收“繪畫博士”時,當時曾引起非議和討論,并受到有關兄弟院校的反對,現經過十多年的博士生招生培養,已畢業約50名繪畫博士研究生,他們分別在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北京電影學院、北京林業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廈門大學等單位工作,在繪畫創作與理論研究方面取得顯著成果。清華建立起繪畫創作與理論研究相結合復合型博士生培養的教學機制,而原反對清華招收繪畫博士生的單位也開始招收繪畫博士生。現有中央美院、中國美院、中國藝術研究院、南京藝術學院等單位均在繪畫博士招生與培養方面積累了經驗,適應了社會文化與高等教育發展對高層次繪畫創作與理論研究相結合人才的需求。清華近年又以李象群教授和許正龍教授為首,開始招收與培養雕塑藝術創作與雕塑理論相結合的博士生的新的嘗試。與此同時,清華美院自2003年建立美術學博士點后,在美術歷史與理論研究方向招收和培養博士生。2004年國家批準清華設計藝術學一級學科博士后流動站,現已招收和培養了近五十名藝術學博士后人員,開展藝術學相關課題的科研工作,取得了相應的科研成果。

2011年,經國家批準,藝術學由原來文學門類下屬的一級學科上升為和文學門類并列的藝術學門類,從文學門類中獨立出來,藝術學門類下屬美術學、設計學、音樂舞蹈學、影視戲劇學及藝術學理論五個一級學科。這次學科升級和調整,為藝術學各部門的發展帶來新的歷史機遇,同時藝術學各部門及藝術學理論如何發展,取得新的創造性成果,也面臨新的挑戰。特別是藝術學理論作為一級學科,這在世界上也是首次出現,對于藝術學理論一級學科各個層面,如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的教學與科研及學科建設方面還有諸多工作要做。我國在民國時期興辦藝術學院,以美術和音樂為主,主要培養美術與音樂創作人才及師范教育人才,如上海美專、北京藝專、國立杭州藝專,都主要培養國畫、西洋畫、雕塑等創作人才及美術師范教育人才,均沒有設理論專業。但為各專業開設有中國美術史(或中國繪畫史)、西洋美術史(或西洋繪畫史)、及藝術概論、美學等主要藝術史論方面的理論基礎課。有的綜合大學哲學系偶爾也開設藝術理論或稱藝術學課程,如南京的中央大學宗白華先生在哲學系開設過藝術學的基本原理課程。新中國成立后,在民國時期藝術學院的基礎上建立新的藝術學院,仍以美術、音樂、戲劇、舞蹈、電影創作與表演為主要教學任務,直到1957年,中央美院才成立第一個美術史系,開始招收美術史論方面的本科生。1983年,中央工藝美院成立藝術史論系,開始招收工藝美術史論方面的本科生。中央音樂學院開始招收音樂學方面的本科生。“”結束后,1977年,恢復高考,1978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1984年,開始招收博士研究生。當時藝術類碩士研究生招生,創作與理論研究兩個方面均同時進行,而在藝術博士生招生和博士點審批方面,主要是理論方向,如美術史論、音樂學等,改革開放以來培養的碩士、博士生,現已在高校和研究機構,文化教育部門發揮重要作用。目前的藝術學理論學科有了以上的學科發展基礎,這使我們藝術學理論學科有了良好的學科根基。無論是美術史論、音樂史論本科生招生培養,還是美術學、音樂學、設計藝術學等學科的碩士、博士生培養工作,都為我們的藝術學理論學科的教學、人才培養和學科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我國的文學學科和哲學學科有深厚的歷史傳統。民國時期的綜合大學都設有文學系和哲學系。新中國的綜合大學,文學和哲學都是人文社科的主要系科。我國古代的詩論、文論有豐富的文獻資料,且詩、書、畫常常聯系在一起加以研究,所以詩文理論和書畫理論呈現出互補互證的狀況,如南朝齊梁時期有鐘嶸的《詩品》,謝赫的《畫品》、庾肩吾的《書品》,詩書畫三品同時出現,相映生輝,這說明我國古代的書畫理論和文學理論密切相關。新中國成立后,我們的文學理論常常用“文藝理論”加以代替。在中國文學一級學科中,現在所設的二級學科“文藝學”,在1950年代至80年代,我們都稱為“文藝理論”,即使現在的“文藝學”,也沒有稱“文學學”或“文學理論”,而是將“藝”包括進來,稱為“文藝學”,這個名稱說明,無論是“文藝理論”還是“文藝學”,在研究文學理論時,都是注重對藝術理論的關照。反過來,我們的藝術學理論研究也要關注文藝學或文學理論的研究成果,在我國文藝理論或文藝學研究已有很好的基礎和豐碩的成果,常常在文學藝術思潮與理論的研究中,文學理論處于前衛狀態,他們在觀念、思想、方法上常走在前面,值得藝術學理論研究工作者加以借鑒。所以藝術學學科雖然從文學門類中獨立出來,但不要絕對分開,借鑒文學理論的成果來發展藝術學理論,對藝術學學科建設是大有益處的。況且諸如戲劇戲曲理論、電影電視藝術理論,都是文學學科和藝術學學科共同關注和研究的對象。所以在中國文學理論和藝術學理論的聯系,是一種客觀的歷史存在,我們要續接歷史而不是割斷歷史。

藝術學和哲學美學的關系亦很密切。西方的美學學科是從哲學中分離出來,但仍從屬于哲學。后來德國美學家馬克斯•德索想將藝術學從美學中分離出來,單獨建立藝術學,但藝術學和美學哲學仍割不斷。黑格爾曾將美學稱為藝術哲學。哲學要研究人的思維和意識精神活動,主要有三大塊,一是認識論;二是宗教論;三是藝術論。藝術是人的精神創造活動,是哲學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往往大哲學家也是藝術學家。而美學更要研究藝術創造與藝術鑒賞和藝術作品的審美特征,藝術是人類和自然審美關系及人的審美理想的最高表現,美學如果不研究藝術,其領地就所剩無幾了。所以朱光潛先生要求不通一藝莫談美。北大幾位美學大家對藝術都有深入研究和深刻的思想。宗白華、鄧以蟄對中國書畫藝術的空間意境和審美形式有精辟見解,朱光潛認為其代表作不是《文藝心理學》和《西方美學史》,而是《詩論》,宗白華、鄧以蟄的學生劉綱紀結合中國書畫來研究中國美學史,著有《謝赫六法論》、《書法美學簡化》、《書法美》、《文征明》、《黃慎》、《龔賢》等書畫研究專著。他們能從哲學與美學的高度來審視藝術學問題,提高藝術學的理論思維能力。在我國,藝術學學科和美學學科雖然沒有直接聯系,但是在美學研究中也離不開對藝術問題的研究。我國綜合大學哲學系及社會科學院的哲學研究所,或文學系中,往往都設有美學教研室或美學研究室,從事美學研究有一大批學者,他們對中外美學史及藝術理論的研究均有可觀的成果。因此,我們從事藝術學理論的同仁應加強同哲學美學學科的聯系,以期在哲學美學思維方法、思想觀念上,借鑒其研究成果來發展藝術學理論學科。

在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藝術學學科發展過程中,和西方航海擴展相伴,西方的一些科學家、人類學家、民俗學、社會學家與藝術學家,對一些新發現島嶼上的土著民以及南太平洋、非洲的原住民進行科學考察與人類學調查的同時,對這些土著民族的藝術活動也進行了考察,他們運用了人類學、民俗學和社會學的方法,考察了土著民族的藝術活動和藝術作品,取得一些藝術學研究成果,諸如德國學者格羅塞的《藝術的起源》、法國學者布留爾的《原始思維》等,藝術學在十九世紀后期的發展,正是靠藝術社會學、藝術心理學和藝術人類學來推動的。所以今天我們的藝術學理論學科建設,應考慮交叉學科對本學科發展的作用,注重運用社會學、心理學、人類學以及歷史學等學科的方法來進行藝術學的研究,開拓藝術學的研究新領域。我國當代藝術學家張道一先生就十分重視將民間藝術研究同藝術學理論的研究結合起來,取得突出成果。他的博士、山東工藝美術學院院長潘魯生教授在民間藝術學研究和民間美術收集整理方面也取得一定成果,出版了《民藝學論綱》等多部專著,山東工藝美術學院還建立了民間美術博物館,這都為藝術學理論研究作出實質性的貢獻。

查看全文

課程思政融入美術與設計類專業探討

高校美術與設計類專業本科畢業論文近幾年實施了一些改革措施,但在畢業設計的主題以及思想性上還需進一步深化。本論文通過課程思政融入教學類型分析;美術與設計專業論文融入課程思政的路徑以及教學的創新實踐等方面進行了闡述,對美術與設計類本科畢業論文的教學改革進行了深入探究。當前各高校的美術教育類專業學生畢業論文設計的方式方法已經有了很大轉變,由原來以學術論文撰寫為主,創作設計作品為輔,逐漸改變為以創作作品為主,以創作設計說明為輔的學生畢業論文設計的新態勢。在實施過程中,一些高校還是以學術論文作為主要抓手,不但沒有發揮屬于美術與設計類專業學生的藝術特長,沒有在專業學習上做到揚長避短,導致學生在畢業設計和畢業論文實施過程當中顯得力不從心,也影響了相關畢業創作效果。這樣的方式方法導致畢業論文和最終畢業設計與創作形成脫節,對教學產生了較大的影響。理清了這個思路之后,需要強化教學改革的深入實施,在引導學生進行畢業創作與設計說明的過程當中,以什么樣的理念?什么樣的主題?什么樣的思路來引導學生進行創作,這是進入新時代以來高校美術與設計類學生畢業創作的一個新動向。為了將課程思政作為學生本科學習階段一個必要的教學內容融入教學,應該貫穿到本科學習階段的始終,在論文和畢業設計當中進行非常明確的體現,這對于當下不但是一個新課題,同時,也讓我們以新時代的教育思維和教育理念,去積極認真面對,有效組織實施。

1地方高校課程思政教學類型解析

課程思政在高校教學當中的融入,成為近些年逐漸興起的新課題,但在實施過程中不能面面俱到,要做到有主有次。因為課程思政內容極其廣泛,當面對學生進行教學融入時,傳統文化教育可以說作為各個專業通用的思政教學形式,同時,還要做到融入紅色經典文化、地域文化、時代文化等文化類型。首先,以中國文化傳統文化融入教學,需要把握教學內容育人的過程管理。如繪畫專業書法和中國畫都是作為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將其應用在室內設計和視覺傳達設計中,對專業學生進行傳統文化的滲透,通過學習和創作符合傳統文化內涵的美術和設計類作品,重在讓學生了解中國傳統的藝術審美,以這種審美內涵去引領學生的創作實踐,讓學生無論在繪畫,還是在設計相關領域,都能感受到傳統文化的藝術深度和藝術高度,讓學生們感受傳統文化依然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同時,“在文化傳承與創新中育人,我們還要努力讓學生融入學校文化,吸收優秀文化,在融入學校文化中感受,在感受中感動,在感動中凈化心靈;在學校文化中感悟,感悟社會,感悟人生,在感悟中提升自我,豐富自我,超越自我,成就自我”。[1]其次,將中國紅色經典文化以課程思政的形式引入教學,成為課程思政教學中的重要環節。紅色經典文化是自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領導著中國人民進行可歌可泣的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這方面的知識學生在歷史課程當中已經較為全面的了解,那么把它引入到繪畫與設計類專業課程時,因學生實際的專業能力,不能讓學生表現大的歷史事件,而是要抽離出紅色經典當中非常有意義有精神指向,并對于今天有諸多追思和回憶性質的經典片段,或者是生活記憶。紅色經典文化不僅僅是以人物畫進行體現,也可以運用山水畫和靜物畫,甚至將具有代表性圖像通過藝術設計概括性符號形式去體現當代設計意識。所以說,紅色經典文化對大學生來講,是必須要深刻領悟和能夠進行創作應用的非常重要的教學內容。第三,對學生進行思政教育,還要考慮到地域文化的影響。學生就讀高校所在的城市以及學生出生的城市,都會以地域文化在學生的成長階段打下深刻烙印。如從學生記事起,他出生的這個城市所具有的歷史記憶和文化屬性就會對學生今后的成長給予深刻的影響,到了就讀高校以后,高校所在的城市以及高校教育理念也會將該地域文化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這就形成了地域文化在學生學習過程當中不可回避的一個重要的思政信息。例如,學生所處的高校在黑龍江省,那么龍江地域文化,其中包括抗聯精神、北大荒精神、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等等。以這樣不同的精神內涵對學生實施影響,能夠在教學當中進行有效引導,通過四年不斷學習,將他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融入本科畢業論文和設計的總結當中去,對于其藝術認知和社會認知,以致對歷史的認知,都會有著積極的意義。

2美術與設計類專業畢業論文融入課程思政的路徑分析

課程思政在美術與設計類專業的教學中融入,也要考慮到整體的教學思路,避免工作當中形成無序,沒有主次的凌亂局面。針對其教學路徑,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針對學生畢業論文設計,教師教學思想要統一,引導教學要形成合力,這就需要教學管理者和教師要及時進行溝通,要對學生給予積極的引導。同時,論文指導老師也要如實掌握所輔導學生的素質能力,要對他們學習能力、文字表述能力、專業創作能力以及個人思想覺悟等方面都要進行逐一分析。指導教師對學生畢業論文的指導,也是對學生深入了解的過程,要做到一人一議、一人一案,不能全盤推進,要針對不同學生出現的問題逐一解決。所以,教師在畢業論文設計指導過程當中,其備課其實就是在備學生,雖然輔導的學生不多,但面對的卻是藝術創作的個體,尤其要集中體現創作或設計成果的前提下,這方面更不能忽視。第二,教學管理者和教師要明晰,不能將平時學習與畢業設計分列開來,也就是說一定要重視平時作業完成情況,讓課程思政在專業核心課程當中就要進行深度的教學研究,為將來學生的畢業論文和設計打基礎,從而對平時作業與畢業創作形成一體化教學的因果關系,這樣便于學生平時的學習積累,也便于畢業設計和論文出成果。第三,教師經過教學的前期實踐,畢業設計和畢業創作成為學生畢業前夕非常重要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將其作為自己學業總結性的工作來對待。所以,美術與設計類學生本科專業學習要重在畢業設計和畢業創作成果展示,要對這項工作給予高度重視,不但教學管理者要重視,指導教師要重視,也要讓學生也就是畢業論文和畢業設計直接創作者要引起高度重視,這樣才能達成共識,有的放矢,有計劃有目的的完成這項工作。當然,從管理層和教師對學生畢業論文設計給予積極關注,并不僅是口頭上的提示,而要對相關的文字表述、思路梳理、自我評價、創作過程等方面進行指導,便于學生對畢業設計文稿要求有認真的了解,保證能夠及時完成相關的任務。

3美術與設計類專業畢業論文融入課程思政的創新實踐

查看全文

現代美術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剖析

摘要:傳統教育理論對教師的定位往往從傳道、授業、解惑的角度來考察教師的工作能力。實質上,教師還肩負著傳播科學文化、促進經濟發展、推動社會進步的責任。尤其是在當代大經濟、大科學、大文化、大教育互相聯系、互相滲透的趨勢下對現代教師的角色定位,進行多方位的研究更是十分必要的,文章就現代美術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展開研究。

關鍵詞:美術教師教學理念科研能力和諧關系

美術教育處于藝術和教育的交緣領域,既有藝術屬性,又有科學的內涵。既是一門課程,又是一門學科,所以作為現代美術教師,在搞好教育教學的前提下,必須具備拓展科研的能力。

美術教師要體現科研能力,形式是多樣的,可以從藝術創作和科研論文撰寫上體現,也可以是藝術實踐,或體現在所教學生的藝術成就上。

一、拓展科研能力

在現代教育的運轉機制中,教學和科研是兩項密不可分的基本任務。在教學活動中,美術教師的科研范疇主要有繪畫藝術、論文撰寫和美術教育等領域。

查看全文

小議當今美術老師必備的素質

摘要:傳統教育理論對教師的定位往往從傳道、授業、解惑的角度來考察教師的工作能力。實質上,教師還肩負著傳播科學文化、促進經濟發展、推動社會進步的責任。尤其是在當代大經濟、大科學、大文化、大教育互相聯系、互相滲透的趨勢下對現代教師的角色定位,進行多方位的研究更是十分必要的,文章就現代美術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展開研究。

關鍵詞:美術教師教學理念科研能力和諧關系

美術教育處于藝術和教育的交緣領域,既有藝術屬性,又有科學的內涵。既是一門課程,又是一門學科,所以作為現代美術教師,在搞好教育教學的前提下,必須具備拓展科研的能力。

美術教師要體現科研能力,形式是多樣的,可以從藝術創作和科研論文撰寫上體現,也可以是藝術實踐,或體現在所教學生的藝術成就上。

一、拓展科研能力

在現代教育的運轉機制中,教學和科研是兩項密不可分的基本任務。在教學活動中,美術教師的科研范疇主要有繪畫藝術、論文撰寫和美術教育等領域。

查看全文

顏文樑美術教育創新性分析

摘要:顏文樑是中國現代畫壇的藝術大師,他曾創辦蘇州美術專科,其美術教育思想對蘇州美專的辦學方向有著深遠的影響,他將西方繪畫技巧與中國傳統繪畫中所蘊含的精神與意蘊相結合,中西文化相融,并教授給學生,培育出大批對當時社會建設有所助力的實用型美術人才。顏文樑作為中國近代美術教育事業的開創者和傳承者,在我國近現代美術史、美術教育史上都有著一席之地。他的美術教育充滿了創新意識,對于今天的美術教育仍然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通過對顏文樑美術教育的創造性研究,探討如何在今天的美術教育中合理引入顏文樑美術教育的優秀思想,并從中找到適合當代美術教育發展的方向。本篇文章的創新之處在于通過科學系統的方式方法來對顏文樑實用美術教育思想的實質內涵進行系統概括,進而分析出其美術教育思想的時代創新意義。且通過目前我國高等院校所出現的問題來進一步說明顏文樑的美術教育思想對當代高校美術教育的借鑒意義以及對于社會發展的貢獻。

關鍵詞:顏文樑;美術教育;創新性

顏文樑(1893—1988),中國近現代油畫家,美術教育家,中國現代美術教育開創者之一。1922年9月,顏文樑與胡粹中、朱士杰等人建立了蘇州美專,顏文樑任校長。關于顏文樑美術教育思想的論文相較于他其它方面的研究來說是較多的,但這類型的論文雖然對顏文樑的美術教育思想雖有所論述,但這類型的研究大多給人不夠系統深入以及不夠全面的感覺。趙思有的《劉海粟、徐悲鴻、顏文樑美術教育思想與作品的比較研究》和陳尉南的《劉海粟、徐悲鴻、顏文樑美術教育思想比較研究》以及東北師范大學隋巖的《徐悲鴻、劉海粟、林風眠、顏文梁的美術教育思想比較研究》等論文,共同的特點都是將顏文樑與同時期的劉海粟、徐悲鴻以及林風眠的教育思想做對比。其它的如趙思有《論顏文樑的美術教育思想及其作品特點》、李征的《顏文樑美術教育思想略論》,李潔璇《工場教育模式的引入和顏文樑實用美術教育思想形成的淵源》等,是根據幾個方面來詳實地闡述顏文樑和蘇州美專的美術教育思想和狀況,從而從側面反映出顏文樑美術教育思想在20世紀乃至現在教育界的實際創新意義。本文以探析顏文樑的美術教育思想,來分析其美術教育的時代性和創新性,繼而依據其美術教育思想所得出的實踐成果來體現思想對我國現階段的高校美術教育改革的指導作用。

一、顏文樑的美術教育思想

顏文樑,江蘇蘇州人。他出生在一個丹青世家,其父顏元是我國近現代繪畫史上著名繪畫大師任伯年的學生。顏文樑從小就受到傳統繪畫熏陶,一邊在學堂讀書,一邊和父親學習國畫。他成年后自己仍然不斷學習繪畫,于1922年與胡粹中、朱士杰有理想有抱負的有識之士一起創辦了蘇州美術學校。美術學校在1928年已經有了一定的規模,并不斷發展壯大。顏文樑在教學中對于美術在現實生活的實用性十分看重,力推純粹美術與實用美術共同發展、相輔而行,提出了“中西合璧,造就人才”的教育方針,并致力于將其美術教育思想貫徹落實進自己的辦學之中,為20世紀初期尚未發展完善的中國培養了實用美術人才,也為當代的高校實用美術教育創建了一個可操作性強的教育模式。我們可以從顏文樑的美術教育思想來分析其在現當代美術教育中的創新性,從而知道其美術教育思想對于當代的貢獻和影響。顏文樑所生活的年代正處于“西學東漸”這個中西文化大碰撞的時代,再加上其個人的求學經歷和其對美術的認知與孜孜不倦的追求等,這些因素都促進了其美術教育思想的形成。顏文樑的教育思想以及思想轉變過程,可以從他所撰寫的《我所希望于藝術界者》、《從生產教育推想到實用美術之必要——告本校實用美術科同學辭》、《藝術教育今后之趨向》等文章中了解到。其主要觀點可總結為:純粹美術與實用美術并重;藝術要服務于社會發展,推行職業化教育;藝術要與科學相結合;“真、善、美”相統一的美術人才觀。1.純粹美術與實用美術并重顏文樑與徐悲鴻、林風眠等人的美術教育思想區別最大的地方便是其重視實用美術,將美術與現實生活相結合。他在《藝術教育今后之趨向》一文中提出“我們如果留心過去藝術教育的情狀而一加分析,則十八世紀以前的藝術,其所教育趨向于美的裝飾的,而也是再現的。十九世紀后的藝術教育則趨于實用的、綜合的,而也是創造的。前者是‘模擬自然’以裝飾社會美化人生,后者是‘創造自然’以為用社會達人生于善。”當然,他推崇實用美術也不是全然對純粹美術進行批判否定,而是更深一層地覺得有助于社會的美術教育應是純粹美術與實用美術二者兼有之,兩者共通且相互為輔助。且在教學中實用美術與學校的教育之間應該相輔相成,并非是獨立的個體。實用美術是在學生對傳統純粹美術有了一定理解,掌握后才進行教育的,如此教育出來的美術人才才能更從更大層面上滿足社會建設發展的需求。簡單來說便是純粹美術應是學生學習的基礎,而實用型的美術人才是在傳統純粹美術教育下培養產生的。其認為在國內發展實用美術有八大好處:“(1)輔助工藝品之美觀;(2)藝術因實用之故而得易普遍;(3)利用人類愛好藝術的天性,使生產品暢銷;(4)發展研究者之個性;(5)實用美術因為與社會接觸較多,人們容易受到美的感化;(6)實用品上美的裝飾,則無形中人人都能得到美術的熏陶;(7)藝術家作品因與實用品合作,則藝術需用之處更繁,提高藝術家的就業率;(8)學生能將鑒賞藝術在實用上研究,必能多得同趣。”顏文樑也對他實用美術的想法進行了實施。純粹美術與實用美術并重的美術教育思想在其所創立的蘇州美專中很好地體現了出來:他在蘇州美專中設立了多個實用型的專業,如藝術教育系和動畫系,為上世紀初的中國培養了許多對社會有用的實用美術人才。2.藝術要服務于社會發展和推行職業化教育藝術能夠給人以美的感受,接觸到藝術時情緒會受到感染,思想會得到啟發,創作出來的作品也會滿足真善美的要求。20世紀初,社會動蕩不安,許多有識之士都想通過對傳統的教育體制進行改革以促進社會向前發展,顏文樑也順應提出了:“藝術家的工作是‘拯民救國’,建立美術院校是為了促進社會和諧發展,提升藝術水平。”的說法。他希望透過藝術在社會感染力和美術教育的普及性,能夠凈化大眾心靈,使得個人的精神世界得到滿足,并由個人不斷影響到社會,到整個民族,從而使得整個民族的精神面貌不斷變化,變得更為團結,凝聚力向心力更強。為了能實現藝術得到進步和社會思想通過藝術日漸完善的理想,顏文樑也做出了許多舉措。例如說在創辦蘇州美術專之前,顏文樑曾與友人共同組織發起美術畫賽會、蘇州美術會等面向大眾的活動;后期還在美專校內建立“蘇州美術館”,主要是用于展覽陳列參賽作品和收藏名師作品,供大眾欣賞,這也是現代蘇州美術館的前身。顏文樑通過面向百姓的藝術活動來向大眾推廣藝術從而提高社會的審美意識,并不斷擴大影響范圍。3.藝術要與科學相結合藝術與科學,兩者之間的聯系十分緊密。它們之間有三層聯系,一是技術性的;二是觀念性的,三是哲學性的。這三個層次對于畫家的技術和思想觀念起著重要的作用。20世紀初,中西文化碰撞,西方的許多科學性的思想和繪畫技巧傳到中國,顏文樑也接觸到了這種新式的繪畫方式,并被這類具有多種表現張力和科學性的繪畫深深地感染。經過不斷的接觸和嘗試,在他看來要追求真實就需要對事物進行客觀分析并運用系統科學的原理進行藝術創作,提出了“科學不是美,但藝術利用科學能產生美。科學與美術是有聯系的,透視學、解剖學、色彩學都是科學。畫家不能不利用科學”的觀點。這一主張正好對應了新文化運動對于民主和科學的追求以及順應了求變求新的精神。同時也順應了20世紀初期倡導引入西方寫實藝術以此來改變腐朽沉悶的中國畫壇,為中國繪畫增添活力的藝術浪潮。作為我國第一批了解研究透徹西方寫實繪畫且將寫實繪畫思想很好地運用到自己創作之中的畫家,顏文樑對于寫實主義原則的運用可謂駕輕就熟。同時他還摸索科學規律,對自然界的形體,光色進行分析研究,并總結成書,其著述除了包含了構圖、色彩運用等具有科學性的專業知識,也包含了他在他繪畫生涯中所領悟到的人生道理,為后人留下了一筆寶貴的財富。4.“真、善、美”統一的美術人才觀顏文樑主張創作時要做到真、善、美與寫實主義相統一。并不斷改進將創作以及做人要講究“真、善、美”的原則加入融合到教學之中,對于學生道德品行的培養極為看重。在美術專業教學中,從嚴教學,要求學生對于西方教育中所出現的寫生、透視學、素描、解剖學、色彩學等基礎部分都有所要求,培養出像董希文、莫樸、費彝復等對國家有貢獻的人才,使蘇州美術專科學校成為對近現代美術教育事業發展有所幫助的學校。

二、顏文樑美術教育中的創新性

查看全文

繪畫創作與民間藝術相結合

摘要:本論文從繪畫專業教學角度出發,以京津冀地區為線索,綜合分析三地民間藝術在當今高校藝術教育中的現狀,寄希望通過研究,可以增進人們特別是在校師生對民間藝術文化價值的深層了解,也可以為當今美術創作提供可貴的借鑒,在這一基礎繼續努力而踏實的進行研究。

關鍵詞:民間藝術;繪畫創作;教學模式

一、民間藝術與高校繪畫創作教學的關聯

高校的藝術文化教育是繼承與傳播民間藝術重要的陣地,特別是在藝術教學中,將民間美術進一步提煉、升華其內涵和層次,在保存其審美內核的前提下更好地繼承與發揚民間藝術的形式與精神,使其更好地符合現代人們的生活需要和審美追求,是我們在藝術教學中所應努力解決的問題。美術院校是培養具有能夠從事與美術門類相關的綜合型人才的教學單位,常被視為“雅”的代名詞。民間藝術又稱草根藝術,是老百姓自娛自樂的產物,常被視為“俗”的代名詞。然而,雅與俗既對立又統一。歷史地看,美術領域的“俗”有利于“雅”的傳播與發展。事實上,“雅俗共賞”,正因為“陽春白雪”與“下里巴人”共同構成了人們的生活,雅俗才永恒存在。那么,作為“雅”的殿堂將“俗”的民間藝術納入高校繪畫專業創作教學實踐中便是大有裨益的。

二、繪畫創作與民間藝術結合的教學現狀

我國目前對于民間藝術的研究課題大多著眼于對民間藝術的發掘保護,同時為了更好地保存這些民間文化藝術,課題的重點也多是在研究如何將其進行產業化,進行經濟效益的轉化。而對于如何把這些優秀民間藝術中的形式或造型進一步提煉和升華,提升其文化內涵和層次,進而作為一種資源在繪畫藝術借鑒和吸收,這方面的實踐研究領域則較少。目前最突出的是中央美院呂勝中教授在其藝術教學中融入民間藝術如剪紙的探索。而針對如何在繪畫專業教學中融入民間藝術,特別是“民間藝術與繪畫藝術”相結合的實踐教學模式探索研究仍是一片空白。目前來說,雖然有藝術家在實踐中進行嘗試,但目前就筆者所見,尚沒有對此進行系統科學研究的理論文章,完善這一課題的研究,在繪畫教學中繼承保護與發展民間藝術,可以使繪畫專業的教學與民間藝術結合,更加具有針對性,從而更加務實地把對民間藝術的保護與傳承做到實處。作為河北省重點藝術教學單位,河北農業大學藝術學院繪畫專業多年來一直致力于“民間藝術與繪畫創作相結合”、“民間藝術元素與當代繪畫構成相結合”的教學一線探索與實踐,無論課程設置、創作課程實踐內容、藝術實踐路線,還是美術館館藏、美術研究領域,都緊緊圍繞并結合民間藝術資源展開,形成了較為成熟的教學路線與教學思路。本項目是圍繞藝術學院繪畫專業多年來一直探索的“民間藝術與創作結合”教學體系開展的針對性研究,通過對實踐中兩者的結合進行理論性總結梳理,將河北農業大學藝術學院繪畫創作教學經驗建設為特色教學體系,同時為民間藝術的保護與發展提供一條新的思路與途徑。

查看全文

我國高校美術教學論文

一、高校美術教學研究的重要意義

近年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社會也有了日新月異的進步,隨之而來的是人民對民生、教育的日益迫切需求。這樣以來,我國的高校美術教學自然也飛速發展了起來。現階段我國高校美術專業有了相當的拓展,從以往傳統的美術教學種類又增加了很多新的專業和學科。舉個例子來說吧,就像是傳媒專業、藝術設計專業、動漫專業等等。相關數據顯示,我國每年進入高校美術專業的人數逐年遞增,學生的基礎性能力以及對學校各項專業設施和教學質量要求也在不斷提高。新問題、新狀況的出現為我們現代化高校美術教育事業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現階段,如何滿足越來越多的學生需求,努力為培養現代化有用人才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重要課題。

二、當前我國高校美術教學中的問題所在

(一)現階段,我國高校美術教學質量評估體系還不是十分健全

不同于其他教育類學科,美術教育有其自身獨特的教學特點。因此,美術教育在進行教學考核或是評估的時候也要與其他學科有所區別,不能照搬同一套考核體系。我們可以這么理解,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很多學生會因為教師在現場而失去自己獨立的繪畫精神。他們在確立自我風格之前就先學會了察言觀色,往往去觀察教師的判斷,有的只是去模仿教師的繪畫模式和繪畫思維。這樣的美術教學無疑是失敗的。首先,各高校的美術教育體系教學質量評估措施落后或不完善。美術教育是種有別與其他教育門類的教育體系,必須借助相對全面具體的評估措施來進行教學評估。在教學過程中,很多學生會因為老師在場而不能真正的將自己投入到繪畫實踐中,很多學生在完成其繪畫操作的時候,往往去觀察老師的判斷,在大學學習的過程中只是按照教師的繪畫模式和繪畫思維走。這樣就造成美術教學失去了真正的含義。

(二)忽略了高校美術教學的本質所在,無法真實的對學生水平進行檢測

查看全文

現代藝術的服裝設計研究3篇

第一篇

一、現代藝術影響至今探因

19世紀后期,西方藝術出現了很大的變化,科學、思想等領域中的新成果、新思維的不斷涌現,催生了許多新美學風格的出現。到了20世紀之后包括文學和語言學、繪畫以及各類美術、表演藝術以及音樂、影視作品等所有文學藝術領域發生了顛覆性變化,且影響久遠。現代藝術最早的代表性藝術家應該是早期印象派繪畫領域的一些杰出人物,如馬奈、莫奈、雷諾阿等。他們的突破點在于逆向于古典傳統素描的明暗技法,重視色彩分析,如莫奈和雷諾阿著重表現在陽光下繪畫的各種絢麗的顏色質感,畢沙羅創新的點彩思路畫法等。但真正開創現代美術潮流的是有著“現代繪畫之父”稱號的著名法國畫家塞尚。塞尚大半生都是獨自生活和作畫,始終不渝致力于用顏色質感和色彩語言來闡述描繪對象的最基本的外在造型,簡單地講就是強調色彩關系中的造型概念。此后的印象派代表高更、梵高等人的畫風大變,以主觀、粗獷的色彩造型,替代了色彩感清晰的當時的主流繪畫。在后來的主流藝術史論類型的書籍作品中往往將塞尚之后的印象派稱之為“后印象派”。在此之后,德國的表現主義繪畫風格逐漸在歷史舞臺嶄露頭角。表現主義的繪畫風格致力于藝術家本身的直觀藝術表現,并且注重藝術家的主觀意念對作品的影響,如通過作品描繪直覺和夢境感應等。他們的作品的筆觸多比較奔放,輔以感染力極強的色彩語言,加上不拘一格的外部造型,這個風格中的代表性藝術家便是馬蒂斯。另外還有以畢加索為主要成員的西班牙立體派風格,以改變結構而獨領風騷,也就是利用藝術家的思維擴展出的概念來替換現實的客觀實在的外形概念,作品的視覺感受比較獨特,需要有主觀的分析才能理解作品所闡述的意義。而在當時的俄國以康定斯基為領軍人物的抽象主義風格,則致力于描繪“藝術的抽象”、“主觀藝術精神”的繪畫理念,以不拘一格的色彩構成、線條構成來展現藝術家的精神世界。這時,眾多繪畫流派都以最時髦的口號、主張和表現手法,紛紛亮相,皆以表現新的思路著稱,如達達派、未來派、超現實主義風格等多種思路流派都開始嶄露頭角。他們的名稱各有不同,但都主張藝術思路要具有開放性并適應未來的需求,主張藝術的直觀印象,主張自我表現。這些畫派聚散不定,由于各人的行為動機和個性差異,或分道揚鑣,或另立門戶,或貌合神離,因而很不穩固。以致到了后期,有些人根本上否定藝術本身,強調精神表現,乃至喪失了美的表現和表現美的藝術本性。現代藝術發展至今,之所以還是具有較大影響,原因就在于其中有許多值得學習、借鑒的內容,其所表達的內在含義也受到了現代社會的認可和關注。因為現代藝術是“將被禁錮的人們的思想和被封閉的人們的視野一一打開,讓人們認識到藝術的多樣化、多重性和多境界。”[1]所以,時至今日,現代藝術還在人們的生活中發揮作用。就服裝而言,它對服裝的設計風格,表現為一種藝術的紐帶之緣。

二、設計風格結緣

風格一詞,現代社會出現頻率較高,諸如說話、辦事、穿衣等,都可以概括出“某某風格”,它是一種個人特點的顯示。藝術領域的風格,是作家、藝術家在創作中所表現出來的創作個性和藝術特色。[2]就目前設計界而論,服裝的設計風格,是指在整個作品中所透露出的傾向性的設計個性和藝術特色,它可以是設計師個人的,也可是企業的,或兩者兼而有之。

(一)波普風格的設計

查看全文

美術教師述職工作報告

在校領導的關心下,老師們的幫助下,我熱愛學校,熱愛本職工作,熱愛學生,能以“師德”規范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以新課改理論指導教學實踐,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現將主要方面總結如下:

一、努力貫徹黨的“*”精神,積極投身教改,積極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我一直信奉一句名言“落紅不是無情物,化做春泥也護花。”堅信要想成為一個好老師,就必須以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師德、師風來引領自己,規范自己的言行,做到熱愛集體、服從分配、團結同事、愛崗敬業,做到既教書又育人。

二、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教學工作認真負責。努力實踐了初一至初三年級的全部課程教學,較好地學習和把握各年級教學重點、特點和難點,在承擔初三18個班超工作量的前提下,還積極參與學校美化、校慶宣傳工作,以及小小藝術節的布置工作等。

1、認真備課,不但備教材、備教法,而且備學生。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授課的類型,擬定采用的教學方法,并對教學過程的程序及時間安排都作了詳細的記錄,認真寫好教案。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來”,都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并制作各種利于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課后及時對該課作出總結,寫好教學后記,并認真按要求搜集每課的知識要點,歸納成集。

2、增強上課技能,提高教學質量,力求講解清晰化,條理化,準確化,情感化,生動化,做到線索清晰,層次分明,言簡意賅,深入淺出。在課堂上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交流,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松,學得愉快。充分考慮每一個學生學習需求和學習能力,讓各個學生都得到提高發展。平時虛心向前輩、老師們學習,多聽老師的課,學習別人的優點,克服自己的不足,也常常征求其他老師的意見,改進工作。

在努力上好每一節課的同時,積極投入新課改實踐中,能以學生為主,加強學習活動的綜合性和探究性,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的個性形成和全面發展。在教學欣賞課中注重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展開想象,進行比較,不急于用簡單的講解代替學生的感悟和認識,通過比較、討論等方法引導學生體驗、思考、鑒別、判斷、努力提高他們的審美情趣,并加強對學生的德育教育。降低學生對繪畫技能的要求,帶領學生到校園中,運用感受、觀察、表現及收集資料等學習方法進行自主學習與合作交流。盡可能嘗試運用多媒體等多種教學手段,豐富教學內容和美術信息,開拓視野,增強對形象的感受能力和想象能力。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