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興觀群怨說與繪畫的社會功能

時間:2022-09-26 16:42:17

導語:談興觀群怨說與繪畫的社會功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談興觀群怨說與繪畫的社會功能

摘要:“興觀群怨”為歷代學者在關于文學作品的社會作用研究方面提供了批判的理論依據。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興觀群怨”這一儒家美學思想在藝術領域同樣具有深遠影響。“興觀群怨”說是在怎樣的社會環境下形成?存在哪些文化內涵?繪畫藝術的“興觀群怨”在藝術領域中如何體現?“興觀群怨”在繪畫藝術中是否存在內在邏輯關系?在現當代的繪畫創作中如何建立“興觀群怨”觀?本文旨在闡述“興觀群怨”的文化背景與內涵、分析繪畫藝術中的“興觀群怨”論、了解內在邏輯并探討現代社會如何建立“興觀群怨”觀。

關鍵詞:興觀群怨;社會功能;孔子;繪畫

“知人論世”——只誦讀他人的文學典籍卻對作者所處時代、社會背景一無所知則無法深入探究“興觀群怨”的內在意蘊。孔子生活于奴隸制度走向崩潰、封建制度正在代之而起的春秋時期。此時,是擁護變革、促進新興封建制度的發展還是反對變革、維護沒落奴隸制的存在,每一階層、個人都必須做出自己的選擇,孔子亦是如此。“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學習《詩經》在于完善自身修養同時感發情志、觀風知俗、團結凝聚以及怨刺上政,以此作用于政治。“興觀群怨”無不在強調《詩經》的功用價值,體現中國古代對文學社會作用的重視。《論語·陽貨》里提出“興觀群怨”說主要是對詩在社會作用的概括,這一經典美學思想在藝術領域同樣是具有深遠影響的。“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再次印證了在春秋末期諸侯爭霸、禮崩樂壞的背景下詩(文學)與樂(藝術)是相互依存的狀態,“興觀群怨”作為孔子以“詩三百”教化世人的典型代表起到治國安邦和禮樂教化的社會作用。

一、繪畫藝術中的“興觀群怨”論

(一)“興”與羅中立的《父親》

在原始時期“興”的意涵更多體現于圖騰文化,由元素、形態、色彩等反映遠古人類的生活狀態和意愿傾向。先秦時期“興”是一種具有藝術意味的活動,與樂、舞相輔。在這樣的藝術活動中人們的精神境界得到提升。總的來說,“興”是強調感發情志、充實人心、引起共鳴與認同的社會功用。大眾面對呈現在眼前的畫作思考:圖騰樣式的深層含義是如何體現的?透露出遠古人民怎樣的審美期待?在近代的繪畫形式中“興”又是如何展現的?20世紀80年代初期,思想界百家爭鳴。人們的價值觀念、主體意識以及藝術的表現意識深化,由此提供了良好的藝術創作的客觀環境。所以,反映在藝術創作方面:藝術家的主要表現對象轉換為對周圍環境及普通百姓的情景再現。表現人們的生活狀態通過畫作充實人心、精神“互通”。《父親》體現現實主義的風格并通過肖像畫的形式表現,呈現一位經歷歲月磨礪、飽經滄桑的普通老農民形象,筆者認為繪畫作品不僅有再現社會問題、觸動情感的作用,也有發人深省的功能性,使觀者站在這幅畫面前足以引發思考對于階層、人民生活以及全社會的關注,最終激起廣大藝術接受者的共鳴。

(二)“觀”與繪畫中的審美期待

“觀”在文學范疇中指國家體制、社會環境、道德風尚等,在詩歌中得以較為真實的映射,使得普通民眾在文學作品中觀察出政治和風俗的盛衰狀況。“T形帛畫”的深層意涵則呈現在漢代厚葬之風盛行的狀況。引魂升天內容是封建統治階級寄托渴望成仙的遐想,透過這件漢代繪畫藝術作品幫助后世了解該時期的喪葬制度,有別于《周禮》《禮記》等文字論述而擁有更為直觀的視覺感受。宋代蘇漢臣的《嬰戲圖》具有一定的審美期待作用和政治導向作用,畫中將嬰孩的嬌憨姿態描繪得淋漓盡致,反映了宋代初期的社會穩定、人口激增。同時畫作有效的“觀”出宋代社會人口問題及社會狀況。與其具有相似功能的年畫,如合家歡、看花燈、戲嬰圖等,夾雜著“神祇護宅”的思想觀念的年畫作為張貼之用,制作時藝術家積極融入民族傳統文化的審美觀念和敬神意識,反映出農民美好的生活愿望。

(三)“群”與珂勒惠支的藝術影響

“群”則認為詩歌具有可以讓人溝通情感、團結凝聚的作用;在藝術方面的體現——創造美的主體“藝術家”珂勒惠支,她以繪畫作品演繹無產階級生活和斗爭的真實寫照。1930—1940年,中國進步木刻青年無論是創作思想還是繪畫技法,都深受到珂勒惠支的影響。1931年魯迅倡導的新興木刻版畫運動則是珂勒惠支在我國革命美術運動中深遠影響的直接體現。魯迅將珂勒惠支的《農民戰爭》組畫帶至中國,組畫中《耕田的人》《磨鐮刀》以及高潮部分《反抗》、起義失敗的《戰場》和最后的《俘虜》等7幅作品,傳達出1525年德國農民大起義中團結、不屈與反抗的藝術精神和鮮明的繪畫語言的指引與影響下堅持奮斗。此刻,版畫創作與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緊密相聯。其中胡一川先生的木刻作品《到前線去》作為其間版畫的典型代表,通過粗獷豪放的刀鋒以及思維嚴謹、刀法細膩的畫面元素構成激起群眾的民族意識和愛國情懷。新興的木刻版畫畫家通過“群”溝通情感、團結凝聚成功地實現已掌握的藝術體系和實踐之間的轉化,由復制版畫轉變成為傳達思想情感的藝術品。

(四)“怨”與畢加索的《格爾尼卡》

“怨”指文學作品具有現實批判的作用。正因為有社會生活中矛盾的存在所以賦予305篇《詩經》中怨刺詩以價值。社會動蕩、禮崩樂壞引起士階層的不滿因而產生了許多感時傷世、憂國憂民以及呈現內心譏諷的“變雅”和文學作者為百姓的“變風”作品。最為典型的代表作品是《鄘風·相鼠》,通過最直接、露骨的語言,明則描述老鼠實則諷刺當政者的“無禮儀”。畢加索作為當代立體主義畫家中極具創造性和影響力的藝術家。他于1937年年初接受國家的委托為巴黎世界博覽會的西班牙館創作一幅裝飾壁畫——《格爾尼卡》。在其創作構思期間發生德國空軍轟炸格爾尼卡的事件,基于此社會環境,他的創作既展現出對戰爭行為的抗議,也表現出對逝去的同胞哀悼。

二、繪畫藝術中“興觀群怨”的內在邏輯

孔子的“興觀群怨”說,對后來的現實主義文學批評理論及文學創作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興觀群怨”論作為傳統的、辯證的文藝觀具有一定的關聯、遞進的邏輯性存在。首先,由繪畫這一藝術形式所體現出的“興”進而促使觀者產生的審美共鳴是實現其他藝術功能的前提。繪畫藝術的“可以興”,則建立在物的興發與內在情感融合的基礎上,“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此處的“興”的范疇更為寬泛,不僅局限于大自然,人類社會同樣可作為外物觸發畫者的創作欲望。無論原始美術還是現當代繪畫都是基于實踐、體驗,產生興趣、情感后潛移默化透露情感的作品。好的作品不完全依靠文字描繪,基于畫面內容與表現形式擁有相同的情感投射足以使觀者駐足觀賞產生審美共鳴。這便不難解釋為什么國外優秀的文學作品或經典的畫作難以引起大眾的共鳴,例如:對于《格爾尼卡》的創作背景、畫面構成形式以及內容表現不了解的情形下則無法產生觀者美感的共同性。由此可知,一是語言、文化阻礙,對于表現內容沒有基本認知和背景分析的能力;二是中國傳統的審美理念與西方現代審美系統格格不入;三是西方國家的社會情感價值體系和中國的情感判定依據大不相同由此便缺少情感的“共通”。其次,“觀”是“興”的基礎,由“觀”映射社會環境而畫者接觸的環境則是創作感發的源泉所創意與寫作。在,同時“興”又可反作用于“觀”。“怨”是“興”的表現內容之一,也是“群”的目的所在,從而引起社會大眾的“興”與“怨”加強“群”的作用體現。“怨”是更進一步的“興”,最終轉為審美批判,無論是繪畫主題還是表現手法,皆可透露畫家對國家、社會的責任感與使命感。最后,繪畫藝術“可興可觀可群可怨”的社會功用是不可孤立看待的部分,而是相互聯系、不可分割的整體:一種功能可以是另一個功能的基礎,相互作用;一種功能可以因另一種功能的參與更為全面;一種功能也會因為另一種功能的缺失而無法實現。“興觀群怨”可以較為整體地概述為繪畫革新運動成功的四項功能,各個部分的融合統一的整體性會遠遠超越個體價值。

三、建立繪畫創作的“興觀群怨”觀

“興觀群怨”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的社會功能是不盡相同的。建立在國家的政治體系、經濟發展、文化背景下理論轉向實踐之后產生的新藝術形式。“興觀群怨”論形成了繪畫創作中新的美學思想。在《現代藝術哲學》中,美學家H.G.布洛克曾說:“藝術的最大力量之一,在于它能夠引導我們從一個陌生的或奇特的觀點去觀看事物。”由藝術家作為傳導功能的主體,通過“觀”具有創新性的視角去觀察社會以及民俗狀況等,拓寬普通大眾觀察繪畫作品的新視角,在此情狀之下繪畫得以折射出某種社會現狀。在繪畫創作階段的“興”通過“望”獲得,在宋代郭熙《林泉高致》中說“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一切美術都是望都是欣賞,從中獲得新的境界與美的感受。例如畫家羅中立通過客觀事物獲得共同的情感映射和審美角度并以此作為藝術構思的開端。在繪畫創作過程中的題材選擇、主體選定、形象安排等皆起源于“興”。在學習或進行繪畫創作時首先應有像珂勒惠支、畢加索以及羅中立等具有真實的情感體現。如何能夠讓大眾具有美感的共同性這是繪畫創作者首先需要考慮的問題。創作者對觀察、提取、歸納、總結和繪畫語言、形式的轉化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終繪畫作品與觀者架起精神溝通的橋梁才能使繪畫“興觀群怨”。

四、結語

“興觀群怨”說在春秋時期更多體現在《詩經》這一典型的文學作品中,將人民歸至描繪的范疇,突出社會生活中藝術具有的強大感召力和指引作用、教育功能,其作為傳統的、辯證的文藝觀。但在現當代的藝術創作中“興觀群怨”觀對畫作的審美鑒賞與批判等問題具有指導作用。本文以“興”“觀”“群”“怨”四部分的審美理論聯系羅中立、宋代蘇漢臣、畢加索、珂勒惠支以及他們的繪畫作品一一闡述繪畫藝術中的“興觀群怨”說來進一步剖析繪畫的社會功能。通過了解其中相互聯系的內在邏輯關系,著眼于“興觀群怨”觀在當今的社會環境下對于繪畫創作應當逐步提高修養、開拓眼界的要求,同時可以感發情志通過繪畫的表現形式達到觀風知俗的功能。“興觀群怨”說的社會功能還并未完全在當下的藝術潮流中凸顯,依舊需要諸多的藝術工作者和接受者共同努力。

作者:周彥 單位:鄭州大學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