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的學習方法范文

時間:2023-09-26 18:27:5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法律的學習方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法律的學習方法

篇1

1.物理規(guī)律的特點

1.1 物理規(guī)律與其它規(guī)律一樣,只能發(fā)現(xiàn),不能創(chuàng)造

無法通過哪種途徑發(fā)現(xiàn)規(guī)律,都是與觀察、實驗,抽象思維、教學推理等有著密切不可割的聯(lián)系。

1.2 物理規(guī)律是有關物理概念的必然聯(lián)系

任何一個物理規(guī)律,都是由一些概念的組成,都是利用一些數(shù)字和測量聯(lián)系起來,而且是用語言邏輯或數(shù)學邏輯來表達概念之間的一定關系。

1.3 物理規(guī)律具有近似性和局限性

由于物理學所研究的對象和過程都不是實際的客體和實際的現(xiàn)象,而是采用科學抽象的方法,或多或少作了一定程度的簡化之后,建立的模型和理想過程,又由于物理學是實驗科學,在觀察和實驗中,限于儀器的精密程度,操作技術的準確程度,不可避免地出現(xiàn)測量誤差,反映各物理量之間關系的物理規(guī)律,只能近似的反映客觀世界。

物理規(guī)律不僅具有近似性,而且是由于規(guī)律總是在一定范圍內發(fā)現(xiàn)的,或在一定條件體下推理得到乃至有限領域內檢驗的,所以規(guī)律還是有局限性。也就是說,物理規(guī)律總是有它的運用范圍和適用條件。

2.兩種基本的學習方法

2.1 實驗歸納法

從對事物、現(xiàn)象多次觀察、實驗出發(fā),在取的大量資料的基礎上進行綜合、歸納,發(fā)現(xiàn)在一定條件下有關物理量之間的必然聯(lián)系,從而得出結論,或建立假設,再通過實驗檢驗就成為規(guī)律。 利用這種方法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一般叫做定律,如牛頓運動定律,動量守恒定律,機械能守恒定律,楞次定律等。

2.2 理論演示法

篇2

說題,簡而言之,即是要求學生說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因為口頭交流有助于強化數(shù)學思維,有效地組織思維活動,同時通過向教師或同學表達數(shù)學想法,并傾聽他人的數(shù)學表達,可以拓寬和豐富自己的數(shù)學知識,所以數(shù)學學習不僅需要動腦、動手,也需動口。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一般課堂上能說出解題思路的,都是一些水平中上的學生(因為這部分學生基礎好,反應快,學習主動性強)。基礎薄弱的學生因為不懂或解法沒有別人的簡便或由于得不到訓練,語言表達能力不流暢、思路不清晰等主客觀原因,不敢舉手發(fā)言,久而久之,這部分學生就淪為聽眾,課堂上參與學習的愿望不強烈,導致精力不集中,容易走神,對數(shù)學學習產生自卑心理,形成惡性循環(huán)。說題就是為這部分人設計的,目的在于使他們弄清在概念、學習方法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并及時糾正,增強學習信心,提高學習興趣。經過不斷探索、實踐、改進和拓展,說題的內容、對象、方法等已趨于完善。說題的實現(xiàn)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實施。

一、說題的目的和要求

說題的目的:對一些基礎的和典型的數(shù)學問題能清晰、流暢地說出解決思路。在此過程中,讓學困生得到對課本基礎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數(shù)學語言表達和思維等能力得到培養(yǎng)和鍛煉的一個體驗,逐步重塑學困生學習數(shù)學的信心。

說題的要求:讓不能解決這些題目的人聽了你說題后,知道怎么解決。

二、說題學生的確定

說題活動前做好組織動員工作,解釋說題的目的和要求,采取自愿參加和鼓勵動員相結合的方針。為防止學困生產生自卑心理,應盡量爭取全班學生都參加,強調注重說題過程,不與考試成績掛鉤,減輕學困生心理壓力。本著因材施教、差異化的原則,在一個班級中學生的情況各不相同,可以分為:優(yōu)秀A,中等B,困難C三類(這個可通過幾次測試反映出來)。一般來說,A類學生在20%名左右,B類學生在55%名左右,C類學生在25%名左右。A類學生基礎好,學習自覺性高,分在一個組,可指定兩名檢查員,B類宜分成三組,每組5~8名,并且在分組時要考慮男女比例及每組積極分子要平均分配(上課時,積極分子可通過課堂表現(xiàn)看出來),C類學生可分成三組,進度視情況可稍慢一點。根據(jù)學困生自身需要,可讓他們在班級自己選擇或由教師指定較好的學生作為自己的輔導員,以便在學習中能及時得到幫助。

三、說題內容的確定

在平時評析例題、習題的過程中,對一些比較有價值的題目用“#,*”做記號:#指基礎題目,*指典型和拓展題目。

A類學生主要是說*題和補充拓展題,以每次2題為宜;B類學生主要是說#,*題搭配,以每次3題為宜;C類主要是說課本#題,以恢復信心,立足基礎為主,每次2題為宜。

不管哪一組,每天說一次題時間均應控制在5分鐘之內,說題不對、不清楚、不流暢的學生可再給一次機會。

四、說題時間的安排

一般安排在輔導課或課間期間進行,在確定檢查員之前,每個人都可以到老師處說題,在每組先說的三名人員中選一名說題最好的學生作為檢查員,發(fā)一本小本子,寫上小組人員、日期、內容(頁碼)、檢查員、過關人員(其中日期、內容、檢查員每天都要更新),檢查完交課代表處。

五、說題質量的控制

為了達到預期的效果,幫助學生克服自卑心理,老師可在前幾次說題前作一些示范。檢測效果可通過下列兩種方式實現(xiàn):(1)定期根據(jù)檢查本抽查;(2)星期五進行一星期回顧小測試(筆試、口試皆可)。

六、說題的優(yōu)點

1.說題活動為學生交流討論提供了一個可操作的平臺,使學生對數(shù)學不再有畏懼感,增強了學習興趣,培養(yǎng)自學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2.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fā)展,對學習困難生來說主要是恢復信心,立足基礎,大部分學生上課注意力集中,有興趣參與課堂學習;對于中等水平學生來說,解決問題能力得到加強,對優(yōu)秀生來說,溝通與交流合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發(fā)散性思維能力等得到提高。

3.說題不是簡單的機械訓練、知識灌輸,而是語言表達、思維等能力的培養(yǎng),信心的重塑,認真貫徹了素質教育的宗旨,切實減輕學生的負擔,學習時間得到有效控制。

4.克服應試教育的題海戰(zhàn)術,以不變應萬變,題目少而精,以自編練習冊為主,對記號為#,*的題目進行廣度(一題多解和多題同類)和深度(條件、結論的互換,結論的多元化)挖掘,舉一反三。

篇3

一、學會記單詞

記單詞是學好英語的基礎。學會理解書中單詞很重要,不要對課本不讀不看,一味只是趕著完成作業(yè),這樣是決不能學好英語基礎知識的.下面就如何記單詞舉例說明。1.使用卡片記憶法,在卡片的正面畫上圖片,在反面配上單詞。這對初學英語的學生很有幫助。2.根據(jù)拼讀規(guī)律來記單詞,即使忘記單詞的拼寫,多讀幾遍就能拼出單詞。3.根據(jù)構詞規(guī)則可以記住一系列的單詞,例如health \healthy\healthily\unhealthy\unhealthily這樣可以串連記憶,降低了記憶單詞的難度。建議學生在背單詞時盡量想到與之有關聯(lián)的詞,并記住他們的詞性,這對于運用單詞有很大的幫助,起到了雙贏的效果。根據(jù)遺忘的先快后慢的規(guī)律,我們應及時回頭復習,復習達到三到五遍就可以記牢了。單詞應盡量放在語境中呈現(xiàn),不能只是因為記單詞而記單詞,這樣不僅枯燥無味,同時記憶也不牢固。這就需要教者用心的去傳授生單詞。

二 、學會記筆記

記筆記可以深化學習內容,理清思路,增進記憶。教師可經常指導學生在記筆記時采用一套自己慣用的符號規(guī)劃筆記內容,從而提高聽課效率。我通常會讓學生用簡寫的形式快速的記筆記,這樣,不僅讓學生記下了課堂的重點知識點,同時又利于課后鞏固復習。我認為記筆記首先應注意如下幾點:1.把握時機。記筆記的前提是不能影響正常聽課和思考,這就要求學生在記筆記時把握好時機。記筆記的時機有三個:一是老師在黑板上寫字時,要抓緊時間搶記;二是老師講授重點內容時,要擠時間速記、簡記;三是下課后,沒記下來的要盡快抽時間去補記。2.注意內容。筆記的內容一般是:①重、難點。②疑點或難點。③記書本上沒有、老師補充的內容。以下內容則無須記筆記:①次要的知識。②一看就懂的內容。③書上有的知識。再者課后整理筆記顯得尤為重要,由于課堂上時間有限,老師所講的一些內容自己當時可能漏記,書寫也許會很潦草。下課后,要及時對筆記進行整理、歸納、補充,若能再抄一遍更好。在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有的同學比較懶,自己在課堂上不愿記筆記,下了課去抄別人的筆記。這是一種很不好的習慣,不利于鍛煉自己的總結歸納能力。只有自己親手記筆記,才能更好的理解、消化所學的內容。

三 、學會朗讀

學習英語離不開朗讀,切忌“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切忌“啞巴英語現(xiàn)象”; 切忌“一知半解,囫圇吞棗”地讀。朗讀有助于增強語感,提高口頭表達的能力。大凡口語較好的學生必定重視平時的朗讀與背誦。英語課、早自習及空暇時間等都是朗讀的好時機。朗讀要認認真真,吐詞清楚,語音語調力求準確,還要注意感情投入,力求抑揚頓挫,精彩句段要熟讀成誦。在平時的教學中,我盡量讓學生大聲朗讀單詞和對話,先學習模仿對話,到自己靈活的運用,每天堅持將當天所學的詞、短語及句子睡覺前都讀幾遍,這樣長期堅持去做,我發(fā)現(xiàn)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另外,在課堂上盡量讓學生大聲回答問題,學習用英語交流,讓學生真正的學會用英語做事,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四、學會對比學習

有比較才有鑒別.學生解題的錯誤,往往錯在認識不清、感知模糊、理解膚淺上,對比學習有利于加強學生辯證思維訓練,有利于提高解題能力.下面列舉兩例易錯對比,例如:

1. I need your help because I don’t know ________

A how to do it B how to do C what to do it D what should I do (考查的知識點有兩處,一是賓語從句的的使用,二是what 是疑問代詞與how是疑問幅詞的區(qū)別。)

2. It’s selfish ____ Eddied ____ the whole birthday cake.

A of to eat B for to eat C of eating D for eating(考查對人物行為的看法,還是強調動作的意義)

這些都是中考常考的題型,也是學生經常混淆的問題,平時要經常收集這些題目,鼓勵學生找出出題者的意圖,在解析后面作適當?shù)狞c評,有利于他們熟練掌握知識點。

五、學會對語法的理解與運用

英語語法在初中英語學習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掌握系統(tǒng)的英語語法知識,把握英語的基本結構,才能提高英語的學習效率。我們常說,學習的過程就是把書由薄變厚,再由厚變薄的過程.我們學會發(fā)現(xiàn)共性,找出本質,便都可化繁為簡,化難為易.我們若學會了對類似知識點的歸納,總結,那么繁雜的英語內容便化成了簡單的幾個部分,學習起來自然就會輕輕松松、游刃有余.新的課本的知識點的呈現(xiàn)遵循由難到易的原則,知識點相對集中,也遵循了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例如,在講解被動語態(tài)時,我通過情境引入一般現(xiàn)在時態(tài)的主動語態(tài),然后用PPT的形式將它們改成被動語態(tài)的句子,用不同顏色標出變化的的部分,強調動作和主語的關系,導出被動語態(tài),再用主動和被動語態(tài)混雜的句子讓學生識別,從而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接著讓學生從現(xiàn)有的例句中尋找被動語態(tài)謂語動詞的結構,讓學生自我總結,利用小組合作探究的方法總結知識點,最后探究一般過去時態(tài)的被動語態(tài)使用規(guī)則。這充分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新型的教學理論。

六、學會整理并閱讀錯題

篇4

關鍵詞: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效率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06-174-01

課堂是教學活動的主要陣地,脫離課堂,教學就成了無水之源、無本之木,學生也會失去學習知識的重要場所。所以教學的改進、學生的學習效果都要以課堂反饋獲得結果。因此如何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成為廣大教師共同追求的教學目標。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就是要在較短的時間內,教師投入盡可能少的人力、物力和精力,使教學效率達到最大化。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向四十五分鐘課堂要質量,從備課入手,環(huán)環(huán)相扣,努力打造樂學、高效的英語課堂。 那么,作為一名初中英語教師,我們應該采取怎樣的措施來確保課堂教學效率提高的實現(xiàn)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起。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喜悅融洽的教學氛圍是實現(xiàn)課堂高效的基礎,教師要放下架子與學生形成一種民主平等、朋友式的新型師生關系。青少年的心理特點告訴我們,這個年齡段的學生“親師性”較強。如果他們對某個老師有好感,他們便對這位老師的課感興趣并分外重視,肯下大氣力,花大工夫學這門課,因而成績卓著。這種現(xiàn)象大概就是我們常說的“愛屋及烏”吧!反之,如果他們不喜歡某一位老師,由于逆反心理,他們也就不愿學或不學這位老師的課。這種現(xiàn)象也是大家司空見慣的。有時學生說不喜歡某學科,實際上就是不喜歡某位老師。因為初中學生往往是非觀念不強,在學習上受情緒影響較多,教師需要放下架子,多理解、關愛學生,建立起平等融洽的師生關系,他們才會樂于接受批評意見。

二、教師在備課上下功夫

教師的備課是高效學習的前提。教師備課,編寫教學方案,才會明確學生的學習目標,才不會讓學生盲目的去預習。參照學習目標更能讓學生分清重點和難點。上課期間,教師可以讓學生舉手來讀預習的新單詞和新課文。從中發(fā)現(xiàn)學生的發(fā)音所存在的問題和檢查語句是否連貫。學生可以提出在預習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教師在課堂上給予解決。所以,教師的備課以及正確教學方案,有利于學生的預習,也能使得教師的教學更有效。教師在下課時布置預習任務,讓學生能夠了解下節(jié)課的主要知識點。拼好音標,讀準單詞。讓學生做到三結合,即漢語意思,音標,單詞三者很好的結合在一起,給出任意一個都可以拼寫出來。預習課文的時候,要讀至少兩遍,第二遍開始就不能一味的只讀英語,要想一下這句英語怎么翻譯成漢語,在這篇文章中怎么翻譯更好。只有這樣才不會在上課的時候覺得自己聽不懂,想聽天書一般。

三、營造良好的學好氛圍

學語言離不開環(huán)境,但是我們的學生在學校接觸真實英語的機會非常有限,他們學習語言的主要環(huán)境就是課堂,所以我們決不能吝嗇口語訓練的時間,不能認為教學任務完不成,而隨意砍掉教材中提供的許多豐富的口語練習。要安排足夠的時間讓學生進行語言實踐,充分利用教材的優(yōu)勢,組織并設計好Work in pairs, Read and speak out, Group discussion和Interview等各種口語活動,創(chuàng)設一個近似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用與日常生活相關的小對話,如起居、節(jié)假日、生日聚會、拜訪、打電話、看病、購物、游泳、體育活動等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在樂趣中學習,在娛樂中獲益。有的學生想在課堂上有好的表現(xiàn),課前勢必去積極準備,把生活引入課堂,再把課堂上所學到的知識延伸到生活,這樣學生無時無刻不在感受英語,鍛煉英語,突破口語屏障。

四、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模式

合作學習是學生通過分工合作共同達成學習目標的一種學習方式。現(xiàn)代教學論指出:“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生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的過程,沒有交往,沒有互動就不存在或發(fā)生教學。”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能夠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溝通、學會交流。教學中同學之間的相互交流,不僅可以有更多的機會對自己想法進行表述和反省,提高學生的社交能力,而且也可以使學生學會如何去聆聽別人的意見并做出適當?shù)脑u價,改善人際關系,形成良好的學習品質。合作學習還有利于教學的多邊互助,使每個學生都獲得平等參與的機會,也有利于照顧學生的個別差異,培養(yǎng)團隊協(xié)作精神,建立自信心;提供及時的教學反饋信息。

五、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

運用多媒體可以把抽象的語言、單調的詞匯、語段具體化、生動化、形象化,就會深刻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起學生對英語的情趣,迅速培養(yǎng)其學習的興趣,提高學英語的能動力。 現(xiàn)代多媒體教學技術替代了靜止、呆板的教具,參與了直觀教學,猶如給課堂教學注入了一股新鮮血液,特別是對學生的形象思維起到了導引、刺激的獨特作用。動畫、音像剪輯、粘貼等多媒體組合技術,使課堂效果更為生動,學生如身臨其境,在強烈逼真的情境中發(fā)展了形象思維。多媒體的運用,能夠按照學生的認知特點和需求,精選內容,編制程序,把教師難以通過描述完成的大量信息,用計算機在頃刻之間就能在學生的頭腦中留下深深的印象,無疑也會大大地提高課堂教學的密度和效率。

總言而之,教無定時,貴在得法。教師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想實現(xiàn)有效教學,必須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構筑高效課堂,使學生在每一堂課中都能夠收獲“頗豐”,從而促進初中英語教學質量的穩(wěn)步提高。

參考文獻:

篇5

關鍵詞:高中物理;學習方法;有效性;學習效率

現(xiàn)在社會十分注重效率,各行各業(yè)都在提高效率的基礎上獲取更多的發(fā)展機會,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要講究效率,因此需要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注重學習方法的應用。為了有效提升學生學習的有效性,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本人作為一名高中物理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積累了一些有助于學生有效進行物理學科學習的方法,在此與大家分享。

一、注重基礎知識的學習

基礎知識就如高樓大廈的地基,只有打好了基礎知識,學生的一切學科學習活動才能繼續(xù)開展。物理作為一門靈活性很強的學科,不管是簡單的物理問題,還是較為復雜的物理問題,都需要學生通過對基礎知識的靈活應用才能加以解決,因此學生應該對基礎知識的學習引起重視。很多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都注重對學生進行有效學習方法的教學,實際上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一種學習方法就是對基礎知識的學習引起重視。

就目前高中學生的物理學科學習而言,學生存在對基礎知識的學習重視程度不夠的情況,很多學生在還沒有全面、深入的掌握基礎知識的情況下就去解決一些復雜的物理問題,結果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受到了打擊,從而影響了學生進行物理學科學習的積極性,阻擋了學生的前進步伐。學生只有全面掌握了基礎知識,才能更好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進而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二、緊跟教師的教學步驟

雖然現(xiàn)代教學提倡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要發(fā)揮主觀能動性,要求學生能夠進行自主學習,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進行自主學習的機會,然而教師對學生進行知識點的講解依然是十分重要的,尤其對于物理這門難度較大的學科,學生只有在教師的指導下,才能更加有效的獲取知識點。然而目前高中學生在物理課堂教學中存在難以跟上教師的教學步驟,或者不愿跟隨教師教學步驟的情況。

例如有些學生喜歡進行自主學習,通過個人的學習認為已經掌握了教師在課堂上要講解的知識點,因此在教師講課的時候,學生就做練習題。實際上這是一種不良的學習方法,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在知識點理解方面存在的偏差難以及時糾正,同時教師補充的一些知識點也會被遺漏,因此學生一定要養(yǎng)成認真聽講的好習慣,跟上教師的教學步驟,這樣學生的物理學習才能更順利的進行。

三、及時解決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知識盲區(qū)

學生及時解決個人在物理學科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困難,是幫助學生有效進行物理學科學習的有效方法。進入高中階段由于學生學習的物理知識點難度越來越大,因此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會遇到更多的困難,有些學生對于在物理學科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困難,能夠及時進行思考克服困難,或者通過請教同學、老師解決困難,這樣學生的知識盲區(qū)得到了及時補救,不會影響到學生正常的學習。

然而有些學生對于學習中出現(xiàn)的知識盲區(qū),不能及時加以解決,結果導致不理解的知識點堆積,越來越多的知識盲區(qū)使得學生在學科學習的過程中出現(xiàn)嚴重的困難,影響了學生順利進行學科學習。這就提醒學生在物理學習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的一種學習方法就是及時解決學科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這樣才能更加順利的進行進一步的學習。

四、注重與其他學生之間進行溝通與交流

學生在物理學科學習過程中不應該“閉關鎖國”,應該積極的與其他學生進行溝通與交流。進入高中階段的學生不僅要能夠有效的掌握基礎知識,而且要通過對基礎知識的應用去解決很多復雜的物理題目。有些學生不管是在基礎知識學習的過程中,還是在解決一些較為復雜的物理問題的過程中,都喜歡進行獨立的思考,很少與其他學生進行切磋。當然學生能夠積極的進行思考值得表揚,學生通過個人的努力使問題解決不僅能夠使學生收獲更多的知識,而且能夠使學生的物理綜合素質得到有效提升,也是一種重要的物理學習方法。

然而在實際的教學中,本人不僅鼓勵學生積極的進行獨立思考,而且還鼓勵學生積極的與其他學生進行溝通與交流。學生在物理學習的過程中與其他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與交流,可以使學生的思路變得更加開闊。一個學生去解決一道物理問題,只能得到一個答案,而學生就物理問題的解決方法展開討論,往往能夠得到更多的解決方法,使學生能夠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進行物理學科學習。尤其在學生物理學科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時,學生之間進行的溝通與交流就顯得更加重要,學生積極主動的與其他學生進行交流,能夠使其思維得到啟發(fā),進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同時在同學之間進行溝通與交流的過程中,學生也能夠掌握其他同學的學習情況,進而對個人的物理學科學習做出正確的判斷。在促進高中學生在物理學科學習過程中進行溝通與交流方面,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引導,要鼓勵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與交流,同時教師還要為學生打造進行有效溝通與交流的平臺,這樣才能使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更加順利的開展。

五、對課前預習與課后復習引起重視

經過研究發(fā)現(xiàn),進入高中階段的學生將大量的精力投入課堂學習,課堂教學質量得到了有效提升,然而學生對課前預習與課后復習的重視程度卻存在不足的情況。想要提升學生的學習有效性,也要遵循學習的規(guī)律,這樣才能收到更好的學習效果,而課前的預習與課后的復習,無疑對學生的學習產生重要影響,因此高中學生要對進行物理課前預習與課后復習引起重視。

篇6

新課標提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這與傳統(tǒng)和語文教學存在很大的差異,以往的語文教學以教師為中心,以書本知識為本位,以考試為目標。

教學結構是表現(xiàn)教學內容、顯示教學目的的重要手段,教師應根據(jù)教學內容和目標組織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教學結構時,必須明確一個目的,體現(xiàn)一個觀點,堅持一個原則。

在語文教學中,課程設置要符合孩子的特點,讓他們在提高聽說讀寫能力的同時,學到課本外的做人知識。 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常常思索著這樣一個問題:應該給孩子一個什么樣的語文課堂?給孩子什么樣的生活?下面作具體的探討,希望給廣大的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帶來啟示。

一、 教師要有淵博的知識

語文教師是學生美好心靈的塑造者,是學生高尚情操的培育者,是學生人生路程的引路人,這就更要求語文教師博覽群書,不斷地豐富、充實和發(fā)展自己,使學生感受到我們無所不通、無所不曉,進而在學生心目中樹立崇高和神圣的形象。

教師要深入探究教材,善于濃縮課文內容,通過活生生的語言因素,來達到使學生學習語言文字,發(fā)展思維的教學目的。有的課文比較淺顯,中心較明確,教師可充分利用幻燈、錄音等教學手段編制信息傳遞程度,來調動學生的形象思維。在引導學生自學的基礎上,教師及時把握學生的學習反饋信息。在學生理解課文之后,用省下的時間指導學生練習,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和表達能力。

二、 課堂上必須有情感

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業(yè),孩子們課堂度過的分分秒秒是痛苦的,還是快樂的,都是由我們教師的手來翻閱,我們的語文課堂空間如何去翻閱孩子的生命。一堂充滿激情的語文課,不僅學生聽著是享受,教師本身也會享受到成功的喜悅!教師的激情來自本向對教育事業(yè)的熱愛,對學生的喜愛,還有對夢想的追求。

三、 創(chuàng)設情境,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情境教學,對于小學生而言,不但能夠激發(fā)興趣,并且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如果都是把握好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學效果將會不錯。它要求教師以實際行為關心全體學生成長,深入了解他們的生活習慣,興趣愛好和學習特點,建立深厚的師生感情。在教學中努力做到以充沛的感情、專治的精神、豐富的想象、生動的語言、高度的概括力,從各方面感染學生。使學生耳濡目染,激發(fā)學生學好語文的情感。

為了使教學情境真切地再現(xiàn)在學生面前,教師可指導學生如同演戲那樣扮演課文中的角色,讓學生站在該角色的立場上,深入課文講述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想所感。由于學生的心理位置換成了課文中人物的心理位置,這樣,不僅能把教材內容形成印象,同時還能很快地進行理解。

文與畫是相通的,因此,借助圖畫再現(xiàn)情境,可以把課文具體化、形象華,必到“一圖窮千言”的效果。在圖畫面前,學生看得清楚,感受得真切,從畫的顏色、明暗中不僅能迅速立體地感知課文內容,易于接受理解課文內容,同時也能體會到作者把圖畫變成語言文字的高明。在運用圖畫再現(xiàn)情境時,教師要加以指導和啟發(fā),同時還要有感情地講述,便于學生充分感受形象,進入情境。例如,我在教學《風是一位畫家》一課中,通過生動的畫面,使學生體會到一年四季風的特征,理解了這些風伯伯的“作品”,很容易的突破了課文的重點和難點。

四、 要善于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

課堂提問適中,如果太容易,學生不需要動什么腦筋就會覺得沒意思,如果太難,學生會感到摸不著邊際,失去信心。提問要緊扣課文,有一定的深度,能使學生抓住要害,想一想就能說出一二。學生有好勝心理,是愿意思考問題的,關鍵在于都是要善于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要吃透教材,要了解學生。

五、 走下講臺,充當學生

實踐證明,師生關系越融洽,教學效果就越好。根據(jù)我們的教育對象DD小學生的特點,我們應該思考哪種教學方法,更容易被他們接受,盡量尊重每一位學生的想法,努力縮短師生之間的心理差距。教師可以走下講臺,讓學生充當都是,比如在生字教學中,鼓勵學生上臺,識字,帶領學生一起學習,不但課堂氣氛活躍,同時學生也會感受到有成功感,增強了他們學習的信心,讓他們也認識到,只要努力,我們也可以做一個老師。

六、 充分利用多媒體

篇7

關鍵詞:智慧;教學方法;小學英語

有人說教育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門學問,是很有道理的,作為小學英語老師,要想讓自己的課堂高效,就要在充分了解學情的基礎上,激發(fā)英語學習興趣,打造高效的小學英語課堂。

一、游戲法

把英語與游戲結合起來了,體現(xiàn)了新課標“玩中學”的教學理念。從生理和心理方面分析,低年級學生天玩, 特別喜愛做游戲。游戲可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游戲中,學生更愿意跟著老師開口說英語,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最終克服膽怯心理,上課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因此,教師在平時上課時,可以經常穿插一些英語小游戲,讓每個學生都樂在其中。常見的英語小游戲如下:單詞接龍游戲,字母找伙伴游戲等等。小學低年級學生剛接觸英語,因此,教師可從一些簡單的游戲入手,注重學生對基本知識的復習與鞏固,如Hide and seek, High and low等等。筆者上課時設計的一個句型小游戲,學生頗感興趣。如需鞏固操練句型Is this…? Yes, it is./No, it isn’t.時,教師可讓一蒙住眼睛的小朋友從一組卡片中抽取一張,雙手舉在頭頂,讓全班都看見,接著讓這一學生用Is this…?猜猜自己手里拿的是什么卡片,如果猜對,則全班說Yes, it is. 若沒猜對,則全班說No, It isn’t. 小朋友蒙住眼睛后,會產生異常好奇的想法,他們很想知道自己手里拿的到底是什么,為此,大家都會為了做這一蒙眼人而用心的記住Is this…?的發(fā)音。其次,這個游戲中的回答部分都是由全班學生一起配合完成,學生在愉快的游戲中,不僅對Yes, it is/No, it isn’t.的意思理解到位,且能通過無意識的反復操練,真正做到會說,且應用自如。

二、 歌曲法

低年級學生感官能力特別敏銳,對音樂興趣濃厚。兒歌清脆悅耳,朗朗上口,老師若將英語句子以歌曲的形式教授給學生,他們很快就能上口,且語音語調都會隨著歌曲的節(jié)拍而自動調整。筆者對歌曲法感受頗為深刻,在多次發(fā)現(xiàn)教授兒歌時,學生興致高漲,因此,后來筆者經常改變學過的兒歌中的歌詞來教授新授單詞,學生更能接受。為了進一步激勵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我在開學的時候便承諾會給他們舉辦一場英語唱歌比賽,學生聽后興奮不已。英語歌的歌詞源于課文中的重要句型及重點單詞,學生為了能讀準歌詞,每天上課都會認認真真的聽老師講課,回家后也能自覺的聽錄音,模仿錄音人的語音與語調,久而久之,學生已在興趣的不斷刺激下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這對他們以后的學習會有莫大的幫助。

三、競爭法

根據(jù)低年級學生好勝好強的心理,應多設計一些競賽類活動。筆者班級里每次默寫正確率很高,其秘訣就在于合理運用競爭法。筆者v 在教室前貼上一張班級名字列表,若學生默寫全對,則老師會幫他加上2分;若學生默寫比上次進步了,則老師也會幫他加上1分,以示鼓勵,學期末老師將每個人的分數(shù)進行統(tǒng)計,評選出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及進步獎等。看到別人的分數(shù)一天天在增加,天性好勝的小學生不免會產生羨慕之情,他們也想爭奪名次,獲得獎品。我之所以添加進步獎是專門給后進生準備的。后進生學習比別人落后很多,平時也很少受到老師的表揚,極度自卑可想而知,而我設定的這個進步獎給予他們一絲上進的動力,他們不用為遙不可及的大獎而陷入失落之中,相反,可以退而求次。這樣每個學生回家都會不由自主地認真背單詞,長此以往,學生記憶單詞效果較佳。在平時上課時,老師也會讓小組間進行讀書競爭,如競賽前老師會在黑板上畫四個大圈,代表四個小組,若小組成員讀的整齊響亮且語音語調抑揚頓挫,就獎勵那個小組一個笑臉。每個孩子都渴望獲得成功的感受,他們榮譽感特強,為此他們都會坐的筆直筆直的,端正的拿著書本,用輕快響亮的歌喉,唱響校園。在競爭氣氛中,每個學生精神飽滿,你追我趕,興趣盎然。

四、簡筆畫法

篇8

[關鍵詞]《刮痧》;法律文化,法社會學

[中圖分類號]X3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3115(2011)08-0044-03

一、問題的提出

影片《刮痧》的劇情很簡單,許大同與妻子簡寧赴美八年,事業(yè)有成,家庭幸福,老父親的到來更為這個家庭平添了幾分喜悅。這一切都使許大同感到他的“美國夢”正在實現(xiàn),但隨后的一件意外卻使他從夢中驚醒,5歲的兒子丹尼斯因為肚子疼,在家的許父便用中國民間流傳的刮痧療法給丹尼斯治病,但孩子背上的道道紅痕竟成了許大同虐待孩子的證據(jù)。以兒童福利局為代表的國家法律以無孔不入的覆蓋面和猝不及防的速度進入了許大同一家的生活中,將丹尼斯以“免受虐待”之名與許大同夫婦隔離開來。在聽證會上,中西文化的差異使許大同百口莫辯,最終失去了對兒子的監(jiān)護權……隨之而來的是朋友反目、送父回國、帶子逃亡、夫妻分居,接踵而來的厄運將許大同拋入深淵。最終由于許大同的朋友通過自身親歷了解了刮痧是一種治療方法,并在法庭上通過此證據(jù)為其作證,才使得這個故事有了完滿結局。

影片主要圍繞以許大同是否構成對兒子的虐待行為為爭議焦點的案件來展開。案件的被告是在美國只待了不到10 年的深受東方傳統(tǒng)文化熏陶的中國人,而控方律師則是地地道道、血液里浸滿了西方主流文化價值觀念的美國人。根據(jù)影片中案件經歷的整個過程來看,反映出來的中國人與美國人法律價值觀念典型地屬于兩個完全不同的法律文化體系,當事人之間內心沖突的根源和對抗方式的不同,恰好反映了中西方法律文化之間的差異。

二、中西方在法律文化方面存在的差異

(一)對法的認知上的差異

在法的觀念上,中國主要以“刑”為核心和內容,在法律制度方面,主要有“德主刑輔”、“禮法并用”等立法指導思想,形成了“諸法合體、民刑不分”、刑律為主的法規(guī)體系。在法律意識方面,認為法律的淵源在皇帝,皇帝口含天憲,皇權至上,法自君出。法律的作用在于治民、治吏等。因此,中國人往往習慣于把刑、律、法等同起來,以為法即是刑法。而西方對法的認識主要以權利為軸心。這是因為古希臘、古羅馬的國家法肇始于平民與貴族的沖突,從某種意義上說,它們是社會妥協(xié)的結果。所以,盡管這種法不能不因社會集團力量的消長而偏于一方,也不能不因為它是國家的強制力而具有鎮(zhèn)壓的職能,但它畢竟是用以確定和保護社會各階層權利的重要手段,并因此獲得一體遵行的效力。

(二)對程序正義認識的差異

程序正義在中國傳統(tǒng)法律文化上找不到影子。我國古代諸法合體,訴訟法律極不發(fā)達,程序正義無從談起。直到近些年來,程序正義的觀念才被引入我國法律文化之中。在我國司法的演進過程中,過于注重實體正義,而忽視了程序正義的作用及其自身價值,重實體輕程序。在司法實踐過程中,造成了對當事人權利的侵犯,從而影響了結果實現(xiàn)實質的正義。西方法律文化不同于中國法律文化的另一個特點,就是體現(xiàn)了西方的程序正義理念。它注重達到目的或者產生正當結果的過程、手段和方式。

(三)法治與人治的差異

中國法律文化中的法體現(xiàn)的完全是儒家的人治思想。儒家人治思想主張圣人之治,保持司法的神秘性,斷案決獄依靠的不是客觀規(guī)則,而是斷案人的主觀意志。它強調執(zhí)法者的人格力量、品質、智慧,這成為審理案件的決定因素。西方法律文化中,法是后發(fā)制人的,并且毫無偏袒地衡量訴訟雙方提出的證據(jù),哪一方的證據(jù)充分就勝訴,哪一方的證據(jù)不足就敗訴,然后用國家強制力加以處罰。法的基本法職能是裁斷而不是發(fā)現(xiàn)。

(四)傳統(tǒng)思想的差異

親屬倫理方面,在中國法律史中有關于“親親相為隱”的內容,即親屬問有互相隱瞞罪行而免于或從輕處罰的權利。而西方文化是以單個人為個體,強調個人的權利,天賦人權,一切權利與義務是社會賦予的。

價值原則方面,中國一直以來都是把家族作為社會的基本單位,國家是家族的擴大形態(tài),國家、集體利益高于一切,個體的所有行為都必須以家族集體的利益為最高準則。在這種價值原則的指導下,忽視個體利益和個人權利價值,通過限制個體利益的方法來維護特定的社會整體秩序的家族集體本位觀念成為了中國傳統(tǒng)法律文化的最基本的特點。而在商品經濟基礎上形成的自然法思想的影響下,西方法律文化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個人權利本位。他們思考問題的出發(fā)點是公民,即法律上的自然人,這種自然人有法律人格,不同的自然人在法律上有著不同的權利和義務。

三、造成中西方法律文化差異的社會根源

法是社會的制度形式,與其他社會現(xiàn)象有著密切聯(lián)系。在全部社會現(xiàn)象中,與法的聯(lián)系最為直接和密切相關的是經濟、政治、文化等。《刮痧》這部電影反映出了中西方法律文化的諸多差異,進一步揭示了法存在于社會之中、受各種社會現(xiàn)象的制約,同時也能動地作用于社會生活的一般規(guī)律和基本方式。

(一) 政治差異

中國傳統(tǒng)的圣人政治和西方的契約政治來自不同的文化淵源, 同時也形成了不同的政治體系。在古代中國, 圣人的高高在上和常人的匍匐無知形成了對比, 由此也產生了漠視常人權利的政治文化。而西方契約政治的傳統(tǒng)來自西方自身的歷史和文化, 其結果是形成了西方的民主政治體系。

在歷史上,古代中國最多只存在過較為樸實的“民本”或“人本”思想,從來沒有西方政治體系中的民主思想出現(xiàn)。即使是在清官明君的時代,“為民做主”成為歷代官員的使命,而百姓的地位也沒有突顯出來。在這樣的情況下,百姓的命運掌握在帝王將相文武百官手中,百姓的愿望就集中在希望王侯們代代清明當中。這樣的文化體系,體現(xiàn)的是集權向心的特點,個體的權利被抹煞。與儒家的圣人政治形成對比的是西方的契約政治。早在古希臘的城邦制時期就已經實現(xiàn)了“直接民主制”,政府官員及其首腦都是由城邦公民選舉及抽簽產生的。統(tǒng)治者的統(tǒng)治必須經過被統(tǒng)治者的同意, 方為合法的統(tǒng)治, 方為合法的權力。社會契約思想存在的前提與基礎是自由平等的個體存在。自由平等的個體的發(fā)展過程與社會契約思想的發(fā)展過程緊密相連。這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所沒有的思想。

(二) 經濟差異

社會發(fā)展階段的演進,本質上是自然經濟、商品經濟和產品經濟三種不同經濟形式的演進,是經濟類型的演變在人自身發(fā)展上的反映。與自然經濟相對應的是人類的農業(yè)文明時期,與典型商品經濟相對應的是工業(yè)文明時期,農業(yè)文明與工業(yè)文明是兩種不同的文化模式,中國傳統(tǒng)法律文化隸屬于農業(yè)文明文化模式,西方法律文化隸屬于工業(yè)文明的文化模式,正是文化模式的差異,導致了中國人治與西方法治的分殊。

自古以來,農業(yè)生產一直是中華民族主要的經濟生產方式,這種穩(wěn)定、內向、封閉的生產方式導致產生了一系列的后果。由于生產能力的低下,人從屬于自然,人對自然的依賴關系必然導致對群體的依賴關系。所以就個體而言,人沒有任何獨立和自主,依附性的活動關系又必然形成依附性的文化意識。中國在農業(yè)文明時期,群體本位的倫理文化就始終左右著意識形態(tài)的發(fā)展。這種群體本位的群體文化完全泯滅了人的主體性和創(chuàng)造性,即人的自由本性。這種倫理依附性的文化精神是中國人治傳統(tǒng)的根源。而且,在農業(yè)文明中,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限制了人們的活動范圍,人們生活在狹小的熟人社會之中,往往靠倫理、道德、習俗等社會規(guī)范調整人們的日常行為,對于國家制定的維護君權統(tǒng)治的法律卻沒有親近感,更無自覺的應用意識,不可能產生出信法、尚法和法律至上的現(xiàn)代法治觀念。

而西方社會有著悠久的商品經濟傳統(tǒng),平等主體的權利型、契約型交往,需要統(tǒng)一普遍適用的法律規(guī)范,同時也孕育了現(xiàn)代法治的觀念。西方的工業(yè)文明更使人在對自然的關系上成為主體。市場經濟的平等、自由的本性解除了人身依附關系對人的束縛,使人在社會關系上也日益獨立自主,完成了人與自然的分裂和人與群體的分化。人的自由本性得以充分發(fā)揮,使人潛在的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被釋放了出來,人的生存方式發(fā)生了改變,市場經濟的發(fā)展與完善需要法律至上的治理方式。西方法治觀念是在個體與整體充分分化后又結合的基礎上形成的,個體與整體的合一產生的一致性在于對個體自由的充分肯定。

(三)文化差異

文化是人類發(fā)展的一種綜合現(xiàn)象,法是這種綜合現(xiàn)象的一部分。法的存在及活動既受到文化的影響,又對文化產生影響。

在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歷史進程中,儒家思想一直占據(jù)著根深蒂固的統(tǒng)治地位,對中國社會產生了極其深刻而久遠的影響。中國人向來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作為行為的基本準則。“中”是儒家追求的理想境界,人生處世要以儒家仁、義、禮、智、信為核心的思想道德觀念作為每個人的行為指南,接人待物,舉止言談要考慮溫、良、恭、儉、讓,以謙虛為榮,以虛心為本,反對過分地顯露自己表現(xiàn)自我。因此,中國文化體現(xiàn)出群體性的文化特征,這種群體性的文化特征不允許把個人價值凌駕于群體利益之上。

西方國家價值觀的形成至少可追溯到文藝復興運動。文藝復興的指導思想是人文主義,即以崇尚個人為中心,宣揚個人主義至上,竭力發(fā)展自己表現(xiàn)自我。生活中人們崇拜的是“強者”“英雄”。有才能的強者得到重用,缺乏自信的弱者只能落伍或被無情地淘汰。因此,西方文化體現(xiàn)出個體文化特征,這種個體性文化特征崇尚個人價值凌駕于群體利益之上。

四、結語

由此可見,不同的民族傳統(tǒng)及社會歷史發(fā)展歷程和階段,孕育了不同的法律文化。特定群體中的人們在遇到糾紛時,是決定運用法律機制,還是決定運用法律外的其他社會機制,如社團組織、村落、家庭、宗教等,歸根結底是由法律文化來決定。法律文化的特質決定了糾紛問題的性質歸屬。該糾紛是屬于法律問題,還是屬于道德、宗教、政治的問題,還是其他領域的問題。這涉及到該糾紛解決的方式、途徑和機制。從表面上看,糾紛性質的劃分問題是由立法規(guī)制的,實質上卻是法律文化的結果。通過《刮痧》可以看出,法律的產生與社會關系密切,不同社會背景造就不同的法律制度,法律沒有能力創(chuàng)造社會文化中沒有的東西,它總是與特定的社會和文化背景相聯(lián)系。由于文化的多元性必然產生法律的多元性,多元文化之間的沖突、對異文化的無知或文化差異必定會導致法律的沖突。并且,文化差異導致的法律沖突,能否和平、圓滿地解決,關鍵在于不同文化的相互溝通和理解。認識這一點對于生活在多元文化世界里的人們至關重要,人們需要學會認識和理解異文化,否則這個世界的沖突只會越來越多。

[參考文獻]

[1]鄭成良.論法律文化的結構和要素[J].社會學研究,1989,(2).

[2]劉學靈.論法律文化[J].社會學研究,1988,(1).

[3]張宏生主編.西方法律思想史[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3.

[4]趙震江.法律社會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5]張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較研究[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

[6]陳福勝.中西法律文化差異探源[J].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4,(3).

篇9

關鍵詞:微積分;概率論;數(shù)學分析

概率論作為數(shù)學領域的一個重要分支,主要是研究某些確定的現(xiàn)象,然而新形勢下也可以研究某些確定的現(xiàn)象。鑒于此,它與其他數(shù)學分支的關系也是越來越密切。概率論研究的主要問題是可能性問題,比如,投擲一枚硬幣,出現(xiàn)正面的情況占多大比例;在小黑箱中放入同樣大小質量的個數(shù)都為一的三種不同顏色的球,白色、黑色、紅色,問只準摸一次,摸到白球的概率是多大……這種事件是很多的。那怎樣將它運用到微積分中呢?這里我從以下方面來總結兩者的關系。

一、概率論能很好地解決微積分中關于極限的問題

在復雜的微積分求極限問題中,直接用數(shù)學分析方法是非常困難的,但如果用上概率論中的相關定理則復雜的問題會變的簡單。概率論中有中心極限定理、大數(shù)定理、泊松分布等,他們的運用克服了微積分出現(xiàn)不可解問題的缺陷,使得看似困難的問題迎刃而解,給不可行問題多了一條求生的路。這里有三種題型可供參考:

1.一個未知數(shù)與和的乘積等于一個數(shù)列,求數(shù)列無窮趨向于一個數(shù)。這里要先把討論的問題與泊松分布結合起來,然后用中心極限定理就可得出結果。

2.已知未知數(shù)x等于一個方程式,求有x的另一個復雜方程式的和的極限。這是一種比較復雜的極限問題,用一般方法很難解出,利用獨立同分布的中心極限定理和密度極限定理求極限的方法算出即可。

3.關于多重積分的問題。該類問題由于運算次數(shù)很多,一般的方法基本上無法求出,而用大數(shù)定律作為理論基礎,可獲得n重積分(n很大時)的近似值,即得到n重積分的極限。其實這樣的題目還有很多,這里就不一一列舉了,總結一下就是在以后的微積分題目中可以適當運用概率論中的相關定理,這樣既簡便又快捷。

二、概率論能很好地解決微積分中關于積分的問題

都知道積分知識是在微積分中學到的,那么概率論在這方面與微積分又有什么聯(lián)系呢?有如下題型:

1.已知區(qū)域為一個橢圓,求一個在該區(qū)域上的二重積分。如若用微積分思想只能是通過換元,將二重積分轉換為二次積分得到結果,但其過程是非常復雜晦澀的,如果通過構造二維正態(tài)分布,避免換元,只需要短短幾個公式就可以得到結果,何樂而不為?

2.證明一個積分的平方等于一個常數(shù)。概率論中正態(tài)分布是一個復雜但又非常特殊的函數(shù),它的構造可以解決很多問題。將一個函數(shù)表示成正態(tài)分布的形式,那么我們可以很快得出其期望、方差及積分,那么后面的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善于利用正態(tài)分布是非常有必要的。關于積分的問題需要從概率分布入手,尤其注意正態(tài)分布,并利用其數(shù)字特征,積分問題就很好地解決了。

三、概率論能很好地解決微積分中關于恒等式問題

恒等式一般有三種形式,借助概率論中的古典概率模型、巴拿赫火柴問題及二次分布概率模型,能提供不一樣的思路解決此類問題。

1.證明常數(shù)加上由m、n組成的式子等于m與n的比值。這里可通過構造古典概率模型用概率論方法便可以很好地解決,且思路非常新穎。

2.證明未知式子的和等于一個常數(shù)。可將其變成一個實際的例子,將n項和變成一個實際問題,如比賽問題,那么問題便會變的簡單直觀,且別出心裁。

3.巴拿赫火柴問題是非常經典的問題,再加上引入的巴拿卡分布,會使這類問題變得非常簡單。

復雜的恒等式直接證明是非常困難的,但如果我們將其構造成一個概率模型,并將其與實際例子結合起來,便會很容易理解。

四、概率論能很好地解決微積分中關于不等式的問題

其關鍵是根據(jù)不同的問題建立相應的隨機概率模型,再利用密度函數(shù)、概率直接的相關性質給出答案。這類問題我就不在這里細講了,其思路與上面所講類型有異曲同工之處。

其實還有很多微積分問題能與概率論問題聯(lián)系起來,數(shù)學分支本來就是相通的。只要細心一點,多看題,多做題,多思考,將學過的知識聯(lián)系起來。換一種思路,也許就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概率論與微積分本身就有著密切聯(lián)系,只是我們很容易忽略掉。如今出現(xiàn)了很多關于數(shù)學新的觀點和新的理論,為我們解決數(shù)學問題提供了更加廣闊的視野,更好地將概率論應用到數(shù)學分析中。

參考文獻:

[1]郭曉菲.不等式在數(shù)學分析中的應用及探究:上[J].科技信息,2011(13).

篇10

1.關于教學目標

課堂教學始終是圍繞教學目標進行的。教學目標設計的依據(jù)是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材的內容,以及學生發(fā)展的實際。我把教學目標劃分成三個方面,既:知能目標、方法目標、情感目標。但是,這三方面的目標,在實際教學中不可能并重,也就是說根據(jù)教材特點各有側重,一般來說知能目標要重些。

知能目標指的是識字與學詞、積累與運用,朗讀與背誦、聽說與練筆、思維與想象等。方法目標指的是讀書方法、觀察方法、自學方法、寫作方法等。情感目標指的是教材滲透出來的價值觀念、師生之間的溝通,個性的體驗,以及行為習慣等。從理論上說,目標分類很復雜,但在操作上不必求全。筆者認為目標應該簡單化、具體化、有可操作性。雖然有些目標沒有提出來,但在教學過程中能滲透在里面。例如,獲取知識必然隱含著方法與過程問題。所以,教學目標不要過大,過繁,表述明白就可以。

語文教學目標,既有具體的,也有模糊的。既有近期的,也有長遠的。既有課內的也有生成的。

2.關于教學結構

我說的教學結構指的是教學流程。課堂教學應該不應該有流程,一段時間以來,眾說紛紜。有人認為,新課程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過程有很大生成性,所以不應該有完整的流程,更反對教學模式化。筆者認為,教無定法,教必有法。課堂教學沒有預設的流程,也就成了斷線的風箏。俗話說“成事在天,謀劃在人”,這謀劃者就是教師。沒有科學的謀劃,也就不可能有高效的教學。因此合理安排教學結構是非常重要的。按著現(xiàn)代教學方式,我歸納有三種教學流程結構。即:“導學”結構、“學導”結構、“雙主”結構。“導學”結構的特點強調教師為主導,也就是問題的設計,活動的開展,生成的體驗,練習的設計都是教師來引領的,學生是在教師圈定的范圍內完成學習任務。每個步驟要完成哪些任務,用多少時間都有周密的計劃。“學導”結構的特點強調學生為主體,也就是純脆的以學論教,例如問題由學生提出,方法由學生選擇,練習由學生設計,體驗由學生生成,教師的作用就點撥、引導、評價。“雙主”結構的特點是強調教師與學生的都是主體。教師與學生始終都是以平等、商量的口吻建構學習內容或過程。教師靠人格的力量獲得平等中的首席。

三種教學結構各有其利弊。在教學設計的時候,我們要根據(jù)教材的內容與學生的年齡特點,選擇不同的方式。例如小學低年級,選擇“學導”結構顯然就不適應。另外識字教學、閱讀教學、口語交際等,都有明顯的差別。理想的教學流程,應該三種方式的交錯運用。

3.關于教學活動

語文學科不同與其他學科,它不僅蘊涵著深厚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底蘊,還具有獨特的學科性質,即工具性、綜合性、基礎性。所以語文學科的本質任務就是讓學生通過閱讀的學習,感知語言、理解語言、鑒賞語言、運用和發(fā)展語言,激發(fā)學生對祖國語言的熱愛;通過學習,指導學生學習語文知識、培養(yǎng)語文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提高認識水平,發(fā)展個性。為此,在閱讀教學的活動設計中,要充分考慮到它的上述特點,才能保證活動的有效性。

語文教學活動形式多樣,錯綜復雜,例如,聽說讀寫、觀察、想象、思維……都屬于教學活動,但是,課堂教學主要看師生的互動過程是怎么樣的,教師是否保障了學習者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占有活動過程。活動方式主要有:

教學式學習活動。這是教師主導的學習過程。如教師導語染渲情境,調動學生的情趣,身臨其境地學習。這種學習活動方式的要點是教師采用的主導手段均要服務于激活、維持或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狀態(tài)。

自學式學習活動。學生獨立進行的學習活動。如以自讀方式整體感知課文,學生邊讀邊思考課文主要描寫了一件什么事;或學生以圈圈、畫畫、評評(打批注)的操作方式自讀自悟某一部分文章內容。這種學習活動方式的要點應是學習者的操作活動(如圈圈畫畫,有感情朗讀,配樂誦讀等等)要與他的內部思維活動緊緊相連,相得益彰,使學習者的主觀能動性始終處于主動進取的狀態(tài)。

互助式學習活動。生生之間進行的學習活動。這種學習活動的要點應注意對生生互助方法的指導。如教師布置小組學習的任務:(1)共同學習某個自然段(劃定學習范圍);(2)講一講你讀懂的內容,再把讀懂的部分有感情地讀出來征求組員的意見(授予交流的方法);(3)把不懂的內容提出來,小組內討論解決等。布置學習任務的導語要明確,易于學生操作,以調學生互助學習的方向,保證活動的效率。

4.關于學習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