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法律法規知識培訓范文

時間:2023-09-26 18:27:5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醫療法律法規知識培訓,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醫療法律法規知識培訓

篇1

    縱觀高等醫學教育體系,臨床教學階段是最容易產生沖突和矛盾的教學環節。在此教學階段,醫學生需要逐步開始進行直接專門針對患者的臨床醫療工作。關于醫學生在臨床實踐操作過程中的具體的工作范疇是哪些,沒有明確的規定在我國當前法律中有所體現。當前的臨床教學要求都是根據醫學教育培養方案和臨床教學大綱制定的。如進行規范教學查房、疑難病例討論、練習書寫規范大病歷、基礎臨床實踐操作、標準醫療文書的書寫等。醫療工作以及何種程度的醫療操作是醫學生可以承擔的,我國目前的醫療法律法規中沒有做出具體規定。當前臨床醫學生醫療工作范疇上有許多不完善的地方,例如,醫學生在緊急醫療出現的情況下能否擁有處置權;法律是否認可醫學生書寫的醫療文書的效力;一些應由執業醫師進行的醫療診療操作如由醫學生承擔是否得到法律的允許。目前的法律法規中關于以上問題還沒有非常明確的規定。能否在法律的保護下進行合理合法的臨床教學對于醫療效果與教學質量有很大的影。這樣的問題不能得到合理的解決也會為醫患糾紛的產生埋下禍根。

    2相關醫療法律法規現狀分析

    分析相關的法律法規,臨床教學過程中面對的對象有主體有不同。這樣的情況決定了不同主體在醫療活動中醫療責任的承擔是有著顯著的差別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等法律法規都明確了何種類型何種級別的醫療工作者應該承擔的法律責任以及需要遵守的行為規范。臨床帶教教師在醫療過程中的權利以及義務都是有詳細全面的法律法規作為標準的。但是,醫學生在臨床學習期間進行的醫療活動是沒有完善的法律法規進行規范和保護的,只有通過對學生的醫德醫風、醫學倫理都方面的教育來規范醫學生的行為,這樣的約束力度和保護力度顯然是不夠的。技術含量高、風險大是臨床醫療工作的一大特點,風險因素存在在醫療診療活動的各個方面。衛生部、教育部聯合頒發的《醫學教育臨床實踐管理暫行規定》第十六條規定:“在醫學教育臨床實踐過程中發生的醫療事故或醫療糾紛,經鑒定,屬于醫方原因造成的,由臨床教學基地和相關醫療機構承擔責任。因臨床帶教教師和指導醫師指導不當而導致的醫療事故或醫療糾紛,臨床帶教教師或指導醫師承擔相應責任。”在臨床教學過程中出現違反醫療規章制度的行為,其臨床教育基地和臨床帶教教師要承擔一定的責任,因此也給臨床教師與臨床教育醫療機構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3臨床教學管理針對現狀的對策3.1加強醫德醫風

    教育當前,在醫院實習的學生為獨生子女的居多,不善于與人溝通、不會主動關心旁人、缺少人文關懷、以自我為中心成為了他們的通病。在對醫學生的培養過程中,與臨床能力培養同樣重要的是醫德醫風的教育。“保證患者利益的最大化,全心全意服務于患者”是醫務工作者在臨床工作過程中最為基本的職責。臨床醫學教育要將對學生進行醫德醫風教育貫穿始終,不斷強化意識,不斷規范行為。臨床帶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言傳身教,要在進行實踐操作教學過程中同時進行醫德醫風教育。選擇臨床帶教教師就要求教師本身具有過硬的思想素質,強烈的使命感與責任感,高尚的道德品質和職業情操,使醫學教育盡可能的與德育教育有機的結合起來。在講課過程中將正確的人生觀價值潛移默化的融入日常教學過程中。臨床帶教教師要以身作則展現嚴謹的工作作風,充分利用臨床教學過程中的示教機會以身作則,保持和諧的醫患關系,提倡學生設身處地的為患者著想,樹立良好醫德醫風觀念。要讓學生理解作為醫生所必須具備的社會責任感,救死扶傷、解決患者的病痛是醫生的天職。在醫學生準備進入臨床實踐學習階段之前,首先要讓其樹立感恩之心,要感謝為我們提供學習平臺的患者,患者不是臨床醫學教育過程中的道具而且臨床學習過程中的特別教師,我們能夠從中學習到知識與技能。尊重患者才能獲得患者的信任、理解與支持,才能有機會成長為優秀的醫療工作者。

    3.2強化法制觀念

篇2

【關鍵詞】哈薩克族;護生;法律知識;認知狀況;對策

The Survey on Legal Knowledge Cognitive Status of Nursing Students of Kazakh and Countermeasure/Ren Feng-ying,Li Na,Yu Xiao-lan//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2,9(11):096-097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legal knowledge cognitive status of nursing students of Kazakh.Methods:The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 of 40 nursing students Kazakh conducted a questionnaire survey.Results:Kazakh nursing students a general lack of knowledge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Conclusion:According to the survey results to develop appropriate training programs and organiz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ystem of nursing students for the Kazakh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aspects of Chinese language proficiency training was imperative.

【Key words]Kazakh;Nursing students;Legal knowledge;Cognition;Measures

First-author’s address: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Urumqi 830063,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1.060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以及《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實施,患者的法律意識和維權意識明顯增強,而目前護理人員普遍存在法制觀念淡薄,缺乏與護理相關的法律知識,由此引發的醫療護理糾紛呈上升趨勢[1]。護理工作具有較高的風險性,潛在的法律問題較多,防范醫療糾紛的關鍵是增強護理人員的法律意識。在臨床帶教中,實習護生的法律意識對醫療護理安全產生很大的影響,如果缺乏相應法律法規知識,極易在實習中發生差錯事故造成不良后果。為了解實習前哈薩克族學生在護理法規方面存在的誤區、盲區以及對法律法規知識的需求,筆者所在醫院護理部對2010年7月來院實習的40名哈薩克族護理專業護生進行問卷調查,根據調查結果制定相應的崗前培訓計劃并組織實施,培訓后護生對法律知識的掌握程度明顯增強。現將方法介紹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哈薩克族護理專業學生40名,全部為女性,大專學歷4名,中專學歷36名,年齡18~25歲。

1.2方法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問卷由護理部設計,以選擇題的形式,內容包括一般資料、相關法律法規知識、護理核心制度、護理文書書寫方法等。調查時間為護生來院實習前,共發放問卷40份,回收40份,回收率100%。

2結果

調查結果顯示,有關法律法規問題、護生的法律身份、對護理行為進行明確規范的核心制度、護士依法履行職責的權利等、患者的權利等5個調查項目,結果平均正確率為50.7%,中專生與大專生沒有明顯區別,可見護生對法律知識與護理核心制度的知曉率低。見表1。

表1培訓前40名哈薩克族護生掌握有關法律知識的情況

項目 掌握人數(名) 比例(%)

護生是否有權利為帶教老師替班 15 38

一般情況下醫生的口頭醫囑能否執行 20 50

體溫單與法律有關聯嗎 20 50

患者的隱私能否泄露 14 35

對醫生下達的醫囑不清楚的情況下是否執行該醫囑 19 48

為已知姓名的患者取做治療,需要再次核對該患者姓名嗎 32 80

有向患者解釋吸氧的注意事項嗎 28 70

在沒有取得執業證的情況下是否可以為患者進行侵入性操作 4 10

下班時間接班者未到,交班者應如何處理 33 83

患者有權利復印護理文書嗎 17 43

3原因分析

3.1學校缺乏必要的培訓護生對護理法律法規知識的認識不足,大多數護生認為醫院規章制度只是用來管理的手段,不具備法律效率,沒有意識到認真執行醫院規章制度是維護醫療安全的重要前提[2]。

3.2對護生法律身份缺乏正確的認識在實習中、后期,護生自認為護理操作已學會或熟練,沒有經過老師同意擅自去執行操作的現象時有發生。

3.3部分哈薩克族護生在校時未接受系統的漢語預科培訓,漢語的語言表達和文字書寫能力較差,對法律知識的理解不夠深入。

4對策

4.1加強漢語言運用能力的培訓對于哈薩克族學生來說漢語雖屬第二語言,但學好漢語是他們今后與漢族患者溝通交流的基礎,是接受法律知識的先決條件,因此提高漢語言運用能力是哈薩克族護生的當務之急。護理部在加強語言表達訓練的同時,還重視培養哈薩克族護生的閱讀能力,語言運用能力的提高,閱讀訓練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只有具有一定的閱讀量,才能夠積累豐富的語言材料,運用起來必然得心應手。

4.2醫德醫風培訓在臨床實習前護理部對護生進行系統的思想教育和醫德醫風教育,強化服務理念,主要內容為院史及醫院各項規章制度、禮儀服務、溝通技巧,規范護理行為,教會護生走入臨床如何處理好護患關系,提高自身修養。

4.3法律法規培訓護理部講述臨床具體工作中如何應用法律知識維護護士的正當權益,防范差錯事故,列舉臨床護士工作期間發生嚴重差錯造成的不良后果的案例,與護生共同分析原因,吸取經驗教訓,明確護生法律職責范圍。

4.4護理文書書寫培訓讓護生了解護理記錄涉及的法律責任的基本涵義、特點及內容[3],在發生醫療糾紛時,護理文書也是護理工作的重要法律依據,強調書寫必須及時、準確、真實、完整。對于弄虛作假、蓄意偽造護理記錄的行為,同樣要追究當事人的法律責任,使護生從實習開始就重視護理文書的正規書寫[4-5]。

5效果

崗前培訓結束后仍然采取問卷調查的方法觀察培訓效果。設計形式及內容與培訓前相同。共發放問卷40份,回收40份,回收率100%。見表2。

6討論

培訓后護生對護理法律知識的掌握程度明顯提高,法律意識增強,調查結果的平均正確率為92%。因此要使護生知法、懂法、善于運用法律知識指導護理行為,就應該在崗前培訓中進行系統的法律知識培訓。對于哈薩克族學生來說,學好漢語言是他們今后學習和掌握一切科學知識的基礎。為此,在進行漢語教學時,要培養學生與患者溝通交流能力的訓練,創造語言學習環境,提高哈薩克族護生漢語言運用能力。通過開展崗前法律法規的培訓,使每位護生在工作中遇到糾紛時能運用法律知識,維護醫院及個人的權益。

參考文獻

[1] 陳敏賢.對實習護生進行護理相關法律知識宣教的效果評價[J].護理研究,2007,13(34):85-86.

[2] 陳瑞霞,韓娟,邵冬梅.實習前本科護生相關法律知識調查分析[J].護理學雜志,2007,10(7):17-18.

[3] 李良君,萬東升.護理記錄涉及法律責任探討[J].中華護理雜志,2006,9(3):56-58.

[4] 孫甜甜,劉西常,張曉榮,等.加強護生實習前法律知識培訓的實踐與效果[J].護理管理雜志,2006,6(4):26-27.

篇3

關鍵詞 帶教 實習護士 差錯

實習是每一位臨床護理人員的一段職業經歷,按往年教學大綱的實習要求,實習生只注重基本技能、基礎理論的提高,而忽略了醫療安全、醫療法律法規、職業道德素養、崗前教育培訓等方面的教學,因此出現差錯較高,(這些差錯在實習過程中被帶教老師及時發現并及時得到糾正)我院對100名實習護士實施臨床帶教干預,取得了滿意效果,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2011年―2012學年我院共帶教護理實習生共200人,其中男36人,女174人,年齡18-21歲。

1.2方法

1.2.1干預方法

干預組和對照組帶教老師均為護師以上職稱的護理人員,兩組學生在實習第一個月均接受系統教學大綱的實習計劃,即專科護理技術、專科護理常規、基本護理操作、護理記錄書寫等方面進行帶教,干預組在實習第二個月起在此基礎上根據臨床需要,另增加醫療法律法規、職業道德素養、崗前強化醫療安全等幾個方面的教學,共計9個月,而對照組按教學大綱帶教,經過10個月實習期滿,實施臨床帶教干預組有很大意義。

1.2.2評價內容

護理差錯的定義:凡在護理工作中,未執行護理核心制度,對病人直接或間接產生影響,但未造成不良后果者為一般差錯,嚴重差錯是指護理人員的失職行為或技術原因,給病人造成一定的痛苦,延長了治療時間【1】。

服務意識投訴:包括由于工作經驗缺乏,處理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差,與病人及家屬溝通的技能未能很好的掌握。

護理記錄疏漏:包括實習護士法律意識淡薄,當班出現的護理問題及病人出現的特殊情況沒有及時報告醫生進行處理,或巳報告醫生,及時處理,護理記錄漏記等。

2結果

3討論

教學大綱中的臨床帶教工作,僅僅是將護理學的基礎知

識過渡到基本實踐階段,不能滿足臨床工作的需要,為了更快地適應臨床工作的需要,臨床帶教干預能使護生在完成教學大綱的基礎上,接受多方面的教學,這樣才能使實習生不僅有扎實的專業知識,而且還具有良好的綜合素質,能夠在多方面分析和解決所遇到的護理問題,減少差錯,杜絕差錯而成為合格的護理人員。

3.1各科實習增加有關醫療法規內容

2002年9月1日新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頒布實施,實行了醫療侵權訴訟舉證責任倒置,新的規則加大了對患者的保護力度,也加大了醫療機構及醫療護理人員的責任,使醫療機構成為被告的風險增加【2】;于目前我國護理專業課程設置沒有專門獨立的醫療法規課程,實習護士的法律意識淡薄,為增強實習生的法律意識,把與護理職業相關的醫療法律、法規安排在各科實習過程中,初步使學生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增強法律意識,樹立法制觀念,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減少差錯的發生。

3.2加強職業道德教育

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是實習護士將來從事護理工作的基本條件,事實上,有相當數量的護理差錯是由于責任心不強造成的。高尚的職業道德、良好的工作作風,是防范護理差錯的一個重要方面,因此,護生不僅要學法,更要增強職業道德修養,在帶教過程中,根據各專業課的內容,聯系實際將醫療戰線上因責任心不強、專業知識缺乏,護理技術不過硬而引起的嚴重醫療事例,穿插到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正反兩方面的教育,使實習生認識到自己將從事工作的神圣職責,從而穩定其專業思想,努力學習,在以后的實習和工作中,時刻以護理道德規范來約束自己,避免護理差錯的發生。

3.3崗前強化醫療安全教育

為了使實習護士在實習和以后的工作中能自覺遵守法律、法規,從法的角度來審視護理行為,防范由護理差錯引起的護理糾紛,并能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醫院在臨床帶教前,應對實習護士進行全面的醫療安全強化教育,通過崗前教育,使護生進一步明確自己應具備的條件,行為規范及法律身份,以及如何處理醫療護理糾紛等【3】。

3.4心理護理

在臨床帶教中的干預作用臨床實習是實習生教育的重要階段,是實習護士學習過程的最后環節,也是其從學校走向社會的重要轉折點。在這個階段學生既想將自已在課本上所學到的知識運用于實際工作中,又想在臨床實踐中驗證課本的某些知識,而當學生帶著這種好奇心真正面對病人的時候,由于缺乏工作經驗,而無所適從,所以在實習期間護生要經歷緊張恐慌懼期、失望消沉期、情緒穩定期,帶教老師應適時觀察學生的心理變化,爭取在最佳時期即情緒穩定期,進行知識注入,以便使學生在學習期間學到更多的知識與技能,更好地完成教學計劃。

參考文獻

[1]姜小鷹,護理管理學.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203

篇4

一、努力學習,加強修養,全面提高自身素質

不斷加強學習政治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術知識,用正確先進的理論武裝自己的思想,樹立堅定不移的政治信念與崇高的職業道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充分利用空閑時間自覺主動地投身于政治教育活動,努力提高自身修養。時刻要求自己要以整潔大方的外表、誠懇的言語態度來面對醫患,想法設法為他人提供便捷,始終以“病人至上”的觀念指導自己的言行舉止。醫務人員自身素質的高低完全影響其工作質量,面對壓力大、任務重、責任大的醫務科工作必要樹立忠于職守、愛崗敬業、樂于奉獻、文明行醫行業的宗旨,改善服務態度和作風。盡量滿足患者的需求。在處理醫患糾紛時,盡量滿足患者的正當需求,努力取得患者及其家屬的配合與理解,將醫療糾紛帶來的傷害降到最低。為了能更好的完成本職工作,更好的服務他人,我也在不斷的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豐富專業知識,積極吸取工作中經驗教訓,多于專業人士交流學習。我深知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才能全面提高自身素質,增強自身能力,增強政治思想覺悟,增強業務素質和創新能力。努力做到政治上清醒,理論上成熟,信念上堅定,實踐上自覺。我給自己又制定了一系列的學習計劃,明確工作目標并找出自己在思想、工作上的不足與差距,努力整改,為以后出色地工作奠定較為堅實的基礎。

二、努力干好本職工作,開創醫務處工作新局面

(一)防范醫療事故,保障醫療安全管理

1、認真執行醫療質量監控和考評機制。醫療質量安全管理是醫院管理永恒的主題,醫務處責無旁貸的擔任起這項工作,醫務處將醫療質量安全管理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緊抓醫療質量,盡量杜絕醫療事故的發生。醫務處不斷完善內部醫療質量監控和考評機制,協調人員分配,堅持貫徹“醫療質量”為唯一考評標準。不斷健全核心醫療規章制度,任何人必須按規章辦事。在執行醫療質量監控與考評機制時,我處加強與其他科室的合作,統一標準、統一執行、統一考核。通過不同的宣傳教育方式來強化醫務人員醫療安全教育,組織學習有關醫療法律法規條例,有利增強了全院醫務人員依法執業意識。對于執行醫療質量監控和考評工作,我作為醫務處人員一直謹慎細心,認真做好醫療質量的考核工作,決不,嚴格按照醫療處規章制度辦事,落實考核制度與處罰規定。通過這些措施保障了醫療安全,有效防范了醫療事故的發生

2、加強醫患溝通,降低醫療糾紛事故。從處理醫療糾紛事故中我得出一條黃金原則:加強醫患溝通、強化服務意識、采取合理措施等等。在處理醫療糾紛事故中,我秉承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強化自己的服務意識與質量,注重與醫患溝通,避免使用刺激語言或詞語,留意患者與家屬的情緒和需求,努力使自己做到“多理解、多解釋、多安慰、多幫助”。通過全方位、多層次、多視角的雙方溝通,及時有效地化解了醫患矛盾和糾紛,增強了病人對醫院的信任,維護了醫院的形象。經過醫務處全體成員的共同努力,我院的醫療事故糾紛大大降低,這有力的保護了醫患雙方的利益,保證了醫院秩序的正常運轉。

(二)做好醫療糾紛的調解、鑒定以及應訴等工作

1、履行職責,合法合理解決醫療糾紛。本年內,醫務處在院領導正確指導下,密切與其他科室聯合協作,運用正確的手段和策略,妥善化解了許多可能導致雙方矛盾激化、糾紛擴大的事件。在解決患者和家屬意見較大的幾個案例,我注重引導他們理性對待,理清其中各種利益得失,努力將雙方的醫療糾紛控制在對話范圍,成功避免了惡性事件發生,未影響醫療秩序的正常進行。對于那些無法調節解決的醫療糾紛事故,做好充分的法院開庭準備,盡可能地將案件結果控制在雙方可接受的程度。

2、努力協調各種關系,將醫院損失降到最低。在處理醫療糾紛事故時,如何協調好各種利害關系是處理好醫療糾紛事故的關鍵。在解決醫療糾紛時,我努力協調各種利害關系,全面考慮影響事故解決的所有不利因素并找出合理有效的方法將其完滿解決,耐心傾聽相關當事人的要求,做好雙方的思想工作。我貫徹維護醫院合法利益的宗旨,維護醫院形象,努力將醫院的損失降到最低程度。在今年醫療糾紛事故應訴中,法院的判決結果在醫院可接受的范圍內。2014年受理法律訴訟新案件件,法院開庭次,全年醫療事故鑒定5起,鑒定為醫療事故的0起,法院調解起。

3、認真對待每次醫療事件論證工作,對院內醫療糾紛積極聽取院內醫療事件論證委員會意見,對責任科室和責任人的處理做到有理有據,科學合理,公平公正。在每件醫療糾紛處理后,給予總結,要求科室作出書面整改意見。

(三)組織醫療安全培訓,定期進行考核

1、重視員工培訓,加強在職職工的醫療安全意識。員工培訓是醫院管理和醫療安全建設的重要內容,是提高員工法律意識、質量意識、風險意識、服務意識和安全意識的基礎工作,是員工掌握醫療質量控制、醫療糾紛和醫療事故防范知識和技能的重要途徑。醫務處對新進職工進行崗前醫療安全培訓,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崗。加強對新進職工在我處輪轉過程中的培訓,要求了解醫療糾紛處理程序,體會醫療糾紛的困難性,從中學習相關法律法規知識,醫患溝通技巧,并汲取教訓,提高臨床安全意識。醫療處還經常邀請律師對在職職工進行醫療安全教育,提高法律意識。全院范圍內開展多形式、多層面對醫務人員進行《醫療安全總結和醫療糾紛處理技巧》和《醫療糾紛預警制度》進行宣講。以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形式提高醫務人員的法制觀念,加強醫療糾紛防范意識,學習衛生管理部門和醫院相關規章制度。我充分利用醫院每年組織醫務處外出學習的機會,我共參加培訓次,通過培訓學習有效的提高了我的醫療安全管理水平。通過醫務處全體工作人員的努力,全院掀起了一股學習醫療安全知識的熱潮,大大降低了醫療安全事故的發生。我通過組織一系列的醫療安全培訓活動也學會了許多醫療安全知識,豐富了自己的專業知識,提高了自己的管理水平。

2、加強醫療安全督導,落實核心制度,促進醫療質量。(1)參加每周定點科室晨間交班。了解參加人員是否完整,對夜間處理患者的用藥和方式是否正確有效。和科主任及護士長保持溝通,對科室急需解決的醫療安全隱患問題,盡量做到及時就地解決。(2)不定時進行全院臨床科室安全督導和夜查房,全年達余次。重點落實十六項核心制度,核對醫務人員資質,杜絕無證上崗等。督查后醫務處將存在問題和改進意見及時反饋到科室,要求整改,并跟蹤監督科室落實情況。

回首這一年,在取得成績的同時也難免會出現工作上的不足:

(一)努力學習專業知識,加大對醫療法律法規新理念的研究

處理錯綜復雜的醫療糾紛案件時,牢固的法律知識至關重要,只有不斷增加法律理論知識才能更好更快捷的解決醫療糾紛事故。我深知自己的素質能力還不能更好的適應快速發展的社會形式,思想觀念更新不夠快速。為以后更好地完成工作,我制定了一系列學習計劃,自覺學習新的醫療法律法規,深層剖析法律法規新精神。

(二)自我抗壓能力不強

篇5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醫學模式已從生物醫學轉變為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在新的歷史時期,人們健康意識、維權意識和醫療需求等均在不斷提高,臨床醫學研究生的培養必須適應社會需求的變化,不但要加強醫療法律法規和醫德醫風教育,增強醫療風險意識,強化倫理道德,提高臨床技能和創新及寫作能力,并養成終身學習的好習慣,而且還要加強人文素質教育,使其成為滿足社會需求的高素質醫學人才。

臨床醫學研究生綜合素質培養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是當前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要主題。素質教育是醫學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培養高素質醫學人才是研究生教育的首要任務。現行的臨床醫學研究生教育,主要采取學校與醫院相結合的模式,從學生逐步過渡到醫生,但目前還普遍存在重視專業學習和技能培養,輕視研究生綜合素質教育的現象。

醫學是一門綜合性、實踐性、服務性及社會性極強的科學,研究生進入臨床階段后,需要按培養方案進行嚴格的臨床科室輪轉培訓,使其不但具備扎實的醫學理論知識、嫻熟的臨床操作技能,而且還要懂得醫療法律法規、具有醫療風險意識和高尚的醫德,成為滿足社會需求的高素質醫學人才。

一、醫療法律法規教育

自進入新世紀以來,經濟文化飛速發展,隨著社會的進步,各種醫療法律法規逐步健全,患者及其家屬維權意識越來越強,由于醫療技術發展水平本身的局限和各種錯綜復雜因素的影響,醫療糾紛在所難免。因此,為確保醫患雙方的利益,在臨床研究生的培養過程中,加強醫療法律法規教育,使其懂得國家及地方政府頒布的醫療法規顯得尤其重要,這些法規主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等等。同時,為減少醫療差錯,提高醫療質量,臨床研究生還必須懂得和嚴格遵守與臨床工作密切相關的核心制度,如首診醫師負責制度、危重患者搶救制度、手術分級管理制度、術前討論制度、查對制度、知情同意簽字制度,等等。

二、醫療風險意識教育

醫療風險是指醫療過程中不確定的有害因素,可能直接或間接導致患者死亡或傷殘,包括醫療事故、醫療差錯、醫療意外、并發癥和醫療糾紛,存在于醫療工作的各個環節。醫療風險意識指醫務人員在進行醫療行為時,對所承擔風險的認識程度,通過風險意識教育可使研究生明確醫療風險觀念,有效防范或避免醫療糾紛的發生。

醫學研究生畢業后主要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按注冊的執業地點、類別及范圍從事相應的醫療、預防、保健等業務,面對的是有生命、有情感的人,是一種高技術、高風險的醫療行為。同時,有些社會不法分子刻意用各種手段進行違法活動,侵犯醫療機構及醫務工作者合法權益的現象越來越多,加大了各種醫療工作的風險。

醫學研究生社會閱歷淺、生活經驗不足、經歷不豐富,加強研究生醫療風險意識教育非常必要,培養研究生在懂得和遵守醫療法律法規的基礎上提高醫療風險意識,正確面對各種醫療問題,理智解決,學會保護自己。

三、科研誠信與倫理道德教育

醫院在培養研究生科研創新的過程中,要營造良好的誠信環境,加強誠信教育,要求研究生在學習和科研工作中具有堅定的科研意志,不怕困難、不怕失敗,遵守科研道德,誠實、守信、求真、務實、嚴謹、淡泊名利、不弄虛作假。尊重前人的工作,不能抄襲或剽竊他人的成果,不把一切成績據為己有。科研道路并非一帆風順,誠信是學術道德的基本原則,怎樣強調都不過分。

醫學研究生今后的工作對象是患者的生命和健康,不僅要治療患者生理上的疾病,還要治療患者心理上、思想上的疾病,這就要求醫者不僅具有高水平的專業素質,還應具有高尚的道德操守,在目前患者對醫生信任度下降、醫患關系緊張的形式下,思想道德教育非常必要。要培養研究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醫療工作中,擺正個人利益,將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有機結合起來,既重視個體的發展,又重視社會的整體利益,在社會利益中體現個人價值。培養研究生首先要有高尚的醫德,把“救死扶傷”作為最基本的職業道德獻身醫學,具有“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責任感,做到“三好一滿意”:服務好、質量好、醫德好、群眾滿意。在醫療服務過程中體現“以人為本”“以患者為中心”的思想,具有愛心、耐心、同情心,關愛患者,尊重患者的信仰和隱私保密的愿望。

四、臨床綜合技能培養

臨床醫學的本質是實踐醫學,醫學研究生臨床能力的培養是目標中的核心指標之一。目前的臨床研究生臨床能力普遍不太高,臨床知識視野狹窄,體格檢查順序不正確,手法不規范,病歷書寫不完善,病程記錄不詳,鑒別診斷依據不充分,病情分析缺乏邏輯性等。醫院必須加強臨床專業研究生臨床能力的培養,導師及導師組成員必須有很強的責任心、嫻熟的臨床操作技能和豐富的帶教經驗。

研究生臨床技能的培養,可由有關管理部門組織協調,各科室負責人或導師本人主導,制定全面詳細的臨床能力培養方案,嚴格要求研究生在二級學科范圍內進行全面的臨床操作訓練。要求臨床研究生定時定點查房,接觸患者,從接診、檢查到治療,從門診到病房,完全按整個醫療程序培訓;要求研究生動手鍛煉,規范基本操作;要求研究生珍惜臨床實踐和操作機會,跟隨帶教老師值班,掌握診療技術,解決臨床實際問題。

在臨床技能培訓過程中,讓研究生參加科室的病例討論、術前討論、會診,以便獲得各種臨床經驗和教訓,掌握本專業常見病的診療技術。對于醫療病歷書寫

轉貼于

質量的培養,最好根據病歷情況進行個體化教學,認真檢查研究生書寫的病歷,一對一指導,因人施教,及時糾正錯誤。

培養研究生臨床能力,醫院要健全嚴格的臨床考核制度、臨床能力評價指標、考核指標和具體考核方法,定期進行考核,客觀、有效、公正、公平、規范地評價。建議分學科系統進行,各有所不同或側重,如外科系統主要考核手術操作,每一個環節都要進行考核評估,內科系統主要考核輔助診斷方法及有關檢查。

五、創新與科研能力培養

科研能力培養,是醫本文由收集整理學研究生培養的重要環節,是創新能力培養的主要手段,是出醫學人才、醫學成果的重要途徑,也是學科梯隊建設的重要內容。培養研究生的創新能力,最好的辦法是從事科學研究,通過科學研究,了解學科發展前沿,培養探索能力和創新能力。

為了提高臨床階段研究生的科研能力,醫院要加強實驗室平臺建設,為研究生進行科研實驗提供條件,組織研究生選修科研設計與方法的課程或參與有關的科研講座,參與各種形式的科研活動和課題研究,掌握必備的科研知識與方法。同時完善培養的激勵機制,對有創新思路的研究生予以一定的經費支持,激發創新意識,催生創新成果。

指導老師要啟發、誘導研究生對科研選題的思考,鼓勵主動尋找方向,主動尋求答案,尋求解決途徑。老師不干涉研究生對實驗設計的想法,鼓勵有獨立見解,但要關注,放手不放眼,不能由其胡思亂想,要有科學的態度。選題是保證課題質量的基礎,要求研究生在查閱本專業領域和相關專業領域文獻資料達一定數量之后,結合文獻和臨床實際,考慮有無創新性來確定科研選題。注重選題與臨床的關系,與過去和將來研究的聯系,確保科研工作的連續性,以形成系列研究,既易于出成果,又易于提高臨床醫療水平。研究生開題后,管理部門和指導老師要嚴格監管科研實施的每一個過程,每項工作都有專人負責和指導。

六、研究生學術論文撰寫能力培養

研究生寫作能力的培養非常重要,寫作能力的高低可作為衡量其成熟度的標志,是研究生培養質量的直接體現。論文,特別是學位論文,是研究生教育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論文的撰寫,是研究生所做工作和進行科研的總結,是多年學習成果的最終體現。論文的題目、摘要,前言、方法、結果、討論、結語等每一個部分各有要求,論文要有創新性,文字要明白、通暢、精煉,反復修改,達到發表水平。為了提高研究生論文水平,可組織研究生多參加學術會議,及時了解本專業及相關專業的最新情況,鼓勵研究生參與學術交流,提高學術水平。醫院可采取相應的激勵措施,對發表高水平論文的研究生給予一定的經濟獎勵,評選優秀研究生可作為先決條件。

七、個人素質培養

新的醫學模式涉及生物科學、心理學和社會科學領域,與社會、人文及其他自然科學交叉、融合,這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在發展中相互滲透、相互融合的結果,要求醫者從心理、社會、環境等多角度研究疾病的發生和發展。醫院不僅要培養研究生掌握醫學專業知識和技能,還要培養研究生學習、借鑒人類優秀文化遺產,對哲學、歷史、文化、藝術、倫理等各個領域均有所涉獵,具有人文科學的知識與素養。

1.著裝舉止

醫療工作中,醫生的個人形像非常重要。要培養研究生注重儀容儀表,個人的面部、頭發干凈利落,不留長指甲,衣著整潔,舉止端莊,態度誠懇,面帶微笑,與患者談話時視線保持在同一水平線,適當安慰性接觸患者,以證明自己值得信賴,有助于醫患雙方的溝通和交流。

2.溝通能力

隨著社會的發展,醫生與患者及其家屬的溝通技巧和方法在疾病治療中起著重要作用,醫患間的溝通及交流障礙是導致患者不滿引起醫療訴訟的首要原因。現在的患者應被看成是生物的、社會的、有主觀意識的個體,有學者做了這樣的研究,患者訴訟的主要原因80%以上是由于溝通和交流上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問題。醫院要培養研究生的溝通能力和技巧,可舉辦有關醫患溝通的講座和實地訓練,或者組織研究生觀看指導老師如何進行醫患溝通,要用患者熟悉的詞匯簡潔明了地解釋病情、治療手段、檢查目的等,熟練回答患者及其家屬的問題,了解患者的所需所想,了解患者和家屬的意見和建議。

醫患間良好的交流和溝通能取得患者及其家屬的信任,拉近醫患關系,可以避免或減少醫療行為中各種不必要的糾紛和事故,得到充分配合,利于診斷和治療,出現問題時也能協調解決。

3.換位思考

人們的健康概念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生變化,患者對醫

轉貼于

療的需求隨著社會的進步與日俱增,醫生不僅治病,還要“治人”,不僅是健康保健的提供者、決策者,還是健康教育者。“醫者,非仁愛之心不可托也;非聰明理達不可任也;非廉潔淳良不可信也”。指導老師不僅要做好良好醫德、嚴謹治學的表率,還要培養其學生成為具有精湛醫術、人格健全的高素質仁心醫者,學好做人,學好本領,大醫博愛。多站在患者的角度想一想,換位思考,不憑想當然地不征求患者及其家屬的同意而實施治療。多替患者考慮一點,雙方矛盾隨之減少一點,醫患關系則會得到緩解。

4.正確處理幾大關系

現階段的研究生大多是1990年后出生的獨生子女,整體協作能力不強,醫院要鼓勵研究生融入團隊活動,正確處理幾大關系,包括與指導老師的關系、與所在科室及輪轉科室主任的關系、與同事的關系、與研究生管理部門的關系、與同學、同事的關系。培養研究生尊敬長輩和上級,虛心請教、與同學、同事和諧相處,能在高速發展和競爭日趨激烈的社會中健康、開心、愉快地學習、生活和工作。

5.終身學習習慣

醫療衛生服務從形式到內容不斷改變,學生學到的知識很快就過時,醫院要培養研究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自我學習技巧和閱讀技巧,終身學習的能力和習慣,學習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多渠道、多形式、多層次不斷補充新知識,不斷“充電”,這是成為一個優秀臨床醫生的一個基本條件。

篇6

近年來,隨著社區衛生服務在我國的各大城市得以迅速普及和深入展開,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病人自我保護意識和醫療保健需求不斷提高。對醫療服務的期望值也更加增高,法律意識普遍增強。醫療糾紛隨之呈上升的趨勢,作為一個社區服務醫療糾紛更是難以避免,因此必須積極探究其根源,制定可行性防范措施,從根本上有效的防范醫療糾紛。

導致醫療糾紛的根源分析

醫療糾紛的根源是多方面的,本文只從基層社區方面分析如下。

醫療制度不完善,執行及監管不嚴:在社區各類醫務人員的職責、工作制度、診療操作規程有待完善。在基層因人員不足、水平有限等多種原因,制度及職責執行情況監控不力。

醫療技術服務水平有限,醫療服務不到位:醫療是一門高技術集中的特殊服務行業,醫務人員對疾病的認識、研究還有很多未知數和變數。在社區因受地域、環境、資金、人員等多種因素影響,診療條件也相對有限,醫務人員接受醫學教育知識更新的機會相對較少,面對復雜病情解決問題的能力有限。診療設備老化,有時無法發揮作用。醫療服務工作不到位,如醫生詢問病史不仔細;護理人員巡視液體不及時;甚至個別醫務人員推諉病人,解釋不到位,服務態度相對較差。

醫療糾紛防范意識不足,醫患之間溝通不力:在日常醫療護理工作中,缺乏防范意識,為醫療糾紛埋下隱患。如:個別醫務人員自身素質有待提高,在日常工作中法律意識淡漠,不嚴格按操作規程和技術規范進行診療。在治療疾病過程中,醫務人員長期以主導者自居,疏于與病人溝通,解釋問題簡單化、專業化,醫療知識不更新。特別是處在少數民族地區,有些病人一點漢話都不會說,更是難以溝通。

病歷書寫不規范:少數醫務人員不重視病歷書寫,特別是有些醫生在面對熟人等特殊情況下不書寫病歷或寫的過于簡單,在無化驗指標的情況下隨便使用消炎藥。

醫療糾紛防范措施

增強制度職責,嚴抓制度落實:由于社區衛生服務相關支持政策和措施的不健全,造成社區現有的管理制度不完善,應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和技術操作規范及時修訂和完善各級各類醫務人員崗位職責,將一些工作程序化、具體化,將其化為一種責任,落實到具體執行者身上,才能使工作有序,最主要的是增強對醫療護理工作過程中可能發生糾紛的環節加大監控力度。通過組織醫護人員學習相關醫療法律、法規知識。

提高醫護人員的法制觀念,同時聘請醫學法律專家來社區進行防范醫療糾紛的專題講座,并組織討論,使醫護人員自覺地學法、懂法和守法,在思想上、觀念上和行為上處處為病人著想,以病人為中心,全心全意的提供優質的服務,減少醫療安全隱患。

組織醫護人員學習,提高醫療技術服務質量:提高醫療技術水平是防范醫療糾紛最重要的一點。應采取多種途徑加強醫護人員醫學知識的鞏固和更新,每年根據專業發展情況外派技術骨干去上級醫院進修學習,并鼓勵醫務人員參加各種培訓、學習講座、外請專家講課。上級醫院專家定期來坐診指導工作。對醫務人員加強三基培訓、考核,繼續醫學教育學分考核等措施督促醫務人員提高業務技術水平。另外,改善醫療環境和設施,及時更新配套先進設備,使診療條件有保障也是很重要的。

提高醫療糾紛防范意識,增強醫患之間的溝通能力:醫療糾紛有很大一部分與醫患溝通質量有關,醫務人員要戒除以醫為尊的思想觀念,強化以人為本的教育,了解病人的需求,改進工作態度和方式,維護病人的權利,因為病人在社會人群中是一個特殊群體,其文化程度、年齡層次、病情及心理狀態各不相同,所以告知病人的內容一定要有科學依據,符合病人的病情,在日常工作中善于發現糾紛苗頭,齊心協力化解矛盾,將醫療糾紛消滅在萌芽之中。

重視醫療文書的書寫與管理:首先,醫生嚴格按照有關規定書寫門診病歷,病歷記錄應準確及時,充分發揮質控人員作用。與經濟考核掛鉤,發現問題及時糾正。依照法律法規履行告知義務,減少醫療糾紛隱患。

完善醫療服務,作好糾紛防范:在醫療服務中堅決抵制紅包、以醫謀私等行為。言行舉止要講究文明禮貌,對待病人一視同仁,規范診療行為及收費標準,嚴防處方過大,自覺接受監督,公布投訴電話。

參考文獻

1 劉志剛.患者的權利與醫療糾紛.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00,16(3):186-188.

2 許建偉,巴音巴特.當前醫療糾紛的主要原因、特點和防范措施.現代醫院管理,2005,8(2):15-17.

篇7

    方法:通過對兒科護士工作中存在的護理風險進行分析,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加強法律意識,加強專科理論知識學習及職業道德建設,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結果:提高兒科護理質量,減少醫療風險問題的發生,保證護理工作順利、安全的開展。結論:對兒科護理工作中的風險問題應予高度重視,強調護理人員的法律風險意識及教育,在為病人提供安全、優質的服務中起著關鍵作用。

    關鍵詞:兒科;護理風險;預防管理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國家醫療法規建設的不斷完善,全民法律意識普遍增高,患者的意識也隨之增強,尤其新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頒布實施后,醫療事故概念內涵擴大,這無疑更增加了醫務人員的執業風險。在臨床護理工作中,兒科護理因其具有患兒年齡小、自主意識差、疾病可變性大、難預料性強、護理操作瑣碎、臨時處置多以及家屬陪伴數多等工作特殊性[1,所以存在很大的護理風險。為此,我們對兒科護理方面的風險進行了分析,并采取了相應的對策和措施,使護理差錯事故、護理糾紛明顯下降。

    1兒科護理工作的高風險因素

    1.1疾病的可變性及病情的難預料性。兒科患兒的病情往往發病急、變化快、易反復,工作預見性難,在臨床護理工作中,容易造成工作忙亂,態度急躁,解答問題不及時、不仔細,解釋工作不到位或處理不及時而導致患兒及家屬對醫護人員產生不滿、誤解甚至反感。同時,由于病情的發展和轉歸關系到患兒的生命安危及患兒家庭的穩定,護理工作稍有不慎和疏忽,容易引起護理差錯和糾紛。

    1.2社會心理因素。主要是患兒家屬期望值與護理服務質量之間的矛盾。我國目前的國情決定大多數家庭只有一個孩子,一旦生病,全家都會很緊張,如果出現患兒病情嚴重或對某些醫療護理行為不理解,家屬就會焦慮、憂悶而向護理人員發泄內心情感,特別是涉及到有創護理操作,患兒及家屬對護理人員的要求就更高,一旦操作不成功,如靜脈穿刺等,無論是否因為患營養過剩,皮下脂肪厚了,淺表靜脈難以尋找等客觀原因,家屬都難以正確對待,認為把他的孩子當作“實驗品”,難以忍受,這就與期望的輸液一定要一針見血,藥到病除,注射時應無痛等要求存在差距;加之,受一些媒體及社會輿論的不良導向,有時家屬會提一些過高的甚至不合理的要求,若不能及時得到滿足就遷怒于護理人員,引發護理糾紛。尤其新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頒布以后,一些新聞媒體在維護病人合法權益方面進行了大量報道,對醫療行業中的個別消極因素過分渲染,這加劇了醫患緊張,使部分患者對醫院發生了誤會,從而導致糾紛、投訴增加。

    1.3工作責任心不強。兒科素來被稱作“啞科”。患兒由于自主意識差,病情變化快,卻又不能準確敘述病情變化,其有關資料完全靠家長的敘述及護士的觀察所得,這就給兒科護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護理人員不具有高度的責任心,沒有及時發現患兒的病情變化,則很容易發生醫療事故及糾紛;其次,兒科用藥非常嚴格,用藥劑量非常小,一般是按公斤體重計算,如果責任心不強,造成用錯藥,用藥劑量過大或短時間內輸入大量液,引起患兒不適,極易造成護理差錯事故的發生

    1.4護理隊伍年輕化。隨著護理事業的發展,護理隊伍越來越年輕化。但往往因為年輕護士資歷淺、工作經驗不足,就不同程度地存在對兒科專科疾病知識不熟悉和專科護理操作不熟練的現象。在搶救窒息患兒時,需要進行吸痰,就可能由于護士經驗不足,操作不熟練,損傷呼吸道粘膜而導致患兒呼吸道黏膜水腫、出血,加重呼吸困難。在觀察患兒病情變化時,由于專科理論知識不熟悉,對異常的生命體征如心率、呼吸、體溫未能及時識別而貽誤了最佳救治時機,這些都無疑增大了護理風險機率。

    1.5護理記錄缺陷。《醫療事故處理條例》明確規定了病歷具有非常嚴肅的法律意義,而護理記錄則是病歷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它包括體溫單、護士執行醫囑的記錄、危重患兒的監護記錄、護理診斷、護理計劃書、護理措施和護理評價等護理專業性記錄,它不僅是—個衡量護理質量高低的重要指標,也是醫生觀察疴隋變化、評價診療效果、調整治療方案的重要依據。在實際工作中,如果護理文書書寫不規范,例如在搶救危重患兒時需要護士每小時測量患兒的心率、呼吸、血氧飽和度,護士做了,但卻沒有記錄,或者沒有測量卻又想當然地編造一個數據記錄上去,又或者內容不全面、記錄不完整、不及時、不準確、前后矛盾,甚至涂改、丟失、隱匿、銷毀護理文件,這些都將成為日后醫療糾紛甚至法律訴訟的潛在隱患。

    1.6護患溝通問題。《醫療機構管理條例》明確規定:醫療機構實行手術、特殊檢查或特殊治療時,必須征得患者的同意,并應當取得家屬或者關系人同意并簽字。因此,護士在開展護理工作前,一定要與患兒及家屬進行溝通,要告知患兒患病的自然過程或治療、檢查過程中都可能使患兒病情出現反復或加重,若與患兒及家屬之間的溝通問題處理不妥善則可導致糾紛發生。例如在靜脈輸液時穿刺部位不能隨意亂動,否則極易引起液體外滲,倘若在進行操作時護士未向家屬交待注意事項,造成液體外滲,家屬就可能認為是護士穿刺技術不好,或未解釋清楚而引發護理糾紛。

    1.7 醫療費用增長過快。隨著醫學的不斷發展,醫療診斷及檢驗手段日趨先進,各種新技術、新儀器不斷引入臨床,加之各種進口藥、新藥和一次性用品的廣泛應用,這對患兒的防病、治病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勿庸置疑,這同時也為患兒家屬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 .因此,家屬對醫療收費特別敏感,絕大多數家屬不能承受高額的醫療支出。由于醫療費用涉及護理工作的質量,如患者費用不足,不能及時取藥時,一些醫囑如靜脈輸液、口服給藥等就無法按時完成,護理質量得不到保證。因此“催費”就成了護士每天必須完成的任務,而此時,只要家屬對醫療收費不理解或心存疑慮,就會在護士身上發氣,導致護患關系緊張。

    2 護理風險的預防

    2.1轉變觀念,強化風險意識及法律意識。定期進行護理風險教育及相關法律法規學習。兒科護理管理應高度重視護理風險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從根本上轉變觀念,提高護士執業風險意識及法律意識。應堅持定期地組織全體護理人員進行護理風險及相關法律教育,舉辦有關風險管理的繼續教育培訓班及聘請職業律師對醫護人員進行新《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及配套法律法規、醫療糾紛與醫療事故的預防等知識講座,讓管理者及全體護理人員熟悉國家醫療法律法規變化。一旦當護理風險事件發生時,也可以將法律法規作為保護自己的武器。

    2.2加強護理風險監控。加強護理風險監控和管理,可以使臨床護理人員時一刻提高警惕,降低醫療差錯和醫療事故的發生。對護理工作的各個環節(交接班、中午、夜間及搶救危重患兒時)進行質量控制和風險監控,使護士對容易造成護理風險的工作環節提高警惕。同時,收集臨床上具有典型護理風險事件的案例,組織全科進行學習、討論,從中吸取教訓,引以為戒。堅持嚴格事前控制,嚴肅事后處理的原則,對每一起護理缺陷進行不安全因素分析、重點講解,以求降低護理風險。

    2.3嚴格質量管理,建立健全有效的護理規章制度。在兒科護理工作中,必須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①三查七對制度:必須牢記護理工作的對象是只有一次生命的人,是父母心中的“太陽”,針對其用藥(液)量少,種類又多的特殊性,一定要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制度,認真查對藥物的劑量、用法、性質及禁忌,對搶救中的口頭醫囑一定要復述一遍給醫生聽,核對無誤后方可執行,過后督促醫生及時補開。并簽上準確執行的時間和全名。②護理等級制度:實落實護理等級要求,針對兒科疾病起病急、病情變化快之特點,必須做到定時巡視病房,危重患兒應每l5—30分鐘巡視一次,輸液病人做到心中有數。③交接班制度:兒科病人治療多以輸液為主。加之量少、時間短。易造成錯輸、漏輸等情況,交接班時除進行物品交接外,更應按程序進行藥品及床頭交接。④搶救室工作制度:搶救室物品及藥品應嚴格按照定位置、定數量、定品種、定專人分工管理的“四定”原則進行管理,以保證其完好率達100%.

    護理人員應熟練掌握各種急救設備的使用,在搶救工作中應做到嚴肅認真,一絲不茍,不談與工作無關的話題,以免引起患兒家屬的反感。⑤消毒隔離制度:護理人員在執業時應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牢固樹立無菌觀念,嚴格按照消毒滅菌常規進行各項技術操作。對一次性使用的醫療用品要及時一回收,徹底銷毀;對病區的空氣、物體表面和醫療用品進行嚴格的消毒;尤其新生兒病區應嚴格執行保護性消毒隔離制度,杜絕傳染病的傳播流行,防止交叉感染和院內感染等。對違反制度造成工作出現缺陷時,不僅嚴格批評教育,還應按照獎懲條例進行處罰。這樣,通過對制度、對人的嚴格管理,使護理工作規范、有序地運轉。

篇8

關鍵字:社區護理 法律問題 防范措施

中圖分類號:R192文獻標示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08)4-0103-02

由于社區護理的特殊性,以及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特別是《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出臺,病人維權意識普遍提高,社區護理逐漸成為醫療糾紛的焦點。現就我院2002年1月~2006年12月以問卷形式就接受社區護理服務家庭中發生的護患糾紛及相關問題進行調查,并進行深入分析,提出相應的防范措施。

1 臨床資料

我院于2002年1月~2006年12月對在我院社區服務中心接受治療的患者發放問卷,就患者滿意度及所關注的熱點問題進行調查。有效問卷126份,結果顯示患者對社區醫療服務關注較多的問題有:①自己的知情權,擔心醫囑不嚴格;②護理人員盲目執行醫囑以及護士越權處治病人;③擔心用藥安全,包括藥物毒副作用及過敏反應;④缺乏護患溝通,易造成病人對病情或治療措置的誤解。⑤傳染性疾病的隔離治療是否保證;⑥醫用垃圾處理措施是否到位。

2 原因分析

2.1 護理人員應準確定位自己在社區醫療服務中心角色。面對患者,護士不僅應是照顧著,還應該是健康教育者、健康咨詢者、健康協調者、康復訓練者。在家庭護理中,如果對醫囑有疑問,應及時向醫師核對,充分溝通,絕對不可隨意變更或不執行;并應對患者關心的問題進行必要的解釋,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權。

2.2 臨床藥物管理和使用是一個存在潛在危險的領域,護理人員應充分和臨床醫師及臨床藥師溝通,盡可能減少藥物的毒副作用,并嚴防過敏反應發生,護理人員要從法律和道德層面上充分尊重患者得健康和權益,絕不能認為執行了醫囑就可以免除自己得法律責任,而對患者得權益置之不顧。

2.3 充分的護患交流是護理工作得一個重要方面,也是人性化服務得具體體現,護士和病人之間必要得語言溝通對于患者了解病情及治療措施,主動配合治療,增強康復信心非常關鍵,護士需要積極地配合醫師,解釋病情及實施治療措施,知道患者得康復治療,對患者關心得其它問題進行解釋。

2.4 猶豫社區護理得進行是在家屬區及居民家中,老人、兒童較多,這部分人群屬于長劍傳染病得易感人群,如果不在護理工作中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和消毒隔離規范,及對本地、本季節常見傳染病進行監測,一旦發生社區傳染病流行,不但極大地影響社區居民健康,也會引發一系列法律問題。

2.5 醫用廢物處理,社區護理工作中產生得醫療廢物分散且遠離集中處理地點,容易發生隨意丟棄或流失,如果不加強管理,極易造成醫源性感染及意外傷害而引發醫療糾紛。

3 對策

3.1 強化法律教育、優化服務理念,隨著我國醫療法律法規不斷健全,醫療護理工作中得法律問題日益突出,護理人員應主動掌握法律知識,依法維護醫院正當權利和護患雙方的合法權益,這就要求護士增強法律意識,豐富法律知識,優化服務觀念,增強責任心,避免糾紛發生,加強護患溝通。尤其在病人有疑問、誤解或言行過激時,護士更應心平氣和地解釋,換位思考,真正做到“以病人為中心”,做到“五心”,即對病人疾苦關心、對病人服務熱心、護理治療細心,解答問題耐心,聽取意見虛心。提供最佳服務,從而得到病人及家屬對護理工作的理解,減少護理糾紛的發生。

3.2 社區護理工作的特殊性要求護理人員掌握一定的藥學知識,配合臨床醫師和臨床藥師,進行藥物毒副作用及過敏反應的預防和監測。應組織護士學習藥學知識及藥物管理法規,杜絕相關法律糾紛的發生。

3.3 加強溝通、增進理解。在臨床工作中,根據社區服務的對象、性質、范疇,社區護士不僅擔負治療任務,同時扮演了健康教育者、健康咨詢者、健康協調者、康復訓練者等角色。他們是醫院形象的代表,應針對社區護理工作的特殊性,對護理人員進行服務意識,服務技巧的培訓,在周到細致的服務中,糾紛隱患消除。

3.4 醫院管理者不僅要加強護理人員的專業知識培訓,而且要使護理人員掌握一定的流行病學知識,隨時發現疾病的致病因素并進行預防,并協助承擔傳染病的監測和報告工作。社區護理工作范疇要從照顧個體擴展到照顧群體,從治療擴展到預防。

3.5 做好社區護理中醫療廢物的收集和處理工作。社區治療護理中產生的醫療廢物應按照《醫療費物管理條例》的規定,專人負責,統一收集,集中處理;并對參與社區護理的人員進行專門的培訓,以免發生醫療廢物流失導致疾病傳播及意外傷害事故。

4 結論

篇9

(一)學生層面

第一,對醫學理解不深、認識不足、缺乏信心和興趣。現行醫學教育偏重自然科學的成分更多些,大多教得晦澀難懂,學得自然無味無趣。殊不知,醫學還廣泛涉及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社科領域,適應社會、知法懂法、人文修養、人際溝通等也是醫學生應知應會的本領。否則,就會更多地出現“白眼狼”“、只見病,不見人”等現象。第二,醫學生前期準備不夠,學習方法不當,法律意識薄弱,與患者的交際溝通能力不足,學生與醫生轉換角色不及時、不充分、不到位,均導致實踐機會失去,或實踐效果不佳。第三,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欠缺。現在的醫學生不再把醫生作為今后職業的唯一選擇,很多畢業生進入相關醫療領域、甚至改行。因此,他們在早期的理論學習和后期的臨床實踐中均要求較低,以過關為原則,學習沒有動力。

(二)教學組織、管理層面

第一,相關實踐教學激勵政策缺乏、資金投入不夠。在很多醫療機構,依然是“重醫療、輕教學”,認為兩者是“產出與付出”的邏輯關系。重視教學不夠、支持力度及措施不盡人意。第二,教學管理機構設置和人員配備不當。大多醫院教學管理機構設置均為兼職,如醫教科、護理部兼管醫生護士的實踐教學。人員水平參差不齊,有的非醫療專業畢業,多為年老體衰人員或護理等專業轉行。沒有正規的教學管理學習培訓,教學管理只是應付,何談發展創新提高!第三,沒有建立和完善臨床實踐教學管理體系。一是缺乏科學的臨床實踐教學模式;二是還沒有建立針對實踐教學研究室、帶教老師、學生規范化的考核評價體系。

二、臨床醫學教學反思

(一)臨床醫學教學理念和模式的轉變

臨床醫學教學應該把實踐教學的目標和內涵貫穿于教學全過程,使學生的綜合素質、職業素養得到提高。不能把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截然割裂開來。醫學生在前期的基礎醫學知識、醫學專業基礎的學習中,很多就應該與臨床實踐教學掛上鉤,如病理生理、組織解剖、診斷學等,這些基礎知識今后必將于應用臨床。涉及臨床診斷思維程序構建,詢問病史、體格檢查、綜合分析、診治措施決策及實施等動手能力的培養和應用。另外,在前期的學習中,還應該溶入相關醫療法律法規、部門規章制度的了解、熟悉或掌握,以明了當前醫療環境,強化醫療糾紛防范、法律意識、自我保護意識及能力的養成。還要訓練人際溝通、醫患溝通的技能技巧。只有這樣,讓學生明確早期基礎知識與今后專業課程、將來職業要求是密切相關聯的,明白其中的利害關系,他們才會對比較枯澀難懂的醫學理論知識有學習的興趣和動力,有目的、有目標的學習才能有效果。同時,這也對老師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是要強化理論知識、形成體系;二是實踐經驗也要善于歸納、整理、提煉、提高,使理論和實踐互相融通,有針對性的、有關聯性的課程講授更生動、更有趣、更能吸引學生聽課和思考。這就形成了臨床醫學的教學模式:理論知識傳授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貫穿于臨床醫學教學全過程。基礎理論知識的傳授與專業、實踐相結合符合認識論規律,學生學得明白、目標明確,學得有趣,學有所獲,能在臨床實踐運用。臨床實踐的教學、訓練也是不間斷的,貫穿于醫學教學全過程,它有別于傳統的臨床實踐教學模式。基于就醫流程、臨床診治過程,進行人際交流和溝通的訓練、法律法規的學習,融合醫患關系、明確醫患法律關系;進行病史詢問、體格檢查、提出輔檢意見、綜合分析信息資料、應用臨床診斷思維程序提出疾病診斷依據和鑒別診斷、提出治療方案或實施“診斷性治療”。這種“理論聯系實踐—實踐驗證理論”、“理論—實踐—再理論—再實踐,實踐—認知—再實踐—再認知”雙循環進程的真實臨床過程訓練加深了學生對醫學理論和實踐操作、實際工作能力要求的直觀理解,減少了學生對臨床工作的陌生感、盲目感和不熟練,盡量避免了“生手”、“學徒”所引起的患者的反感、拒絕檢查配合和醫患糾紛的發生。

(二)建立科學規范的教學考核評價體系

前述基于臨床過程的臨床醫學教學(雙循環進程)模式,也對教學考核評價體系提出新的思路和要求。這種體系的建立應該是全過程、全方位、全員性。即從基礎理論學習到見習實習實踐的全教學過程;從人文科學到自然科學的各知識、技能領域;從臨床科室各研究室到教師、學生全體相關人員,均納入教學考核評價體系。形成制度上有保證、指標上有重點、程序上嚴格執行,結果能掛鉤兌現。各司其職、履職盡責、具體明確、考評到位到人。

(三)創造條件,改善實踐教學環境,滿足實踐教學要求

我國的醫學教育改革和醫療衛生事業改革正如火如荼,眼前的問題和困難都是暫時的。只有想方設法,爭取各級各類資金投入,改善教學醫院基礎條件、強化教學實訓實習基地建設,讓學生早期接觸社會、體驗臨床,增加學生實踐機會,遵循認識論規律,在學中做、在做中學、教學做一體化,保證生產實習實踐效果。

(四)政策配套和傾斜

篇10

隨著社會的進步,法律的逐步健全,人們文化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以及健康觀念的轉變,加之患者的維權和自我保護意識的增強,護理人員在執行護理行為時如果護患溝通不當,容易產生護患糾紛,但護患溝通障礙是可以預見和預防的,為此,本文將可能發生的、已經發生的溝通障礙的原因進行剖析,采取正確的對策降低護患溝通障礙發生率的經驗報告如下。

1 發生護患溝通障礙的主要原因

1.1 來自護理人員方面的因素

1.1.1 服務態度生硬,解釋不到位 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有時就因為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動做就會引起糾紛。所以說如果不能很好地利用語言和非語言這兩種形式進行交流與溝通,則容易產生溝通障礙或不足[1]。語言失度也可以引起護患溝通障礙可表現在護患之間,也可表現在與家屬的交談中,特別更容易發生在非正式場合的交流。如醫護人員在查房或做晨間護理時若不注意自己的語言表達方式,不考慮患者及家屬的感受,很容易造成他們的誤解。

1.1.2 護士責任心不強,缺乏愛心和人文關懷 據有關部門統計30%~40%以上的醫療糾紛與醫務人員缺少愛心、同情心有關。 如:有手術后的患者傷口疼痛,護士不是安慰患者或積極地給予止痛處理,而是讓患者忍著。工作中不負責任,不按時巡視病房,不能及時發現患者的病情變化,延誤搶救和治療,給患者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或不按時翻身進行皮膚護理而出現壓瘡,給患者造成痛苦。

1.1.3 護士業務素質底,未遵守醫療護理工作的規章制度和操作規范(操作不規范) 如靜脈穿刺技術不好,不能一針見血;用氣囊尿管導尿時,插入深度不夠時就打氣囊致后尿道壓迫壞死;消毒不嚴致患者臀部膿腫:肌內注射時引起坐骨神經腓支損傷;注射青霉素未做皮試引起死亡;誤將氯化鉀靜脈推注發生死亡。

1.1.4 法制觀念淡泊 護理文書書寫不規范如:寫錯患者姓名、性別、年齡,體溫單繪制不規范,醫囑執行后不簽名。護理記錄時間、內容不統一;醫師、護士記錄不統一;出入量不準確或計算有誤;病情記錄針對性不強.不能反映病情變化;記錄次數不夠;采取護理措施后,不記錄效果,記錄不連貫,不用醫學術語,有虛假記錄。如:患者是手腕刀傷,有尺神經斷裂,實際上尺側的兩個手指感覺障礙,但護士在護理記錄中仍寫:“患指血供感覺正常”。此外,如“五分錢大的壓瘡”、“半昏迷”等。

1.1.5 專業術語過多 住院患者來自不同的地域、不同行業,個性不同,文化水平、對醫學專業知識的了解程度不同等,如果護患溝通時,護士過多采用專業術語與患者交流,容易產生誤解或不被理解影響溝通效果。

1.2 來自患者方面的因素

1.2.1 患者要求醫護信息量過多、過快[2] 住院患者一進病房,首先接觸的是護士,這時患者及家屬的情緒都非常焦慮。迫切想知道有關住院治療的一系列相關問題,如病情、用藥、治療措施、預后、護理安排以及主管醫生、護士的姓名、業務水平等。

1.2.2 對醫療、護理要求過分,缺乏對護理人員應有的尊重 患者的個人素質不同也會使醫護人員與之溝通發生障礙[3],有的患者在需要換靜點時喊護士為“服務員”,酒醉的患者進入醫院縫合傷口時,對醫護人員的正確要求置之不理,我行我素,一會感覺組織剪刀不錯,向護士索要、一會又想自己在一個病房要求護士將其他患者調走。有時還對醫護人員惡語相象,甚至實施暴力

1.3 其他方面因素。

1.3.1 護理人員不足,服務不到住 按衛生部要求護士與床住比是1:0.4,對一級護理的要求:15~30 min巡視病房一次.但目前很多醫院都不能達到要求,特別是中午班和大、小夜班,大多數醫院往往都是一個人,不能滿足患者的需要。據美國護理研究中心的統計,以一名護士照顧4名患者為準。照顧患者數每增加一人,患者在30 d內死亡率就會增加7%,患者施行心肺復蘇術的失敗率也增加7%,另一項相關研究顯示,若一名護士照顧的患者數增加到8人,患者30 d內的死亡率會增加到3l%。而我國的情況是,在大、小夜班時通常是一個護士要照顧30~40個患者。

1.3.2 后勤保障不到位,病區不安靜,貴重物品遺失引起矛盾 監護室突然停電,呼吸機停止造成患者死亡;手術時突然停電;病房吵鬧使心臟患者病情加重;患者的錢物被盜等。

1.3.3 住院費用問題 如“哈爾濱市的天價醫藥費”,“深圳的百萬醫藥費”。患者欠費后總是由護士來通知交費,患者和家屬則認為護士老是催交費用,欠費后領不到藥耽誤了治療,所以對護士有怨氣;有未嚴格按收費標準收費、重復收費和分解收費的行為。

2 構建良好護患關系的對策

2.1 加強醫德醫風教育,規范服務言行 搞好優質服務,教會護士學習和掌握溝通的技巧,使護士能夠用語言與患者交流思想、感情和意愿,學會傾聽,學會觀察患者的情緒變化,這樣才能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才能讓患者滿意。

2.2 加強法律法規的學習,恪守醫療服務宗旨:一切為了患者,為了患者一切,為了一切患者 組織護士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護士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通過學習增強護士的法律意識,尊重患者的權力,對患者要有愛心、同情心、責任心。要求每個人牢牢記住八句話:“患者永遠是您存在的價值;患者的多少決定您的興衰;患者為您提供生存條件;患者為您鋪平發展道路;患者為您擴大社會影響;患者為您增加經濟效益;患者永遠是質量的最終檢驗者;患者并不永遠是對的,但永遠是第一位的。”

2.3 加強素質教育,嚴格執行查對制度,規范操作程序,提高整體技術水平 醫院應有計劃地對各級各類人員進行培訓,加強“三基”訓練,增強安全防護意識,規范護理行為,建立健全各項操作章程和規章制度,并要嚴格執行。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和交接班制度,從而減少和杜絕差錯事故的發生。護理學是一門應用科學,要有科學的秩序和標準作保障,避免按照主觀想像行事而違反科學規律,也不能存在僥幸心理而不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常規,加強培訓和教育是預防事故和糾紛的重點。

2.4 傾聽患者心聲,提高服務質量 患者住院渴望得到醫護人員的關心、同情和照顧,因而應注重情感治療,倡導心理護理模式。從心理學的角度針對每個患者的心理特點做到有效溝通。

2.5 規范護理文件書寫 護理文件已作為法律文件存在,所以它的書寫有一定的要求是:文字記錄必須工整、記錄內容必須真實、字跡不得涂改,內容要全面(具有連續性)如術前、術中、術后,轉科等都要有全面的記錄,需要簽名的,一定要簽全名體現它的責任性[4]。

2.6 加強醫院管理,全面改善服務 科室要定期召開座談會,聽取患者意見,給患者提供安靜、安全、整潔、舒適的住院環境。醫院的各級各類人員都應加強相關法律法規的學習,護理管理人員要有敏銳的洞察力和防范意識,完善各項應規章制度,注重管理的前瞻性,建立風險評估制度,采取有針對性的防范措施。落實質控監督,加強執行力度,完善后勤保障功能,嚴格履各種醫療法律、行政法規、各種規章制度和技術規范。

2.7 公開收費標準,準確合理收費 常用的收費項目要公示,每日發放一日清單,讓患者明明白白消費,在患者辦理出院手續時,要提醒患者再次核對費用清單以便及時清退。患者對收費提出疑義時,護理人員以熱情的態度,真誠的心來對待,幫助核查費用涉及到其他科室,與相關人員聯系,不得讓患者無序的亂找。有些貴重物品和藥品在使用時需要患者或家屬簽字,一些一次性耗材的使用須家屬知情同意。

2.8 妥善處理人員短缺問題 嚴格按衛生部的要求配備人員,有護理人力資源緊急調配預案,確保護理人員到位。在現有的護理人員情況下,要預測哪個班次人員不足,根據患者的需要,可以實行彈性排班,保證聽班制[5]。培養全面的護理人才,培養業務精英。

2.9 建立各種應急案 醫院是救治患者的特殊機構,易出現突發事件,建立各種應急預案,事情出現時會忙而不亂,積極救治患者,保證患者生命安全,是減少醫療糾紛,創立良好護患關系的有效通道。

2.10 充足醫療物品儲備對常規使用的物品要隨時檢查使用狀態和儲備情況確保患者使用時隨時能夠供給,對特殊的物品使用前一天或提前對供應部門提計劃,保證使用時間,保證患者不必等待物品[6]。

2.11 營造溫馨環境,實現環境治療 住院環境的好壞對于患者來說極為重要,要盡一切力量改善病房的硬件措施。另外還要開展相應的健康教育宣傳活動,發放一些健康教育宣傳材料,普及健康教育知識,提高患者的自防自護能力[7],實現環境治療的功能。

3 小結

作為一名護理人員需要加強醫療法律法規和各項規章制度的學習,需要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的不斷提高,需要護士長的嚴格監督和檢查,需要圍繞以“患者為中心”的主題,在執行護理行為時,要多為患者著想,采取多種形式與方法,消除患者的顧慮,降低護患之間溝通障礙的發生,增進彼此間的信任與理解,使患者早日康復。

參 考 文 獻

[1] 覃峰.新形勢下護士長工作手冊.北京:衛生科技出版社,2007:245-246.

[2] 呂海燕.發揮五大功能建立和諧醫患關系.醫學理論與實踐,2006,1:119.

[3] 陳春暉,劉芳,流民.過敏患者的心里狀態分析及護理.中西醫結合雜志,2006,3:807.

[4] 盧敏,楊曉媛,王紅梅.外科護理文件存在的風險及管理對策.護理學雜志,2007,4:35.

[5] 彭文濤,李繼平.護理人員工作滿意度及影響因素調查分析.護理學雜志,2007,1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