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工作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4-28 10:29:3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思政工作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思政工作論文

高職院校思政工作論文

【摘要】教育必須傾聽,教育過程中的傾聽,是實現師生之間保持有效溝通的重要途徑,只有在學會傾聽后,才能找到引導學生發展的內在依據,才可以使思政工作有的放矢,提高實效性,對于高職院校的思政工作而言,傾聽更具有獨特的價值和意義。

【關鍵詞】高職院校;思政工作;傾聽教育

20世紀初著名的意大利教育專家蒙臺梭利認為,學生具備一種自我成長并形成健全人格的生命力,正是這種內在的生命力促使學生不斷發展。她還認為,對學生的自發的生命力是進行壓制還是引導,是區分教育優劣的分水嶺,只有順應學生內在生命力發展的教育,才會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所以,了解學生、明確他們自身發展的真正需要是成功實施教育的關鍵。那么,怎樣才能了解、明確學生自身發展的真正需要呢?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研究室的任長松先生在《探究式學習的18個原則》一文中明確提出了一個重要的教育理念——“傾聽著的教育”,認為“教育過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傾聽和應答的過程”,而在教育過程中“傾聽不僅是一種工作手段更是教師的道德責任”。

教育從傾聽開始的理念中透出教育的哲理:教育必須傾聽,傾聽意味著教育的開端,在某種意義上,傾聽就是一種教育的言說,甚至就是一種教育。教育離不開對教育對象的傾聽,而在當前高職院校的思政工作中,更需引入傾聽教育。

一、傾聽教育的本質和內涵

教育教學是在教師引領下,教師和學生共同創造的過程,因此,教育要走向對話。所謂對話,是雙向的、互動的、平等的。對話平臺的兩邊分別是教師和學生,平臺的主人的主語是“我們”而不是“我”和“他”。對話要從了解對方的意圖開始,這就首先傾聽對方的話語,從中尋找共同的話題,決定討論的方向和內容。不去傾聽,就失去了對話的基礎,失去了對話的意義,對話可能成為“獨白”,甚至是單方的“訓話”。因此,我們可以說,對話是從傾聽開始的,傾聽是對話的前奏,沒有傾聽就無法對話,也就無所謂教育。

查看全文

大學生流失與企業思政工作探究論文

一、企業大學生員工流失現狀

北京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2005年曾對高校就業機構、在校大三學生、應屆畢業生和用人單位,進行了為期兩個月的調研,對收回的2996份有效問卷進行統計表明,企業接收大學生后一兩年內的流失率在30%以上。賽迪顧問2008年的一項調研發現,國內軟件行業的大學生人才流失率為23.6%,主要集中在銷售崗位27%,技術崗位的26%和職能管理崗位的17%,其中小型企業人才流失率最高,近30%。

在筆者的調查中,成都陽關酒店招聘主任提到,不少畢業生只不過將用人單位作為落腳點或跳板,尤其出生在20世紀80年代后的大學畢業生,首次就業流失率相對比較高。該酒店2007年面向大學應屆畢業生招聘了5名前臺接待,但兩個月的試用期沒到,畢業生走得一個不剩。

走訪中還了解到,四川大華企業集團于2007年底和2008年初相繼在幾所川內高校進行了一系列的校園招聘工作,共招聘33名應屆大學生。截至大學生實習期結束,鑒于企業與員工的雙向選擇,有意愿留在公司只有銷售6名、生產6名,品控2名,畜牧1名,大學生流失率達到40%。

類似的調查有很多,無不說明企業大學生流失現象的嚴重。關于大學生流失的問題,已經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許多專家、學者和企業管理者都對這個問題進行了研究,分別從大學生角度、企業角度和內外部環境角度出發,分析了產生這個問題的原因,并找到相應的對策。

本文力圖從思政工作的角度出發,分析通過思政工作干預大學生心理,從而影響其價值觀和擇業心態,以減少企業大學生流失的問題。

查看全文

醫院思政論文:醫改視角下展開醫院思政工作研討

本文作者:方玉華單位:湖南省臨澧縣第二人民醫院

為確保醫療改革每項工作的落實,醫院職工的積極參與必不可少。因此醫院職工也是醫改政策的執行者。通過加強思想政治教育,調動醫院職工的主觀能動性,不斷探索創新。同時加強思想政治工作能夠消除改革中醫療衛生機構自身的不和諧因素,優化和諧的輿論環境,增強醫療機構的的凝聚力與向心力,增強醫院職工的工作熱情,促進醫療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醫改背景下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問題

1.醫院職工對人事、分配制度的認識不清。醫療改革在醫院方面主要是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這就導致原來以專業職稱、崗位類別、學歷層次、專業技能為評價標準的職工不同利益群體分化。例如醫院的分配制度依據業績考核分配,這就是同崗位的職工在收入上產生差距,會逐漸導致部分職工出現心理失衡的問題,在回報與奉獻、得與失的認識上產生偏頗,直接導致部分員工缺乏事業心、責任感和工作熱情。

2.部分職工對醫院公益性性質認識不足。醫療改革明確了我國衛生改革是政府實行福利政策的社會公益事業。這就導致在醫院中強調公益性,會觸動一些人的既得利益,滋生收“紅包”、吃“回扣”等不良現象。極個別的職工會禁不住金錢的誘惑,對患者不負責,只貪圖個人利益的實現,影響醫院的形象,也違背了辦院宗旨。

3.部分職工對醫院的發展趨勢不明確。醫院大力吸納高端的人才、引進先進的技術、購置先進的醫療設備和實現現代化、智能化管理,這些都是醫改背景下醫院未來的發展趨勢。但是我國的基本國情決定了國家對公立醫院的資金力度不大,醫院在人才、技術、設備、硬軟件的完善和診療環境的更新方面都要自籌資金投入建設。有部分職工認為醫院是盲目投資。

查看全文

網絡思政工作管理體制論文

一、高校網絡思政工作管理體制存在的問題

針對網絡環境下,高校在思政工作管理上的問題不斷爆發,各高校也加強了對思政工作的認識,希望能夠通過網絡手段,有效引導學生的思想。例如建立一個校園網絡或網上組織,但是在實際操作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具體內容如下:在傳統的思想政治管理工作中,應用分工明確的管理體制,主要負責管理的部門是黨委、組織部和學工處等等。但是這類人群看待學生的角度不同,由此在管理中,其引導方式也有一定不同,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傳統的管理模式無法適應這種發展,所以很難針對學生的思想進行有效的管理和監控。在思政工作管理體制中,分工過于明確還可能導致監管上的分割,從而形成思想政治管理工作的漏洞。管理人員在工作處理機制上,沒有及時感受到突發事件,工作力度不強。而學生在網絡終端上的技術便捷,產生了在網絡上話語權的優勢。學生可以通過各種社交網站、微信和其他通訊工具,在相對隱蔽的狀態下溝通,由此增加了管理人員的管理難度。如果學生沒有認識到這種問題的重要性,一些能夠妥善解決的小問題,就會發展成群體性時間。這種狀況主要是高效沒有加強對網絡信息的處理與監督,無法及時掌握和了解學生的動態,導致突發狀況迅速發展,進一步升級和惡化。高效僅采用傳統的思想政治管理手段,工作效率低且浪費時間,無法使問題得到迅速解決。例如罷餐、罷課等現象,都會影響學生的穩定和安全。

二、高效網絡思想工作管理體制的出路

1.設立網絡思想管理部門。高效應在校內設立網絡思想管理部門,由此適應網絡時代的發展模式。這種管理部門的設立,能夠加強對學生的監管力度,能夠針對學生感興趣的事情,做出準確且有效的反應,讓管理上層的精神能夠及時下達給相關部門,以此完善各方面工作。首先,管理部門可以設立網絡新聞發言人制度,該新聞發言人可以定期在校園網絡中或是其他網絡終端中,學校的各方面信息,并解讀高效的相關政策和精神。在出發突發事件時,要與學校統一口徑,以免的信息引起誤會,并有效防止信息的進一步升級。這個管理部門應統一信息,并統一信息渠道。學校的黨委和政治輔導員和教師,在分割的模式中,分別信息,就會導致信息過于冗余,降低了學校的公信力。所以學校應統一信息,讓學生更為高效的了解信息。管理部門應建立突發事件的應對機制,時刻保持敏感性,對學生中出現苗頭要及時采取處理方法,做好思政管理人員的下達的工作,建立網絡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并尋找突發事件的疏導渠道,最后還可以和其他學校相互學習,共同開發網絡監管系統,掌握思政工作進展。2.培養網絡思政管理工作人員。針對不斷發展和創新的網絡技術,在高效信息處理、整合,以及學生的管理工作,都應由思政管理工作人員負責完成,所以高效應培養網絡思政管理工作人員,并建立一支完善的管理隊伍,能隨時對這些問題進行巡視、輔導和評論,從而占據思政管理工作的主陣地。這支隊伍應具有多方面因素,如政治素養需過硬,具有較高的思想覺悟和責任感。在人員選拔方面,管理部門應挑選這些政治素質高、正義感強的青年教師,并讓他們通過長期有效的工作提升學生對他們的信任。高效也要對這支青年教師團隊進行培訓,幫助他們提升鑒別能力和應用信息技術的能力,讓這些青年教師在面對突發事件時,能夠及時處理,并取得較好的成果。這支隊伍具有政治敏感度和較強的工作管理能力,在工作中增加學生對這種思政管理方式的接受能力,并讓學生認識到這種管理的權威性。3.建立網絡思政工作標志性欄目。在這種信息大爆炸的影響下,多種多樣的信息常常讓學生感到不適應,容易在這些虛擬的世界中迷失自己。思政教育工作的內容就是提升學生對于證明信息的關注程度,并在虛擬世界中,有明確的上網方向。學生在上網時,擁有非常明顯的意向,這就導致思政網絡在實際應用中沒有達到應有的效果。所以應建立標志性和品牌性的欄目,首先要做的是,管理好校園貼吧或BBS。學生對校園貼吧的關注度很高,所以將其中的思想加以引導,就能夠順利打造標志性欄目。例如清華大學的“水木清華”、北京大學的“北大未名”等BBS,都清除了不良信息,并進行了適當的輿論引導,將其當作正確引導學生思想政治的主要手段。

三、結語

高效的網絡思政工作是高效需要一定堅持的過程,而當今時代信息化飛速發展,要求學校建立更加科學和合理的管理體制,并加大對思政工作者的培養,完善校園網絡中的管理體制,從而提高思政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查看全文

在校第八屆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上的講話

我校第八屆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年會共收到55篇論文。有5篇論文進行了大會交流,其中包括黨務工作者,教學管理崗位上同時兼任專業課的雙肩挑教師、干部,專職做共青團工作的團總支書記,還有一位學生。這五位同志從不同的角度談的內容對我們都很有啟發。可以看出很多同志在工作實踐中都主動積極地琢磨探討問題。這些同志無論是在工作中的奉獻精神,還是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投入,都是令人欽佩的。今天的會議還有一個特點,我們以往開會要么是學校領導、老師在講,要么就是專門的學生工作會議,而今天是學生、教師共同在一起是互動式地共同談。在學校,無論是黨務工作者,團的專職干部,還是其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思所想和自己的工作對象要對應起來,要接軌。學生怎么想的老師是否了解,老師想的學生是否明白,這都需要我們在實際工作中著力加強。今天有部分鄧小平理論學習研究會的同學來參與這次會議,學生和老師一起研討,這是學校在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特別是黨建思想政治研究方面的一個契合點,或者說是溝通交流的一個平臺。我們說,研究會的生命在于研究,研究的目的在于應用,在于推動工作。

下面,就我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地位及作用、一年來的成果和下一步工作,談幾點意見。

關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地位及作用。國家隨著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轉型和發展,人們面臨好多困惑,我們聽到的大多數聲音不是專業技術該不該學,但卻常常聽到質疑思想政治工作有沒有用?思政隊伍要來干什么?剛才我們藝術學院教務處苗金海老師談到學生是交費來的,學生是要個性發展的,我們現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學生的個性發展、個性素質等方面的工作如何定位?現實生活中,思政工作被忽視、被忽略、被歧視的現象時有發生,這就涉及到思政工作地位和作用的問題。實事求是地講,盡管有質疑,盡管有輕視,甚至有鄙視,可我校在黨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從來沒有懈怠過。這也是事實。質疑是有,不同的聲音是有,但工作誰都沒有放下過。為什么?因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個很現實的工作,從我們的實踐來看,哪一個環節都沒有放松,這就是說它有現實需要,它是現實的需求,也就是說黨建思政工作的問題在于怎么做,而不是該不該做這個問題。其實我們在和香港、臺灣的大學還有國外高等學校的交流過程當中可以看到,這些學校都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學生的教育、引導、激勵、鞭策、約束,包括處分,這些工作在其他體制的國家、社會、地區也在這么做,只是名稱不同。因此,問題不是要不要,而在于怎么做。在我們的隊伍中,大家是竭盡全力或者說是殫精竭慮地做這項工作的,如果不是這樣,就不會有那么多的體會,不會有那么多的感受和理論探討文章。所以,面對質疑、面對不同的聲音,現實當中沒放松就是有客觀的現實需求。但有質疑,有不同的聲音又說明了另外一個問題,即思政工作怎么去贏得應有的地位?怎么能夠贏得一個不被歧視或者說思政和專業技術的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來看待?這是我們需要探討和研究的。那些不同的聲音,從現在來看,事實已經回答了它,除了現實工作的客觀需求和我們沒有懈怠已經回答了這個問題外,從中央的精神來看也回答了它的地位和作用,這就是*年中央下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即16號文件。16號文件規定得很具體,包括思政工作的基本原則,主要任務、工作重心等等。同時回答了這些質疑、不同聲音的就是今年4月27號和28號在上海召開的全國高等學校大學生輔導員隊伍建設會議,在這次會議上,國務委員陳至立、教育部周濟部長到會并都作了重要講話,包括北大、清華、復旦等在內的國內十所高校的黨委書記介紹了工作經驗。這既說明高校大學生輔導員隊伍本身是思政工作的一支重要隊伍,更說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絕不是可有可無的。當然,“八榮八恥”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提出以及十六大以來的相關的文件,都已經明確回答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我們的大學生不僅是自然人,更重要的是社會人。社會屬性賦予了我們的青年學生具有社會責任感、歷史責任感。我們過去的工作叫政治思想工作,現在叫思想政治工作,悄然的變化,說明政治思想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不是簡單的概念顛倒,而是一個很重要的區別,甚至是質的區別,說明它不是空的、極“左”時期政治掛帥的東西。青年學生思想非常活躍、感情非常豐富,不能用生硬的方式把他們當中人性的東西、本我的東西、自我的東西扼殺了。但是作為大學生,所思所想必須要有一個正確的方向,這就需要有思想政治的引導。因此,現在以人為本也體現在名稱上是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工作,而不是政治思想工作。一句話,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本身的重要性決定了黨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我校思政研究工作發展健康,成果豐碩。一年來。我校黨建與思想政治研究工作堅持“立足本職工作,強化研究意識,注重提高實效”的工作方針,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開拓創新,廣大思想政治工作者結合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以及全國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圍繞學校開展的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在做好實際工作的同時,不斷強化研究意識,優秀成果不斷涌現。我校推薦到華北地區高校德育研討會上的兩篇論文榮獲優秀論文獎;作為全區高校的惟一一篇論文入選全區“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與黨的先進性建設”理論研討會并榮獲優秀論文獎;在自治區教育廳公布的我校12項自治區教育科學研究成果獎中我校黨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有7名理事獲獎;研究會另有兩個課題被自治區教育廳批準立項。

我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中有專職、兼職,還有因為年齡的關系已經退到二線,離開工作崗位但依然關心我們隊伍建設,依然關心思政工作的進程。我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務繁重,責任重大,大家付出了很多辛苦。但是如果沒有研究,那就只是辛苦。缺少思考、沒有研究的話,僅僅是零碎的東西,而不能形成系統;可能是很具體的,但是沒有共性的;可能是淺層次的,而缺少深層次的東西。研究,就在于把我們日常的潤物細無聲的工作、無私奉獻的瑣碎工作,進一步理論化、系統化、抽象化,能夠有一個理性凝聚、升華后的記載,這既是我們的一個總結,也為后人進行思想政治工作做一個鋪墊。

查看全文

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對策探究

1樹立“大政工”觀念,提高聲勢

在市場經濟的影響下,企業由過去光抓生產轉變為生產、市場、銷售及生產經營全面抓。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必須適應形勢變化,不斷拓寬工作領域,滲透延伸到經營、銷售、市場開發、分配和職工家庭等各個環節,說白了就是實現從“小政工”向“大政工”的轉變,使思想政治工作的觸角和視野滲透到企業的每一個角落,以變應變,最終實現思想政治工作優勢轉化為企業的市場競爭優勢。為了進一步提高整合程度,思政部門應當做到以下幾點:第一,為了達到創造性的開展具有部門特色的工作必須結合部門的實際情況發揮部門的優勢;第二,為了形成立體交叉、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既各有側重又渾然一體的“大政工”格局,在加強橫向交流的同時聯合組織攜手運作,避免重復作業,從而集中力量形成聲勢,把上級的大政方針和企業的決策部署真正落到實處。對于思政以外的其他部門來講,為了實現思想政治工作的全員化,必須動員和集中包括非政工部門和非政工人員在內的所有積極因素和力量共同做好思政工作。不但領導要做,群眾也要做;黨委部門要做,行政部門也要做;政工系統要做,安全生產經營各系統都要做。

2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理論研究,增強學術性

持續深入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是思想政治工作保持持久旺盛生命力的重要保證。不研究則無法創新,則要滯后于社會和企業的發展,那么思想政治工作將失去存在的意義。一是要深入基層調研。當前一個共性的問題就是政工人員對社會輿論把握不夠,對干部職工的心理需求把握不足,缺乏必要的針對性、基礎性教育,未能真正把教育與企業、職工實際結合起來,教育難以調動職工的積極性而發揮應有的作用。政工人員要經常深入基層,結合社會出現的問題、企業的重點工作及職工關注的熱點問題進行深入調研,與企業安全生產實際結合起來,從基層中汲取營養,切實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和適應性。二是突出學術性。思想政治工作有著較強的理論性,并非簡單的說說教教就能做好的。可以定期召開學術交流會,通過學術交流相互啟發。進行論文評選,出版論文集,整理學術成果。引導論文撰寫者以學者身份出現,提高論文撰寫者的學者風范,增強論文底氣,提倡敢講真話的精神,提升論文品位。要努力接觸理論前沿,拓寬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的視野,彌補自身發展的不足。三是加強成果轉化。實踐是認識的動力,也是認識的目的。有了理論研究,就要加強理論轉化,用來指導實踐,這樣理論才能實現自身的價值。為了保證理論成果的實現基層單位必須要加大理論運用的指導力。只有成果轉化了才能體現出理論指導實踐的重大作用,而思想政治工作的影響力才能更加充分的體現,才能得到更多人的認可。

3充分利用先進技術,提升工作效能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傳統的教育已經不能夠適應思想政治工作有效開展的要求,職工民主參與的意識不斷的增強。隨著現代人生活節奏的加快以及互聯網信息傳播速度快、不受地域限制的特點,這些新政策、新思想和新方針對員工的思想影響越來越大。為此,要因勢利導,加大投入,加強陣地建設,充分發揮現代傳媒信息量大、覆蓋面廣、形象直觀、視聽方便的優勢,進行“開放性”教育,改進以往就事論事、照本宣科的“封閉式”教育模式,著力實現教育的“網絡化”“、互動化”,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效能。一是要積極開展網絡聯系。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開展網上調查,收集群眾建議,了解思想動態,進行上下溝通,形成反饋意見,利用網絡技術使思想政治工作做到有的放矢,增強時效性和針對性。從“面對面”說教轉到“鍵對鍵”交流,拓寬思想工作渠道,形成新的思想政治工作交流模式。二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須轉變觀念。樹立網絡技術為思想政治工作服務的觀念,跟上時代的步伐,充分認識網絡技術給思想政治工作帶來的挑戰和機遇,有針對性地開展宣傳,使其成為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載體。三是充分利用網絡信息資源,增強思想政治工作內容的“知識涵量”。在傳統的思想政治工作中,信息收集速度慢,資料零亂分散,極大地制約了其有效性。因此,政工干部要善于利用網絡信息資源,努力增強政治教育授課的知識性、趣味性、新穎性和吸引力,努力將具有新文化的信息資料送上網絡,讓網絡成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個重要陣地。

查看全文

高校教師課程思政教學模式研究

摘要:課堂作為開展教育活動的主陣地,是教育工作者開展教育工作的主要媒介。無論育人作用還是專業知識,均是借助課堂進行且實現的。本文以課程思政教學模式基本特點入手,分析了高校教師專業課程教學中課程思政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專業教師需要強化德育意識、提高個體綜合素養,專業教師深化思政理論學習、加強思政教育能力等構建策略。

關鍵詞:高校;專業課程教學;課程思政;教學模式

高校思政工作與培育什么樣的人、為誰培育人和如何培育人這一基本問題息息相關,所以學校應堅定將立德樹人視作核心環節,將思政工作融入學生教育教學過程當中,把三全育人工作落到實處。高校教師無論專業與學科,均應把育人這一核心思想銘記在心,借助課堂這一教育媒介,融合專業教學特征,以育人視角提升專業教學價值,把專業教學內容通過思政方式進行升華,真正發揮專業課程教學中蘊藏的思政資源,進而提升學生科學素養、思想水平以及政治覺悟,令學生真正成長為全方位發展的新時代人才。

一、課程思政教學模式基本特點

(一)融合性。課程思政教學模式的基本特點之一便是融合性,其注重各個主體、各類知識以及各要素之間的充分融合。眾所周知,思政教育資源和思政元素蘊藏在各個專業課程當中,與各個專業課程相關內容及知識密切相連。高校專業課程教學中課程思政育人模式所適用的通識課程、專業課程以及實踐課程等,把價值引領和知識傳授充分結合,所以具有明顯的融合性[1]。高校教師在專業課程教學中,涉及相關知識講解時,應重視課程教學所蘊藏價值的正確引領。比如,高校文史類課程專業知識與思政課教育內容關聯較深,可以更為便利地發掘審美情趣、人文精神以及人文素養等思政教育元素,并且能夠有效運用馬克思理論觀點客觀面對問題,解決問題,從而使大學生群體樹立正確的三觀。(二)潛隱性。一般來說,課程思政教育模式所注重的是隱性思政教育,諸多學者和專家對于隱性思政教育進行了概念界定,即在專門思政教育工作以外的社會性實踐活動中所進行的,也不被學生著重關注的思政教育種類。而與隱性和潛在性相對的便是顯性,普遍出現在高校專業課程當中,屬于顯性課程,教育形式亦普遍具有顯性特點。思政課程作為經典的顯性課程,呈現于教育形式與教育資源層面。換言之,傳統高校思政教育主要依托于專業教師顯性的注入式教學,注重顯性教育。

二、高校教師專業課程教學中思政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查看全文

建筑施工政工隊伍質量提升策略

一、當前建筑施工企業政工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

最近幾年,在我們國家社會經濟飛速進步與建筑施工產業迅猛發展的大背景之下,即便在較大程度上提高了建筑施工企業政工隊伍建筑的質量,然而在實際建設過程中卻存在著較多問題,主要表現為下面幾方面:

(一)建筑施工企業政工工作員工很難實現自身的價值

有許許多多政工隊伍缺乏活力與生氣。大多數政工工作員工都存在老齡化的問題,在招聘政工工作員工的時候,較少會招聘高層次學歷人才,使得政工隊伍中高素質人才較為緊缺,“斷層”現象在建筑施工企業政工隊伍中普遍存在。原因有下面幾個方面:首先,因為我們國家如今走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道路,在建設市場經濟的過程中所慢慢形成的價值觀,導致思政工作逐漸被忽視。某些企業領導錯誤地在思政工作與非經營性工作之間劃上了等號,在這部分人看來思政工作是經濟相關工作的從屬品,有無關緊要,開展思政工作不僅用處不大,反而會增加企業管理投入,甚至會拖累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其次,建筑施工企業政工工作員工沒有辦法體現其自身價值,與相同級別的技術工作員工相比較,政工工作員工往往無論是在工資方面,還是在其他方面都很難獲得同樣等級的待遇。此外,在提拔管理工作員工的時候,也很少會將政工工作員工納入考慮范圍,這就導致大部分政工工作員工自身價值得不到體現。再次,綜合以上幾個方面,導致許多青年階層的政工工作員工對政工工作、政工隊伍建設方面失去了積極性及自信心,有些政工工作員工曾經指出:“假設做技術層面的工作,還可以看到一點光明;倘若做政工工作,加入了政工隊伍,基本上就是沒有一點光明的前途;最后,當建筑施工企業進行改革的過程中,被精簡的人員往往都是政工工作員工,因此政工隊伍缺乏穩定性,也是政工工作缺乏吸引力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建筑施工企業沒有給予政工工作員工的培養與教育相關工作足夠的重視

很多建筑施工企業都缺乏高素質的政工工作員工,政工隊伍中的工作人員往往只憑借自身的思維習慣與經驗開展思政工作,缺乏系統性的知識與專業化的理論,不具備創新意識,這種情況在文化程度較低的老齡化的政工工作員工更為明顯。究其根本有下面幾個方面的原因:首先,許多建筑施工企業缺乏強有力的培訓教育力度。企業政工隊伍中的工作人員往往有著不同的專業背景,缺乏扎實的專業理論基礎,在進入建筑施工企業之后也很少獲得教育培訓的機會,這就導致政工工作人員素質普遍較低;其次,某些建筑施工企業雖然針對政工隊伍組織過培訓教育,然而培訓教育的方式方法卻較較為單一,培訓教育到最后往往變為形式化的會議,缺乏系統性,所收到的成效也很小;再次,很大一部分政工工作員工沒有充分的思想認識,不可以針對思政工作對象開展全方位、有效的思政工作。在國有企業改革逐漸深入的背景下,某些建筑施工企業重視生產效益的提高,淡化、忽視企業思政工作,政工相關機構無法將其應有的影響意義充分發揮出來,甚至被視為無足輕重,導致政工工作員工在企業中被錯誤地認為是“吃空餉的閑雜人等“,根本無法獲得企業管理層面的重視。

查看全文

高職院校思政研究

【摘要】教育必須傾聽,教育過程中的傾聽,是實現師生之間保持有效溝通的重要途徑,只有在學會傾聽后,才能找到引導學生發展的內在依據,才可以使思政工作有的放矢,提高實效性,對于高職院校的思政工作而言,傾聽更具有獨特的價值和意義。

【關鍵詞】高職院校;思政工作;傾聽教育

20世紀初著名的意大利教育專家蒙臺梭利認為,學生具備一種自我成長并形成健全人格的生命力,正是這種內在的生命力促使學生不斷發展。她還認為,對學生的自發的生命力是進行壓制還是引導,是區分教育優劣的分水嶺,只有順應學生內在生命力發展的教育,才會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所以,了解學生、明確他們自身發展的真正需要是成功實施教育的關鍵。那么,怎樣才能了解、明確學生自身發展的真正需要呢?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研究室的任長松先生在《探究式學習的18個原則》一文中明確提出了一個重要的教育理念——“傾聽著的教育”,認為“教育過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傾聽和應答的過程”,而在教育過程中“傾聽不僅是一種工作手段更是教師的道德責任”。

教育從傾聽開始的理念中透出教育的哲理:教育必須傾聽,傾聽意味著教育的開端,在某種意義上,傾聽就是一種教育的言說,甚至就是一種教育。教育離不開對教育對象的傾聽,而在當前高職院校的思政工作中,更需引入傾聽教育。

一、傾聽教育的本質和內涵

教育教學是在教師引領下,教師和學生共同創造的過程,因此,教育要走向對話。所謂對話,是雙向的、互動的、平等的。對話平臺的兩邊分別是教師和學生,平臺的主人的主語是“我們”而不是“我”和“他”。對話要從了解對方的意圖開始,這就首先傾聽對方的話語,從中尋找共同的話題,決定討論的方向和內容。不去傾聽,就失去了對話的基礎,失去了對話的意義,對話可能成為“獨白”,甚至是單方的“訓話”。因此,我們可以說,對話是從傾聽開始的,傾聽是對話的前奏,沒有傾聽就無法對話,也就無所謂教育。

查看全文

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發展探析

【摘要】高校教師人才評價體系作為衡量人才競爭力、引導人才隊伍發展的指標工具,具有重要的導向、標桿、激勵作用。通過人才評價體系改革,激發高校思政教師乃至整個師資隊伍的內驅力,緊密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高水平業績貢獻和創新能力為導向,把思政工作貫穿高校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開創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關鍵詞】人才評價體系;改革;高校教師;思想政治

教師是學校發展的第一資源,高校教師肩負著為國家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大神圣使命,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對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和大學生成長成才具有重要意義。黨的會議、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以及《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等國家文件,對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人才隊伍建設發展,進行了明確的頂層設計和強有力的指導,繪制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由全面施工到內部精裝修”的施工藍圖,引領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分步實施、重點突破、全面提升。高校教師人才評價體系作為衡量人才競爭力、引導人才隊伍發展的指標工具,具有重要的導向、標桿、激勵作用。通過人才評價體系改革,激發高校思政教師乃至整個師資隊伍的內驅力,緊密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高水平業績貢獻和創新能力為導向,把思政工作貫穿高校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開創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一、高校思政工作建設研究現狀

國內學者對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現狀展開了廣泛研究,任菲提出從互聯網+視角下不斷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內容和方法,加大對專業師資隊伍的建設,以確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持續發展的全力推進[4];曹冬華提出通過高校的組織資源、人力資源、文化資源等多方面的整體改革與系統的優化實現高校內部思想教育的最大作用力[5];姜莉莉認為激發教育內驅力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6];劉思鋒認為完善激勵機制、激發主體積極性、強化責任追究是進一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間合作內驅力的重要舉措[7]。當前對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建設的思考,大多著眼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以及優化高校思想政治課堂內容等方面探索,缺乏從高校師資隊伍建設和發展的宏觀層面思考,缺少從人才評價體系改革的視角出發,切實有效地推進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建設。

二、內驅力理論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結合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