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理念倡導管理論文
時間:2022-05-25 02:58:00
導語:新課標理念倡導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當前在學習“新課標”的同時,反思傳統的教育方式,我們不難發現課堂教學往往是教師的講解占居主要地位,學生的主體性和積極性將嚴重受到壓抑。對照新的課程標準,我們要盡快轉變教學觀念,以新理念來倡導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課堂提問,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尊重學生的學習成果……逐步把學生引入通向成功的軌道。
關鍵詞:尊重、平等、關愛、民主
當前在學習“新課標”的同時,反思傳統的教育方式,我們不難發現課堂教學往往是教師的講解占居主要地位。特別是一些公開課,我們常常聽到教師以優美的開場白到精彩的過渡語,再到完美的結束語幾乎設計得無可挑剔。每一步驟,每個問題都是教師預先設置的,教師的學習方式和思路代替了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思路。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思路若與教師的設想不一致,學生的主體性和積極性將嚴重受到壓抑,根本沒有發揮的余地,日常教學更不用說了。對照新的課程標準,我們要盡快轉變教學觀念,以新理念來倡導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課堂提問,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尊重學生的學習成果……逐步把學生引入通向成功的軌道。
“新課標”中明確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需要,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話就是引導學生學會學習,注重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等現象,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索、勤于動手,培養學生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等能力。要做到這些,首先必須尊重學生,特別在當前全面實施課程改革,貫徹落實新課程標準的關鍵時刻,更要以新的教學理念來倡導尊重學生。
一、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與學生要建立一種平等和諧的關系,這是學生主動學習的前提。比如有些教師在上課前,先用幽默的語言與學生溝通,記得有位姓“于”的著名特級教師在上公開課前,先讓學生猜猜老師姓什么?在學生七嘴八舌中,老師即在黑板上寫了一個大大的“于”字,然后問學生用什么辦法來記住老師的姓呢?學生一下子嚷開了,有的說:“二橫加鉤‘于’”,有的說:“于是的‘于’”,有的說:“干鉤‘于’”。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中,老師與學生的距離一下子就拉近了。這樣做便利于教學,會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有的教師十分注重開課和結束時的師生問候。如:“初次見面,請同學們多多關照。”學生們也會有禮貌地對答:“初次見面,請老師多多關照。”又如上課結束時,有的老師說:“請同學們好好休息”,學生隨即說:“請老師好好休息。”這是多么融洽的師生關系啊!學生和教師互相促進和激勵著,相互間感受著親切和自然。有些教師在備課時設置了許多問題在課上一個接一個地向學生發問,變滿堂講為滿堂問。這樣的課不僅上得瑣碎,而且失去了思考價值。結果導致教師問得辛苦,學生學得厭倦,效果很不理想。還有些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盡量留足學生思考的時間和擴展的空間,這樣固然不錯,可真正能把這有限的時間用的充分、充實能有幾位呢?這節語文教學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他在有限的時間內,始終把處處體現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與學生平等對話,與學生合作學習,每個教學環節不忘尊重學生,不忘面向全體。每個學生發言后,他總要道一聲“很好”和“不錯”,而且是那么地自然,那么地真誠,仿佛是從心底發出的聲音。學生也在這民主和愉悅的氣氛中得到了熏陶,放心大膽地在自主學習過程中不斷領悟,不斷探究,不斷創造,發揮學生的主人翁精神。從這位教師樸素的穿著也看得出他始終把學生放在主要地位,絕不喧賓奪主。老師站在學生的前面是位指導者,站在學生的后面是位組織者,站在學生的旁邊是位欣賞者,站在學生的中間就是學生的學習伙伴、朋友。教者之所以能這么做,主要是它沒有讓自己居高臨下地看學生,而是蹲著看學生。只有蹲下來看學生,才能走近學生,才能尊重學生的地位,才能發現學生長大了,才能與學生建立平等的關系,從而為學生創建一種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
課堂教學應當是師生情感的交流、思維的碰撞。教者只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人翁精神,放心大膽地讓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不斷領悟,不斷探究,不斷創造。學生才會不斷提高和發展。尤其是要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做到師生之間平等、民主地進行對話,讓學生在愉悅、積極的心態中接受新知識。這是新課程標準中倡導的新的學習方式。這樣的學習方式才顯得豐滿,充滿活力。
二、尊重學生的發言
尊重學生的發言是現代教師必備的素質。學生是一個有完整人格的人,而不是單單的受教育者,他們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感情,自己的尊嚴。現代師生關系是多角度、多層次的,既是授受關系,又是一種人際關系。因此,尊重學生的發言和提問,也是教師應有的職責。
“學貴在于疑”,學生不會質疑,哪來思考、探究、創新。現代教學理念就是要提倡學生多提問(無論是學習上的,生活中的,法律的,還是道德的等等),課前設疑,課中質疑,課后解疑,逐漸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學生發言和提問,教師答不上來再不是什么尷尬事,因為師生是學習的伙伴,合作的朋友,師生之間、生生之間都可你問我答,我問你答,課上解決不了課后解決,課內解決不了課外解決。教育心理學的一些實驗也證明了不同的師生關系對教學過程及效果會產生不同的影響。課堂上只有充分尊重學生,學生才會尊重教師,學生才會積極思維,踴躍發言,課堂氣氛才會活躍起來,課堂氣氛的活躍會帶動學生思維的活躍,反過來激勵教師的情緒,更會帶動課堂效益的提高。
常言道:“身教重于言教。”教師在課堂上的言行舉止都會成為學生模仿的對象。當我們對不發言的學生厲聲訓斥的時候,當我們懲罰答不上問題的學生站著的時候,我們又如何去教育學生尊重別人、寬待他人呢?有這樣一句話:“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批評之中,他就學會了譴責;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敵意之中,他就學會了爭斗;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鼓勵之中,他就學會了自信......”如果我們在課堂上處處不忘尊重學生,相信學生也會通過課堂上的耳濡目染逐步學會尊重別人。
三、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
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個性差異。有的學生內向、愛靜;有的學生外向好動。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我們要因人而異,采用不同的方式對待。不能強求學生整齊劃一地按照老師的意愿行事。例如:開展班隊活動,我們先要尊重學生的意見,多聽聽學生的想法,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然后按學生意愿來組織安排活動。這樣做,學生才會感興趣,活動才會有意義。記得我在任高中年級班主任時,就衛生和紀律展開過一次大討論,并開展了“聽課”,“辯論”,“主題班會”,“誓師大會”等多種活動形式,開發和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通過活動提高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熱心班級管理的興趣,最終實現了學生的自覺管理。
學生的學習也可個別對待,不同基礎的學生可提出不同的要求。如背誦名篇佳作,對于基礎好的學生完全可以全文背誦,對于基礎比較差的學生可以放低些要求,挑自己喜歡的段落背誦。又如布置作業,我們可以設計一些必做題和選做題或自選作業。這節語文教學課,教師讓同學們來給黑板上的作文找錯、打分和發表評語。我們看到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觀點,不同程度的學生有不同的觀點,教師針對這些觀點靈活的做出評價。這既尊重了學生的個性特點,又從不同層面上培養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優等的學生有發揮的余地,讓后進學生也有自由選擇的機會。“新課標”的理念重在學習的過程,不在于學習結果。學生只要在某一方面有所提高,有所進步,就是成功了。
四、尊重學生的學習成果
賞識和肯定學生的學習成果,也是對學生尊重的表現。教者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贊賞學生的學習成果,讓學生從成功中增強自信,享受成功的快樂。我曾聽一位教師上課,在課上他請一位學生讀書,這位學生的閱讀能力特差,一段文字讀得咯咯噔噔顯得非常吃力。他耐心地聽學生讀完后,不但沒有指責學生,反而用溫和的語氣說:“這位同學讀得很認真,很辛苦,他能堅持把文章讀完,大家給點掌聲鼓勵一下。”這評價既不傷害學生,又給了學生自信。這有多可貴啊!有的教師可能會很不滿意地指責學生:“回家為什么不好好讀書?讀得這么差勁,下次要好好努力啊!”也許學生就在這指責聲中失去了自信。著名蘇聯哲學家羅森塔爾做了一個實驗,他把一個班分成兩隊,并告訴任課教師其中一隊學生將來可能發展潛力巨大。8個月后的測驗結果表明:這一隊學生的確像教師所期待的那樣,智商有所提高,適應能力、求知欲也有提高。這結果意味著,在教師同寄以期望的學生相處時,對他們與對別人的態度不同,致使自己的期待微妙地傳給學生。這個實驗就是有名的羅森塔爾效應。羅森塔爾效應告訴教育工作者,我們的信念、成見和期望對學生的影響。我們習慣的一句評語,也許輕易使學生走向成功,也許輕易使學生走向失敗。現在學習“新課標”以后,老師們都應轉變教學觀念,處處做到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特別是課堂評價語更應體現尊重學生的人格。如“你很會讀書!”,“你的感悟能力很強!”,“你提的問題十分有價值!”,“你的想法很有創意,老師也沒想到。”......這些語言雖然簡單,但對于學生來說十分在意,它能增強學生自信,鼓舞學生斗志,激發學生潛能,碰撞出學生創新思維的火花。長期如此,對學生終身受益。
每個學生身上或多或少蘊藏著閃光點,問題在于我們教育工作者要善于挖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平時多一些表揚,少一些批評;多一些鼓勵,少一些嘆息。不要遇到問題總是怪罪于學生,怪學生懶惰,怪學生腦子笨,怪學生缺乏家庭教育......教者應多從自身找原因,要看到學生的優點,人無全才,不必要求太高,應揚長避短,多加培養,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爭取使他們人人成才。
松軟適度的土壤有利于種子的萌發,寬松和諧的環境有利于學生的成長。在教學中,教師事事處處要尊重學生,擺正自己的位置,始終站在學生中間,做學生的知心朋友,與學生建立平等、合作、友好的師生關系,為學生豎起通往成功的階梯。
- 上一篇:學生進行學法指導管理論文
- 下一篇:公司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轉段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