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下的教學設計范文

時間:2023-08-11 17:38:0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新課標下的教學設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新課標下的教學設計

篇1

一、堅持教學目標多元化是前提

教學目標是衡量教學質量的尺度。明確具體的教學目標對教師教的方式,以及學生學的方式起著決定和制約作用。因此,制訂教學目標時要考慮以下問題:(1)使學生學到哪些知識?學到什么程度?(2)鞏固哪些知識?為學習哪些知識做準備?(3)要結合哪些生產和生活的實際內容?(4)要培養學生哪方面的技能?并達到什么程度?(5)使學生受到哪些思想教育?糾正哪些錯誤的觀點?(6)要培養學生哪些能力?結合哪些知識、技能的教學來培養?等等。教學目標要定得恰如其分,提法過高、過低或模糊不清,都不便于執行和落實。

當然,并非每節課的教學目標都要包括上述的各個方面,但必須有所依據,例如《電能轉化為化學能》這節教材的教學目標可確定為:(1)掌握電解的基本原理,了解其應用,記住電解池的電極名稱及電極反應方程式的書寫(而離子在電極上放電順序不做要求)。(2)引導學生通過實驗、練習、思考、分析、比較、歸納、概括,調動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實驗能力和自學能力等。(3)本節內容中關于電池反應中的氧化―還原反應,可以作為對立統一規律的實例,讓學生認識化學學科的價值,增強學習化學的動機。

目前,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許多教師對教學的認知目標突出了,但對教學的非認知目標比較忽視。如在教學的知識運用和發展階段,把練習內容一步到位與高考“接軌”等,而較少考慮教學內容聯系社會和生產生活的實際問題,較少考慮對學生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的指導及創造精神的培養等。在全面推行新課標的今日,我們應該自覺地堅持教學目標的多元化,讓化學教學圍繞提高公民素質的總體目標運作。

二、堅持教學過程的科學化是根本

教學過程的科學化是指以最少時間和精力,求得課堂教學的最佳效果。達到這一點,要求教師精心搞好以下四個設計。

(一)課堂教學結構設計。一般認為,按把化學課劃分為課的開始、課的中心和課的結尾。課的開始,應向學生明確一節課的學習目標和學習要求,使他們做好知識和心理上的準備。課的中心部分是一節課的核心,課的教學目標的完成、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所以課的開始和結尾都要緊密圍繞課的中心來進行。在課的結尾部分,要使學生對所學到的知識得以歸納、概括,重點強化,加深理解和記憶,便于使本節課和下節課更好地銜接起來。

(二)問題設計。一個有意義的問題將對教學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創設多種問題情境,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課堂教學迭起。如在《物質的聚集狀態》這節課中,必須明確決定氣體微粒間距的因素是什么,設疑:(1)夏天,自行車車胎的氣為什么不能打得太足?(溫度)(2)節假日放飛的氣球最后到哪兒去了?(壓強)由于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必然對所學內容產生一股強大的吸引力,效果不言而喻。

(三)課堂練習和作業設計。新的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在教學中,教師要重視知識的基礎性和應用性,把激發和發展學習化學的興趣放在第一位,減輕學生負擔。”認真實施這一要求,加強化學課堂練習和作業的設計是極為必要的。對于課堂練習的設計,主要是起到及時反饋、鞏固所學知識的作用。所以教師要緊密配合上課內容,適時地穿插安排,多選用難度不大,絕大多數學生都可以答對的習題。課外作業題的綜合性、題型的多樣性、例題的靈活性及答案的隱蔽性等都要比課堂練習高一些。這樣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訓練,學生的解題能力就會伴隨教學進程的發展得到提高。

(四)板書設計要體現以下原則。1.體現教學目標性,能揭示一堂課的重點、難點和關鍵,是一堂課的精髓;2.體現教授的系統性,能形成完整的知識鏈;3.體現教學的全過程,成為上課的注意中心。

三、堅持教學方法的多樣化是關鍵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要得法”。目前的化學教學方法有探索法、自學輔導法、發現法、程序教學法、單元結構教學法、“讀讀、議議、練練、講講”教學法、“邊實驗、邊觀察、邊討論”教學法……一堂課究竟采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要視課型、內容及教師、學生的實際而定。只要“省時、啟智、輕負、高效”就是好方法。在化學教學實踐中教師要重視掌握好化學教學中的基本方法,如啟發性講授法、演示法、實驗法、練習法等,針對高中學生的認識水平,還可著重運用探索法、討論法、自學法等,并注意多種教學方法的相互配合,保證教學過程的最優化。

特別要注意的是,“實驗在化學教學中的地位無論怎么強調都不會過分”。化學教師必須認真開展實驗設計,讓學生動手實驗,在實驗中發展問題、研究問題,這樣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原電池》一節可設計以下實驗來突破:①觀察鋅板和稀硫酸的反應;②在鋅板和稀硫酸的反應中用銅板接觸鋅板,有何現象?③在鋅板和銅板在稀硫酸中不接觸,用導線在外電路通過電流計連結,觀察現象;④將稀硫酸換成蒸餾水重復上述實驗,發現什么問題?學生在完成一系列實驗的進程中,經教師點撥,不但掌握了知識,更重要的是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分析能力都得到了訓練和提高。

四、教后反思是教學設計的有益部分

我對《二氧化硫的性質和作用》一節有以下反思:

(一)教材處理方面。新課程強調“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課程包含教材、教師、各種資源,因此本節作以下調整:

1.從生產、生活事例引入新課,增加二氧化硫污染的3個圖畫和污染來源的視頻,加強學生的情感體驗。

2.改兩個演示實驗為學生探究實驗,師生合作設計了二氧化硫與溴水、高錳酸鉀溶液的實驗方案,對課本漂白實驗作了改進。因二氧化硫是有毒氣體,實驗設計應簡單、易行、環保。

3.結合所學的知識,增加讓學生討論二氧化硫的污染現象及防治方法。

(二)在師生關系處理方面。新課程強調教師要樹立“以生為本”的意識,是引導者、促進者、合作者。在教學設計上教師應力求從學生學習活動的角度進行教學設計,而不是從知識結構角度去講授。具體處理如下:

1.講授SO2的性質力求提要求,讓學生設計可行性實驗。

2.整個過程設計多次合作實驗和問題探討,力求使不同程度的學生通過合作互動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在情感、態度方面。在教學中努力體現STS教育,培養學生參與意識和學習的興趣,養成用化學的視角去認識生活、認識社會、認識自然,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養成終身學習化學的習慣。為了讓學生辯證看待二氧化硫,本節除了講授二氧化硫的危害,還討論了幾種變害為利的做法。

該節課最終順利完成了教學目標,突破了重點難點,調動了課堂氣氛,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但我感到今后的教學有待優化:如何更好組織學生討論、學生匯報和學生評價方面。教師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應有一定的策略,如四人一組還是三人一組,誰是小組負責人,誰是小組代表發言人,等等,應事先安排好。

由上可知,化學教學設計是一項復雜的工作,其中每一個環節都值得去探討,我們在這方面下的功夫越多,教學效果就會越好。

參考文獻:

篇2

優化的音樂課堂教學設計從整體來看,教學目標的設計必須明確,操作性強;教學過程的設計應新穎獨特,能夠體現教材的特點和教師的創意;教學手段的設計簡潔有效、符合學生情趣;教學方法的設計能體現時代的特征和鮮明的音樂文化特色;教學媒體的設計能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總之,音樂教學的設計要緊緊圍繞課程標準提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和“知識與技能”目標,并通過教學設計落實課標中的“過程與方法”目標。

一、教學環境的設計

環境對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主動性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為了保證音樂教學的有效進行,應創造一個學習音樂的良好環境,誘發起學習音樂的熱情與愿望,使學生一走進音樂教室就感受到強烈的音樂氣氛。

教師在創新設計教學環境時,應注重教學環境的布置,創設音樂情境,通過語言描述、實物演示、音樂渲染、多媒體等手段為教學創設生動形象的場景,以激起學習情趣。音樂教室的設計要有濃厚的音樂氣氛,教具安放有條不紊、各得其所,墻面、黑板等要布置與音樂教學有關的譜表、樂器圖、樂理知識等等。另外,依據教學內容和教學任務的需要還要注意課桌椅的擺法,可以是一排一排安放,也可以是圓圈式、半圓式或其他形式,總之課桌椅的擺放,必須服從教學內容和學生活動的需要,不拘泥于固定的樣式。

二、課堂教學目標的設計

按照新課標要求,教學目標的設計體現三個維度:情感態度價值觀、過程與方法、知識與技能,目標的確定要適度,體現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水平的提高,體現提高層次的程度,操作性要強,能體現目標的達成度。

三、課堂教學過程的設計

過程的設計在理想的狀態下應充分發揮音樂藝術獨特的魅力,發展學生的個性,提高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筆者經過十幾年的摸索,設計了這樣一個教學過程:感受愉悅、興趣引路、融合藝術、想象激情、藝術審美、自我發展、即興創造、創新創造。從實踐來看,這個過程還是可行的,能體現教師的指導與學生的主體作用。

四、課堂教學結構的設計

根據音樂課程標準的要求確立教學內容,精心設計課堂教學結構,是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的重要前提。在設計課堂教學結構時,我認為應充分考慮以下幾點:

(一)新與舊的結合。聯系已知,學習未知,以舊內容作為學習新內容的準備,從舊知識引出新知識,這是符合人們認識事物的一般規律的。

(二)動與靜的結合。音樂是動態的藝術,在教學過程中有動有靜、動靜交替結合,這是音樂學習的特點所決定的,也符合學生的生理、心理特征。

(三)表現與吸收結合。歌唱、器樂演奏是音樂的表現行為;而音樂欣賞、樂理知識學習則是吸收活動。以歌唱或器樂學習為主的課,應該結合歌曲或樂曲及有關樂理知識;以欣賞為主的課也應該結合演唱所欣賞作品的主題或主旋律。

(四)模仿與創造結合。一般地說,學習往往都是從模仿開始的,模仿的目的是為了再創造。技藝性、表現性比較強的音樂學習,模仿是十分必要的。在模仿中學習、掌握音樂知識和技能,進而使學生正確地理解音樂,創造性地表現音樂。

五、課堂教學內容和方法的設計

課堂教學內容是課程目標的細化和具體化,是教材編寫的準則和依據,也是對教師“教什么”、學生“學什么”、“達到什么水平”的規范。教學方法是教師為實現教學目標,完成一定的教學任務所采用的教學方式、途徑和手段。在設計教學內容和方法時,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方面來進行:

(一)教學內容的新異度

新異的教學內容往往容易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然而,新知識是建立在舊知識的基礎上的。只有將新異度定在學生似曾相識又不識的尺度上,才能使學生處于學習的興奮點上。教師應該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安排教學內容,安排舊中出新或有新鮮感的新內容,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教學內容的深難度

學生音樂學習的動力,部分來源于音樂學習的成功經驗。不經過努力就能掌握的知識技能,與需經過努力而掌握的知識技能相比較,后者對學生更具吸引力。太難會影響學生的學習信心,挫傷學習積極性。只有由淺入深的教學內容,才能激勵學生進取,使學生在努力的過程中享受學習的歡樂。

(三)強調學生學習的主體性

音樂教學需要學生的參與,我們應該積極提倡在實際教學中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自己學習為主的方法。學生自主的學習,可以使他們在學習實踐中,通過自己的努力、自己的思維方式、自己的學習方法,感受到成功的樂趣,使他們永保音樂學習興趣。

(四)重視教學的情感性

篇3

2003年教育部新制定并頒布的《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提出閱讀教學的目標:(學生能)根據自己的特點,揚長補短,逐步形成富有個性的語文學習方式。通過閱讀和思考,領悟其豐富內涵,養成獨立思考、質疑探究的習慣,增強思維的嚴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在這樣的前提之下,語文課堂的問題設計就顯得尤為重要,問題設計得好,總能為學生搭設思維的跳板,讓他們向更高、更遠的層面飛躍。也能較好地展現課堂中教與學、疏與密、緩與疾、動與靜、輕與重的相互關系,讓課堂波瀾迭起、抑揚有致。

語文課堂的問題設置,最忌諱的應該是那些大而不當的問題,在學生的思維還未進入理想境界,提高的時機尚未成熟之際,就匆匆忙忙地提出一些較深奧的,帶有研究性質的問題,這自然很容易讓學生的思維陷入一種茫茫然不知所以然的境地。同時,語文課堂提問也應杜絕那些“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的提問法,為提問而提問,提出一些游離于課堂主題之外的小而瑣碎的難題,讓學生在一個個無聊的問號前疲于奔命而又難以實現思考的價值,這些問題,也會使課堂陷入一種龐雜而無序的混亂狀態。上述 “頭輕腳重”和“頭重腳輕”兩種形式便是課堂提問容易陷入的誤區。理想的課堂提問模式應該是深與淺,遠和近的最佳結合,即問題應該有趣味性、挑戰性而又有充分的延展性。我認為新課標下的語文課堂教學,可嘗試以下的六種提問方式:

一、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作品的文學價值,是由讀者在閱讀鑒賞過程中得以實現的。任何優秀的文學作品,都具有它的多義性,換言之,都如斷臂維納斯,有一種殘缺的美感,所以學生的閱讀鑒賞,即同文本對話的過程往往帶有更多的主觀性和個人色彩,對一部作品的解讀過程是一個再創造的過程,每一個人的解讀都有自己的獨特性。這種獨特性不僅表現在對作品意義的認識,對人物的評價上,還表現在對語言材料所構建的意象、意境的感悟上。多元是一種理念,一種指導思想,是一種存在的客觀現實,也是教育發展的趨勢。可以說,正是語言的這種“模糊性”和讀者的“創造性”,才使得枯燥簡單的語言變得如此神奇而富有魅力,而文學作品因為這種個性的解讀而更具有魅力。所以教師絕對不能過早地拋出所謂的“標準答案”,而應該及時地設疑質疑,于無疑處生疑,使學生在不拘泥于那些權威答案的基礎上能再推開一扇窗子,讓學生看到更美的風景。

例如,在學習徐志摩的《再別康橋》時,師生先共同對“柳樹” 這個傳統意象進行了分析:“昔我往矣,楊柳依依”,柳諧音是“留”,是中國文化中傳統的別離意象,古人早就有了折柳送別以表依戀與牽掛的習俗。教師又進一步提出:這里的“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這樣一個生動的比喻還有沒有其它的意蘊?學生在充分誦讀和討論的基礎了,做出了個性化的理解有的認為那在風中舒展的纖細的枝條,讓他回想起那些偎依在她的身邊,宛若紅袖添香伴讀書的往昔。長長的柳枝所牽動的,不只是一種心緒,還是一串故事。更有學生如此理解:西斜的夕陽給湖畔的柳枝鍍上了一層燦爛的金黃色,輕風徐來,柳條也舒展著自己柔美修長的雙臂,那娉娉裊裊的樣子,真如一位艷美絕倫的新娘子一般。她的影子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也蕩漾在詩人的心湖里。多情的柳樹宛若一位嬌羞的新娘,在無奈地與自己的丈夫作別。此情此景,人何以堪?這里,徐志摩的真正的情感,已不再僅僅停留在“蜜甜的憂愁”上了,試想,新婚而別,嬌羞之后是多少的依戀與心酸?

二、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電視、電腦普及率的提高,以及家庭教育的重視與完善。這些渠道所傳輸的信息量非常的大,且豐富多樣,價值觀念千差萬別,在每個學生那里呈現不同形態等等,它的教育效果不容忽視。教師應該鼓勵學生用自己的知識積淀和感情經驗去體驗作品,將課內與課外,將課本知識與自己的閱讀積累有機串聯,力求對作品作出有個性的反應,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獲得獨特的感受和體驗。學習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發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材編者、文本之間的多重對話,是思想碰撞和心靈交流的動態過程。閱讀中的對話和交流,應指向每一個學生的個體閱讀。而教師既是與學生平等的對話者之一,又是課堂閱讀活動的組織者、學生閱讀的促進者,因此在課堂提問時,也應抓住有利的時機,濃墨重彩,讓學生能根據自己的閱讀體驗、人生經歷等進行個性化的解讀,將課內和課外和諧地融為一體。

比如在學習《迢迢牽牛星》時,學生提出了一個疑問:詩前兩句說“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意為織女星和牽牛星相隔遙遠,而為何后面又說“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如何理解這里遠和近的矛盾?我抓住這個契機讓學生談自己的理解。有學生認為:兩顆星相距的確很遠,但是雖然因此而無法相見,但是兩顆誠摯忠貞的愛心卻始終相依相伴。“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所以在他們看來,這河漢也就“清且淺”了。而另外的同學卻認為:那淺淺的天河,定然不甚寬廣。可是那隔著河的牛郎織女,卻不能騎著牛兒來往。咫尺之間,卻無法傾訴衷腸,只能無言凝望。只能等待用一年守望一日的團圓。泰戈爾說:“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我就站在你的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 而是/ 明知道/彼此相愛/ 卻不能在一起”。若是無法相見是因為隔了萬水千山,那么這種悲傷總還有個理由來消釋,但是明明只有咫尺之間卻如遠在天邊,這種無奈才更加令人刻骨銘心。

三、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由于當前師生本身固有的知識水平的限制,不可能在已有的知識中信手拈來自己所需的信息,因此,必須改變“臺上教師、臺下學生”的課堂形式,創建一種開放的課堂結構即課堂鼓勵學生自由組合,大膽討論,上臺陳述。教師要為學生的閱讀實踐創設良好環境,提供有利條件,充分關注學生閱讀態度的主動性、閱讀需求的多樣性、閱讀心理的獨特性。更要高屋建瓴,敢于率先打破傳統,走出思維定勢,以具有挑戰性的問題進一步引起學生探究的熱情,讓他們能“仰而彌堅”,越堅,鉆得越起勁;“鉆而彌深”,越深,就越鍥而不舍,充分享受鉆研思考過程的樂趣。

例如在學習狄金森的短詩《籬笆那邊》時,在分析“上帝”這個形象時,在學生的思維先是固定在 “權威的代表”“正統思想的化身”,“別人思想行為的禁錮者”,“以自身刻板僵化的理念來扼殺世間美好事物的冷面統治者”時,我順勢提出一個疑問:草莓的甜美只是想象的結果,若草莓是酸的,是苦的,我們真的不需要“上帝”嗎?這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的思維走向更遠更深。經過積極思考討論,學生們談了自己的見解:不是所有的追求都值得贊賞,當我們所向往的,所追求的并不是真正美好的事物時,上帝的“罵”就不是無理的指責,而應是理智的勸告了。而如果不加以分析,一味地肯定追求,否定規則,結果自然會造成一種無序的世界。在《西游記》中,作為叛逆精靈的孫悟空在五行山下被壓五百年后,走上取經之路,終成正果。而在今何在的《悟空傳》里,孫悟空正是要一種絕對的自由,他棒殺唐僧,打破五行的秩序,但是當一切的規則都消失了的時候,他只剩下了自己,所以,他最后只能讓最后的自己在焚毀一切的天庭大火之中成為一塊石頭。一個喜劇,一個悲劇,但其中都有一個共同的深邃的哲理:規則,是必須的,完全放棄規則,只能釀就悲劇。而事實上,一個完整的人,應該是上帝和孩子的組合,而真正完美的人生,不但應該有一半上帝的理智,還應該有著一半孩子的激情。

四、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

語文課堂提問的關鍵因素應該是學生潛能的極大發展和學生人性的極大凸現,使學生感到自身價值的被尊重與被賞識,并由此而激發學生最強烈的求知欲望。為改變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狀況,特別要重視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應努力提高組織教學和引導學生學習的質量。所以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和“情感因素”,滿足學生好奇的心理需求,培養學生對語文本身的興趣。而語文課堂上教師如果能適時拋出一些“虛擬性”的問題,如“替換式”,給文章換一種表達,換一種構思;“延伸式”,讓學生續寫或補寫作品中省略掉的部分;“刪削式”,故意拿掉文本的一個或幾個片段;用這些“虛實結合”的方法給學生提供一些新穎的思維角度,一個嶄新的思維平臺,就更能讓學生體驗到語文創新活動帶來的樂趣,而當這種樂趣不再來自教師的表揚,而是學生發自內心的創新成功后的喜悅時,也就是學生創新情感形成之時。

在學習《孔雀東南飛》時,在理順了文章的思路,簡析了詩的悲劇內涵后,我提出了一個問題:在蘭芝被遣回家時,焦仲卿說“不久當歸還”,請問如果沒有“太守求親,兄長逼婚”這一個突發事件,劉蘭芝和焦仲卿還會破鏡重圓嗎?這個“虛擬性”問題一出現,立刻“逗”起了學生更大的興趣,課堂氣氛隨之達到了。學生分為兩大陣營,一方認為:焦仲卿和劉蘭芝的愛是忠貞不渝的,他們既然有“蒲葦紉如絲,磐石無轉移”的錚錚誓言,而且為之不惜以死抗爭。雖然在同母親的第一次交鋒中,焦仲卿無奈地接受母親的安排而遣蘭芝歸家,表現出了他作為一個深受封建禮教和家長制毒害的文弱書生的懦弱性格,但從原詩中最后“自掛東南枝”更能看出他為了愛,也敢于背棄“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的封建禮訓,他們真摯的愛情和焦仲卿的叛逆精神正是蘭芝能夠回來的保證。

而另一方同學則認為:婆婆自然也決不會容許一個有著人性的自尊的媳婦生活在自己身邊。而從蘭芝這一個角度講,她作為一個弱者和被壓迫者,身上卻始終閃耀著個性自尊和自強的鋒芒,這種人性之光在婆婆眼中自然是“舉止自專由”,成為被驅逐的理由。如果要回來,就意味著必須放棄自己的自尊,在婆婆的統治下忍辱負重,逆來順受,等著“三十年媳婦熬成婆”這樣一個輪回,三十年的漫漫光陰里,熬去的不只是如花的容顏,磨去的還是人性的棱角,而這一切是蘭芝不會做的。

五、萬綠叢中紅一點,動人春色不須多。

語文教學講一個“拈”的工夫,即洪鎮濤老師所云:變“全盤授予”為“拈精取要”,教師拈的好,拈出一點,帶出一個面;拈一葉而知天下秋,拈出一朵梅花,帶給學生的卻是整個春天。在學生常常忽略的文句中拈出幾個關鍵詞設計問題,但這里老師的“拈”,一定要獨具慧眼,于無疑處生疑;還可以拈出重點,拈出矛盾,這樣駕馭課堂就能舉重若輕,游刃有余。比如學習《巴爾扎克葬詞》,拈出“短暫與永恒”的矛盾,學習《世間最美的墳墓》,拈出“平凡與偉大”的矛盾,學習《迢迢牽牛星》,拈出“遠和近”的矛盾等。

再如在學習《琵琶行》時,我在小序中拈出“錚錚然有京都聲”中的“京都”二字,問學生“京都長安對白居易來說意味著什么?有著京都之聲的琵琶樂曲對白居易來說為什么如此動人心弦?”學生通過討論,得出了這樣的結論:古代士子大都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豪情壯志,而唐代的都城長安則是他們夢想實現的地方。此時的白居易雖然被逐出這個權力的中心,暫時性地在山水間找到了寄托,但是有心報國,壯志難酬的憂傷一直是他心上的傷痕。這里的京都之音自然讓回想起了往昔的歲月,心中的夢想,所以才會感到鄉音一般的親切。所以才會有后來同琵琶女的天涯淪落之恨,高山流水之慰,才會有最后的“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六、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

烈的好奇心會增強人們對外界信息的敏感性,激發思維,培養學生的有意注意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課堂的提問如果只是一味地直來直去,啟發性就不強,久而久之,學生對這樣的提問會感到索然無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礙了思維的發展。假如我們把問題換成\\\"曲問\\\"、\\\"活問\\\"即“曲徑通幽”的方式提出,尋求學生興趣與課堂深度的契合點,找住學生最感興趣而又同文章重、難點有著緊密的聯系的問題。問題涉及要講究發問方式,改變提問角度,使問題提的巧,發人深思,要力求新穎,講求新意能到激趣,這樣就一定能使課堂從始至終都充滿挑戰性、探究性和趣味性,產生“風乍起,吹縐一池春水”的良好效果。

篇4

目前,盡管各種報紙雜志對合作學習教學闡述了各種頗有見地的觀點,但教師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問題仍然很多. 一些教師采用合作學習組織課堂教學時,大多只當作插花點綴,圖的是課堂教學的表面熱鬧,追求的是所謂課堂氣氛的活躍,而對合作的層次、合作的品質重視不夠,抑制了其實效性的發揮. 因此,盡管小組合作學習在國際上已經取得了崇高的美譽,我們仍然需要一步一個腳印,常回頭看看.

下面就我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結合我在課堂教學中的案例,具體談談合作學習的課堂教學設計.

一、有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課堂設計

生活中,常常有些東西在教會我們思考的同時,更讓我們學會反思、學會執著,在反思中,順其自然,在執著中,水到渠成,小組合作學習也是這樣,在合作中學會合作,在學會合作中合作,就像所說的“從戰爭中學習戰爭”. 當前合作學習的誤區,有教師層面的,也有學生層面的原因,俗話講,“辦法總比困難多”,知道了癥結,就有對策,為了有效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我認為合作學習的課堂設計應掌握好幾點.

(一)以多元智慧理論作指導,采用個人思考與合作交流相結合的方法設計課堂

小組合作越來越多地引入課堂,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但是“合作”也必須建立在學生個體“需要”的基礎之上,只有學生經過獨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再開展合作學習才是有價值、有效的. 如果不論難易都要求學生小組合作,合作學習到了“隨手拈來”、“動輒合作”的地步,從而忽視了學生的獨立思考,就不稱其為有效學習方式了.

如教“算法多樣化”時,教師出示例題后,馬上要求學生四人為一組,合作討論這道題有哪些解法,并讓小組長負責組織各名同學發言. 可是任務布置下去后,各名同學把解法寫在本子上,有的同學寫了一種解法,有的同學寫了兩種解法,有的寫了三四種解法. 這時,教師著急了,要求學生小組合作而學生卻各寫各,教師便下到每一小組又要求其合作討論. 幾分鐘后,有的小組的學生開始交流自己的解題思路了,但這時教師看時間已過去了五六分鐘,如果還讓其合作,后面的教學任務就完不成了. 于是馬上讓學生停止合作而收場了. 下課后,這位老師還說:“班上的學生膽子太小了,都不敢討論,合作學習不是很成功.”

其實,這并不是學生膽子小,而是教師組織合作學習的時機不當. 剛把例題出示出來,就讓學生小組合作交流,沒有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與空間,學生還沒來得及認真看題,獨立思考,頭腦中還沒有自己的答案與見解,又怎樣去進行小組合作交流呢?反之,如果硬要學生合作討論,也不過是做做樣子,走走過場而已,并無多大收獲. 事實上,新課程改革所倡導的小組合作與學生獨立思考并不是相排斥的,而是相互依存的,只有靈活運用才能發揮最佳效果. 討論交流、合作學習是在學生獨立學習,并對所學知識充分感知的基礎上,通過討論和互相幫助共同解決問題,以促進教學任務完成的一種課堂教學模式.

(二)把握時機

課程改革的重點之一便是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數學的重要方式. 新課程理念倡導合作學習是課堂教學的一種重要學習方式,但并沒有把小組合作學習界定為唯一的學習方式. 在《數學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和課程實施建議中,小組合作學習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概念.

在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中,何時采用小組合作學習呢?

1. 遇到難題需要他人幫助時

課堂教學,教師有時會提出一些具有挑戰性的問題,使大多數學生經過反復的思考、實踐,也不能解決,可謂“山重水復疑無路”. 這時采用合作學習,可以形成較濃厚的研究氛圍,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達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如:教學“年月日”時,在學習“四年一閏”的新授知識時,我創設了一個富有挑戰性的問題情境“王小飛滿12歲的時候,只過了3個生日,這是為什么呢?”同學們對這個問題紛紛動腦思考,但大多數學生冥思苦想也找不到合理的原因,于是我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大家來共同研討,并且結合書上的備注來探討. 通過小組的合作學習力量,學生自行解決了四年一閏的問題,得出王小飛的生日是2月29日. 結果一出,同學們恍然大悟,同時也為自己的努力而感到無比驕傲,認知的印象尤其深刻. 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探索能力,教學效果特別明顯.

2. 進行合作操作,需要相互交流時

數學課程標準強調動手操作的重要性,強調學生的身體性參與. 比如在一年級數學“認識整十”的教學中,如果教師把數小棒的操作過程,設計為兩名同學或者同小組的幾名同學之間“你給我幾根,我就湊成一捆——十”、“你給我幾根,我就湊成幾捆——幾十”“我給你多少,我就變成多少”的操作與對話的過程,我想教育的效果一定有差別.

(三)課內小組合作學習精彩氛呈,課外小組合作學習更加精彩

“時世造人才”,小組合作學習可以連接課堂內外,可以走出教室,到校園、到社區、到社會去. 當講授小學數學第七冊“土地面積單位——公頃”時,要讓學生知道1公頃有多大,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與動手操作能力. 教師先在教室讓學生回憶1平方米有多大,那么1公頃呢?然后帶領學生到籃球場,先量出邊長1米的正方形,用標桿和測繩圍起來,說明這么大的土地是1平方米. 再分四個8人小組分別用標桿和測繩圍住,分工合作,測量半個籃球場的面積,多少平方米?回到教室,講述了1公頃 = 10000平方米后,教師讓學生交流:① 1個籃球場有多少平方米?② 我們的校園有多少個籃球場大?③ 多少個校園有1公頃?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喚起學生的想象,理解公頃有多大.

二、培養學生學會傾聽的良好習慣

合作學習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但學生的合作能力,合作習慣都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教師長時間精心培養,需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合作學習的習慣很多,如學會傾聽、學會質疑、學會表達、學會遵守紀律等習慣,而傾聽的習慣特別重要,是為之首.

傾聽的效果直接影響著溝通的結果,繼而影響教師授課的進行. 聽而不詳,詳而不解,在組織目標下達的過程中,往往由于學生未能聽進并理解老師或同學的意思而導致執行力低下或執行出現偏差. 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傾聽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組織目標達成的進程順利與否.

那么,怎樣傾聽才能更有效呢?

我認為,傾聽的過程首先是搜集和掌握信息的過程. 只有從對方的話語中摘要整理出信息并加工處理,才能促成溝通目的的達成. 它需要把握四項原則:第一,要掌握說話者的意向;第二,傾聽需要不時地進行摘要;第三,傾聽要隨時揣摩話外之音;第四,要分辨事實與意見.

從“他”說起,培育學生傾聽的品質. 傾聽是一切學習的基礎,也是一種有素養的表現. 在小組合作中,樹立從“他”說起的理念,引導學生在代表本小組的成員匯報時,運用復述小組內其他成員的話語回答問題,這樣既符合小孩子的心理特征,又可以讓他在小組說話交流時主動注意其他小朋友的發言,培養傾聽的習慣和品質. 傾聽是合作學習的重要環節,傾聽也是一種學習. 要學會傾聽老師的講課,學會傾聽同學的發言;傾聽他人意見時不盲從,做到有選擇地接受;要傾聽表揚之詞,也要聽得進批評之語,從而提高合作學習效率.

篇5

關鍵詞: 新課標 高中地理教學設計 問題

新課程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學設計已經擺脫了傳統的教學設計理念,受教學論、學習論、系統科學、傳播學的啟發,地理教學設計的新理論、新方法不斷出現,現代教學設計的研究已經成為廣大地理教師關注的熱點和焦點。

一、精心設計教學目標、突出準確性和可測性。

教學目標設計是地理教學設計的原點,是指教學活動結束后的預期行為結果,因此有四大基本特征:首先是指向性,即規定教學活動的運動方向;其次是選擇性,即教學活動中的方式方法、媒體手段的選擇必須有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再次是整合性,即課堂教學活動的每個要素所發揮的作用和功能都服務和服從于教學目標;最后是可測性,即課后對學生的行為結果能進行測量,并對本堂課的目標實現度進行科學客觀的評價。由此可見,地理教師首先必須精心設計教學目標,突出準確性和可測性。教學目標設計的準確性必須依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通過準確解讀課程標準把握教學要求,并圍繞教學要求確定教學目標。

二、科學設計教學方法和策略,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一)巧妙創設導入情境,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望。

新課導入是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之一,也是每節課課堂教學的第一步,關系到該節課的教學效果。一個創設巧妙的情境導入可以喚起學生的強烈求知欲,使學習變為一種身臨其境的真實感知。德國一位學者曾做過一個形象恰當的比喻:將15克鹽放在你的面前,無論如何都難以下咽。但將15克鹽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湯中,你將很容易地在享用佳肴的同時將其吞下。情境之于知識,猶如湯之于鹽。鹽需融入湯中,才能被吸收;知識需融入情境之中,方可顯出活力和美感,才容易被學生理解、消化、吸收。情境的價值體現在“情”與“境”兩個方面,情境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求知欲,這是情境中“情”的作用。另一個是“境”,就是用一種直觀的方式,再現書本知識所表現的實際事物或者實際事物的相關背景。形象地說,“境”就是一座橋梁。有了這座橋梁,學生就容易實現形象與抽象、實際與理論、感性與理性,以及舊知識與熟知的溝通和轉化,從而使學習的理解變得容易和有趣。

(二)科學構建地理課堂教學信息結構,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根據傳播學的理論,傳播不僅與信息的意義相關,而且與信息的形式和結構有密切的關系。信息的合理結構是有效傳播的必要條件,而無序的信息由于缺乏結構易被遺忘。而大多數教學信息只需改變原有信息的呈現形式,例如可以把文字信息轉變為語言信息和圖像信息的結合,即轉變為視聽信息。這看似只是一種形式的轉變,但其信息結構更完善,課堂教學效果更顯著。

(三)精心設計學生合作探究環節,構建以生為本的有效課堂。

多項教育研究表明,只有突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主動探究知識,構建以生為本的課堂,才能真正開展有效教學。

怎樣才能設計出一系列科學的學生合作探究環節呢?為此我以“探究曲線”為理論指導,力爭用設計的合作探究把學生引入琢磨狀態。

研究表明,學生只有在發現了問題之后才會產生真正的探究動機,在學生提出假設之前,學生的思維和行為都處于發散狀態,一旦提出假設,學生的心理指向就有了明確的方向和目標。在驗證假設時,學生的心理指向是直線指向目標的,總是希望越快越好,但實際上,真正的探究行為卻是曲折的,是正反饋(+)和負反饋(-)不斷交錯出現的。

如何利用好這一規律把學生的迫不及待之情很自然地引到合作探究中呢?我認為“問題”是學生進入琢磨狀態,開展合作探究的導火索和發動機。學生的探究過程是“發現問題—嘗試錯誤—體驗成功—趨近目標”的過程,我們在問題的合作探究中可以設計小步子問題,層層深入遞進,引導學生探究質疑。這種探究設計避免了一種困境:一下子將一個大而無邊的問題呈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無所適從。同時分層次小步子問題更符合學生認知發展的規律,發揮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作用。

三、合理設計重難點的突破,將復雜問題簡單化、抽象問題通俗化。

高中地理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區域地理,都屬于高度綜合性學科,涉及自然科學的大量知識和技能,同時也涉及社會科學的知識和方法論,綜合性和區域性是地理學的兩大特征。因為讓學生掌握地理科學的問題需要自然科學的大量知識和技能及社會科學的知識和方法論實現,所以高中地理教學往往一開始就讓學生對地理學科產生高難度的體驗,對地理學科產生畏懼感,也讓學生對地理學的興趣泯滅在學科難度的體驗中。

如何突破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在教學設計中就應該體現“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的原則,這是完成教學任務、進行有效教學的關鍵。我們在地理教學設計的時候,針對眾多難點的課時體系,一方面可以提煉核心問題、分層次小步子層層剖析,另一方面可以運用“幾何地圖”教學法突破難點。

隨著地理教學改革的深入,進一步開展地理教學設計研究,將先進的教學理念指導轉換為教學實踐,避免地理教學活動的盲目、隨意,增強地理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和可控性具有重要意義。探究地理教學設計的基本理論,掌握地理教學設計的基本方法,是提高地理教學設計質量、增強地理教學效果的基本途徑。

參考文獻:

[1]陳澄.地理課堂教學設計[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李家清.地理教學設計的理論基礎與方法[J].課程·教材·教法,2004(1).

[3]王向東,袁孝亭.對地理教學設計的認識與思考[J].地理教學,2002(10).

[4]王民.地理新課程教學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篇6

一、深入了解學生的真實水平,找準教學起點

現在學生的學習渠道拓寬了,學習的準備狀態有時超出教師的想象,確定引領學生到合適的地方去(目標)的依據是新課標和學生實際學習的需要,怎樣將新課標和教材要求轉化為實際的教學目標,關鍵在于確定學生現有的實際水平與我們期望的目標水平之間存在多大差距,憑經驗形式拿出幾條目標或照搬照抄新課標是不科學的,也是不負責任的。為此,教師在備課中應思考以下三個問題:(1)學生是否已經具備學習新知所必須掌握的知識和技能,掌握的程度怎么樣?(2)哪些數學知識學生已具備了生活經驗,哪些離學生的生活經驗比較遠,需要創設哪些現實情境?(3)哪些數學知識學生能夠自己學會,哪些需要教師點撥引導?這樣,既尊重了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溝通了新舊知識的聯系,又能提高學生在新情境中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依據教材特點,優化教學內容

數學教材是落實課程標準、實現教學目標的重要載體,是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的重要依據。新課標倡導教師“用教材”,而不是簡單地“教教材”。因此,教學中教師要深鉆新課標、教材、學生。找準三者的連接點,正確理解編者思路、編寫意圖,創造性地用教材。教師要融入自己的科學精神和智慧,對教材知識進行教學重組和整合,形成有教師教學個性的教材知識。教師既要有能力把問題簡明地闡述清楚,同時也要有能力引導學生去探索,去自主學習。同時注意改進備課方法,完善教學設計,要做到個性教案與共性教案相結合,增強“教后反思”,向“教后案”拓展。

三、精心設計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合作探究

傳統的課堂教學是以教為中心的“傳遞――接受”的注入式教學。新課標主張的是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合作――探究”的互動式教學,教師通過相互矛盾的事件引起學生認知的不平衡,引導學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活動經驗。為了提高探究的質量、合作的效益,教師在教學設計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兩個問題:(1)精心設計問題。合作探究從問題開始,教師設計的問題應注意四性:一是挑戰性。問題能激發學生合作探究的興趣。二是思考性。問題雖與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有密切聯系。但與學生原有的認知有一定距離,必須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經過合作探究才能獲得結果。三是開放性。問題的答案對學生來說是未知的,但不是唯一的,讓學生在相互啟發中拓展思維。四是層次性。問題能激發不同層面學生的成功體驗。(2)講究實效。教師在教學備課過程中要認真思考以下問題:一是為什么這節課要進行合作探究學習,不用可以嗎?二是如果要合作探究,哪一個數學知識要用?大概需要多少時間?可能會出現哪些情況?如何點撥引導?三是如何把全班教學、小組合作與個人自學、獨立思考結合做到優勢互補?四是如何引導學生學會交往、學會傾聽、學會表達,提高合作探究的能力?

四、注重過程,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這一理念揭示了數學教學不僅僅是為了掌握現成的知識結論,更重要的目的是將學得的知識遷移到新情境中,讓學生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因而教師必須把開發學生潛能作為教學的最重要任務,必須意識到學習是不可重復的激情與智慧的綜合生成過程。因此,教師應遵循學生的需要和狀況來設計教學:(1)充分揭示概念和結論的發現過程。中學數學教材內容的呈現,一般采用“創設問題情境――學生探究――建立數學模型――解釋、應用和拓展”的過程,但由于教材限于嚴謹、精練和篇幅等原因,往往將數學結論的發現過程略去。實際上數學結論的發現與提出,是經歷了曲折的實驗、比較、歸納、猜想和檢驗等一系列的探索過程的。因此。教師在教學設計中要引導學生“經歷”、“感受”和“體驗”探索過程,不僅要使學生了解結論的由來,強化對定理的理解與記憶,而且要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今后的科學發現與創造打下基礎。(2)揭示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解決問題是培養學生創造思維的重要途徑之一。教材上的定理、性質和例題的證明求解。往往忽略了思路探索過程。如果教師只是按書本上的敘述傳授給學生。學生學到的不過是一種機械的模仿。在面臨新情境下具有挑戰性的問題時,可能就會束手無策。為此,教師在教學設計時,要思考如何調動學生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去理解問題,鼓勵學生參與教學,給學生較多的自主發揮的時間和空間,進而形成自己有效的學習策略。

篇7

關鍵詞:新課改 教學目標 學生

新課改實行以來,關于如何進行課改的討論就從來沒有停止過。從中央到地方,從老師到學生課改成為中國教育界的第一話題。可見課改對于身處教育一線的我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同時也是中國教育的機會。課改的內容頗多,我們都在不斷的摸索,以下我就課改的一個小部分:教學目標的設計,提出一些我自己的看法。

時下的歷史教學研究,不僅將課程與教學打通,而且初步扭轉了“課程就是教學的科目”的看法。當課程標準取代教學大綱時,教學目標也不只等于“教的任務”,它更為關注的是“學的效益”。因此,新課程下的教學目標設計應以學生為出發點、立足點,目標的行為主體應是學生,而不是教師。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我們在進行教學目標設計時,應著眼于教師觀、教學觀和學生觀的更新,要由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指導者,教師應是學生學習的伙伴和幫助者,也是學習過程和知識創新的反思者和研究者,更是學生心靈和智慧的發現者。教師在新課改形勢下不再是要學生學會,而是要指導學生會學,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但是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我們經常會受到以往教學經驗的影響如:1、賦予歷史課太多的教學任務和教育職能,特別是思想教育功能。2、以教學要求代替教學目標,單純要求學生掌握知識缺少對學生能力的培養。3、缺少對學生的深入了解,不能針對學生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那么我們在新課標下制定教學目標應該如何進行呢?

一、新課程下教學目標設計不能僅僅注重知識目標,忽視其他目標

原來的教學大綱只強調對人、對國家的情感、態度、價值判斷,在新課程中融入了對己、對世界的情感、態度和價值判斷。

在新課程中主要表現為“樂于學習,尊重科學,追求真理,具有科學態度和創新精神”、“熱愛生活,積極參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動,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熱愛和平,尊重世界各民族的優秀文化,關注全人類的共同利益,培養世界眼光”等,這是歷史教育目標不斷完善的客觀要求。因此,我們在確定教學目標的內容和范圍時,一定要全面考慮三個分類目標,不可有所偏廢,既要注重知識目標,更應重視能力目標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在具體的每堂課中,教學目標可以有不同的側重點。

二、新課程下教學目標設計不能以內容目標代替教學目標

內容目標是課程目標的具體化,具體規定了學生在某一部分內容學習結束后,應達到的基本要求,但它不是具體的可操作性的教學目標。因此,不能以課程中的“內容目標”來直接代替相應的教學目標,而應依據課程目標、內容目標和教學實際來設計教學目標。

三、新課程下教學目標設計不能忽略教學方法與過程的融合、教學策略的選擇

課堂教學中要落實教學目標,不僅要設計出精確的、具體的、可操作的教學目標,還要緊緊圍繞教學目標來精心選擇教學方法和組織教學內容、設計相應的教學策略,這樣,才能保證教學目標落到實處。

四、新課程下教學目標的設計要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首先教師要把課堂“還”給學生,注意啟發誘導,讓學生經過獨立思考主動地獲取知識,并適時地提出學生感興趣而又與教材內容相關的問題進行討論,及時消除教學中的疑惑。其次,教師應努力創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啟發學生善于發現問題,敢于向教師質疑,多給學生留下思考的空間,并通過點撥,引導學生自己得出結論。這樣可以培養學生敢疑、多思、深思的學習習慣。再次,必須聯系學生自己實際,讓學生懂得自我教育、自我規范,增強教學的感染力,解決學生的思想認識問題。只有方法靈活多變,才能營造出生動活潑的教學情調和氛圍,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好地實現課堂教學目標。

五、新課程下教學目標必須要針對教學實踐和學生實際狀況不斷進行修改

篇8

關鍵詞:問題情景猜想與假設學生實驗分析數據得出結論反思

新課程標準的特點:改變傳統教學僅以知識技能為目標,突出提高科學素質的目標,改變強調知識傳承的傾向,突出科學探究的學習方式,關注創造性思維的培養,關注開放式的科技與人文社會背景。因此,在物理教學設計中要體現:注重全體學生的發展,適應學生的認知特點,貼近學生的生活,讓學生從身邊熟悉的生活現象中去探究并認識物理規律。在學習方式上體現合作學習和探究性學習,最終使學生從知識傳遞中學會學習,學會做人。物理教材的探究課,是培養學生能力的主要陣地。上好此課很關鍵,故備好課更重要。下面本人就以《歐姆定律》為實例來談談自己如何進行探究課的物理教學過程的設計。

一、老師要確定好問題情境

問題是思維的動因,是探究的起點。這一步驟對學生的認知策略、問題解決技能和態度均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它主要是讓學生形成清晰的目的,奠定解決問題的方向,引起學生對探究活動的動機和興趣。因此,教學者必須提供有一定難度的問題。問題太容易會使學生喪失興趣,沒有足夠的動機;問題太難則使學生產生過多的挫折,容易失去進一步探究的信心。在問題呈現方式上可采用故事形式、電影形式呈現問題,引起學生思考。

二、引導學生積極地進行猜想與假設

猜想與假設是科學探究的核心環節,它能使學生明確探究方向,有目的地、有計劃地進行探究。此環節讓學生去做有兩個好處:一個是提高了學生對本節課的興趣;二是可以讓學生充分想象,不受老師特定思路的限制。有時學生的注意偏離了問題的本身,教師不妨給予簡單的提醒,但不能干涉學生對問題的思考。教師讓學生利用手中的器材,根據上述問題進行簡單實驗,觀察一下實驗現象,從而進行猜想與假設。本節中學生可提出:電流與滑動變阻器移動有關?電流與電源電壓有關嗎?電流與滑動變阻器的阻值有關?電流與電路的總電阻有關?經過梳理、討論讓學生歸納出電流與導體兩端的電壓,以及導體的電阻是有關的。到底有什么關系呢?如何設計方案進行驗證?在學生設計方案前,把控制變量法讓學生自學,這樣有利于設計實驗方案。

三、指導學生設計方案來驗證假設

制訂方案與設計實驗是科學探究活動的重要一環。開始教師一定要放手讓學生通過討論,確定實驗器材,制訂實驗方案及實驗步驟來驗證前面的猜想與假設。這樣做可充分調動學生思維的主動性與創造性。

具體做法可以如下:(采用討論式)

1.學生討論:這里要測電流、電壓及改變電流,應選擇哪些電表?(電流表、電壓表)

2.學生討論:如何來保證電阻兩端的電阻不變,研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

3.學生討論:如何保證電阻兩端的電壓不變,來研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

4.學生六人一組,選擇討論過的實驗器材,設計實驗電路圖。

5.老師請有代表性的小組畫出電路圖,并說明是如何做的?分析利弊,找出合理的實驗方案。(特別提醒:沒用滑動變阻器的學生設計的電路圖有什么缺陷?)

我們學生在設計時,一般設計如圖1,教師要引導讓學生知道此電路圖缺陷在哪里?并讓學生通過分析畫出圖2,這對學生進一步理解歐姆定律有重要作用。

四、慎思熟慮對待學生實驗

學生進行實驗是本節課的重點。實驗的成敗,直接影響這節課結論的正確得出。實驗前學生一定要做好充分準備:連接電路要注意些什么?電流表電壓表如何讀數?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在實驗中可能出現的問題,特別是在學生實驗中,由于是電學實驗,可能會出現不同的故障,要能及時幫助學生分析、排除,保證實驗的正常進行。

五、正確分析數據,得出結論

一要注意安排學生進行小組間或個人與個人之間的交流,通過交流,發現彼此間的差異。二是提醒學生如何去分析數據,數據之間有什么關系,還可讓學生作出U-I曲線,讓他們很直觀發現規律。三是可把上述問題以書面或口頭的方式表達出來。總結得出歐姆定律:一段導體中的電流與這

段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與這段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六、讓學生做好反饋與反思

在探究教學中反饋,要根據學生探究能力可以提出不同的要求。學生一方面要發現自己的不足,對探究過程進行反思,自己的各個環節是否合理、簡捷,有無問題,問題出在哪里?另一方面,反思如果再做此實驗會有哪些改進?

教師在整個教學設計過程中,堅持

各教學環節以學生為中心,最終實現了學生的主動學和自主學,培養了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能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廖伯琴,張大昌主編.《初中物理新課程標準》.湖北教育出版社.

[2]劉炳升,李容主編.蘇科版《物理》.九年級上冊.江蘇省教育出版社.

篇9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高中化學;教學設計;突破與創新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4-9324(2012)04-0054-02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通過教學設計,對教學資源及教學活動進行系統分析和規劃,選擇合適的教學策略、手段,構建合理的教學結構,是保證和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環節。新課程標準要求我們的教學設計要突出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理念,重視對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學習能力等內在素質的培養,為學生終身發展打好堅實的基礎。要使我們的教學設計符合新課程的要求,實現以下四個方面的突破與創新至關重要。

一、實現教師教育教學理念的更新

大力推進素質教育是新課程改革的根本目的,而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學生的再學習能力與學習過程中的發展能力。為此,高中化學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首先要按著新課程標準,實現教育教學理念的更新。完成從傳統的知識講解者和傳授者向學習的指導者、課堂的組織者、教學的參與者和促進者的角色轉化。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倡導學習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不僅注重學習的結果更注重學習的過程。從單純傳授化學知識技能向既傳授一般的化學知識與技能,又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應用能力轉化。

二、實現課堂教學氣氛的活躍

課堂氣氛是否活躍,師生配合是否默契,直接影響著整個課堂的教學效果。在高中化學教學設計中,我們可以采取恰當的方式,使課堂氣氛保持亢奮的狀態,調動學生積極思維。

1.創設生動有趣的問題情境,找準問題切入點,用生動、緊張、活躍、和諧的探索氛圍調動學生的積極思維。在學習“金屬的化學性質”時,我們問學生鈉能否將硫酸銅溶液里的銅置換出來?許多同學認為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鈉排在銅的前面,所以能將銅置換出來。針對學生的認識,我將一小粒鈉投入硫酸銅溶液里讓同學觀察,結果并沒有紅色的銅析出,而且生成了藍色沉淀,還放出大量氣體。與學生原來猜測結果相反的教學情境,引起了學生的好奇與思考,“為什么是這樣,而不是那樣?”的疑問調動了他們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課堂教學在懸念中被激活。

2.實行教學民主,建立平等、和諧的課堂師生關系。增加對的學生感情投入,充分尊重學生人格,關心學生的發展,把微笑帶進課堂,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個學生,創造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機會和環境,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過程。教學語言要盡量生動、活潑,富有激情,善于誘導。少一些直敘,多一些設問,少一些“是什么”,多一些“為什么”,巧妙叩開學生思維的閘門,點燃思維的火花。既關注“意料之中”的事情,充分展示學生的學習個性和學生各種能力與習慣的培養,又要妥善處理學生學習過程中可能發生的“意料之外”的事情。努力達到以情促知、以知增情、情知交融的教學境界。

3.運用現代教學手段表現的聲光、色形,圖像的翻滾、閃爍、定格及色彩變化效果,降低教學梯度,開啟學生思維的閘門,積極主動而輕松愉快地進入新知識的學習。例如在學習“晶體結構與性質”時,我們利用多媒體技術將NaCl、CsCl、CO2、金剛石、石墨等晶體的內部結構空間立體圖,從不同角度真實、形象的展現在學生面前。并且通過動畫效果,配以教師的簡單講解,分析這些晶體的形成原因。學生在興致盎然中明確了所學晶體類型的內部結構,掌握了晶體的結構與性質的關系。

三、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高中化學課程標準》提出,化學教學是教師與學生共同發展協作互動的過程,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索學習是學生學習的主要方式。針對新課標的要求,我們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將“講堂”變成“學堂”,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由被動向主動轉化,由接受式向探索式轉化。讓學生學會獨立發現化學問題,對問題想問、敢問、會問。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學會合作學習,為合作學習創造一個良好氛圍,引起學習者之間互動的需求,在學習中學會合作,在合作中學會學習。以“金屬的腐蝕和防護”為例,我們可以組織學生參與金屬腐蝕和防護的實驗探究,在教師的指點下,研讀教材,在網上查找相關資料,從所觀察到的實驗現象和已有的知識積累中自主、合作分析出金屬腐蝕的原因和類型,明確化學腐蝕及電化學腐蝕的含義和本質,理解電化學腐蝕發生的條件,掌握常見的防止金屬腐蝕的方法,并結合前面學過的“氧化還原反應”,探究教材沒有給出的鐵的吸氧腐蝕與析氫腐蝕的區別。只有學生掌握了適合自己的自主學習、科學探究的有效方法,化學學習才會有一番新天地。

四、實現教學反思的習慣性與深刻性

葉瀾教授說:“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難以成為名師,但如果寫三年反思則有可能成為名師。”一個成功的教師就是在教學中反思,在反思中積累經驗,在經驗中學習而不斷成長起來的。所以,在新課程的背景下,教師要使課后對自己的教學設計進行反思成為一種習慣,用現代教育教學理論和教學實際效果作為衡量標尺以提高反思的深刻性。

新課程標準下高中化學教學設計是一門學問,也是一種藝術。只要我們堅持以學生為主體這個最根本的出發點,圍繞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這四種基本學習來設計課堂教學,教學過程就會更加切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學生的化學綜合素質就一定會有顯著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林嵐.新課程下高中化學核心概念教學的設計與實施[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9,(7).

篇10

一、歷史教學目標的設計

1.認真研讀課程標準和教材

系統論認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作為各種各樣的系統而存在的。據此,可把教學設計也視作一個系統。教學目標的設計是教學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課堂教學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學科教學目標設計,應從系統論的角度整體把握教學目標。課程標準是課堂教學的“指南針”,對課程標準的研究和深刻領會是科學設計教學目標的前提。首先,應認真研讀本學科課程標準。按從大到小、從整體到局部的線索進行縱向銜接分析,逐步詳細化、具體化地相互聯系,上下貫通。其次,把握教材。對學習內容的分析要聯系前后內容,要以教材為載體,實現教學目標。在實現教學目標的過程中,教材這個載體是否還需要充實、刪減。這就是我們平常說的“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第三,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設計教學目標。對學習者要從認知的序、發展的序分析。除把握好以上三點外,還要注意教學目標設計要面向全體學生的發展,以課程標準為依據,確保每個學生達到基本要求,“不讓一個孩子掉隊”。但同時我們又要看到學生的個別差異。傳統的教學目標設計整體劃一,結果使“差生”達不到,“優生”吃不飽。新課程采用“適合學生個別發展”的理念,實現差異目標,差異目標主要采取梯度的方式設計策略,即教學目標要有彈性化,以促進不同智力結構的學生發展,其中,較低目標層次為課標的基本要求。

2.凸顯三維,處理三個維度的關系

傳統的課堂教學側重于知識目標的達成,而往往忽視了對學生能力、興趣、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因而限制了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此,新課程在教學目標設計上,在重知識的同時,更應凸顯“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所以,在設計教學目標時,最好逐一分開敘述。只有寫出來,才能關注,以便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學細節上滲透。但必須認識到,所確立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教學目標是彼此滲透和相互交融的,三者有機地統一于學生整個成長發展過程中,絕不是把它們孤立分開,先講“知識與技能”,再講“過程與方法”,最后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是終極目標,應受到必然重視;“過程與方法”目標是組織教學內容的載體,是關鍵目標;而“知識與技能”目標則是實施上述兩類目標的基礎。

二、教學目標的敘寫

1.教學目標敘寫“四要素”

嚴格意義上的教學目標,有一套規范的敘寫方式,包括行為主體、行為動詞、行為條件和表現程度(行為標準)四項要素。概括而言,是從參與性目標、結果性目標、表現性目標三個維度敘寫的。一般情況下行為主體省略不寫。

2.避免教學目標陳述含糊不清

新課程要求“以學生為主體,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在進行教學目標敘寫時,要盡量避免使用“使學生懂得……”“通過……使學生認識到……”等居高臨下的句子,一個“使”字就體現了學生的被動性,要取而代之以“我們概括……”“我們能樹立……”

3.運用恰當的、可測量的行為動詞

敘寫教學目標時,盡量運用那些描述學生所形成的可觀察、可測量、可操作的具體的行為動詞:寫出、說出、畫出、比較、指出、闡述、列舉等詞,避免使用“懂得、掌握、領會”等表示內部心理過程的術語,這主要是由于人的心理過程無法直接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