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1-04 20:01:51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鄉村振興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鄉村振興農業科技論文
摘要:文章闡述了近年來陜西省農業科技人才隊伍的發展現狀,分析了陜西省農業科技人才隊伍存在的結構不盡合理,行政化、空泛化、經驗化嚴重,后備人才不足,人才政策落不實等問題,總結了提升基層公益性隊伍素質,發揮社會力量開展產業脫貧技術服務,實施農技推廣服務特聘計劃,支持農科所(院)科研人才參與推廣工作,強化職業農民培育等實踐經驗,提出了今后培育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使用人才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鄉村振興;農業;科技人才;存在問題;實踐經驗
1陜西省農業科技人才隊伍發展現狀
近年來,陜西省立足特色現代農業發展,堅持問題導向,大力推進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構建了以公益農技隊伍為主導,以科研院所、企業以及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服務組織為補充的“一主多元、多維一體、機制靈活、運行高效、全域覆蓋、服務高效”的農技推廣服務體系,解決了農業技術推廣的“最后一公里”問題,提高了農業科技覆蓋率和貢獻率,提升了農業科技發展水平。目前全省共有各類農業科技人員39788人,其中科研、教學人員6114人,占15.4%,農技推廣人員33674人,占84.6%,為陜西現代農業建設提供了人才支撐。但隨著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農業科技人才隊伍面臨數量不足和素質低下等諸多問題。
2陜西省農業科技人才隊伍存在的問題
2.1結構不盡合理。呈現“六多六少”,低學歷者多、高學歷者少,非專業人員多、專業人員少,高齡人多、年輕人少,一般型人才多、領軍型人才少,單科性人才多、復合型人才少,傳統學科人才多、新興學科人才少。全省涉農專業人員不足總人數的50%,高中級人才不足30%。縣鄉農技人員中,本科及以上學歷占18.9%,大專學歷占39.0%,中專及以下學歷占42.1%;高級職稱占5.2%,中級職稱占22.0%,初級及以下職稱占72.8%。2.2行政化、空泛化、經驗化嚴重。基層農業行政部門受編制限制,人員嚴重不足,經常借調農技部門優秀專業人才,致使科技人員泛行政化。農技部門試驗田、示范地被不斷蠶食,農技人員辦公室內搞推廣,黑板上種莊稼成為常態。同時現有推廣隊伍的中堅力量受年齡、觀念、知識結構影響,多數人員思維落后,特色農業技術掌握不足,靠經驗、吃老本現象嚴重。2.3后備人才不足。基層農技部門收入低、待遇差,難以引進高水平人才,加之在現有人事管理制度下,進人沒有自主權,農技機構普遍成為安插分流人員和關系戶的大本營,專業人才斷檔嚴重。隨著高校教育體制改革,各地農校并入職業技術學院后,涉農專業萎縮2/3,生源減少近60%,傳統專業消失,生源數量和質量不能保證,農業科技人才后備力量不足。2.4人才政策得不到有效落實。各級各部門出臺的人才政策和成果轉化政策普遍存在細節不明確、部門認識不統一、具體操作難等問題。陜西省農業技術推廣成果獎暫停評比,致使個人激勵、獎勵缺乏有力措施,影響基層農技人員的成果評價和職稱晉升。
鄉村振興視角儀式傳播研究
隨著目標的提出,怎樣實現鄉村振興擺在了全黨工作的重要位置,鄉村振興也成為學術界的研究熱點。因此,本文嘗試從鄉村振興視角出發,對玉林市鵬垌村進行實地考察,將儀式傳播相關理論嵌入這一案例,選擇從兩個方向進行研究,即“作為傳播現象的儀式”和“作為儀式現象的傳播”,剖析儀式傳播在鄉村建設中的表現和作用。
理論基礎
儀式傳播的概念是美國傳播學者羅森布爾在1998年于其著作《ritualcommunication》中提出的,他將儀式傳播分為“作為傳播現象的儀式”和“作為儀式現象的傳播”兩個方面。“作為傳播現象的儀式”主要強調儀式,指的是具有傳播特性的儀式活動,包括正式儀式和非正式儀式;正式儀式如宗教儀式、加冕儀式,非正式儀式如鞠躬、握手。“作為儀式現象的傳播”則主要強調傳播,是大眾傳播活動的儀式化。羅森布爾認為,“作為儀式現象的傳播”是就傳播的儀式性而言的,并非指傳播所具備的儀式本身成立所要求的嚴格規則限定,而僅僅因為其具備儀式在形式或功能上的某些特征,如表演、象征、程序、重復、游戲等。總之,儀式傳播強調形式在傳播中的意義,注重儀式的象征意義對某種特定世界觀價值觀的描述和強化。而學者樊水科在其論文《從“傳播的儀式觀”到“儀式傳播”:詹姆斯·凱瑞如何被誤讀》中說道:“傳播的儀式觀的提出,主要是為了抵制美國傳統的過于功利化的傳遞觀。”基于此可以得出結論,“儀式傳播”和“傳播的儀式觀”最大的區別在于,“儀式傳播”不像“傳播的儀式觀”那樣抵制提倡功利主義的“傳播的傳遞觀”。考慮到鄉村振興的內涵,在后脫貧時代,作為有效銜接脫貧攻堅、鞏固發展成果的戰略,它的任務是實現鄉村經濟與精神文化的同步繁榮,因此不排除功能主義宣揚的功利因素。所以本文選取“儀式傳播”的概念,從“作為傳播現象的儀式”和“作為儀式現象的傳播”兩大方向出發,論述儀式傳播在鵬垌村的主要表現和作用,反思儀式傳播對人們日常生活的影響。鵬垌村的“儀式”表現鵬垌村作為鄉村振興的一個示范村,儀式化傳播在其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選擇鵬垌村作為本篇論文的研究對象,主要原因是鵬垌村從一個籍籍無名的小村莊發展成一個典型村,必然有其成功的經驗;該村有較為深厚的歷史積淀、飲食、民俗文化;媒介長期對該村進行報道,形成了媒介儀式。本文的研究方法涉及田野調查,筆者生活的玉林市距離鵬垌村約7千米,交通方便,具有研究的可行性。
“作為傳播現象的儀式”——鵬垌村的生活儀式表現
1.標語儀式:國家儀式下沉為民間儀式
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目標,需要全民參與,更需要村民具有一定的自治能力。該村充分考慮到這一點,使用了大量標語儀式,把國家政策下沉到民間,有效激發了村民的心理認同感。筆者走訪鵬垌村發現,鵬垌村隨處可見鄉村振興的宣傳語、鄉村規劃圖。例如,與黨的政策相關的宣傳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幸福靠奮斗,興邦靠實干”;關于鄉風文明建設的村規民約“村民防火公約”“鵬垌村村規民約”;鄉村規劃圖“鵬垌村鄉土特色試點村規劃”“玉州區鄉村振興示范點鵬垌村總規劃示意圖”。標語是國家儀式下沉為民間儀式的外在表現,其將宏大的政治敘事巧妙轉換成鄉村主體敘事,將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和鵬垌村的發展規劃融合在一起,形成鵬垌村集體奮斗記憶。此外,標語是承擔著集體記憶的物質客體,也是構建集體記憶的一種手段,承載著延續記憶的職責。如哈布瓦赫提出的“集體記憶具有物質客體和象征性符號的雙重性質”。在這里,“集體”強調的是在記憶被構建的過程中,個體意識和集體環境的社會化融合。鵬垌村的記憶與當下的環境產生連聯系,形成記憶再生產,這種再生產具有讓過去“重新現實化”的作用,可以讓傳統得以延續。逢年過節,城鄉標語建構的差異性,標語儀式帶給返鄉人士的集體記憶和精神再生產作用更為突出。每當鵬垌村的返鄉人看到有關中華民族的振興史和村莊發展史的村內標語時,都會精神抖擻,并燃起繼續奮斗的動力。
文旅融合助力鄉村旅游產業發展路徑
【摘要】我國鄉村旅游在產業形態和產業鏈條等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效,但近年來在推進文旅融合實現旅游高質量發展中面臨著困境。論文分析了安徽省W縣鄉村旅游產業的發展情況,發現該縣鄉村旅游產業發展面臨鄉村文旅融合層次淺、品牌競爭力不強、專業人才匱乏以及政策供給和資本投入不足的困境。論文提出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應注重發揮文化驅動作用,深化鄉村文旅多元融合;擦亮文旅品牌,提升文旅核心競爭力;培育文旅專業人才,強化文旅智力支撐;加強文旅政策供給,創新資本引入的建議,多措并舉推進鄉村文旅融合,助力旅游業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文旅融合;鄉村旅游;鄉村振興
1引言
1年“中央一號文件”中明確提出要開發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精品線路,鄉村旅游是1年中國旅游業最重要的關鍵詞。近年來,我國鄉村旅游取得快速的發展,但在快速發展的背后出現了旅游產品服務質量不高、游客文化體驗淺等亟待解決的問題,從發達國家鄉村旅游發展的歷程來看,文化和旅游的融合是鄉村旅游發展的歷史趨勢和發展方向[1]。W縣地處安徽省東北部、淮河中游,文旅資源豐富:W縣民歌8年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L湖濕地風景區和J湖景區2個AAA級景區,G山·Z澗、JH收藏館等4個AA級景區產。近年來,成功創辦L湖省級特色旅游名鎮,J鎮安徽民間文化藝術之鄉,1個省級研學旅行基地,個省級優秀旅游鄉鎮和個省級鄉村旅游示范村。本文以中部地區淮河流域的W縣作為剖析的典型,從理論和實踐的視角分析在融媒體背景下當前鄉村旅游發展的背景、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困境,探析文旅融合助力鄉村旅游產業發展的路徑,對研究以鄉村旅游發展助力鄉村全面振興具有重要意義。
2文旅融合的理論邏輯
2.1文旅融合的內涵
民俗體育的發展與推廣研究
摘要:本文以“民俗體育”為搜索主題詞,以CNKI數據庫為研究對象,來對我國民俗體育的推廣與發展研究進行學術史梳理。結果表明:國家對我國民俗體育發展與推廣的重視程度較高,關于民俗體育的研究格局錯落分布,但立體化空間較少;發文的數量較多,核心期刊較少;政府的投入力度較大,開發同質化現象嚴重;研究的人員較多,團隊合作現象較少;體育學科研究較多,交叉學科研究較少;理論研究較多,系統性梳理較少。中華民俗體育是民族深厚的文化積累,也是民族獨立于世間的外在自信表現,其高質量、多學科融合發展必將是未來發展的重心趨勢。
關鍵詞:民俗體育;發展與推廣;影響因素
1、我國民俗體育發展與推廣相關研究文獻動態
1.1、研究文獻的總體數量變化
本研究以“民俗體育”為主題,來對所有研究進行相關的CNKI數據庫檢索,其中研究包括所有的學術期刊、博碩士論文、會議論文、圖書、年鑒、標準和成果,共獲取相關研究文獻2958篇(檢索時間截至2022-2-10,8:00),通過搜索發現學術期刊論文達到2040篇,其具體研究數量趨勢見圖1。從圖中我們能夠看出所有關于民俗體育的研究文獻,起始于1993年且從1993年的0篇逐年成倍增加,2014年數值達到巔峰,文獻數量達到了289篇。其主要原因是國家在大力弘揚中華民俗傳統文化,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延續好中華優秀的歷史命脈是當下的重中之重。
1.2、相關研究主要主題及次要主題文獻來源的圖譜特征分析
藝術設計學科融入精準扶貧研究
一、高校藝術設計學科精準扶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藝術設計本身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應用學科。這一學科特點決定了其必須面向社會、服務社會。而服務社會就必須融入社會,深入到生產、建設、服務、流通等第一線。中國社會本質上依然是一個農耕文明體。據調查改革開放初期,中國約12億人口,其中9億是農民,占到75%。經過四十年改革開放的大發展,現在近14億人口,依然有9億農民,占到64%而且,這些農民,他們的思想意識,思維方式,生活方式,生產方式,人際倫理結構,和幾百年前,幾千年前,并無本質區別。而城市人口,絕大多數也是通過近代農民進城務工,或者考學、參軍等途徑來到城市。他們的思想意識、思維方式,價值觀等,也依然保留著農民的烙印。這些根深蒂固的落后觀念,尤其是文化思想觀念的落后,是當前制約貧困地區經濟文化發展的重要原因。從大體上來說,農民思想落后、觀念陳舊、陋習嚴重、惰性也很大,加之文化欠缺、自身造血不足,貧困在所難免。高校藝術設計精準扶貧旨在從技術層面和文化產業層面給予農民的幫助。技術扶貧同文化產業扶貧是一種漸進式的可持續發展的扶貧路徑,技術扶貧為文化產業扶貧提供條件。文化產業扶貧,從策劃到品牌,從資本到產品,從商業到農業,建立起一整套可持續的協作式社會創新體系。從修復鄉村風貌、開發文創產業、吸引年輕人回鄉、轉變他們消極落后的傳統文化觀念、增強致富本領和文化自信始,到參與掌握其經濟項目的運作能力、法律政策的理解能力和市場經濟適應(生存)能力,激發農村社會的內在活力終。因此,文化產業扶貧是改造貧困文化、遏制返貧現象、阻止貧困代際傳遞、提高自身素質、增強自我發展能力的關鍵和根本,[2]最終實現“真扶貧、扶真貧、真脫貧”。藝術設計扶貧一方面是“技術扶貧”,但更重要的是“文化產業扶貧”、“技術扶貧”,可以通過培訓、幫扶、傳承和挖掘非遺技能,使貧非遺技能得到傳承、保護和發展(往往是獨特的原生態文化得以保存),保護手藝人的生存底線,促進自身造血功能,形成良性循環;另一方面是“文化產業扶貧”通過文化資源IP的挖掘和文化創意產品研發繼而開發文創產業,這樣,文化與經濟的有機結合,更好地服務和推動經濟持續發展,遏制返貧現象、阻止貧困代際傳遞,促進文旅產業以達到鄉村振興的目的。
二、藝術設計是文化扶貧的重要手段
設計的目的是為了人,人在本質上是文化的存在物,人正是通過對自己生存發展方式的不斷設計,社會得以進步。設計才終將成為一種文化,而文化也必然成為設計之魂。近年來,中央密集出臺了一系列與文化扶貧相關的指導性文件和法律法規,對推動文化扶貧,尤其是文化事業扶貧起到了促進作用。如2015年12月,文化部等七部委印發《“十三五”時期貧困地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規劃綱要》,將文化扶貧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2017年6月,文化部的《“十三五”時期文化扶貧工作實施方案》中提出要發揮文化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扶志”、“扶智”作用。[2]文化,它包括了一個民族生活的種種方面。總的來說可以概括為三個方面:精神生活方面,如宗教、哲學、藝術等;社會生活方面,如集體組織、倫理道德、制度法規、經濟關系等;物質生活方面,如飲食起居、風俗習慣等。藝術設計是文化扶貧的重要手段,當前藝術設計扶貧的主要做法是通過文化產業扶貧。各地黨政有關部門出臺了相關政策以及下撥扶持資金,譬如通過文化活動、電子商務、企業、非遺傳承等和農村農民農產相結合,實施文化+旅游開發文化產業項目,帶動貧困戶脫貧取得一定成績。
三、高校藝術設計學科精準扶貧面臨的主要問題
當前的現狀是高校藝術設計學科精準扶貧還嚴重滯后表現在:(一)高校藝術設計學科精準扶貧體系建設滯后。高校設計藝術學科,近幾年有了較大發展,逐漸建成滿足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有用人才的學科體系,但是隨著國家號召鄉村振興、精準扶貧,藝術設計學科在精準扶貧上行動緩慢甚至滯后,遠遠不能滿足鄉村振興精準扶貧所需求的綜合性設計人才培養的需要,專業教學缺乏實踐性與交叉性的融合。精準扶貧要求設計學科面向社會、面向農村貧困地區解決有關文化教育、產業振興、農民脫貧致富等問題,需要的是學科資源整合設計服務,要將單一、封閉、狹窄的設計服務,變為多維度、復合性強的服務設計,因此給藝術設計教育提出了嚴峻的挑戰。(二)高校藝術設計學科師資水平急需提高。有些高校教師人文素養不高、知識結構單一陳舊、教學觀念落后,對于精準扶貧知識儲備不夠,對鄉村振興認識不足。其次缺乏高水平的學術帶頭人。雖然教育部強調“雙師型”但比例嚴重不足。產、學、研沒有落到實處。師資教學實踐能力不強,很多教師沒下過企業也沒到過農村,只有理論知識,實踐能力缺乏導致教學效果空泛,解決不了實際問題。要投身于精準扶貧,高校藝術設計師資水平急需提高。(三)高校藝術設計人才培養缺乏創新。當下,藝術設計教育的產出與中國產業需求錯位的狀況日益嚴重,鄉村建設精準扶貧更是缺乏具有創意設計的人才體系。文化產業屬于創意產業,藝術設計是文化產業的集大成者。然而高校藝術設計專業畢業的大學生,由于知識結構單一、項目設計的能力有限,顯然缺乏核心競爭力。(四)高校藝術設計學科對非遺傳承保護和發展重視不夠。目前,高校藝術設計學科對非遺傳承保護和發展重視不夠,甚至完全沒有涉及。即使扶貧也往往流于形式,走馬觀花、淺嘗輒止。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承載著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的記憶。中國傳統村落及貧困地區非遺資源非常豐富、區域分布廣,其復合性、神秘性、特異性、原真性等特質明顯,具有巨大的開發潛質和優勢。非遺項目或產品是可以作為特色文創品開發和打造的,做的好可以“點對點”精準扶貧。從目前活態傳承角度看,由于市場化程度不高,一些老手藝傳承乏人,逐漸形成今天“人走藝絕”、技藝失傳的危機。要留住“老手藝”前提就是保護好傳統工藝方法。還要保護中創新。沒有創新的保護沒有可持續性。高校藝術設計學科校要做非遺工藝保護和傳承工作,構建“大師+工作室+項目”的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并將培養傳承人、培訓農民納入課程體系。要強調以人為核心的技藝、經驗、精神的活態傳承,協助農民主體走上產業化致富之路精準扶貧。
特色農產品品牌建設分析
摘要:特色農產品品牌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性工程。通過登錄中國知網(CNKI系列全文數據庫),將獲取的67篇文獻資料作為研究樣本,經過全面梳理,發現國內學者在特色農產品品牌建設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長足進展,但仍然存在研究成果數量偏少、總體質量不高、研究內容不全面、理論與現實相脫節等主要問題。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關于我國特色農產品品牌建設研究的努力方向,希望為后續研究打好基礎,做好鋪墊。
關鍵詞:特色農產品;品牌建設;研究綜述
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深入推進農業綠色化、優質化、特色化、品牌化,調整優化農業生產力布局,推動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進一步提出“大力發展緊缺和綠色優質農產品生產,推動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特色農產品品牌建設能為農產品帶來高溢價,增加農民收入,有助于農產品提質增效,是農業轉型升級的關鍵環節,成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梳理近年來我國特色農產品品牌建設的研究成果,找出問題和不足,明確今后研究方向,為后續研究做好鋪墊。
1樣本概況
2020年2月11日,筆者登錄中國知網(CNKI系列全文數據庫),以高級檢索方式,輸入“‘篇名=特色農產品’+‘篇名=品牌’+‘篇名=建設’”,共獲得70篇文獻資料。去除3篇新聞報道,將剩余67篇作為研究樣本。1.1發表年份。經過統計,各文獻資料的發表年份詳見圖1。圖1文獻資料發表數量趨勢線可以看出,我國關于特色農產品品牌建設的研究始于2007年,基本呈現上升趨勢。1.2刊物類型。在67篇文獻資料中,期刊53篇,占總數的79.1%;碩博論文11篇(博士論文1篇),占總數的16.4%;會議論文3篇,占總數的4.5%。1.3研究地域和對象。從研究地域看,既有針對全國范圍特色農產品品牌建設的研究,也有針對重慶、河北、山西、安徽、山東、河南、廣東、四川、云南、陜西、甘肅、內蒙古、廣西、寧夏、新疆等具體地區的研究。從研究對象看,基本涉及特色果品、特色花卉、特色蔬菜、特色飲料、特色糧油等方面。
2宏觀理論研究
農業展覽會的發展方向和策略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加強鄉村建設、實現鄉村振興逐漸成為當前階段黨和國家工作的重要內容。當前階段,我國農業展覽會在長期發展中逐漸出現了繁榮的景象,帶動了鄉村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但調查研究發現,我國農業展覽會發展仍然存在一系列的問題,限制了農業展覽會對于鄉村經濟建設作用的發揮。為了進一步促進鄉村地區的經濟建設,實現農業展覽會的可持續發展,應結合鄉村振興戰略的背景,重點對農業展覽會的主題、內容展開思考,積極融入文化、旅游、科技等內容,全方位、多角度地推動農業展覽會質量的全面提高。
關鍵詞:鄉村振興戰略背景;農業展覽會;發展和建設;可持續發展
鄉村振興戰略是我國黨和政府根據現階段的基本國情制定的一項重大戰略性決策,對于促進鄉村地區的現代化發展建設,縮小城鄉發展差距,促進人民的共同富裕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有著重要意義。新中國成立以來,我黨始終將“三農”問題放在一切工作開展的核心位置,積極加強鄉村地區的發展和建設,將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要位置。推動農業展覽會的發展對于實現鄉村振興戰略,切實解決“三農”問題,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加強農業展覽會建設成為農業發展的必然方向。
1落實鄉村振興對農業展覽會發展的作用
1.1提高經濟收益
農業展覽會的質量和發展水平離不開鄉村地區整體經濟的發展,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農業展覽會開始融入鄉村文化元素,從商品的展示、展區的布置與劃分等方面融入對鄉村發展建設成果、歷史文化變革等元素,實現了展覽會內涵的升華,極大程度地提高了農業展覽會的吸引力,越來越多的農業企業和相關專業人員參與到展覽會中,為農業展覽會帶來了一筆可觀的經濟收益。
國內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綜述
【摘要】鄉村旅游的可持續發展是解決鄉村旅游建設及發展的重要層面,有效利用可持續發展理論不僅能規范鄉村旅游的規劃建設,還能促進鄉村社會、經濟發展。通過整理近十年來中國知網(CNKI)中收錄的文獻資料,梳理國內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的研究概況,最后針對研究存在的問題,提出建議與展望。
【關鍵詞】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文獻綜述
1引言
據農業農村部消息,2019年鄉村旅游全國共接待游客約32億人次,收入8500億元。鄉村旅游正在以扶貧、富民和滿足人民群眾更美好的生活需要為切入點成為重要的鄉村產業振興力量。以“鄉村旅游”為篇名在中國知網(CNKI)的數據庫中檢索,近10年來相關研究文獻迅速增長,2011年—2020年篇名涉及“鄉村旅游”一詞的論文將近1.4萬篇,但當以“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一詞為主題進行檢索時,近十年僅有1100篇,而改為以篇名檢索時,近十年只有647篇,說明我國關于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的專項研究仍存在欠缺。根據圖1不難看出,近十年,我國關于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研究的內容僅占鄉村旅游的研究總數4.6%,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國內關于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的專項學術研究存在不足。本文將對近十年篇名中含有“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一詞的論文進行梳理、總結,以期找到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存在的問題,對實踐指導的同時,探索提出研究和實踐發展方向的建議。
2基于政策方面的研究
自2004年以來,國務院連續17年以“三農”為主題的中央一號文件,可以看出“三農”問題在我國政治體系的重要地位,因此基于政策方面一直是研究重點。孫琳[1]、張建[2]等基于城鎮化、城鄉統籌的背景,構建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的機制,以推動進一步和諧發展;郭宏翔[3]、宋帥[4]等在全域旅游視域下,指出鄉村旅游應注重生態、文化的保護,促進產業融合與聯動;張寧[5]等以鄉村振興戰略為指引,結合河北省實例,探索鄉村與旅游結合發展的路徑,以實現鄉村可持續發展。
鄉村建設思維歷史起點
20世紀初復雜尖銳的社會矛盾已經隱含著城鄉利益分化所形成的結構性沖突。中國鄉村社會問題也開始萌生,盡管它距離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還尚需時日,但我們仍可從有限的篇章中體察到具有時代特征的中國鄉村建設理論認識的發端和萌動。20世紀初,在西方開埠通商政策的有力沖擊和中國的有識之士“以商敵商”思想的推動下,中國傳統的“重農抑商”政策最終為“重商”政策所替代。在近代中國思潮的起伏波動中,重商主義的倡導與中國傳統重農思想的沖突在所難免,由此引發了一場持續數十年的“工商立國”與“農業立國”之爭。雖然論爭雙方并未有全面系統的理論論著發表,但我們卻可從散見于《申報》、《大公報》、《東方雜志》等報刊上的言論窺見一斑,略得其要。在這場持續時間較長的思想爭論中,以農業問題為中心的鄉村發展理論探討逐步成為一個極其重要的論題,并由此成為整個20世紀中國鄉村社會理論問題研究的濫觴。
晚清重商主義思潮的興起使傳統中國重農國策深受沖擊,加之清末商部的成立、商會的興盛,終使社會發展的重心和國策偏移于“工商”一途。因此,重視農業發展,強調以農為本,就成為20世紀初關注中國鄉村問題的有識之士“不合時宜”的理論思考。當然,思想或理論的價值,向來不以入時與否為唯一評判標準,它所潛存的長遠的學術指向性和理論引導性,才是富有啟示意義的社會財富。對此,我們需要歷史的眼光和卓識的遠見。早在1901年,張之洞等人即在《江楚兩制軍條陳農政折》中指出:“中國以農立國,蓋以中國土地廣大,氣候溫和,遠勝歐洲,于農最宜,故漢人有天下大利必歸農之說,夫富民足國之道,以多出土貨為要義。無農以為之本,則工無所施,商無可運。”①1902年,湖北巡撫等人分別指出:“農桑為立政之經,衣食乃養民之具。”②“農桑為立政之本,衣食乃養民之具。”③1904年《申報》刊載《廣蠶桑以興利說》一文,作者亦認為,“中國土地肥沃,氣候溫和,自古以來,以農立國,上之取給于民與夫民間之一切日用,無不仰賴于農”④,因此主張“廣蠶桑以興利”。1906年,《美國之重農主義》一文的譯者亦認為:“夫中國者,農國也,乃士夫之議論,徒趨重于工商,可謂失其本矣,要而言之,一國之人當知本國之地理。中國以大陸國,宜立國于農,乃美國之比,非英與日本島國之比,奈何浮慕他人而襲其皮毛乎?”⑤1907年,直隸省農會會長在一篇演說詞中,再次強調了農業在中國的重要地位:“夫吾國自庚子議款,驟失巨額,世人始注重實業。然補救稍遲,路礦之權利既失而不可復收,工商又非可猝致興盛,惟農業則吾國固有之物,且屬內政完全無缺,依生計學論,土地則廣漠也,傭值則低減也。”⑥中華民國成立伊始,財政部長陳錦濤即在一篇呈文中闡述了農林在國家強盛中的重要地位:“竊維立國之道,以民為本,養民之法,惟食為天。
曠觀古今,縱覽宇宙,國勢之強弱,商業之盛衰,恒視乎農業之興廢以為準。是以古圣教民首言足食,列強富國,先重農林。”⑦關注中國農業改良和發展問題的有識之士并沒有將討論僅僅限制在業緣方面單向度地強調農業的重要性,而是進一步從理論上探討了如何發揮農業基礎性地位的問題。發展農業,振興農村,不僅要盡地力、濟貧困,而且要修農政。早在1901年羅振玉就提出“農政要領約為九端”,即“設農官”、“考農事”、“獎墾荒”、“勵農學”、“興林利”、“興牧利”、“興海利”、“興制造”、“立賽會”⑧。同年,張之洞等人亦強調:“今日欲圖本富,首在修農政。”⑨1912年,《農業促進會緣起》一文亦認為:“粵稽史籍,橫覽環球,未有農政不修,而工商能臻發達,國族能躋強盛者也。”瑏瑠要修農政,就需要培養大批農業人才,因此,興農學也就必不可少了。張之洞等人在奏折中指出:“欲修農政,必先興農學。”瑏瑡《興農學議》一文也認為:“故今日中國欲行西法,以通西學為根本,而興農學尤為中國根本中之根本”,并將開學堂作為興農學的要點之一瑏瑢。羅振玉則指出:“凡百事業,悉本于學,而中國農學,失之已久,宜多立學堂以造育之。”瑏瑣此外,興農會也成為有識之士思考問題的一個著眼點。如1904年,舉人侯殿英即依據商部的奏折提出,“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農會之設,固尤為第一要務”,并擬具《山東農會試辦章程》32條,“此會宗旨在開民之智,聚民之力,通民之情,以期振農務,為致富致強之本”①。除圍繞農業問題進行理論思考之外,時人對其他鄉村問題亦有一定的思考,如有文章專門討論了設鄉官問題:“然則為之奈何?曰惟有仍復古時鄉官之制而已。其法一邑之地宜分城與鄉為二。鄉之所萃者為農。今議專設一明農之官。凡溝渠之宜疏浚也,田畝之宜稽查也,樹木之宜栽植也,雞彘之宜畜養也,蠶桑之宜推廣也,蔬果之宜講求也。各隨其土性所合,人情所需,為之勸導,為之督責”②。顯然,能夠超越具體的農事改良,真正從時代高度提出理論問題的論說并不多見,因而,“農戰時代”說的出現,自然顯露其不同尋常的意義和價值。《中國當務農戰說》一文的作者強調:“中國即以農戰勝歐西”為“至要之圖,至正之理”,認為“中國維新以來,變法圖強,力求振作,實為中國前途之轉機,但各人所主張之政策正不一端,有謂須廣設學堂者,有謂須多營路礦者,有謂須講求軍政者,有謂須專重工商者。四者之中,固以工商為急,而當務之急,尤莫如重農。……為今之計,惟設立農部,專事務農。歐西以工商之戰勝中國,中國即以農戰勝歐西,此至要之圖,至正之理”③。對于洋務運動以來已成社會共識的“商戰時代”而言,此論可謂逆勢而出,雖然未能贏得時論的趨附,卻將“農”的問題提升到時代高度,不可不謂遠識之論。綜觀20世紀前20年間中國鄉村發展理論問題的思考,不難發現,其討論主要是圍繞具體農業問題展開的,較少從時代高度和發展的遠見上立論。這一局面隨著此后鄉村問題的日漸凸顯才有所改觀。
20世紀初,有關鄉村社會發展理論問題的探討是在晚清重商主義思潮和傳統重農思潮相互交織的背景下展開的。自1901年初《自強說》④發表至1911年十年間,見諸報刊的討論文章日漸增多,其觀點大致可分為工商為本論、農工商并重論、農業為本論三大類。清末重商主義思潮的慣性發展,使得工商為本論在這一時期的討論中居于十分突出的地位。《開礦說》一文開宗明義:“居今日而策富強,開礦其先務乎”⑤,已將發展礦業置于重要位置。《論中國工藝有振興之機》一文雖然認為士農工商應交相為用,“不可偏廢”,但實際上強調的仍然是工商業的地位。該文指出:“今之稍通時務者,莫不知外人與我爭利之處首在商務,欲與為敵,當求商務之大,商務之精。”⑥《興商為強國之本說》一文指出:“今中國之所當握要以圖者,富強而已矣。商務者,古今中外強國之一大關鍵也。上古之強在牧業,中古之強在農業,至近世則強在商業。商業之盈虛消長,國家之安危系之,故致強之道務在興商。”“當知商興則民富,民富則國強,富,強之基礎。我商人宜肩其責,蓋商業無論巨細皆與國家有密切之關系。”⑦與之相比,1904年《東方雜志》轉載的《論中國工業之前途》和1906年《申報》發表的《中國宜求為工業國》兩文,則具有更加濃厚的工商立國色彩。其中,前文指出:“今日為實業競爭最劇烈之時代,凡國乎大陸者非極力發達其工業,則不可以立國。”⑧后文認為:“然吾謂中國將來之不能不為工業國,猶諸美國今日之不能不為工業國。此則事有必至,理有固然者。然則振興實業之方針,其必求為工業國而后矣已。”⑨這一時期農工商并重說也頗為流行。1902年岑春煊等人即已認識到:“養天下人之欲,給天下人之求者,農工商也。四民相需以生,相輔以成,非惟泰西”瑏瑠。“農工商為富強之根本,自應隨時振興”瑏瑡。1903年《商務部奏請振興農務折》明確指出:“農工商三者各有相需為用之理,本末兼資,源流斯暢。”1912年中華民國的成立推翻了中國數千年的封建帝制,為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發展掃清了道路。在民國初年,工商立國論頗有聲勢。此后,《勸工說》、《饑饉之根本救濟法》等文對工商立國論有所申論。如《勸工說》認為,“工之一事,介于農商之間,農非工無以成農產之為用,商非工,無以見商品之可珍。農也,商也,胥有賴于工也必矣”①。楊端六則斷言:“一言以結之,我國欲免除饑饉,非振興工商業不可,茍能使國人致力于工商業,吾信一二十年后中國不復有如此艱巨之饑饉矣。”②這一時期,仍有論者堅持農工商并重論,其中關于農林工商四部分開的理論頗值得重視。“中國以農立國,猶泰西各國以商立國也。中國拘守數千年舊制,雖注重農事,然于地土之肥磽,水旱之補救以及人工機器比較之作用,均未有所講求。其余森林之富,工事之善,通商之利,更不甚注重,而視為可有可無者也。中國貧且弱,其原皆由于此。欲為富強計,非將農林與工商分部不可,非將農與林,工與商分部不可”③。近代中國的重商主義思潮及其“商綱論”、“商本論”的興起,是工業化或現代化取向中形成的適時之論。從19世紀60年代洋務時期漸次形成“商本論”到20世紀20年代之際,為時近半個世紀,雖歷經數十年的社會實踐,然其以“富國強兵”為指向的目標卻仍舊遙遙無期。民國成立后國內局勢的變化并未給工商立國論提供更大的空間,這一時期國內軍閥混戰,局勢動蕩,民不聊生。現實的困境使得“立國之爭”開始向有利于農業立國論的方向發展。早在1904年,直隸總督袁世凱即提出:“照得商務為富強要政,而商之貿遷,全賴農之物產,工之制造,是農工也,為商務之根本”④,強調了農業的地位。同年,商部在奏折中亦指出:“商部以提倡土貨為要義,而商之本在工,工之本在農,非先振興農務,則始基不立。”⑤1912年陳錦濤提出:“是以古圣教民首言足食,列強富國,先重農林。”⑥總括這一時期關于農業與工商業關系的理論探討,不難發現,這一討論可以清朝覆亡為斷限劃分為兩個階段。盡管每個階段均有農業立國論、工商立國論和農工商并重論,但其側重點卻大不相同,前一階段工商立國論優勢明顯,后一階段農業立國論稍占上風。特別是1920年《農業立國意見書》的發表,標志著“農業立國論”在未來的歷史選擇中開始擁有了獨特的時代意義和價值。
呂瑞庭的《農業立國意見書》開宗明義地提出:“欲振興實業,當先立主義。欲立主義,當審國情之如何。”⑦作者列出了農業立國的歷史、地理、政治、經濟、財政、統計、軍事、風俗、衛生、人口等十大理由。上述十大理由又可大致歸結為歷史、地理、政治、經濟、習俗與衛生六個方面。呂瑞庭所歸納的農業立國的政治理由,實際上包含其十大理由的第三條和第七條。具體言之,其一是儒家以民為本,以食為天的政治思想;其二是現實政治學說和實踐;其三是農業與軍事關系密切。農業立國的經濟方面理由,實際上包括經濟、財政、統計和人口四個方面,為作者論述重點之所在。其中,“經濟上之理由第四”首先指出一個國家的經濟政策,以使其土地發達為要素,繼而以美國、丹麥因農業立國而日漸富強的事實為依據,論證了“凡以工商立國者,雖富強甚易,而維持較難,以農業立國者,雖進步較遲,而基礎甚固”的論點。“財政之理由第五”認為國家財政取于租稅,而中國租稅之來源,大半為農產物,“今日農政尚幼稚,農業未發達……除注重農業,培養稅源外,實無他策”⑧。“統計上之理由第六”指出中國選擇以工商立國還是以農桑立國,“不僅憑高尚之理想,尚可求諸普通之事實”,為此,作者從歐洲谷物生產及消費統計、中國農產物之輸出額、中國五大商品(豆類、棉花、種子、茶葉、生絲)為世界的必需品、中國農產在世界之位置等四個方面,用大量的統計數據和表格,論證了農業立國論是建立在大量事實基礎上的,是符合中國實際的。“人口上之理由第十”論述了“農業可以增加人口”、“農業可以配置人口”兩個觀點。呂瑞庭對農業立國的在習俗方面的理由論述亦頗為周詳。他引用管仲“禮儀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等名言,結合古今中外的實例,認為農業可以挽回孝道,培養道德,“通中外,亙古今,無有乎弗同,無有乎或變者也”①。具體而言,農業對風俗的影響主要包括“獎勵孝道”、“獎勵勤儉”、“獎勵儲蓄”、“養成保守之性質”、“養成溫和之性質”、“養成切實之性質”、“養成美術之思想”、“養成高尚之人格”。在詳述農業立國的種種理由之后,呂瑞庭以日本大阪《朝日新聞》所載德國的救濟政策,簡短地對全書進行了總結:“德國失敗之后,尚欲以農業為救國之政策,豈可天然大農國,貧而且弱,不注重農業,以為立國之本。今之談國是者,蓋于此加意乎?”②盡管《農業立國意見書》僅三十余頁,難以稱為“巨著”,論證也稍顯粗疏,但該書縱論古今,其基于理論與“國情”結合的論證理據,對于近代中國立國理論的檢討和發展路向的選擇,無疑具有典型意義,從某種意義而言,它形成了其后鄉村建設思想的歷史起點,應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
在20世紀初期的“立國之爭”中,大致形成了工商為本論、農工商并重論、農業為本論三種主要觀點。到20世紀二三十年代,這一爭論仍在繼續,并同樣形成三種對立的觀點。其中以吳景超、陳序經等為代表的“都市工業論”者,極力主張通過發展都市以救濟農村。以梁漱溟等為代表的鄉村建設派主張通過發展農村以救濟都市,以農業與農村為中國社會改造的基礎。以常燕生、董時進、許仕廉、鄧飛黃為代表的調和論者則主張農工并重。20世紀40年代初,“立國之爭”又被作為“一個陳舊問題”“重新提起”,形成了農業立國派、工業立國派和農工并重派三個主要派別,圍繞著中國可以立國的條件、中國堅持抗戰得益于農業還是工業、中國的前途等具體的問題展開論爭。以上事實充分說明,自20世紀初到40年代,“立國之爭”在內容和觀點上均有著明顯的繼承性。盡管各個時期論爭的側重點有所不同,但均以如何處理農、工、商業三者之間的關系為核心內容,分別形成了農業立國、工(商)立國和農工(商)并重三種主要的觀點。由于“立國之爭”貫穿于整個20世紀前期,在中國鄉村建設思想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具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因此20世紀初期“以農立國”論的孕生,無疑對此后鄉村建設思想的發展及走向,具有十分深遠的影響。
鄉村脫貧攻堅和新農村建設探討
新疆南疆地區廣大鄉村通過發展特色養殖業、特色種植業,成立專業合作社,搭建電商平臺,采用合作社+農戶+市場”等發展模式在新農村建設的道路上取得了重要成果,實現了產業扶貧。而扶貧產業的可持續發展需要強化科技支撐,需要加大對貧困農戶和專業農技人員的技術培訓,延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另外還要注重產業扶貧與“互聯網+”、大數據等高新信息技術的結合。農業碩士研究生作為農業技術應用、開發及推廣,農村發展,農業教育等領域具有綜合職業技能的應用型、復合型高層次人才,在鞏固脫貧攻堅的前期成果以及更好地促進脫貧工作的可持續性方面必將發揮重要的作用。通過對農業碩士研究生助力脫貧攻堅產業發展實踐的分析,探究農業碩士高層次人才在助力產業扶貧工程過程存在的一些問題,并提出了一些發展建議,以期農業碩士高層人才能夠在脫貧攻堅和新農村建設中發揮更好的推動作用。
1校研究生學術論壇設立農業碩士科技扶貧分論壇
學校每年均開展研究生學術論壇活動,征集相關論文,評選獲獎論文。該活動在學校研究生教育當中影響廣泛,參與性極高。通過該論壇設立扶貧攻堅分論壇,引導廣大農業碩士研究生聚焦和了解當地的扶貧工作,了解當地的特色產業、庭院經濟以及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技術問題。通過扶貧攻堅論壇,開拓農業碩士研究生的研究思路,促使他們積極參與到脫貧攻堅實踐中,使自己的研究更具有實踐應用價值,更能解決生產實際問題。2020年學校共評選出研究生優秀論文96篇,其中50%以上均為南疆特色動植物、特色生態環境、特色地理環境等方面研究成果,如何將這些研究成果應用于脫貧攻堅產業,促進脫貧攻堅產業長效持續健康發展,是一個長期需要解決的問題。農業碩士作為與農業技術推廣和農村發展任職資格相聯系的專業學位碩士,其實踐能力的培養,產學研相結合的培養是其培養的重要方面,通過設立農業碩士助力脫貧攻堅分論壇,可以促進農業碩士參與脫貧攻堅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農業碩士科研成果的轉化應用,體現其培養目標。
2設置農業碩士助力扶貧創新創業項目
通過設置農業碩士扶貧創新創業項目,并提供一定的經費支持,激勵農業碩士研究生將科學研究、創新思維、創新意識與脫貧攻堅緊密結合起來;通過項目調動農業碩士參與脫貧攻堅實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在脫貧攻堅實踐中提升農業碩士的科研能力和實踐能力。本項目作為脫貧攻堅專項,必須區別于一般的科研項目,對項目具體的實施要求主要有以下七個方面。(1)項目緊扣脫貧攻堅工作,具有較強的科學性、前瞻性和先進性,具有較大的應用前景。(2)項目必須包含一定時間和次數的科技服務,項目成員必須深入脫貧攻堅第一線進行科技服務,并取得一定的經濟效益。(3)項目類型應涉及脫貧攻堅相關產業、農村庭院經濟、各企業團場的需求和急需解決的技術問題。(4)項目題目分自擬題目和招標題目,項目申報前,學校可組織相關的專家帶領農業碩士深入各扶貧團場、農村、企業進行調研,了解當地脫貧攻堅工作現狀,聽取各方面需求,根據需求設立相應的題目,采取題目招標的方式,調動農業碩士參與脫貧攻堅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5)對脫貧攻堅研究生創新創業項目提供一定的資金支持,以促進脫貧攻堅研究生創新創業項目能夠更好、更快、更有效的與當地扶貧產業相融合。(6)項目經費實行彈性經費,可根據各項目團隊助力脫貧攻堅工作的成效和實際需求進行分配,確保脫貧工作的連續性和質量,確保經費的合理使用。(7)項目的結題和考核不以論文和專利等作為考核指標,重點以解決脫貧攻堅產業的實際問題和取得的成效作為評價指標。高校應積極引導農業碩士研究生通過脫貧攻堅創新項目帶動產業扶貧、智力扶貧,將農業碩士發展為推動扶貧產業技術升級,確保產業持續健康的一支重要力量。
3建立農業碩士扶貧實踐長效機制,組織農業碩士助力脫貧攻堅志愿服務活動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5鄉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