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脫貧攻堅和新農村建設探討
時間:2022-07-19 02:52:32
導語:鄉村脫貧攻堅和新農村建設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疆南疆地區廣大鄉村通過發展特色養殖業、特色種植業,成立專業合作社,搭建電商平臺,采用合作社+農戶+市場”等發展模式在新農村建設的道路上取得了重要成果,實現了產業扶貧。而扶貧產業的可持續發展需要強化科技支撐,需要加大對貧困農戶和專業農技人員的技術培訓,延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另外還要注重產業扶貧與“互聯網+”、大數據等高新信息技術的結合。農業碩士研究生作為農業技術應用、開發及推廣,農村發展,農業教育等領域具有綜合職業技能的應用型、復合型高層次人才,在鞏固脫貧攻堅的前期成果以及更好地促進脫貧工作的可持續性方面必將發揮重要的作用。通過對農業碩士研究生助力脫貧攻堅產業發展實踐的分析,探究農業碩士高層次人才在助力產業扶貧工程過程存在的一些問題,并提出了一些發展建議,以期農業碩士高層人才能夠在脫貧攻堅和新農村建設中發揮更好的推動作用。
1校研究生學術論壇設立農業碩士科技扶貧分論壇
學校每年均開展研究生學術論壇活動,征集相關論文,評選獲獎論文。該活動在學校研究生教育當中影響廣泛,參與性極高。通過該論壇設立扶貧攻堅分論壇,引導廣大農業碩士研究生聚焦和了解當地的扶貧工作,了解當地的特色產業、庭院經濟以及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技術問題。通過扶貧攻堅論壇,開拓農業碩士研究生的研究思路,促使他們積極參與到脫貧攻堅實踐中,使自己的研究更具有實踐應用價值,更能解決生產實際問題。2020年學校共評選出研究生優秀論文96篇,其中50%以上均為南疆特色動植物、特色生態環境、特色地理環境等方面研究成果,如何將這些研究成果應用于脫貧攻堅產業,促進脫貧攻堅產業長效持續健康發展,是一個長期需要解決的問題。農業碩士作為與農業技術推廣和農村發展任職資格相聯系的專業學位碩士,其實踐能力的培養,產學研相結合的培養是其培養的重要方面,通過設立農業碩士助力脫貧攻堅分論壇,可以促進農業碩士參與脫貧攻堅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農業碩士科研成果的轉化應用,體現其培養目標。
2設置農業碩士助力扶貧創新創業項目
通過設置農業碩士扶貧創新創業項目,并提供一定的經費支持,激勵農業碩士研究生將科學研究、創新思維、創新意識與脫貧攻堅緊密結合起來;通過項目調動農業碩士參與脫貧攻堅實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在脫貧攻堅實踐中提升農業碩士的科研能力和實踐能力。本項目作為脫貧攻堅專項,必須區別于一般的科研項目,對項目具體的實施要求主要有以下七個方面。(1)項目緊扣脫貧攻堅工作,具有較強的科學性、前瞻性和先進性,具有較大的應用前景。(2)項目必須包含一定時間和次數的科技服務,項目成員必須深入脫貧攻堅第一線進行科技服務,并取得一定的經濟效益。(3)項目類型應涉及脫貧攻堅相關產業、農村庭院經濟、各企業團場的需求和急需解決的技術問題。(4)項目題目分自擬題目和招標題目,項目申報前,學校可組織相關的專家帶領農業碩士深入各扶貧團場、農村、企業進行調研,了解當地脫貧攻堅工作現狀,聽取各方面需求,根據需求設立相應的題目,采取題目招標的方式,調動農業碩士參與脫貧攻堅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5)對脫貧攻堅研究生創新創業項目提供一定的資金支持,以促進脫貧攻堅研究生創新創業項目能夠更好、更快、更有效的與當地扶貧產業相融合。(6)項目經費實行彈性經費,可根據各項目團隊助力脫貧攻堅工作的成效和實際需求進行分配,確保脫貧工作的連續性和質量,確保經費的合理使用。(7)項目的結題和考核不以論文和專利等作為考核指標,重點以解決脫貧攻堅產業的實際問題和取得的成效作為評價指標。高校應積極引導農業碩士研究生通過脫貧攻堅創新項目帶動產業扶貧、智力扶貧,將農業碩士發展為推動扶貧產業技術升級,確保產業持續健康的一支重要力量。
3建立農業碩士扶貧實踐長效機制,組織農業碩士助力脫貧攻堅志愿服務活動
應用性和實踐性是農業碩士研究生培養的突出特點,實踐是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重要環節,是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質量的重要保證。鼓勵和組織農業碩士深入脫貧攻堅第一線進行實踐,將產學結合,是培養農業碩士研究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具備良好的綜合素質和職業素養的重要途徑。同時要制定農業碩士脫貧攻堅實踐考核制度,確保脫貧攻堅服務實踐效果。產業扶貧需要更多高層次人才持續長期的投入,需要加強其持續性科技和人才的投入,以便引導產業技術升級。高校作為高層次人才培養的主要單位,每年有源源不斷的農業碩士在導師的指導下開展相關研究學習和脫貧攻堅服務,為脫貧攻堅服務提供了持續的生力軍。高校應充分激勵農業碩士投入助力脫貧攻堅工作,充分發揮高校人才和技術優勢,助力扶貧攻堅。高校應結合當地產業特點組織鼓勵更多的全日制在校農業碩士研究生基于扶志扶智開展脫貧攻堅志愿服務活動。(1)廣泛開展農業碩士研究生鄉村知識課堂大講座活動,為貧困戶提供免費技術培訓,提高貧困地區農戶知識儲量,實施科技助力精準扶貧工程,提升貧困人口科技致富的能力。(2)在貧困地區建立農業碩士科技服務基地,建立線上線下的交流服務平臺,為農戶提供及時準確的技術支持。(3)農業碩士深入貧困地區,通過收集各種實例,進行宣講,激發貧困人口脫貧奔小康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培育村民市場意識,提高貧困人口參與市場競爭的自覺意識和能力。(4)建立以舊帶新、新再帶新,持續不斷、長期穩定的農業碩士科技服務團隊,確保脫貧工作和新農村建設的持續性。(5)培育和組建鄉村脫貧工作及新農村建設所需專業的完整的、全方位的綜合服務團隊,確保在各個環節都能發揮重要作用。高校農業碩士研究生應深入南疆各地區,了解每個地區的特色產業及新農村建設發展情況,針對性地組建科技服務團隊。例如阿克蘇地區:庫車市阿克吾斯塘鄉托帕艾日克村采用“合作社+農戶+市場”的發展模式,建立養殖專業合作社,是遠近聞名的養牛村;溫宿縣柯柯牙鎮是傳統核桃種植基地;阿瓦提縣阿瓦提鎮團結村組織村民以小拱棚入股建立了蔬菜合作社;庫車市阿克吾斯塘鄉托帕艾日克村依托日照充足、水資源充沛的優勢進行黑木耳種植;托普魯克村成立了養馬合作社,建成標準養馬基地,建設有飼養圈、露天馬廄、屠宰車間、冷庫、跑馬運動場、蒙古包等設施,確定了“養殖+旅游”的發展思路;柯坪羊發展產業既有優勢,建立完善“種羊龍頭企業+規模養殖大戶+家庭養殖戶”的三級湖羊養殖體系;拜城縣黑英山鄉與企業成立油雞發展有限公司;阿克蘇市通過電商企業與農村電子商務站點結對子,通過電商扶貧助力鄉村振興。因此每個地區每個鄉每個村都有自己的特色產業,都有自己新農村建設的發展之路,農業碩士只有深入鄉村才能真正了解下面所需,才能真正鍛煉自己實踐能力,并能挖掘和拓展自己的論文研究方向。高校應充分發揮在人才、技術、辦學特色等方面的優勢,組織農業碩士研究生結合當地貧困地區的實際情況,開展科技服務活動,促進產業與企業結合,加快當地產業技術升級。
4組織農業碩士脫貧攻堅創新創業實踐項目競賽
通過組織農業碩士脫貧攻堅創新創業實踐項目競賽,以競賽促進農業碩士對當地扶貧工作的了解,對當地扶貧產業發展的思考,對當地扶貧工作參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以競賽促進相關扶貧產業和技術的創新。研究生已經成為我國創新體系的主力軍,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核心要素,隨著農業碩士人數和規模的不斷壯大,農業碩士也將成為未來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促進新農村建設的主力軍。結合南疆各地區優勢、自然條件、扶貧特色產業組織農業碩士脫貧攻堅創新創業項目競賽,通過競賽集中全校農業碩士導師和農業碩士研究生的智力對南疆各地區扶貧產業進行設計、挖掘和創新,對現有產業的升級改造進行頂層設計,為脫貧攻堅成果的鞏固和新農村建設提供智力支持。
5結語
高校作為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需結合自身辦學優勢和當地發展特點積極承擔鄉村人才隊伍建設和知識普及推廣任務,助力脫貧攻堅政策能夠更好地對接當地實際經濟發展,在助力貧困人口脫貧增收的同時,實現貧困地區的產業持續健康發展。農業碩士作為農業領域的高層次人才隊伍的一分子,在鞏固脫貧攻堅的前期成果以及更好促進脫貧工作可持續性方面必將發揮重要的作用;農業碩士研究生應積極參與到鄉村產業扶貧及新農村建設中,提升實踐能力,拓展研究領域。
[參考文獻]
[1]劉紅巖.中國產業扶貧的減貧邏輯和實踐路徑[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36(01):156-167+205.
[2]戚亞梅.關于農業碩士專業學位人才培養的探討[J].農業科技管理,2019,38(05):70-73.
[3]張照韓,林楠,劉峻峰,等.基于科研項目引導的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模式及機制研究[J].科技風,2020(32):141-142.
[4]謝勇,李銣,謝世清.專業學位農業碩士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思考[J].高教論壇,2018(08):71-75.
[5]王瑟.新疆阿克蘇這樣走好鄉村振興路[N].光明日報,2021-01-24.
[6]侯海良,陳潔.學科競賽推動地方院校研究生創新實踐能力提高——以湖南人文科技學院為例[J].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報,2020,37(06):110-114.
作者:丁羽 許威廣 劉媛媛 肖愛玲 劉洪洋 單位:塔里木大學 機械電氣化工程學院
- 上一篇:神經內科護理帶教及中醫藥文化理念
- 下一篇:社區參與新農村精神文化建設路徑
精品范文
5鄉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