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護理專業教師科技能力提升策略

時間:2022-06-19 10:54:01

導語:高職護理專業教師科技能力提升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護理專業教師科技能力提升策略

【摘要】目的了解高職院校護理專業教師科技服務能力狀況及影響因素,研究提出對策。方法2019年6月至2019年8月,制定調研表,內容包括教師科技能力影響因素與提升策略,按照整群抽樣辦法從衢州職業技術學院、寧波衛生職業技術學院、金華職業技術學院這三所高職院校護理專業教師中抽出98名教師進行問卷調查,同時對其2016—2018年科技服務成果狀況進行回顧性比較分析。結果發放98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98份;影響科研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有科研培訓、科研水平、科研團隊、政策機制、科研氛圍、項目指導、科技特派員數量;專利總數、廳級及以上基金項目數、論文總數3項逐年增加,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核心論文數是呈逐年下降趨勢;技術服務到款額、省部級及以上基金項目數、一級論文數3項3年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結論建議需從加大培訓力度、加大護理學科項目研究指導、強化護理專業教師企業科技特派員工作、強化護理科研團隊建設、優化政策激勵機制等方面提升高職護理專業教師服務地方經濟建設的科研能力。

【關鍵詞】高職護理;科技服務;能力;影響因素;提升策略

教學、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是高職院校的四大職能,同樣,科研與社會服務也是高等職業院校的重要職能與使命[1],高職教師科研創新能力的提升是為了更好適應高校內涵建設不斷加強的要求[2],但高職院校護理專業教師存在科研創新能力不足等問題[3]。作為地方職業院校,高職護理專業教師如何提升科技服務能力,更好地為地方經濟服務,常常是各學者關注的問題。2019年6月至2019年8月本課題組開展了“浙江省高職護理專業教師科技能力影響因素與提升策略”的專題調研,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調研對象與方法

1.1調研對象。將衢州職業技術學院醫學院護理專業、寧波衛生職業技術學院護理學院和金華職業技術學院醫學院護理專業的專任教師作為調研對象。調研對象納入標準:自愿參加調研且工作滿24個月,排除在本校行政部門工作的專任教師。計劃調研人員100名,按照整群抽樣辦法,實際成功訪問98人,訪問成功率98%。即衢州職業技術學院37名、寧波衛生職業技術學院32名、金華職業技術學院29名。其中兼職教師17名,專職教師81名;高級職稱17名,中級職稱33名,初級職稱48名;50歲及以上13名,36~49歲15名,35歲及以下70名。1.2調研方法。1.2.1研制調研問卷表。參考有關專家研究[4⁃5]成果,結合高職院校實際,課題組研究制定專門的針對護理專業教師的調查問卷表,分三大模塊。一是調研引導語,明確“提升科技服務能力,更好地為地方經濟服務,爭創一流高職院校”這個調研主題;二是角色模塊(包括職稱、職務、年齡等信息);三是專題調研內容模塊,設置您認為提升教師科研水平的主要影響因素和針對影響因素請您提出對策建議兩項內容。影響因素中設置了科研培訓、政策機制、科研團隊、科研氛圍、自身科研水平等5項客觀題(每個問題設置是、否兩個選項)和1項主觀題(由教師自由填寫);對策建議為主觀題,采用開放性填寫方式。1.2.2問卷調查。調研時由課題負責人采用一對一訪談形式進行交流,交流時課題組負責人首先介紹創建一流高職院校中科研工作的主要指標要求,如為企業技術服務的到款額、高層次項目及成果、成果轉化等,同時也介紹了國家、省、市、學校現有的科技創新激勵政策。訪談雙方圍繞創建一流高職院校的目標進行交流,氣氛好,最后問卷表由被訪問者后續思考后匿名填寫,減少被訪者的擔憂或干擾,提高真實性。1.2.3收集并分析科技服務成果信息。98名被訪對象2016—2018年科技服務成果包括技術服務到款額、專利數等9項數據,由各相關高職院校科研管理部門提供。1.3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2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調研結果

2.1問卷調查獲得的主要結果。回收調查問卷共計98份,有效率100%。整理問卷數據并分析得出,高職護理專業教師科研能力提升的主要影響因素從高到低分別是科研培訓、科研水平、科研團隊、政策機制、科研氛圍、項目指導及科技特派員數量,人數及占比分別為24(2448%)、23(2347%)、17(1735%)、16(1633%)、15(1531%)、8(816%)及5(510%)。2.2調研對象。2016—2018年科技服務成果狀況98名護理專業教師2016—2018年發明專利及科技特派員項目為零。專利總數、廳級及以上基金項目數、論文總數3項逐年增加,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核心論文數呈下降趨勢。技術服務到款額、省部級及以上基金項目、一級論文數3項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詳見表1。

3討論

3.1高職護理專業教師科研能力分析。3.1.1廳級及以上基金項目數。2016—2018年期間從縱向科研項目來看,廳級及以上基金項目數3年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呈逐年增長趨勢,說明教師的科研積極性有明顯提升,可能與高校的政策機制有關。3.1.2省部級及以上基金項目數量。2016—2018年期間省部級以及上基金項目數量比例處于1%~2%之間,3年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創新性研究缺乏,可能與高職護理專業教師科研能力不足有一定關系,這與吳耀武[6]報道一致。3.1.3專利情況。從專利數量與結構來看,專利總數呈逐年增長趨勢(P<005),但發明專利為零,本研究結果與程金蓮等[7]報道的高校專利質量不高現象類似,同樣反映出護理專業教師的科技能力不足現象。3.1.4論文成果。從論文成果來看,3年比較總數呈逐年增長(P<005),但核心論文總數卻呈逐年下降(P<005),表明高職院校護理專業教師的科研能力較低。國內李金生等[8]研究也反映出在一定程度上高職教師存在重科研論文數量輕質量的現象,或者說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高職院校教師在核心期刊上發文方面處于劣勢。3.1.5技術服務到款額。近年來,高職院校積極鼓勵護理專業教師走進企業,加強與醫院合作,如衢州職業技術學院對于企業科技特派員項目(項目負責人是高校教師、教師具有企業科技特派員身份、項目申報主體是企業)予以認可為縱向科研項目,極大地激發了教師服務企業的積極性,近3年技術服務到款額雖然差異不明顯,但有增長趨勢,這是值得我們堅持的,但護理專業教師科技特派員項目仍為零,我們認為還是與教師本身科技服務能力弱有一定關系。3.1.6影響科研能力的主要因素通過本次調研,獲得了影響科研能力的主要因素的數據,主要影響因素從高到低分別是科研培訓、科研水平、科研團隊、政策機制、科研氛圍、項目指導及科技特派員數量,說明廣大護理專業教師已經充分認識到自身科研能力不足的原因,也提示高職院校要重視政策導向,進一步營造良好的科研環境,加強團隊建設。3.2高職護理專業教師服務地方經濟建設的科研能力提升策略。3.2.1加大培訓力度。必須加強對護理專業教師科研能力的培養與培訓[9],培訓內容主要有科研基本技能(如檢索與查新、論文撰寫、護理科研項目申報、經費使用、學術規范、專利與科技成果轉化等);培訓形式有專題講座、小型研討會、學術會議、國內訪問學者。①要特別重視中級及以下青年教師的培訓,在新教師3年培養計劃中要加強護理科研方面的培訓,盡可能選擇教學與科研能力均較強的老師擔任導師,提高對新教師的指導質量;②要根據護理專業學科特點,大力鼓勵教師外出參加科研培訓及學術活動,特別要重視護理專科學術交流活動,可以根據其職稱情況實施遞級支持措施,如支持高級職稱教師參加高層次的全國性甚至國際學術活動,鼓勵中級職稱及以下教師參加本省學術活動;③實施多渠道經費籌集支持措施,如國家骨干專業護理建設經費、新教師專項培養行動計劃專項經費、護理優勢或特色專業建設經費、教師主持的項目研究結余經費等;④在進修培訓上,要特別重視積極鼓勵中級以上教師到醫療衛生機構參加護理臨床實踐活動或參加國內外醫學院校訪問學習。32.2加大護理學科項目研究指導。護理科技項目申報指導工作前移,高層次項目實施二級指導,即醫學院或護理學院評審指導,學校組織護理科研專家進行針對性指導。廳級及以下項目實施醫學院或護理學院組織專家初評審指導為主。強化研究過程指導,對于重大廳級項目及省部級及以上項目,及時了解項目組開展研究情況,指導解決有關困難,保障研究質量,提升及時結題率。指導前注意了解項目申報人基礎,關注其教學經驗,采用溝通協商,從而提高項目指導針對性與效果[10]。3.2.3強化護理專業教師企業科技特派員工作。發揮高校科技特派員作用,對推進科技企業產業發展有積極作用[11],同時也有利于教師能力提升。以現有企業科技特派員服務平臺,主動帶動護理骨干教師參與到醫療衛生機構科技服務中去,鼓勵更多的護理專業骨干教師走進醫院、走進臨床護理,開展科技合作,幫助醫療衛生單位解決有關臨床護理實踐技術問題、決策咨詢,可采取聯合申報項目方式強化護理專業教師科技特派員作用。3.2.4強化護理科研團隊建設。加強科研創新團隊管理,推動創新團隊發揮更好的作用,鼓勵醫學院或護理學院現有的市、校級團隊、研究所及各種科研平臺積極吸收新的科研骨干,重視青年團隊成員的作用[12],如可以積極利用現有的養生養老研究所、生殖健康研究所、護理專家工作站這些平臺,采取項目培育方式,資助護理教師開展專題研究,對于新吸收的平臺或團隊骨干確定的培育項目,學校層面科研項目可采取優先立項的方式,或者享受優先推薦參加校外課題的評審,如當地科技攻關項目等。3.2.5優化政策激勵機制。制度建設應該更加貼近創建一流高職院校的目標需求,高職院校應該優化政策激勵機制,醫學院或護理學院可參照學校層面出臺進一步激勵措施,考核獎勵向高層次項目(如省部級及以上基金項目)、高層次成果(一級及以上成果論文,發明專利)、科技成果轉化、企業技術服務傾斜。對于科研論文的核心目錄,我們認為要與本科院校評價有所區別,建立符合高職護理專業實際的核心期刊標準十分必要,呼吁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組織專家,參照現行國內較為通用的浙江大學、北京大學核心期刊目錄,結合醫療護理特點,制定出臺本省高職院校核心期刊指導性目錄,高職院校也可以結合以上要求自行制定核心期刊目錄,并將其納入高職護理專業教師評價體系,從而更好地引導高職院校為地方經濟服務。另外,要積極推動人事制度深化改革,高職院校不能要求所有教師科研能力很強或社會服務水平很高,而要將專業教師按不同類型(如教學型、教學科研型、社會服務型)發展要求,發揮專業教師的強處,但考核機制中,必須要引導鼓勵教師積極向社會服務型發展[13],以適應高職辦學的總要求。

作者:饒和平 邱惠萍 胡蘇珍 金祥寧 單位:1.衢州職業技術學院 2.寧波衛生職業技術學院 3.金華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