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語文實踐探析
時間:2022-12-01 11:24:57
導語:高職語文實踐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高職院校里五年制班級的語文課,應該打破“為考而學,為教而教”的狀態,語文教師應以在課內外開展語文活動為突破口,努力培養和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關鍵詞】高職語文;實踐活動;語文綜合素養
語文是課程體系中的一門科目,其教學的內容和運行的形式都是語言文化。語文是一門重要的人文社會學科,語文能力是學習其他學科和科學的基礎,是人們交流思想的工具。語文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邏輯思維,也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審美觀,還可以陶冶情操,培養品德,健全人格。
一、開展大學語文實踐活動的必要性
荊州教育學院是一所高職院校,學院在所有五年制班級中都開設有語文課,每班每周4課時,但是,在深入調研后發現,語文教學在總體上呈現出“學生為考而學,教師為考而教”的狀態:首先,在教學上,很多教師只是限于對教材、理論知識的講解,在教學模式上,更多的是對初、高中語文傳統教學的一種延續,未能結合學生實際和社會需求進行相應的變革,學生對該課程的興趣不大,也就無法有效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其次,語文課的評價方式上顯得較為呆板。很多教師一般只用期末閉卷考試的方式進行評價。考題的設置較多采用經驗式命題,試題所覆蓋的知識面較窄,很少結合實踐。閱卷時,大部分教師主要依靠自己的主觀判斷,學生的最終得分則可能受閱卷人的情緒、興趣、經驗和知識等因素的影響,會與實際產生較大的偏差,缺乏公正性和客觀性,加上考試答案強調“標準化”,從而導致語文模糊化、多樣性和多義性的特點難以得到體現,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學生創新精神和個性的培養。[1]教育部在頒布《大學語文教學大綱》中明確指出:“大學語文課程的設置,根本目的是把大學語文的基礎性特點和人文性特點發揮出來,努力適應當前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相互滲透的發展趨勢,從而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更為全面的高素質人才。”因此,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必須創新教學理念,把語文的教學目標上升到更高的層次,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實踐表明,在語文的教學中如果適當擴大實踐教學的比例,則可能是一個突破口。語文實踐活動是高職語文教學的重要環節,它是在職業教育體系下,以學生職業能力養成為導向,以就業需求為牽引,以學生素質的整體優化和全面提高為目標而開展的語文實踐活動。一是語文具有綜合性的特點,在該課的實踐活動中可結合學生的專業和能力水平,將歷史、自然、科學及人生規劃等有機融合;二是相比傳統語文課堂而言,開展實踐活動,所利用的資源更多,學生的體驗、應用感更強;三是通過實踐活動,利于學生增強社會責任感、培養創新能力、提升發現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效發展了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創新的能力,養成團結合作、積極進取的個性品質。
二、積極開展語文實踐活動
一方面,《教育部關于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中提出:“要在思想政治理論課、德育課、文化課中強化實踐性教學,各級職業院校實踐性教學環節的學時數原則上要達到總學時的60%”。另一方面,對于如何“擴大實踐性教學的比例”,很多教師只是將其簡單地等同于“增加應用文寫作的教學內容”“增加師生互動”等,在教學方式上仍多以講授法為主,并未取得理想的效果,說明很多語文老師對實踐活動課的認識不夠清晰。荊州教育學院屬高職院校,作為必修的語文課,它不僅綜合性強,還具有實踐性的特點,語文課要以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型人才為目標,加大實踐活動課的比例,對實踐活動課的學時安排、步驟設計、教學內容要有一個明確的要求,大力提升語文應用能力,從而有利于學生的專業學習和職業發展。在我院五年制班級語文實踐活動的內容選擇上,一定要將教室內的語文學習和教室外的社會生活緊密結合,讓學生在更為寬廣的世界里學習并運用語文。具體來說,可以采取以下方式。1.請進來和走出去。在課堂上,以演講、朗誦、寫歌詞等方式訓練學生的語文基本功;可在課外成立文學社團,自印小冊子,舉辦各式文學活動,使學生的語文知識得到有效積累,再將活動的精彩之處引入課堂;帶領學生走入社會,寫社會新聞、游記、調查報告等,使學生的語文應用渠道實現多元化。要引起重視的是,在課內外組織的這些活動,都是“語文”的活動學習,必須是以培養和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為目的,是為提升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語文能力服務的;還要善于將課內外的語文活動與學習結合起來,實現功能的優勢互補,最大限度地利用資源;此外,在活動中,語文教師要成為有力的組織者,要在學習方法上做好指導,在活動內容上做好引導,在學習心理上做好疏導。2.善于挖掘教學資源。在高職學生中開展語文實踐活動課,可利用的資源有很多:在校內,可創建社團、自制報紙、網站、工作室等,在校外,可前往當地名人故居,了解當地風俗文化等。不過,考慮到師生精力有限,可將校內外的某一項或某幾項資源“挖深吃透”。在該課“新聞寫作”模塊的教學中,可以校報為例,教師將校報記者團成員的某一件新聞作品、副刊作品拿到課堂上,結合課程知識點讓大家“挑毛病”;師生還可以在課堂上共寫一篇作品發表于校報;還可將某一次校園新聞采訪的過程編寫成“劇本”,由師生同臺共演,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又可請在校報文字作品的作者們走上講臺,向大家講述其創作過程,師生共同學習、品評和完善;再可將大家分成若干小組,經認真準備后,在課堂內以“專訪”的形式對校報記者團成員訪問等,多方位、多角度、多層次地在學生中開展能力訓練。3.提升教師的綜合素養。在長期封閉的教學環境中,高職語文教師在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上難以獲得突破,使語文課無法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不利于語文實踐活動課的開展,進而也就無法適應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改革和發展的需要。而要進行變革,關鍵就是要提升教師的綜合素養。首先,語文教師要有高尚的道德。語文教師要增強自身的社會使命感和責任感,對工作要有創新精神,對學生要多給予關愛,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和道德力量來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其次,要有創新的理念。語文教師要多渠道學習新的教學理論和方法,并納入自身的教學思想體系中,不斷完善,不斷更新,努力培養學生的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處理各種信息、分析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第三,語文教師要成為“多面手”。語文是一門綜合性學科,要求語文教師要有豐富的知識。值得一提的是,高職院校的語文教師也要關注學生的專業領域,多多接觸學生專業領域的發展動態,這樣才能使語文實踐活動課更具針對性和有效性,使語文實踐活動和學生今后就業時所需的綜合素質和能力緊密掛鉤;第四,語文教師要有過硬的能力。一手漂亮的字,一口流利的普通話,本身就給學生起到了一個優秀的示范作用。語文教師還要善于在導入環節中,能結合學生實際,因材施導,因材而入。語文教師還要能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配合課堂教學,有效提升教學效率和效果。語文教師更少不了幽默的語文和深情的朗讀,從而使學生更熱愛語文;第五,語文教師要有反思的精神。對于教學中出現的問題,要不斷反思,改進教學方法,始終保持著反思的冷靜。4.注重評價過程。在平時開展的各類語文實踐活動中,教師除了要做好引導者和組織者,還要對活動中的亮點做好記錄,包括學生提出的問題、學生使用的創新性方法、學生的團隊合作狀態等,要在期末考試成績中予以體現。在評價方式上,也要從過去的“教師單評”轉變為“學生自評、小組互評、教師總評”,使學生在自我和相互評價中提升反思能力,促進自我發展,改變偏重于寫的現狀,融入閉卷、開卷、小論文寫作、口試等多種元素,全面考察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作者:陳鋼 單位:荊州教育學院
【參考文獻】
[1]符濤,李麗.大學語文改革的思考和實踐探索—基于大學生全面發展的視角[J].語文建設,2015,10:16
[2]馬艷.試析高職語文實踐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成人教育,2015,22:178
- 上一篇:如何培養小學學生語文實踐能力
- 下一篇:統計局學習精神工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