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教學反思范文

時間:2024-03-28 11:43:2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高職教學反思,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高職教學反思

篇1

關鍵詞:教學反思 高職教育 問題 實踐

1 高職教育的特點

高職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在制訂人才培養方案時要突出專業技能的實用性,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針對職業崗位的具體需求來實施教學,基本的理論知識夠用即可,將動手實踐操作、實際應用作為重點。

2 教學反思的范圍

教學反思涵蓋的范圍很廣,包括教學理念反思、教學效果反思、教學手段反思、教學環節反思、教學內容反思等。

2.1 教學理念反思 高職不是本科,高職教育培養的是應用型人才。而部分教師有可能在教學過程中仍然應用傳統本科的教學理念,因此,對教學理念的反思顯得十分重要。

2.2 教學效果反思 大部分教師在備課的時候只考慮如何組織教學內容,沒有考慮到教學效果。而教學效果的好壞直接決定著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所以,在高職教育中,一定要在備課時先反思,反思上完課后是否會達到預期的效果,這樣才能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

2.3 教學手段反思 一堂課的精彩與否取決于教學手段的合理運用,而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也要對教學手段進行反思,反思應用的教學手段是否合適,需在哪些方面進行修改。傳統的教學手段是老師黑板板書、講解PPT,不適合高職教育。同樣的知識點,在高職教育中應該采用基于工作過程的任務驅動式教學模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4 教學環節反思 設計好的教學環節也有可能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反思教學環節的處理上是否準確合理,教學時間的分配是否恰當,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的思路是否清晰明確,重點和難點知識點是否得到了體現,是否給予了學生寬松充足的時間進行自由討論、發揮等。

2.5 教學內容反思 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后可以發現教學內容的設計是否合理。然后再對教學內容進行反思,反思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如何,反思課前設計的教學內容對于培養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有沒有起到作用,反思講課過程中涉及的某個問題能否再加以變化或延伸,有無更合理恰當的講解方法等。

3 教學反思的方式

教學反思不是簡單的對教學情況的回顧,而是建立在科學的、專業化的教學理論基礎上,教師要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反思經驗教訓,之后再總結再實踐。具體在教學工作中,教學反思可采用及時做課后小結、與其他老師交流探討、征求學生意見等方式來進行。

3.1 及時做課后小結 教師在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后應該及時做好課后小結,因為此刻的教學感受是最深刻的,最能體會到這堂課的成功與失敗,有助于后期的教學。

3.2 與其他老師交流探討 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教師應該把自己上課時遇到的困惑提出來,積極與其他教師交流探討。通過探討,可以得到有效的建議,一些沒有解決的問題在別人的啟示下會出現新的方法和思路。

3.3 征求學生意見 教師在上完課后應該積極與學生進行溝通,征求學生的意見是了解教學情況最有效的方法,學生提出的問題是教學效果反思的重要依據。

4 教學反思在高職教育中的應用

根據高職教育的特點,要把教學與就業緊密結合,注重職業素質的培養,要合理分配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課時數,盡量增加實踐教學的比例,教學過程中應突出實踐性,讓學生多參與動手操作。所以,教學反思在高職教育中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學反思應該貫穿于教學的整個過程。

4.1 教學設計的反思 教學設計的反思能使教師教學水平提升一個高度。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和自身的教學經驗,對課程教學進行反思,對教學背景進行分析研究,理清教學思路。完成教學后對教學設計上的亮點和不足之處進行梳理和總結。

4.2 教學經驗的反思 俗話說,經驗加反思等于成長。教師要在自己積累的教學經驗中,提煉出有價值的教學理念,并且不斷在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實踐,經驗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如果只滿足于經驗,不對經驗進行反思,這樣的經驗是沒有任何價值的。

4.3 對失誤和教訓的反思 教學實施過程中難免出現失誤,教師應該及時進行反思,反思出現失誤的原因。如此,就可以發現教師在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作為教師,也要客觀的站在自己教學的對立面,并且積極面對失誤和教訓,反思教學過程,對敗筆之處作深刻的剖析后,再設計出改進方案,避免以后再次出現失誤。

4.4 教學創新的反思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要不斷創新,通過反思創新,可以積累自己的創新經驗,使創新成為一種習慣。這樣下去,教師就會根據不同情況選擇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游刃有余。

孔圣人說過“學而不思則罔”,高職院校的教師也應該是“教而不思則罔”。教學反思,是提高教師自身素質和提高教育教學水平的重要途徑,是教師自我檢驗、自我超越的過程,在高職教育中有著重要意義。高職院校的教師要學會反思、堅持反思,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熊川武.試析反思性教學.教育研究,2000年02期.

篇2

本文通過對高職藥學專業高等數學教學過程中的:教學對象、教材、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方法等方面教學反思,以便提高高等數學這門課程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教學反思 高等數學 高職藥學

教學反思是教師對教學實踐的再認識、再思考,并總結經驗教訓的思想過程,能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高等數學作為高等職業院校的基礎課程和工具課程,是高等職業教育課程體系中重要部分[1-2]。但由于高職生源和數學課程本身的特性,它的改革中始終沒有實現本質的突破。

1.教學反思內容

1.1 教學對象的反思。隨著近幾年高職院校擴招,藥學專業學生有:文、理科學生、普通高中、三校生等,他們的基礎理論知識都有個自不同的特點。面對多層次的學生情況,這給生物化學這門課的教學帶來了棘手的問題。現如今藥學專業是崗位針對性很強的專業,畢業生就業崗位是在藥品生產、調配處方、等業務工作。這就要求在生物化學的教學過程中找到課程在專業設定上的作用及意義。

1.2 教材的反思。目前高職類藥學專業用的高等數學教材是人民衛生出版社,顧作林主編第四版十一五規劃教材,在這本教材中,有很多章節的知識點在藥學專業學生的以后專業課的學習中用的會很少,甚至沒有用,如線性代數部分。其中有的章節知識點編寫的和本科數學專業的課本相差無幾,對于高職類學生來說,數學基礎都不是很好的情況下,看見這樣的課本編排只會望而生畏。可能這是高職類學生存在的普遍問題,故而對教師在上這門課的過程中提出了很多難題,在一些基礎的知識都不知道的情況下,了解生澀難懂的高等數學知識就更成為不可能的事情,故而,高等數學這門課的期末考試中,學生的過關率并不高。

1.3 教學目標的反思。高等職業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雙重屬性。高等數學課程的定位,要注意為專業技能教育服務向綜合素質教育轉變。高職教育不僅要滿足企業和職業需求,數學課的教學讓學生掌握數學的基本知識,為專業課的學習打下必要的數學基礎即為專業服務的同時,培養學生的思維意識和數學素養,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推理能力及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為學生繼續學習及終生學習和可持續發展奠基。

1.4 教學內容的反思。由于學生基礎差別大,同一個教師講課有的學生沒學夠,而有的學生沒消化,這是在高職學生教學過程中常見的問題;另一方面,由于工作量增大教學方法和手段相對滯后教師整天忙于備課上課改作業這種局面不僅影響教學質量 和效果同時影響教師教學改革研究和學術研究統一的教學大綱和統一的教學要求造成高等 數學教學內容一成不變這無疑增加了學生的學習難度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

1.5 教學方式方法的反思。作為高等院校的基礎課程之一,高等數學本身是一門難度比較大的學科,如果不對數學教學方式進行改革創新,那學生學起來較吃力,教師教起來較費力。所以如何使非數學專業的學生能夠學好學懂高等數學是擺在每個數學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難題,在進行傳統教學方法中適當地利用一些非常規方法來組織教學可能會起到一個很好的效果,例如:“問題研究型”教學 、“預習指導型”教學 、“啟發設疑式”教學等。

2.高等數學教學反思的意義

為了培養具有開創性思維,具備發現、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高職生,高等職業院校藥學專業開設了高等數學課程,以使學生用數學方法解決醫藥學專業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使學生具有創造性解決專業問題和實際問題的技巧。教師加大對高等數學教學過程的反思將會提高高等數學在高職藥學專業學生對這門課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篇3

師教學反思的現狀及存在問題,從營造氛圍、培養意識、提升能力以及方法得當這四個方面提出促進策略,最后提出制度、組織兩大保障機制。

關鍵詞:教學反思 高職教師 人文選

修課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1.004

所謂教學反思,就是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總結歸納、解剖分析、修正完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教學決策以及教學效果的過程。教學反思不僅僅是對教學實踐的一種批判性活動,還是一種經由提升教師自我覺察能力來促進教學水平提高的教學手段。教學反思具備以下特征:(1)實踐性。教學反思必須與教學實踐相關聯,不能空想、幻想,要依托一定的教學實踐有意識、有目的、有內容的“想”,做到“胸中有物”。這“物”就是從教學實踐而來。(2)反省性。教學反思是一種自我覺察的過程,是教師站在一個客觀的角度,主動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自我解剖分析,正視自身不足進而修正、改善。(3)過程性。教學反思不是單純的一個自我覺察動作,一個自我反省行為,而是持續這些動作、行為,經過總結歸納、解剖分析、修正完善等階段,實現教學能力的提升。高職人文選修課教師多由專任教師或行政人員兼任,在教學中多存在應付式心態,對人文選修課重視度低,對整個教學過程的把握度也不高,導致教學效果不佳。因此,強調高職人文選修課教師進行教學反思,其作用有二:一是有利于高職人文選修課教師工作責任感的增強。假如教師保持教學反思習慣并予以實施,就會及時挖掘出自身教學存在的問題并加以改正,反映出教師對自己的教學行為負責任的態度。二是有利于高職人文選修課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高教師的思想認識,促進教師修正、完善整個教學行為,歸納總結成功的教學經驗并在下次教學行為中加以保持,最終實現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教學效果的增強。本文將高職人文選修課教師教學反思的現狀、存在問題、促進策略以及保障機制四方面展開論述,以供借鑒。

一、高職人文選修課教師教學反思的現狀分析

目前,高職院校已建立教師反思機制,主要分為教學前和教學后兩個部分,教學前主要是做好教學計劃的制定、教案的撰寫、課件的制作等等,教學后主要是做好教學日志的填寫、教學效果的反饋、教學行為的修正等等。就實踐情況來看,高職院校對“教學前”階段的工作非常重視,實施順利,并且效果顯著,但對“教學后”階段的工作關注度不夠,沒有相應的制度措施加以規范,沒有對教學過程進行深層次的思考,導致教學反思流于表面,大多只是對教學整個過程的簡略記錄,最多加上幾句無關痛癢的教學評論,而有的教師教學反思深刻,卻未在下一次教學實踐中加以應用,導致反思價值不高,反思效果不強。長此以往,教師教學反思積極性受挫,很容易出現被迫反思、討厭反思的情緒。而針對高職人文選修課教師而言,由于人文選修課在高職院校中的邊緣化狀態,根本就沒有要求他們進行有效的教學反思,鑒于教師反思機制中的“教學前”這一部分的工作在高職院校中已成為一種教學常態,高職人文選修課教師會按照教學常態做好這部分的教學工作,但“教學后”這一部分的工作基本上是無人問津的,因此本文將重點探討高職人文選修課教師教學反思的“教學后”階段的實施情況。

二、高職人文選修課教師教學反思的存在問題

高職人文選修課教師教學反思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一是教學反思氛圍的缺乏,一直以來高職院校對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關注不夠,對相關課程的開設也覺得可有可無,更談不上為人文素質選修課教師創建一個和諧、融洽的教學反思環境。二是教師教學反思意識的缺失,鑒于人文選修課教師多為兼職,所開設的人文選修課程一般都會相對固定,數十年不變的教學內容、類似的教學場景很容易讓教師思想僵化,產生思維惰性,認為教學反思可有可無。三是教師教學反思能力薄弱,缺乏直視問題的勇氣,大多采取自我評價的方式來審視自身教學實踐,對學生評價和同行評價不夠重視,未把握反思契機以提升教學水平,對教學中遇到的問題或退縮或躲避或輕描淡寫,未通過深入研究以尋求解決問題的手段和方法,導致教師教學反思能力停步不前。四是教師教學反思方法單一,未發揮集體力量,多為自主決策,制度建設未與其配套,監督體系也尚未健全。

三、促進高職人文選修課教師教學反思的策略

(一)營造氛圍:高度重視,積極引導

要做好人文選修課教師的教學反思工作,首先要強調學校層面上的相關工作部署,特別是整個教學反思氛圍的營造。要知道,人文素質選修課在高職院校本就處于弱勢,而人文選修課教師更是處于學校忽略的邊緣群體,只有學校高度重視,積極引導,才有望構建一個積極向上的文化情境,激發人文選修課教師的教學積極性,主動交流教學過程中的經驗教訓,并采取各種教學反思手段,促進彼此教學水平的提升。人文選修課教師教學反思氛圍的營造,可以具體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一是在教師培養中強調教學反思的重要性,并將其作為教師培養的重要手段列入教師培養規劃中,為人文選修課教師教學反思工作提供制度保障。二是在從學校、系部、教學團隊這三個不同層面上加強教學反思工作的力度,如學校層面上要針對教學反思工作制定詳盡的工作措施,規范教師教學反思行為;系部要根據學科專業的差異性組織具備學科專業特色的教研活動,以保障教學反思的有效性;教學團隊則要依據教師個體特征來開展教學反思活動,甚至是以“一對一”的形式來進行交流溝通,以實現教學反思的針對性。三是多創設利于教師反思的實踐情境,如舉辦公開課,邀請資深專家、教師評價指導,促進教師個體教學反思的思想性和深刻性。

(二)培養意識:認識清晰,習慣養成

人文選修課教師實施教學反思行為的內驅力來源于積極主動的教學反思意識的培養。人文選修課教師只有準確、清晰認識到人文選修課在培養高職學生綜合素質培養過程中的重要性,以及教學反思對提升人文選修課教學質量的作用,才有可能把教學反思付諸實踐,并積極探討其有效路徑。因此,人文選修課教師要在日常教學中培養教學反思習慣,在教學中反思,在反思中升華,要正視自己教學實踐的不足之處并及時改進,同時還要多看書、多學習,提升自身的教學素養,提高自身的教學反思理念。在培養教學反思意識過程中,必須注意以下三點:一是教學反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實施過程中要把握好一個“度”,避免浪費時間、浪費精力但收效甚微的“過猶不及”局面的出現。二是要抓好教學反思的情感訴求,在培養教學反思習慣中要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不要急于求成,避免教師產生厭惡情緒,或對教學反思產生逆反心理。三是對教學反思的認知要跟隨時展不斷更新,不能止步不前,必須與當下的教學改革保持一致性。

(三)提升能力:多方評價,教研結合

人文選修課教師教學反思能力是做好教學反思工作的重要保障,其提升途徑有二:一是通過自我評價、同行評價以及學生評價,來實現對自身教學實踐的全方位認知,明確教學實際成效,并多方聽取反饋建議,有利于教師教學措施的改進。二是實施教研結合,以省級立項、校級立項、自主研究等方式開展與人文選修課教學相關的科學研究,通過科學研究來促進教學反思的深入。在教學反思能力提升過程中,關鍵要確立人文選修課教師的主體地位,無論是多方評價還是教研結合,必須考慮到教師個體的實際情況,比如在聽取多方評價過程中會獲取各種反饋建議,這些反饋建議并非都對教師個體的教學反思行為有益,所以要“去其糟粕,取其精華”,不能全盤無條件接納;而在實施科研研究過程中,研究目標的制定一定要考慮到教師個體的學術水平和研究能力,不要過難過偏,也不要過于簡單容易,盡量保持在“跳一跳就能夠摘到桃子”的距離,以利于保持教師教研的自信心和積極性。

(四)方法得當:途徑多樣,形式靈活

人文選修課教師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多種形式實施教學反思行為:一是從自身教學實踐中反思。影響教師教學的因素眾多,涉及面廣,教師可以在每次課后反思教學得失,就能夠及時找出自身教學不足并加以克服,避免同類失誤的再次出現,同時還可以積累教學成功經驗并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繼續保持,實現教學效果的提升,可采取撰寫反思日志、 反思隨筆、 教育敘事、教學論文等形式進行。二是從學生教學反饋中反思。教師可以在平時與學生進行交流互動,聽取學生對自身教學實踐的反饋建議,并且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心理變化,積極反思,及時改進,以實現“因材施教”的教學目的,可采取網上評教、學生座談、調查問卷等形式進行。三是從與同行學習交流中反思。教師可以通過聽取同行對自身教學實踐的評價和建議,或者吸取同行優秀的教學經驗,來提升自身的教學反思能力,可采取聽課評課、教學研討等形式進行。

四、促進高職人文選修課教師教學反思的保障機制

(一)制度保障

教學反思制度的制定要做到科學嚴謹,要求措施明確,具備操作性,評價指標精確,具備代表性。學校在出臺教師反思相關制度時要明確專業課、公共課、必修課、選修課等不同課程的教學反思目標、形式等,以實現有制度可依;系部要制定相關細則予以配合,并著重抓好管理監督等工作;教學團隊則要針對人文選修課教師的實際情況來開展教學反思工作,在執行學校、系部規章制度的同時在形式上要有所創新,強調其針對性。

(二)組織保障

要全面落實高職人文選修課教師的教學反思工作,就必須有相應的組織機構予以配合。教學反思不僅僅是教師個人的事情,還要充分發揮宣傳部門、教務部門、科研部門、系部以及教學團隊的作用。比如教學反思氛圍的營造,就必須全校動員,通力合作,在整個校園內形成巨大的影響力;教師教學反思意識的培養,需要系部、教學團隊的積極引導,等等。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職人文選修課教師的教學反思工作才剛剛起步,無論是氛圍的營造還是意識的培養,均存在著很多不足之處,而教學反思內涵也尚未健全,反思方法也未得到有效應用,還需要我們去多多努力。我們應爭取少走彎路或不走彎路,促使教師在教學反思中實現教學能力的完美升華。

參考文獻:

[1]王寰宇.影響教師教學反思能力的因素研究[J].教育探索,2013(4):98-99.

[2]閆學軍,王雷震,汪晉寬.高校教師教學反思的障礙及對策研究[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4(2):73-76.

[3]趙玉珍,花月.基于高校教師繼續教育的教學反思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4(5):82-84.

[4]陳偉偉.反思性教學:教師繼續教育的新途徑[J].繼續教育研究,2005(3):13-16.

[5]蘇菲,竇文良.教學反思:問題和對策[J].河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7(2):43-45.

基金項目:廣西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教改項目2011JG09成果。

作者簡介:

陸菊(1979- ),女,壯族,廣西象州人,現任職于廣西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管理、人文教育研究。

篇4

關鍵詞: 反思性教學 高職英語教學 應用 方法

一、反思性教學的內涵

“反思性教學”也稱“反思性實踐”,這一概念來自于美國教育學家Dewey,他在1933年出版的專著How We Think一書中提到“反思是對任何信念或假設性的知識,按照其所依據的基礎和進一步導出的結論,進行主動的、持續的和周密的思考”。[1]1983年,美國思想家Schon在其著作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中提出:“反思性實踐是思想和行動之間的對話”,提出了實踐中的反思和對實踐的反思。[2]Zeichner教授在其專著Reflective Teaching(1996)一書中說:“反思性教學是對個人信念、經驗、態度、知識和價值,以及環境的再認、檢驗和沉思。”[3]

我國學者熊川武教授將反思性教學定義為:教學主體借助行動研究,不斷探究與解決自身和教學目的及教學工具等方面的問題,將“學會教學(learning to teach)”與“學會學習(learning to learn)”統一起來,努力增強教學實踐合理性,使自己成為學者型教師的過程。[4]這個定義揭示了反思性教學的主要特征。

1.立足教學實際,探索和解決教學問題。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照搬課本,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重復同樣的工作,而應該在熟知課程標準、教學目的的基礎上,發現教學實踐中的問題并解決問題。以檢討的、開放的態度來真誠面對自己實踐中的問題和教學效果,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過程會優化教學過程,使教學更高效。

2.以追求教學實踐合理性為目的。

反思性教學的使命是對教學實踐合理性的無止境的追求,反思型教師不能僅滿足于完成教學任務,而應不斷追求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越能反思的教師,越是好教師,越能將教學實踐質量提升到新高度。[4]

3.結合“學會教學”和“學會學習”,促師生共同發展。

反思性教學不僅要求教師學會教學,而且要求教會學生學習,因此,反思性教學不僅關心學生的發展,而且關心教師的全面發展。當教師全面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時,會促使自己的發展,只有會反思教學的教師才能培養出會學習的學生。

4.反思性教學是教師主動的學習歷程。

反思性教學在本質上是教師主動的思維過程,教師改善行動的強烈愿望,作為終身學習者的內在動機是促進教師反思的主要力量。

二、反思性教學對高職英語教學的意義

1.反思性教學有利于高職英語教學改革。

作為我國高等教育體系中的一種重要教育形式,高職教育進入了迅速發展的時期。2000年,教育部高教司頒布了《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提出“高職高專教育培養的是技術、生產、管理、服務等領域的高等應用性專門人才。英語課程不僅應打好語言基礎,更要注重培養實際使用語言的技能,特別是使用英語處理日常和涉外業務活動的能力”。[5]部分教師開始了對英語課程改革的嘗試,課程改革能否培養出企業需要的技能型人才?教師只有不斷開展反思性教學,反思教學效果,調整課程設置,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推動高職高專英語教學改革,才能培養出符合市場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因此,反思性教學有利于推動英語教學改革。

2.教學反思有利于高職英語教師的發展。

教學反思是教師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及提升自身素質的重要途徑。對于教師而言,他們處于紛繁復雜的各種日常教學活動中,教學反思能使教師意識到自己究竟進行了哪些實踐活動,這些實踐活動的后果是什么,以及引導這些活動的信念是什么。也就是說,通過教學反思,教師專業發展過程中的各個要素能從教師忙忙碌碌的工作中分離出來,進入教師的思維世界,作為分析的對象。通過教學反思來尋找各個要素之間的關系,在解釋與分析這些要素及其關系的過程中來“認識”自己的實踐,識別改善實踐的其他途徑。

總之,教學反思是一種有益的思維活動,是一種再學習活動。教學反思可能在不同時間進行,如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調整教學難度、改變教學方法等,稱之為教學中的反思,教學中的反思需要教師對實踐情境不斷詮釋,在此基礎上進行決策。反思也可能在教學后進行,如教學后反思教學效果,根據過去的經驗計劃未來的教學活動等。因此,反思也是“行動——觀察——分析評價——計劃——行動”的過程。一名優秀教師的成長過程中必定有不斷的教學反思這一重要環節。教學反思可以進一步激發教師終身學習的自覺性,不斷地反思,不斷地發現困惑,“教然后知困”,從而促使自己堅持學習,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

三、反思性教學法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英語課堂教學不僅僅是教學生認生詞、讀句子、學課文、講語法等基本語言知識的傳授,還是提高學生英語語言應用能力,教師應該把反思性教學法應用到教學中,通過有效的方法反思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從而達到英語教學的目的。

1.反思性教學的內容。

(1)反思教學目標。

教師在課前應該對教學活動要達到的目標進行思考,只有目標明確,才能提高教學效率。高職學生的英語基礎普遍較差,口語表達能力尤其弱,而高職高專英語的培養目標就是注重培養實際使用語言的技能,特別是使用英語處理日常和涉外業務活動的能力,因此,高職英語教師應更新教育理念,調整教學大綱,根據實際工作崗位對英語能力的要求來設定教學目標。

(2)反思教學內容。

高職英語教師不僅要教授學生基本英語知識,還要根據學生所學專業及將踏上的工作崗位開展相應的英語教學活動,以能力培養為目標,以學生為中心,以項目為導向設計教學內容,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合作愿望和學習熱情。

(3)反思教學方法。

俗話說:“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高職學生有的學習習慣不好,沒有學習英語的興趣;有的想學好英語,可是基礎太差,缺乏學習動力。教師應該根據不同的學生采用人性化的管理、教學方法,鼓勵學生學習,培養他們的興趣,幫助他們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比如通過英文電影、歌曲、網站等途徑提高學習興趣;向學生傳授一些閱讀技巧,幫助他們樹立學習的信心等。

2.反思性教學的方法。

(1)教學日志。

教師在每天的教學完成后,可以堅持記下自己的教學體會,分析課堂教學內容、教學進度、教學理論、教學效果、學生問題等,總結課堂教學的成功和不足之處,并對其進行歸納、評價和再理解。撰寫教學日志是促進反思性教學的有效手段,通過撰寫教學日志,可促進教師教育理念的更新,可為進一步探討、改進教學工作積累素材。

(2)課堂觀察。

教師之間可通過互相協作、聽課來互相學習、完善教學方法及課堂管理。英語教師也可以通過聽專業教師的課來提高職業技能、完善行業英語能力,這樣使自己的教學適應不同專業學生的需要,增強教學效果。反思活動不僅僅是個體行為,特別是處在急劇頻繁變革中的教師,不可能關起門來教學,它需要群體的支持,需要教師們的對話交流,反思型教師不僅應該觀摩其他教師的教學,還應該積極邀請其他教師來聽自己的課,通過他人的評估及課后的交流,反思教學細節,改進教學方法。

(3)學生反饋。

學生反饋策略指教師從學生那里獲得反饋信息,并從中反思自己的教學。教師可以通過訪談的方式獲得學生的反饋,也可以通過調查問卷等方式掌握學生的學習心態、動機、愛好、觀點等,從而有助于教師調整教學策略。

(4)課堂錄像。

教師還可以借助現代教育技術,比如借助教學錄像來進行教學反思。教師可以為自己制作教學錄像,通過瀏覽自己的或其他教師的教學錄像帶,在播放過程中找出自己認為特別的畫面,暫停靜止畫面,思考當時授課的目的,反思授課方式是否恰當,以及今后如何改進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教師還可以在觀看全部的教學流程的過程中,分析課堂結構,反思如果重新設計這一課的教學如何優化課程設計等問題,最好有幾位教師共同探討、交流,共同分析思考教學現象和問題。通過對比反思,教師可以更準確、更全面地掌握教學方法、教學技巧,從而提高英語教學水平。

(5)行動研究。

行動研究是指教師對自己在課堂上遇到的問題進行調查和研究。行動研究是一種螺旋式循環的研究過程,其目的是改善實踐,它是一種行動與研究相結合的方法,要求邊實踐邊研究,從實踐中提煉觀點,然后用這些觀點來指導實踐。

四、結語

反思性教學是教師回顧過去、檢視現在、規劃未來的活動過程,是有力促進高職英語課程改革的有效途徑。同時,反思性教學也是教師培育職業感情、構建專業思想、改善教學技能的過程,只有經過反思的教學,才有意義,教師才能在教學中找到自我。

參考文獻:

[1]Dewey,J.How we think:a restatement of the relation of reflective thinking to the educative process [M]. Boston:Health,1933.

[2]Schon,D.A.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how professionals think in action[M].New York:Basic Books,1983.

[3]Zeichener,K.M.,& Liston,D.P.Reflective teaching: an introduction.New Jersey:Lawrener Erlbaum Associates,Publications.

篇5

關鍵詞:高職;微生物學檢驗;操作技能;考核;反思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03-0257-02

《微生物學檢驗》是高職醫學檢驗技術的專業核心課程,該課程的核心部分是實驗操作技能,為此我院設置此課程的實驗課時占總課時約64%,教學中對學生進行面對面的操作技能考核。“平板分區劃線接種”是操作技能考核的重中之重。為了解學生在微生物學檢驗操作技能考核“平板分區劃線接種”中存在的問題,本文對我院高職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學生的微生物學檢驗操作技能考核“平板分區劃線接種”進行教學反思,旨在改進《微生物學檢驗》的教學,以期提高學生的微生物學檢驗的操作技能,達到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高職教育要求。

一、對象和方法

1.對象:廣西衛生職業技術學院2013級和2014級高職醫學檢驗技術專業4個班共227名學生,其中男生48人,女生179人。

2.方法:根據《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第3版和第4版的操作標準制定《微生物學檢驗》操作技能考核評分標準[1,2],“平板分區劃線接種”考核評分標準分為實驗用品準備(5分)、實驗操作(75分)、實驗結果(10分)和綜合評價(10分)等4方面,總分100分。其中實驗操作分為實驗準備(6分)、取菌(25分)、接種(25分)、滅菌接種環(4分)、培養(10分)、整理(5分)。在實驗操作結束后教師按照評分標準對每個學生進行面對面的操作考核。

3.數據分析方法數據統計用Excel軟件,采用百分率進行統計描述。

二、結果

我們發現學生在操作考核過程中失分人數百分比超過50%的依次是:平板打開的無菌操作(81.1%),操作后洗手(77.1%),接種環挑取菌量適當(74.4%),接種環的整理(73.6%),操作認真、準確、規范(71.8%),線條整齊、分區劃線區域明顯(63%),接種時線條均勻整齊(60.8%),檢查培養箱溫度是否合適(60.8%),接種環滅菌后、取菌前保證無菌(55.1%),取菌后膠塞塞回試管前試管口的燒灼滅菌(50.7%)。

三、討論

1.存在問題。(1)無菌意識不強。這是學生失分的最主要原因,表現為:平皿開口過大,開口朝上,甚至把平皿蓋放在桌面,操作遠離酒精燈;操作結束后未洗手,缺乏自我防護意識;膠塞的拿法不對,甚至把膠塞放在桌面;接種環滅菌后未保持在無菌范圍;試管口未燒灼滅菌等。(2)操作規范性欠缺,不注意操作細節。表現為:操作前未整理接種環,操作后未收拾整理工作臺、物品未放回指定位置,平板放進培養箱時未檢查培養箱溫度是否合適等。(3)心理素質較差。表現為:部分學生進入考場比較緊張,講話語無倫次,操作條理性欠缺,操作考核時手發抖以致取菌液取不到一環,劃線線條不整齊,分區不明顯甚至沒有分區,劃破培養基,甚至摔破平板或試管等。(4)應變能力欠缺。表現為少數學生在發生意外(如摔破平板或試管等)時不懂該如何處理等。

2.改進措施。基于學生在操作考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我們對《微生物學檢驗》教學進行了深入的反思,制定出相應的改進措施。(1)加強無菌操作意識。良好的無菌觀念和無菌操作技術是合格醫務工作者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3]。在理論課堂教學中講透、講細“消毒滅菌”一節。充分利用已進入課堂的現代信息技術[4],播放微生物檢驗操作過程中的無菌操作錄像、微課等影像資料。增加違反無菌操作給檢驗結果和臨床帶來不良影響的資料等。細節決定成敗,無菌操作也一樣,每個細節操作不當就很容易污染物品[5],因此,在實驗課堂上教師示教要強調無菌操作要點和易錯的細節,在學生操作過程中要加強巡視并及時糾正無菌操作錯誤之處,使學生養成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的習慣。(2)加強操作的規范性和完整性。加強教師示教的規范性,在示教時教師向學生一步步展示,教師在學生練習時嚴格把關,規范學生操作動作技巧,使學生從一開始就按照規范、有序的操作進行。同時制作微課等操作視頻并在課堂或實驗課上播放。(3)加強心理素質的培養。檢驗學生工作后進行采血等操作時需要面對不同的患者,如果心理素質差會影響工作質量甚至導致醫患關系緊張,因此要加強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在課堂上增加互動環節,對于心理素質差的學生多給予提問和操作機會;多開放實驗室,讓學生有機會多練習和相互之間學習,樹立自信心從而增強學生應考的心理素質。(4)培養學生的應變能力。應變能力是素質高低的重要表現之一,是勝任工作、出色完成工作的重要條件。高職院校檢驗專業的學生畢業后主要從事檢驗技術工作時會遇到各種同事關系和醫患關系,因此要想生存、發展,必須具備較強的應變能力,做到能及時發現變化、適應變化,而且還要尋求變化、應對變化[6]。另外,在微生物檢驗工作會遇到各種突發的生物安全事件,這些都要求學生要有較強的應變能力。在學生進行實驗操作時,總會有學生不小心打碎物品,這時教師要善于利用這些偶發事件進行教學。遇到這類事件,教師要立即組織全班學生學習如何快速處理事故。

通過對《微生物學檢驗》操作技能考核“平板分區劃線接種”的反思,我們不斷地有針對性地對教學進行改革,提高了教學質量,加強了學生的核心操作技能,為學生實習和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醫政司.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M].第3版.東南大學出版社,2006.

[2]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醫政醫管局.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M].第4版.人民衛生出版社,2014.

[3]蘇琳,張杰.五步課堂三步課后教學在無菌技術操作中的應用[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基礎醫學教育版,2010,12(6):635-638.

[4]湯小軍,梁杏梅,陳芳梅,等.高職護理專業“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教學中翻轉課堂的實施探討[J].廣西教育:高等教育,2016,3(11):191-192.

[5]劉偉玲.在無菌技術操作考核中中職護生常見問題的教學反思[J].衛生職業教育,2011,29(23):90-91.

[6]徐曉琴,江玲.淺談高職院校學生的應變能力及培養策略[J].九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3):57-58.

Higher Vocational"Microbiology Test" Operation Skills Examination of Teaching Reflection

TANG Xiao-jun1,HUANG Jian-chun2,XIONG Hao1,NONG Sheng-zhou3,CHEN Fang-mei1,ZHU Hua1

(1.Department of Laboratory Medicine,Guangxi Medical College,Nanning,Guangxi 530021,China;

2.Pharmaceutical College,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Nanning,Guangxi 530021,China;

3.The People's Hospital of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Nanning,Nanning,Guangxi 530021,China)

篇6

《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要求我們的教育必須關注學生的發展,關注學生的生存能力的提升,如此在普通高中開設利于學生技能提升的專業課,成為當前普職融通的一項新舉措。寧波市鄞州區教育局于2012年9月啟動了職高專業教師走進普通高中的教學實踐活動,各職高紛紛列出可供普高學生選擇的專業“菜單”,經過一年多的實踐,此項工作取得了預定的成效,也帶給我們不少的思考與經驗。

1 職高專業教師進普高教學活動的意義

職高專業課程進普高的教學活動,打破了原有教學、格局互相獨立的現狀,在互通有無、師生成長等諸方面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1.1 拓展了普高學生的技能知識

普高課程關注學生基本的科學文化素質,追求知識與技能的基礎性、全面性、系統性、完整性,發展奠定知識技能與情感態度基礎。但由于這些課程的數量與內容相對固定,它在知識的深度與廣度上受到一定的限制,專業選修課則為學生提供了知識與技能的多樣性,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修不同的課程,幫助學生拓展知識的領域,為學生以后的學習提供了參考,也為以后的發展提供了助力。如在普高開設《財務常識》就給學生提供了理財、貨幣使用、資金往來等常識,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金錢觀和理財觀念。從而擴展了普通中學課程的種類與范圍,使學校課程生機勃勃,充滿活力,強化了學校課程與知識世界的動態聯系。

1.2 實現了教學資源的二次開發

實施此項活動,即通過一定的方式、政策和機制,整合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學校的資源,以實現普職學校的攜手合作、資源共享和人才共育。可以有效解決普高師資力量不夠,教育經費相對緊張、教育資源相對短缺等問題,是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需要,是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必然要求。

通過普職學校攜手合作,資源共享,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轉變人才培養模式,促進學生主動適應社會,培養更多創新型、實用型、復合型人才,著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有益嘗試。目前不少中職學校都進行了實訓基地的建設,專業教師進普高教學,一定程度促使了教學資源再開發,再利用。

1.3 促進了專業教師的業務成長

職高專業教師進普高教學,一定程度上來講對這些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挑戰,同時也為教師的專業發展、工作品質和教學質量的提升提供更多的機遇。針對不同的教學主體,不同的教學課時,不同的學科性持,要求教師更新課程意識、教學觀念,優化教學手段,掌教師必須掌握課程開發、整合所必備的知識、技術和能力,教師要不斷地反思自己的教育實踐,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專業自主性和創造潛能,發揮自己的優勢和特長,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獲得專業的自主成長和持續發展。

2 職高專業教師進普高教學活動的實踐

目前我區采用的選修科目由職高提供菜單,普高根據學生的需求,選擇邀請相應科目的專業進來開展教學,由于這項活動在教學資源、教學課時、學生的知識基礎與職高學生有較大的區別,所以教師必須先選擇、提煉專業知識,再開展教學。以中職的《財務常識》課程為例,一般在開展教學前要經歷課程確定、內容提煉、教學實踐和效果評估等步驟。

2.1 課程確定

考慮到寧波處于全國經濟發展的前列,商業發展迅速,個體經商數量較多,人們需要掌握與了解的財務知識越來越多。財務知識不僅可以讓你生活、工作得更容易,而且還可以幫助你開闊自己的視野,提升生活質量,提高工作效率,活得多姿多彩。如此學校把《財務常識》作為一門主推課程,介紹給普高學生。所謂的財務常識就是有關于人們日常生活中的,財產方面事務的知識。它貫穿我們每天工作、生活的全過程,當今社會財務常識與人們的生活已經越來越密切。

2.2 內容確定

《財務常識》涉及的內容廣,我們不可能照搬職高的專業教材,在確定教學內容時,我們考慮了,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要讓學生能夠了解理財工具,合理安排開支,正確看待投資,處理好理財與學習生活的關系。同時培養學生節制、自信、感恩的品格,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所以其內容的選取遵循了以下三大原則:

(1)實用性――內容要有價值

高中生的財務常識教材開發就要以實用為基礎,通俗地講此教材內容要與他們的工作、生活息息相關的。教材內容絕大部分他們會在生活、工作中接觸或已經接觸。

(2)夠用性――內容滿足需要

我們通過調查、統計出絕大數人群生活、工作中接觸比例高的知識作為我們教材的選編內容,把這些知識集在一冊,就成了非財會人員財務常識的一本通,基本滿足需要。

(3)適宜性――知識要學得會

課程內容進行“過濾”、“還原”,既使得教材的圖文并茂,引人入勝,也使得學生通過自學的方式完成教材的學習,深入淺出地把知識進行分解和剖析。使學生在一定的學習主動性的情況下,學生的學習目標能夠達成。

2.3 課程實施

由于本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和技能性較強的課程,實施方式宜采用體驗式教學。確定以興趣(即提倡“玩中學”、“玩中教”)、實踐(場景模擬、實境體驗、實戰演習)、自主(學生自主合作完成任務)、競爭(提高學生心理素質)四大教學方式來提高學習效果。因此必須運用多種教學媒體、采用多種教學形式組織教學。

本課的教學媒體有文字教材、錄像教材、教學實踐。

(1)文字教材

文字教材是學習本課程的基本依據,文字主教材采用合一型,即除了全面、系統地介紹本課程的內容以外,還在各章的相應部分進行教學提示和重難點問題解析,并提出思考題。

(2)多媒體教材

多媒體教材主要是對文字教材中的重點、難點和疑點問題進行講解,以及對學習思路和方法進行提示與指導。特別是發揮視頻的特長,對某些比較抽象的問題運用動畫等手段進行演示,案例分析,名人談經濟等內容以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

(3)教學實踐

教學實踐的安排主要分兩步,首先是教學場所內安排實踐活動,根據教學現狀我們在教學中選擇了易于攜帶,其專業性不是很強的實訓設備,如點鈔實訓,真假幣識別、小鍵輸入等,我們在課堂內組織,讓學生直接的理實結合;另一類的實訓項目我們要求假日期間,學生根據教師提供的素材,獨立或合作完成,如網上銀行使用、資金存取業務、理財產品的對比等,學生開展業務后,向教師提供交易憑據、圖像材料或調查報告。

2.4 課程評價

由于本課具有較強的操作性,因此學生必須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練習、模擬實驗、實踐應用三個環節。本課的成績考核分為平時作業、實驗(實踐)考核考核以及期末考試三部分,其中平時考核成績占課程總成績的20%,實驗(實踐)考核考核50%、期末考試成績占課程總成績的30%。

3 職高專業教師進普高教學活動的反思

3.1 在教學場所的選擇上要更具科學性

為方便教學組織,目前在普高開設的專業課教學大多由職高教師走進普高這一簡單模式。如此操作雖然有其優越性,即人員流動小,但不能很好的發揮職高的專業特色和資源利用最大化,有些專業課程是必須要多進行實踐操作,且實踐項目對設備依附性大,面對此類教學內容,在普高就很難讓學生學到相應的技能和知識。所以在普高開展專業教學活動,首先考慮對口學校交通便利,距離近。其次在教學場地的安排上,可根據項目要求不同,把學生安排在職高、普高、公司企業等不同的學習環境。這樣不僅讓學生享受職高實訓基地建設和校企合作的成果,更讓學生在不同的環境中學習,倍感新鮮,提高學習興趣。

3.2 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要更具針對性

目前由職高提供專業課學習菜單,讓普高學生進行選擇,給予了普高師生一定的自主性,但其也局限性。為更好地讓學生學習真正感興趣的專業技能,建議今后在課程的選擇上,由職高雙方共同商討選擇,先由普高提供自己的需求,然后雙方根據現有資源進行協商,開展訂單式的培訓。為適應形勢發展需要,職高也可拓展、開發新的培訓項目,實現專業、個體的持續發展。

3.3 在高考升學機會選擇上開辟新的途徑

如今很多學生和家長都將升入普高作為自己的惟一愿望,結果一些學生由于自身能力素質較低、學習跟不上等原因而未能成功升學,但這些學生和職高學生相比,其文化課還是占有一定的優勢,所以在普高開設專業課程的同時,也可讓普高學生更多的了解高職考情況,職高可以提供相應教學資源,在普高學生完成二年教學后,收納他們參加高職考學生。為提高升學率,引導轉學學生參加專業要求相對不高的學科學習。

篇7

 

新課改對政治教師的教學實踐活動有了新的要求,其中教學過程反思就是一個重要環節。這是提高政治教師教學水平、提升專業技能的關鍵,也是提高學生學習成績,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一環。教師通過反思進行積極有效的教學探究,糾正自己的教學行為,使教學實踐日趨合理,符合課程改革的目標要求,從而提高高三復習的質量。

 

一、當前政治課堂教學反思的現狀

 

對教師而言,教學反思并不陌生。眾多中外學者對教學反思進行了大量的探討,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Posner,1989)提出了教師成長公式:經驗+反思=成長。他指出,“一個教師如果僅僅滿足于獲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的思考,他可能永遠只停留在一個新手型教師的水準上。”我國著名心理學家林崇德也曾提出:優秀教師=教學過程+反思。由此可見,教學反思對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值得稱道的是,國內學者在十余年的研究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不僅理論探討不斷更新,實踐操作也與時俱進。但是,我們也不能忽視一個現實的問題。在實際的教學中,因為時間緊,高三年級教師大多為了反思而反思,存在形式化、模式化或思而不改的現象。

 

二、高三政治教學反思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通過對本市部分中學政治教師的問卷調查發現,教師在教學反思的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形式化現象比較嚴重

 

為了應付學校檢查而反思,大多只是在課后隨便總結幾句話而已,沒有真正對自己的整個教學過程進行全面的反思。

 

2.對高三教學反思的認識存在偏差

 

很多教師認為,高三時間緊,任務重,沒時間也沒必要進行反思,把學校對教師的教學反思要求看成是學校的硬性任務,導致對反思缺乏激情,或反思時僅僅停留在表面上,缺少在內容的深度和廣度上的反思。大多數教師僅僅反思教學的成功之處和不足的地方,而沒有深入尋找獲得成功的因素和導致不足的原因。

 

3.在反思的過程中,個體反思現象比較普遍,缺少集體的反思

 

高三復習文綜學科之間的聯系和滲透是非常緊密的。在平時的教學中,政治、歷史、地理三個學科之間如果缺少互動交流,沒有集體反思,學科之間的反思就無異于打游擊戰,各自為政,其教學效果肯定大打折扣。

 

4.未形成反思的環境,反思的氛圍不濃

 

學校在教師教學反思方面沒有形成一個有效的考核機制,沒有為教師的教學反思提供充足的設備。學校對教師的評價大多是根據教師的教學成績,忽視了教師教學的過程和質量,這就使多數教師為了出成績而忽略了對不足的反思,或者反思流于模式化、形式化,想思不思的現象時有出現。

 

5.缺少能讓教師通過教學反思走向“更高教學水平”的渠道

 

教研組、年級備課組之間,教師的反思缺少交流,各自為政,無法形成有效的合力。教師的反思與學生的學情反饋無法有效統一,使得實際的教學成效降低。而導致出現這種現象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政治教師在教學反思過程中沒有一個有效的反思渠道。

 

三、解決政治教學反思出現問題的對策

 

針對當前高三政治教學反思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本人認為可以從對應的五個方面去探討解決的對策。

 

1.形成常規化、制度化的教學反思

 

缺乏制度管理,使教學反思無法常規化,容易使教學反思流于形式。制度化的教學反思應該是學校、年級、教研組、備課組、個人等多方面系統化的過程。從學校的層面來說,應該統籌好各個方面的工作,使各方面工作協調有序地進行。更關鍵的是要把教學反思納入教師年終考核評價中,要在教師的考核評價中體現教學反思的價值和意義。年級主要起到監督和記錄的作用。而具體的組織工作由教研組負責。備課組則要落實具體的教學反思,組織好組員對教學內容、學生課堂學習的反應進行有效的反思。同時,備課組還必須加強同歷史、地理等學科的交流,通過學科交流反思來提高高三政治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高三政治學科而言,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提高教學效果,這就需要對課前、課中、課后進行系統的反思,總結經驗,找出不足。要對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進行有效的反思,找到二者的最佳結合點,這樣才能提高高三政治課堂教學的效果。

 

2.加強集體反思和學科之間的反思

 

在反思的過程中,個體反思的現象比較普遍,但是缺少集體反思。高三年級的復習,文綜學科之間的聯系非常緊密。文綜成績的好壞對學生高考成績的影響是很大的。所以提高文綜成績就成為文科教師的重要使命。而要提高學生的文綜成績,重要的是做好文綜教學的反思。只有改變目前文綜各學科單打獨斗、各自為政的現象,加強備課組成員之間,政、史、地學科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才能有效提高文綜教學的效果。

 

3.構建教學反思的環境和氛圍

 

要形成教學反思的環境和氛圍就要使教學反思常態化、制度化。學校可以制定一個具體的教學反思時間表,使個體反思和集體反思更好地結合,真正達到反思的目的。年級組應組織好本年級各個學科的教學反思,根據時間表使年級的教學反思常態化,逐漸形成教學反思的環境和氛圍。

 

4.挖掘能讓教師通過教學反思走向“更高教學水平”的渠道

 

高三年級的教學對于提高年輕教師的業務水平有很大的幫助。需要學校、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學校要提供一個良好的反思平臺,高三年級政治教師應利用好學校提供的反思平臺,備課組成員應定期進行集體備課和課后反思,在集體備課后的反思中應與歷史、地理等學科進行有效的交流,解決共同存在的問題。同時,在進行課后反思時,應該邀請部分學生監督反思的過程,這樣才能從學生的角度更好地看到問題所在。

 

總之,加強高中政治教學反思,特別是高三政治教學反思,對于提高政治課堂的時效性和提高學生的政治成績有著重要的作用。改變教師對教學反思的錯誤認識。要讓教學反思成為常態,讓教學反思真正發揮其魅力與價值。

篇8

關鍵詞:高職英語;教學;反思;方法

高職英語教學質量的有效與否,關鍵在于教師自身的教學業務水平,而教師自身教學業務水平提升的方法多種多樣,其中不斷加強教學反思、做開放型教師是有效途徑之一。教師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對自己教學內容或是所面臨的各種突發問題進行有系統的反思,是促進教師自身成長的重要因素。而時刻對教學進行系統反思,就無疑成為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環節。教師只有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活動,認真總結經驗和教訓,不斷提高理論素質,自覺總結反思實踐經驗,謹慎改進教學,超越自我,才能在自我發展中促使學生全面、和諧、健康地成長,才能達到教育的最終目的。為提高高職英語課堂的有效性,現就教學反思的內涵、意義、內容和方法進行如下思考。

一、教學反思的內涵及意義

反思,是思想界、知識界關于元科學研究的一種理念與方法,亦稱“元理論”。它以科學為研究對象,研究科學的性質、特征、形成和發展規律的學科。“元科學”概念,最先由邏輯實證主義學派提出。認為科學哲學不把自身當做關于客觀世界的知識體系,而把它作為研究科學的本質及科學研究方法的“元科學”,指出科學概念與元科學概念有嚴格的區別,后來移植于教育教學,于是教學反思就產生了。教師把自己的教學活動作為思考目標,對自己所做出的行為、決策以及由此所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統稱為教學反思。一方面是對教學活動中的某些現象或事件進行思考,使這一現象在教學整體中得到重新認識與解釋,賦予新的教學意蘊;另一方面是把教學活動中的某些現象或事件與教師這一意識主體創建關系,使得教師根據實際教學活動中的某些現象或事件對自己的思想境地、心靈過程、情緒世界、理論體系、操作方法等進行透視和檢查,進一步形成相關的綜合性事實與價值的認識、檢討和決斷。

教育家葉瀾說過:“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難以成為名師,但如果寫三年反思則有可能成為名師。”這意味著教學反思有助于完善和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美國學者波斯納提出:教師的成長=經驗+反思。狹隘的經驗是沒有經過反思的經驗,主要表現在意識性不夠,系統性不強,它可能只形成膚淺的領會,并容易使教師的心態關閉,不但無助于教師進步,相反可能遏制教師的專業發展。只要經過深刻地反思,把原始的經驗置于被關注、被改進、被強化、被否認的思維加工中,去粗存精,去偽存真,這樣才能形成新課程理念所要求的先進的教學觀念,才能不斷地超越自我,走出封閉,才能使自己的教學更有效,從而有效地發揮反思的作用,使教師的專業技能不斷提高。

二、教學反思的內容

教學反思需要教師做到全身心地投入教學活動,搜集反饋消息,迅速靈活地做出調理和反應。教師可運用錄音和錄像設備,與觀察手段一起為教學反思提供消息。教學反思圍繞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策略進行。

(1)教學目標方面。教學目標是能夠影響課堂教學效果的關鍵因素。教師要依照每節課的教學內容及學生學習知識的情況,了解學生通過每節課的學習,是否預期達到教學目標。因此,反思教學目標,要做到:①反思教學目標是否以總體課程目標為指引,以順應社會前進和學生成長的需要為目的,全面綜合設計教學目標;②反思教學目標是否將教學目標轉化為學生的學習需要,讓學生主動參與,發揮其主觀能動性;③反思教學目標是否在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以學生為本,因人施教,適時調整教學目標;④反思教學目標是否符合新教材的特性;⑤反思教學目標是否符合學生的真實狀況。

(2)教學內容方面。通過相應教學內容的學習,就能實現相應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往往是教學反思的重要因素。反思教學內容,要注意做到:①反思教學內容是否與教學目的相吻合;②反思教學內容的科學性、思維性和風趣性,以及是否與學生的年齡特點相吻合;③反思能否按照學生的自身差別設計教學內容,促進學生的個性成長;④反思能否根據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進度以及突發事情,及時調節教學內容。

(3)教學決策方面。反思教學決策的選用經過,也是反思理論如何聯系實際的經過。例如在英語教學中,就可以反思是否采用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教學決策,積累知識、培養語感的教學決策,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決策以及提高學生課外閱讀質量的決策等。對教學決策的反思,要注意:①反思能否以系統的觀點為指引,選擇合適的教學決策;②反思能否根據教學決策的外部形態和學生認識活動的特點,優化教學決策;③反思教與學的方法能否保持一致,是否增進學生的自主成長。

(4)反思媒體的配置與使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學媒體的功能與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對教學媒體配置與使用的反思,要注意兩點:①反思教學媒體是否合理選擇與配置,②反思教學媒體是否合理使用。

(5)反思教學評價。教學評價在教學改革中是一大難點,如何搞好教學評價、建構一個科學的評價系統,這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亟待解決的難點。反思教學評價應該做到:①反思包括教與學在內的評價辦法是否適應現代教育思想,是否適應現代教學觀、人才觀;②反思自己的教學評價辦法是否具備差異性、多樣性、開放性、發展性和創新性等特征,注重學問與本領、歷程與措施、情感立場與價值觀的多種評價。

三、教學反思的方法

篇9

關鍵詞: 高職高專 韓語翻譯教學 現狀 思考

隨著中國與韓國的交流日益頻繁,韓國語的使用范圍不斷擴大,使用價值日益提高,政治、經濟、文化等諸多領域都廣泛地需求韓國語專業翻譯人才。培養具備較高素質的韓語翻譯人才,成為高職高專韓語專業的一項重要任務。高職高專韓語翻譯教學的目的,是使學生在翻譯理論的指導下,通過一定數量的翻譯實踐來掌握翻譯技巧,以提高翻譯水平。但高職院校韓語翻譯教學普遍存在內涵不清晰、特色不突出的問題。

一、韓語翻譯教學現狀

1.缺乏適合高職的韓語翻譯教材。

韓語翻譯教材屈指可數,現有的教材又大多以文學作品為實踐素材,沒有真正適合高職高專的教材。目前多數學校使用的韓語翻譯教材是北京大學出版的《韓中翻譯教程》、《中韓翻譯教程》和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韓漢互譯教程》。這些翻譯教材要么注重理論,要么文章難度偏深,要么就是教學內容文學化,缺少專業知識和專業術語。因為沒有真正能適合高職高專層次的翻譯教材,許多高職高專院校不得不通過多種渠道搜集資料,擇其所需,編寫內部講義。

2.教師水平有待提高。

高職院校的韓語翻譯教師不僅要具備較高的韓語理解和使用能力,而且要掌握與其所教專業相關的知識。韓語專業商務方向的韓語翻譯教師要具備足夠的商務知識,掌握大量詢盤、報價、索賠等商務談判方面的韓語詞匯;韓語專業旅游方向韓語翻譯教師自然要掌握旅游相關的知識,同時隨著旅游行業的飛速發展,還要不斷更新旅游韓語詞匯;韓語專業文秘方向的韓語翻譯教師不僅要對文秘業務有所把握,而且要掌握有關文秘專業韓語詞匯。韓語翻譯教師不僅要搜集掌握這些內容,而且要有運用這些知識的社會實踐經歷,否則就不能真正滿足教學需要。但是,絕大多數的翻譯教師都沒有充分掌握這方面的知識,更沒有企業實踐經歷。

3.學生基礎參差不齊。

高職高專學生學習韓語是從零開始的,再加上高職學生沒有很好的自主學習能力,在課堂上的注意力和集中度也不是太好,所以到二年級教授韓語翻譯課程時,學生的韓語水平普遍不高,語法知識也不全面,且多數學生的基礎詞匯量未達到翻譯教學大綱要求。不僅如此,學生的母語水平也有相當大的差異。學生的韓語漢語水平參差不齊,使得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的合作和互動相當有限,學生之間也缺乏必要的合作與交流,從而無法保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也無處了解自己的缺點和不足。

4.翻譯教學存在的問題。

(1)缺乏針對性。目前幾乎所有的韓語專業都沒有針對學生的專業傾向進行專題練習。既然韓語專業已經設置專業傾向,就應該在教學內容上有所體現,以滿足學生和社會需要。

(2)缺乏理論性和實用性。授課中缺乏統一的理論知識和技巧講解及理論知識的實際應用練習。任何一門課程都是由理論知識來支撐的,翻譯課更需要大量的前期基礎技能練習,而這又需要學生花費大量的時間在課后自行練習。因為缺乏一定的連貫性,所以教學內容和練習會出現重復和跳躍。

(3)口譯是外語專業學生必需的一項技能,它能反映出譯者對兩種語言的基礎熟練情況、現場應變能力等,在現實工作中有著廣泛的用途。但目前各院校在韓翻譯課上過度強調筆譯,講授重點仍然是詞語、短語及句子等語言知識和翻譯方法,而忽視口譯,導致學生畢業后難以擔任隨行翻譯或現場翻譯。

(4)評價方法有待探討。目前大部分評價方法采用80%以上的筆譯加20%以下的口譯的方式,再加上過于考慮到學生成績問題,所以出題有很大的局限性。這就不能客觀地評價出教學成果和學生的翻譯能力,也不能刺激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5)教學模式太過陳舊。韓語翻譯教學大多沿用傳統的翻譯教學模式,選用一套公開出版的教材,任課教師自己再組織準備輔助材料進行教學。在教法上,教師主要根據教材的體例,介紹某一翻譯理論或技巧,通過譯例,闡明該理論、技巧的運用,然后是當堂的翻譯練習,再布置課外練習。這樣的教學模式缺乏新意,不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二、高職高專韓語翻譯教學之思考

1.明確課程定位。

高職高專韓語翻譯教學應著眼于實用性,為學生畢業工作打下基礎。因此首先將課程定位為口譯+筆譯課程,采取循序漸進的方法,從筆譯理論和口譯基本技能訓練開始,然后進行專項分類實踐練習。從高職院校韓語畢業生反饋信息顯示,學生半數以上需要的是實用性課程。因此,韓語翻譯教師在教學前要認真搜集分析畢業生對本課程的反饋建議,明確本課程對學生翻譯能力的要求、學生需要學習的翻譯技巧及翻譯測試的范圍,在教學中做到有的放矢、重點突出、循序漸進,逐步提高學生的翻譯能力。

2.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修養。

在目前開展韓語翻譯課程的高職院校中,教師所教授的內容多以日常交流或文學作品為主。但近年來,韓國各行業的企業大量涌入中國國內尋求合作與發展,其中以汽車業、信息業、電子業、貿易業居多。這些公司在業務談判或與中國員工進行內部會議時,經常會借助翻譯人員的幫助進行溝通。因此在韓語翻譯教學中,作為翻譯方法的教授者,教師應通過各種手段不斷傳授與專業傾向相關的行業知識,幫助學生應付各種挑戰,也要注意自己在韓語知識和中文知識方面的豐富、提高和拓展。

3.明確教學內容,改變教學模式。

(1)根據專業傾向確定教學內容,加強針對性和實踐性。翻譯課程要根據專業傾向設置教學內容,滿足學生和社會的需要,針對學生專業傾向和就業形勢設置專題演練。加強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強化筆譯技巧和口譯技能訓練,重視理論知識和技巧的講解,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在掌握理論基本知識的基礎上自行練習。

(2)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建立模擬翻譯工作室,把公司場景引入課堂,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探究知識,構建適合他們自己的知識模式和策略。此外,實施多媒體教學手段,對教學手段進行改革與探索。除教材內容之外,收集整理公司文書等,通過多媒體的手段供學生練習,并在因特網上再現授課內容,方便學生課后練習。

(3)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對教材進行改革。在對現行教材進行分析總結的基礎上,注重理論和實踐相結合,設置針對性練習,編寫出有專業傾向的主教材。

(4)改革評價方法,減少筆試所占比重,增加口試所占比重,同時提高平時課堂練習提問所占比重。

(5)韓語翻譯教學課時有限,所以在講解翻譯例句時應重點講解個別難點,如使動句、被動句、授受關系句、間接引用句、敬語及一些固定場合的固定表述句,由學生翻譯,之后學生講評,老師再講評、修改。經過幾個回合的練習,學生對翻譯中的難點及易錯的語法問題都會有較深刻的印象。

4.對學生進行相應的口譯技能訓練。

(1)源語復述練習。教師根據訓練目的的需要選擇材料,學生聽后用同一種語言進行復述。短文的長度應視學生水平而定。由于學生的韓語水平有限,因此應以聽韓語復述的練習為主。

(2)跟讀練習。教師或某一學生講一段話,學生一邊聽一邊跟著說。訓練時可以從中文開始,然后轉為韓語。此訓練有助于培養學生一心多用的能力。

(3)做筆記的訓練。人腦的記憶是十分模糊且有限的,特別是在口譯過程中,即使一字不落地完全聽取發言的內容,也無法順利地進行接下來的翻譯工作。高職院校畢業生所擔負的翻譯任務相對本科生來說比較簡單,但在進行現場翻譯時還是會面臨一些無法完整而準確地記憶信息的問題,所以也要訓練這一項技能。記筆記不是把講話者的原話一字不落地全部記下來,它只是記憶的輔助手段,為的是在學生進行翻譯時起到提醒的作用。在做此訓練時,特別要培養學生記錄數字、專有名詞和專業術語的習慣。

三、結語

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和對外交流的不斷拓展,社會對各種翻譯才的需求越來越大,對翻譯人才水平的要求越來越高。培養合格的高水平的韓語翻譯人才是韓語翻譯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高職高專韓語翻譯教師應該重新思考韓語翻譯教學之中存在的問題,認真思考翻譯教學的新道路,抓緊編寫出適合高職高專的韓語翻譯教材,加快翻譯教學研究和改革,抓好基礎階段和應用階段的翻譯教學,培養高水平的韓語翻譯人才。

參考文獻:

[1]王桂珍.高級漢英英漢口譯教程[M].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5.

[2]鐵軍.通向翻譯的自由王國[C].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7.

篇10

關鍵詞教學反思;改進教學;方法途徑

【中圖分類號】G630

教學反思是教師自覺地以自己的教學實踐為思考對象,對自己的教學行為、決策及其結果進行反省、分析,探究教學中取得的經驗,尋求解決教學中存在問題的途徑和方法,具有研究性、探索性的一種研究范式,體現了教師通過教學研究教學,改進教學的特性。它的動力來源于教師對優質教學的追求和自我成長的需要。是實施教師終身教育、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也是教師自我進步與發展、做學者型教師的一個階梯。

一、反思評價,意義重大

美國教育學者波斯頓認為: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他認為:教師的成長=經驗+反思。葉瀾教授曾指出:如果一個教師堅持寫三年教學反思,就有可能成為名師。

1.自我評價,探究方向

教師利用先進的教學理念、高效教學模式進行教學,不僅完成了自己的教學任務,對學生成長做出了貢獻,同時還能促進教師自身發展,實現自已的生命價值。教師要善于對課堂教學進行自我評價性的反思,找出教學中的亮點、成功的原因及啟示、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

2.同行評價,改進教學

同行評價是教師之間的相互評價與指導,評價者與評價對象都是同一專業領域內工作的教師,具有平等的人格意義。教師要積極借助同行對自己教學的評價進行反思,根據聽課教師的意見,寫出教學后記,改進教學,使自己的下一節課更優質高效。

3.學生評價,提高情趣。

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對任課教師的教學進行評價,是促進教師教學反思的一個重要舉措。學生評價旨在發展教師的自我監控與反思能力。教師從學生在課堂中參與的廣度和深度的調查了解中,從學生參與課堂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中,獲得反思信息,促進自己不斷改進優化教學結構,提高課堂效度及趣味性,提升學生參與的情趣。

4、同類環比,完善教學

教師要通過聽同科教師的課,或找一些同課題優秀教師的錄相資料來觀看剖析,并與自己的每一個教學環節進行比較,不斷地切磋琢磨。從他們的同題異構中,找出自己的不足,不斷完善優化自己的教學,遞進反思,形成教師獨特的教學個性,提升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悟通創新的教學能力。

二、寫好教學反思,提高教育機智。

教學反思,是以老師的體會、感想、啟示等形式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持續不斷的批判性思索,再根據自己的體會寫出的論文。它是在記錄教學事實的基礎上進行的思考和評判。

1.歸類不同,形式多樣

教育反思范圍廣泛,形式多樣,歸類各不相同,較為深入淺出,生動形象的形式主要有:

(1)專題反思,整體反思

專題反思是指教師圍繞某一教學問題所做的小切口、小專題的深入研究。如在"三查六步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實踐中,目標導學的反思、組織學生自主學習的反思、討論交流的反思、點評總結的反思、訓練建構的反思、達標拓展的反思等。整體反思是指教師把一堂課作為一個系統、整體所作的研究性反思。這種反思目標明確,針對性強,分析也較深入,對教學資源的創造性使用,意義重大,有利于改進優化以后的教學行為。

(2)即時反思,延遲反思

即時反思是教師在教學活動完成后立即對教學活動中的現象、問題或活動的成效等進行的反思。反思的過程與教學問題的發現、分析、解決過程一致,能優化教學結構、強化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延遲反思是指教師在教學活動結束以后,結合其他教學事件,對其進行的綜合性、批判性分析。通過深入細致分析,對引領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思索,激發學生探究問題的欲望,解決問題的熱情和責任感,有重要作用。

(3)課前反思,課后反思

課前反思,是為加強教學的預見性,在課前圍繞教學精心預設的一系列課堂行為,主要包括教學計劃制定、教材分析、學生情況分析、教學環境與社會因素等,教師備課時要對過去的教學進行反思課前反思能使教學更具前瞻性,避免經驗主義。課中反思,側重捕捉課堂中的亮點。教師要善于發現和積累自己教學中的"靈光突現",培養在教學"意外"情況下的應變能力,機智抓住課堂"生成",使課堂變得更精彩。課后反思,是一節課上完后,教師對該堂課中"成功之舉""敗筆之處""教學機智""學生新解""再教設計"等方面的感悟與體驗,從"得"中提升經驗,從"失"中分析原因。

2.以寫促思,以思促教

老師要執著追求,一有所得,及時寫下,以寫促思,以思促教,長期積累,不斷完善自己,優化教學,使自己逐漸成長為一名學者型、專家型教師。

(1)寫教學成功之處

教學中成功的案例很多,達到預設目標,引發教學共振效應的做法;課堂中隨機應變的措施;層次清晰,條理分明的板書;先進教學方法,優質高效教學模式滲透應用的過程;教育心理學中基本原理運用的感觸;高效教學方法的創新等。反思所得,累積成功,善于總結自己過人之處,教學才能相得益彰。

(2)寫遺憾不足之處

成功的高效教學,也總會有疏漏失誤,對它們進行回顧,深刻反思,探究剖析,吸取經驗教訓,就能使自己增長教學智慧。如提出的某一個問題為什么未能引發學生的思考,呈現的問題是否給學生留有足夠的思考時空,學習活動的組織環節是否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效度如何等。善思不足,吸取教訓,不斷改進策略,優化教學過程,才能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寫教學機智之處

隨著教學內容的展開,師生思維發展及情感的融洽交流,往往會產生瞬間靈感,學生精彩的問答等,及時反思捕捉這些"智慧的火花",深入探討研究自己某節課或某個教學環節中隨機應變得當的措施,教學方法的改革創新等,對教師教學經驗的積累、新教學理念的建構,十分有益。

(4)寫再教創新之處

教師教完一節課后,靜心沉思,定能總結提煉一些教學規律,創新一些教學方法,知識點上有一些新發現,組織教學方面有一些新招,解題的一些誤區有新突破,啟迪有一些新的措施,訓練有一些新設計。及時記下這些新收獲,并進行必要的歸類整理,考慮再教這一部分內容時如何教,構建"再教新設計"。

(5)寫學生創新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