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專業中美合作辦學本土化研究

時間:2022-06-19 10:49:38

導語:護理專業中美合作辦學本土化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護理專業中美合作辦學本土化研究

根據2004年7月1日我國施行的《中外合作辦學條例實施辦法》,中外合作項目的定義是指“中國教育機構與外國教育機構以不設立教育機構的方式,在學科、專業、課程等方面,合作開展的以中國公民為主要招生對象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外雙方根據協議合同中所明確規定的權利義務完成合作辦學任務。護理中外合作辦學自上世紀90年代初興起,經過近30年的發展,雖然進步迅速,但是跨文化差異導致的教育理念和教育體系障礙也不容忽視。中西方在價值理念、文化制度、社會形態的差異,決定了中外辦學在教育教學思維方法、理念制度、實施環境存在著諸多不同,因此,境外優質教育資源與中醫藥院校特色辦學資源產生化學反應并成功實現“本土化”,使其成為中醫藥院校教育資源體系的新生產物,并對優質教育資源消化吸收達到最大化,以適應當前中醫藥發展對高等教育的新需求,已然成為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改革發展必須關注的首要問題。課程體系是指在一定的教育價值理念指導下,將課程的各個構成要素加以排列組合,使各個課程要素在動態過程中統一指向課程體系目標實現的系統[1]。一個完善的課程體系包括清晰務實的人才培養目標、科學合理的課程設置、精練充分的課程內容、嚴密高效的教學計劃安排[2]。對高校而言,課程體系建設是利用國外優質資源的核心,也是提高教育教學水平的關鍵,通過構建本土特色的國際化課程體系,使教育教學內容與國際接軌,可以保證合作辦學的人才培養質量[3]。如果中外合作辦學對課程建設這一核心問題研究不夠,就會偏離了人才培養的本源[4]。本文通過對中醫藥院校護理專業中外合作辦學課程體系本土化實踐進行研究,基于廣西中醫藥大學護理專業中美合作辦學項目的實踐,結合廣西中醫藥大學多年涉外護理人才培養的改革經驗,對中外合作背景下不同文化差異導致的課題體系建設過程中關鍵性障礙問題進行綜合性的剖析,在立足于中醫藥院校實際的基礎上,提出建設有鮮明中醫藥特色的中外合作辦學課程體系的相應建議,培養出既有中醫藥學術背景及護理知識,又有良好外語素養,能夠真正進行國際交流的涉外護理人才。

1中美護理學專業本科教育合作辦學

“3+2”項目簡介2014年,經國家教育部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批準書,MOE43US2A20141682N),廣西中醫藥大學和美國督優維爾學院(D’YouvilleCollege)聯合舉辦護理學專業本科教育,專業學制為5年,在規定學制內,修完兩校所有課程、獲得學位規定學分的學生,頒發廣西中醫藥大學的全日制普通本科畢業文憑、理學學士學位及美國督優維爾學院頒發的護理學學士學位,并有條件參加美國護士執業資格考試。項目采取雙校園“3+2”培養模式。學習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時間為3年,在廣西中醫藥大學完成規定的英語、護理專業課程理論及部分臨床學習;第二階段時間為2年,在完成廣西中醫藥大學規定學業,滿足學業成績要求并通過雅思/托福考試,通過美方成績認證后,即可進入美國督優維爾學院進行最后2年專業核心課程學習和臨床實習。項目已于2015年面向全國招生,現有3個年級共45名在校生。

2中美合作辦學護理專業課程體系

中美合作護理學專業本科教育項目針對廣西的區位優勢與中醫藥院校的教學特點,開展了中醫藥、民族醫藥與護理相結合的教育工作,致力于培養具有中西醫雙重知識和技能的復合型護理人才。課程設置采取“平臺+模塊”的設置形式,分為公共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和專業英語課四大平臺,公共課平臺有思想政治、身心發展、自然科學基礎3個模塊;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平臺有人文課程、基礎醫學課程、護理專業課程、中醫護理課程5個課程模塊;專業英語課有基礎英語和專業英語2個模塊。項目基于實現中醫護理與西醫護理優勢互補的目的,開設了中醫藥和民族醫藥相關科目,必修課包括《中醫學概論》《中藥方劑學》《中醫護理學基礎》《中醫臨床護理學》4門整合性課程及4門地方醫學特色選修課程《壯醫特色治病技法》《中醫養生護理》《韋氏整脊手法》《壯醫藥學概論》。必修專業課程總學時數為2379學時,其中專業核心課程22門,計1042學時,約占全部專業課程的43.8%(1042/2379)。

3中美合作辦學護理專業課程體系設置面臨的問題

3.1課程設置與培養目標的達成尚有距離。課程目標是在課程設計與開發過程中,課程本身要實現的具體要求,它期望一定階段的學生在發展品德、智力、體質、素養等方面所達到的程度[5]。中美合作辦學護理專業課程目標為培養具備較系統中醫學,具有基本中醫護理能力及一定中醫辨證思維的應用性人才,但是在課程體系設置上,必修課程中,含有中醫模塊的專業基礎課只有2門《中醫學概論》(5學分88學時)及《中藥方劑學》(2學分34學時),專業課中涉及到中醫護理的課程也只有2門《中醫護理學基礎》(3學分51學時)及《中醫內科護理學》(5學分85學時),選修課只有1門《中醫養生護理》。由于課程目標的設置過于寬泛且具體的指標并未細化,因此,人才培養目標與課程設置內容缺乏匹配性和具體操作性。3.2英語課程設置導向性較強,人文社會學科課程設置偏少。課程設置中所有課程總學分是188,總學時為3606,其中“專業英語課”平臺開設了基礎英語和專業英語共計15門必修課程(43學分746學時),占總課程的20.7%(746/3606)。相較于必修專業課(58.5學分1042學時)占總課程約1/3(28.9%),語言課程占總課程1/5課時,體現了中外合作辦學的課程性質。外語作為基本的門檻,語言課程的數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保障中外班的學生將來能夠用外語學習專業知識,但是,如果課程的導向性過于向語言課程傾斜,會導致語言教學喧賓奪主。美國有約1/3的護理本科課程為人文社會學科課程[6],我校必修課程總學分為177,總課時為3079學時,其中人文學科必修課程僅開了4門(6學分112學時),僅僅占必修課總課時3.1%(112/3079),限制性選修課程總學分為38,總課時為638學時,其中護理人文選修課程僅有2門(4.5學分76學時),占選修課總課時11.9%(76/638),與美國人文課程比例相去甚遠。我校課程總學分是188學分,總學時為3606學時,而必修公共課程(37學分628學時)為總課程的17.4%(628/3606),專業基礎課平臺中的西醫基礎模塊(27.5學分469學時)占了總課程的13.0%(469/3606),必修公共課程的設置與普通護理本科課程設置并無區別,學分及學時并未適當地向應用型學科傾斜。3.3課程內容設置“國際化”與“本土化”的特征尚未凸顯。課程內容是實現課程目標的手段,課程目標必須體現在課程內容上,才能最終轉化為學生的學習經驗[7]。中美合作辦學護理(下轉第210頁)專業“平臺+模塊”的課程設置體現了課程內容的綜合化特點,但“個性化”并不明顯。在課程內容的體現上,中外合作辦學護理課程僅僅比普通護理本科課程多了1個“專業英語課”平臺(包含基礎英語和專業英語2個模塊),其他平臺和模塊的課程內容在編排構架、實施應用方面尚未體現“國際化”特征及“本土化”的特點,課程設置雖然強化了外語能力,但是在對學生學習思維、應用能力的培養上與實現課程目標尚存一定距離。3.4教學評價側重教師的價值評價,缺乏學生的個體評價標準。課程評價貫穿于課程編制的全過程,包括對課程目標、課程內容、組織結構、教師、學生、課程資源、課程編排、課程實施、教師教學、學生學習及結果、課程應用及影響等方面的評估[8]。中美合作辦學護理專業課程評價主要由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兩部分組成。形成性評價指對學生課程學習的全過程進行學習評價。根據課程特點,形成性評價的形式有課程作業、測驗與中期考試、實踐教學、課堂學習、專題討論、平時學習、學習筆記等。終結性評價即期末總評成績,考核本門課程的全部教學內容??傇u成績是平時測驗成績、段考成績、期考成績的總和。對于形成性評價來說,評價的標準杠桿在于教師,授課教師往往會根據相關規定和制度及課程特點和授課經驗來制定相應的形成性評價實施方案,針對學生開展形成性評價的相關活動,形成性評價的結果反映的是“老師的價值評價標準”,缺乏學生的個體評價標準,忽略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學生對課程的內化和反省并沒有出現在評價指標體系當中。

4中美合作辦學護理專業課程體系設置建設的思考與建議

4.1整合中醫護理課程,增加人文學科的課時比例課程體系的構建需遵循?!巴怀鲋嗅t、互通人文、接軌國際”的辦學理念,依托中醫藥院校的中醫藥學科專業優勢,增加中醫特色課程模塊的比重,構建中醫護理實踐教學體系,全力打造具有鮮明中醫藥、民族醫藥特色的中外合作護理專業課程體系。建議具體措施為:(1)必修專業課的核心課程加大中醫護理模塊的比例,在已開設《中醫護理學基礎》的基礎上,把必修的《中醫臨床護理學》《中醫內科護理學》及選修的《中醫養生護理》3門課程整合為1門《中醫特色護理學》,在教學中應用中醫學的辨證觀和中醫基本技能培養學生中醫思辨和整體護理能力。(2)實踐技能課模塊中增設中醫食療、中醫護理學基礎實驗及中醫體質辨識實驗項目,注重中醫護理的實踐教學,保證學生足夠的中醫護理技能實踐。對于語言課程和專業課程,建議將護理專業英語語言課程設置和護理專業核心課程設置整合成一個整體的研究體系,以期從理論上確定語言課程及核心專業課程在整個課程設置體系中的定位和定量指標,從而使得基于這個研究體系所開展研究成果能夠應用于各個院校護理中外合作辦學模式下的語言課程和專業課程設置,使得研究成果具有可比性,也能達到成果資源共享。另一方面,建議增加人文學科的課時數,盡量與國外接軌,護理課程應大于總課程的一半,壓縮公共課平臺,立足于中外合作辦學的基點,引入介紹東西方文化、社會科學、心理等人文學科。4.2共同開發課程要解決學術導向性和社會導向性問題。中外合作辦學課程體系的建設在引進外方課程過程中,普遍存在“三重三輕”現象,即重數量輕質量、重引進輕消化融合、重理論輕實踐,缺乏真正引進外方的優質資源、對引進課程內容的選擇、對課程體系的融合再創新,導致課程體系整體結構失衡[9]。中外合作辦學課程體系積極引進美方“原汁原味”課程,在某種程度上體現了教育的學術導向性,但是課程體系的社會導向卻不太清晰。課程社會導向的最終目的是“服務”,因此課程設置應該凸顯本土中醫藥、民族醫藥特色,中美雙方共同開發的課程應成為解決學術導向性和社會導向性相結合問題的一個必然趨勢和必經之路。我校引進外方課程并由外籍教師授課的學時已經達到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全部課程的1/3以上。在我國,中外合作辦學水平與質量評價的一個主要的指標是“引進外方課程與外方承擔課程門數與教學時數”,因此造成中外合作辦學過程中盲目引進外方課程、簡單移植外方課程體系,導致中外合作辦學課程體系構建產生偏差[9]。值得注意的是,數量是基本,質量是關鍵,只追求課程和師資的數量達標忽略質量建設,就會變成為了“中外合作辦學”而辦學,而非為了“引進優勢教育資源促進我國教育改革發展”。雖然《教育部關于當前中外合作辦學若干問題的意見》(教外綜[2006]5號)中明確規定了中外合作辦學課程4個“三分之一”的定量指標,即引進的外方課程和專業核心課程應當占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全部課程和核心課程的1/3以上,外國教育機構教師擔負的專業核心課程的門數和教學時數應當占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全部課程和全部教學時數的1/3以上。但是,在2014年第5屆全國中外合作辦學年會上的一些機構、項目代表和學者均表示“不同的學科專業的課程以及師資要求不應該完全相同”[10],薛衛洋[11]對中外合作辦學質量建設的研究也表示“學科專業的差異確實對引進外方課程的需要存在多寡之分”,筆者亦贊同這兩種觀點。由于中美合作辦學教育項目的特殊性,對于采取雙校園培養模式的學生,前3年在國內完成學業之后,會有一部分學生由于各種原因放棄赴美學習而轉到普通護理本科班,畢業之后他們要參加國內護士資格執業考試,適應國內護理體制和考評體系,如果課程為了順應中外辦學的設置標準,而過于強調外引課程和外教授課的數量,就會增加中方課程和外方課程重疊的可能性,因此,需要中外雙方在實踐的磨合中著力開發新課程,而開發新課程是一項大工程,不能一味“拿來主義”,也不可簡單拼接湊數,必須真正做到按需設置、實在實用,基于“本土”因素,融入“國際”元素,以期讓在本土傳統土壤中成長的學生能夠克服文化沖突,轉換思維,將來在西方多元價值文化環境中工作能夠很快上手。中方院校作為中外合作辦學的主體,課程體系構建應該能全面遵循“中國特色、適度引進融合、本土實施”原則,以保證自我主體性、本土適應性、融合創新性。4.3教學方式方法本土化。教學方式方法的本土化開發研究需要尊重一線教師和學生的意見,作為5結語該課程旨在構建以視聽說一體化、輸入與輸出一體化、工具性目標與人文性目標一體化為特色的教學模式。視聽說綜合訓練,輸入與輸出并重,切實提高了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谡鎸嵡榫暗娜宋男阅繕嗽掝}的討論,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及提升中西方文化素養和跨文化溝通能力。實踐證明,將POA應用于醫學英語視聽說課程,并以此探索具有專業特色課程的改革途徑與方法,具有一定的理論指導意義和實踐價值。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及中西醫跨文化交流能力,有助于推動中醫院校中醫藥復合型人才的培養。

參考文獻

[1]文秋芳.“產出導向法”的中國特色[J].現代外語,2017,40(3):348-358.

[2]文秋芳.構建“產出導向法”理論體系[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5,47(4):547-558,640.

[3]李曉彤,閻俊,趙玉華.產出導向法指導下涉外護理英語聽說一體化教學模式設計與探索[J].甘肅中醫藥大學學報,2017,34(3):104-106.

[4]秦金紅,武清宇,唐霞.“產出導向法”理論體系視閾下基于真實語料的醫學院校大學英語聽力教學[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7,31(10):79-80.

[5]謝穎怡.基于“產出導向法”的高職護理英語聽說一體化情景教學行動研究[J].衛生職業教育,2017,35(2):54-55.

[6]劉凌燕,杜珺.“產出導向法”視域下的研究生專門用途英語教學研究[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8(9):27-31.

[7]曹巧珍.“產出導向法”之教師中介作用探析:以《新一代大學英語》第二冊第四單元為例[J].中國外語教育,2017,10(1):15-22.

[8]邱琳.“產出導向法”語言促成環節過程化設計研究[J].現代外語,2017,40(3):386-396.

作者:王思婷 馬秋平 韋麗華 何鳳 單位:廣西中醫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