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學生管理與企業管理論文
時間:2022-03-18 08:48:05
導語:高職學生管理與企業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從總體上而言,高職院校學生與本科類大學生一樣,都有著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念,追求獨立自主的人格,善于從各個渠道學習新信息,但是,與本科類大學生相比,他們也有不同的特點,這表現在幾個方面:
1.1生源質量參差不齊
在國家招生政策的調整下,高職院校生源呈現出多樣化的趨勢,各個層次的學生都有,既有高考最后批次的高中生,也有參加中職升高職的三校生,也有部分高職院校聯合單獨招生的學生,各個層次學生受教育程度存在差異,從生源角度來說相對復雜。
1.2學習動力不同
按照目前招生政策,高職院校學生大部分是由于高考成績不理想不得已選擇,先天上就對高職院校缺乏客觀、正確的認識。他們或多或少的存在自卑心理,對未來沒有明確的目標。同時,高職院校的學習方式,以“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主動學習為主;學習環境、人際環境的突變,使得很多學生很難轉變、適應;同時,高職院校在校時間相對比本科短,學習壓力大。這都會直接影響學生學習動力的專注度和力度。
1.3部分學生自我管控能力不足
高職院校學生大多都是在18~20歲左右的學生,正處在青春期向成熟期轉變的過程,獨立但不成熟,有個性但不健全。同時,離了家長的約束,開始放松自己,缺乏合理的管控能力,難以抵御外界的誘惑,使得沉迷于網絡,對學習漠不關心的學生數量不少。
可以說,高職院校是應市場而生的教育產業,是能夠為企業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基地,而企業則是吸收、消化這些人才的市場。這樣的供需關系就決定了高職院校在培育人才時,必須要按照企業的需求,而企業也要參與到學校教學工作中,兩者的互相滲透能夠實現高職院校與企業的和諧共生。學生管理工作屬于高職院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培養學生的工作態度、責任意識、職業道德、團隊合作、情感態度等方面有著先天的優勢,鑒于此,針對高職院校學生特點與企業用人需求促進高職學生管理與企業管理的融合與對接可以為企業培養出合格人才。
3改制學生管理與企業管理的融合方式
3.1首先轉變觀念,提高認識,在學生管理理念中融入職業成長意識
通常情況下,高職院校以專業設置對應一個或者多個職業崗位,通過自身刻苦勤奮的學習對職業知識、職業技能、職業道德以及行為規范等方面不斷地完善。但是,僅僅掌握這些,還不足以讓學生充分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還需在此基礎上,通過職業內涵、職業情感和職業習慣等幾個方面對學生進行培養。這就要求學生管理部門及工作者,必須謹記“服務企業、服務社會”的工作理念,要以學生的專業為平臺,組織和開展學生工作時時刻貫穿培養學生的職業習慣養成的這一主線。如在學生活動的組織上,對于電氣化鐵道技術專業的學生,可以組織其開展“接觸網工”技術比武,以此來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吃苦精神;對于鐵道車輛專業的學生,可以組織其開展“車輛制動裝置”專業知識大賽,使學生能夠進一步對專業知識進行鞏固;這樣的專業技能大賽,不僅能夠讓學生更加深入的對所學知識進行掌握和了解,而且還能夠進一步深化對職業要求的認識。在活動過程中鍛煉學生的團隊意識、合作意識,增強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促使學校的培養目標與企業的需求相吻合。
3.2其次夯實基礎,多手段,全面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
學生管理中最能體現與企業融合的手段的社會實踐活動,社會實踐作為重要的第二課堂,其不僅是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主要途徑,而且對于強化學生的職業能力也具有重要意義。目前高職院校社會實踐形式一般有:在校人兼職、專業實習、實地見習和社會調查。學生在社會實踐中,不僅能夠深入到一線、企業和社會發展中,切實感受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而且還能夠進一步提升自身的綜合實力。因此,學生管理工作一定要牢牢抓住這個關鍵的第二課堂,在充分完善制度、積極搭建平臺,不斷充實現有的社會實踐形式下,積極探索新的手段、方式、內容,加大了對社會實踐的投入力度,增進校企合作的深度,如,實行“2+1”教學模式,即兩年在校學習相關專業知識、技能,一年到企業進行生產定崗實習,這不僅能進一步鞏固、提升學生的專業知識、技能,也能進一步提高學生對企業、對職業、對崗位的全方面的認識,幫助學生更深一步的認識社會,增強社會責任感;增強學生的職業技能和職業意識;更好的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增強學生的專業認知,培養職業責任感,而這些是在學校課堂上所無法實現的。
3.3最后吸納百川,多元化將企業文化的理念滲透到學生心中
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的內部氣質的呈現和外部形象的展現,在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中,必須提高對企業文化吸收、融合、對接的意識和具體的落實。而落實可通過學生社團來實現。學生社團有發展快、覆蓋面廣、學生人數多、靈活多樣的特點,是最好結合和呈現企業文化的載體。但就目前社團的實際情況來看,與企業文化的結合還達不到預期的目標,載體作用未能體現。為此,在社團的開設上模擬企業團隊、參考企業的組建;在社團活動內容的設計上,應該盡量將其與企業文化充分聯系起來,使其成為學校與企業聯系的橋梁,在校園里渲染企業文化,營造職業氛圍方面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4加強校企合作,創新“訂單”教育模式,深化學生管理與企業管理的對接有效措施
近年來,為了提高的教學質量和學生就業率,高職院校會采用校企合作的形式開展教學活動,“訂單”教育應運而生。高職院校與企業二者之間存在著相互聯系、相互進步、共贏的關系。隨著合作的深入,企業在學生管理活動中所占據的地位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就目前企業在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服務形式來看,大致包括以下幾種:
①利用自身資源,為學生的社會實踐提供平臺。
②為學校開展的各項教育活動提供經費和相關的技術指導。
③設置企業獎學金,挖掘優秀人才。
④投入貧困幫扶工作,開展企業助學活動。
因此,我們需不斷挖掘、創新企業在學生管理中的其他服務功能,提升企業與學校的融合度,在管理中體現企業文化。在以往的學生管理工作中,其管理內容往往都是學生在校期間的管理,管理主體幾乎都是高職院校的各個管理部門,很少有企業參與其中,這樣的管理模式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對知識和技能的了解與掌握,但在職業道德和職業操守上卻存在明顯不足。企業參與高職院校學生管理是學生管理工作的形式上的創新,符合學生實際需要,有利于學生接受,管理效果會更明顯。目前,企業參與學生管理主要以以下形式:校企結合的學生活動,如校企聯合舉辦的專業技能比武和文體聯歡活動;企業人士參與學校思想教育或職業生涯指導教育活動,企業先進工作者開展榜樣宣講會、專業技能講座、職業意識講座等等;按照企業要求開設的定向培養的“訂單班”、“半訂單班”培養模式,也是目前比較常見的一種企業高度參與學校管理的模式之一。
5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目前高職院校學生管理與企業管理融合和對接的過程中,仍然還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高職院校如果想要將企業管理的作用在學生管理工作中充分發揮出來,在未來的時間里,就要對形成目前現狀的原因進行分析和調整,以此來通過針對存在問題的部分進行有效調整,提高高職院校的辦學活力,提高教師專業技能水平,實現教育資源的優化組合,從而促進我國高職院校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陳柳鄉單位: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大學生調研報告專題10篇
- 下一篇:電網調度管理制度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