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法律類課程資源建設研究
時間:2022-09-20 11:16:44
導語:高職法律類課程資源建設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信息化背景下,高職院校都開始重視優質教育資源的開放共享,共同促進高職教育發展。本文以《合同法原理與實務》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為例,從資源建設目標、建設內容等方面探討高職法律類精品資源共享課程教學資源的建設問題,以期為我國高職法律類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職法律類精品資源共享課程;教學資源;開放共享
高職法律類精品資源共享課程是依托現代信息技術,以普及共享優質法律類課程資源為目的,體現先進職業教育理念、職業教育教學規律和法律職業特點,服務于培養掌握具體涉法崗位實務技能的專門型實務型人才,通過網絡傳播的精品開放課程。本文以《合同法原理與實務》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為例,探究高職法律類精品資源共享課程資源建設問題。
一、課程性質與作用
《合同法原理與實務》是法律事務專業的專業基礎必修課程,專業就業面向律師事務所、基層法律服務所和人民法院輔助崗位。通過學習,使學生全面掌握處理合同事務所需的相關知識,能夠準確分析合同法律關系、正確處理合同事務、科學提供法律服務、妥善解決合同糾紛,為法律職業能力培養、職業素養養成和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同時培育意思自治、契約自由的精神,培養崇德尚法、公平正義的職業素養。
二、課程建設基礎
本課程開設歷史悠久,經過30多年的建設,師資力量雄厚,有較多的高水平教學質量工程建設平臺———省級精品課程、省級教學團隊、省級特色專業,品牌專業群龍頭專業,在省內同類課程中處于領先水平,在國內具有較好影響,受到同行專家的一致好評。(一)依托行業優勢,精準定位。《合同法原理與實務》是法律事務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主要面向律師事務所、基層法律服務所和人民法院培養基層法律服務人才。為對接山東省產業轉型升級、新舊動能轉換,平安法治山東建設及我省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的建設,陽光司法與公開審判的推進,實現人才培養目標與社會需求發展保持同步,圍繞司法行政事業發展需求,不斷進行調研,追蹤山東省區域經濟發展和司法體制改革對基層法律服務人才需求的動態變化,及時調整人才培養方案,修訂課程標準,完善課程的自我診斷和改進機制。(二)以精品課程為契機,蓬勃發展。2012年《合同法原理與實務》被評為省級精品課程。之后課程組加大課程改革與建設力度,進行更加系統的研究與探索,探索和踐行高等法律教育職業化的途徑和方式,實現由學科體系向行動體系的轉變、由學科知識系統向工作過程系統的轉變、由知識構成要素向工作過程要素轉變,按照行動導向重構課程體系,形成項目導向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承擔教育部司法實際教學案例庫、頂崗實習標準項目,國家專業教學資源庫課程建設,省高等職業教育專業教學指導方案開發項目,《合同法原理與實務課程標準》已在全省推廣應用。(三)多措并舉,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專業教師積極參加國培、省培及其他各類培訓進修,更新觀念、重塑角色、提升素養、增強能力;參加行業、企業掛職(頂崗)實踐,實施實訓輪訓制度,提升職業能力和社會服務能力。聘請行業技能大師擔任兼職教師,實施行業高技能人才與教師雙向流動,提高師資隊伍水平。(四)以教學平臺為抓手,開發信息化資源適應。“互聯網+職業教育”發展需求,依托超星泛雅數字化教學平臺,2018年3月建設《合同法原理與實務》網絡教學平臺。以合同簽訂履行、合同事務處理等真實工作場景為基礎形成工作項目,構建以典型工作任務為主線的新型模塊化課程體系。學習項目、學習任務、知識點與技能點、習題庫、培訓包、工種包、教學案例等資源不斷完善,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素材資源2233條,涵蓋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教學過程記錄、教學評價等各個環節,信息化課程初具規模。
三、資源建設目標
根據法律事務專業人才培養目標,進行結構化課程設計,搭建建個性化、一體化《合同法原理與實務》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平臺;根據本課程職業性、實踐性、開放性、交互性的特點,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開發立體式、超市式、多層次、多樣化的優質教學資源,滿足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教師靈活搭建課程和學生自主學習的需求;緊跟司法體制改革,對接行業需求,共建共享,開發素材庫、企業案例、基層法律服務工作工種包及培訓包等專業特色資源包,突出資源建設的全面性、擴展性和普適性,滿足行業培訓與社會人員繼續教育的需求,實現“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1]的泛在化學習目標;資源創新性強,知識產權清晰,符合技術標準,社會效益好。
四、資源建設內容
(一)搭建個性化、一體化課程平臺。依托超星泛雅數字化教學平臺,開展課程開發,搭建個性化學習平臺。平臺集在線瀏覽、網上學習、互動交流、在線測試等功能于一體,包含資料、活動、統計、通知、作業、考試、PBL、討論、管理等,滿足“教、學、練、考、評”等各個教學環節的實施,實現教育在線化、智能化、生態化。課程門戶分為9個模塊,前8個模塊涵蓋所有教學內容,按照“顆粒化資源、系統化設計、結構化課程”的組織建構邏輯建設,每個項目下設置項目描述、任務實施、項目實訓、線上交流、單元測試、學生天地六大板塊,結構清晰,功能齊全,體現教學內容的系統性、教學實施的階段性,教學資源的易用性,促進線上學習的有效性。模塊9旨在拓展提升,包含素材庫、培訓包、工種包、企業案例、試題庫等特色拓展資源,種類豐富,實時更新,突出時代性、先進性、普適性和擴展性,滿足不同用戶自學、進修、科普、培訓、交流等個性化需求,促進職業技能的可持續發展。(二)開發立體式、超市式基本教學資源。以多元開放共享為原則,按照“碎片化資源”的建設理念,基于專業知識點與基層法律服務崗位基本技能點,區別不同目標層次,開發教學設計、學習任務單、實訓任務單、課件、教學視頻、電子教材、習題庫、試題庫、學生作品等資源,建立立體式、超市式教學資源,實現資源冗余,為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提供系統完整的教學資源保障。(三)擴充多層次、多樣化特色拓展資源利用。“校局院所”合作契機,根據訂單式和學徒制培養等經驗,要求合作單位全程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形成命運共同體,將行業需求融合到課程教學體系中去,共同建設特色職業教學資源。開發素材庫、培訓包、工種包及企業案例等多層次、多樣化拓展資源,助力學生自學與職業技能拓展,提高行業服務能力,增強社會效益和價值。后期將以與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山東省律師協會、山東省基層法律工作者協會、眾成清泰律師事務所、泰和泰律師事務所、濟南市中正榮凱法律服務所等行業龍頭單位的合作為基礎,根據共建單位各自的優勢與特色,進一步開發特色資源。(四)建設、應用與推廣同步進行。師生院校、合作單位與社會力量合力共建共享,建設、應用與推廣同步進行。營造生成性的學習環境,避免課程成為靜態資源的集合,保證課程資源總是處于生長、更新的狀態;與全國司法職業院校結成共建共享聯盟,實行學分互認與跨校選修,在全國實現優勢資源的整合,共享互補;與行業企業共建共享,引入行業企業工作現場的視頻教學資源;探索動態管理模式,資源平臺使用與管理納入常態化,每年更新不低于10%,保證資源的可持續發展,為在線教學資源不斷注入新的活力;改進平臺功能,打造科學性、動態性、實踐性的課程資源建設體系,吸引更多單位參建共享,惠及更多高校、企業及社會人員,提升社會效益和價值。
五、結語
本文通過對《合同法原理與實務》精品資源共享課程資源建設問題進行探討,明確了課程資源建設目標及建設內容。如何構建高職法律類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路徑,建立符合學習者認知能力的個性化知識體系,建設優質、多元、立體的精品資源共享課,滿足學生、教師及行業從業人員需求,創新高職法律類精品資源共享課程運用模式,強化資源應用與服務效能,探索高職法律類精品資源共享課程推廣途徑,實現資源共享,是今后關于高職法律類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研究的重點。
參考文獻:
[1]致國際教育信息化大會的賀信.2015,5,22.
作者:張小艷 單位:山東司法警官職業學院
- 上一篇:論商事仲裁法律確認的必要性
- 下一篇:環境法律主題變遷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