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學院德育管理社會化
時間:2022-08-13 10:01:57
導語:高職學院德育管理社會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引言
面對飛速發展的市場經濟的巨大吸引和影響,大學生德育工作面臨許多全新的課題。如何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優勢,將大學生德育教育由理論空間拓展到實踐空間,提高實效性,擴大覆蓋面,增強影響力,開辟大學生德育教育新天地;如何正視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對當代大學生及高校德育工作的影響,更加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是當前亟待研究和解決的重大課題,本文就高職院大學生德育社會化問題進行了探索研究。
二、大學生德育與德育社會化概述
1.大學生德育所謂大學生德育,就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素質教育的總稱。即高校德育教師用社會道德行為規范來影響大學生個體的行為,使其行為符合社會規范和社會發展的要求。
2.大學生德育社會化特定社會總是希望把大學生培養成為符合其主導價值觀,能實現其道德目標的新一代公民。因此,德育社會化是大學生社會化的核心。所謂大學生德育社會化是指大學生個人逐漸接受被現存的道德體系所肯定和實現的道德信念和規范,形成特定的道德態度和道德行為的過程,其包括三個層面的基本內涵:
(1)在德育認知層面上,學習并構建德育理論框架。德育認知是德育主體對德育現象、德育理論的認識和理解,是個體德育心理的基礎。大學生個人通過學習、思考和實踐,了解當前社會的德育現象、德育體系及其發展變化的規律,從而構建自己的心理認知結構,提高其認識能力與參與意識。
(2)在德育心理層面上,養成德育情感和價值取向并形成德育態度。德育情感是德育主體在德育生活中對德育體系、德育活動、德育事件及德育個體等方面所產生的內心體驗及感受;德育態度是在德育主體認知和情感發生的基礎上表現的相對穩定的心理反應傾向,體現為從肯定到否定、從贊成到反對的一系列狀況,它集中反映了德育個體對德育系統的心理認同程度,是德育社會化強弱的重要指標。在認識的基礎上形成的德育觀點、德育立場、德育價值標準及德育心理等具有潛在的、隱性的特點,是極為重要的導向性因素,決定著大學生個體的價值取向和德育行為的選擇。
(3)在德育實踐層面上,培養和形成參與德育生活的行為習慣。德育實踐是公民通過多種合法方式參與德育生活并影響德育體系的構建、運行的方式和規則的行為,是基于德育理論認知上的實踐行為。實現大學生個體積極有效的德育實踐行為是德育社會化的最重要的目標之一。參與德育實踐是大學生道德社會化的重要內容,通過德育社會化,使大學生承擔社會責任,改造社會的同時改造自身,從而實現大學生德育上的知、情、意、行的有機統一。
三、大學生德育社會化的重要性
高校培養出來的大學生能夠適應社會化發展的需求,正是高校培養目標的所在,也是大學生德育社會化重要性的體現。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當代大學生要有自主意識、現代法治觀念與道德自律意識,以及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
1.作為市場經濟主體的人要有自主意識大學生德育社會化的任務之一就是要著力于培養大學生的自主意識。市場經濟是主體經濟,它是通過競爭與合作去實現一定的價值。市場經濟要求每一個主體必須是獨立存在于社會的自主、自由的人,它強調人的自主性和獨立性,否定人的依賴性。大學生在校期間要加強自主性、獨立性的培養與鍛煉,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大學生只有邁出這一步才能談創業、合作與發展問題,才能成為社會所需要的人才。
2.大學生要具備現代法治與道德自律意識大學生德育社會化可以幫助其認識法律與道德的關系。社會的變化、發展對傳統德育教育提出了挑戰,一方面出現了“道德滑坡”現象,一方面也有人在尋找“精神家園”。這是社會轉型、經濟轉軌帶來的思想、價值困惑。這也要求高校在加強道德教育的同時還要注重法制教育。“經濟基礎決定著上層建筑的結構”,對這一經典原理,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人體會最深。中國經濟深刻而全面的發展變化決定了上層建筑領域的發展變化。社會的良性運行需要法制手段維護,法治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所以,加強法治建設,提高大學生的法律、道德自律意識就成了高校德育的重要內容。
3.大學生要承擔歷史使命和社會責任通過德育社會化,可以幫助學生增強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無數事實證明了鄧小平這句名言:“發展才是硬道理。”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靠什么;中國在國際舞臺上要想有自己的發言權靠什么;中國要讓世界信服我們的社會主義靠什么;我們要解決臺灣問題,實現國家統一靠什么;這些都要靠自己的發展。如何培養大學生的歷史認同感和社會責任感,如何培養“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的意識,如何激發大學生“為中華民族之崛起而讀書”的熱情?怎樣把大學生的命運同國家、社會的命運結合起來,大學生德育教育工作的道路還任重而道遠。
四、通過對大學生思想政治課程教學改革促進大學生德育社會化的策略
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或教育影響的形式方面,是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與學習經驗的組織形式。一般來說,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包括直接的政治理論課程、間接的政治理論課程和隱性的政治理論課程。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高校大學生德育工作的主陣地,對大學生德育水平的提升具有主導性作用。近幾年來,江蘇食品職業技術學院認真落實《德育工作實施細則》、《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兩課”教學的意見》等規定,全面落實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新課程方案,并改革考評體系。學院出臺了《政治理論課教學學生考評體系構件及實施辦法》,對學生政治理論課的成績實施了更加科學、實際的評價辦法,其主要內容是:課程的理論考核成績只占50分,其余50分由出勤情況、課堂筆記、回答問題、作業完成、社會實踐以及同學測評和教師評價等評估點組成。每一項測評都有具體的分值和測評表,便于操作。這樣,學生最終的成績基本上就能反映出該生真實的政治理論和思想道德水準了。
1.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社會化要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對大學生德育社會化的深刻影響,就必須注重理論本身的時代性和實踐性特征,從課程觀念以及課程內容兩個方面著手實現社會化。
(1)思想政治理論課程觀念社會化。德育現代化要求實現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觀念社會化。社會化代表著思想進步,德育功能是促進大學生思想的提升,因此,德育與社會化是相協調的。德育的目標是要培養大學生社會化觀念,以促進具有社會化觀念的人推動社會向現代化方向發展。在這個開放發展著的時代,高校必須適應社會發展的潮流,更新觀念,實現思想政治理論課程觀念社會化。
(2)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內容社會化。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內容體系的構建上,要結合青年身心發展的特點,增強實用性、針對性和實效性,在內容上既要堅持傳統的世界觀、人生觀及道德教育觀,又要賦予其時代、社會化的內涵。課程理論上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強化大學生主體意識的學習。黨的十七大明確了在改革發展的關鍵階段我們黨舉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樣的精神狀態、朝著什么樣的發展目標繼續前進,以戰略眼光描繪了我國改革發展的宏偉藍圖。這也要求思想政治理論課程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不斷更新課程內容,與時俱進,為現代化建設奠定理論基礎。江蘇食品職業技術學院在課程內容的設置上著力于“三個目標”不懈怠,即全面提高學生的理論知識、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體現“四個結合”不放松,即充分結合職業教育的特點、大學生的認知心理特點、高職院校生源特點、課程本身鮮明的政治性、時效性和實踐性等特點,立足教材,貼近生活、貼近學生、貼近職業教育,關注學生生活中的焦點、熱點、難點、疑點問題,按專題授課。按照《江蘇省高等職業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建設標準》,不斷深化理論教學內容,加大實踐教學比例,使理論課和實踐教學課時比例達到或接近1∶1,在每年度開設的理論課中,分別形成不同的理論教學專題和實踐專題,力求使每一門思想政治課的課程目標都達到人才培養的職業素質目標、職業能力目標和知識目標的要求。
2.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突出道德體驗和社會實踐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與應用,突出道德體驗和社會實踐的統一。
(1)注重對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訓練和指導。在我國,“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是生活教育理論的代表,開創了風靡一時的生活教育運動。生活教育理論的主旨是讓教育貼近生活、貼近群眾、貼近實際,真正承擔起改造社會、重新塑造新人的重任”[1]。同樣,大學生的良好品行的養成也要通過生活教育才能成為真正的德育教育。江蘇食品職業技術學院按照“系統化、科學化、個性化、品牌化”的戰略,構建具有高職特色的學生素質教育體系,培養“三有、四會、五能”的高素質高級技能型專門人才。“三有”即有職業理想、有職業道德、有職業技能;“四會”即會學習、會生活、會做人、會做事;“五能”即能吃苦、能動手、能創新、能創業、能發展。啟動“全人育人”計劃,全面推進“基礎+技能”的素質教育框架,構建以培養職業能力為主線的專業課程體系和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目標的職業教育體系。我們搭建信息平臺、交流平臺、實踐平臺、課程平臺,實施思想素質引領計劃、人文素質提升計劃、多維文化育人計劃、身心健康促進計劃和社會實踐計劃,把學生素質教育納入人才培養方案,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針對不同年級、不同學生確定素質教育項目,通過項目化運作來推動德育教育目標的實現。具體內容包括推行人生導師制、實施黨旗領航工程、實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三進”工程、創建班、舉辦讀書節、開設人文、藝術、社會類課程選修課、開展職業生涯設計、舉辦企業文化長廊、食品陳列館、食品工業園、開展誠信教育、素質拓展訓練等。
(2)注重對大學生道德實踐能力的培養和鍛煉。大學生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最終必然落實到其外在的行動上,道德行為的改善是大學生德育教育所追求的目標。馬克思曾經說過:“德育與生產實踐的結合,它不僅是提高社會生產的一種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發展的人的唯一方法。”要注意培養大學生的參與意識,注重對大學生道德實踐能力的培養和鍛煉。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內容取材于社會生活,用經過生活錘煉的道德來教育學生,以保證道德本身在性質和方向上的正確性[2]。我們建立學生社會實踐保障體系,探索實踐育人的長效機制,開辟校內學生實踐鍛煉崗位,推行學生助理制度,組織學生積極參加暑期“三下鄉”和“四進社區”活動,校內外勤工儉學活動等,促進學生了解社會、了解國情、增長才干、奉獻社會、鍛煉毅力、培養品格、增強社會責任感。
(3)思想政治理論課推行實踐教學項目化。近幾年來,不少高職院校探索思政課實踐教學項目化管理,采取專任教師項目申報和課程教學組相補充的辦法,項目組織由專人負責,項目實施經費配套。我們推行“二三四五”系統工程,“二”即必修與選修兩個環節。“三”即感受型、體驗型和踐行型三種類型實踐。感受型實踐就是讓學生在接觸社會中得到感受,其常見的活動形式是參觀訪問,體驗型實踐教學就是讓學生在參與生活中獲得直接體驗,如組織學生進行一些小型的專題調研,踐行型實踐是知、情、意、行相統一的辯證過程。“四”即“四自方針”,學生自選實踐項目和指導老師、自組實踐小組、自行設計方案和完成實踐準備、自我分析和解決實踐中的難題。“五”即“五個結合”,實現課內實踐和課外實踐相結合、校內實踐和校外實踐相結合、假期實踐和學期內實踐相結合、集中實踐和分散實踐相結合、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相結合。
3.思想政治理論課程評價社會化要實現大學生德育的社會化,首先要實現其指導理論的社會化,只有與時俱進的理論才具有生命力和活力,才更易被廣大青少年接受[3]。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只有與心理學、管理學等學科相結合,才能實現其多樣性的理論形態。
(1)課程評價與心理學相結合。大學生從年齡和心理上來看,他們正處于從不成熟或不夠成熟向成熟階段發展,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還不夠穩定,為了獲取比較可靠的考察資料,需要通過課程評價來得到相應的數據,從而更好地提高大學生德育工作的效率。當代大學生是20世紀80年代以后出生的一代人,適逢我國經濟、政治形勢急劇變化,新舊思想觀念沖突整合,社會價值觀念在變革中調整,中國社會處于全面轉型的大變革時代;世界知識更新急劇加快,知識經濟時代悄然來臨,各種學說、主張也眼花繚亂地呈現出來。因此,大學生德育工作有責任逐漸消除青年人的邊緣狀態或無社會定位感,鼓勵青年人的自主性和參與意識。這不但是對大學生德育內容的要求,也是對大學生德育評價的要求。心理現象的主要內容包括心理過程和個性心理兩個方面,其中心理過程包括諸如感知、記憶、思維等認識、情感和意志的過程;個性心理包括個性心理傾向和能力、性格等特征。心理學和教育學相結合,為研究德育教育與大學生身心發展特點提供了依據,也為高校德育社會化提供了動力支持,提升了德育社會化的理論水平。
(2)課程評價與管理學相結合。目前,課程評價作為檢測教學成果的評判標準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從課堂教學之外的情況看,來自學校、各級教育行政部門乃至整個社會的外在評價,時時刻刻都以一種異樣的眼光打量著課堂教學中的一言一行,并不時地作出所謂最終裁決。從課堂之內的情況看,教師總認為學生的評價水平就代表著學生的實際水平,所以提高學生的評價能力就成了教學的主要目的,只要學生能夠對某一事物作出所謂正確的評價,就被認為是達到了目標。而管理學是人類運用科學技術和科學分析方法,以滿足人的理性需求和建立公共秩序為基礎的,對個人和組織的行為及資源分配進行有效、合理的設計的實踐活動。具體地講,管理學是科學性與藝術性相結合,以設計和變革為核心,以溝通、協調和建立公共秩序為目的,以實現個人理想、提升組織績效、推進社會進步為己任的人類一種有智慧的組織行為[4]。管理學是適應社會高速發展的需要而產生的,管理學與教育學的結合也是適應時展的必然產物,教育的育人性與管理的塑造性相結合,為提升大學生的德育水平提供了教育方法的保障。
- 上一篇:網絡德育管理途徑與策略抉擇
- 下一篇:民委理論創新經驗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