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倦怠范文10篇
時間:2024-04-17 12:27:5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職業倦怠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職業倦怠的影響及調節透析
【摘要】基于旅游飯店員工以及飯店服務工作的重要性,從飯店員工職業倦怠的概念界定出發,以寧波市15家星級飯店200名從業人員為研究對象,在大量資料分析和問卷調查的基礎上,對旅游飯店員工的職業倦怠的表現、影響因素和產生原因進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提出了飯店員工自我和組織雙向調節的預防和干預職業倦怠措施。
【關鍵詞】旅游飯店職業倦怠影響因素調節路徑
職業倦怠是現代社會中一種最容易在工作中出現的現象,是個體伴隨著長期的壓力體驗而產生的情感、態度和行為的衰竭,往往會導致職業目標、職業生涯的短期化以及職業道德偏離。大多數職業倦怠的研究都集中在經濟服務上,尤其是在那些高頻度、高強度人際接觸的個體中,倦怠發生的可能性最高。在接待會議或旅游旺季時,旅游飯店入住率高,眾多飯店員工,尤其是身處一線的服務人員經常得加班加點為顧客提供服務,工作強度之大可想而知,有時還要遭受個別顧客的有意刁難,甚至是人身攻擊和人格侮辱。下班后,可能還會因為自己從事的是服務性行業而被人誤會,甚至受人歧視。面對來自工作和社會的重重壓力,如果員工不能很好地將自己的角色進行定位,不能在完成工作的過程中,正確認識和分解壓力,調節情緒狀態和心境,學會適應變化,那么引發職業倦怠的可能性就會加大,應當引起業界和理論界的共同關注。
1旅游飯店員工職業倦怠的表現
旅游飯店員工已經成為職業倦怠的高發人群,很多旅游飯店員工職業興趣喪失,職業成就追求淡化,對自己所從事職業的價值和意義感覺鈍化,激情消逝。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對旅游飯店員工吸引力最大的獎勵不在于其職業前途或精神獎勵,而在于金錢和獎勵旅游。(見圖1所示)具體來說,職業倦怠對于飯店員工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生理上的亞健康狀態
預防警察職業倦怠的方法
【摘要】職業倦怠會使警察處于身心疲憊狀態,影響到警察的工作、生活、個體和社會。通過引導警察正確認識職業倦怠的危險性,運用心理療法緩解壓力等方法預防和緩解警察職業倦怠。
【關鍵詞】警察;職業倦怠;形象危機;干預措施
一、警察職業倦怠的主要表現
(一)職業倦怠的界定
職業倦怠是指一種由工作導致的身心俱疲狀態。隨著現代工作環境給予人的壓力越來越大,職業倦怠現象日益普遍,它被認為是一種直接與工作相連的身心疾病,即職業倦怠主要指助人行業的工作者由于工作要求持續的感情付出,無法應付外界超出個人能量和資源的過度要求時,所產生的生理、情緒情感、行為等方面的耗竭狀態。職業倦怠具有消極性,嚴重影響個體的身心健康狀況和工作表現。它與許多心理和生理健康問題有關,包括抑郁、易激怒、無助和焦慮、失眠、頭痛、食欲不佳、胸痛和腸胃問題。職業倦怠還會影響個體的工作,導致個體的工作滿意度降低、工作效率下降、缺勤、離職、與家人同事的沖突增加等。
(二)警察職業倦怠主要表現
教師職業倦怠影響分析
1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高職院校的教師為研究對象,采用抽樣問卷調查法、文獻資料法和數據統計分析法進行研究。在2012年未,隨機選取在重慶大學城的三所高職院校的100名教師,利用電子信箱向他們發送調查問卷。發放調查問卷100份,回收有效問卷82份,調查問卷的有效回收率為82%。本研究以Maslach與Schaufeli編制的通用倦怠量表MBI-GS(MaslachBurnoutInventory–Gen-eralSurvey)為基礎,把影響高職教師職業倦怠的因素確定為情緒衰竭、去個性化、低成就感三個維度。結合我國高職教師的實際情況,修改倦怠量表MBI-GS,設計包括17個調查項目的調查表。使用Likert量表形式設計調查項目,調查項目使用5級評分,其中“1”表示“從未如此”,“2”表示“很少如此”,“3”表示“有時如此”,“4”表示“經常如此”,“5”表示“總是如此”。通過檢索和查閱國內外研究教師職業倦怠的文獻資料,為分析調查資料奠定基礎。運用SPSS13.0和EXCELL2003對調查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2影響高職教師職業倦怠的因素分析
調查問卷采用5級記分制,即從“5”到“1”表示職業倦怠程度由高到低。一般來說,如果調查問項得分在2.5分以下,表示教師不存在職業倦怠問題;如果調查問項得分在2.5分以上,表示教師存在職業倦怠問題;如果調查問項得分在3分以上,表明教師存在嚴重的職業倦怠問題。表1是影響高職教師職業倦怠的三個維度的調查分析結果。從對三個維度的調查分析來看,三個維度的均值都超過了2.5,其中“情緒衰竭”維度較高,接近3;“去個性化”維度較低,接近2.5。
2.1性別差異產生的職業倦怠差異狀況及原因分析
在“低成就感”維度上,男性教師的個人成就感降低現象遠比女性教師嚴重,而且在p=0.012水平上,男性和女性的低成就感差異顯著。究其原因,中國傳統觀念認為男性是家庭的頂梁柱,“男主外,女主內”的觀念還影響著家庭生活。因此,男性往往把事業成功作為第一追求目標,而且把豐厚的收入、顯赫的地位、較高的職位作為事業成功的標志,他們對收入水平的變化非常敏感。而女性更看重家庭生活,而不是工作事業,相對來說,她們對收入水平變動的敏感程度較低。高職教師的收入水平并不高,職務晉升的機會也不多,社會對男性教師的認可度低于女性教師。因此,高職院校的男性教師相對于女性教師來說,對自己的職業更容易產生低成就感。在“情緒衰竭”和“去個性化”這兩個維度上,高職院校的男女教師不存在顯著差異,但是女性的情緒衰竭問題比男性嚴重。這是因為女性教師除了要承擔大量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外,往往還要承擔繁重的家務勞動,她們要兼顧家庭生活和學校工作,更容易身心疲憊和透支體力,導致職業倦怠。
西藏幼兒教師職業倦怠調查研究
1引言
職業倦怠最早由美國臨床心理學家費登伯格(Freudenberger)于1974年提出,是指個體在工作重壓下產生的身心疲勞與耗竭狀態。[1]職業倦怠多出現于服務類人群,表現為人在工作中所出現的情感衰竭、人格解體和低的個人成就感等。幼兒教師作為典型的服務類職業,工作較為繁重,情感投入大,且時時面對家長對幼兒發展的較高期望所帶來的心理壓力,最為容易產生職業倦怠現象。此一情況在西藏地區又更顯突出,西藏是以藏族為主的邊疆少數民族聚居區,海拔高、空氣含氧量少,幼兒教師的工作環境較為艱苦。部分教師除了需要承受其他教師所共有的工作壓力之外,還要面對語言溝通不暢、夫妻兩地分居、人際文化差異、組織管理行政化等復雜性問題,嚴重影響了教師的主體生活幸福感與工作質量。因此,結合西藏的教育實際,探究影響幼兒教師職業倦怠的深層次原因,消除職業倦怠帶來的負面影響,對于促進教師與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維護邊疆政治穩定有積極現實意義。
2研究設計
2.1研究對象
研究采用整群隨機抽樣方法,選取西藏的拉薩、日喀則、山南、林芝、昌都、那曲、阿里7個地(市)35所幼兒園的教師為研究對象,匿名發放問卷476份,回收463份,回收率為97.27%,有效問卷429份,有效率為92.66%。
2.2研究方法
遠程教育教師職業倦怠干預策略
[摘要]如今社會,職業倦怠現象日趨嚴重,特別是教師作為職業倦怠的高發人群,如何預防和干預教師職業倦怠成為提高教師教學質量的關鍵。特別是遠程教育教師有著與普通教師不同的特點,教育模式、教學手段和教學行為的獨特特點使得遠程教育教師更易發生職業倦怠,因此本文基于遠程教育的獨特特點探討遠程教育教師職業倦怠的成因,并提出相應的對策,以預防和減輕教師職業倦怠的發生,進而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遠程教育教師;職業倦怠;教師專業化發展
一、遠程教育教師職業倦怠的心理成因
教師職業倦怠產生的原因研究比較多,目前國內外研究認為職業倦怠與個體因素特別是人格特質、環境因素如工作負荷過重、控制感、學生問題、角色沖突與角色模糊、人際情緒壓力、社會支持缺乏等因素有關。并提出關于教師職業倦怠的相關理論。而遠程教育的獨特特點,導致遠程教育教師具有不同于普通高校教師的職業倦怠的影響因素及解決策略。
1.教學效能感低。研究發現教師教學效能感的高低反映了個體教學成就感、自我價值感,作為中介因素影響了教師職業倦怠的程度,一般認為二者成反比,即教師體驗到教學效能感越高,產生職業倦怠的可能性越小。而遠程教育時空分離的教學模式導致師生分離,直接的教學反饋較少,另外遠程教育教學評價相對于普通高校缺乏直接卻適用的評價指標,教師對自身教學成效的評價缺乏直接反饋,從而導致教學成就感較難獲得,自我成就感降低,相應地長期從事某職業而無成就體驗更易產生職業倦怠。
2.教師職業認同低。遠程教育特別是基于網絡的現代遠程教育,網絡知識的豐富性、易得性,成人學習零散化、自主化,導致教師從普通教學模式中的主導地位變成輔助、督導,以及相對于網絡知識的豐富性體驗到的教師自身知識的匱乏,往往使得遠程教育教師對自身作為教育者的價值認同較低,體驗不到成就感和掌握感,對自身職業認同感較低[1]。
旅游業導游職業倦怠現狀轉變研究論文
摘要:近年來,由于導游員獨特的工作環境和角色要求,職業倦怠已經成為困擾導游職業較為突出的問題。從工作特征、個體和社會組織三個方面分析導游員產生職業倦怠的根源,根據導游員職業倦怠的特征,提出采用個體干預、組織干預、社會干預來消除導游員職業倦怠。
關鍵詞:導游員;職業倦怠;根源;干預
隨著休閑時代的到來,人們對旅游的需求越來越強烈,要求的服務質量也越來越高,導游員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然而,長期以來,人們更多的是關注導游小費、導游角色的定位、導游素質和形象等方面的問題,忽視了導游員職業倦怠這種職業病的出現。由于導游是一項需要投入大量情緒、生理等方面的精力、持續性強、服務對象期望高的特殊職業,導游員已經成為職業倦怠的高發人群。導游員在服務工作中因長期持續付出精力、情感與物質上預期回報的差異,導致其容易產生挫折感,出現情緒和行為等方面的機能失調的狀況,最終產生職業倦怠。目前,導游員職業倦怠已經影響到導游員的身心健康和旅游業的健康發展。基于此,分析導游員職業倦怠產生的根源及特征,正確運用個體干預、組織干預、社會干預等手段來消除導游員的職業倦怠,對保持導游員身心健康具有一定的作用和現實意義。
一、導游員與職業倦怠
職業倦怠(jobburnout)的研究起源于20世紀70年代的美國,至今已有30多年的研究歷史。1974美國精神病學家費登伯格(Freudenberger)最早提出職業倦怠的概念,他認為職業倦怠是工作強度過高并且無視自己的個人需要所引起的疲憊不堪的狀態,是“過分努力去達到一些個人或社會的不切實際的期望”的結果[1]。目前,國外學者對職業倦怠的定義大體有情感沖突觀[2]、情感損耗觀[3]、多成因觀[4]三類。情感沖突觀強調職業倦怠是個體因無法獲得預期的重要目標時而產生的情感沖突所致;情感損耗觀則突出了在長期需要付出情感的任務中由于情感的損耗而導致職業倦怠;多因觀側重于從多方面的成因來釋義。在以人為服務對象的職業領域中,社會心理學觀點的代表人物馬勒詩認為職業倦怠是個體的一種情感耗竭、人格解體和個人成就降低的癥狀[5]。國內的研究者一般將職業倦怠定義為職業倦怠是個體不能順利應對工作壓力時的一種極端反應,是個體伴隨于長時期壓力體驗下而產生的情感、態度和行為的衰竭狀態,且多發生于以人為工作對象的行業中如教育、護理及醫療等。
職業倦怠同樣會出現在以游客為服務對象的導游員身上,因為導游員長期處在提供不同旅游需求和不同服務的位置上,容易感受到角色壓力。另外,導游回扣小費問題、旅游市場的不規范、導游保障體制的不健全等因素也容易引起導游員職業倦怠。為了更好地了解導游員職業倦怠,根據國內外對職業倦怠的解釋可以把導游職業倦怠定義為:導游員在長期從事為旅游組織、安排旅行、提供向導、講解和旅途服務的壓力過程中所產生的情感、態度和行為的衰竭狀態。它是一種使導游員不能順利應對工作壓力而產生疲倦困乏的身心狀態,屬于非正常的行為和心理。導游員職業倦怠會對其身心狀況、導游職業形象和旅行社經營管理產生嚴重的影響。
小學教師職業倦怠狀況研究
[摘要]目的調查昆明市小學教師的職業倦怠現狀,探究影響昆明市小學教師職業倦怠的因素,為緩解小學教師職業倦怠提供建議。方法采用自編教師的人口統計變量調查表、修訂后的小學教師職業倦怠量表、小學教師工作壓力問卷及社會支持評定量表,對昆明市117名小學教師的職業倦怠及其影響因素進行調查。結果①昆明市小學教師職業倦怠量表由情感耗竭、人格解體、個人成就感降低3個維度,情感耗竭維度的總均分高于中值(3.5分),59.05%的教師表現出較高程度的情感耗竭;人格解體維度的總均分低于中值(3.5分);個人成就感降低維度的總均分低于中值(3.5分)。②班主任的人格解體總分高于非班主任的教師(P<0.05);學歷在本科及以上教師的情感耗竭均分高于學歷在專科及以下的教師(P<0.01)。③工作壓力的8個維度均與情感耗竭維度和人格解體呈顯著正相關(P<0.05);④社會支持量表對社會支持的利用度與職業倦怠的3個維度均呈顯著負相關(P<0.05)。結論①昆明市小學教師職業倦怠程度總體較高,情感耗竭是職業倦怠的主要因素,人格解體和個人成就感降低次之。②擔任班主任的教師在人格解體維度上的均分更高;學歷在本科及以上的教師在情感耗竭維度上的均分更高。③職業壓力越大,職業倦怠程度越高。④對社會支持的利用度越高,職業倦怠程度越低。
[關鍵詞]職業倦怠;小學教師;工作壓力;社會支持
教師的工作狀態對教學質量高低有深遠的影響,職業倦怠就是影響教師工作倦怠的重要因素之一。美國心理學家Freudenberger提出了“職業倦怠”的概念,其認為職業倦怠是一種情緒性耗竭癥狀。表現出職業倦怠的個體可能會喪失工作熱情,缺乏上進動力,以消極疏遠的態度對待同事,懷疑自己無法完成、勝任工作,表現為一種身心俱疲的綜合性反應,伴隨著各種軀體或心理癥狀,如抑郁、焦慮、疲勞、易激惹等[1]。在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大背景下,隨著社會競爭的形勢越來越嚴峻,對教師的要求不斷提高。激烈的競爭、高強度的工作、嚴格的教學要求,大大降低了小學教師對教學工作的上進心。Farber等[2]研究表明,體驗到職業倦怠的教師會缺乏耐心,對學生缺乏同情和支持,不能容忍學生在教室內有搗亂行為,教學質量更是嚴重下滑。由于承擔的社會壓力較大,若不及時進行心理調適,消極情緒會惡性循環,不僅影響教師的教學質量,損傷教師的社會交往及身心健康,甚至讓教師出現持續的心境障礙。本研究旨在調查分析昆明市小學教師職業倦怠現狀及其影響因素,期望能為小學教師的職業倦怠現狀提供參考,指導幫助小學教師緩解工作壓力,減少職業倦怠,以提高自我效能感和教學質量。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研究采用隨機抽樣的調查方法,以昆明市五華區瑞和實驗學校、五華區外國語學校、西山區德亨學校和西山區六甲中心小學的教師為調查對象,入選教師共117名。1.2研究工具。1.2.1自編教師的人口統計變量調查表:該量表內容包括性別、婚姻狀況、教齡、學歷、是否擔任班主任、任教年級、學校類別、個人月收入。1.2.2小學教師工作壓力問卷:采用植鳳英[2]的《中小學教師職業壓力問卷》,該問卷有38個項目,采用5點記分。問卷考察8個方面的壓力源,分別為考試壓力、人際關系壓力、學生因素、工作負荷壓力、自我發展需求、聘任壓力、職業期望壓力及角色壓力。該問卷內部一致性系數為0.943,表明該問卷的結構效度很好。1.2.3教師職業倦怠問卷:采用劉倩倩修訂的《小學教師教師職業倦怠問卷》[3],該問卷通保留職業倦怠問卷(MBI)中的17個項目,其Cronbach’sα系數為0.88,表明該問卷具有良好信度,所有項目與所屬因素的相關系數均在0.50以上,表明該問卷效度良好。1.2.4社會支持評定量表:該問卷由肖水源編制[4],共包括3個維度,分別為客觀支持、主觀支持、對社會支持的利用度。問卷以各維度總分作為指標。問卷內部一致性系數為0.770。1.3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單因素方差及相關分析;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教師職業論文:老師職業倦怠及聯系
本文作者:劉賢敏周炎根劉愛樓傅蘊男工作單位: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
小學教師職業倦怠狀況分析該量表采用7點計分法,3分為中數。本研究中小學教師在情緒衰竭、去個性化與自我成就感3個維度上的平均分為3.73、3.64、3.53,均超過中值,顯示小學教師已存在明顯的職業倦怠。進一步分析表明,不同性別的小學教師職業倦怠差異不顯著,不同年齡的小學教師在情緒衰竭、去個性化與自我成就感3個維度上差異均達到顯著水平,有統計學意義。小學教師工作投入狀況分析該量表3為中值,小學教師在熱情、奉獻、專注3個維度上的平均分為3.63、3.97、3.56,說明小學教師工作投入超過平均水平。進一步分析發現,不同性別的小學教師工作投入差異不顯著,不同年齡的小學教師在熱情、奉獻、專注3個維度上差異均達到顯著水平,有統計學意義。小學教師職業倦怠對工作投入預測力的回歸分析以熱情、奉獻和專注為自變量,分別以情緒衰竭、去個性化和自我成就感為因變量進行多元回歸分析。結果發現:工作投入的熱情、奉獻和專注維度與職業倦怠的情緒衰竭維度、自我成就感維度、去個性化維度在統計學上均有顯著差異,進入回歸方程。
本研究表明,小學教師職業倦怠已經凸顯,3個維度中情緒衰竭維度得分最高,這與以往的研究一致[4,6]。小學教師對學生有明顯的冷淡和疏遠,應該引起學校領導和教育部門的重視。有些研究認為,男性教師由于社會壓力和性別角色的原因,職業倦怠高于女性教師[8-9]。在本研究中,并未發現男性教師與女性教師職業倦怠的顯著差異,可能是由于小學教師中大部分是女性教師,他們承擔的壓力并不少于男性教師,情緒負荷較大,相應地情緒衰竭水平也比較高。研究發現,小學教師工作投入沒有性別差異,這與以往研究結果一致[10]。不同年齡的小學教師工作投入差異顯著,但得分并未發現呈“波浪型”趨勢,這可能與年齡階段劃分不同有關。小學教師職業倦怠與工作投入的相關分析顯示,職業倦怠與工作投入關系密切,職業倦怠的情緒衰竭維度與工作投入的各維度呈顯著負相關,自我成就感維度與工作投入的各維度呈顯著正相關。說明工作投入水平越高,情緒衰竭水平越低,自我成就感越高。這表明,雖然職業倦怠與工作投入屬于兩種不同的范疇,但是可以從增加工作投入的角度預防職業倦怠。因此,教育部門應及時對小學教師的工作投入加以激勵與改善,預防職業倦怠的發生,以便更有效地維護小學教師的身心健康。
體育教師職業倦怠實證探析
1問題的提出
2012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部門5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若干意見的通知6(國辦發〔2012〕53號),再次強調:“充分認識加強學校體育的重要性”。體現了國家層面對學生體質健康的廣泛關注。高校體育教師作為學校體育工作者重要組成部分,在增強大學生體質、培養健康合格人才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對高校體育教師的職業倦怠現狀進行分析和總結,不僅可以了解高校體育教師的職業倦怠狀況,同時也為高校以及教育部門強化體育師資隊伍建設提供參考。
2研究總體狀況
通過中國知網以“高校體育教師”和“職業倦怠”、“工作倦怠”為關鍵詞和題名,時間界定為2””3年-2”12年,共檢索到62篇研究,去掉理論性的和重復發表的研究后,剩余34篇,其中碩士論文9篇。從被試選取的地域范圍來看,研究較多的是從某省市區域內部選取高校教師作為研究對象,如北京市、上海市、寧波市、青島市、南通市、安徽省、廣東省、河南省等,沒有發現跨省跨區域的對比研究。從調查對象來看,有2篇研究明確界定是公體部教師,3篇研究既調查了公體部教師,也調查了專業體育教師,其他文獻中統一稱呼研究對象為高校體育教師,沒有做詳細區分。從研究工具使用來看,關于職業倦怠現狀的研究,一共有22篇文章使用了Maslach的問卷(MBI),1”篇參考MBI進行了自編問卷,1篇沒有說明問卷基本情況,1篇使用的是工作壓力問卷。除使用壓力問卷外,1篇使用的問卷結構為挫折感、情緒疲憊、過度工作等八個維度,其他32篇所研究的職業倦怠的結構完全一致,分別是情緒衰竭、去個性化以及低成就感,從研究視角來看,大多數研究都從問題出發,研究高校體育教師的職業倦怠狀況;有些研究從原因出發,探討了高校體育教師職業倦怠的影響因素;還有些研究探討了職業倦怠與成就動機、離職意向、工作壓力、自我概念的關系以及應對策略。
3主要研究成果
3.1高校體育教師的職業倦怠總體狀況
青年教師職業倦怠探討
摘要:當前教師職業倦怠問題表現較為突出,而在青年教師身上所表現出的職業倦怠問題更是不容小視。教師職業倦怠問題嚴重影響著教師自身的身心健康、專業成長、師生關系及學校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認真探討教師職業倦怠的現狀、成因,并提出相應的教育應對策略,有利于預防和消除教師職業倦怠,提升教育教學整體質量。
關鍵詞:教師;心理健康;職業倦怠
教師擔負著人才培養的重大任務,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成長與發展。相對而言,教師是壓力較大的職業之一。據中華教育改進社的《2015年度中國教育改進報告》稱,教師職業倦怠不斷蔓延,這在青年教師身上表現尤其突出。青年教師的專業成長與發展在整個教育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要努力為青年教師的成長發展提供良好的氛圍,從多方面給予服務與幫助,有效提升青年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效克服青年教師的職業倦怠感,提升教育教學整體質量。
1青年教師職業倦怠的現狀透視
綜觀教師的職業倦怠問題,備受社會關注,這一普遍存在的職業病和社會現象主要表現有:在工作中動力不足,缺乏理想和奮斗目標;處理問題上,消極怠慢,猶豫不決;在生活情緒上,焦慮、浮躁、消極悲觀等。特別是特級教師王崧舟老師辭職去杭州師范大學擔任教授,這更引起人們對在職教師流失問題的高度關注。王老師面對職業倦怠選擇跳槽到大學當教授,然而對于大多數“青椒”來講,跳槽又談何容易?當前,許多青年教師同樣面臨著職業倦怠的諸多困擾,工作壓力大,家庭負擔重,身心俱疲,感到前途一片茫然。根據教育部的我國各級各類學校專任教師年齡情況分布數據顯示,發現40歲以下的青年教師比例超過半數,該群體成為我國學校教師群體的重要部分,青年教師是學校的新生力量和未來發展的中堅力量,所以更應該正視他們在工作中出現的職業倦怠問題。①
2青年教師職業倦怠的成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