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教育精神的核心范文

時間:2024-01-05 17:44:4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職業教育精神的核心,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職業教育精神的核心

篇1

關鍵詞:職業教育;精神;心靈

隨著職業教育的不斷改革,職業高考的格局是重職業、技能,輕文化課。這在無形之中降低了對學生的文化素養的要求。學生常說“文化課學得再好也考不了幾分,還不如文化課上休息休息”。這就給上文化課的教師帶來了許多麻煩,上課不但沒人聽課,課堂還時不時地出現起哄現象。這就要求教師從精神上去美化學生的心靈格局。

一、職業教育從來都不只是知識和技能的問題,而是關系到精神和心靈的格局

所謂的精神和心靈的格局是指在環境教育的影響下形成和發展起來的相對穩定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素養,在學校的職業教育中,對人的思想政治、道德、文化、身體、心理、藝術等素質養成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思想政治居于首要地位,是最重要的素質。

從某種意義上講,思想政治素質比技能素質和科學素質更加重要;思想政治素質可以引導技能素質和科學素質向著有利于職業學生全面成長的正確方向發展;一個人從事某項事業,如果以優良的思想政治素質為資本,就會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因為他能夠擺脫名譽、利益、權力的過多羈絆,竭盡全力,輕裝前進,把主要精力集中在自己所從事的事業中,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有利于培養職業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業精神。

職業教育不是直接地將知識和技術教給學生,而是應該先從內心去打造學生的精神世界去格局他的心靈,使其感覺到身邊的一切是美的,有信心去打拼一片天地,近而做到對自己負責,然后對社會負責。

二、只有美的情感才能讓職業教育觸及生命的內核

教師首要的任務是育人,教書是育人的手段,育人則是教書的出發點和歸宿。

教師的勞動又是一種精神生產,其產品是一代社會新人。要完成教育任務,做好教育工作,教師不僅要用思想、理智、知識,而且要用感情,要付出巨大的、赤誠的愛。在職業教育工作中,最重要的不是理性的說教,而是師生感情的交流,感情的交融,師生之間,要有兄弟姐妹、父母子女般的感情,教師對教育事業的忠誠,首先應體現在“愛生”上。愛生就是關心學生的思想、學習、生活、身體等多方面的情況。為此,要了解學生,和他們打成一片,做學生的貼心人,幫助他們解決存在的問題,使他們安心學習,健康成長。因此職業中專的這些學生由于初中學習差,本身就很缺愛。

正如贊可夫所指出的:“平常說教師要熱愛兒童,可是實際上喜歡優等生是容易的,而熱愛差生就不太容易了。”教師關心熱愛學習,要面對全體學生,而且要一視同仁,不能偏愛或疏遠個別學生,特別是對思想、學習、紀律存在問題的學生更應多關懷、多幫助。

熱愛學生還體現在對學生的尊重和理解上。教師對學生的深情厚誼,是拂去學生心靈上的污垢的春風雨露,是開啟青少年心靈之門的金鑰匙。熱愛學生,可以激發學生健康成長,塑造美好的心靈;熱愛學生,可以順利地進行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教師對學生的熱愛的教育感染力在“后進生”的身上,表現得特別明顯。教師對后進生愛得深,會使他們冰冷的心感到無比的溫暖;愛得真,會使他們感到教師是他們的知心人,從而衷心地崇敬教師;愛得持久,會使他們感到,教師日夜為他們操勞,如不改正缺點就對不起教師。

教師只有關心熱愛學生,才會得到學生的尊敬、信賴和愛戴。“親其師,信其道。”學生才會相信教師的話,相信教師傳授的知識是人類知識寶庫中的精華,是真理。學生的這種態度,能使學生順利地把知識轉化為信念。如果師生關系惡劣,學生對教師反感,他們就把這種情感遷移到一切方面,產生“意義阻礙”和內心反抗,教師的教育感染力就降低了。可見,只有美好的情感,才能讓職業教育觸及生命的內核。

三、以人格魅力影響學生

對學生來說,教師本身就是一本特別的“書”,其主體是人格,教師的人格和精神面貌,將對學生精神成長產生不可替代的影響。

教師的人格魅力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有魅力的教師,學生對他們的信賴和愛戴心理,常會遷移到學習上,因而對他們所教的學科也喜歡,而確信他們所講授的知識的真實性和科學性,容易轉化為自己的信念。

教師的人格魅力影響學生的思想、品德。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要靠教師去塑造、陶冶或是矯正,其效果不僅有賴于教師的正確指導,而且有賴于教師的魅力。

教師的人格魅力影響學生的行為習慣。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一靠仿效榜樣,二靠有意鍛煉。所謂“言教不如身教”即意味著教師的榜樣對學生行為的重要影響。在學生心目中,總認為有較高人格魅力的教師比一般教師有更多、更突出、更高尚的品德值得學習,所以他們對有較高魅力的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比較注意,并自覺或不自覺地把它作為模仿的主要對象而加以效法。

篇2

【關鍵詞】專業;高職;職業精神;考核

職業教育以培養德技雙馨、身心雙健的技能人才和高素質勞動者為己任。要把學生的職業道德、技術技能水平和發展潛力作為評價職業教育質量的核心指標,應將職業精神的修煉放在首位。本文主要探討將職業精神納入現有專業課程進行考核,以一種“細雨潤無聲”的方式,讓學生感知、體會、踐行。

1 專業課程進行職業精神考核的意義

所謂專業課程職業精神考核,是指依據一定的職業精神標準,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定期或不定期地對學生專業課程學習過程中的職業精神狀況進行考核和評價,并將考核和評價的結果作為評定學生專業課程學業成績依據的過程。

專業課程職業精神考核,是職業教育適應社會需要的重要環節,其重要意義在于:

其一,強化職業精神培育的過程控制。將職業精神的培育貫穿到學校教學環節的全過程,避免單一課程的短期效應,克服職業精神教育的空洞說教。專業課程職業精神考核可以及時反映學生學習狀況,發現職業精神方面的優缺點。

其二,實現高職教育與職業崗位的“零距離”。高職教育的專業課程設置來源與職業崗位的實際、社會發展的需求、學生個人職業發展需要。通過職業精神的考核,培育學生適應崗位需要的行為規范,實現高職教育與職業崗位的“零對接”。

其三,全面、客觀地評定學生課程學業成績。高職教育學生的課程學業成績不僅僅是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和專業能力的訓練等級,還包括課程學習的行為規范養成。專業課程職業精神的考核是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行為規范的考核,能全面、客觀、公正地反映學生學習的狀況,能全面地對學生課程學業成績進行評定,避免學生學業成績評定的不當。

2 專業課程職業精神考核的依據

2.1 專業課程教學目標的要求

職業教育課程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設計,不僅僅是從崗位能力出發,還要更多考慮職業道德要求,增強崗位的適應性。因此,職業教育的課程目標不僅有知識目標、能力目標,也要有素質目標。在素質目標中尤其應強調職業精神的培育。

2.2 課程考核的導向作用影響課程目標的實現

課程考核的方式方法也影響學生課程學習的效果,而考試改革會在教學改革中起到導向的作用。職業精神的行為養成不是靠說教而是靠訓練,訓練如果缺乏監督與檢查其效果往往是事與愿違的,監督與檢查要靠一定的考核,通過設置一定的定性和定量指標來實現。要讓職業精神深入到每門課程、每項活動中,讓學生從進校開始接受職業精神的考核,使之從自覺到自為,從他律到自律。

2.3 專業課程的考核實際未能體現人才培養的目標

目前,高職已形成以培養職業能力和基本素質為宗旨的教育教學模式。但是課程考試還是側重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對能力的考核比重較少,職業精神的考核隨意,考核程序不嚴謹,組織實施不嚴密,評分標準欠科學。學生綜合素質測評不完善,考試的整體結構不合理,帶有盲目性、主觀性和隨意性。多是終結性判斷,不利于學生的發展。

3 專業課程職業精神考核的設計

職業教育的專業課程不同于普通本科,一般是教、學、做一體,理論與實踐相互融合,知識與技能相得益彰。為適應未來職場崗位的需要,在職業教育課程改革時,對課程進行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設計,要求從企業實際工作場景中去提煉典型工作任務,將職業環境中的要求轉換為學習情境要求。做到職業教育五個對接,職業教育專業課程的考核也應與職場工作人員的績效評價對接。

在設計專業課程職業精神考核內容時,要以學生將來適應職場需要為出發點,研究用人單位對員工的績效評價指標。通過職場環境的績效評價指標研究,用人單位員工績效評價的原則一般是定量與定性結合、完成任務與行為表現結合、結果與過程結合。員工考核的內容涵蓋了工作態度、工作能力和工作效果。工作態度更多地體現職業精神,在職業精神方面無一例外地都表現如下指標:考勤、團隊合作、服從、愛崗敬業。

相對應,專業課程的考核內容應涵蓋學生學習過程的各方面,應包括課程學習的行為規范、學習能力和學習效果三方面。其中,學習能力主要指學生選擇學習資源、學習媒體、學習方式與方法進行課程學習的合理性與有效性水平;學習效果主要指學生獨立完成課程學習內容、課程作業、課程實踐環節的數量及質量;課程學習行為規范主要指學生課程學習的態度、品格、作風。

對學生學習行為規范的考核宜采用過程性評價,通過提煉出的學習環境中的行為規范評價指標,設置一定的學生課堂行為考核要點,采取一定的評價辦法對學生課堂行為進行評價。

其考核內容、考核要點、評價方式見下表:

【參考文獻】

[1]羅輝.高等職業人才培養的研究與探索[M].北京:紅旗出版社,1999.

[2]黃克孝.職業和技術教育課程概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篇3

一、工匠精神在職業教育教學中的意義

1.工匠精神是現代企業穩定發展的基石工匠精神一直是中國傳統文化所傳承的重要精神,也是指引我國工業發展方向的精神指標。在中華民族歷經了數千年的發展后,工匠精神開始成為現代各行各業的發展理念,并在當代職業教育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職業教育的主體方向是以職業崗位為主,職業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在未來的職場道路中具有足夠的實力滿足社會需求,真正發揮職業教育應有的作用。在職業教育中,工匠精神與職業教育存在許多異曲同工之妙,工匠精神所推崇的創新精神與實踐精神恰好與職業教育的需求相符,而在職業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必將使人才培養方式發生轉變,使其更符合當下我國各行各業的發展理念。據對各個國家的企業統計調查發現,發展歷程在100~200年的企業大多分布于荷蘭、澳大利亞、德國等國家。這些企業在當地都具有強大的影響力,并隨著歷史的變遷和時代的變革仍然延續著。這些企業之所以成為長青企業,在市場變革中未被淘汰的主要因素是它們雖歷經了百年發展,但其最初的工匠精神仍然延續著,仍然在不斷地影響著企業的未來發展,并引領企業朝著更長遠的目標走去。在企業運營中,如果每位管理者和員工都具備工匠精神,對企業的運營和產品有更高的要求,那么就會使企業的持續發展具備更強的實力來應對外界市場的變化。在我國的行業企業發展中,市場以往的低成本時代退去之后,企業在此發展過程中必然會面臨許多誘惑,而只有堅持自己的原則,保留自己的發展精神,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實現可持續發展,這是工匠精神在歷史長河中仍然得到有效傳承的重要原因。2.工匠精神是職業教育教學人才培養的需求職業教育的主體目標是通過教學培養學生成為技能型人才,掌握技能知識,為未來的職業崗位打下良好的基礎。在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方面,大部分企業都希望職業院校的學生在畢業后能夠立即上崗工作,能夠適應企業的運營模式,并在各項技能操作方面達到一定的熟練程度,快速熟悉企業文化,與企業生產實現良好的銜接,同時具備一定的職業素養,在企業工作過程中能夠保持認真、嚴謹的工作態度,將工匠精神貫穿于各個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這意味著職業教育不僅要培養學生的技能,還要加強對學生工匠精神的培養,讓學生熱愛自己所從事的職業,尊重自己的職業,對自身職業的未來發展與付出有著明確的認識,使學生將來不管在何種崗位任職,都能將工匠精神置于職業中心,將其作為努力的目標。而這也是讓職業院校獲得社會認可的重要指標,是吸引更多技能型人才投入至職業院校的重要保障,也使職業院校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

二、工匠精神對職業教育教學帶來的啟發

1.對院校文化精神的啟發職業院校的教育理念是以技能培養為主,而技能的形成過程不僅是對專業的實踐操作,還需具備一定的精神內涵。工匠精神是我國工業發展過程中重要的精神文化,職業院校需將工匠精神融入校園文化當中,在校園中突出工匠精神的信仰理念、職業態度和對職業精神的堅持,使學生在校園氛圍中感受到職業院校的教學理念,從而對職業教學有更深的認識。職業院校可以通過校園媒體、校園廣告或校園雜志、報刊等途徑報道魯班、方文墨、小野二郎等具有工匠精神的人物事跡,介紹每位傳奇人物背后的故事,對他們的工匠精神以及對自身事業堅持不懈的精神大力宣傳,使之融入職業院校的每個角落,將其作為校園文化大力弘揚,使校園文化在人物事跡的渲染下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形成工匠精神。2.對職業教育中創業教育的啟發職業教育是一個系統的教育過程。在此過程中,職業教育所肩負的是每位學生未來的前途,同時也關系著各行各業的未來發展,職業教育是促進我國提升就業率的重要保障。在職業教育的創業教育中,創業的教學多數是建立在學生掌握職業技能和具備承擔職業崗位能力的基礎上所開展的教學,是圍繞創業能力、創業思維、創業意識等方向進行培養。這樣的教育方式雖然能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創業能力,但其創業精神仍然十分缺乏,對未來的創業道路未形成基本的認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過于注重技能的提升,而忽略了精神領域的發展。對此,職業教育要結合創業能力的培養目標,將工匠精神融入創業教育中,圍繞工匠精神開展職業能力教學、培養職業意識,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使學生積極參與到創業活動中,從而為我國未來的經濟發展帶來更多的動力。3.對職業教育專業課程教學的啟發職業教育所涵蓋的專業課程十分廣泛,涉及多個行業,是一個具有綜合體系的教學系統。在任何一個專業的教學領域中,完善的教學方案都是促使職業教學順利進行的依據。教師在執行教學方案時,需要在教學過程中起到帶頭作用,發揮工匠精神,做到先育人再教人,以身作則,為學生做好榜樣。并將工匠精神融入職業教學和職業考核中,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愛崗精神和奉獻精神,并提高自身的職業服務意識,與其他學生互幫互助,形成團隊合作,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工匠精神滲透于專業課程教學當中,根據不同專業的特點和課程內容強化細節培養,擺脫傳統教學過于籠統的問題,將教學內容進行更精細的劃分,并逐步培養學生形成專注、一絲不茍的專業習慣。工匠精神是當前每個行業都需要的精神,其對崗位工作的細節和求精必然有著更高的要求。因此,職業教育要將工匠精神融入每個專業的教育教學中,融入校園文化中,以工匠精神為基礎開展各專業課程教學,培養學生形成工匠意識,在工匠意識的驅動下改變職業行為,更認真地對待自身職業,使人才的培養更適合當下企業的發展需求。4.對職業教育實訓教學的啟發工匠精神與職業教育具備的共同特征是實踐性,因此,在開展職業教育教學時,要對學生的實訓課程加以關注和重視。不可低估職業教育中任何一個教學領域,要將教學重點覆蓋于職業課程的任何一個分科,并在實訓教學過程中,結合工匠精神,不斷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讓學生在工匠精神的影響下對自身實踐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職業教育可以根據學生的專業課程提供相應的實踐平臺,例如,定期舉辦實踐展示、實踐競賽等,合理劃分實踐教學領域,強化對學生工匠精神的實踐要求,使學生對工匠精神有更深刻的認識,并切身體會到工匠精神的核心與理念,逐步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

三、小結

篇4

摘 要:央視新聞推出8集專題片《大國工匠》,講述了8位不同崗位的工匠,用他們靈巧的雙手,詮釋一個現代工匠的職業素養和能力。他們默默堅守在工作崗位上,不斷挑戰自己追求技能的極致和完美,最終脫穎而出,躋身國家級技工行業,成為一個領域不可或缺的高端人才。“工匠精神”在職業教育中也是十分重要的,其最重要的體現就是在培養良好的技術技能的同時重視對學生職業精神職業道德的培養。

關鍵詞:“工匠精神”;職業教育

1 “工匠精神”的內涵及來源

1.1 什么是“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一個新興的詞匯,沒有標準權威的定義,一般是指工匠對自己產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李克*總理提到,要把提高職業技能和培養職業精神高度融合,并且解讀了敬業守信、精益求精這一職業精神的含義。今年總理又在政府工作報*中提到“工匠精神”,從職業精神到“工匠精神”,就是要求企業回歸根本,加強中國“制造”。工匠精神從根本上來說就是一個匠人做人做事的原則。“工匠精神”具有以下四點內涵: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耐心、專注、堅持;專業、敬業。工匠精神的核心是:不僅僅把工作當作賺錢的工具,而是樹立一種對工作執著,對所做事情和生產的產品精益求精、精雕細琢的精神。

1.2 “工匠精神”的傳承發展

無論在中國還是西方,工匠精神由來己久。在我國古代,工匠精神指的“學徒制”或者說“傳統學徒制”。是在近代學校教育出現之前,手工作坊或店鋪中師徒共同勞動,徒弟在師傅指導下習得知識或技能的傳藝活動。學徒并沒有接受到正式的教育,只是機械的模仿師傅的動作,對師傅來說,也沒有正式的教學內容,教授的就是自己從上一任師傅身上學到的以及自己從事這件工作以來的經驗。古代孔子收了七十二弟子,被認為是我國正式教育的先鋒。從這一點上來說,職業教育的起源比普通教育早,只要有學徒制和手工作坊就有了職業教育的雛形,所以職業教育的歷史更加源遠流長。中國古代職業教育中師傅帶徒弟制度不僅僅是單純的技術傳承,作為師傅,就是學徒的名義上的父親,不僅可以打罵、管教他的生活,也可以決定他的技能的學習程度。師傅不僅教授了技術技能,也有?任告訴這些離家很早的少年一些做人、成家、立業的道理,教給他們明辨是非的能力。

2 “工匠精神”給職業教育注入活力

2.1 為什么職業教育需要“工匠精神

現代的中國職業教育培養出來的藍領工人們,競爭力都不大,很多時候,都無法成為生產一線的技師和人才。根本原因就是職業教育出現了偏離軌道的現象。職業教育只是為了傳授技能,并沒有關注學生對于技能和崗位的熱愛,以及職業道德和職業素養。這也就阻礙了職業教育培養的人才進一步鉆研技能創新,對于技能掌握的精度也不高。于是,“中國制造”只是一味的抄襲模仿,質量差,產量多,沒有競爭力。我們需要更多職業教育培養出來的人才能夠擁有一顆“匠心”,能在崗位上發揮積極作用,而不是簡單的流水線工人。職業教育與社會經濟息息相關,而經濟要發展,職業教育也要發展。職業教育只有在“工匠精神”的引領下,注重職業精神,職業道德,職業素養,創新鉆研,精益求精的傳授,學生在未來的工作崗位上才能勤勤懇懇,任勞任怨,艱苦樸素,勇于改革和創新,才能讓職業教育培養出來的人才能有更多行業尖端、世界領先的能力,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2.2 如何在職業教育中滲透“工匠精神”

如何在職業教育中滲透“工匠精神”?換言之,培養“工匠精神”就是在職業教育中培養學生發現實際生產生活問題的能力和通過技術技能手段解決問題的能力呢。在教育過程中著力培養育中貫徹質量管理的理念、標準與策略,這樣,培養出的工匠精神可能更加完整。職業教育過分側重技能而忽視人的價值偏向,當前,職業教育偏向于技能教育,以對“人”的忽視和“人”的失落為特征的職業教育實踐,只是單純的傳授知識和技能。職業學校學生對于技術和機能沒有深刻的理解,更談不上刻苦鉆研,不斷提高自己的技術技能,成為具有“工匠精神”的工匠了。

因此,我們職業教育應當將向學生滲透“工匠精神”不僅作為口號,更應該實際行動起來。首先,職業教育在培養工匠和培育“工匠精神”上要把培養職業精神放在突出的位置,扎實提升學校的辦學能力,強化師資隊伍建設,培養“雙師型”教師。提高行業準入制度,加大教師的培訓和進修力度,使得教師有更強的技術技能水平,引導學生安心扎實的學習技術技能。學生首先要成為工匠,才能談得上有匠心,才能形成“工匠精神”。其次,要培養學生成為工匠的形態,形成鉆研技術的習慣與恒心,培養職業道德,培養對職業崗位的興趣和信心,在培養學生樂于工作、善于生活中提高把控情緒的能力,在鉆研技術中獲得快樂。這是“工匠精神”除了技能外最重要的一點。最后,職業教育特別要提高教學實習和頂崗實習的質量,加大校企合作和工學結合,要積極鼓勵有條件的企業介入職業教育,參與職業教育,校企合作辦學,使得辦學主體多元化;另外在企業建立真實的實習實訓車間,學生頂崗工作,充分鍛煉技能和技術以及在具體崗位上讓學生理解工作和工作過程,掌握技術和工作流程。

參考文獻:

[1]薛棟.論中國古代工匠精神的價值意蘊[J].職教論壇,2013,34:94-96.

[2]王麗媛.高職教育中培養學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與可行性研究[J].職教論壇,2014,22:66-69.

[3]鄧成.當代職業教育如何塑造“工匠精神”[J].當代職業教育,2014,10:91-93.

[4]王新宇.“中國制造”視域下培養高職學生“工匠精神”探析[J].職業教育研究,2016,02:14-17.

[5]劉曉.技皮?術骨?匠心――漫談“工匠精神”與職業教育[J].江蘇教育,2015,44:20-22.

[6]馬永祥.在職業教育的坐標中審視“工匠精神”的價值[J].江蘇教育,2015,44:39-40.

[7]王云珠.“工匠精神”的培育需要本真的職業教育[J].江蘇教育,2015,44:40.

[8]彭文彰.高職院校如何培養具備“工匠精神”的會計人才[J].財會學習,2016,08:245-246.

[9]孔寶根.高職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實踐途徑[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6,03:53-56.

[10]胡冰,李小魯.論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對理性缺失下培育“工匠精神”的反思[J].高教探索,2016,05:85-89.

[11]]陳昌輝,劉蜀.工匠精神――中國制造在呼喚,職業教育應擔當[J].職業,2015,20:14-15.

篇5

十八后,隨著我國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產業升級的加快,經濟增長方式正由勞動密集型向高技能、知識密集型轉變。在我國過去對技能人才的培養相對滯后的大背景下,對高等技能人才的需要求越來越緊迫。高等職業教育有開發市場所需技能人才職能,能填補市場的空白,也是高職本質屬性和核心價值體現。

技能是指技術、能力,指撐握并能運用專門技術的能力。技能培養就是培育運用專門技術的能力。而任何一門專業的技能,絕對不是單一的,都是一門組合的構成。可以根據崗位的需要,分為核心技能和非核心技能。在高職教育在國家重視下,投入較大,比如專業建設、課程改革、實訓基礎建設等硬件方面都有很大提升,同時也引進大量優秀師資,大大提升了學生的核心技能,比如專業理論知識、專業的實踐,甚至有部分高職院校引進企業鍛煉學生的核心技能。

然而,一些畢業生出現了就業功利化、不守誠信、誠信意識淡薄,工作拈輕怕重、不停的跳槽等現象。這樣的行為不僅影響企業的正常運作,增加了企業招聘成本,而且也影響了自身的發展,使自身的職業規劃成為一張廢紙。這些行為都是缺乏職業精神的表現。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競爭越來越激烈。整個社會對畢業生的職業精神要求越來越高。因此,職業教育不僅要培養學生的核心職業技能,更要培訓學生的職業精神。要把職業精神提高到職業技能同等重要位置,因為職業精神和職業技能的融合才能使學生立足于企業和社會。責任意識、職業理想和職業觀念等職業精神的突出,能力也會有較大的發揮。反之,如果學生只能滿足企業技能要求,缺乏責任意識,甚至不負責,工作中出現錯誤的理念,這樣的觀念可能給企業帶來嚴重的后果,比如財務工作人員,在工作不誠信的行為。為此教育部在去年的《教育部關于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明確指出了要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和培養職業精神高度融合。

因此系統的研究高等職業技能培養和職業精神高度相融合,不僅有較大的學術價值,也具有較大的現實意義。

(一)有利于推動職業技能培養和職業精神兩者之間關系的了解,推動兩者協調發展。這種了解可以減少實踐程面的曲折和反復。

(二)在職業精神教育相對滯后和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研究該問題有利于推動我國高職院校職業精神教育的進程,促使學生更能夠適應企業和社會。

二、文獻綜述

一部分學者主要沿著突出發展職業技能培養展開。張健(2007)以多種學科為視角,提出要狠抓主導核心技能培養,要確保技能培的訓練充分。余波和覃業梅(2009)立足于獨立院校計算機專業面臨的就業壓力,提出獨立院校人才培養中要注意職業技能的培養。王娟玲和李榮榮(2008)以道路橋梁專業為例,要培養實用人才,職業技能的培養是必不可少的。張玉偉和姚紅玲(2013)以工學結合,項目教學為視角,以高職多媒體專業為案例,可以用工作室的方式促進職業技能培養,體現職業技能培養的重要性。

在職業精神方面,一部分學者發現,高職學生中存在職業理想不夠明確,職業認知不清晰,職業態度不夠端正等問題(王宇苓,2009)。劉彥斌(2006)認為培養學生職業精神是培養高職學生的主要任務,職業精神是學生從事職業的根基。嚴楠(2009)認為激烈競爭的今天,高職學生的就業不容樂觀,職業精神教育顯得十分重要。楊靜(2015)認為職業教育必須重視職業精神的培養,否則不能適應激烈的競爭。

同時,也有一部分學者把職業技能培養和職業精神培養相結合。黃紅英(2010)以市場為導向的辦學理念,強調了職業精神和職業技能的結合,才能培養合格的人才,要把職業精神教育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

綜上所述,一部分學者支持高職教育以職業技能培養為主線,以職業技能教育彰顯高職的特色。在面臨就業市場不容樂觀的今天,一部分學者強調職業精神的重要性。較少的學者把兩者相結合,并且沒有兩者相整合的方法和途徑,沒有突出敬業守信、創新務實等精神的培養,更沒有涉及常態化、長效化的職業精神培育機制。

三、出現的問題及對策

隨著我國大學生“擴招”以來,大學生進入就業市場的人數激增,這其中也包括高職大學生。隨著這些大學生進入就業市場,大多數學生都能夠適應適應激烈競爭的市場環境,不斷學生新的知識,適應企業文化。然而也出現了一些問題:

(一)不具備繼續學習的能力。一些大學生,特別是才走向就業市場的學生,只具備教師在課堂上講授的知識,而隨著社會的發展,知識新陳代謝的速度較快,如果不具備繼續學生新知識的能力,將無法適應未來的工作。如果出現這種局面,將會面臨失業風險。因此,要加強自身的學習。

(二)不具備實踐能力。不具備實踐能力的原因有兩個:一是不具備實踐的準備,比如知識的儲備。二是喪失實踐的勇氣,擔心失敗,不自信。

(三)不具備抗壓能力。任何一個工作都會面臨壓力,特別是一些剛畢業的大學生,不能夠合理處理壓力,更不能把壓力變成動力,從而離開現在的工作崗位,失去上升的機會。

(四)不具備設立工作目標,按計劃執行的素養。一些學生在工作中,沒有任何計劃和目標,導致工作中盲目、盲從,不能夠把工作做到位。另一些剛走出校門的學生,盡管在工作中有計劃和目標,但是由于自身的懶惰不能夠堅持計劃,最終導致一無所獲。

(五)不遵守職場中的一些基本規定。在了保證工作秩序的進行,必須遵守一些基本的規定。比如守時等。如果違背這些規定,高職大學生將不能夠適應職場,將會迅速被動的離開崗位。

(六)不具備其他的職業素養。

面對以上問題,高職大學生,特別是才參加工作的學生,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除認真領會教師在課堂上講授的知識,還要堅持學習,善于自學,只有這樣才能夠適應激烈競爭的市場,才助于自身的發展,從而服務社會。

二是運用所學的知識,勇于面對激烈的工作崗位,不能畏縮。如果出現退縮,會影響自信心,容易出現惡性循環。

三是面對工作中出現的較大的壓力,很多學生不會處理,不能積極樂觀的心態去面對壓力,而是選擇逃避,甚至極個別學生選擇用自殺的方式去解決壓力。面對壓力,要善于處理壓力,并保持積極的心態,尋找解決壓力的方法,從而問題得到解決。如果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會有樂觀的心態,有利于下一個問題的解決。

四是對待職場,一定有目標,要有職業規劃。完成職業規劃后,最重要的執行這個規劃,不能半途而廢。如果職業規劃出現了偏差,要及時的修正,制定符合自身發展的,可行的職業規劃。

五是在職場中,遵守基本的職場規則,比如守時、禮儀和保密商業信息等,這貫穿職業生涯的始終。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如果違背這些基本規則,會對職業的發展有致命的影響。因此,遵守基本的職場規則是大學生在職業生涯的起點。

六是在完善職業素養過程中,要吸收傳統文化的精髓。不僅要善長自身專業知識,更要從我國傳統文化方面吸收相關精髓,提升自己的職業素養。

參考文獻:

[1]余波,覃業梅.獨立學院計算機專業學生職業技能培養探討[J].計算機教育,2009(20):35-37.

[2]王娟玲,李榮榮.以職業技能培養為主線的高職教育模式改革探索[J].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20(3):58-60.

[3]張玉偉,姚紅玲.多媒體專業 “工作室” 模式下的職業技能培養體系建設初探[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3(29):12-14.

[4]王宇苓.關于培養高職學生職業精神的思考[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9(31):46-48.

[5]劉彥斌.培育學生職業精神與建設高職校園文化[J].改革與戰略,2006(6):183-184.

[6]嚴楠.論高職生職業精神及其培養的必要性[J].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8(3):4-5.

篇6

職業院校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專業技能發展,培養適應現代化建設需要的中、高技能專門人才和綜合素質高的勞動者;就是要牢固樹立“為學生今天的發展負責,為學生明天的成功奠基”的教育理念;就是要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辦學方針,把用人單位滿意不滿意、學生滿意不滿意、學生家長滿意不滿意作為衡量職業教育效果的最終標準。只有這樣,才會使職業院校朝著確定的辦學方向發展,才會培養出綜合素質高、動手能力強、適應社會快的學生,才會得到社會的認同,才會使職業院校又穩又快又好地持續發展。

1 先進的辦學理念是職業院校提升核心競爭力的根本

堅持先進的辦學理念是促進職業院校持續發展的根本。只要有先進的辦學理念,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持續發展。要擁有先進的辦學理念,就要認真研究學校的辦學思想和學校發展戰略,要從學校發展思路和目標、人才培養模式、專業設置、課程開發、管理方式、育人途徑、教學策略、實訓措施、考核評價等方面深入研究,制定出符合職業教育發展規律的具體目標和任務。這就要求職業院校要轉變辦學觀念,明確戰略局長目標,牢固樹立“為學生今天的發展負責,為學生明天的成功奠基”的教育理念。“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方針,面向社會、面向就業市場辦學是職業教育的核心所在;關注學生發展,關心學生就業,是職業教育的本質所在。因此,職業院校要培養出具有良好的個人行為習慣、強健的體魄、健康的心理、扎實的文化基礎知識、過硬的專業技術、鮮明的個性特長、較強的就業本領和創業精神的優秀學生,就要求我們必須樹立新的教育觀、質量觀和人才觀,把“為學生今天的發展負責,為學生明天的成功奠基”的教育理念轉化為全體教職工的教育教學行為,切實落實到教育教學實踐過程的每一個環節和細節之中。為學生的發展負責、為學生的就業負責,就要有敏銳的眼光,對社會就業市場的需求作出快速的反應,信息要快、要靈、要準,要結合學校實際,按照就業市場需求合理配置教學資源,調整專業實訓的自覺性、主動性和積極性,熟練掌握專業技能,增強社會就業的競爭力和先進性和前瞻性,只有這樣,學校辦學才會彰顯出自己的辦學特色,才會發展好自己的骨干專業,才會開發出實用的優質課程,才會鍛煉出有個性教學風格的“雙師型”教師,最終才會培養出有專長、有特長的學生。

2 鮮明的學校文化是職業院校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靈魂

建設鮮明的校訓、校風、教風、學風,營造優秀的學校文化,是學生內涵發展的靈魂。因為,高品位的學校文化在育人過程中具有特殊的教育功能,對陶冶師生的情操,凈化師生的心靈,起著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作用。學校要堅持以師生的發展為本,一方面以教師的專業能力師德水平的提升為本,努力挖掘和提煉學校精神,逐步形成“崇德、技精、篤愛、創業”的辦學精神;另一方面要以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專業技能發展為本,要關心、關愛每位學生生命質量的發展,尊重學生的價格和個性差異,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動手能力和就業創業精神。同時,加強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增強教育的實效性、針對性與時代性。

加強學生文化建設,就是要把學生培養成“有理想會做人、有文化會學習、有技能會操作、有能力會創造”的新型人才。職業院校領導和教師都要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每一位學生的差異,充分考慮到他們的學歷層次和知識水平,要有一套切實可行的學生發展性評價制度來評價學生的發展。既注重科學文化知識水平和專業技能的提升,又要重視人文精神的培養,創造師生共同成長、共同發展的學校文化氛圍和環境條件。只有建立優秀的學校文化,才能培養出具有時代創新精神的優秀學生,學校才會有更加強大的核心競爭力。

3 優化課程體系是職業院校提升核心競爭力的核心

課程是教育教學的核心,是實現學校培養目標的具體內容要求。可是,現行的職業教育課程體系,普遍存在內容上重基礎知識、基礎理論,即使專業課程也是如此,涉及到動手實驗、技能訓練、實踐能力鍛煉,就業心理訓練等方面的課程內容不夠豐富,加之場所、設施設備滿足不了教學需要,造成了學生專業能力薄弱。要實現課程的教學要求,就要不斷加強重點專業課程的開發與優化,特別要重視實驗、實訓、實踐、就業心理等實用性課程的開發,著力對課程結構、課程內容、課時安排等問題進行科學調整,進一步加強實驗、實訓、實踐、就業心理等課程的教學,強化專業技能的鍛煉和訓練,使學生專業操作能力和實際運用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從而增強適應未來社會就業的競爭能力。因此,在完成國家課程的基礎上,開發適合于學生發展的專業選修課程、校本公共課程、實訓操作能力課程等,是學校持續發展的核心所在。只有這樣,才可能使課程更加前沿化、社會化、本土化和專業化。只有開發有利于學生專業發展的核心課程,才能使學生學到一生受用的一技之長,才會增強學生的社會就業競爭力。

4 培育骨干專業是職業院校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重點

骨干專業是職業院校核心競爭力的體現。培育骨干專業就要事例專業優勢,扶優扶強,才可能形成骨干專業,也才可能使學校獲得持續、獨特的競爭優勢。骨干專業的現代化水平,是體現職業院校核心競爭力一個重要標志。

職業院校為滿足社會的多種需求,在專業設置上往往呈現出多樣性。可是,任何一所學校總值有打造領先的骨干專業優勢,才可能在大潮之中立于不敗之地。在教育教學資源總量有恨的前提下,任何一所學校要想在每個專業上都保持領先地位,是難于做到的。所以,職業院校既要依據自身的教育資源和專業優勢,又要考慮社會經濟的發展需求,尋找最佳結合點來培育自己的骨干專業,只有這樣的骨干專業,才是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骨干專業。

培育骨干專業必須考慮到的要素:一是充分占有教學資源。一方面是有形資源,包括資金、設施等;另一方面是無形資源,包括辦學歷史、學校文化、師資隊伍水平、教科研能力及社會信譽等。作為骨干專業,只有擁有更加豐富的無形資源,才能在社會就業市場的競爭中脫穎而出。二是具有廣闊的社會就業市場前景。專業設置是職業教育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接口,只有科學調整好專業結構,培養出技高能強的實用型專業人才,才能適應經濟發展和勞動力就業要求,才能更好地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只有保持專業人才的培養與勞動力市場需求的一致性,專業本身才能在市場中做得更強更大更精。三是在與其它院校同類專業的比較中占據有利的競爭地位。具有充足的教學資源、豐富的專業發展經驗、強大的專業教師隊伍和優化的課程體系等。因此,骨干專業的培育要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精,只有把專業做得又強又大又精,才會擁有更強的核心競爭力。

5 建設智慧型、雙師型的教師隊伍是職業院校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關鍵

只有培養出一流教師,才會有一流專業,也才會有一流的學校。學校發展的關鍵在教師,學生發展的關鍵也在教師,教師有智慧,學生才可能的特長,學校才可能有特色。因此,教師要自覺加強自身思想道德修養,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學校要重視教師隊伍的建設,實施名師帶動戰略,為教師營造一個寬松、和諧、愉悅的培訓、學習空間,以滿足不同層次教師發展的需求。具有一支“數量足夠、結構合理、技藝高超、綜合素質高、相對穩定、專兼職結合”的“雙師型”教師隊伍,是職業院校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只有不斷提升教師的理論水平和教學實踐能力,才會擁有職業教育的高質量。因此,學校要采取多種措施,積極鼓勵教師參加職業資格證書的認證考核,積極安排教師外出進修、培訓,參與學術活動和學科教學研究活動,才會培養出更多的“雙師型”教師,才會擁有職業院校發展的生命力。

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是職業院校可持續發展的決定因素,是學校的發展之基、競爭之本、質量之源。只有始終把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學校的重要工作,始終堅持“用共同使命維系人、用學校精神塑造人、用發揮特長使用人、用挖掘潛能管理人”的原則,才會培養出高績效的“雙師型”教師團隊,才會增強教師的執行力和影響力,學校發展才會有強勁的核心競爭力,學校發展才會有新的希望。

6 強化教育科研是職業院校提升核心競爭力的“推進器”

教育科研是學校內涵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科研興教、科研強校是學校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抓手。作為職業院校,只有對教育現狀認真反思,才會有創新變革、謀求發展的思路。只有樹立科研興教、科研強校的理念,才會使廣大教師自發、自愿、自覺、自主地開展教育教學研究,才會大力宏揚科研創新精神,才會不斷促進自身的專業發展和學校的內涵發展。當今職業教育的競爭歸根到底是學習能力的競爭、專業技能的競爭、就業能力的競爭、適應社會環境能力的競爭。要適應時代的要求,職業院校領導只有提高自身駕馭學校發展的本領,才可能使學校立于不敗之地;只有教師長于理論研究,善于實踐革新,走教育科研之路,才會取得高質量的教學效果。無論是學校領導還是教師,尤其重要教學活動中深入地分析和反思教育教學問題,發現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與現代教育理念之間的差距,并不斷地進行調整、改進和完善,進而在教育理論的指導下,扎實而大膽地進行新的探索和嘗試,只有這樣,學校領導才會把教育教學發展中的疑點、熱點和難點等重大問題,作為破解學校持續發展的著力點和主攻方向。只有建立校本教研制度和教育科研管理制度,形成學校教育科研長效運行機制,才會促使學校教師人人參與課題研究,在研究教育教學問題中加強教育理論學習,才會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才會提升職業院校教育科研的成果質量,才會成為名教師、名校長、名學校,擴大職業院校的社會影響力和知名度。

7 實施科學管理是職業院校提升核心競爭力的保障

科學發展的核心是以人為本,科學管理是職業院校促進內涵發展的堅強保障。在十七大精神指引下,要進一步確立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學校要重視民主管理、情感管理、細節管理、成本管理,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人人能做事,事事有人做。要進一步完善和制定科學的規章制度,用合理的制度來約束人、引導人和激勵人,努力營造團結奮發向上的管理氣氛。

職業院校要強化競爭機制,完善崗位管理制度。按照“按需設崗、公開招聘、平等競爭、擇優聘用、嚴格考核、合同管理”的原則,全面推行人員聘用制度,建立“人員能進能出、職務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激勵用人機制。改革完善職業院校收入分配制度,實行績效公平、形式多樣、自主靈活的分配辦法和分配模式,實現一流人才一流待遇,重獎作出重大貢獻的優秀人才。

篇7

[關鍵詞] 軟環境建設; 高職院校精神文化; 素質教育; 品牌戰略

[中圖分類號] G71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3)07- 0110- 02

0 前 言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系的不斷完善,高等職業教育實現了規模與速度的發展,社會對高職教育的關注程度也越來越高。但部分高職院校定位不明確,學科、專業設置缺乏特色以及品牌意識沒有得到應有的強化,數量和質量、外延和內涵發展的結構性矛盾逐漸顯現,這一切成為高職教育長遠發展的“軟肋”。因此,培育與提升核心競爭力已成為高職院校發展的戰略重點,而加強高職院校文化軟環境建設,是提高高職院校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途徑。

高職院校應充分認識到文化軟環境建設的重要性,創設富有高職教育特點的文化環境和文化氛圍,以培養全面發展的綜合型人才。文化軟環境建設應從培育高職院校的精神文化、構建人文素質教育和科學素質教育相融合的教學體系、構建和諧的校園文化、實施高職院校品牌戰略、加強校企合作、提高教師素質6個方面入手,切實加強高職院校的內涵建設,提高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質量。

1 培育高職院校的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高職院校文化軟環境建設的精髓,是高職院校賴以生存發展的支柱和精神推動力。高職院校的精神文化一旦形成,就以其特有的導向、凝聚、激勵、塑造等功能在高職院校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高職院校的精神文化要避免功利主義導向,應以職業人文主義為價值訴求,根據職業教育的特點,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有機地滲透在職業教育之中,使學生獲得精神成長和職業成長。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是高職院校精神文化的重要內容,二者不可或缺。高職院校以人文精神的教育理念為指導,既是對學生進行良好的技能、事業、職業、專業培訓的真正的、終極的目的,也是對技能、事業、職業、專業發展的最好輔助。在人文精神的理念指導下,高職學生容易樹立敬業態度和社會責任感,增強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和堅忍不拔、知難而進的精神,更易于在職業崗位上做出出色的成績。豐厚的人文底蘊有利于高職學生科學精神的良好發揮,科學精神是尊重規律、實事求是、勇于探索、敢于創新、堅持真理、修正錯誤、實證實干和獨立的精神。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雙重影響,使得高職院校的學生不僅能擁有靈活駕馭知識遷移的能力,且有實際動手操作的技能。高職院校的精神文化不僅有助于培養高職學生的技能,更有助于學生的品行教育,以品行教育立身,鑄就終身發展的核心優勢。

2 構建人文素質教育和科學素質教育相融合的教學體系

科學的教學體系是高職院校文化軟環境建設的重心。高職院校在構建課程體系的過程中,應該深度融合專業課程,構建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導向的現代高職教育課程體系,糅合合理的人文知識體系,拓展學生的人文知識視野,滲透人文教育內容和價值,使不同專業門類的學生共同樹立正確的道德觀、人文觀、價值觀,最終達到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統一、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在人文素質教育中,應理論聯系實際,運用豐富多樣的教學形式,發掘人文知識蘊含的人文精神,使之內化為學生的人文素質。強調對學生健全的社會人格的培養,所謂健全的社會人格是指學生應當具備的社會生活所需要的工作能力、適應社會變化的心理承受能力、符合社會文明發展水平的文化修養和道德素質這3個方面的總和。充分發揮各專業的優勢,整合專業課程資源,實現資源共享,鼓勵各專業學生跨專業、跨系甚至跨校選修課,在校內大力開辟哲學、文學、藝術、法律等人文選修課程,輔修第二專業,優化學生的知識結構。課堂教學要確定學生的主體地位,以討論式、啟發式教學為主,重視教育者與被教育者的對話交流。在強化課堂常規教學、完成理論課教學任務的基礎上,提出加大實踐教學環節力度、充分利用網絡優勢改革創新教學模式的新思考,從單一的課堂教學逐步轉向多元化、多途徑的開放式教學。增進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學生的獨立人格,進而提高教育效果。高職院校應特別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根據不同專業的技能培養需要,抓住“實驗、實訓、實習”3個關鍵環節,通過各種校內外實踐活動,使教學與生產實踐結合起來,拓寬學生的視野,增強實踐能力,提高綜合素質。高職教育只有從“以職業活動為中心”的課程建設模式轉向“以職業人為中心”的課程建設模式,才能保證高職教育的可持續性發展,真正做到內涵發展和質量提升。

3 推動校園文化的發展

校園文化承擔著課堂教學無法替代的價值功能,是加強高職院校文化軟環境建設的重要載體。校園文化對于擴大學生的知識面,開發學生的潛能,優化學生的情感,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培養學生社會交往能力,提供了一個良好的育才環境。重視校內文化設施建設,建設功能齊全的教學場所、圖書館,完善教學設施,優化學習環境,營造高品位的校園文化環境,滿足高職學生學習成才的需要。在校園文化的背景下,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組織的社團活動,諸如體育競技比賽、學術研究大賽等,來培養團隊精神、合作意識、堅忍不拔的意志力和拼搏精神。高職院校應正確認識信息化對校園文化的影響,以積極和包容的心態賦予信息化更為積極的文化涵義,應充分利用網絡技術和網絡資源,建設網絡社團、網絡校園等,使傳統意義上的校園文化建設空間和環境不斷地得到拓展和改善。高職院校應以人文精神培養為核心,以服務為宗旨,以素質拓展為目的,立足實際,突出特色,通過加強校園文化活動的基礎設施建設,創新校園文化活動的內容,拓展校園文化的領域,規范校園文化活動的模式,努力構建具有自己特色的校園文化體系,加強校風、教風、學風、工作作風和學術氣氛等軟環境建設,使校園文化朝著正規化、多樣化、群體化、藝術化方向發展,構建起既充滿活力、又有深厚文化底蘊和鮮明特色的高職院校文化軟環境。

4 實施高職院校的品牌戰略

實施品牌戰略,是高職院校文化軟環境建設的必經之路。高職院校的品牌建設是高職教育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其本身不是獨立的物質實體,卻能夠增強學校的外部吸引力和內部凝聚力。品牌建設是一個系統的過程,它包括品牌定位、品牌核心競爭力的打造和品牌的維護。品牌定位是指高職院校向社會提供勞務的品種、數量和質量,并對學校在未來經濟社會發展中戰略地位和發展方向做出的戰略選擇,也是一所高職院校根據自己的能力、優勢以及應發揮的特色所確立的最適合自己發展的目標定位。高職院校必須立足于學校本身的歷史發展狀況、專業特點和所處的區域環境,明確自身的定位,發揮自己的優勢,不盲目隨大流,不追求“大而全”,樹立“特色興校”的辦學理念,強化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辦學定位,突出發展品牌特色專業建設。從某種程度上說,特色就是優勢,特色就是軟實力。高職院校的核心競爭力包括專業設置、人才培養模式、校園文化、師資隊伍、辦學特色等5個具體方面。對每個方面,高職院校需認真分析、探求、總結、培植和提高,以品牌求發展,形成名優學科群、項目群,創造出品牌優勢。高職院校要創建出自己的品牌,不僅需要時間的積淀,更需要獨特的經營理念,需要對品牌進行維護、宣傳與不斷創新。通過對高職院校品牌建設成功經驗的總結和理論研究,增加社會的認同感,增強品牌的影響力,最終實現品牌效益的最大化,整體提升高職教育的綜合競爭力。

5 加強學校文化與企業文化融合

高職院校要使學生面向社會,適應市場,就必須開拓校企合作、產學結合的新路子,要引進企業文化,豐富高職院校文化軟環境的內涵。職業教育是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助推器,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是高等職業院校重要的目標定位。實現與區域文化特別是企業文化的對接,是培養適合區域文化,融入區域社會,工作在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的內在要求,也是高職院校文化軟環境建設的重要手段。在高職院校文化軟環境的建設中,應努力實現學校文化與社會文化特別是企業文化之間的合理融合與有效對接。建立校企合作機制,定期聘請企業一線技術人員來校講授專業知識,使學生加深了解所學專業的工作性質、工作過程和技能要求,并使學生逐步通過由淺到深的一系列實際訓練,掌握必需的基本操作技術,獲得初步的實際工作能力,也為專業課教學和畢業生實習、就業打下良好基礎。高職院校應高度重視與行業、企業的廣泛合作,讓學生參與企業生產實踐,在全真的實習環境中,學習了解先進技術設備、現代化生產工藝和科學管理方法。讓學生在實踐中清楚專業要求、了解職業前景,培養愛崗敬業的思想意識和吃苦耐勞的奉獻精神,強化職業規劃意識,促使學生及早樹立積極健康的心態,對所學專業有清楚的了解,對本專業領域的就業方向也開始有所了解,對未來職業生涯做出準確判斷。合作過程中企業文化和學校文化發生碰撞和交互影響是必然的,吸納企業文化的優質元素,如創新精神、團隊意識、務實誠信、效率意識等,并將企業文化特色融入學校文化建設,借以提高學校的文化實力、品位和知名度。使“工業文化進校園,企業文化進課堂”,為學校營造多樣化的企業文化情境。

6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教師在高職院校文化軟環境建設中具有重要作用,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是文化軟環境建設的重要載體。教師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質、文明修養、治學態度、生活方式以及人生觀、價值觀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甚至是終身的影響。教師除了應具備廣博堅實的專業知識外,還應具備將課程中所蘊含的豐富的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起來的能力,從而把專業教育與人文教育結合起來,使學生在專業課的學習中同時提升文化素質。既要建立專業教師定期輪訓制,支持教師到企業和其他用人單位進行見習和工作實踐,重點提高教師的專業和實踐教學能力。同時,由職業院校與國內部分大型中外企業或民營企業合作,組建職業技術教育人才培訓中心,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加快應用型高等職業技術教育人才培養步伐。改善師資結構,適應專業變化的要求,抓好“雙師型”教師的培養,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師的技術應用能力和實踐能力,使他們既具備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和較高的教學水平,又具有較強的專業實踐能力和豐富的實際工作經驗。實行職業教育教師資格認證制度,對職業教育從教人員進行全面的考核和崗前培訓,從而保證師資隊伍的基本素質。在高職教育教學中應該構建一個師生間相互促進的道德關系,教師應該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響和教育學生,這樣高職教育教學工作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

7 結 語

良好的軟環境建設在潛移默化中陶冶學生的思想、提升學生的素質。它所傳達出的教育理念、價值判斷和審美取向是一所職業學校的靈魂,最能體現一所職業學校所獨有的文化精神和氣質,高等職業院校應充分認識到軟環境建設的重要性,不僅教會學生做事,而且教會學生做人,提高其可持續發展的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增強其社會適應力和競爭力。只有這樣,高等職業院校才能借助軟環境實力的支撐,步入健康發展的快車道,從而真正實現高職教育的目標。

主要參考文獻

篇8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志碼】C 【文章編號】1005-6009(2017)28-0032-02

“已經有無數事實證明,把大學教育等同于職業教育,輕視人文教育、藝術教育的教育觀念、教育模式是十分有害的。”這是2016年11月北京大學資深教授葉朗在首都師范大學美育研究中心成立儀式上的一番話。葉朗教授的這一番話引起一些震動。因為一句“把大學教育等同于職業教育”,有的人認為葉教授在歧視職業教育,貶低職業教育。其實,葉教授的本意是呼吁大學教育要重視人文教育和藝術教育,不能“只注重知識的灌輸和技能的訓練,而忽視心靈的教化和人格的力量”,因為美育和人文教育“在熱情和性格、多才多藝和學識淵博方面確有獨特功能”。

當然,葉教授對職業教育特別是現代職業教育還是了解不深刻。近幾年我國職業教育正在由“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向“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服務發展為宗旨,以促進就業為導向”方向轉變,正在由規模擴張向內涵發展轉變。只是這種轉變還有一個過程,有的地方有的學校轉得快些,有的地方有的學校轉得慢些。只重視技能訓練忽視人文教育的現象確實存在,有的地方“開齊開足開好德育、語文、數學、英語、歷史、體育與健康、藝術、計算機應用等文化基礎公共必修課”還在大力倡導中,職業教育到底是“育人”還是“制器”也還在爭論中。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倒是要感謝葉教授給職業教育提了個醒,讓職業教育更深刻地反思自己,更加努力地加強規范和加快改革。

職業教育到底要不要人文教育?這顯然不是一個問題。凡是教育,無疑都以“育人”為第一位,職業教育也不例外。著名機械工程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楊叔子教授有一段話說得十分到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沒有科學技術,一打就垮;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沒有人文精神,不打自垮。”他還強調:“沒有人文的科學是殘缺的。”由此也可以推斷,沒有人文精神的職業教育也是殘缺的,缺乏人文精神的人也是不完整的,至少可以說不是全面發展的人。可見,職業教育不只是單一的技術技能教育。如果離開了人文教育,缺失了人文情懷,一個人即使擁有最精湛的技術技能也不會好到哪里去,所謂的“工匠精神”也自然不復存在,因為工匠精神不但本身就是人文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還必須依附人文精神而存在。

一段時期以來,職業教育特別是中職教育重“技”輕“文”,主要是辦學定位出了偏差,把職業學校教育等同于職業培訓。職業教育是一個廣義的概念,既包括全日制中、高等職業學校教育,又包括專門培訓職業技能的職業培訓。職業培訓是“對準備就業和已經就業的人員,以開發其職業技能為目的而進行的技術業務知識和實際操作能力的教育和訓練”,其對象是“準備就業和已經就業”的“勞動法意義上的勞動者”。可見,職業培訓是一種面向人人的準備式職業教育,其重點是“使受訓者獲得或提高某個方面的職業技能,而不是培訓受訓者的文化水平”。它是真正意義上的“零距離上崗”,因為它的培訓內容直接針對就業崗位。而全日制中、高等職業學校面對的不是“勞動法意義上的勞動者”,特別是中等職業教育面對的還是一群未成年人。它們有固定統一的學制和公共必修課程,學習內容也不直接對接某個具體工作崗位,其中除要訓練學生基本的專業技能外,還要進行技術知識教育和科學文化基礎教育,要為學生職業生涯可持續性發展奠基。因此,全日制中、高等職業學校提供的是一種支持式的職業教育。本文所說的“職業教育”主要就是指這種職業教育。由此可見,要避免職業教育重“技”輕“文”,回歸育人本質,首先必須轉變觀念,端正辦學思想,科學把握全日制職業學校教育定位,由“制器”回歸到“育人”本質上來,這是第一。

第二,加強職業教育人文教育,要把人文教育納入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教育。人文素養是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重要內容。教育部的“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人文底蘊”素養就排在六大核心素養的首位。所謂“人文底蘊”,是指學生在學習、理解、運用人文領域知識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取向,具體包括人文積淀、人文情懷、審美情趣等基本要點。職業教育人文核心素養教育也大抵可以從人文積淀、人文情懷和審美情趣三個方面入手。

一是讓學生積淀人文底蘊。人文積淀的重點是“具有古今中外人文領域基本知識和成果的積累”,“能理解和掌握人文思想中所蘊含的認識方法和實踐方法等”,其基本載體是人文學科。就中等職業教育而言,必須按照教育部印l的教學大綱(課程標準)規定,開齊、開足、開好德育、語文、數學、英語、歷史、體育與健康、藝術、計算機應用基礎等公共必修課程,這是學校人文教育的底線。如果一所學校連基本的、必修的人文課程都開不齊或課時得不到保障,那么與職業培訓機構又有何區別?此外,要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融入課程和教材體系。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可以讓學生學到做人的道理,獲得做事的智慧。此外,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開設經典誦讀、中華禮儀、傳統技藝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選修課,并且拓寬人文選修課覆蓋面。總之,通過構建人文學科體系,多途徑、多方面讓學生“掌握古今中外人文領域基本知識”和“積累古今中外人文領域的成果”,積淀豐厚的人文底蘊。

二是讓學生擁有人文情懷。人文情懷是讓學生“具有以人為本的意識,尊重、維護人的尊嚴和價值”,并且“能關切人的生存、發展和幸福等”。有人文情懷的人,也是有高情商的人,無論生活或工作,都會如魚得水、游刃有余。有人文情懷的人,也是充滿溫暖的人,不但讓自己享受到溫暖,而且也讓人感受到溫暖。早幾年看過一個報道,重慶一位男子家境困難,騎摩托車超載被罰,好心交警開具的罰單內夾百元鈔票。這張罰單被記者稱為“最溫暖的罰單”。正是人文情懷讓這位普通民警在敬業的同時用人性化的工作方式,深深地感動了每一個人。當然,也可以通過經典的閱讀幫助學生獲得傳統美德對心靈的滋養,以擁有人文情懷。

三是讓學生具有審美情趣。首先要培養學生發現美的習慣和能力。發現生活中的美、感受生活中的美,是熱愛生活的一種表現。羅丹說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因此,應激發學生尋找美的興趣,教給學生發現美的方法。其次是欣賞美。中等職業學校現在增設了一門叫作“公共藝術”的美育必修課,內容包括音樂、舞蹈和美術等藝術知識和作品的介紹與欣賞。但是,有點遺憾的是,可能因為認識的問題,這門美育公共課并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多數學校只將其放在與此相關的學前教育和美術類專業開設,其他專業學生并沒有獲得這門課程帶來的審美情趣的提升。最后是創造美。只有懂得美才能創造美。懂得創造美的人,不但能夠按照工作程序將工作做好,而且還能根據工藝要求做得更美觀。比如布線,懂得創造美的電工師傅會將錯綜復雜的電線布置得井井有條。可見,培養學生審美情趣不只是學生個人素養成長的需要,也是未來職業工作的要求。

第三,加強職業教育人文教育,要建設具有職業教育特色的人文教育環境。人文教育重在“育”。這種“育”除了通過顯性的人文教育課程進行外,還要通過校園文化建設營造人文教育氛圍,實現環境育人的目的。首先,要積極開展校園文化活動。比如開設人文知識講座、開展各種主題活動、組織各種社團,用文化熏陶人,用活動帶動人。目前中職學校每年都會舉行“文明風采”競賽活動,活動的項目十分豐富,如征文、演講、職業生涯規劃、攝影和才藝展示等多個常設項目,為學生展示人文風采提供了非常好的舞臺。學校可以充分利用這一平臺,將“文明風采”競賽活動融入日常學習,提高學生人文素養。其次,要加強校園人文景觀建設。比如可結合中華傳統優秀文化和職業教育特點,利用名人警句、名人雕塑、名人廣場等,營造學校人文教育氛圍,潛移默化滲透人文教育。

篇9

關鍵詞:高職人才;職業精神;培育體系;準職業環境教育

作者簡介:郭琴(1961-),女,上海工藝美術職業學院黨委副書記,副教授,研究方向為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高職德育教育。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7518(2012)24-0059-03

新時期,高等職業教育經歷了一個從“知識本位”、“能力本位”、“人格本位”到“素質本位”的不斷演變、發展的過程,人才培養的目標逐步發展定位為把工具主義和人文主義相融合,培養學生的職業綜合素質。其內涵要求學生具備完成職業任務所必須的基本技能(動手能力)、基本職業素質(關鍵能力)、適應崗位變化的應變能力和就業彈性、創新精神和開拓能力,其外延要求學生具備品質素質、知識素質、能力素質、審美素質和心理生理素質五個方面,更加趨向重視學生個性、品質、責任和精神的培養;同時,社會企業在錄用高職畢業生時,也往往要求有知識、懂技術、有動手能力的人才,但更關注人才的思想品質、愛崗敬業精神和執行能力。社會的進步、產業的調整,對高職人才以人文主義綜合素養為基本內涵的職業精神提出了新的挑戰,對這一課題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探索更顯現出其不可或缺的價值。

一、高職人才職業精神的內涵與要素

職業精神是人們從事職業的根基,與人們從事的職業及其活動緊密聯系、具有自身職業特征的精神,是從業者所必須具備的內在素質;由一個人對職業的價值觀、態度、職業理想、職業責任和職業道德等凝練而成的個體職業精神品質與職業生活相結合,形成具有導向性的職業心理和職業習慣,影響從業者在社會和家庭生活中的品行,影響個人的精神風貌,進而影響企業的發展和社會的精神風尚。

古人云:“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高職教育的主要任務是為社會培養職業人才,要避免把人才培養為純粹的“技術勞動者”,而是要強調把職業能力與職業精神合二為一進行教育,把人才培養為“技術人文主義者”。職業精神是高職人才的“軟能力”,加強對高職人才“軟能力”的培養,是企業、高職院校、學生自身發展的客觀需要。職業精神具有特定的職業特征,不同職業具有各自不同的特定要求和職業精神內容,但高職人才面向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第一線需要,作為獨特的人才類型,在職業精神方面也有許多共性的特征,歸納總結為以下幾點核心要素。

第一,職業理想。是指個人對未來職業的向往和追求,可以確定人生發展的目標,增強人生前進的動力,激勵人生價值的實現,可以通過擇業與求職、立業與創業、自學與求學實現職業理想;第二,職業興趣。是指一個人探究某種職業或從事某種職業活動所表現出來的特殊職業傾向,使人對某種職業給予優先的注意,具有向往的情感,影響職業定向和職業選擇,能促進智力開發、挖掘人的潛能、提高工作效率,不同的職業需要不同的職業興趣;第三,職業習慣。習慣每時每刻都在影響人們的生活。良好的習慣是一種堅定不移的品質,變現為守時、專注、守信、注意細節;第四,職業道德。基本內涵包括,愛崗敬業:樂業、勤業、精業,誠實守信:誠信無欺、講究質量、信守合同,辦事公道:客觀公正,照章辦事,服務意識:熱情周到、滿足需要,奉獻社會:把公眾利益和社會利益擺在第一位。

二、構建高職人才職業精神培育體系

高職院校水平評估體系中對院校建設規劃、專業規劃、師資規劃、實踐性環節規劃、校園文化建設規劃都有明確的評估指標和考核要求,卻沒有將學生的職業精神培育作為重要指標。現階段,作為高職教育兩大主體的高職院校和學生都只重視職業能力,輕視或忽視職業精神,結果導致高職人才職業精神嚴重缺失。據相關調查結果顯示,高職學生職業理想模糊,對今后就業的專業對口性和成功就業沒有自信,對實際職場缺乏體驗性認知等等;各高職院校也只把職業精神培育停留在潛意識的理念層面,沒有對之進行系統的規劃設計,更不用說把職業精神培育落實到實踐操作和實施層面。

因而,構建高職人才職業精神培育體系,是時代和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是企業、高職院校、學生自身發展的客觀需要。根據高職人才的特點及社會對高職人才的要求,構建高職人才職業精神培育體系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全方位、全過程系統設計,以素質教育為重點,以教師示范為表率,以實踐教學為途徑,引入企業化的管理理念,以校園文化建設為載體,輔之于學校專業滲透和職業生涯規劃。

(一)教師職業精神示范表率

篇10

一、“學校主體式”校企合作職業教育的基本特征

“學校主體式”校企合作職業教育是指學校發揮主導作用,利用學校和企業兩種不同的教育環境和教育資源,將課堂學習和工作學習結合起來,以培養適合生產、建設、服務、管理一線的應用型人才。“學校主體式”校企合作職業教育已成為國內外職業教育的主流形式,各國結合其特點,形成多種模式,“合作教育”、“工學交替”和“頂崗實習”是最具代表性的模式,其共同點在于學校承擔了人才培養目標、內容、組織、評價安排的全過程,企業只是配合完成學校委托的任務。“學校主體式”校企合作職業教育有以下三個基本特征。

一是學校教育為主,企業實習為輔。學校發揮主要作用,企業參與配合是“學校主體式”校企合作職業教育最直觀的特征。學生以學校學習為主,以企業實習為輔。“合作教育”模式中,學校發揮主要作用,組織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企業對教育目標、內容、方法、評價等沒有太多的涉入。雖然校企合作辦學,但教育主體是學校,而企業多提供資金、設備等支持性條件,處于輔助地位。“工學交替”模式中,學生主要在學校接受教育,在企業的實踐學習比較有限且不太穩定。學校占主體地位,整個培訓計劃由教育部門制定,學校聯系企業并組織學生簽訂培訓合同,企業則按照教育部門制定的培訓合同自由執行。由于缺乏嚴格部門管理和法律保障,學校和企業之間是一種較為松散的合作,只有少數企業真正參與人才培養。我國“頂崗實習”模式與英國“工學交替”模式有相似之處,以學校學習為主,企業實訓為輔,但“頂崗實習”模式更加學校化,不僅教育與培訓計劃由學校制定和實施,而且企業實習部分也由學校來組織和安排,企業處于被動地位。

二是學校教育與企業實習時空分離。在“學校主體式”校企合作職業教育中,學校與企業不僅地位不平衡,而且二者之間缺乏協調管理,出現學校教育與企業實習時空分離現象。一方面,學校教育和企業技能培訓時間相互錯開。學生集中性在1到2年時間進行理論學習,結束后再進行1年實踐訓練,間隔時間太久,學生不能及時地將學校理論學習與企業實際運用結合起來,導致理論知識得不到及時鞏固和理解,實踐訓練缺乏理論分析而停留于簡單模仿和機械操作;另一方面,學校理論學習和企業技能培訓地點相隔離。在學校局限于理論知識學習,在企業局限于實際操作學習。學生因學習的跳躍性而難以很好地掌握知識與技能,在學校學習理論知識時沒有體驗真實的工作環境,缺乏直觀的認識和理解;而在企業實習純粹是技能操作而沒有理論講解和指導,難以形成技術運用能力。這種時空分離導致學校知識學習與企業技能培訓內容上的脫節,難以發揮校企合作職業教育的真正優勢。學校教育與企業實習分離的原因在于學校與企業未形成共同利益訴求,缺乏內在的共同目標和外在的保障。學校與企業是兩種不同性質的社會組織,學校作為教育機構,其目的和職責在于培養人才,是公益性組織;企業作為獨立的經濟組織,其目標和使命在于創造經濟價值,是營利性組織。學校與企業所追求的價值截然不同,因而讓其自發合作共贏不太現實,必須以國家作為主導者,通過政府和行業組織協調指導,才能實現校企合作科學可持續發展。

三是以基礎性為教育核心理念。“企業主體式”校企合作職業教育模式的培養目標是為企業培養所需人才,教育核心理念強調的是應用性。“學校主體式”校企合作職業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基礎性,即理論知識的基礎性和技術技能的基礎性。“學校主體式”校企合作職業教育的基礎性原則體現在培養學生將來從事工作所需的基本素養。學校之所以重視基礎性理論和技能的教學,和學校教育的宗旨是分不開的。學校教育自誕生起就被賦予“有目的、有計劃地培養人”的使命,其關鍵是輔助學生成長來促進社會的發展。這種“輔助”主要體現在學校引導學生獲得基礎發展能力,包括基礎知識、技能、態度等。但是這種基礎性理念在職業教育里容易被曲解,致使職業教育重“學”輕“做”, 學生所學到的知識、技能和真實工作世界脫離,難以形成綜合實際應用能力,沒有體現出職業教育的實踐性特質。

二、“學校主體式”校企合作職業教育的困境

“學校主體式”校企合作職業教育面臨的困境可以歸納為“內憂外患”。內在問題是教學脫離實際、缺乏職業精神培養以及忽視學生全面發展;外在約束主要是缺乏組織保障和制度規范。值得注意的是,內在的問題比外在約束更致命。因為,內在是事物發展的根本,而外在只是事物發展的條件,內在甚至可以影響外在,所以其內在教育教學問題更值得重視。

(一)重理論輕實踐,教育教學脫離工作世界

職業教育和職業有著天然的聯系,職業教育的教育教學應盡可能地將所傳授的知識和真實工作任務結合起來,遵循工作任務邏輯,培養學生完整的工作能力。然而“學校主體式”校企合作職業教育脫離了這種邏輯。一方面,學校教學模式受普通教育影響,圍繞學科專業知識體系,采取“三段式”課程模式(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重理論輕實踐。另一方面,學校實訓內容往往陳舊落后,與現實工作要求相差甚遠;企業實習雖結合了真實工作環境,但學習者接觸的只是“獨立分解的操作技能”而不是“完整的工作過程”。學生往往不能理解所學理論和技能與將來所從事職業的關系,導致他們對所學知識技能缺乏認同感和學習的盲目性,大大降低了學習的效率和質量。

(二)重職業能力培養,輕職業精神養成

以職業道德、溝通交流、團隊協作、責任意識、誠信敬業等為表征的職業精神是職業教育的應有之義。職業認同感更是職業精神的核心內容,是獲得職業能力的基礎。“學校主體式”校企合作職業教育在培養學生職業素養方面體現出很強的工具性,注重傳授專業技能知識,而缺乏職業精神陶冶。大多數職業院校過分追求職業技能最高化,遺忘了在職業技能背后“人”的情感和道德因素,將人培養成了無情感、無道德的“工具人”。“工具人”雖然能夠按照程序將工作做完整,但是難以將自己的情感因素融入工作,缺乏職業認同感和工作成就感,以及與他人合作的意識,也難以內在約束自己嚴格遵守相應的職業道德。從現實觀察可以發現,用人單位非常重視員工的職業精神,責任心,工作態度往往排在工作要求的首位。因而過于追求學生職業技能的提高而忽視職業精神態度養成必然會降低職業教育為社會服務的水平。杜威早就指出,狹隘的工藝教育是職業教育最大的危險,人成為機器的附屬,不僅影響了學生的正常發展,而且阻礙了階層的流動,難以形成民主社會。

(三)專業定向教育排斥通識教育

職業教育簡單地培養學生某一特定職業或工作崗位的專業定向能力遠遠不夠,良好的應對心態、理性的思辨能力、準確的判斷能力和堅韌的奮斗精神等綜合能力越來越重要。目前“學校主體式”校企合作職業教育功利性較強,專業定向教育排斥通識教育。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強調培養學生圍繞某個崗位的知識、技能、態度,過于專業對口,而忽視學生綜合發展能力的培養,如學習方法、價值觀、人生觀等。職業教育的專業定向性雖然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專業素質,但容易造成學生片面式發展。職業教育如果丟棄“育人”責任,就喪失了教育的真正價值。

(四)缺乏組織保障和制度規范

我國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組織保障和制度規范是欠缺的,尤其在企業參與校企合作這方面。教育部門有關校企合作的制度針對學校的規定比較嚴格。如我國教育部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制度中將校企合作、校外實訓基地建設作為考核高職高專辦學質量的一項重要指標。(付麗琴,黃榮英:《制度視角下企業參與校企合作可持續發展初探》,《教育探索》2009年第9期)相較之下,企業參與校企合作的相關制度則明顯薄弱,激勵制度不足,國家制定了企業接收職業院校學生可享受稅收優惠的政策,但實際的狀況是企業投入遠超于所得優惠。約束制度不完善,如我國雖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但過于宏觀,缺乏可操作性。制定的職工技術培訓制度及就業準入制度也難以有針對性地促進企業參與校企合作。另外,學校和企業作為兩種不同性質的組織,必須通過政府的政策引導、組織協調和強有力的工作才能實現合作效益最大化,尤其需要獨立的中介組織和管理機構進行協調和監督。我國這方面的組織機構是欠缺的,尤其是沒有充分發揮行業組織的中介作用。

三、“學校主體式”校企合作職業教育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技術理性的控制和奴役

技術理性是指技術規則和科學知識成為判斷標準,科學和技術成為統治者利用的工具,變成了使社會統治合法化的意識形態。(赫伯特·馬爾庫塞:《工業社會和新左派》,商務印書館1982年版,82頁)在這種觀念的影響下,教育的科學主義傾向日益凸顯,科學技術成為教育目標的核心。作為與科學技術密切相關的職業教育,更加深遠地受到技術理性價值取向的控制和奴役,突出地表現為重視職業技能培養而忽視學生職業精神態度的養成。通過歷史比較可發現,“重技術技能輕職業精神”現象在古代較少。當時無論在東方還是西方,“學會做事”和“學會做人”缺一不可,學徒跟著師傅不僅要學習技術技能,更重要的是學習行業規范、做事態度。學徒入門時,需要進行莊嚴的儀式(如拜祭或宣誓),以此加強學徒的歸屬感和認同感;在學藝的過程中,學徒始終要以“行規”、“門規”為準則規范自己的行為;最后學徒出師時必須通過嚴格考核,包括技能、人品、處事能力等。古代學徒制自始至終都非常重視職業精神的培養,這和古代“德才兼備”社會價值取向是密切相關的。當今社會在技術理性的影響下,科學技術被人類追捧為萬能的寶貝,教育成為獲得科學技術的工具,“重才輕德”成為必然。馬爾庫塞在他的《單向度的人》中提到,技術的解放力量(使事物工具化)轉而成為解放的桎梏,也使人工具化。職業教育如果只是強調學生獲得技術技能而忽視職業精神養成,培養出來的人可能只是生產線上各環節的工具,缺乏人的主觀能動性。

(二)功利主義教育觀念引導

現代職業教育強調專業能力而忽視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與當今功利主義觀念的引導有著密切關系。功利主義從個人出發,以個人苦樂為善惡標準,具有個人主義內涵。它最大的特點是主張效果論,通俗地講,就是干什么都要達到一個效果,一定要有用處。我國在建設市場經濟時,功利主義也得到充分發揚,社會價值判斷以外在的結果為準。教育在這種社會思潮下逐漸功利化,教育只為其效果而存在,衡量教育的標準是實現價值和創造價值,并且導向外在的快樂與利益,而對于教育實踐中很多內在價值,如知識、德性等被忽視。(李長偉,徐瑩暉:《功利主義教育目的與人的工具化》,《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2004年9期)職業院校在這種社會氛圍中逐漸形成功利化的辦學理念,以就業為導向,以技能為本位,追求外在的效益而忽視學生的需要和全面發展。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突出地表現為注重學生的專業定向性培養,教育教學過分“專業化”,學習者所學知識和技能主要圍繞為了未來的工作,學校只是專業片面式地培養“職業人”。學習者接受這種片面式的教育,可能會有較好的物質生活,但缺乏健康的精神生活、高尚的精神境界和自由自覺的創造能力。

(三)校企合作相關利益關系不明

校企合作是一種相關利益者組織。校企合作職業教育目標的多重性反映其利益相關者的多重性,主要有政府、學校、企業、行業組織。“學校主體式”校企合作職業教育缺乏外在組織保障和制度規范,究其原因在于沒有深刻理解這些校企合作利益相關者之間的關系,缺乏科學認知。利益相關者管理的核心思想是綜合平衡各個利益相關者的利益要求,任何一個公司的發展都離不開各種利益相關者的投入或參與,企業追求的是利益相關者的整體利益,而不僅僅是某個主體的利益。因而利益相關者管理的核心問題就是保障不同利益相關者的利益。而要保證他們的利益,需明確兩個關鍵問題,一是他們都有哪些利益訴求,二是如何協調不同的利益達到共贏。“學校主體式”校企合作職業教育這兩點都沒有做到。一方面,校企合作利益相關者不同的權益沒有被正確地認識,各利益相關者在校企合作中定位錯亂,權責模糊。政府是掌舵者,在資源配置、制度規范和文化引領方面進行宏觀調控,但并不意味著政府直接參與教育教學;學校是教育機構,受政府支配,是校企合作職業教育實施者,而非組織者;企業的生產環境是良好的實習場所,但企業是經濟組織,沒有直接的義務參與職業教育;行業組織代表企業利益,作為連接政府與企業的紐帶,是校企合作職業教育的中介者,而非主導者。另一方面,沒有把握校企合作利益相關者之間的共贏點,致使難以形成可操作的長久合作機制。例如,企業在參與校企合作職業教育中付出了設備、人力、資金等成本,但較之所享受的稅收優惠和人才資源,總體上“入不敷出”,因而學校“受惠”是在企業“犧牲”利益基礎上,這種利益的不平衡必然影響校企合作的質量和長久性。這種混亂模糊的相關利益者關系認識導致校企合作缺乏明確的制度規范和健全的組織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