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技能培訓的意義和目的范文
時間:2023-12-19 17:46:4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職業技能培訓的意義和目的,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酒店服務員職業技能培訓的重要性
一是,從酒店自身的角度來說,開展服務員職業技能培訓十分重要。酒店是為客人提供服務,創造經濟收入的企業。酒店服務員職業技能培訓的目的是為了適應酒店開展日常業務經濟活動的需要,通過對服務員進行服務態度、專業知識和業務技能的訓練,提高酒店服務員的素質水平,并在酒店日常接待經營活動中充分發揮出來,從而提高酒店的管理水平與服務質量。因而,凸顯了酒店服務員職業技能培訓的重要性。
二是,從服務員自身發展角度來說,酒店服務員職業技能培訓要解決的最根本問題是:酒店服務員到底能干什么?該怎么干?這也是困擾很多酒店管理人士的問題。而對于酒店,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酒店服務員職業技能不熟,酒店服務員職業生涯規劃與企業的發展處于不同的軌道之上,酒店服務員頻繁流失等。而要解決這些,必須通過加強對酒店服務員職業技能培訓,讓其認識自我并做好職業技能培養及生涯規劃,在特定背景下規劃自我以做好自我管理,從而盡可能提高酒店服務員職業技能,促進服務員自身素養的綜合發展。
因而,酒店服務員職業技能培訓無論對酒店服務員個人,還是企業都有著同等重要的意義。
二、酒店服務員職業技能培訓的特點
1.酒店服務員職業技能培訓針對性強
酒店開展對服務員的職業技能培訓,根本目的要使受訓服務員更能適應酒店經營業務的需求。酒店是一種綜合行業,客房、餐飲、商場等各部門的專業知識和業務技能不完全相同,為了增強各部門服務員對不同工種業務需求的適應能務,要求服務員職業技能培訓工作在計劃安排、課程設備、訓練方式方法、選擇等方面,必須從實際需要出發,堅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以講究實用為出發點,注重針對性,才能收到切實效果。
2.酒店服務員職業技能培訓形式靈活多樣
酒店服務員職業技能培訓的主要形式是對服務員進行在職訓練。培訓對象是廣大服務人員。由于人員結構層次復雜,服務員的文化基礎和知識水平參差不齊,酒店服務員工種也涉及不同種類,技術要求不同,因此,酒店的服務員職業技能培訓必然是多學科、多層次、多形式的。這種特點要求服務員職業技能培訓必須長期堅持分階段培訓,并采用靈活多樣的方式與方法。對于同一工種或從事同一項工作的服務員,培訓工作不是簡單的重復,而要求訓練質量呈螺旋式上升。3.酒店服務員職業技能培訓內容廣泛復雜。
由于酒店的服務員職業技能培訓必須以實用性為主,各部門各工種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不同,培訓內容比較廣泛復雜。覆蓋專業進修、技術訓練、理論學習、技能培訓和實務操作訓練,涉及多種學科的范疇。各部門各層次服務員要求全面掌握所從事工作的專業知識與業務質能及相關的各種常識。因此,酒店服務員職業技能培訓內容要做好計劃安排,堅持長期規劃與短期安排相結合。重視舉辦各種形式的培訓。在內容上要有系統性與連貫性,因人、因地、因時間、因需要制宜,以取得最佳的實效。
4.酒店服務員職業技能培訓任務艱巨性
酒店服務員職業技能培訓要在酒店正常運營的特殊條件下進行,因而培訓任務十分艱巨,實施安排比較困難。主要表現在培訓課程或活動的時間安排與出勤控制具有相當的難度,往往要受到經營業務的沖擊而不能按計劃進行。因此,酒店服務員職業技能培訓在計劃安排培訓課程或活動時,要充分估計到實施過程中的變化可能,盡量使服務員職業技能培訓課程或活動做到時間緊湊與內容精練。同時,在計劃安排中,要準備各種應急與應變的措施,以適應酒店服務員職業技能培訓的多變特點,使培訓工作取得滿意的效果。
三、酒店服務員職業技能培訓的質量標準
根據筆者日常對酒店行業的調查,總結酒店服務質量的五項標準如下:
一是服務的可靠性強,主要體現在前臺服務員需要能夠及時接待客人以及服務客人的需要、結帳等服務準確,餐廳服務員出菜上菜等服務符合標準且讓客人滿意,服務員對待客人始終如一、一視同仁。
二是服務的可信性強,是指員工知識禮儀把握適度,溝通中顯示出信任與自信。如前臺服務員能完整回答客人問題,客房服務員能讓客人進酒店能感到舒適,獲得尊重,餐廳服務員能主動微笑提供菜單,介紹菜肴成分,加工方法等信息。從而讓客人能夠感受到酒店的可靠性,同時也體現了服務員的教養,職業性和經驗。
三是反映靈敏,是指酒店服務員樂于幫助客人并能提供快捷服務。如服務員之間能相互合作,保證服務速度、質量,時時提供快捷服務。
四是有形性完美,主要指服務員儀容儀表端莊,對設施、設備、環境等維護良好。如餐廳衛生間等前后非常清潔、時時保持桌椅、臺面整潔、舒適、宜人。
五是無形,讓服務員能夠提供無微不至的個性化服務。如時時微笑,主動細心體察到客人個人需求、愿望,而非呆板的屬于規范制度。讓客人感到特別禮遇。為每一過失細節負責,表示歉意、同情,并保證事不過二。以顧客獲得最大利益為己任。
若通過酒店服務員職業技能培訓能夠讓不同崗位的服務員達到上述目標,則體現了職業技能培訓達到了相應的要求。
四、酒店服務員職業技能培訓的關鍵性問題
1.在酒店服務員職業技能培訓過程中,要加強酒店服務員的服務意識、責任意識和職業道德的培養,使服務員的言談舉止,儀容儀表能適應酒店行業的要求。并對酒店服務員的職業前景進行規劃,使其能主動、自信地投入到酒店日常服務運營中。
2.在酒店服務員職業技能培訓過程中要加強其操作技能的訓練,突出酒店服務各環節的特性,讓酒店服務員能熟練地掌握各服務的工作流程,靈活應對工作中的各種挑戰。如以餐廳服務員崗位為例,通過工作流程培訓,讓其能與同事配合好完成中、西餐的服務環節,特別是熟練地為顧客安排座位、點配菜點,進行宴會設計、裝飾、布置,提供就餐服務。通過培訓,使酒店餐廳服務員掌握從事中、西餐廳的零客、團體及宴會等服務工作的技巧和服務技能。
3.在酒店服務員職業技能培訓過程應加強直觀教學。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實訓演示以及多媒體教學等現代化教學手段,還要組織服務員參觀類似酒店現場,使服務員增強感性認識,尤其是要對典型的酒店崗位和技能進行參觀學習,讓其親身體會到服務環節的各種技能,并將其運用到自身的實踐工作當中去。
五、酒店服務員職業技能培訓的內容與策略探討
(一)培訓內容要有所側重
對于培訓內容來說,一般應根據崗位要求,推出不同的課程,開展有針對性的培訓。如表1。
(二)培訓的策略
在酒店服務員職業技能培訓的理論講解中,可以采用討論法讓服務員聯系實際談談日常生活中對服務的切身體會;在操作課中結合音像資料讓學員多看多練,養成良好的專業習慣。要借助直觀教學。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實訓演示以及多媒體教學等現代化教學手段,使其增強感性認識。
篇2
摘要:職業技能培訓是促進就業的重要措施,本文以寧波市為例,基于促進就業視角,分析了職業技能培訓和促進就業的內在有機聯系,并結合實際情況,提出改進職業技能培訓體系的若干對策。
關鍵詞:就業;職業技能;培訓
中圖分類號:G64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26-0224-02
一、職業技能培訓促進就業的內在聯系
1.職業技能水平直接與崗位收入掛鉤。提高勞動者收入是促進就業最直接、最有效、最現實的手段,而提高勞動者收入的途徑之一就是通過職業技能培訓取得職業資格等級證書。根據寧波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2016年度寧波市企業人力資源市場工資指導價位表,從不同等級分類的職位工資指導價位來看,工資隨著技能等級提升而上漲。在一線作業服務業人員中,取得高級技師、技師、高級技能、中級技能、初級技能證書的勞動者工資指導價位年平均值分別是:151888元、114328元、100791元、77743元、52099元,分別是無資格證書者的3.02倍、2.27倍、2.00倍、1.54倍、1.00倍。
2.職業資格證書是就業的通行證。職業資格證書制度是指按照國家制定的職業技能標準或任職資格條件推出的技能水平認定制度,如果求職者通過培訓考取職業資格等級證書,就等于拿到了求職、任職、開業甚至境外就業的通行證。以寧波市海曙區廣安養怡院為例,該院每年招聘80余名養老護理工作人員,要求“需持有養老護理員職業資格證書,未持證者需在入職三個月內考取證書”,這表明參加過職業技能培訓并擁有資格證書的求職者越來越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下圖所示為該院2014年―2016年每年招聘人員中持有養老護理員職業資格證書的人員占比情況,可見,持證比呈逐年上升趨勢。
3.職業技能培訓有利于促進再就業。目前,簡單的體力勞動和技術含量低的職業已經難以滿足寧波市經濟發展需要,勞動者只有經過不斷地進行技能改造和提升,才能增強就業競爭能力和工作能力。為此,政府通過開展“定向”培訓、“定單”式培訓,圍繞培訓與就業相結合的原則,使培訓更有目的性、方向性。
二、以促進就業為目的的職業技能培訓體系改進策略
1.努力提高社會對職業技能培訓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國務院關于加強職業培訓促進就業的意見》提出,要不斷提升勞動者職業素質和就業能力,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產業結構調整和加快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需要。另外,由于一線勞動者群體具有職業流動性強的特點,使部分企業對技能人才培養的重視程度不夠,不舍得投入培訓經費,不愿意提供學習條件,長此以往,勞動者和企業間就形成了惡性循環,制約了雙方的發展空間。要改變上述困境,應不斷加強宣傳,提高思想認識。工會、人社、教育等部門應組織力量深入企業和社區,宣傳技能培訓的重要意義,提高廣大企業和職工對技能培訓重要性的認識,增強他們參與培訓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同時,要利用報紙、廣播、電視、網絡、微信等輿論工具做好宣傳工作,營造“培訓幸福、技能寶貴、就業無憂”的良好氛圍。
2.圍繞市場抓培訓,突出培訓的針對性、實效性。目前,寧波當地職業技能培訓采用“直補培訓機構、直補個人和直補企業”的工作機制,使一些培訓機構把大量精力花在“拉生源”、節省培訓成本以及考試題庫的研究上,而不是根據市場與企業崗位的實際需求科學設置培訓內容,結果導致“技能培訓合格率高,但受訓學員技能水平依然低下”的矛盾狀況,這無疑對促進就業、改善就業質量的幫扶作用甚微。另一方面,參訓學員有部分是盲目跟風,抑或是迫于單位的壓力,其結果就是浪費了有限的培訓資源,使真正需要提升技能水平、增強就業競爭力的勞動者失去了機會。為此,職業技能培訓應堅持與就業緊密結合,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培訓意愿為準繩,按需開展職業技能培訓。通過實地走訪企業、人力資源市場和企業等形式,根據各類用人單位的需要和崗位要求,開展以需定培,以培供需的培訓模式。
3.從廣度與深度上建立與企業聯動的培訓機制。寧波經濟社會繁榮,企業數量眾多,企業職工數量龐大,為使職工的崗位技能跟上時展的步伐、適應未來工作崗位的要求,就需要不定期地對一線職工進行職業技能培訓。而面對如此龐大的職工人數、名目繁多的崗位工種,僅靠培訓機構顯然是不現實的,職業技能培訓更側重操作能力的訓練,具有高投入、設備更新快、師資要求高等特點。一套代表新技術的教學設備可能要花費幾十萬的資金,而且幾年后有可能會被新產品所取代,專業機構少、培訓成本高、教學資源有限已成為制約職業技能培訓進一步發展的一大瓶頸。為此,培訓機構就要本著互利互惠、合作共贏的原則,積極主動與企業聯系,尋求培訓資源,借用企業的設備、場地、師資、資金等資源來彌補培訓機構自身存在的不足,而企業則可以借助培訓機構的師資、培訓政策等優勢來實現自身的發展。
4.調整培訓補貼發放模式,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政府培訓補貼是把雙刃劍,用得好,可以提升勞動者的技能、獲得更多就業福利;用不好,就會弱化技能培訓的引導機制,影響技能培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以寧波市為例,大部分培訓補貼是打入培訓機構賬戶上,培訓機構采取的是免費培訓模式,導致參訓學員“零成本”參加培訓,甚至有些職工認為“在幫培訓機構賺錢”,這顯然走進了培訓補貼的誤區。為了使政府培訓補貼真正用在刀刃上,應采取由培訓學員先行支付所有培訓費用給培訓機構,待考核鑒定合格后,再由政府將培訓補貼費用全額撥付到個人賬戶,政府補貼與培訓機構不發生直接經濟關系,這樣就利于營造一種“職工花錢培訓,機構按需收費,政府補貼職工”的良性市場機制,從根本上彰顯職業技能培訓促進就業的基本功能。
5.加大對職業技能培訓的服務平臺打造和技術管理支持。技能培訓是一項系統工程,單靠民間力量很難保證培訓質量,為此,政府要充分發揮指導職能,在培訓平臺打造和培訓技術支持方面,給予大力度的傾斜。寧波市目前職業技能培訓補貼大量用在人頭補貼上,而對于公共實訓中心、技能競賽成果轉化、技能大師工作室以師帶徒等技能培訓平臺,缺少相應發展。另一方面,現行培訓補貼機制,雖然刺激了培訓市場,但盛景之下,難以掩飾大多數培訓機構在人員素質、培訓師資、管理機制等方面的不足,培訓市場發展配套平臺的搭建,也處于真空期。同時需要看到的是,目前寧波市職業技能培訓管理流程仍需進一步優化,當前的紙質化管理方法,已經嚴重滯后于培訓發展實際,亟需政府搭建新的培訓管理體系,該體系必須以網絡信息技術為基本運作框架,以職業技能培訓管理流程為設計思路,以服務廣大企業和職工為終極目的,提升職業技能培訓服務的精準性。
6.創新培訓模式,強化質量督導,提升培訓效果。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現代科技手段日益呈現出它的作用,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突破傳統的“面對面”界限,有限空間變為無限空間。寧波市目前職業技能培訓大部分內容仍限于“課堂講授”,該模式的局限一方面體現在職工必須集中在教室中,使得廣大職工“分身乏術”,另一方面由于現場教學手段的單一,內容枯燥,不利于技能的掌握。為此,職業技能培訓要勇于擁抱互聯網技術,為職業技能培訓注入新的活力。同時,政府需要強化對培訓質量的督導。職業技能培訓的核心功能就是促進就業,各項政策的改進和工作方式的革新,絕不能偏離這一方向。當前經濟社會發展已進入速度換檔、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產業結構正在從中低端為主向中高端為主提升。經濟社會發展面臨著宏觀環境復雜、產業競爭加劇、資源環境約束趨緊等挑戰,技能人才作為經濟體質增效、產業轉型升級的必要前提,已成為區域競爭的戰略資源。職業技能培訓作為我市技能人才培養的主陣地,必須頂層設計、通盤考慮,以促進就業作為改革的指揮棒,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制造興國”的最終夢想。
參考文獻:
篇3
關鍵詞:農機;技術培訓;鑒定
中圖分類號:S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432(2012)-12-0123-1
農機駕駛員及操作機手的職業技能培訓鑒定工作是我國職業技能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開發人力資源、開發農業技術人才與國際接軌的需要。
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村人口占有較大的數量和比例,從事農機駕駛員及操作人員占有較大的數量和比例,為了提高這一部分人員的職業技能、業務素質,使我國的農業機械化操作水平再上一個新臺階。因此要開展對農機駕駛員及操作人員的培訓與鑒定工作,它是培養高素質的農機技術人才的重要舉措,是提高操作人員技術水平的有效途徑。通過大力發展職能開發教育事業,推動我國農機職業培訓的進步與發展,同時還可以解決一部分農村剩余勞動力向第二、第三產業的轉移。
而目前我國的農業技術人員中普遍存在著文化素質低,技能素質低的問題,對農機化事業發展起著阻礙作用。對農機化事業的發展起著阻礙作用,對農機安全生產構成嚴重的威脅,使農機事故時有發生,實行農機職業技能培訓鑒定工作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為促進我國的農機化發展,提高農機使用效率,增加農民收入,繁榮我國農村經濟,加快實現小康目標,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十六大提出的開展農機職業技能培訓鑒定工作是農機事業發展的需要,是我們當前乃至今后一段時期內的重點工作,因此在工作過程中,我們必須遵循這樣一個基本工作思路那就是:《勞動法》和勞動部《關于頒布的通知》、(農業部[1995]254號)、勞動部、國家行政管理局《關于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從業人員實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有關問題的通知》、(勞印發[1995]495號)等法律法規的規定為依據,以提高農機利用率為目標責任制,以全面提高農機駕駛員操作機手的素質為手段,以減少和降低農機事故率為出發點,以增加農民收入為落腳點,堅持搞好技能培訓鑒定工作推進農機事業持續發展。
為了保證鑒定質量,首先搞好培訓工作,要嚴格按著國家頒發的職業技術等級標準來進行培訓鑒定工作,使農機駕駛員及操作機手通過培訓學習,掌握一定的基本理論和操作技能,然后按著鑒定的標準進行理論和實際考核,為合格者發放職業資格證書。
整個培訓與鑒定工作分五個步驟進行,一是鑒定申報。要參加農機駕駛員及操作機手職業技能鑒定的可向當地具有相應職業鑒定能力的部門提出申請,填寫職業技能鑒定申報表,并提交從事本職業工作年限的證明、身份證、學歷證明等原始證件;二是培訓申報人需接受正規職業教育培訓,掌握相應的專業技術知識和實際操作技能,在培訓中要保證培訓時間和培訓質量,達到培訓合格的目的;三是鑒定。鑒定工作的理論知識考試和實際操作技能考核方法進行,理論為考試閉卷,實際技能為場地駕駛和道路駕駛相結合進行,采取百分制,60分以上為及格,由省農機鑒定部門實施鑒定;四是證書發放。經培訓考試合格者發給國家統一印制的職業資格證書;五是收費管理。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農機勞動者申報參加農業職業技能鑒定均應按照規定的標準交納鑒定費用,實行有償服務。
通過職業技能培訓鑒定,實施職業資格證明制度,提高了駕駛員和操作人員的知識素質水平和實際技能水平,達到了學以致用,以適應農業現代化對提高技能素質教育勞動者的要求,為實現我國的農業機械化做出重要貢獻。
篇4
論文摘要:本文通過調查昭通農村中學英語教學的現狀,提出高師英語教育應注重英語教師職業技能的培養,探析英語教師職業技能培訓的內容體系、教學方法和主要途徑。
一、調查概述
我們以昭通市昭陽區、鎮雄、永善、彝良、魯甸、鹽津、綏江的100多名農村中學英語教師及800余名學生為調查對象,采用訪談、問卷、課堂觀察等調查方式,對教師的基本情況:如性別、年齡、學歷、教齡、職稱等;知識結構與教學情況;培訓情況及科研情況;學生對教師教學情況的評價及期望等進行了廣泛深入的調研,其目的是:針對我市農村中學英語教學目前存在的問題,加大師范英語教學課程設置的改革力度,轉變觀念,適應新形勢,不斷加強效率意識和創新意識,探索適應師范英語教學的新方法,走出具有中國特色的師范英語教學的新路子,從根本上促進地方基礎教育的改革。
從《教師調查表》的結果分析中表明:65%的教師“完全不了解”英語教師職業技能知識;26%的教師“了解一點”英語教師職業技能知識;9%的教師“基本掌握”英語教師職業技能知識;沒有教師“能掌握并將技能應用于教學中”。從《學生調查表》的結果分析中表明:62%的學生對教師的語音不滿意,73%的學生對教師的板書不滿意,55%的學生對教師的教學方法不滿意。
二、國家教委對高等師范學校學生教師職業技能的要求
國家教委師范司于1993年印發了《高等師范學校學生的教師職業技能訓練基本要求》,之后又委托首都師范大學起草了《高等師范學校學生的教師職業技能訓練大綱》,并請有關專家進行審定,出臺了《高等師范學校學生的教師職業技能訓練大綱》(試行),該大綱是對學生進行教師職業基本技能訓練的依據。lw881.com在教師職業技能訓練的各部分內容中,都提出了明確的訓練目的、訓練內容以及訓練建議和考核要求。
三、對高師英語教育專業學生實施英語教師職業技能培訓的意義
richards認為師資教育的內容應該至少包括以下六項:教學理論;專業知識;教學技能;交際技能;應變決策;情景知識。其中教學技能是評價外語教師的核心技能。國內學者吳一安的研究認為:優秀外語教師的專業素質框架由四個維度構成:外語學科教學能力;外語教師職業觀與職業道德;外語教學觀;外語教師學習與發展觀。因此,高師英語教育專業理應把英語教師職業技能培訓作為一門重要的課程納入課程體系。
高師英語教育專業的學生將來畢業之后大都要走向英語教師這一職業崗位。作為一名合格的英語教師,應該具有系統的英語語言知識、心理學知識、教育學知識、英語教學法知識,還應能夠較熟練地運用英語技能和英語教師職業技能。
作為培養合格中、小學英語教師師資的搖籃,高等師范院校英語教育專業都應該把英語教師職業技能培訓作為培養目標的基本構成因素以及教學內容的組成部分,以提高高師英語教育專業畢業生的英語教學能力。對學生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系統的教師職業技能訓練,目的是引導學生將英語專業知識和教育學、心理學的理論與方法轉化為具體從師任教的職業行為方式,并逐漸趨于規范化,對于形成學生教育和教學能力;對于學生畢業后勝任教師工作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英語教師職業技能培訓模式
(一)英語教師職業技能培訓的內容體系
隨著基礎教育英語學科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中、小學英語新課程對高師英語畢業生的學科教學能力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因此,英語教師職業技能培訓的內容也越來越豐富,趨于構成較完整的體系。
英語教師職業技能培訓包括以下內容:英文書寫及教學技能訓練:英語歌曲教唱技能訓練;英語游戲組織技能訓練;簡筆畫輔助教學技能訓練:常規教具制作與電教儀器使用技能訓練:計算機輔助英語教學技能訓練:備課技能訓練:課堂教學微技能訓練:語言知識與語言技能的教學技能訓練:作業批改與學習輔導技能訓練:課外活動組織技能訓練:測試技能訓練:教研與自修技能訓練等。
(二)英語教師職業技能培訓的教學方法
英語教師職業技能訓練的重點應放在“訓練”上,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充當“訓練”的主體,在訓練實踐中鍛煉,不斷掌握英語教師職業技能。而任課教師的角色是技能研討和訓練的組織者,在訓練過程中指導學生認真思考、細心觀察、整理歸納、實踐鍛煉,扎扎實實地掌握英語教學整個過程所需要的各項技能。
為了達到教學目的,體現課程的實踐性,可以采用以下教學步驟:
1.學生演示上次課教師布置的課后任務,組織學生進行評價,教師總結(做得好的給予獎勵,并提出存在的問題)
2.教師講解新技能的內容,訓練的目的、意義、要求、所遵循的原則,訓練的步驟、方法、形式等。
3.學生分組練習,教師解答疑問。
4.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演示,其它組的學生做課堂觀察,之后提出意見和建議。教師做記錄。
5.教師總結本堂課的內容,對學生的表現做出評分、反饋。
(三)英語教師職業技能的訓練階段
教師職業技能的突出特點是可訓練性,通過訓練,讓學生掌握嫻熟的技能,在未來的教學中能運用這些技能,開展優質高效的課堂教學活動。為達到訓練目的,我們可以分三個階段訓練學生:微格訓練、見習觀察訓練、實習實踐訓練。
第一階段:微格訓練,也稱“微型教學”、“微觀教學”或“小型教學”,是借助多媒體、微格實驗室和現代音像設備,如攝像機和放像機來輔助教學,使技能教學內容的呈現和學生的演練過程可視化。可采用以下步驟實施訓練:
1.角色扮演:在微格課堂中,學生輪流扮演教師、學生、評價員的角色,每次組織10至20分鐘的教學,由攝像機記錄下教學過程,評價員填寫評價表。
2.反饋和評價:學生一起觀看教學錄像,“教師”作自我評價,“學生”、“評價員”和教師討論之后作出評議。提出改進的建議和意見。
3.重新扮演:根據教師和同學的反饋和評價,重新組織教學。
第二階段:見習觀察訓練。見習觀察訓練是組織學生到學校的實習基地聽課,觀察上課教師的職業技能運用狀況。可采用以下步驟實施訓練:
1.分配任務:在見習之前,把學生分成小組,每個小組討論并確定觀察點,把每個觀察點分配給不同的學生,一個學生負責觀察一種技能的運用情況。
2.設計量表:每位學生根據自己的觀察點設計量表并制作出量表,為評價上課教師的技能運用情況提供數據。
3.課堂觀察:在授課教師上課的過程中,仔細觀察,填寫量表。
4.討論分析:依據觀察量表,小組成員對授課教師的每種教學技能進行分析,討論之后對授課教師的技能運用能力作出總體評價。
5.交流分享:小組與小組之間交換各自觀察的情況,與自己的微格教學作比較,分享觀察成果。
第三階段:實習教學訓練。實習教學訓練是通過教學實習來訓練教學技能的方法。組織學生進入英語課堂,面對真正的學生,開展英語教學,訓練所學的技能。這是展現學生綜合運用各種教師職業技能的學習成果的訓練,讓學生在真實的教學環境中實際運用所學的技能,訓練效果好,學生收益多,感受深。
五、結語
目前,英語教師職業技能的培訓模式仍然處于探索階段,還需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進一步改革,使技能訓練規范化,具有實用性和可持續性。讓學習者學習之后,具有駕馭教育教學藝術的綜合能力并運用這種能力有效地組織教學。
參考文獻:
[1]肖惜主編:英語教師職業技能訓練簡明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束定芳:外語教學改革問題與對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3]田式國主編:英語教學理論與實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篇5
關鍵詞:高職院校;繼續教育;必要性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851(2012)-09-0083-01
我國的繼續教育包括了自考、成考、電大等形式,在高職院校教育事業的發展現狀中,存在學生的學歷水平低,知識面有限等問題,如果鼓勵學生在高職期間利用業余時間參加自考、成考等形式的繼續教育,學生在高職院校畢業時就可以同時獲得本科文憑,為他們找工作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和就業平臺。因此,將繼續教育工作納入高職院校發展當中,是對當前高職院校的教育體系的豐富,能進一步的提高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質量,提升畢業生的就業能力。
一、加強高職院校開展繼續教育的的必要性
對于我國高職院校來說,開展繼續教育工作是應對當前社會就業形勢的一種必然選擇。在我國當下的就業市場中,開展繼續教育可以有效的增加學生在就業市場的職業發展機會,這也是構建現代職業教育模式,規范和促進我國高職院校教育事業發展的必要措施。
評價和規范高職院校的教學質量尺度就是大學生的職業技能水平能否適應社會經濟及市場的需求。所以,將繼續教育運用于高職院校的專業課程教學中,是深化高職院校改革、培養適合就業市場需求的高職人才的保障。所以,我國的高職院校要改變過去單純的理論教學模式,走職業技能與學歷培養相結合的路子。
高職院校應該鼓勵學生參加自考、成考、電大等繼續教育學歷考試,將學歷證書與職業技能并重,通過不斷的開展繼續教育培訓課程,結合學生的專業內容,對他們進行深入的職業技能方面的培訓學習,讓學生在學習期間就開始了解自己所學專業的職業技能要求,通過學歷考試和技能培訓不斷的提高自身的文化程度、職業素質、技能水平和擇業意識,積累一定的實踐經驗,為以后更好的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如何提高高職院校繼續教育水平
1.加強對學生的繼續教育思想的認識,不斷提高學歷水平。伴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也不斷提高。我國也提出了構建“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和“構建終身教育體系”的繼續教育事業藍圖。而高職院校以就業為目的的教育思想正是符合學習型社會建設的教育機構,為了加強學生的就業適應能力和職業技能的提高,從學生入學開始就要對他們進行繼續教育意識的培養。具體來說,教師應該幫助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設計,幫助他們根據自己的專業及個人特點明確就業方向,定位就業目標。另外,在幫助學生提高就業意識的同時要鼓勵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完成繼續教育,不斷提高自己的學歷水平。在高職期間,學生可以利用平時的業余時間參加自考、成考,通過這些繼續教育考試,獲得更高的學歷。獲得更高的學歷不僅僅意味著學生可以學習更多的知識技能,提高自身的專業知識素養,更能夠使得學生在以后的就業選擇中獲得更多的就業機會,從而實現自己的職業目標,并最終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
實施多元化的的繼續教育,讓繼續教育更好的貫徹終身教育的學習理念。終身教育指出在每個人需要的時刻,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識和技能,滿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要,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并進。對于高職院校學生來說,在校期間在接受普通的全日制教育的同時,需要不斷的進行繼續教育的學習。根據自身情況參加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讓自己獲得更高層次的學歷,或者獲得另一個專業的學歷教育證書,這些都對他們進入社會實現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能有效的提高他們的就業競爭力。成人教育、自學考試、遠程教育、網絡教育等等繼續教育形式讓終身教育展現出更加豐富的內涵。
2.建立有效的職業技能培訓機制。學校要建立職業技能培訓工作管理制度,由校領導進行管理,統一負責處理全院的職業技能培訓工作,保證該制度的有效實施。學院對于國家職業技能培訓規章制度必須嚴格執行,并根據相關的規定制定適合本校的職業技能發展的管理工作制度。為了能夠讓職業技能培訓工作真正落實,各個專業應該有具體的人才培養方案,將專業技能與職業資格證書結合起來作為畢業的依據之一。開設的考證課程必須將職業技能考核融入課堂教學,促進專業課程的建設,使其能夠與職業技能教育進行有效的銜接。
首先,按照高職院校的教育規律來培養學生,課程體系應該體現出專業課的綜合職業能力模式,以就業崗位和工作過程為主要目標。為了解決高素質的職業技能型人才,學校必須要有明確的辦學目標,培養出技能應用型的人才,發展人才的職業能力、職業道德,將課程教學和崗位就業很好的聯系起來。
其次,為了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考證的質量,保障證書的權威性,需要加強考評員的隊伍建設。考評人員主要是由高職院校內理論基礎扎實,實踐經驗豐富、動手能力強的教師組成,還有部分是由專家、專業技術骨干組成的隊伍。我國實行的職業技能考證制度,有很大的權威性,是由政府認定、授權機構實施的。所以,必須要強化質量意識、加強質量監管,在高職院校的繼續教育中,這對于學生的職業技能考證工作的進行具有重要意義。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加強對高職院校學生在繼續教育中的學歷考試和職業技能工作,并使之成為學校的常規教育管理工作之一,是現代職業技能教育工作的重點。學校要將學歷考試與職業技能培訓結合起來,不斷培養具有較高職業素質的技術人才,既有利于學生對就業市場的適應,又有利于提高了繼續教育事業的教學質量,逐漸探索出一條適合高職院校繼續教育事業可持續發展的途徑。
參考文獻
[1]寧國安,楊瓊麗.高職院校繼續教育的作用、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衛生職業教育,2006(3).
篇6
關鍵詞;企業在崗 農民工 技能提升 培訓
The; I am in view of the current in our city is the enterprise on-the-job training of rural migrant workers skills upgrading existing problem of statements, and also discusses the current teachers' quality and skill levels in the training work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some problems,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the enterprise training and training teachers should have the strong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higher political ideological quality and level of teacher's morality.
Key words; Enterprise on-the-job migrant workers skills upgrading training
中圖分類號:D422.6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為全面提高企業在崗農民工職業技能水平,穩定企業職工隊伍,促進我市產業升級和增強發展后勁,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下發了;宿人社發【2010】186號通知,決定在市區開展企業在崗農民工技能提升培訓工作,并下達了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即;堅持以服務全市經濟發展和促進就業為目的,以創新培訓體制為重點,全面提升勞動者職業技能水平,推進企業生產品質升級和自主創新能力提高。目標是;用三年左右時間,對市區所有企業在崗農民工普遍提供一次免費提升培訓,培訓對象是;在市區企業就業并與其簽訂勞動合同的本市及外來農民工。
一、當前農民工技能培訓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農民工對職業技能培訓重要性認識不足。去年以來,我院進行了一萬人的農民工培訓,使進城務工的農民工素質有了很大的提升,與他們所承擔的任務總體是適應的。但是我們也應清醒的看到部分農民工思想觀念比較陳舊落后,視野較窄,缺乏長遠性和開拓性,他們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認識不到提高技能對于個人找工作、提高經濟收入的重要性,不愿參加職業技能培訓。相當一部分農民工認為,種田解決吃飯問題,外出務工則解決掙錢的問題。等到年齡稍大一些,還是要回到家鄉,繼續耕耘著祖祖輩輩賴以生計的土地。
因此,在他們看來,外出務工不是永久性的生存之道,甚至只是一種臨時性的舉動,因而他們從事的工種就具有不確定性,什么好干干什么。由于他們自身職業技能水平不高,就業工種局限性大,所以就業崗位大都是集中在農產品的粗加工、商業飲食業、服務業、建筑業、服裝、家政等技術含量不高的勞動密集型行業,這也使得他們覺得沒有必要花更多的金錢、時間和精力去接受培訓。更何況,農民工參加職業培訓要承擔兩方面成本,即直接成本和機會成本。直接成本包括學費、書費和雜費等;機會成本是指接受技能培訓而放棄的就業機會的潛在收益。(二)職業技能培訓內容針對性不夠強,培訓質量有待提高。
一. 目前普遍實施的職業培訓教學中,存在理論教學與實際操作脫節的現象。個別職業學校重理論輕實訓的教學方法難以吸引農民工參與。農民工參加職業教育培訓是為了能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實踐工作能力,適應城市生活。他們希望能夠接受到對提升自己技能水平有切實效果的培訓,而不愿接受低效的培訓。如宿城區職教中心的數控車工培訓過程中是邊培訓邊向征性的巧立名目收取費用。造成了很壞的影響。擊傷了農民工的學技能意愿。
二,農民工教育培訓具有教育對象分散且流動性大、教育層次不齊、教育時間不定、約束力不強等特點,這為保證農民工教育培訓質量增加了難度。特別對于家庭人口較多,成員復雜的農民工來講,參加培訓可能造成家庭生活無法正常,從而影響參加培訓的質量。 (三)農民工培訓工作政出多門,整合優質培訓資源,形成合力,迫在眉睫。目前,農民工培訓工作得到了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重視,許多部門都在抓,如人事勞動、農業、教育、科技、扶貧、婦聯、工會和院校等部門都從各自的業務出發,開展了針對農民工的實用技術培訓和職業技能培訓等,在一定程度上對農民工轉移就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但各部門之間條塊分割,缺乏必要的統一、協調和銜接,沒有充分整合資源優勢,不能形成合力,結果使培訓不能很好的與經濟發展、產業結構調整實現有效的結合,培訓資源得不到有效整合和利用。這一點巳經開始明顯化了,急需政府調整。 二、對策及建議 (一)加強宣傳,提高認識。對農民工進行職業技能培訓,既能增加其謀生本領,提升薪酬待遇,穩定就業,又能為技能人才隊伍補充新鮮血液,為高技能人才隊伍貢獻后備力量。在培訓中,選拔優秀的,具有多年實踐教學經驗的教師來進行法律知識、社會風尚、職業道德和基本權益保護等教育,既能使其遵紀守法,安居樂業,融入城市,又能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提升經濟競爭力。因此,對于又好又快發展我市經濟,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有著重要現實意義。各鄉鎮勞動所應會同村級平臺,想方設法調動農民工主動參與培訓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內在需求,即改“要我培訓”為“我要培訓”。
一. 可以依托市人社部門的村級平臺進行大力宣傳。深入村組進行宣傳,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雜志、門戶網站等媒體深入宣傳農民工培訓政策,深入報道典型人物、典型事跡,使廣大農民工獲取信息,轉變觀念,認識到技能培訓的重要性。如報道“創業之星”的先進事跡,邀請“星級家政服務員”與培訓學員進行座談交流等方式,鼓勵農民工參加職業技能培訓。
二. 可以通過鄉鎮勞動所的信息服務。進行大力宣傳。通過手機短信、開展入戶式調查等形式,詳細講解農民工培訓政策,分析和培訓就業信息,免費提供政策咨詢、職業指導、職業介紹等服務,引導農民工樹立“知識改變命運,技能成就夢想”的市場化就業意識,鼓勵農民積極參加職業技能培訓。 三. 培訓要突出技能實用性。本著“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差什么,練什么”的原則,把發展農民工的技能特長與農業生產和新農村建設的需求相結合,廣泛開展特色農業、經濟作物種植、畜禽養殖、園林綠化、食用菌培育、芽苗菜培育、農副產品深加工等實用技術培訓,大力培養“土專家、田秀才”式的新型勞動者。
四.培訓要符合農民工的實際。對農民工的培訓應當根據農民工的工作特點合理設置培訓項目,學制上可以采取系統培訓和一技一能的短訓或超短訓相結合,走農業技術培訓和二、三產業技能培訓并舉的路子。
如;我院已把培訓課堂開設在了工地、車間,因地制宜,送知識和技能上門授課。采取脫產和業余相結合,節假日、休息日、八小時之外,只要有需要就開班開課。
如;今年上半年開展的4 S店汽修專業上門培訓以及和友化工的安全知識培訓。
如;宿豫開發區S丫B的二百人私營個體創業協會的專業培訓和二批四百人的家政培訓。
對文化水平較低沒有專業技能和穩定收入的農民工,主要以實用技術培訓為主,學院教師在授課時,理論知識少而精,語言通俗易懂,符合農民工的實際狀況;對于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農民工,要實行創業培訓,使其掌握一定深度的專業知識和創業技能;對已掌握初級職業技能的農民工,進行中高級職業技能培訓,甚至技師培訓,努力培養高技能人才,促進其高質量穩定就業。對經考試合格的,頒發相應的技能等級證書。職業技能培訓在加強理論培訓的同時更要著重通過現場演示、實地操作等實訓方式,提高農民工的實際動手能力,切實提高農民工的生產技能和自身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宿人社發【2O1O】165號關于加強市區被征地農民培訓就業工作的通知
篇7
關鍵詞 農民工 培訓 現狀 對策
中圖分類號:C975 文獻標識碼:A
0前言
農民工教育培訓是農民工人力資本投資和積累的重要途徑,它對于提升農民工的領導技能,增強農民工的職業適應性,改善農民工的就業部門和工種崗位,增加農民工收入和提高城市的適應能力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因此,農民工的教育培訓日益受到社會的重視,并取得了較大的成績和進步。然而,由于農民工教育培訓工作涉及面廣,某些經驗較為缺乏,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因此,需要進一步總結經驗,提高認識,統籌規劃,加大投入,認真做好教育培訓,提升農民工的人力資本。
1農民工培訓的現狀
當前加快推進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已成為新時期全面建設農村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成為增加農民收入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有力地促進了農業產業化發展和新農村建設,有效推動了農業農村經濟全面發展。實現農村勞動力培訓對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促進區域國民經濟的持續、健康、快速發展。強化農民科技培訓,實施農民終身教育,從根本上提高廣大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逐步將農業經濟發展引導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才能大幅度提高農業經濟效益,促進農民增加收入,加快農村小康社會建設步伐。
2農民工教育培訓的對策
農民工培訓是一項長期投入、見效慢的基礎性工作。搞好農民工培訓要遵循教育客觀規律。按照“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堅持以農民需求為導向,以幫助農民增加收入,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為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培訓工作。
2.1明確培訓重點,實施分類培訓
外出就業技能培訓主要對擬轉移到非農產業務工經商的農村勞動者開展專項技能或初級技能培訓。技能提升培訓主要對與企業簽訂一定期限勞動合同的在崗農民工進行提高技能水平的培訓。勞動預備制培訓主要對農村未能繼續升學并準備進入非農產業就業或進城務工的應屆初高中畢業生、農村籍退役士兵進行儲備性專業技能培訓。創業培訓主要對有創業意愿并具備一定創業條件的農村勞動者和返鄉農民工進行提升創業能力的培訓。農村勞動者就地就近轉移培訓主要面向區域經濟發展,重點圍繞區域內農產品加工、中小企業及農村女手工編織業等傳統手工藝培訓。
2.2提高各級黨政機關對加強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的認識
有組織、有針對性地實行對農民轉移前的職業技能培訓是提高農民工崗位工作能力和實現有效轉移的重要途徑,是增強農民工就業競爭力的重要手段。應把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作為今后一個時期農民教育培訓工作的重中之重。全社會應形成合力,正視農民工培訓的復雜性和艱巨性,千方百計地探索解決之策。
2.3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增強培訓針對性
建立培訓與就業緊密銜接的機制,適應經濟結構調整和企業崗位需求,及時調整培訓課程和內容。重點加強建筑業、制造業、服務業等吸納就業能力強、市場容量大的行業的農民工培訓。根據產業發展和企業用工情況,組織開展靈活多樣的訂單式培訓、定向培訓,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根據區域經濟發展人才需求,開展實用技能培訓,促進農村勞動力就地就近轉移就業;結合勞務輸出開展專項培訓,培育和扶持具有本地特色的諼衿放疲促進有組織的勞務輸出。
2.4政府應加大資金投入,將農民工培訓工作納入政府公共服務范疇
政府應根據農民工勞動技能培訓的需要,打破城鄉分割,取消對農民工進城就業的種種限制性規定,把農民工的職業技能培訓列入財政預算,撥付專項資金開支。作為農民技能培訓的專項經費,安排農廣校、農業職業學校的建設經費;用于農廣校、農業職業學校和農民職業培訓機構的財政性經費應該逐步增加,城市教育附加安排用于農業職業教育的比例不低于20%,主要用于農廣校、農業職業學校等實驗實習設備的更新和辦學條件的改善。
2.5創新農民工培訓機制
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建立培訓項目管理制度,完善政府購買培訓成果的機制,保證承擔培訓任務的院校、具備條件的企業培訓機構及其他各類培訓機構平等參與招投標,提高培訓質量。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探索推行培訓券等有利于農民工靈活選擇培訓項目、培訓方式和培訓地點的辦法。充分發揮社會各方面參與培訓的積極性,建立促進農民工培訓的多元投入機制。落實好中等職業教育國家助學金和免學費政策,力爭使符合條件的農村勞動力尤其是未能繼續升學的初、高中畢業生都能接受中等職業教育,逐步實施農村新成長勞動力免費勞動預備制培訓。
2.6建立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培訓指導服務中心
每個鄉鎮都應成立農民職業介紹所,對農村富余勞動力進行職業培訓、就業指導、勞務輸出、信息、統籌協調等全方位的服務,職業培訓、技能鑒定、職業介紹、就業指導四位于一體,形成完整的農村勞動力就業服務體系,真正做到民工出得去、能就業、留得住,以實現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的可持續發展。
2.7制定農民工培訓補貼基本標準
進一步完善農民工培訓補貼政策,按照農民工所學技能的難易程度。時間長短和培訓成本,以通用型工種為主,科學合理地確定培訓補貼基本標準,并根據實際情況定期予以調整,以使農民工能夠掌握一門實用技能。要按照同一工種補貼標準相同的原則,確定具體的補貼標準。
優先對未享受過政府培訓補貼的農民工進行職業技能培訓,避免多部門重復培訓。
3結語
農民工培訓就業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隨著我國城鎮化建設的推進,還將有更多待轉移的勞動力涌向城市,而且還將不斷出現這樣那樣的新問題,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地努力探索推進勞動力轉移的新路子、新方法。用科學的理念和務實的作風去指導、規范農民培訓各個環節的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與新農村建設相適應的新農民。
參考文獻
[1] 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貫徹[2010]11號文件進一步做好農民工培訓工作的通知[J].山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2010(6).
篇8
關鍵詞:林區;轉崗培訓;職工;意義
轉崗培訓是林區在新形勢下必須作出的選擇,雖然目前面臨著一些阻礙,但是從長久角度看,轉崗培訓對林區職工、企業、國家都有重要的意義。為了保證林區轉崗培訓順利完成,讓林區職工盡快適應新崗位生活,實現再就業,林區企業與國家必須加大轉崗培訓的資金投入。
一、林區新形勢下轉崗培訓對林區職工的重要意義
由于林區發展已經進入到了新時代,這就使得林區發展過程中某些部門急需人手,而某些部門則存在著人員冗余的問題,未來保證林區經濟的高效發展,的確有必須進行員工的轉崗培訓,這樣既能夠給林區職工一個重新選擇崗位的機會,又能夠平衡林區各個部門人力資源,以使得人力資源得到最合理的培訓。林區新形勢下,轉崗培訓對林區職工產生的重要意義如下:
首先,有利于林區職工,重新燃起工作熱情。有些林區職工在本職崗位工作已經很多年,逐漸的熟悉了工作流程、工作業務,每天重復相同的工作內容,自然會產生厭倦的情緒,久而久之,對本職工作崗位就失去了熱情。在這種情況下,對職工進行轉崗,就會重新燃起職工工作的熱情。但是由于職工對轉崗的工作崗位任務、流程并不了解,因此林區有必要對職工進行轉崗前的培訓,以便職工在正式入崗之后能夠適應崗位生活,快速轉變角色,盡快融入到新的崗位生活中。
其次,有利于提升林區職工的業務能力。通常情況下,林區職工只需要做好本職崗位工作即可,并不需要過多的學習,但是現代林區發展需要綜合性質的人才,職工只會一種技能,并不利于林區的后續發展。而對職工進行轉崗培訓之后,職工不僅掌握了原本的工作技能,也掌握了轉崗之后的崗位技能,職工的業務能力越強,懂得的技能越多,越利于林區發展,一旦林區人員不足,林區職工可以兼職其他崗位。
最后,更利于林區職工進行職業規劃。有很多林區職工,剛投身到林區行業中時,對自己的本職工作并不是很了解,待到長期接觸下來之后,發現并不是自己喜歡的工作內容,完全不符合職業規劃,而此時如果員工有轉崗的機會,林區又對其進行了轉崗培訓,這就相當于給林區職工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這對職工實現自己的職業規劃有著積極的作用。
二、林區新形勢下轉崗培訓存在的問題
首先,資金缺乏。林區對職工進行轉崗培訓,需要一筆不小的資金,盡管國家給予部分資金支持,但是依然無法滿足轉崗培訓的需求,林區必須自己籌集資金進行培訓。但是某些林工企業長時間處于負債經營狀態,難以籌集到資金。
其次,是轉崗職工再就業觀念陳舊。在轉崗職工中有相當部分職工對企業和政府的依賴性大,缺乏自主擇業的意識,特別是林區可供選擇的就業領域有限,因此依附性更強。而且有些職工擇業期望值很高,條件近于苛刻、挑剔,很難謀到滿意的工作,成為轉崗職工實現再就業的一大障礙。
第三是轉崗職工的技術單一、業務素質低。一些轉崗職工,特別是從木材生產領域轉崗的職工大多數缺乏技術專長,很難適應新崗位的技術要求,影響了職工再就業的困難。
第四是職業技能培訓工作的落實比較困難。對轉崗職工進行職業技能培訓是再就業工程的重要環節,是對轉崗職工基本業務素質的培訓。但從近年林區再就業職工技能培訓實際情況看,由于培訓組織工作、培訓經費、職工意識等問題,致使有些技能培訓流于形式,走過場,根本沒有達到培訓的目的。以上實施再就業工程面臨的問題有其歷史形成的原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決的,只有深入研究這些問題,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逐步加以解決,才能使再就業工作有所成就。
三、實施再就業工程中的基本對策
1、提高對實施再就業工程重要性的認識。轉崗職工再就業不僅僅是一個經濟問題,而且是一個重要的社會問題和政治問題。企業和政府在制定經濟政策時,應把促進就業作為一項重要目標,把控制失業率擺在優先位置,創造有利于轉崗就業的宏觀經濟環境,鼓勵綜合開發和利用林區多種資源,支持非國有經濟的發展,對從事個體經濟者采取簡化辦證手續和減免稅的優惠政策和扶持政策,鼓勵開拓境外就業市場,組織勞務輸出參與赴俄采伐、加工、種養等項目合作。
2、切實做好轉產項目選擇和論證。總體上說,大興安嶺林區具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可供選擇的開發建設項目是多樣的,作為一個企業要選擇哪些項目,應從林區的實際出發,選擇既能推動林區發展,又能增加就業崗位,且不破壞自然資源的轉產項目,確保林區再就業工程的落實。要堅決杜絕借實施“天保工程”之機、解決就業之名爭項目跑項目的行為。有關部門要切實加強宏觀調控,確保項目布局合理,規模適度,實行項目負責制。由于轉產項目多以多種經營項目為主,因此在確定多種經營項目時,要適當延長產業鏈,實現產業化,采取股份合作制的形式,堅持效益第一的原則。
3、加大再就業工程投入力度企業、林業行業管理部門、政府都要建立再就業基金制度,解決再就業工程資金來源,保證再就業工程順利運行。“天保工程”資金要合理使用,規劃長遠發展項目,變“輸血”為“造血”,從根本上解決職工的再就業問題。
4、教育和引導下崗職工轉變再就業的擇業觀念。可采取獎勤罰懶、鼓勵勞動致富,教育和引導職工放棄等、靠、要的觀念,放棄自謀出路就是低人一等的觀念,樹立新的就業觀念,積極自我安置、自主就業,增強競爭意識。
5、建立和健全再就業服務體系。林業企業、各級政府要建立和健全各級各類再就業服務機構,通過多種途徑為轉崗職工提供就業信息、職業介紹、求職面談、就業指導等服務工作。認真組織好職業技能培訓,加強勞動力市場建設,實現培訓與就業一體化。
四、結語
綜上所述,可知新形勢,林區對職工進行轉崗培訓很有必要,這對林區職工自身來說,也有重要的意義。雖然面臨著資金缺乏、某些職工不理解的問題,但是林區企業依然要頂住壓力,順利完成職工的轉崗培訓工作,只有如此,林區經濟才會獲得長久發展,同時,轉崗培訓能夠為我國林區人才的培訓提供了有效的途徑。本文是筆者對林區新形式下轉崗培訓研究經驗的總結,希望能夠為林區職工的未來發展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1] 田喜軍. 優化產業結構 助推林區經濟快速發展[J]. 中國林業. 2009(09)
[2] 王存忠,姚大金. 全椒林業職工養老有保險[J]. 安徽林業. 2005(01)
[3] 賈新平,沈銀新,張俊豪. 常抓不懈 加強林業職工隊伍建設[J]. 新疆林業. 2007(05)
篇9
慶元團縣委結合我縣農村青年隊伍龐大、青年素質相對較低的實際,以實施“農村青年人才培訓工程”為抓手,以培養適應新時期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需要的新型農民為目標,立足于青年成長成才,全方位、多層次地開展農村青年人才培訓工作,先后組織青年農業適用技術培訓42期,職業技能培訓12期,訂單培訓3期,在崗青工培訓2期,勞動后備力量培訓1期,受訓青年達1500余人次,并實行培訓、就業、創業一體化操作,輸送青年就業200余人,扶持青年創業50人,切實提高了農村青年的就業水平和創業能力,培訓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一、實施農村青年人才培訓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扎實做好培訓的一些前期準備工作。
1、建立機構,加強領導。為了加強對青年培訓工作的領導,確保培訓成效,團縣委成立農村青年人才培訓工作協調小組,由團縣委書記任組長,團縣委副書記任副組長,下設培訓辦公室,負責編制全縣培訓計劃,聯系落實扶持政策,統籌規劃、綜合協調全縣的農村青年素質培訓工作,并認真搞好全縣農村青年培訓的政策調研、任務落實、督促檢查和年度考核等工作。各鄉鎮團委也相應成立了本級青年培訓工作協調機構,負責完成上級團組織交辦的培訓任務,并配合本地黨委政府及其它部門做好培訓工作。為了加強橫向聯系,還專門成立了由團委、人事勞動、科協、農業、水利等部門組成的“農村青年人才培訓工程”領導小組。
2、制定規劃,明確目標。在充分調查的基礎上,頒布了《慶元縣農村青年素質培訓工作實施計劃》,明確了培訓的指導思想、對象、體系、內容、形式等,并明確了具體的工作目標,計劃用3年時間,培訓農村青年3000人,*年要完成1000人的培訓任務,其中農業適用技術培訓400人,農村青年勞動力轉移培訓(職業技能培訓)200人,二、三產業青年農民工培訓200人,勞動后備力量培訓200人。并將培訓任務細化分解到各鄉鎮團委,列為團組織的重點工作,加強督促考核。
3、深入調查,掌握需求。為切實掌握青年培訓需求,提高培訓工作的針對性、計劃性與實效性,各基層團組織通過發放調查表、走村入戶、座談等形式在全縣范圍內開展農村青年農業適用技術、職業技能及在崗青工崗位技能培訓3項需求調查,建立了全縣農村青年“培訓需求信息庫”。有烤煙種植、香菇標準化生產、毛竹高效經營等32個專業的農業適用技術培訓需求,確定村級培訓點65個,有參訓需求的青年3343人。經發動,有160名農村青年報名參加美容美發、電焊、家電維修、計算機、賓館服務等10余個專業職業技能培訓。通過向竹木加工、鉛筆制造、農產品加工、建筑等行業企業發放培訓需求調查表,掌握有培訓需求的企業40余家,涉及青工1000余人。培訓需求信息庫的建立,為實行“按需施教”打下了基礎。
(二)培訓操作過程做到規范有序
1、規范操作程序。8月初,團縣委組織各鄉鎮團委在百山祖鄉召開“農村青年人才培訓工程”啟動儀式暨首期培訓現場會,組織各團委負責人認真學習了團省委《青年培訓項目管理辦法》及《操作規程》2個文件中的班次設置、學員管理、教材建設、師資建設、經費使用、督導檢查、效果評價、獎勵處罰等一系列規定,并現場觀摩學習了首期小竹筍栽培管理培訓操作的全過程,使大家對培訓過程有了一個全面的了解。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各級團組織做到“學員及時申報、資格仔細審批、上課嚴格簽到、考核嚴格把關”,對各個環節的工作都嚴格按上級規定進行操作,并根據各個培訓項目的特點,對一些環節的操作規范進行了合理的變通,摸索出一套符合基層操作實際又合乎上級規定的操作規程。
2、完善臺帳資料。注意培訓資料庫的建設,以“誰牽頭主辦,誰負責整理”為原則,建立縣、鄉兩級培訓資料庫,培訓中形成的“一表、一卡、一冊、一稿”為必備資料,對每期培訓的學員審批表、學籍卡、簽到冊、講課稿都及時進行歸檔,使每期培訓做到有案可查。團縣委還根據培訓需求,分專業聘請專家編寫農村青年人才培訓工程系列教材,現已完成茶業、香菇、錐栗、小竹筍等農業適用技術教材10余種。建立基層團委培訓情況定期上報制度,由鄉鎮團委組織的各期培訓都填寫《農村青年人才培訓情況表》,并及時將相關資料的復印件、信息稿件、圖片等上交團縣委備案。
(三)加大宣傳力度,為培訓營造良好氛圍
1、積極匯報,主動協調。為爭取縣領導對青年人才培訓工作的重視和支持,團縣委以匯報作為宣傳的切入點,多次向縣領導匯報青年培訓工作,并定期將進展情況以簡報的形式向領導反饋,得到了縣領導的肯定,縣財政及時撥付培訓的配套經費,并在師資、場地等具體問題上爭取領導牽頭協調,解決實際問題。作為縣“百村萬民素質培訓工程”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團縣委多次在全縣性的農民素質培訓工作會議上通報農村青年培訓工作的進展和成效,取得了成員單位的一致認同,加大了對青年培訓工程的支持力度,增強了協同配合的主動性。
2、利用媒體優勢,擴大培訓工作的社會影響。發放青年參訓倡議書,廣泛宣傳培訓的目的、意義,做好農村青年參訓的發動工作,改變農村青年消極觀望心理,增強培訓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變“要我培訓”為“我要培訓”。對每期培訓都進行跟蹤報道,以簡報、報紙、電視等形式進行多層面、多角度的宣傳,廣泛挖掘參訓青年典型,推廣成功經驗和做法,形成社會關注并主動參與青年人才培訓工程的良好氛圍。及時向團省委等上級刊物報送培訓信息10余篇,大部分被上級刊物、網站錄用刊發,通過縣電視臺、報紙宣傳培訓9次,下發培訓專刊3期,召開培訓現場推進會2次,培訓的造勢工作非常到位。
(四)充分整合資源,建立全社會參與培訓的新構局
1、部門相互齊動。在發揮共青團織組網絡優勢的基礎上,充份整合部門、行業、社會職能培訓機構的資源,在資金、場地、設備、師資、教材等方面實現共享,聘請農林、經貿、人事等部門的專家組建培訓師資庫,發放聘書。職業技能培訓以縣就業管理服務處和縣職業中學為依托,團組織負責報名及學員組織管理,勞動部門負責師資及考證,開展計算機操作、烹飪、美容美發等技能培訓9期,依托縣職業中學,開展電焊、縫紉培訓2期,培訓內容注重針對性、實用性和有效性,除了常設的專業外,還根據市場的需要臨時辦班,如根據保安人員緊缺的市場行情,就臨時設立保安人員短期培訓班;農民種養實用技術培訓利用鄉鎮原有的基地由鄉鎮團委組織,農業、林業等職能部門抽調師資力量到鄉鎮培訓;二、三產業在崗青工的培訓,則利用企業現有場地由企業團組織與經貿局合作組織實施。
2、上下多級聯動。依托共青團的組織網絡,構建起縣、鄉、村三級培訓體系,實行分級負責、整體推進,全縣共青團齊心協力于青年培訓工作。團縣委主要抓全面、抓重點、抓示范,負責農業實用技術重點班及職業技能培訓工作,先后以百山祖、龍溪、安南、五大堡等鄉鎮為示范點,開設名優茶炒制、錐栗栽培等專業的農業適用技術重點班14期,培訓青年400余人,并重點組織2期計算機操作技能培訓班,受訓青年60余名。鄉鎮團委以各行政村團組織為依托,除完成上級團委交辦的培訓任務外,還主動配合農林等職能部門深入行政村開展培訓28期,培訓青年600余人。
3、社會共同參與。嘗試以項目化的方式推進培訓工作,將培訓項目進行細化歸類,以茶葉、蔬菜、竹木加工為代表,分解為若干培訓子項目,并將項目推向社會,積極尋求與企業、行業部門的合作,建立雙方合作共贏的市場化培訓運作模式。如茶葉項目的培訓與沁園春茶業公司合作,由其策劃,并具體組織實施,共青團達到了培訓青年的目的,公司則達到優惠優先收購當地茶葉的目的。而竹木加工技術的培訓則與天下竹木有限公司合作,建立培訓示范基地,由其負責竹木加工行業青工的培訓工作,首期開展培訓就有70余名青年技術骨干參加,此舉亦達到宣傳企業、塑造企業新形象、打造企業文化的目的,真正實現了雙贏。
(五)結合本地實際,培育培訓新亮點
1、加強訂單培訓。為切實把準市場需求的脈搏,使培訓工作做到“有的放矢”,團縣委以青年職業服務中心為依托,主動對接企業用工需求,與企業建立友好用工供求關系,開展訂單培訓,組織受訓青年開展定向輸出,做深做實職業技能培訓這篇文章。團縣委主動出擊,與臨海酒店、夢天木業、麗水火車站等企業簽訂了友好用工輸送協議,先后舉辦了酒店服務、機械操作、裝卸3個專業的訂單培訓班,在考核合格的基礎上,實現定向輸送酒店服務員10名、裝卸工12名、電焊工25人。培訓提高了青年的素質,有一技之長的青年成了“搶手貨”,麗水火車站對我縣的裝卸工情有獨鐘,多次下達用人訂單,而穩定的“用人訂單”又使得農村青年的培訓之路越走越寬。
2、推行資格證制度。為了檢驗培訓質量和效果,我們高度重視培訓的考核工作,將考證列入培訓的必須環節。在分析匯總的基礎上,團縣委確定了兩大考證體系,一是與農業實用技術相對應的農民技術員證書,二是與職業技術培訓相對應的職業資格證書,對于農民技術員證書的考核,我們將“菌、果、茶、藥、煙、蔬”六大主導產業列為重點核證專業,由鄉鎮團委推薦各產業帶頭人或示范戶,由團縣委與縣科協聯合組織考核,經考試考核合格后,頒發證書,今年已有200余名青年申報,核發證書160余人。職業資格證書則由勞動保障部門按規定嚴格組織考核,學員只有經考核合格后才予頒發資格證,目前已核發計算機操作、烹飪、電焊等專業證書200余人。
3、強化青年就業、創業服務,增強培訓實效。團縣委與金橋職業服務中心聯合建立了青年職業服務中心,鄉鎮團委建立青年職業服務站,成立了一支由團干部、外出青年代表組成的勞務輸出經濟人隊伍,構建起了一張青年就業服務網,為農村青年就業服務,現已招聘信息20余期,輸出青年200余人,并建立需求預測、職業培訓、職業介紹、職業指導“一條龍”服務機制,促進培訓與就業有機結合。通過培訓提高了青年素質,改善了青年就業狀況和就業水平。開展青年創業信貸扶持,分3批向22名農村青年發放減息優惠貸款80余萬元。開展農村青年創業致富帶頭人評選,吳生錫等13位農村青年被評為農村致富帶頭人,并命名了15個青年創業示范基地,組織青年創業企業參加浙江省農洽會,宣傳推銷企業及特色農產品,通過一系列典型示范激發起了廣農村青年的創業熱情。
二、農村青年人才培訓中存在的若干問題
農村青年人才培訓工程是青年得實惠的民心工程,是基層團組織增強吸引力的凝聚工程,同是也是檢驗各級團干部服務農村青年能力和水平的實踐工程,通過各級團組織共同努力,培訓已收到了較大的成效,但在實施過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各式各樣的困難和問題,工作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主要表現如下:
(一)資源整合度不高,培訓資源仍然緊缺
1、部門分割、各自為政的狀況依然存在。農村青年培訓作為一項系統工程,培訓的青年對象很廣,培訓的內容很豐富,培形所涉及的部門很多,而培訓可用的總資源量有限。雖然團組織主動出擊,竭力協調,縣委縣政府也很重視這項工作,專門成立了培訓領導小組,并建立了以共青團、人事勞動、財政、教育、農業、林業等部門組成的工作機構,使一部份資源得到了共享,但共享的程度依然不高,在涉及到部門職權、人財物等團體利益問題時,依然是各自為政,步伐不夠統一。如組師資、資金、場地、設備等調配使用時的協調難度較大,職業技能培訓的考證成本依然過高,重復培訓層出不窮,缺乏科學性全局性的統一規劃等等,這些使本已有限的培訓資源因分散使用而顯得更為緊缺。
2、未建立培訓的市場化動作機制。目前的培訓是“政府買單”的培訓,培訓的資金主要來源于財政支出,培訓的主體是政府的相關職能部門,培訓的場地和設備是政府所有。所以,培訓完全是由政府挑大梁、唱大戲,而作為市場主體的企業、行業部門等,雖然它們共享了政府培訓的成果,卻被閑置于培訓大門之外,沒有為培訓成果支付任何成本,它們的人財物等優勢沒有被挖掘和利用,而社會培訓中介的資質認證機制還沒有建立,也使得一部分培訓資源被浪費,社會參與的積極性基本上沒有被調動起來。
(二)缺乏長效性的培訓機制。
1、培訓與就業脫節。農村青年培訓的方向目標尚不夠明確,將培訓與就業作為兩個獨立體人為地分割開來,就培訓而培訓,且由于缺乏統一有序的勞動力市場,輸出環節不暢通,培訓成果難以通過市場得以轉化,青年參與的積極性不高,使得培訓行為存在短期化傾向。
2、重數量、輕質量。存在應付心理,培訓停留在表面應付上,“低水平、重復、走過場”式的培訓層出不窮,片面追求培訓的數量,強調培訓了多少人、發了幾本證、上了幾節課,而培訓的質量考核認證制度未建立健全,質量評價缺乏科學的量化指標。
3、辦學形式不夠靈活。部分培訓專業的設置與市場需求相脫節,全脫產、集中固定的傳統培訓模式不完全切合青年需求,辦學手段過于單一,授課方式不夠靈活實用等。
(三)各大培訓項目進展不平衡。農村實用技術培訓、職業技能培訓、在崗青工技能培訓及勞動后備力量培訓4個培訓項目構建成了農村青年人才培訓的大體系,各個培訓項目有其自身的規律和特點,組織難度、側重面、辦學形式都不相同,難以做到面面俱到,就我縣培訓實施的情況來看,由于主客觀因素的限制,各個項目進展不平衡,影響了整體工作任務的順利完成。
三、下階段的努力方向
經過一段時期各基層團組織的實踐和探索,我們認識到,要使農村青年人才培訓工程再上一個新臺階,取得新成效,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努力:
(一)做好培訓的造勢、借勢文章,借力借勢搞培訓。
1、加大宣傳力度,為農村青年培訓營造更大的聲勢。俗話說“酒香也要勤喲喝”,青年人才培訓工程雖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需加大宣傳造勢的力度。一面方,領導的重視和部門的協作都是建立在互信的基礎上,只有拿出切實可信的培訓成果,并通各種宣傳手段展示出來,才能取得領導、部門及社會的認可;另一方面,培訓中一些好的經驗和做法也需要通過不斷總結、宣傳,才有可能在面上得以推廣。青年人才培訓的宣傳重點應放在成效性、經驗性的宣傳上,要善于總結,多角度挖掘宣傳亮點,并不斷擴大宣傳面。
2、大力推進市場化的培訓運作新機制。要改變“政府一家買單”的培訓模式,努力構建“多家買單”的培訓格局。主動將培訓項目推向市場,建立“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培訓機制。緊緊抓住現在企業用工緊缺的有利時機,有償轉讓培訓成果。并及時開展社會中介培訓機構的資質認證,鼓勵民間資本參與培訓,建立規范有序的培訓市場,政府正確加以規范和引導,根據培訓實效給予補貼和扶持。
(二)多管齊下,從根本上解決培訓的生命力問題。
農村青年人才培訓從今年初啟動實施,要取得切實的成效,需要各級團組織長久堅持,不斷深化,不斷探索。就當前青年的成長需求和市場需求而言,這項工程是有廣泛的社會根基和群眾基礎的,只要我們明確重點、精心組織,并正確處理好培訓中的困難和問題,就能受到青年、企業、社會的歡迎,就能從根本上解決培訓的生命力問題。
1、突出實際操作技能訓練。開展勞動力培訓,既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又是一項緊迫的任務。既要重視全面提高青年的素質,又要著重幫助他們掌握一技之長。培訓的內容可以做到寬泛一些,應當包括職業素質、職業技能、法規知識等各個方面,但是要突出職業技能訓練這個重點,以職業技能訓練為主,理論知識的學習要精而管用,更多的是學習實際操作技能。要通過突出實際操作來達到職業技能訓練的目的,使農村青年在干中學,邊學邊干,接受訓練后都能夠熟練掌握至少一門操作性強、在求職就業上都用得上的職業技能。
2、培訓、就業、創業要整體聯動。青年的培訓、就業、創業是一個整體,三者間相互聯系、相互依存,彼此牽制又互為促進,不能將三者分割開來,更不可偏廢。要樹立“培訓是手段、就業是關鍵、創業是最終目的”的思想,通過就業解決農村青年基本的生存需求,通過創業則實現青年理想和自身價值。當前,民營企業的發展使得用工需求異常旺盛,農村青年“高就業率、低就業水平”的狀況客觀存在,要將培訓的重點放在解決青年“低就業水平”的問題上,改變目前農村青年普遍存在的低收入、低技能、高勞動強度的“兩低一高”就業狀況。
3、做好基礎性工作,夯實培訓的基礎。加強青年培訓需求的調查,建立青年培訓需求信息庫,并做好跟蹤調查、動態維護,不斷更新需求信息。把握市場需求導向,做好青年需求與市場需求的對接工作。加強師資庫的建設,嘗試從外地聘請高級專業技術人員,提高師資隊伍的整體水平。組織編寫精簡、通谷、實用的教材,嘗試開發和編寫適合農村青年特點和本地方言的音像教材和教學軟件。建立和完善縣鄉村三級培訓網絡,強化培訓基礎設施建設,擴大培訓覆蓋面。建立健全培訓的考核認證制度,量化培訓成效的考核指標。
篇10
謝世杰在講話中說:四川關愛元貞職業培訓學校的成立和四川農村貧困青年就業技能培訓項目的啟動是適應地方經濟發展急需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是幫助農村貧困青年改變自身命運的需要,也是促進社會公正與和諧發展的需要。項目是省關工委和省關心下一代基金會按照“急黨政所急、想青少年所需、盡關工委所能”的工作方針,切實關心下一代、傾情服務青少年,為急需幫扶的農村貧困青年辦好事、辦實事的一項公益性舉措:項目通過為農村貧困青年提供免費就業技能培訓的機會,使這些青年用自己的勞動實現自己和家庭脫貧的愿望,實現“培訓一人、脫貧一家”的目標:項目充分體現了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重要意義,讓更多的貧困青年掌握技能,具備參與社會競爭和持續發展的能力,讓他們能夠融入城市生活,改變一生的命運。
謝世杰要求:學校是農村貧困青年就業技能培訓項目的具體落實者,要精心組織,嚴格管理,教書育人,辦出水平。希望學校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以服務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宗旨,把學生培養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識和有職業技能的高素質勞動者。希望學校突出辦學特色,以職業技能培訓為主要內容,主動面向企業和勞動力市場,掌握行業的最新發展動態,培養企業和市場最需要的人才。希望學校注重辦學質量,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大力提高教學質量。要注重學生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的培養,使學生樹立職業理想、職業道德,掌握職業技能,遵守職業紀律。希望同學們倍加珍惜難得的學習機會,尊敬師長,刻苦學習,勇于實踐,團結友愛。為將來走上就業崗位打下良好的基礎。
成都市市長助理、龍泉驛區區委書記陳爭鳴表示,龍泉驛區將繼續加強對公益教育工作的引導,協調有關部門,在政策上予以大力支持。希望四川關愛元貞職業培訓學校以揭牌為契機,樹立先進辦學理念,探索科學管理模式,培養更多技術型有為青年。
省關心下一代基金會副理事長、四川關愛元貞職業培訓學校理事長、元貞集團總裁任志宇表示,學校將加強管理、加大投入、創新措施、完善制度,將四川關愛元貞職業培訓學校辦成師資一流、教學一流、硬件一流的職業培訓學校,為更多農村貧困青年提供免費學習培訓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