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職業倦怠影響分析

時間:2022-04-26 04:07:46

導語:教師職業倦怠影響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師職業倦怠影響分析

1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高職院校的教師為研究對象,采用抽樣問卷調查法、文獻資料法和數據統計分析法進行研究。在2012年未,隨機選取在重慶大學城的三所高職院校的100名教師,利用電子信箱向他們發送調查問卷。發放調查問卷100份,回收有效問卷82份,調查問卷的有效回收率為82%。本研究以Maslach與Schaufeli編制的通用倦怠量表MBI-GS(MaslachBurnoutInventory–Gen-eralSurvey)為基礎,把影響高職教師職業倦怠的因素確定為情緒衰竭、去個性化、低成就感三個維度。結合我國高職教師的實際情況,修改倦怠量表MBI-GS,設計包括17個調查項目的調查表。使用Likert量表形式設計調查項目,調查項目使用5級評分,其中“1”表示“從未如此”,“2”表示“很少如此”,“3”表示“有時如此”,“4”表示“經常如此”,“5”表示“總是如此”。通過檢索和查閱國內外研究教師職業倦怠的文獻資料,為分析調查資料奠定基礎。運用SPSS13.0和EXCELL2003對調查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2影響高職教師職業倦怠的因素分析

調查問卷采用5級記分制,即從“5”到“1”表示職業倦怠程度由高到低。一般來說,如果調查問項得分在2.5分以下,表示教師不存在職業倦怠問題;如果調查問項得分在2.5分以上,表示教師存在職業倦怠問題;如果調查問項得分在3分以上,表明教師存在嚴重的職業倦怠問題。表1是影響高職教師職業倦怠的三個維度的調查分析結果。從對三個維度的調查分析來看,三個維度的均值都超過了2.5,其中“情緒衰竭”維度較高,接近3;“去個性化”維度較低,接近2.5。

2.1性別差異產生的職業倦怠差異狀況及原因分析

在“低成就感”維度上,男性教師的個人成就感降低現象遠比女性教師嚴重,而且在p=0.012水平上,男性和女性的低成就感差異顯著。究其原因,中國傳統觀念認為男性是家庭的頂梁柱,“男主外,女主內”的觀念還影響著家庭生活。因此,男性往往把事業成功作為第一追求目標,而且把豐厚的收入、顯赫的地位、較高的職位作為事業成功的標志,他們對收入水平的變化非常敏感。而女性更看重家庭生活,而不是工作事業,相對來說,她們對收入水平變動的敏感程度較低。高職教師的收入水平并不高,職務晉升的機會也不多,社會對男性教師的認可度低于女性教師。因此,高職院校的男性教師相對于女性教師來說,對自己的職業更容易產生低成就感。在“情緒衰竭”和“去個性化”這兩個維度上,高職院校的男女教師不存在顯著差異,但是女性的情緒衰竭問題比男性嚴重。這是因為女性教師除了要承擔大量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外,往往還要承擔繁重的家務勞動,她們要兼顧家庭生活和學校工作,更容易身心疲憊和透支體力,導致職業倦怠。

2.2教齡差異產生的職業倦怠差異狀況及原因分析

教齡在6至20年的高職教師職業倦怠問題最突出。教師成長的三階段理論認為,教師成長過程之中,關注生存、情境、學生三個焦點階段。由于教齡低于5年的教師參加工作的時間較短,才垮入教育行業,對未來充滿憧憬,對教學工作和學生充滿熱情,他們大多數還處于關注生存階段。教齡在6至20年的高職教師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進入了關注情景和關注學生階段。在現實生活中,學校并不能完全滿足教師的主觀需求。一旦教師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他們就會產生失敗感和挫折感,反復的失敗就會降低教師的成就感。教齡在6至20年的教師大部分都已成家立業,生活負擔較重,正處于“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生階段,要承載工作和家庭的雙重壓力。教齡在6至20年的教師進入了職稱晉級和職務晉升的關鍵階段,心情焦慮,希望與失望并存,不甘心和不安心交織在一起,思想情緒處于高度緊張狀態,他們很容易產生倦怠。在“去個性化”維度上,三個不同教齡階段的教師存在著顯著的差異。除了6至20年教齡的教師外,其余兩個教齡段的教師均不存在去個性化問題。究其原因,教齡在5年以下的教師普遍年輕,他們精力充沛、意氣風發、充滿熱情,他們往往能夠從與學生的溝通交流中體會到工作的意義。教齡在20年以上的教師不存在去個性化問題,且有較強的個人成就感,原因在于隨著教齡的增長,他們越來越熟悉工作,具有很強的工作技能,處理復雜問題得心應手,不容易產生職業倦怠。

2.3婚姻差異產生的職業倦怠差異狀況及原因分析

表4反映了教師婚姻狀況對職業倦怠產生影已婚教師在“情緒衰竭”和“低成就感”兩個方面的問題比未婚教師嚴重。已婚教師需要支撐家庭的各種開支,買房、買車、供養小孩、贍養老人都需要金錢,他們比未婚教師承受了更多壓力。一方面,已婚教師往往需要付出更多的勞動,以獲取更高的收入;另一方面,人的精力和時間有限,更容易導致他們對工作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工作激情和耐心,身體也容易產生消極反應,如疲倦、失眠、神經衰弱等,從而產生職業倦怠。未婚教師還處在“一人吃飽,全家吃飽”的狀態,沒有家庭壓力。他們普遍認為在就業競爭激烈的今天,能夠找到相對穩定的教師職業就心滿意足了,這也導致他們更容易獲得職業成就感。

2.4職稱差異產生的職業倦怠差異狀況及原因分析

表5反映了不同職稱教師的職業倦怠狀況。從表5可知,隨著職稱的提高,教師的情緒衰竭和去個性化問題減弱,且成就感越來越高。這是因為低職稱教師的工作熟練程度低,應變能力差,應對復雜問題比較困難,容易導致嚴重的情緒衰竭。近年來,高職教師崗位競爭和職稱競爭越來越激烈,而職稱高低與收入水平兩者之間關聯性強,職稱低,收入也低。所以職稱較低的教師的成就感遠低于職稱高的教師的成就感。從表5還可以發現,在影響職業倦怠的三個維度上,P值都大于臨界值0.05,因此不同職稱的教師對三個維度的影響差異并不顯著。

2.5教學工作量差異產生的職業倦怠差異狀況及原因分析

隨著教師教學工作量的增加,三個維度的均值都明顯上升,且對情緒衰竭和去個性化兩個維度的影響上都存在顯著差異。首先,教學工作量越大,教學準備工作量越大。在上課前,教師要花費大量時間查閱教學資料,教學工作量與教學準備工作量成正相關關系。其次,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投入大量精力和熱情,才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教學工作量越大,教師花費的精力和體力越多。再其次,目前正是高職教育急劇變革的時代,教師要不斷創新,改革傳統教學模式,教師承受了巨大的改革壓力。最后,調查的三所學校都遠離城市中心,生活設施都不完善,教師上下班不得不花費大量的時間。在教學和科研任務雙重壓力下,不少高職教師感到身體不支、筋疲力盡,生理和心理都處于亞健康狀態。

3結論

綜合上面的調查結果發現,重慶市高職教師普遍存在職業倦怠現象,情緒衰竭現象特別嚴重。在影響職業倦怠的三個維度上,不同性別教師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差異,低成就感維度的差異性最為顯著,男性教師低成就感問題比女性突出。不同教齡的教師都存在情緒衰竭問題,教齡在6至20年的教師表現尤其顯著。婚姻對教師的職業倦怠的影響不顯著,已婚教師比未婚教師在情緒衰竭和低成就感兩個維度上的表現更為明顯。隨著職稱的提高,教師的情緒衰竭和去個性化兩個維度的問題逐漸得到緩解,個人成就感越來越高。隨著教學工作量的增加,教師的職業倦怠也加劇,教學工作量對教師的情緒衰竭和去個性化兩個維度的影響都存在顯著差異。本研究雖然通過抽樣調查分析,發現了教師產生職業倦怠的原因,但是由于各種條件的限制,樣本容量偏小,可能會影響調查結論的準確性。

作者:陳媛工作單位: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