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語課程范文10篇
時間:2024-03-23 22:18:2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外語課程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國外外語課程變革論文
加入WTO對我國國民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外語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項素質。掌握一門乃至幾門外語,才能使我們更廣泛地參與國際分工和合作。據報道,我國進入WTO最需要的人才之一就是外語人才,尤其是既懂專業,又精通外語的專業人才。作為素質教育基石的基礎外語教育質量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對高素質的外語人才的培養。進入90年代以來,以課程與教材為核心的外語課程改革從理論上、實踐上為外語教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其成效有目共睹。但總體上說,我國外語教學質量仍落后于形勢發展:教師外語專業水平和教學水平較低,教學評價標準單一,教學技術和手段落后。"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國外外語課程改革之經驗是一筆極其寶貴的財富,很值得我們去探究和吸收。本文將全面探討國外外語課程改革的最新發展動向,以求對我國新一輪的外語課程改革有所借鑒。
一、積極的語言教育政策
在國外,無論是中央集權還是地方分權國家都十分重視語言教育政策,并把統一連貫的外語教育政策看作是外語課程成功的重要指標之一。語言教育政策涉及到諸多方面,如經費的投入、語言地位、語種的選擇和在課程中的比例等等。
1987年頒布的《國家語言政策》(NationalPolicyonLanguages簡稱NPL))是澳大利亞迄今為止最有影響的語言教育政策。該政策的目的是促進澳大利亞向多元化社會發展,積極支持各種有創建性的語言教學。同時,它還幫助建立了澳大利亞國家語言機構這一聯結澳大利亞大學和教育學院語言教育的組織。在國家語言政策的影響下,各州紛紛出臺相應政策并用于指導廣泛的教學實踐。澳大利亞另外一個重要的語言教育政策是《澳大利亞學校策略亞洲語言研究》(TheNationalAsianLanguagesandStudiesinAustralianSchoolsStrategies簡稱NALSAS),它為各州實行亞洲主要語言--中文、日語、印尼語和韓國語教學的州立教育機構提供各種資助,使得澳洲學生的外語學習擴展到除歐洲語言的多種亞洲語言。這些積極的語言政策極其有效地提升了澳大利亞各級政府和國民對語言的意識和興趣,并積極參與其中。
1996年以色列政府推出一個全新的語言政策,教育部根據學校實際對其進行修訂出臺了一個稱之為"3+"的外語政策,除要求猶太人掌握三種語言,希伯來語、英語和阿拉伯語外,還必須學習其他語言(如傳統的依地語或拉地諾語;共同語如俄語、阿姆哈拉語或西班牙語;或世界語言如日語、中文、德語等)。西班牙通過的一項政府法案(LOGSE)規定了外語為核心課程和必修的每周時數,小學外語教學總時數達到9%-11%,既保證了外語教學的早日開展,又為其提供了充足的時間。
國外語言教育政策非常重視提升外語的地位,許多國家的外語教育政策不但把外語作為必修課程,而且大多數還把其列為核心課程,學習者年齡也不斷地前移,語種的選擇也極為多樣化。
國外外語課程變革研究論文
加入WTO對我國國民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外語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項素質。掌握一門乃至幾門外語,才能使我們更廣泛地參與國際分工和合作。據報道,我國進入WTO最需要的人才之一就是外語人才,尤其是既懂專業,又精通外語的專業人才。作為素質教育基石的基礎外語教育質量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對高素質的外語人才的培養。進入90年代以來,以課程與教材為核心的外語課程改革從理論上、實踐上為外語教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其成效有目共睹。但總體上說,我國外語教學質量仍落后于形勢發展:教師外語專業水平和教學水平較低,教學評價標準單一,教學技術和手段落后。"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國外外語課程改革之經驗是一筆極其寶貴的財富,很值得我們去探究和吸收。本文將全面探討國外外語課程改革的最新發展動向,以求對我國新一輪的外語課程改革有所借鑒。
一、積極的語言教育政策
在國外,無論是中央集權還是地方分權國家都十分重視語言教育政策,并把統一連貫的外語教育政策看作是外語課程成功的重要指標之一。語言教育政策涉及到諸多方面,如經費的投入、語言地位、語種的選擇和在課程中的比例等等。
1987年頒布的《國家語言政策》(NationalPolicyonLanguages簡稱NPL))是澳大利亞迄今為止最有影響的語言教育政策。該政策的目的是促進澳大利亞向多元化社會發展,積極支持各種有創建性的語言教學。同時,它還幫助建立了澳大利亞國家語言機構這一聯結澳大利亞大學和教育學院語言教育的組織。在國家語言政策的影響下,各州紛紛出臺相應政策并用于指導廣泛的教學實踐。澳大利亞另外一個重要的語言教育政策是《澳大利亞學校策略亞洲語言研究》(TheNationalAsianLanguagesandStudiesinAustralianSchoolsStrategies簡稱NALSAS),它為各州實行亞洲主要語言--中文、日語、印尼語和韓國語教學的州立教育機構提供各種資助,使得澳洲學生的外語學習擴展到除歐洲語言的多種亞洲語言。這些積極的語言政策極其有效地提升了澳大利亞各級政府和國民對語言的意識和興趣,并積極參與其中。
1996年以色列政府推出一個全新的語言政策,教育部根據學校實際對其進行修訂出臺了一個稱之為"3+"的外語政策,除要求猶太人掌握三種語言,希伯來語、英語和阿拉伯語外,還必須學習其他語言(如傳統的依地語或拉地諾語;共同語如俄語、阿姆哈拉語或西班牙語;或世界語言如日語、中文、德語等)。西班牙通過的一項政府法案(LOGSE)規定了外語為核心課程和必修的每周時數,小學外語教學總時數達到9%-11%,既保證了外語教學的早日開展,又為其提供了充足的時間。
國外語言教育政策非常重視提升外語的地位,許多國家的外語教育政策不但把外語作為必修課程,而且大多數還把其列為核心課程,學習者年齡也不斷地前移,語種的選擇也極為多樣化。
外語課程變革論文
一、積極的語言教育政策
在國外,無論是中央集權還是地方分權國家都十分重視語言教育政策,并把統一連貫的外語教育政策看作是外語課程成功的重要指標之一。語言教育政策涉及到諸多方面,如經費的投入、語言地位、語種的選擇和在課程中的比例等等。
1987年頒布的《國家語言政策》(NationalPolicyonLanguages簡稱NPL))是澳大利亞迄今為止最有影響的語言教育政策。該政策的目的是促進澳大利亞向多元化社會發展,積極支持各種有創建性的語言教學。同時,它還幫助建立了澳大利亞國家語言機構這一聯結澳大利亞大學和教育學院語言教育的組織。在國家語言政策的影響下,各州紛紛出臺相應政策并用于指導廣泛的教學實踐。澳大利亞另外一個重要的語言教育政策是《澳大利亞學校策略亞洲語言研究》(TheNationalAsianLanguagesandStudiesinAustralianSchoolsStrategies簡稱NALSAS),它為各州實行亞洲主要語言--中文、日語、印尼語和韓國語教學的州立教育機構提供各種資助,使得澳洲學生的外語學習擴展到除歐洲語言的多種亞洲語言。這些積極的語言政策極其有效地提升了澳大利亞各級政府和國民對語言的意識和興趣,并積極參與其中。
1996年以色列政府推出一個全新的語言政策,教育部根據學校實際對其進行修訂出臺了一個稱之為"3+"的外語政策,除要求猶太人掌握三種語言,希伯來語、英語和阿拉伯語外,還必須學習其他語言(如傳統的依地語或拉地諾語;共同語如俄語、阿姆哈拉語或西班牙語;或世界語言如日語、中文、德語等)。西班牙通過的一項政府法案(LOGSE)規定了外語為核心課程和必修的每周時數,小學外語教學總時數達到9%-11%,既保證了外語教學的早日開展,又為其提供了充足的時間。
國外語言教育政策非常重視提升外語的地位,許多國家的外語教育政策不但把外語作為必修課程,而且大多數還把其列為核心課程,學習者年齡也不斷地前移,語種的選擇也極為多樣化。
二、完整的課程指導框架
課程思政在第二外語課堂教學的實踐
摘要:開展“課程思政”融入第二外語課堂教學的研究與實踐,將專業知識教學與思政教育有機結合,培養具有家國情懷、國際視野的外語類專業人才,是新時代第二外語教學的重要任務。分析當前普通高校第二外語教學的特點,探討“課程思政”融入第二外語課堂教學的具體措施,提出樹立課程的思政意識,提升核心價值引領能力,培養學生的使命意識和專業意識,引導學生正確講述中國故事,是第二外語思政教育的重要途徑和有效手段。
關鍵詞:課程思政;第二外語;課堂教學;文化自信;國際交流
一、第二外語教學的現狀
第二外語是普通高校英語專業的必修課程,是培養外語專業學生綜合語言能力的重要課程。以日語課堂教學為例,目前該類課程的教學具有以下特點。
(一)強調語言能力,忽視跨文化交際能力和思想政治素養
第二外語課程教學目前以教師講解為主,課堂教學通常依次講解單詞、語法、課文和課后練習。教學效果上片面追求等級考試的通過率,很多大學仍把第二外語作為一個工具簡單灌輸給大學生,而忽視對其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教學內容方面注重語法等基礎知識的傳授,忽視對學生應用能力和交際能力的培養,更缺乏對學生人文情懷、國際視野、社會責任感、思辨能力、合作精神及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等方面的培養。
專門用途外語課程設計研討
語言學因素
專門用途英語具備它特有的語言征,即在定義、描寫、闡述、分類、推論、假設等方面的語法及詞匯都具有它的專業性。例如,商務英語主要是用于國際貿易和營銷等商務活動中的一種特殊的英語語體,而且常常會涉及到許多不同的業務范疇。在詞匯方面,由于其涉及的范圍十分廣泛,所以詞匯數量多、專業性強。在句式方面,由于商務交流簡潔、清晰和省時,所以為了使意思表達清楚,句子有時偏長,但句式基本固定,語言簡明,辭藻較少,所涉及的語法項目也較少。其次,長句子較多,句子結構相對復雜,常使用短語,從句來限定說明成分,形成較冗長的句子,有時甚至一個句子就可單獨成段。再例如管理學英語,它作為專門用途英語的一個分支,也具有它獨特的語言特點,如在內容上由于涉及管理專業的原理和基本知識,專業的歷史和專家論點等內容,因此其文體較為嚴謹正式,句法上多使用長句、復合句、被動語態等,選詞上多用大詞、中性詞,用詞非常規范。
教育學因素
不難看出,專門用途英語教育的最大特征是以學生和社會需求為基礎合。它更多考慮了學習者的需要和社會的需求。教師應注意到以下幾點。
(1)語言知識的引入如何與主題結合。教師應主導管理,通過課件的展示并提問問題讓學生加以思考,這樣既激起了學生的興趣,又讓他們從中獲得了相應的知識。
(2)如何通過語言知識的積累和語言機能的訓練與主題結合。教師注重引導管理,在機械性練習中糾正發音和語調。怎樣產生有意義的練習,那么就需要機械練習和交際練習達成共識,所要注意的就是語言的形式轉向以及語言內容和意義,將學生的認知沖外部特征知識的內在聯系。
國內外大學外語課程設計探新
加拿大英語教學設計的基本架構
在加拿大期間,筆者發現加方在課程設計上更加簡潔,教師一節課帶入課堂的材料不超過5頁A4紙。每次55分鐘的課程一般設計為介紹(introduction)、語言導入(presentation)、語言練習(practice)、語言應用(application)、鞏固(verification)、結尾(conclusion)以及作業(homework)七個階段。七個階段的重點在語言功能產出(application)階段,之前的介紹(introduction)、語言導入(presentation)、語言練習(practice)和之后的鞏固(verification)、結尾(conclusion)以及作業(homework)各階段都是為語言應用(application)服務的。因此,在課堂設計上,首先設計的是語言應用(application)部分,設計時首先確定一節課要使學員掌握的基本語言功能是什么,是自我介紹、還是道歉、還是描述,筆者在設計一次軍事英語課時,選擇的是對左輪手槍的講解,需要學員掌握的基本功能是識別左輪手槍的部件,描述左輪手槍的工作原理。在設計課程時首先對語言應用(application)部分識別左輪手槍的部件,描述左輪手槍的工作原理的活動進行了設計,完成該階段的設計后,再去設計前后幾個階段的活動,這些活動也包括一些詞匯和語法練習,但是其他各個階段的目的都是為語言應用(application)這個階段服務的。
兩種設計思路的異同
通過對比,筆者體會到兩種教學設計存在以下差別:在教學理念上,加拿大英語教學的基本依據是功能主義,教學方法側重于交際教學法,教學理念強調“做中學”(learningbydoing),教學過程注重對學生語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的培養,課堂活動設計充分體現交際教學的原則。與之相反的是我國大學英語教學仍然深受結構主義的影響,側重對文章語篇分析,注重對字詞、句式、語法、篇章結構等的解析,以讀懂給定的文章,掌握文章涉及的語言點,了解文章寫作技巧,并能模擬寫出相關的文章為目的,對于真實語料涉及的語言功能關注甚少。在班級容量上,筆者當時所在的21個人的大班被分成水平不同的3個小班,分別由3位教師負責,教學內容針對學生的水平而有不同設計。與之不同的是限于師資和場所,我國大學英語課的班容量基本在60人左右,更大的可能達到90人。在教師角色上,加方的外語教師是幫助者、督促者、協調者,但極少是主導者。在55分鐘的課堂中,教師只在第一部分,即引入主題處(introduction)占據主導地位,其他部分教師只負責協調學生活動,在最關鍵的語言應用(application)部分,教師更是盡量淡化自己的存在,正如一位加方老師所言是“墻上的一只小蟲子”(abugonthewall)。與之相反,我國大學英語課堂教師角色雖然經過多年改革,“學生為主體”仍然在一定程度是一個偽概念,出于種種原因,課堂更多是由教師主導的做秀。在教學手段,特別是PPT的使用上,加方的課堂有嚴格的規定,每次55分鐘課使用的PPT不超過15張,最好在12張以內,相反傳統的活頁(handout),寫字板(flipchart)等反而大量使用,整個課堂就像一個微型的車間,布滿圖畫紙、剪刀、各種玩具,作為成年人的學生也同樣樂在其中,體驗快樂學習的氛圍。相形之下,我國大學英語課堂對現代教學手段,特別是PPT的使用上,存在過多,過花哨的問題,教師往往充當了PPT的朗讀者,沒有PPT講不出課的問題普遍存在。在課堂的流程上,加方嚴格依據交際教學法的原則,遵循從教師控制到學生自主(fromcontroltofree)、從追求精確到追求流暢(fromaccuracytofluency),實現學生學習的循序漸進,逐步提高。我國的英語教學仍然存在重點不突出,難易安排不合理等現象。
下一步大學英語課程設計應該關注的幾個問題
鑒于上述論述,筆者認為我國當前的大學英語教學應該做好如下幾方面的工作:第一,對大學英語教學的基本目標進一步明確,針對大多數學生,將目標牢牢定位在英語實際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的提高上,對于少數有特別需求的學生可以在翻譯、寫作能力上有所側重。第二,對一線師資進行交際教學法培訓,使相關教學理念深入人心,并在實踐中自覺實踐。實現課堂教師角色的自覺轉變,實現傳統教學方法和最新教學方法的融合。第三,進一步縮小大學英語課堂的班容量,努力使班級的容量小到每個人每節課可以隨時暢所欲言,充分練習目標語言的程度。第四,規范教輔手段的使用,對多媒體課件的使用不做硬性要求,避免出現“燒燈泡”,“拉洋片”等現象,對授課質量的評定上將效果放在第一位,避免舍本逐末,買櫝還珠。對比加拿大的外語教學,我國大學英語教學耗時低效的問題仍然嚴重。在高校行政化嚴重的大背景下,政績思想客觀存在,教學中做秀的成分大量存在,唯有還一線教師以主導權,激發一線教師潛心教學,懷著板凳坐得十年冷的思想對教學做長期的投入,我們的教學才會有所作為。
口語藝術論文:口語藝術對外語課程的意義
作者:李微微單位:南京外國語學校仙林分校
注重情感激發,提高課堂英語口語的生動性。
在注重英語口語教學的準確性,從而在打牢小學生發音標準的基礎上,教師還應注重英語口語表達方式的藝術性來激發學生的情感,只有調動學生的情感因素,激發起學生積極的情感因素,才能增強小學生英語學習的效果。小學英語教師應提高對英語的語音感受、語義的感受和語言情感色彩的感受的能力。大量閱讀并積累語言材料,對精彩的英文對話、演講、詩歌,以及電影片斷,會背,會說,會演,努力做到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模仿得惟妙惟肖。
特別是教低年級,也應該掌握語言的技巧,哪怕是一個簡單的詞語和一個單詞,甚至一個字母也不要輕易放棄,應該把它讀得更好,并能根據每一個單詞的情感色彩讀出不同的語調。一些描述性的但又很抽象的詞語,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感受詞語,可將其夸張一點呈現,如:interesting,beautiful,nice之類的詞,讀時要帶著贊賞的語氣來讀,語調比較興奮,并可借助一些“很有趣”或“很漂亮”的事物來輔助表達。再如,在一堂課上要教授一些感受方面的詞語如:angry,tired,scared,happy等時,教師根據不同的意義做出各種有趣的表情,并根據詞語的感情色彩念出不同的語調,時而低沉,時而激動,而此時的學生都已經躍躍欲試,個個都想展示一下,他們用熱情充分表達對這些單詞的理解,原本枯燥的單詞學習在教師的情感調動下充滿了樂趣。
而對于課文,即使是最簡單的對話,讀起來也應抑揚頓挫,引人入勝,使學生展開思維的翅膀去想象、體味文中所描述的情景和形象。例如Whereismyshaker?教師要盡量說得神秘一些,注意強調where,學生的注意力也會很容易被吸引過來,如果平平地把它讀出來,其語言效果就很差,學生既不會感興趣,又形成不了語感,更談不上用語言表達思想??谡Z的生動,還應結合眼神、表情、手勢和肢體語言。教師首先應該用各種不同的表情,有趣而又通俗易懂的肢體語言讓學生真切而印象深刻地感覺到老師要表達的意思。如前面所說的angry,tired等詞,就可以借助face和body來幫助表達,并與音質的粗細高低強弱相結合。
生氣時可以雙手叉腰,眉頭緊皺等;累時可以做打哈欠,伸懶腰狀,對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記憶都是很有效的。語言交流是要通過lips,faceandbody三種方式一同來完成的。同時也可以準備一些實物,讓學生去接觸,邊說邊做,引導學生去感受,提高學生的語言理解力,這樣語言表達就會流暢得體,表現出來的就是學習語言的高效率,教學就會更生動、更形象。例如:品嘗食物,先摸,再聞,再嘗一嘗。在對食物的酸甜苦辣、色香味形的感受后,進行語言描述,給學生一個語言空間,相信學生會聲、情、意并茂,在表達的同時各種感官都得到刺激,這種表達才能淋漓盡致,從而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多元化生源高職外語教學問題
摘要:依據中國—東盟背景下外語交際能力的要求和多元生源的特點,確立高職院校公共外語課程開發設計理念和思路,從課程設置、教學模式、教學評價等方面進行探索,以構建符合區域經濟發展和高職學生特點的高職外語課程體系。
關鍵詞:高職外語教學;生源多元化;教學改革
云南林業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林職院)是省級示范性高職院校和特色院校,招生及教學改革一直走在云南省高職院校的前列,目前已形成“普通高考+自主單招+三校生考試”等多種方式相結合的招生模式,在校生規模和結構不斷發展變化?!豆灿⒄Z(外語)》作為公共必修基礎課,為適應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新形勢和生源多元化的要求,林職院進行了一系列外語教學探索實踐。
1.設計理念與思路
1.1課程設計理念
根據高職外語教育的培養目標和云南省教育廳云教高〔2012〕3號文件《關于加快云南省高等學校小語種人才培養工作的實施意見》,基于生源多元化的學情,確立了“以人為本,承認差異,發展個性,著眼未來”的設計理念構建課程和教學內容體系,培養有一定外語綜合應用能力,能滿足服務區域、行業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高技能型人才。
外語課堂教學方法的開題報告
課題名稱:《小學、初中、高中外語課堂教學方法的差異》
預期主要成果:調查報告《小學、初中、高中外語課堂教學方法的對比研究》、《小學、初中、高中新課程課堂教學方法課例集錦》
預期完成時間:2005年12月底
一、課題釋義
在眾多的課題中選擇《小學、初中、高中外語課堂教學方法的差異》這樣一個課題,我們課題組成員曾經做過多次研討,大家普遍認為這個課題很大,極易架空,之所以這樣認為,原因之一在于:課題內容涉及外語課堂教學的多個領域,單是一個小學就足以令廣大英語教學工作者潛心數年加以探索與研究;原因之二在于:關于對小學、初中、高中外語課堂教學方法之間存在的差異,人們尚缺乏足夠的認識,在先期的課題準備過程中,我們也意識到國內外在該領域的研究成果相對于其他課題而言是比較少的,可供參考的資料不是很多,理論儲備不足。然而愈是困難重重,我們愈是感到這是一個極具挑戰性的課題研究,為此我們深刻挖掘課題本身的內涵,力求把大的課題做精,把空的內容填實,以學生的發展為主線,按照建構主義的理論,將課題宏觀的釋義為以下四個部分:
(一)小學外語課堂教學方法的研究
公共外語教學改革與實踐分析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通過對高程學習公共外語課程進行分級改革,能夠有效沖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幫助教師樹立新型教學觀念,加快教師職業轉型,推動高校公共外語教學活動的變革,充分調動學生學習公共外語課程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使學生能夠自覺參與到公共外語教學活動中,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學習能力、合作性學習能力、探究性學習能力、創新性學習能力,全面落實高等院校人才輸出的轉型工作,為現代化社會發展提供所需的綜合性人才。
【關鍵詞】高等院校;公共外語課程;分級教學改革;實踐探討
隨著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發展趨勢的日益深化,我國在繼承并發揚本國文化的同時,需要對外國文化給予相應的了解,積極主動的參與到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發展趨勢中,緊跟時展的潮流,為現代化社會建設奉獻一份力量。公共外語教學作為國際化發展背景下所形成的一門必修課程,對學生后期成長具有積極影響,是新時期學生不可獲取的一項基本集成。高校作為我國人才培養的重要輸出陣地,為保證公共外語教學內容的針對性與可行性,特運用分級化教學方法,使公共外語課程能夠順利開展,同時保證公共外語課程的授課質量與授課效率。
一、高校公共外語課程分級教學改革初衷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高校公共外語課程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取得舉世矚目的教學成果,全面推動我國高校公共外語體系的發展進程,但是從整體發展過程來看,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對人才需求量、人才培養要求逐年上漲,規模不斷擴大,一系列新問題、新矛盾油然而生,為我國現代化高校公共外語課程的發展與進步帶來一定的制約。受逐年擴招人才培養數量高速上漲、師資力量不均衡、人才培養目標提升等因素的影響,我國高校公共外語課程在實際授課過程存在人才培養目標與人才培養內容不平衡、師資力量與學生需求量不平衡、教學體系與時代要求不平衡等問題。我國高校普遍呈現大班授課情況,即一個班級50-60名學生。因我國高校人才招收范圍十分廣泛,容城鄉學生為一體、容東西南北學生為一體,一個班級上的學生來自全國不同的地方,每一位學生所接收到的教育程度有所不同,在公共外語學習方面也有所差異,大班授課模式必將無法顧及每一位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戰略必將無法落實。近年來,高校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學生知識層次越來越復雜,無形中為高校公共外語教學活動帶來諸多困難,教學質量難以提升。與此同時,在我國加入國際貿易組織之后,與國際上的交往日益密切,現如今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發展日益深化,各單位對人才招聘的要求越來越高,具備高水平公共外語專業素養不僅是高校的基本教學任務,更是現代化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我國高校公共外語專業所使用的傳統教學模式已經很難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需要教師堅持“以人為本”發展戰略,落實“因材施教”,針對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進行差異化教學,注重學生個性培養,使學生能夠新形象教學培養模式下全面發展。
二、高校公共外語課程分級教學改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