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語課程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26 15:46:0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外語課程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外語課程論文

篇1

為改變當前建筑學專業外語教學的現狀,除去弊端,提高教學質量與增強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我們結合建筑學的特點,針對性的從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教學手段以及評價方法等多方面對該課程教學進行改革實踐。

1.1研究型學習為導向的教學內容

研究型教學理念由美國布魯納的“發現學習模式”和瑞士皮亞杰的“認知發展學說”綜合發展而來,是“一種試圖克服傳統教學模式弊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新型教學模式”。其基本觀點主要是鼓勵學生在自主的學習中發現、分析并解決問題,通過自我或者合作“探究”獲取知識、訓練技能、培養能力、發展個性。在建筑學專業外語中采用研究型學習為導向的教學內容,有助于學生實現從高中的被動式學習向大學的自主學習轉變,也有助于樹立學生的創新意識,開闊學生的創新設計視野。在為學生篩選和組織學習內容時,教師以教材為中心,跳出教材和參考書的限制,從豐富的網絡資源中廣泛選取與書本上知識要點相關的專業信息,并且與時代同步及時更新,形成眾多單元主題的教學資源庫,包括建筑設計、歷史保護、建筑技術、建筑師等。學生除課堂中學習重要的知識點外,應從教學資源庫中選取自己感興趣的主題,進行大量相關外文資料的研讀、翻譯和理解,最終撰寫英語學習報告,并在課堂上展示自己的學習過程和成果。如學生可選取生態建筑的主題,通過研讀國內外知名生態建筑書籍、生態建筑案例,形成生態建筑含義、發展歷程、代表人物、典型案例等完整的研究報告,并用全英文的表達方式向所有的同學進行展示和講演。通過設置研究型的教學內容,不僅能讓學生們自主選題,提高主動學習的興致;還能讓學生們在廣泛的外文資料閱讀中培養外文論文閱讀能力,并通過自主撰寫研究報告和展示成果,提高專業英語“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特別是一些專業詞匯的實際應用能力;并且通過不同主題的交流講解,開拓學生的專業視野,擴展學生的專業知識面,真可謂一舉多得。此外構架了“2+1”的課程體系,即大一大二年級作為大學英語以及建筑學專業技能的基礎訓練階段,大三年級開設專業英語技能訓練課。“2+1”新框架為建筑學專業英語教學工作提供堅實有力的保證。

1.2體驗式教學為主的教學模式

由于教學內容以研究型學習為主,就要求建筑學專業外語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而體驗式教學模式雖未形成系統完善的教學理論和實際教學模式,但其概念已受到大家的一致認可。體驗式教學與傳統教學的根本區別在于,體驗式教學強調的是以學習者為中心的自主學習,其本質特征是復合學生認知上“螺旋上升、不斷深入”的學習規律,通過學生的積極主動參與,在師生互動中體驗英語,形成英語語感。通常有如下幾種途徑:①在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中體驗。如鼓勵學生充分利用周邊的物質語言環境,泛讀教學資源庫中的相關外文資料,提高書面閱讀能力;同時盡可能的營造人文語言環境,鼓勵學生通過觀看一些國內外知名建筑的英語講解視頻或參加本專業的外語講座,擴大專業詞匯量和提高專業英語聽寫能力;以及在課程設計中嘗試與教師同學用英語溝通,提高口語表達能力等。②在情景中體驗。建筑學專業具有實踐性強的特點,教師作為引導者可在日常教學課程中引入案例教學,教學內容應包括項目招標書、項目概況、基地分析、設計原則與目標、設計理念、設計分析、實施步驟、圖紙表達等,使學生初步掌握專業知識。之后鼓勵學生協作創設相關的英語情景,如交流介紹彼此喜歡的建筑及其相關背景知識,互相點評世界知名建筑,甚至模擬買房情景等,一方面讓學生們多種途徑的展示自主研究學習的成果;另一方面通過富有趣味的應用案例教學內容,鞏固自己的專業知識,提高專業英語運用技能。

1.3多媒體教學為主的教學手段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教學為專業英語教學提供了圖、文、聲、像并茂的英語教學資料,極大地豐富了英語教學資源,優化了教學環境。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借助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創設形象逼真的學習情境,促進課程向個性化、生動化、綜合化方向發展。例如,①圖像教學:圖像教學如專業視頻演示、課程設計作業的英語表達、案例講解、讀圖識圖等更為直觀生動,既有利于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活躍思維,降低記憶難度;又有利于加強趣味性以提高學生獲取專業知識和綜合技能的熱情,培養學生自主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②網絡現場教學:依托家庭電腦和寬帶網絡等較為優越的硬件環境,建立專業完善的網絡教學平臺,實現異地、實時、互動教學和學習的教學方式,作為“實地現場教學”方式的強有力的補充。③網絡課外實踐:由于目前建筑學專業英語教學存在課堂教學時間有限和任務緊張等問題,教師可充分利用計算機網絡功能進行課后輔導,鼓勵學生利用校內多媒體網絡提供的互動活動,檢查自己的學習成果,吸收和鞏固專業知識。此外,教師可以通過E-mail、校內BBS論壇、微信等便捷的網絡通信平臺,對學生進行同步或異步、一對一或一對多的課后指導,加強與學生的課后交流活動;學生也可隨時隨地的通過即時通話工具與教師進行溝通交流,便于及時答疑解惑。

1.4綜合評價方法

成績評價不僅是檢驗學生學習成果的有效方式,也是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手段。成績評價方法應摒棄傳統的通過考試評價學生學習成果的終結性評價方法,建立注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和控制的綜合評價方法,以引導學生重視平時專業英語學習的基本功。因此,在新的成績評價模式中將平時課堂學習評比、平時檢測、網絡學習情況等作為評價的重要依據,培養他們自主自覺地進行學習的習慣和能力。方法上可采用日常觀察、評價表、自我評價、相互評價等,并且制作Excel考核電子表發放給每一位學生,內含已定的計算加權方法,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平時和期末任務的完成情況進行成績預測。這樣幫助學生給自己制訂一個可量化的目標,對學生的學習情況起到鞭策和預警的作用。

2教學改革效果分析

篇2

21世紀新加坡中小學德育課程、教材與教法改革是基于以下理論基礎的:(1)先進的科技已為學生開拓了無限的空間,并給予他們浩瀚的選擇機會。因此,在面對決策和道德兩難的困境時,道德認知與創意思維顯得更重要。(2)全球化的沖擊給作為公民的個體對國家的效忠與承諾帶來永恒的挑戰。因此,讓學生從小培養對國家的認同感、責任感與歸屬感,更顯得無比迫切。(3)采用指導原則教學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能確保適當的有關獨立情境成為各主題及其學習成果的基礎。根據上述理論,新加坡教育部對中小學德育《課程標準》進行了修訂,修訂后的宗旨與目標是,培養身心健康的個人,使他具有強烈的道德意識,良好的人際關系,同時能對社會作貢獻。為此,新加坡中小學道德教育從知識、技能及態度三方面著手,在知識方面使學生了解做出正確決定前要注意的道德準則;在技能方面,要求學生掌握面臨困難時應付、處理問題的技能;在態度方面,通過灌輸各種道德價值觀,使學生具有良好的行為,并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為此,新加坡中小學對德育課程、教材與教法進行了改革。

(一)《公民與道德教育》課程改革

新世紀伊始,新加坡教育部對中小學課程進行了改革,小學將原來的《好公民》課改為《公民與道德教育》課,課程內容發生根本變化;中學《公民與道德教育》課名稱不變,但課程內容進行了改革;并規定小學各年級《公民與道德教育》課逐年推行(詳見表一)。

改革后新加坡小學的《公民與道德教育》課程涵蓋了五大主題:

1.個性塑造;

2.與家庭的聯系;

3.對學校的歸屬感;

4.作為社會一分子;

5.以國家為榮并忠于國家。

這五大主題引導學生從認識個人開始,然后擴展到家庭和學校,最后延伸到社會和國家。

《公民與道德教育》具體包括了十個方面28個德目,它們是:

1.了解自我:(1)自尊;(2)自我肯定。

2.廉潔正直:(3)誠實;(4)勇氣;(5)信用;(6)公正。

3.自律:(7)毅力;(8)耐性;(9)禮貌。

4.責任感:(10)對己;(11)對他人;(12)對學校和社會;(13)對國家。

5.愛家:(14)孝順;(15)家庭凝聚力;(16)尊敬長輩;(17)維護家庭聲譽。

6.愛校:(18)以學校為榮;(19)尊重與關懷學校的成員。

7.團隊精神:(20)合作。

8.社區生活:(21)種族和諧;(22)互敬互重;(23)關懷和體諒。

9.愛國:(24)以國家為榮并忠于國家;(25)對國家有信心;(26)應變能力。

10.認識與了解鄰國:(27)相互依存;(28)和平及穩定。

中學《公民與道德教育》每個年級包括6個范疇,分別闡述課程標準中所列明的各個主題;每一個范疇又劃分為若干單元。表二是新加坡中學三年級公民與道德課教學內容。

此外,為了有效地推行公民與道德教育課程,新加坡教育部鼓勵學校提供“5E”,即榜樣(Example)、闡釋(Explanation)、規勸(Exhortation)、環境(Environment)、和經驗(Experience)等輔助活動。

(1)榜樣:以能夠把學校的公民與道德教育課程所教導的價值觀身體力行的校內成年人,作為學生學習的楷模。

(2)闡釋:教師對各種行為都能以適當的理由給予解釋,學生就能理解和接受其中的道德準則。學生對各行為的理由有所理解,就能把內在化的價值觀應用到新的情況中去。

(3)規勸:教師不斷提醒學生實踐所學到的價值觀,將有助于學生改變他們的行為。

(4)環境:學校的環境、活動的展開以及在學校里的人際關系,都能增強在課室內所教導的公民與道德教育課。

(5)經驗:學校是讓學生學以致用和從錯誤中學習的場所。

因此,應該制造機會,讓他們去關心別人、負起責任和做出決定。

(二)《公民與道德教育》教材改革

為了達到公民與道德教育的目標和各個德目的要求,小學《公民與道德教育》教材采用綜合設計的方式,即將課本、學生活動作業、教師手冊(即教學參考書)和視聽教材(包括軟片、音帶、大圖書、大圖片、教育電視等)視為一個整體。并且教材內容由淺入深,聯系小學生的生活,用看圖講故事等辦法幫助學生認識家庭、學校、社會、國家和世界,認識自己的社會責任。

新加坡中學《公民與道德教育》教材的設計,采用了麥卡錫博士的四段教學模式。其特點是為了配合不同學生的學習方式,讓學生能利用自身的特長,發揮個人的潛能。教材由四部分組成。(1)激發學習動機——聯系經驗。這部分教學活動是提供條件讓學生了解某個問題的深層原因,而教師的任務主要是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2)形成概念——仔細思考。教學活動讓學生從教師和同學中獲得資料,并把這些資料與自己原有的知識結合起來加以歸納和總結,而教師的任務主要是向學生提供資訊。(3)練習與應用——付諸行動。即讓學生有機會把所學的知識轉化為實際行動。教師的任務是促進學生的學習。(4)進一步去發現——經驗內化。教師創造條件讓學生在彼此的交流中學習,并把已學到的知識應用到新領域。

目前,新加坡中小學《公民與道德教育》已形成一套綜合的多媒體教材,包括教師手冊、學生作業和視聽教材。為了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學校還可以靈活應用教育部國民教育處、教育部其他署、電視機構和新加坡報業控股所制作的有關教材。改革后的《公民與道德教育》教材“舊貌換新裝”,“裝”進了一片片薄薄的惟讀光碟里,換上了用嶄新的資訊科技配制的“新瓶”。

(三)《公民與道德教育》教學方法改革

面對急劇變化的社會及價值觀日趨多元化的狀況,新加坡的教育工作者們認為,如果學校的道德教育繼續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已不能適應時代的要求了。為此,新加坡教育部鼓勵教師采取以學生為中心的互動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極地對問題進行思考、提問和反思。通過表達個人經驗、個案研究、角色扮演、模擬、小組討論和個人反省等活動,達到以實際韻行動改變行為的效果。

正是出于這一原因,新加坡教育部積極探討,引進西方各種有益的理論,予以創新,建構新的德育方法,以適應當代社會與青少年發展的要求。這些方法主要有:

1.文化傳遞法(CulturalTransmissionApproach)。

文化傳遞法是直接灌輸道德或價值觀的教學方法。它的目標是通過教學,把過去累積下來的知識、規則或道德標準傳遞給學生,讓學生討論所傳遞的價值觀念。這種教學方法是以教師通過故事、朗誦、直接問答、角色扮演和討論,引導學生進入所呈現的生活情景、歷史名人或歷史事件故事、寓言等的道德情景中,讓他們辨別正誤,知道是非,以便在必要時采取適當的行動。

2.設身處地考慮法(ConsiderationApproach)。

這種教學法的目的,是通過教學,解除學生的心理障礙——恐懼和不信任感,并鼓勵學生在評論之前,能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了解別人的感受,需要或利益,不從自己的立場看問題,而輕易下判斷。在教學上,通過家庭、鄰居、學校、朋友等的生活環境來分享共同問題的經驗,從了解別人的動機、立場開始,培養每個人關懷他人的良好情操。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設法引導學生進入情境,通過問答法、討論法或角色扮演法來達到教學目的。

3.價值澄清法(ModifiedValuesClarificationApproach)。

價值澄清法強調道德或價值觀是經過自由選擇、反省和行動澄清而得出來的,分為五個步驟:(1)認清問題,找出各種可能的選擇。(2)衡量各種選擇的利弊。(3)考慮各種選擇的后果后,做出選擇。(4)珍惜并愿意公開所做的選擇。(5)根據自己的選擇采取行動。在教學上,為了避免學生以自己的好惡去做選擇,因而強調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要求教師給學生以指導,指出符合社會標準的道德或價值觀,以“澄清”學生的非道德的、不正確的價值判斷。

4.道德認知發展法(CognitiveDevelopmentApproach)。

主要是通過討論道德兩難問題,了解學生的德育認知發展,并將學生的道德認知提高到一個層次。在教學上,采用道德兩難困境的討論,促使學生多方考慮,然后提出解決的方法,說明原因,并聆聽及參考其他同學的意見,以便和自己的想法相比較,而后做出選擇。其特點是通過教學刺激學生認知結構的改變,提升道德認知層次,以增進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新加坡教育部規定,以上四種教學方法不是僵化的模式,教師在教學時是靈活使用的,如何取舍,需視哪一種教學法能更有效地達到教學目標及視學生的認知階段而定。此外,教師可采用講述、討論、辯論、角色扮演,參觀、游戲、實踐等方式及充分利用視聽教具以加強教學效果。

(四)《公民與道德教育》的評估

為了使中小學《公民與道德教育》課程、教材與教法的改革卓有成效,新加坡教育部還改革了評估方法與標準。由原來教育部統一考試和評估改為教師可自行擬訂評估模式,就知識、技能和態度三方面鑒定學生的學習狀況,并建議從以下三方面對學生進行評估:(1)行為/品行檢核表;<2)公民與道德教育作業;<3)簡單的專題作業(反映學生對道觀念、價值觀或原則的了解和領悟,并可以從中觀察學生在學習小組中的合作程度及其行為舉止),如在評估小學學。生第二學期《公民與道德教育》科的等級,教師應該把學生參與社區服務計劃的情況考慮在內(見表三)。

評估標準

掌握豐富的知識和技能;以十分積極正確的態度對待自己和他人;

完成6小時以上的社區服務計劃的活動;

掌握充分的知識和技能;以積極正確的態度對待自己和他人;

完成6小時以上的社區服務計劃的活動;

掌握某些知識和技能;有時能以積極正確的態度對待自己和他人;沒完成6小時以上的社區服務計劃的活動;

二、啟示

新加坡中小學《公民與道德教育》課程、教材與教法的改革對我國正在進行的學校德育改革有極大的啟示作用。

(一)要根據時展不斷改革學校德育課程

學校德育內容不是一經確定就永恒不變的,它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因此,只有緊緊結合時代變化,及時做出調整,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為社會發展提供具有良好德性的公民。新加坡的學校德育課程根據變化了的社會形勢,針對國家與社會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及時地進行改革。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經濟結構的分化,多種經濟成分的并存,必然造成人們價值觀的多樣化傾向。在這一新的形勢條件下,如何解決學校德育統一的主流文化價值與現實生活中家庭、社會產生的非主流文化價值的沖突問題,使學校德育的改革與發展跟上市場經濟發展的速度,這是我國當前學校德育改革的一個重要問題。

(二)學校德育教材要多樣化和科技化

新加坡中小學《公民與道德教育》教材包括課本、學生活動作業、教師手冊<即教學參考書)和視聽教材(包括軟片、音帶、大圖書、大圖片、教育電視等),呈現多樣化的特點,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效果。同時,為了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新加坡的中小學教材還廣泛地運用了現代科技的成果,將《公民與道德教育》教材制作為多媒體課件。借鑒新加坡的經驗,我國中小學德育教材也要改變過去單調的教科書的面貌,使學校德育教材多樣化,并充分運用現代科技將枯燥的教材變為生動活潑的多媒體課件。

(三)要注重東西方德育方法的融合

新加坡在社會日益開放、文化價值呈現多元化的時代,不斷改進傳統的德育方法,把東方注重系統道德規范教學和西方注重培養道德思維能力有機結合起來。為此,新加坡教育部借鑒和引進了西方先進的德育方法,如文化傳遞法、設身處地考慮法、價值澄清法和道德認知法。這些方法都貫穿著“學生主體”這一主線,使學生成為真正的主體,讓學生參與教學,讓他們在講故事、問答、討論和角色扮演中獲得道德知識和踐履道德行為。借鑒新加坡的經驗,我國學校德育要從東西方互鑒融合的角度對學校德育方法重新進行審視和思考,大膽借鑒和汲取國外德育研究成果,并予以創新,探索適合我國國情和時展的德育方法。

篇3

為落實綱要精神,進一步推進中國外語教育技術研究的發展,深化高等學校外語課程與信息技術整合研究,提高教師的教學技能和學生學習技能,幫助學生實現專業學習,拓展國際視野,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我們擬聯合北京外國語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南京大學、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等高校,以及中國英語教學研究會計算機輔助外語教學專業委員會和《外語電化教學》編輯部等機構,聯合舉辦第10屆全國教育技術與大學外語教學學術研討會。

本次會議主要包括四大議題:

一、大學外語課程及教學改革

1.大學外語課程設置研究

2.大學外語教學模式研究

3.大學外語教材研發與網絡平臺資源建設

4.大學外語教學與測試

二、外語資源建設與教師發展研究

1.“三多”語境下外語學習資源建設

2.“三多”語境下外語教師發展研究

3.“三多”語境下學術信息技術素養和多元識讀能力研究

4.外語教育技術研發與應用

三、電子語境下的語言學研究

1.網絡語言學研究

2.語料庫語言學研究

四、外語教育技術學的學科建設

1.外語教育技術學科理論探索——理論基礎、方法論、研究內容等

2.外語教育技術學的學科實踐——學科定位、課程定位、人才培養等

會議將特別邀請中國大學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及外語教育技術領域主要專家蒞臨大會做主題報告。

會議特別征求相關主題研究的參會宣讀論文,優秀文論將設立特別獎項并擇優推薦發表。

論文提交日期截止到2013年11月11日。論文提交郵箱:

會務信息:

1.時間:2013年11月16~20(周三-周日)

2.地點:電子科技大學,成都

3,會務費:1000元/人(包含餐飲、資料、專家費用以及部分考察費用)

4.承辦單位:電子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成都)

5.主辦單位:中國英語教學研究會計算機輔助外語教學專業委員會

上海外國語大學《外語電化教學》編輯部

上海外語音像出版社

(詳情請發郵件至或參閱http:///news.php“學術會議”欄目會議具體通知)

第10屆全國教育技術與大學外語教學學術研討會

篇4

關鍵詞:中外合作辦學;英語;課程設置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5)11-0125-02

《國家中長期教育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在第十六章以“擴大教育開放”為題用整整一章的篇幅對教育國際化提出了綱領性指導方針。并明確要求“引進優質教育資源,辦好一批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提升我國教育的國際地位、影響力和競爭力。同時要加強國際理解教育,推動跨文化交流,增進學生對不同國家、不同文化的認識和理解,從而培養大批具有國際視野、通曉國際規則、能夠參與國際事務和國際競爭的國際化人才?!贝髮W的重要使命在于人才培養,人才培養的基礎是課程。所以中外合作辦學所要培養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的最終落腳點是課程。高等教育的國際化必當無法回避外語及外語課程與教學。外語課程設置直接關系中外合作辦學人才培養質量,是中外合作辦學持續發展的先決與基礎。因此,中外合作辦學的外語課程設置是中外合作辦學課程問題研究的重要一環。

一、中外合作辦學外語課程設置改革的必要性

教育部于2006年的《關于當前中外合作辦學若干問題的意見》規定:中國教育機構應當在實施此類項目中切實加大外國教育資源的引進力度,并對引進的外國教育機構的課程,特別是用以替代中國學歷教育課程的課程認真進行評估。引進的外方課程和專業核心課程應當占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全部課程和核心課程的1/3以上,外國教育機構教師擔負的專業核心課程的門數和教學時數應當占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全部課程和全部教學時數的1/3以上。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辦學方式卻主要是與英語國家高校聯合辦學。所以,中外合作辦學中,英語的重要性可見一斑,其對于學生英語能力的要求可想而知,此亦為當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突出矛盾。因此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應該有,而且必須有自己不同的英語課程設置;應該有,而且必須有高于一般本科的英語人才培養目標和教學要求;應該有,而且必須有較強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現行的大學英語課程設置可以追溯到1998年12月,大學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制定的《大學英語教學大綱》。而中外合作辦學的英語教學與普通大學英語不能同日而語,因此只有突破目前的大學英語課程設置,為中外合作辦學之路掃清主要障礙,才能實現中外合作辦學的辦學目標,提高語言學習的效率,使學生英語運用能力的培養和發展得到保證,同時調動教師的積極性。綜上,就當下中外合作辦學的英語課程設置進行改革是極其必要的。

二、課程國際化與外語課程設置

“國際化是一個將國際與跨文化的元素融入學校的教學、研究與服務的過程”[1]。而所謂課程國際化,主要是指“從課程設置的指導思想到具體的課程內容、實施方式都體現出國際性的趨向,課程國際化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在全球化背景下具有國際視野與國際交往能力的人才”[2]。課程國際化包括了外語訓練、國際區域研究學科的發展過程和“學科普遍化”。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歸納出的九種國際化課程的類型中,重要的一種國際化課程類型就是“外語教學中的有關課程,講授、學習特定的相互交流溝通問題,培養跨文化交流與處事技能”[3]。因此,外語在課程國際化進程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將外語課程與教學納入課程國際化體系中,從而引領傳統外語課程與教學的變革,對于我國的外語課程與教學改革都不無裨益。論及外語課程與教學的改革,業界熱衷于關注外語專業的課程設置改革,在專業發展與人才培養方面論述較多,提出了許多頗具建設性的意見和對策,但是仔細觀之,總難以跳出外語專業本身的局限,就改革而論改革,就外語而論外語。幸而,中外合作辦學為外語課程與教學的改革提供了一個更為廣闊的視角。中外合作辦學的外語課程與教學既不同于專業外語又異于公共外語,是一個新生的外語課程與教學形式。以其為目標進行研究對于外語課程與教學本身也具突破性意義。

三、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外語課程設置存在的問題

(一)語言技能課充斥,跨文化類課程和學術英語類課程不足

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中外合作辦學工作的若干意見(草稿)中有三個“三分之一”的明確規定。①這對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外語教學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因此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學生的外語能力應該是而且必須是高于傳統辦學中的學生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外語課程設置應該是而且必須是與傳統辦學有顯著差異的。但是吊詭的是部分中外合作辦學的外語課程還是“以不變應萬變”,將夯實技能作為唯一選項,認為只要技能過關了,外語就達標了。殊不知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學生接受的是多元文化的熏陶,跨文化交際能力尤為重要,因此跨文化類課程的開設是必不可少的。另外,項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還必須在學術英語方面有所精進,才能有效完成專業學習。

(二)課程與教學模式陳舊

中外合作辦學在很大程度對英語的重要性形成了共識,對英語教學進行了必要的強化。但是結果卻往往差強人意。教材選用上依然視傳統為經典;課程設置上不能擺脫普通大學英語的窠臼;教學目標上圍繞技能打轉;課程實施中一味單向輸入,教師滔滔不絕,學生洗耳恭聽……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體現在哪里?學生的專業素養與語言技能如何兼顧?雅思或托福測試有沒有納入項目英語教學范疇?這些都是中外合作辦學者所必須思考的問題。如果僅是對課程的設置等進行了局部微小調整,可以說這樣的課程與教學改革效果是令人生疑的。

(三)課程過于封閉

由于中外合作辦學本身的特殊性,其英語課程也應該要與之契合。首先,合作辦學項目是在中國高等教育體制內運行的,普通大學英語課程內容和要求是其基本元素之一,但不能“專一”,此為課程封閉性的一大特點。其二,中外合作辦學的英語課程還要與雅思、托福課程進行一定對接,以兼顧學生要求和盡最大可能達到應用效果,但不能完全照單全收“雅思模式”,使英語課程淪為培訓課程,此為封閉性表征之二。其三,項目學生除了英語語言能力,還必須牢記,學英語的主要目的之一在于學好專業,于是對專業英語的要求,對學術英語的要求是必須考慮的,但令人遺憾的是,絕大多數項目舉辦者為將此納入考量,或是有想法沒行動,此為封閉性表征之三。

四、課程設置與實施對策建議

(一)厘清課程定位,清晰課程目標

中外合作辦學中,英語課程是重頭,但不是專業。這是所有項目舉辦者和參與者都不能忽視的。所謂重頭是指,英語課程是項目順利實施運行的基礎和保障也是前提。英語課程的設置和實施直接關系項目的可持續發展與否;但是又不能將英語一味推高,將學生當作英語專業生來培養,這樣對于項目的舉辦也是得不償失的。之于項目而言,英語課程終究只是一種介于專業之間的媒介,培養的目標是語言技能和跨文化交際能力以及專業學習能力。因此,語言技能課程是項目課程基礎,并針對聽說讀寫分別進行強化訓練;文化與文化比較類課程必不可少;重視批判性英語學習課程,側重對學生運用英語傳達思想和觀點能力的培養;學術英語課程必要介入,教授給學生撰寫學期論文、學術報告、匯報總結的格式與技巧;雙師型,雙語型教師的專業英語課程或雙語課程在高級階段是必需的,是實現不出國門而享受優質教育之源的關鍵一環。

(二)變革授課模式,接軌國際

傳統大學英語教學模式被廣為詬病,但是批判歸批判,許多課堂依然“我行我素”,不為所動,甚至有部分批判者自身也是將批判當作“務虛”一般,“說一套做一套”。所以為了達成前文所述的課程目標,變革教學模式是勢在必行的。一是研究型教學的推而廣之,落到實處。課堂不是灌輸和“填鴨”,師生圍繞一個共同主體,開展研究性學習,以鼓勵海量信息的采集,頭腦風暴的形成、實現研討互助的教與學的模式。研究型教學中,學生不是被動的參與者,而是課堂的主人,也是主宰者之一,學生的學不是被迫的。二是形成靈活、及時的課程評價機制。課堂評價、隨時評價貫穿整個課程實施過程??荚嚥皇窃u價的代名詞,平時表現、課堂參與度、討論情況,教學反饋等都是評價方式,評價之用不在于考,而在于教學的精進。三是實現課堂雙主體理念,教與學同生共長。學生和老師是課堂中平等存在的主體,是真實存在的人,教師不僅是教授,學生不僅是接受,二者對于課程是主動研究和批判的。

(三)廣泛開設文化類選修課程或專題講座

項目學生僅有嫻熟的語言技能是遠遠不夠的,但是成 規模成體系的開設文化文學課程又是不切實際的。項目學生需要文化,不僅需要輸入文化,進行文化比較,要有文化的敏感性,還要藉此形成民族文化的自覺、自信與自強觀念,并能有效輸出本民族文化,成就國家民族的文化軟實力。因此,為學生開設選修或專題講座型課程,濃縮提供各種對學生國外學習有幫助的信息,大到整個國家的風土人情、社會體系;小到在讀學校的規章制度、學術資源,使學生能夠迅速融入國外階段的學習是很有必要的。

五、結語

中外合作辦學是高等教育國際化的必然產物,是我國高等教育發展所面臨的重大機遇和艱難挑戰。在短短二十余年的辦學發展歷程中,積累了一定經驗,也經歷了一定教訓。在其從無到有,從弱至強的發展過程中,英語是其無法避開的關鍵一環。中外合作辦學的外語課程設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適用并引領于所有專業的外語類課程設置的未來發展趨勢和目標,只不過在教育國際化仍處于發展時期的今天,合作辦學的外語課程設置改革是首當其沖的,也是不得不為的,某種程度上說,也不失為一種進步。

參考文獻:

[1]Knight J.Internationalization remodeled:definition,approac-hes,and rationales[J].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2004(8):5-13.

篇5

[關鍵詞]專業外語 教學改革 公共管理

[中圖分類號] G6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3)11-0106-03

專業外語是當前高校大部分非外語專業開設的區別于基礎外語的必修課程,課程一般設置在大學生修完基礎外語和部分專業課程的高年級階段。作為專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作用主要是完善專業課程體系、培養學生用外語表達和交流專業知識的能力、利用網絡和專業外語刊物等信息渠道獲取國外本專業知識發展的能力,同時,為部分學生進入研究生學習和出國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

專業外語教學自開展以來,取得了一定的發展,以公共管理專業為例,表現在:第一,教材建設初步起步,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對外經濟貿易出版社等均出版了公共管理或行政管理專業外語教材;第二,教學研究論文開始涉及專業外語教學的各個方面,如基礎外語和專業外語的關系、專業外語的教學方法、專業外語教學的創新、專業外語教材創新等;第三,專業外語教學完善了公共管理專業課程體系,目前開設公共管理專業的高校大部分都開設了專業外語課程,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專業外語課程在整個專業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共識的反應;第四,專業外語課程的設置,深化了受教育者公共管理專業知識的外語表達和溝通,也訓練了受教育者獲取外語專業知識的能力,為公共管理專業畢業生參與社會建設、服務國家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因此,專業外語課程的設置具有必然性,但隨著經濟社會形勢的變化,專業外語建設也應該持續變革。

一、專業外語教學應該持續變革

經過長時期的實踐和探索,專業外語教學對于完善專業、提升學生能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此,隨著學校教育改革和社會實踐的發展,專業外語教育也應該與時俱進。

(一)社會建設和國家發展要求培養更高層次的專業外語人才

隨著世界范圍內社會變革的運動,知識經濟已經成為產業發展和經濟發展的重要標志,而知識經濟需要更為廣泛的文化和技術國際交流,而國際交流和國內科技創新都需要依靠專業人才專業外語水平的提升。目前,我國專業外語人才缺乏,在經濟全球化形勢及開放戰略背景下的我國社會建設和國家發展需要更多掌握熟練專業外語技術的專業人才。

(二)大學生基礎外語素質提升要求更高水平的專業外語教學

外語已經成為高校的必修課,作為檢驗大學外語教學水平的大學外語等級通過率近年屢創新高,比如寧波諾丁漢大學2009年6月份大學英語四級通過率是96.62%,六級通過率是85.68%。[1]近年來,大學生已經不再滿足于四、六級考試,較多大學生考取了各種英語等級證書。因此,單純以證書通過率為標準來看,大學生的基礎外語水平提高了。此外,專業外語的設置目的除了專業課目的之外,還有個重要目的,即保持大學生在大學期間學習英語不斷線。筆者所在公共管理專業的專業外語的設置就遵循了這一原則。而且,現在的英語學習正在逐步改變“啞巴英語”的狀況,學校、教師和學生更注重能聽能說的“素質英語”能力學習。大學生外語水平的提高對專業外語教學的模式、教師的綜合水平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這種要求顯然不同于基礎外語教學的自身特征。

(三)專業外語教學要求在英語和專業結合的基礎上突出專業性

專業外語本質上是提升受教育者的專業素養,只不過這種專業素養需要憑借外語技能工具,使其能掌握本專業的國際發展情況并能利用外文資料。但當前部分專業外語教學不僅沿襲了基礎外語的教學方式和模式,而且在所選材料上也與基礎外語相差不大,即使引入了一定的專業文獻,也多是從報紙上摘錄的大眾化的所謂專業文章。以公共管理專業為例,公共管理專業帶有自身的專業特性,目的是培養管理人才,并且是與公共事務有關的管理人才。因此,其專業外語應該突出“專業”兩字,而不能僅僅是基礎英語的升級版。目前的情況是專業外語教學的專業性問題并不突出,部分教材摘錄的文章陳舊過時,甚至與一般的英語文章雷同,這不利于受教育者專業素養的習得。因此,專業外語的專業性要求當前專業外語教學應該持續改革。

二、當前專業外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課程定位存在模糊認識

專業外語的課程定位應該是專業課程。但這一認識因為與外語掛鉤以及長期的基礎外語教學方式而變得模糊起來。有觀點認為,專業外語只是基礎英語的簡單升級,目的也是為了保持大學生在校期間學習英語不斷線。這種觀點存在偏頗。在這種觀點的指導下,部分學校的專業外語課程仍然由外語學院系教師來擔任,采用的教學模式也依然是基礎英語的教學方式方法。也有觀點認為,該課程就是專業課,因此,課程學習只要學習專業知識即可。在這種觀點的指導下,教師和學生又會忽略適當的英語知識的學習。設置專業英語課程的目的是彌補學生對所學專業的英語詞匯、詞組及慣用法等比較陌生的方面的不足,使學生在接觸有關專業的英語資料時不至于感到陌生。[2]

(二)教材編寫存在重視不足

當前專業外語教材數量偏少且體系雷同,此外,還有部分學校使用自制教材。以公共管理專業的專業外語教材為例,目前只有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公共管理專業英語》、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公共管理專業英語》和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公共行政管理專業英語》三本教材,三本教材均是圍繞某個主題截取新聞報紙的文章和相關國際組織的報告片段。從教材文章的安排來看,沒有形成循序漸進的文章編輯邏輯,且教材文獻的收錄更多偏重于一般管理即“管理”上,沒有突出公共管理的“公共”特性。部分學校的專業外語課程則采用自編教材或外文原版的專業教材,自編教材主要來源于任課教師的選擇,主觀選擇性大;外文原版教材內容偏多,且很多內容與學生學習的專業知識雷同,所以更側重于翻譯練習。因此,專業外語的教材數量偏少,且缺乏配套的詞匯、短語表和視聽、模擬輔導資料。

(三)專業外語教師儲備缺乏

一個合格的外語教師的素質包括語言水平、合理而寬泛的知識結構、較為廣泛的社會閱歷、外語教學組織能力和教學實施力、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對學生的親和力、感染力以及對教育事業的忠誠之心。[3] 當前專業外語教師一般由參加工作不久的年輕教師擔任,來源有兩個方向:一是來源于外語院系,一是來源于專業院系。這些年輕教師一般具有碩士、博士學位,具有一定的專業素養,這是優勢;但外語水平參差不齊,面對大學生普遍提升的英語水平,在對話和交流方面有時候會力不從心,這是劣勢。此外,較多專業沒有后備教師,甚至有的專業缺乏專業外語教師,這使得專業外語教師與專業要求有一定差距。因此,如何利用各種形式的培訓提升專業外語教師的素質成為專業外語面臨的重要問題。

(四)教學方式手段過于單一

專業外語與基礎外語的重要不同在于其實踐能力的培養?,F在部分專業外語教學仍然沿襲基礎英語的教學方法,依然是學習新的單詞詞組、然后學習課文、最后進行練習。這種局限在詞匯、課文解讀以及簡單翻譯的教學方法不能很好地促進學生能力的提升,也不能使學生理解基礎外語和專業外語的區別。同時,部分專業外語的教學未能充分地利用現代視頻播放、互聯網、專業期刊和網絡作業等資源和手段。這種簡單的教學方式手段會使學習者精力不集中,造成課堂焦慮。

(五)課程考核機制有待健全

基礎外語考核已經改變了原來只重視詞匯、閱讀和寫作的考核方式,通過外語四、六級考試改革,當前的基礎外語考核更為注重包括聽說在內的交際能力的全面檢測。但部分專業外語的考核反而停留在了一張只注重詞匯和翻譯等能力的試卷上,并且由于專業外語課程納入專業考核,這張試卷還降低了難度。以公共管理專業外語課程考核為例,近年來課程考核雖然進行過專業聽力測試和專業口語測試、平時個人考核和分組測試考核等考試改革,但仍不完善。

三、當前專業外語教學改革的突破

專業外語作為專業課程的重要組成,其有效改革對實現社會建設和國家發展所需要的復合型、專業性、國際性人才專業學生的培養目標具有重要意義。筆者認為,專業外語改革應該在以下幾個方面有所突破。

(一)明確課程的目的和特征

專業外語是指學生進入專業學習階段后,為適應國際形勢,掌握國外相關專業的第一手資料而學的英語。[4]專業外語教學改革要取得適應時展需要的效果,就需要明確課程自身的目的――培養學生初步熟悉本專業的相關專業外語詞匯、表達,查找和利用本專業外文文獻的能力,追蹤本專業國際學術資訊和動態的能力,能用外語就本專業知識進行初步交流和溝通的能力。對大學生的人才培養目標形象的說法是:外語人才專業化,專業人才外語化。所以專業外語既有英語化特征又有專業化特征,是“用英語深化專業知識”與“通過專業學習英語”。只有明確了課程目的和特征,學生的學習目的才能明確,學生才能認識到,專業英語是對其綜合能力的培養,是獲取專業信息的工具。專業外語不僅是外語,而且是專業課核心知識與外語交際能力的綜合。[5]以公共管理專業外語為例,其開設正是為了滿足我國對具有國際化視野的現代化公共管理人才的需求。

(二)重視高質量教材的編寫

在自編教材、選用外文書刊的基礎上,結合我國大學生英語現狀,結合專業特點,提倡編寫適合學科特征的專業外語教材。在經過時間和實踐檢驗的基礎上,遴選出權威、統一的標準教材。教材建設應該是體系建設,包括輔助材料和資料,還應該利用好現代的視聽技術和網絡教學資源。比如,公共管理專業外語主要的三本優秀教材――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公共管理專業英語》、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公共管理專業英語》和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公共行政管理專業英語》各有特點,有的每篇文章附有翻譯,有的附有大量練習。如果集合三本教材的優點進行公共管理專業外語教材的編寫,再輔以與國外公共管理的學術網站介紹和外語情景模擬練習,則教材建設會上一個新的臺階。

(三)拓寬專業外語師資渠道

經濟全球化使人才競爭更趨激烈,培養專業型的外語人才成為專業外語教學突破的方向。專業外語師資渠道可以多元化解決:一是培養年輕教師,二是引入具有較高外語水平的專任教師。特別是在有條件的院校,可以聘任我國對外部門的官員兼任輔導教師,或從國外直接引進留學人才,或者直接聘任具有本專業學位、年富力強的國外訪問學者或研究人員。在增加教師來源渠道的基礎上,更應該關注教師質量,利用各種機會對專業外語教師進行培訓。當前部分高校選派優秀教師赴海外進行語言培訓已經成為常態,隨著我國社會建設的需求,預計會有更多的國外訪問機會和國內交流機會。

(四)改進專業外語教學方法

第一,專業外語的特性要求其教學過程形成完整環節。課前預習―課堂教學―課后拓展每一環節必不可少。更重要的是,與一般專業課不同,如果沒有預習,專業外語教學效果會黯然失色;課后拓展可采取聆聽外籍專家講座、查找外文資料、舉辦模擬活動等形式增強教學效果。第二,在基礎外語聽說讀寫的教學和訓練基礎上,注重“任務型”教學,引導學生進行資料查找和運用、做主題報告等任務活動,在活動中提高學習收益。第三,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和互聯網資源。通過互聯網資源下載新聞視聽資料,通過班級聊天室、在線討論組形成全浸式學習環境。以公共管理專業為例,在專業外語教學中,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布置學生查找國外政府改革最新情況的任務,激勵學生去了解國外公共管理前沿情況。筆者在任教過程中,也注意激勵學生做公共管理主題的報告,以此來提升學生的專業外語知識和技能。

(五)變革專業外語考核方式

大學考試改革是培養素質人才的重要環節,專業外語考核改革更是體現了這一使命。大學里常見的一張試卷式的考核方式顯然不適合專業外語考核,專業外語考核可以由平時考核和期末考試構成,平時考核包括課堂任務完成情況、出勤情況;在有條件的課程組,也可以采用模擬活動情況進行考核。以公共管理專業外語為例,教師可以根據擬講授主題鼓勵學生查找與主題相關的國外學術論文進行研究,鼓勵學生個人或分組做報告。當前,有的學校將專業外語教學和畢業設計聯系起來,并利用外文期刊閱覽室的資料為其服務,這也是考核學生專業外語水平的一個重要途徑。

[ 參 考 文 獻 ]

[1] 寧波諾丁漢大學就業中心[OL].http:///cn/careers/latestnews/detailednews/unncrankedtopinzhejiangprovinceforcetband46.aspx.

[2] 王鋒,董小瑞.論基礎英語和專業外語的銜接[J].中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5):65.

[3] 劉再起,王仰正.對新世紀大學專業外語教育的思考[J].外語教學.2001,(3):43.

[4] 王鋒,董小瑞.論基礎英語和專業外語的銜接[J].中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5):65.

篇6

論文關鍵詞:課程整合,生態化,外語教學

 

2004年國家教育部頒布了《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強調培養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以及讀寫譯等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和專業英語技能;經過幾年的改革實踐教育部于2007年又修訂頒布了新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然而,在新的綱領性文件的指導下,現代信息技術在我們外語教學中的應用情況究竟如何?為此,筆者作了一項專門的調查,以期能夠對外語教學提供一些啟示。

一、基于計算機技術的外語教學模式研究

1. 研究的主要內容及其分析

本研究涉及到黑龍江省內的兩所高校,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課程整合,以定性、定量研究為基本方法,進行分析論證。問卷調查主要涉及如下三個方面的內容:1)大學英語實施教學改革后的課堂活動情況;2)對信息技術應用于外語課堂教學的看法;3)信息技術在外語學習中的作用和自主學習。兩所高校各30名學生回答了問卷。

(1)關于英語教學的課堂活動。我們一共設計了2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涉及教師的課堂活動,其中包括利用多媒體授課情況,講解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模擬試題情況,組織學生討論、角色扮演等情景對話等;第二個問題有關學生的課堂活動,其中包括聽課情況、課堂詞語操練、做四、六級模擬試題情況,小組討論并協作完成課堂任務情況等。從調查的結果來看,總體上兩所院校的課堂活動有所不同,但是各項活動所占比例的高低基本趨于相同。院校A和院校B分別有81.33%和76.23%的學生認為在英語課堂上教師的關鍵詞匯、句型”等,而院校A的學生分別只有1%和20.36%選擇了這兩個選項。相比之下,學生的主要課堂活動在“看課件展示和聽教師講解記筆記”的選項上有著較高的一致性,院校A有85.63%學生選擇此項.,而院校B有高達92.33%的學生選擇此項。而院校B學生對其他選項的選擇分別是6.57%,17.33%,15.66%及14%。

(2)關于學生對信息技術應用于教學的看法。我們設計了3個問題:信息技術對英語學習的影響,其中的選項包括使課文講解更生動、擴大了課堂信息量、豐富了課堂內容、沒什么改變等;信息技術應用于課堂的收獲;對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英語教學的態度等。根據調查結果課程整合,一半以上學生(院校A 54%和51%以及院校B52.33%和50.66%)認為信息技術應用于外語教學使教學生動有趣,信息量增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這說明信息技術與外語教學的效率和效果有著密切的關系。兩所學校的學生對信息技術應用于外語教學都持有比較積極的看法,只有9.89%(院校A)和6.13%(院校B)的學生認為信息技術應用于外語教學與傳統教學無區別。然而,有近半數的學生(院校A 51%和院校B49.33%)認為通過信息技術學習英語的收獲一般,院校B竟有11%的被調查同學認為沒有收獲。對此筆者進行了個別訪談,據訪談對象反映,學校的電腦設備老是出現故障,浪費了許多時間;教學軟件設計的與課本內容一樣,沒什么新意,課后自主學習效果較差。

(3)關于信息技術的作用和自主學習。共有4個問題:是否希望信息技術在英語教學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主要進行哪些方面的自主學習,其中包括利用計算機還是通過協作學習、與老師或同學或外國朋友在線交流情況、練習聽力及閱讀等情況;采用網絡學習后,自主學習能力如何;英語學習的興趣是否因信息技術的運用而有所提高等。絕大多數的被調查學生(院校A 92.33%和院校B85.67%)認為信息技術應該在外語教學中發揮更大的作用,然而,仍有6.57%(院校A)和12.33%(院校B)的學生持否定態度。這說明,在學生心目中目前信息技術在外語教學上的應用還不盡如人意課程整合,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和完善。兩所院校學生在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自主學習方面的不同點比較明顯。院校A學生在利用網絡完成學習任務(77%)和聽力訓練方面(61%)占據了前兩位,而院校B學生的選項較為平均,占據前3項的分別是:四、六級模擬試題(49.44%)、以小組協助方式完成學習任務(30.66%)以及利用信息技術完成學習任務(29.59%)。這說明院校A的計算機網絡學習系統相對要完善一些,兩校相比,在利用信息技術完成學習任務方面有著明顯差距,院校A是77% 而院校B只有29.59%,原因是院校A的網絡自主學習中心要比院校B完善得多。從而導致兩校學生在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學習的意識會有所不同。在兩所院校中,認為利用信息技術后自主學習能力和英語學習興趣有所提高的分別占被調查同學的66%和67.67%以及58.67%和60.21%。有20.67%的院校A學生和24%的院校B學生認為自主學習能力沒有什么變化,認為興趣方面也沒變化的占被調查學生的27.33%(院校A)和21.33%(院校B)。

二、對外語教學的啟示

1. 信息技術對外語教學的啟示

從上述研究結果可以看出,高校越來越傾向于把信息技術應用于外語課堂教學,并且應用的深度和廣度也越來越大。計算計在語言學習中的應用則顯得尤為重要。Kern(2006)認為,隨著計算機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必需部分,將計算機看成是語言學習與使用的外部輔助工具的理念已經過時。在大學英語自主學習模式下,計算機不能只看成教學的輔助工具,否則很難達到預期的改革目標和效果。然而,如何在外語教學實踐中實現這一轉變呢?筆者認為關鍵是外語教學生態化環境的建立。生態化環境包括宏觀生態系統和微觀生態系統。外語教學中的宏觀生態系統包括課程規劃、課程設置、教學目標或手段說明、課程計劃執行等;微觀生態系統以課堂教學子系統為例課程整合,包括教師、學生、教學媒體和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師生互動等。這些子系統相互兼容、和諧共處和動態發展(陳堅林,2008)。計算機角色的轉變得益于外語教學生態化環境的建立,而如何建立和諧、穩定的生態化環境將是今后外語教學理論和實踐交叉研究的重點問題。

2.生態化環境的建立對外語教學的啟示

“生態學”最早來源于自然領域中的生物科學,進而被學者引入教育生態學的研究。教育生態學是教育學和生態學相互滲透而形成的一門交差學科,依據生態學原理,特別是生態系統、生態平衡以及協同進化等原理和機制,研究各種教育現象及其成因,進而掌握教育發展規律,揭示教育發展的趨勢和方向。如何從教育學、社會學、教育生態學等多視角,選取連接主義和教育生態位(Niche)原理等為切入點,對網絡信息技術與外語課程整合研究進行多學科、多領域的交叉研究,進而創建一個動態的生態化外語教學環境,將是我國外語教學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本研究發現在目前的大學英語教學中,高校越來越傾向于把信息技術應用于課堂教學,但是信息技術的功能在教學上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和利用;盡管我們一直認為以計算機與網絡為核心的現代信息技術能夠提高教學效果與效率,但是提高不是很明顯。解決上述問題的關鍵是生態化環境的建立。實際上課堂活動、計算機網絡和大學生自主學習本身就是一個小的生態系統課程整合,因此,如何使計算機更有效的應用于課堂教學,發揮其最大的潛能,從而使學生達到自主學習的最佳效果,則是外語教學生態化研究的主要課題。

3.教學模式的轉變對外語教學的啟示

通過上述研究,我們發現,現階段我國外語教學實踐中,部分院校已經實現了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教師承擔教學實踐的引導者、促進者、設計者和管理者的角色,而學生成為實踐者和操作者的角色。但是調查也反映出在計算機網絡全面地應用于我們的英語教學時,學生對教師作用的期望值更高;學生普遍較為認可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但是以學生為主體的自主學習似乎不夠理想。上述問題的解決也涉及到課堂教學生態系統的建立,只有教師、學生、信息技術和教學內容等子系統協調發展,突出學生自主學習模式以及教師作為促進者答疑解惑的作用等,并配以教學資源和設備等其它教輔生態子系統的建立和協調發展課程整合,使這些外語教學的子生態系統相互兼容、和諧共處和動態發展,才能真正實現網絡語境下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

三、結語

網絡信息技術與外語課程的整合模式實際上就是一個大的生態系統,而計算機就是這個大的生態系統中的一個重要的生態位。根據Siemens (2004) 的連接主義觀點,連接主義以網絡學習為基礎,網絡通過節點和連接兩個元素起作用(胡壯麟,2008)。只有外語課程生態系統的建立和完善,才能使語言技術不斷開發和研究,真正實現網絡語境下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從而使學生達到較理想化的自主學習。

參考文獻:

[1]Kern R. Perspectives onTechnology in Learning and Teaching Language [J]. TESOL Quarterly, 2006,40,(1).

[2]Siemens, George.2004.Connectivism: A Learning Theory fot the Digital Age. Elearningspace[WE/OL].

[3]陳堅林.大學英語教學新模式下計算機網絡與外語課程的有機整合——對計算機'輔助'外語教學概念的生態學考察[J].外語電化教學,2006,(6)

[4]胡壯麟.談Siemens 的連接主義[J]. 外語電化教學,2008,05

[5]甄鳳超.語料庫數據驅動的外語學習:思想、方法和技術[J]. 外語界,2005,04

篇7

關鍵詞:專業外語;教學改革;課程內容設置

當前我國大部分高等院校的大部分專業都開設了專業外語課程,這適應了當下社會對大學生外語人才質量的提升的要求,也對于提高大學生的專業水平有著重要的意義。作為專業能力培養的一部分,專業外語課程的教學不僅加強了大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也使得大學生初步具備了利用英語這個語言工具與國際上的專業人士進行全方位的溝通能力,并使將來其成為一名我國“一帶一路”戰略急需的國際化專業人才[1-2]。

1專業外語這門課的特點及教學中面對的困難

筆者通過綜述相關的教改文獻發現當前專業外語教學存在以下問題:一、由于學生把學習重心放在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上,學生對于專業外語的學習積極性不高;二、課程考查方式不科學;三、合適的教材不易找到;四、教學方式需要改革[3-6]。筆者認為存在以上這些問題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對于專業外語這門課程的特點思考不夠,以及沒有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所以需要先厘清以下問題:顧名思義,專業外語這門課至少要突出兩個重點,要把專業知識和英語學習結合起來。專業外語是以英語為媒介傳遞的專業知識,仍然是英語語言的一種呈現形式,所以英語語言的綜合能力的培養在這門課的教學中應該占據重要的內容。因此專業外語本質上仍然是一門英語課,而一門完備的英語課至少應該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1)專業詞匯的學習記憶。詞匯的學習記憶是英語學習的基礎,也是英語學習的難點。在英語為母語的國家,一個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的詞匯量卻需要幾萬。所以對于中國學生來說,背單詞是學英語必須要過的一關。(2)專業文獻的閱讀理解。對于大學水平的專業英語文獻閱讀理解,一個重要的特點是長難句更多,而這一點是與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以及考研英語考試的特點是相通的,甚至有時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與考研英語考試中出現一個段落就只有一個句子的情況。學生們普遍反映即使有時句子中每個單詞都理解,但是仍然不能準確理解句子的意思。(3)專業文獻的寫作能力的培養。一些學生的寫作能力相當薄弱,甚至不能有把握地寫出一個簡單的正確的英文句子。很多學生習慣性地將頭腦中的句子里的中文一一對應地機械地翻譯成英文,完全不符合英語自身的語法特點和規范。(4)專業文獻的筆譯能力的培養。準確對專業文獻進行翻譯必須是在對文獻準確理解的基礎上進行的,同時對學生的英文和中文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巧合的是,在考研英語中難度最高的題型也是翻譯題。(5)與專業人士的口語交流能力的培養。中國學生的英語學習普遍存在能理解不能張口說的問題,因此在教學中如何能提高學生用英語交流的能力也是一個迫切的關注點。(6)同時專業外語這門課又緊密地與學生的專業課程相聯系,其中要涉及到大量的專業知識。如何在課堂上把專業知識和英語學習有機地結合起來,為國家急需的國際化專業人才的培養打下良好的基礎,也是這門課的教學需要面對的一個挑戰。筆者認為以上這些問題是大學中每個開設專業外語這門課的老師需要解決的帶有普遍性的共同的關鍵問題,只有解決好這些問題才能達到這門課的教學目標。

2各種問題的解決方法

學生的英語基礎是制約這門課程教學內容設置的一個關鍵因素。教育的基本原則是要教授學生能學懂的內容,教學的內容一定要因材施教。顯然,即使使用同一本教材,985和211院校的學生與普通二本院校的學生的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肯定都會存在較大的區別。專業英語教學的有關英語方面的基本內容與普通英語教學的并無很大的差別,基本上是包括詞匯、語法、閱讀理解、寫作、口語。借鑒分級教學的經驗,顯然面對不同的學生應該有不同的側重點。專業外語中英語詞匯的教學重點是幫助學生記憶大量的專業詞匯,主要是要使用自然拼讀法,使學生在讀音和字母組合之間建立聯系,從而做到“會讀就會寫”。詞匯教學的另一個重點是強調詞根的作用,讓學生從詞根的角度來理解英語的構詞法,從而幫助學生牢固地記憶單詞。例如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專業詞匯polymer(聚合物)包含兩個詞根poly-和-mer,這兩個詞根又會出現在其它詞匯中如polygamy(一夫多妻,一妻多夫)、monomer(單體)、dimer(二聚體),而其中的詞根mono-和di-分別是一和二的意思,如此總結聯想,可以幫助學生更輕松地大量記憶單詞,提高學習效率。對于英語語言特點的準確把握離不開英語語法的深刻理解以及語感的培養。大學專業外語所使用的英語語法知識在高中的基礎上并沒有更多的新的內容,不同的只是長難句更多,而這一點是與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與考研英語考試的特點是相同的。所以根據筆者的教學經驗,專業英語課程的教學中對于長難句的分析理解是準確理解專業外語文獻的基礎,而這正是來源于英語語法特點的深刻理解。所以在教學中應該多強調從句和非謂語動詞的翻譯技巧,這兩者正是使英語句子變得比較長的關鍵內容。在教學中加大這方面的內容對于學生綜合英語水平的提高也能起到關鍵性的作用,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是非常強烈的。語法的深化也可以和專業文獻的寫作聯系起來。教授學生寫作的順序應該是循序漸進的,先要求寫出正確的簡單句,然后模仿專業文獻寫出較為復雜的長難句。在寫作中要引導學生多注意專業文獻的文法特點,多使用被動語態,同時多使用從句及非謂語動詞從而使文章簡練精干并達到較高的專業文獻寫作水平。其中練習寫作論文摘要是一個很好的教學設計,因為學習專業外語的學生很快就要面臨畢業論文的寫作,而畢業論文的摘要是要求中英雙語寫作的,這樣學習的針對性就很強。筆者通常是在高分子材料專業的核心期刊如《高分子學報》上找到難度合適的專業文獻,然后要求學生進行漢譯英的練習,然后對比原文獻的譯文,從而讓學生更深刻地領會專業外語文獻的語法和寫作特點??谡Z的提高需要更多的時間和更長的教學周期,而課堂的時間非常有限。這就需要學生在課外進行額外的學習,這就需要老師的引導。筆者一般是向學生推薦反復觀看網易公開課上外國名校的專業教學視頻。這有兩個好處,一是學生可以直觀地感受到英美大學中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所使用的英語,為某些學生將來可能出國留學打下基礎;同時可以提高學生應用專業外語的綜合能力,同時加深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另外在課堂上有限的時間內可以為學生總結一些做學術報告時經常用到的句型,這樣對學生的引導更有針對性。在明確了專業英語的主要教學內容后,需要考慮的就是如何客觀地評價學生英語基礎,這是科學設置專業外語課程內容的一個關鍵因素。一個簡單可行的辦法是利用學生的大學英語四級考試通過率來判斷。四級考試成績較全面地反映了學生的聽、讀、寫的能力,是比較客觀的。面對英語基礎差的同學占多數的班級(四級通過率在20%以下,筆者所上課的班級全部屬于這種情況),在教授單詞時就得要花費更多的時間給學生講解基礎性的內容如讀音規則、怎樣用詞根來幫助記憶單詞和基礎語法知識。而面對英語基礎較好的班級(四級通過率在40%以上),可以把更多的時間用于講授語法知識在閱讀理解中的應用甚至專業文獻的寫作和口語交流技巧。并且根據教學內容靈活調整考查方式。在專業外語這門課講授中如何平衡英語知識和專業知識對授課老師是一個較大的挑戰。其中涉及到的專業知識基本上有兩類:一類是專業基礎知識,涉及到的專業知識多是主干專業課中常見的概念、名詞,面廣但并不需要很深的理論上的講解;另一類是涉及到本專業的前沿研究領域,對于學生的專業素養及科研背景有較高的要求。教師的講解基本上可以有兩種選擇,一種是突出專業基礎知識,這些知識是成為一名專業人士所需要的基本的常識,同時也是解決很多較深入的專業問題的切入點,極有可能會出現在招工面試甚至研究生面試的環節,比方說筆者會在教學別強調高分子材料結構與性能的關系、加工工藝和使用性能方面的相關知識,這種情況可能更適用于專業素養較薄弱的班級;另一種是重點講解一些較前沿的研究成果,比方說可以選擇本學院中各專業教師所涉及到的研究領域的相關的專業文獻作為教學內容,在筆者所在的教學院主要選擇的是生物活性高分子材料和阻燃高分子材料方面的內容,因為學生在做畢業設計的時候會在這些領域開展研究,這樣可以激活學生的專業興趣和探究精神,這種情況適合專業素養有相當基礎的班級。當然,老師也可以把兩種方式綜合起來,適當分配各自比例。

篇8

關鍵詞:自主學習 教師信念 課程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41 文獻標識碼: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3.108

自主學習是外語教學近30年來主要的研究領域之一。目前已有許多的研究論文探討學習者的自主學習,內容包含了自主學習的基本原理、自主學習對教學的啟示等。理論上,自主學習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語言的能力,并且這種方法可以使學生受用終身,為將來的自我發展和提高提供保障。但是,在大量的文獻和實踐研究中并沒有涉及外語教師對學生自主學習的信念以及這一信念是如何影響實際課堂教學活動的。本文將探討學生自主學習對外語教師信念以及實際課堂教學的影響,希望可以為大學外語課程改革及外語教師專業發展提供建議。

1 對自主學習的理解

學習者的自主學習從廣義上來說是指學習者學會獨立自主的學習,自我制定學習目標,選擇學習教材及學習策略并進行自我評估的一系列技能。教師在這種學習模式中起到輔助和促進的作用。

Holec(1981)最早提出這一理論。他認為自主學習是一種個人能力,管理個人學習的能力,但這種能力不是天生就存在的,而是要經過系統專門的訓練才能獲得的。這一概念雖然提出得較早但至今仍在學術界有深遠影響。Benson(2011)對自主學習進行了全方位的探討,內容主要包括:自主學習的本質即如何定義自主學習;外語教學中提高學習者自主學習能力的原理;教師在自主學習中的角色;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的機會和種類等等,與Holec的理論大體相一致。

自主學習的概念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學習者自己制定學習目標,自己制定學習內容和學習進度;學習者根據自身情況自己選擇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學習者自行監控語言習得的過程并評價所學。

此外,也有很多學者從環境角度、學習者的責任角度來定義自主學習。雖然在大量的文獻中很多理論經過研究探討后對自主學習這一概念得到很多一致的理解,但是外語教師對自主學習的信念是否一致,在其實際課堂教學活動中產生怎樣的影響卻無從而知。有很多外語教師對于自己在學生自主學習環境中的作用不清楚,甚至認為在學生的自我學習過程中任何教師的干預都是有害的,完全與自主學習的原理相違背。語言學習過程中的自主學習對外語教師意味著什么,教師信念在這一學習模式中產生怎樣的變化而這一變化又是如何影響教學的,在研究領域里涉及得并不多。

2 外語教師信念

教師信念是指教師的所想、所知和所信。教師信念在過去的40年里在國內外的語言教學和教師發展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首先,教師信念極大影響教師的實際課堂行為。教師是課程設計和課堂活動的決策者,執行者。教師對教學理念及教學中各種因素的認知和信念直接影響教師的課堂行為和決策,并對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產生影響。因此,學生在外語課堂中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以及自主學習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外語教師對這一概念理解的影響。此外,外語教師對自主學習的信念在教師培訓和教師專業發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只有了解教師對這一學習模式的理解,才能在教師培訓的課程設置及今后的專業發展中制定目標。

但在目前的研究領域里對這一問題的討論少之又少。Camilleri(1999)(2007), Al-Shaqsi(2009), Balcikanli(2010)進行了相似的研究。這些實驗將實習教師或在職教師作為研究對象,采用問卷調查,采訪等方法調查他們對于學生自主學習的信念。研究表明:教師對自主學習這一方法持積極的肯定態度,贊同在課堂上讓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設置;但不贊同有學生決定學習材料以及課程進度。Bullock(2011)與Yoshiyuki(2011)這兩項研究將英語教師作為研究對象,將他們對自主學習理論的理解和所報告的課堂實踐進行對比。研究發現,教師對自主學習的信念和在實際課堂中的教學行為有很大差異。

Simon Borg(2012)的一項最新研究指出外語教師都贊成自主學習,但對于自主學習對學生影響的程度卻不清楚;教師對自主學習的概念反映了當下學術界普遍的含義;在課堂上教師認為學生可參與的課堂決策與實際可行性存在差異;同樣,教師所認為的可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活動與他們的信念不一致。

3 外語教師對自主學習的信念對課程改革的影響

盡管學術領域對自主學習有大量的文獻研究且其中已經有很多概念和理論得到相同的認可,但自主學習對外語教師意味著什么,教師信念在這一學習模式中產生怎樣的改變,教師在實踐教學中又是如何指導學生的,至今仍知之甚少。就目前的研究結果來看,教師對自主學習的理解和信念符合這一學習模式普遍認同的概念;但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信念卻與具體的實施有很大的差距。

因此,教師對學習者自主學習理論的認知與課堂實踐的差異對教師教育和教師專業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課程改革和設置應在教師自身驅動下進行;只有外語教師在實際教學環境中對教學進行批判性反思及行動研究才能使教學改革更有成效;外語教師對課程改革的目的有相同的理解時,如什么是自主學習,為什么自主學習很重要,課程改革才能持續發展。所以,從上至下的指導性改革,例如只是簡單地告訴教師如何在課堂上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對外語教師的實際課堂行為影響并不大。

參考文獻:

[1]Benson, P.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autonomy in language learning (2nd ed.) [M]. Longman, 2011.

篇9

關鍵詞:后現代主義;語言與文化;教材觀;第三空間

一、引言

現代教育的范式,其科學思想是奠基在笛卡爾和牛頓的世界觀基礎上的,講究平衡、對稱、公正的秩序,但往往局限于二元對立的世界觀?,F代主義的課程觀往往因其過分強調序列性的因果關系,被學界批為封閉的教學系統。后現代主義產生源于對現代主義的反思和審視,批判現代主義的技術理性缺乏人文關懷,主張對世界理解的多元性和開放性。后現代主義思潮為我們解決現代性所帶來的弊端提供了新的角度和視野,對現代社會的文化藝術、政治、經濟和教育等領域均有深刻地影響。

二、后現代主義及其教育觀

后現代主義,它的形成受現代西方哲學各流派影響,興起標志是后結構主義、哲學解釋。同時期還有現象學、分析哲學的式微和存在主義。后現代主義作為當代主要哲學思潮之一,為當代教育的發展提供了一種嶄新的思路。

1.后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

20世紀50年代末至60年代前期,后現代首先出現于西方各國,繼而波及到全世界。比如說法國的解構主義,強調異質性、特殊性、唯一性,但卻排斥整體。這被描述成為后現代的大略性表述文本。相對現代主義崇尚總體的一致性、規律性,追求中心的一種哲學思維,后現代主義是構建了一個新的哲學文化,包括綜合和開元開發的方式。

2.后現代主義的教育觀

傳統“獨白”式教學由于“忠誠于學科,卻背棄了學生;進行著表演,卻沒有觀眾;體現了權力,卻忘記了民主;追求著效率,卻忽視了意義?!盵1]在后現代主義的影響下,現代教育的知識觀發生了轉向,由本體論的知識觀轉向主體論的知識觀。隨著“以學生發展為本”理念的倡導,教學的重心不應囿于知識的授受,而應在學習活動的展開,研究的中心也應實現從“如何有效地體現學科中心的教學”到“如何支持學生中心的教學”的轉移。后現代主義作為一種流行的哲學文化思潮,它的教育理念是新穎的、超前的,影響深遠,而且,通過對課程觀念,師生觀念和評價觀念的反思等,形成了自己的觀點。后現代主義教育館,其核心是教育多元化。它強調對事物的多元理解,角度不同,理念也不同。它強調承認差異,因材施教,因人而異,運用多種不同的途徑和方式達到教育目的。主張教育主體的鮮明性,重視人文精神,堅持終身教育。后現代課程觀以美國后現代課程理論家,路易斯安娜大學小威廉姆•E多爾為代表。多爾認為現代課程是封閉的,教學目標與學習經驗是脫節的,他認為后現代主義課程標準應包括豐富性(richness)、循環性(recursion)、關聯性(recursion)以及嚴肅性(rigor),簡稱4R。具體來說,是指課程的深度和對課程的多重解釋;循環性是一個人在與他人、環境、文化反思過程中的自我感受;關聯性是說結構的內在聯系和外面世界的文化觀、世界觀。[2]。多爾的嚴密性并不是指一般學術意義上的邏輯性與科學性,而是與診釋不確定性相關。在處理不確定性時嚴密性意味著有目的地尋找各種可能備選(alternative)和聯系[3]。

三、后現代主義教育觀對外語教學理念的影響

后現代的課程觀、教師觀、教學觀、學習觀與新課程改革的指導思想和新課程標準所倡導的理念有著許多一致性,學習借鑒后現代教育理論的精髓能拓寬我們審視問題的思路,后現代教育思潮對外語教學的理論和實踐已經和正在產生著較大影響。

1.后現代視域下語言與文化的關系

在當前社會文化轉同影響下,教學不能只是簡單傳遞知識技能,而要培養多元意思,培養世界公民。培養創造力。后現代視域下語言教學中要有意識的幫助學生提升文化意識和自我意識,培養他們檢驗知識和反思知識的能力。外語是異域文化的產物,但外語學習可以用來表達本土的實踐活動和現實生活,故文化型語言教學必然是外語教學的一種重要類型。外語教學應以讓學生超越教材文本對其觀念的束縛,體現當代主體性外語教學精神內涵[4]。語言學習是“滲透著文化的交際行為”,任何語言交流都是對文化的表述、闡釋和新的構成[5]。以往的外語教學目標是培養掌握目的語體系和規范的人。但在后現代教育理論視域下需要學習者靈活開放,多元的視角,準確、恰當的跨文化交際能力[6]。后現代教育理論強調外語學習最終是要形成國際視眼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了解語言和文化的關系,重視本國語言。后現代反對“非此即彼”的二元論[7],認為不同文化互相應該影響和滲透,用靈活、動態的視角來看待語言社會現象。這要求我們認識到文化是存在于使用過程中的,而不僅僅是成果和形式。在規范和價值觀念的的指導下,人們在各場合與對象進行意義協商[8]。這就要求貫徹教學就是引導學生利用知識進行意義創造和協商的過程,讓學生掌握發現新的方式表達個人情歌和文化。

2.后現代視域下的教材觀

教科書作為課程知識的載體,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來源,是教師教學的主要依據,是課程和教學的重要中介。在傳統教育觀中,教科書被奉為“圣經”,擁有著“話語霸權”。教科書被看作客觀真理和權威知識的載體是因為教育的目的以知識的傳授和繼承為最高旨意。根據后現論的觀點,教材文本應避免過多清晰的解釋,而應盡量采用隱喻的方式表達教材內容。傳統教材文本通過周密的計劃和嚴格的設計以便于轉化為可控的知識傳授,但這樣勢必造成教學的呆板性,阻礙學生思維的發散。多爾認為,“就激發對話而言,隱喻(metaphor)比邏輯更有效。隱喻是生產性的:幫助我們看到我們所沒有看到的。隱喻是開放性的、啟發性的、引發對話的。邏輯是界定性的:幫助我們更清楚地看到我們已經看到的。它旨在結束和排除。用塞利的話來說,‘是扼殺’”[9]。就外語教學來說,隱喻的方式有利于保持對話的繼續,而對話是語言學習展開的必要條件。此外,開放的對話型教材可以充分調動學生思維,對培養學生批判力和創造力具有積極意義[10]。對于偏見,伽達默爾認為若無偏見和理解的前結構,理解就不可能發生”。[11]偏見構成了理解者的特殊視野,主要由理解者所處的文化背景和傳統決定的,而文本作者賦予文本以原初視野,理解的過程就是兩種“視野的融合”,進而形成新見解的過程。所以伽達默爾反對文本理解的偏見糾正,因為偏見可以激發讀者的創造性。伽達默爾的解釋學不是解讀文本作者原意,理解的出發點不是文本意義的唯一性,因而與傳統解釋學所秉持的一切對閱讀文本的理解都是對作者意圖的理解劃清了界限。伽達默爾解釋學理論對現代英語閱讀教學材料提供了新的理論基礎:英語教學中閱讀材料的理解不能脫離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去理解,更不能脫離學習者學習前對閱讀材料已經形成的先前理解、認識,甚至后者比前者更重要。其原因就在于英語學習是一個三體互動的過程,而加入它的依托是對語言文本的“前見”[12]。當前外語教材本土文化缺失問題不僅是文化交流層面的消極因素,也是因對外語教學規律缺乏科學認識的負面影響。外語課程資源的生活化,興趣化,本土化是激活學生主觀能動性,活躍學生文化意識和促進學生積極建構語言知識的動力,從而使教學過程得以充分體現學生主體性,有利于學生語言知識和技能的遷移內化。后現代主義者認為課程內容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學習是一個學生與教材相互作用并形成見解的過程,主張教材內容結構的開放性。教材內容結構是是教材的基本構成要素,教材的功能應該與教材內容的選擇協調統一。以后現代觀教學目的為指導,教材的主要功能不再是作為知識、技能或是生活經驗的載體,而是學生創造性活動的基點。學生在教材的引導下,受社會需要及自我需求的驅使,主動從教科書中獲取信息,并對信息進行分析、解構、重組,從而內化為認知、情感、意志。因此,教材內容應是開放的,應將學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的有意義的問題融入教材中以便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習興趣。同時,根據課程目標的要求將學生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識、技能融入問題情景中[10]。當然,教材內容在注重內容結構的開放性時,教材組織結構也應遵循學科的邏輯性和學生心理特征原則。后現代教學觀提倡教材建設理念“學材化”,即教科書和其他教學資源從主要為教師教服務的“教材”向主要為學生學服務的“學材”轉變?!皩W材化”要求外語教科書應從過程的角度來理解教科書,突破以往線性化、序列化的封閉系統,減少可預測可控制的結果,更加注重學生身上產生的轉變性過程,促使學生認知結構的自組織,從而使教科書成為促進個體對話、探究、轉變的過程[13]。教材的設計如以學生的學習過程為主線,把教材編寫的預設引入到課堂之中,為學習者創設能夠激發學習情趣和探究動機的情景,在教育者的幫助和有效引導下,關注學習過程,激發學生的思考和創新潛能,從而主動完成知識建構[14]。教材設計關注學材化,要求從生活中發現素材,總結經驗,培養獨立研究思考的能力。同時,要注意與實踐結合。教材觀從“教材”向“學材化”的轉向讓學習者從感官和情感的角度對課文進行體驗,互動和反饋,以促進學習者個人認知上的連續性和完整性,從而完成知識建構和能力提升。

3.后現代教育理論視域下的跨文化教學的“第三空間”

受后現代主義對語言、文化和語言教學的影響,跨文化教學的諸多方面都發現變化。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Kramsch教授首次提出“第三空間”(Thethirdplace)這個概念,具體是指在跨文化過程中學習者建立的一個中間地帶,正好位于本族語和外來語之間。這個地帶會融合母語和外來語文化并誕生新的文化,從而幫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進行交流。這超越了傳統外語教學中的二元論,是一種文化創新,在這一空間母語和目的語的語言文化進行碰撞、對話、沖突或認同[15]。這一理論倡導本族語言文化和外來語言文化的積極互動,主張外語學習中本族語具有與目的語同等地位。跨文化“第三空間”理念突破以往語言教學與文化、社會聯系松散的缺陷,幫助學習者復合跨文化中的多種人格,適應當前社會在政治、經濟、文化方面的要求,也適應了學習語言中社會和文化的融合。學者葉洪(2012)認為,中國的外語教學可從學習者的本國語境出發,通過文化比較與跨文化協商,建造屬于自己的“第三空間”,不僅學習外來優秀文化,也保護本民族文化。如閱讀外語文本的目的不是要求學習者追求所謂的“作者原意”,而是提倡學習者與文本的“視野融合”,即在自己的本土文化視野中,通過想象重新構造作者當時所建構的意義時所形成的第三種意義。這個“第三種意義”是既融入了目的語國家文化,又融入了中國本土文化的新產物[16]。對于“跨文化交際教學法”(interculturalcommunicativeapproach),打破了以往單向的外語培養模式,注重培養多元開放的視野,鼓勵學習者超越本族語和目的語語言文化束縛,根據不同文化情境選用準確、恰當的交流方式??缥幕虒W“第三空間”提倡的重新審視自身文化的同時加深對外來語言和文化的學習理解,尋找跨文化的“第三空間”基礎上進行文化探索和協商。不僅供應了豐富的資源,減輕學習者心理障礙,也培養了學習興趣,推動了合作學習,為依托式教學貢獻了必要的素材?!暗谌臻g”在當今社會擁有重要現實意義,可以對培養擁有跨文化交際力和多元視眼的國際化人才提供新的思路。

四、結語

后現代主義教育理論不僅是一種教育文化思潮,更是一種教育藝術,借鑒后現代主義教學觀來審視我國的外語教學能給我們一些新的啟迪,目前我國進行的新課程改革在理念和目標上與后現代教育思想有著許多吻合之處。充分利用后現代主義,有助于構建外語課程教學。在后現代教育理論影響下,外語教學理論一定程度上拓寬了外語教學領域的理論視域,外語教學應該站在東西方文化交流對話的平臺上,鼓勵學生掌握全球視眼和多元創新能力,注重多元文化對教學內容的積極作用,利用有利條件,促進學生的多元意識發展,成為面向未來,面向世界的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蔡春,扈中平.從“獨白”到“對話”——論教育交往中的對話[J].教育研究,2002,(2):49-52.

[2]吳金萍,張輝.后現代教育視角下的《高級英語》課堂活動設計理念[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142-143.

[3]陳建華.后現代主義教育思想評析[J].外國教育研究,1998,(2):1-6.

[4]郝林曉.解釋學的歷史形態與英語教學模式[J].外語教學,2006,(5):61-63.

[5]BiancoJPreface[A].InBiancoJ&CrozetC(eds.).TeachingInvisibleCulture:ClassroomPracticeandTheory[C].Melbourne:LanguageAustralia,2003.3-6.

[6]BennettJ.Transformativelearning:Designingprogramsforculturelearning[A].InMoodianM(ed.).Contemporary,LeadershipandInterculturalCompetence:ExploringtheCross-culturalDynamicswithinOrganizations[C].LosAngeles:SAGE,2009.95-110.

[7]SaidE.HumanismandDemocraticCriticism[M].Columbia:ColumbiaUniversityPress,2004.

[8]葉洪.后現代批判視域下跨文化外語教學與研究的新理路——澳大利亞國家級課題組對跨文化“第三空間”的探索與啟示[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2,(1):116-126.

[9]小威廉姆E多爾.后現代課程觀[M].王紅宇譯.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14]RuthBenedict,PatternsofCulture[M].MarinerBooks,2006.

[10]楊九民,吳麗娟.后現代教育觀對教材結構設計的啟示[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5,(9):155-156.

[11]趙敦華.現代西方哲學新編[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12]郝林曉.解釋學視野中的英語閱讀理解教學[J].溫州師范學院學報,2005,(4):107-110.

[13]謝小蕓.教科書“學材化”研究[D](碩士學位論文).浙江師范大學,2006.

[14]趙鑫.后現代教育觀視域下電視教材編制的新理念[J].現代教育技術,2010,(5):154-156.

[15]KramschC.ContextandCultureinLanguageTeaching[M].Oxford:OUP,1993.

篇10

論文摘 要:加強學習者英語聽說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是英語學習的重要目標之一。擬從建構主義理論和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優勢出發著重探討多媒體技術在提高英語學習者聽說能力方面的有效性。

隨著多媒體技術的日趨成熟,機助語言教學(CALL)已成為大學外語教學改革和發展的趨勢。早在2004年,教育部頒布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就已非常重視信息技術對大學英語課程建設的重要意義和應用前景。文別指出:“應大量使用先進的信息技術,開發和建設各種基于計算機和網絡的課程,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與條件?!?[1]

一、研究理論背景

1.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知識既不是客觀的東西也不是主觀的東西,而是個體在與環境交互作用的過程中逐漸建構的結果。”[2]

也就是說,人的認識不是由外界刺激直接給予的,而是由外界刺激與認識主體內部相互作用的結果。

在外語教學中,真正使建構主義的思想發揮作用的正是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相結合的計算機輔助教學。它以建構主義理論為指導,充分利用現代化多媒體及網絡集視聽說于一體,形式靈活,內容多樣。將多媒體用于外語學習符合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也有利于激發學習者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自主性。

2.多媒體技術

多媒體技術指的是將計算機系統中的圖形、影像、聲音、文字等多種信息媒體綜合于一體進行編排處理的技術。多媒體技術能夠充分調動人們的眼、耳、鼻、舌、手等多種感覺器官,并利用這些感覺器官與計算機交互作用、交流信息,使人與計算機的交流更加方便。[3]換句話說,多媒體技術通過多種媒體刺激人的各種感覺器官,以加深人的印象,激發人的興趣與參與意識,并與計算機進行充分的互動。互動性是多媒體的實質。[4]

二、多媒體技術促進英語學習者聽說能力的體現

1.提供鮮活語境

多媒體技術的運用為英語學習者提供了一個真實的語言學習環境,并對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促進語言知識的轉化起著重要的作用。眾多的英語聽力網站和英語國家電視為學習者提供了練習聽力的極好素材。學生亦耳目一新,結束了“面朝黑板,耳朝(錄音)機”“雙手忙碌,嘴緊閉”的單調生活,投入到情景模擬、邊學邊用的新式學習生活中。

2.實現個性化學習

現代語言心理學家發現,學生不僅有基礎知識的差異、智力的差異,而且有學習風格、學習策略等的差異。傳統的教學無法彌補這種個性的差異,而多媒體技術則使個別化學習成為可能,即學習者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語言水平和學習方式,有針對性地學習和練習。

三、多媒體現代信息技術輔助教學下的新挑戰

為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習效率,教師應該考慮怎樣利用網絡環

境“激發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供充分的外語學習資源和機

會,培養外語學習策略,幫助解決外語學習的困難”。[5]

多媒體輔助教學離不開一專多能的復合型教師,教師既要有高水平的外語能力,又要懂現代教育技術與教育理論,同時又要有一定的大學教學課件開發、制作能力,能夠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結合多媒體技術創設出具有多媒體特色、有助于學生參與、思考、探索的課堂教學模式,最終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毫無疑問,在當前科技迅猛發展的信息時代,多媒體現代信息技術已經成為促進廣大學習者學習語言、提升能力的有效工具,也必將成為外語教學發展的主流和方向。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高教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Z].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2]Piaget J.The Principles of Genetic Epistemology[M].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Ltd, 1972.

[3]Tulhurst D.Hypertext, Hypermedia,Multimedia Defined Ed-ucational Technology,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