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思政下外語專業跨文化能力培養

時間:2022-07-07 16:40:19

導語:課程思政下外語專業跨文化能力培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課程思政下外語專業跨文化能力培養

摘要:跨文化能力是學生外語學習的核心能力。外語專業學生跨文化能力培養中蘊涵著重要的“課程思政”育人要素。文章擬從課程思政的內涵、思政教育融入外語專業跨文化能力培養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著手,剖析外語專業學生跨文化能力培養中課程思政元素缺位的現象及原因,以價值觀培養為導向,從文化自信、文化認同能力培養、雙向跨文化意識及能力培養和跨文化課程思政教學設計四個方面探討培養跨文化能力的思政教學策略。

關鍵詞:課程思政;跨文化能力;核心能力培養;文化自信

總書記“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提出,標志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的歷史時期,當前我國參與全球治理需要具有民族情懷和國際視野的外語專業人才,大學生跨文化能力的培養呈現出日趨迫切的態勢[1]。

一、課程思政與學生跨文化能力的培養

外語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雙重特征,“課程思政”的教育理念與外語教學的人文性密切相關,高校跨文化外語教學在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方面的作用不容小覷。

(一)課程思政理念的提出

2017年12月中共教育部黨組發布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高工程實施綱要》,“課程思政”理念就此誕生,2020年6月8日,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吳巖強調,要讓課程思政成為有情有義、有溫度、有愛的教育過程。2021年11月24—26日,在高校教師課程思政教學能力培訓的首場報告中,吳巖對《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進行了政策解讀,他強調大學的第一職能和根本任務就是立德樹人,教師的第一角色和根本任務就是教書育人。

(二)跨文化能力概念界定

國外學者阿吉拉爾(Aguilar)認為跨文化能力是人們基于跨文化交際知識的運用,以自身語言為工具與不同國家及文化背景身份的人進行溝通的能力;拜勒姆(Byram)提出的跨文化能力主要包括四個維度,即“知識、技能、態度和思辨”;國內學者王守仁教授則從認知層面、功能層面和行為層面闡釋了學生跨文化能力培養的內涵;孫有中教授提出的“思辨、反省、探究、共情和體驗”,準確地闡釋了跨文化能力的概念及教學原則,為學生跨文化能力培養提供了理論依據[2]。

(三)跨文化能力培養融入課程思政的必要性

在外語核心能力培養過程中,集知識、能力、價值三位一體的“課程思政”育人理念,是外語教育的人文教育功能與價值導向功能的高度統一,為高校外語教學育人目標的實現奠定了基礎。世界經濟一體化和網絡信息全球化的發展對各國的民族文化認同產生了一定的影響,西方強權政治和文化的影響使人們自我文化意識逐漸淡化,甚至擯棄了自己的民族身份。面對當前國際形勢,重視大學生對中華文化認同感的提升,就成為傳承紅色基因、凝聚民族力量,以應對西方強權政治和文化霸權的重要舉措。

(四)跨文化能力培養融入課程思政的可行性

跨文化能力是外語學科的核心能力素養。外語學習中的雙向跨文化交際活動情境必然會關涉到弘揚中華文化和傳播中華價值觀的主題,這種跨文化探究的過程將從一定程度上促進學習者的文化覺醒,增強其愛國意識,提升其中華文化認同,使其樹立民族文化自信,也使得外語專業學生跨文化能力培養“課程思政”成為可能。

二、外語專業學生跨文化能力培養中課程思政元素的缺位

長期以來受交際教學法的影響,我國外語教學中目標語文化單向輸入的教學模式客觀上造成了學生在目標語文化能力提升的同時忽略了自身文化自信的建設,其家國情懷與責任感的有待加強。

(一)跨文化教學缺乏科學規劃及理論支撐

長期以來高校外語教學缺乏宏觀、科學的規劃和理論指導。一些教學經驗豐富的跨文化教育專家的意見和建議得不到落實,致使外語課程的設置、教學材料的編寫、教學評價體系的設定缺乏科學的理論支撐;國家教育主管部門制定的外語教學指導性文件中對文化教學標準、內容、方法和測試評價方面的規定還不夠具體。

(二)跨文化教學受語言工具觀的消極影響

一般認為,語言文化教學是一種通過分析詞匯的文化內涵和外語語篇的不同特點,從而加深學生對語言本身的理解和掌握的教學模式,這種跨文化教學工具觀容易使人誤認為跨文化教學等同于英美文化的引入,長此以往,學生對西方文化不加揚棄,致使民族文化認同感和自信心喪失,這是目前工具觀跨文化教學的一個極其嚴重的缺陷[3]。

(三)學生的跨文化意識薄弱

在外語教學中,部分從教者和受教者語言平等觀和文化平等觀有待提高。他們由于缺乏對東、西方文明歷史根源的系統學習,在跨文化交際中經常會有低人一等或底氣不足的現象。因此,在外語教學中要客觀認識語言的文化差異,正確理解目標語文化。建立平等交流的跨文化意識是實施交際教學的前提,也是必須要遵守的交際原則。

(四)學生外語學習過程中民族文化自信的弱化

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民族和人民對自己民族理想及信念的敬仰。外語教師對民族文化傳承和學生民族認同的提升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是部分高校在以往的跨文化外語教學中缺少對學生民族文化自信的培養。

(五)功利主義思想嚴重影響了跨文化教學效果

部分高校教學存在功利化傾向,越來越多的課程開設以是否有利于未來的就業為導向,致使民族文化和價值觀教育相對薄弱,久而久之勢必會導致外語考試中文化內涵的缺失,致使當前各級各類外語考試依然是以考查學生語言知識和語言運用技能為主,對文化知識鮮有涉獵,忽視了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忽略了學生雙向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提高。

三、外語專業學生跨文化能力培養策略

(一)堅持跨文化交際中的文化認同能力培養

文化認同反映了人類對文化的共識性和相互性的認可,在外語教學中,學生應該在多元文化的基礎上堅持文化認同,即在本民族文化的基礎上建立對他文化的尊重、理解和寬容,建立多元文化價值觀。因此,在跨文化交際中應始終以民族文化認同為導向,引領學生多角度地了解中西方文化知識,遵循相互認同、和平共處、取長補短及共同發展的基本準則,積極主動成為中華文化傳播的使者,才能實現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平等性。

(二)堅定跨文化交際中的文化自信培養

作為當代社會生力軍的大學生,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因此,對其文化自信心的培養尤為重要。高校外語教學為我國“一帶一路”源源不斷地輸送外語人才,在這個時代背景下,外語專業學生應投入充分的時間和精力,強化自身的知識儲備,扎實自身的外語專業核心素養。在培養學生跨文化能力的同時,在跨文化交際中從容應對多元文化的沖擊,充分運用自身外語語言文化知識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培養學生成為兼具國際視野、民族情懷和家國情懷的跨文化外語人才。

(三)堅持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能力培養

新時代外語教學在培養學生跨文化能力時不僅要強化學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平等交流意識,還要引導學生熟悉跨文化現象、正視文化差異,形成具有對多元文化包容性的跨文化人格及文化思辨能力,以擔負起未來祖國建設的重任,外語教育應從單向目標語文化能力的提高轉化為注重母語及目標語雙向文化教育。

(四)加強跨文化能力課程思政教學設計

在課程育人目標上堅持聚焦家國情懷、社會發展,專業精神及三觀塑造,堅持知識價值同向同行的課程思政理念[4]。在教材內容選取上多傾向于選擇中華文化方面的素材整合多種課程資源[5],形成協同效應。教學方法上采取線上線下結合、搭建多種育人平臺,課堂上根據教學內容模擬主題情境、營造文化氛圍,如與外國朋友一同用餐情境和旅游情境等,課下采用情感體驗式教學方法,充分利用外語節、外語演講、戲劇表演大賽等形式潛移默化、潤物無聲地培養學生自信、自尊、樂觀的性格以及創新精神和思辨能力,全方位實現課程的育人目標,提升學生雙向跨文化能力[6]。外語人才肩負講好中國故事、傳遞好中國好聲音、讓中國文化“走出去”的重要使命[7]。培養跨文化人才是一個復雜且長期的過程,外語跨文化教育中的課程思政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厚積薄發,要擯棄“硬融入”和為思政而思政的“兩張皮”式教學模式,將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相結合,立德樹人,潤物無聲。教師要努力成為學生為學、為事、為人示范的“先生”,把學生培養成國家和社會所需的高素質人才,使之成為真正的跨文化溝通的使者,為人類文明新形態貢獻智慧和力量。

作者:陳艷玲 祁立偉 常麗坤 單位:黑河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