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教程范文10篇
時間:2024-03-21 14:43:38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體育教程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職校體育教程改變的分析
一、高職院校體育教育與職業教育之間的聯系
根據《教育部關于加強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工作的意見》精神,高等職業院校教育是組成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應在掌握基礎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重點掌握從事所從事職業領域實際的基本能力和技能。可見,高職院校的教育和傳統的本科類型的普通高等教育院校是有區別的,它以培養實用型技能人才為主要目標的,更加注重學習的實用性。高職院校中的體育教育作為大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不僅是完成職業教育整體教學任務目標的保證,也是培養學生身體素質、社會能力的必要環節,兩者存在關系如下。
1.通過體育課程提高學生健康水平通過以體育課和體育活動向學生傳授職業需要相關連的教學內容,在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相應的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和緩解疲勞的能力,以及應對復雜或艱苦的工作環境的能力,從而形成了學生自身能力的提高,使其今后走向工作崗位后能夠更好的提高工作效率。
2.可以培養學生形成終身體育愛好和習慣學生如果可以在職業教育以外的時間里選擇自己喜愛的體育項目,并且由專業教師進行引導。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體育技能的興趣,也為其進入工作崗位后堅持體育鍛煉奠定了基礎,對學生本身而言自身的社會能力也會得到提高。
3.通過“多元化”課程內容培養學生綜合素質,滿足社會和職業崗位的需要將素質拓展的教學內容融入體育課程中來培養學生堅強無懼、膽大心細、敢于冒險敢于嘗試的意志品質,通過集體項目、協同合作性質的體育課程可以塑造學生團隊意識和社會交往能力;可以培養學生健康個性、提高其自我調整的心理能力,以便能夠從容面對走向社會后遇到的困難和挫折。
二、結論與建議
大學體育標準教程制定思考
一、研究背景
[1]《高等學校體育工作基本標準》強調使學生掌握科學鍛煉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有效方法,學會至少兩項終身受益的體育鍛煉項目,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2]高校體育教學改革需要創新教學理念,更需要提高教學質量,建立科學的質量體系,提高體育課程的實效性,探索體育課內外有機結合的機制,努力實現學校體育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提高學生運動技能、培養健全人格的“三位一體”目標。[3]我們要求學生“學會”和“掌握”一到兩項運動技能,而學生經過十幾年的體育課卻不敢言“掌握”。那么,“學會”和“掌握”的標準是什么?沒有標準如何評價?如何才能通過制定標準教程使得學生實現“學會”“掌握”的目標呢?評價標準要與科學的體育課標準教學過程相輔相成,教學要通過“標準”來引導教育質量提高并作為質量保障的依據,制定普通高校體育選項課標準教程尤為重要。
二、大、中學校現有技能考評標準和學生掌握運動技術的現狀
我國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規定“要能夠基本掌握一兩項球類運動中的技戰術”,《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則要求“掌握兩項以上健身運動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各級各類學校體育部門都制定了學生運動技術考評標準,但到底什么水平可以稱為“掌握”?學生通過了運動項目的技術考評是否算“掌握”,達到良好和優秀的能否算“熟練掌握”?通過對南開大學、天津外國語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財貿職業學院等14所高校的體育教學大綱和部分選項課教案,以及部分中小學體育教學大綱和教案的調查發現,多年來我們習慣于把某一類運動技術平鋪于各個年級,學了忘,忘了學,“蜻蜓點水”,技術低,水平重復,沒有考慮運動技術水平在年級或學段間的銜接。[4]從調查結果看,學生對中學時所學運動項目認為“未掌握”的占90%以上,其中男生認為自己“掌握了籃球技術”的不足10%,“會打比賽”并“能打出一點戰術配合的”不到2%。學生認為“中學至今沒有運動興趣”的約占92%。以某市中小學體育評價標準為例,從小學5年級到高中3年級這8年間,籃球、排球分別為男生和女生的考評項目,籃球項目采用直線運球計時考評,排球項目采用自墊球考評方式,以良好(75分)的評分標準作比較會發現,同樣的考評項目和方法,僅僅是按照年級的增長對時間標準略有提高或對墊球次數要求提高,如此重復的考試是否有利于學生掌握運動技能,亦或是學生由此喜愛某個運動項目都值得商榷。從當地某大學籃球選項課的考核標準看:1.1分鐘全場運球上籃或1分鐘半場運球上籃,男生評分標準為進7球100分,6球為90分,5球為80分,4球為70分,3球為60分;女生標準為進5球100分,4球為90分,3球為80分,2球為70分,1球為60分。2.限制區外5點投籃(每點各投籃兩次)或1分鐘自投自搶投籃,評分標準男生同上,女生減1球為1檔。而排球選項課:1.2人一組墊、傳球20-30次為良好。2.定點發球6個至1、6、5號位,中2-3個為良好。以上考評均缺少比賽環節的考核,與中學的籃球、排球項目考評相比,內容似有區別,但并無實質變化,基本上都是簡單化的考核和終結性的評價。學生運動技能評價標準過于簡單重復,無法使學生成為某項運動的“高手”,自然不能體驗該運動項目給自己帶來的身心愉悅和快樂,也就無法對運動項目感興趣,養成鍛煉習慣。
三、制定大學體育選項課標準教程之“為什么教”
提高質量是教育改革發展的核心任務,要通過標準的制定來引導教育質量提高并作為質量保障的依據,進而促進學生發展,促進教師發展。制定科學的標準方能體現素質教育、教育內涵發展對體育教學改革的要求。大學體育課應以強化學生的運動技能作為突破口,通過運動項目的學練,培養學生對運動項目的熱愛,在競爭中培養體育精神和健全人格,體驗團隊合作,成為所學運動項目的“高手”,形成鍛煉的內在動力,繼而享受參與運動的樂趣(見圖1)。
藝術培育論文:體育教程話語藝術的培育與應用
作者:張寶強單位:咸陽師范學院體育系
體育教學語言藝術可以提高教師自身的思維能力。思維能力是語言表達的基礎,而言語表達能力對思維能力有很強的反作用。體育教師的思維能力主要包括對教材的處理、對概念的分析、對動作的理解以及對教學的策劃等實際能力,而這些能力最終要通過語言表達體現出來。從教學實際來看,提高語言教學藝術,是對體育教師認識水平的再培養、教學能力的再提高和思維能力的再拓展過程,這些都有益于教師自身思維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提高。
體育教學語言藝術的培養與運用
1.培養體育教學語言藝術的基本方法。體育教學語言藝術的培養主要包括節奏的控制、語氣的掌握、語調的調整、比喻的運用以及幽默的發揮等方面。
(1)節奏的控制。教學中,教師在講解技術動作要領、糾正學生的錯誤動作時,需要運用口頭語言。這些口頭語言的運用要與學生的思維活動相適應,必須掌握好節奏。若講得太快,學生來不及理解重點與難點,跟不上教師講解的思路,聽起來感到吃力,注意力會隨之分散;若講得太慢,就不能使技術動作的關鍵問題吸引學生的意識,同樣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會妨礙對技術要領的理解和掌握。因此,要根據教材特點與課堂中的實際情況,適時調控好語言的節奏,做到快慢適時、錯落有致。
(2)語氣的掌握。根據體育教學的時間、地點、對象等不同情況,教師要注意語氣方面的變化,以便及時調節教學氛圍。例如,在下達練習任務、提出具體要求時,語氣要堅決果斷,擲地有聲;在調動學生的學習激情時,語氣宜高亢有力,活潑奔放;當學生身體處于疲勞狀態時,語氣宜親切自然,輕柔溫和;當學生動作練習熱情過于高漲時,體育教師則要弱化語氣,壓低聲音,放慢語速,以控制學生的情緒,避免學生過度興奮。
話語藝術論文:體育教程中的話語藝術透析
作者:馬東單位: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陳集中學
體育教學語言要科學、條理
語言是表達思維的工具,教學語言必須符合邏輯性規律。如果一個教師的語言表達極富科學條理性,那么這個教師的思維過程也一定十分清晰嚴密,所講解的技術動作就連貫規范,組織的教學過程就比較科學合理。因此,加強體育語言表達的科學性和條理性,關鍵在于錘煉思維的邏輯性。以“原地雙手頭上擲實心球”易犯四種錯誤為例:①實心球出手無力,或未完成擲球動作,實心球就離手。②向下擲實心球,幾乎不存在拋物線。③實心球出手角度太大,高而不遠。④開始擲球時,先屈肘將球降至腦后下方再擲球,用不上以胸帶臂的力量。
針對上述四種情況,教師在講解時語言就要科學有條理,形體語言的展示就要規范連貫,使學生一聽就懂,一做就會。這樣就加深了學生對新知的理解,鍛煉了學生的體育思維能力,也讓學生體驗到了體育語言的魅力。
體育教學語言要啟發、激勵
德國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一個壞的教師是奉送真理,一個好的教師是叫人發現真理。”這也是體育語言啟發性的真諦。課堂上教師要通過語言來啟發學生思考問題、發現問題,并善于解決問題。如在教學“籃球的雙手胸前傳接球”時,根據學生接球時普遍等球,不會主動伸臂迎球的錯誤接法,筆者有意進行形體語言教學,模仿學生錯誤的接球手型進行示范,結果造成球接不住或打在自己的胸部上,引得學生哄堂大笑。大笑之后,部分同學就說:“老師,我也好幾次出現過這樣的情況,我真害怕,怕被球打到。怎樣才不會出現這種情況呢?”這時,筆者引導他們給老師這個錯誤動作找原因。經過學生的仔細觀察和體會,最后統一認識:接球時,雙手不能等球,應主動伸臂迎球而后緩沖。錯誤找準了,同學們再進行練習,基本避免了這種錯誤動作的出現,很快地掌握了雙手胸前傳接球技術。由于“錯誤”來自學生,而毛病讓學生自己找,教師加以指點,教學效果自然要比直截了當地傳授方法好。
語言教學論文:體育教程中的語言藝術解析
作者:郭小平單位:蘇州工業園區第二實驗小學
語言藝術是提高教學組織效率的關鍵之一。
體育教學的組織水平,直接影響體育教學效果。體育教學是由各教學部分、各教學環節組成,并在室外不同的教學場地進行,而語言是組織教學的紐帶,要使各部分教學緊密銜接,教學環節環環相扣,教學秩序井然,就需要借用多形式的語言活動來加以組織和控制,如教師語調的調控、語速的變化,通過這些語言技巧的運用,教師在語言上進行煽動和誘導,就能迅速地集合、組織、調動隊伍,集中學生注意力,提高興奮性,使學生表層的學習動因轉化成更高層的自主和自覺的學習,這樣就充分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各教學活動能省時、省力地順利展開。體育教師一節課上下來,即使他講解正確,動作到位,但如果整堂課中沒有一句生動、有美感的語言,那么他即便完成了教學內容,也只能是平淡的課,與學生很難形成有效溝通,要組織好一個情境化課堂氛圍則是很難,因而不會取得良好的課堂效果。此外體育課的隨機性很強,教師要能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來選擇和組織自己的課堂語言,針對課堂出現的不同情況,及時改變原定的教學計劃,這樣的改變往往會得到學生的肯定和喜歡。
語言藝術是影響教學質量的重點之一。
教學質量的好壞是由多因素決定的,諸如教師對事業的責任感、知識水準、教學表達能力等。而我認為提高課堂中的語言藝術顯得尤為重要。語言表達,是師生交流的紐帶,有關研究表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課堂紀律的好壞、學習成績的高低,乃至學生的成長,都同教師的教學語言密切相關。
一個有良好語言素質的老師,說出的語言會像磁石一樣,緊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學質量自然很高;相反教師語言素養不高,則往往直接導致教學的失敗。如果教師通過饒有情趣的描述,恰到好處地概括、點撥,能將學生領進知識的殿堂;如果教師的語言能撥動學生的心弦,就可能對學生產生強烈的感情沖擊波,產生巨大的感染力;如果教師的語言深刻含蓄,富有啟迪,就會使學生觸類旁通;從而體會到學習的快樂。如果教師用幽默、風趣、生動形象的語言來表達體育教學中的要求以及技術動作的過程,正如表2所示,用符合學生喜歡的類型特點來闡述教學內容,就能創造一種“寓教于樂”情趣橫生的課堂氣氛,教學的效果肯定是事半功倍,反之,則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學前教育專業體育課程教學研究
伴隨工學融合,以流程為核心的學前教育開始不斷推廣,而照本宣科或生搬硬套都不是學前教育應該套用的模式,課程系統已經無法滿足學前教育的進步需求。而學前教育學系的學生未來所任職的是幼師這一職業。因此,應著眼于以后職業發展的方向來創設體育課程。
一、研究目標
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未來的工作是幼教,而幼兒園相關文件中明文規定“體育在教育行業、幼生的發展階段有著主導作用,是幼生全方位發展教育的關鍵要素,是達成教育目標的核心工作”。目前,學前教育專業體育課程通常是以科目為核心開展教學工作的,僅關注體育技巧與學生需求,忽視了學前教育專業的職業性與表率性的特點,課程引導思維、培育對象、教學內容創設、教學方式與考評方式等方面有漏洞。筆者以具體疑問為著手點,融合若干年的教學歷練,對學前教育體育教程創設與體系化構建給出了科學的意見,期待可以為學前體育教育領域供應有價值的信息。
二、研究模式
(一)文獻材料法
檢索知網、萬方、維普等我國期刊論文庫、我國優質博碩士學位論文參數庫與網絡搜集的有關材料與訊息。
體育舞蹈專業形體訓練課程現狀分析
摘要:體育舞蹈作為西方集體育與舞蹈于一身的健康娛樂項目,自上世紀引入我國以來,一直受到大眾的追捧。本文以我國體育舞蹈專業學校的形體訓練課程為對象,通過對我國32個地方的體育舞蹈專業學校在形體訓練課的教學計劃、培養方案等多個方面進行了深入調查,在研究中結合文獻分析法、專家訪談法等方式,提出了其現存的問題和解決策略,并對當下我國體育舞蹈的發展提出了相應的發展建議。
關鍵詞:體育舞蹈形體培訓教學
1、體育舞蹈概述
體育舞蹈源于英國,在歐美盛行,是一種融合了體育與美的新型娛樂健身項目,涉及音樂、生理學、美學、心理學、服裝學等多個領域,又名社交舞。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健康與美的追求也不斷增強,于是,體育舞蹈憑借自身兼具實用與美感的功能,越來越多的被人們認可。從1986年引入我國,到1991年成為正式比賽項目,再到2002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的頒布,體育舞蹈逐步滲透進大眾的生活,尤其是在高校的課程運用方面得到了極大的進展。高校設置體育舞蹈專業,將體育舞蹈在科學研究與教學運用方面都進行了深入的探究,發展速度也十分迅速。當然,由于我國引入體育舞蹈的時間不及西方,故無論是在實踐還是理論方面都與世界體育舞蹈強國有很大的差距。體育舞蹈作為一項兼具流行與古典、藝術與美學于一體的健康娛樂項目,其功能性在當下得到了極大的發揮。也是基于這樣的特點,體育舞蹈在當初引入國內時就沒能系統科學的運用到教學活動;不僅如此,由于是交叉學科,很多高校的任課老師都并非專業的體育舞蹈老師,故在授課過程中并不能系統一致的進行教學;此外,高校對體育舞蹈的重視程度也直接影響了其在該課程上課時的安排。以上種種原因都直接影響著我國體育舞蹈事業的發展,因此,如何根據當下高校體育舞蹈的發展情況進行爭對性的改善,是值得思考的問題。第一,對形體教學的研究,即在教學目標和內容上應多下功夫,找出當下高校體育舞蹈課程中存在的問題,結合其他高校的數據,分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第二,對各高校的體育舞蹈課程設置進行調查匯總,找到課程的受用者的認可度和興趣,從而針對性的提出解決策略。當然,體育舞蹈課程的改進與革新都應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內容多樣化和設置科學合理化的原則。只有科學有效的訓練,才能在自然的狀態下實現產出最大化。
2、我國當下體育舞蹈專業學校形體訓練課程現狀分析
2.1、我國體育舞蹈的發展現狀
體育文化與漢語國際教育的融合構建
【摘要】本文認為目前漢語國際教育中的體育文化處于相對不足的狀態,主要表現在中國文化教育中體育文化內容單調重復、綜合漢語教學中體育元素在大部分教材中缺失、以及“中文+體育”專業學歷教育趨勢下體育漢語教材的陳舊與欠缺,提出應從傳統體育文化、現代體育精神、專業體育科學等多個層面進行中國體育文化與漢語國際教育的融合構建。
【關鍵詞】漢語國際教育;體育文化;體育精神;體育科學
傳統體育作為民眾日常生活中的一種健身民俗,與民間舞蹈、民間戲曲、民間音樂、民間宗教、民間文學等交織在一起,是各族人民世代相傳的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和文化空間,是維系民族生存發展的動力和源泉,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傳統民族體育內涵豐富、形式多樣,是中國文化的組成部分,但是,隨著城市化的加劇,以及西方現代體育文化的沖擊,中國傳統體育文化的賡續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文化推廣是漢語國際教育的目標之一,目前的漢語國際教育“有漢字大綱、詞匯大綱、語法大綱、功能大綱,唯獨沒有文化大綱。在中國文化走出去的大背景下,文化大綱的研制、文化教學體系的構建、中國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交流互動態勢的重構,已是當務之急”。同時,與其他文化形式相比,作為中華文化組成部分的中國體育文化,在漢語國際教育過程中更是未得到應有的重視。
一、中國文化教育中的體育文化
筆者考察了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幾種中國文化教材,包括《中國文化欣賞讀本》《中國文化常識》《中國的故事(藝術篇)》《感知中國——中國文化百題》等,只發現《中國文化欣賞讀本》中列有專門的“民間運動”一章,介紹了毽子、風箏、武術和秧歌這四種傳統體育項目,其他教材涉及的與體育文化相關的內容都編排在藝術或民俗類別之下,如《中國文化常識》在“中國工藝美術”一章介紹了“風箏”,在“中國民俗”一章介紹了“舞獅”;《感知中國——中國文化百題》第1輯中沒有體育文化相關內容,第2輯、第3輯、第4輯中的“中國文明與藝術”一章分別介紹了“中國功夫、太極拳、雜技、氣功”等內容。可見,這些文化類教材中體育文化的內容是相對缺失的,已有的一些與體育文化相關內容的編排,其重點也并非都在這些文化的體育特質上。例如,將“風箏”編排在“中國工藝美術”一章介紹,其重點在于“風箏”的藝術性,而非運動性;將“舞獅”編排在“民俗”一章介紹,也值得商榷。瑞士的霍夫曼-克萊耶(Hoffmann-Krayer)在《民俗學文獻目錄》中把民俗分為18類:鄉村、建筑物(房屋、禮拜堂及其他)用具、象征物(如福祿壽象征及其他)、技藝與一般藝術(如染織、雕刻等)、人民心理現象、慣習及其原物(如首飾等)、飲料及食物、慣性(如儀式過程、會社、游戲等)、民族法律、信仰(神話、崇拜等)、家庭醫藥、民間詩歌(如民歌、敘事詩等)、民間故事(幻想故事、笑話、傳說等)、民間戲劇、歷法歷書、民間語言(如謎語、諺語、俗語等)、名號(如地名、人名、神名、動植物名等)。根據這一分類,“舞獅”可以歸入“慣性”一類,即一種在節慶時的儀式,“舞獅”盛行于唐代,中國民俗傳統認為舞獅可以驅邪辟鬼,故此每逢喜慶節日,例如新張慶典、迎春賽會等,都喜歡敲鑼打鼓,舞獅助慶。因此在民俗一章介紹“舞獅”,重點在于這項活動寄托著民眾消災除害、求吉納福的美好意愿,并非其中的體育文化精神。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具有代表性的傳統體育項目沒有在文化類教材中出現。2015年,經韓國、菲律賓、柬埔、越南四國共同申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拔河”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雖然屬于全世界各國人民,但是“拔河”無疑在中國具有悠久的歷史和群眾基礎,這項體育項目被鄰國搶注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也反映出我國對自身傳統文化的忽視,在介紹中國文化的漢語教材中,也沒有出現過這項運動,反而是“氣功”這類具有爭議性,曾風靡一時,但如今并沒有被大眾廣泛接受的體育形式被專門介紹。截至2018年底,中國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項目已達40個,是世界上擁有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數量最多的國家,但是名錄里卻沒有傳統體育項目的蹤影。
二、綜合漢語教學中的體育元素
學校體育素質教育對策
1.現行教育體制下學校體育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1.1指導思想和教育理念存在的問題
思想是行動的旗幟,理念是行動的指針。長期以來,錯誤的指導思想和落后的教育理念一直制約著學校體育的科學、健康發展。指導思想和教育理念方面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學校體育教學模式競技化。由于歷史的原因,我國學校體育教學沿襲了競技體育模式,即以競技體育為主導,各種體育教育都圍繞著競技體育進行。這種學校體育教學模式的競技化,導致學校重競技成績、忽視教學思想的錯誤理念根深蒂固,阻礙了學校體育向素質教育發展。第二,學校體育精英化。忽視了大多數學生的身心素質和興趣特長的培養和發展,歪曲了學校體育教學的指導思想和教育理念。造成了少數尖子學生競技運動水平高,而大多數學生身體健康狀況令人擔憂、受挫能力弱的局面。[2]
1.2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存在的問題
由于指導思想和教育理念存在一定的問題,導致學校體育教學在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上因循守舊,很難滿足素質教育的要求。在教學模式上,剝奪了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的地位,過分重視教師作為學生主導者的地位和作用,忽視學生的主動參與;教學模式單一,忽視個性培養,無法發揮學生各異的潛能,嚴重束縛和壓抑了學生參與體育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教學內容方面,以競技體育為主要的教學內容,沿用競技體育的項目、規則和評價方法,脫離了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和自身條件,教學組織形式單調呆板、內容陳舊,手段落后,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全面發展,也影響了學校體育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
1.3學校體育教學師資存在的問題
小學新任教師工作小結
不知不覺中一年就過去了,回想2010年的工作,甜酸苦辣樣樣有,工作很繁重,但也很開心,現總結如下:
一、師德表現
教師的稱號是神圣的,教師的道德是高尚的。本學期,我認真學習江總“”主要講話材料,按時參加、業務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加強道德修養,以《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七不一要一規范》來規范自己的言行。嚴格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關心集體,以校為家。響應學校號召,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注重理論的學習,積極向黨組織靠攏。有幸參加了保持員先進性教育學習。
二、班級管理工作
第二學期,領導給了我擔任班主任的鍛煉機會,雖接任時有些猶豫,但還是接任了這項及具挑戰性的任務。要想把班級管理好,首先要有好的干部班子,因此,我通過從原任課老師處了解,以及兩周的觀察,首先確定了班里的小干部,并經常性的對其執行教育,使他們在班級中起到了表率帶頭作用,也使整個班級的良好的班級風氣及學習風氣得以形成。此外,我還注重學生平日良好習慣的養成,發覺問題,及時開展班會執行討論,我還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我班的一日常規成績、班前歌成績以及兩操成績均列級部前列。在體育節中,我班獲男子拔河第一名,在藝術新星評選中,我班的杜明達獲聲樂藝術新秀、孫艾瑞獲器樂特長生。
三、教育、教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