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教學的基本理念范文
時間:2023-11-20 17:27:3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體育教學的基本理念,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0引言
近年來我國教育界改革大勢愈加明顯,現代化的教育更注重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動性,基于體育本體論而言,“快樂體育”是以激發學生興趣為主體的體育本體教育方式,注重使學生在體育學習過程中能充分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從而激發學生主動學習,以推動體育本體教育的教學發展,是體育教育改革的優良成果,本文將介紹其教學理念,并進行反思,以幫助“快樂體育”教學更好的實施。
1快樂體育教學理念
快樂體育的教學理念起源于上世紀80年代德國和日本,強調通過情感教學入手,使學生在體育學習過程中獲得深層的心理或成功感,從而讓學生在體育運動中體驗到參與、理解、掌握以及創新運動的樂趣,是以學生為主體,激發學生自主學習,從而形成學生終身參加體育實踐的志向和習慣的教學理念,更有利于學生養成終生學習的習慣,對我國解決體育厭學產生了重大影響。相較于我國傳統的體育教學,快樂體育的教學理念更注重學生的學習,通過讓學生感悟體育學習的的樂趣,從而領悟體育的魅力,培養他們自身的體育能力與個性。
2體育教學本體論
體育教育本體論指的是體育教學的本質,體育教學理論是體育教學實踐的理論認知系統,我國的體育教學理論自上世紀80年代始,出現了百家爭鳴的現象,新學校體育教學理念層出不窮,從而引?l人們對體育教學本質的思考。體育教學本體論是一切體育教學的根本,只有明白體育教學的本質,才能夠充分地實施體育教學。筆者認為體育教育是體育教學的本職工作,體育教育理念是體育教育的理論基礎。中國學校的體育教學理論經過百余年的發展,已經有了自身的特色,我國注重青少年教學,認為身體是革命之本,體育教學對學生鍛煉身體有著顯著影響,故而體育教學本體在本文中的定義是為了提升學生的身體健康,教會學生體育運動從而強身健體。
3體育本體論下的“快樂體育”教學理念
就體育本體論可看出,體育教育是體育教學的本職工作,而體育教學理念是為了體育教育而服務的理論工具。自我國上世紀從日德引進“快樂體育”的教學理念以來,為了能夠有效的實施且改善我國體育教學所存在的不足,對“快樂體育”的教學理念進行了許多調整與改進。究其本質而言,快樂體育注重的是在快樂中進行體育教育,這就說明體育教育是有快樂與不快樂兩面的。總的來說,體育本體與“快樂教學”教學理念是一個矛盾且統一的對立體。
4基于體育本體論下的“快樂體育”教學理念反思
4.1體育樂趣與意志
人們通常都會說寓教于樂是讓孩子學習的最佳教學方式,快樂體育也是看中如此,講究將體育學習的樂趣展現給學生,讓學生能夠在體育運動過程中的體驗到,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帶著興趣學習自然就有學習的動力,這是學習的最佳境界。但實際上,體育教育的本質是要讓學生學會鍛煉身體,教授他們運動技巧,讓他們能夠明白體育精神,從而塑造健全的人格。誠然,快樂體育的教學理念是十分出色的,但卻忘記了體育并不是一門充滿樂趣的課程,體育更注重的是身體的鍛煉以及精神的陶冶,而且其學習過程也是需要經過長久的鍛煉,而樂趣只是一時的,就體育樂趣而言,還不足以能夠讓學生堅持長久艱苦的訓練。體育教育更應該注重意志的培養,堅毅的意志才是體育教育應該貫徹給學生的,這一點無論是在運動學習中還是日常生活,都比樂趣來的重要。樂趣能夠使學生得到情感上的滿足,但時效并不能夠保證。而堅毅的意志卻能夠持久,不僅能讓學生得到精神層面上的提升,更能得到身體上的鍛煉,而這恰恰是快樂體育教學理念中所不具備的,卻是教育者需要明確教授的!
4.2教與學的顛覆――精神傳承
現代教育改革中,不斷地提升對教師的要求,卻放松了學生,對學生更加照顧。快樂體育的教學理念也是如此,激發學生的樂趣,從而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這樣的體育教學最后的結果,必定是愈加助長了學生的厭學風,只有感興趣才學,那不感興趣的是否就不學了。這與體育教學本體相反!體育精神中最注重的就是不怕吃苦,頑強拼搏,建議向前,快樂體育的教學理念下的教育方法,根本無法將這些傳承下去,學生更注重情感層面上的滿足,又怎么能明白體育精神的內涵,如何領略這些精神的魅力。此外,體育運動教學中,學生的學習是需要經過長久訓練的,快樂體育注重樂趣的體驗必定難以讓教師進行教學傳授,這更加顛覆了教學。
篇2
【學情分析】
繪本以簡練的文字,構筑出跌宕起伏的故事;繪本以圖畫的方式講故事,符合孩子們的欣賞習慣:繪本以風趣活潑的風格,表現孩子們喜聞樂見的事物。《逃家小兔》繪本“讀寫一體”的教學對象定位于二年級下冊的孩子。這一階段的孩子識字量已近1500字,基本跨越了文字障礙。因此,從繪本入手,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和欲望,并在閱讀指導的過程中,學習運用繪本語言表達,就顯得大有可為了。
【繪本解讀】
《逃家小兔》這部繪本講述了一個小兔子和兔媽媽之間玩語言捉迷藏游戲的故事。小兔子天馬行空的想象,兔媽媽不離不棄的追隨,讓這個情節簡單的小故事,溫馨而充滿情趣,被譽為圖畫書中的經典之作。
《逃家小兔》的語言別具特色——媽媽與小兔之間的對話以“如果你變成……我就變成……”的句式貫穿整個故事,想象奇妙,詩意盎然,極富韻味。
因此,本設計旨在通過對小兔與媽媽之間對話的品讀與剖析,發現對話形式上的秘妙,并引導學生學習運用這一特色句式創作兒童詩。
【教學目標】
1.閱讀繪本,想象說話,感受小兔想象的豐富奇特和媽媽母愛的溫馨執著。
2.學習運用繪本語言——“如果你變成……我就變成……”句式創作兒童詩。
3.通過品讀一部繪本,推薦一組繪本,激發學生走進繪本世界的興趣和欲望。
【課前準備】
《逃家小兔》繪本;PPT;作業紙。
【教學過程】
一、聽片段,猜題目,激發閱讀興趣
1.講述片段,競猜題目。
教師講述《逃家小兔》故事片段,讓小朋友猜故事題目,引出課題;請學生跟老師一起寫一寫這個有意思的題目。【板書:逃家小兔】
2.激活記憶,重溫故事。
(1)請小朋友說說故事主人公是誰。
讓我們一起把小兔和兔媽媽請到黑板上來吧!【板書:小兔媽媽】
(2)請讀過此繪本的小朋友說說這個故事中印象深刻的片段。
現在,讓我們一起來重溫一下這個有趣的故扣巴!
(點評:以故事片段的講述導入,激活閱讀體驗,讓孩子們帶著對童話的美好記憶,步入美麗而又溫情的童話意境)
二、分角色,讀繪本,發現對話奧秘
1.分發繪本,人手一份。同桌分角色朗讀故事。
2.指名分角色朗讀對話。思考:兔寶寶和兔媽媽是怎么說話的?你發現其中的秘密了嗎?
3.交流兔媽媽和兔寶寶對話的秘密:兔寶寶和兔媽媽都喜歡說——如果你變成( ),我就變成( ),( )。【板書這一句式】
(點評:《逃家小兔》情節簡單,一讀即懂.故閱讀伊始便直指表達形式,略去內容分析,引導學生發現文本形式的秘妙,刪繁就簡,去蕪存菁。)
三、據文意,練表達,感受溫馨母愛
1.看圖說話。
PPT依次播放繪本中的無字彩圖,請小朋友用上述句式說說每幅圖畫的意思。
2.想象說話。
小兔這么調皮,它還會變成什么呢?兔媽媽又會怎樣變化呢?請小朋友開動腦筋,幫小兔和兔媽媽變一變吧!
3.感悟母愛。
小朋友們,你們說,小兔是真的想離家出走嗎?其實,它在跟媽媽玩著一個我們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游戲呢!【板書:捉迷藏】
無論小兔變成什么,兔媽媽都會千方百計地、不顧一切地找到它。這還只是捉迷藏嗎?【補充板書:愛的捉迷藏】
(點評:想象說話這一環節至關重要,為下一環節的創作做了很好的鋪墊。“愛的捉迷藏”這一主題的凸顯,即為童詩創作找到了生發點。童詩者,以情為根,以詩為枝葉,情動而辭發,根深則枝繁葉茂)
四、化繪本,作童詩,表現童真生活
1.繪本蠻身音詩。
看,老師還把這個繪本變成了兩首詩呢!詩的題目是——《愛的捉迷藏》。
(點評:繪本變身兒童詩,教師這一改編一舉多得——既梳理了繪本內容,又深化了繪本愛的主題,更重要的是為學生的童詩創作提供了范本,實現由讀到寫的步步深入,水到渠成。)
2.朗讀詩歌,探尋奧秘。
多種形式朗讀,討論這兩首詩是怎么變出來的。
PPT演示:
3.學生創作,教師巡視。
請小朋友當一回小詩人,學著上面兩首詩的樣子,從孩子和媽媽的角色中任選一個,想象寫話,創作童詩。
4.童詩展示,互動點評。
(點評:在語言轉化上,以PPT動態演示繪本語言如何變身童詩語言,清楚明了在角色選擇上,給予學生以選擇的權利,鼓勵自主表達:在童詩創作上,由教師提供格式,由扶到放,創作篇幅不拘長短,高度自由)
五、淡作者,薦繪本,鼓勵自主閱讀
1.簡介作者。
文:(美)瑪格麗特.懷茲.布朗 圖(美)克雷門,赫德
瑪格麗特和克雷門是美國圖畫書界的先驅性人物。他們合作的兩本睡前故事書—《逃家小兔》《月亮,晚安》,都成了圖畫書的經典之作。
2.推薦閱讀。
(1)瑪格麗特和克雷門合作完成的另一部繪本《月亮,晚安》。
(2)有關兔子的其他繪本:《沒有耳朵的兔子》《我的兔子朋友》《海盜兔子小亨利》《兔子先生的麻煩》《再見,小兔子》……
3.課堂小結。
今天,小朋友們不僅讀了一個有趣的繪本故事,還學會了寫詩,成了一位位小詩人。小朋友們可真了不起呀!
(點評:從一部繪本,到一組繪本;從一個主題,到多個主題;從一位作者,到多位作者,閱讀推薦,打開繪本閱讀的大門。)
【總評】呂叔湘先生曾將課內與課外的關系風趣地形容為“三七”開,課內僅占三成,課外則占七成。這句話強調的是課外閱讀在語文學習中的地位。現實中,我們常常會遇到有些孩子閱讀興趣很濃,閱讀量很大,但語言表達卻顯一般。究其原因,主要是孩子們的閱讀只停留在表面,內化積累效果甚微,值得深思。
此課例的最大價值在于通過指向“讀寫一體”的設計,探索出了 條從讀到寫、以讀促寫的高效路徑,意義非凡。品讀設計并觀課之后,我覺得此課有三點值得肯定。
1.選擇了詩一般的文本。當下的小學生課外閱讀涉獵很廣,教師平時推薦的課外書也不少,但因時間原因,教師能選作課內進行整本書閱讀教學的數量是有限的。因此,選書很重要,這需要教師獨具慧眼,甄選出有價值的來開展教學。《逃家小兔》中小兔子天馬行空的想象,兔媽媽不離不棄的追隨,情節簡單,充滿情趣,人物語言更是充滿詩意。劉老師不僅科學合理地選擇了這文本,而且又進行了一定的“變身”,更使詩情洋溢,詩意盎然,讓孩子們習得語言變得觸手可及。
2.表現了詩一般的生活。孩子的天性是真和美,所以他們看到的世間的萬事萬物也是美的,對事物的表達也是美的、真的、善的,這是詩歌最重要的表達內容和形式,所以說,兒童是天生的詩人。把《逃家小兔》送給孩子,讓他們讀完以后,也來說說、寫寫,真乃詩意的生活,美麗的邂逅。
3.確定了詩一般的愿景。我們平時看到的閱讀課多數以閱讀教學為目標,劉老師看遠步,以踐行語言表達為目標,寄寓了教師以讀促寫、以寫悟讀的高遠追求,尤其對于二年級的孩子,堪稱詩般的愿景。這樣一次當小詩人的高峰體驗,有助于實現孩子“對寫話有興趣”的教學目標。
篇3
【關鍵詞】高校體育教學 缺失 應對措施
隨著我國教學專業化的持續推進,體育教學已經成為了高校教學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而優秀的體育人才發掘和培養也要依靠高校體育教學,所以重視和強化高校體育教學具有重要的價值。在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不斷完善和提升的現代化教育中,我國高校的體育教學還存在著比較大的缺失,比如教學模式的單一、教學技術的單調等。為了強化高校體育教學的綜合效果,積極的進行教學缺失的分析,并就缺失的應對措施進行探討意義重大。
一、高校體育教學存在的缺失
(一)教學的統一性較強
目前,高校教學統一性較強是教學缺失的重要體現。從體育教學的實踐來看,由于個體間的差異較為明顯,所以不同的學生在不同的體育項目方面會表現出不同的潛能,而體育教學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讓學生的潛能得到最大的發揮。但是目前的統一化教學,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使其體育潛能的發揮受到了影響。正是因為這種教學模式的存在,所以部分學生的真正體育特長得不到發揮。可以說,統一性較強的教學模式,不僅有礙于學生個人能力的發揮,對于我國體育項目人才的發掘和培養也有著不利的影響。
(二)教學理念的更新不足
教學理念的更新不足也是目前表現較為突出的缺失。高校體育教學雖然是以實踐為主要方向,但是理論教學不可忽視。而無論是實踐教學還是理論教學,都需要一定的理念指導,這樣,教學的發展才會更具方向性。由于時代在變化,教學方法和技術也在改變,所以教學理念要做好時時的更新,但是目前高校體育教學理念,其更新速度遠遠滯后。正是因為理念指導的落后,所以體育教學的動力以及科學性會出現問題。
(三)現代化教學技術應用不充分
現代化教學技術的應用不充分也是目前表現較為突出的高校體育教學缺失。隨著時代的進步,技術更新的速度明顯的加快,而新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也越來越普遍。體育教學是非常重實踐的學科,所以需要不斷的進行實際賽事的分析,學生的認識和技術才會有明顯的提升。而要想獲得最新的體育訊息資料,就需要借助網絡媒體。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利用多媒體技術變得十分必要。但是從目前的教學實踐來看,高校體育教學對于多媒體技術以及其他現代化技術的應用存在著明顯的不足。
二、應對高校體育教學缺失的措施
(一)積極的改變教學的觀念
積極的改變教學觀念是應對高校體育教學缺失的重要措施。教學觀念的改變需要做好兩方面的工作。第一是繼承工作。傳統的體育教學觀念雖然說并不全都適合現代化的體育教學,但是其中的一些理念和思想對于體育教學的積極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所以在進行教學觀念的改變時,這些積極因素一定要充分的繼承。第二是創新。傳統的體育教學理念在某些方面會限制現代化體育教學的模式改變,所以在教學實踐中,需要對這些失去活力的理念進行積極的剔除,從而結合現代化教學的特點進行體育教學針對性理念的打造。將傳統積極理念和全新的現代化理念進行結合之后,具有積極作用的現代化體育教學理念便會產生。
(二)打破統一化教學模式,實現因材施教
過去的體育教學,實行的基本都是一對多的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對于發掘學生的體育潛能、進行針對性的培養具有抑制作用,所以為了應對傳統體育教學中的缺失,可以實現學模式的打破,進而實現因材施教。進行因材施教主要分為兩個步驟:第一是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體育項目的選擇,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將學生對于興趣愛好的熱愛注入到教學中。第二就是針對項目特征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針對性的訓練教學。當然,在教學的過程中,一方面要強化理論的學習,另一方面要強化具體訓練的開展。通過理論和訓練的配合,因材施教的效果會更加的明顯。
(三)在教學中積極利用現代化技術,實現教學手段的多樣
在教學中積極的利用現代化的技術,實現教學手段的多樣也是應對體育教學缺失的重要策略。現代化技術的應用主要有兩方面的突出優勢:第一是增加了體育教學的多樣性,打破了原有的單一教學模式。而教學模式的改變則可以有效的豐富學生的學習思維。第二是現代化技術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體育老師專業上的不足,從而實現體育教學的專業化提升。在具體的利用中,可以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進行賽事視頻的分布講解,使學生們對體育訓練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另一方面可以利用視頻教學來提升教學的專業程度。簡言之,現代化技術的利用,不僅豐富了體育教學的課堂,更加強了教學的專業性。
結束語:體育教學是目前高校教學的一項主要內容,但是由于受到傳統教學的影響,所以體育教學中依然會存在一些缺失。這些缺失嚴重的影響了體育教學成績的進一步發展,所以積極的分析這些缺失,并針對缺失進行補救措施的探討,對于高校體育教學意義重大,對于提升高校綜合教學質量意義同樣重大。
參考文獻:
[1]俞達.高校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其應對措施[J].教書育
人(高教論壇),2015,03:92-93.
[2]趙啟全.大學體育教師專業發展的倫理缺失與回歸[J].山
東體育科技,2015,01:88-92.
[3]黃漢升,吳燕丹.普通高校本科“體育科研方法”課程改革
的路徑――基于體育院、系學生畢業論文的現狀思考[J].
中國體育科技,2011,05:116-127.
[4]叢燦日,付冬梅.我國高校體育工作失范的歸因及應對
――《高等學校體育工作基本標準》引發的思考[J].體育
學刊,2015,06:93-98.
篇4
【關鍵詞】高校 體育教學 發展 方向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13-0049-01
本文從科學發展理論出發,分析了普通高校體育教學的發展模式與發展方向,從高校體育教育體制與外在環境兩個角度入手,研究了體育教育機制存在的合法性問題,并從社會公平角度出發,分析了高校體育教學的未來發展方向,即應承擔必要的責任,推動體育教學實現健康與可持續發展。
一 問題的提出
高校體育教學要堅守傳統教學發展模式還是要創新發展,一直是高校體育教學需要重點分析與解決的問題。所謂堅守模式,即按照中國傳統體育教學基本理論進行現代化體育教學,通過分析中國高校體育教學的發展歷程可以發現,中國體育教學并沒有科學清晰的發展體系,更多的是按照一種習慣性經驗延續的教學模式。因此高校體育教學是要維持傳統教學模式,還是要不斷創新思維以適應社會與時代的發展和進步,是現階段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
從公平的角度出發,高校體育教學的發展勢必要按照傳統的教育模式繼續進行,因為傳統教育教學模式的選擇來自于社會,這種外在的社會壓力并不能完全左右教育機制自身的張力,因此教育模式依然會按照傳統教學來進行。而要推動高校體育教育教學的深入發展,使其能夠更好地適應時代的進步,則需要從教育機制自身出發,研究出能適應社會要求與機制自身改革完善的新的教育教學模式,而此種模式也正是高校體育教學的未來發展方向。
二 高校體育教學的未來發展方向
近年來,中國的高校體育課程教育與教學基本目標均體現了終身體育與技能學習的發展目標,這種體育教育教學目標的設定一般可以理解為以掌握一定的運動技能的方法來推動學生終身體育價值觀念的形成。這種理解相對于傳統的單純體育教學來講具有了一定的改革意義,但這種改革仍然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如何克服此種局限性,實現體育教學多元化目標成為現階段高校體育教學的重要發展方向。高校體育教育教學要實現充分改革,需要注意以下四個層次的完善:
1.不斷確立科學的教學指導思想與教學目標體系
在高校體育教育教學的理論與實踐過程中,教師要確立明確的指導思想與教育基本目標,在教學過程中深入貫徹健康第一、終身體育教育與素質教育的基本指導思想,以培養學生形成終身體育教育的意識與習慣,進而培養學生掌握基本的體育訓練知識與技能,最終達到增強學生體質、增進學生健康、形成良好的個性與品德的目的。
2.明確體育教育在學生綜合素質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體育教學課程主要是以對學生的身體訓練為基本手段的,通過合理的體育教學與訓練過程,實現學生思想品德、身心健康、文化科學、生活技能等方面能力的提高的一種教育教學模式。體育教學的發展需要突出強調學生心理、身體與社會之間的平衡,以全面增進學生的健康程度、實現增強體質的重要目標。在這一過程中,要明確健康教育作為體育教育教學的本質出發點,同時也是其根本目的。另外,終身教育理念現階段已經成為大部分國家體育發展的共識,因此應逐步貫徹終身體育教育理念,將體育教育教學融入到大眾教育范疇中,提高體育的終身教育屬性。
3.強調體育基礎設施建設,完善高校體育教學組織形式
高校體育基礎設施建設是保證高校體育教育教學深入開展的重要前提,因此高校要發展體育教育,首先要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創新體育教育理念、強化素質教育模式。同時還需要不斷提高體育教師的個人素質與能力,形成一個系統化的體育教學組織形式,充分挖掘大學生的潛力與創造能力,擴展大學生的自利與學習空間,以啟發學生創造性地學習并完成技術動作,創新教學組織形式,進而提出符合學生自我意識發展特點、體育價值觀念與情感發展特點的新體育教育教學方式與模式,以更好推動高校體育教育教學的發展。
4.突出體育文化教育
體育文化教育作為體育基礎理論教育的重要內容,在體育教育教學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未來體育教育的發展只有充分重視體育文化的作用,才能從根本上完善體育教育內涵與體育教育環節。體育文化教育能夠較好地調動大學生學習體育文化知識的自覺性,充分培養學生的體育能力與素養,有效陶冶學生情操,塑造學生良好的氣質。因此高校體育教育教學需要突出文化教育,給學生充分的空間來學習體育文化,以更好地提高學生的體育文化素質。
三 結論
綜上所述,發展高校體育教育需要充分重視體育素質教育。一方面,要通過體育教育教學使學生充分的掌握基本體育技能與健身知識方法,更好地滿足學生在學校期間的身體健康要求;另一方面,還要讓學生充分滿足自身終身體育鍛煉的需要,培養學生體育學習的興趣。高校體育教育要想獲得長足發展,并實現與社會發展的良好結合,需要充分認清體育教育內在發展機制與外在發展環境,在發展的過程中不斷確立科學的教學指導思想與目標體系,強化體育基礎設施建設,突出體育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與學生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才能真正實現高校體育教育教學的改革,推動高校體育教育教學實現新的發展。
篇5
關鍵詞:教育管理學;高校;體育教學;創新教育
管理學是教育學與管理學的交叉學科,其既遵循教育活動的基本規律,也要堅持管理原則,是研究教育管理過程與規律的一門學科。從研究對象上講,其包括宏觀上的整個國家教育系統與微觀上的各級學校組織系統;從研究內容上講,其既包括教育人事管理、教育教學管理及學生管理等;從研究范疇上講,其主要包括了活動、體制、機制、觀念四大范疇。
1教育管理學的研究范疇
1.1活動
活動是教育管理學研究的最基本的范疇,從衍生的時間上看,活動一般是先于機制、體制產生的,一般規律性的事物往往先是從有毫無控制的活動開始逐漸地系統化與完整化。在教育管理學的研究范疇中,要深入了解教育活動中的基本現象,并透過現象了解活動的規律與內在特點,有些教育管理現象在活動產生之前已經出現了運行機制與觀念,甚至存在于體制之中,但有些現象在活動出現之后,才形成制度化與理論化,這就需要依據具體的問題具體分析。高校體育教學管理是微觀層面上的一種活動,其在產生的最初階段就已經被限定在體育系統與教學系統的范疇內,需要依照高校體育發展的一般規律對活動進行有效管理。因此,規范體育教學管理活動,深入研究其上位因素是至關重要的。
1.2體制
體制在學術界是一個用途十分廣泛的詞匯,在階級社會中,體制的意義重大,其是一個社會規則運行的重要基礎。在教育領域中,體制是教育管理學的重要研究范疇,其是教育組織與教育規范的結合體,是對教育實施管理的規制體系與組合方式。“教育行政機構與一定的規范相結合,就形成了教育行政體制,學校內的管理機構與一定的規范相結合,就形成了學校管理體制。”[1]教育體制包含了非常廣泛的內容,上至教育行政管理體制、教育規范,下至學校管理方式、管理機構等,從中央管理體制再到地方管理體制,其涵蓋了教育領域內的不同管理系統與規范。這表明教育體制與國家的政治體制是一脈相承的,具有較大的復雜性,在教育管理中發揮著支撐性的作用。高校體育教學管理活動是在高校管理體制下進行的,只有明確體制的一般特點與規律,才能實現教學管理的創新。
1.3機制
機制就是事物內部各組織或各要素之間的關系與組合方式,在教育領域中,是指教育活動內部各要素之間的聯系方式,也是教育管理學研究的重要范疇。教育管理是對教育內部各要素的管理,而實現管理的有效性與科學性,就必須厘清其內部運行機制,把握各要素之間的聯系與特點,進而根據不同的工作原理,創新管理方式。機制在教育管理領域內屬于紐帶性質,其往往隨著活動的產生而不斷的完善,并在運轉中逐漸衍生出體制與觀念,同時體制與觀念也能夠指引機制的運行,不同的研究范疇之間存在密切的關聯。高校體育教學管理作為教育管理的子系統,深入地研究其運作機制,便是掌握了活動的發展變化規律,對于其管理工作的創新具有基礎性作用。
1.4觀念
觀念是意識層面的要素,是人們在實踐中形成的對事物產生各種認識的集合,它開源于具體的活動,并不斷地總結活動中的經驗與教訓,形成較高層次的認知,并最終凝聚成觀念,在一定程度上指導實踐活動的發展。觀念對于教育活動的價值在于指導與引領,促進各種教育體制的構建與完善,成為機制優化的重要指南。在教育管理活動中,觀念的價值與意義重大,科學的觀念能夠指引其形成有效的管理體制與機制,進一步規范管理活動。高校體育教學管理的創新是體制的創新、模式的創新,但從根本上來講是觀念的創新,推動管理要素的不斷發展必須依賴于先進的觀念,更新組織成員的思維模式,這也體現了觀念作為教育管理學研究范疇的重要意義。
2基于四大范疇的高校體育教學管理問題分析
2.1高校體育教學管理的活動問題
活動是高校體育教學管理的基本形式,也是管理觀念、體制、機制實施與落實的主要支撐。目前,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管理活動的問題主要表現為缺乏系統化與科學化的理論引導。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管理活動多是以實踐性的經驗為基礎,通過借鑒其他學科教學活動的間接性管理經驗,開展體育教學管理活動,并沒有根據體育學科的內在規律與特點有針對性地設計管理模式,選擇管理方法。體育教學與其他學科的教學有很大差別,體育教學主要是一種實踐化教學,讓學生在參與體育實踐活動中提升興趣,而過于陳舊的體育教學管理方式讓體育教學過程缺乏新意,難以符合時展的趨勢與日新月異的體育新形態,更沒有系統化的理論支撐。由于我國體育事業起步較晚,對高校體育教學管理的相關細化理論研究較少,而在國外高校體育教學管理經驗借鑒方面也難以為繼,這無疑導致了高校體育教學管理活動難以形成系統化與規范化。
2.2高校體育教學管理的體制問題
高校體育教學管理體制是維持管理活動正常運轉的體系與框架,由管理組織結構與各項管理制度組合而成。高校體育教學管理體制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沒有制度的規約與組織的規范,高校體育教學管理活動便無法得以順利開展,也就無法實現高校體育教學目標。目前,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管理體制缺乏強有力的制度支撐與結構合理的組織管理機構,沒有根據體育學科的內在規律,有針對性地調整傳統的管理體制,導致體制在規范活動的作用發揮方面有所欠缺。在依法治國理念逐漸深化的當今社會,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管理在制度建設方面尚不健全,許多陳舊的制度不能適用不斷變化的體育教學情況,尤其是在體育教學師資隊伍建設制度、體育課程管理制度、體育成績考核制度等方面存在明顯的滯后與不足,教師的積極性與創造性無法在體育教學活動中被激發,體育課程設置的形式及成績考核的方式在制度設計環節上也略顯陳舊。在組織管理機構上,以二級體育學院及系、部為主,雖能夠直接領導與管理體育教學工作,但與外界的溝通交流合作的能力有限,在學習、獲取教學管理經驗,革新教學管理模式方面存在先天不足。
2.3高校體育教學管理的機制問題
高校體育教學管理機制是在管理體制的框架內,各管理要素的組合方式及運行狀態。高校體育教學管理活動的順利展開,很大程度上依賴于管理機制的運行狀況,如機制運行不暢,會直接影響體育教學管理的效果。受高校體育教學管理體制的影響,體育教學管理機制也存在不完善等問題。首先,高校體育教學管理缺乏必要的激勵機制。體育教學管理的目的是為了規范體育教學活動,實現體育教學目標,其運行機制是調動各相關要素,發揮其最大作用。但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管理在激發教師與學生進行積極的“教”與“學”方面并沒有形成系統化的模式,在薪酬激勵、榮譽激勵的基礎上,并沒有實質性的機制創新,也沒有凸顯出體育教學管理的特殊性,弱化了管理的隱性價值。其次,高校體育教學管理缺乏必要的監督與評估機制。高校體育教學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并沒有形成持續性的、穩定的監督與評估機制,對高校體育教學效果的評估往往只是從一個層面反映出管理的效能,并不具有全面性與整體性,從而也就無法從根本上起到監督的作用。
2.4高校體育教學管理的觀念問題
高校體育教學管理的核心價值取向便是實現體育教學目標,讓學生接受體育教學活動中更多地接受體育知識,掌握相關體育技能,并養成積極參與體育鍛煉的習慣。但是,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管理觀念比較陳舊,無法科學指導管理活動的有效開展,更無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鍛煉意識。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管理方式一般只注重教學任務的本體性目標,能夠保證教學的順利實施,履行基本的教學職責,把體育課當成普通的活動課進行,缺乏系統的教學方式,無法在意識與精神層面達到教學的目的。大學生在基礎教育階段接受的體育教育一般是在體育設施不完全齊備、體育師資相對缺乏的情況下完成的,限制了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而在高校體育教學管理中恰巧也忽視了教學理念的創新,導致整個教學過程比較呆板。另外,管理觀念的落后還表現在對教師角色定位的偏差,體育教師只是完全的被管理者與教學活動的主宰著,教師在體育教學管理中并無實質性的話語權,但卻成為了體育教學過程的主要操控者,這就導致一言堂教學思想的不斷出現,教師在體育教學方法的選擇上也出現了單一化的狀況,只注重對學生進行知識傳授,忽視技能與情感培養,這都是高校體育教學管理觀念的偏差導致的連鎖現象。
3基于四大范疇的高校體育教學管理創新
3.1高校體育教學管理活動的創新
高校體育教學管理活動的實質與核心便是通過管理調動體育教學中的各大要素,發揮其有效作用,實現體育教學目標。創新高校體育教學管理活動是激活各大要素的重要方式,而真正實現創新必須規范管理活動,提升管理活動的時代價值與文化內涵。規范高校體育教學管理活動是實現創新的重要基礎與首要環節,從事教學活動的教師、參與體育活動的學生、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器具等各要素必須在正常的管理體系中,活動創新需要調整的是要素與要素之間的關系,當某一要素有失規范,管理效率與力度將會受到嚴重削弱,創新難度進一步增大。高校體育教學管理活動并不是封閉式的,而是與外部社會建立密切的聯系,符合社會的發展需求,彰顯時代的價值。“為適應社會發展和時代進步的需要,我國已提出了要培養觀念、知識、素質、能力和全面發展的復合型人才。”[2]這表明高校體育教學管理的內容不是一成不變的,其最終要將體育活動內化為大學生的終身習慣,大學生必然要走出校園成為社會人,高校體育教學管理實現創新就必要必須充分認識這一變化情況,適時作出調整,賦予管理的時效性。
3.2高校體育教學管理體制的創新
高校體育教學管理體制的創新也可以說是管理規則的創新,管理制度的創新,力求能夠以更加有效的體系實施管理。保障管理制度的完整性與科學性是實現管理體制創新的重要基礎。完整性是指各項管理內容都具有制度的規約,避免出現制度空缺的現象,造成體育教學管理活動的混亂,做好管理的評估與反思工作是重要的方式。科學性是指高校體育教學管理制度的制定要符合高校體育教學活動的一般規律,順應高校體育教學的發展趨勢,體現“以人為本”的制度關懷與滿足高校體育教學目的的制度約束力。在制定完備的管理制度基礎上,更是要明確三大基準。其一,實施高校體育教學扁平化管理結構,提高管理的效率,弱化管理的權力意識,符合高校“去行政化”的管理理念,充分提高各管理要素的效率價值。其二,進一步強化高校體育教學管理的核心目標與使命,將提升高校的體育教學質量放在首位,保障學生在體育教學活動中充分享有主體權益,實現學生的終身體育價值觀,這是管理體制創新的靈魂。其三,充分下放基層體育教學的管理權限,適當賦予學生部分管理權限,實現高校體育教學的自我管理,并針對體育教學活動出現的具體問題及時進行調整,解放了傳統管理體制的束縛,提高了管理效率,實現了管理體制的創新。
3.3高校體育教學管理機制的創新
高校體育教學管理機制的運行狀況直接關系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創新管理機制已成為重中之重。管理機制的創新與管理體制的創新不同,其必須依托一定的載體進行,從根本上說就要建立高校體育教學管理約束機制與激勵機制。管理是達到組織目標的過程,其重要的內容便是控制,高校體育教學管理的有效實施必須依托約束機制的建立,教學活動中各管理要素都要有序完成自身的職責,即各司其職、各領其責,不能超越管理權限開展活動,也不能消極怠工,約束機制建立的目的并不是限制,而是規范。激勵機制的建立也是高校體育教學管理機制創新的重要內容,激勵有助于增強教師與學生的積極性,便于增強其參與體育教學活動的動力,而激勵方式主要包括薪酬激勵、榮譽激勵、成績激勵等。“由于每個學生在身體素質上都表現出不同的個體差異,因此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的時候首先就要考慮到這個問題,因此根據這樣的情況就可以采取不同的激勵辦法。”[3]豐富了管理的形式,形成了良好的管理機制。
3.4高校體育教學管理觀念的創新
高校體育教學是將體育精神與文化注入學生思維中的重要方式,而高校體育教學管理觀念則直接影響管理活動的開展與高校體育教學的效果。因此,高校體育教學管理觀念要著眼于體育教學本身,結合當今社會發展的大環境與大背景,堅持面向現代體育教學、不斷激發求知創新能力、以落實健康為根本的管理觀念。“教師首先要樹立對學生新的評價理念,通過積極的教學評價,鼓勵學生看到點滴進步所帶來的希望,幫助大學生重新覺察自己,使大學生內在自我潛能得以提升,從而提高其自尊和自我效能感。”[4]高校體育教學必須做到與時俱進,著眼于國家與社會的未來發展不斷的進行創新,滿足社會對于高校體育教學的要求,面向現代體育教學的管理理念符合高校體育的發展趨勢。“當今時代高校體育教學的‘生活化’和‘終身化’已是大勢所趨。”[5]激發求知創新能力的管理觀是提高高校體育教學質量的重要路徑,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探索未知的體育知識與技能,通過調動管理要素,形成利于體育知識創新的各項條件,激發教師與學生在參與體育教學活動中求知、求新的主動性與積極性,不斷探索新型體育教學模式,形成師生共同發展的體育文化氛圍。以落實健康為根本的管理觀是以人為本理念在體育教學管理領域的延伸,這既體現了體育教學活動的根本目的,即培養學生的健康意識與觀念,形成積極參與體育鍛煉的習慣,同時也為社會造就具有健康體魄的人才奠定重要基礎。高校體育教學管理觀的創新必須引入終身教育理念,把對每個學生能力的鍛煉,習慣的培養作為教學考核的重要內容,并落實到具體教學目標與任務中,符合終身教育理念的基本要求,而將終身教育理念與以人為本理念的結合是高校體育教學管理理念創新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綿濤.教育管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218
[2]于洋.高校體育教育創新研究[J].教育與職業,2009(2):183-184
[3]章璐璐,黃世偉.提高大學體育教學的有效性探究[J].中國體育學刊,2014(11):72-73
[4]孔凌鶴.基于復原力理論的高校體育教學思考[J].當代教育科學,2014(21):58-60
篇6
一、終身體育教育內涵與高職院校體育課程的教育理念
終身體育,指的是人們具有終身接受體育教育與進行體育活動的觀念,認為體育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在高職院校中開展體育教育活動,能夠讓同學們形成終身體育鍛煉的思維,有助于學生保持健康的體魄,同時也有利于他們排解壓力,提高其社會交往的能力。
高職院校所開設的體育課程,要想使得學生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需要將生活與體育教學內容有機結合,使得學生們真正領會到體育活動是人們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單元,體會到體育運動來源于生活,同時還能影響人們生活的品質。所以,在具體的體育教學過程中,應有針對性的為學生們設置生活的情景,使得教學方法與手段上更加貼近于生活,引導學生樹立起進行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進而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
二、當前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現狀及問題
高職院校所開展的體育教育不僅要遵循教育的基本特點,而且還要貫徹終身體育教育的理念。一方面,應重視提高學生的體質;另一方面,課程計劃的設置應以學生順利就業、滿足社會需求為基本導向。
從當前高職體育教學的現狀來看,貫徹落實終身體育教育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第一,高職院校終身體育教育的教學觀念尚不明確,對于體育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第二,高職院校體育教師在專業技能上有待提高,進而不斷更新體育教學理念、增強終身體育教育意識。第三,高職院校體育器材等配套設施無法滿足現實教學的需要,不能完成基本的教學計劃,導致學生認為體育活動不能提升自身的整體能力水平,最終很難形成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
三、高職體育教學中堅持終身體育教育的有效對策
(一)高職院校應把握總體教育方向,在教育思想和體制上多下苦工。
加強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的終身體育教育培養,應充分發揮學校本身的領導力量。首先,高職院校應更新體育教育的教學理念。在具體的體育教學活動過程中,應充分重視體育課程的重要性,樹立起終身體育教育的理念,更新教學內容知識體系,將原來的側重于單純講授運動技術轉變為加強現代化體育理論與方法的傳授。其次,高職院校應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增加相應的體育教學配套設置。高職院校應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充分發揮學校的教育教學功能,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如增設競賽環節、課外活動等,來配合教學理論內容的講解。再次,高職院校還應設立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改變傳統的“一考定分數”的考試機制。高職院校應在現有教學大綱的基礎上,號召每個學生選擇幾項愛好的體育運動堅持練習,引導學生樹立起健康的體育鍛煉意識,并養成日常的行為習慣。體育教師在對于學生進行評分過程中,可以考慮學生日常的鍛煉表現,并結合運動動作技術水平與運動最終效果來進行打分。通過這樣的體育教學形式與手段,培養了學生對于體育項目的熱愛,激發了他們進行終身體育鍛煉的信心,并為自身奠定了良好的身體素質基礎。值得一提的是,終身體育教育的發展,還要由相關教育領導部門來支持,努力在全社會中營造出一個良好的終身體育教育與鍛煉的氛圍,使得人們在獲得全面體育知識與技能的同時,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的良好行為習慣。
篇7
【關鍵詞】中學體育;探究式;學習模式;實踐
中學體育課教學的任務是傳授中學體育基本知識、基本理論,以及不同形式的中學體育活動方法,培養學生團結協作、勇于拼搏的團隊精神。探究式教學相對的是“個體學習”。探究式教學是指學習在小組或團隊中為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學習。以下將針對探究式教學在中學體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具體地闡述。
一、探究式教學及應用特點
探究式教學的形式有小組合作討論、小組調查、團隊競賽等。實行新課程改革以來,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在體育教學中重視探究式教學。雖然對于探究式教學還沒有形成權威性的定論,但從這些定義中可以看出,并非把幾名或一群學生組合在一起學習就能稱為探究式教學。探究式教學是以小組作為學習的主體和基本單位的,它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1)小組有共同的目標:有共同的學習目標和任務,為了這個目標組員結合在一起。(2)組內分工責任到人:每個成員在小組中都要扮演一定的角色,承擔責任和義務。(3)合作共享成果:小組成員必須人人參與,互相幫助,鼓勵和支持他人,遵守行為規則要求,并且共同分享資源,共同分享成功。(4)集體評價小組成效:集體的榮譽就是每個人的榮譽。
如果沒有共同的學習目標,沒有合理的分工安排,沒有良好的合作技能和素養,沒有形成良好的積極互賴,沒有正確的評價和激勵,探究式教學就只能東施效顰,形似而神不似。
二、探究式教學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重要性與現狀
傳統教學理念下加強中學體育課課堂管理和教學管理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忽視了發揮教師在體育教學中的教學理念,以體育教學的地位不斷下降,極大地阻礙了學校中學體育課教育的發展。實際上,教師的一切課堂行為都是發生在學生這一同伴群體關系的環境之中的。在課堂上,學生之間的關系比其他任何因素對學生學習成績、社會化和發展的影響都更強有力。探究式教學理念體驗,讓學生感覺到是因為學習而學習公開課中我們常常能看到學生分組討論,體育情景劇表演,合作完成學習任務。很多體育課堂氣氛活躍,場面熱烈,探究式教學出現的頻率很高。然而,是不是給個問題小組討論一下,給個主題小組表演一下,就叫做“探究式教學”呢?很多體育課上探究式教學出現的頻率極高,然而細細看來有時卻缺乏探究式教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合作討論活動展開的時候,經常出現人聲鼎沸,甚至學生上躥下跳的混亂局面,教師無力駕馭,課堂缺乏應有的教學規范和秩序。學生探究式教學的表現和學習效果也差別極大,缺乏必要的合作技巧和基本素養。探究式教學成為了花架子。因此探究式教學法是初中的教學和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建設中學體育課教學,幫助學校為基礎的教學和研究,以促進學校體育教育事業的發展。
中學體育課堂教學是促進學習者朝著目標所規定的方向產生變化的過程,它貫穿于教學活動的始終。建構主義指導下的學習同樣要遵循這一基本原則。在哲學上強調學習內容的自主建構,容易造成學習上的虛無主義。我們知道,建構主義強調事物的多樣性、復雜性,不同人對同一事物可得出不同的理解。但事物有其復雜的一面,也有其客觀的一面,事物的某些屬性在一定條件下是可能達到共同理解的。所以,我們在以建構主義理論指導教學設計時,一定要考慮教學目標的確定,避免陷入非理性主義的陷阱。例如,學生在中學體育學習時,可以結合情境創設,通過與多媒體技術相結合,在對中學體育學習的情況下,將一些情境的內容進行多媒體演示,這樣可以讓學生在以后的探究式學習中更直觀。
三、探究式教學理念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
1、以學生為中心,加強探究式教學理念交流
教學階段的劃分是整個教學過程中確定教材的教學時數和教材內容在進度中出現時機的基本依據,是保證課程教學質量的基本途徑之一。關于體育,人們會有多個角度、不同層面的理解重心與闡釋思路。課堂教學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教師教和學生學的一個教育活動過程。它是學校教育中的主要形式,是實現國家所要求教育目標的主要方式。要想很好地進行課堂教學、實現課堂教學目標,教師必須精心、科學地設計課堂教學。
2、開展實訓游戲活動
實踐訓練對學生學習中學體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有了明確的分組,有了明確的探究式教學任務和分工,而且在探究式教學之后必須以小組為單位,上臺與反對方進行有趣的游戲,這些設計促使小組成員共同學習,合作分享,共擔責任,分析學生的討論狀況,如論據是否完善,論證的方式是否得當,評價的標準是否正確等,但絕不要就辯論內容下唯一性的結論。
3、教學任務要明確化和具體化
學生在進行中學體育學習的過程中要有一定的技巧性,不能盲目的去死記硬背,這樣肯定是記不長久的,要想能夠真正掌握概念,就需要與文學作品學習結合在一起,將理論知識與課外搜集的資料進行對照,讓書本知識自然而然地消化。運用教師導學的知識轉向自主探究,針對搜集到的資料進行自主學習,但是也要分清楚概念間的區別,使得學生更深入地理解所學習。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生互動為主線,將學生學習的效率與教學的內容結合在一起,有效地進行中學體育課堂教學,保證教學的質量和學習的效果。
探究式教學面向全體學生,倡導人人主動參與,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教學目標,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成績,而且在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等方面具有顯著成效。更重要的是,探究式教學轉變了傳統的師生關系,促進教學相長,提升中學體育教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劉承. 小團體反思式學習模式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中等職業教育,2009(08)68-69.
[2]王亞建,李玲. 如何在中學體育教學中培養良好的師生關系[J]. 科技資訊,2009(05)102-103.
篇8
關鍵詞:以生為本;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享受課堂
在高中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運用生本理念組織體育課堂。在生本理念下教師要以生為本、以學定教,使高中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能夠最大限度地發展自己的體育能力。
一、以生為本,教師要有效把握高中學生的體育基本能力
1.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基本體育能力
在高中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調動學生的體育積極性。高中生學業緊張,一些學生在上體育課的時候得過且過,甚至不愿意參加體育鍛煉,教師要能給予學生一定的思想教育,讓學生認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使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體育鍛煉中來。在這個基礎上,教師要通過各種有效的考核確認學生的體育能力,即:以生為本,確定適合本班學生的教學策略進行教學。
2.以學定教,提升學生的體育素質
高中體育教學要想提高學生的體育素質,就要以學定教,在完成基本的教學內容之外,教師要選擇學生喜歡的體育項目,讓學生樂于參與其中。而對于基本的教學內容,不同的班級教師要采取不同的教學策略,幫助學生能夠在體育課堂教學中積極參與、主動探索,讓學生增強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既娛樂了身心,又強化了學生的體育素質。
二、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加強師生互動、生生互動
1.游戲教學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
在生本理念下的高中體育教學,教師要把握高中學生的心理特點,組織適合學生的游戲,讓學生參與其中。教師應組織方法簡單易行、形式生動活潑,并具有一定競賽性的體育游戲,讓學生增強對高中體育學習的興趣。如:在高一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男女生拔河對抗賽等游戲,讓學生積極互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考慮到學生不同的身體條件、運動技能,并根據這種差異性確定評價方法,確保每一個學生在這個過程中都能夠得到鍛煉。
2.教師要根據學生體質的不同,做好準備活動
體育活動首先要從準備活動開始,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教學內容安排準備活動的內容、負荷量,使學生的身體機能調整到最佳狀態。教師要強調以學生的體育素質的發展為中心,幫助學生學會學習,并為學生終身體育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組織學生進行鍛煉,還要教會學生做好準備活動的方法,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科學健身的習慣。教師在學生對準備活動參與不積極的時候,要能做好學生的情緒調節,讓學生參與一些提高學生注意力,提升學生反應能力的小游戲或者讓學生完成提高協調能力的徒手操等。如:在高一體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充分利用學校的相關器械,讓學生在合作中完成準備活動,還可以鼓勵學生自主創編與體育課堂教學內容相關的徒手操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采用信息技術增強學生的互動性
高中體育與信息技術的整合是生本理念下高中體育教學的需要,是使體育教師與學生充分互動的最佳操作平臺。教師對多媒體課件等信息技術的運用可以幫助學生有效實現創新與實踐能力的培養。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將現代信息技術引入課堂教學。
隨著時代的發展,高中體育教師要借助網絡知識以及信息技術,對教材要求學生掌握的教學內容,而教師并不擅長的教學內容進行精講,讓學生通過多媒體了解動作示范規范,讓學生掌握相關的運動技能。如:在高一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搜集相關的體育資料制作成多媒體課件,使用校多功能教室進行播放。這樣學生在欣賞到優秀運動員完美的技術動作的時候,學習熱情也會大大增強,對于體育技能的操作也會躍躍欲試,實現了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多元化交流。多媒體課件使學生自覺學習體育知識、完成體育動作的興趣增強,在這個基礎上教師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可以制作教學網站,讓學生欣賞到逐幀慢動作技術以及相關體育知識,效果會更加地顯著。
三、生本走進體育,讓學生享受課堂
生本理念使生本走進體育,在這種狀態下學生更加享受課堂。教師可以有效利用本校的有利資源將生本理念運用到體育教學中,使生本在高中體育課堂中展現出獨特的魅力,使學生更加親近體育,更加在自由、廣闊的空間中練習體育。生本教育不僅讓學生樂在其中,也讓教師從繁重的教學活動中解放出來。在生本理念的指導下教師更多地從趣味性、情境性、激勵性入手進行快樂體育教育。在體育課堂中,教師努力營造小組合作、互幫互學的氛圍,使學生真正成為體育課堂的主體,對體育課堂產生了強烈的欲望,并延展到終身體育練習。
總之,高中體育教學中生本理念的運用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讓學生不但更加喜歡上高中體育教學,并因此對終身體育產生了強烈的欲望,較好地提高了學生的綜合體育素質。
參考文獻:
[1]汪云星,胡哲純.淺談體育游戲在學校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2).
篇9
通識教育起初是在歐洲廣泛使用的教育模式,其含義實質古希臘自由民的教育,也就是所謂不需要專業技能的強化訓練,而主要注重培養公共事務能力,探索世界真理。通識教育一詞來源于“generaleducation”,也可譯為一般教育,普通教育和通才教育。其特點主要有三:其一,通識教育是一種以“育人為本”為宗旨的人性化教育,強調把受教育者當作“全人”來培養,要求教學的過程中必須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其二,通識教育是非專業的非功利的全方面素質教育,提供給學生基本能力的訓練,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積極參與社會活動的興趣。其三,通識教育是一種思維方法教育,面向全體大學生,使大學生在大學期間通過通識課程的共同學習,幫學生樹立與社會民族利益相符合的價值觀和道德觀,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我國著名學者李曼麗曾對通識教育有這樣的表述:從性質上來說,通識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接受非專業性教育是大學生的必修課。從教育目的方面來說,通識教育是以培養社會全面人才為核心目的,促進學生多方面發展。最后從內容方面來說,通識教育是對學生基本知識以及態度技能的綜合教育,是一種非專業技能的培訓。通識教育以學生為本,強調教育目的的宏觀性,使學生能夠實現多方面發展。
二、通識教育和大學生體育教學之間的聯系
(一)高校體育教學的問題。
首先,傳統體育教學存在一定的片面性,過分強調運動技能的教授,忽視學生自身能力和心理狀況,這已無法滿足培育新時代學生的要求。其次,現在大多體育教師是以自己為中心,教學過程中頻繁出現“注入式”教學現象,學生的主體地位不能體現。再者,體育課程開設不夠合理,教學內容和形式單一枯燥,消磨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后,教學年限設置有誤,我國各大高校基本是在一二年級開設體育課程,而三四年紀則取消了體育課,這使得大學生的體育鍛煉不能持續。
(二)高校體育教學與通識教育的聯系。
在大學體育教學改革中,很多地方都要運用通識知識。現在大學體育教學的主要目標是使大學生能夠全面發展,成為復合型人才。而通識教育是基礎教育,預備教育與整合教育的融合,目標在于將大學生培育成為優秀的全面型社會人才。由此可見,通識教育思想與大學體育教學目標基本一致。適應通識教育思想是大學生體育發展的重要方向。
三、通識教育下的大學體育改革策略
(一)深化通識教育理念。
理念是實踐的先導。在大學體育教學改革中,需要樹立正確的通識教育思想理念,使各級領導與教師都能以通識教育思想作為自己教學的基本理論,指導自己的教學活動。只有教師團隊樹立了將學生培育成全面發展型人才的思想觀念,才能更好地深化大學教育體系改革,加速大學體育教學的改革進程,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二)確立教學目標,明確教學主體。
通識教育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大學體育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明確教學主體,以育人為本。大學體育的教學模式應該突破傳統,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形成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新型教學模式。此外,高校體育教學工作面對的是所有大學生,應該注重學生的不同要求,考慮學生之間的差異,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重點在于讓學生體會體育精神,不斷完善學生的品行體格。
(三)完善教學方式。
在大學體育教學改革過程中,體育教師應該根據通識教育的目標要求,設計完善自己的教學方式,以學生為主,考慮學生的興趣愛好,形成既能引起學生學習興趣,是學生樂于參與,又有非凡的教育意義,能夠使學生在參與此次體育課程中獲得頗多感悟,優化學生性格品質的獨特教學方式。
(四)優化課程設置。
針對如今大多高校只對一二年級設置體育課程的現象,在大學生體育改革中應予以糾正。我們的體育課程不僅在教學質量上需要提高,在教學數量上也應該增加。高校體育不僅是要使學生掌握基本運動知識,更重要的是保障學生身體健康,促進學生身心發展。這需要長時間的教育指導,而不是形式上的課程。因此需要對三四年級增設體育課,并增加體育課的數量。
四、總結
篇10
一、我國大學體育教學改革存在問題
第一,基本理論缺乏。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后,我國在大學體育教學改革上做出了重大的努力,也做出了重大的改革,但是還是存在著很多問題,其中之一便是理論上的缺陷,這是影響到大學體育教學質量的重大因素。我國大學體育教學還是缺少一個權威性、系統性、科學性的基本理論,相對于這種基本理論,我國大學體育教學中所運用的更多是盲目引進的各種概念與新術語,甚至有些是各種杜撰而來的組合代名詞,這種理論問題的存在,使得理論無法轉化為實踐,無法指導實踐,直接導致了我國大學體育教學理論體系的混亂。第二,體育教學觀念落后。近年來,國家越來越注重大學體育教育,而且也是加大了對于大學體育教學資金與師資的投入力度,但是,相比于歐美國家,我國大學體育教學改革步伐還是太晚,原先積累的傳統的落后的教學觀念無法短時間內改變,尤其是“體質教育”教學觀念的存在,使得大學將學生體質體育教學最為關鍵的內容,直接就忽略了對于學生道德素質的培養。第三,課程設置陳舊。眾所周知,大學體育教學課程設置是大學生體育學習的前提和基礎,也是大學生大學體育教學的關鍵,目前來看,在我國的大學體育教學內容與課程設置中,很多內容與課程較為陳舊,形式上呆板單調,直接缺乏科學性、時效性與健身性,使得大學生體育教學內容與實際教學目的背道而馳,直接導致學生出現厭學情緒,極為不利于學生體育素質的提升。
二、我國大學體育教學改革創新策略探究
(一)加大體育教學理論創新高校有關部門,需要加大對于體育教學理論改革力度,需要做到與時俱進,加大對于體育教學理論改革的資金與人力投入力度,從而不斷指導體育教學理論改革的深入開展。體育理論教學不應該是零碎的、隨意的,甚至是盲目的,二是具有系統性的、理論性的。在實際的體育理論理論教學改革過程中,建議國家有關部門或者是高校加強對于哲學的研究,將哲學思維運用到體育理論教學改革當中,掌握體育理論理論教學改革的方向,積極進行體育理論教學的改革當中,從而在實際的理論創新過程中,尋找新的體育理論教學規律與新的指導,從而不斷在創新中,提升人們的認知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
(二)轉變教學思維以及教學方法就目前來看,我國國家教育部門以及高校已經開始注重對于體育教學的注重程度,甚至已經將高校體育教學作為我國的基本國策,列入到我國高校改革的重點內容。因此,有關部門應該積極響應國家對于高校體育教學的政策與指導,逐步拋棄傳統的落后的教學理念以及教學觀念,改變原先那種輕視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觀念,從政府、學校、老師以及社會等各個方面,都需要做好改變,將高校體育教學與我國學生實際相結合,更多的注重體育教學實踐,加強對于學生體育興趣的培養,改變那種傳統的“教與學”的模式,盡量更多的嘗試其他教學方法,從而進一步深化課程設置,積極引導大學生的道德素質,使得大學生可以得到全面的提升。教學方法上,可以更多地向著趣味化、情趣化以及多樣化的方向轉變,從而促進我國大學生體育教學朝著更快、更好的方向發展。
(三)合理設置大學體育課程合理設置大學體育課程,不僅僅可以提高高校體育的時效性,而且可以還可以提高高校體育的時效性,不僅僅要注重對于學生體育知識的傳授,而且還需要考慮學生的心理、生理以及其他方面的大學生特質,使得大學體育課程設置可以符合大學生心理需要,符合大學生對于體育知識的認知,從而為培養大學生的終身體育思想打好基礎。除此之外,大學體育課程內容選擇,還需要盡量的體現出時代性以及多樣性,滿足不同地區、不同學生以及不同愛好的需要,從而形成符合當地大學生身體與心理需求實際的課程設置。另外,在實際的大學體育課程設置中,更加的注重計劃性、邏輯性以及系統性,不斷的提高學生的體育素質,提高高校大學體育教學質量與水平。
- 上一篇:培養法治思維的重要性
- 下一篇:貧困學生資助申請書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體育課程教學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