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和諧范文10篇
時間:2024-03-11 17:29:1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社會和諧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促進社會和諧
促進社會和諧,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目標和必要條件。學習貫徹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就是要充分認識促進社會和諧對于推動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的極其重要的意義,按照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從解決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現實問題入手,扎扎實實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
“十一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更好地協調各方面的利益關系,促進社會和諧,對于我們緊緊抓住和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更廣泛地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推進黨和人民的事業不斷發展,保證黨和國家的長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就業是民生之本。要把擴大就業擺在經濟社會發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堅持勞動者自主擇業、市場調節就業、政府促進就業的方針,鼓勵自謀職業和自主創業,充分發揮市場在勞動力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形成有利于擴大就業的經濟結構,落實積極促進就業再就業的各項優惠政策,改善就業和創業環境,不斷擴大社會就業。
建立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是維護社會公正、協調社會利益、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方面。要加快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完善城鎮養老保險制度,建立健全城鎮職工基本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制度,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認真解決進城務工人員的社會保障問題,重視解決農村貧困人口的生活困難,有條件的地方要逐步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擴大社會保障的覆蓋面。
合理調節收入分配是維護社會公平的一個重要問題。要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更加注重社會公平,加大收入分配調節力度,著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嚴格執行最低工資制度,規范收入分配秩序,努力緩解地區之間和部分社會成員收入差距擴大的趨勢。
促進社會和諧,要求我們建立完善的社會管理體制和機制。要加強基層建設,推進社會管理體制創新,建立政府調控機制同社會協調機制互聯、政府行政功能同社會自治功能互補、政府管理力量同社會調節力量互動的社會管理網絡,形成對全社會有效覆蓋和全面管理的體系。要深刻認識和把握新的歷史條件下人民內部矛盾的特點和規律,完善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方式方法,注重從源頭上減少人民內部矛盾的發生,建立健全社會矛盾糾紛調處機制,加強矛盾糾紛排查工作,依法及時合理地處理群眾反映的問題。要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完善安全生產監管體制機制,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頻發的勢頭。要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完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機制,建立健全社會預警機制、突發事件應急機制和社會動員機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要增強執政意識和政權意識,切實維護社會穩定和國家安全。
黨內和諧促社會和諧交流
黨內和諧是指黨的各級組織之間、同級組織之間、組織與黨員之間、黨員與黨員之間、黨員與干部之間、干部與干部之間關系協調、融洽共事的一種黨內政治生活狀態;黨內和諧同時也指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制度建設、反腐倡廉建設之間以及各項建設內部的協調運轉、有機統一狀態。在黨內和諧與社會和諧的關系上,十七大報告強調要以增進黨內和諧促進社會和諧,這是繼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以黨內和諧促進社會和諧之后,對黨內和諧與社會和諧關系的再次科學定位。
一、以增進黨內和諧促進社會和諧的依據
以增進黨內和諧促進社會和諧是由黨的性質決定的。黨章規定我們黨的性質是:“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黨的性質決定了以增進黨內和諧促進社會和諧的必然性。黨的性質是黨的階級性、先進性的有機統一,黨內和諧是黨的先進性的重要表現形式,能否實現黨內和諧是判斷黨是不是具有先進性的要件之一。黨的先進性既是靜態的也是動態的,是具體的歷史的,歸根到底要看黨在推動歷史和社會發展中的實際作用。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過程中,黨的先進性的這種動態表現就是要首先造就黨內和諧,以此去影響、帶動和促進社會和諧。
以增進黨內和諧促進社會和諧是由黨的地位決定的。我們黨是執政黨,居于領導地位,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這就決定了黨不僅在國家政權運作中,而且在社會發展中都居于領導核心地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關鍵在黨,這也就決定了黨內和諧是社會和諧的前提與基礎。只有實現黨內和諧,才能團結帶領人民為完成黨所肩負的“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社會和諧、人民幸福”的歷史使命而奮斗,也才能對社會和諧起到示范和帶動作用。
以增進黨內和諧促進社會和諧是由黨的宗旨決定的。我們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黨除了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黨在任何時候都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眾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聯系,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不允許任何黨員脫離群眾,凌駕于群眾之上。構建和諧社會是惠及全體人民群眾的民心工程,它的成果要為全體人民群眾所共享。實踐黨的宗旨,一個重要的舉措是努力做到以增進黨內和諧促進社會和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我們黨的最大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系群眾,黨執政后的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要保持“最大優勢”,避免“最大危險”,以增進黨內和諧促進社會和諧是一種有效做法。這是因為:實現黨內和諧有利于發揮黨組織的領導核心與戰斗堡壘作用,更有助于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發揮,而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分布在社會的各個行業和領域,同廣大人民群眾有著密切的聯系,所以實現了黨內和諧有助于密切黨群關系、反映群眾心聲、化解社會矛盾,從而達到營造社會和諧的目的。
二、以增進黨內和諧促進社會和諧的路徑
以黨內和諧促進社會和諧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關鍵在黨。“以黨內和諧促進社會和諧”,是黨在領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過程中所負有的最基本的和最直接的責任。沒有黨內和諧就難以實現社會的和諧。
“以黨內和諧促進社會和諧”,是從“和諧”和“促進和諧”的角度對黨的建設提出的新要求。黨內和諧,說到底在于黨內各方面關系的團結與和諧。其中,包括黨內黨員與黨員之間、普通黨員與領導干部之間、各級領導班子之間、黨員與黨組織之間、同級黨組織之間、上下級黨組織之間的行為活動關系和人際關系的和諧。黨內和諧并不意味著黨內只講共性,不講個性。缺乏個性基礎,就沒有集思廣益和活力,因而也不可能真正實現全黨自覺的鞏固的共性。實現黨內和諧就是要通過發揚民主,黨內建設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紀律又有自由,又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生動活潑,那樣一種政治局面。
“以黨內和諧促進社會和諧”,與黨內民主要對人民民主起的重要示范和帶動作用、黨的作風建設要帶動和促進政風、行風、社會風氣建設一樣,強調了黨的帶動和示范作用。黨的帶動和示范能力,可以檢驗黨的領導基礎和執政基礎的鞏固性,歸根到底屬于黨的領導能力和執政能力建設范疇。“以黨內和諧促進社會和諧”,從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角度,對黨的帶動和示范提出的新要求,不僅包含了黨內民主和黨的作風建設兩個方面,而且包含了黨的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路線。黨內和諧只有根植于群眾,根植于社會,才能帶動和促進社會和諧。
我們黨的廣大黨員是黨內和諧的主體。實現黨內和諧的基礎工作是建設并完善黨內的基層民主。黨內的基層民主建設,最主要的方面是在強調黨員責任與義務的同時尊重黨員的權利。這就是要使黨章規定的黨員選舉和被選舉的權利、罷免或撤換不稱職領導的權利、討論黨的政策的權利、接受教育和培訓的權利、監督權利等等,實質性地融入黨內政治生活和組織生活之中,形成上下互動的運作機制。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重心在基層。我們黨7000多萬黨員中絕大多數人工作在、生活在社會基層。他們是實踐黨的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行動綱領的先鋒隊,是以黨內和諧促進社會和諧的主體力量。
我們黨的各級領導班子的團結與和諧,既是增進黨內團結與和諧的關鍵,也是帶動和促進社會和諧的關鍵。實現黨內和諧的重點工作在于加強黨的各級領導班子建設。當前,黨的各級領導班子建設,最主要的方面是提高決策水平和作風建設。決策是黨的各級領導班子最基本的領導職責。唯有科學決策及其有效執行,才能指導和諧社會建成。為此,要通過堅持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負責相結合,按照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個別醞釀、會議決定的原則,完善領導班子內部議事規則和程序,提高科學決策、民主決策水平。作風是黨的各級領導班子取信于廣大黨員和人民群眾的形象,必須按照政治堅定、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勤政廉政、團結協調的要求,建設黨的各級領導集體的優良作風。提高決策水平和作風建設與黨的領導班子建設是相輔相成的。領導班子的作風貫穿于決策全過程,影響科學決策和民主決策的水平;同樣,領導班子的決策也直接反映其自身的作風優劣。作風民主、團結和諧的領導班子有利于在決策與執行方面形成共識。
“以黨內和諧促進社會和諧”,這是由黨的執政地位和黨的先進性決定的。黨的各級領導干部和廣大黨員必須清醒地認識到自己在黨內和諧和促進社會和諧中的責任和使命。
以黨內和諧促進社會和諧
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以黨內和諧促進社會和諧”,這是我們黨從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全局出發對黨的建設提出的一個明確要求。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進程中,必須充分發揮黨的領導核心作用,按照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的要求,推進和實現黨內和諧,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堅實的基礎和政治保證。
黨內和諧是黨的先進性的本質體現
黨內和諧,是黨內關系融洽、黨內生活健康、黨的建設和各方面工作運行有序的綜合體現,并在此基礎上形成的黨內民主團結、集中統一、心情舒暢、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
黨內和諧是黨的先進性的本質特征。黨內和諧作為黨內整體狀態的綜合反映,是黨的先進性各種要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黨內和諧以黨的民主集中制為基礎,以充分的黨內民主,嚴格的黨內生活,黨的團結統一以及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為基本特征,反映了全黨在指導思想和共同綱領目標基礎上的思想統一、組織協調、作風優良和行動一致,是黨的先進性在黨內關系、黨的生活和黨的建設中具體而生動的體現。
實現黨內和諧是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的應有之義。實現黨內和諧的過程,就是不斷處理和解決黨內矛盾的過程,就是黨內各種關系不斷協調的過程,也就是黨的先進性建設與時俱進的發展過程。反之,如果形而上學地理解黨內和諧,認為和諧就是追求一團和氣,就是回避矛盾,就是放棄積極的思想斗爭,這恰恰曲解了黨內和諧的含義,背離了黨的先進性的要求。從這個意義上講,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就是按照黨的先進性要求不斷解決黨內的矛盾和問題,最大限度地減少黨內不和諧因素,在堅持黨性原則基礎上實現黨內動態和諧的過程。不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就不會有黨內和諧;沒有黨內和諧,也就不可能真正堅持黨的先進性。
黨內和諧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和政治保證
以黨內和諧帶動社會和諧
社會和諧是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礎,也是社會進步的顯著標志。社會和諧,主要體現于人與人和諧、人與自然和諧、人與社會和諧,而人與人和諧是首要的和諧。只有人與人和諧,全體社會成員才能各得其所、各盡其能、各有所為,充分激發創造力,形成凝聚力,提升生產力,共同推動社會進步。正如荀子所說:“和則一,一則多力,多力則強,強則勝物”。歷史也一再表明:社會的和諧程度影響著社會的進步速度。社會相對和諧的時期,往往是社會進步較快的時期。相反,如果社會不和諧,社會進步就會停滯或減緩。中國歷史上,“文景之治”、“貞觀之治”、“康乾盛世”時期,社會較為和諧促進了社會進步;而當社會動蕩不安、矛盾尖銳激化時,必然導致社會進步受阻。因此,我們堅持不懈地追求社會和諧,堅定不移地建設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是深刻認識社會進步客觀規律基礎上的理性選擇。
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進程中,謀求黨內和諧至關重要。黨內和諧在社會和諧中處于核心位置。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具有嚴密的組織架構、完整的思想體系、堅實的群眾基礎和嚴格的管理制度,在推進社會和諧中的作用,是其他任何組織所無法比擬的。黨可以借助執政資源,以制定方針政策推動社會向和諧方向發展,以正確的輿論導向引領全體人民樹立和諧理念。只有黨自身和諧團結,黨的執政能力才會強,黨構建和諧社會的水平才會高。同時,黨內和諧對社會和諧起著引導、帶動作用,黨內和諧之風能帶動政通之風,促進人和之風。分析世界社會主義國家的歷史可以發現:建設和諧政黨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關鍵所在;沒有黨內和諧,就沒有社會和諧。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全黨同心同德,帶領全國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帶來了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的穩定祥和,人民的安居樂業。黨內和諧,關鍵是領導班子和諧;領導班子和諧,又關鍵是被形象稱之為“班長”的主要負責同志與班子成員之間的和諧。只有領導班子和諧,才能為全體黨員提供榜樣,并營造一種以和共事、以和謀事、以和興事、以和成事的政治生態環境。“班長”與班子成員之間和諧,就可以消除阻力、形成合力、增強活力、提高戰斗力,建設一個想干事、會干事、能干成事的和諧的領導班子,從而促進黨內和諧。
實現黨內和諧,必須致力培育以崇尚和諧為主要特征的黨內文化。意識形態的文化,是群體行為的反映,又反作用于群體行為。這種反作用是推動社會進步還是阻礙社會發展,取決于文化的特質。從黨內來講,和諧文化指導下的黨員行為,以團結、協作、統一為基本特征。因此,實現黨內和諧,需要著力培育一種以和為上、以和為榮、以和為貴的黨內和諧文化,為全體黨員樹立一面精神旗幟。只有以黨內和諧文化為旗幟、為主導、為支撐,黨內和諧才有堅實的思想基礎,才會穩固恒久;只有用黨內和諧文化教育黨員、陶冶黨員、武裝黨員,和諧才會成為黨內的自覺取向。從這種意義上講,我們培育的黨內和諧文化,應當體現崇和尚中、同舟共濟的價值理念,體現緩和矛盾、化解矛盾的思維方式,體現嚴己寬人、修身養性的行為操守,體現事業至上、和衷共濟的務實氛圍,體現遵章守制、順暢有序的黨內風尚。
黨內和諧文化,取決于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的精神境界。黨員是培育黨內和諧文化的主體,黨員領導干部是培育黨內和諧文化的骨干。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的精神境界的高低,決定著能否培育黨內和諧文化。精神境界始于內心狀態,“內和”才“外順”,心性和諧才不會心態失衡、追求失重、行為失范。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要提升精神境界,就要有與和諧相吻合的先進理念、寬廣胸懷和崇高境界,堅定共同的理想,握持共同的信念,抱守共同的事業,不分心,不分神,不折騰,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抱真守正,秉氣持節,節制物性奢求,擴大心性空間,堅持和諧融洽的價值追求,保持健康平和的人生心態;以坦蕩的心境、豁達的胸懷,寬人容事,求同存異,以溝通祛除誤會、以誠信祛除猜疑、以寬容祛除計較,使人人內心溫馨、大度、和諧;嚴格遵循民主集中制,既充分發揮個人的聰明才智,又維護集體的統一領導,共同營造一種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有紀律又有自由,既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的生動局面。
以自身和諧促進社會和諧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反映了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體現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醫療衛生事業和醫院工作涉及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關系千家萬戶的幸福安康,關系社會的和諧穩定。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進程中,包括軍隊醫院在內的各級各類醫院都應當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決定》精神,切實履行好救死扶傷的職責,努力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良好的醫療保障和服務,以實際行動促進社會和諧。聯系當前實際,軍隊醫院服務和諧社會建設,需要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實現醫院內部和諧,為構建和諧社會奠定基礎。軍隊醫院作為社會的細胞,其自身和諧既是社會和諧的內容,又是社會和諧的基礎。醫院內部和諧了,才能充分調動廣大醫務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有效推動醫院各項工作,從而為整個社會增添和諧因素。為此,應貫徹以人為本理念,注重理順各方面關系,妥善處理各種矛盾和問題,使醫院發展與職工進步統一起來,與提高職工生活水平統一起來。特別是在我國人事制度改革不斷深化、軍隊醫院的用工形式和人員組成發生重大變化的情況下,更需要醫院管理者公平對待每一名職工,大力營造“想干給機會、能干給崗位、干好給地位”的良好環境,使廣大職工學習有條件、工作有平臺、生活有依托、發展有機會。既要加強教育培訓工作,著力培養和造就具有新知識、掌握新技術、富有創新精神的各類醫務人才,又應做好深入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千方百計地激發每一個人的工作熱情和干勁;既應大力宣揚先進典型,使致力于干事創業的人得到褒獎,又應探索建立合理的分配激勵機制,使全體職工共享醫院發展成果。
促進醫患關系和諧,為構建和諧社會作出貢獻。當前,人民群眾看病就醫難的問題比較突出,醫患關系不和諧成為影響社會和諧的重要因素。因此,醫院服務和諧社會建設,必須把發展和諧醫患關系作為重點。促進醫患關系和諧,關鍵在于增強為患者服務的意識,提高為患者服務的質量和水平。一是為患者提供優質便捷服務。通過科學設計服務流程、在院區設立醒目標識、開展就診引導等方式,改變患者等待時間長、檢查時間長、交費取藥時間長和診斷時間短的“三長一短”現象,以方便患者就醫。二是為患者提供安全服務。通過加強教育和健全制度等措施,強化醫護人員的責任意識和質量意識,做到每確定一個治療方案、使用一種藥品、下定一項醫囑、開展一次手術,都慎之又慎,確保對患者的生命和健康負責。三是為患者提供明白服務。一方面,根據國家有關規定,進一步規范服務項目和收費標準,減少和消除患者的疑慮與誤解;另一方面,加大宣傳力度,推進院務公開,增進醫患之間的理解。四是為患者提供溫馨服務。改善就醫環境,注重人文關懷,急患者之所急,幫患者之所需,讓患者感到放心、舒心、順心。
發展軍政軍民和諧,為構建和諧社會注入活力。軍隊醫院作為社會的一分子,不僅應當竭誠盡力為軍隊廣大官兵服務,切實做好軍事斗爭衛勤準備的各項工作,而且應當不斷探索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密切軍政軍民關系的有效途徑和辦法,積極履行社會責任。首先,處理好與駐地的關系,做守規矩、負責任的“公民”。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必須自覺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和當地的有關制度,加強協調溝通,尊重社會各界,以良好形象贏得駐地黨委、政府和人民群眾的支持。其次,發揮自身優勢,促進地方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在優先滿足軍隊需要的同時,主動融入駐地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中,積極開展義診和講座、幫助地方醫院培訓醫務人員、送醫送藥到人民群眾身邊等活動,服務社會、回報人民。同時,關愛困難群眾,積極參與和支持扶貧、捐助、慈善等社會公益事業。再次,自覺接受社會監督,加強醫德醫風建設。嚴格紀律,強化管理,堅決杜絕醫療違法違紀行為,不斷提高為患者服務的質量和水平。
淺談構建社會和諧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貫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過程的長期歷史任務,那么在生活中我們究竟該怎樣構建和諧社會呢?結合社區工作,我們談一些自己的看法,不妥之處望批評指正。
一、家庭和諧是構建社會和諧的內在要求
家庭和諧是和諧社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要首先營造和睦家庭,從而促進社會和諧。
1、夫妻之間感情融洽,做到彼此信任、互相尊重、經常溝通、注重學習、講究修養,用高昂的政治熱情和和諧氛圍充滿家庭每個角落。
2、家庭成員要遵紀守法、團結協作,發揚無私奉獻的精神,助人為樂、見義勇為,敢于抵制各種不正之風,為社會和諧營造良好政治環境。
3、充分體現民主作風,反對一言堂、家長制,遇事共同協商,取得共識。
社會和諧研究論文
一、“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屬性”這一重大論斷提出的背景
1.“這一重大論斷”是在深化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總體布局的基礎上提出來的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實踐的不斷發展,要求我們從多種維度去拓深和完善對社會主義本質的認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理論突破了社會主義建設的“三位一體”理論,深化了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認識,明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由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三位一體,發展為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四位一體,通過和諧社會建設來為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創造有利的社會條件。這是對馬克思主義關于社會主義建設理論的重大創新。
2.“這一重大論斷”是在深入認識新世紀新階段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實踐中出現的階段性特征基礎上得出的科學結論
目前,我們處在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這是一個重要戰略機遇期,但同時,也是一個矛盾凸現期。我們黨認為,解決上述一系列兩難問題,必須堅持以和諧理念為指導,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貫徹統籌兼顧的原則,從而實現又好又快發展。這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勢所在。
二、“社會和諧”這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屬性的基本內涵
社會和諧心得
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這是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的新的科學論斷。這一科學論斷提出以來,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建設工程的專家學者們以此為重大課題,開展了較為深入的研究。 “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的基本內涵
這一科學論斷,體現了我們黨對共產主義理想的追求。馬克思、恩格斯明確指出,只有到了共產主義社會,才能真正達到人類和諧社會的最高境界。我們黨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自己的最高理想,同時強調要腳踏實地為實現黨在現階段的基本綱領而努力,這樣才能朝著最終實現共產主義的最高目標不斷前進。正如總書記指出的,社會主義社會開辟了通往高度和諧的未來社會的現實道路,但要實現理想的和諧社會,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需要進行很長時期的艱苦努力。
這一科學論斷,準確反映了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征。我們黨是在總結新的實踐基礎上提出這個科學論斷的,進一步揭示了社會主義本質的豐富內涵,也為我們科學認識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優越性提供了新的參照系。社會和諧作為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優越性的重要體現。
這一科學論斷,揭示了社會主義基本矛盾的根本特征。同志曾明確指出,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它們既相適應又不相適應,從而推動社會主義社會前進。以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在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重大戰略任務的同時,明確指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決不是沒有矛盾、沒有斗爭的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一個不斷化解社會矛盾的持續過程。
這一科學論斷,反映了當代中國國情的基本要求。在經歷了近30年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之后,我國的基本國情并沒有改變,還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國情提出的最基本要求仍然是發展。十六大以來,黨中央反復強調要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通過發展逐步化解矛盾、促進社會和諧。因此,促進社會和諧與實現科學發展,二者密切聯系,統一于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
“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是重大的理論創新
勞動關系和諧與社會和諧論文
重構新型勞動關系,穩定和諧最重要。當前我國企業勞動關系還不穩定,用工臨時化、合同期限短期化的情況在不少企業還存在,有所謂“長期的臨時工,固定的合同工”現象。勞動關系不穩定帶來了員工過高的流失率。國際慣例表明:優秀企業的員工流失率應在15%左右,而我國民營企業的人才流失率接近30%,中小型民營企業近幾年的人才流失率達50%以上。過高的流失會給企業帶來一系列諸如離職成本、重置成本、培訓成本、時間成本損失和商業秘密及客戶資源流失的潛在威脅。形成勞動關系新格局,重要的是改變這種不穩定現狀。
重構新型勞動關系,平等合作是關鍵。勞動者和企業是“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的互相依存的利益共同體。企業要通過企業文化建設,使員工樹立“廠興我榮。廠衰我恥”的理念,減少勞動關系的對抗性,使勞動關系的雙方共生共榮,共謀發展。平等合作需要提升企業凝聚力和員工的歸屬感,使員工在思想上對企業產生信任感、認同感、安全感、使命感和責任感,激發員工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形成共同的價值觀和行為規范,促進企業內部有效協調和良好互動,培育員工積極向上的“主人翁精神”,營造開放、平等、相互尊重、相互關愛的“大家庭”氛圍,使企業和員工之間形成平等合作、相互信任的伙伴關系。
重構新型勞動關系,互利雙贏是根本。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在我國快速經濟發展過程中,有兩個“下降趨勢”值得關注,一是初次分配中勞動報酬總額占GDP比重一直偏低且呈下降趨勢,二是國民收入分配最終格局中居民收入比重呈下降趨勢。數據顯示,1990年我國勞動者報酬占GDP比例為53.4%,2006年下降為40.6%,十幾年間下降了12.8%。與此同時,企業利潤占GDP比例從21.9%增加到29.6%。在國民收入分配的最終格局中,政府和企業所得增長較快,居民所得增長較慢。從2002年到2006年,我國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呈持續下降的趨勢,2002年為62.1%,2006年為57.1%企業的收入比重從20%上升為21.5%:政府收入比重從17.9%上升到21.4%。政府財政收入的高速增長引人關注,2007年財政總收入累計完成5.1萬億元,同比上年同期增長32.4%。五年來全國財政收入累計約17萬億,年均增長達22.1%。從總體水平上看,我國居民的收入30年來有了很大的提升,但仍然迫切需要建立勞動者充分平等地分享高速經濟發展成果的機制,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所得在最終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盡可能使居民收入和勞動所得同企業利潤增長、財政收入增長及經濟發展保持相對協調的關系。——政府要通過《就業促進法》的實施擴大就業需求,用財稅政策鼓勵企業多解決社會就業,緩解就業壓力。從短期看,企業在面對勞動力成本提高和勞動關系規范時的本能反應必然是減少聘用新的員工,甚至裁員。這就會產生緊縮就業的效應。企業可能會采用一種“五個人的活,三個人干,給四個人的工資”的緊縮就業的對策。為此,需要政府從實施《就業促進法》的角度,加大對就業的財稅支持,“對沖”《勞動合同法》對就業的影響。在利用各種政策手段調控宏觀經濟時,將擴大和促進就業增長作為優先的考慮因素。為了實現社會就業的總目標,需要政府調減財政稅收,減輕廣大企業負擔,減少裁員,通過就業促進法的實施,加大對勞動密集型企業的稅收支持,共同分擔規范用工制度造成的高成本,鼓勵企業多解決社會就業,緩解《勞動合同法》短期給企業帶來的就業壓力。在稅收政策方面,對就業貢獻大的中小企業和勞動密集型企業給予稅收優惠,適當減免某些稅種,并提供一定的稅收寬限期;對中小企業和勞動密集型企業安置下崗職工和失業人員根據條件,給予安置補助費和社會保險補助費。財政要直接增加對再就業的支出,提高財政對就業和再就業支出占GDP比重。
——企業要轉變觀念,改變過度依賴勞動力低成本的發展模式。企業要轉變靠勞動力低成本贏得有效競爭的發展理念。企業要認識到,高工資不一定帶來低競爭力,能否充分開發人力資源是企業獲得創造力和競爭力的關鍵、是贏得競爭實現高額利潤的關鍵。我國人工成本相當于韓國1/13、日本的1/26、美國的1/27水平。但是韓國、日本和美國制造業的勞動生產率分別是中國的12倍、18.68倍和17.35倍。中國目前“低工資、低成本、低價格、低利潤、低附加值”的發展模式,造成“低技術”和“低勞動者素質”陷阱,使企業陷入“微笑曲線”最低端。勞動力價格較低,往往會使企業忽視對技術研發的投入,忽視對員工的培養。長此以往,勞動者素質得不到提高,創新的習慣和動力難以形成,最終會影響到企業的競爭力。可見成本的增加往往會成為企業的一種機遇。在企業改變傳統的低成本、特別是依賴勞動力低成本的發展模式的同時,一些地方政府也要改變過度依賴招商引資和盲目追求GDP的高速增長的傾向,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更加重視保護勞動者權益,更加重視實現社會公平。
——企業與員工要合作雙贏,處理好共建企業和共享利益的關系。共享是共建的目的,而共建是共享的基礎,雙方共享利益促進員工共建企業行為。在現實情況下,企業與員工的利益目標取向會不可避免地會存在一定的偏差,一方追求工資福利最大化,另一方追求利潤最大化。但是,企業和員工雙方的沖突是相對的,合作是絕對的,員工和企業主之間又是利益相關的利益共同體,在根本利益上又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強調企業和員工利益的一致性,企業與員工之間要相互理解,彼此相互尊重,共同制定雙方都能接受的規章制度,共同努力做大企業“蛋糕”,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通過利益共享同時增進雙方利益,實現互利雙贏。
一一社會要建立機制,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要“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是勞動、資本、技術、管理、土地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關系。要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需要全社會建立五種機制,從制度建設上改變利益格局方面的“企業強勢、員工弱勢”的態勢。這些社會機制是: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工資支付保障機制、勞動關系三方溝通協商或共決機制、職工不滿申述處理機制和最低工資標準調整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