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現象議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17 14:52:0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社會現象議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20世紀80年代我國開始實施改革開放,隨后我國的工業化進程和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越來越多的農村剩余勞動力開始脫離土地,走出農村,走進城市。當前,我國農民工的總數量達到2億之多。這些進城農民工,由傳統農業部門進入現代工業部門就業的過程中,工業社會化大生產中存在的工傷、失業、疾病等各種社會化風險決定了他們亟需完備的社會保險制度實現風險的分散。雖然這些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法律和政策有效地分散了農民工的各種社會化風險,對改善農民工生存與發展狀況起了重要的推進作用。然而,大量調查顯示,農民工的社會保險現狀仍然不容樂觀,參保率低、退保現象頻頻發生,卻沒有適合農民工群體特點的社會保險政策分散各種社會風險。造成了農民工對社會保險需求與政府供給之間的矛盾與差距。因此,研究農民工的社會保險的需求與供給問題顯得尤為迫切,它直接關系到這一群體的生存與發展,關系到他們的成長與前途,關系到社會的穩定與和諧。農民工社會保險需求與供給的研究,從宏觀上來看,關系到社會的穩定與和諧,關系到農民工的城市化進程;從微觀上來看,直接關系到農民工的生存與發展狀況。本研究對農民工的社會保險需求與供給進行研究,力圖為解決農民工社會保險現存的問題提供一種新的思路,這一研究無疑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城鄉一體化背景下農民工社會保險調查概況
(一)調查目的。本次調查的主要目的在于對目前農民工社會保險需求與供給現狀有一個較為全面的了解。需求層面主要包括農民工社會保險的參保情況,對社會保險的了解程度、需要程度,對現行政策的滿意程度、意見和建議等方面。供給層面主要包括政府機構、社保機構、企事業單位等用人機構在社會保險供給上所取得的成績、相關的制度與措施,存在的問題與困難等。
(二)調查對象。本次調查主要采用問卷調查與深度訪談相結合的形式。研究小組成員對宜昌市制造業、建筑業、服務業的農民工進行了隨機抽樣調查,共發放問卷207份,其中回收有效問卷193份。受調查對象中,男性占75.6%,女性占24.4%,年齡在18歲至55歲之間。從行業分布情況來看,建筑業領域農民工居多。受調查對象的學歷主要集中在小學及以下,初中兩個層次。
(三)調查內容。調查問卷共設計五十個問題,內容分為基本信息方面,如年齡、性別、行業、婚姻、受教育情況等,和社會保險需求方面、供給現狀方面。社會保險需求與供給現狀根據社會保險種類分為五個部分:養老社會保險方面,醫療社會保險方面,工傷保險方面,失業保險方面,生育保險方面。從五個險種分別考察農民工對每種保險的了解情況,需要程度,參保現狀,政策滿意程度,意見和建議等。
三、城鄉一體化背景下農民工社會保險需求狀況與影響因素
(一)需求狀況。從五種社會保險總體來看,農民工對五種社會保險的重視程度各不相同。37.3%的農民工認為養老保險最重要,32.6%的農民工選擇醫療保險更重要,20.2%的農民工表示工傷保險最重要,而選擇失業保險和生育保險最重要的農民工分別占4.7%和5.2%。而單獨考察每一種社會保險,在養老保險方面,農民工對其需求強烈,有73.8%的受調查者明確表示需要或者非常需要養老保險,只有11%的受調查者認為不需要養老保險;而且絕大多數受調查者對養老保險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主要表現在提高現行養老金水平和降低領取養老金的繳費年限兩個方面。72.5%的農民工表示愿意多繳納費用以提高現行養老金水平,28.3%的受調查者明確指出國家需要改進養老保險金水平;34.2%的受調查者認為領取保險金繳費年限太長是參加養老保險最大的障礙,同時30.5%的農民工表示國家需要改進養老金繳費年限。醫療保險方面,農民工對其訴求也非常強烈,78.8%的受調查者認為需要或非常需要醫療保險,僅僅只有2.1%的農民工明確表示不需要醫療保險。而當被問及生病時會采取的措施,有40.9%的農民工選擇會立即上正規醫院檢查、治療;選擇去街頭小醫院、私人診所,自己去藥店買藥,不到萬不得已不去醫院的比例分別占18.1%、33.7%、7.3%。另外,受調查者對簡化報銷手續,增加醫保范圍內藥品種類提出了較為強烈的需求,79.9%的受調查者認為需要改進現行醫保制度關于這方面的內容。農民工對工傷保險的需求程度就更為強烈,81.9%的農民工都需要或非常需要工傷保險;其次就是對簡化工傷保險報銷程序的需求較強,占到了60.7%。同時59.0%的受調查者希望擴大工傷保險的保障范圍和保障人群,使更多的農民工受益。相對于前三種保險,農民工失業保險和生育保險方面的需要程度較低,明確表示需要或非常需要這兩種保險的受調查者分別占63.2%,52.3%,認為不需要的占19.2%和20.2%。在失業保險方面,41.4%的受調查者認為失業保險補貼比率低,32.3%的受調查者希望可以提高失業保險給付金額度。而在生育保險方面,64.8%的受調查者表示生育保險的產假達到需求,23.4%的農民工希望擴大生育保險就醫規定范圍內的藥品、醫療服務設施,20.9%的農民工希望擴大生育保險的覆蓋范圍,使更多人受益。
(二)影響因素分析。通過調查和分析,影響農民工社會保險需求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對社會保險的了解情況。在調查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不少受調查者并不了解社會保險或某種社會保險,甚至存在誤解。調查數據顯示,只有5.7%的人表示非常了解養老保險,7.3%的人表示非常了解醫療保險,而對于工傷、失業、生育保險,僅有5.7%、4.1%、3.6%的受調查者明確表示非常了解。相對應的,受調查者中不了解或只了解一點點養老、醫療、工傷、失業、生育保險的分別占63.7%、57.5%、58.5%、77.7%、76.7%。農民工對社會保險的不了解或者誤解直接大幅度降低了他們對社保的需求程度,也影響到他們合法維護自己的權益。第二,收入狀況。收入是影響農民工參保能力和參保意愿的重要因素。農民工的參保意愿一般與收入成正相關關系,也就是說收入越高,其參保能力和參保意愿就越強。調查發現,月收入低于1000元的人群當中,有1.0%的人沒有參加任何種類的保險;月收入1001-2000元人群當中,有5.2%的人沒有參加任何種類的保險;月收入在2001-3000元的人群當中,有5.2%的人沒有參加任何種類的保險;月收入在3001-4000元的人群當中,有1.6%的人沒有參加任何種類的保險;月收入在4001-5000元的人群當中,有3.1%的人沒有參加任何種類的保險;月收入在5001元及以上的人群當中,有0.5%的人沒有參加任何種類的保險。由于農民工之間收入差距并不是十分明顯,因此收入與農民工的參保意愿之間的正相關關系在我們調查數據當中并沒有明顯地體現出來。也就是說。在收入相差并不懸殊的情況下,收入對于農民工社會保險的需求的影響并不是特別明顯。第三,行業的差異。由于不同行業的農民工其職業穩定性和面臨的風險不同,也會影響到農民工對不同種類社會保險的需求程度。建筑業的農民工由于工作強度大、工傷風險高,希望參加工傷保險比例較高,服務業則相反。用人單位的性質對農民工參保率也有很大的影響,一些用人單位會主動為農民工購買社會保險,大大提高了社保的參保率。第四,婚姻狀況。養老保險方面,已婚農民工的參保率(67.0%)高于未婚農民工(49.3%);醫療保險方面,已婚農民工的參保率(90.4%)也大幅度高于未婚農民工(71.2%);而在工傷、失業、生育保險方面婚姻狀況對于社會保險需求狀況沒有顯著的影響。第五,工作穩定性。調查數據顯示,隨著每年更換工作的頻率由1次及以下逐漸遞增到6次及以上,受調查者養老保險的參保率由60.3%逐漸下降到6.9%;醫療保險的參保率由60.2%逐漸下降到7.5%;工傷保險的參保率由56.4%逐漸下降到12.7%;失業保險的參保率由60.5%逐漸下降到0%;生育保險的參保率由64.9%逐漸下降到0%。明顯可見,農民工參保率與更換工作的頻率成反比,也就是說工作的穩定性直接影響農民工對社保的需求狀況。
四、城鄉一體化背景下農民工社會保險供給狀況與影響因素
(一)供給狀況。中國戶籍直接與教育、社保、醫療等諸多福利掛鉤,城鄉二元戶籍制的弊端明顯。近年來,社會逐漸形成共識,加快推進戶籍制度改革,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逐步實現城鎮基本公共服務覆蓋常住人口,為人們自由遷徙、安居樂業創造公平的制度環境。國家和各級地方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法律和政策有效地提高了農民工的參保率。國務院總理還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2013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會議確定,出臺居住證管理辦法,分類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完善相關公共服務及社會保障制度。保護農民合法權益。但調查過程中,我們發現農民工社會保險供給現狀仍不樂觀。調查數據顯示,只有51.8%的受調查者與用人單位簽訂了合同,35.8%的受調查者沒有與單位簽訂合同。當被問及是否有過參加社會保險后來又退保的情況時,80.8%的農民工選擇了沒有發生過這種情況,但有19.2%的農民工明確表示有過退?,F象。而在發生退?,F象的農民工中,有15%的受調查者退保的原因是收入不能保障持續交納保險金,19.2%的受調查者擔心交了保險金以后不能收回來,39.4%的被調查者是由于換工作或流動時辦理起來很麻煩,25%的農民工覺得社會保險起不到什么作用。養老保險方面,參保率為60.7%,參保者中,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占54.1%,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占45.9%。絕大部分農民工每年繳納的養老保險金為100元左右。醫療保險的參保率則十分可觀,高達83.4%,其中64.4%的受調查者參加的是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30.7%的受調查者參加的是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絕大部分農民工每年繳納的醫療保險金為60元。與養老和醫療保險相比,工傷、失業、生育保險的參保率均比較低,分別為28.5%、19.7%、19.2%。從調查數據我們看到,農民工社會保險供給與需求相比,仍然存在著嚴重的滯后現象,政府、社會以及用人單位對于農民工社會保險的供給還存在著許多不足和缺陷。養老保險方面,當被問及中央確定的基礎養老金標準是否合理,29.0%的受調查者認為不合理或非常不合理。另外,25.4%的農民工對《農民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辦法》中規定的農民工個人繳費比例不滿意。醫療保險方面,17.6%的受調查者認為醫療保險的繳費比率不合理;當被問及參加醫療保險有沒有減輕生活負擔,15.5%的農民工表示醫療保險費用加重了經濟負擔,57.0%的農民工表示減輕了經濟負擔,但是效果不明顯。而工傷保險方面,58.5%的農民工認為上班單位不愿意承擔責任,沒有為他們辦理工傷保險,受工傷后,選擇自己出錢醫治與和雇主私了的農民工分別占20.2%、23.3%。失業保險和生育保險方面更是亟待提高,有70.5%的受調查者在失業期間依靠以前攢的錢,維持一段時間,只有4.0%的受調查者是依靠失業保險生活。
(二)影響因素分析。影響農民工社會保險供給的因素,可以從以下三個層面分析。
1.政府及社會保險機構方面。第一、法律體制不完善,政府監督落實不到位。大部分用人單位沒有與農民工簽訂合同,所以并未履行為農民工辦理社保的職責。相關政府機構對此監管不力。第二、社會保險宣傳教育不到位。農民工由于本身知識水平有限,無法了解辦理的程序,而社保本身宣傳的不到位致使農民工社會保險知識嚴重缺失。第三、部分社會保險辦理機構執行力不夠,效率低下,使得本就程序復雜的社保辦理變得更加困難,農民工因此而不愿辦理。實際上因為本身程序復雜農民工辦理的意愿就降低了。
2.用人單位方面。用人單位不負責,不愿分擔農民工保險負擔,不給農民工買社會保險。由于競爭的激烈,部分企業利用農民工的對自身狀況的低要求,試圖通過降低勞動力成本來提高價格競爭優勢。使得農民工無法獲得企業應該給與的社保。
3.農民工個人方面。第一、城鄉二元戶籍制度的長期存在與農民工高流動性之間的矛盾,一方面農民工的高流動性與社保手續跨地區轉移方面的限制使農民工的參保意愿下降,另一方面農民工社保體系未能實現區域對接、城鄉對接,這最終給農民工社會保險的辦理設置了障礙。第二、農民工社會保障意識淡化與缺失。由于農民工自身處于弱勢狀況,對工作的迫切,對待遇的低要求,以及文化程度較低,農民工大部分對是否有保采取了無所謂態度。第三、農民工的非正式就業方式阻礙了農民工及時有效的獲得社會保險。
五、城鄉一體化背景下農民工社會保險供需矛盾及其協調解決
(一)供需矛盾。將城鄉一體化背景下農民工社會保險供給與需求兩方面結合起來考察,我們可以發現,目前農民工社會保險供需之間仍然存在著較大的矛盾,突出地表現在數量上的供不應求和性質上的供需脫節。從需求現狀可以看出,農民工對于社會保險總體需求非常強烈,但現實中社會保險覆蓋率供給不足導致了農民工社會保險參保率偏低,覆蓋率偏低,也就是供不應求。而從社會保險的供給現狀來看,社保的現實供給沒有充分滿足農民工的實際需求,導致供給效率降低。如,15.5%的農民工認為醫療保險不僅沒有降低他們的生活負擔,反而加重了經濟負擔。這種供需脫節的現象進一步激化了社會保險供需之間的矛盾。
篇2
【關鍵詞】英語議論文;寫作要求;方法探究
對于非英語專業的學生來講,無論是在英語科目的學期考試,還是在四六級考試、考研、考博英語考試,英語寫作都是必出現的題目。而在托福、雅思等考試中,英語寫作也是很重要的題目。英語寫作相比較其它類型的題目而言,往往更能反應考生綜合應用英語的能力。對于英語作文的評分來講,作文的內容并不是起決定因素的,如果作文內容符合主旨,邏輯合理,語法正確,語言得體,加上一些必要的修飾性的句子,那么就可以拿到一個比較理想的分數。而對于使用頻率最高的議論文來說也是如此。
1.提綱式英語議論文寫作的基本要求
各種應試作文雖然很多,但如果掌握了英語應試作文的思維規律,加上對英語應試作文常見文體的掌握,應試作文就會變得迎刃而解。而在觀察了眾多應試作文后就會發現,很多應試作文都出現了“結構化模式”。而非英語專業四六級考試、考研作文、英語專業四、八級考試到托福、雅思考試,最常見的作文類型有以下幾種:應用文、議論文、說明文、記敘文。對于應用文主要是信件、便條;議論文可以分為提綱式和圖表式,而這兩種又是最為常見的類型。而在針對提綱式議論文的寫作時,首先需要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的要求。
1.1統一性
統一性是指在文章的寫作過程中,對于每個段落的中心都要有一個統一的思想,那就是為了全篇文章的中心服務,而且每個段落都是圍繞一個主題句而展開的。每一句話都是在文章總體中心思想下寫成的,不是在中心思想之外的句子,否則就會使文章顯得零散而雜亂。
1.2完整性
在統一性的基礎上,文章還必須講求完整性。文章的每個段落都有一個主題句,而主題句下面又有很多展開的分句,這些分句都是圍繞主題句而展開的。在分句的寫作過程中,需要和主題句的中心思想保持一致,使得文章的主題思想能夠在分句的配合下而展開,給讀者完整的感覺。而如果文章在主題句下沒有必要的分句,那么文章就會顯得不完整。
1.3連貫性
連貫性主要體現在形式的連貫和意義的連貫。形式的連貫主要是使用歇一些有連貫意義的詞語,而意義連貫則是指文章要有內在的連貫性。
形式的連貫的目的主要是引起他人的注意,具體做法是在文章的句子與句子之間,段落與段落之間加上一些表示連貫的詞語。具體方法有:第一,重復前面的重要詞語;第二,用代詞來指代上文中出現的事物;第三,使用一些表示過渡的詞和句子。如表示層次的firstly、secondly等,表示列舉的for instance、as a matter of fact等,表示總結的in a word、finally in simpler terms等,表示比較的in comparison with、however likewise等等。
2.提綱式議論文的寫作
議論文的主要目的就是闡明道理,使某人相信某種假設。而議論文通常由兩種推論方法,即歸納法和演繹法。我們在寫作過程中,對于這兩種方法很難有理想的效果,所以議論文一般主要出現以下幾個部分。
第一,引言(introduction),這一段主要是介紹一些關于主題的背景知識,提及文章的主題,表明寫作的中心句;第二,正文(body),正文是文章的主要部分,主要討論和回答在引言中提出的問題,而語言也要符合一定的邏輯性,在正文的寫作中,如果分了幾段,那么每一段都要有中心句;第三,結語(concluding paragraph),第三部分主要用簡潔的語言對文章進行總結,總結觀點或者提出希望。議論文主要分為提綱式作文和圖表式作文。所謂提綱式,就是根據題目中給出的題目和提綱,寫出作者要表達的中線思想,然后圍繞這一中心思想展開論述,表達提綱的主旨。
2.1原因式
提綱式論文第一種是原因式,主要要求對某種現象進行分析并解釋其產生的原因。在考試中,實質簡單的作文往往都看似復雜,但是經過總結,無疑是以下幾點:
Should censorship be abolished?
Should students be exposed to excessive usage of computer?
Should euthanasia be legalized?
所以,對于原因式主要分為這幾部分。
Paragraph 1 thesis statement:A phenomenon or problem in society My view
Paragraph 2 reasons:transitional expression + reason1,transitional expression + reason 2,transitional expression + reason3
Paragraph 3:conclusion,to restate the thesis
2.2分析并解決問題式
分析并解決問題式是針對某一社會現象找出解決的辦法。這種形式和原因式有些相同,但是不同之處在于這一形式要求在原因后要有一定的解決方法。這種問題通常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引入話題,引出某種現象,表明作者的態度;第二,過渡性的語言和分析原因;第三,給出解決辦法;第四,總結,倡議或者提出希望。
Paragraph 1 thesis statement:A phenomenon or problem in society My view
Paragraph 2 reasons:transitional expression + reason1,transitional expression + reason 2
Paragraph 3 solutions or advice:transitional expression + solution
Paragraph 4 conclusion:to restate the thesis
在提綱式議論文中還有其他的一些常見形式,如比較式、批判式等等,但是大多與這兩種類似,所以在提綱式議論文寫作中,重點掌握原因式和分析解決式是關鍵。
【參考文獻】
[1]劉春偉.英語應試作文寫作捷徑[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
篇3
肉豆和絲瓜藤兩個植物的須纏在一起,一個小孩想將兩者扯斷分開,父親告訴他這兩種植物都是用來吃的,不用將其扯斷區分。
根據材料內容,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完成文章。
此類作文題,觀照生活的情懷與生命的出走,依舊是“不藏考點,不考偏點”,諸如此類的作文題還有湖北卷、江蘇卷等。雖然從審題點來說,分析材料提出的主干對考生來說并非難事,但題目的設置最終是考查考生的思維發展能力,即辯證看待事物的能力。
眾所周知,高中語文學科四大核心素養包括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其中,“思維發展與提升”在議論文的寫作中尤為重要。此外,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發展學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要求中學生對自然、社會和人生具有較深刻的思考和認識,養成獨立思考、質疑探究的習慣,具備理性觀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具有良好的思維品質。因此,在高考作文題目的設置中,剖析社會現象、探尋考生對自我的價值實現等方面的考查日趨增多,且走向更深的發展方向。在這一大背景下,有效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就顯得很有必要了。
良好的思維品質需要辯證性,而辯證又以深度的思維做保證。
“思辨”字典上解釋為“思考辨析”,它體現在議論文的立論和論證之中。對一個問題的分析,如果只看到表現就斷然下結論,不去分析事物內部的因果聯系,立意僅僅停留在“是什么”上,忽視了“為什么”,那寫就的文章終究只是一葉浮萍,缺乏深度也經不住細細研磨。記得初中課本有選文《兩小兒辯日》,現在讀來,甚覺精妙。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如此思考,大人猶不能及,遑論對錯!單兩小兒從日常生活中仔細觀察,并能自己得出結論這種行為本身就值得我們學習。他們的辯,是一種對生活精加工的理性思維,是一種有深度的辯證性思維。如果說這是一場辯論賽,你能說它不精彩嗎?其實,思辨能力不僅是提高寫作能力的法寶,更是公民必備的基本素質。有思辨力,就有了全面、深刻看待事物的能力,就有了今后面對紛繁復雜的世界的基本底氣。
篇4
指導學生寫好讀后感,可從以下幾方面下手。
一、感不離讀,讀感結合。
讀是感的前提,感是讀的結果,因此對原作的準確理解,把握住要點,是寫好讀后感的前提和基礎。對原文的閱讀是否認真細致,是決定讀后感的質量關鍵。
寫讀后感,不僅有感的內容,也要有讀的內容。一般來說,在讀后感的開頭,都需要用少量的文字先概括介紹一下所讀作品的內容,這是因為你所讀的作品并不一定為廣大讀者所熟悉的,不作任何介紹就發表議論會使人感到莫名其妙。而如果精要地作簡介,不僅使學生或讀者對陌生的作品有所了解,即使對于熟悉這篇作品的讀者來說,也能起到激發思索的作用。
二、感想必須集中。
讀一部作品,所受到的啟發和產生的感想往往是多方面的,但在有限的篇幅中,把所有的感受都寫出來,那樣的感想什么都說不透,猶如蜻蜓點水,泛泛而談,不易深入,顯得膚淺,與其因面面俱到而面面俱不到。倒不如抓住原作中的精華,突出自己感受最深的一點,著手揮灑,更容易寫得充實而深入。
三、聯系實際,言之有物。
感想作為議論文,必須密切聯系實際。因此,在讀后感寫作的指導上,應特別提倡針對熱門話題進行有理論、有實例的、生動的剖析,從活生生的現實出發,闡述人們所思考的和關心的問題,這樣的感想才有意義,才能對廣大讀者的心靈有所觸動。
聯系實際,可從兩個方面引導。
首先,是聯系個人實際。用作品上的人物、事跡觀點,來衡量自已以往的言行,決定取舍,這樣的讀后感才是有價值的讀后感,這樣的讀后感才是更為誠懇。
聯系實際還包含聯系社會現象,舉古代一則寓言為例,《濫竽充數》是盡人皆知的寓言故事,若以《讀<濫宇充數>有感》為題寫讀后感,古人、今人會有什么區別呢?如果就故事論故事,只談不學無術沒有好下場,那么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這個道理還是通用的,所以寫這樣的讀后感就沒有新意。如果我們把故事與現在的現實聯系起來進行思考,就不難發現,齊宣王“必三百人齊奏”的弊端,不剛好與我們改革開放前大鍋飯體制十分類似嗎?而齊民王的“好一一聽之”,不與我們現在改革開放后普遍實行崗位責任制有某些類似之處嗎?所以,我們如果從過去三代大鍋飯的教訓和三代崗位責任制的先例等角度,聯系實際,暢談耳聞目睹的新人事,新思潮,這樣的讀后感不就體現出時代的特色嗎?
篇5
供材作文的主要特點,是給學生提供審題、構思和發表議論的依據。學生依據所供的“原材料”,比較只面對一個議論的標題而言,容易調動自己的感覺和知覺的“形象”,自然地產生聯想,打開思路。這些具體、形象的材料,可以說明什么問題呢?必然地要“過渡”到對材料的分析、綜合、比較和概括等抽象邏輯思維活動。因為是供材作文,必須符合材料的要求;又因為是寫議論文,必須按議論文的要求去審題、選材、組材和表達。
實踐證明:教學供材作文,指導學生根據所供材料,提煉出自己有所認識并且能夠論證清楚的一個論點,是學生通過習作提高閱讀分析能力和議論表達能力的前提。怎樣根據所供材料,提煉出一個論點,有一個思維導向的問題。
按照提煉論點的思維方向分類,大體上有以下四種導向形式:
一、順向思維
“原材料”是正面褒揚的實例,而且作文命題是正面判斷句式或短語。這樣的供材作文,學生閱讀“原材料”后的思維特征,大部分是調動自己感覺、知覺的同類材料,去論證標題確定的論點:一般很難提煉出一個既切合題旨,又有新意的論點。在“導向”教學中,可以循著“原材料”的直接指向,指導學生作順向思維,使學生自然地說出相似的材料和自己的看法。他們這樣說,不會感到困難。譬如寫供材作文《愿做造橋人》,他們能讀懂提供的材料:茅以升從小立志為祖國“造出長久不倒的堅固大橋”,經幾十年奮斗,終成著名橋梁專家。他們也會從此例聯想到茅以升成才后的事跡(如造南京長江大橋),聯想到類似名人成才創業的事跡。教師針對學生“順向思維”表達的看法,引導他們提煉出一個符合他們認識實際的論點,就不是困難的事了。有同學可在“順向思維”的過程中,提煉出不同一般的見解:我愿人際和諧,做一個架設友誼之橋的人?!拔覍W茅以升、更學上海造橋人?!贝蠖嗄芸圩 霸浮?、“做”兩字進行論述,傳輸出較活潑的時代氣息。
二、反向思維
供材作文的“原材料”如果是反面事例,或者是對所供材料以問句形式命題的,學生的思維如果是“順向”的,往往是追究“反例”的根源,或者一味地對“原材料”質疑,而容易因閱歷和認識的局限性,可能作出片面的偏激的結論。那么,一般的同學就會提出一個帶片面性的甚至是不太正確的論點。這類供材作文,教師應首先做好提煉論點的導向工作。我認為,主要應抓住兩點:一是引導學生對論題作正確的分析,提高思想認識;二是結合“原材料”進行“逆向思維”的指導。去年在大力宣傳“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這個的觀點時,同時也披露了一些忽視科技工作的現象。《解放日報》曾登過一則消息:某鄉鎮企業由于產品不對路,沒有經費研制新產品,科技人員不得不改行。最后提出一個問題:“靠科技振興經濟難道只是一句空話?”老師就以這一問句作題,出了一個供材作文題目,在指導教學中,首先抓住題中“科技振興經濟”這個短語,引導學生運用已學的政治經濟學常識,聯系中外有關的實例,分析“科技”與“經濟”的相輔相成的關系,再進一步認識科技對發展經濟的關鍵作用。然后,用這些認識去分析“原材料”,就把學生“追根”和“質疑”,從反面“逆向”地引導到“如何解決這一類問題”上,對文題中“只是一句空話嗎?”作出正面的、積極的回答。經過“逆向思維”,學生大多能提煉出較正確較切實的論點,如“發展科技要有長遠目標,振興經濟才不是一句空話”、“靠科技振興經濟,必須因時、因地制宜”、“科技人才對路,經濟發展才能對路”等。
三、雙向思維
供材作文中,有很多含蓄顯示論點的客觀性命題,如《談談“擇善而從”》、《議“東施第二次仿效西施”》、《學然后知不足》、《徐洪剛的生命價值》這是傾向于褒揚的;《說“生日熱”》、《漫話“自卑沒有出路”》、《東坡錯改詩》是傾向于批評的;《“我要學”與“要我學”》、《從課內到課外》、《“愛”的利弊》是從比較中見褒貶的。在指導他們閱讀、分析“原材料”時,注重從相反或相對的兩個起點進行“雙向”思維的導向教學,對他們結合實際,提高分析問題、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會有幫助。同時為他們提煉出一個自己能把握的論點創造了條件。對此類供材作文的“雙向”思維導向,既要達到幫助學生由“原材料”提煉出正確論點的目的,又不要束縛學生的思想而有利于他們從自己的實際出發,打開思路。必須注意以下三點:(一)對“原材料”的分析,要以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為依據,以便做到“思維導向”的有的放矢:(二)由正而反或由反而正,從一方面到另一方面的“雙向思維”引導,必須以原作文命題的傾向為重點,即使是“從比較中見褒貶”的命題,也不可平均用力,而須有側重點:(三)要允許學生從自己的實際出發,在“雙向思維”過程中,提煉出反映論題的新穎論點,但對其因個人體會局限而表述片面的文句,必須作引導,再加提煉,直至表述的論點理正句順為止。抓住這三點,通過一兩個學生的典型指導,對其他學生依據“原材料”,結合本人實際,提煉出切合題意的論點。
四、多向思維
所謂“多向思維”,實質上是指使思考中信息朝多種可能的方向擴散,以引出更多的新信息的發散性思維。不過,在供材作文的指導中,由于受到“原材料”和作文命題的限制,是不可能“任其自然”的。進行“多向思維”導向的供材作文指導,也要針對“原材料”與“命題”的特點來選定。這類供材作文,多數在“材”和“題”上就不拘泥于一個指向,不局限于一個既定的理解,給學生留有可作出切題的多種解答,可作求異創新論述的余地。
有這樣一道作文題就只提供一幅漫畫(見下圖),要求學生“先仔細觀察漫畫、理解畫中寓意,然后,聯系社會現象,根據個人認識,寫出一個看法(論點)并具體地寫出理由(論據),自擬作文題,寫300字左右即可。”
死里逃生
(附圖{圖})
篇6
一、操作方法
(一)提前布置,充分準備。以一天一個為主,有時可幾人合作。演講人員、演講順序由教師或課代表提前安排。演講內容由教師根據現階段教學內容指定范圍,由學生選定。
(二)恰當點評,鼓勵為主。每次演講完,教師簡要點評。教師點評時要承認差異,尊重個性。對成功的演講從內容和演講技巧方面,進行充分的肯定,讓參與者享受成功的愉悅;對于不太成功的演講,教師要從中發現閃光點,讓演講者體會到小小的成功,讓學生在自信中成長。
(三)控制時間,靈活把握。一般說來,演講的時間應掌握在五分鐘之內,時間過短不足以把問題講明白;時間過長則容易喧賓奪主,影響其他教學環節。
二、演講內容
(一)名人演講稿。演講的材料必須是高質量,有新意的。因為它要成為學生學習語言的典范??蛇x一些中外名人優秀演講稿演講,這樣于人于己,于學習于做人都是好的方式。選文長了可節選,也可連續接力播報。
(二)各類故事。故事是吸引人的文字,往往意味深長,寓意深刻,是較好的課前演講材料,它能一下子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從而讓學生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去;也可以有效地拓寬他們的視野,陶冶情操。
(三)經典散文。欣賞文質優美的散文,是學生積累語言的重要渠道,是提高語言文字水平的有效方法。畢淑敏、劉墉、余秋雨等名家的作品,富有哲理、文質兼美,是學生品讀的美味佳肴,修身養性的補品。
(四)滿分作文。在不同的年級,選些與初中作文教學相關的學生滿分作文作為寫作的范文,可及時地給學生提供文體模式的參考。如,學說明文時,讓學生找些滿分作文中的說明文演講,增進他們對說明文的感性認識。
(五)詩詞賞析。語言精辟,內涵豐富的詩詞賞析美文。既可讓學生吸收寫作靈氣,又可為閱讀鑒賞提供參考,能有效地提高閱讀鑒賞水平。對提升學生的語文品味有不可忽視的好處。
(六)時事新聞。到初三時,要學習議論文的寫作,需要收集廣泛的論據。此時,引入一些重大新聞事件到課堂來演講,是非常必要的??梢杂行У胤e累作文素材,儲備議論文的時新論據,為寫議論文鋪平道路。
三、演講形式
(一)宣讀式:為了不過分加重學生負擔,演講一般可不脫稿。但要求流暢,感情充沛。這種訓練可以常規使用。如演講滿分作文、新聞事件、中外優秀散文等均可以如此。
(二)訪談式:選定一個大家熟悉、關注的話題,由一個學生以采訪形式,采訪其他同學,暢談對該問題的看法、感想。如“中學生該不該談戀愛”,“朋友借錢不還,我該怎么辦”等,由課代表組織準備。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分析能力,也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三)辯論式:指定大家感興趣的、特別是學生中最希望探討的,以及課文中有爭議的問題,提前讓學生自由組合成正反兩方,著手準備公開辯論。如,學完《羚羊木雕》一文,可布置“我”方與“父母”方的辯論會,辯論“到底該不該要回羚羊木雕”這一論題。
(四)表演式:這種訓練一般不用,畢竟學生準備的時間較長。初中高年級,表演能力強了可以使用。例如,在學完課文之后,課本劇表演、課文片段表演;看到社會現象,真實地演繹。
篇7
1. 利用英語報刊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
掌握一門語言,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是形成和提高文化意識,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英語文化素養,使學生了解英美國家的風俗習慣、地域文化、歷史發展,以及行為方式等。雖然高中英語教材中收錄了一些關于英美國家文化特征的內容,但是不夠全面和完整,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而一些根據高中生閱讀水平和需求編寫的英文報刊中提供了豐富的信息資訊,如《二十一世紀學生英文報》以高中生掌握的英語詞匯為基礎,收錄了許多集趣味性、真實性和可讀性為一體的內容,其以報道國內外的新聞熱點和文化娛樂為主,新聞報道的內容貼近高中生的學習和生活,符合他們的閱讀需求,而且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這份報刊用原汁原味的語言、國家化的實業、思辨的態度為廣大高中生開辟了一個了解各國文化的窗口,同時讓學生了解到了地道的英語和西方國家的文化習俗和風土人情。因此,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利用英語報刊,使學生通過閱讀英語報刊來了解原汁原味的西方文化,在提高高中生英語文化素養的同時,促進他們英語表達能力的提升。
2. 引導學生閱讀各種體裁和題材的文章
近年來,高考閱讀理解的選材越來越多樣化,涉及的范圍越來越廣泛,既有地理、文學、歷史、生活現象和科普等多種題材,也有記敘文、說明文、書信、議論文、應用文等多種體裁。但是學生從課堂上接觸到的文章數量有限,而且文章的題材和體裁范圍也有限,導致學生在考試中遇到自己不熟悉的文章時,會有很大的理解難度。因此,教師應當多讓學生閱讀英語報刊,掌握不同題材、不同體裁的文章的閱讀技巧和策略。首先,教師應讓學生閱讀不同題材的文章,從報刊中選擇一些介紹英美國家文化歷史和風俗習慣的文章。比如,為了讓學生了解西方節日――“萬圣節”,教師可以讓學生閱讀《二十一世紀英語報》的197期中的“Plan ahead to throw the best Halloween party!”并設置一些問題讓學生讀完后回答。其次,教師應當多讓學生接觸不同體裁的英文文章。比如,閱讀記敘文,應讓學生抓住記事的“五要素”;閱讀說明文和應用文,應讓學生尋找關鍵詞句,以及理清上線文的關系;閱讀議論文,應當讓學生找出文章具有代表性的觀點,以及相關的論據和論證過程??傊?,教師要利用英語報刊中不同體裁和題材的文章,來擴大學生的閱讀范圍,增加閱讀的趣味性,使學生在有效的訓練中提高閱讀能力,進而促進他們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提升。
3. 鼓勵學生分享閱讀成果,促進他們的共學生習
利用英語報刊提高高中生的英語閱讀能力,不僅要培養他們的閱讀技巧,增加他們的閱讀量,還要引導學生升華對報刊文章的理解,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給學生創設探討交流的機會,使他們將自己從報刊上閱讀到的新鮮內容、有趣的故事、生活常識、社會現象等分享給學生,這種共同學習有助于學生英語知識的拓展和能力的提高,而且分享閱讀成果的學生會油然而生一種自豪感和愉悅感,而沒有成果可以分享的學生則會產生緊迫感和一定的壓力,他們會自覺地開展課外閱讀,學習英文報刊上的內容,以便在以后的討論交流中,能夠將自己的閱讀體會和收獲分享給其他學生。此外,由于要將英文報刊上的內容與學生相互分享,所以學生在閱讀報刊時會非常仔細和認知,并做相應的記錄,這在一定程度生促進了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讓學生共享英文報刊的閱讀成果,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培養了他們自主閱讀的良好習慣,能使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得到不斷的提升。
綜上所述,提高高中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是英語教師的一個長期任務,我們要充分發掘英語報刊的功能和作用,并給予學生正確的閱讀指導,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使他們在擴大英語詞匯量和閱讀量的同時,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升自身的英語文化素養和閱讀理解能力。
[1] 張貴福, 王金嵐. 英文報刊閱讀對學生閱讀能力提高的影響[J]. 教學與管理(中學版), 2011(01).
篇8
一直以來,我總在思考:作文是什么?最后悟出來的結果是:作文是抒真情,談實感。作文教學是什么?是要教學生審視思考,學會用新的角度、批判的眼光去看取人生和社會,反映自己的個性,表明自己的觀點。那么,應怎樣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下面我就自己的教學經驗作些闡述。
一、多方面激發學生作文興趣
學生一進校,我給高一學生上的第一堂課可以叫“介紹課”,就是給學生介紹一下高中語文和初中語文的不同,其實高中語文更可以把它叫做“大語文”,為什么叫做“大”,因為它涉及的面比較廣,學生的學習不再局限于課堂,更多的是在課外。另外,得重點介紹一下高中作文教學,這是高考的重頭戲。這樣在高中的第一堂語文課上就要讓學生認識到位,并對語文對寫作產生一定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寫作的動力。學生的興趣要靠教師去激發,一方面多表揚學生,另一方面應盡量使用作文訓練與學生貼近,使他們有東西可寫,有寫東西的欲望。興趣的激發方式有很多渠道,如積極開展語文課外活動;演講比賽,詩歌朗誦比賽,古詩詞欣賞,組織學生參加各種作文競賽,每月出一期手抄報,每學期出一期班刊等。讓學生真正參與語文實踐活動,鍛煉他們的能力,擴大他們的知識面,讓他們對語文產生興趣。再如可要求學生寫社會調查報告,使他們的作文有東西可寫,能對生活進行思考,能洞察社會現象,從而進一步激發他們寫作的積極性。
二、統籌規劃,專題訓練
要讓學生在高一高二的時候從記敘文開始逐一練習各種文體,掌握各種文體的寫作方法。在訓練的時候一定要有一個整體目標,讓學生在作文能力方面有一個循序漸進的提高過程。每次作文都應該有重點地訓練一二項寫作能力,讓學生通過一次作文訓練在能力方面有所提高,使他們每次都能找到自己作文的閃光點,找到寫作的新動力,變被動寫作為主動寫作。
在練習過程中還要注意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作文能力的差異,實質上就是學生思維能力的差異。腦子靈活的學生不一定能寫出好文章來。好的文章必然出自勤于思考,奮發向上,對生活感悟力強的學生之手。因此,教師應正確引導學生去體會和感悟生活,分清是非曲直。
下筆千言,源于思考。下筆之前,學生要學會準確審題,找到最恰當的立意和中心,之后就得尋找素材,構思文章的整體布局。作文寫作不要老踩著別人的或自己的腳印去走;走自己的路,不要老踩一個腳印。好文章因為它有了鮮明的個性具有了創新而顯得更具有意義和價值。應該知道,寫作是綜合素質的發揮,不是機械化的模仿,更不是生搬硬套各種規則和教條。
三、閱讀和積累準備素材
“生活猶如源泉,文章猶如溪流,泉源豐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流而不歇”。素材的積累和文章的關系就像源泉和溪流的關系,只有積累的源泉豐盈不竭,才有寫作時的源泉不絕。所以,指導學生積累生活中的點滴感受,是為作文提供內容的活水源泉。“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都強調了平時積累對于寫作的重要性。新課標中也再一次提出作文教學中積累的重要性。所以,我認為作文教學要有目的、有計劃地指導學生做好平時積累。學生有了材料,寫作時就會情到文至、思到章出,徹底改變“無米下鍋”的局面。
在作文寫作上,只有厚積,才能薄發,即必須積累素材。而素材的積累可以從以下兩方面著手:首先、積累作文素材從觀察生活點商開始。生活是寫作的源泉,無材可寫的根源在于不善于觀察。因此,要善于引導學生學會觀察與思考生活,做學生在生活中積累寫作素材的引路人。在作文指導過程中,要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要讓他們學會思考,生活中發生在身邊的事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哪些人、事、物可以忽略不計,哪些細節可以發掘出深層涵義。告訴學生,我們課內課外的點點滴滴都要關注,都要思考我可以用于相關的一些什么樣的作文話題,可以從哪些方面來用它。其次,得閱讀,大量閱讀,甚至海量閱讀??凑n外書時不要走馬觀花,只滿足一時的興趣和愉悅,要深入仔細的讀,帶著思考和記錄的讀,把閱讀過程中覺得好的詞語,好的句子,好的段落摘錄下來,并利用課外或早自習的時間放聲朗讀,久而久之,積累多了,朗讀多了,作文時好的語言就會性手拈來,就會覺得有下筆千言,文如泉涌的美好感覺。
四、選好范文,發揮導航作用
要想提高學生議論文的寫作水平,我認為選好范文也是其中一個好的辦法。范文的作用不可低估。范文的來源泉有兩個,一是從網上和優秀作文書中選出,一是從學生的習作中選出。每次作文,教師都可以選出幾篇立意好,構思新穎獨特,富有感染力和說服力的好議論文來,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讀出來,然后讓同學們討論,這些文章哪一點值得我們學習,還有哪些地方值得我們改進。久而久之,同學們的作文就會朝著越來越好的方向發展了。
篇9
關鍵詞:初中英語;寫作教學;格式
一、擴展作文觀點
英語寫作與語文作文都存在一定的共性,不外乎就是情感的表述或者對某種行為、社會現象的發表觀點、舉例論證等等。因此,寫作教學中,老師應當以某一事例積極鼓勵學生發表觀點、進行論述。培養學生可以說、會說、能說的語言能力。比如,在開展trip寫作教學中,老師通過以聊天、同學之間交流討論的方式,讓學生發表對trip的認知和觀點。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保證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還有利于學生加強各種觀點的積累和提高相互學習的合作意識。
二、作文格式規范化
作文板書、格式是否規范在作文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應當對作文格式、板書等開展教學。英語作文不僅對作文格式有著嚴格的書面規范,并且不同的作文文體有著各自的格式要求。在教學中,老師應當對學生系統講述不同文體格式之間的區別差異,比如,郵件、日記、信等。對于議論文的寫作教學,應強調在開頭表明自我的觀點立場,接下來通過舉例、引用等論證方法闡述觀點,并在結尾加以總結歸納。在教學中,老師還可以讓學生討論作文中常用的表述語、句型結構等等。提供相應的作文書面格式,讓學生參考傳閱,加深理解。
三、同伴互評
開展適度的寫作訓練,加以評比,能夠提高作文教學的有效性。在英語寫作教學中,老師應當開展一定的寫作訓練,并對學生的英語作文加以批改,明確學生的學習狀況,基于學生所存在的問題更好地開展教學。另外,學生之間的英語作文存在的問題各不相同,在批改審閱中可以采用同伴互評的方式。老師應當將學生已寫好的英語作文打亂再次發放不同的學生,讓學生互相評比、批閱。并要求指明作文中存在的錯誤和問題。比如說,有的學生作文的觀點不夠清晰、作文字跡潦草、書面不整潔、文章語法錯誤嚴重、時態混亂等等。互相評比可以發現彼此存在的不足,規避學生在以后作文中發生類似的錯誤和問題,提高英語作文能力和教學有效性。
參考文獻:
篇10
【關鍵詞】流動兒童 計劃免疫 現狀與對策
【中圖分類號】R473.7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8-0043-01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工業化、城市化建設的迅猛發展,大批農村剩余勞動力跨地區流動,也夾雜著不少兒童,從而成為流動兒童。由于流動兒童家長大多數來自外?。ㄊ校┑霓r村或偏僻地區,文化水平偏低,對免疫接種工作認識不足,缺乏對兒童預防接種知識的了解,計劃免疫知曉率低,主動接受免疫服務意識差,甚至極少數流動兒童家長對預防接種效果持懷疑態度而拒絕接種。部分流動兒童是計劃外生育,怕到衛生部門登記后引起計生部門的查處,不主動、不配合,甚至拒絕預防接種,形成免疫空白,從而導致部分流動兒童漏卡、漏種現象發生。大部分流動兒童無接種證或免疫史不全,使預防接種無據可查。另外,由于流動兒童動態流動,來去自由,致使預防接種通知難以到位,嚴重影響了免疫規劃疫苗的接種率,使這部分人群成為傳染病的高發人群。怎樣才能完成城市社區(尤其是東部經濟發達地區)流動兒童的預防接種工作,成為計免工作亟待解決的難題。
1.計劃免疫流動兒童的定義
迮文遠編著的《計劃免疫學》對計劃免疫流動兒童定義,是指“戶口不在居住地,或戶口在本地而人在外地居住時間在3個月以上兒童[1]”。本地將流動兒童的標準定為“凡外區縣流入本地區但離開戶口所在鄉鎮或出區境的兒童”,居住時間4個月以下的為短期流動,4個月以上的為長期流動。
2.免疫規劃的現狀與問題
2.1 部分家長對計劃免疫工作的意義認識不足 我縣計劃免疫自20世紀80年代開展以來,對控制相應傳染病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用疫苗可預防的白喉、脊髓灰質炎已先后基本消滅或控制,麻疹、百日咳、流腦等傳染病年發病率由20紀60年代的600.03/10萬降到1/10萬以下。但由于受文化水平、生活條件等有關因素的影響,部分家長對此還未引起足夠的重視,有些家長只知道有病看病,而不知道無病預防。特別是流動兒童的家長多數忙于打工、經商、掙錢,對于孩子防病保健意識淡薄,從而導致了部分流動兒童漏建卡、漏接種現象發生。
2.2 宣傳工作不到位和方法欠完善 當今的家庭多是獨生子女,家長對子女非常疼愛,這對計劃免疫工作帶來有利條件,目前的計劃免疫宣傳對當地戶口的兒童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因流動兒童家長的職業比較繁雜,大多無固定住所,或居住條件差,無法看到電視和收聽廣播的宣傳,所以常規的宣傳方式存在不到位的現象。
2.3 超生人員存在恐懼心理 有些家長不顧有關計劃生育的政策規定,多在懷孕后離家出走,他們不僅居住分散,且經常更換居住地點,東躲,孩子出生后不愿被外人知道,普遍存在恐懼心理,致使流動兒童數難以摸清,服務難到位,宣傳工作難以見效。
2.4 工作人員缺乏工作責任心 由于基層衛生組織經費嚴重不足,報酬問題得不到落實,很難調動工作人員的積極性。有些從事計劃免疫工作人員缺乏社會責任感和工作積極性,使一部分流動兒童未能及時建卡和免疫接種。
3 免疫規劃中的防范策略
流動人口是商品經濟體制的必然產物,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工業化、城市化建設快速發展,生產的社會化、集團化程度越來越高,勞動力出現過剩。特別是農村耕地的減少,農業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一大批剩余勞動力紛紛走出家園尋找就業門路。于是跨地區、跨行業的各種勞動、商務應運而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人口流動。在這規模宏大的流動人潮中,也夾雜著不少兒童,成為計劃免疫的流動兒童,據有關部門的分析,人口大流動將是我國今后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一種必然的社會現象,管理好流動兒童既是歷史的要求,也是現實的需要。
3.1 領導重視,狠抓落實 每年應將流動兒童計劃免疫管理納入年初工作計劃,年終考核指標。從行政上、業務上狠抓落實,促使各鄉鎮衛生院積極主動,想方設法采取各種措施搜索流動兒童,減少免疫空白點。
3.2 執行法律法規,加強管理 要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疫苗流動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中的有關規定,憑計劃免疫接種證入托、入學制度,依法加強轄區內管理。
3.3 建立健全流動人口管理制度 與工商、公安、計劃生育、交通等有關部門密切配合,發揮流動人口管理部門職責。特別是大型土地招工或勞動輸出,必須經過流動人口管理部門注冊登記。
3.4 開設常年計劃免疫接種門診 隨時進行補卡、補種,在流動人口較多,兒童流動頻繁的集鎮、城鄉結合部門開設學年計劃免疫接種門診,對流動兒童做到隨到隨建卡、及時接種。
3.5 建立橫向網絡 各縣、各鄉鎮之間建立計劃免疫橫向網絡,對流動兒童一旦發現,及時建卡和轉卡、補種,并統一計劃免疫轉卡單,互通信息及時聯系,像傳染病疫情報告一樣建立制度。
3.6 廣泛宣傳,普及免疫知識 根據流動人口的特點,有針對性進行宣傳,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宣傳單、標語、接種證等多種形式,多方位的反復開展計劃免疫知識的宣傳教育,僅兒童家長主動到衛生部門登記造冊免疫接種,由現在的被動搜索變為主動上門要求免疫服務。
4.結束語
免疫規劃工作是疾控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我國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的基本國策之一,自從實施兒童免疫規劃以來,許多傳染病發病率明顯下降。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流動人口的逐年增長,流動兒童的數量也隨之上升,流動兒童的免疫接種工作已成為疾病防控工作的重點和難點,給當前兒童免疫規劃管理模式帶來了一定的沖力。對此,各相關部門應進一步改進流動兒童計劃免疫工作,提高流動兒童免疫接種率,建立完善的外來流動兒童管理機制,為更好地開展流動兒童計劃免疫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