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性范文10篇

時間:2024-02-20 16:42:23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科學性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科學性

民族唱法的科學性探索

我國的民族聲樂藝術廣義地講,主要包括傳統的戲曲演唱、曲藝說唱和民間的民歌演唱三大類民族演唱藝術,也包括當今較流性的新民歌、新歌劇的演唱和西洋唱法民族化的演唱等,形式繁多,十分豐富。隨著世界音樂文化之間的互相滲透,民族聲樂作品的創作范圍更加廣闊,音樂家們在原始民歌的基礎上經過改編、提煉、發展、升華而創作出一大批新的聲樂作品。這些新作品的創作力度、難度不斷的增加,對歌唱者的演唱能力、聲音表現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所以,演唱者必須提高自己的發聲技巧和藝術修養,在這里筆者將對民族聲樂演唱的科學性進行一些探索與思考。

一、民族唱法中的呼吸

自古以來,我國的民歌演唱在呼吸、發聲、共鳴等技巧方面已有較高的水平,并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氣息運用方面,唐段安節的《樂府雜錄》中說:“善歌者,必先調其氣,氮氳自臍間出,至喉乃噫其詞……”這里的“臍間出”就是指“氣沉丹田”。這與美聲唱法中所提倡的胸、腹聯合吸氣法不謀而合。著名歌唱家卡魯索說:“一旦掌握了呼吸的藝術,學生也就算走上了可觀的文藝高峰的第一步。”①這也就是美聲唱法強調的呼吸是歌唱的動力、關鍵和支持力。呼吸不管在美聲唱法,還是在民族唱法中都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可以說只有具備良好的呼吸,才能使我們的歌唱更出色,表現人物情感時才能得心應手。

筆者認為,歌唱的呼吸可分三個階段:吸氣、呼氣、換氣。吸氣時,狀態自然,吸得深,吸得恰當,氣息從口、鼻同時吸入,經過咽喉、氣管、支氣管到肺的底部,并把氣息推向后腰部。動作輕松,自然,不牽強,不僵硬。兩肩自然下垂,脖子放松,否則各部肌肉緊張,其他發聲器官就不能靈活地有規律地活動。呼氣應當平穩,均勻,有控制,呼氣的關鍵是要找到支持點,找到呼吸器官和發聲器宮有機配合的力量。呼氣時,橫隔膜平穩地上提,兩側下肋逐漸回收,使氣息通過氣管送入聲門。應該指出的是,呼氣時不僅有這個呼氣肌群形成的向上向里的力,同時還有一種與之抗衡的,由吸氣肌群形成向下向外的力協同動作。

根據演唱需要,調節抗衡程度,呼氣之中保持相應吸氣的感覺,吸氣之中保持相應呼氣的感覺,形成的“呼吸對抗”。得到了正確的呼吸支點,就可以得到有氣息支持的聲音。換氣,這也是歌唱呼吸的重要環節,關系到吸氣與呼氣能否得以循環往復,關系到已經獲得的呼吸支持能否繼續保持。決不能在換氣時讓呼吸的部位往上移動,影響歌聲的氣息支持。練習時,可以有意識地放慢歌曲的速度,讓句間換氣有足夠的時間和準備,等練到熟練的程度,逐漸加快到要求的速度,恰如其分地進行句間換氣,保持歌曲的完整性。運用科學的呼吸方法,才能使聲音有著力點,有高頻泛音,力度變換自由,富于表現力;也只有這樣的聲音才能深刻表達歌曲的感情,這樣的歌唱當然是最安全、能持久的歌唱。

查看全文

小提琴演奏技能科學性

小提琴的演奏需要科學性,因為它是建立在生理學、物理學和心理學的基礎上的一門演奏藝術。小提琴的演奏方法,就是科學地配合手指運用弓法和指法,使演奏者能有把握地、準確地、花費最小的力氣,演奏出作曲家所要表現的主要思想內容。

一、右手運弓與好的發音訓練

一首樂曲是否演奏得優美動聽以及能否恰當地表現樂曲內容,是和運弓的好壞分不開的。運弓在小提琴演奏中起關鍵性作用,因此要特別重視運弓的練習和掌握一些相關技巧。運弓時,整個上肢都在運動,主要環節是下臂的伸曲運動,同時上臂、腕與手指要協調配合。有些初學者在運弓時,特別是拉到下半弓時,大臂夾著,這是一種毛病,拉G弦時,大臂應與肩同高,因為拉奏各條弦的活動角度是各不相同的,拉D、A、正弦時可依次略為放低,但肘部不能抬得高過手腕。拉全弓時如何把聲音拉得平均呢,7關鍵在于運弓時食指要掌握好力度的變化(中指是配合食指的)。

也就是拉上半弓,食指按弓的壓力要大,小指應很松弛地放在弓桿上面;拉下半弓,食指對弓的壓力要小,小指應適當頂著弓桿。只有這樣來控制弓的力度變化,全弓拉出來的聲音才能平均。在運弓中,無論是往弓根走,還是往弓尖走,各種運弓動作都要自然地結合成為一個協調的整體。也就是說,從生理學講,一項正確的技術是靠許多骨骼、關節、肌肉及肌鍵的有機組合而形成的。手臂上的主要關節是肩、肘、腕、指,而每個關節都有它的活動規律。譬如手臂抬起時,肘是逆時針方向轉動的;手臂放下時,肘是順時針方向轉動的;而且各個關節都圍繞著同一個軸心在轉動。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手臂的轉動動作是自然地,譬如敲門、拍手等,如果我們仔細觀察一會兒,便發現手臂的動作就像一個蹺蹺板,即手或肘的方向是相反的;當手在做向上動作時肘是向下翹的;當肘在做向下動作時手是向上翹的;這種杠桿作用,即“手下肘上”或“肘下手上”,就像有人說小提琴的運弓好像是在圓圈的弧底來回畫半圈一樣,小提琴的基本運弓原理就是這樣的。

科學的小提琴演奏方法就是要求把上述這些自然的動作用在該用的地方。有了好的運弓就能夠獲得好的聲音,而好的聲音的核心便是好的音質。一個好的小提琴演奏家,除了要有良好的音準與節奏之外,一生奮斗的便是好的音質,即發音問題。小提琴是一件最接近人聲的樂器,良好發音的基本特點是音色圓潤,富有共鳴,純凈、均勻。演奏妻富有感染力和藝術情感,必須掌握聲音強弱變化一一即音樂力度變化。音樂力度變化的范圍是廣泛的,有音響上的強弱、緊張度的不同、聲音的尖柔等。發音有三大因素:(l)弓子的速度;(2)弓子的壓力;(3)弓和弦的觸弦點或叫“發音點”。

比如:加大弓弦接觸點上的壓力,我們一定會加快運弓的速度;如若增加弓和弦的壓力,而要求弓速保持不變,那就得把弓弦的接觸點移向琴馬;若減輕了弓弦壓力而弓速不變,接觸點就要向指板方向移動。再如加快運弓速度而保持弓弦接觸點壓力不變,則把接觸點移向琴馬即可。簡單地講:想要拉強的、響的、結實的聲音弓速就加快,弓的壓力加大并把弓子向琴馬方向移動;如果要拉弱的、輕的、柔和的,弓速就要減慢,弓子的壓力減輕,弓子就要向指板方向移動。一個好的演奏家,運弓就好像一個好畫家的畫筆在調色板上調顏色一樣,只是他能把上面提到的三種因素巧妙地變化使用而已。當然問題并非這么簡單,如在不同粗細的弦上呢?這就要靠我們的腦袋敏捷地反應了。概括地講:好聲音只不過是弓子在正確的時刻把正確的壓力放在正確的位置上而已。因此任何一個人,只要認識到這一點,那么經過長期艱苦的訓練,他的音質一定會改變。

查看全文

論管理的科學性與藝術性之間的關系

管理就是為了將一些分散的部分組合起來,以期發揮系統的功能。但如何將分散的部分組合起來,很多人認為只是一門藝術,靠的是管理者的聰明與靈感,這就是我們經常強調的“領導藝術”。其實,管理主要要靠一套科學的制度,在制度不完善的地方才需要管理藝術去彌補。

一、管理與企業管理系統科學研究的結果證明,系統的效能要比系統的各組成部分的效能之和大。要將分散的各個部分組織起來,就需要管理。管理就是通過控制、計劃、決策、組織、協調、領導將一些分散的個體組合起來,以期發揮比各個體功能之和更大的功能。

按照管理部門的不同,可以將管理分為公共部門管理和私人部門管理。私人部門管理又可以再劃分為個人事務管理、家計管理、私人非盈利組織管理、私人企業管理等。由于企業是國民經濟的細胞,所以企業管理受到人們廣泛的重視,企業管理理論也較為歷史悠久和成熟。本文即是以企業管理為例來談管理的科學性與管理的藝術性。

企業管理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物的管理,如物資管理、倉庫管理、營銷管理、工藝流程管理、財務管理、資產重組、債務重組等;另一是對人的管理。人是經濟活動中最積極最生動的因素,即使是對物的管理,也離不開對人的管理,因此,把人管理好了,也基本上把整個管理都搞好了。

對人的管理,也就是處理好經營者與職工之間的關系,而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即是制度的內容,所以對人進行管理要依靠制度。管理制度包括的內容很廣,有分析制度、預測制度、計劃制度、決策制度、控制制度、組織制度、領導制度、協調制度、評價制度、激勵約束制度等等,但最關鍵的有兩個方面,一是評價制度(也叫信息評價制度),二是激勵制度(也叫激勵約束制度),其他制度本身都必須體現激勵制度與評價制度的內容。評價,就是收集一些信息,對人的工作過程和結果進行優劣判斷。激勵,就是根據工作過程或結果對人進行獎懲,在交易過程中對人進行約束和監督。由此可以看出,評價是激勵的基礎,沒有評價,激勵將是沒有依據沒有目標也沒有效果,例如,資金平均分配沒有什么激勵效果,鞭打快牛更是起負作用;激勵是評價的目的,如果僅是停留在評價的層次上而沒有激勵措施,那是資源的耗費,因為評價是需要信息成本的。評價是為了激勵,激勵是為了促進人們努力工作、開拓創新,為企業創造利潤。一個企業,只要評價制度與激勵制度科學,管理也基本上是科學的。

二、管理的科學性與管理的藝術性的內涵管理的科學性是指管理是有理論可循的,可能通過學習掌握管理知識。學習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通過書本、老師、電腦、網絡、電視等知識的載體去學習,另一種是通過實踐活動去學習,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邊干邊學”。這兩種學習方式都很重要,學習別人成功的經驗、總結出的管理理論與在實踐中總結出自己的管理理論同樣重要。

查看全文

財務分析科學性和實用性研究

一、圍繞利潤結構進行財務分析的意義和內容概述

財務分析是以會計核算資料以及報表數據等資料為依據,對企業過去和現在的投融資活動以及經營活動進行分析與評價的一系列分析技術和方法。由于財務分析涉及龐大的理論體系,所以在實際財務分析工作中容易出現過于理論化,各個要素指標分散孤立,體現不出彼此的關聯。企業的目標是創造價值,圍繞企業利潤形成的結構去分析有助于把分析要素緊密結合,發現影響利潤的動因及彼此間的聯系。因此圍繞利潤結構進行財務分析能提高財務分析的科學性和實用性。一切利潤來源于收入,因此圍繞利潤結構進行分析必須貫穿“收入———成本———毛利———經營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凈利潤”這條主線,財務分析內容的次序為:(1)經營成果介紹;(2)盈利能力分析;(3)收益結構分析;(4)營運能力分析;(5)財務風險分析:(6)經營問題總結及改進建議;分析需要用到的指標有:盈利指標、費用指標、營運指標、償債指標。以下詳述如何圍繞利潤結構進行財務分析:

二、圍繞利潤結構進行財務分析的具體步驟與內容

(一)經營成果

經營成果反映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的收入和利潤情況,財務分析首要介紹經營成果,以此為原點進行梳理,關鍵分析點包括銷量、收入、凈利潤,可按部門、產品或區域進行經營情況統計,分析方法主要采用比較分析法,可與預算對比銷量、收入、利潤的預算完成度,也可與同期數據對比銷量、收入、利潤的變動額和變動率。通過比較我們能夠了解到企業的經營成果有沒有達標,相比去年同期或其他年度有沒有進步。在實際分析過程中,財務分析經營成果的統計維度與業績考核的維度保持一致會更有利于管理者進行評價和決策。

(二)盈利能力分析

查看全文

論管理的科學性與藝術性之間的關系

管理就是為了將一些分散的部分組合起來,以期發揮系統的功能。但如何將分散的部分組合起來,很多人認為只是一門藝術,靠的是管理者的聰明與靈感,這就是我們經常強調的“領導藝術”。其實,管理主要要靠一套科學的制度,在制度不完善的地方才需要管理藝術去彌補。

一、管理與企業管理系統科學研究的結果證明,系統的效能要比系統的各組成部分的效能之和大。要將分散的各個部分組織起來,就需要管理。管理就是通過控制、計劃、決策、組織、協調、領導將一些分散的個體組合起來,以期發揮比各個體功能之和更大的功能。

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按照管理部門的不同,可以將管理分為公共部門管理和私人部門管理。私人部門管理又可以再劃分為個人事務管理、家計管理、私人非盈利組織管理、私人企業管理等。由于企業是國民經濟的細胞,所以企業管理受到人們廣泛的重視,企業管理理論也較為歷史悠久和成熟。本文即是以企業管理為例來談管理的科學性與管理的藝術性。

企業管理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物的管理,如物資管理、倉庫管理、營銷管理、工藝流程管理、財務管理、資產重組、債務重組等;另一是對人的管理。人是經濟活動中最積極最生動的因素,即使是對物的管理,也離不開對人的管理,因此,把人管理好了,也基本上把整個管理都搞好了。

對人的管理,也就是處理好經營者與職工之間的關系,而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即是制度的內容,所以對人進行管理要依靠制度。管理制度包括的內容很廣,有分析制度、預測制度、計劃制度、決策制度、控制制度、組織制度、領導制度、協調制度、評價制度、激勵約束制度等等,但最關鍵的有兩個方面,一是評價制度也叫信息評價制度,二是激勵制度也叫激勵約束制度,其他制度本身都必須體現激勵制度與評價制度的內容。評價,就是收集一些信息,對人的工作過程和結果進行優劣判斷。激勵,就是根據工作過程或結果對人進行獎懲,在交易過程中對人進行約束和監督。由此可以看出,評價是激勵的基礎,沒有評價,激勵將是沒有依據沒有目標也沒有效果,例如,資金平均分配沒有什么激勵效果,鞭打快牛更是起負作用;激勵是評價的目的,如果僅是停留在評價的層次上而沒有激勵措施,那是資源的耗費,因為評價是需要信息成本的。評價是為了激勵,激勵是為了促進人們努力工作、開拓創新,為企業創造利潤。一個企業,只要評價制度與激勵制度科學,管理也基本上是科學的。

查看全文

民主推薦的科學性和真實性的思考

民主推薦是落實群眾對干部選拔任用的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監督權的重要方式,是黨的群眾路線在干部工作中的具體運用。科學把握民主推薦的程序,增強民主推薦結果的真實性,對于拓寬選人視野,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近年來我縣民主推薦工作的基本做法

近年來,我縣嚴格執行《干部任用條例》中民主推薦的有關操作程序,總結去年開展的黨政工作部門綜合考核評價試點工作的成功經驗,對民主推薦環節各項工作進行了不斷的完善。

1、多渠道收集信息,全面掌握干部基本情況。

一是從走訪中掌握信息。堅持定期與不定期的走訪活動,聽取不同階層人員對縣管領導干部及優秀中青年干部的評價反映。包括走訪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市級相關部門的領導,縣四套班子領導、縣直部門和鄉鎮主要領導。同時,推行“部長接待日”制度,每周確定一個工作日,在辦公室或到鄉鎮、部門接待黨員、干部群眾。通過各種渠道,全方位立體式掌握縣直機關部門、鄉鎮領導班子和班子成員以及優秀中青年干部的情況,并將掌握的情況與推薦結果進行印證和分析。

二是從測評中掌握信息。結合鄉鎮、部門年度綜合考核,開展對縣管領導干部德、能、勤、績、廉五個方面的民主測評和優秀干部民主推薦。在民主測評推薦中,盡量擴大參評對象,除所在單位的人員及下屬單位負責人外,還將測評范圍延伸至服務對象和“兩代表一委員”。建立民主測評推薦檔案庫,將歷次民主評議推薦結果統一收集歸檔,并逐年進行比較,對測評結果進行認真分析,動態了解掌握干部的成長情況。

查看全文

去除盲目性教學展現科學性

高中語文實驗課本把寫作與說話提到同等重要的地位,并一改過去的盲目與無序,探索出一套讀寫聽說協調發展,度、量、序、法明確具體的科學的訓練體系,真正做到了教之有路、學之有法、練之有序,這是語文教學改革的重要成果,也是作文教學的重大突破。

一、突出思維訓練,想說寫一體

《寫作與說話》明確指出,寫與說的訓練“不是單純的語文表達訓練,而是與思維訓練密切結合的想、說、寫綜合訓練”,因此,訓練的基本原則是“以思維訓練為基礎,以說話訓練為中介,以寫作訓練為重點,實行想、說、寫三位一體,互相滲透,協調發展,逐步深入”。

把思維訓練作為寫作與說話的基礎,這是很有見地的,是切中作文教學的時弊的。過去的作文教學,往往忽視這個基礎,以文體分類進行訓練,只講表達,不講思維,只講“怎么寫”,不講“寫什么”。而“寫什么”恰恰是作文的前提。這樣,致使學生的作文要么“無米下鍋”,胡拼亂湊;要么無病呻吟,空話連篇,認識膚淺。寫作的本質是先有材料,形成思想,然后才能訴諸文字。所謂“意在筆先”,就是這個道理。材料從哪里來?一靠觀察,二靠閱讀(閱讀也是一種觀察,是一種觀察生活的間接方式),也就是“身入生活”。但光做到“身入生活”還不夠,還必須做到“心入生活”。“心入”,就是要養成思考、思辨的習慣,有較強的思維能力,會想心思,會概括和提煉生活。只有既“身入生活”,又“心入生活”,才能從平凡普通的事物中發現生動有趣的新鮮東西,才能從生活與閱讀中捕捉到有意義有價值的材料,才能形成自己獨到新穎的見解與認識。《寫作與說話》三個年段依次把思考、思路、思辨列為訓練的重點,教給方法,授之以漁,著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這就抓住了寫作與說話訓練的根本。解決了“說什么”“寫什么”的問題,至于“怎么說”“怎么寫”,那就好辦得多了。

“說”與“寫”各有特點又相互聯系。從信息輸出的角度看,如果說話不用態勢語,單憑有聲語言,而又說得精要,那么把話記下來就是文章;從人類語言表達的學習過程看,先學說話,后學作文,說是寫的基礎。因此,說話訓練是有助于寫作訓練的。正是從這個意義上,教材把說話訓練作為寫作訓練的“中介”,這也是很有見地的。加強口語訓練,充分發揮“說”的橋梁作用,既可以培養“說”的能力,又有利于提高“寫”的能力。

想、說、寫三位一體,全面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不斷增強,思維品質不斷提高,學生變得聰明起來,觀察事物目光敏銳,分析問題切中肯綮,就不愁無話可說、無文可寫,也不愁說不好、寫不好了。

查看全文

在科學性和實踐性上下功夫

同志在接見中央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工作會議代表時指出:思想理論建設是黨的建設的根本。一個馬克思主義政黨,只有堅持以科學的理論為指導,才能制定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才能凝聚全黨全國人民為崇高的理想和目標而奮斗。從這一要求出發,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教材的編寫,不但要強調繼承性、創新性、時代性,還要特別強調科學性和實踐性。而且從一定意義上說,繼承性、創新性和時代性也必須建立在科學性和實踐性的基礎上。只有有了科學性和實踐性,教材才能煥發出強大的生命力,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才能更好地發揮指導實踐的作用。加強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科學性和實踐性,應力求做到以下幾點:

全面、準確地研究和把握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編寫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教材,首先必須全面、準確地研究和把握《資本論》及其他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經典著作所闡述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這里有三種情況需要注意:一是對于基本原理和基本觀點要準確理解、堅決堅持,不能隨意解釋、隨意篡改;二是對于有些論點,既要看結論,也要看得出這一結論的背景和條件,不能采取本本主義和教條主義的態度;三是對于過去附加在馬克思主義名下的一些不正確或不準確的解釋要予以澄清和糾正。

深入探索,嚴密求證,正確認識和揭示客觀經濟規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否具有科學性和實踐性,主要表現為能否正確地認識和揭示一定社會的客觀經濟規律,特別是生產關系的發展變化規律。馬克思的《資本論》和其他政治經濟學經典著作,既深刻地揭示了資本主義條件下的特殊經濟規律,如剩余價值規律、資本積累規律以及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的規律等,也深刻地揭示了一般商品經濟條件下的經濟規律,如價值規律、資本循環規律以及社會再生產規律等。編寫當代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教材,不但要繼續研究資本主義和一般商品經濟條件下的經濟規律,而且要花大力氣研究社會主義條件下特別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經濟規律。研究和揭示規律,不能靠主觀想象,而必須通過深入的調查研究、大量的材料積累、全面的情況分析和嚴密的科學論證。不但要有質的分析,而且要有量的分析。

研究新情況,把握新趨勢,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當今世界經濟、政治、文化、科技、軍事等領域出現了一系列的新變化、新矛盾、新問題,我國改革發展也面臨著一系列新任務、新情況、新課題。要使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教材的編寫具有科學性和實踐性,不但要堅定不移地繼承和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而且要研究新情況,把握新趨勢,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當前,認真研究經濟全球化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規律,對于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當然,也應認識到,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創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在很大程度上涉及整個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創新。這種創新,既要以對馬克思主義的繼承為基礎,又要使馬克思主義具有時代性;既要使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又要使這種中國化具有一定的普遍適用性和邏輯統一性。

放寬眼界,開闊思路,大膽借鑒國外的文明成果。當年,馬克思在創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時,曾批判地吸收了亞當•斯密等資產階級經濟學家的研究成果。今天,我們編寫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教材,同樣應放寬眼界,大膽借鑒西方經濟學的一切優秀成果。目前,西方經濟學已是著作浩瀚、學派林立。借鑒西方經濟學的研究成果,當然不是照抄他們的一些具體詞句,也不能輕信某一學派的觀點,而是要深入研究、綜合分析,主要借鑒他們研究具體問題的某些角度和方法。這樣,不但有助于提高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教材編寫的知識性和科學性,也有助于我們進一步開闊思路、轉變觀念。

編寫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教材,是黨中央交給經濟理論工作者的一項重要而神圣的任務。我們應當不辜負黨中央的重托,滿懷熱情,全力以赴,發揚“十年磨一劍”的刻苦鉆研精神,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投入到這項工作中來。這也是使教材的編寫具有科學性和實踐性的重要保證。

查看全文

馬克思經濟哲學與科學性論文

【關鍵詞】馬克思//論/當代意義

【正文】

哲學的經濟學和經濟學的哲學概括,是馬克思中極其重要的,體現出豐富的方法論思想。認真清理和這些思想,無論對于我們建構當代經濟哲學還是分析現實經濟,都具有重要的理論借鑒意義。

一、客觀性與主體性的統一

馬克思的經濟哲學既非單純經濟學也非純粹哲學,而是在融合兩者基礎上形成的一種新質。這種“新質”,就在于它打破了當時的一些哲學家和經濟學家考察經濟問題的方法:或者從主觀概念、理性原則出發剪裁、套用客觀經濟現實,否認后者是前者的基礎;或者停留和止步于客觀經濟現象的表層,否認作為主體的人的認識、實踐的能動創造性。前者是唯心主義的經濟哲學方法,后者是機械唯物主義的經濟哲學方法。

馬克思對唯心主義經濟哲學思想的批判,在他最初的經濟哲學研究成果《哲學的貧困》中就有著充分的體現。他批評蒲魯東從普遍理性出發建構經濟學的哲學體系,把經濟范疇視作“不依賴實際關系而自生”的思想,不過是一種先驗的唯心主義的經濟哲學。而他關于經濟學要能夠真正揭示現實經濟生活的本質和,就必須跳出哲學的圈子研究經濟現象的思想,則蘊含著從經濟現實、物質生產出發的唯物主義經濟哲學思想。同時,對庸俗經濟學思想的反思,使馬克思意識到,經濟哲學要走出“在表面的聯系內兜圈子”,對“最粗淺的現象作出似是而非的解釋”的誤區,就必須突破以往的理論,在面對現實的同時發揮主體能動性,沖破思想障礙,敢于進行理論創新。

查看全文

政治學科的科學性分析論文

摘要:論證學科的科學性成為政治學發展的前提條件。與同時展較為完善的學科相比,政治學的發展的確具有滯后性,而且政治學知識由于其特殊性也帶有主觀性、價值性與意識形態性的特征。但是,所有這些并不影響政治學最終能夠成為一門名副其實的科學。

關鍵詞:政治學科科學性

就當代中國知識狀況而言,沒有一門學科像政治學那樣,在發展的途程中還要為自己的科學存在進行辯護。由于政治學長時間被視為偽科學,只是到了20世紀最后20年,才得到恢復和重建。學科的稚嫩與知識的薄弱,使不少人對其科學性產生了疑問。再加上人們將“政治掛帥”、“階級斗爭為綱”時代痛苦的經歷與政治學科荒唐地扭在一起,以至于時至今日,仍有不少人對政治學還懷有偏見,認為它不可能成為科學。這種狀況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現代政治學的健康發展。要建立有中國特色的政治科學,就必須對政治學的科學性進行論證。

一、思維水準與學科差異

種種關于政治學不是科學的論據中有一個共同的方面即都用物理學作為科學的典范來衡量政治學。在自然科學乃至整個科學系統中,物理學的確發展得比較成熟,從其客觀性、精確性、規范性來說,它完全有資格充當自然科學中具有代表性的學科。用自然科學中最具代表性的學科來同政治學比較,并以此來衡量政治學的科學性,這應當說是允許的,也是正當的。問題是,怎樣進行比較,從比較中應當得出什么樣的結論。

比較是一種常用的邏輯方法。任何比較都是為了從異中求同或從同中求異。對于從同中求異來說,其出發點應當是具有某種相同前提、同等程度或某些相似性的事物、現象、系統。如果需要比較的兩個系統本身就具有客觀的差異性,那么在進行具體的比較時,如果不去考慮這種差異性,只是簡單地類比,其結論就不可能是可靠的。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