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實驗總結與反思范文
時間:2023-10-26 17:55:3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科學實驗總結與反思,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科學實驗;培養;教育功能;實現
人才的培養要符合時展的要求,當今社會所需要的是實踐性人才,創新性人才和適應性人才,因此,我們的教育也應該是注重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創新性、實踐性。但當今教育教學工作中出現了理論脫離實際的問題,其表現為學生只是注重課本知識,過多的關注解題思路,并不能夠從實際問題中獲取有效信息并解決問題。從我們的檢驗標準上來看學生是學到了知識,但是他們并沒有真正獲得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面對這樣的現狀,為扭轉局面,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我國已經采取了一定的方法,就是改變原有的教育教學方法,實行科學實驗教育。
一、科學實驗的教育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科學實驗的教育已經有了空前的發展,現今,劉良華在《西南師大學報》中將我國的科學實驗教育概括為四大家族,即學導式教學實驗家族、目標教學實驗家族、情境教學實驗家族、創造教學實驗家族。我國科學實驗教育雖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是與一些發達國家之間仍存在著很大的差距。我們要充分認識科學實驗教育中的不足之處,比如在科學實驗教育中因為缺少專業指導老師而不能有效的開展科學實驗,諸如此類的問題有很多,要解決這些問題,首先要引導教師隊伍轉變觀念,那就需要我們系統正確的認識到科學實驗的諸多教育功能。
二、科學實驗的教育功能
我國的科學實驗教育推行以來,人們在親身體會之后對科學實驗的教育功能有了一定的了解,在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方面也進行了一些有關于實驗教育功能的總結,但是很多總結過于零散,沒有進行系統的概括,以下是對現今科學實驗教育功能的系統闡述。
(一)科學實驗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通過科學實驗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學習過程當中,學生只有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形成的思維方式才是完整的、全面的,才能夠對自然事物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同時,通過科學實驗培養學生統籌兼顧的設計能力。一個科學實驗的成功,不一定是使用了最好的實驗儀器,而是將實驗中的每個步驟都設計的科學合理,利用有限的科學儀器,使科學實驗的結果達到空前的精度。并且在可以達到實驗目的的前提下,盡量的降低對實驗儀器的要求,這樣可以節省一大筆實驗投入。所以,在設計實驗時,必須要樹立一種成本、效益的意識,這也是衡量一個學生是否會做事的標準之一。
(二)科學實驗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科學實驗是一種實踐活動,是一個手腦并用的過程。在科學實驗中,開放的研究內容需要我們自己動腦思考,利用實驗儀器來獲得大量的信息,然后再在這些信息中來篩選、分析和利用有效信息,達到學習目的。在這一過程中,不僅訓練了我們的思維,還培養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在傳統教學中,重“勞心”而輕“勞力”、重“思辨”而輕“實踐”的思想比較嚴重,所以科學實驗可以協調學生手腦的發展這一功能就顯得更具有現實意義。
(三)科學實驗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現在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一個競爭激烈的時代,只有不斷創新,不斷發展,才能立于不敗之地。培養創新性人才是現在教育的一大熱點,也是教育發展的一個方向。科學實驗是培養學生創造能力和創新精神的一個重要方式。1.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學生獲得知識的源泉,學生只有渴望獲得知識,才能夠不斷地接受新的信息,才能夠不斷攀登科學的巔峰。在科學實驗的進行過程中會伴隨著五彩繽紛的實驗現象和實驗效果,這就很好的激發了學生對學習新知識的欲望,增強了學生探索學習的內部動機。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科學實驗時,假如能夠有效地使用教學策略,讓學生自覺地觀察、分析、總結和反思實驗,達到科學實驗的教育目的,這樣不僅可以滿足學生原有的學習需要,還可以促進學生進一步學習需要的產生。2.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與創新精神。布魯納認為,發現的興奮感能發揮學生的智慧潛力,激發學生的內部動機。學生通過科學實驗,親自在大自然中“發現”科學規律,這種成就感是其他學習方式難以體驗到的,它極有力地激發了學生主動探索自然、改造自然的熱情,從而為發明、創造預備了條件。這樣不但培養了學生的各種思維能力和合作能力,而且提高了學生的創造能力,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
(四)科學實驗可以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
科學實驗在培養學生科學態度中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磳W生是否具有科學態度,就要看他是否能夠尊重事實,突破定式思維;是否能夠一切從實際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否能夠客觀、全面的對科學實驗做出合理的評價。1.培養學生尊重客觀事實的科學態度。在進行科學實驗時,會發現大部分學生都過分依賴于已學過的理論知識進行實驗,完全不在乎已經改變了的實驗條件,最終把實驗結果的不準確歸因于誤差,而不進一步的進行研究分析。這樣不僅削弱了科學實驗的價值,而且可能會使學生失去一個重大科學發現的機會。長此以往,所培養出來的人也不具有創新精神,難以從事一些具有開創性的工作。因此,我們要在科學實驗中幫助學生突破定式思維,尊重客觀事實規律,勇于表達自己的所見、所思、所感。2.培養學生因時施宜的科學態度。在進行科學實驗時,會發現大部分學生老是根據書本理論一步一步的往下做實驗,不敢對書本內容有一點點的逾越。我們在科學實驗中要培養學生因時施宜的科學態度,即就是在科學實驗中引導學生在保證實驗結果、結論準確的基礎之上,發現并應用最便捷、簡單的實驗方法來達到實驗目的,做到高效實驗,從而節省一部分時間。3.培養學生積極反思的科學態度。一節成功的理論課程需要反思,一節失敗的理論課程也需要進行更加深刻的反思,相同,一個成功的科學實驗需要反思,一個失敗的科學實驗更需要進行認真的反思??茖W實驗中的反思還與理論課程的反思不同,它不僅需要對實驗結果、結論進行反思,還需要對整個實驗中的各個步驟進行反思,看看數據的來源是否可靠,科學實驗現象是否不同,科學實驗結果是否出入過大,在什么地方出現了什么樣的問題,可以采取什么樣的手段解決問題。
(五)科學實驗可以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科學實驗之美揭示了實驗領域的勞動過程及其結果所呈現出美的本質、人對科學的美感、科學藝術的特征等。科學實驗之美一面是科學,一面是藝術,二者攜手共建人類的科學思維與藝術思維的新思維方式。1.領略實驗儀器之美,培養學生審美能力??茖W實驗儀器本身就擁有美感,從外形上來說,它們具有直線美、曲線美以及造型美,從質地上來說,大多數都是由玻璃制成的,給人以晶瑩剔透的美感。在進行科學實驗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充分感受科學實驗儀器外形的美,再在使用科學實驗儀器的過程當中感受它們的性能美,讓學生加深對科學實驗儀器的認識。2.感受實驗變化之美,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科學實驗展示出來的是一種動態的美。在科學實驗進行過程當中,會帶來視覺上的美感,讓我們在享受美感的同時展開想象。在一些科學實驗中,可以體會到顏色的驟變、物質的產生與消失、物態的變化,還可以體會到科學實驗當中的發光、發熱、發電、發聲等現象。在豐富多彩的科學實驗當中,不僅可以體會到大自然的神奇,還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能力。
(六)科學實驗是糾正“前概念
”的重要途徑簡單的說,“前概念”就是“前科學概念”,具體的來講,“前概念”就是存在于人腦之中的非科學概念。在學生群體中,“前概念”的現象普遍存在,糾正“前概念”,就是要打破學生原有的認知體系,來引導學生形成新的認知體系,但這并非易事,然而科學實驗教學可以最典型地概括呈現一般經驗事實,克服學生片面經驗的不足,并且由于其鮮明的針對性和直觀性,完全可以根據學生頭腦中的錯誤概念設計實驗,從而使學生建立新的表象,形成新的正確概念。
三、科學實驗教育功能的實現
(一)提高科學實驗教育地位,實現科學實驗教育功能
現在,在我們的學校教育中,科學實驗課程的開設具有明顯的附加特點。我們要將科學實驗的教育列為基礎教育課程,提高科學實驗的教育地位。從小學開始進行科學實驗教育,讓學生從小就養成勤觀察、勤動腦、勤動手的好習慣。另外,利用實驗室開展豐富的第二課堂,開放實驗室,放開學生的雙手,放飛學生的想象,為學生的小制作、小實驗、小發明提供廣闊的空間,讓學生從自己的小制作中不但培養了動手能力,而且體驗到成功的歡樂和科學的魅力,學生利用自己設計的小實驗解決了困惑。學生動手搞小制作和小發現,把美妙的幻想變成了現實,引領學生在化學世界里放飛夢想,從而為創造文明埋下了種子。[1]在中學物理、化學、生物等課程中,加大對實驗課程考試的比重,但在此之前,我們應該先制定好科學實驗考試的考察形式以及評分標準,以免走進誤區。
(二)加大對科學實驗的教育投入,實現科學實驗的教育功能
我們科學實驗教育開展不了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在學校教育中,能夠用于科學實驗教育的師資力量不足。在科學實驗中,會用到各種各樣的藥品以及儀器,而有一部分儀器和藥品價格比較高昂,學校無法承受??茖W實驗的教育與普通的理論教育不同,在科學實驗教育中,不僅要引導學生學習理論知識,還需要在實驗操作過程中觀察和糾正學生的錯誤步驟及其動作。因此,在科學實驗的教育中,我們不僅僅需要實驗藥品、實驗儀器等硬件設施,還需要有專業的科學實驗教育工作者來引導科學實驗教育工作??梢詳喽?,在完善了科學實驗的硬件設施之后,一大批實驗教育專業人員深入教學第一線之日,就將是科學實驗教育更加興旺之時。
(三)改革科學實驗的教育內容,實現科學實驗的教育功能
在我們現在的科學實驗教育中,大多實驗都是屬于驗證性實驗,并且有些實驗過于陳舊。在一定意義上對科學實驗教育功能的發揮具有拘束性。所以,我們可以在物理、化學、生物等課本中改革一部分實驗,將驗證性實驗改為探究性實驗,或者在驗證性實驗后面附加一個探究性實驗;將過于陳舊的實驗內容進行變化,使之更加適應科學實驗教育的規律,更加符合時代的發展要求。這樣不僅可以達到教育目的,而且還可以使科學實驗的教育功能更好地發揮出來。隨著科學實驗教育的推行,教育工作者們在科學實驗的具體實踐中越來越認識到科學實驗的重要性。未來教育質量的提高將越來越依賴于科學實驗的一系列方法以及模式的普遍應用,通過科學實驗不僅可以豐富理論知識,而且可以開闊思維。
四、結論
通過分析了科學實驗的重要性,意識到科學實驗教育的重要性。在推動科學實驗教育發展之前,首先要對科學實驗的教育功能有一個系統的了解,進一步認識我國現在科學實驗教育的現狀以及存在的一些問題,就需要針對具體的問題采取相關的措施來解決問題,即就是要采取一些切實可行的辦法來實現科學實驗的教育功能,只有科學實驗的教育功能得到充分發揮,才能使我國的科學實驗教育再上一個臺階。通過對我國當前科學實驗的教育現狀進行分析,可以提出一些對策解決科學實驗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其措施主要有提升科學實驗的教育地位、加大對科學實驗的教育投入、改革科學實驗的教育內容。當然這些都是從國家政策的宏觀角度來說的,具體要落實到全國各個學校,還需要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賈健.淺談中學化學實驗的素質教育功能,教育教學論壇[J]2014.5
[2]蔣景華.科學實驗與創新人才培養,實驗室科學[J]2006.8
[3]李國俊.科學實驗的價值實現[J]2003[4]代雪嬌,朱團.論化學實驗的教育功能[J]2011
篇2
一、統一思想,積極開展實驗教學活動。
傳統的教育思想觀念影響著農村中小學教師是實驗教學的薄弱點,教師陳舊的教育觀念跟不上教育發展的步伐。在新課程標準頒布和實施的過程中,我校首先加強了對科學實驗教師的學習培訓,組織了各年級的科學教師,共同鉆研教材和大綱,明確本學期的實驗項目和要求,制定了實驗教學計劃進度表,并要求他們根據教學計劃,認真備課、認真上課、課后撰寫心得體會。同時,很多教師不滿足于課堂上培養學生觀察、探索科學的能力,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到野外開展采集、捕撈等實踐活動。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對大科學的興趣,激發他們熱愛科學的情感,學校成立了科學學科的興趣小組——標本制作和無線電興趣小組。為學生了解大科學、增進科學科學知識提供條件。
二、實驗室管理制度化,促進實驗教學常規化。
學校實驗室在建設、發展、使用的同時,相應地制定了各項規章制度:《科學實驗室管理制度》、《科學儀器管理使用制度》、《科學實驗儀器損壞賠償制度》、《科學實驗室衛生制度》、《科學實驗室人員崗位職責》。這些制度不僅張貼上墻,而且在平時教學中嚴格執行。各種實驗器材的借用,都能及時做好借用、歸還記錄,實驗室各類儀器的說明書及各類帳冊齊全,并做到帳、卡、物相符。實驗室儀器全部按部頒目錄分類編號,并按上輕下重、里高外低、水平式或垂直式進行存放。不僅做到定定櫥定位,還做到科學、整齊、美觀、大方。
三、繼續強化管理,改革實驗教學的評估機制。
本學期,我們繼續對實驗室的財物進行了對應管理,確定了專人用規范帳冊,按部頒目標將儀器記帳,所有儀器都定櫥定柜存放,并將儀器用卡片編號,掛在櫥上。本學期,我們根據學校制定的《竹簀小學科學科學教學常規實施細則》對實驗教學繼續落實兩抓:一抓“實驗教學的開展”;二抓“實驗教學設備的使用效益”。將實驗教學評估納入教育工作和整體評估中。評估的內容為實驗教學計劃、總結、實驗記錄、實驗效果、儀器設備的使用管理完好率、實驗開出率、實驗室的清潔衛生及安全防范等。并通過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查,隨堂聽課等形式進行評估,并將評估結果存放教師業務檔案,匯總到教師月考中。通過思想引導和過程管理,學校實驗教學工作已經正常有序地開展起來。
四、進一步加強實驗教學研究,促進實驗教學不斷優化。
教學研究活動是教學的活力,因此,我們加強了對實驗教學和過程研究探討,用系統論觀點,認真研究,積極開展實驗試點。具體做法是積極開展探討性的實驗教學研究,舉行實驗教學公開課、研究課和優秀實驗教學教案評比活動,總結交流心得體會,開展實驗教學論文和自制教具評比活動,并且不斷改進評價方式和手段,重視過程評價和多元評價,旨在提高教師科學實驗研究的積極性。這一教學研究和評價措施無疑成為推動實驗常規化的動力。
五、不斷總結與反思,提高教師、學生科學實驗研究成果。
篇3
【關鍵詞】科學實驗教學 初中教學 實踐 思考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08-0169-01
在初中教學的課堂中,科學實驗是一門主要以實驗或觀察的方法,進行具體實踐操作的探究性教學課程。初中課堂開展科學實驗課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培養具有創新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的人才,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就必須采取相應措施改變原有實驗教學中的弊端,進行相應的改革。
一、初中科學實驗教學的現狀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目前的中學科學實驗教學越來越多的受到了人們的關注,不少教育專家和老師逐漸認識到科學實驗教學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我國的中學實驗教學的教育現狀依然不樂觀,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是在多年應試教育的背景下,對教學的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特別是一部分學校、老師還沒有認識到科學實驗教學的重要性,思想上沒有轉變,再加上巨大的升學壓力,導致部分老師忽視了對學生的實驗教學。學生也在升學壓力的影響下忽視了對實驗教學課程的學習。
二、初中科學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理念落后
在目前的初中科學實驗課堂上,經常會出現部分老師為了簡化教學過程,只是進行單純的演示實驗,不讓學生親自進行動手實驗,或是連演示實驗也省去直接以口述的方法講解實驗,這需要學生具有豐富的想象力,但一般的學生無法達到這一程度,這種做法剝奪了學生觀察實驗和親自動手進行實驗的權利,導致學生對科學實驗課失去了興趣,最終無法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探究能力。
2.實驗成效低
在進行科學實驗的教學過程中,學生通常是模仿老師的實驗操作過程,這種機械式的模仿無法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在教學中老師應將實驗的主動權充分的教給學生。把科學實驗真正的當作一門知識進行學習,而不是單純的為了完成學習任務。
3.教學模式落后
在現有的科學實驗教學中,部分老師仍然采用與其它文化課一樣的教學模式,只關心學生能否在最后的考試中取得高分,因而在教學中只抓學生的分數,一切教學都只是為了分數,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下降。還有部分老師對科學實驗這門課程的理解有誤,認為科學實驗這門課程只是單純的進行實驗,因而在教學中不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探究能力,最終導致這門課程設置的真正目的無法完成。
三、科學實驗教學改革的具體措施
1.對實驗課程老師的教學觀念進行改革
改變任課老師原本按部就班的教學理念,老師首先要進行自身角色的轉變,從原來的演示者轉變為引導者,讓學生自主的進行實驗和探究,老師在這個過程中,應對學生進行耐心的引導,在平時的交流學習中,要細心的聽取學生的問題與想法,并進行相應的指導。組織學生進行集體的討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最終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2.對教學實驗方法進行改革
因為科學實驗教學這門課程強調的是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因而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將現實生活中與學生有密切聯系的生活經驗引入教學實踐,這樣做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降低實驗的難度,讓學生更好的掌握知識,讓學生聯系自己的實際生活進行實驗,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
例如,在進行《水的凈化》這一課程的學習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在課前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尋找可以用作過濾材料的物件,然后再在課堂上進行實驗,我們可以發現很多學生是根據自己的生活經歷找到的材料,包括醫用紗布、洗碗布、海綿或是吸水紙巾,這些都是與我們的實際生活緊密相關的物品。這種與實際相聯系的教學方法,很大程度上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在具體的操作實驗中,老師要在一邊進行觀察,細心發現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通過上述學生的動手實驗可以發現,學生往往將自己帶來的實驗材料直接進行實驗,容易在如何使用漏斗,如何折疊過濾材料等具體的實驗操作上出現不規范的現象。這反映了學生在上課前沒有進行課前的預習,導致實驗過程中出現由于慣性思維所產生的錯誤實驗行為,在具體的實驗中學生所暴露的這些問題,老師應及時發現,并幫助學生解決這些問題。
在實驗室結束后,老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實驗結果的展示,通過比較得出哪個小組最后過濾的水最干凈,并讓實驗最成功的小組與其它小組進行試驗方法、實驗心得的交流。實驗失敗的學生進行實驗的總結和反思,讓學生吸取成功小組的經驗,找出自己實驗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老師要在一邊耐心的指導學生,幫助學生進行修正和最后的實驗驗證并組織學生進行最后的實驗總結和交流,交換彼此的實驗心得,讓學生在實驗中真正的掌握主動權。
3.改變原有演示實驗的教學方法
傳統的演示實驗的教學方法,忽視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通過抽象的想象無法讓學生發現存在的問題,無法激起學生的積極性,因而在教學實踐中,要讓學生親自參與到實踐中去,在實踐中發現存在的問題。
4.組織科學實驗學習的課外實踐活動
在科學實驗教學有限的課堂時間里無法實現最終的教學目的,老師要引導學生組織一系列的課外實驗小組,在課外進行一些小實驗。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能充分發揮自己的實驗設計能力、實驗組織能力、實驗探究能力,讓學生在課外盡情的進行實驗,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例如,在進行有關電學知識的學習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家里具體的電路鋪設,仿照設計出一個小型的電路,這個電路可以是異地雙控也可以是異地三控,讓學生在課外實踐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實驗探究能力。
結語:
改變傳統的、落后的科學實驗教學方法,引入新的教學理念,重視教學方法相互之間的聯系性,老師應發揮積極的引導作用,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探究能力,對學生以后的生活實踐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施春蕾.淺談新課程下初中科學實驗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J].中華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版),2012(17)
篇4
關鍵詞:小學科學;學習習慣;觀察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科學技術在我們生活中變得越來越重要,我國也越來越重視科學這門學科。學習科學最好的階段是小學階段,小學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對科學探究的興趣最大。因此,我國應提高對小學科學這門課程的重視,更要重視小學科學的教學,讓教師在小學科學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引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培養學生善于觀察、思考的習慣和能力
觀察是科學研究的基礎,對科學研究起重要作用,而良好的觀察能力是要通過后天的培養和訓練獲得的。善于觀察是人們獲取智慧的重要方法,很多科學家和發明家都善于觀察,從很細小、很普遍的自然現象中看出問題,追根求源,然后從這些現象中發現了真理。例如,瓦特通過觀察水燒開時蒸汽頂開壺蓋現象,仔細思考研究,然后發明了蒸汽機。因此,在小學科學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善于觀察和思考的習慣和能力十分重要,好的觀察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堅持不懈,有耐心。有價值的科學發明和真理,都是科學家們經過若干年堅持不懈的觀察思考和不斷實驗的結果。例如,英國物理學家焦耳,通過幾十年的觀察與實驗才向人們證明了能量守恒定律。因此,在小學科學教學中,老師應該讓學生了解觀察的持久性和耐心性,從而培養學生堅持不懈、耐心的觀察精神。
(二)客觀真實性。在探究科學的過程中,必須保證觀察的真實性,因此,在小學科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一切從實際出發,真實記錄所觀察到的事物和現象,培養他們求真務實的科學態度。
(三)目光敏銳。觀察力敏銳是做很多事情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在科學探究中,觀察力敏銳尤為重要。在觀察某個事物或現象時,教師應引導學生仔細觀察,不忽略每一個細節,培養他們敏銳的觀察力。
(四)有目的性。很多小學生在觀察事物或現象的過程中,很容易被別的事情所吸引,而忽視他們真正要觀察的事物和現象。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明確觀察的目的,讓學生有目的地觀察事物或現象,從而培養他們良好的觀察品質。
(五)學會全面觀察。學生在觀察同一個事物時,因為觀察的角度不同,所以往往會得到不一樣的結果。因此,在小學科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學會從不一樣的角度觀察事物和現象,讓學生學會全面觀察事物。
二、手與腦結合,讓學生養成既動手又動腦的好習慣
在學習過程中,手與腦相結合能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能力。小學生的好奇心很強,他們對科學實驗很感興趣,喜歡動手做實驗,但是他們往往不善于動腦,很多學生做科學實驗可能就是因為好奇或者覺得有趣,并不會思考在實驗中得到了什么。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做實驗時思考問題,讓學生手腦結合,引導學生有目的地做實驗,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學習習慣。在做實驗之前,教師可以針對實驗內容,給學生提幾個相關的問題,讓學生在做實驗的過程中思考,做完實驗后,讓學生回答這些問題。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預測實驗結果,策劃實驗方案,在實驗之前,讓學生動腦思考實驗的結果是什么,思考出一個實驗方案,然后再動手做實驗,實驗結束后對比預測結果,思考預測結果與實驗為何不同,然后寫實驗總結,從而讓學生養成既動手又動腦的好習慣。
三、培養學生主動思考、探究的好習慣
學習科學必須要有探究精神,在學習小學科學的過程中,學生應該學會主動思考、主動探究。很多小學生在碰到難題時,不會自己主動思考和探究,而是直接去向家長或老師尋求答案,久而久之,他們就不會主動去思考探究問題了。在小學科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培養學生主動思考探究的能力,在他們遇到學習中的難題時,教師不能直接告訴學生答案,而應該引導學生,讓學生通過觀察事物或者做實驗等方法自己主動思考探究,找到問題的答案,從而培養他們主動思考、習慣鉆研的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學會總結,學會反思
總結反思在科學研究中很重要,只有在實驗后不斷地總結反思,才能從實驗中取得經驗,才會有進步和提高,才會成功。因此,在小學科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在做完實驗后學會反思和總結。當學生實驗失敗時,教師不能一味地批評學生,而是要幫助學生分析,讓學生自己尋找到底是哪一個實驗步驟出錯了,然后進行總結反思,分析出實驗失敗的原因,才能吸取教訓,避免下一次再出錯;學生實驗成功時,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實驗總結,要問學生在這個實驗中有哪些收獲,從而培養學生在學習中學會總結反思的學習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學生以后的學習和發展有很大的作用,因此,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小學科學教學過程中尤為重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引導學生,讓學生在學習科學的過程中養成善于觀察思考、學會手腦結合、主動思考探究、懂得反思總結的良好習慣。
作者:何金海 單位:吉林省東遼縣金州小學
參考文獻:
篇5
【關鍵詞】科學素養 實驗教學 途徑策略
科學實驗的目的是通過實驗觀察和實驗手段,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實驗觀察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實驗方法、實驗設計和實驗技巧的水平,讓學生在實驗教學中有新的體驗與收獲,進而提升綜合科學素養。
一、加強課前準備,夯實實驗基礎
1.認真備好實驗,充分做足預案
實驗課應和上其他課一樣要有詳細的教案。決不能因為也不能由于自己已有多年的實驗教學與管理經驗而忽視課前的準備工作,因為時間變了,學生變了,每一位學生都有他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認識,有的實驗器材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會發生變化,所以沒有教師的認真的準備工作,實驗過程中的不確定因素可能會影響到整堂課的效果。①研究每次實驗的教學目的和要求,確定在教學實踐中如何具體實現的方案;②鉆研與實驗有關的原理,思考如何在實驗課中啟發引導學生理論聯系實際:③掌握各項操作的規范和要領;課前反復做準備實驗,鉆研使實驗成敗的條件和可能出現各種異常(的原因,對學生的各種實驗現象要有預見性,并能幫助學生正確分析,合理解釋。④研究實驗教材內容應如何改進和完善,才能使實驗現象更明顯、實驗的成功率更高。⑤實驗課前檢查實驗室有關設備和各項實驗器材的準備情況。由于對本次實驗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及難點都作了認真考慮,做到心中有數,并制定好相應的解決措施,所以課堂秩序就不太容易混亂,實驗效果將更明顯。
2.嘗試下水實驗,及時發現問題
課堂演示實驗是教師經常要做的,無論你對它有多么熟練,但課前一定要先做“下水實驗”,獲取實驗的第一手資料,及時發現有可能出現的意外和問題,避免不必要的實驗誤差。例如有位教師正在做硫代硫酸鈉和松香的熔化實驗,不知是什么原因,酒精燈加熱了很長時間,溫度計還是沒有太大的變化,熔化曲線遲遲不能拿出來,教師幾次努力均告失敗,演示實驗草草收場,實驗結論由教師口授講解給學生。可見該教師課前的“下水實驗”肯定沒做,才帶來課堂上的失敗。導致他失敗的原因可能是硫代硫酸鈉的顆粒過大,溫度計玻璃泡的接觸不好,也可能是酒精燈用了內焰,還可能是其他原因,這些實際因素要靠我們的“下水實驗”來排除,靠我們的想象很難一一排除的。所以,教師在課前先嘗試實驗,選擇實驗材料,發現問題因素,及時優化實驗設計,提高實驗的質量。可見,除了常規的儀器準備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備好實驗的“心情”,備好學生的“感受”,備好實驗中可能出現的“意外”和應對措施。
二、優化實驗指導,提高實驗實效
1.有機整合資源,媒體演示適度
做科學實驗是一項繁瑣的事,很多教師喜歡做“口頭實驗”,或“課件實驗”。所謂“口頭實驗”,是用語言來設計實驗、分析實驗、完成試驗,最后給出實驗結果,學生也能接受,但效果可想而知。“課件實驗”如今比較流行,多媒體技術的普及,使得課件完美地呈現了本應該在課堂上教師用儀器進行的實驗,將原本的演示探究性實驗變成了觀賞性實驗。事實上,多媒體技術僅僅是一種輔助教學手段,多媒體課件只是對實驗教學的一種補充,是具有一定優勢的實驗資源,如何用需要一個“度”,需要有效整合。在師生動手操作的基礎上,對一些稍縱即逝的現象進行回放,對一些不易觀察的細節進行放大,對一些抽象的現象模擬解析,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現象,把握本質,這才是媒體資源的長處所在。切不可用課件實驗完全代替了演示實驗,造成實驗的“失真”。
2.加強自主探索,培養探究能力
科學教材以探究的學習方法貫穿始終,探究的方式多種多樣,一般其基本過程包括提出問題、建立猜想與假設、制定方案、獲取事實與證據、檢驗與評價、合作與交流等六個要素??稍趯嶋H的教學中,往往變成了走過場。書本中的很多探究性實驗,鑒于時間和精力的關系,教師在處理時,只是將這六個要素按部就班的復述一遍,很少有真正的去探究,無論是在課內還是課外,學生掌握的往往是實驗的結論,而不是探究過程的樂趣。事實上,教材編寫的意圖是讓教師指導學生真正意義上的行動起來,去享受探究活動中的樂趣。在實驗中,教師的角色是組織者、引領者、服務者,幫助學生制定探究計劃,檢查、落實探究的進度,交流、評價探究的收獲,讓學生由“要我探究”變成后來的走向“我要探究”。例如在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時,提供給學生一臺電動皮帶輪、一塊木塊、一盒砝碼、一支彈簧秤。如左圖所示,根據老師提供的教學儀器,請同學通過討論交流制定計劃、設計實驗。我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行探究,并將比賽競爭的意識貫穿其中。很快地,每個小組的小組長進行了有效地分工:有的設計研究與壓力關系、有的設計研究與接觸面大小關系、有的設計研究與接觸面粗糙程度關系、有的設計研究與物體運動速度大小關系、有的負責記錄結果,有的……分工合作使得活動效率得到了提高,整個實驗過程顯得井井有條。雖然學生自己探索出的實驗方案可能很粗糙、不完善,但通過學生間的相互交流補充,教師點撥,終究能使每一組學生找到科學思維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使學生體會到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取成功后的滿足感,從而激發起學生積極參與科學探究的熱情。
3.關注探究過程,適時激勵評價
在學生進行實驗探究的過程中,教師對實驗中出現的情況要及時反饋,并適時適當的對學生進行激勵性評價,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適時激勵評價的同時要注意以下兩點:一是面向全體,二是側重過程。激勵評價應該貫穿學生的探究全過程。例如,在“探究種子萌發條件”的活動中,對學生在實驗中表現出來的每一項探究能力(如提出獨特的問題、發表新穎的見解等)都進行激勵,并耐心、委婉地指出不合理的操作,進行公正、客觀、積極的評價。教學中教師應掌握并運用好這個激勵杠桿,營造一種可以充分發揮學習個性、相互交流甚至各抒己見的探究學習氛圍,一句真誠的表揚,一個贊許的目光……讓每個學生真切地體會到探究學習的成功與快樂,從而產生進一步合作探究的欲望。
4.及時引導反思,提高實驗能力
以往的實驗教學比較注重的是實驗前的準備和實驗中的操作,而忽視了實驗后的反思和總結。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反思,對進一步理解實驗、深化實驗、完善實驗起著重要的作用。①反思實驗原理。圍繞實驗原理進行反思,可使實驗儀器的選擇更加合理,準確的挑選儀器,明白誤差產生的原因,使實驗結果更為準確。②反思實驗方法。引導學生思維求異,尋求多種實驗方案,然后對實驗方法進行反思,找出其特點和不足,從而優化實驗方案,選取最佳策略。③反思實驗現象。針對學生實驗過程中觀察到的現象,進行深入地反思,可加深對物理規律的理解,增強學生分析判斷能力。④反思實驗異同點。對多個實驗,可進行聯系與比較,反思實驗異同點,更易使學生掌握實驗的本質,理解實驗規律,鞏固知識與技能。⑤反思實驗注意事項。每一個實驗都有其操作的注意事項,引導學生圍繞實驗注意事項進行反思,認清錯誤操作的危害,從而規范學生的實驗操作,為順利完成實驗奠定良好的基礎。在學生實驗時,積極引導學生進行全方位、多角度反思,對深化實驗、完善實驗、拓展實驗、活化實驗、形成實驗操作的技能與技巧有著重要的作用。教學中,教師注重引導對科學實驗的反思和總結,不斷創新實驗教學,努力提高科學實驗教學質量。
5.規范實驗操作,科學對待意外
教師規范的操作,不僅是實驗成功的保證,也給學生示范。比如用天平稱量時,很多教師圖方便,直接用手拿砝碼,用手移游碼,久而久之也使學生忽略了操作的要領,帶來負面影響。有些不規范的操作,還會給實驗帶來一定的危險性。當然,實際中的實驗比我們設想的實驗要復雜些,有時它不會按我們預定的程序走,有時會出現一些“附屬品”,有時還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現象,這時切不可“抓主要現象,忽略次要成分”,要正確面對實驗中出現的不速之客,或許一個新的探究由此開始了。教師自己一定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想方設法,亡羊補牢,失敗時要敢于言敗。要讓學生知道:失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敗了而不敢去承認??梢宰寣W生自己作出診斷和處理,要相信學生的能力,相信他們會處理好的。教師不要急于幫他們找原因,讓他們自己先來。在他們摸不著邊際時,教師要給予他們適當的幫助,以免學生失去探究的信心。
三、拓寬實驗渠道,提升科學素養
科學中的概念、原理都比較抽象枯燥。但是,如果教師能啟發學生把理論知識升華、運用到現實生活中,將能起到更好的教學效果,也能激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而且還可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1.擴展書本實驗
為了提高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和創造思維能力,僅滿足于做好書本實驗是不夠的,還必須充分挖掘教材實驗的潛力。筆者在教學中發現,很多學生在做完某個實驗后“意猶未盡”。此時,可以啟發學生圍繞該實驗主題進行發散、聯想、逆向等創新性思考,對于興趣濃厚的同學可以試行“主題擴展實驗”。如在做完“測定溶液的PH”的實驗后,為了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引導學生將實驗擴展到可口可樂、家庭飲用水以及雨水的酸堿度測定上。在教師的啟發下,同學們還選擇了自己的幾根頭發,放到不同PH的溶液里,觀察頭發的耐久性,最后得出“選用偏酸性的洗發水洗發為宜”的結論。這種“主題擴展實驗”教學,不僅解決了學生在“主題實驗”中存留的問題、而且培養了學生探究創造的實驗素質。
2.自制實驗器具
自制教具不用像正規教具那樣“正規”,它完全可以不拘一格從身邊發生的自然現象中尋找素材來設計一些有趣的實驗。自制實驗器具具有較強的啟發性,新穎、意想不到的現象會吸引和誘導學生在進行認真觀察的同時,積極去“深省”和“回味”。
【實驗名稱】勢能和動能的轉化實驗
【器材及制作方法】細鐵絲兩根(一根:直徑1-2毫米,長約為70厘米,表面光滑無折痕,另一根:直徑0.8毫米,長約為20厘米)、圓珠筆(或圓棒)、墨水瓶、橡皮泥(或泥團)、彩紙。在墨水瓶內放橡皮泥,將長鐵絲均勻地繞在筆上,將螺旋鐵絲拉成40厘米長,將其端部垂直插入瓶內橡皮泥中,另一根細鐵絲彎成一個弓形,弓的中心做一個8毫米的圓環,兩端分別放上小泥團,并且彩紙剪成小旗插在小泥團上。
【使用方法】把螺旋鐵絲的上端插入弓形鐵絲中心的圓環,弓形鐵絲即在重力的作用下沿
螺旋鐵絲轉動下滑,而且越來越快(兩端的彩旗也隨之下落、轉動)。
【反思】根據弓形鐵絲在滑落過程速度越來越快,讓學生分析,為什么會滑?下滑的能量來自哪里?這種自制玩具式的實驗既能滿足學生好玩的天性,又能使學生學以致用,也使課堂知識在課外得到延伸。
3.妙用課外實驗
課外是學生學習科學的廣闊天地,在與科學知識應用密不可分的生活環境中,到處都能找到觀察、思考、實驗的課題。其中,課外小實驗就起到了聯系書本知識和日常生活中的科學現象的作用。教師有必要經常演示一些簡易實驗,使學生看時感興趣,課后能仿做。為探究音調跟物體振動快慢的關系,教學中通常采用比較兩個不同的音叉發聲的音調和振動快慢的方法,但難以直觀地比較音叉振動的快慢。我們可以取一把日常生活中的梳子,用手指以不同的速度拔動梳齒發出不同的聲音,去探究音調跟振動的快慢的關系。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回家試試,既過了實驗癮,增加學生動手做實驗的機會,又拉近了科學與學生的距離。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了解科學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及其重要性,而且還能增強學生動手的興趣和能力,發展他們的創造性思維,使他們經常能品嘗到成功的喜悅。
總之,深化初中實驗教學,對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意義重大。一個真正成功的實驗,它不僅僅是展現自然現象、揭示自然規律,它更應該首先激發學生的興趣,吸引學生去探索,進而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實現初中科學教學“輕負高質”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 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說明[M]. 浙江攝影出版社,2011.
[2] 唐俊. 在科學實驗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J]. 中國教育學刊,2008,(11).
篇6
關鍵詞:科學教學;培養;良好習慣
素質教育教學給教師的日常教學提出了新的課題:就是在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進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下面筆者結合小學科學教學談一下在科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1主動探究習慣的培養
新時期的小學生都有一定的學識基礎和個性特點,但多數學生沒有養成主動探究的學習習慣。為此教師要借助于科學課的學習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的學習習慣,讓學生遇到問題時問題,改掉在家問父母、學校問教師的習慣,不再依賴老師、父母,而是自覺主動地去探究,自主去尋找問題的答案。如在教學中遇到“物體的滾動摩擦大于還是小于滑動摩擦?怎樣證明?”“植物的根是否在喝水?怎樣證明?”等問題時,學生首先想到的應該是如何設計實驗去探究問題的答案,而不是尋求老師、同學的幫助和解答。當然這并不是說老師可以游離于學生之外不管不問,而是適時的加以指導,做到助推劑的作用。長此以往探究學習之外“袖手旁觀”,教師再布置問題或者學生在遇到問題時就會主動地去探究、去學習。
2動手動腦習慣的培養
小學科學新課標要求教師在上上課時引導學生“做中學”,其實質是通過科學學習養成“動手動腦”的良好學習習慣,在“做”中發現、體驗問題。在“做”中感悟問題,然后進行動腦學習。然而小學生往往是樂于動手,但不善于動腦,面對眼前的各種實驗器材,往往盲目地急于操作,實驗中也只顧“熱鬧”,看不到“門道”。所以科學教育要養成學生動手與動腦結合的學習習慣,引領學生有目的、有意識地開展科學探究活動,動手之前要明確動手操作的目的,弄清要解決的問題,預測可能獲得的結果,制定實驗方案,即動手之前先動腦?;顒又幸嵝褜W生手、腦、眼、鼻、耳多種器官的并用,要及時捕捉事物的細微變化,善于分析現象產生的原因,從直觀形象中抽象出事物的本質。在學習探究《電磁鐵》的性質時,首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提出他們對于電磁鐵感興趣的問題,諸如:電磁鐵是由什么構成的?怎樣制作電磁鐵?電磁鐵能吸哪些物品?電磁鐵的磁性強弱與什么有關?電磁鐵有沒有南北極?若有極性與什么有關?電磁鐵與磁鐵有什么區別?然后,讓每個研究小組對本組感興趣的問題,先提出預測,再根據多種實驗材料,提出實驗方案,最后動手實驗尋求問題的答案。同時在活動中,要使學生養成勤于做科學筆記的習慣,要及時記錄下自己瞬間閃現的智慧火花,把觀察的現象、發現的問題、預測的結果、對現象的分析、以及對活動的感悟,都要及時記錄下來,培養學生嚴謹認真的學習態度,養成動手又動腦的學習習慣。這樣才是真正意義的探究,才能切實有效地培養學生的科技素養。
3總結反思的學習習慣的培養
小學生由于受知識的限制,在科學“探究”的過程中,常常得不到預期的結論,甚至會得出錯誤的結論。為此教師既不要指責學生,讓學生失去進一步探究的興趣和信心,也不要急于否定和糾錯,因為得出了與眾不同的結論,是給探究者提供反思認識的好機會,學生在探究中經歷失敗未必是壞事,如果老師能用賞識的眼光積極評價學生的探究精神,并耐心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審查反思,認真分析失敗的原因,反復實驗,重新成功,學生會收益很大。如:學生在進行電路的連接時,經常會出現小燈泡不亮的情況,這時老師不要急于幫助學生查找線路故障,要激勵學生合作討論、自主分析,都有哪些因素可能導致小燈泡不亮,學生會饒有興致地分析出很多種原因,諸如:電池沒電了;線路某處沒接好斷路了;小燈泡的燈絲斷了;兩節電池接反了;開關連接不對或開關接線處松動;連接燈泡的兩根導線接到一起短路了等原因,然后,根據這些可能出現的問題,對線路進行檢查,找到問題所在。這樣對待“失敗”,學生收益非淺,因為強烈地自發地反思過程,能激發學生求知的欲望,實干的膽略,處事的機敏,思索的睿智。所以,在小學科學教育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養成善于總結反思的學習習慣,正確看待“失敗”,使之成為獲得鍛煉和發展的契機,通過總結反思,使學生在成敗中皆受益。
4利用科學資源的習慣的培養
當前由于學生多為家長的掌上明珠,都不想讓學生輸在起跑線上,所以舍得為孩子花錢,認為購買課外科技讀物或科技音像資料,而開發孩子智力,其實不然,因為長此以往就會讓學生唯課本而學,課本說的就是正確的,甚至還會失去學習的興趣,孩子們養成了唯書本而學,唯現成用具而用的被動學習習慣,不會從生活中發現科學,更談不上去開發生活資源學科學。為此小學科學教師在上課時要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以敏銳機警的視角,去挖掘生活中的科學資源。如:探究居室養花的學問;澆花噴水器的原理;家庭線路的設計;天氣、氣溫、風向的觀測和記錄;食物霉變的研究;探究水壺除垢的方法等。同時,要引導學生善于收集生活中的廢舊物品,變廢為寶,使之成為可利用的科學實驗資源,如:廢棄的飲料盒罐,可以做土電話、可以做聽診器、可以做小昆蟲觀察盒等很多實驗。還有小藥瓶、飲料吸管、導線、鐵釘、小磁鐵、小木片、泡沫塑料板、螺絲、螺母、食品包裝盒、袋、繩等,都可以用來做出精彩的科學實驗。因此,科學教育要使學生養成善于開發利用課程資源的習慣,而課程資源的重要價值正在于為學生的發展提供了多種發展機會、發展條件、發展時空和發展途徑,而這正是科學教育的內涵。
篇7
一、養成主動探究的習慣
小學科學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探究又是科學學習的核心,科學教育只有引導學生通過科學探究來發展其科學素養,才能實現科學實質與教育宗旨的內在統一。然而,不少學生沒有養成主動探究的學習習慣,進入學校后,不少教師在教學中也是“絞盡腦汁”地將知識通過語言、演示實驗等方式傳授給學生?;蛘邔W生只是機械地照著教師指定的實驗步驟按部就班地依樣畫葫蘆,沒有探究性思維活動的參與,久而久之,小朋友們習慣于從老師或家長那里“省時省力”地獲取知識,缺乏主動探究的精神。所以,小學科學教育應首先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的學習習慣,遇到問題,不依賴老師,自覺主動地去探究,自主去尋找問題的答案。如植物的根是否在喝水?怎樣證明?物體的滾動摩擦大于還是小于滑動摩擦?怎樣證明?遇到這些問題,學生首先想到的應該是如何設計實驗去探究問題的答案,而不是尋求老師的協助和解答。當然老師并不是要游離學生探究學習之外,教師的引領和指導作用是必不可少的。教師適時適度地發揮作用,才能使學生養成主動探究的習慣,從而使探究活動耐久、有效的進行下去。
二、養成動手又動腦的習慣
新課程中小學科學教育倡議“做中學”,其實質是通過科學學習養成“動手動腦”的學習習慣,在“做”中發現,在“做”中體驗,在“做”中感悟,“動手”只是一種手段,會“動腦”才是真正的目的。然而小學生往往是樂于動手,但不善于動腦,面對眼前的各種實驗器材,往往盲目地急于操作,實驗中也只顧“熱鬧”,看不到“門道”。所以科學教育要養成學生動手與動腦結合的學習習慣,引領學生有目的、有意識地開展科學探究活動,動手之前要明確動手操作的目的,弄清要解決的問題,預測可能獲得的結果,制定實驗方案,即動手之前先動腦。活動中要提醒學生手、腦、眼、鼻、耳多種器官的并用,要及時捕獲事物的細微變化,善于分析現象發生的原因,從直觀形象中籠統出事物的實質。
如:在探究《?磁鐵》的性質時,首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提出他們對于電磁鐵感興趣的問題,諸如:電磁鐵是由什么構成的?怎樣制作電磁鐵?電磁鐵能吸哪些物品?電磁鐵的磁性強弱與什么有關?電磁鐵有沒有南北極?若有極性與什么有關?電磁鐵與磁鐵有什么區別?然后,讓每個研究小組對本組感興趣的問題,先提出預測,再根據多種實驗資料,提出實驗方案,最后動手實驗尋求問題的答案。同時在活動中,要使學生養成勤于做科學筆記的習慣,要及時記錄下自身瞬間閃現的智慧火花,把觀察的現象、發現的問題、預測的結果、對現象的分析、以及對活動的感悟,都要及時記錄下來,培養學生嚴謹認真的學習態度,養成動手又動腦的學習習慣。這樣才是真正意義的探究,才能切實有效地培養學生的科技素養。
三、養成總結反思的習慣
學生在科學探究的過程中,經常得不到預期的結論,甚至得到的結論是偏謬的,對此,教師既不要指責他們,使之失去進一步探究的興趣和信心,也不要急于否定和糾錯,因為得出了與眾不同的結論,是給探究者提供反思認識的好機會,學生在探究中經歷失敗未必是壞事,假如老師能用賞識的眼光積極評價學生的探究精神,并耐心引導他們進行自主審查反思,認真分析失敗的原因,反復實驗,重獲勝利,學生會收益很大。如:學生在進行電路的連接時,經常會出現小燈泡不亮的情況,這時老師不要急于協助學生查找線路故障,要激勵學生之間合作討論、自主分析,都有哪些因素可能導致小燈泡不亮,學生會饒有興致地分析出很多種原因,諸如:電池沒電了;線路某處沒接好斷路了;小燈泡的燈絲斷了;兩節電池接反了;開關連接不對或開關接線處松動;連接燈泡的兩根導線接到一起短路了等原因,然后,根據這些可能出現的問題,對線路進行檢查,找到問題所在。這樣對待“失敗”,學生將收益非淺,因為強烈地自發地反思過程,能激發學生求知的欲望,實干的膽略,處事的機敏,思索的睿智。所以,在小學科學教育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養成善于總結反思的學習習慣,正確看待“失敗”,使之成為獲得鍛煉和發展的契機,通過總結反思,使學生在成敗中皆受益。
四、養成善于開發利用科學資源的習慣
小學科學具有豐富的課程資源,而教材只是課程實施的一種文本性資源,它不是課程的全部,教師要引領學生到家庭和生活中去學科學用科學。然而實際中,大多數學生是獨生子女,家庭舍得為小朋友的學習投入,在家長看來,支持小朋友學習科學,就是大量地購買課外科技讀物或科技音像資料,而開發小朋友智力,就只會采用購買智力玩具的途徑。久而久之,小朋友們養成了唯書本而學,唯現成用具而用的被動學習習慣,不會從生活中發現科學,更談不上去開發生活資源學科學。
篇8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實驗;W習方式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17)17-0052-02
【作者簡介】郭慶松,江蘇省中小學教學研究室(南京,210013)小學數學教研員,高級教師。
瑞士數學家歐拉曾說:“數學這門學科,需要觀察,還需要實驗。許多定理都是靠實驗、歸納發現的,證明只是補充的手續。”事實上,數學實驗不僅是數學家研究數學的方式,也是小學生學習數學的一種重要方式。在數學實驗中學習數學,學生將經歷操作、觀察、分析、猜想、推理等過程,體會數學知識的“再創造”與“再發現”,并由此感悟數學思想方法,初步積累數學活動經驗,進而形成基本的數學核心素養。數學實驗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理應受到重視。
問題一: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數學實驗如何界定?
提起實驗,人們往往首先想到科學實驗。《辭?!分袑茖W實驗的解釋是“根據一定目的,運用一定的儀器、設備等物質手段,在人工控制的條件下,觀察、研究自然現象及其規律的社會實踐形式”。由此可見,科學實驗的目的是觀察、研究自然現象,并從中驗證或發現規律。科學實驗的要素有兩個:一是借助儀器、設備等物質;二是控制對象變化的相關條件,尋找條件和結果的關聯性。
無論是對數學發展歷史的回顧,還是對數學學習過程的分析,都離不開對現象(有時是具體的實物模型、算式、圖形)的觀察,也需要通過控制對象變化的條件,進而尋找條件與結論的關聯性。以“三角形三邊關系”的學習為例,按照數學知識本身的邏輯,學生可由“兩點間所有連線中線段最短”推理得出“三角形任意兩邊長度的和大于第三邊”,但幾個版本的教材均設計了讓學生用小棒拼搭三角形的活動,引導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逐步發現上述特征。這一過程與數學家用數學實驗的方式研究數學問題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不同的是這里只是學生作為學習者的一種仿真研究,其實質已轉變為一種學習方式。作為學習方式的數學實驗具有科學實驗的一般特點,但又不能完全等同于科學實驗。結合數學的特點和小學生數學學習的特點,數學實驗可以界定為:在數學思想和數學教學理論的指導下,學生借助實物和工具,通過對實驗素材進行“數學化”的操作來建構數學概念、驗證數學結論、探索數學規律、解決數學問題的一種數學學習方式??v觀小學數學,無論是低年級還是高年級,數學實驗廣泛存在于各個內容領域、各種類型知識的學習中,需要教師充分關注并加以研究。
問題二:小學數學實驗的意義何在?
數學知識往往表現為抽象的定理、公式、法則,但數學學習的目的并不僅僅在于獲取這些靜態的數學知識,數學學習的過程還是學生形成數學技能、感悟數學思想、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的一種思維活動過程。讓學生經歷數學實驗過程,有助于整體實現數學課程目標:其一,在數學實驗中學習數學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有利于實現他們對數學知識的深度理解,并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其二,在數學實驗中學習數學可以更有效地促進學生主動參與數學學習過程,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其三,在數學實驗中學習數學可以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學習不僅是理性的思考,還包括感性的操作與觀察,從而使學生對數學形成較為完整的認識;其四,在數學實驗中學習數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
問題三:小學數學實驗教學如何實施?
1.開發實驗材料,為數學實驗的順利實施提供保障。
小學階段數學學習中的數學實驗凸顯了“做”的特征,即表現為通過具體材料的操作學習數學,因而實驗材料的合理開發是順利開展小學數學實驗教學的基本保障。實驗材料的開發要重點做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數學實驗的梳理工作,即理清有哪些內容可以通過數學實驗的方式進行學習;二是在理清數學實驗的基礎上,尋找或創造進行這些數學實驗所需的具體材料;三是對實驗的材料進行科學有效的分類管理。這樣,從材料的需求、設計到尋找、開發,再配以合理的管理方式,不僅保證了數學實驗材料的豐富性,也保證了數學實驗材料使用的便利性。
2.轉變課程觀念,積極拓展數學實驗的時間與空間。
現行的課程設置方式將學科教學按課時劃分,并固定于周課表中,在一定程度上對數學實驗的實施形成了制約。因此,在充分認識數學實驗教學價值的基礎上,教師需要轉變課程實施觀念,打破固有的觀念和固化的教學安排,為數學實驗的實施拓展時空。一是協調好課堂教學中數學實驗與其他教學方式的關系,保證有足夠的時間開展數學實驗。二是采用長短課相結合的方式。有些數學實驗需要較長的時間,教師可以對課表進行適當的調整,采用長短課相結合的模式,這對于高年級教學來說尤為重要。三是采取課內外相結合的方式。涉及測量等活動的數學實驗往往需要更大的實驗空間,因此,這樣的數學實驗不必局限于教室,可以在數學實驗室進行,也可以在校園內其他場所進行,甚至在校外的場所進行。四是進行學科間的整合,特別是與科學學科的整合。如通過物體的影長測量物體高度的實驗,既有數學中比例知識的應用,又涉及太陽角度等科學知識。類似這樣的內容,則可以將數學與科學相整合,讓學生在學習科學知識的同時,通過數學實驗體會數學知識的應用,深化對數學知識的理解。
3.精心組織教學,發揮數學實驗的教學效益。
教師需對數學實驗教學的過程進行“數學化”組織,使數學實驗發揮其應有的效益。所謂“數學化”組織,是指在實驗過程中突出實驗的數學屬性和數學學習屬性。
首先,要精心組織數學實驗的材料。在準備實驗材料時,要注意為后續實驗的開展奠定基礎。例如:前述的探究三角形三邊關系的實驗,教師提供的幾根小棒的長度可以因實驗的需要而做適當的設計。
其次,要精心設計數學實驗的過程。小學數學實驗大體上要經過提出問題―實驗操作―觀察分析―萌生發現―探究原因―得出結論的過程,但因實驗目的的不同、內容屬性的不同、學生年齡特征的不同等,每個實驗的側重點或具體流程又會表現出一定的差異。
篇9
(一)階段性總結
大學物理實驗中階段性論文撰寫正是一種階段性總結,它可以將那些很多在大學物理實驗中已經復現在課堂上的所學物理理論知識的原理與結果再一次進行總結和歸納,從而實現自我分析和思考的目的,這是一種深度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通過大學物理實驗,很多物理知識得到了最為直觀的展示和呈現,增加了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而進行及時的階段總結式的論文撰寫可以使得學生將實驗中的種種物理實驗現象進行紀錄和分析,加深其對有關物理知識的理解,給出一個相對來說是客觀和真實的總結。
(二)階段成果固定
大學物理實驗中階段性論文撰寫可以使得其階段性成果得到鞏固。大學物理實驗不應該只是按知識分類簡單串聯起來構成的一系列的實驗,而是一個有著確定的培養目標和培養計劃的能力培養過程,在此過程中,學生通過參與物理實驗來感知物理知識的應用并親身操作和體驗,此后,學生需要將自己在實驗中遇到的問題和得到解決的問題都得以記錄和反思。這就是一個階段成果固定的過程。在此階段,學生可以將物理知識在實踐中的反映以論文的形式總結并鞏固,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從而為學生今后的個性發展創造條件。
(三)階段性修正
大學物理實驗中階段性論文撰寫也是一種階段性修正。在物理實驗中,為了實驗結果的客觀和準確,往往會盡可能地排除外界的許多干擾或是影響因素,突出其中的主要因素,其目的是使得物理知識的獲取既要源于實踐又要高于實踐,可以說,它是一種發現物理學理論而又檢驗物理學理論的標準且具有唯一性。然而,在物理實驗中,學生會發現自身在學習中的一些問題,即是對于物理知識本身的理解或是對于實驗中各種結果的分析等,這些都可以在大學物理實驗中階段性論文撰寫中得到修正。
二、大學物理實驗中階段性論文撰寫形式
大學物理實驗中階段性論文撰寫形式因其研究內容、研究方法等不同而有所不同,下面就其中的方法性論文、反思性論文以及結論性論文進行介紹,希望對于大學物理實驗中階段性論文撰寫有所幫助。
(一)方法性論文
大學物理實驗中的階段性論文可以是以方法性論文的形式進行撰寫。大學物理實驗的目的就是希望通過控制實驗研究對象來發現與確認客觀事物間的因果聯系的一種科研方法,因此,在此過程中必須通過某些方法來加以實驗和研究,從而撰寫出最后的階段性論文。通過方法性論文,可以將大學物理實驗中的觀察和調查應用其中,以干預研究對象的前提下去重新認識和檢驗對于研究對象所形成的理論知識。由于物理實驗會在實際操縱中受到實驗條件等限制,或是人為地改變研究對象的存在方式、變化過程等,都會使得實驗結果產生差異性,所以,一定要使得物理實驗符合科學認識的需要,這就需要科學的方法觀和方法論,將論文撰寫之前的基礎———科學實驗按照要求和研究需要來操作和實踐,借助各種可行性的方法技術來減少或消除各種可能影響科學性的無關因素的干擾,展開實驗和對比,從而完成最后的論文撰寫。
(二)反思性論文
大學物理實驗中的階段性論文可以是以反思性論文的形式進行撰寫的。如前所述,由于物理實驗會在實際操縱中受到實驗條件等限制,或是人為地改變研究對象的存在方式、變化過程等,都會使得實驗結果產生差異性,這就需要在論文撰寫中得到體現,從而有了反思性。在大學物理實驗課中,學生可以將物理理論知識得以驗證和檢驗,使得很多平時難于理解或是不好理解的物理理論知識直觀化和形象化,可以說,物理實驗是物理學的基礎,許多理論就是多次實驗而得出的結論。因此,在我們進行大學物理實驗操作之后,必須要進行反思和深度思考,并將其展現在論文撰寫之中,從而達到物理理論與實驗實踐相結合,在撰寫中體現反思,凸顯出實驗者的主動性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進行物理實驗誤差分析時,論文中需要將其中的各種條件所限進行反思,例如,“為何每一次的測量值與真值間會存在一定的差異?”學生在論文撰寫中就會提出諸如此類的問題,并在之后的論文撰寫過程中進行諸如實驗方案、測量技術以及實驗條件等方面進行不斷的反思和探索。
(三)結論性論文
大學物理實驗中的階段性論文可以是以結論性論文的形式進行撰寫。大學物理實驗通過總結性的方法對于物理實踐活動中的具體情況進行歸納與分析,使之系統化、理論化,從而上升為更深層次的理解并將其撰寫為結論性論文。需要做到:第一,通過物理實驗的操作和分析可以進行探討性研究,然后進行討論內容的最后歸納、總結,從而形成新的發現或是新的認識或是新的觀點;第二,結論性論文中的對于研究對象的本質和規律性的知識和理論可以進行具有科學性和高度性的總結和概括;第三,總結性論文中還需要指出本研究的理論意義和今后的應用意義;第四,在總結性的論文中還需要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可以深化的課題等。總之,結論性論文是以“討論”為前提的,是對包括在整個討論中所有研究內容的總結,具有確定性和概括性,給出最終的結論。
三、大學物理實驗中階段性論文撰寫內驅引領作用
大學物理實驗中階段性論文撰寫內驅引領作用是指在論文的撰寫過程中,會起到發現性引領、啟發性引領和階段成果驅動性引領作用。對大學生來說,論文是一個階段的學結,也是學習成果的重要體現,也是同行進行學術交流的媒介。這種內驅動性引領,可以推動學生的專業知識、技術技能應用能力和實踐創新能力快速的成長。具體到大學物理實驗中階段性論文的撰寫來說,它可以起到幫助大學生將物理理論知識進行內省化,從而實現其內驅引領作用。
(一)發現性引領
大學物理實驗中階段性論文撰寫具有發現性引領作用,這是指在論文的撰寫過程中通過對于大學物理理論以及知識在實驗中的重現和檢驗,對于這種物理知識和理論由客觀事物到人的主觀認識的“意化”并到最后的書面表達的“物化”。在這個過程中,一些新的發現或是新的認識或是新的觀點會隨之出現,這就是發現性引領作用的體現。在大學物理實驗中,通常某一物理現象被作為基本的探究內容并最終以撰寫論文的形式進行完善,使得學生在此過程中可以充分自由表達、質疑、探究和討論,完成對于新發現或是新認識或是新觀點的發現,從而最終使得學生得到了分析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實現了學生的學習方式由被動接受式學習向主動探究性學習的根本轉變??梢哉f,當物理實驗中有新的發現、出現新的結果時,學生在撰寫論文時就會得到新的靈感和動力,以此來促進其對自然規律的探索向廣深推進。
(二)啟發性引領
大學物理實驗中階段性論文撰寫具有啟發性引領作用,這是指在論文的撰寫過程中通過實驗性的操作,很多物理理論和知識會重新給予論文撰寫者一些具有啟發性的認識,啟發他們進行研究和探討??梢耘囵B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科學的世界觀,這是科學實驗能力的基礎和最終目標。大學物理實驗中階段性論文可以不斷地促進學生對于以往所學的物理知識和理論進行嶄新的認識和思考,學生在撰寫論文的過程中得到不斷的啟發并進行探究,從而實現其啟發性引領作用。
(三)階段成果驅動性引領
大學物理實驗中階段性論文撰寫具有階段性成果驅動性質的引領作用。通過每一次的物理實驗,物理知識可以在有效的實踐內得到檢驗和鞏固,并使得其中的那些較為抽象或是晦澀的內容給以具體化和形象化,使得學生在此階段的學習中盡快形成自己的學習觀點并取得一些成果性收獲。大學物理實驗中的階段性論文可以有助于學生在接受物理理論和知識的基礎上進行物理科學的研究工作,從而促進其物理學知識面和知識結構的擴充和增加,從而在某一階段中形成具有成果性的研究論文,并將其中的物理學具有嶄新的某些思想方法和研究成就得到體現和歸納總結。
四、結語
篇10
科學實驗教學是小學生提高整體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教師要制定好科學實驗教學計劃。下面是小編帶來關于2021小學科學實驗教學工作計劃的內容,希望能讓大家有所收獲!
2021小學科學實驗教學工作計劃篇(一)一、實驗目的:
新的課程標準強調要以培養小學生的實踐能力素養為宗旨,以實踐為核心,努力擺脫以理論知識為中心的舊模式,讓學生在自然實踐操作中得到真知、科學的思維方式、科學態度與價值觀以及運用科學知識和方法的能力等方面的發展。在教學中要力求體現新課標的特點,始終圍繞"以探究為核心"的理念進行教學設計和組織教學活動。通過實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培養學動手操作能力、邏輯推理能力、抽象思維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實驗,使學生能在親自動手操作的過程中,主動獲取知識,體驗成功的喜悅;通過實驗,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及創新精神,使學生從小學科學、愛科學,為將來發展我國的科技事業,打下良好的基礎。
科學實驗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這意味著要為每一個學生提供公平的學習科學實驗的機會和有效科學實驗的指導。同時,也要充分考慮到學生在性別、天資、興趣、生活環境、文化背景、民族、地區等方面存在的差異,在科學實驗教學中鼓勵學生多樣性和靈活性。
二、教材分析:
教材注重培養綜合能力,全面提升學生素質,遵循學生認識規律,逐步提高探究能力,注重加強學科聯系,培養學生人文情懷,堅持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城鄉教育差別。根據各年級學生的認識特點,把三到六年級學生的認識能力培養目標分別確定為“感知科學”、“走進科學”、“探索科學”。
教材將探究過程能力分為“觀察與提問”“猜想與假設”“計劃與組織”“事實與證據”“模型與解釋”。
科學課讓學生在“做中學”活動中面對自然和科學現象,通過動手動腦學習基礎的科學知識,在學習中不斷提高科學探究能力。
三、學生的分析:
三年級學生普遍的特點是比較活潑,好奇心較強。女生普遍比男生遵守課堂紀律,但男生普遍比女生愛動手,愛發言。通過觀察,該年級的學生對科學課的知識掌握程度差異較大,部分學生動手實驗的能力不強。本學年,需要在科學課堂常規養成,科學學習興趣,動手實驗操作等方面加強教學,獲得進步。
四年級學生思維較活躍,在實驗活動中合作意識已經形成,紀律明顯優于三年級。對科學的熱情度極高,熱愛科學,熱愛自然。
五年級的學生最大的特點知識豐富,很喜歡發明創造,本學年準備在實驗上加大難度,鍛煉他們自己動手創造的能力。
六年級學生通過幾年的科學學習,大多數學生對科學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已經具備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們對周圍世界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樂于動手,善于操作。因此要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學到科學知識,培養探究能力,提升科學素養。
四、具體教學措施:
1、首先加強自身的科學教學基本功的訓練是最主要的。
平時要充分利用空閑時間,認真學習科學教學大綱,科學教材,認真鉆研科學教法學法,做一名合格的科學教師。
2、結合班級、學生的具體情況,盡可能在課堂上創設一個民主、和諧、開放的教學氛圍。
以學生為課堂教學的主體,設計符合學生年齡特征的教學法進行課堂教學,采取一切手段調動學生學習科學的積極性和興趣。
3、充分利用實驗器材,做到“精講多練”,多通過實驗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得到收獲。
4、注重學生課外的拓展研究,不應只停留在課堂教學內,要將學生帶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會中去,將科學課的學習從課堂延伸擴展到活動課程,擴展到家庭和社會。
五、具體教學做法:
1、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教育戰線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實施科學新課程標準,除了要用新的教學理念武裝自己以外,最重要的是在科學的教學中參考和滲透“新課標”的要求。
認真學習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同時培訓材料,明確目標和任務,理清新課程的結構、理念。
2、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
學生對周圍的世界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積極的探究欲,學習科學應該是他們主動參與和能動的過程。把科學課程建立在滿足學生發展需要和已有經驗的基礎之上,提供他們能直接參與的各種問題,比單純的講授訓練更有效。
教師真正做到科學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領者和親密的伙伴,對學生在科學學習活動中的表現給予了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學行為對學生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3、嚴格設計好每一節課的學生實驗與課堂演示實驗。
實驗是探究式教學與探究式學習的最主要的載體之一,依靠實驗,一些客觀的科學現實能夠轉變了學習探究的科學規律,從而使學習在科學的實驗操作過程中體會著科學規律有存在,體驗著科學知識的形成。
4、創造性的挖掘課程教學資料,布置探究式的課外作業。
為了結合探究性學習方式的要求,轉變評價方式與知識的形成的方式,我充分挖掘教材資源,使課外作業盡可能地有探究性的課題。雖然那些課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課題,但是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生在科學學習的興趣與探究能力上有長足的進步。
2021小學科學實驗教學工作計劃篇(二)一、指導思想:
加強實驗教學工作是貫徹教學大綱和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為進一步提高小學實驗的管理水平和能力,以及實驗室材料實現科學化、分類、分檔、檔案管理,加強實驗水平和實驗效果,更好,更全面地實施素質教育,推進教育發展。培養學生的多種能力,如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特制定本校實驗教學工作計劃。
二、主要任務、目標:
按國家課程標準開齊開足實驗教學課程,實驗開出率達到90%以上,我們力爭演示實驗達到95%以上,分組實驗達到100%。引導每個學生親歷各個實驗探究過程,形成一定實驗技能,培養科學的實踐,實驗,觀察能力。
三、常規實驗教學工作:
1、實驗教師應與其他學科密切合配,按照教學大綱和教材要求,學期初要制定《實驗教學工作計劃》,并認真填寫《實驗進度表》,張貼在實驗室。
2、分組實驗時,任課教師要認真填寫實驗通知單,學生要認真完成實驗報告,每次實驗報告任科教師都要仔細批改。
3、實驗教師要按照《實驗進度表》認真準備實驗。
若需要藥品和儀器,要提前向學校報告,及時購買。同時,開展實驗教學研究,積極改進儀器及自制教具。
4、凡有危險性的實驗,任課教師必須事先講清操作規程,注意事項,其后必須兩人以上進行實驗,不得隨便讓非實驗人員操作。
堅決杜絕學生將實驗藥品帶出實驗室。
5、做好實驗前后的儀器、藥品檢查和記錄工作。
6、做好實驗室的衛生管理工作。
7、整理好實驗檔案。
四、做好實驗室的安全管理工作:
實驗室必須將實驗室管理條例掛放在顯著位置。第一次實驗課時,教師必須向學生交待清楚實驗室的各項規章制度。
1、防火、防電
(1)防短路、漏電。實驗教師要加強防火及防電害意識,不能麻痹大意,應不時督促檢查學生的防火及防電害工作。在學生實驗前必須保證電路及各種電器的完好,認真檢查插頭插座是否合適或松動脫落,電路絕緣是否良好,有無破損、漏電、短路等情況,各種電器是否能正常工作。如有問題必須及時排除解決。防止亂拉亂扯電線。
(2)學生做實驗時,對易引起火災的實驗一定要向學生講清操作要領,避免事故發生。
(3)嚴禁在實驗室吸煙。
實驗室都配備滅火器,實驗教師要會使用,并經常檢查,保持完好,到期申請更換。發現火險隱患及時報告處置,一旦發生火災要主動撲救,及時報警(電話119)。
2、防盜、防破壞
(1)實驗教師每天離崗時要關閉應關閉的電源、水源,鎖好門窗。門鎖及門窗插銷要保持完好,發現損壞,必須及時報修。待修好后再離開。
(2)學生實驗完畢,必須對所使用的儀器、試劑、標本和模型作及時清點和整理,歸柜保存。
(3)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如不按實驗規程和要求做,損壞儀器和標本,須按損壞程度,要記錄清楚,作價賠償。
(4)在實驗過程中,實驗教師不得離開,以保證實驗順利進行。
(5)實驗結束時,做好儀器藥品檢查記錄和安全存放工作。
(6)學期結束,要做好實驗工作總結和安全工作總結。
2021小學科學實驗教學工作計劃篇(三)一、指導思想
以培養小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二、主要任務及目標
按國家教委頒布的教學大綱開齊開足實驗教學課程,實驗開出率達到90%以上,引導學生基本能親手完成各個實驗,形成一定實驗技能,培養科學的實踐,實驗,觀察能力。
三、具體工作措施
1、實驗室工作由校長及教導主任直接管理,實驗室設兼職管理員,即實驗員,具體管理實驗室工作。
2、實驗室管理員任務,目標;
(1)實驗員必須擬定科學教學計劃,各年級科學教學工作須按計劃進行實驗教學,實驗教學需填寫演示實驗計劃、分組實驗計劃、演示實驗單、分組實驗單等表格。
(2)在進行實驗教學前必須準備好實驗所需儀器,材料,教師對每組實驗有充分準備,精心設計實驗步驟和實驗過程,方法,寫出相應實驗方案,以保證實驗的科學性,安全性及效果。
(3)在引導學生進行分組實驗時,應要求學生準備好相關的實驗材料,以確保學生在實驗中有物可做,并指導學生觀察,討論,得出相應的結論,完成實驗教學;
(4)指導學生進行分組實驗后,應指導學生完成實驗報告單(試驗記錄),并認真審閱,引導學生在實驗、觀察中養成科學的科學觀和相應的實驗能力;
(5)開學及時收取科學各年級《實驗教學工作計劃》,期末按時收取《教學工作總結》、《實驗開出情況記錄表》等。
(6)在實驗教學、教研方面,以全體科學任課教師為組,進行相應的科學教學與實驗教學研究,以不斷提高科學學科教師的教學與實驗能力。
3、材料歸檔
(1)每學期(學年)按時將各類材料分類裝訂后歸檔,并按時填寫相應試驗開出數、開出率,完成實驗室材料的歸檔管理,做到科學、規范,便于查閱;
(2)在材料歸檔的過程中注意材料的質量與數量應答相應要求;
4、實驗室器材管理
實驗室管理人員除應管理好材料收發、入檔工作外,還應管理好實驗室的器材及日常工作。
(1)材料(實驗器材)的每日發放和收回工作,并作好相應發放,收回記錄及損壞,修理等相應記錄;
(2)作好相關實驗器材的申報,申購等工作;
(3)每周組織學生打掃實驗室,并處理好實驗室,保管室的用電,設備,器具的保管、管理、安全工作,以防意外事故發生。
2021小學科學實驗教學工作計劃篇(四)本學期工作的主要任務是:改進和完善教學研究制度和工作方式,努力建構民主、開放、高效的教研機制;認真研究課程功能、課程結構、課程內容、課程實施、課程評價和課程管理,深入了解并及時解決教學中的困難和問題;總結、推廣教學經驗,探索教學規律,在課程改革的實踐中,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專業水平和中小學課程建設與管理能力。
一、本學期工作的策略是:
“充分展開群眾性教學研究,加強指導、完善服務”??茖W學科的教學研究應確立以人為本的理念,充分調動廣大一線教師的積極性,緊緊圍繞課程實施中的基本問題,深入而全面、扎實而有效地展開,群策群力、共同探討。把科學學科教師隊伍打造成一個團結的共同體、研究的共同體、發展的共同體。
二、工作重點
(一)加強學習,提高教育教學理論水平
1.精心安排系列學習內容,講求針對性、有效性。
(1) 認真學習和鉆研《科學課程標準》、系統鉆研新教材,既有科學課程改革理念性、學術性思考;又有科學主題教育形態性研究。
(2) 認真學習和鉆研有關有效教學策略和教學評價的理論和經驗。
(3) 認真學習和鉆研有關研究性學習、校本課程開發和推進校本教研的理論和經驗。
(4) 認真學習和鉆研有關“做中學”教學案例專著。
2.精心組織各種學習活動,積極構建學習型組織。
(1) 繼續邀請省知名課程與教學專家為科學教師作教育教學理論學習輔導報告。從教師的不同需求出發,采取“參與式”“研討式”等多種學習形式,提高理論學習的效果。
(2)不定期舉辦專題學術沙龍,營造良好學術氛圍,為各種不同類型的教師交流教育教學改革的經驗,探討自身素質提高的途徑和方式提供條件和機會。
(二)加強指導和管理,提升課程實施水平
1.加強課程管理,引導學校及科學教師落實和執行國家的課程計劃,杜絕違規行為。
2.加強新教材的培訓力度。
充分調動市(區)專(兼)職教研員、各校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教壇新秀的群體力量,在參加省新教材培訓的基礎上,在__市有序開展教材章節分析、教案設計、教學方法研究和教育資源建設等方面的研究。指導教師吃透新教材,全面把握新教材編寫意圖。
3.整合全市教科研力量,由市教研室牽頭,針對課程改革中的重點和難點成立專題研究組,開展專項研究。
本學期專項研究的重點是:中法合作“做中學” 項目的深入研究與適度推廣共進;二是“同題異構”多元化教學設計以及個性化教學實施;加強對課堂教學動態生成資源問題的研究,在實踐中提高教師的教學智慧。
4.有序推進“春暉工程”,加強小學科學“精品課”建設,共建優質教育資源,促進全市科學教育協調發展。
5.根據地方課程資源整合和開發一些較有特色的地方性課程,如家鄉常見動植物的研究、家鄉水資源的調查研究、蠶桑文化等,進一步拓展學生的視野,提升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豐富德育的內涵。
6.結合科學學科基地的系統化建設,定期開展各種形式的基地活動,向全市學科教師展示基地研究情況。
(三)改善教研方式,提高教研質量
充分發揮教研工作對于創造性地實施新課程過程中的核心功能和原動力作用,引導教師充分、全面解讀《科學》課程標準,切實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高學校課程建設能力。
1.改革傳統教研方式,調動教師參與教研的積極性,與教師共同協商、平等對話,指導教師自主開展教研活動,充分發揮教科研基地學校和各轄市(區)科學學科中心組的研究與輻射作用,提高教研質量。
2.以各種形式,靈活、有效、充分發揮科學學科基地的引導功能,向全市學科教師展示學科基地研究氛圍與榜樣風范。
3.開展多種形式的課堂教學研討和觀摩活動,以期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科學課堂教學新模式。
4.切實加強具體實驗項目的實施,培植典型,提高課程實施的研究水平。
尤其要以中法合作“做中學”科學教育項目為抓手,在認真總結和深刻反思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入開展教學案例的模仿(大力倡導)與創生(適度嘗試)。 全面提高教師深度挖掘課程資源的能力以及課堂教學實踐創新的技能。
5.加強對學校教研組工作的指導,根據“__市中小學教研組建設章程”,定期檢查學校教研組的工作。
6.不定期舉辦各種專題性、主題性學術沙龍,營造良好學術氛圍,為各種不同類型的科學教師交流教育教學改革的經驗,探討自身素質提高的途徑和方式提供條件和機會。
7.繼續征集、優化、整理“教學情境設計、課堂教學實錄及評析”,積極發現、總結、推廣教學第一線教師的教學改革成果。
(四)重視教育科研,深化課題研究
1.探索小學科學學科課題研究的原則和方法,提高課題研究的實效性。
科學課題研究應重視應用研究、行動研究、現場研究、微觀研究;應重視質的研究;應以課堂教學、課程建設等具體問題為著眼點:強調結果價值與過程價值并重,提倡“過程即成長”的行動理念。
2.系統展開省級重點課題“科學探究中,滲透元認知要素的實踐與研究”的結題工作。
(五)改革評價方式,完善評價體系
1.逐步建立起以學生的發展為核心,以學生自評、學生互評、教師對學生的評價為重要內容的課堂教學即時評價體系。
2.幫助部分學校逐步建立并完善學生學業(學生成長)記錄袋,探索建立促進學生發展的過程性評價體系。
3.逐步成熟__市小學科學學科有效教學抽樣檢測調研工作,對符合科學教育規律的命題理論作出探討,將命題科學化的研究引向深入。
4.探求小學科學實驗操作考查的最佳模式,是小學科學評價體系重點需要加強的環節。
(六)組織各類研訓活動,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實施新課程的關鍵是要有一支數量和質量都能夠得到保證的教師隊伍。課程改革對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的成敗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于教師的業務水平。因此,組織必要的培訓、調研、總結、推廣和競賽活動,能夠推動教師隊伍的發展。
1.繼續承擔小學科學教師繼續教育任務,圍繞課程改革這一核心內容充分展開,為新課程實施提供保障。
認真組織各種形式的、行之有效的新課程培訓活動,引導教師進一步轉變教育觀念,提升課程意識和課程實施水平,為新課程實施提供有力保障。
2.組織《科學》課程標準、新教材的學習和培訓活動,引導科學教師明確科學學科課程改革的方向;
組建學科性研究小組,攻克難關,提高課程理解能力。
3.以省級實驗小學為龍頭,積極探索提高小學科學學科教學質量的途徑和方法,采取積極措施,大面積穩步提高小學科學教學水平。
4.加強對青年科學教師的培養,探索促進青年教師專業成長的新途徑、新方法:以青年科學教師為主體,以課題研究為切入口,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為主線,加大對青年科學教師培養力度;
通過雙向選擇,為青年教師確定教學指導(以教研員、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為主),有目的地開展“傳”“幫”“帶”和交流活動,促進青年教師健康成長;繼續抓好青年教師的課題研究工作,引導青年教師開展小型課題研究工作。
5.根據省市教研室有關規定,有關學科組織教師教學能力競賽、學科評優活動。
(七)加強自身建設,提高研究能力
1.加強教研員自身的理論學習,確立自身的研究方向和專題,提高專業研究水平。
2.進一步加強對轄市(區)教研員的工作指導,促進各地區教研水平的均衡發展。
- 上一篇:工程安全評價與監理
- 下一篇:施工安全監理實施細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