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機制范文10篇
時間:2024-01-26 12:34:4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服務機制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服務群眾機制思考
認真總結這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成功經驗,并吸收以往的豐富經驗,建立黨員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機制,對于搞好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長效機制的建設,進而搞好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長效機制的建設,不斷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意義重大。
一
從根本上說,建立黨員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機制,事關黨和人民群眾的關系問題。研究探索建立黨員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機制,至少涉及四個層面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
首先,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推動歷史前進的動力。杰出人物是人民群眾的一員,來自群眾,植根于群眾。
其次,黨的宗旨。我們黨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里包含相互聯系的兩個方面,即黨為人民服務,人民擁護和支持黨。黨為人民服務,既是由自身的性質所決定的,也是由黨的自身利益所決定的。談到黨的自身性質比較好理解,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但談到黨的自身利益,一些人就覺得不好理解。黨章中這樣講,黨除了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有人因此而認為,黨沒有自己的利益。其實,黨章的這段話只是說,黨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是一致的,人民的利益就是黨的利益,此外,黨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當我們說“黨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或者“堅持黨的利益和人民利益的一致性”的時候,實際上就是承認了黨有自己的利益。因此,黨有自己的利益,這是一個不可回避并且必須明確的問題。
那么,黨的自身利益是什么?概括起來說,就是一要生存,二要發展。生存問題在建黨之初就存在著,在一個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黨不得不為了自己的生存而斗爭,并且付出了極大的代價。斗爭,失敗,再斗爭,再失敗,再斗爭,直至取得勝利,多少次瀕臨危難,又多少次化險為夷,轉危為安,正是我們黨為了自己的生存而走過的艱難歷程。在解決生存問題的同時,我們黨始終致力于發展,在發展中求生存,而在基本解決了生存問題之后,就把主要精力放在發展問題上。但是,生存問題始終是一個現實存在的問題。在戰爭年代,生存的威脅主要來自外部,來自敵人的軍事上的進攻,經濟上的封鎖。在和平時期,雖然有國際上的敵對勢力西化、分化的政治圖謀,但主要來自黨員和干部脫離群眾的危險,特別是領導干部嚴重的腐敗。我們所說的“黨風關系到黨的生死存亡”,正是指的生存問題。
養老服務機制改革意見
為進一步完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健全社會化養老服務機制,近日,市人民政府下發《關于進一步推進和完善我市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明確到2015年,居家養老服務模式在全市城市社區普遍推行,農村社區覆蓋面達到30%,機構養老服務床位數達到或超過全省平均水平并保持年均增長5%以上。
《意見》要求,各級各部門要認真落實有關非營利性老年服務機構建設的扶持政策。一是各級財政要按照不低于本級財政收入2%標準安排養老服務事業發展經費,并在三年內提高1%,使養老服務事業發展經費達到財政收入的5%。二是各級政府采取“以獎代補”的形式,對經民政部門批準,取得《民辦非企業單位證書》的福利性、非營利性民辦養老機構給予適當補助。用房自建且投入使用的,由同級財政按建設規模給予一次性補貼,80張(含)以上床位的按600元/床給予補貼,80張床位以下的按400元/床予以補貼,用房租憑且租用期5年以上的,按核定床位數分5年補助,每年100元/床(以上均以已開業且實際入住老人為核補前提)。對已開業民辦養老機構,按入住老人的實際占用床位數,運營補貼為每年50元/床,運營補助為5年。三是加大公辦養老服務機構投入。
市、縣財政每年安排一定比例資金用于公辦養老服務機構的新建、改建、和擴建,本級留存福利彩票、體育彩票公益金應予以相應配套。四是扶持居家養老服務。對驗收合格的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日間照料中心)由同級財政一次性給予一定的建設補助;年正常開放260天以上的,由同級財政每年給予一定的運營補助。市中心城區新增的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補助由市、區兩級財政按一定比例配套解決。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和日間照料中心的管理及服務性崗位列為公益性崗位,實行政府購買,工資不低于當地社區工作人員的標準。提倡有條件的縣(區),對低保、優撫、殘疾、高齡、特困老人,由政府發放養老服務券,在社區低價購買有償服務。五是減免養老機構相關稅費和保障養老機構用地和用房。經民政、財稅部門審批認定的福利性、非營利性的養老機構和居家養老服務機構,凡政策規定可以減免的稅費全部減免。對納入建設規劃的養老服務設施建設項目,有關部門要優先審批。對現有養老服務設施,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擠占或者改變用途性質,確因國家建設需要拆遷或占用的給予重建。
鄉村公共服務監管機制
要實現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及建立和諧社會,必須加快公共服務發展。有效提供公共服務的一個不可或缺的環節是公共服務監管體系建設。目前,公共服務監管嚴重滯后于公共服務事業的發展,監管職能的缺位是導致我國公共服務發展過程中出現諸多矛盾的重要原因之一。這在農村公共服務建設中表現得尤為突出。如何構建有效的農村公共服務監管體系,以保證公共服務提供的公平性、質量和效率,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重大挑戰。
一、公共服務監管的理論依據
公共服務監管是指政府運用公共權力制定和實施規則與標準,以約束獨立運營的公共服務機構,確保公共服務提供的效率和公平。從監管所約束的對象的角度來看,對公共服務的監管可以分為政府內監管和商業性監管。政府內監管是指“某一公共行政部門具有授權,能夠在保持距離的情況下監管另一部門,運用一攬子工具來審核被監管部門的行為并在必要時予以糾正”[1]。公共服務監管的目標是雙重的,即糾正政府失靈和市場失靈,確保公共服務供給的質量、效率和公平。
(一)糾正市場失靈
傳統的福利經濟學認為,“市場失靈”是政府干預正當性的基本依據。市場失靈的原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公共品,由于公共品具有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所以私人部門不愿意提供這種產品;二是外部性,外部性使得私人成本受益與社會成本受益相偏離,在存在外部性的情況下,私人的最優化決策無法達到社會資源的最優配置;三是自然壟斷,壟斷者具有價格控制力,其最優決策也會偏離社會資源的最優配置,壟斷還會導致X-非效率;四是信息不對稱,信息不對稱會導致“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導致市場的失靈。另外,由于市場機制并不能實現一些理想的社會價值目標(如公平等),所以政府也需要進行干預。政府干預社會經濟活動的方式及工具是多種多樣的,包括直接提供、付費和監管。其中,監管是一種重要的政府治理工具。關于政府實施監管的理由,主要有兩類具有代表性的觀點,即公共利益監管和利益集團監管。按照公共利益監管理論,市場失靈是政府監管的邏輯起點。公共利益監管理論隱含著三個基本假設:一是市場存在失靈;二是政府的目標是社會福利最大化;三是政府監管是對市場失靈的有效反應,不存在政府失靈。在這些假設條件下,政府是公共利益的代表,政府監管被認為是糾正市場失靈、實現社會福利最大化的過程。政府監管一旦建立,就能夠有效地消除市場失靈的不利后果。利益集團監管理論是在對公共利益監管理論進行批判的基礎上提出的。利益集團理論主要包括俘獲理論、監管經濟理論和尋租理論等分支。各理論分支共同的基本假設是:政府的基礎性資源是強制權,能夠在社會福利不同的人之間轉移;監管的需求方(利益集團)與供給方(政治家和監管者)都是理性“經濟人”,都通過選擇行為來謀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該理論的主要觀點是,監管可能被利益集團俘獲;監管能力有限,無法實現提供社會福利的初衷。
(二)糾正政府失靈
檔案服務機制創新
1.服務內容拓展與服務主體資格的關系。
目前,檔案部門提供現行文件服務有三種基本模式,一是深圳模式,既成立業務上由市、區政府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管理的文件中心,依據深圳市人民代表大會通過的《深圳經濟特區檔案與文件收集利用條例》的授權,履行“接收同級機關、事業單位處理完畢的文件;對接收的文件進行整理、鑒定和保管;向市或者區檔案館移交需長久保存的檔案;向國家機關、社會組織及個人提供利用文件”等職責。二是常熟模式,既在檔案館掛牌成立“文件資料服務中心”,“檔案館”與“文件中心”兩塊牌子一套人馬。三是昌平區模式,既在檔案館內設立現行文件閱覽室,“文件中心”是“檔案館”的一個內設機構。
從提供現行文件服務的主體上看,除第一種外,后兩種均是由檔案館提供現行文件服務。按照目前“局館合一”的模式,檔案館提供現行文件服務,就是檔案局提供現行文件服務。根據“職權法定”的原則,“行政機關的職權,在我國主要是指中央政府及其所屬部門和地方各級政府的職權,必須由法律規定。行政機關必須在法律規定的職權范圍內活動。非經法律授權,不可能具有并行使某項職權。……行政機關的法定職權,一般有兩種形式,一是由行政機關組織法規定,大都以概括之語言,劃定各機關的職責范圍;二是由單行的實體法,規定某一具體事項由哪一行政機關管轄。”[1]
我國各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及各級檔案館的職權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規定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第六條規定,“國家檔案行政管理部門主管全國檔案事業,對全國的檔案事業實行統籌規劃,組織協調,統一制度,監督和指導。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檔案行政管理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檔案事業,并對本行政區域內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的檔案工作實行監督和指導。鄉、民族鄉、鎮人民政府應當指定人員負責保管本機關的檔案,并對所屬單位的檔案工作實行監督和指導。”
由國家檔案局制定,經國務院批準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實施辦法》第七條規定,“國家檔案局依照《檔案法》第六條第一款的規定,履行下列職責;(一)根據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有關方針政策,研究、制定檔案工作規章制度和具體方針政策;(二)組織協調全國檔案事業的發展,制定發展檔案事業的綜合規劃和專項計劃,并組織實施;(三)對有關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方針政策的實施情況進行監督檢查,依法查處檔案違法行為;(四)對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門、國務院直屬企業事業單位以及依照國家有關規定不屬于登記范圍的全國性社會團體的檔案工作,中央級國家檔案館的工作,以及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的工作,實施監督、指導;(五)組織、指導檔案理論與科學技術研究、檔案宣傳與檔案教育、檔案工作人員培訓;(六)組織、開展檔案工作的國際交流活動。”第八條規定,“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檔案行政管理部門依照《檔案法》第六條第二款的規定,履行下列職責:(一)貫徹執行有關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方針政策;(二)制定本行政區域內的檔案事業發展計劃和檔案工作規章制度,并組織實施;(三)監督、指導本行政區域內的檔案工作,依法查處檔案違法行為;(四)組織、指導本行政區域內檔案理論與科學技術研究、檔案宣傳與檔案教育、檔案工作人員培訓。”
服務客戶運作機制論文
內容提要:為客戶創造可感知的價值并不斷增值,是客戶關系管理的精髓和出發點。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留住顧客。服務領域由于面對著龐大、復雜的消費群體,正確、有效地與客戶保持關系(特別是給企業創造豐厚利潤的長期關系)存在一定的困難。本文希望通過對理論和現實的初步考察,為實踐提供一些有益的參考。
通過建立個性化的關系紐帶來保持顧客的營銷方式,其實并不是什么十分新鮮的事物。可以說大工業時代以前的商業運營基本上沿用這種后來被稱之為“關系營銷”的模式。那時,人們的交易空間狹窄,交易內容簡單,交易的頻率和數量較少,所以彼此間建立真誠、緊密的個人關系幾乎成為了一種習慣。大工業時代的到來沖淡了人們的關系紐帶。突然噴涌出來的大量需求使得大工廠、大公司埋頭于生產與供應,無心理會個別消費者的需求;人們活動空間擴大,交易內容變得復雜起來,彼此建立、維持固定的關系十分困難。只有一些小公司、小作坊依然沿用著原有的“關系運營”模式,這種模式成為他們在大工業浪潮中對抗工業巨人的有力武器。
然而,隨著技術的發展,企業規模已經不再是競爭優勢的主要源泉;消費者的地位也逐漸抬升,現實迫使大公司開始向小公司學習。
一、市場格局發生巨變,保持客戶成為企業競爭的焦點
與大工業時代相比,21世紀的市場格局發生了根本的逆轉。
1.買方市場基本出現
服務機制決策求實效
近年來,我們堅持上下聯動,大興民情調查之風,組織各級干部下農村、進工廠、串社區,深入到田間地頭,農戶家中,了解民情民意,傾聽群眾呼聲,幫助基層和群眾解決生產和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和問題,推進了各項工作的落實,提高了決策水平。我們的具體做法是:
一、緊扣中心。民情調查要緊扣中心,主要是要與縣委的中心工作合拍。在民情調查的過程中,我們緊緊圍繞中心工作和重大決策,努力做到調研到關鍵處,參謀到決策中。一是準確了解、掌握縣委的意圖。年初,縣委督查室根據縣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縣委年度工作要點,擬定了全年要著力抓好的幾件大事,把它作為民情調查的重點,并以文件形式下發各鄉鎮和縣直各單位。全縣上下圍繞縣委工作大局和縣委領導關注的重要工作,積極開展了著力推進新型工業化、新農村建設、轉變干部作風、基層組織建設、減輕農民負擔、農村教育收費等一系列民情調查活動,了解到許多真實情況,掌握了第一手資料,為各級領導決策提供了優質服務。如:為切實轉變干部作風,進一步密切黨群干群關系,我們縣委督查室對全縣20個鄉鎮的60個村進行了一次調查,走訪了300多個農戶。針對干部作風不實、工作不規范、政策落實不到位等問題,提出了進一步整頓干部作風,健全規章制度,規范干部言行,密切干群關系的建議。引起了縣委書記的高度重視,親自部署召開了全縣轉變干部作風大會,促進了干部作風的好轉。二是加強對縣委重大決策落實過程的跟蹤督查與信息反饋。縣委的每項重大決策出臺后,我們督查室除了開展經濟性的督促檢查,還注重通過開展民情調查,對這些重大決策的落實情況,進行全程跟蹤和監控,使不落實的問題和環節在決策的實施過程中,得到及時的發現和糾正,促進了決策落實。
二、突出重點。為使民情調查工作收到實效,我們把著力點放在推進決策的落實上,從而達到不斷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的目的。一是在調查內容上,重點了解、發現、掌握、反饋決策落實過程中不落實的環節和問題。在開展民情調查過程中,我們突出深挖中央、省、市的重大決策在基層得不到落實的問題。二是在調查方式上,重點抓好實地調查,現場解決問題。對民情調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我們專門下發了《督辦通知書》,責令限期改正,并對于《督辦通知書》中指出的問題,一個一個對照檢查,跟蹤督查,直到問題完成解決為止,使人民群眾看到實實在在的效果,讓人民群眾滿意。三是建立責任追究制。今年,我們堅持從實際出發,在吸取過去工作經驗教訓的基礎上,重點在“四個確保”,即確保耕地不拋荒、確保不垮一堤一垸、確保不因責任不落實和措施不到位而發生大面積動物疫病流行、確保不因政策不落實和農民負擔加重而發生涉負惡性案件,實行全方位運作,規范化管理,形成一整套可靠的督查預警機制,對發現的問題限期整改。一抓到底。
三、講求方法。縣委明確要求民情調查要實行經常性調查與專題性調研相結合,面上指導與聯系點幫扶相結合,了解民情與解決問題相結合,信息服務與項目支持相結合,排查糾紛與化解矛盾相結合。在具體操作過程中,我們采取了個別訪談、召開座談會、發放調查表格、建立民情調查信息點等方式、方法,對掌握的情況進行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的分析,力求做到情況真實,信息準確,并在此基礎上作出我們的判斷,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意見和方案。
四、健全制度。為使民情調查活動進一步規范,縣委專門下發了《縣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思想作風建設活動月工作方案》和《關于在全縣開展圍繞“三最”搞調研、排憂解難促發展活動的通知》,將民情調查作為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同時,還建立了幾項配套制度。一是民情調查歸口管理制度。主要是防止民情調查過多過濫,流于形式。縣委明確全縣民情調查歸口縣委辦管理,由縣委督查組具體組織實施,重大民情調查活動,由督查室協調把關。二是民情調查報告制度。縣委明確要求民情調查要突出報民情、報實情,尤其是要報送一些影響發展和穩定,影響全局的帶傾向性的苗頭、矛盾和問題,并把鄉鎮“一把手”和縣直部門單位“一把手”開展民情調查的情況作為向縣委報告工作的重要內容,進一步規范。三是民情調查統計制度。對民情調查的有關情況包括人員組成、下基層的時間、所到地點、發現哪些具體問題,辦了多少實事等情況一一登記在案,并認真進行統計分析,通過對個別問題的分析找出帶普遍性、傾向性的問題。四是民情調查考評制度。縣委將轉變干部作風,開展民情調查的情況納入了干部考核、獎懲任用、年度目標管理責任制考評的重要內容,由縣委督查室對各級各部門開展民情調查的情況進行督查,定期通報,年終考評總結。
近年來,我們在開展民情調查的實踐中,得到一些啟示。我們覺得要把民情調查工作推向深入,增強實效,應該把握好四個關鍵。
農機服務機制建構及作用
農業產業化是我國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農業產業化的實現必須有完善的社會化服務體系來支撐。這是因為,按照市場經濟的需求組合起來的農業產業化經濟與一家一戶的小農經濟有著本質上的區別。農業產業化經濟層次較高,經營規模大,對配套服務的要求也很高,并且對這種配套服務的需求是全過程的,多方面的;它應包括產前服務、產中服務、產后服務,包括政策、法律、技術咨詢服務,包括市場預測和農產品營銷服務,包括各種勞務中介服務等。隨著我國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農業產業為適應生產市場經濟需求,就必須進行農業產業結構性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對農機服務體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現有的機耕、機播、機收等農機服務已遠不能滿足發展現代農業產業的需要。因此,如何加強、壯大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適應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需要,已成當務之急。
農機部門是政府管理農業機械的行政職能部門,在國家機構改革的大形勢下,農機部門如何轉變職能,變單純的行政管理為全面的經營管理服務?如何加快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步伐?如何在農業產業化發展進程中發揮農機的主導作用?這是我們農機部門急需研究解決的問題。《中共中央關于農業和農村工作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推進農業科技革命,要在廣泛應用農業機械等工業技術成果的基礎上,逐步建立起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工業科技成果要想轉化成農業生產力,就必然要依靠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來完成。現結合吐魯番地區農機化工作的實際情況,就農機部門如何適應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加快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談幾點看法。
一、實施社會化服務的必要性
1、農業產業化需要農機社會化服務的支撐。農業產業化必須實行農業生產的區域化、專業化和一定的規模經營,才能充分發揮農業產業化的優勢;農業產業化要求有各種完善的社會化服務,以實現專業化生產,專業化生產首先要實現機械化生產,這種機械化生產不能靠一家一戶的承包經營去實施,只有通過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提供的專業化服務去完成。
2、農民收入的增加,是建立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生產力水平不斷提高的基礎之上的。而作為科學技術結晶和載體的農業機械,正是生產力不斷得以提高的重要手段。提高農村勞動力水平,需要農機社會化服務。提高農村的生產力水平,加大土地的產出率,實現高效優質農業的必要條件,就是實現農業機械化生產;而土地經營者由于受資金、技術等的限制,無法配備農業生產所需的各種農業機械,而實施農機社會化服務可順利解決這一問題。
3、實現農機經營高效、低耗,需要農機社會化服務。據統計資料,吐魯番地區現有農機總動力48.5萬千瓦,畝產均農機動力達0.5千瓦,從農機動力配備水平來看,已具備了實現農業機械化生產的基本條件;但目前我地區農機化工作的實際情況是,農機總體利用系數低,大部分農機具閑置時間長,造成農機經營經濟效益相對較低,限制了農民購置農業機械的積極性,也延長了農業機械更新換代的周期,只有實施農業機械化服務,才能更好的發揮農機機械的作用,增加農機經營者的收入,促進技術更新。
農業園研學服務供應鏈協調機制研究
摘要:針對北大荒現代農業園的研學服務供應鏈中研學需求不足問題,分析得到由于農業園售后服務不足、研學內容較少導致學校與農業園不能緊密合作。為構建供應鏈關系協調機制,增強農業園與學校的緊密合作,提出以下建議:與高品質研學服務機構合作,改善北大荒現代農業園研學服務質量,培訓專業人員,按需豐富研究課程,達到研學旅行和學校課程有機融合的目標;通過服務質量的提升,加強農業園休閑的聲譽機制,以及與學校建立信息共享機制,達到激勵學校穩定研學需求的周期,增加研學次數的目標。
關鍵詞:研學旅行;服務供應鏈;關系協調機制
2016—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都在強調大力發展休閑農業,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發展城鄉居民需要、融入服務業的休閑農業,可見休閑農業進入了與其他服務產業融合發展的關鍵階段。中小學研學旅行是農業休閑產業與教育服務產業融合的一種校外教育活動,教育部等11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教基一〔2016〕8號)指出,中小學研學旅行是“由教育部門和學校有計劃地組織安排,通過集體旅行、集中食宿方式開展的研究性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合的校外教育活動”,其中,包括植物認知等農業研學活動成為許多學校的首選研學旅行內容。休閑農業企業做好研學服務取得了一些成績,如北京市愛體驗蘋果主題公園通過深入挖掘北京農業農村資源,設計融入農耕、寓教于樂的體驗項目和體驗產品,不僅能夠豐富農業的發展業態,拓展農業的教育功能,同時也深化了教育部門的課程改革,彌補了學生實踐活動的缺失,拓寬了學生能力的培養路徑,進而實現了農業與學校教育的深度融合[1]。但是也存在經營產品單一,同質化嚴重[2],以及合作學校不穩定的問題,對此,以北大荒現代農業園為對象,研究如何結合農業等專業服務技能和相關專業知識,通過服務供應鏈關系管理,加強與學校的研學合作。北大荒現代農業園位于哈爾濱市香坊區,是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四星級企業。農業園有南國園、菜藝園、名花園等,具有種植科技優勢,適于開展休閑旅游,尤其是研學認知服務,因此,哈爾濱市的中小學校愿意組織學生到農業園開展研學活動。但是北大荒現代農業園研學服務存在合作學校研學活動沒有穩定的周期、農業園研學專業化服務能力有限、售后服務不足等問題,如何通過研學服務,提高農業園收益成為農業園要解決的關鍵問題。對此,運用北大荒現代農業園研學服務供應鏈成為可行解決方案。
1文獻綜述
1.1休閑旅游服務供應鏈的關鍵問題。在旅游服務供應鏈的服務質量方面:Liu等[3]從如何提升服務供應鏈中的服務質量角度出發,研究了服務供應鏈自身能力不足的問題。印旭斌[4]提出在旅游電商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旅游服務供應鏈服務質量不好、總是受到投訴的問題日益增多,為此,需要利用旅游服務供應鏈協調系統來進行激勵。嵇雅楠等[5]提出為解決游客投訴嚴重的問題,這些問題是由于旅游服務服務質量下降而導致的,通過運用收益共享機制,建立了旅游服務供應鏈協調模型。在旅游服務供應鏈存在的激勵不足的問題方面:劉娟[6]通過引入旅行社產出和信譽度等指標體系,建立了旅游服務供應鏈績效評價模型,解決了激勵扭曲的問題。趙馨[7]研究了旅行社在旅游服務供應鏈上的聚集力和協調能力弱問題,由于激勵不足導致旅游服務供應鏈效率低下。1.2休閑旅游服務供應鏈協調方法。信息資源共享協調方法:俞飛等[8]合理預測需求和需求內容,根據收集的內容合理安排產品計劃,確保旅行服務的連續性,有效降低逐層增加需求的誤差,從而減少牛鞭效應的發生,增強供應鏈成員之間的緊密合作。湯世強[9]提出戰略性企業合作關系基本上要求每個合作伙伴公司在共同利益目標下分享和信任對方的信息,以實現“雙贏”的局面。從激勵的主體與客體,激勵的目標和激勵的手段進行了激勵機制的研究。關系協調方法:黃小軍等[10]提出構建旅游服務供應鏈管理模式的重要性,指出要實現旅游服務供應鏈整體效益最大化的目標,需要建立關系協調機制來增強供應鏈成員之間的緊密合作。張巍巍[11]提出旅游服務供應鏈存在協調不好的困難,解決這些困難需要進行供應鏈中各成員關系協調,增強成員之間的緊密合作,進而提升旅游服務效益。馬育倩等[12]提出綜合性較高的旅游服務供應鏈成員通過關系協調機制增強成員之間的緊密合作,來提升服務供應鏈的效益。根據上述文獻可知,研學服務供應鏈關系協調機制由協調激勵的主體、客體、目標和手段構成。其中,關系協調機制選用聲譽機制和信息共享機制可以有助于解決農業園收益較低的問題。要解決研學項目收益較低的問題,需要解決研學需求不足的問題,那么就需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如何通過與社會上開展研學的高品質教育機構合作,補充和培訓服務人員,可以通過改進研學服務供應鏈的結構解決;二是解決與學校關系不緊密的問題,對此可以通過研究研學服務供應鏈的關系協調機制解決。
2北大荒現代農業園研學服務供應鏈的關系協調機制的構建
社會治理下社區公共體育服務機制研究
摘要: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將“治理”確立為新時期全面深化改革的執政理念和治國方略,這對戰略謀劃社區公共體育服務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在社會治理背景下,根據社會三大部門之構成可將社區公共體育服務運行機制劃歸為政府主導型、市場活躍型和社會組織參與型三類,并闡述了其基本內涵與特定模型。上海市社區公共體育服務三種模式均有呈現,其未來發展需更加注重完善運行動力機制、整合機制、激勵機制、控制機制及保障機制,以確保整體良性運行。
關鍵詞:社會治理;社區;公共體育服務;運行機制;上海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全面深化改革重大問題的決定》中,在“創新社會治理體制”標題下闡述了一個新的執政理念———社會治理,并對其體制改革的論述有兩個不同以往的新提法:一是在總體上用社會治理來代替社會管理;二是全面強調中國社會治理方式的改進,提出“四個治理”,即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和源頭治理,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海代表團的審議時亦指出:“治理和管理一字之差,體現的是系統治理、依法治理、源頭治理、綜合施策”[1],這標志著中國治理時代的到來。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還明確提到“要改進社會治理方式,激發社會組織活力”。社會組織是我國社會治理的一大主體,鼓勵和支持它們積極參與,對激發社會活力和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及領導地位具有重要作用。在我國經濟轉軌、社會轉型、文化轉制、政府公共服務職能強化的背景下,我國體育公共服務的提供具有重要的緊迫性和現實性[2]。而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將“治理”確立為新時期全面深化改革的執政理念和治國方略,無疑對戰略謀劃社區公共體育服務發展具有重大意義。運行機制可謂社區公共體育服務研究的核心議題,它關乎社區公共體育服務整體運行過程、機理等規律性內容。本研究試圖歸納社區公共體育服務基本模式,探索其內在基本機理,并結合上海的具體案例給予針對性論證,為上海乃至全國其他城市社區公共體育服務良性運行提供參考。
1社區公共體育服務運行機制概述
1.1社區公共體育服務運行機制的基本內涵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內含一定機制。機制一詞最初多用于自然科學領域,1985年,著名社會學家鄭杭生教授正式將其引入社會學,把社會學對象規定為“社會良性運行和協調發展的條件和機制”[3]。事物的機制,也稱機理,是指一個系統事物內部組織、內部要素之間的相互作用的過程和方式[4]。可見,事物內在機制于確立事物存在及影響事物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對機制動態原理的理論探討是學界長期青睞的學術議題。考究各種運行機制的內涵是引導和制約決策并與人、財、物等各項活動相聯系的基本準則,是決定行為內外因素及相互關系的依據。因此,社區公共體育服務運行機制是指社區公共體育服務有規律運作過程中,影響運作的各構成要素的結構、功能及其相互聯系,以及各要素所發揮功能的過程和原理,即是社區公共體育服務運行“帶規律性的模式”。
公共體育服務模式及治理機制
1縣域公共體育服務發展的背景與制度溯源
1.1過渡時期(1949—1957年)
這一時期是我國由新民主主義革命向社會主義建設過渡時期,也是新中國體育體制的孕育和初創時期。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制定的《共同綱領》中規定:“國家提倡國民體育”。1949年10月27日,中共中央副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在成立中華全國體育總會籌備大會上的講話中強調說:“過去的體育是與廣大人民群眾脫離的,現在我們的體育事業一定要為人民服務,要為國防和國民健康服務”[4]。青年團中央書記馮文彬在籌備大會報告《新民主主義的國民體育》中指出,“我們的體育,是要普及于廣大群眾中去,為人民服務,使體育成為人民的體育運動。”[5]1952年6月,主席為中華全國體育總會成立題詞:“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明確和規定了我國體育的目的和任務。1952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決定成立“中央人民政府體育運動委員會”,1954年改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運動委員會,各省、市(縣)設立體育運動委員會。至此,新中國發展體育事業的體制及其管理體系的制度模式初步形成。這一制度模式的本質和核心就是“體育為人民服務”,明確了新中國國民體育的權利和人民政府的體育職能。盡管建國初期縣域范疇還談不上現代意義的公共體育服務,體育服務供給的內容也很有限,但確定的體育工作方針、任務和目標,尤其是確定的我國體育為人民服務的本質屬性,隨著過渡時期體育體制的形成而得到了有效落實。
1.2時期(1958—1978年)
社會主義建設初期,我國面臨的最大任務就是實現國家工業化和現代化。中共中央于1958年8月作出了《關于在農村建立的決議》。是一個“政社合一”的組織。既是政治實體,又是一個經濟組織。實行的體制,在短期內快速提供了縣域范疇內急需的公共服務,尤其是在包括體育場地設施在內的農村公共服務供給上取得了較大的成績。1958年9月《中央批轉國家體委黨組關于體育運動十年規劃的報告》中,提出“體育運動的根本任務是增強人民體質,為勞動生產和國防建設服務。根據這一任務,體育運動的方針是適應生產中廣大勞動人民對增強體質的要求,大力開展群眾性的體育運動,在體育廣泛開展的基礎上提高技術水平,不斷創造新記錄。體育運動應在的統一安排下,結合勞動生產,使之成為廣大群眾熱烈喜愛的事情。”[6]熱潮以后,全國性的計劃經濟體制逐漸明顯加強,體育的社會組織管理系統的功能和作用逐漸削弱。由建國初期國家和社會力量共同辦體育的格局,逐漸向國家體委獨家領導和管理的模式轉變,同時,隨著城鄉基層社會組織與管理體制及所有制結構的不同安排,城鄉居民的服務需求及福利待遇實行了“二元制”供給方式。這種方式加大了城鄉公共體育文化事業發展的差距,縣域公共體育基礎設施建設,無論數量和質量水平都很低。
1.3改革開放時期(1978—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