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教育范文10篇

時間:2024-01-26 12:09:4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服務教育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服務教育

教育扶貧資助服務研究

摘要:教育扶貧是黨和國家精準扶貧戰略決策的重要組成部分,高等學校是教育扶貧的重要陣地,針對于高校普遍存在的貧困學生就業現狀,聚焦高校教育精準扶貧的重要課題,結合高校教育旨在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的特點,探討切實加強貧困學生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策略,實現精準資助、精準培養、精準就業,推進高校教育精準扶貧工作。

關鍵詞:教育扶貧;精準扶貧;應用型人才培養

教育扶貧是針對貧困地區的貧困人口投入教育和資助服務的一種扶貧方式,教授貧困家庭脫貧致富的知識技能,使其科學文化素質得以提高,并促進當地經濟和文化的發展,最終實現脫貧1。高等教育的任務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2,對于貧困學生的精準扶貧是精準扶貧、教育扶貧在高校中的表現形式,盡管高校資助工作早已從助學貸款、助學金等政策幫助貧困生解決巨大的經濟壓力,而貧困生無法順利就業的問題已經成為教育扶貧攻堅階段的重要難點之一。在嚴峻就業形勢下,結合專業特色,大力推進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提升貧困生的社會競爭力,應當成為高校資助工作精準化、實效化的又一重要方向和途徑。

一、應用型人才培養在推進高校教育精準扶貧的重要地位

基礎教育的主要對象是適齡兒童,此階段的兒童因不具備獨立的行為能力,無法在短期內為家庭帶來收益;高等教育,學制周期較長、學較費高、教授的知識理論較為基礎,也很難讓以應屆專科及以上學歷畢業生為主的學生在短期內為家庭帶來收益3。高校人才培養方向可分為學術型和應用型兩類,普通高等教育教授的專業理論知識過于系統、深奧,而技術知識層次較淺,就業時不足以完全滿足市場需求,應用型人才則能運用科學原理或新知識,創造社會直接利益4。因此,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應用型人才培養,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助力職業教育的發展,并大力倡導高校教育進行職業化的相應轉型。高校應積極響應號召,注重培養應用型人才,為高校貧困學生提供較為完善的培養機制,使其在畢業后能以最快的速度給家庭帶來收益,促進脫貧工作的持續發展。推進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是高校教育資助、扶貧的優選策略。高校資助工作是教育扶貧工作的重要形式,是幫助貧困學生順利完成學業,成長成才的重要保障。在高校資助工作開展過程中,單純依靠助學貸款、助學金、困難補助等方式幫助貧困生,僅時暫時性地緩解學生家庭經濟困難的現狀,卻不能以從根本上使之改變,幫助家庭脫貧致富,從戰略眼光來看,不具有可持續性。應用型本科人才的培養,是高校教育職業化轉型的重要內容,是使學生由理論型向實踐型發展的重要戰略。結合具有顯著優勢的應用型人才培養,高校資助工作實效性得以增加,工作開展的長遠影響得以增強,使高校貧困學生通過“掌握一技之長”較為快速地獲得滿意的收入,給貧困學生的家庭帶來經濟效益,為貧困家庭脫貧致富帶來更多的動力,達到教育精準資助、教育精準扶貧的戰略目的。推進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更有助于高校貧困學子改變自身命運,解困家庭,實現脫貧目標。很多貧困生家庭受教育程度較低,在子女考上大學后,迫切希望子女能通過專業知識學習,掌握一定的專業技能,快點長大、出去打工掙錢,帶領家庭擺脫貧困現狀。因受父母此類傳統觀念的影響,很多貧困學生的理想都是“快點長大”出去打工掙錢,剛入校就只知道一味追求“眼前既得利益”,做兼職、賺外快,而忽視了專業知識技能積累對長遠發展的重大影響,而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往往就業困難。通過應用型人才培養計劃,使得更多的貧困學生投身于專業實踐中,鍛煉、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讓這些寒門學子成為家庭經濟來源的主要承擔者,真正實現了“讀書一人,帶富一家”的教育脫貧目標。

二、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為高校教育精準扶貧提供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源泉

查看全文

教育監管論文:教育服務與監管研究詮釋

本文作者:丁佩劍工作單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統一的數據架構使得數據與應用的關系更加清晰,數據的意義更加明確,數據之間的區分和關聯更加合理,能保證數據的整體性、一致性、完整性,能提高數據的綜合使用效率。數據架構的構成教育服務與監管體系的業務數據包括結構化數據和非結構化數據兩大類。非結構化數據主要包括公文文檔、音視頻文件等;結構化數據包括公共數據、應用私有數據、歸檔數據和數據倉庫四種類型。除業務數據構成外,數據架構還包括數據采集模式、數據存儲、數據安全以及數據標準。數據架構組成如圖1所示。數據標準數據標準包括數據標準集、代碼標準集和全局性編碼規范三個部分。數據標準集用于準確地定義數據元素,代碼標準集用于確定數據元素的一致的取值范圍,全局性編碼規范用于確定重點數據元素的全局統一編碼規則。數據元素是數據最小的不可再分的信息單位,是數據對象的抽象。對它的準確識別和定義是保證系統中數據一致性的前提,是建立穩定良好的數據結構的關鍵,也是進行數據挖掘與決策支持的基礎。全局性編碼是各級各類教育管理數據能夠關聯與銜接的基礎,也是整合各類教育管理信息資源、搭建國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的基礎。全局性編碼應遵循唯一性、穩定性、規范性、可擴充性的編碼原則。數據存儲本文設計的教育服務與監管體系的技術架構,對數據的存儲采用物理存儲統一、邏輯數據獨立的模式[1]。所謂物理存儲就是把數據存儲在統一構建的存儲設備中。公共數據、應用私有數據、歸檔數據和數據倉庫都以關系數據的形式儲存于關系數據庫管理系統上,數據庫管理系統中的物理數據文件存在統一的物理存儲設備中。非結構化數據由內容管理系統統一管理,并儲于統一的物理存儲設備中。物理存儲設備對各系統是透明的,并進行統一規劃統一構建。各系統都擁有其各自獨立的應用數據庫,從邏輯關系上講數據是相對獨立的,并獨立對其系統的數據進行管理。公共數據與應用私有數據之間及應用私有數據之間,都是通過數據交換的模式進行的。數據倉庫系統可以有效利用數據裝載工具將獨立分散的決策支持數據集中裝載處理,并能形成集中的數據倉庫。數據采集數據采集的模式有:直接錄入模式、系統服務模式、定格式文件采集導入模式[1],各模式應當根據實際情況使用。1系統服務模式,通過服務形式進行自動或手動的數據傳輸,以實現數據的采集。對于一些由中央組織統一開發,直接部署到各級地方的應用系統,可以采用這種系統服務模式。該模式具有較高的集成度和自動化程度。2直接錄入模式是利用中央系統的數據采集功能,各地業務部門可以直接登錄此系統向中央系統錄入數據。3定格式文件采集導入模式是通過指定的數據格式,相關業務部門依據數據格式準備數據,也可以利用中央給予的特定的數據采集器,由錄入數據取得給定格式的數據文件,從而導入到中央數據庫中。數據交換教育服務與監管體系的各個信息系統進行數據的共享與交換必須使用同一的標準通過數據交換平臺進行[1],這些標準包括:信息采集的描述標準、數據的描述標準、信息的描述標準、權限的描述標準等。各系統必須遵從制定的這些標準,以保證相互訪問對方系統提供的標準數據,實現與其他系統在數據層面的互聯互通。數據安全數據安全是數據架構的重要組成部分。數據安全關注數據的可用性、完整性、不可篡改性、不可抵賴性,涉及到數據備份與恢復、數據加密、數據審計、數據的電子簽名等。

教育服務與監管體系數字化建設具有如下特點:1系統整體用戶類型多,用戶布局分散;2系統數量較多,需要分步分塊建設;3數據種類多,數據間關聯關系較復雜,并需要根據這些數據提供綜合的信息服務和決策支持;4需要與外部系統進行整合、集成。因此,本文提出的技術架構采用“數據架構統一、公共中間件統一、系統松散耦合”的應用架構,實現“信息門戶統一集成”。如圖2所示。統一數據架構各信息系統在設計和建設時需要確保遵循統一的數據架構,使用公共數據,加強全局數據間的一致性,提高數據的有效性,為綜合數據服務及決策支持提供堅實的數據基礎。公共中間件公共中間件為各應用系統提供必要的公共軟件服務,包括統一用戶管理、用戶身份認證與單點登錄(SSO服務[2]、數據交換服務、數據采集服務、內容管理、公文流轉、地理信息、報表服務、數據倉庫和數據挖掘等公共中間件。各應用系統應采用統一的公共中間件。應用系統根據公共中間件的選型進行設計,嚴格遵循相關的軟件、平臺應用規范,避免重復投資,避免接口的不規范和不統一。服務架構本文設計的應用架構中采用面向服務體系架構(Service-OrientedArchitecture,SOA)[3],通過SOA可以消除不同應用之間的技術差異,讓不同的應用服務器協調運作,實現了不同服務之間的通信與整合[4]。面向服務體系架構,可實現應用系統松散耦合,各應用系統相對獨立,在必要時完全可以獨立運行。應用系統與應用系統之間、應用系統與公共服務平臺之間通過SOA的方式進行集成和整合,可以確保應用集成和部署的順利進行。信息門戶信息門戶通過服務調用的方式與各應用系統進行集成整合,以應用集成和局部信息集成的模式運行,一方面作為各系統的導航,另一方面作為信息查詢的集中展示。各應用系統應確保接入信息門戶,以信息門戶為信息集成展示平臺,為用戶提供集成的、整合的、個性化的、主動的信息服務。

統一軟件架構,將使信息系統具有良好的延續性、可集成性、可擴展性,有利于提高軟件系統的安全性、穩定性、執行效率。同時,對開發而言,相同的軟件架構可以提高開發效率,確保開發質量;對運行服務而言,可以使得維護和管理所需的技術更加單一化,有利于降低運維成本,提高運行服務質量。本文設計的教育服務與監管體系信息系統的軟件架構可以滿足如下要求:1具有較好的開發支持能力;2具有良好的部署和升級能力;3具有良好的系統延展性,可以較容易地進行系統的集成;4盡可能遵循國家、國際及工業標準和規范。軟件層次結構本文設計的教育服務與監管體系的設計和建造,采用分層設計方法。在構造信息系統時,需要對如下影響因素進行協調:1應盡可能的降低不同部分之間的相互影響,提高應用程序的總體靈活性和適應性;2將不同的問題分隔在不同的組件上,增強其靈活性和可維護性;3各組件可被重用;4對各個不同組件要確保其內聚性;5各組件之間盡可能保持其松散耦合;6解決方案的各個組件的部署要獨立、易于維護和更新;7確保性能優和高可靠性高。為解決上述問題,應將組件分隔到不同的層中,每一層中的組件具有內聚性,每一層與它下面的各層都應保持松散耦合。分層軟件設計應遵循如下基本準則:1不得跨層調用,每一層都只與直接相鄰的層進行通信;2上面各層都建立在下層的基礎上,隱藏下層的信息并為上層提供服務;3各層要封裝自己的實現,向上一層提供訪問接口;4各層支持分布式的部署,即可部署于不同的容器實例中;5通用分層描述。開發技術本文在設計技術架構時,考慮到系統用戶“量大而分布廣”的特點,為了用戶使用的便易性,為了系統運行維護的可靠性和高效性,各應用系統采用B/S模式。B/S模式的具有使用簡便,兼容性好,系統升級方便,可擴展性好等特點[5]。開發平臺和工具選取JAVA作為主要的開發技術,其中的B/S開發框架主要是J2EE框架,它主要有如下特點[6]:1平臺無關性:跨平臺是J2EE的最大特點。符合JAVA中J2EE規范的軟件時,可以在不同應用服務器上部署,對平臺沒有特殊要求。2中間層:在J2EE構架中,事務邏輯是由JavaBean和EJB完成。EJB和JavaBean的模型相似,都是用來創建分布式的公司應用[6-7]。利用這些模型進行簡單的編碼就能完成復雜的功能。3表示層:提供替代JavaAWT的JavaSwing由J2EE來完成,可視化組件JavaBean也用于構造系統。B/S結構的表示層J2EE,主要利用JSP、Servlet、HMTL、XML、WML、等工具來實現。軟件接口軟件自身除了業務邏輯實現和應用數據庫之外,還需要通過接口與外部環境進行交互,本文設計的教育服務與監管體系的軟件接口關系圖如圖3所示。主要使用的接口包括:信息門戶接口、主數據庫訪問接口、公共中間件調用接口。通過信息門戶接口,實現系統與信息門戶的集成;通過主數據庫訪問接口,可以在許可范圍內對主數據庫中的數據進行操作;通過公共中間件調用接口,可以訪問大量的中間件平臺提供的服務。數據訪問方式在對數據進行訪問時,使用JDBC接口。JDBC屬于中間層次的API[8],與所連接的數據庫無關,數據操作是通過連接、命令語句和結果集來完成。更高一級的數據數據處理是通過實體EJB來進行的。

查看全文

教育服務貿易探究論文

一、中國教育服務貿易的境外消費現狀

教育服務貿易有四種方式:(1)通過網絡、函授教育等形式提供教育服務的跨境交付;(2)出國留學和培訓的境外消費;(3)在其他成員方境內設立辦學機構或合作辦學的商業存在形式;(4)一成員方教師赴另一成員方境內的教育機構任教的自然人流動形式。

目前教育服務貿易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的境外消費方面,即留學和培訓等形式的境外消費方式,本文就如何借鑒教育服務貿易發達國家的經驗,提高我國教育服務的境外消費形式做一個探討。

我國以境外消費的方式進口教育服務特別是高等教育服務已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一。歷年海外學習的留學生人數250萬人中,中國向世界各國輸送的留學生就達13%,約為32萬5000人。中國作為留學生輸出大國,在2007年向世界各地的109個國家輸送了14.4萬名留學生。從教育服務的出口看,2007年,來我國學習的外國留學人員共計19.5萬余名,來自188個國家和地區,分布在全國31個地區的高等學校和科研院所,其中絕大多數是接受短期中文語言培訓。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留學教育服務貿易逆差比較嚴重。伴隨著居民的教育服務購買需求逐漸增加,教育服務購買力不斷增強,同時我國高等教育資源匱乏、教育體制相對僵化,我國將有更多的學生出國留學,教育服務貿易逆差將會進一步擴大。我國教育服務貿易現狀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教育服務貿易逆差較大。改革開放以來,來華留學生人數有了迅猛增長,但短期語言進修者占了大多數,譬如近年來華留學生中超過六成是來我國學習漢語語言學。我國對國外教育資源的需求不斷擴大,出國留學人數持續攀升,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留學生輸出國,但來華留學人員卻增幅有限,這種少進多出的局面有擴大的趨勢。

查看全文

論教育服務貿易跨境提供

摘要:教育服務跨境提供是教育服務的提供模式之一。WTO成員對教育服務跨境提供采取不同的立場。我國對教育服務跨境提供沒有承諾,也缺乏相關的立法。為應對教育服務跨境提供快速發展的態勢和可能進入我國教育服務市場的情況,我國應在保持現有教育開放政策的基礎上,加快完善教育服務跨境提供方面的相關立法,建立和完善統一規范的跨境教育服務質量保障和監督體系,加強國際教育服務貿易領域的國際合作。

關鍵詞:教育服務;跨境提供;服務貿易

一、教育服務與跨境提供

《服務貿易總協定》(GATS)定義了4種服務提供模式,跨境提供是其中之一。GATS把跨境提供定義為“自一成員領土內向任何其他成員領土內提供服務”。該定義表明,在服務貿易發生時,服務的提供者和消費者均沒有流動,跨境流動的只是服務內容。

就費用與成本而言,跨境提供是最便捷和最經濟的一種服務提供模式。一方面,服務的消費者和提供者不必承擔像其他3種服務提供模式下一方或雙方必須流動才能提供或接受服務所產生的費用或成本,如在境外消費的模式下消費者流動到服務提供者的服務提供地國,在商業存在的模式下服務提供者以設立新的商業實體的形式流動到東道國,而在自然人流動的模式下服務的提供者以自然人的身份流動到東道國提供服務。另一方面,由于提供者和消費者都不必流動,跨境提供實際上為消費者和提供者節省了大量的時間和資源而收益并不一定會遜色于其他的服務提供模式。

教育服務跨境提供主要是通過郵政服務、電信服務、廣播電視、衛星通訊、因特網等現代通信媒體完成。由于各國國內對衛星器具使用的規管和廣播電視媒體的政治敏感性,教育服務跨境提供通常的形式主要有函授、遠程教育和培訓、網絡教育(E教育)等。

查看全文

教育服務貿易探究論文

一、教育服務與跨境提供

《服務貿易總協定》(GATS)定義了4種服務提供模式,跨境提供是其中之一。GATS把跨境提供定義為“自一成員領土內向任何其他成員領土內提供服務”。該定義表明,在服務貿易發生時,服務的提供者和消費者均沒有流動,跨境流動的只是服務內容。

就費用與成本而言,跨境提供是最便捷和最經濟的一種服務提供模式。一方面,服務的消費者和提供者不必承擔像其他3種服務提供模式下一方或雙方必須流動才能提供或接受服務所產生的費用或成本,如在境外消費的模式下消費者流動到服務提供者的服務提供地國,在商業存在的模式下服務提供者以設立新的商業實體的形式流動到東道國,而在自然人流動的模式下服務的提供者以自然人的身份流動到東道國提供服務。另一方面,由于提供者和消費者都不必流動,跨境提供實際上為消費者和提供者節省了大量的時間和資源而收益并不一定會遜色于其他的服務提供模式。

教育服務跨境提供主要是通過郵政服務、電信服務、廣播電視、衛星通訊、因特網等現代通信媒體完成。由于各國國內對衛星器具使用的規管和廣播電視媒體的政治敏感性,教育服務跨境提供通常的形式主要有函授、遠程教育和培訓、網絡教育(E教育)等。

跨境提供的網絡教育服務較之傳統的函授、廣播電視媒體提供的教育服務有很多的優點和優勢,如不受時間和地點限制、便捷的信息交換、資源共享和節省費用等。首先,網絡教育是學生容易獲得的教育服務模式。就網絡學校而言,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進入網絡,自主決定學習的時間、內容和方式,而不需要像傳統教育方式下定時定點學習指定的內容。其次,網絡教育可以使教育方式有更強的適應性。教師可以使用更為靈活和互動的教育方法。第三,網絡教育節約費用和時間。網絡教育由于不需要把教師和學生統一集中在特定的時間和地點而節約時間和成本,唯一需要協調的就是有時需要教師和學生同時進入因特網。

和其他教育服務提供模式一樣,教育服務跨境提供也受制于一些因素。首先,信息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水平。教育服務的進口國和出口國的科學技術特別是信息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水平和應用普及程度決定其網絡教育發展水平,也直接影響其對外提供和接受外國教育服務的政策走向和教育服務開放程度。其次,國內與國際網絡教育政策。教育服務中的跨境提供只適用于那些做出開放承諾的世界貿易組織(WTO)成員并有法律約束力,而對于那些沒有承諾的WTO成員或者非WTO成員并無義務的約束。事實上,即使在承諾開放教育服務的WTO成員中,大約一半的成員都對教育服務跨境提供做出種種限制。再次,教育服務出口國的教育資源提供能力。教育服務的出口國應當具備為外國教育服務消費者提供達到特定標準或符合要求的教育服務的能力和資格。在某種程度上,教育服務的內容和從事教育服務的人員的素質對教育服務質量起著更加重要的作用。第四,統一的教育服務質量保障體系。教育服務的質量直接影響學生對教育服務提供者的選擇。對于教育服務提供者而言,教育服務的質量關系到他們在教育服務市場的份額和長遠利益。統一的國際教育服務質量保障體系有利于跨境提供遠程教育的健康發展。最后,學歷、學位的國際認證與認可。學歷和學位能否獲得廣泛的國際認證和認可是學生關注的焦點和選擇教育服務跨境提供的基本依據,也符合教育服務提供者的長遠利益。建立有效的國際學歷、學位認證、認可機制有利于促進國際教育服務貿易的健康發展。

查看全文

教育服務貿易比較研究論文

一、專業服務

專業服務必須具備如下特點:有特定的專業領域,由專業人員提供的服務,具有良好的專業自律精神和專業組織。

1.有特定的專業領域

專業服務必須具備專業領域。一般來講,該專業領域對社會具有重要作用,即它不但對社會有作用和貢獻,而且其作用和貢獻“更是整體社會繼續存在及發展所不可或缺的,倘若專業服務不足或水準低落,則會對社會構成嚴重的傷害”。專業領域所具有的社會功能屬性決定了其從業人員須具備較高的專業道德規范和專業素養,以更好地履行專業職責,承擔社會責任,促進專業社會功能的實現。

2.由專業人員提供的服務

之所以由專業人員提供服務,而不是由非專業人員提供,是因為該專業領域人員所具有的專業理論和專業技能是一種職業能夠被認可為專業的理論依據和技能保障,他們所提供的專業服務是具備實現特定服務的基本保障,其他非專業人員則無法順利完成該項服務。

查看全文

國際教育服務貿易論文

《服務貿易總協定》(GATS)明確將教育納入服務貿易范疇,這份具有國際法規地位的文件確立了國際教育服務貿易的地位。在“教育服務貿易”觀念支持下,一些國家甚至將擴大“教育出口”作為國家貿易發展的戰略。由于教育服務貿易是出于經濟目的所進行的教育服務輸出與輸入,很多學者認為這種“經濟性”與教育的“公益性”相沖突,將教育視為增加收入的貿易是典型的教育產業化,而教育產業化會影響教育的公益性。中國的教育服務貿易與歐美國家相比差距過大,長期以來,中國是教育服務貿易的凈進口國,教育服務貿易存在巨額逆差,這必須引起我國相關部門的重視。

1教育服務貿易:教育產業化的大趨勢

1.1GATS中教育服務貿易的“經濟性”地位

教育服務是GATS中12個服務貿易部門之一,我國在加入WTO時也對教育服務貿易作出了部分承諾,這表明我國已經接受了教育服務的概念并開始步入國際教育服務商貿活動的發展行列。教育服務在GATS中的出現意味著教育可以作為一種產品進行貿易,其“經濟性”地位得以在國際性法規中體現,教育服務產品的“可貿易性”因為GATS而得以保障。我國對教育服務貿易作出部分承諾,但不包括義務教育和特殊教育服務,這意味著教育服務貿易的“經濟性”地位在我國被予以承認。

1.2教育服務貿易是教育產業化的發展趨勢

教育服務作為現代教育交流的一種形式,正催生著教育屬性的變化。國家間教育交流的影響因素和根本動力已從文化力量為主到政治力量為主,再到經濟力量為主的方向轉變[1]。事實證明,即使在發達國家,教育服務貿易和教育產業化的發展不僅沒有影響教育的公益性,反而增強了教育的競爭力。當WTO強調教育服務可以作為產品在國家之間進行貿易時,也就意味著國際上在意識領域內已經將作為公益性“事業”的教育當作了盈利性的“產業”,教育服務的“經濟性”和“產業性”便成為新時期的主要關注點。中國是典型的教育大國,教育的發展也應突出其經濟性,我國也應將教育當作一項產業來發展,將教育服務貿易中收取的費用再用于教育教學活動,改善教學條件,增加教育的“經濟性”,這不僅沒有改變教育的公益性[2],反而更能發揮教育資源的優勢和潛能。

查看全文

教育服務貿易論文

一、中國教育服務貿易的境外消費現狀

教育服務貿易有四種方式:(1)通過網絡、函授教育等形式提供教育服務的跨境交付;(2)出國留學和培訓的境外消費;(3)在其他成員方境內設立辦學機構或合作辦學的商業存在形式;(4)一成員方教師赴另一成員方境內的教育機構任教的自然人流動形式。

目前教育服務貿易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的境外消費方面,即留學和培訓等形式的境外消費方式,本文就如何借鑒教育服務貿易發達國家的經驗,提高我國教育服務的境外消費形式做一個探討。

我國以境外消費的方式進口教育服務特別是高等教育服務已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一。歷年海外學習的留學生人數250萬人中,中國向世界各國輸送的留學生就達13%,約為32萬5000人。中國作為留學生輸出大國,在2007年向世界各地的109個國家輸送了14.4萬名留學生。從教育服務的出口看,2007年,來我國學習的外國留學人員共計19.5萬余名,來自188個國家和地區,分布在全國31個地區的高等學校和科研院所,其中絕大多數是接受短期中文語言培訓。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留學教育服務貿易逆差比較嚴重。伴隨著居民的教育服務購買需求逐漸增加,教育服務購買力不斷增強,同時我國高等教育資源匱乏、教育體制相對僵化,我國將有更多的學生出國留學,教育服務貿易逆差將會進一步擴大。我國教育服務貿易現狀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教育服務貿易逆差較大。改革開放以來,來華留學生人數有了迅猛增長,但短期語言進修者占了大多數,譬如近年來華留學生中超過六成是來我國學習漢語語言學。我國對國外教育資源的需求不斷擴大,出國留學人數持續攀升,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留學生輸出國,但來華留學人員卻增幅有限,這種少進多出的局面有擴大的趨勢。

查看全文

教育服務鄉村振興與策略研究

摘要:高等職業教育和鄉村振興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高等職業教育與鄉村振興有機融合,不僅可以推動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還可促進鄉村經濟的建設與發展。該文首先對鄉村振興和職業教育做簡要介紹,然后分析高等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的現狀,提出其中存在的相關問題,最后結合實際情況探討高等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的有效對策,為我國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推進提供一些借鑒和參考。關鍵詞:高等職業教育;鄉村振興;鄉村經濟;振興戰略;有機融合鄉村振興這一戰略是在黨的十九大上提出的,并將其納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大國家戰略,對于我國的“三農”建設與發展來說具有重要意義,黨的二十大進一步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對于鄉村經濟發展來說,高等職業教育工作發揮著重要作用,承擔著培養人才的重任。但是從當前的實際情況來看,高等職業教育在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方面還存在不少問題,對此還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選擇針對性的策略加以解決,在提高教育整體質量的基礎上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培養更多的高素質人才,更好地促進我國農村地區的經濟建設與發展。

1鄉村振興戰略與職業教育的介紹

1.1鄉村振興戰略

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主要目的是解決三農問題,該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推進了我國農村地區的現代化建設。由此可見,鄉村振興戰略對于推進新農村建設和農村經濟發展來說有著重要作用。1.2職業教育職業教育指的是能夠讓人們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某種職業技能、職業素養的教育形式,其中具體涉及了知識的講解、職業技能的培訓及學歷教育等,在我國職業教育主要可以分為中等職業教育、高等職業教育2種層級,高等職業教育是職業教育的高等層次,其按照職業分類,根據一定職業崗位(群)實際業務活動范圍的要求,培養生產、建設、管理與社會服務技術技能人才。這種教育更強調職業的針對性和職業技能能力培訓,是以社會人才市場需求為導向的就業教育。其最主要的特征是“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據統計,職業院校70%以上的學生來自農村。廣大農村既是當前高等職業院校的重要生源地,也是高等職業院校人才服務與就業的重要領域。因此,順應新時代發展要求,黨和國家對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提出了新要求,那就是要在鄉村振興過程中有所作為并且承擔更多的重任。高等職業教育有服務鄉村振興的專業優勢,能為鄉村振興提供人才支撐,可為鄉村振興輸送智力支持,有能力為鄉村振興建設發揮作用、為促進農民富裕做出貢獻。高等職業教育需要積極對接鄉村振興戰略,推進創新與轉型,為推進農業現代化發揮更大的作用。

2鄉村振興戰略與職業教育的關系

2.1職業教育可以推動產業振興

查看全文

教育局服務承諾辦法

第一條為提高全州教育為公共服務水平、服務效率和公眾滿意程度,根據省政府關于在行政機關推進服務承諾的決定和州政府的有關要求,結合《怒江州教育局工作制度》的相關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服務承諾制度是指局機關根據教育工作職能要求,對服務的內容、辦事程序、辦理時限等相關具體事項,通過媒體向社會和公眾作出公開承諾,接受社會監督,承擔違諾責任的制度。

第三條各科室應按照各自工作職能,認真清理行政審批項目和向社會提供服務項目,按規定提出行政審批項目資格要求、必備手續和要件、辦理程序、辦理流程、辦理時限和向社會提供服務項目的服務要求、服務標準,報局辦公室。經局辦公室審查、局領導審批同意后,通過局域網、互聯網向社會公開。讓公眾了解本機關的職能狀況。經常性審批事項和服務項目,在辦公區門廳以及相關科室門口設置公示牌。

第四條全局干部職工在工作應做到文明行政、熱情服務,嚴格堅持以下五項要求:

(一)遵紀守法,嚴守規章,堅持原則,秉公辦事。

(二)熱情服務,有問必答,有事必辦,辦事徹底。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