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識別范文10篇
時間:2024-01-25 11:26:06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風險識別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風險投資風險識別及評價分析
摘要:風險投資具有高風險、高收益等特點,其在我國高新技術持續發展的過程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本文分析了風險投資中的各方面風險因素,論述了風險識別與風險評價的主要內容,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風險投資的具體風險控制策略,以供相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風險投資;風險識別;風險評價;風險控制;風險轉移
風險投資又叫做創業投資,主要為風險投資項目提供相應的資金等支持。實質來講,風險投資項目與普通項目之間并沒有較大差異,它是在近些年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基礎上形成的產物。風險投資大都無擔保與抵押,主要是針對高新技術領域的項目投資,通常需要面臨較大的風險,而也因此能夠獲得相對較高的收益。風險投資項目大都需要較多資金投入,并且項目資金的流動性不強,投資期限也相對較長,屬于中長期積極性投資。因此,為充分保證自身收益,風險投資企業必須對投資項目采取合理的風險識別、評價以及控制等措施。
1風險投資中的主要風險類型
1.1市場風險。在新時期市場經濟中,各種產品都具有盈或虧的可能性和不確定性,這給風險投資帶來一定的市場風險因素。市場環境瞬息萬變,其中蘊含著諸多不確定性,并且產品的市場需求也具有較強的不確定性[1],同時,新產品從投入市場到被消費者接受所需時間也具有較強的不確定性。盡管部分產品具有較高的技術含量,但在一定的市場環境中,并不受消費者青睞。1.2技術風險。風險投資中的技術風險因素是指在進行高新技術產品創造方面的投資過程中,因技術因素而造成產品研發失敗后無法實現批量化生產的可能性。技術風險是風險投資所面臨的重要風險類型之一。高新技術產品研發環節的技術風險取決于產品研發成功與否,在投入諸多資源后研發目標是否達成。中間試驗環節的技術風險取決于研發成果能夠轉化為商品,或是否具有實用價值。規模化生產環節所面臨的技術風險取決于在技術問題的影響下能夠實現批量生產,或在新技術影響下原技術是否過于落后。1.3資金風險。風險投資中的資金風險主要是指由于未能及時滿足風險企業實際發展所學而造成技術創新失敗的可能性。隨著高新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其所需資金也會更多,如果風險投資公司無法及時籌集到充足的資金,將會導致高新技術發展資金的供應方面發生斷層現象,從而造成風險企業難以繼續開展生產經營活動,進而導致風險投資以失敗告終。1.4管理風險因素。管理風險是由于風險企業管理不到位而造成其創新與發展失敗的可能性。管理風險的出現主要是企業組織與管理體系不完善、內部員工業務能力不足而造成的。風險企業內部員工主要包括技術類員工、科研類員工以及技術發明人員,這些員工大都沒有較強的管理能力,因而會給企業管理方面造成很大風險。同時,風險企業的組織與管理體系不夠完善,難以有效約束企業管理人員的行為,從而引發貪污受賄以及私挪公款等道德風險。
2風險投資的風險識別
供應鏈風險識別與評價實證分析
摘要:集團化發展使企業供應鏈網絡結構日趨復雜,供應鏈的脆弱和不穩定性帶來了許多風險。如何識別和評估風險成為供應鏈管理的核心問題。文章對供應鏈風險進行了系統識別和分類,分析了供應鏈風險的可控性和危害性。構建了供應鏈風險評估指標體系,利用改進的集值統計加速迭代法確定各指標權重,建立了基于專家風險概率區間估計的供應鏈風險綜合評價模型,并進行了實證分析。
關鍵詞:供應鏈風險;風險識別;評價模型
1引言
供應鏈管理是一種集成式管理思想和方法,是一種有效的企業間合作共生模式。國際上一些先驅企業如豐田、戴爾、沃爾瑪、Carrefour等廠商,都因實踐這一新型管理模式而獲得巨大成功。從成功企業實踐意義上說,實施供應鏈管理是進入21世紀企業適應全球化競爭的一種有效途徑。正如英國物流專家馬丁·克里斯多佛(MartinChristopher)所說:21世紀的競爭不再是企業和企業之間的競爭,而是供應鏈與供應鏈之間的競爭。
然而,據Michigan大學(2003)的一項研究發現,在美國大約有50%的企業實施供應鏈管理所帶來的優勢并不強于傳統的買賣關系,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企業對供應鏈系統中各類風險不能準確評估和管理造成的。隨著產品和技術生命周期的縮短、市場的全球化延伸、企業間合作關系的日益復雜及組織內外環境不確定性因素的增加等,都將加劇供應鏈的不穩定并增大其風險性。受多種因素誘發,供應鏈突發事件生成所帶來的損失以及對供應鏈系統運作的影響都是巨大的。因此,對供應鏈的風險評估與管理有重要意義。
國內外學者在供應鏈風險識別與評價方面開展了大量研究并獲得許多研究成果。Kraljic早在1983年提出的采購組合管理框架中,就已經考慮了由外部因素引起的不確定性和供應中斷問題。SmeltzerandSiferd(1998)借助交易成本理論和資源依賴模型,從采購管理角度理解供應風險管理,提出積極主動的采購管理就是供應風險管理的觀點。此后,Sheff(2001)、Harland(2003)、Deloitte(2004)等分別從不同角度系統研究了供應鏈風險因素及識別問題。Hallikas(2004)從風險事件的概率角度,定量化研究了供應鏈風險的評估問題。國內一些學者也對供應鏈風險做了多種分類,并提出了測度供應鏈風險的各種方法。如馬士華(2003)的內生風險和外生風險劃分,晚春東(2007)的系統風險劃分等。丁偉東等在2003年提出了基于模糊評價方法的供應鏈可靠性評估矩陣,周南洋(2008)提出了基于OWA算子的供應鏈風險評估多屬性決策方法。綜上,以前的學者大多對供應鏈風險進行某一方面和單一方法的識別與評估,缺乏從企業集團化發展角度對供應鏈風險進行分析和評估。為此,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礎上,對企業集團供應鏈風險進行系統識別,并給出相應的綜合評價模型和實證分析。
煤炭礦區生態風險識別探究
礦產采掘業是對自然生態環境進行直接破壞的產業。不同的礦種、不同的開采方式和不同的自然環境背景下,采礦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方式和程度不盡相同。在眾多礦產資源中,煤炭是我國最主要的能源物質,在一次能源中所占比例約70%,其開采對當地自然生態環境造成的破壞是顯著的,所引起的生態環境問題已經成為各煤炭大省所面臨的重要生態環境問題之一,生態風險的增強和生態脆弱性的增加已經影響到當地居民的生活質量甚至生命財產的安全,各地政府及相關領域學者已開始廣泛重視。生態風險是一定區域內具有不確定性的事故或災害對生態系統及其組分所可能產生的不利影響[1]。生態風險評價即確定發生上述不利生態效應的可能性的過程[2]。生態風險識別是在進行評價前,認識并確定區域內存在的危險源,查找、列舉和描述風險事件、風險源、風險后果等風險要素的過程,包括風險源識別、風險受體識別、暴露—響應過程識別和生態終點識別[1]。風險識別是風險研究的基礎,能否科學、有效地對多風險源及相應的風險受體之間復雜的暴露—響應過程進行分析,對該系統的風險評價研究至關重要。通過進行風險識別,才能夠構建風險評價體系,進行風險評價,而其最終目的是進行風險管理和風險防范[3],其框架關系如圖1。在本研究中,煤炭礦區生態風險識別在空間范圍上覆蓋了采礦活動所能影響和擾動到的區域,在這一區域內采礦活動對生態系統具有直接作用。在目前的生態風險研究中,學者多關注于風險的評價方法和指標體系的構建,對生態風險識別缺少系統性論述。而在煤礦區,對于單一生態風險源(如土壤重金屬污染、地表塌陷等)的研究已經趨于成熟和完善,但綜合性的煤礦區生態風險識別研究仍較少。本文明確了礦區生態風險識別的內涵和目的,根據典型煤炭礦區生態系統特點和煤炭開采對礦區生態環境的影響,提出了煤炭礦區多風險源的生態風險識別流程,構建了典型煤炭礦區生態風險因果鏈,并對其識別方法進行了梳理。
1煤礦開采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煤炭開采工藝可分為露天開采和井工開采兩種,以不同的方式對礦區當地生態環境造成破壞。我國的煤炭資源以井工開采為主。為了明晰煤炭開采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方式,為后續的風險識別工作進行鋪墊,需對其影響方式和基本作用機理進行分析。本研究將采礦活動對生態環境的擾動歸納為土地破壞和環境污染兩類,二者綜合造成了礦區生態退化(圖2)。
2煤礦開采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煤炭開采造成的土地破壞可分為土地挖損、土地壓占和土地塌陷3個亞類[4],露天煤礦以挖損和壓占為主,井工煤礦以壓占和塌陷為主。2000—2009年我國煤炭資源開采損毀土地5534萬hm2,對土地資源造成了極大的消耗和損傷[5]。土地破壞還可能進一步導致局部地質災害的發生,如滑坡、泥石流、土石流、礦震等[6]。環境污染可分為固體廢棄物污染、廢水污染和廢氣污染3類,露天開采和井工開采的污染方式基本類似。除污染物的直接排放之外,土地破壞也可能引發次生的環境污染。例如煤矸石堆放不僅壓占土地,其中所含的重金屬元素還會在雨水淋溶作用下遷移并污染土壤和水體,煤矸石自燃又會產生SO2、CO和CO2等有毒有害氣體,是大氣污染的重要污染源。土地破壞和環境污染綜合作用導致礦區的生態退化,發生生態系統的結構損壞和功能缺失。同時,在脆弱的生態環境下,生態退化會進一步加劇土地破壞程度,例如在干旱—半干旱地區,煤炭開采會加劇土地沙漠化、土壤侵蝕和水土流失[7-8];在潛水位較高的區域,地表塌陷會引發地面積水、土壤鹽漬化等后果[9]。這一正反饋機制會導致礦區生態環境的惡性循環,進一步加大生態治理和風險防范的難度。即使在閉礦后,礦區生態環境也可能繼續惡化,需要較長時間的治理和復墾才可能恢復。2煤炭礦區生態風險識別在目前國內外常用的生態風險評價體系和方法中,風險識別通常作為風險評價中的一個或幾個環節,較少單獨提出進行研究。例如,Hunsaker79等[10]提出的區域生態風險評價概念模型中,將風險評價總結為5個環節,其中“終點選取”和“風險源的定性和定量描述”兩個環節即屬于風險識別內容;PETAR方法[11](procedureforecologicaltieredassessmentofrisks)中提出“三級風險評價”,其中“初級評價”即是對風險源、風險受體和評價區域的識別;在Landis[12]構建的相對風險評價模型所包含的9項內容中,也并未提出“識別”的概念,而是將對區域的選擇和劃分,風險源、受體及評價終點概念模型的建立等屬于風險識別的內容融合到風險評價的方法中去。風險識別在風險評價研究中通常被作為風險評價的前期準備工作,或直接融入風險評價過程中,對于風險識別的內涵尚缺乏共識的界定。例如,姚蘭[13]在洞庭湖進行的生態環境風險識別與評價研究中,將環境風險因子的識別與相應的評價指標選取相結合,由此將識別與評價結合起來。在許學工等[14]針對自然災害進行的風險評價中,通過對風險源、風險受體和脆弱性評價因子的分析,完成了風險識別的內容,但并未明確使用風險識別這一概念。高鐵軍等[15]在采礦塌陷區進行風險識別時,將塌陷區修復中可能遇到的風險進行分類和分析作為風險識別的研究內容。焦鋒[16]提出了較為具體的風險識別概念模型構建方法,采用加權打分法來對驅動力、風險源、風險因子和評價終點進行分析,確定其危害強度。常青等[17]針對礦區土地破壞生態風險構建了風險因果鏈作為風險評價的基礎,并探討了風險源、風險受體和生態終點的選取和定量表征方法,在礦區生態風險綜合識別與評價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拓展。本研究認為,廣義的風險評價研究包括風險識別、風險分類和狹義的風險評價,狹義的風險評價即是對生態風險發生概率的定量化研究,而風險識別則是對生態風險的定性和半定量化認識。煤炭礦區生態風險識別的內容是篩選礦區范圍內的風險源和風險受體,通過定性和半定量的方法對其進行甄別,判斷區域內是否受到各個風險源的影響,并對風險源作用于風險受體的暴露—響應過程進行分析,確定生態終點。其識別結果是構建一個詳細的生態風險因果鏈,明晰風險源、風險受體、生態終點及其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搭建起礦區生態風險多源多受體的網狀因果體系。本文將礦區生態風險識別分為風險識別流程和識別方法兩部分進行論述。礦區生態風險識別流程包括礦區生態風險綜合調查、風險源識別、風險受體識別、暴露—響應過程識別、生態終點識別、因果鏈構建6個步驟。礦區生態風險識別方法是在風險識別中判定風險源及風險受體是否存在、確定其空間位置和風險影響程度的方法,在具體研究中常作為風險評價的一部分進行。
3煤炭礦區生態風險識別流程
企業財務風險識別方法
【摘要】財務管理工作通過追蹤資金的流動數量以及流動方向,能夠管控企業資金資源的使用,并且能夠借資金流管控實現對業務環節的創新和發展。在統籌資金流、信息流和物流的基礎之上提升對財務風險信息的統籌能力,提升對財務風險識別的精確性和有效性。基于此,論文對企業財務風險的識別方法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財務風險;風險識別;控制
1引言
企業內部財務風險管控的前提是能夠全面、精準地識別財務風險的類型、發生概率以及影響程度等。對此,企業需要建設科學的財務風險識別機制,能夠及時識別企業內部和外部的變化環境,在識別風險的基礎之上制定正確的風險管控措施。
2企業財務風險識別的特點
風險識別工作需要貫穿風險管控過程的全流程和全環節,能夠及時反映內部和外部環境的變動,及時識別風險。
企業財務風險識別與預警探索
摘要:在當前競爭激烈的市場中,企業的財務風險意識弱直接導致企業的經營風險,而識別財務風險、建立財務風險的預警機制給企業進行可持續健康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重要的機遇,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企業對財務風險進行準確及時的識別能夠加強企業對這類風險的監控,后續的風險控制就有了支持,風險預警機制的建立能夠從制度方法層面為企業的風險防范提供依據,這對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財務風險;識別;預警機制
一、引言
在市場化競爭中,企業面臨的風險隨處可見,在財務方面,財務風險對企業的發展影響非常大,這類風險雖然復雜但是有一定的可預見性,能夠建立完善的風險預警機制進行風險監控,所以財務風險導致的企業經營能力的降低,盈利能力降低,資金周轉速度降低,償債能力減弱等嚴重的問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緩解,因此,企業對財務風險的識別以及風險預警機制的建立健全對企業長期健康發展意義重大,需要決策層給予重視,提升企業的風險識別能力和預警機制建設。
二、企業財務風險識別
(一)現金流量風險。企業的現金流量是企業生存發展重要的資源,現金流不暢導致的風險在中外企業中數不勝數,所以,企業要重視現金流量的風險出現。現金流量風險原因主要是現金周轉的速度緩慢,企業不斷進行經營規模擴大。首先,現金周轉速度降低、營運資金被占用就會造成企業缺少充足的現金流,對現金的需求量增加,其次,當企業的規模不斷擴張時,自然對資金的需求就會增加,這時很容易導致現金流量減少。當現金流量減少時,企業的風險就出現了,為了籌集資金企業就會增加負債,負債增加又會造成償債能力的降低,導致籌資風險增加,此外,現金流還會對企業的投資決策、影響企業的信用等方面,加強對現金流量的風險識別對企業的風險預警機制建立和企業更健康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二)籌資風險。企業在進行資金籌集過程中很容易遇到風險,籌資風險的原因較為廣泛,如果企業的經營過程中出現過多的負債,或者債務的期限結構等方面出現問題,投資人會失去對該企業的信心,這樣就很容易引起籌資風險。企業的償債能力可以從長期和短期兩個維度來考察,長期用資產負債率指標來衡量,該指標越高就意味著企業的負債越高,那么對于投資人來說該企業的償債能力越弱;短期用現金流量負債比指標來衡量,該指標越低,就意味著該企業在短期償債方面能力很弱,所以企業缺乏償債能力投資人對其投資就越謹慎,企業的籌資風險就越高。企業的債務結構失衡也會使企業面臨償債危機,籌資風險高導致籌資難,嚴重影響企業的正常運行,進一步造成盈利能力減弱,這樣利潤降低導致償債能力持續惡化,最終導致經營危機。(三)投資風險。企業的投資風險包括市場、利率、能力、變現等方面的風險,這些風險主要是由于我國企業普遍上投資決策并不科學,缺乏完善健全的決策制度,更多的來自領導層的主管決策,企業的風險意識不強就造成盲目追求熱門的投資項目,將資金大量投資于當前市場熱門的領域,而沒有經過科學專業的風險評估。外界政策的變化以及競爭對手的戰略布局、內部管理決策的失誤、金融機構利率的大幅上升、供應商價格上漲這些因素都會導致投資風險的增加,投資活動本身就伴隨著風險,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通過完善的風險評估和科學專業的決策會大大降低這些風險,識別投資風險需要管理人員進行全面準確的項目研究和分析,對各個環節的把控以及市場的預測,這是一個系統性、專業性極強的工作,投資風險的識別將會為領導層進行投資決策提供重要依據。
企業會計信息風險識別與治理
摘要:基于我國信息化快速發展這一背景環境下,會計信息系統在企業總體運作當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功能,企業對于會計信息風險也逐漸提升了重視的程度。使用相應的方式對于企業信息系統實施了風險辨別。掌握企業會計信息系統相對薄弱的地方,進而具有針對性的實施風險管理,這在企業發展與運營過程中是不能缺少的。文章主要對企業會計信息風險識別與治理進行深入研究,旨在給企業會計信息管理方面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幫助。
關鍵詞:企業;會計信息;風險識別;治理
其實風險指的就是今后可能會發生的無法確定的結果,在財務管理方面不管是哪種風險均會導致嚴重的損失。所以,一定要對風險進行有效的識別與管理,盡可能的減少風險成本。企業會計信息系統能夠有效維護企業總體運營,企業對于會計信息系統實施風險識別和管理,既是企業財務避免風險的需求,同時還是企業整體風險管理方面的需求。但是當前我國在會計信息系統風險識別與管理這方面的探究相對較少,企業對于這方面的認識和經驗相對缺乏,大部分企業因為想要確保會計信息,投入較多的財力和物力,但是效果卻不是很理想。所以,企業怎樣識別風險,并且采取相應的治理方式對于企業發展有著極大的影響。下面將進一步闡述企業會計風險識別及治理的方式。
一、企業會計管理和信息風險識別遵循的原則
(一)合規性
組織的規章制度限制了組織平時運營最根本的標準和規范化的流程,屬于組織決策當中主要的參考證據以及確保體系。規章制度對于決策影響主要是其在決策時的限制以及決策權力和責任這些配置的規律,其決策行為必須要參考的標準。通常來講,規章制度越標準,他的決策限制越嚴格。
人臉識別技術應用侵權風險探討
[提要]人臉識別技術作為一項新興科學技術,被廣泛運用于各個領域,但同時也帶來大量的社會問題及矛盾。人臉識別技術的無節制應用導致個人面部信息的大量泄露和濫用,這無疑亟須通過法律加以規范。目前,全面系統的相關法律體系還未建立,而人臉識別技術不斷更迭,反映的問題也日益突出。因此,厘清人臉識別技術的應用邊界,研究其中蘊含的法律問題及風險,以實現人臉識別技術帶來的高效便捷與保護個人信息安全之間的平衡則尤為重要。
關鍵詞:人臉識別;侵權風險;個人信息
一、人臉識別技術概述
(一)人臉識別技術的定義。人臉識別技術是通過攝像頭抓取自然人的面部特征,隨后利用大數據快速進行人臉比對,實現個人身份驗證的一項數據識別技術。通過閱讀相關資料可以得知其具體的技術步驟如下:首先由攝像頭采集個人面部信息,然后數據系統自動對該面部信息進行特征分析,再將該分析數據傳輸至人臉數據庫,得出匹配結果,最后完成人臉驗證。
(二)人臉識別技術的特征
1、人身附屬性。人臉識別技術即根據自然人的個人臉部特征信息進行身份識別和驗證。在一般情況下,個人的臉部信息具有唯一性并且具有較強的個人人身附屬性。
風險管理識別方法探討
摘要:風險識別是風險管理過程的第一階段,是風險管理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其建立在廣泛的信息搜集統計的基礎上,既要兼顧在過去已經發生的,還要統籌將來可能發生的。在現如今互聯網加與商業模式、市場管理模式有機結合的情況下,風險管理越來越依賴于大數據分析,利用網絡信息技術能夠提高對風險識別的認知度,篩選出對企業更重要的有利或不利的因素,規避不利因素并將更多的不確定性轉化為機會。
關鍵詞:風險識別;風險分類;定性方法;定量方法
一、前言
《禮記•中庸》中有句話“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大家應該都記得法拉姆石油過速器的廣告,廣告的大概意思是:結合合理的引擎推護和定期更換石油過濾器,可避免日后嚴重的損失和高昂的引擎修理費用。法拉姆在廣告中宣傳的口號是:“如果你現在不付錢,那以后將付更多的錢。”風險管理也遵循同樣的邏輯。在確定相關的風險并制定先發制人的風險策略時,需要重點的去識別風險,風險控制團隊應當事先花費時間和資金,否則未來可能會承受更大的代價。從廣義上來講,對投資者而言,風險管理過程需要首先解決以下問題:不確定的消極因素的可能性和影響?制定風險管理策略,識別風險必須考慮的幾個關鍵步驟,評估風險影響力的方法,以及減輕消極影響的過程。項目風險究其根本是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和事件發生的不良后果或影響。風險和機會就像硬幣的兩面一一機會來自于有利于項目的因素,風險則來自于不利于項目的事件。
二、風險分類
要想做好風險識別必須明確相似風險的分類。風險一般分為如下幾類:財務風險——當企業實施一個項目時,它不得不公開相關的財務狀況,這時涉及的風險即為財務風險。如果項目開工之前就需要大量的資金,比如在沒有預付款情況下的建筑施工項目,這種項目施工時也沒有明確的審計金額和可回收金額,這些公司必須承受巨大的財務風險,因為它們完全寄希望于建筑完工后能被銷售出去或者能安全移交給發包方。(一)技術風險——當新項目需要高新技術或未取得專利的技術時,開發這些項目就存在巨大的技術風險。當然,這些風險有一定的等級,在某些情況下,技術風險比較小(比如對一個已經完成開發的產品進行修改),但還有些情況技術風險可能非常大。一般而言,項目的技術風險越大,那么該項目無法滿足特定需求的可能性就越大。(二)商業風險——對于具有盈利目的的項目投入市場,那么項目管理人員對商業環境的了解程度就決定了項目的成功度。商業風險是不確定的、如果無法準確預測消費者對新產品或服務的接受度,那么實施項目的企業就必須接受這種不確定性所帶來的商業風險。(三)執行風險——哪些與項目計劃執行相關的細節是未知的?例如,地理或物理條件對項目執行是否有影響?再比如,如果要在菲律賓的活火山地帶建一個發電站、就必須考慮巖漿對該項目產生的影響。同樣,缺乏培訓或低效的項目團隊成員也可能限制項目的執行。執行風險是一個籠統的概念,它是指在項目執行過程中,對項目產生影響的潛在性時間或不確定性的評定。(四)政治風險和法律風險——這種風險通常發生在需要履行合同的項目,并且這些合同具有嚴謹的條款和條件受執政者思想的影響。一些合約條款(如成本外加費用條款、固定成本、清算損失等)可能會導致巨大的項目風險。雖然企業可以通過法務部來規避合約風險,但有時要避免來自其他組織的合約風險是不可能的。例如,即使美國鐵路運送項目所需的配件延時了,它們也不會接受懲罰,因為它們在鐵路運輸市場處于壟斷地位,所以只要企業利用鐵路來運輸,就必須接受所有的運輸風險。
化工工藝設計安全風險識別及控制
摘要:在分析化工工藝設計流程及產生工藝風險因素的基礎上,提出了化工工藝設計中安全風險識別及控制的必要性和對策建議,對提升化工項目生產安全水平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安全風險識別;安全風險控制;化工工藝
據統計,2018年我國共發生化工事故176起,死亡223人。從地區分布來看,事故總量位居前列的省份有山東、江蘇、遼寧等化學工業發展較為發達的省份。從時間分布來看,以往主要集中在夏季及歲末年初,2018年事故發生起數較為平均,未有集中多發時間段。這就要求做好化工工藝設計安全風險識別,提前做好安全防范預案,將安全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
1化工工藝設計
從圖1可知,化工工藝設計是指原材料經化學反應,最終轉變為化工產品的過程。其中,首要環節是原材料處理。即,將化工原料進行凈化、提濃、混合、乳化、粉碎等處理后使原料質量滿足相應標準。其次是化學反應環節。即原材料經預處理后,使其在相應的壓力、溫度條件下完成化學反應的過程,這一過程包括化學反應轉化率和收率。再次是產品精制環節。在這一環節,主要利用化學反應實現混合物的分離,并去掉其中的雜質,以及沒有利用價值的廢棄物。產品精制的工藝主要包括萃取、提純等,實現產品凈化,獲得符合相關規定或標準的產品。化工工藝設計包括概念設計、中試設計、基礎設計、初步設計和施工圖設計等。其中,概念設計多為試前進行,概念設計的任務主要是檢查生產路線及工藝條件是否合理。中試設計的任務則主要是檢驗小試所確定的工藝路線及條件,以及試制產品考核使用性能,為實際生產時獲得相應數據提供便利。基礎設計的任務則是技術開發階段的最終研究成果,主要為后期實際生產時提供裝置建設所需的技術要點。初步設計作為精細化工藝設計的第一環節,其初步設計的最終成果包括設計任務書、總概算書等。施工圖設計,主要任務是依據化工項目的審批意見、建筑與非標準設備制作的相關要求,把初步設計所確定的相關設計原則、方案以文字、圖樣等方式把化工工藝及設備不同部分布置進行具體化[1-2]。
2產生化工工藝危險的原因分析
電力工程風險識別和對策分析
在國家“一帶一路”和“走出去”戰略的指引下,隨著世界一體化進程加速,國內越來越多的電力建設企業開始開展國際電力總承包業務。鑒于國內電力建設企業在國際電力工程EPC總承包業務方面的經驗不足,管理理念的差異等諸方面的原因,不少電力建設企業在進行國際電力工程EPC總承包項目開發和執行的過程中面臨著各種風險。若電力建設企業對各項風險識別和評估不足,風險防范不利,會導致電力建設企業的經濟損失和信譽受損。
1國際電力工程EPC總承包項目外部風險識別
國際電力工程EPC總承包項目的主要風險特點為:項目體量大,合同金額高,建設周期長,相關利益方多,市場競爭激烈,綜合實力要求高。國際電力工程EPC項目風險管理過程中的首要任務就是外部風險識別。電力工程建設企業通過對國際電力EPC項目風險特征要進行充分的研究,識別工程項目各種潛在的外部風險,分析引起風險的具體原因,判斷重要外部風險因素,為深入的外部風險應對奠定良好的基礎。國際電力工程EPC總承包項目的外部風險識別過程中,重點有以下幾個外部風險因素:1.1政治因素風險。國際電力EPC工程的政治風險主要有:(1)內亂和戰爭。在部分國家和地區中,國際和國內的政治經濟矛盾有可能導致戰爭、內亂或者政變等政治動亂,同時極端恐怖活動或者大規模抗議示威也有發生的可能。(2)黨派斗爭。在某些多黨派國家存在執政黨和反對黨派系之間的政治斗爭,派系之間的互相斗爭與博弈往往導致國家政局不夠穩定,從而對工程建設和項目執行產生不利影響。(3)政策更改。在建設期內,項目所在國政府可能會出于各種目的,改變關于市場、土地、規劃等方面具體政策,而這些政策變動都與項目的實際執行緊密相關。若政策變動導致項目不再具有投資價值,業主很可能轉嫁風險,終止合同,再加上賠償不足,最終導致承包商的經濟損失。(4)政府違約。項目所在國政府由于受國際形勢和國內局勢的影響等原因,非法終止或者接觸合同協議,拒不履行所簽訂的合同項下的責任和義務,暫停項目、終止合同、拒付資金等行為。1.2經濟金融因素風險。經濟金融風險主要是指金融市場動蕩、經濟危機、通貨膨脹和利率匯率變動等宏觀經濟形勢變化引起的風險。國際電力EPC工程項目不僅受國內和當地國家宏觀經濟情況的影響,而且也會受到世界經濟局勢和經濟環境的制約。由于國際經濟環境局勢的復雜多變性,國際電力工程面臨著的各種經濟金融風險。其主要表現形式有通貨膨脹、外匯管制、匯率波動等,這些因素對項目的成本造價、項目結算、利潤轉移回國等會造成不利影響。(1)較高的通貨膨脹率會導致項目所在國的物價上漲,尤其是固定資產價格,以及人工材料價格。這無疑會增加項目的建設成本,導致承包商的利潤降低、甚至出現承包商實際費用超過成本的情況,造成項目虧損。(2)國際電力項目大多數在發展中國家和欠發達國家和地區,由于這類國家外匯極端缺乏,經濟欠發達,國際貿易落后,因此這類國家通常會實行嚴格外匯管制,從而導致承包商很難將國際工程賺取的利潤轉回國內,或者在匯出利潤時繳納高額的手續費用,最后承受巨大的經濟損失。(3)國際電力項目合同支付貨幣通常是國際通用貨幣和東道國的貨幣,而大型設備采購往往是在國內進行,用人民幣支付。因此匯率的波動,特別是外幣的大幅貶值,會造成設備材料采購成本的大幅增加,最后導致承包商的利潤減少,甚至項目虧損。1.3法律因素風險。國際電力EPC工程中的法律因素風險主要有:(1)法律條文不完善,在外商投資、勞工、稅收、外匯管制及環保等相關重要方面缺乏清晰法律制度,給承包商收回利潤收益帶來困難及不確定性;(2)法律條文變更,主要是一些發展中國家和欠發達的國家和地區的法律制度存在一個逐步完善和與國際接軌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法律條文存在著反復變更的可能;(3)法制不健全,有些國家和地區雖然有相對完善的法律體系,但是法律制度并不健全,法律環境堪憂,實際執法行為隨意性強,并不完全符合法律的規定,因此很多糾紛無法通過司法程序解決,企業的合法權益無法得到有效保護。1.4勞工因素風險。在國外資本主義國家勞工保護相關的法律制度日趨完善,但同時由于勞工和雇主之間的關系時有矛盾,勞資糾紛和罷工等事件的發生可能性較高,風險較大。另外,涉及到員工的聘用解聘程序,福利薪酬等強制性的法律規范,會對雇主提出更高的本地化人力資源管理的要求,以及相關的約束。由于當地勞動效率的低下,和工作習慣、文化習慣差異巨大,不善的管理很可能會造成勞資關系緊張,甚至導致當地政府部門的罰款。1.5稅務因素風險。國外的稅法、稅制和中國的稅務法律制度存在著巨大差異,在具體國際電力工程的執行過程中,由于對項目所在國的稅務制度、稅種、稅率以及稅務優惠政策的研究不足,很可能導致稅務成本核算漏項或者金額計算錯誤,從而存在偷稅漏稅的風險,最終導致成本核算不足,項目造成虧損。1.6自然因素風險。國際電力EPC工程項目的工程范圍大,建設周期長,而且參與工程執行的供應商和分包商涉及全球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因此有可能單點遭遇各種自然災害。如果單點遭受到自然災害的影響,很可能導致延遲交貨或者施工延遲,必然造成建設工期的延誤,建設成本増加。自然因素風險主要包括:氣候變化;地理、地質風險;其他不可抗力,主要包括不可預見的地震、暴雪、冰雹、暴雨、火災、凍雨、泥石流、塌方、滑坡、火山爆發、洪水、臺風、海嘯等不可抗自然力事件。
2國際電力工程EPC總承包項目外部風險對策
為了保證工程項目進度、成本、質量、安全目標的實現,針對以上識別出的主要外部風險因素,根據風險管控的原理,采取有效的風險管控和對策,減少或者消除有關風險,制定相關的風險對策。2.1政治風險對策。政治風險對工程項目的全局會產生重大影響,一旦發生,有可能會使承包商嚴重虧損。所以必須深入調研和了解當地的政治情況并制定相應的風險對策:做好工程所在國的政治風險識別及評估;與國際或當地有實力的企業組成聯營體;購買政治險和其他必要的工程保險;與當地政府簽署承諾保證協議,一旦發生政治風險,可根據協議向當地政府提出索賠;加強施工現場的保衛安全措施。2.2經濟金融風險對策。經濟金融風險的對策主要有:根據匯率變動情況,選擇恰當的結算貨幣或者多種貨幣組合計價和結算,選擇適合的外匯交易方式;選擇合理的資金結構和融資模式;全面規劃預備費用的資金安排,對于不可預見情況下的損失,要根據項目具體情況和以往積累的經驗,提前規劃出充足的風險準備金,來保證項目抵御風險的能力;完善資金籌集計劃,根據資金使用計劃和現金流來整體考慮資金籌措的方案和計劃;加強工程實施階段成本費用的計劃與嚴格執行資金計劃是降低經濟金融風險的前提,但計劃落地實施需要依靠資金計劃后期的執行控制來保證,這樣才能有效降低相關風險。2.3法律風險對策。法律風險的主要對策有:進行法律環境盡職調査;在項目開發初期,承包商有必要通過法律環境盡職調查全面了解工程所在國各方面的法律規定和相關實踐;降低合同法律風險,在前期階段,先對工程所在國的各項法律條款進行調查研究,評估在工程實施過程中需要規避的事項;認真審查合同的各項條款,在遵循當地法律的前提下,盡量爭取對承包商有利的條款;約定有利的適用法律和爭議解決方式,減少對方隨意將爭議提交爭議解決機構的可能性,有利于促進雙方友好協商解決爭議;爭取在工程所在國以外的國家或地區進行仲裁;結合項目具體情況考慮應對知識產權風險,考慮采取專利申請戰略、規避設計等相關知識產權風險應對措施;聘請當地專業律師和機構,降低因對當地法律條文不清或與政府關系不熟悉的風險。2.4勞工風險對策。勞工風險的對策主要有:充分調研和了解勞動者福利待遇、勞動條件、勞動強度、聘用及解雇和罷工等方面的強制性法律規范,規劃勞資關系及與當地勞工組織形式,以規避法律風險;了解勞工合同種類,規劃勞工組成比例,根據工程所在國的勞工法,明確對外資勞務人員的資質要求及比例,提前做好勞務用工計劃;通過法律條款規避和降低罷工損失。根據法律對罷工行為的約束,來保護員工的人身安全和設備財產免受損失;保障員工安全,落實員工保險,提前安排好安保工作。2.5稅務風險對策。稅務風險的對策主要有:徹底摸清項目所在國的稅務政策,重點要確保所掌握的稅務政策依據的全面性、準確性和有效性,以聘用當地稅務事務所進行支持;確定各方稅費責任劃分;選擇合適的投標主體;多環節、多方式合理避稅,對所得稅和流轉稅通過合并納稅、資本結構、價格轉移、甲乙方合同模式等方式方法進行籌劃;以資金渠道的籌劃為核心,合理安排各種資金的進入、退出渠道;避免稅務過度籌劃帶來的偷稅嫌疑。2.6自然風險對策。自然風險的對策主要有:編制工期計劃時充分考慮氣候情況;對工程所在地的地理、地質及沿途線路考察,將地震、火山爆發等風險都提前考慮,對運輸路徑提前調研考察,對需要修路和橋梁加固的情況給予充分考慮,在成本和工期上都做好裕度;做好投保工作。在不可抗力發生時,除在合同中提前和業主進行責任劃分,承包商也需要提前做好投保工作,將自然風險轉嫁給保險公司,以降低風險發生時帶來的損失。
3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