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災害風險的防治策略
時間:2023-05-11 09:47:30
導語:干旱災害風險的防治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干旱災害是全球面臨最主要的自然災害之一,干旱災害風險管理是現代抗旱工作發展的必然趨勢。提出干旱災害風險區劃的思路,基于干旱災害風險度提出干旱災害區劃方法,分別從農業干旱災害、因旱人飲困難和城鎮干旱災害三個方面及綜合角度揭示了全國干旱災害風險空間分布特征,提出了不同地區的防治等級,為不同區域干旱災害防治及提出針對性應對措施提供科學依據。
關鍵詞:干旱災害;風險區劃;分布特征;防治策略
干旱災害是世界上發生范圍最廣的自然災害之一,具有持續時間久、影響面積廣和造成損失嚴重等特點。在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影響加劇的背景下,旱災及其風險不斷演變,干旱災害防災減災工作面臨許多難點。我國人多水少,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干旱缺水是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瓶頸。干旱災害風險管理是現代抗旱工作發展的必然趨勢,對干旱災害進行風險分析是開展抗旱工作的基礎。
一、干旱災害風險區劃方法
1.基本思路
以縣級行政區為評估單元,基于水資源量的數據對全國各縣級行政區開展干旱頻率分析和旱災損失評估,進而進行干旱災害風險評估。基于干旱災害風險評估結果,計算分析干旱災害風險度,確定干旱災害風險區劃分類,從而編制干旱災害綜合風險區劃。干旱災害風險區劃包括干旱災害風險度計算、風險等級劃分、綜合平衡等關鍵過程。首先,基于農業干旱災害風險評估、因旱人飲困難風險評估的不同干旱頻率和對應的損失影響,計算干旱災害風險度。其次,基于全國不同縣級行政區干旱災害風險度的數值,以一定方法確定風險等級劃分標準。最后,確定形成農業干旱災害、因旱人飲困難、城鎮干旱災害風險區劃,并在三者基礎上確定干旱災害綜合風險區劃。技術路線圖如圖1。
2.技術方法
(1)干旱災害風險度計算對于農業干旱災害和因旱人飲困難干旱災害,基于干旱頻率和干旱影響(農業受災率或因旱人飲困難率),按公式(1)計算一定區域的干旱災害風險度:行政區,占全國的11.2%;中高風險區涉及57個縣級行政區,占全國的2.0%;無高風險區。總體上看,因旱人飲困難高風險區和中高風險區主要分布在胡煥庸線以西的地區,包括內蒙古、陜西、湖南、四川、重慶、貴州、云南和廣西等省(自治區、直轄市)。
3.全國城鎮干旱災害風險分布特征
全國城鎮干旱災害風險區劃中,低風險區涉及1644個縣級行政區,占全國的57.8%;中低風險區涉及722個縣級行政區,占全國的25.4%;中風險區涉及313個縣級中高風險等級時,有一項風險等級為中則判斷綜合風險等級為中;無高、中高、中風險等級時,有一項風險等級為中低則判斷綜合風險等級為中低;所有項風險等級為低則判斷綜合風險等級為低。
二、全國干旱災害風險分布特征
1.全國農業干旱災害風險分布特征全國農業干旱災害風險區劃中,低風險區涉及1158個縣級行政區,占全國的40.7%;中低風險區涉及936個縣級行政區,占全國的32.9%;中風險區涉及500個縣級行政區,占全國的17.6%;中高風險區涉及160個縣級行政區,占全國的5.6%;高風險區涉及92個縣級行政區,占全國的3.2%。總體上看,農業干旱災害高風險區和中高風險區主要分布在東北地區的黑龍江、吉林、遼寧西北部和內蒙古東部,華北地區的河北,西北地區的陜西、甘肅和內蒙古中西部,華南地區的廣西和廣東等省(自治區)。
2.全國因旱人飲困難風險分布特征全國因旱人飲困難風險區劃中,低風險區涉及1781個縣級行政區,占全國的62.6%;中低風險區涉及690個縣級行政區,占全國的24.2%;中風險區涉及318個縣級行政區,占全國的11.2%;中高風險區涉及57個縣級行政區,占全國的2.0%;無高風險區。總體上看,因旱人飲困難高風險區和中高風險區主要分布在胡煥庸線以西的地區,包括內蒙古、陜西、湖南、四川、重慶、貴州、云南和廣西等省(自治區、直轄市)。
3.全國城鎮干旱災害風險分布特征全國城鎮干旱災害風險區劃中,低風險區涉及1644個縣級行政區,占全國的57.8%;中低風險區涉及722個縣級行政區,占全國的25.4%;中風險區涉及313個縣級行政區,占全國的11.0%;中高風險區涉及141個縣級行政區,占全國的5.0%;高風險區涉及26個縣級行政區,占全國的0.9%。總體上看,全國八成以上縣級行政區為城鎮干旱災害低風險區或中低風險區,在黑龍江、遼寧、安徽、湖北、湖南、廣東、廣西、重慶、四川等省(自治區、直轄市)零散分布高風險區或中高風險區。
4.全國干旱災害綜合風險分布特征
全國干旱災害綜合風險區劃中,低風險區涉及422個縣級行政區,占全國的14.8%;中低風險區涉及1105個縣級行政區,占全國的38.8%;中風險區涉及873個縣級行政區,占全國的30.7%;中高風險區涉及328個縣級行政區,占全國的11.5%;高風險區涉及118個縣級行政區,占全國的4.1%。總體上看,干旱災害綜合風險較高的區域主要集中在東北平原、華北平原北部、黃土高原、長江中游平原、云貴高原等地區。
三、干旱災害防治策略
1.全國干旱災害防治分布特征
結合干旱災害風險區劃和抗旱減災能力,可以得到不同地區的防治等級,如一般防治、中等防治和重點防治,進而提出不同區域的干旱災害防治措施建議。全國干旱災害防治區劃中,一般防治區涉及1734個縣級行政區,占全國的60.9%;中等防治區涉及853個縣級行政區,占全國的30.0%;重點防治區涉及259個縣級行政區,占全國的9.1%。總體上看,重點防治區主要分布在東北地區的黑龍江、遼寧、內蒙古東部,華北地區的河北,西南地區的廣西、四川、貴州、重慶,西北地區的陜西、寧夏、內蒙古中西部等地區。
2.干旱災害防治對策
(1)加快完善水資源配置格局在加強節約用水和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依托國家水網及區域水網工程建設,推進一批蓄水、引提水和調水工程建設,加強水資源配置工程之間的互聯互通,加大抗旱引調提水工程和水庫連通工程建設力度,完善水資源配置體系和工程格局,提升供水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提高流域和區域應對特大干旱、連續干旱和突發性供水安全事件的能力,從根本上解決干旱缺水問題。
(2)加快健全城鄉供水保障體系
一是完善城市供水網絡布局,加快城市應急備用水源工程建設。二是優化農村供水工程布局,提升農村供水標準和保障水平。三是在水土資源條件適宜地區,新建一批節水型、生態型灌區,實施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和現代化改造,提升農業供水保障水平。加強流域和區域水利工程聯合調度和水量統一調度,提高抗旱應急供水能力。完善抗旱應急備用水源工程體系,在干旱易發區、糧食主產區建設一批中小型抗旱應急備用水源。此外,鑒于地下水水源具備一定調節能力、保障程度相對較高、水質優良、易于應急取用等優勢,充分發揮地下水水源的抗旱應急供水功能,在逐步壓縮地下水開采的前提下保護好地下水水源,遭遇嚴重、特大干旱情形時有計劃開采包括深層承壓水在內的各類地下水,增加特殊情況下的應急供水量。
(3)加強抗旱非工程措施體系建設
堅持防抗結合、科學抗旱,強化抗旱“四預”措施,健全抗旱非工程措施體系建設。一是加快旱情監測預警系統和抗旱管理服務體系建設,充分利用水利、氣象和農業等部門已建和規劃的站網,形成覆蓋流域、布局合理、信息完備、資源共享的旱情監測站網。二是完善抗旱應急預案,科學調度抗旱用水,優先保障群眾飲水安全,全力保障農業灌溉用水。
(4)持續推進抗旱減災科學研究
根據抗旱減災需求,加大科技投入,積極推進抗旱減災基礎研究、新產品和新技術研發及推廣應用,強化科技抗旱措施。積極開展氣候變化與旱情旱災關系及應對策略、旱災成災機理、旱情監測預警技術、旱災風險評價及管理、干旱區劃及旱災風險圖編制、干旱特征水位、旱災經濟損失評估、抗旱標準體系及關鍵指標、抗旱減災效益評估、抗旱能力評估、抗旱用油用電補貼和旱災保險等研究。開發空中云水資源,大力開展節水保墑、耐旱作物培育、保護性耕作、抗旱節水制劑等栽培技術和生物工程技術的研發推廣。加強抗旱減災國際交流與合作,不斷提高抗旱減災科技水平。
參考文獻:
[2]倪深海,顧穎,彭岳津,等.近七十年中國干旱災害時空格局及演變[J].自然災害學報,2019(6).
[3]呂娟.我國干旱問題及干旱災害管理思路轉變[J].中國水利,2013(8).
[4]徐翔宇,劉昀竺,汪黨獻,等.干旱災害風險管理的戰略思考[J].災害學,2022(2).
[5]徐翔宇,酈建強,李原園.干旱災害風險調控的理論技術分析與探討[J].中國水利,2019(5).
作者:徐翔宇 李云玲 李原園 單位:水利部水利水電規劃設計總院
- 上一篇:管理會計在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研究
- 下一篇:高校勞動教育實施現狀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