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辨識管理制度范文
時間:2023-09-12 17:20:2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風險辨識管理制度,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安全文化是存在于集體和個人中的種種素質和態度的總和。英國健康安全委員會核設施安全咨詢委員會(hscasni)認為:“一個單位的安全文化是個人和集體的價值觀、態度、能力和行為方式的綜合產物,它決定于健康安全管理上的承諾、工作作風和精通程度。” 安全文化不是停留在宣傳標語上的口號和大道理或是幾項安全活動,而是一種實實在在結合于施工實踐過程中的,人們對安全的意識、行為和態度。通過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圍的熏陶,可以提高人們的安全修養,才能在施工過程中預防事故的發生。
安全文化注重人的觀念、道德、倫理、態度、情感、品行等深層次的人文因素,通過教育、宣傳、獎懲、創建群體氛圍等手段,不斷提高施工企業職工的安全修養,改進安全意識和行為,從而使職工從不得不服從管理制度的被動執行狀態,轉變成主動自覺地按安全要求采取行動,即從“要我遵章守紀”轉變成“我要遵章守紀”。 所以良好的安全文化能彌補安全管理的不足。
構建安全文化的目的就是要營造一種安全和諧的文化氛圍,促進企業安全管理工作水平的進一步提高,使施工企業的安全管理充滿活力和動力。這樣,才能增強施工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提高經濟效益。
如何營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圍,從以下兩個方面來談點個人的建議。
一、從健全管理制度著手建立起制度文化
企業首先要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有針對性的管理制度,有效的管理制度能使各項工作按規定程序執行,使各部門員工在工作中的行為有章可循,并可進行有據可查的監督、考核和獎懲。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一個企業無形資產,它不僅是全體員工的行為準則,而且可以激發員工的競爭意識,為企業創造財富。企業在建立管理制度時首先應該賦予制度的權威性,要求全體員工在一切管理活動或工作流程中都必須不折不扣地按制度執行。一個新的管理制度出臺后,尤其是制度所規定的內容與傳統做法不相吻合的時候必定會引起議論,執行起來就會遇到困難,甚至有些職工會有抵觸情緒。所以賦予制度的權威性很重要,讓管理制度如同法規。另外在不折不扣執行過程中應該對職工進行宣講和解釋制度的必要性,解除職工的思想負擔,轉變傳統的思維模式,便于制度的執行。并且監督部門要認真履行監督職責,監督制度的執行,不徇私,不講情面,制度才能真正起到規范的作用。
其次每個管理制度都應該具有針對性,緊扣管理的對象、工作范圍,不能片面化或一概而論。制定的管理制度針對性不強或只是泛泛而談,沒有具體的實施細則,這樣的制度就容易被拋棄到一邊,成為存檔制度,出現兩張皮現象。所以我們在制定制度時一定要強調該制度制定的目的及所適用的范圍,并且明確范圍內各部門的職責要求。
最后制度應該具有可操作性和連貫性。一個制度的核心部分應通俗易懂,定性定量相適宜,不能出現模棱兩可或是含糊不清的條款,不然制度執行起來就會因為個人的理解不同產生分歧,不便于操作。另外制定制度時要考慮制度之間的連貫性,只有相互關聯才易于貫徹執行,否則管理就會出現脫節,在管理過程中也會存在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手忙腳亂的現象。
完善的管理制度形成后在執行之初,人們只是被動地去遵守,在工作中會考慮制度是如何規定的,應該怎樣去做才符合規定。在經過長時間運行后,人們就會適應并且習慣自己工作的程序及注意事項,這時制度就會被“遺忘”,已經潛移默化到人們的思想和行為中去,也就形成了一種企業文化。不僅在安全管理方面,在企業的其他各項管理工作中也應建立起一種企業文化。
二、從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價形成全員安全意識
眾所周知,引起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可分為兩類,即物的不安全狀態和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是指由于生產過程中使用的物質、能量等的客觀存在而可能導致事故和傷害發生的狀態,物的不安全狀態是事故發生的根源。完善的管理制度可以控制人的不安全行為,但如果沒有物的不安全狀態存在(即達到了物的本質安全),則人的行為也就無所謂安全還是不安全。所以識別存在安全隱患的危險源并對風險進行控制是安全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環。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中對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價也做了重點描述,評價方法也是多種多樣。但在實際工作中,施工一線的班組技術員往往只掌握了辨識和評價的理論方法,并沒有真正應用到現場施工中。例如在每一份作業指導書中都附有《危害辨識風險評價與控制措施表》,要求技術員在編制工程施工作業指導書時同時要對該項工作的危險點進行辨識和風險評價并制定相應的控制措施。筆者現場調查發現,表中所敘述的內容大多泛泛而談,尤其是對危險因素分值的判定人為因素很大,甚至有當判定的風險等級過高,未避免制定詳細控制措施的麻煩,故意縮小評價分值的情況。這樣的做法就導致《危害辨識風險評價與控制措施表》未起到指導和控制作用,只是表面工作,而現場的安全管理工作也就停留在加大安全監管力度上,無形中也給安全監管人員帶來很大的工作壓力。
企業在加強安全制度建設的同時,也要重點進行全員安全培訓,尤其針對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價,注重理論方法和施工現場實際相結合,客觀公正給予風險因素的正確評價,并就得出的風險等級詳細制定控制措施,讓《危害辨識風險評價與控制措施表》真正發揮作用,把安全管理工作的重點由過程監控改變為前期策劃和預防。當施工班組全員都能正確進行危害辨識和風險評價,那么全員的安全意識也就形成了。
篇2
【關鍵詞】煤礦;風險預控;安全;管理;PDCA
0 引言
煤礦風險預控管理是我國煤礦行業安全管理的新型模式,也是煤礦安全管理的最高階段。煤礦風險預控管理就是通過危險源辨識、風險評估,全面辨識煤礦生產活動中的危險源,明確危險源可能產生的風險及其后果,制定針對性的管理標準和管理措施,對危險源進行分級分類、監測、預警、控制,預防事故的發生,從而實現“杜絕一級非傷亡事故,實現事故為零”的風險管理目標。
1 風險預控管理術語定義
危險源:直接的或間接的可能導致傷害或疾病、財產損失、工作環境破壞或這些情況組合的根源和狀態。
根源危險源:指能夠引發危險、事故的載體,比如本單位所有的崗位、機器設備、環境、管理。
狀態危險源:指人的不安全行為,設備、環境的不安全狀態以及管理的缺陷,狀態危險源總是依附于根源危險源。
危險源辨識:認識危險源的存在并確定其特性的過程。
風險:某一特定危險情況發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組合。
風險評估:評估風險大小以及確定風險是否可容許的全過程。
風險預控:在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估的基礎上,預先采取措施消除或控制風險的過程。
事故樹:指從一個可能的事故開始,一層一層地逐步尋找引起事故的觸發事件、直接原因、間接原因和基礎原因,并分析這些原因之間的相互邏輯關系,用邏輯圖把這些原因及其邏輯關系表示出來的樹形圖。
2 體系結構
風險預控管理體系包括五個部分:保障管理、風險預控管理、員工不安全行為管理、生產系統安全要素管理、綜合管理。
2.1 文件、記錄要求
風險預控管理體系文件包括:《管理手冊》、《程序文件》、《管理制度》、《安全文化建設手冊》、《考核評分標準》、《風險管理手冊》、《崗位風險提示卡》、《崗位風險手冊》。
2.2 風險預控管理
辨識煤礦生產、生活過程中的危險源,明確危險源可能產生的風險及其后果,對危險源進行風險評估、分級分類、制定并落實相應的管理標準和管理措施,并對危險源監測預警,實現危險源的閉環管理,進而消除或控制煤礦生產、生活中存在的危險源,防止事故的發生。
2.3 員工不安全行為管理
通過對人員不安全行為發生的機理分析,制定、落實相關的控制程序與制度,從而減少礦井各類人因事故的發生。
2.4 保障管理
通過建立完善的組織機構、明晰的機構職責、嚴格的管理制度、有效的管理措施,保障風險預控管理體系得以有效運行,同時通過安全文化建設,使員工樹立正確的安全觀,形成良好的安全人文氛圍,實現員工安全的自我管理和團隊互助,達到人―機―環―管協調統一。
2.5 生產系統安全要素管理
對各生產系統要素危險源的辨識、評估、制定管理標準與管理措施,編寫相應的控制程序與制度,進行有效的風險控制,使各生產要素時刻處于受控狀態,從而保障安全生產。
2.6 綜合管理
通過對安全生產其他環節的精細管理,以最大限度地消除或控制危險源、降低風險,提高應對風險和防范事故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減少財產損失,保障職工生命安全和職業健康。
篇3
河南煤化永錦能源有限公司是一個具有50年歷史的老礦,面臨由傳統計劃經濟管理模式向市場經濟管理模式轉變的挑戰。雖然經過幾十年的摸索和經驗總結,形成了眾多的管理制度、辦法,但整體上來說缺乏系統性、科學性、針對性,特別是安全管理思路傳統保守,過多依靠專項整治、集中排查、會議布置、下達命令、處罰為主要的行政手段來強制實施安全保障,已不能適應當今企業發展的需要。傳統安全管理的弊端主要表現為:
1.風險源辨識和風險評估不到位,造成安全管理盲目性較大。
2.安全管理流程不合理。安全管理操作控制程序不清晰、不閉合,未能做到全過程控制,安全管理存在漏洞、隨意性較強。
3.安全管理協同性差,責任權利不統一。
二、內涵與主要做法
2.1健全安全管理組織結構成立內部市場化協同安全管理領導小組,加強組織領導。成立以礦長為組長,副礦長為副組長,各職能科室領導為成員的公司內部市場化安全協同管理領導小組,負責公司內部市場化安全協同管理重大問題的決策,例外問題的處置,內部市場化安全協同管理的監察工作。
2.2明確安全管理的指導思想與原則一是明確安全管理流程再造的思路。按照“總體規劃、分步實施”的總體思想。二是明確安全管理的指導思想。基于內部市場化的煤礦安全管理是在內部市場化理論為指導的前提下完成的,從煤礦到班組共形成三級主要市場主體,分別是煤礦、區隊以及班組。三是明確安全管理的運行機制。要想改革和創新煤礦安全管理模式,構建安全高效的煤礦安全管理體系,必須建立起一整套長效運行機制,理清各種關系,規范作業流程,主要包括市場機制、考核機制、協同機制和監察機制。四是明確安全管理的實施方法。在內部市場化運作的基礎上,構建三維安全協同管理PDCA循環系統。五是明確安全管理的六個原則:市場化運作的原則、充分授權的原則、利益對等的原則、協同高效的原則、精細化管理的原則、安全目標導向原則。
2.3優化安全管理的體系架構通過對煤礦安全管理流程的調研、梳理,構建基于內部市場化的煤礦安全協同管理流程體系三維立體框架模型。根據模型,構建起安全管理的初步體系架構:縱向上從安全管理PDCA流程出發,形成安全目標管理、安全風險防范、安全管理與控制、安全目標考核和安全評價安全協同管理流程;橫向上以市場主體上下游服務關系和崗位輔助協作關系,確定市場服務合同,從而明確不同主體之間的權利與責任,并從人、機、環、法、料五個方面規定了安全管理的內容。在縱橫分析的基礎上,形成安全管理崗位目標與責任、安全管理崗位考核指標、安全協同管理制度與考核方法,整個安全管理流程置于安全協同監察之下,從而形成以內部市場化運作為主,安全協同監察為輔的內部市場化的煤礦安全協同管理流程體系框架。
三、再造安全管理的流程
3.1構建PDCA安全管理流程(總體流程)通過對煤礦安全管理流程的調研分析,結合PDCA循環圖思想,設計出PDCA安全協同管理總體流程。
3.2構建協同安全管理流程分流程在PDCA安全協同管理流程(總體流程)基礎上,分別設計安全協同管理流程分流程,包括:安全目標管理流程、安全風險管理流程、安全控制管理流程、應急救援管理流程和內部市場化結算管理流程等。
①建立安全目標管理流程目標安全管理根據煤礦安全管理目標,采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方法,制定各級市場主體的安全目標,并根據各級市場主要目標,形成各級市場主體的崗位責任,安全目標考核指標、安全目標考核方法、內部市場化結算方案等。目標安全管理流程是基于內部市場化的煤礦安全協同管理控制的基礎。在目標安全管理流程分析的基礎上,制定了《安全生產崗位責任制》、《安全目標考核辦法》、《安全內部市場化結算辦法》等制度文件。
②構建安全風險管理流程安全風險管理是安全防范管理的重點,也是難點。煤礦安全風險管理的重點是建立危險源辨識和煤礦安全應急預案。首先通過建立煤礦安全風險綜合信息平臺,全面收集煤礦安全信息,對煤礦的安全風險作出初步判斷;其次結合班組、部門的時間確認與反饋,參考行業風險事件庫,全面辨識煤礦安全風險;第三進行全面的安全風險評估,根據專業經驗、行業標桿等,結合煤礦實際,形成安全風險評估的初步結論;第四形成安全風險管控預案,提出風險評估報告。安全風險管理流程的設計借鑒了風險管理和危險源管理的理論和方法。危險辨識是基礎,根據危險源辨識,形成危險源信息庫;運用風險評估方法,確定風險(危險)等級,應對不同級別的風險,宜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案。
3.3加強內部市場化結算流程管理①在集團內部市場化管理基礎上,結合煤礦自身安全管理實際,依據安全目標考核指標和考核辦法,構建建煤礦內部市場化管理實施新型管控模式,形成煤礦內部市場化結算體系,制定出詳細可行的內部結算辦法,構建起煤礦內部市場化管理實施新型管控模式。②完善內部市場化結算體系:一是分線核算,構建要素市場。二是不斷完善價格體系。三是建立核算體系。四是建立考核評價體系。
3.4完善安全管理各項規章制度在安全風險分析的基礎上,相繼制定、完善《安全應急預案信息庫》、《安全培訓管理制度》、《安全標識管理辦法》、《安全宣教制度》等多項規章制度,建立起市場化程度較強、協同力度較大的安全控制管理體系。
四、結語
①通過實施“基于內部市場化的煤礦協同安全管理”,建立健全了安全管理體系,明確了安全管理的主體,充分調動了員工安全管理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形成了良好的PDCA安全閉環管理新模式,產生了良好的效果。
②在目前煤炭形式下滑的情況下,煤礦生產成本增加壓力下,加大成本投入的管控力度,嚴格履行審批簽字把關職責,始終堅持設備、材料等周轉,充分利用廢舊物資調劑交易中心,對庫存物資材料進行了調劑使用,減少了新材料投入。保證了礦井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③煤礦協同安全管理體系得到了進一步完善。通過基于內部市場化的煤礦安全協同管理流程再造的實施,建立了以市場為主,監察為輔的煤礦安全管理體系,形成了明確了安全管理責任體制,完善的安全計劃執行體系,良好的責權利對等機制,極大地調動了員工參與安全管理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④員工的主人翁意識明顯加強,安全管理的主動性、積極性顯著提高。
⑤安全管理流程進一步明晰,實現了安全管理全過程的管理與控制。
篇4
風險管理是提高鐵路行業運行水平及效益的有效措施,在風險管理的過程中,需要對鐵路運營中存在的不確定因素進行分析,了解安全隱患,從而總結出解決的方法。風險管理包括風險辨識、風險估計以及風險控制等,在風險管理的過程中,主要是對運營中存在的風險因素進行了辨識,了解風險的嚴重程度,并制定風險控制的措施,這可以有效的維護生產環境的安全性,可以減少安全運營事故出現的次數。在經濟市場中,存的風險比較多,企業為了更好的運營,必須制定出風險管理的方案。本文對鐵路運輸行業運營中存在風險的管理要點進行了分析,希望可以提高鐵路安全風險管理的水平。
2鐵路安全風險管理的要點
2.1安全風險管理需要與鐵路生產實際結合起來
鐵路行業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實現了客運高速與貨運重載,由于運輸形勢更加復雜,而且有著較大的安全威脅,對鐵路行業的生存造成了較大的影響。鐵路安全事故可能存在于任何一個生產運輸環節中,為了保證運輸的安全性,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消除不安全因素,提高鐵路運輸各個環節抵御安全風險的能力。鐵路行業在制定安全風險管理制度時,需要與鐵路生產實際結合起來,做好管理技術的創新工作。鐵路企業應制定出人員、設備、環境、管理為四位一體的防控機制,形成“縱深防御”的體系,這樣才能更好的推行安全風險管理制度。在風險管理時,首先要做好風險識別工作,對風險程度進行合理的分析,制定出管理的方法,鐵路安全風險管理還要立足于全局角度,采用先進的管理手段,做好細節優化工作,保證安全風險管理工程更好的展開,這樣才能保證管理效果的最大發揮。
2.2加強科學系統的安全文化建設
在鐵路行業,還要做好安全文化的宣傳工作,加強安全文化的建設,這可以調動人員發現安全問題、解決問題的積極性,可以從根本上防范風險。在我國十二五規劃中,提出了全社會安全文化建設的要求,這對鐵路行業運營的安全性有著更高的要求,相關管理人員需要針對安全風險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制定出解決的方案。在鐵路安全文化建設的過程中,需要做好安全宣傳工作,這有利于強化鐵路職工的安全意識。鐵路部門相關工作人員需要樹立安全第一的意識,這為安全風險管理奠定的基礎,在安全文化建設時,首先要設置安全文化的導向,編訂安全文化手冊,加強宣傳,還要制定安全管理的措施,從而保證安全文化建設的目標更快達成。安全文化建設還要與鐵路行業日常工作結合在一起,保證安全理念與鐵路部門工作理念相融合,這可以對鐵路部門相關工作人員的行為進行約束。安全文化建設需要結合以往工作的經驗,最好與專業的咨詢機構合作,這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
2.3制定科學合理的安全管理層級及機制
在安全風險管理的過程中,可以采用分層管理的方式,相關管理人員需要制定出有效的工作機制,這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鐵路企業的管理者還要制定完善的培訓制度,制定崗位資質管理機制,保證工作人員可以按照相關標準規范操作。鐵路部門目前正處于管理轉型期,為了保證其長遠的發展下去,管理者必須具有長遠的眼光,制定出安全風險管理制度。安全風險管理包括分級管理、動態檢查、過程控制以及評價考核等,管理人員需要對各個環節進行有效的控制,各級管理人員應落實安全風險管理責任,充分的發揮職能,從而制定出有效的管理機制。
2.4采用現代化的管理方法
風險管理這一理論提出的時間不長,將其應用在鐵路行業管理制度中,有效提高了管理的水平,還降低了安全事故出現的概率。在應用與推行的過程中,需要做好完善工作,相關部門應合理應用管理方法,保證其效用價值最大化發揮。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在鐵路行業應用的管理技術越來越先進,一些監管的設備性能也比較高,這可以為安全風險管理提供良好的技術保障。在現代化的鐵路部門中,管理人員應做好設備更新工作,注重現代化技術的應用,提高運輸的安全性。設備都有限定的壽命,鐵路部門的技術人員在檢修的過程中,需要做好設備安全評估工作。還要促進信息化建設,實現信息化系統的配套升級和全面整合,使信息可以被綜合利用并產生放大的效能。另外,可以運用科學的生產組織手段,把握生產的客觀規律,強化計劃和統籌,實現均衡生產保安全。四是開展技術創新,引入如氣象等方面的專業技術分析手段,提高科技保安抗災能力,實現“人防”、“機防”與“技防”綜合治理。
2.5建立持續開放的內、外部評估體系
安全評估作為確保系統安全的重要手段,在我國鐵路運輸生產、項目建設、設備驗收等方面得到了長期應用并發揮了突出作用。但是,如何更好地利用這一手段促進鐵路系統安全風險管理不斷改進,仍是應重點思考的問題。制度化、專業化的內部評估制度和主動開放地接受外部評估,包括由政府法律法規強制的安全評估、行業組織的安全評估和積極自主引入的第三方或同行安全評估,綜合利用這些評估手段,可以使安全風險管理各環節不斷完善。
3結語
篇5
【關鍵詞】危險源;安全控制;評價指標;層次分析法;南水北調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first phase of the 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 Yin Jiang Ji han engineering channel 3 standard safety hazard control and management of the status quo, as well as the " hydro power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major hazards ident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guideline "(DL/T 5274-5274) of evaluation content. Using AHP metho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safety control and management of the hazard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evaluation threshold, analyzed the hazard identification and risk analysis, and the management of the hazards, the control of sensitive indicators, and carries on the appraisal. The conclusion is: the hazard value G= 0.92, safety control and management in a controllable stat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Key words】Hazards;Security control;evaluation index;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South-to-north water diversion project
1. 概述
南水北{中線一期引江濟漢工程從長江荊江河段引水到漢江興隆河段,工程區域地跨荊州、荊門、潛江等市。渠道全長67.23Km,設計引水流量350m3/s,最大引水流量500m3/s。其中渠道3標段長5.19Km,渠道穿越縱多的河流、湖泊、公路及鐵路等,沿線經濟比較發達,其施工具有建筑物分布較多、線路長、地質條件復雜、地下水豐富、施工難度大等特點,因而危險源的安全控制與管理工作非常重要。
2. 危險源的控制與管理
2.1 危險源辨識與風險分析。
(1)危險源辨識。采用系統安全分析及對照有關標準、法規、檢查表等方法對危險源辨識。主要是從設備設施的不安全狀態、人的不安全行為、作業環境和條件、管理上的缺陷等分析識別危險源。
(2)危險源分類。按照我國危險源分類[1],引江濟漢工程渠道3標施工中主要有:坍塌,高空墜落,機械傷害,易燃、易爆、有毒物質的貯罐區(貯罐)等危險源。具有人員傷害、財產損失、火災、爆炸、中毒等風險。
(3)危險源辨識范圍。依據工程建設的實際,危險源辨識范圍主要有:施工區域平面布局總圖、建(構)筑物、生產工藝過程、生產設備與裝置、有害作業現場、勞動保護、應急搶救設施、辦公生活區域、危險物質儲存區域等。
(4)危險源風險分析。對辦公生活區域、施工過程、腳手架、高空作業、臨時用電、機械設備、起重吊裝、建筑物基礎、穿湖泊段施工圍堰等存在的危險源逐一進行統計,分析潛在的危險因素,可能導致的事故類型(死亡、傷害、職業病、財產損失、其他等),風險級別,危險程度以及預防控制措施[2]。
(5)危險源教育培訓。所有進場人員都要接受危險源、安全教育培訓,并經過考試合格后才能上崗作業。
2.2 危險源的控制。
2.2.1 危險源控制體系。在危險源安全控制與管理的專職機構設置、人員配備與分工、職責落實、制度建設、責任制等方面均有較為詳細的規定,符合規范要求。
2.2.2 危險源控制目標。無重大高處墜落、物體打擊事故;施工現場無重大火災、爆炸事故;無坍塌事故;無觸電傷亡事故;無重大機械事故;杜絕發生損壞地下管線事故;杜絕損壞機電設備事故等。
2.2.3 危險源控制步驟。(1)已辨識的危險源向有關方面申報。(2)劃分作業活動區域,內容主要包括機械設備、建筑物、人員和施工工序等,并收集有關信息。(3)辨識危險源的主要危害,受傷害的范圍以及受到傷害的程度。(4)在現有控制措施的情況下,對各項危害有關的風險做出主觀評價,同時還要考慮控制的有效性以及一旦失敗所造成的后果[3]。(5)確定現有預防措施是否足以把危害控制并符合法律的要求。(6)制定風險控制措施計劃,并組織專家對措施計劃進行評審。(7)針對已修正的控制措施,重新評價風險,并檢查風險是否可承受[4]。(8)按規范與制度要求做好危險源的控制與管理。
2.2.4 危險源存貯控制。倉庫與生產區貯存的危險源臨界量(見表1)。
2.3 危險源的管理。
(1)管理機構與人員。設置了安全部具體負責危險源的控制與管理,項目負責任人為第一責任人,配備的專職人員安全生產合格證書符合國家規定。
(2)危險源管理制度。編制了專項安全施工組織設計,專項危險源安全控制管理方案,危險源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等,并定期檢查、落實。
(3)制定應急計劃。根據預計可能發生的重大事故,編制事故緊急處理方法和措施。應急計劃由兩部分組成,即現場應急計劃和場外應急計劃[5],并報有關部門審查批準。
(4)危險源安全管理。主要是做好機械設備的管理。嚴格按程序操作,不帶“病”作業,加強維修保養,作業與保養資料齊全;做好施工管理。安全標志醒目,上崗前接受安全教育和安全技術交底,班前開展安全活動,防護設施佩戴規范[6];做好材料管理。材料采購、運輸、檢驗、倉儲、保管等按嚴格執行相關制度。做好人員管理。施工作業時,其人員的身體狀況、心理狀況、勞動技能、安全意識等始終處于較好的狀態,并持證上崗。做好危險源控制與管理資料的收集、整理、報送、存檔等工作。
(5)施工環境。在危險源附近施工作業時,安全專職人員在場監督;平時施工時,有專人負責周邊施工環境、天氣、地質、安全防護等變化情況,確保作業條件符合安全要求。
(6)危險源選址。危險源與居民區、工作場所、其他危險源和公共設施的距離及存貯條件符合安全要求。
(7)危險源監察。積極配合由政府主管部門派出的技術人員定期對重大危險源的監察、調查、評估和咨詢[7]。對檢查意見立即整改。
(8)危險源管理投入。按投標書承諾,安全生產管理與危險源控制費用到位率100%。從工程開始到結束,沒有出現任何等級的安全事故,也無人員傷亡。
3. 控制與管理效果評價
3.1 評價方法。
依據《水電水利工程施工重大危險源辨識及評價導則》(DL/T 5274-2012) 規定的評價評價方法, 以及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引江濟漢工程渠道3標段危險源安全控制與管理的實際情況,采用層次分析方法進行評價。
3.2 建立層次結構。
建立目標層、準則層和指標層等3個層次[8]。目標層 A為危險源安全控制綜合評價;準則層中 B1為危險源辨識與風險分析、 B2為危險源的控制、 B3為危險源的管理;指標層 Cij (i,j=1,2,…,n)根據實際情況確定,見圖1。
3.3 指標系數。
指標系數采用《水電水利工程施工重大危險源辨識及評價導則》(DL/T 5274-2012)的規定,以及招、投標文件,監理質量、危險源安全控制過程中的實際情況,采用等間距分級法確定,見表2。
3.4 權重分析。
(1)建立矩陣。對列舉的每個評價因素進行比較分析,以得到一個評價矩陣 A
權重一致性檢驗結果為:CRB1-C1i 0.001, CRB2-C2i 0.002,CRB3-C3i 0.0001,總 CRBi-Cji =0,各CR 值均小于0.1,說明權重計算結果符合一致性,判斷矩陣成功。
3.5 評價。
(1)綜合評價模型。
重大危險源安全控制綜合評價模型計算公式為[9]:
式中: G為危險源安全控制綜合評價指數;Wi 為各項指標權重(見表5); Ki 為各指標相應的評定分值(見表2)。
按式(7)計算:危險源安全控制綜合評價指數 G=0.92,下一層次的評價指數分別為:
危險源辨識與風險分析 G1=0.91、危險源的控制 G2=0.92、危險源的管理 G3=0.92。
(2)評價指標。
將評價指標分為5級,不同級別的閾值見表6。
(3)評價與分析。
危險源安全控制綜合評價指數 G=0.92,處于稍有危險可以接受的狀況。準則層中的危險源辨識與風險分析 G1=0.91、危險源的控制 G2=0.92、危險源的管理 G3=0.92,均處于稍有危險可以接受的狀態。與實際情況基本吻合。
4. 結語
對危險源安全的評價,主要是依據目前的控制與管理現狀而評價的,不是對后續工程建設進程中危險源安全控制與管理的評價。因而,不論評價結果再好,也不能掉以輕心。做好危險源安全的控制c管理工作,必須嚴格遵循危險源安全控制與管理程序,加強安全生產過程中的監督,確保危險源安全控制與管理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技術規范標準、設計文件及合同規定的要求[10],確保各項安全監控措施真正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 DL/T 5274-2012.水電水利工程施工重大危險源辨識及評價導則[S].2012.
[2] 李芬花.水利水電工程系統的風險評估方法研究[D].北京:華北電力大學,2011:95-97.
[3] 李東民.水利水電工程項目風險管理[D].成都:電子科技大學,2013:26-30.
[4] JGJ/T 77-2010.施工企業安全生產評價標準[S].2010.
[5] 肖玲.基于+FAHP+的水電工程施工安全評價研究[D].宜昌:三峽大學,2011:7~10.
[6] 劉偉.火電企業危險源管理研究[D].北京:華北電力大學,2011:95~97.2~4.
[7] 姚愛生.高層建筑施工危險源管理問題的探討[J].浙江建筑,2013,30(8):48~51.
[8] 張笑天,陳崇德.漳河水庫灌區水資源脆弱性評價研究[J].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2010,31(2):12~15.
篇6
關鍵字:建設工程施工; 危險源辨識; 風險管理
中圖分類號:TU198 文獻標識碼:A
當前社會環境瞬息萬變,建設工程施工中面臨的風險越來越多,風險導致的經濟損失也越來越大。這些促使建設工程項目管理人員從理論和實踐上更加重視對建設工程施工中的風險管理,以有效提升項目管理水平。
一、建設工程施工中的危險源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目的是控制和減少施工現場的施工安全風險和現場環境影響,預防事故,實現安全目標。而危險源與環境因素是導致事故的根源,因此危險源與環境因素是建設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核心問題。
(一)危險源的分類
1.按引起的事故類型分類
根據《企業傷亡事故分類標準》(GB6441一86),將危險源及危險源造成的事故分為20類。
(1)物體打擊、指落物、滾石、錘擊、碎裂崩塊、碰傷等傷害,包括因爆炸而引起的物體打擊;
(2)車輛傷害,包括擠、壓、撞、傾覆等;
(3)機械傷害,包括絞、碾、碰、割、戳等;
(4)起重傷害,指起重設備操作過程中所引起的傷害;
(5)觸電,包括雷擊傷害;
(6)淹溺;
(7)灼燙;
(8)火災;
(9)高處墜落,包括從腳手架、屋頂上墜落以及從平地墜入地坑等;
(10)坍塌,包括建筑物、堆置物、土石方倒塌等;
(11)冒頂片幫;
(12)透水;
(13)放炮;
(14)火藥爆炸,指生產、運輸、儲藏過程中發生的爆炸;
(15)瓦斯爆炸,包括煤塵爆炸;
(16)鍋爐爆炸;
(17)容器爆炸;
(18)其他爆炸,包括化學爆炸、爐膛、鋼水包爆炸等;
(19)中毒和窒息;
(20)其他傷害,如扭傷、跌傷、野獸咬傷等
2.按導致事故和職業危害的直接原囚進行分類
這種分類方法是根據《生產過程危險和有害因素分類與代碼》(GB/T13861—1992)的規定,將生產過程中的危險因素和有害因素分為:物理性、化學性、生物性、心理等4類。
(1)物理性危害因素
1)設備、設施缺陷;
2)防護缺陷;
3)電危害;
4)噪聲危害;
5)振動危害;
6)電磁輻射;
7)運動物危害;
8)明火;
9)能造成灼傷的高溫物質;
10)能造成凍傷的低溫物質;
11)其他物理性危害因素
(2)化學性危害因素
1)易燃易爆性物質;
2)自燃物質;
3)有毒物質;
4)腐蝕性物質;
5)其他化學性危害因素
(3)生物性危害因素
1)致病微生物;
2)傳染病媒介物;
3)致害動物;
4)致害植物;
5)其他生物性危害因素
(4)心理、生理性危害因素
1)負荷超限;
2)健康狀況異常;
3)從事禁忌作業;
4)心理異常;
5)辨識功能異常;
6)其他心理、生理性危害因素等
(二)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五大傷害”事故
《建筑施工組織設計規范》(GB/T50502—2009)所附的“條文說明”中將建筑施工安全危害分為七大類:高處墜落、機械傷害、物體打擊、坍塌倒塌、火災爆炸、觸電、中毒窒息。根據全國傷亡事故統計,其中高處墜落、物體打擊、觸電事故、機械傷害、坍塌事故等五種事故為建筑業最常發生的事故,占事故總數的86.6%以上,稱為建筑工程施工的“五大傷害”。
(1)高處墜落
高處墜落指在高處作業發生墜落造成的傷害。高處作業是指“凡在墜落高度基準面2m以上(含2m)可能墜落的高處進行的作業”。
高處墜落的主要類型有:
1)因被踩踏材料材質強度不夠,突然斷裂;
2)高處作業時,由于站位不穩或操作失誤被物體碰撞墜落等。
(2)物體打擊
物體打擊是指“施工過程中的磚石塊、工具、材料、零部件等在高空下落時對人體造成的傷害,以及崩塊、錘擊、滾石等對人體造成的傷害,不包括因爆炸而引起的物體打擊”。
物體打擊的主要類型有:
1)高空作業中,由于工具、零件、磚瓦、木塊等從高處掉落造成對人體的傷害;
2)人為亂扔廢物、雜物對人體的傷害;
3)起重吊裝、拆裝、拆模時,物料掉落對人體的傷害;
(3)觸電事故
因觸電而造成的人身傷害事故,即觸電事故。
觸電事故的主要類型有:
1)電線、電纜破損導致漏電造成的人體傷害;
2)電動設備漏電造成的人體傷害;
3)起重機部件等觸碰高壓電線造成的人體傷害;
(4)機械傷害
機械傷害是指機械做出強大的功能作用于人體造成的傷害。
機械傷害的主要類型有:
1)鋼筋加工機械對人體的絞、擠壓、拖帶、灼傷等傷害;
2)木工加工機械對人體的刨、削、鋸、鉆等傷害;
3)卷揚機、攪拌機對人體的絞、擠壓、拖帶、碰撞等傷害
(5)坍塌
坍塌事故是指“物體在外力和重力的作用下,超過自身極限強度的破壞成因,結構穩定失衡造成物體高處墜落、物體打擊、擠壓傷害及窒息的事故”。
坍塌事故的主要類型有:
1)土石方坍塌;
2)模板坍塌;
3)腳手架坍塌;
4)拆除工程的坍塌;
二、建設工程施工中的風險管理
(一)建設工程施工實行風險管理的意義
在建設工程施工中,風險是普遍存在的。作為工程項目管理者,要想成功地管理好建設項目,首先要應對好建設項目中的各類風險,分析、預測項目發展各階段可能出現的風險,有針對性的采取應對措施、防患于未然。
(二)施工安全風險的預測
建筑施工安全是建設項目永恒的生命線。追溯事故成因,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因素是事故產生的根本原因。
(三)施工安全防范措施簡述
1.施工前期
(1)確定安全目標、管理制度,組建機構,落實職責。
(2)制定相應程序文書、作業指導書、操作規程、作業規范等文件。
(3)明確危險源,做好相應防范措施。
2.施工中期
(1)加強現場的監督、檢查、勘測、測量、測試等工作。
(2)對危險作業、危險設備、危險場所加強運行控制。
3.施工后期及收尾工作
(1)組織員工進行工作總結,及時更正施工中所產生的錯誤意識,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
(2)對施工當中造成的安全隱患予以修復,更新。
(四)施工風險防范
1.完善管理制度
完善管理制度是施工風險防范的前提條件。應建立健全的風險管理體系,逐步完善風險管理規章制、落實風險防范管理措施,實行風險事故責任制度,盡最大可能減少損失。
2.優化施工方案
項目施工過程中,應制定科學先進、經濟合理的施工方案,以達到縮短工期、提高質量、降低成本、確保安全的目的。也可同時制定幾個施工方案,相互比較,從中擇優選擇。
3.提高思想高度
通過思想教育和技能培訓,使施工管理人員樹立強烈的風險意識、增強風險防范責任感、提高風險管理的能力。
三、結語
建設工程施工過程中存在許多危險源和各類風險,關系復雜。系統地對危險源進行認知,運用風險管理方法,系統地研究和分析施工中常見的風險,提高危機意識和防范意識,采用正確的風險預測、有效的風險防范,可以控制各種隱患、預測施工風險、降低經濟損失。
參考文獻:
篇7
關鍵詞:體系整合 PDCA循環 風險管理 核心要素 相似內容
本篇文章是公司帶經費的B類課題《安全標準化與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整合應用研究》課題的階段性成果。
1、《安全標準化通用規范》與OHSAS18001的比較
1.1《安全標準化規范》與《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規范》(OHSAS18001)相比較具有如下相同或相似之處
1.1.1原理相同
安全標準化與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采用的基本原理都是系統化的“戴明模型”,PDCA循環,為企業建立了一個動態循環的管理模式,持續改進企業的安全健康績效,實現企業既定目標。
1.1.2實施方式相似
安全標準化與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實施均強調企業領導的重視與支持,通過基礎建設與基層管理及基本功訓練建立各崗位的安全職責與操作標準,規范員工的安全操作行為,實現安全生產的長效機制。
1.2《安全標準化通用規范》與《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比較具有不同之處
1.2.1服務點不同
化工企業安全標準化的貫徹實施,是為了提高企業的安全管理水平,最終達到安全標準化規范的要求,實現全國安全生產的長效機制。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是服務于各國或各種公司,目的是為了規范企業安全健康活動。
1.2.2要素差異較大
安全標準化增加了“5.1.5安全生產投入” 、“5.5.5關鍵裝置及重點部位”、“5.7.1產品安全與危害告知”等重要二級要素。
1.2.3考核要求不同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提倡企業自愿的原則接受認證審核。而安全標準化工作是政府的要求,是強制性的;根據(安監總管三〔2009〕124號)、(安委〔2011〕4號)要求,企業都要接受安全標準化考核并最終實現企業達標。(國發[2010]23號)要求全面開展安全標準化達標,凡在規定時間內未實現達標的企業要依法暫扣其生產許可證、安全生產許可證,責令停產整頓;對整改逾期未達標的,地方政府要依法予以關閉。
2、體系整合應注意的問題
安全標準化與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整合過程中應注意解決以下幾個關鍵問題:
2.1由于體系應用目的和方法的不同,兩個體系共同運行難免產生相互重復沖突等現象;
2.2整合過程歷程時間長,長周期的體系整合與循環容易產生目標不一致及管理混亂等問題;
2.3兩體系整合導入與考核等環節運行困難;
2.4體系文件要求與實際工作內容脫節等。
3、整合體系運行模式
化工企業在建立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并同時推行安全標準化時以OHSMS18001為核心構架,將安全標準化要素融入其中。整合體系模式依據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所采用的戴明模式,并加強風險辨識和評價階段工作將體系分為策劃、風險辨識評價、實施運行、運行效果檢查考核與評審,持續改進五個階段,如圖1所示。
圖1 體系PDCA循環模式圖
4、體系整合的具體切入點和方法
4.1整合體系的策劃
針對安全標準化與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中有關策劃的要求對整合體系進行策劃,包括策劃方針、方案、管理的細節實施的職責和流程、檢查的時機和方法,總結和改進的方式等。這樣,就使安全標準化的要求融入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管理架構。
比如對危險化學品的管理要求,首先按照體系的要求先進行策劃、組織有關部門確立管理職責和管理流程,同時確定管理要求,包括標準化中提到的具體要求,也包括為實現這些要求而配套的管理要求,并將策劃結果形成了《劇毒化學品安全管理制度》、《危化品安全管理制度》等制度。使對危險化學品的管理納入企業管理的渠道,并融入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范疇。
4.2管理體系文件
管理體系文件包括管理手冊、程序文件和作業文件,容易發生的問題是體系各要素在本組織的具體要求描述不具體。在編寫文件的過程中,采取安全標準化與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文件統一策劃、統一編寫的方法,將安全標準化要求導入體系文件。
4.3實現兩者日常檢查和集中審核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有明確的日常監視測量和內部審核的要求,安全標準化在檢查與自評要素中作出具體的要求。整合體系的檢查方案要在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日常監視和檢查中將安全標準化的要求一并納入。同時,將體系內審與安全標準化的年度自評一體化。
5、安全標準化與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整合體系的建立
5.1策劃
安全標準化與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兩種管理模式在策劃階段包含有不同的具體要求。整合體系要綜合兩個標準的策劃內容進行策劃。安全標準化通用規范將策劃階段分布在多個1級要素中,其中“5.1.5安全投入及工傷保險”,“5.4.1管理人員培訓教育”和“5.3.3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是安全標準化規范所特別強調的要素,并詳細列出了化工企業需建立完善的32項制度清單。因此兩者整合時應按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要求編制體系文件,編制時將安全標準化通用規范的具體要求編入其中。兩者相互有機整合后的體系能夠同時滿足AQ3013-2008和OHSAS18001標準的所有要求,解決了兩體系運行時出現的要素重復運行問題從而節約管理成本。
將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OHSAS18001的“4.3.2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4.3.3目標和方案“, “4.4.1資源、作用、責任、職責和權限”作為體系策劃階段的整合要素,見表1。
表1 策劃要素整合表
篇8
(一)健全財務管理工作規章制度,確保工作規范進行
完善的規章制度對于明確工作流程和標準、規范工作中的具體行為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時,規范明確的制度,為員工如何做好工作提出了指引,是員工調整自己工作行為的依據,也方便了事業單位管理層對員工工作的整體把握和控制。要制訂并完善財務管理工作中的各項規章制度,既包括成本控制制度等與業務工作相關的制度,也包括獎懲激勵制度等對員工工作業績進行考核評價的制度。要注意新會計制度對財務管理工作的新要求,及時掌握最新變化,并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制度規定,確保制度規范有效。
(二)做好事業單位部門內部預算的編制及審查工作
事業單位部門內部預算,是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中的一項重要工作,是事業單位成功控制成本、增加效益的前提和基礎,其質量高低,關系到事業單位管理者對事業單位整體運營狀況的監督和把握,必須做好編制及審查工作。事業單位運營的各類數據是預算編制的基礎,在預算編制中必須保證該數據是真實準確的,同時,必須按照確定的規則編制預算。在預算編制結束后的審查也非常重要,不僅要對預算的真實可靠性進行審查,同時也要關注預算與事業單位實際的契合程度,保證預算編制質量。
(三)妥善調配事業單位運營資金
事業單位資金運轉是否流暢、高效,對于自身效益具有重要影響。為了提高事業單位效益,必須對資金流進行合體調配。要著重抓好投標、成本、資金、材料和非生產性開支這五個重要環節。同時,要嚴格執行資金預算和審批制度,避免甚至減少不必要的開支,對事業單位的資金使用狀況進行整體上的把握。對于已經完結的業務,要進行及時的清理結算,保證資金及時回籠,實現資金使用效率的最大化。另外,要對業務進行獨立核算。由于每個業務都有其自身特點,成本和收益都可以獨立計算,因此完全可以選擇獨立核算。在核算時應重點考慮業務規模、業務進度及特點等要素,同時應對核算人的權利及責任予以明確,確保核算的獨立性。如果條件允許,應該成立專門針對每個業務的工作小組,選擇相應的財會人員為組員,小組負責業務的財務核算工作的所有事宜,并承擔責任。
二、構建信息披露系統,重視財務風險
(一)健全財務信息披露及監督工作的信息系統
完善的采取信息披露系統可提供各種管理數據,以作為分析解釋的依據,并作為決策的參考。計劃的執行需要持續及動態的控制,而管理控制有賴健全財務及會計制度系統,將事業單位營運活動加以記錄分類匯總,從而產生足以公允表達事業單位經營成果及財務狀況的信息,以幫助會計監督人員通過有效的數字信息開展自身工作。財務及財務信息的表達,為使會計監督人員對行動及決策產生真正效應,信息的編制者應了解當前組織財務面對的問題,以設計提供良好品質的信息。一般言之,優良財務及財務信息涵蓋如下內容:合適的組織結構及可控制性;包含例外管理原則;在特定的期間內按規定有序編制;適應會計監督人員的需要;簡單、易懂的提供重要財務信息;正確且能說明重大的差異;迅速及適時的編制與表達;具有建設性。
篇9
關鍵詞:電力安全 安全生產 風險管理 管理體系 電力風險
中圖分類號:F470.6 文獻標識碼:A
一.引言
安全生產是電力企業管理的核心內容,同時也是確保企業安全及優質用電的基本保障。隨著社會快速發展,電網的安全管理壓力逐步增大,電力企業要利用安全生產技術,建立風險管理體系,提升供電安全,控制或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
二、風險管理的內涵以及在電力行業安全管理中的應用
現代風險管理,是指如何在一個肯定有風險的環境里把風險減至最低的管理過程。其中包括了對風險的量度、評估和應變策略。理想的風險管理,是一連串排好優先次序的過程,使當中的可以引致最大損失及最可能發生的事情優先處理、而相對風險較低的事情則押后處理。但現實情況里,這優化的過程往往很難決定,因為風險和發生的可能性通常并不一致,所以要權衡兩者的比重,以便作出最合適的決定。因此,隨著風險管理這一理念的革命式的普及,其自然也被引入了電力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中,在電力企業中,通說觀點是指通過識別、衡量、分析風險,并在此基礎上有效地控制處置風險,用經濟合理的方法來綜合處理風險,實現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學管理方法。
縱覽我國電力安全管理發展歷程,不難發現,電力企業在“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安全生產,人人有責”的原則指導下,逐步在總結事故經驗和教訓的基礎上,形成了比較系統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規定,比如,以行政正職為核心的安全生產責任制和三級安全網、建立、健全了安措與反措計劃、兩票管理、個人防護用品規定、動火作業安全管理制度、緊急救災預案等一系列安全保證制度。同時,為保證制度的有效實施,建立了春秋兩季安全大檢查、事故調查、定期安全活動、隱患整改、事故演練、監察違章作業等落實、檢查、監督和評價體系。采用現代風險管理后,將會進一步對固有的體系進行有效整合,傳統管理系統中的合理成分不僅不會被丟棄,而且會在系統化的風險管理基礎上得到繼承和發展,使安全管理更加科學、系統。
三、電力安全生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 電力安全生產管理觀念陳舊
電力安全生產管理不僅僅要求技術進步,各項安全生產措施落實到位,更重要的是觀念上的轉變和重視。安全生產重于泰山,要做好安全生產管理工作,首先必須從思想上認識到電力安全生產的重要性,樹立以人為本的責任觀,安全生產的全局觀。但是現在好多電力生產企業對電力安全生產管理不夠重視,墨守成規,對于電力安全生產的管理常處于被動狀態。
2.電力安全生產管理遠未實現標準化、正規化
現在電力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是電力安全生產管理工作離正規化、標準化的目標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在我國的電力企業中,安全生產觀念并不陌生,但是很少有哪一個企業能夠切實建立一套全方位、多層次、全過程的獎懲制度相結合、培訓教育相銜接的安全生產管理體系;其次,電力生產企業中還缺乏自上而下的總體規劃和設計,也缺少自下而上的反饋,各級管理機構缺乏有效地協調和配合,各自為政,缺乏有效的管理。
3.安全生產意識薄弱
在市場化經濟的發展過程中,很多企業不能有效處理安全和穩定、發展之間的關系,片面的追求業績,忽視安全生產的重要性。在生產過程中,電力企業的工作人員的自我保護意識較差,缺乏對操作程序的重要性的認識,往往存在著嚴重的違章操作,檢修的時候,監督人員和管理人員也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這些都嚴重導致了安全生產事故的出現。
4.基層管理工作落實不到位
一些電力企業的管理層只重視對大型作業的管理工作重視,而忽視了企業的日常管理。據調查顯示,近幾年的安全生產事故多是出現在企業的小型作業和分散作業時發生的。這種現象的出現主要是因為企業的管理層管理觀念存在偏差,平時的管理工作時緊時松、管理松懈;企業的監督檢查不到位,尤其是在跟蹤檢查和指導幫助這方面做的不好;對于企業的檢修記錄和報告管理不妥當,操作人員不能真實了解情況,導致設備在存在隱患的時候違規運行;對于發生的事故處置不當,尤其是對那些安全生產責任人,在發生問題后,縱容姑息、處理不當,不能有效遏制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
5.安全工具管理不當
性能良好的安全工具是安全生產的重要保障。但是在實際的安全生產過程中,一些安全工具質量不達標,尤其是一些小的電力生產企業,在基層供電時用的工具質量標準不高;此外,一些企業不重視對安全工具的檢修,檢修意識不強,往往是等到工具嚴重毀壞的時候才直接換掉,對于一些小的破損根本無視,往往導致這些工具負傷上崗,存在著很大的安全隱患。
四、電力企業安全生產基本技術
1.辨識風險。
辨識風險是實現風險管理的基礎,建立有效的生產作業過程風險評估準則,實現有效的風險源辨識,逐步改善人機料法環,應用規范、動態、系統的方法去識別及評估企業安全生產過程中的風險,制定風險控制措施,實現風險的超前控制,把風險降低到可接受程度,進而形成行之有效的制度、流程、標準是提升安全風險管理水平的關鍵點。應開展作業風險辨識。以防控人身觸電、高空墜落、物體打擊、機械傷害和誤操作等典型事故風險為重點,組織開展輸電、變電、配電和調度等專業領域典型作業項目的危險因素邊式,通過建立靜態風險數據庫、典型作業風險辨識范本庫和編制標準化監督檢查表,落實風險控制措施
2.風險源評估。
電力生產作業具有顯著的多專業、多工種特點,決定了風險因子的多樣性和復雜性,主要集中的不利因素也因此而來,如電氣設備多、高溫高壓設備多、危化品及廢料多、勢能設備多、特種設備多等。
電力生產風險分類:(1) 通過對電力企業生產作業過程中接觸的直接風險因子進行排列集合,危害類別包括物理危害、化學危害、機械危害、生物危害、人機工效危害、社會/心理危害、行為危害、環境危害、能源危害等九個類型。 (2) 電力企業生產作業對上述九個類型的風險接觸,在特定條件下引起暴露就會觸發安全生產事故或事件,依電力企業事故事件的分類可將風險源劃分為電力企業的五類風險,分別為人身風險、電網風險、設備風險、環境與職業健康風險、社會影響風險,其中,前四類風險都會對社會造成負面影響產生社會影響風險。
五、建立電力企業風險管理體系的基本措施
安全事故的發生,歸根結底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環境的不安全因素所致,這些因素的存在就是安全風險、就是事故隱患。安全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分析、辨識和控制這些隱患和風險,最大限度地減少風險失控導致事故發生。實施安全風險管理,建立風險預控機制,是建立安全生產長效機制、規避和化解安全事故風險、提升企業安全工作水平的根本途徑。
1.“安全第一,預防為主”。
電力行業的基本方針為“安全第一,預防為主”,一切生產工作的進行必須是要在保障生產安全的前提下,以人為本,圍繞人的安全來開展工作。目前電力生產安全事故的原因主要是“人禍”,包括對安全生產的落實不夠,預防工作沒能夠扎實的開展,安全措施沒有真正的落實到位。因此我們必須要強化安全意識,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觀念,健全完善各級的安全措施,并且要強力執行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同時加強安全思想工作的宣傳力度,使“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觀念能夠在全體電力職工中得到進一步的強化。
2.建立風險評估體制保證安全管理制度。
結合已有的安全制度規定,經過風險評估后,逐步發現風險與防護制度之間的差距,對于發現的實際問題,如高風險低對策問題,需要根據風險評估情況采取替代、改進、或者利用修改技術規程、修訂工藝標準等措施進行風險預防。根據風險評估對原安全保證制度進行評價,根據逐項評價結果,檢查保證和防護制度更加系統、有效,以真正達到預防的目的,進一步豐富安全保證制度的內容。
3.安全風險管理責任。
現代企業管理的關鍵是執行,而執行的前提是有相關的責任制度,風險管理責任制就是按照風險評估后作出的,以風險項目為基礎劃分的項目責任制,同時輔以區域責任制內容,風險管理的項目責任制根據風險值的高低進行樹狀式分級管理,風險高的項目由企業安全管理核心負責。以此類推,分別由部門、班組、專責員工負責。發生危險狀況后根據風險級別進行不同的處置,這種責任制的落實方式不僅提高了管理效能,而且體現了企業分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人人有責。特別是將安全管理工作細節化,細致化,從而使所有危險源的管理都能落實到位,確保了各項保證制度和評估、監察制度的有效實施。
4. 完善落實崗位安全生產責任。
強化領導安全生產責任意識,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各直屬部門領導要遵循“誰主管,誰負責” 的原則,對照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的職責,以高度的責任感,做好本部門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健全本部門安全管理組織,同時要使安全生產責任制做到量化、細化、具體化,要明確規定班組成員在安全工作中的具體任務和責任,實現一崗一責,形成健全的安全管理責任體系。層層落實,把基層的工作現場當成抓安全工作的落腳點,并且要有計劃的提高職工的安全生產知識和意識,使各崗位職工能夠在生產實踐中把安全生產的科學方法體現出來。可以制定切實可行的安全生產獎罰制度來提高全員的參與積極性。企業應根據各自實際情況,建立以安全生產責任制規定及安全生產工作會議制度、教育制度、檢查制度、考核制度、監察制度、獎懲制度,以及職業健康監護、女工保護規定等,并定期檢查。要用制度管人、流程管事,做到安全監管有章可循。同時,嚴格落實各級安全責任制,一是安全生產要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管理,不斷完善和建立安全管理體系。堅持行政第一負責人就是安全第一責任人制度,制定安全生產目標和計劃,將線路、設備劃分區域,以線路及配變臺區為單位,把安全責任層層分解落實到人,實行各級承包。二是做好事故通報匯編工作,事故通報匯編是血的教訓,是經驗和教訓的積累必須組織全體員工認真學習,舉一反三,以杜絕重復事故的發生。
5. 制定事故應急處理預案和快速反應機制
“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是電力安全生產的基本方針。“預防為主”,即超前做好預防工作,發現問題、采取措施、消除隱患,避免事故發生。但在實際工作中事故仍不斷發生,究其原因,一是各級人員的安全意識和技能水平不盡相同,有的還很低;二是電網設備的運行狀況不一樣,有的隱患還未被掌握;三是外力破壞和事故防不勝防。因此,電力企業應樹立風險憂患意識,制定事故應急處理預案和快速機制,把問題設想得復雜些,后果設想得嚴重些,措施考慮得周全些。
6. 加強安全管理
變電站運行管理的重點就是安全運行。一定要落實班組安全生產責任制,堅持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電力生產方針,大力開展反習慣性違章和安全生產的宣傳與教育。明確管理思想。樹立切合本所工作實際的變電管理思想。在職工中長久地堅持宣傳貫徹,要使之成為全所職工的共識。結合不同的時期,提出階段性目標,加強目標管理,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措施,認真實踐這一思想。安全是生命。變電站運行管理的重點就是安全運行。認認真真落實班組安全生產責任制,堅持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電力生產方針,大力開展反習慣性違章和安全生產的宣傳與,嚴格執行“兩票三制”。這些,都是電力系統長期經過實踐檢驗行之有效的經驗,在變電所必須認真貫徹。近些年來,由于變電所設備的不斷增加和技術的更新,所以應及時修訂變電所的現場運行規程,自查并完善各種記錄,利用機自動化系統提高工作效率,把好自己的關口,以確保變電站的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針對性、可操作性強的規章制度,為管理的規范化提供制度基礎。變電站規范化管理應該注意兩點:首先要從運行值班記錄抓起,要做到清晰完整、方便查詢。其次要把加強技術管理作為運行管理水平升級的根本,為設備升級改造,技術改進提供依據。班組不但要強調熟悉安全規程,更應注重規程的掌握和正確運用。值班質量關鍵是認真監屏、巡視設備、交接班的檢查、班上的檢查、值班人員的精神狀態等等。值班質量提高了,事故處理自然就能靈活快速,倒閘操作準確快捷。
六.結束語。
電力安全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具有多層次、全方位等特點,通過風險識別、風險評估、風險管理,降低安全事故的發生,確保供電安全。
參考文獻:
[1]蒯狄正.基于風險理念的電力技術管理[J].江蘇電機工程,2003,22(6):13-15.
[2]唐群.供電企業安全生產風險管理的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保定),2012.
[3]郎夙.基于威脅分析的電力信息網風險態勢評估和預測[D].華北電力大學(保定),2012.
篇10
摘要: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做為一種現代化的安全管理模式已為許多企業所采用。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價是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建立與保持的基礎,是體系正常運行的關鍵。只有對危險源的識別和風險評價有了充分的認識,并在日常的工作中抓住這個源頭.才能真正地把體系與日常工作有機的結合起來.發揮體系運行的真正作用。
關鍵詞;風險;評價;安全管理;應用
全面導入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給企業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帶來了新的現代化科學管理方法,使企業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由經驗型轉變為全面的、系統化的、規范化的、建立在策劃基礎上的現代化的管理。這一體系的導入,有利于全面提升企業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水平,加快企業向現代企業制度過渡的步伐。這其中,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價是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建立與保持的基礎,對評價出的較大風險的控制與管理是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關鍵,是體系的靈魂。如果不能將危險源和風險評價應用于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建立與保持中,只是為了辨識而辨識,為了評價而評價,然后將其束之高閣,那么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就失去了生命力和存在的價值。企業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就回到了傳統的管理之中。因此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價結果在體系建立和保持過程中的充分有效性是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建立與運行是否成功的重要標志。下面就危險源的辨識與風險評價在體系中的應用進行探討。
一、體系文件結構和內容的策劃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之所以稱其為全面的、系統的、規范的、建立在策劃基礎上的現代化的安全管理方法,是因為其建立在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價的基礎之上。不同的企業其管理的特點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難點、重點也不同,傳統的管理模式是建立在安全生產責任制基礎上的,不同的管理部門將其分割成了不同的文件體系,這些體系文件相互重疊,但又不能相互銜接,造成了文件系統龐大而零亂。而一些上級部門采取一刀切的做法要求企業建立這樣那樣的制度,這些制度是否與企業的管理相適應,是否與企業的危險特點相適宜,沒有人去關心,當然制度也就形同虛設。通過建立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對危險源進行辨識和風險評價為企業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文件的策劃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企業的程序文件和作業指導書到底應該寫多少,寫什么內容,其依據是識別與評價的結果。通過對每一個風險的管理措施進行策劃,對企業需要的傳統管理制度進行規范、整理、整合。并在不同層次的文件中規定相應的運行準則。在體系的日常運行中,隨著客觀環境的不斷變化去更新危險源和風險,同時對文件進行修訂和完善。只有建立在這種基礎上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文件才能基本上達到法律法規中規定的建立健全職業健康安全管理制度的要求。反過來,通過對原有制度的整理,也能進一步的把握識別危險源和風險評價的準確性。
二、目標和管理方案的策劃
目標和管理方案是確保職業健康安全方針的實現和保持體系持續改進的重要手段。很多企業在實施體系的過程中將目標確定為傷亡事故指標,管理方案基本是對運行控制要求的簡單摘錄。使目標和管理方案過于籠統化。失去了消除、降低危險源和風險的作用。企業合理的職業健康安全目標、管理方案除考慮控制傷亡事故指標外,還應結合危險源和風險的不斷變化,對剩余風險比較高的危險源策劃相應的目標和管理方案以消除、降低風險,使目標一方面具有宏觀性同時又有一定的針對性。對體系的持續改進起到應有的作用。
三、法律法規的獲取和識別
通過危險源的辨識和風險評價,企業可以建立一個確認適用法律、法規和其它要求的基礎:針對危險源和風險提出的控制要求和準則以及法律、法規的要求,是企業必須收集、確認、傳達落實的底線,同時也為危險源和風險的控制提供了最低的要求。
四、全員的職業健康安全培訓
《安全生產法》《職業病防治法>中明確規定企業要將員工工作崗位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告知員工,同時員工也有權利獲得這些信息,這是法律規定企業的職業健康安全義務。但在傳統的安全管理模式下,此項工作是無法進行的,因為我們沒有一個系統的識別、評價的要求,自然也就無法進行告知了。識別危險源及評價風險的過程是全體員工參與體系建立的重要標識,通過對全員的職業健康安全培訓,讓員工了解自身工作存在的危險源及風險,就能夠使達管理工作由被動型向主動型逐步轉變。避免無知者無懼者的存在,從讓我安全變為我要安全,使全員職業健康安全培訓增強針對性和有效性。
五、新的產品生產及工藝的設計輸入
新的產品生產或采取新的工藝過程,會給生產過程帶來一些新的危險源,如果設計人員在設計之前能夠充分的識別這些過程的危險源,做為重要的設計輸入,在設計過程中充分的采取預防措施,這樣就能夠在生產、工藝中加
入充分的安全裝置,有效的降低風險。使“三同時”得到真正的落實,從而達到本質安全。如在化工生產過程中采用的危險和可操作性研究就是利用危險源的識別和風險評價使設計更為系統安全的有效方法。
六、危險作業審批和監護的依據
我國安全生產方面的法律、法規對危險作業的審批和監控有明確的要求,傳統的做法是生產作業人員在準備進行危險作業前,找相關的部門進行審批。審批人員根據自己的經驗決定是否同意進行作業。這種審批方法完全依據的是作業人員和審批人員的經驗,缺少必要的科學性和系統性。因為危險作業現場情況復雜,存在較大的風險,易發生事故。如果在危險作業前對危險作業進行充分的危險源識別和風險評價,并針對這些識別和評價的結果設置針對性的對策措施,那么危險作業審批才具有真正的意義。申請人員可以根據識別和評價的結果進行充分的準備,審批人員可根據識別評價的結果及采取的對策措施的針對性進行認真的檢查和重點的監護。使危險作業的審批和監護有更強的可靠性。
七、重大危險源和重要危險場所的設定
企業生產過程中往往涉及重大危險源和危險性較大的場所,如果在日常的工作中對這些認識不到位就容易在管理上不到位。通過建立體系的過程充分的識別這些場所的危險源并評價其風險,對生產單位明確重點管理對象,強化管理和監控措施,同時在體系的保持過程中能夠不斷的識別新的危險源,采取新的技術和管理措施,以達到避免重大事故的目的。
八、職業健康危險控制和日常檢查監控的重點
傳統的安全檢查有時更多的是走過場,要聲勢。當然也對安全管理工作起到一定的宣傳和教育作用。但如果長期做表面文章,真正的隱患就會潛伏下來。傳統安全檢查更多的是依靠檢查人員的經驗,檢查人員經驗越豐富,查出的問題也越多。但由于受知識和經驗的限制,誰也無法保證將生產過程中的隱患全部檢查出來。在體系的運行過程中充分的利用危險源識別和風險評價的結果,使檢查人員明確需要檢查的重點部位,明確發生事故的根源是什么,那么作業人員在工作過程中會有重點的加以控制,檢查人員重點去檢查,檢查的內容和深度都能有效的提高。如果將識別出的危險源和風險編制成專業的安全檢查表,進行專業的安全檢查,那對預防事故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九、應急計劃和應急救援的目標
- 上一篇:防溺水安全宣傳活動內容
- 下一篇:電商企業的稅務籌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