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防控措施范文

時間:2023-09-13 17:18:4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風險防控措施,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風險防控措施

篇1

關鍵詞:基層部隊;財務;風險防控措施

基層隊伍財務管理的工作中出現了一些問題,類似于財務信息的失真,如財務信息存在透明度不高、完整性不強、缺乏時效性以及信息準確性等問題,這些問題不利于基層部隊的良好發展。伴隨著社會不斷進步的同時,國家對于基層部隊的投入也不斷加大,只有做好財務管理的工作,才能更好的促進基層部隊的發展。消防部隊應該可以說是我們接觸較多的基層部隊,消防對于社會的穩定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做到對財務信息的科學管理,才能保證消防事業更好的發展。對于基層部隊的財務風險防控措施應該在發展的過程中不斷進行調整,更新財務管理理念,建立相應的財務問責制度,盡可能的減少基層部隊財務管理的風險。

一、基層部隊財務中存在的問題

(一)基層部隊財務信息缺乏真實性

基層部隊財務中存在的問題會對部隊的財政造成嚴重的負擔,對于部隊的發展極為不利,其中基層部隊財務信息缺乏準確性是一個比較重要的方面。基層部隊從憑證的內容上來說,基本都是通過報銷入賬的形式來掩蓋其中的非法支出,報銷憑證一般都比較籠統,缺乏信息的準確性,而且收費的發票和往來票據的用途混亂,沒有做到按照使用期限進行使用,這樣就會給一些人漏洞可鉆,長期下去會造成基層部隊財務的嚴重損失。基層部隊中核算科目的使用,很多都出現了隨意修改核算科目內容的問題,對經費的歸屬關系造成了改變,給不法分子提供可乘之機,使其順利的把公家的錢收到了自己的腰包之中。為了更好的解決這個問題,應該對核算科目進行認真的核實,保證信息的準確性,減少財務管理上的漏洞,避免基層部隊財務的損失。在基層部隊的財務報表上,很多都是調節了預算外經費的收入費用,推遲經費上繳的時間,修改財務報表來隱瞞信息的真實性,對于財務信息的準確性沒有一個嚴格的界限,都造成基層部隊財務信息真實性的缺乏,不利于基層部隊財務的管理,導致財務上風險的提高。

(二)基層部隊財務信息透明度不高

基層部隊中各個部門都要依靠大量的財政支持,各部門為了爭取自己最大的經費分配額,通常會出現提高所需的經費額度,造成基層部隊中各個部門之間都采取措施來爭取自己的經費,這些環節的透明度不高,很可能造成的問題,不僅不利于財務工作管理的進行,還嚴重阻礙了基層部隊的正常運行,不利于各方面健康的發展。對于財務分配額的問題,如果沒有一個較為科學的評測標準,往往就會導致財務信息的不透明,沒有相關的監督部門進行監管,這也是導致問題發生的原因之一。只有保證基層部隊財務信息的透明化,才能更好的保證基層部隊財務的合理使用,為各部門的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促進基層部隊的健康穩定發展,更好的服務于社會和人民。

(三)基層部隊財務信息的時效性問題

基層部隊財務管理工作的重點是對經費的分配和使用實施,而且這些信息還要滿足部隊決策者的要求,財務信息的溝通對于財務信息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應該確保基層部隊財務信息的時效性。基層部隊中有著許多的自購、地方單位捐贈以及上級配發的資產,這些資產應該進行及時的核算和管理,如果不能及時的清算很可能造成資產的流失,如變賣、丟失以及損壞等,都會導致資產統計的不準確,出現賬目與資產不符的情況,造成不必要的麻煩。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基層部隊中對于財務的管理也都開始通過計算機進行,但是往往都是代替了手工記賬以及手工制表等,沒有做到對計算機的進一步利用,對于數據的傳輸和管理并沒有做出太多的嘗試,這樣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基層部隊財務信息的時效性,不利于基層部隊財務信息的有效管理,使得財務管理中存在一定的風險。

二、基層部隊財務風險防控措施

(一)構建完善的財務報表分析體系

財務報表分析指標體系的建立是為了更好的促進對基層部隊財務風險的有效防控,因此,在建立時應充分考慮到分析指標體系的實用性原則、可操作性原則以及動態與靜態相結合的原則,使財務報表分析指標體系能夠科學的反映出企業的真實情況。實用性原則是財務報表分析指標體系建立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只有堅持以實用性為原則,才能更好的反映基層部隊自身的實際情況,才能夠客觀的進行分析,才能采取實際有效的措施更好的促進基層部隊對財務的利用。實用性可以說是財務報表分析指標體系中的一個核心,如果分析指標體系建立起來了,而不能為基層部隊自身所有,這樣財務報表分析指標體系的建立就毫無用處,白白浪費了大量的資源,只有堅持實用性的原則,才能建立出符合部隊實際的財務報表分析指標體系,更好的促進基層部隊各部門之間的良好發展。

財務報表分析指標體系的建立,應充分考慮到基層部隊能夠對指標進行實際的運用,這就要求部隊財務報表分析指標體系在建立的過程中應注重可操作性的原則。財務報表分析指標體系構建的可操作性是指數據指標的易懂性以及相關數據收集的可行性,這樣得到的指標才能在實踐的過程中促進統計的準確。財務報表分析指標還應遵從科學性與系統性的原則,這樣設計出的指標才能更具有說服力,更貼合基層部隊的實際情況,做到全面系統的了解到部隊的財務狀況。設計指標的科學性能夠更加合理的反映出基層部隊的根本,這樣才能更好的應用于基層部隊財務的管理中,保證基層部隊更好的發展。

(二)更新基層部隊財務管理理念

為了更好的降低基層部隊財務風險,應該更新基層部隊的財務管理理念,這樣才能保證部隊財務信息的質量,減少財務問題的發生,保證基層部隊的穩定發展。基層部隊應該把財務的管理作為一個非常重要的治警課題,在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下,基層部隊的改革勢在必行。只有不斷進行改革才能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盡可能的完善財務管理的制度,做到部隊經費的有效利用,切實做到最優化的發展。對于基層部隊財務管理理念的創新和改革,可以進行小范圍的試點開展,要求財務管理人員進行信息記錄時樹立效率第一的觀念,及時的了解基層部隊財務的狀況,保證財務報表可以真實的反映出部隊財務的實際情況,不斷提高軍費的經濟效益以及保障效益,為基層部隊的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

(三)實行部隊財務問責制度

對于基層部隊的財務管理工作,應該認真實施財務問責制度,可以有效的提高財務信息的準確性、透明化,切實做到基層部隊財務的科學使用。財務問責制度包括了權屬關系的內部問責,可以較為有效的做到對責任人的追究,為財務信息使用的透明化提供可靠保障,還可以做到對行政體系內的問責以及行政體系外的問責,如法律監督、輿論監督等,盡可能的提高財務信息的公開化、透明化。財務問責制度的實行,可以給那些以及鉆漏洞的人一些警告,切實降低財務管理風險,保障基層部隊財務的科學規劃使用,促進基層部隊的健康發展。

三、結束語

本文通過對基層部隊財務風險防控措施進行分析,讓我們了解到了基層部隊財務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只有建立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措施,才能更好的做到對基層部隊財務管理,降低隊伍財務的風險。基層部隊對于財務工作的進行,還應充分借助科學的技術,利用計算機提高財務信息的整合分析力度,切實做到財務管理以及使用的科學化。

參考文獻:

1.蔡春華.如何進一步加強單位預算管理工作和支出定額標準體系建設[J].財經界,2010(1).

2.賈海芳.淺議基層消防部隊內部控制及其實現[J].赤峰學院學報,2010(6).

3.賀玉民,陳龍兵,張德武.人人有責任 物物有人管 件件有著落[N].人民警察,2010(2).

篇2

關鍵詞:企業;財務風險;防控措施

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企業的發展充滿了挑戰,因此,企業財務風險一定程度上會造成財務成果在預算和實際的不一致,使企業經營管理活動蒙受損失,給企業帶來重大影響,以致財務風險受到企業管理者和投資者的重大關注,研究分析財務風險成因,并準確評估風險程度,確立有效的風險防控機制,以促進企業的平穩健康發展。

一、財務風險的概念與表現

(一)財務風險的概念

財務風險是指在企業的財務活動過程中,由于其經營管理活動具有不確定性,從而一定程度上會造成企業蒙受資金損失的風險,同時也會造成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下降,不利于企業的穩步發展。但是,由于企業財務風險具有普遍性和其特殊性,故也給企業降低風險和提升市場競爭能力提供了機會。

(二)財務風險的表現形式

①企業獲利能力較差,經濟效益不太好。其具體表現為企業成本費用較高,資產效益水平低下,資產投資回報率較低,利潤較低。②企業資金缺乏,償債能力較弱。其具體表現為資金不足,企業負債較多,融資能力差,信用等級較低,社會認可度較低。③企業經營能力欠佳,不良資產比重較大。企業的經營管理能力較差,不僅影響到企業能否完成預期目標,而且會給企業未來的發展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害,容易引起企業的財務危機。④企業的債務結構不合理。由于企業的流動資產主要用于短期債務資金,當企業的財務可變現能力較弱時,就會降低企業資產的流動性,影響其償債能力。

二、財務風險的基本類型

(一)經營風險

經營風險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的過程中,在產供銷的各個環節中不確定因素所引起的企業資金的滯后和企業價值的變動。同時,企業的經營風險包括采購風險、生產風險、存貨變現風險、應收賬款變現風險等。

(二)集資風險

集資風險是指企業由于市場經濟環境的變化,在集資時所引起的不確定性,其主要包括利率風險、匯率風險、再融資風險等等。利率風險是指由于金融市場的波動引起的籌資成本的變動。

(三)投資風險

投資風險是指企業投入資金因市場需求變動引起的收益與預期相偏離的風險性,投資風險主要包括利率風險、再投資風險、通貨膨脹風險、違約風險等等。而企業投資主要有直接投資和證券投資兩種,證券投資則分為股票投資和債券投資兩種方式,股票投資是屬于風險共同承擔,利益共同分享的投資形式,而債券投資只是定期收取固定利息。

(四)存貨管理風險

企業擁有一定的存貨是維持企業正常發展的重要條件,但確定最優庫存量是企業的難題,存貨較多則會導致貨品積壓,銷售風險性較高;存貨不足則又會影響企業的正常經營,甚至可能引起企業的違約行為,給企業的信譽造成不良影響,降低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三、企業財務風險的成因分析

(一)企業外部因素

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是在紛繁復雜的市場經濟環境下所進行的,當復雜的外部因素發生對企業不利的變動時,如果企業不能做出科學合理的判斷和相應的防控措施時,那么將會對企業的生產經營和管理活動帶來不利影響。一是經濟環境的變動,比如市場經濟的不景氣引起的企業生產變動;二是季節性變動引起企業做出生產調整和用工成本的變化。

(二)企業內部因素

(1)企業財務人員的風險意識欠缺:在傳統財務管理中,財務人員對財務風險的認識不到位,并未意識到財務風險的客觀存在性,這是產生財務風險的重要因素。與此同時,財務人員在處理危機事件上缺乏控制性,企業對風險防控能力較差,使得企業往往蒙受一定的財產損失,給企業發展帶來不利影響。(2)財務管理決策缺乏科學性與合理性:大多企業的財務管理決策存在著主觀性和盲目性,總是按照自身的經驗主觀決策,未經過科學合理的論證,以至于給企業帶來投資損失,產生巨大的財務風險。(3)企業財務內部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企業財務內部管理制度是為了督促財務資金的合理合法使用,以便給企業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但是大多企業未能將財務管理制度和監督機制相結合起來,缺乏對財務資金的監管,很容易給企業帶來財務資金損失,影響企業的正常發展。

四、企業財務風險的防控措施

(一)建立財務風險防控機制

企業應明確財務風險存在的普遍性和其特殊性,要注意加大對財務風險的防控,積極應對市場環境的變動并做出合理分析論證,不斷提高企業對財務風險的預測能力和處理能力,從而降低企業財務風險性。企業應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財務制度,以便提高決策科學性,同時要準確定位各部門在財務管理活動的地位和作用,并須其承擔相應的責任與義務,不斷完善責任崗位制,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減少財務工作失誤,才能有效防范財務風險,促進企業的發展。

(二)提高企業財務風險意識,加強財務資金的管理

要有效防控財務風險,必須從企業思想意識上給予重視,企業的管理人員和財務人員以及普通員工都應樹立財務風險意識,從而降低財務風險的損失。財務資金的管理水平也是影響企業發展的重要的因素,科學高效的財務管理活動可以提高企業財務資金的利用率,優化企業的資源分配,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而且也能擴大企業的資本積聚,為企業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三)防控集資風險

企業的資金籌集是開展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的重要前提,如若缺乏資金,企業便不能正常運行,就會在市場競爭中逐漸被淘汰,因此科學合理集資是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企業在集資過程中,也會產生相應的企業債務,如果企業生產經營不好,企業債務便會加劇企業財務風險。為此,企業在集資前應做出科學合理的推斷與論證,減少對外借資金的需求,增強企業自身的抗風險能力。

(四)建立健全企業財務監督機制

建立企業內部監督機制,才能有效防范財務風險,降低財務風險帶來的損失。企業內部監督機制是企業發展壯大的制度基礎,健全企業內部監督機制可以提高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同時,也應建立獎勵機制,使企業所有員工的目標與企業利益相符合。對于企業存在的問題,財務監管人員應在合理論證的基礎上,同相關負責人協商規避財務風險的方法,并及時將財務風險報告報領導審核,只有如此,才能不斷完善企業財務內部監管機制,從而降低財務風險給企業帶來的損失。

參考文獻:

[1]林小杰.企業財務資金風險分析及防控措施[J].中國市場,2015(46).

[2]海洋.淺析企業財務風險的評估與防控措施[J].價值工程,2010(10).

篇3

Abstract: The awareness and prevention for financial risk in an important issue which is faced by businesses and exists every steps of enterprise's financial activities. Combining with practical experience, starting from the concept of financial risk,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cause of the financial risks, and its 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evaluation factors, and proposes a series of measures reducing the financial risk to help enterprises to improve their efficiency in the present economic environment.

關鍵詞:企業財務風險;成因;特征;評估;防控措施

Key words: financial risk;causes;feature;assess;control measures

中圖分類號:F27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0)10-0026-02

0引言

財務風險是指在內外部各種難以預測的因素影響下,企業財務管理過程中產生了預計財務成果與實際財務成果不一致的現象,而使企業可能蒙受經濟損失的可能性。這些可能性客觀存在于企業財務活動的各個環節之中,隨時可能對企業的經營產生重大影響,因此必須引起各方面的重視,根據不同企業的經濟背景和經營特點,認真分析其財務風險的產生原因,對風險程度進行準確的評估,以建立行之有效的風險控制機制,確保企業健康快速的發展。

1導致企業財務風險形成的因素

企業資本在現金與非現金之間循環的過程中,各個環節都具有形成財務風險的因素。其中既包括企業自身的原因,也有外部經濟環境對企業的影響。具體到不同企業,形成風險的因素也不盡相同。

1.1 企業外部因素企業的經營發展離不開復雜多變的宏觀環境,宏觀環境中包括的經濟、法律、文化、資源等因素經常發生變化,并且這種變化通常是企業難以預見和左右的。當外部因素發生對企業不利的改變時,如果企業無法做出科學的預測和及時的應對,則必然會帶來較高的風險。具體而言,產生風險的主要原因有:①市場季節性調整:如銷售淡旺季現金的不平衡,季節性用工成本的變化等;②經濟波動:如市場不景氣產生的滯銷及經濟過熱造成的利率上升等現象;③通貨膨脹的壓力:通貨膨脹常造成資金流轉的不平衡,原料成本上升,使企業財務風險加劇;④市場競爭帶來的不利影響等。

1.2 企業自身因素

1.2.1對效益的盲目追求導致企業資本結構不合理企業資本結構是指企業全部資金來源中權益資金與負債資金的比例關系。一些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為獲得更高效益而盲目籌款以賺取超額利潤,使負債資金比例過高,這是產生風險的一個根本因素。一旦投資或經營決策出現問題,償付能力的不足必然導致企業財務狀況惡化,嚴重影響企業的生存和發展。

1.2.2財務管理制度缺乏科學性,財務人員對風險認識不足

科學系統的企業財務管理工作是防范風險、維護企業良性運營的重要保障。但在某些企業,由于財務風險意識淡薄,缺乏優秀的管理人員、完善的管理手段及系統的管理流程,使整個財務管理過程處于無序的狀態,財務關系混亂,直接引發了財務風險。在這一狀態下,企業資金利用效率低下,甚至嚴重流失,極有可能導致重大財務危機的出現。

2企業財務風險的特征及評估指標

2.1 財務風險的特征企業財務風險通常具有以下特征:①客觀性:任何企業財務活動都客觀存在著兩種結果,即預期目標的實現和無法實現,因此,風險的存在是不以主觀意志為轉移的;②普遍性:風險普遍存在于資金的籌備使用、資產的配置、收益的累積和分配等經濟活動的各個環節,體現在各種財務關系上,具有全面性;③變化性:企業雖然可以對風險進行預測和控制,但由于財務活動之間復雜的聯系和相互作用,影響財務風險的因素都在不斷的變化之中;④共存性:在經營中,風險與收益一般都是共同存在的,且通常成正比例關系,即風險越大,收益的可能就越高。財務人員必須充分把握這一系列的特征,才能對財務風險做出正確的評估,從而建立一套完整、全面、動態的風險控制體系,有效地化解其對企業的不利影響。

2.2 各項評估指標在制定完善的財務風險控制機制以前,財務工作者應首先對自身企業做出合理的風險評估。科學的分析指標可以從不同的角度揭示出風險存在的范圍和程度,這些指標包括資產負債率、已獲利息倍數、現金流動負債比率、總資產報酬率等。以總資產報酬率為例,它指示出企業全部資產獲取收益的水平,可以反映出企業的投入產出情況及獲取效益的能力。在評估中,充分利用不同的指標杠桿可以對企業中較隱蔽的風險進行全面的分析,除以上指標外,財務人員還可以通過資金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總資產周轉率、營業利潤率、凈資產收益率等的分析,得到更加客觀準確的風險評估結果。

3財務風險的防范與控制措施

在認真分析企業宏觀環境和自身經營特點,得出有針對性的財務風險評估結果后,制定并落實多種防范措施,健全財務管理制度,最大限度地降低風險變化對企業造成的不利影響就成為財務工作的重心。

3.1 加強財務管理人員隊伍的素質培養經營者和財務管理人員是否具有足夠的風險意識和專業知識是風險控制工作成敗的關鍵。管理人員必須具有專業的分析判斷及豐富的操作經驗,及時發現潛在的財務風險并迅速采取快速合理的反應措施,提高財務決策的科學化水平以規避風險。

3.2 完善財務管理制度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是企業有效應對環境變化的基礎。企業內部各種財務關系應清晰明確,財務管理的流程和會計核算流程適應企業經營方式與發展模式的變化,有效地從企業的實際情況出發,制定合理的財務決策。要明確各部門在財務管理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賦予其應有的權利及相應的責任,并通過崗位責任制的落實和審計監督工作的加強,減少工作失誤,確保財務信息的真實有效,增強企業的財務安全。

3.3 健全企業財務風險防控機制防控機制主要分為事前、事中和事后三個部分。事前預防是防止風險轉化為財務危機最重要的手段。企業應對其籌資、投資等方案作出慎重而客觀的風險評價,在決策中始終堅持穩定性、適度性、合法性的原則,并對負債進行相應的擔保。此外,應建立基于各種評估指標的風險預警指標體系,保證風險分析的客觀性和科學性。在生產經營過程中,企業應根據財務風險的變化性特征及時作出決策的調整,當實際財務成果與預期值出現偏差時,能及時通過各部門的分工協作制定出降低風險的具體對策,將風險始終置于可控范圍內。事后控制則要求以已發生的財務風險為依據,制定新的更完善的風險防控措施和保障制度。

3.4 控制財務風險的具體方法實踐證明,財務決策中的一些技術方法可以有效控制財務風險,具體包括:①風險分散:主要指企業通過投資的多元化和多種經營等方式降低風險;②風險回避:這是指在財務決策的制定中對多種方案進行綜合考慮,在保證企業實現效益的同時,優先考慮風險較小的方案;③風險轉移:指企業通過他人承擔等方式將部分或全部財務風險轉移的做法。

總之,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面對客觀存在的財務風險,企業必須采取多種措施以降低風險對其經營生產活動的影響。除上述方法外,努力降低生產成本,改進產品設計、提高產品質量和拓展新的營銷手段,同樣能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和市場占有率,也是實現企業預期經營效益,規避財務風險的有效手段。

參考文獻:

[1]張祖敏.企業財務風險成因與防范探討[J]. 現代商貿工業, 2010, (01):201-202.

[2]李曉林.施工企業財務風險分析與防范相關探討[J]. 現代經濟信息, 2009, (23) :148-149.

篇4

關鍵詞: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風險;防控措施

檔案信息化作為我國檔案事業發展的新階段,具有高效便捷等優勢,已在我國很多檔案館或部門得到嘗試,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由于檔案信息化的特性,使得它在實踐中很容易受到惡意攻擊,造成檔案被篡改或者缺失。所以,在檔案信息化建設中,分析以及研究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風險就顯得至關重要。

一、檔案信息化建設的風險

檔案與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它的安全性以及管理效率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我國發展建設腳步。目前,實現檔案管理的信息化是檔案事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但是它在發展演變過程中也會存在一定的風險,具體如下:

1、網絡病毒威脅

在檔案信息化建設中,由于網絡病毒引起的網絡通信阻塞、文件信息損壞等問題,不僅會極大阻礙檔案系統提供正常服務,同時還會導致常年積累的檔案信息丟失,造成的損失是災難性且不可修復的。

2、網絡攻擊風險

在檔案信息化建設中,為了確保檔案傳輸存儲安全,需要適當的將內網與外網進行隔離,防止因信息泄露而引發的嚴重后果。但是現實是,很多不法分子為了借助檔案信息牟取暴利,會對檔案內部網絡進行惡意攻擊,一方面可能造成檔案資料被竊取或惡意篡改,另一方面還會導致系統癱瘓,影響它的功能。

3、外部環境風險

在檔案信息化建設過程中,由于它自身的系統屬于弱電工程,耐壓值較低,它在運行過程中,很容易受到外部環境因素影響,比如地震、水災以及火災等自然災害;技術人員的操作失誤或錯誤;設備被惡意破壞或被盜;電磁干擾;等等。

4、管理安全風險

在檔案信息化管理中,由于管理職責不明確以及相關的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都會或多或少的影響到檔案管理的效率以及質量。與此同時,管理人員缺乏安全管理意識以及專業水平較低等,也是導致檔案信息化管理存在紙漏的主要因素之一。

5、系統安全風險

在信息化時代,檔案信息化管理的應用系統也要在使用過程中,不斷地修復漏洞或者更新換代,只有確保應用系統本身的安全可靠,才能降低其被網絡攻擊或病毒感染的幾率。

二、檔案信息化建設風險的防控措施

1、提高檔案信息化建設團隊的綜合素質

想要實現檔案的信息化管理,就要讓相關的檔案管理人員從過去的雜業型轉變為專業型。檔案信息化管理的安全、有序、高效,離不開高素質管理人員的支持。目前,很多檔案管理部門或檔案館在信息化建設中,遇到的最大障礙就是缺少既懂軟件開發又精通檔案管理相關知識的人才。基于此,相關部門或機構就要盡一切努力來為檔案管理人員提供培訓學習的機會,并建立競爭機制,讓每一位管理人員都能在克服惰性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另外建立激勵機制,并實現人員的優化配置,從而在保證工作效率的同時,提高員工的工作責任感以及積極性。

2、提高檔案標準化管理意識

有些單位或機構過分強調本單位的特殊性,而沒有實現對檔案的標準化管理。這種拒絕標準化管理的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該單位的可持續發展。甚至于有些單位的檔案管理工作理念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沒有改變,盡管能獲得一些成效,但是整體檔案管理工作卻不具備通用性,檔案的利用率也大大降低。因此,淘汰這種陳舊的管理觀念是很有必要的,這也是目前檔案信息化建設能否順利展開的重要前提。

3、強化風險應急處置職能

相關部門或機構想要實現對風險的有效防控,應該針對檔案信息化建設中可能存在的風險制定一套應急處理方案,其中包含事前控制措施以及事后處理措施,從而在遇到風險的第一時間就能立即做出反應,以此來將損失降到最低。與此同時,可以制定一個完善的風險評估方法,對風險發生的位置、幾率、后果以及損失等有一個全面分析評估,從而為管理人員及時發現風險并預警提供保障。

4、加大對信息技術研發以及引進的投人力度

可以通過研發或者引進先進信息技術的方式,來保證檔案信息管理的安全可靠。在信息技術不斷革新或者修復的同時,系統受網絡攻擊或者病毒感染的幾率也會大幅度下降,這就能強化檔案管理人員對檔案信息平臺的操作監控,以此來向公眾提供安全便捷的服務。

三、結語

在我國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同時,想要進一步提升檔案管理的效率以及安全性,進行信息化建設就勢在必行。目前,我國在檔案信息化建設中還會受到各種威脅以及風險,影響到檔案管理的有序高效。因此,相關部門或機構應該改變檔案管理人員的管理理念,加強對他們的專業技術培訓,從而在不斷學習探索過程中,為檔案信息化建設添磚加瓦。

作者:吳寧寧 單位:無棣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信息中心

參考文獻:

[1]李曉琳,王艷華.關于檔案信息化建設與檔案管理的探索[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6,(5):58.

[2]謝建波,李建立.關于我省檔案信息化建設的幾點認識與實踐[J].檔案管理,2011,(6):38一42.

篇5

序號

內設部門名稱

崗位名稱

環節

名稱

涉及對象

廉政風險點及表現形式

風險等級

防控措施

1

勞保所

勞保所

全面負責社保各項工作

勞保所所長

監督不到位或約束不夠,導致制度不能得到有效落實,不能充分發揮應有的作用。

1. 加強理論知識、法律法規、方針政策的學習,不管提高政策理論水平。

2. 制定詳細業務工作流程,接受干部群眾和社會監督。

3. 深入基層隊群眾反映強烈的重點、難點問題進行調研,知道所內各項工作的進一步開展

2

勞保所

勞保所

城鄉居民基本醫療、養老業務辦理

工作人員

1.程序把關不嚴、內容把關不嚴,不遵守業務管理規定辦理。

2.監管力度不夠,弄虛作假。

1.定崗定責,嚴禁違反工作流程和工作紀律的行為。

篇6

關鍵詞:商品混凝土企業;財務風險;防控措施

一、財務管理對商品混凝土企業的重要性

隨著商品混凝土企業的不斷發展,財務管理對企業的經營管理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不但提升了企業的經營管理質量,也提高了企業的綜合效益。由此可見,財務管理對商品混凝土企業非常重要,其重要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財務管理促進了商品混凝土企業的規范經營

在商品混凝土企業實行財務管理,是企業經營管理發展到一定水平的必要階段,是企業整體經營的必然需要。通過采取財務管理,企業的管理行為得到細化,企業的管理行為更加有效,企業的整體經營行為得到了規范。所以,從商品混凝土企業的總體發展來看,財務管理對規范企業經營行為十分重要。

2、財務管理提高了商品混凝土企業的綜合效益

通過采取全面財務管理,商品混凝土企業的整體經營行為得到了規范,企業的各種經營管理措施得到了貫徹和落實,促進了企業的快速發展,對企業綜合效益的提升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所以,對于財務管理來講,其重要性主要是提高了商品混凝土企業的綜合經營效益。

3、財務管理提升了商品混凝土企業的經營水平

財務管理目前已經成為商品混凝土企業的重要管理手段,對商品混凝土企業產生了重要的促進作用,不但提高了企業的整體效益,也提升了企業的整體經營管理水平。所以,財務管理對于商品混凝土企業的經營管理起到了較大的促進作用,保證了企業經營水平的全面提升。

二、商品混凝土企業面臨的財務風險分析

對于商品混凝土企業而言,所面臨的財務風險無外乎來自三個方面:企業外部因素、企業內部因素、企業財務管理人員因素。

1、企業外部因素

眾所周知,持續的通貨膨脹,將使企業資金供給持續發生短缺,貨幣性資金持續貶值,實物性資金相對升值,資金成本持續升高。目前,我國商品混凝土企業建立的財務管理系統,由于機構設置不盡合理,管理人員素質偏低,財務管理規章制度不健全,管理基礎工作欠缺等原因,導致企業財務管理系統缺乏對外部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和應變能力。

2、企業內部因素

企業內部財務關系混亂是我國商品混凝土企業產生財務風險的又一重要原因。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及企業與上級企業之間,在資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權責不明、管理混亂的現象,造成資金使用效率低下、資金流失嚴重、資金的安全性、完整性無法得到保障。例如:企業資金結構不合理、負債資金比例過高等。

3、企業財務管理人員因素

商品混凝土市場已成為買方市場,企業普遍存在墊資現象,應收賬款大量增加。企業財務管理人員對財務風險的客觀性認識不足,壞帳損失嚴重。企業只要有財務活動,就必然存在著財務風險。在現實工作中,我國商品混凝土企業財務管理人員風險意識淡薄,是財務風險產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商品混凝土企業如何實現財務風險的有效防控

對于商品混凝土企業而言,財務風險如果不及時得到控制,將會對企業帶來非常大的危害,不但影響企業的正常經營,也會對企業的經營利潤產生較大影響,所以,我們要采取積極措施,對商品混凝土企業面臨的財務風險進行有效防控。

1、商品混凝土企業要對財務風險引起足夠的重視

對于財務風險的防控,要想取得積極的效果,就要從觀念上對其引起足夠的重視,只有這樣才能推動企業財務管理行為的優化,使企業的財務制度能夠更加完善有效,從根本上推動企業財務風險防控體系的建立。因此,對財務風險引起足夠的重視是實現有效防控的第一步,我們要在觀念上理順這一思路。

2、商品混凝土企業要加強內部控制

目前內部控制被公認為企業財務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因此對于商品混凝土企業來講,要想對財務風險進行有效的防控,就要在現有的財務制度下,加強企業內部控制,通過建立并完善內部控制程序,保證商品混凝土企業的財務管理取得積極效果,起到防控財務風險的目的。

3、商品混凝土企業要積極優化企業資本結構

在商品混凝土企業中,財務風險的一個具體體現就是企業的資本結構不合理,沒有實現對資本的合理利用,在資本利用過程中不透明,無法發揮資本運營的積極效益。因此,要想對企業的財務風險進行有效防控,就要加強企業資本結構的優化,保證商品混凝土企業經營的有效性。

四、商品混凝土企業采取財務風險防控措施取得的積極效果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商品混凝土企業所面臨的財務風險是比較嚴峻的,如果不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對財務風險進行有效防控,會對企業造成相當大的影響。從目前商品混凝土企業的實際經營來看,多數企業已經采取了積極的財務風險防控措施,保證了對企業財務風險的有效控制,消除了財務風險對企業造成的負面影響。通過采取相應的防控措施,商品混凝土企業的整體經營管理取得了積極的效果,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采取財務風險防控措施,化解了企業經營風險

通過采取財務風險防控措施,商品混凝土企業的整體管理經營行為得到了優化,財務管理行為得到了規范,企業的經營風險進一步降低,保證了企業整體效益的實現,化解了企業經營過程中存在的潛在風險。

2、采取財務風險防控措施,強化了企業制度建設

在企業的財務風險防控措施中,加強內部控制是重要的一條。通過建立健全商品混凝土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企業的制度建設得到了完善,同時促進了企業經營管理行為的優化,對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益很有幫助。

3、采取財務風險防控措施,提高了企業經營效益

對于商品混凝土企業來講,采取財務風險防控是經營管理中的必要措施,通過采取財務風險防控措施,企業的管理和經營水平得到了直接提升,企業的經營效益得到了根本的保證。由此可見,采取財務風險防控措施取得了積極效果。

五、結論

通過本文的分析可知,財務風險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具有客觀性和不確定性,在機遇與挑戰并存的復雜的市場環境中,混凝土企業應該而且必須正確的面對風險,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盡量減小企業的財務風險,保持企業的健康、持續、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 董悅;;試論企業財務風險成因及其防范 [J];財經界(學術版);2010年05期

[2] 俞芝瑜;;企業財務風險分析及其防范 [J];當代經濟;2006年01期

篇7

【關鍵詞】 貿易企業; 經營風險; 防控措施

中國在改革開放以及進入WTO以來,經濟取到了較快較好的發展。在我國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如何把企業文化、企業資源與未來價值統一成一個整體,從而保持長久競爭優勢,是每個貿易企業必須認真對待和仔細分析的。隨著經濟的發展,貿易企業在對內對外貿易總量中的比例迅速上升,這給貿易企業的發展既創造了有利條件,也帶來了不利條件。

在貿易企業的生產與經營活動過程中存在著許多無法確定的因素,同時我們更無法事先預料這些因素帶來的影響,這種情況下貿易企業的實際效益與預期效益就會發生偏差,從而增加貿易企業蒙受損失或者獲得額外收益的可能性。我們把這種現象稱為貿易企業的經營風險。

企業的生產與經營就是為了實現利潤的最大化。企業不斷地從外部環境中取得原料、資金和勞動力,將這些生產資料在企業的內部加工和包裝,向外部環境輸出商品。只有不斷地將生產資料轉化為勞動力商品,企業才能從中獲得利潤。在這一生產與經營過程中,紛繁復雜的經濟系統以及不斷變化的外部環境都會給企業經營帶來風險;同時,企業內部環境的變化與管理者水平和能力的高低也會給貿易企業的經營帶來風險。所以,在企業生產與經營中樹立敢于冒險、善于冒險,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和經營成功的觀點是非常必要的。

為此,本文主要闡述了貿易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可能面臨的經營風險,并針對這些經營風險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為貿易企業的生存、發展和壯大提供理論基礎。

一、經營風險的定義

經營風險,亦稱營業風險,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經營風險為企業運營所固有的風險,是由于與生產經營有關的因素而導致的未來經營收益的不確定性。狹義的經營風險是指企業利息及稅前預期利潤的波動程度。顯然,在企業的經營活動中,獲取的息稅前利潤越多,其面臨的經營風險就越小;反之,企業所面臨的經營風險則越大。而企業經營風險的大小,關鍵在于盈利水平的高低。

由于貿易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有許多不確定的因素,所以貿易企業的經營風險種類和數目繁多。經營風險概括起來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自然風險,包括了一切自然等地質災害所引起的破壞。二是社會經濟環境風險。經濟環境形式多樣,這就使得貿易企業的經濟環境風險多樣化。貿易企業的社會環境包括政策和法規、同行業的競爭、市場季節性變化以及國家法律法規的調整和變動等;而經濟環境包括經濟體制、經濟周期、通貨膨縮等方面。三是貿易企業內部的經營管理風險。經營管理者首先要分析給貿易企業經營帶來風險的因素,這是分辨和識別風險的前提條件,也是經營管理者制定減小、克服甚至是避免風險策略的依據。

貿易企業的經營管理者對可能存在的經營風險認識程度不全面或者不深入,沒有及時或者使用有效的防范手段等,都會使得貿易企業的經營風險發生或者增大。經營者頭腦清晰地認知可能存在的經營風險并作出相應的反應或者采取相應的措施,是貿易企業承受或者規避經營風險的必要前提,否則會引起新的更大風險或損失。

二、貿易企業可能面臨的經營風險

市場經濟條件下,商品的生產與流通必然產生經營風險。商品生產者和經營者最終通過市場來檢驗商品在生產和流通過程中給其帶來的經濟效益。在市場中,價值規律與競爭規律不斷變化地對商品的生產和經營起著作用,這樣就必然會給商品的生產者和經營者帶來風險。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條件決定了社會主義貿易企業必然要承擔某種或者某些經營風險。第一,在社會主義的貿易企業之間,必然存在生產要素在質量和數量上的差距。同時,企業內部勞動者之間的素質和生產技能等方面也一定有很大的差異。第二,貿易企業的領導者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作出相應的決策方面和經營管理水平也必然存在差異。第三,市場經濟的各個環節是不斷變化的,在商品的生產和經營過程中會經常出現企業領導者對客觀情況的估計不足及作出的經營決策與客觀事實不同的現象,在商品的經營過程中隨時可能出現事先無法預料的情況。目前,我國經濟相對獨立,貿易企業在生產與經營以及商品在市場的流通過程中必然面臨著許多意想不到的經營風險的考驗。商品生產者和經營者如果不能很好地分析和認識這些風險,就難免會在經營的事業上失敗,就會造成經濟上的損失,甚至破產。

按照市場競爭中存在的不利因素以及這些不利因素對經營活動的影響,可以將貿易企業存在或面臨的風險分為以下幾種。

(一)市場營銷風險

篇8

關鍵詞:電力企業;營銷風險;防控措施

電力企業在電力營銷過程中難免會存在潛在的風險,為了減少電力企業營銷風險,必須要在管理上和技術上進行提高,將營銷風險扼殺在萌芽狀態,來保證電力企業的經營安全質量,因此,減少營銷風險是目前電力企業工作關注的重點。

1分析電力營銷風險中存在的問題

1.1電力欠費風險問題

我國電力企業不斷發展,為了減少低壓用戶在用電過程中拖欠電費的事件發生,很多地區都已經開始實施預付電費的方式。然而我國仍有大部分地區采取“先用電后繳費”的電費回收模式,所以這些地區會存在低壓客戶拖欠電費的現象,而且時間一長,低壓客戶拖欠電費累積增多,就會給電力企業帶來經營壓力。另外,地方政府干擾電力企業收費的現象大有存在,很多企業因為資金周轉不開一直拖欠電費,政府部門考慮到當地經濟發展的問題就會給電力企業施加政治壓力,造成部分企業的電費一拖再拖,而電力企業也不能及時有效催促企業按時繳費的情況發生。電費回收工作是電力企業工作的重中之重,電費回收工作完成質量的好與壞與電力企業的發展息息相關,電費回收存在三方面風險點:一是“銀貨不同期”造成的電費風險,“銀貨不同期”是指客戶用電的時間和繳納電費的時間不同,信譽不好的客戶在用電過程中會出現拖欠電費的情況,這種情況的發生會給電力企業帶來嚴重的影響,特別是傳統的“先用電,后交費”的電力營銷模式中,“銀貨不同期”的現象較常發生。二是地方政府干擾電力企業收費的現象大有存在,很多企業因為資金周轉困難一直拖欠電費,政府考慮到當地經濟發展的問題就會給電力企業施加壓力,造成有些企業的電費一拖再拖,給電力企業電費回收帶來很多難題。三是當地人民法制觀念薄弱,對于“電是商品”的意識淡薄,一些客戶繳費意識不高,長期拖欠電費,這也是給電力企業電費回收工作造成很多困難,同時目前電網公司正在致力于提高服務質量,謹慎利用停電的方式催繳電費,提高了電力企業的電費回收工作的難度。

1.2偷電風險問題

當前社會偷電事件時有發生,甚至有越演越烈之勢。根據相關數據統計,因為偷電事件的發生我國電力企業已經遭受約200億人民幣的經濟損失,隨著高科技隱蔽性竊電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創新,電力企業的損失會愈加增大。當今社會發生偷電事件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是人們的法制觀念薄弱,“電是商品”的意識淡薄,不能意識到偷電也是一種偷盜的違法行為;另一方面當人們看到偷電事件時,往往采取置之不理甚至跟風效仿的態度,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反而助長了這種違法現象的氣焰;另外一方面是受到經濟趨利的影響,個人和一些企業把偷電當作一種節約成本、減少開支的便利途徑,所以偷電的事件不僅沒有從根本上得到遏制,反而發生頻率逐漸增加。除了以上三個方面,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隱蔽性和高科技性的偷電手段層出不窮,也正在給電力企業帶來沉重的影響。

1.3線損風險

在供電單位輸送電力和分配電力的過程中,會遭到電能量損耗,減少有功功率輸出,這種現象稱之為線損。線損包括固定損耗、可變損耗和其他損耗。當電網處于穩定狀態時,電網線損現場越嚴重,企業生產管理水平就越低,相反電網線損現象越低說明企業生產管理水平越高。加強營業管理特別是線損管理是降低經營風險的有效措施,同時能夠使供電企業節約能源降低消耗,提高供電企業的效益。

2針對電力營銷風險問題的解決策略

為了解決線損問題,首先應該將網絡布局進行優化,著手解決供電過程中半徑過長問題,另外在雙回路供電工程中為了實現經濟效益一體化,可以采用并聯運行的方式。其次可以引用先進的節能型變壓器,減少使用傳統的高耗能變壓器,為加強計量的準確度和正確性,逐漸投入新型智能化電能表等計量裝置,從而使得電能數量計量更加精確,提高電力企業的效益。再次可通過及時準確投入無功補償,提高功率因數,提高電網經濟運行效率。針對電費欠費現象,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善:要增加和客戶交流的頻率,借此機會來加深對企業的經濟狀況和經營情況的了解,從而及時為電費回收管控、防范欠費風險提供有力的依據;建立以客戶為中心的優質服務體系,積極主動接近客戶,在電費催繳前要預先和客戶做好溝通工作,促進客戶和催費人員的理解;時刻了解企業的經營狀況,對可能出現的壞賬、呆賬做好預防工作,多措并舉最好收費工作,保證電力企業利益損失達到最小化。針對偷電事件的發生,電力企業要對陳舊的設備進行更換,將新進技術及時引入電力工作中,對客戶用電量情況做深入調查,并借助計算機技術,來對客戶用電情況進行實時監控。同時多向社會宣傳法律知識和相關政策,以此來加強客戶的法制觀念,針對發生的偷電事件要及時進行整治,嚴格懲罰。3結束語電力企業面對營銷風險,要在管理上拓展新思路,工作上探索新方法,加強各項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及時發覺電力經營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問題,并對風險問題進行研判,提出相應的整治措施,保障電力企業經營成果,促進電力企業快速發展。

作者:王一博 單位:國網安徽省電力公司宿州供電公司

參考文獻:

篇9

關鍵詞:金融衍生產品;風險;風險防范

近年來,金融衍生產品市場得到了空前的發展,交易品種迅速增加。與傳統的融資方式相比,金融衍生產品的推出降低了金融基礎產品的市場風險,增強了金融市場的流動性。但由于其自身的特點,金融衍生產品也創造了新的風險。一些觸目驚心的金融事件往往與金融衍生產品密切相關。如2008年9月爆發的次貸危機被認為是美國自二戰以來所經歷的最嚴重的危機。目前,我國金融衍生產品市場的發展尚處于初級階段,如何正確認識風險,加強風險控制,對于促進金融衍生產品市場的發展意義重大。

一、金融衍生產品的風險類別

金融衍生產品是指從貨幣、利率、股票等傳統的基礎金融產品衍生發展而來的,包括遠期、期貨、期權、互換等在內的金融合約。作為—種金融產品,金融衍生產品同樣具有一般金融產品所具有的風險,但是由于風險結構的復雜性以及交易的高杠桿性,使得其蘊含著更大的風險。按照巴塞爾委員會的分類,與金融衍生交易相關的基本風險通常包括市場風險、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操作風險和法律風險。

(一)市場風險

由于金融衍生產品是由基礎產品派生而來,其價值在相當程度上受制于相應的基礎金融產品,因此所謂市場風險,是指由于金融基礎產品價格波動所可能導致金融衍生產品投資人虧損的風險。在金融衍生產品交易中,衍生產品價格的變動更為敏感,多采用杠桿交易方式,跨期交易又使未來的產品價格具有不確定性。因此,市場風險是金融衍生產品交易中經常面對的一種風險,相對其標的資產,金融衍生產品的市場風險更為突出。

(二)信用風險

信用風險是指金融衍生產品的交易方違約或無力履行合約的風險,是場外衍生產品交易的一種主要風險。一般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對手風險,指衍生合約交易的一方可能出現違約而給另一方造成損失的可能性;另一類是發行者風險,指標的資產的發行方出現違約而給另一方造成損失的可能性。

(三)流動性風險

金融衍生產品交易中涉及的流動性風險主要有兩種類型:市場流動性風險與資金流動性風險。其中,市場流動性風險與特定的產品或市場有關,是由于缺乏合約交易對手而無法變現或平倉的風險,主要發生在場外衍生產品市場中;而資金流動性風險與交易的資金有關,是交易一方因為流動資金的不足,造成合約到期時無法履行支付義務,或者無法按合約要求追加保證金,從而被迫平倉,造成巨額虧損的風險。

(四)操作風險

操作風險是由于不當或失敗的內部程序、人員和系統或因外部事件導致損失的風險。由于操作風險是由主觀因素所引發,所以本質上屬于管理問題。此類風險在衍生產品交易中危險性極大。在世界金融發展史上,由于操作風險導致一些具有悠久歷史和相當資金實力的金融機構損失慘重的例子屢屢發生,巴林銀行破產事件就堪稱金融衍生產品操作失敗的經典案例。

(五)法律風險

在金融衍生產品的交易活動中,由于交易合約在法律范圍內無效而無法履行或者合約訂立不當等原因引起的風險是法律風險。在金融衍生產品市場迅猛發展的背景下,導致在衍生產品交易中發生的虧損,由于相關法律法規的滯后有相當部分是源于法律風險。

二、我國金融衍生產品的發展狀況

隨著金融體制改革的深入,工商企業、金融機構等經濟主體迫切需要通過金融衍生產品市場回避各類資產價格波動的風險。20世紀90年代初,金融衍生產品開始在中國市場出現。1992年12月,上海證券交易所推出了我國第一個金融衍生產品國債期貨,但由于缺乏統一的監管和相應的風險控制經驗,爆發了“327”事件,最終于1995年被取消;海南證券交易報價中心在1993年推出深股指數期貨,則由于市場規模太小在當年即被叫停;中國人民銀行于1997年了《遠期結售匯業務暫行管理辦法》,允許中國銀行首家試點辦理遠期結售匯業務;中國銀監會于2004年正式頒布《金融機構衍生產品交易管理暫行辦法》,為金融機構從事衍生產品交易制定了專門的辦法;2005年股市權證和債券遠期交易正式推出,標志著我國金融衍生產品市場的建立;2006年我國首家金融衍生產品交易所—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在上海成立;2008年中國人民銀行了《關于開展人民幣利率互換有關事宜的通知》,正式啟動利率互換業務;2009年《中國銀行間市場金融衍生產品交易主協議》(2009年版)出臺,中國金融衍生產品市場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總體而言,我國金融衍生產品市場呈現出穩步快速發展的局面,但與國際發達市場相比,還尚有距離。從產品類型看,雖然基本涵蓋了遠期、期貨、掉期、期權這四類衍生產品的基礎形式,但仍沒有在國際市場交易活躍的利率期權、權益類與商品類等場外衍生產品;從交易量看,我國金融衍生產品交易量還很低,以利率互換為例,據《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公布的數據顯示,2008年交易名義本金分別為4121.5億元,同比增長90.07%,但其所占全球市場余額的比例還很小;從市場的發展來看,尚處于初級階段,場內市場還未正式交易,場外市場規模有限,尚不能滿足金融市場參與者的風險防范和投資需求。

三、我國金融衍生產品風險的成因分析

作為一把“雙刃劍”,金融衍生產品能夠規避金融市場的風險,但由于其杠桿性以及定價復雜的特點,也有可能將會帶來更大的風險。我國金融衍生產品起步較晚,由于各種外部條件制約及金融衍生產品的自身特性,可能引發風險,出現一系列問題。

(一)監管體系尚待完善

我國金融衍生產品的監管主要由人民銀行、證監會、銀監會、保監會和外匯管理局來實施,監管主體過于分散,完整的市場監管體系尚未建立。如果監管缺位,將可能導致災難性的后果,2008年爆發的金融危機就暴露了場外衍生產品由于監管缺失而產生抵押貸款機構破產、投資基金被迫關閉、股市劇烈震蕩及雷曼清盤等一連串事件的嚴重后果。雖然2007年中金所與上證所、深證所等機構簽署了跨市場監管協作協議,在證券市場和期貨市場聯合監管邁出了重要一步,但銀證期保的聯合監管依然任重道遠,如何加強協調,既要防止監管真空,又要減少重復監管,還需要不斷探索。

(二)法律制度還不健全

要保障金融衍生產品市場有序運行,離不開健全的法律法規體系。銀監會于2004年頒布實施了《金融機構衍生產品交易業務管理暫行辦法》,這是我國第一部專門針對金融衍生產品的監管法規。之后《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管理指引》、《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風險控制管理辦法》、《中國銀行間市場金融衍生產品交易主協議》系列文本等制度的陸續出臺,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風險管理制度,降低了法律風險。但總體看來,我國現行的與金融衍生產品有關的法規,基本上為部門規章,是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外匯局等各監管機構針對具體的衍生產品制定的,缺少統一的有關金融衍生產品的國家法律。以期貨市場為例,中國的期貨行業正在迅速崛起,已成為全球第二大商品期貨交易市場,而《期貨法》至今還未出臺。因此,與我國金融衍生產品的發展相比,我國相關法律制度的健全略有滯后,由于缺乏衍生產品交易和風險管理的相關指引,不能適應金融衍生產品市場發展的需要。

(三)內部風險控制能力不足

隨著金融衍生產品在我國的迅速發展,各類機構對金融衍生產品的參與程度也在不斷提高,但我國企業對金融衍生產品的風險認識和管理存在嚴重不足。2008年下半年以來,連續爆出中信泰富155億元港元巨虧、國航虧損人民幣68億元等事件。作為獨立交易主體,這些中央企業在參與海外衍生產品交易中,由于自身的風險控制措施的漏洞,貿然使用復雜的場外衍生產品,違規建倉,導致了風險失控,在股權、商品、外匯市場出現投資虧損。

四、我國金融衍生產品風險防范的措施

在金融體系日益國際化和市場化的趨勢下,金融衍生產品市場在我國快速發展。金融危機的爆發也給我國金融衍生產品風險的防范與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建立健全高度協同的市場監管體系

由于金融衍生產品交易具有跨市場、跨行業的特點,需要有關監管部門的通力合作、協調配合,建立一個較完善的監管體系。首先,為保證投資者利益,有必要在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和保監會之間建立監管協調機制,通過信息的共享,協調監管職責,提高政府監管的效率和水平。其次,加強交易所和行業自律組織之間的聯合監管,針對不同種類的金融衍生產品制定相應的管理辦法,使交易者的市場行為受到有效的約束和規范。此外,還應加強金融衍生產品市場的國際監管與合作統一,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總之,通過政府統一監管,確保在市場管理、交易法規、風險管理等方面的一致性,保證金融衍生產品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

(二)加強相關法律法規制度的建設

為了創造良好的制度環境,我國有必要加強金融衍生產品法律法規的建設。第一,在立法方面,針對金融衍生產品的風險性和復雜性,應盡快制定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對金融衍生產品設立專門性法律,出臺統一的《金融衍生產品交易法》,以保證金融衍生產品交易規范、穩定發展。第二,制定和完善有關金融衍生產品創新的法律。創新賦予了金融衍生產品旺盛的生命力,也帶來了風險。因此,對于創新應該在方案上充分論證,有法律依據,并具有嚴密的監控措施。第三,制定有關衍生金融產品風險管理的法律,使風險管理主體的職責分工、管理程序、規則的制定都受到相應的法律約束和指引,為金融衍生產品的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法律政策環境。

(三)加強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

為防范金融衍生產品的風險,避免出現重大風險和過失,交易主體應建立科學、有效的風險控制機制,提高風險管理水平。

1.積極完善內部控制。一方面,建立激勵與約束機制,明確獎懲制度,將企業的發展與員工的切身利益聯系起來;另一方面,通過嚴格的規章制度,形成合理高效的內部風險控制機制。對交易程序嚴格控制,實行前臺交易與后臺管理相脫離,對交易員的權限進行明確的限定,建立高效獨立的信息通道。

2.加強對金融衍生產品的風險管理。首先,應設立獨立的風險監控部門。由于金融衍生產品交易具有很高的風險性與投機性,參與交易者應成立專門的風險管理部門,有效地管理和控制風險。其次,建立完善的風險管理流程。全面準確度量與評估風險,限定風險承擔水平,并適時監控,對風險管理流程定期檢查,以便有效地管理風險。比如對于市場風險可用風險價值方法來度量,利用分散化降低信用風險,借助完善的內部管理并健全交易程序減少操作風險;通過深入地研究和分析相關法律法規,有效管理和降低法律風險。此外,估計可能出現的極端情況下的風險狀況,建立預警機制,采取有效的應急措施,以增強抵抗風險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孫連軍.淺談金融衍生產品及其發展[J].經濟研究導刊,2008(2):65-66.

[2]萬正曉,張曉靜.金融衍生產品及其在中國的應用[J].生產力研究,2008(13):42-44.

[3]鄭秀君.我國商業銀行金融衍生品業務現狀分析及啟示[J].特區經濟,2008(11):80-83.

[4]謝群,武本建,謝婷.略談金融衍生品的風險管理[J].工業技術經濟,2008(7):156-157.

篇10

【關鍵詞】電子文件檔案;優越性;風險性;管理舉措

說到電子文件檔案,其發展勢頭是十分迅猛的,隨著自動化的發展,電子技術應用在檔案的管理過程中,這使得檔案管理的效率得到了顯著的提升,檔案的發展不僅體現在載體的變化上,如紙質檔案向電子檔案的轉移,同時也體現在相應技術手段的創新上,并且與檔案相關的軟件也隨之出現,為這項工作的進一步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意義。但是電子檔案的發展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其中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尤其是相應的劣勢更應該引起人們的關注,讓檔案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1.電子檔案相較于紙質檔案具有的優越性

相比較于傳統的紙質檔案,電子檔案是具有一定優越性的,其集中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減輕了檔案管理人員的工作負擔,讓工作效率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在當前的科學發展環境下,科技手段的創新進一步簡化了檔案的管理程序,并且在存檔以及保存等環節上也降低了難度,對于檔案文件,可以實現更長時間的保存。

其次是對檔案進行整理以及檢閱的過程中,可以讓檔案中的文字更加準確,語句也相對流暢,實現對檔案的進一步完善,在修訂好檔案文件以后,不需要重新訂做,而是運用計算機的相關技術對問題查缺補漏,起到了高效便捷的效果,同時也可以避免檔案出現遺失的現象。

第三是在保密性方面更勝一籌。對于傳統的紙質檔案,經常會容易讓他人窺見其中的秘密,而在現代化的電子檔案中,主要是采用了加密保管的方式,只有查閱人員可以審閱電子檔案,每個檔案都是單獨存放的,并不會出現檔案外泄的現象,這樣也就進一步提高了檔案文件的保密性。

最后,采用電子檔案的方式可以讓人們更加方便的進行閱讀以及查閱。在進行傳統紙質檔案的管理過程中,主要是采用人工的方式對檔案進行編輯以及進一步整理的,而在立卷的過程中,通常都是建立起個人的意志基礎上,所以主觀意愿比較強烈,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讀者想要查閱相關的檔案信息,就會具有一定的難度,因為不同的人在主觀意識方面是不同的,他們對于事物的理解也會存在很大的差異性,但是將其編譯成電子檔案的形式就有所不同了,一方面可以減輕檔案管理人員的工作負擔,另外一方面,也可以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對檔案進行二次開發的工作上,進一步提高了檔案管理的工作效率以及相應的利用率,將檔案自身所具有的價值真正的發揮出來。

2.電子檔案存在的風險

雖然電子檔案為人們的查閱以及管理等工作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是在實際的工作中,還是存在一定風險的。這些不安全的因素嚴重威脅了電子檔案的進一步發展,造成電子檔案存在不真實的隱患,無法確保電子檔案的可靠性。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進一步對電子檔案存在的風險隱患進行研究,并且加以有效的預防。

2.1 計算機和網絡技術方面存在著不安全因素

由于網絡是開放的,任何人都能通過計算機進入網絡,電子檔案的內容和形式很容易被非法改動、刪除、復制等,并且改后往往不留有任何痕跡。

2.2 制度管理方面的不安全因素

電子檔案的編寫、搜集、整合、存檔、修改、檢索、維護、更新等都需要通過檔案管理人員的日常操作完成。參與的人數眾多。加之網絡的開放性,普通大眾也多能參與到各種電子檔案的編寫和修改當中,人員的專業素養值得考究,業務水準參差不齊,因此經常會有一些管理上的漏洞,導致電子檔案信息被盜、泄密或者丟失。

2.3 電子檔案的保存上不穩定

電子檔案存儲的磁性材料從保存時限上說最長也就100年,而且其性質極不穩定,遇熱、濕、強磁場或技術升級等問題極容易丟失或破壞。再次,電子檔案在某種意義上說是“電”檔案,它依賴于電能。一旦遭遇斷電,電子檔案是無法服務的,甚至可以說,一旦失去了電力供應,那么電子檔案將不復存在。

3.風險防控措施

3.1 應做好電子檔案使用中的控制與管理

首先,要進行使用權限的審核,根據各種人員設置利用級別,進行利用權限的認定。其次,要嚴格控制電子檔案的可轉換性以保證電子檔案的安全。做好拷貝的提供與回收管理。應盡量避免把載體上存儲的信息全部拷貝,采取技術手段防止所提供拷貝的資料再復制。第三,要加強電子檔案使用中的安全措施,對電子檔案的信息內容根據密級層次進行有效管理,系統要對利用的全過程進行有效的跟蹤監控,并自動生成相關記錄,以作為日后查證的依,從而保證電子文檔的原始性和真實性。

3.2 要建立統一的電子文件管理體制

首先,應實行文件管理與檔案管理統一領導和規劃,使二者同步發展;其次,要將文件管理的前期指導與控制納入檔案部門的工作職責,確保從文件的形成、歸檔到查閱、利用等各環節都在檔案部門的統一監督指導下進行;再次,要制定科學、合理、統一的電子文件歸檔管理標準;最后,檔案部門在接收電子文件時,要對歸檔電子文件信息內容的原始性,真實性進行鑒定。

3.3 應優化專業結構,建立一批新時代的檔案管理人員隊伍

檔案部門應重視和加強對檔案管理人員的培養。一方面,要多渠道引進專業的技術和管理人員,盡量使用素質高,思想好,責任心強的人員做文書、檔案工作。另一方面要對現有的檔案人員進行專業培訓,特別是加大對現代科技知識和電子技術的培訓。檔案管理部門應盡快改變保管型人員過多、結構單一的檔案隊伍現狀,建立一支具有較高素質,結構合理,適應信息時代電子檔案管理需要的新型檔案工作人員隊伍。

4.結束語

電子文件檔案的形成得益于高速發展的電子科技,它有著傳統紙質文檔所無法比擬的優越性,但也有著其自身固有的風險性,我們不僅要充分利用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更要建立健全電子文件及電子資料管理制度,提高電子文件制作及電子檔案管理人員的素質,不斷加強各個環節的溝通管理。只有這樣,才能順應時代的發展,使電子檔案更好地為社會大眾服務。

參考文獻:

[1]馮惠玲.論電子文件的風險管理[J].檔案學通訊,2005(3).